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三国鼎立:公元 221-238(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9 23:30:18

点击下载

作者:宿巍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国之三国鼎立:公元 221-238

三国之三国鼎立:公元 221-238试读:

写在前面

一部《三国演义》令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于三国故事,诸如吕布戏貂蝉、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亮借东风,一代代口耳相传,这些《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描写,是很多人对三国历史的最初了解。

然而,故事不是历史,演义只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很多人物、故事在历史中并不存在。吕布从未戏过貂蝉,因为历史上就没有貂蝉这个人;关羽更不曾斩过华雄,那是孙坚的功劳;赤壁的东风也不是诸葛亮借的。总之,三国的历史有很多事情没有说清,而这套书就是告诉大家历史上真实的三国。

三国并不是魏蜀吴,而是汉魏吴,刘备建立的是汉而非蜀,前者是受演义小说误导约定俗成的叫法,真正的三国其实是汉魏吴。《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史书,然而它是文言又惜墨如金,有时语焉不详,有时欲言又止。本套书根据正史,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还原三国的本来面目。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的三国鼎立,而此三国有它的特殊性,因为从时间上算,从184年开始到280年结束,它的前半程属于东汉,后半程属于西晋,留给三国鼎立的时间并不长。

虽然时间很短,却涌现了数不尽的英雄,留下了讲不完的故事。故事很长,还请您慢慢品读。

真实的历史并不枯燥,甚至比演义小说更精彩。拨开人为制造的重重迷雾,本书带您走进真实的历史,让您了解被刻意隐藏的三国真相。第一章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一)孙权——能屈能伸

孙权不宣而战偷袭荆州,从刘备手中“夺回”梦寐以求的半壁荆州后,孙权就已经预料到了可能的后果。杀人夺城,且杀的是刘备的二弟关羽,夺的是战略重地荆州江陵(南郡南部),孙权与刘备就此结下血海深仇。孙权知道刘备不会善罢甘休,在对关羽下手之前,孙权就想好了对策——投靠曹操。

在曹操、刘备、孙权的三角关系中,最能打的是曹操,最能跑的是刘备,最会搞关系(外交)的是孙权。孙权不比曹操、刘备,后两者“汉贼不两立”,是天然的死敌,绝无谈判交好的可能。而孙权却没有这些束缚羁绊,他的外交政策很灵活,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转向。拉拢刘备时,曹操就是汉贼;讨好曹操时,曹操便是汉相。

赤壁战前,孙权跟曹操关系本来不错,反而跟刘备素昧平生,但当曹操南下威胁到他的利益时,孙权立刻翻脸,转而与刘备联手对付曹操。

把曹操赶回北方后,孙权与刘备共饮长江水,两人成了邻居,孙权慢慢发现,上游的刘备才是自己最大的威胁。刘备当年兵败势穷落魄来投,只有残兵数千,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被曹军一路追击,无处投奔,是自己收留了刘备并帮刘备大败曹操。短短数年,刘备已然跨有荆、益二州,势力大到让孙权都感受到了来自刘备的威胁,没了安全感。

偏偏守在荆州的关羽还总是一副气吞江东的气势,孙权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这才决定与曹操再度牵手,共同对付大耳贼。

孙权占了荆州就开始拍曹操的马屁,他知道刘备早晚要打来,他不想两线作战,所以必须拉住曹操。孙权玩弄权术很在行,拍起马屁来也是一把好手,曹操也乐于看到孙刘反目,孙权与曹操开始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双方关系迅速升温。

曹操“西游”后,孙权又开始拍曹丕的马屁,低三下四,讨好曹丕。一方霸主为了生存,不惜委曲求全,这叫大丈夫能屈能伸,决不吃眼前亏。

曹丕那边刚把汉献帝逼下台,孙权这边祝贺的使节就到了。曹丕也是好面子的人,看孙权如此识大体,龙心大悦。即位才一个月,曹丕就封孙权做了大将军、吴王,派太常邢贞作为使节南下江东为孙权册封。

但曹丕看人的眼光实在差劲,挑来挑去,偏偏挑中了邢贞,差点儿误事。邢贞向来喜欢摆谱,早年在魏国当中尉时就曾跟卫尉程昱因争仪仗而闹得不可开交,这么多年过去了,本性依旧。

天朝使臣邢贞到了吴国,可算有了抖威风的机会。牛气哄哄的邢贞一进吴国就摆出一副傲视江东鼠辈的派头,孙权因为有求于人,也只能装孙子,亲自到都亭迎候。

邢贞的车队进入宫门后,按外交礼节,邢贞应下车步行进入吴宫。但邢贞自负地认为自己乃天朝使者,根本不把江东君臣放在眼里,当着孙权手下众文武的面,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孙权,趾高气扬地坐在车里堂而皇之进了宫门。

孙权受此大辱,倒还沉得住气,没什么表示,虽然心里早已把邢贞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几十遍,可表面却不动声色。但手下人就没这个修养了。

军师张昭看着傲慢自大的邢贞冷冷地说:“阁下妄自尊大,是欺辱我江东没有杀人的兵器吗?” 威胁赤裸裸,邢贞不敢再嚣张,赶紧下车。

小将徐盛年轻气盛,看着邢贞那张嚣张欠揍的脸,怒发冲冠。若不是因邢贞是外交使节,徐盛真恨不得冲上去,把邢贞砍了。徐盛对身边同样怒不可遏的同僚说:“我们不能为国家吞魏灭蜀,而让主公与邢贞会盟,真是奇耻大辱!”说罢,涕泪横流。

邢贞听得真真切切,回头对手下随从说:“江东有如此君臣,不会久居人下的。”他说对了。

其实,孙权的心思,谁都看得出,只不过,曹丕很享受被人捧的感觉,所以谁都不说,孙权称臣,群臣祝贺,只有侍中刘晔将孙权的秘密公开化。

刘晔说:“孙权无故俯首称臣,不过因为,之前他偷袭荆州杀了关羽,他知刘备定会兴兵报仇,内部又有山越作乱,他担心我们趁机讨伐,这才不得已向我们低头。

孙权向我称臣,一来,可以让我们没有打他的借口,二来,想狐假虎威,意在向刘备夸耀,他与我们结盟,让刘备不敢轻举妄动,以此吓退蜀兵。

当今天下,陛下三分有其二,刘备、孙权不过依仗崇山峻岭、长江天堑才得以苟延残喘,保全一时。如他们联手结盟,尚能勉强与我抗衡,现在他们自相火拼,这是上天要让他们灭亡。我军若能渡江南征,与蜀军东西夹攻,不出旬月,吴国必亡。吴亡,即使把吴国土地分给蜀国一半,蜀也不能独存。更何况我们得到的是吴国的腹地,蜀国所得的不过几个边郡。”

曹丕却很享受孙权的恭维,说:“人家既已称臣,再去攻打,如何让天下人心归附。”刘晔见曹丕执迷不悟,又劝:“刘备已被激怒,必然起兵攻吴,听说我们南征,知道吴国必亡,必深入与我争地,肯定不会救吴。吴亡,蜀不能独存。陛下统一天下此正其时也。”

其实,曹丕并非不知孙权打的什么主意,只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坐山观虎斗,让刘备去找孙权拼命,待双方打得精疲力竭,他再出来收拾局面,这个计划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才是曹丕的真实想法,不过,时机未到,不便跟刘晔说罢了。

但爱读书的孙权也熟悉这个成语,曹丕最终还是没当成那个占便宜的渔夫。

孙权受到册封,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派南阳人中大夫赵咨到洛阳朝觐谢恩。

曹丕问赵咨:“吴王何等主也?” 赵咨见了“天子”不卑不亢,从容答道:“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曹丕一听这口气,明显是不服,竟敢在自己面前夸夸其谈,当即便追问道:“吴王若果如你所言,试为朕言之,吴王如何聪明,如何仁智,又如何雄略?”

对曹丕的反应,赵咨早有准备,不紧不慢地回答:“主公选拔外表愚钝胸有良谋的鲁肃是他的聪明之处,提拔吕蒙于行伍是明于知人,从牢狱中解救于禁是其宽仁,兵不血刃夺取荆州是其智谋,据有三州虎视天下是其雄武,屈身于陛下是其策略。”

曹丕见难不倒赵咨,很不甘心。曹丕一向以学问渊博自诩,就问:“你们主公读书吗?” 曹丕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他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扳回一局,把面子找回来。赵咨知道曹丕的用意,故意说:“我主日理万机,但只要有闲暇就读书,不过,他只读那些历史纪传,从中学习治国安邦之道,不像一般的儒生只会寻章摘句罢了。”

本想羞辱人家,没想到被人反唇相讥,曹丕急于挽回颜面,但赵咨实在难对付,曹丕黔驴技穷,只好使出了最后一招——武力威胁。

曹丕看着赵咨,看似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我想征讨吴国,你看如何?” 赵咨毫不示弱说:“大国有征讨之兵,小国有防守之法。”曹丕又问:“吴国怕大魏吗?”赵咨回答:“我们吴国可战之兵近百万,还有长江天堑做屏障,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曹丕册封了孙权,随后就来找孙权要东西,还开列了具体名目,什么珍珠、象牙、玳瑁、孔雀、翡翠等等,都是北方少有南方特产的高端奢侈品。

吴国群臣一看清单当即就炸了锅,曹丕如此贪得无厌,狮口大开,简直就是敲骨吸髓,群臣纷纷表示不能接受魏国的无理要求。但孙权知道现在有求于人,只要能示好于曹丕,多送一些珍珠翡翠又有何妨。孙权并不吝惜财物,马上指示有关部门,照单准备,只多不少,火速送往魏国。(二)积极备战

孙权在给曹丕拍马屁的同时,并未放松备战,多年来的江湖经验告诉他,“朋友”未必可靠(他自己就经常出卖朋友),想要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能靠的只有自己。

攻占荆州后,孙权就着手部署荆州的防务。221年四月,就在刘备称帝的几乎同时,孙权也把都城从建业迁到鄂县改名武昌,下令以武昌、柴桑等六县设武昌郡,抬高武昌的政治地位。

孙权的指挥部也从公安城搬到武昌。八月,听说刘备大军即将东下,又马上在武昌垒砖头砌墙。

孙权的部署是这样的:

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镇守宜都郡坐镇夷陵,这里是吴军的前敌指挥部。

孙权又在吴蜀边界布置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振威将军、固陵太守潘璋守秭归,将军李异、刘阿守巫山、巴山。

第二道防线,宗室子弟、安东中郎将孙桓守夷道(今湖北枝城),将军宋谦守枝江,建武将军、庐江太守徐盛屯兵当阳。

第三道防线,孙权的亲信同学昭武将军朱然与偏将军韩当守江陵,绥德将军南郡太守诸葛瑾守公安城,周瑜的二儿子兴业都尉周胤奉命领兵一千协助诸葛瑾守城。建忠中郎将骆统守孱陵。

孙权做了这些还觉得不够,又让坐镇交州的步骘率领一万士兵北上增援,屯兵益阳,填补大军移防后的空缺,防止荆州各郡忠于刘备的人趁机“捣乱”。对自己的建业大本营,孙权也做了安排,“老管家”吕范改任丹阳太守,还干老本行看家。吴军主力跟精兵猛将大都留在武昌听候调遣。

为了让众将明白当前形势的紧迫严峻,孙权对身边一些将领不注意安全警卫,大白天在街上溜达连佩剑都不带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还特别下了一道诏令,这道诏令在历史上十分有名:“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孙权分兵派将做好了各种准备,只是让谁担当主帅,孙权一直拿不定主意,让陆逊当大都督,孙权着实犹豫过。对陆逊的能力,经过荆州战役,孙权已经放心了,但孙权心里还是有点儿不踏实,原因就在于陆逊的身份——江东大族,说到底,这时在孙权心里,陆逊还算不上纯粹的自己人,至少不是核心圈。

孙权隐藏在内心里的这个秘密,吕蒙很了解。吕蒙第一次回建业,孙权问他,谁能替他,这种替班是临时性的,所以吕蒙推荐了江东大族出身的陆逊。但等到吕蒙病危,孙权又问他谁能接替时,吕蒙就推举了政治上更可靠的孙权的老同学朱然。一前一后的反差,足以说明,孙权对陆逊还不是完全信任,而手下人也明白这一点。

但孙权考虑再三还是用了陆逊,孙权很清楚,随着淮泗将领周瑜、鲁肃、吕蒙的日渐凋零,未来的吴国,必然要与江东大族合作,眼前严峻的局势,只不过加速了这一进程。陆逊本人似乎也知道孙权对他的看法,尽管成了三军统帅,位在众将之上,但却很低调,总是一副谦虚谨慎的模样,从不张扬,也不乱说话。

孙权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接下来就看刘备了,在即将爆发的这场大战中,刘备才是主角。(三)刘备——一意孤行

这几年刘备很不顺,噩耗接二连三,打击一次接一次。先是荆州失守、关羽被杀,转年最亲密的战友——谋士法正去世,又折去一条臂膀,刘备的眼泪还没干,老将黄忠又死了。刘备很郁闷,但他还不知道,他的霉运还没到底。

221年是他的章武元年,这一年刘备很忙,忙着称帝、立太子、封皇后,忙着创建蜀汉帝国,当然最忙的是备战。

对刘备的东征,文武群臣纷纷发表意见,多是反对。追随刘备二十多年的老将赵云就反对伐吴,在赵云看来蜀汉最大的敌人是曹魏而非东吴,就是要打也应先打曹魏。

相比赵云,广汉人从事祭酒秦宓的理由就比较搞笑了,他反对的理由是天时不利,所谓天时纯属胡扯,益州本土士人一向对刘备建立的这个政权采取敌视消极不合作态度。

早在刘备北征汉中时,益州巴西人周群就到处散布反动言论、蛊惑人心。所谓天道只是幌子,实质就是一部分益州士人反对刘备,进而反对刘备的一切,即使刘备不东征而是北伐,他们同样会反对,他们只是为反对而反对,具体的对象是曹丕还是孙权,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益州蜀郡人张裕更是坚定的反对派,从骨子里憎恨刘备,刘备也早就想杀他,尽管诸葛亮求情,刘备还是杀了张裕。

秦宓的态度反应不足为奇,但刘备并没有杀他,而是把这位喜欢胡说八道的老兄关进了监狱,让他到牢里去研究他所谓的天文去了。

群臣有的反对,有的赞成,反对的赵云、赞成的张飞,主要人物都表态了,但一个关键人物却始终没有明确表态,这个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虽然没有公开反对,但他一贯主张联吴抗曹,他的态度,即使不说,刘备也清楚。

在外人看来和谐融洽的这对千古君臣,其实,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好。诸葛亮很自觉地保持了沉默。(四)连失大将——张飞、刘封、孟达

重臣中只有车骑将军张飞自始至终坚定地支持刘备的东征计划,就是这个坚定的主战派还没上战场就丢了脑袋,杀张飞的是他的部将范、张达。

对张飞和他二哥关羽的性格缺陷,陈寿是有过评价的,关羽善待士兵却傲视士大夫,与同僚的关系很僵,关羽最终也是死在了这上。

张飞跟他二哥刚好相反,张飞尊重士人,一心想结交名流士大夫,曾跑到名士刘巴家想跟人家交朋友,却被人家晾了一个晚上。刘巴压根儿就瞧不起张飞,整个晚上甚至一句话都不屑于跟张飞说。

张飞对士大夫很有礼貌,但对追随在身边的部下,却变成了另一个人,凶神恶煞,部属犯错,轻则问候父母,重则皮鞭蘸凉水,狠劲鞭打。

刘备因为张飞时常鞭挞士卒,没少说张飞,连骂带劝。张飞知道刘备不能把他如何,每次都表示要痛改前非,但回去之后,一切照旧。

一次,刘备很认真地告诫张飞,说你总是鞭打部下,这些人又整天在你身边,你这么干早晚要出事。但张飞就是听不进去,把刘备的话当耳旁风。

这天终于到了,刘备要东征,让张飞率一万兵从驻地阆中出发到江州与自己会合。出发前,张飞把手下部将范、张达打了一顿,两人一怒之下杀了张飞,提着张飞的脑袋顺江而下投东吴去了。

当刘备听说张飞军都督有表上奏,长叹一声:“唉,张飞死了。”对张飞的这个结局,刘备并不感到意外,但出师之前,先折大将,说起来总是有点儿晦气。

就在不久之前,刘备的东三郡刚刚被魏国夺去,守将义子刘封兵败逃回成都。刘备看着狼狈不堪的刘封,气就不打一处来,想起当初关羽向刘封求救,刘封拒绝出兵,对刘封动了杀心。诸葛亮也劝刘备除掉刘封,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的理由是,恐非后主之臣,诸葛亮担心刘封日后不服刘禅,不如趁此时杀之,免除后患。

其实,刘备决心杀刘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逼走孟达。当初,关羽围攻襄樊,让刘封、孟达出兵相助,但这两位没搭理关二爷。之所以不给关老爷面子,一是两人的确兵微将寡,去了也帮不上大忙,而且那时,这两位仁兄正在闹矛盾。

孟达自以为是迎刘备入蜀的功臣,又打下房陵,本以为刘备会让自己镇守东三郡,没想到,刘备派了个毛头小伙刘封来做自己的顶头上司。在孟达看来,这是明摆着对自己不信任,有点闹情绪,对刘封也是爱答不理。

刘封则仗着有刘备撑腰,对孟达也不感冒,加上年轻气盛,争强好胜。两人的矛盾越积越大,最终翻脸,刘封一怒之下夺了孟达的将军鼓吹(即仪仗队)。

孟达觉得受了羞辱,而且他也清楚,关羽的死,他跟刘封不管怎说也有责任,刘备迟早要收拾自己。左思右想,孟达一气之下,带着部曲四千余家投了曹丕。

曹丕刚刚上台,就有人来捧场,爱面子的曹丕龙心大悦,马上召见孟达,见孟达仪表非凡、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下就让孟达做了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以孟达为新城太守。

房陵、上庸、西城,原本是三座县城,地方并不大,而且因地处山区,山高路险,地方闭塞,还特穷。早在战国就是专门发配犯人的地方,但因东三郡地处三国疆界交汇处,这才成了香饽饽。

曹丕封孟达做新城太守时,三郡还在刘封手里,孟达新换主公,很想表现一下,主动要求杀回去。而曹丕的亲信征南将军夏侯尚跟孟达一见如故,也上书要求带兵夺取三郡。

臣下这么积极,曹丕自然乐得让他们去,攻下三郡可以树立自己的威望,又能开疆拓土,回来后还可名正言顺提拔亲信,不批准就没天理了。

征南将军夏侯尚带着新城太守孟达,右将军徐晃率军昼夜兼程,奔袭三郡。刘封虽勇武但毕竟年轻,手下兵马也不多,而关键时刻,申耽、申仪兄弟再次表现出墙头草本色,“义无反顾”地投入新主怀抱,并且马上掉头来打刘封,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前有强敌,后有内鬼。在三位老将的围攻以及内奸的配合下,刘封很快败下阵来,东三郡丢了。

对刘备来说,丢失的不仅是三郡,在刘备并不大的帝国里,有三个政治集团,分别是刘备倚重的荆州集团,合作的东州集团,受压制的益州集团。相对而言,益州本土势力并不强大,此时甚至可以忽略,但东州集团不可小视,而孟达正是这派势力的代表。

荆州集团的刘封逼走了东州集团的孟达,公然挑起了两派势力的冲突,引起了东州集团的强烈不满。刘备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帝国,就因为刘封的任性面临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而刘封又是他刘备的义子,所有的人都在看着刘备,看着他如何处置刘封,即使没有诸葛亮的进言,刘封也难逃一死。刘备并不想杀刘封,但却不得不杀,刘备要给东州集团一个交代,这也可以算做刘备版的挥泪斩马谡。

张飞死了,孟达走了,刘封被赐死,东三郡丢了,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刘备只能报之以苦笑。(五)刘备东征的真实动机

就在刘备即将举兵东下之际,东吴新任南郡太守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给刘备写了一封可以理解为求和的和解信。信中,诸葛瑾说了一堆客气话,说到底还是想与刘备讲和,让刘备去找曹丕的麻烦。

诸葛瑾写信给一个敌国君主,这在当时颇有点儿里通外国的嫌疑。事后,一些大臣果然以此为理由,弹劾诸葛瑾。但孙权的态度颇值得玩味,他没有责备这些大臣,更没有处罚当事人诸葛瑾,只是说他与诸葛瑾是生死之交,诸葛瑾决不会背叛他云云,对写信事件却只字不提。

孙权不提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授意诸葛瑾给刘备写信的人正是孙权自己。此时的孙权有意求和,但自己不好亲自出面,所以才叫心腹大臣诸葛瑾代为传递和谈信息,否则,在此敏感时期,身为臣子,诸葛瑾是绝无胆量写信给刘备的。这时向刘备求和,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孙权还是希望尽可能避免战争。

所以,群臣弹劾诸葛瑾,孙权不能也没有理由责罚诸葛瑾,后者只是忠实地执行他的命令而已。结果不出意外,刘备拒绝了。诸葛瑾代表的是孙权,即东吴官方的态度,刘备表面是与诸葛瑾通信,实则是与东吴官方打交道。这点不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心知肚明,诸葛瑾仅是一个传声筒,真正在沟通的是刘备与孙权。而刘备拒绝了诸葛瑾,也即是拒绝了孙权,关闭了与东吴和谈的可能。

既然讲和不成,那就只能开打了。

尽管群臣反对,刘备还是执意东征,且举倾国之兵,集中蜀汉军主力,摆出一副要与东吴决一死战的架势。刘备这么做,究竟有什么目的。

传统的说法是,他跟关羽情同手足,关羽被杀,他要为兄弟报仇,荆州重地,势所必争。刘备要想成就霸业,必须抢回荆州。被人下黑手,没有不报仇的道理。

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历史的真相并非这么简单。

三国史专家燕京晓林先生对刘备发动东征的真实目的,曾有精辟的分析:

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接着夏侯尚又击败刘封军,攻占上庸等地。刘备接连丧师失地,地盘只剩下益州,精锐部队大量折损,荆州损失四万多,上庸折兵也在万人。对于相对弱小的刘备集团来说,损失近五万兵马,实力遭到的损伤可谓伤筋动骨。

221年,刘备的总兵力约十一万。留守汉中、成都及驻防各地至少需四万兵,能用于攻吴的总兵力不会超过七万。因为道路遥远,沿途也要分兵留守,实际推进到前线的部队大致在四万。

东吴方面,总兵力在十五万左右——陆逊兵团五万,巫山、秭归一线驻守部队五千,荆州留守部队(诸葛瑾部)一万,东线防备曹军的部队不少于五万(因当年十月曹军大举进攻时,东线两路大军兵力很强),另外在南方等地的镇守平叛部队也有一二万,加上孙权手中的战略预备队约二万。

吴蜀的共同敌人魏军,兵力更强,大致是吴蜀兵力的总和还多。在这场角逐中,战略态势最有利、处于主动地位的既不是刘备也非孙权,而是在旁边看热闹的曹丕。

魏国不仅可以利用蜀汉军东进的机会,在北面同时进攻东吴,使孙权处于两线作战被动挨打的境地,也可以趁刘备主力远征,集中主力进攻汉中,使蜀国腹背受敌。而不管魏国进攻哪一方,都将使被攻击的一方处于被动危险的亡国边缘。

东吴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主动采取外交行动,向曹丕的魏国称臣示弱。曹丕也想坐山观虎斗,不急于进攻,结果错失良机,使东吴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刘备,避免了两线作战。(六)刘备软肋——水军

以刘备的兵力,想要击败东吴实力雄厚士气旺盛(刚打了胜仗)的军队,相当困难。

刘备的川中水军实力不强,而进攻东吴,最理想的作战方式是水陆并进,这样对敌人的威胁最大,后来西晋灭吴即是兵分多路、水路并进才取得成功。但刘备没有后来司马炎那样的实力,备战的时间又少,想水陆并进并不现实,东吴能割据一方,与魏国、蜀汉成鼎足之势,靠的就是强大的水军。

蜀汉国力弱小,作为水军主力的荆州水军在不久之前的襄樊战役后期,未经大战即宣告瓦解,蜀中位于长江上游,相对于下游吴军,这里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非水军用武之地。刘备对自己的水军实力也很清楚,所以他没打算用自己的水军跟东吴水军硬拼。刘备所能依靠的只是善于山地战的蜀汉步兵,但在荆州,单靠步兵单打独斗,想赢,机会不是没有,但恐怕刘备自己也知道这么打,胜利的概率有多大。

刘备很清楚,就算他能打下荆州,孙权必倾其全力来争,那势必打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对刘备不利,以刘备的精明自然对战争的前景一清二楚。可刘备为什么还要不顾反对,坚持东征呢?

首先,我们大可排除刘备头脑发热意气用事的可能。关羽败亡在219年十二月,刘备221年六月称帝后才决定出兵,说明刘备的东征是有计划的,并不是一时冲动。

刘备很清楚谁是自己的主要敌人,最大的威胁当然来自魏国,东吴在袭占荆州后已心满意足,不会轻易主动进攻蜀汉。

刘备坚持伐吴的原因,用魏国谋士刘晔的话就是:“蜀虽狭弱,而(刘)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

知道了原因,分析其目的就容易了。

刘备的战役目标非常明确,必须伐吴,通过施军事压力,迫使东吴低头认错,赔偿损失,但尽量不进行大的决战,以免损失。

迫使东吴低头认错的目标已经达成,孙权让诸葛谨写信劝刘备,就是试图谈判,可能是赔偿损失的条件,没有谈拢。最后双方均骑虎难下,只好开战。

为什么这样说呢? 当时的形势下,谈判是最好的办法。两方都可以接受。

刘备率军攻占巫山、秭归一线,孙权派陆逊军前往迎战,都是为了增加己方在谈判桌上的砝码。这从双方在战役中的一些行动可以推测出来:先看一下战役前期双方的行动:

221年六月,刘备决定伐吴,前军开始向奉节集结,刘备的中军自成都出发;

221年七月,刘备前军击败东吴巫山守军,占领巫山、秭归一线;

221年八月,孙权向曹丕称臣投降,被封吴王;

221年十一月,曹丕使者到达东吴,孙权接受封号,正式称为曹丕臣子;同月,孙权命陆逊为督,率大军西进迎敌;

222年一月,陆逊部反击蜀汉军进攻秭归;刘备返回秭归前线;

222年二月,蜀汉军开始向东推进到夷陵一线,夷陵战役全面展开。

双方在221年八月到十二月,长达五个月的时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他们在干什么?数万大军在巫山、秭归一带五个月无所事事,这很不正常。

从成都到秭归,约1500里,刘备中军开到前线用不了两个月,加上其部队还可利用长江及其支流水运,速度很快,相信最晚在七月底也可全部集结完毕。

陆逊部队,其主力大部是原荆州部队,乘船到前线也就十几天。刘备大军到前线,又不交战,在干什么?陆逊主力本可快速集结于夷陵一线,却要到四个月后才开始向前线调动,又是为何?——估计在等谈判结果。

刘备甚至一度离开前线——主帅的离开,至少说明这个时期两军没有处于交战状态,刘备从前线返回后方。刘备看到孙权没有调集大军迎战,以为战事就此结束,其本人自然就返回了后方。

估计刘备与孙权的谈判在221年十一月以前破裂,而同时进行的孙权与曹丕的外交却取得了成果,曹丕接受了孙权的投降,封其为吴王。孙权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危险,可以对刘备反击了。陆逊于是开始向前线集结兵力,趁蜀汉军没有防备,发动反击。

紧接着,刘备在后方得到吴军反击的消息,立即返回秭归前线。随后才是大家所了解的夷陵战役。

史书没有记载双方有谈判的事。但有一个记载,战后双方和解,孙权写信给诸葛亮,赞扬蜀汉的使者邓芝,同时提到之前的使者丁厷。这两个让孙权不满意的使者是否就是夷陵战役时的谈判使者?不能确定。但很有可能。

实际上不管谁取胜,最大的获利方都是魏国。

根据上述分析,刘备发动伐吴战役:目的就是通过对东吴施压,争取谈判解决因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而结下的仇怨,使孙权赔礼认错,赔偿损失。但最终目标是谈判而不是决战。

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有原因的:

刘备在战役开始阶段顺利打下巫县、秭归之后,如要攻占荆州,应当乘胜进军,攻打夷陵等地,可事实是蜀汉军停在秭归一带达五月之久,甚至连主帅刘备本人都离开秭归前线返回了后方,足以证明刘备是希望通过施加军事压力而非决战来恢复战前态势,迫使东吴让出荆州(至少是部分地区),来挽回自己的威信。

正如七年前,刘备在曹操北线的军事压力下,不愿与孙权开战,以免同时在北、东两个方向作战,被迫以土地换和平让出荆州三郡,划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数年后,双方的角色对换。刘备十分清楚孙权的处境,后者同样不想两面受敌,刘备希望以大兵压境的军事压力,迫使孙权就范,让出至少部分地区作为补偿。

但令刘备始料不及的是,历史并未如他所愿重演,孙权没有用土地换和平,而是选择牺牲尊严,以向曹丕称臣为代价,暂时稳住了北线,而情愿与刘备倾举国之力为之一战。

孙权出兵的时间,从刘备七月打下巫、秭归,到陆逊十一月出兵,中间相隔四个月,这也是不正常的。这说明孙权也在看外交结果:如果曹丕接受孙权诈降,孙权就出兵反击刘备,如果曹丕不接受诈降,就认可刘备夺取巫、秭归的既成事实,而全力与曹魏作战。

蜀汉军不具备夺荆州的实力,不仅是兵力不足,尤其是在荆州长江沿线作战缺乏强大的水军,或者说根本不是东吴水军的对手。因此,刘备东征目的也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制定的。

双方在221年八月到十一月之间,可能派使者谈判了和解的条件。根据时间的跨度来看,至少进行了两轮以上的谈判。在此期间,双方驻扎于秭归前线的军队处于停战状态,等待着谈判结果。

最后,谈判破裂,孙权也派兵反击。此时,刘备不能收兵不战,只好继续发动进攻,希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来迫使孙权接受己方条件。

如果孙刘进行秘密谈判是真实的,那么曹丕不进攻孙权的策略反而是正确的。因为一旦魏军南下进攻孙权,可能会迫使孙权接受刘备的条件,而与其讲和。那么曹丕可就什么也捞不着了。(七)汉军东征

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亲率水陆大军四万余人进攻东吴。

大都督护军冯习(荆州南郡人)为前军主将,统领中领军吴班、前部督张南、将军刘宁、杜路等为前军。

刘备亲统中军,治中从事黄权,将军陈式、赵融、傅彤、廖淳(即廖化),从事祭酒程畿,侍中马良等随后接应。

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至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攻吴,需先夺取三峡打开进兵通道。长江从蜀汉边境的白帝城横穿巫山,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数百里大峡谷,在宜都郡郡治所在地夷陵北面的南津关出峡口。

三峡的北面就是刘备不久前丢失的东三郡,此刻那里已是魏国的地盘,也就是说,蜀汉军要长途跋涉数百里的长江三峡,还要防备北面魏军威胁自己侧翼。

蜀汉军先锋部队在冯习、吴班的率领下首先向吴军据守的巫县、秭归发起攻击,汉军军容严整,士气高涨,经过激战,击败吴军李异、刘阿,首战旗开得胜,攻占巫县、秭归,占领峡口。

面对锐气旺盛的汉军,孙权也派出大都督陆逊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余人开赴前线,抵抗蜀汉军。

蜀汉军八月占领秭归后即按兵不动,刘备也从前线返回白帝城。在接下来的数月里,战场上出奇的平静。原因前已述及。

章武二年(222)正月平静被打破,刘备令将军吴班、陈式率水军东出三峡,顺流而下直逼夷陵,刘备也从后方返回前线,蜀汉陆军在长江两岸同时东进,水陆大军夹江而进,两岸旌旗蔽野、刀矛如林,气势恢宏,大有气吞山河、踏平东吴之势。

正面进攻的同时,刘备又派侍中马良深入武陵,与那里的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取得联系,后者随即率蛮兵袭击吴军后方,策应刘备的正面战场。

刘备率主力从江北的秭归城出发,沿江东进,大将张南也领兵在南岸同时跟进,与北岸的刘备主力部队遥相呼应。

长江北岸汉军主力在刘备的率领下,一路推进到夷陵,在这里遇到了凭险固守的陆逊吴军主力。陆逊见汉军士气旺盛,便坚守不出,吴军主力收缩于夷陵城。刘备强攻不成,决定避实击虚,率主力渡江南下,打算从江南打开突破口。

此时汉军分驻长江两岸。为便于指挥被大江分割的汉军,刘备让黄权当镇北将军,负责指挥江北夷陵的汉军。

当蜀汉军准备沿江南推进时,陆逊发觉了刘备的意图,于是决定主动后退到江北夷陵县的猇亭一线,与江南的夷道防线拉平。

敌变我变,刘备再次改变战术,以主力沿江北向猇亭陆逊吴军主力进攻,而以前部都督张南率偏军在长江南岸向夷道进军。

南岸汉军张南所部,推锋而进,势不可挡,很快攻到江南夷道城下,包围了夷道城,随即发起猛攻,此时守在南岸夷道城的是孙权的侄子孙桓。

在蜀汉军猛攻之下,孙桓很快顶不住了,连连向江北猇亭的陆逊求救。帐下众将纷纷要求带兵救援,但却被主帅陆逊否决。陆逊很清楚,此刻主战场猇亭的成败才是关键,孙桓虽然被围,但夷道城,兵精粮足,守个把月不成问题,而一旦自己分兵救援则正中刘备下怀。

所以尽管明知孙桓身份特殊,但陆逊还是决定按兵不动。

陆逊“见死不救”激怒了帐下诸将,这些人要么是孙权亲信如昭武将军朱然,要么像韩当是历经孙坚、孙策、孙权的三朝元老,论资历比陆逊老、几乎各个有后台。

陆逊之前虽在袭取荆州之役中立下大功,但毕竟资历浅年纪轻,他当大都督,很多人私下里是不服的,但主公孙权发话,不敢不听。对这位白面书生,阳奉阴违,想看他笑话的大有人在。

陆逊对这些自然也心里有数,但对元老功臣,也无可奈何,能忍就忍,只求维持安定团结,至少在表面上。

但众将见陆逊不救孙桓,这下找到借题发挥的借口了,纷纷指责陆逊,有点儿老师教训小学生的味道,个别人甚至表示,主帅您要是不敢去,我们自己去。

陆逊知道不发威不行了,再不出手,这些人就要翻天了。面对吵吵嚷嚷的众将,陆逊请出了孙权赐给他的尚方宝剑。

手握尚方剑的陆逊,看着众人,大喝道:“刘备天下知名,曹操尚对此人忌惮三分,今强敌压境,诸位不服号令,何以对敌。万一有失,如何对得起主公重托。我陆逊虽是一介书生,但受命拒敌,如有不从军令者,军法从事,绝不留情。”众将见陆逊真的怒了,这才不说话了,但心里还是有点儿不服。

面对锐气正盛求战心切的蜀汉军,陆逊选择了后退决战,大踏步地后撤。陆逊将主力退到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交界点宜都郡郡治夷陵后,就不再后退,而把各路主力陆续往这里调集。

如此一来,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峡谷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狭长的山地留给了刘备。

吴军后撤,蜀汉军随后大举向前推进。

章武二年(222)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大本营。

刘备率主力从秭归顺流而下时,治中从事黄权看出了隐含的危机,黄权觉得,大军居高临下虽进军迅速,但一旦打了败仗,到时想退回来就难了。黄权主动要求担任前锋,让刘备领大军压后。这本来是个不错的建议,但刘备此刻正打得顺手,根本不听,还觉得黄权多事。(八)黄权军的动向

吴军撤走后,江北汉军主力向猇亭进兵,其防御纵深太浅,一旦遭到北线魏军突袭,很可能导致猇亭蜀汉军主力被切断后路。

为此,刘备调整部署,以黄权率一军向北推进,占据有利地形,以保护主力侧翼安全。而这时,汉军分布在三个区域,即江南夷道、江北猇亭以及更北的黄权军。黄权军的任务不是对抗吴军,而是向北警戒襄阳、临沮方向的魏军。

吴军主力既然在江北猇亭,黄权军不可能既要对抗吴军主力,还要向北防御魏军,黄权军不是主力,不可能担此重任。黄权军一开始是负责对付江北吴军,而此时还没有防御魏军的任务。

陆逊后撤猇亭后,刘备主力转到江北推进,黄权的任务才发生改变:对抗江北吴军的任务,转由刘备负责,而黄权的任务改为向北防御魏军。

此时蜀汉军已深入吴境三百多里,但由于吴军扼守险要,坚守不出,汉军迅猛攻势被遏制。双方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九)舍船就步

战争初期,刘备及其主力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直到章武二年(222)三月,双方的接触线才稳定在夷道、猇亭一线。

吴军死守不出,刘备不得已在巫峡、建平(今重庆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之地的险要处陆续建起几十座营寨。这些营寨呈线状分布,犹如一字长蛇阵,分布在狭长的山间谷地。

汉军高歌猛进的势头被抑制,双方从三月一直相持到闰六月,随着气温转暖,天气越来越炎热,蜀汉军原本高昂的士气开始逐渐低落,犹如阳光暴晒下的水分,一点点地蒸发掉,这是刘备不希望看到的,也是陆逊一直在等待的。

炎热难熬的夏天,让汉军士兵们终日汗流浃背。刘备知道这样下去,他的部队不被打垮也要被拖垮,必须寻找机会与吴军决战。

但陆逊数月来,只守不战、龟缩不出,看情形很执着,誓要把缩头乌龟做到底。与其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刘备心生一计让水军将领吴班带八千人从船上下来,改当步兵。

对刘备舍船就步的做法,后世许多人扼腕叹息,说刘备要是水陆并进,陆逊就没辙了。但刘备有他的苦衷,他何尝不想水陆并进,扬帆东下,一鼓作气打到建业,生擒那个孙仲谋。

但战争实力决定一切。此刻的刘备没有气吞万里如虎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实力。他的水军其实也是鸡肋,根本不敢拿出去与吴军水军决战,后者的实力本来就强,又吞并了荆州水军,更是如虎添翼。刘备国小力弱,仓促之间组建的蜀中水军,只能壮壮声势而已。

刘备让吴班带着几千人跑到吴军前沿阵地去立营,这里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吴班竟敢来平地立营是赤裸裸的挑衅,在吴军众将看来,吴班只有几千人,人少又在平地,简直就是送上门的机会,不打实在说不过去。

吴军众将憋屈了几个月,在城里蜗居的滋味是相当难受的,虽说主将陆逊当乌龟当得很惬意,但手下们都是些争强好胜好勇斗狠的武将,让他们跟着一起当乌龟,是很难的,若不是因为陆逊是孙权指定的主帅,而江东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选,估计陆逊早就被这些大老粗轰下台了。

这次吴班主动送上门,吴军众将再也压抑不住,纷纷跑到陆逊面前请战,要求踏平吴班大营。陆逊看着情绪冲动的众将,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这必是刘备诡计,他见我军固守不出,才让吴班平地立营,以引诱我军出战。众位若不信,可耐心等待数日,必见分晓。”

刘备等了好些天,也不见吴军出来,不得不把埋伏在山谷里的八千伏兵撤出。吴军众将见山谷里果有埋伏,这才不吱声了。

陆逊随后在给孙权的上书中,也表明了自己在夷陵与刘备决战的决心,夷陵不但是宜都郡治,更是荆州的西面门户。如让刘备攻破夷陵,吴军再无险可守,若要击败刘备,需出奇制胜,派兵从汉军侧后登陆,与主力前后夹攻。(十)陆逊反攻——两栖作战前后夹击

章武二年(222)闰六月,陆逊决定反攻,消息传出,吴军众将又炸了锅,这位主帅已经不是第一次让他们抓狂了。众人纷纷表示,当初刘备初来乍到,您不打,现在汉军在山险之地已扎下七百里连营,您难道要我们一个一个去攻吗!就算能打下来,那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对众将的反应,陆逊并不感到意外,陆逊说:“刘备素来狡猾多诈,此人沙场老将,久经战阵,其军初来,锐气正盛,难以争锋。如今,师老兵疲,击败刘备正在此时。”众将心里不服,但人家毕竟是主帅,只好任凭陆逊发号施令。

陆逊先派兵攻击刘备的一个营寨,做试探进攻。结果大败而回,死伤惨重。这下众将有话说了,看看,我们说什么来着,人家早有准备,营寨坚固,你坚持要打,怎么样,还不是白白的让士兵去送死。虽然打了败仗,但陆逊却不以为意,只是说:“我已有了破敌之法。”众将以为他又要发表什么高论,但陆逊却点到为止,不再往下说,搞得众将一头雾水,悻悻而去。

一天,陆逊突然升帐聚将,他要反攻了。

陆逊想出了击败刘备一字长蛇阵的方法——敌后两栖登陆。陆逊先派朱然领兵五千乘船走水路逆流而上,深入汉军侧后,实施迂回包抄。

刘备经验丰富,对陆逊的反攻早有防备,事先在险要道口、派重兵把守。陆逊很难从正面突破。

夷陵一带是沿江的山地,并不是开阔平原,只要部队守住要点,敌军就很难突破,所以陆逊才会选择后退到这里据险防守。反过来,同样的地形,陆逊要突破蜀汉军防线也很难。而向北就是丛林密布的高山峻岭,部队根本无法迂回。陆逊想实现包抄敌后的计划,照常规作战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

但刘备也有弱点,陆逊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弱点并不是曹丕所说的,刘备不懂兵法七百里连营,也不是把营寨驻扎在林木茂盛之处,而是刘备“舍船就步”,没有水陆并进,换句话说,就是刘备在夷陵的陆军,没有水军的侧翼保护。刘备沿江攻击却把自己的侧翼完全暴露给了吴军,吴军最强的水军!

刘备有两个弱点:一是没有水陆并进;二是处处结营,分散兵力,缺乏变化。

刘备在蜀地没有大规模经营训练水军,相比东吴,水军弱小。所以刘备才会把沿江作战至关重要的水军留在夷陵,而自己带领陆军缘山截岭地艰苦行军。当刘备陆军主力在猇亭一线与吴军对峙时,从猇亭到夷陵城有约有八十里的距离,而这一段正好就是沿江汉军阵地没有水军保护的侧翼,也无险要可守,是刘备的软肋。而吴军拥有强大的水军和船队,控制长江水面,完全可以保证把陆军快速、突然运送到这一段的任何一个地点实施登陆作战。

陆逊正是看到了这点,才满怀信心地向孙权打包票说他能对付刘备。

陆逊命令士兵每人带上一把引火的茅草,各部同时向事先各自指定的汉军营寨发起进攻。

陆逊突然全线反攻大获全胜,给人的印象就是靠的火攻。可是这里既没有顺风的记载,更没有如同赤壁之战那种“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的情况,为什么四十多座营垒转眼之间就崩溃了呢?

是否如曹丕分析的那样,刘备因为扎营在树林茂密处,才被陆逊火烧连营呢?

六月的湖北夷陵,到处林木葱葱,不过以刘备多年的经验,还不至于把军营扎到树林中,至少要在军营四周开辟出足够宽的平地,以利防守。陆逊在给孙权汇报的信中,除了提到“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这两个问题之外,根本也没有谈到刘备在树林中扎营的事。

刘备在部队驻扎、部署上并无大的失误,至少没有在草木茂盛的林中扎营的错误。

真实的作战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朱然率领的五千精兵在刘备前军侧后登陆成功,并随即发起攻击,陆逊在朱然部得手后,才率领全军从正面强攻,夹击汉军。

蜀汉军突然遭敌人夹击,腹背受敌,顿时陷入苦战。蜀汉军对正面的吴军有所准备,但对仿佛从天而降的朱然部,全无防备,阵脚大乱,大都督冯习、前部都督张南先后战死,蛮王沙摩柯也死于乱军之中。

夷陵之战汉军失败的第一关键因素,就是陆逊策划的这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这次两栖登陆突然切断了蜀汉军前军(冯习)与中军(刘备)的联系,而后陆逊全线发动攻击,结果造成蜀汉军前军的迅速崩溃。前军大都督冯习和前部都督张南、胡王沙摩柯均战死,使前线汉军失去有效的统一指挥,导致各部各自为战,兵力分散,被敌人各个击破,将军杜路、刘宁因无路可逃而投降。

一次作战,如此多的大将战死和被俘,并不正常。在当时发生的大多数战役中,大批高级官员战死或被俘,多数是因为后路被切断,比如:官渡之战,因为黄河天险切断了袁绍的退路;襄阳之战,孙权方面提前切断了关羽的退路;等等。因此,刘备大军在双方的突然交战中,损失如此多的高级将领,也可以证明其后路很可能是被切断了。

这次两栖登陆作战可称之三国的“仁川登陆”,仁川登陆战是突然之间就从战线中部切断了朝鲜人民军主力的后路,结果导致人民军在非常有利的战役局势下很快崩溃。要不是志愿军及时进入,人民军必然凶多吉少。

即使如刘备这样久经沙场,也不会有两栖登陆作战的概念,大概也没有想到陆逊会从这里下手。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登陆成功,威力竟如此巨大。为什么这个登陆战在设计者陆逊的本传中也没有记载呢?很可能是记述历史的人(一般都是文官、史学家)并不了解所谓的两栖登陆作战的重要意义,而只知火攻之类的常规战法。(十一)涿乡之战——夷陵之战中的主力会战

闰六月,陆逊派朱然军乘船逆流而上在蜀汉军前军后方登陆,切断了蜀汉军前军与中军的联系和退路,陆逊自己亲率大军全线发动攻击,一举击溃了蜀汉军位于猇亭的前军。

刘备突然接到前线急报,反应也够快,立即集中自己的中军和部分前军(没有被包围的以及逃回来的),在涿乡与随后赶来的陆逊吴军主力展开决战。

刘备全力以赴希望能够反败为胜,但吴军再一次靠着人多取胜,朱然、韩当等东吴猛将悉数上阵,而刘备一方,却没有可以力挽狂澜的大将,赵云不受重用远在江州,黄权亦率军在外警戒魏军,前锋大将冯习、张南先后战死,剩下吴班、陈式等人,寡不敌众,回天乏术,仗打到现在,胜负已无悬念。

一场混战之后,汉军伤亡惨重,刘备不得不率部向西撤退。

刘备率军撤到夷陵西北的马鞍山,背靠马鞍山结成圆阵。刘备想坚守马鞍山,稳住阵脚。但陆逊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

刘备刚到马鞍山,陆逊的追兵紧随其后赶到,随即将刘备及其所部一万余人四面包围。

接下来,就是血腥的四面围攻,两军都拼尽全力,喊杀声震天动地。转眼间,马鞍山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方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叠交错在一起。

守在刘备身边的汉军中军乃是汉军精锐,到了这时,说什么都没用,只有硬拼血战。汉军面对围上来的吴军,拼死抵抗,但吴军人多势众,占尽先机,汉军越打人越少,到了半夜,刘备眼看再打下去,只能全军覆没,被迫下令趁夜突围。

在护卫亲兵保护下,刘备才得以突围。随行人员把士兵丢弃的铠甲堆在路上焚烧堵塞道路,挡住追兵。

刘备率部撤到秭归后,焚烧船只,沿陆路撤向永安白帝城。

刘备率军向白帝城撤退途中,不断与追来的吴兵发生战斗,一路且战且退。汉军在退入一座山谷时,发现这里堆积着大量原先准备运往前线的物资。这时,刘备一行早已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从这里走出山谷不远就是白帝城,到了那里就安全了。

就在这时,追兵杀来,随行人员打算焚烧堆积于谷中的物资,封锁谷口,阻挡追兵,但这也需要时间。

危急时刻,刘备的侍卫亲军白牦兵主动留下阻击吴兵,为刘备的撤退赢得时间。

数百白牦兵转身折返,他们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没有人退缩,因为这是白牦兵的职责所在,更是白牦兵的无上荣光。

白牦军在谷口布阵,迎战追踪至此的吴军。

在这里,汉军精锐白牦兵上演了夷陵之战中最为悲壮惨烈的一幕,几百白牦兵与上万吴兵浴血搏杀,成批的吴兵死在白牦兵阵前,尸体堆积如山,可他们却始终无法逾越白牦兵的防线,战场上,血流成河,血战终日的白牦兵衣甲尽赤,身上早已被鲜血染红,这血有敌人的,也有他们自己的。

但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他们毫不畏惧,越战越勇,吴军终于领教了汉军精锐的厉害。

在惨烈的厮杀肉搏过后,英勇的白牦兵在杀伤大批敌军后,自己也仅剩数十人。

吴军喊话要他们投降,却无人理睬,当吴军再次战战兢兢地围上来时,白牦兵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们转身走入谷中点燃大火,当着成百上千吴军的面,脱去衣甲投入火中,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令在场的吴兵目瞪口呆,只见几十名白牦兵互相搀扶着走进熊熊烈焰之中,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护卫主公刘备的任务,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最后选择在烈火中走向永生。

历史将记住这支光荣部队的名字,白牦军!

白牦军早已同虎豹骑、陷阵营、玄甲军一起,成为骁勇悍战势不可挡的英雄部队的代称而永载史册。

目睹这一切的吴军将领被深深震撼了,面对眼前无法逾越的火墙,只好下令全军撤退。刘备这才得以脱离险境,安全退入白帝城。

刘备军在马鞍山与吴军的战斗并非决战,涿乡之战才是主力决战。马鞍山之战是被四面包围下的苦战,战斗很激烈,但不是决战。

为什么说涿乡会战才是决战?因为只有这次交战才带有决战性质。

猇亭会战不能称为决战,因为汉军是在被动情况下毫无组织进行的,从一开始就失去指挥被动挨打。马鞍山之战也不是决战,因为从没有决战一开始一方就被另一方四面围攻被动挨打,这只是刘备的撤退之战。

涿乡之战才是决战。在这场会战中,刘备将当时他所能集中的全部主力(包括中军主力和前军部分兵力)悉数投入战场,主动对抗陆逊军主力。如果会战胜利,刘备就可以终结陆逊的进攻,甚至扭转战局,至少可以从容把剩余部队安全撤走。而如果战败,那就宣告本次战役彻底失败。结果刘备打败了。(十二)傅彤——英勇不惧汉将军

在败局已定,全军溃散的危急时刻,汉将傅彤以自己的牺牲为这次悲壮惨烈的会战写下了最为浓重悲情的一笔。

当刘备率军从马鞍山突围时,将军傅彤毅然承担起殿后掩护的重任。谁都知道,如此形势之下,留下来意味着什么,但将军还是义无反顾选择了留下,选择了死亡。其实,他可以不死的,他可以脱下铠甲混在士兵中逃生,也可以选择投降,保全性命,但他选择了战斗。

傅彤率领手下为数不多的士兵与吴军展开空前惨烈的搏杀,傅彤跟他手下的汉兵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主公刘备赢得时间,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忠勇的士兵倒下,但没有人屈服。

吴军也被傅彤部的顽强感染了,派人喊话劝降。对敌人的劝降,傅彤怒不可遏,大喊道:“我是堂堂汉将,怎能向你们这些吴狗投降。”说完,继续率领部下拼死厮杀。

战斗到最后,汉兵死伤殆尽,傅彤却更加威猛,气血上涌,犹如战神附体,所向无敌,杀得吴兵哭爹叫娘。但在搏斗中,傅彤自己也浑身多处负伤,当鲜血流尽,气力耗尽后,将军终于倒下了,随同傅彤将军战死的还有上千名英勇不屈的汉军将士。

从事祭酒程畿随军从水路乘船撤退,大船逆流而上,走不快,眼看追兵将至,部下劝他下小船逃命,却被拒绝。程畿说:“我从军多年,还没有听见敌人来就逃跑的时候。”吴军水军的战船很快追了上来,围攻程畿。面对敌军,程畿毫不畏惧,手持长戟站在船舷上,与吴兵搏斗,也壮烈战死。此战蜀汉军死伤数万之众,遗弃的军资器械、战船、辎重不计其数。战死的汉兵尸体顺流而下布满江面。

目睹惨景,刘备忍不住仰天长叹,悲愤交加。

回到白帝城的刘备从此一病不起。(十三)黄权的宿命

刘备惨败时,黄权军并不在夷陵,如果此刻黄权在夷陵,他完全可以从容撤退,并不存在后路问题。当时长江三峡沿岸的几座城池,如鱼腹(永安)、巫县、秭归、夷陵等都在江北。

刘备从猇亭后撤到夷陵、到涿乡、到马鞍山、到秭归、再到鱼腹,其实走的都是江北的栈道。如果黄权在夷陵,早就与刘备会合西撤了,也就不存在无路可退的窘境。

而黄权之所以被切断退路,因为黄权为了防备魏军侧击,必须向北前出一段距离,以增大防御纵深。当刘备大军战败西撤,黄权军无法返回夷陵,因为夷陵被吴军占据,此时黄权想退也不可能了。

镇北将军黄权走投无路,他只有几千人,打不回去,又不能向吴军投降,在痛苦中备受煎熬的黄权选择了向曹丕投降。

曹丕对黄权主动来降,十分欣赏,这大大满足了他作为中原之主魏国皇帝的虚荣心。曹丕为表示对黄权归降的重视,特意在大殿召见。

曹丕面带笑意,和颜悦色地问道:“卿弃暗投明,莫非想效法古人陈平、韩信舍项羽投刘邦的典故吗?”曹丕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黄权却无心顺承曹丕,如实回答说:“我受刘备厚恩,不能降吴,回蜀无路,万不得已,这才归附陛下,败军之将,能免一死,已是万幸,岂敢效法古人!”

曹丕没有怪罪黄权,反而很赏识黄权,任命黄权做了魏国的镇南将军,封育阳侯。

不久,有蜀人来降说黄权的妻子已被刘备杀了。曹丕让黄权为家人发丧,黄权却说:“臣与先主刘备、诸葛亮以诚相待,他们知道我的苦衷,不会为难我的家人,这定是谣言,臣请待数日后,得到确切消息再发丧不迟。”

几天之后,确实消息传来,黄权家人安然无恙,刘备果然没有为难黄权留在蜀中的家小。

黄权投降的消息传回蜀中,蜀汉的司法部门的确准备处罚黄权的家属,奏章报上去,刘备却没有批。刘备对来人说:“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辜负我。”对黄权家人的照顾一如既往。

刘备的宽容信任最终得到了回报。四十年后,魏将邓艾偷渡阴平,进攻蜀汉,黄权的儿子尚书郎黄崇随同诸葛亮的儿子卫将军诸葛瞻临危受命,领兵迎战,在绵竹与魏军血战。魏军势大,但面对优势敌军,黄崇激励将士,身先士卒,战死沙场。

留在魏国的黄权,虽为降臣却从不趋炎附势,魏文帝曹丕对黄权始终怀有敬意。但他不是唯一欣赏黄权的人,还有一个人也对黄权十分钦佩,此人就是魏国权臣曹丕的红人司马懿。

一次,司马懿与黄权聊天,司马懿被黄权的才干人品深深折服,就问黄权:“蜀中像您这样的人才有几人?”黄权听了大笑说,没想到您这么看重我啊。司马懿后来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对黄权还大大夸赞一番。黄权后来病死在魏国。(十四)也说刘备的“七百里连营”

在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役的夷陵—猇亭之战中,刘备的“七百里连营”一直遭到各方批评,甚至从未亲临战场养尊处优的曹丕,都对刘备的布阵说三道四。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当时蜀汉军的实际部署情况。

从形势上说,章武二年(222)二月,刘备军推进至夷陵、夷道一线,被陆逊大军阻击,无法前进,陆逊军又坚壁不出。由于蜀汉军已经进入吴境600多里,沿途一些险要关口需要派兵把守,同时掩护后方的运输线,所以分兵防守在所难免,这也符合军事常识。

刘备在近700里的整个狭长作战地区共有多少营垒呢?《三国志·吴主传》记载:“蜀汉军分居险地,前后五十余营。”

刘备兵营共有50余座。在前线夷陵有多少呢?——40余营:刘备在前线有40余营,在后面的600多里运输线上有10个左右的营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