理政古鉴: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9 23:08:26

点击下载

作者:于立志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理政古鉴: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

理政古鉴: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试读:

自 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历史是连续的,社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依然保持着很大的惯性,许多现实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我们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许多经验和教训都可以视之为警、明之为鉴。

品读历史,会感到历史与现实有着惊人的相似,或多或少给后人以启迪、警示和智慧。清代诗人龚自珍云:“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其意在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来治国理政。司马光主纂《资治通鉴》也是这个目的: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犹如一面镜子,后人可对照借鉴,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言:“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本书以强烈的问题导向,力求对36个历史人物进行深刻细致的剖析,用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语言阐述历史镜鉴与启示,以古鉴今,以事说理,触发党员、干部深层次的思考与领悟,不断提升领导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何如早散桥仓粟,结取臣民亿万心

◎商纣王攻克东夷,奠定中国统一的最初规模,功不可没,可是后来德政衰败,骄奢淫逸,消磨了斗志。从妲己之言,作新淫之声,制炮烙之刑,剜比干之心,凭借暴力维持统治,结果众叛亲离,亡于“淫虐”,其历史教训尤为深刻。

商朝以商汤开国,奠定了商王朝发展的基础,中间经盘庚、武丁等明君“中兴”,商王朝走上鼎盛,传到第31代君主纣王,共延续500多年之久。周大夫王孙满说:“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帝乙死后,帝辛继承了王位,他就是商纣王。纣王相貌英俊,才思聪敏,能言善辩,文武双全。史书上说纣王力大无比,能托梁换柱,甚至能“倒曳九牛”,而且才识卓异,深谙韬谋,能征善战。

纣王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多次征讨东夷。东夷不是一个统一的部族,而是许许多多小部落的总称,比华夏族落后得多。在战场上,纣王往来冲杀,一人能对付好几个人,吓得东夷人一看纣王的旗子就赶快掉头逃命。纣王指挥商军一直打到长江下游,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

纣王平定东夷,打通了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使得两个地区的民族来往密切了。东南一带的人们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了生产。最早开发我国东南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时,纣王是有过贡献的。

纣王理应大有作为,但他的聪明才智没用到正地方。他强迫成千上万的奴隶,用7年时间在朝歌建造了一座新的宫殿——鹿台。它比夏桀留下的瑶台还要富丽堂皇,朝歌远近的景物尽收眼底。

纣王“酿酒为池肉作林,深宫长夜恣荒淫”,让男女们裸身嬉玩追逐,作奇技淫巧以悦之,使师涓作新淫声,观北里之舞,听靡靡之音,尽情享受。

商代刑法繁多,《吕氏春秋》说商代有“刑三百”。纣王为了逗美人妲己开心,新设了“肉醢(hǎi)”“炮烙”等酷刑。肉醢即把人剁成肉酱,炮烙即在铜柱下烧火,让人走在烧热的铜柱上,人的脚被烫到就会掉下铜柱被火烧死。纣王宠爱的妲己看了这惨无人道的场面,竟然仰天狂笑不止。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残杀无辜不计其数。

纣王还远贤近谗,将阿谀奉承的费仲、惯说别人坏话的恶来视为心腹并提拔重用。

纣王如此荒淫残暴,不是没有人规劝他。史书上多次提到微子、箕子、比干劝说纣王停止淫乱的行为,这三个人被孔子誉为“三仁”。

微子是纣王的兄长。他当然不愿商王朝灭亡,眼见商衰周兴,心如火焚,数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仍然肆行无忌。微子说:“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离开纣王隐身而退。

太师箕子是纣王的叔父。他很有识人的睿智和敏感,能从人的生活细微之处觉察到人的变化。有一天,纣王说他不喜欢用粗陋的餐具了,让属下给他做一副贵重的象牙筷子,引起箕子的深深忧虑。箕子由此事推断纣王今后必然要用犀玉酒杯,必然想得到远方的奇珍异宝,必然不会再吃粗粮饭、不愿穿粗布衣裳,就会逐渐奢侈淫逸。于是箕子多次给纣王提意见,希望他不要追求奢侈淫逸的享受,向他提出治理国家的主张和办法。

纣王根本不接受。有人劝箕子也走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箕子说:“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于是散开头发,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奴隶,受尽屈辱。就这样也没逃脱纣王的魔掌,被囚禁起来,直到武王伐纣灭殷以后才被释放。

比干被纣王任命为少师,他也是纣王的叔父。比干见纣王建造高大的鹿台,沉湎酒乐,苛政暴敛,而周文王势力渐大,非常忧虑。他叹道:“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国君有过错,臣子不劝谏,那是不忠;怕死而闭口不说,那是不勇敢;用自己的生命去劝谏,这才是最忠诚的表现啊!

比干抱定这一信念,一连三天向纣王进谏,直言批评他的暴虐。纣王责问道:“你依仗什么,竟敢如此大胆妄为?”比干从容答道:“修善行仁,靠的是做事正确。”纣王恼羞成怒,吼叫道:“照你这样说来,我是一个昏君,你则是一位圣人。我听说圣人的心脏都有七个孔窍,今天我要把你的心剜出来,看个明白!”说罢,便命武士将比干剖腹剜心,细加端详。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就这样惨遭杀害了。屈原在《天问》中诘问:“比干何逆,而抑沈之(比干有何悖逆之处,而至于遭受压制打击)?”

比干的惨死,震动了朝廷内外。纣王对大臣们尚且如此,对百姓就更是肆无忌惮了。百姓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四处逃亡。

早已等待时机的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之战,大败纣军。纣王踉跄地爬上鹿台,见众叛亲离,一队周国士兵正举着大刀,呐喊着向鹿台冲来,自知死期已到,便穿上宝玉衣服,自焚于鹿台,结束了一生。【评 点】

商纣王与夏桀王的性格和命运惊人地相似。商纣与夏桀被后人列为暴君的典型,后人并称他们二人为“桀纣”。商朝末年的政治状态,再现着夏朝末年的腐败图景。

公元前1075年纣王继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500多年了,国力雄厚,物阜民丰。他继位之初,也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尚能励精图治,功劳很大。毛泽东在评价纣王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大批战俘成为商朝的奴隶,也有力地促进了商朝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功绩归功绩,罪过归罪过,不能因为他后来犯了错而否认他先前的功绩,也不能因为他前期的功绩而隐去他曾做过的坏事。

古代确有这种情况:胜利者往往把失败者描绘成民贼独夫,以证明己方的仁义与正确,以利于巩固统治。孔子的学生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意思是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吧。子贡认为是后世把天下的恶名都归到纣王身上了。孟子在《公孙丑上》中也说:纣王执政时,因为距离贤君武丁的年代并不久远,当时的良好民俗、先民遗风、仁慈的政治传统等都还保留了不少。

说美貌倾城的妲己导致商纣王败亡,过于片面,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战争的胜利冲昏了纣王的头脑,他开始追求荒淫无道、花天酒地的生活。生活上荒淫腐败,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倒行逆施。

历代许多君王刚愎自用,掩盖自己的过错,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身边会集一批溜须拍马之徒。如夏桀横征暴敛,拒绝臣子关龙逄之谏;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告,反而听信谗言杀害忠良;金朝完颜亮“专任独见,不谋臣下,以取败乱”;而商纣王也是这样的。

最初,纣王还算比较贤明,也能听进比干等一批忠臣的劝诫。但自从亲近奸臣,他的生活便开始变得荒淫无度、骄奢糜烂了。“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出现骄纵淫逸的苗头,发展下去,必定踏入使国家危亡的境地。

历史上因奢靡而亡国丧身或被赶下台的统治者,不胜枚举。禹教民有方,却教子无道。禹的孙子太康继承了王位以后,奢靡成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记载:太康身居高位却不理政务,放纵享乐而丧失德行,沉迷游猎而没有节制,民众都怀有二心。多行败德毙自先,太康奢靡败家国。

商代后期,纣王荒淫暴虐,耽于酒色,滥施淫威,劣迹斑斑,不惜巨资,造离宫别馆,筑亭台楼阁,消磨了斗志,恍惚于靡靡之声,流连于奇珍异宝,放荡于“酒池肉林”。“国将兴,必赏谏臣;国将亡,必杀谏臣。”(范祖禹)司马迁评论纣王:“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纣王根本不听那些正直的大臣的进谏规劝,反把他们施以炮烙或折磨致死,导致贤臣越来越少。

纣王在统治的后期,暴虐凶残,重刑厚敛,杀害忠良,失掉民心,众叛亲离。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战争,无法回师,军事部署失衡;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加上商军许多部队倒戈,周武王乘虚而入,结果落得国破身亡。

酿酒为池肉作林,深宫长夜恣荒淫。何如早散桥仓粟,结取臣民亿万心。——〔宋〕王十朋

藐视下级的忠告是愚蠢的,首先应当考虑下级提出的是怎样的忠告。——〔俄国〕克雷洛夫

只知一笑倾人国,无端烽火烛穹苍

◎西周的灭亡,主要是西周末期几代统治者生活上荒淫无道、政治上昏聩混乱所致。“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周幽王,为博取爱妃一笑,竟视国家安危为儿戏,乱举烽火,戏弄诸侯,落得个国破家亡,没有了江山,也没保住美人。

周宣王姬静继位以后,励精图治,周王室权威恢复,四夷咸服,史称“宣王中兴”。可是,周宣王到了晚年,开始沉湎于酒色,懒于治理朝政。他的儿子姬宫湦继位,即周幽王,是西周王朝的第12任君王。

周幽王(?—前771),是个亡国之君。他继承王位以后,由于连年旱灾,加之地震、山崩,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国力衰竭,动荡不安。周幽王在奸佞嬖幸、宠臣爱妃包围之下,失去了起码的清醒,沉醉于花天酒地之中,使西周王朝迅速走向衰败。

周幽王是个无道的昏君,只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四处为他寻找美女,荒淫无度,常常几个月不理朝政。大夫褒珦听说后,就急忙入朝,劝说幽王:“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幽王大怒,将褒珦关进监狱。

褒家的人想了许多法子,设法营救褒珦,都没有成功。后来,褒珦的儿子洪德巧遇绝代美人褒姒,回家对母亲说:“当今天子荒淫无道,正在四处搜罗美女。若将褒姒买来献上,以救父亲出狱,这是散宜生救文王出狱的计策啊。”

母亲同意后,洪德不惜财帛,用百金买来褒姒,香汤沐浴,教以歌舞,进献幽王,投其所好。幽王见褒姒国色天香,四方贡献不少美女,不及褒姒万分之一,顿时欣喜若狂,当即赦褒珦出狱,官复原职。

褒姒原是孤儿,身世比妺喜、妲己更为离奇曲折。她的忧郁症很重,宫廷里无人知道她内心深处的痛楚。幽王得了褒姒,宠爱有加,与褒姒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不理朝政了。

为了博取褒姒的欢颜,周幽王竟头脑发昏地下诏废除正宫申王后,将她囚禁在冷宫,册立褒姒为王后。太子姬宜臼愤恨不平,找幽王理论,幽王一怒之下,废黜太子为庶人,将褒姒生的儿子伯服立为太子。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周幽王随个人好恶任意更替,于礼大谬,自然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普遍不满,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周幽王将政务推给奸臣虢(guó)石父和尹氏管理,重用七个怙恶不悛的小人为执政大臣,结果是“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喜欢阿谀奉承的周幽王,讨厌逆耳忠言,致使大臣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的大臣干脆离开京城。周幽王还贪得无厌,加重剥削,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周幽王的昏庸残暴还表现在“烽火戏诸侯”上。褒姒是个平民百姓的女儿,入宫后常常思念自己的亲人,不愿以身侍奉这位无道的昏君。她虽然美若天仙、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老皱着眉头,进宫三年,谁都没见她笑过一次。周幽王觉得,这样的人笑起来岂不更加好看吗?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竟然悬赏求计:有能致褒姒一笑者,赏黄金千两!

善谀好利、专会出鬼主意的虢石父,为了讨好幽王,献上一计:“当今天下太平,烽火台很久没有使用了,不如点燃烽火(古代的警报系统),叫诸侯们上个当,扑个空,娘娘在烽火台上观看,一定会笑的。”

幽王眯着眼睛说:“此计甚善!”乃同褒姒并驾前往骊山,至晚设宴骊宫,传令举烽。

此时大臣郑伯友正在朝中,闻命大惊,急至骊宫奏曰:“烽火台是先王所设以备缓急,所以取信于诸侯。今无故而点燃烽火,是戏弄诸侯也!以后倘若有不虞,即使举烽,诸侯必不信矣。将何物让诸侯发兵以救援哉?”

幽王一心只为博得美人灿烂一笑,不耐烦地说:“今天下太平,何事征兵!朕今与王后出游骊宫,无可消遣,聊与诸侯为戏。他日有事,与卿无与!”遂不听郑伯友的劝阻,命人点燃了烽火,与褒姒在望边楼欢宴。

各路诸侯看见狼烟四起的警报,股股青烟直冲云霄,误以为外敌入侵,天子蒙难,赶紧带兵星夜兼程地前来救驾。诸侯们云集骊山脚下,风尘满面,却没有敌寇的踪影,人马交错,乱作一团,不过虚惊一场。褒姒站在高台上,看到这个狼狈滑稽的场面,禁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诸侯们发现这是个恶作剧,上了大王的当,一个个怒气冲天,掉转马头,各回驻地。幽王非常得意,当即赏赐虢石父一千两黄金,并任用其为卿。民间传为“千金买笑”。

申王后受到迫害,太子宜臼只好逃到他的外公——申国的国君申侯那里躲藏。申侯对幽王充满怨恨。幽王得知后,于公元前772年兴兵讨伐申国,企图杀掉宜臼。申侯联合鄫国和犬戎,大举进攻镐京。

镐京少兵寡将,幽王根本敌不过两国联军,慌忙命人再次点燃狼烟。各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以为又是幽王戏耍他们,因而无人再相信狼烟报警信号,全都没有派兵前来。

幽王失信于诸侯,见援军不到,追悔莫及,只好携带褒姒和几个随从逃跑,在骊山下遭追兵杀死。褒姒则被犬戎军队掳走,从此下落不明。

周幽王死后,申侯的外孙、太子姬宜臼即位,这就是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鉴于镐京凄凉衰败,为避免外族的侵害,便迁都洛邑(洛阳),史称东周。【评 点】

帝王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乃至言谈举止,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夏桀骄奢淫荡,宠爱妺喜,纵靡靡之乐,失掉天下。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懿公好鹤而不顾百姓死活,沉湎于淫乐挥霍,兵败被杀。北齐高纬纵情声色,耽于游乐,成了亡国之君……

周朝的历史长达790余年。由于周公多年的言传身教,成王亲政后,基本上继承了文武两王对民仁政的传统,至其子康王在位,成为周王朝最繁荣、强盛的时期,史称 “成康之治”。可惜好景不长,到康王儿子昭王继位后,周王朝就开始逐渐衰落。

西周的灭亡,主要是西周末年几代统治者生活上荒淫无道、政治上昏聩无能所致。

周幽王即位以后,整日吃、喝、玩、乐,不问政事。伯阳甫、赵叔带等几位忠直大臣,怀着忠义之心,劝他多理朝政,却相继被革去官职,撵出朝廷。只会逢迎拍马的虢石父、祭公、尹球被立为三公,委以重任。他为了讨好宠妃褒姒,竟不惜废掉王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把褒姒扶为正宫,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激怒了朝廷百官。“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诗·小雅·正月》)法国蒙田说:“美丽是女人的真正特权。”女人的美本身没有罪过。谁征褒姒入宫廷,遂使凡女成艳后?在那样一个王权与男权的社会里,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政治势力的贫寒女子,她完全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任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她的一笑一颦之所以能关乎国家的兴亡,完全是有权力的统治者使然,所以,迷上褒姒,是周幽王自己的问题。假如幽王不昏庸,何至于此?褒姒作为历史的替罪羊,实在是无辜的。屈原在《天问》中说:“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杀幽王的真正凶手,不正是宠幸褒姒的幽王自己吗?

乱举烽火,戏弄诸侯,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酿成了惊天大祸——落得个国破家亡。幽王的“爱情”得到悲惨的回报,而“狼来了”的寓言,似乎也有了一个闻名的中国翻版。

褒姒的笑,不过是对幽王愚蠢做法的一种嘲笑。正如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所云:“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

周幽王不仅治国无术,而且视国家安危为儿戏,扮演了一个可笑的丑角,因而遭到世人的奚落与声讨。俗话说,君无戏言。君主要有威严,就要讲诚信。如果君主拿国家政策、军事法规当儿戏,朝令夕改,言而无信,就会失去威信,下属无所适从,产生混乱和怨怒。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一个骄纵的君主的嬉闹之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西周被犬戎灭亡的导火线。周幽王死后,国家统治秩序陷于混乱。幸亏几个大封国,如晋国、郑国派军队前来解围,才赶走了犬戎。可是经过这次动乱之后,镐京(西周国都)几乎变为一片瓦砾场。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不得不迁都到东面的洛邑。此后的五百多年间,中国便进入长期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唐〕胡曾

男人们只有不为诱惑所动心,才算男子汉大丈夫。——〔英国〕赖德·哈格德

得人者治,失人者乱

◎一个国君私欲多了,就不能明察事理,奸臣就容易得势,祸国害民。齐桓公善用两位贤才辅佐,拿下了第一个霸主的宝座。但他晚年昏庸,导致国家大乱。

在春秋初期,书写瑰丽史诗者,齐桓公也;演绎惨烈悲剧者,亦齐桓公也。同一桓公,先荣后辱,其重要原因在于用人。

齐桓公曾问管仲什么事会妨害霸业,管仲说:“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

早年齐桓公设立了庭燎之礼,即在王宫庭院立起火炬,燃柴以照明,表明光明磊落地招纳俊才、礼贤下士,特别是他不计前仇任用管仲,故有匡合之功,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而他到了晚年,追慕奢华,沉迷酒色,开始宠信、重用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奸佞之徒,最终使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竖刁从少年起就入宫侍候桓公。他善于察言观色,事事投桓公之所好。桓公有两大嗜好:喜食美味,喜好女色。竖刁就想方设法为桓公找美女。

竖刁极会讨好齐桓公,为的是获得权位。他经常在桓公面前诋毁管仲。一次,他与易牙合谋,觐见桓公说:“‘君出令,臣奉令’。现在齐国只知道有管仲,不知有君王矣。”桓公当时并不昏庸,不听他们的挑拨,说:“我与管仲的关系,犹如身体与手足一样,有了手足,人的身体才健全。我现在有了仲父,才真正是国君。这个道理,你们怎么能懂得呢?”桓公信任管仲而不疑。

竖刁并不就此罢休,又百般献媚桓公最宠爱的妃子长卫姬,与她勾结,串通一气,鼓动长卫姬请求桓公,立她的儿子无亏(又名无诡)当太子。

桓公暗中答应了这个要求。后来由于管仲反对,桓公确立了公子昭的太子地位,才没有让竖刁的阴谋得逞。

易牙善于御射,精通烹调技术,由此得以入宫,主管桓公“割烹之事”。有一次,易牙见长卫姬生病,不思饮食,便精心制作美味,长卫姬食后精神好转。从此,易牙与她保持着暧昧关系。

有一次,齐桓公同易牙开玩笑,说没尝过人肉,不知人肉是什么味道。于是易牙就把自己3岁的儿子杀了,煮成肉羹,献给桓公。桓公觉得味道极美,赞不绝口,认为易牙爱他而舍其子,从此对易牙另眼看待,倍加宠信。

开方本是卫国懿公的长子,长卫姬的侄子。因觉卫国褊狭穷困,便放弃了继承权,来到繁华富庶的齐国,做了普通的臣僚。他见齐桓公好色,就把自己两个年轻貌美的妹妹献给齐桓公,她们均得到了齐桓公的宠爱。他在桓公手下为臣,15年没回家看望父母。

齐国的忠直大臣,看不惯这几个人的所作所为,看穿了他们的狼子野心。公元前649年,管仲奉齐桓公的命令,带兵去援助周王室,回来不久便病倒了。

管仲病重期间,仍然念念不忘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一天,齐桓公去看望管仲,问在管仲之后,谁能任齐相。管仲语重心长地说:“隰(xí)朋为人忠厚,可以管理国事;易牙、竖刁、开方是三个小人,不可重用,当远之。”

齐桓公便问:“易牙烹煮了自己的儿子给寡人做肉羹,难道不是真心对寡人好吗?”管仲说:“连亲生骨肉都不爱惜的人,怎么会忠于国君呢?!”

齐桓公又问:“那么竖刁把自己的阳物都阉割了,他对寡人的忠心不是超过了爱惜他自己的身体吗?”管仲说:“能忍下心残害自己的身体,违反人之常情,对国君又有什么狠不下心的。”

齐桓公再问:“公子开方是卫国的太子,却侍奉寡人15年,这还不忠诚吗?他的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他爱寡人超过了孝顺父母呢!”管仲语重心长地说:“开方放弃了太子的地位来侍候您,可见他的野心很大。人之最亲莫过于父母,开方对父母尚且如此无情,又怎会对您忠诚呢。您千万不要重用他,否则,会给国家带来祸乱!”

管仲死后,齐桓公按管仲的提议,任命隰朋为相,疏远了易牙等人。不料,隰朋任职不到一个月就病死了。桓公又让鲍叔牙接替相位,鲍叔牙坚辞不受。桓公询问原因,鲍叔牙直截了当地回答:“我好善憎恶,这您是了解的。您一定要用我,请将易牙、竖刁、开方三人逐出宫廷,我才敢奉命就职。”桓公无奈,只好说:“管仲早就说过了,我还能不听你的意见吗?”于是,当天就将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免职,并不许他们再回朝廷。鲍叔牙见桓公如此处置,便受命接了国相一职主掌朝政。

竖刁等人被赶走,桓公就像掉了魂儿似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旧病复发,不理朝政。竖刁等人跑到长卫姬那里痛哭流涕,哀求她挽救败局。

长卫姬鼓励竖刁等人说:“君王年老,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只要无亏得以继承君位,齐国的大权还能不与诸位共享吗?”长卫姬又对桓公说:“自从易牙离开后,君王连吃饭都不香了,君王这么大年纪,何必自己苦着自己呢!”她请求桓公让他们回宫。

桓公说:“他们三人有益于寡人,无害于国家,管仲说得也太过分了!”于是将这三个人召回宫中,官复原职。从此这几个人将齐桓公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鲍叔牙见此情景,急怒攻心,没多久就发病而死。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患重病。儿子们为争夺君位开始互相残杀。一直在桓公身边殷勤备至的竖刁、易牙等人突然变脸,对桓公撒手不管,假传桓公旨意,堵塞宫门,不准任何人进宫。

只有宫女晏娥设法溜进齐桓公住所来看他。齐桓公饿坏了,求她弄点吃的来。晏娥告诉他,易牙、竖刁作乱,封锁宫廷已经很久了。齐桓公泪流满面地说:“管仲真是有远见啊!他所看到的,难道不是事物深远的本质吗?如果我听他的话,不至于弄得这么惨。我有何脸面见仲父啊!”

结果一代霸主齐桓公,竟然饿死在宫中。晏娥也撞柱而亡。相传桓公死时,衣袖蒙脸,想必也是心中悔恨,无颜见管仲于地下。

桓公饿死后,竖刁等人发动政变。桓公的遗体在床上放了67天,已腐烂发臭,无人过问,最后还是两位老臣出面,将桓公遗体收殓。【评 点】

翻开二十五史,总能看到小人的身影。小人人格卑下、品行恶劣,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人世间小人虽为少数,但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权力周围常有小人。小人是权势的衍生物,只要有权力在,总有攀附权力的小人。

齐桓公成为春秋初期的第一位霸主,显赫一时,其主要原因是任用两位贤人。前者是管仲,后者为鲍叔牙。可是,齐桓公晚年意志衰退,追慕奢华,沉迷酒色。一个国君的私欲多了,贪图享乐,追求奢靡,自然不能明察事理,不能明察事理,奸臣就容易得势,奸臣得势就会祸国害民。

齐桓公能识得好人,却识不得奸人,开始宠信、重用竖刁、易牙、开方等奸佞小人。管仲病危时,对这三位小人都做了分析和揭露,认为他们都另有所图,不可委以重任。

管仲死后,鲍叔牙无权,齐桓公又重用了这三个为人险恶的奸佞小人。齐桓公死后,五子争权,国内混乱,齐国失去霸主地位。桓公一世英明,最后却把朝廷搞得惨不忍睹,把强大的齐国搞得贫弱不堪,教训非常深刻。

小人的晋升,往往与其才干、政绩无关,而主要取决于权势者的赏识、信任与欢心。一些执权人有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只在乎下属听不听话,顺不顺从。小人善做“感情游戏”,耍两面手法,从问寒问暖到小恩小惠,只是手段而已,时机一到,便立刻翻脸,卖主求荣。

能做出不近人情世理之事的人,其内心往往包藏着不可告人的企图和险恶目的。管仲的识佞术,就是依据“人之常情”。一般来说,做出超越人之常情之事的人,定有阴谋,必有他图。要弄清这种“超越”行为之后的目的和动机,加以防范和警惕。易牙、竖刁、开方他们在齐桓公面前所做的那些超越人之常情的事,看起来是“大忠”“大敬”的表现,其实是假象、伪装,把齐桓公迷惑住了。

识别贤佞是正确用人的前提条件,关系到事业的兴衰、国家的治乱。周幽王、周厉王在位时,为什么政局不稳、民不聊生?主要是任用奸佞却以为是贤才。齐桓公、秦二世曾嘲笑周幽王、周厉王,却分别任用竖刁、赵高。正是:成在识人,败也在识人。“得人者治,失人者乱。”唐明皇在前期不失为一代英主,但他后来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造成“安史之乱”,差点葬送唐王朝。

有时,品行好、能力强的人不一定能得到升迁,德才皆差之人也未必不被重用,甚至有些溜须拍马的人春风得意,成为官场的“不倒翁”,而正派耿直者却不吃香。

表面认识一个人不难,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不易。鉴人识才之难,难在识别伪装。有的金属闪闪发光,表面给人以好感,但不是金子。身边有“宝”而要识“宝”,但不应受闪光的东西迷惑而视为宝。《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武艺超群,却爱财爱美色。他早年投奔丁原,丁原很器重他的武艺之道,却忽视了他的德行。结果,董卓只用小恩小惠即买其人心。吕布利欲熏心,反手杀害了丁原。同样,王允知其贪恋财物美色,将美女貂蝉许配给他,用反间计挑拨吕布与义父董卓之间的关系。为得美女貂蝉,吕布与董卓争风吃醋,反目成仇。吕布先迷于财,后惑于色,又亲手杀了器重他的义父董卓,最后被曹操所杀。董卓的教训同样是不能识人,不识吕布的品德。

利用他人之喜好以迎合之,阿谀奉承,进而以售其奸、兴风作浪,成了古往今来小人们的拿手好戏。只要滋生这种伪善、阴谋的土壤存在,就会有人使用它。一旦小人取得掌权者的宠信,羽毛丰满起来,其真面目就会暴露出来,翻脸不认人,对施恩者反咬一口。竖刁一类奸佞小人之丑行,以及齐桓公之惨败,值得深思、再深思。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唐〕韩愈

所有颜色,五彩缤纷,数不胜数,但是应当分辨它们。——〔苏联〕阿·巴巴耶娃

托名仁义直徒劳

◎宋襄公不自量力,又十分迂腐。在刀光剑影的泓水之畔,在强大的敌军压境面前,愚蠢地死搬“仁义”的信条,看敌人未渡完河、未布好阵而不进攻,放弃有利时机,导致战役失败,自己只好落荒而逃。

齐桓公临终前,把他立的太子姜昭托付给宋襄公,让他帮助姜昭继承君位。齐桓公死后,竖刁、易牙、开方发动政变,姜昭只好逃到宋国,请宋襄公给他做主。

宋襄公,春秋时期的君主(前650—前637年在位)。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见齐国内乱,其霸主地位已如江河日下,欲仿效齐桓公称霸中原。为此,他联合几个小国出兵,打败了政局不稳的齐国,帮助太子姜昭当上齐国国君,是为齐孝公。

公元前639年,不自量力的宋襄公有些飘飘然,没有看到自己的国力根本无法与齐国相比,却准备在盂城召开诸侯会议,让与会诸侯正式推举他为霸王。宋襄公说:“我查阅了齐桓公九合诸侯的资料,发现了一个真理,就是谁发起会议,谁就会当霸主!”宋襄公的庶兄目夷见劝阻不了,只好退而求其次:“那您开会的时候,得多带些兵马,以防不测。”襄公不解地问道:“我们到底是去开会,还是去开战?”

不出目夷所料,各诸侯迫于楚国强大的实力,在诸侯会议上,纷纷表态拥立楚成王为盟主。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道:“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你有什么资格做盟主?”

楚成王说:“奇怪了,你既然说我这个是假的,那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气呼呼地在会上“据理力争”,楚成王又好气又好笑,命令埋伏在附近的楚国士兵冲进会场,以破坏推选的罪名,把宋襄公抓了起来,拖到了战车上,押回楚国软禁。一心想当霸主的宋襄公却成了阶下囚。过了几个月,经过齐国和鲁国多方调解,楚成王才把宋襄公释放归国。

宋襄公称霸不成,不吸取教训,又想出用“仁义”感化诸侯的办法,图谋登上霸主地位。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不肯俯首听命的郑国,而与郑国交好的楚国则直接攻打宋国。宋襄公慌了神,立刻命令宋军回兵解围,宋军行进到泓水时与楚军相遇。

宋军在泓水北岸布好阵势,而楚军尚未渡河。公子目夷向宋襄公献计:“楚军人多,我方人少,趁他们渡河的时候,发起攻击,准能取胜。”宋襄公却说:“人家还没渡完河,我们去偷袭他们,是不道德的,算什么仁义之师?不可乘人之危而攻之!”

等楚军过河后,目夷又建议趁楚军混乱之际发动进攻。宋襄公还是不允:“人家还没摆好阵势呢,打胜了也不光彩。我们要讲仁义,不能干那种事!”直到楚军摆好阵势,宋襄公才下令出击,领军前进。结果楚军从两翼像潮水般包围过来,弱小的宋军寡不敌众,结果被打得大败,宋襄公大腿也中了一箭。在目夷的拼死保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生还。

回到京城后,都城的人都埋怨宋襄公错误地与楚军开战,仗也打得窝囊。宋襄公仍不服气,对众臣说:“君子作战,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擒获头发斑白的老人,不凭借关塞险阻取胜。”

目夷听了非常生气,说:“君王您还没有真正懂得战争啊。恃险而出击尚未准备好的强敌,是天赐良机。强国来讨伐我们,他们是敌人。若对他们讲仁义,干脆投降算了,又何必出兵作战呢!趁他们没有摆好阵势发起进攻,才有成功的把握啊!”

宋襄公听后很是惭愧,知道自己犯了十分愚蠢的错误。第二年,这个颇有野心而又迂腐守旧的宋襄公,因腿伤并发感染而去世,宋国的实力也因泓水之战失利而遭受严重损伤。【评 点】

宋、郑两国皆为春秋时期中原地区重要的诸侯国。时人有“郑昭宋聋”之说。宋人由于承袭先民殷人遗风,行事缺少变通而显得愚笨,郑人行事灵活聪明。古籍中有守株待兔的故事,主角即为宋人耕者( 《韩非子·五蠹》),揠苗助长的也是宋人(《孟子·公孙丑上》) 。

决策目标的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合实际。宋襄公图霸,乃其政治理想,原本无可非议,只是这种理想太缺乏现实的土壤。齐桓公和晋文公在争霸之前,都首先致力于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改革军制,以振兴国力。齐桓公之所以能在葵丘(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作衣裳之会,是因为他有强盛的国力作后盾,不必炫耀武力。

宋襄公决策的失误,首先是因为他选择的决策目标脱离了他的国力实际。宋国当时只是个小国,虽有一定名望,但比强大的齐、晋、楚等大国弱得多。决策目标应该是发展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睦邻关系,稳定国内局势,以在大国的纷争之中生存发展。宋襄公则不然,他即位后,不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只看到诸侯会盟是仁义的一种体现,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国力根本无法与齐国相比,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富国强兵的革新尝试,而是自不量力、孤注一掷,妄想继齐桓公之后,称霸诸侯,充当盟主。这个决策目标与其实力是不相称的,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决策目标。宋襄公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狂想主义者,因而注定要失败。

宋襄公想称霸,并不是为了谋求国家的兴旺和人民的安定,而是利欲熏心,为了满足他个人的虚荣心。宋襄公早在即位之初,就参加了齐桓公在葵丘召集的诸侯会盟。齐桓公在会上连周天子的特使也敬他三分,各国诸侯皆唯命是从,这使宋襄公格外眼红,从而产生了图谋霸主的欲望。

在他看来,继齐桓公之后,领衔主持盟会的,非他莫属了。他常以老大哥自居,看不起那些国力比宋国强大但国君爵位比他低的国家。虚荣心的发展,导致个人野心的膨胀。野心膨胀是他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宋襄公不自量力,又十分迂腐、固执己见。敌军压境,他还愚蠢地死搬取小义、舍大德的“仁义”信条。看敌人未渡完河、未布好阵而不进攻,放弃了有利时机。他不能因势利导,为声名所累,导致战役失败,自己落为败军之帅,落荒而逃。

铁血兵锋画版图,英雄多半用诈术。《孙子兵法》指出:“兵者,诡道也。”它包括12条具体的用兵策略:能进攻装作不能进攻;要打装作不想打;要在近处行动却装作在远处行动;要在远处行动却装作在近处行动;对于贪利的敌人,用小利去引诱他;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抓住机会去攻取他;对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他;对强大的敌人,要暂避其锋芒;对易怒的敌人,要想办法激怒他;对轻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轻敌;对休整充分的敌人,要想办法使之疲劳;对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进行离间。

列宁说过,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兵不厌诈”“兵以诈立”是指导作战的原则。谁不用计策迷惑敌人,就必然为敌所迷惑;谁不识敌之诈,就一定会中敌圈套。项羽和刘邦曾划分楚河汉界,约定不再互相侵犯。项羽不知是计,引兵东去,不料刘邦马上翻脸,领兵掩杀而去,猝不及防的项羽被打得大败。

纵观泓水之战全过程,宋军有着很多有利条件,如据泓水之险等。但这位完全不懂打仗的宋襄公,在刀光剑影的泓水之畔,不切实际地空谈君子风度,甚至在两军交战时,还要和敌人讲仁义,不攻打没有准备的敌人,以致两次错失战机,最后战役失败,自己也腿负箭伤,流血不止,不久之后一命呜呼。这是他毫无原则、乱施“仁义”的后果。身为帝王,不治国不修兵,不去寻找把握战机,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却想要争夺列国霸权,妄想问鼎群雄,成为千年来国人的笑柄。

行仁义要看对象。如果对象也是行仁义的,那么,行仁义就适得其所。宋代王十朋《宋襄公》云:“小国争盟祸莫逃,托名仁义直徒劳。杀人祭鬼宁非忍,犹自临戎惜二毛。”

毛泽东《论持久战》曾评价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表现:“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为了个人名誉,对敌施“义”,毁了江山社稷以致丧身,成为虚伪而又愚蠢的代名词。

宋襄公在伐齐立昭取得胜利以后,便不可一世,从而形成了一种固执己见的性格。在以后的决策中,虽有大臣提出正确的意见,但他一概听不进去,这一点在泓水之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性格的固执、偏激,不纳忠言,是导致决策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宋襄公失误累累,成了历史上备受讥讪的人物。古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宋襄公留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讥讪!

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同一件事情的处理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切不可像宋襄公一样愚昧。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把书本讲的、领导说的,当作圣旨去做,丝毫不敢违背,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机械地生搬硬套,只能以失败告终。

小国争盟祸莫逃,托名仁义直徒劳。杀人祭鬼宁非忍,犹自临戎惜二毛。——〔宋〕王十朋

麻木比悲痛更可怕,因为它是悲痛生长的土地上残留的花梗。——〔美国〕艾米莉·狄金森

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

◎吕不韦很有经商头脑,买卖红火,富可敌国;他又是一位很特殊的“风险投资家”,驰骋于商场与政界。吕不韦始终以商人投机的心态和“赢利”的价值观处理事务,贪权揽势,处处当主角,一味收买人心,混淆了宰相与帝王之间的界限,声势显赫时没想到功成身退。

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末期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大事。吕不韦作为秦国上层执政核心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富于戏剧性,曾经极尽显贵,最终又归于悲剧结局。

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经常往来于各国做生意。他到赵国都城邯郸贩货,意外碰见了一个名叫子楚的年轻人。此人是秦昭王之孙、秦国太子安国君排行居中的儿子。

子楚的生母夏姬失宠,他作为人质被送到赵国(列国之间为了取得信任或互相牵制,以王子王孙作为人质)。由于秦国屡次攻打赵国,赵国便对子楚不按应有的礼节对待,使他处境困窘,颇不得意。

意外结识子楚,电光石火之间,一个念头跃入吕不韦的脑子里:“此人奇货可居!”

回到家里,吕不韦询问父亲得知,农夫遇上丰收年月,一年可获利十倍;做珠宝生意,经营得当,可获利百倍。“若是能拥立一国之君,可得多少好处呢?”父亲想了想道:“若拥立能成,可获无数之利;若拥立不成,连身家性命都要赔进去。”吕不韦告诉父亲,秦国的王孙子楚目前在赵国做人质,要扶植他做秦国的国王,倘若成功,子孙后代将享尽荣华富贵。

过了几天,吕不韦找到子楚,游说道:“我有办法能帮你光大门庭,改善你的处境。”子楚不信。吕不韦说:“我听说太子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他日承袭王位,必定立她为王后。华阳夫人尚无子嗣,公子若能奉她为母,则可由庶变嫡,这太子之位也就非您莫属了。”吕不韦接着告诉子楚,他愿倾其家产,为公子周旋。子楚连忙顿首许愿:“若能成功,愿与先生共享秦国!”一场政治交易就这样成交了。

而后,吕不韦以五百金送给子楚广交宾客;五百金用来购置厚礼,游说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就趁安国君高兴时,说子楚抵质到赵国,贤名闻于邯郸,因而她愿收他为子,日后也好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她的要求,并立了凭据。

吕不韦在邯郸经商,少不了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在娱乐场所,吕不韦发现一个倾国倾城、能歌善舞的美女赵姬,于是便跟她同居了。

一天,吕不韦设宴款待子楚。酒酣耳热之际,吕不韦命赵姬出来给子楚敬酒,以舞助兴。长期落魄的子楚哪里见过这样的绝色美女,只顾望着她那秀色可餐的面容,一下子喜欢上她,便哀求吕不韦把这个女子赐给他。

吕不韦心想,这个好色的子楚,怎么这么不讲义气呢?如果不答应,必然会得罪子楚,之前付出的代价,就得不到回报。他又换一个角度想,赵姬完全可以成为钓子楚这个“奇货”的诱饵,甚至她本人也是“奇货”。

主意拿定,吕不韦假装诧异、发怒,为进一步笼络好色的子楚,就说:“不韦既已为公子破财毁家,也就不必再吝惜一妾了。还请公子不要亏待了她!”

赵姬本是个风尘女子,看重的是金钱、色欲。她想,跟着子楚少不了荣华富贵,于是在一番惺惺作态之后就痛快地答应了。她向子楚隐瞒了怀孕一事。

公元前259年,赵姬在赵国生下儿子,取名赵政(回到秦国后,才叫嬴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史记》记载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有的史学家认为这不过是司马迁的文学虚拟,秦始皇是子楚的儿子)。

秦昭王去世后,太子安国君即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安国君只做了一年秦王就去世了,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新王第一道令就是任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将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他的封地。吕不韦十几年的“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从此控制了秦国的大权。秦国由此开始了吕不韦的专权时期。

秦庄襄王好色无度,在位3年就病故了。13岁的太子嬴政即位,尊吕不韦为相国,称吕不韦为“仲父”。当了太后的母亲赵姬,又与吕不韦续上前情,经常利用研究政事之际私通。

从秦王嬴政即位的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37年,是吕不韦在秦国直接掌权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吕不韦调动全国的物力,战胜了自然灾害,平定了各地的叛乱,击退了外敌入侵。

吕不韦招养食客游士三千人,组织门客编写《吕氏春秋》,其意是把春秋战国以来各派的思想汇集起来,对百家思想进行整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吕氏春秋》不宜被简单地视为一部学术著作,因为该书更多地体现了吕不韦治国、治天下的理想,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武器。为了增加该书的权威性,为了夸耀自己的权势和威望,吕不韦把这部书稿公布在咸阳城门上,并高悬千金,布告上赫然写道:“谁能正确地增删一字,就可取走千金。”到了此时,吕不韦的权势和声望达到了顶巅。

秦王嬴政逐渐长大,无法忍受大权独揽、讴歌“禅让”的吕不韦。吕不韦怕与太后私通的事情败露,自己要遭殃,就访求到有超强的床上功夫的嫪毐(Lào ǎi),做了自己的替身。

嫪毐假装太监,被送进宫中,专供太后淫乐。他被封侯后,仗着太后对自己的宠爱,太过嚣张,舍人千余,奴僮数千,发展个人武装,广树党羽,显赫一时,成为与吕不韦权势相当的人物,其势足以与吕不韦抗衡。嫪毐与太后密谋,说秦王若是死了,就让他们的私生子继承王位。这比吕不韦假借“禅让”篡取王位的企图更阴险、更恶毒。

秦王嬴政目睹了母亲放荡、不检点的生活,身心留下了太多的伤痛。始皇九年(前238),有人揭发嫪毐不是宦官,常跟太后私通淫乱。嬴政勃然大怒,对此事进行了严密的调查。而此时,嫪毐发兵作乱。嬴政在了解到实情后,果断指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平叛,一举粉碎了嫪毐叛乱。平叛进展之神速,不能不使人怀疑,这场叛乱实际是嬴政的“引蛇出洞”之计。嬴政在揭开嫪毐与太后的丑事之后,不追不问而去蕲年宫,就是给他人一个叛乱时机,但他事先已有了平叛的举措,当叛乱一发动,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就立即发兵镇压。

嫪毐发兵作乱一事,牵连了搞政治投机的相国吕不韦。聪睿的秦王再三思量后,免去吕不韦的相国职位,让他回河南封地去了。

吕不韦被罢免后,仍想东山再起,入朝执政。他让食客到处跑动说情,关东六国也不断派人给吕不韦送礼,想请他做相国。

一年后,秦王送给吕不韦一封书信,迫令其全家离开洛阳,迁居蜀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此信宣布吕不韦对秦国无功劳,我与吕不韦没有任何关系,是秦王对吕不韦政治地位和亲情关系的彻底否定。

吕不韦深知秦王的严酷,深感绝望,后悔自己的失误,便喝下毒酒,结束了生命。【评 点】

从历史角度看,吕不韦在战国后期,是国家统一的先行者。吕不韦在秦庄襄王、秦王嬴政时期两次为相( 先为丞相,后为相国,相国地位高于丞相) ,主持朝政,总揽政权12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颇有建树,也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准备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天下上卓有远见,对秦汉政治及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吕不韦掌权时期,秦国网罗人才文武并用第一,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改变了秦国官僚队伍的知识结构及社会风气。他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有利无害。

吕不韦是个怪才,不论做什么,都别出心裁又自成一家。在诸侯列国之中,秦国的文化软实力原本最弱。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却始终没有踏入秦国半步,韩愈《石鼓歌》有言“孔子西行不到秦”,这是秦国文化缺失的真实写照。《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六国前夕,由秦相吕不韦组织编纂而成。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吕不韦曾仿效战国四公子的做法招养门客三千,又因荀子等人“著书布天下”,便让这些门客“人人著所闻”,书成后取名《吕氏春秋》。这部书为他在秦国执政打下了理论基础,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吕不韦的悲剧在于,为了追求巨大利益,求得传之后世的财富,不惜投注许多财力打点门面,拓道开路,而且“欲以钓奇”,将自己的爱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充满了“投机”和不道德的色彩。

吕不韦的悲剧还在于,他混淆了宰相与帝王之间的界限,声势显赫时没想到功成身退。随着秦国统一战争的不断胜利,吕不韦手中握有的权势日益扩大,所得的封地也越来越多,而吕不韦始终以商人投机的心态和“赢利”的价值观处理事务。功绩显赫、名倾天下时,没想到韬光养晦,而是贪权揽势,处处当主角,一味专权,高唱君主无为,收买人心,延误了紧急刹车的时机,引起秦王室的忌恨,最终引发秦王嬴政与自己争夺最高政治权力的斗争。而胡作非为,淫乱后宫,给秦王嬴政打击相权、消灭吕不韦提供了口实。“功遂身退”是老子智慧的一大亮点。老子认为,以退为进是为官之道和处世哲学的最高明的方法之一。老子揭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势盛则渐衰,物极则必反,奉劝人们成就了功业就应引退,进退得宜,亦悦亦福,不要贪恋权位和名利。如饥似渴求得富贵,孜孜以求保住权位,奢望天长地久,该放手时不放手,该止时不止,该退时不退,或者害怕、忌讳退让,都是庸人之举,会走下坡路,曾经拥有的东西也终会丢失。缺乏危机意识,不善进退者,自然是败者,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是值得深思吗?《隋书·韦世康传》记载了韦世康在闲暇时,对子弟们说:“我听说功业建成就引退,这是古人做官的原则。今年我将及60岁,意欲辞官家居。你们认为怎么样?”儿子福嗣回答说:“父亲修养身心,纯洁德操,名立官成。富贵权势极盛时,要保持警戒,是古代贤哲所推崇的。”

为人应当权衡进退得失,做到适可而止,见好即收。

功成身退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隐退,还指有了大功劳也不居功自傲,不摆老资格,不自我膨胀,不飞扬跋扈,懂得谦虚包容。

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清〕沈复

一位最佳领导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下属甘心履行其职责时,领导者要有自我约束的力量,不插手干涉他们。——〔美国〕罗斯福

天欲亡秦果在胡

◎把秦朝送进坟墓的主要人物,不是陈胜、吴广,也不是项羽、刘邦,而是朝廷内官德沦丧、暴虐得出奇的赵高和胡亥。赵高多才而善谀,大奸似忠,大诈似直,被秦始皇宠信于朝野,挟帝为虐,专权自恣,玩弄诡计,作恶多端,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而且立国规模宏大,创建了中央集权的垂直领导的政治体制。可是,秦王朝却是短命的,传袭二世而亡。赵高在这一过程中起的作用值得研讨。

赵高相貌英俊,聪明伶俐,擅长书法。同时,他又生性狡黠,善于曲意逢迎,为人阴险谲诈,密藏暗箭,善于揣摩秦始皇的思想和主张。他看到秦始皇推崇法家,严定刑法,于是学习“狱律令法”,熟悉许多案例,且能够融会贯通。因此赵高很快得到秦始皇的青睐,由一个小太监不断升迁,擢拔为中车府令,兼管秦始皇的生活、掌管印玺,后又成了秦始皇之子胡亥的老师,为他以后矫诏政变、独揽大权铺平了道路。

赵高知道秦始皇宠爱娇稚无知、缺乏大志的小儿子胡亥,便千方百计讨好胡亥。赵高任胡亥的老师之后,教胡亥学习文字、法律条文和审理案件的方法,把枯燥的律令讲得生动有趣,想方设法迎合、笼络、吹捧、利用、教唆这位娇纵的小皇子,如教他如何游玩,事事取悦于他,因而颇得胡亥的欢心。过了不久,胡亥就视赵高为知己,对他十分信赖,而不知阿谀奉承的人是危险的人,还经常在父皇面前夸奖赵高忠诚、有才、能干。

过于得意的赵高,在皇帝的宠爱下胆子大起来了,竟然招权纳贿,舞弄文墨。他的所作所为被发觉后,秦始皇把他交给了上卿蒙毅审理。蒙毅不敢徇私,按当时的秦律判了赵高死罪。赵高由此怀恨在心。胡亥在秦始皇面前百般求情。在即将开刀问斩时,秦始皇念赵高聪明有才,办事勤敏,特下赦书,官复原职,宠信有加。秦始皇开释赵高非同小可,不但使赵高与蒙氏家族结下了仇怨,更为自己开创的伟业留下了无法消除的隐患。

从称帝第二年开始至病逝,始皇帝共五次巡视天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视。这位称王25年、称帝12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很迷信,他生病后占卜,说是出游可免灾。实际上,出巡归途中,他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了。

此时长子扶苏在上郡(今陕西绥德)监督蒙恬军队。秦始皇在弥留之际,写诏书给扶苏,令他回来办丧事,将自己安葬到咸阳,实际上是让他回来继承皇位。

皇帝病重弥留之际,是政权有被篡夺的危险之时。而接近皇帝的奸佞大臣是最危险的人物,赵高就是这样的人。

7月,至沙丘(今河北邢台),诏书尚未发出,始皇病逝。沙丘距咸阳遥远,丞相李斯怕诸位皇子作乱,也怕老百姓乘机起来造反,于是秘不发丧,封锁消息。此时秦始皇突然病死,写好的诏书没有发出,为自己打算的赵高正在心里筹划着阴谋。赵高得到胡亥的信任,却与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不对付,他担心扶苏即位后影响自己的现有地位和既得利益。于是他蛊惑、劝说胡亥后,再游说丞相李斯。

胡亥自幼生长在深宫,既未经过征战的风险,也未经过政治斗争的风浪,因此十分幼稚和迂腐。赵高装出十分关怀李斯的样子,对他说:“在上位的胡亥和在下位的你,如果同心协力,就可以保持长久富贵;宫里的我和宫外的你如果互相配合,事情就万无一失。你要是听我的计策,就可以长久享有富贵,并传给子孙万代。而且你可以像王子乔和赤松子两位仙人那样长寿,能像孔子和墨子两位圣贤那样有智慧而受人尊敬。现在你却舍弃这么好的计策而不肯听从,那么连你的子孙都要遭殃,我实在替你担心害怕。一个善于自处的人是能够因祸得福的,你自己打算怎么办呢?”

李斯听了这一番话,终于动了心,抬头凝视天空,还掉下了几滴眼泪,叹息道:“唉!我偏偏不幸生长在这乱世里,既然不能以自杀来报答皇帝,还能到哪里去寄托我的生命呢!”于是听从了赵高的计谋,参与了篡位的活动。

秦始皇所任用的文武大臣,多是精明强干的有才之士,他们当中多数人对秦二世并无异心,这些人对于巩固秦王朝的统治,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秦二世把赵高自乱天下的亡国之计,当成安邦治国的良策,下令修改法律,严饬刑罪,委派赵高全权负责“鞠治”狱案。赵高设计将秦朝著名的大将蒙恬、蒙毅诛杀,将军冯劫和右丞相冯去疾等重臣也相继被赵高害死,朝中故臣所剩无几,国家擎柱逐一崩塌。秦二世的诸位兄长、姊妹,也在劫难逃。

后来,赵高设下卑鄙的“请君入瓮”的圈套,挑起秦二世对李斯的厌倦和疑心,玩弄李斯于股掌之上。他对李斯说:“天下大乱,皇上深居宫中,君侯何不劝谏?”李斯说:“我也很想劝谏,但见不着皇上。”赵高就在二世拥红倚翠与嫔妃玩耍高兴时,通知李斯进宫奏事,扫了秦二世的兴。如此多次,秦二世大怒,怀疑李斯欺他年轻,看不起他,成心与他为难。

赵高趁机进谗言,说李斯没有升迁,心怀不满,正指使他的儿子李由谋反。秦二世不察,将李斯逮捕下狱。李斯无法忍受酷刑的痛苦,被迫供认“谋反”。秦二世以假当真,居然高兴地说:“要是没有赵高,我几乎被李斯出卖了。”李斯后来被腰斩于咸阳。

赵高进而独揽大权,一再玩弄诡计,架空秦二世,秦二世成了他手中的傀儡和玩物。秦二世一直到临死之前,才察觉到这一点,这固然是其昏庸愚昧所致,但也与赵高的大奸似忠、大诈似直有关。

公元前207年,赵高与女婿、弟弟密谋杀掉秦二世。秦二世众叛亲离,临死前才明白,他往日无比尊重和依赖的赵高,是个什么样的人。秦二世对身边的一位侍者说:“你们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赵高是个坏蛋?”这位侍者答道:“我平时就因为不敢说话,才活到今天。如果我早告诉你,现在就不会有人陪你了。”

赵高得知秦二世已死,匆匆赶到现场,摘下秦二世身上的玉玺佩戴在身上,大步走上殿去,准备篡位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赵高顿觉天旋地转,感到自己的罪恶达到了“天弗与,群臣弗许”的程度,只得立秦二世的侄子子婴为秦王,想把子婴当作傀儡。

子婴虽然年轻,但是政治经验老到。他早已对赵高怀恨在心,认为他是造成秦王朝危亡的罪魁祸首,明白赵高的险恶用心,也明白自己的角色和未来不可测的命运,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于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谒祖庙,正式登基。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刚一进门便被子婴的亲信宦官一刀砍死。赵高被杀以后,整个秦国上上下下欢呼雀跃。

子婴为秦王只短短46天。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关至霸上,子婴战守无方,只得乘着白马素车,携带皇帝印玺、兵符等物,开城投降。【评 点】

宦官,是封建专制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在历史上存在二千多年。宦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中的一个毒瘤,乱世常出现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无不加速吏治腐败,导致王朝的覆亡。

在封建时代,能够左右政局的政治集团,主要是宰相集团、外戚集团、将帅集团、宦官集团。宦官因其特殊的生理身份而为社会所鄙视和不容,有强烈的自卑感、权力欲和报复心理,尤为残酷、狠毒和粗野。

赵高出生于宦官之家,地位卑贱。《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在短短二三十年间,他从一个内宫厮役爬到秦王朝的权力顶峰,是发人深思的。

他生性狡黠,非常懂得揣摸人的用意,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密藏暗箭而不外露,敏于见风使舵,活动能力极强,通过曲意逢迎骗取当权者的信任,来实现自己阴险的目的。秦始皇由于存在“好谀”的弱点,因而对赵高失察,任命他为中车府令,使其处于最高权力核心之中,成为自己的贴身侍从,走到哪里都带着他……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但由于被贬逐,加之秦始皇死于巡游途中,直到最后都没有被确立为太子。

秦始皇对赵高信任有加,可赵高由于权力欲望的恶性膨胀和极度自私地追逐权力,逐渐对秦始皇产生二心。且不说有人推测秦始皇死于出巡路上,是赵高下的手,单说他诬陷害死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大将军蒙恬、丞相李斯等人,就可以看到小人的卑鄙、阴险嘴脸。

在加速秦王朝灭亡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者,实则是赵高。赵高成了中央统治集团中最有实力的决策者。秦二世名义上贵为天子,实际上却成了赵高的玩物和傀儡。秦朝的政治统治也变得更加黑暗和残酷。汉代桓宽在《盐铁论》中指出:“秦使赵高执辔而覆其车。”南宋王十朋说:“始皇一怒逐扶苏,天欲亡秦果在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