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体针法诠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02:35:16

点击下载

作者:金亚蓓,金肖青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五体针法诠新

《黄帝内经》五体针法诠新试读:

前言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发源于古远的石器时代。在秦汉时期已发展成为中医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至隋唐两代更是发展迅速,并作为唐太医署中四大科之一而独立存在。数千年来,针灸学发展成了一门专门学科,其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研究一直发展着,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浙江省作为江南粮仓和鱼米之乡,历代针灸名人辈出。作为针灸大省,无论浙江中医药大学、省级中医院,还是县地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都有活跃在临床第一线的针灸科专科医师,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深秋,我去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市参加浙江省历代针灸学术流派研讨学习班,其间认识了久负盛名的国家级名中医盛燮荪老前辈。他红颜白发,气宇轩昂,不但给学员上了一堂很好的针灸手法专业课,还当场演示了“烧山火和透天凉”整套手法,深深吸引了众多学员的眼球。会议空余期间,盛老多次抽空与我谈了如何从临床选穴和手法应用方面发展《内经》中“五体针法”基本理论的问题。回到杭州以后,如何继承发扬古典针灸学说的宝贵遗产,为今人所用,为人类健康服务,就成了我与盛老多次书信交流的主题。在盛老的悉心指点下,历经3年,我们编写了这本册子,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古典针灸理论与现代针灸技术手法相结合,使《内经》中“五体针法”的理论成为可懂、可学、可模仿、可应用的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技术。我们本着全面、精简和实用为宗旨,编写本书。试图用现代人的理解和方法去体会《内经》中有关“五体针法”的概念,挖掘内在涵义,着眼于临床应用。所谓全面,力图包括针灸常用选穴施术方法,阐述古代文献精义;精简,是言辞简明,删减重复和不实用的东西,只论精要部分;实用,是指本书所介绍的内容,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本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五体针法总论主要从五体针法的文献渊源、作用机制、古代针法、穴法、腧穴概念的角度来探讨五体针法的相关理论。第二章专门讲腧穴的运用。从各个不同层面对腧穴的起源发展和应用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第三章是《针灸甲乙经》中五腧穴主治与原文,并阐释其经义。第四章着重介绍《内经》中的五体针法,阐释其经义。第五章至第十章,着重分门别类介绍五体针法中的五种针法,即刺皮针法、刺脉针法、刺肉针法、刺针刺法和刺骨边针法。第十章是临床诊治篇,分别从皮、脉、肉、筋、骨五种针法特点出发,介绍适用于相关针法的常见病病证,重点介绍取穴和针法。第十一章是《内经》十二经脉篇,作为附篇,以备阅读者参考查阅。上述内容,既可以看作是对以《内经》等古典医著的部分精义释译,也可以看做是一本古为今用的临床参考书。若是针灸临床医生和医学生以及针灸爱好者们能从本小册子阅读中有所心得,应用时有所体会,总结临床经验时有所提高,则将是我们作为编写者的欣慰之事。

本书的编写过程,自始至终得到国家级名老中医盛燮荪主任医师的悉心指导,无私帮助和细心审阅,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编者仅希望以此为发展祖国医学和针灸临床奉献一份微薄力量。由于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道批评斧正。金亚蓓2015年仲春写于杭州第一章 五体针法理论基础第一节 概述

五体针法是以五脏为中心,并从五脏与五体(皮、脉、肉、筋、骨)的对应关系出发而创立的5种刺法,称为五体针法,简称五刺法。它的理论基础即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选择与相应脏腑对应的深浅不同的组织结构部位(皮、脉、肉、筋、骨),并直接以刺某一组织为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五体针法在《内经》中名五刺、五脏刺,《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五,以应五脏。”对此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官针》有“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脉肉筋骨,五脏在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的理论。《素问·刺要论》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因此五体针法的核心内容是根据疾病脏腑的辨证结果,选择与脏腑相对应的不同深浅的五体组织,即针刺部位当浅则浅,当深则深的道理;其次,“五体针法”进一步阐述了五脏与五体的内外对应关系,认为五脏疾病可外达五体,而针刺外周的五体则可以调节内在脏腑功能失调,当皮、脉、肉、筋、骨等本身不同的组织结构接受针刺的同时,可对与之相应的脏腑发挥特定的调节作用。如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除循经选穴或辨证选穴等方法之外,为五体—脏腑对应选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皮、脉、肉、筋、骨五体针法是《内经》中最为系统的针刺学说。其内涵是阐述了九针在机体施行治疗时应刺在什么部位,从何取血与取气的问题。《内经》对人体的生理结构、病理变化、病邪传变、经脉循行、营卫气血运行以及治疗原则很早就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总结,并指导着当时规范化针具—九针的应用:“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九针各不同形,各有其所用,体现了辨证用针的治疗原则。同时在其总结的26种刺法中更明确地说明了不同刺法的刺达部位与治疗目的。但是随着刺灸法从早期的刺灸脉或某一部位为主逐步发展到刺灸腧穴,经脉循行和营卫气血理论的形成,脏腑与经络相关理论的确立,以毫针调气为主的针刺方法,逐渐占主导地位,从而使五体针法日益淡化,特别在金元以后,毫针针刺手法的发展较多地倾向于以获得针下气感为主,对于针入腧穴以后是刺什么,刺入腧穴后的气感和效应如何比较忽视。根据师承经验,在临床上如能辨证施用,五体针法的疗效较一般针法为佳。

以下将从五体针法的文献渊源、作用机制、古代针法、穴法、腧穴概念的角度来探讨五体针法的相关理论。第二节 五体针法的文献渊源

五体针法的理论核心为针至病所,虽然在《内经》时已有了较成熟的“针至病所”的针法,但在理论学说上是滞后的,甚至处于阙如状态。而《内经》同时期的“气至病所”的理论,它以经络学说、经气循环、经气感传为依据,通过调理经气这一治疗理念,使“气至病所”达到治疗目的,它的理论精髓在于调气之法,并以守神、守机,迎之随之,以意和之作为针刺调气手段,并明确提出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观点,是一种以调气为中心论的学说。因此“气至病所”这一学说被历代针灸医家所接受,同时并弱化了“针至病所”这一理论在针灸学中的指导作用。一、“针至病所”在《内经》针法中的传承与地位“针至病所”针法在《内经》中占有相当的篇幅与内容。针灸从石针过渡到金属针具,经历了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春秋及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及铁器冶炼术的出现与发展,使铁器制作针刺工具成为现实,故南方地域率先制作使用九针。《内经》中九针的出现与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内经》成书中九针与砭石并提,但毕竟砭石被九针所取代。《内经》中九针针法的临床应用使“针至病所”这一原始的针法得以长足发展。它不仅扩大了针灸临床治病的适应范围,且大大提高了针刺疗效,从根本上改变了砭针仅局限于排脓、放血、针刺“阿是”的原始医疗状态。在这一时期,“针至病所”针法在人体血、痰、湿、液、皮、肉、筋、节、骨结聚之类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空前的疗效。《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几乎全部针法都是以“针至病所”作为治疗理念与治疗手段的。《内经》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针灸医学经典著作,它收编了战国以前古代医家对“针至病所”针法全部内容并总结之,使“针至病所”治疗理念与针法进入全盛时期。二、“针至病所”的滞后性

由于“针至病所”这一针法与治疗理念缺乏应有的理论学说支撑,它的生命力就被渐渐地被弱化。从砭石到九针,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灵枢·官针》针法的形成使“针至病所”治疗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它的针灸大法大多在后世保留与遵循。但由于未形成“针至病所”的学术体系,没有明确地提出“针至病所”这一核心理论及相关学说问题,加上作为《内经》同时期的“气至病所”的理论的影响,致使这一具有很强生命力的针法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但“针至病所”的理论明确提出是建立在辨证与辨病、定性与定位的基础上,它侧重于治疗临床血、痰、湿、液、皮、肉、筋、节、骨之聚结疾病。其内涵包括了“气至病所”的治疗理念,从治疗的学说上提出“针到则气到”,直达病所。以针尖直刺病所治疗临床血、痰、湿、液结聚于皮、肉、筋、节、骨之疾病,起到以针调气的目的。它不同于“气至病所”的经气感传的聚病性,它以针体直达病所为目的,应该认为“针至病所”主要作用于结聚一类的疾病,它是以调节局部血气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而“气至病所”是以调节气血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作用于经络气机与脏腑气机。

皮肉脉筋骨五体针法在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形成以后,用五刺法治脏腑疾病,腧穴的主治范围更加广泛。但当调气针法形成和过于强调经气作用以后,五体针法渐被淡化。近代发展起来的多种微针疗法,如梅花针、皮内针、腕踝针、头皮针、腹针、针刀、粗针等疗法,用五体针法来印证,尚有发展余地。因此我们从研究五体针法出发,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循经选穴或辨证选穴,并选择与脏腑相对应的五体进行针刺,从而来探讨“针至病所”的重要性。第三节 五体针法作用机制的相关理论一、五脏五体相应《内经》对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形成,认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经脉》)这说明五体的生长来源于先天的精而其生长强弱则为后天谷气所养,通过“脉道通,血气行”来维持其正常功能。而脏象理论认为,五脏与五体是内外相维的整体。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素问·六节脏象论》)《内经》脏象学说认为: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与六腑的表里相合,以及五体、五志、五窍、五音、五味相合,形成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病变,也必然不同程度地显现于相应的五体的某些部位,因而在五体施行刺灸可以治疗脏腑病变。二、五体赖经脉运行气血濡养成为经络系统的一部分

五体与脏腑的相应相合是由经脉的气血运行、沟通内外的“濡筋骨、利关节”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灵枢·经筋》和《素问·皮部论》都指出经筋和皮部都受经络气血濡养和十二经脉的调节而归属于经络系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且将显露于外,肉眼可见的浮络归属于皮部范畴。因此将经筋和皮部按十二经脉体表范围划分,故也称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而经筋都结聚于关节骨骼附近,是处在躯干的深层次。经脉的主干则处于分肉之间在中层。这就形成了皮部孙络呈面状在表层,经脉直行呈线形在中层,经筋附着于骨和关节呈结聚状在深层的经络层次和完整的体系。三、五体赖营卫津液的充养和调节

首先是营气和卫气运行,“营行脉内卫行脉外”,内外相沟通,“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起到“卫外而固”的作用,《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外而充络脉,内而熏散胸腹内脏,因而通过刺皮部可以调整卫气运行,这也正是《灵枢·禁服》所说:“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邪在皮部孙络层次时,刺之可以发挥其驱邪外出的治疗作用。同样,津液的气化作用也赖皮部,经脉及其所合的肺和心来发挥其气化升降功能。《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肺的行气温润皮毛而司“上焦若雾”的气化作用,皮部亦占重要地位。《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五癃津液别》又说:“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体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胃的生成,脾与肺的传输敷布,肾的气化而使津液外达皮毛,内注脏腑,滋灌全身。张景岳尝谓:“津液本为同类,然亦有阴阳之分。盖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浊者也。津为汗而走腠理,故属阳,液注骨而补脑髓,故属阴。”(《类经·脏象类二十五》)津液和卫气循行皮肤的原理相似,惟津液赖肾与三焦的气化过程中,皮部(包括孙络、浮络)和经脉对于津液的气化升降出入,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肉腠理,内合于脾。脾为水谷精微的滋生之源,经脉伏行于腠理,肌肉的壮实和衰痿与水谷精气之盈衰即脾之强弱相关。经筋和骨内合于肝肾,肝藏血,血气充盈才能“灌气于筋”,血不养筋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肾藏精主骨,骨生髓,肾精不足,骨髓空虚,便会出现腰膝酸软、脚痿少力等症。说明五体中的分肉是赖脾的水谷精微来濡养,筋赖肝血充养,骨赖肾精来充盈。当五脏病损时可形之于外而见到五体的种种病变。四、五体为病理层次和辨证定位的依据

根据《内经》病邪自外入内的病传观,外邪侵犯人体多按“皮—脉—肉—筋—骨”次序传变,最后侵犯脏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同时,在疾病传变进程中,留驻于皮脉肉筋骨的病变可内应于相对应的脏腑,如皮之病可内应于肺,脉之病可内应于心等。此外,“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本身的病变,也必然不同程度地显现于相应的皮脉肉筋骨的特定部位。因此皮脉肉筋骨定位论治方法,不仅应用于形体病证,也用于脏腑病证。《灵枢·刺节真邪》指出:“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并指出,邪气内搏于皮肤之间则为皮肤的痒、痹、不仁,内搏于肌肉则为寒热之证,内搏于脉则血闭不通而为痹,内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骨则为骨痹。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病位的层次及临床表现亦不同,也可用皮脉肉筋骨来分类。如《素问·痿论》中的痿病有皮痿、脉痿、肉痿、筋痿、骨痿之分;《素问·痹论》中的痹病有皮痹、脉痹、肉痹、筋痹、骨痹之分。《灵枢·癫狂》中的癫疾也有骨癫疾、筋癫疾、脉癫疾之分。《灵枢·热病》对热病也根据临床表现,按皮脉肉筋骨定位论治。《素问·刺要论》提出了基本原则:“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此处的“理”即指疾病所在组织层次。至于具体的原则,《素问·调经论》有更进一步的论述:“经络肢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对于针灸治病,这些原则都是证治法则。第四节 五体针法的选穴组方规律及特点一、五体针法的选穴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通过针刺、艾灸等治疗方法施行于患者自身的经脉腧穴来防治疾病,是针灸医学自身特点而与方药内治所迥异之处。针灸临床辨证论治方法可以归纳为“理、法、方、穴、术”,针灸处方中腧穴组合关系可归纳为以“主、客、辅、应”四者为基本组合,根据脏腑经脉等不同病症选取“俞”、“募”、“奇”穴组合,从而形成理法方穴一以贯之、规范有序的处方。(一)根据脏腑辨证选取主穴

五体针法主穴的选取根据脏腑、经络的功能及病候辨证选穴,即看患者病情与哪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常有关,或符合哪一脏腑、经络的病候,根据五脏与五体的对应关系,便选用与五脏相对应的五体穴进行治疗的一种选穴方法。五体针法主穴的选取:如脾经病、脾胃病、肉分病,根据“脾主肌肉”的理论,首选脾经的分肉穴;肾经病、肾病、骨关节病,根据“肾主骨,生髓”的理论,首选肾经的骨边穴;肝经病、肝胆病、经筋病,根据“肝主风,主筋”的理论,首选肝经的筋部穴位;肺经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根据“肺主皮毛”理论,首选肺经的皮部穴位;心经病、脉络病,根据“心主血脉”的理论,主穴首选心经的脉边穴。(二)根据表里经选穴选取客穴

五体针法客穴的选取根据表里经选穴,在与患病处相表里的经脉上选,如皮毛病取肺之表里大肠经之曲池穴,胃病取脾经之公孙等;也可采取同名经来选取客穴,如太阳头痛选手太阳小肠经之后溪穴为主穴,根据同名经选取客穴法,可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之申脉穴作为该病的客穴。(三)根据局部选穴原则选取应穴

五体针法应穴的选取参考局部选穴原则,就是在其局部选取有关经穴或阿是穴进行治疗。例如眼病取睛明、攒竹,胃病取中脘、梁门等皆是局部选穴,若患部有明显压痛点又不在正经穴之上,则“以痛为腧”运用毫针针刺,都有较好的效果。(四)根据随症选穴原则选取辅穴

五体针法辅穴的选取根据随症选穴的原则,即所选穴位不是专治某一局部或某一经脉的病症,而是治疗全身性疾患。因此,这种选穴法,并不属于局部脏腑、表里关系,而是根据所患“病”或“症”选择临床相应穴位的治疗。《难经》谓气会膻中、血会膈俞、脉会太渊等八会穴。以上穴位都对某方面疾病有一定疗效,故称为随症选穴。如发热可加曲池、合谷;如咳嗽取太渊、肺俞,痰多刺丰隆,喉痒刺天突,咳血刺尺泽等。二、五体针法的配方规律

根据经脉所过与腧穴功能,互相配合斟酌使用,故配方大小,根据当时病情,小则选用一二穴,大则可数十穴,一般遵循几种配穴方法。1.表里相配

根据十二经脉之阴经与阳经有明确的脏腑属络和表里关系,皮毛病取肺之表里经大肠经之曲池,胃病取脾经之公孙等。2.左右相配

左右两侧同时取对称的两个同名穴,如头疼取双太阳,胃痛取两侧足三里,腰痛取两侧委中等。3.上下相配

上肢与下肢的腧穴,同时配合选取进行治疗。如内关配合公孙治胃病,神门配合三阴交治失眠,支沟配阴陵泉治胁痛等。4.远近相配

病灶附近与远隔腧穴同时配合,选取进行治疗最为常用,如胃病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尿闭取中极、照海等。此外急症先取远端之穴,而后近取;慢性疾患可取局部,由近而远,顺穴进行。5.原络相配

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络穴是本经别出部位的腧穴,除可治疗其络脉的病症外,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如肺经先病,先取其经的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三、五体针法的特色1.取穴少而精,以肢体穴位为主

主要选取四肢腧穴,四肢部位的穴位肌肉较丰厚,可施行不同的针刺手法,与其他部位穴位比较起来相对安全,且每一条经脉的四肢部腧穴均可据针法之要而斟酌选取。2.易操作性原则

五体针法的穴位位于四肢部位,操作安全又简便。如在同一经脉中选取“骨边穴”。根据同一经脉腧穴有其共性的一面,取主治作用相同的骨边穴,如以治牙痛为例,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等穴均有治牙痛的作用,但商阳宜于点刺取血,二间较浅,阳溪骨空均较不易掌握针感,故取三间或合谷,便于针向骨边,故每用之。其他如治颈项痛,取手太阳经阳谷胜于养老,治脘腹胀痛商丘优于阴陵泉等。

举例:患者半月前因郁怒,随后出现头顶及双上肢抽动摇摆不停,吃饭不能端碗用筷,伴睡眠不宁,因“肝主风、主筋”,根据脏腑辨证,首选肝经筋部穴位,选取太冲穴作为主穴,以疏肝解郁,息风舒筋;客穴选取肝经表里穴胆经之阳陵泉穴;患者心情不快、睡眠不宁,选取辅穴肝俞、内关,以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患者头顶及双上肢抽动选取应穴百会、曲池以增强其息风舒筋之功效。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息风通络之功效。第五节 五体针法的主治范围一、针皮肤治邪在肺《灵枢·官针》中的毛刺、半刺、直刺均属于刺皮法。“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直刺针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由于肺主皮毛,故浅刺皮毛可宣泄皮毛部的邪气以宣肺气,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束表、发热、咳喘等和肺脏有关的疾病以及一些皮肤病。现代的皮肤针刺法亦属此类。二、针血脉治邪在心《灵枢·官针》中的络刺、赞刺、豹文刺均属于刺脉法。“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心主血脉,刺中血络出血可去瘀生新,即使无出血也可宣泄经络中的邪气,使气血调和从而令瘀血得除,邪热得解。所以该类刺法常用于治疗瘀血阻络或红肿热痛等血分有热之证。三、针分肉治邪在脾《灵枢·官针》中的分刺、浮刺、合谷刺均属于刺肉法。“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这些刺法是在肌肉比较丰厚处进针至分肉间,其作用是宣泄肌肉中的邪气。由于脾主肌肉,故该刺法可健脾益气从而达到行气化湿、涤痰通络等作用。此类刺法主要用于肌肉疼痛之肌痹或水肿、泄泻等津液输布失常引起的疾病。四、针筋治邪在肝《灵枢·官针》中的恢刺、关刺均属刺筋手法。“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由于肝主筋,所以这种刺法可祛除在筋的邪气,由此达到舒筋活血、养血通络的作用,临床多在关节附近的肌腱或韧带上进行针刺,因为筋会于节,四肢筋肉的末端都在关节附近,如犊鼻穴等。五、针骨治邪在肾《灵枢·官针》中的短刺、输刺均属刺骨法。“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由于肾主骨,所以针深至骨的刺法可以与肾气相应以驱除在骨的邪气,能使肾气得旺、肾精得长,以治疗骨痹或生殖等病位在肾的各种疾患。如骨质增生引起的颈椎病、腰椎病等。“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内经》中关于针刺深浅的内容非常丰富,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根据脉象论述针刺深浅;《灵枢·终始》根据虚实及补泻论针刺深浅;《灵枢·四时气》则有根据不同季节论刺之深浅。《难经·七十八难》还有依性别分针刺的深浅等。但是《内经》“五刺法”是就五脏与五体的内外对应关系,认为五脏疾病可外达五体,而针刺外周的五体则可以调节在内的脏腑失调。《内经》“五刺法”的现实意义当是展示给我们一个古老又崭新的选穴理论和方法。

可见刺灸法和腧穴学是针灸医学所特有的两个基础部分,而腧穴部位、刺灸法、主治作用被称为“腧穴三要素”。因此我们从研究五体针法出发,即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选择与相应脏腑对应的深浅不同的组织结构部位(皮、脉、肉、筋、骨),并将不同组织的刺法分别称为“刺皮部、脉边刺、刺分肉、刺筋部、骨边刺”,我们将分别阐述每一刺法,以探讨腧穴的穴性及针法的真谛,为丰富“针至病所”和“气至病所”的理论奠定基础,为针灸临床医师提供一套简单明了、操作简便、临床实用的针刺方法。第二章 腧穴应用第一节 腧穴概述

腧穴是针灸按摩等外治法在人体上特定的“点”,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于体表的部位。腧穴或称为“俞穴”(音同通假)、“输穴”(形同通假),又有“节”、“会”、“骨空”、“气空”、“穴位”等名称。“腧”即“俞”字,是后人在俞字旁加上意符“月”(即肉)而成。俞字本义是“空中木为舟也”,古人工艺水平低,大木挖空便成为舟。穴的本义是“土室也”,是“象嵌空之形”,俞与穴都有“中空”之义,后人取穴以“穴者,陷也”为标志。“俞穴”也可称为“穴俞”。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正因为是同义词,故又可单称“腧”或“穴”。腧也可写成“输”,这是因腧穴在人体为经络气血的通道,有“转输”之义的缘故,如“五输穴”的井、荥、输、经、合共66穴用“输”字以示区别。

腧穴的起源与经络学说的形成,两者孰先孰后的问题,一直是研究经络所要探讨的内容。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为前人在生活中因伤及肢体某一部位后,又恰使原来患有的某一病证被消除,后来便将这一部位作为能治疗某病的一个点,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许多点连接起来,从点到线,形成了经络。这是持续了多年的“先有穴后有经脉”的观点。自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因“仅言灸而未言针”,也无穴名的记载,因此认为经络先于穴位的发现。这就使针灸学术发展史中的一些具体内容,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或者说要重新进行认识。

对于经络与穴位的发展过程,有人认为曾经经历了从“无经无穴”、“有经无穴”到“有经有穴”三个时期,《内经》成书时期,九针规范化针具已确立,其中毫针的应用使腧穴有了加深认识并得到发展。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以前,《内经》被认为是最早的现存文献,书中已记载着较完整的经络学说和部分穴位,但总的说来还是详于经络而略于腧穴。从腧穴数量的递增,可以看出腧穴学的发展。

据统计,《内经》中载述腧穴l60个,《针灸甲乙经》记载经穴349个,发展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354个,《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359个。在十四经经穴之外发现的有效穴点谓之经外奇穴,加上近世陆续发现的“新穴”更是数以千计,几乎是“人身寸寸皆是穴”,令人无所适从。从临床实际而言,日常诊治病种不免因专科专病以及地区性的局限,不可能去应用所有的穴位;而前人用四总穴、八脉八法穴、天星十二穴都是一穴能治多种病证的体现。又如《行针指要歌》把风、水、虚、劳等九类疾病,仅用14个主要穴位治疗。类此经验,关键在于对腧穴基本概念的理解,熟谙主要腧穴的主治范围和刺法,灵活应用补泻导气手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本篇谈腧穴,大多结合盛燮荪老先生的临床实践体会,一些回顾性探讨亦仅一隅之见,从现代针灸教材及国家颁布标准《经穴部位》等标准化来看,似不规范,供作参考。第二节 腧穴概念的思考

刺灸法和腧穴学是针灸医学所特具的两个基础部分。有人把腧穴部位、刺灸法、主治作用称为“腧穴三要素”,说明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从临床辨证施治的程序来说腧穴与针刺法的关系,腧穴是第一位的。近代科学采取深究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要素论的立场。我们把腧穴作为第一要素,其基本概念,经脉与腧穴的关系,与针法相应的关系等,若加深究什么是穴位,或者说何谓腧穴,便是一个十分突显的问题。一、从经脉谈腧穴

自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等帛书中因“仅言灸而未言针”,故医史学家研究后认为脉的发现、脉的病理学与诊断学的创立是在灸法领域中发生的。并认为:①经脉比穴位先认识,即先有经脉后有穴位;②灸法早于针法:灸法源于咒术疗法,针法从砭石演变而来;③从艾的咒术疗法向灸法转变的决定性一步是脉的发现:大量穴位的发现与确定是在针灸医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而这种独特的医学得以确立是针刺疗法的出现。《内经》的成书晚于《足臂十一脉灸经》,书中已确立了以九针为工具的针刺法地位。《灸经》中尚只有经络循行路线的部位名称,腧穴名一个也没有出现。《灵枢·经脉》记载经络循行路线时既有腧穴名称,也有人体部位名称。显然用腧穴名称来定位要精确得多。下面列举两则关于足阳明脉和胃经的原文,进行比较对照以认知经与穴先后发展中的情况:《足臂十一脉灸经·足阳明脉》:“足阳明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夹少腹上出乳内廉,出嗌,夹口,以上之鼻。”《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两者比较,可以看出《灵枢》比《足臂十一脉灸经》有很大的发展,《灵枢》不但详载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例如它的出、入、络、属与干线支脉描述,还记载承浆、大迎、颊车、客主人、人迎、气街、髀关、伏兔等8个腧穴。于是说明了腧穴有其经脉属性,揭示了经络辨证和循行取穴之所以沿用两千多年,至今仍然不衰的缘故。

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是“脉”的认识,脉的发现从相脉(看、诊察)、诊脉到刺灸脉的某一部位逐渐深化为穴,如神门、太渊、经渠等脉口处的穴,近代学者名曰经脉穴。其中最明显的如十五络脉与十五络穴,脉口与十二原穴都可看出穴与脉的关系;然而脉有一定长度,腧穴是一个确定的点,故虽然有不少腧穴由同名的脉演变而来,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灵枢·本输》所载五输穴都是从四肢向心循行,《灵枢·经脉》则出现了一半向心循行,一半远心循行,成为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有学者认为,五输穴皆起于井穴的向心走向的经脉是“原气之道”,十二经脉循行的是“营气之道”。自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等书在经脉起止、顺逆、经穴排列方向作了大的变革以后,五输穴被从属于《灵枢·经脉》十二经循环体系之内,发生了“存穴换经”变化。由于经络实质,至今尚未阐明,对经脉循行的两种不同学说,因针法施于腧穴有迎随顺逆之分,以何者为据?目前只能区别应用,即用五输穴时按五输穴原气的循行,顺序与十二经的经脉循行不同。二、腧穴的体用观

在刺脉疗法阶段,刺络脉取血是主要刺法,络和脉以及皮肉筋骨都是针灸部位。当发展到以取气针法为主,气穴、气府等腧穴概念的确立,穴的范围很广泛。《素问·气穴论》:“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这里将“孙络”、“溪谷”皆谓之“穴会”,脉之现者,肉之陷者,乃至于骨孔皆可为穴。《素问·针解》说:“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说明皮肉脉筋骨都是刺灸的部位,不同层次的病变所用的刺法,亦当有别。在《内经》中“皮部”、“血络”、“经脉”、“经筋”、“骨空”等均有专论,这些都可视为从刺五体为主的针法向腧穴定位发展中的一些基础,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皮肉脉筋骨五体 在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形成以后,用五刺法治脏腑疾病,腧穴主治范围更广泛。但当调气针法形成和过于强调经气作用以后,五体针法渐被淡化。

2.近代发展起来的多种微针疗法如梅花针、皮内针、腕踝针、头皮针、腹针、针刀、粗针等疗法,用五体针法来印证,其发生、发展及应用尚有发展余地。

3.腧穴作为点的形态,古人以天人相应观用山川溪谷等定穴名,其中以水系学说来形容经脉经穴,但是往往忽略腧穴从体表定位到腧穴空间的实体(五体)。用体用的思考方法,主体为产生作用之物与其作用,亦即产生作用的东西为体,通过用来知道体的确实存在,腧穴的实体在宏观认知阶段,五体是腧穴之体。但长期以来在腧穴学领域里,对于腧穴功能的解释轻“体”而重“用”,导致用很多的推理来形容所谓“穴性”,使腧穴的原本作用反而被掩盖,这是否受脏象学说“象”的影响?从这一观点分析,在经络实质至今未能探明的情况下,舍腧穴之实体而大言其用,诸如用药性来解释穴性等不免有些牵强。三、从针法谈腧穴

经脉与腧穴的发现是通过灸法和针法,而针刺可在腧穴的不同层次进行刺激,《内经》的九针“各不同形而各有所用”,是“辨证用针”,是九针用法的主流。其中通过毫针等比较纤细的针具,针刺进入到腧穴的一定深度,并通过不同手法和层次上的先后强弱等变化,不但扩大发展了针刺手法的概念,也加深了对腧穴的认识。由于针下有气感而才有气穴、气府等的腧穴概念,于是才有从刺络出血向无出血的刺穴发展。当然,血脉与经脉现在尚无法作确切的区别,但不同腧穴应用不同的刺法是必然的。

1.针刺是一门知识型与技术型相结合的学术,作为技术乃是制作东西或操作性的行为,因而不能脱离实际经验,去表现技术重要的特点;制作的对象越复杂,经验占有的比重就越大。针刺是在疾病的人体上进行操作,针刺手法已演绎至不下百余种,如此复杂,只能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加以传承。针刺施于腧穴,如何准确取穴,除了体表定位还有立体层次。如合谷直刺针感放散到食指治面部疾病,深刺则能安眠;阳陵泉深刺才能止胁痛;刺风池、翳风因方向不同针感不一,因此,通过不同的针刺方法才能体现腧穴的不同作用。

2.属于皮部刺法一类的腕踝针、头皮针都使用毫针,但刺入穴内,针感要求与传统的取气针法不同,甚至不必寻求胀感,同样取得疗效。刺皮部如此,刺其他组织又有不同要求,应当逐步掌握不同穴位以及不同层次的针感规律,才是真正把握了“穴性”。

3.在腧穴施行针刺特别是需要多次治疗时,其得气状况前后并不一致,这与机体反应性有关。这种反应性包括了对外界刺激的反馈性,除了性别、年龄、工作性质、体质类型和部位不同等个体差异外,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的,随着人体的神经功能状态、内分泌状态以及机体防御功能状态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因此,患者在老年与青壮年时期对针刺的感受是不同的,在同一穴位上针刺,初次与多次针刺的感应,也是不同的,往往是先敏感后迟钝,因此在多次针刺疗程的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用穴和调整刺激量是十分必要的。

4.腧穴通过针的不同术式的刺激产生不同的效应,故有异穴补泻和同穴补泻。但补泻法是有较多争议的一个内容,作为腧穴,作为腧穴处方,上补下泻还是上泻下补,穴与病证的对应规律,配穴中的对应规律,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第三节 腧穴性能的探索

腧穴是因其对某一病证有治疗作用而确定下来的,因而穴位具有“有效性”或者说“功能性”,这是腧穴最基本的特性。其次,十四经经穴是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经穴是处在经脉上的点,因而经络的基本功能,如“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疾病、反映证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同样也是穴位所具有的功能。而经脉病候和经脉的主治规律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在”,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联肢节,经穴在内属外联之间具有“输注气血”、“反映病痛”和通过调节气血阴阳而有“防治疾病”的功能,而且随经穴所在不同经脉,不同节段而功能不一,这种穴与经的关系,可以称之为腧穴的经络属性,也是腧穴最基本的性能。

对于腧穴性能的辨识,古今文献中都曾作过较多的探讨,近代有以药性喻穴性的,如合谷穴能发汗,可类比为解表药,足三里能止泻,相同于消导药等,究属穴位尚有双相调节作用的功能,殊难划一,现选几则较有参考意义者试作简要评述。一、经穴主治功能的规律性与特殊性

十二经脉各有不同的经脉病候和主治范围,而每一经脉上的穴位,既有能主治该经脉所属脏腑的病,也都能主治经脉循行部位的形体疾患,这就是经穴主治的共性和规律性,但同一经脉上不同节段,不同部位的穴位,又多有异于其他穴位的治疗作用,这是其个性和特殊性。举足太阳膀胱经为例,该经整条经脉的穴位都能治疗头、项、鼻、背、腰等部位的疾患,神志病以及一切热病,但分布在背部的腧穴又多主肺、心、胆、胃不同脏腑的疾病。分布在膝腘部的委中穴是治腰背痛要穴,但又能治发热腹泻。至阴穴能矫正胎位、治难产等。这些特殊性,其他各经经穴也都具备。

五输穴所处都是向心循行的经脉,每经的腧穴始于井穴而入于合穴,主治各脏腑病证,但五输穴备有其特殊性。《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这两段经文对五输穴井荥输经合66穴中具有相同性能的一面和不同的特殊性都叙述得十分清楚。前人对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的腧穴,还用募穴、郄穴、八会穴等名称来区别其与其他穴的不同特性。

近代的许多实验研究也证实经穴具有一定特异性,如针刺足三里、阑尾点可引起肠蠕动的亢进,而针刺非经穴时并不产生这种结果。针刺足少阴肾经照海、复溜、阴谷穴及肾俞、京门(肾之募穴)对水利尿都具有显著影响,而刺足阳明胃经解溪、足三里及胃俞穴对水利尿无显著影响。因此实验结果证明针刺足少阴肾经穴位对肾功能具有特殊性。

根据盛老先生多年来对腧穴主治功能的探索,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只有通过对腧穴特殊性的认识,才能区别穴与穴之间性能上的差异,并进而掌握这一部分腧穴的作用规律性,在辨证取穴时才能用穴精练,组方合理。具体地说,腧穴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五点来辨识:

1.同一经脉的腧穴,它们虽有相同作用的一面,但又有不同作用的一面,其不同作用就是其特殊性。

2.某一腧穴虽对几个脏腑的功能和病变发生影响,但对其中的一个脏腑的影响是主要的,对其他脏腑的影响是次要的。应认定这一腧穴对某一脏腑的特异性。

3.某一腧穴对某一疾患或症状有特效而其他穴位所不及者,如少商治急性咽喉炎,曲池穴治颈淋巴结炎等。

4.某一腧穴对躯干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具有特殊的相应关联者,如合谷治口齿疾患,中渚治颈项痛,内关治胸痛等均具有特殊性。二、应用中医基本理论阐述穴性

古人在腧穴命名时,以水系喻脉,以天地阴阳、山川溪谷、五行等喻人体部位,并据部位处的特征而定穴名,更有据人体脏腑及其功能、腧穴的主治特点而命名,20世纪80年代曾有较多“穴名释义”一类专著可以参考。

近现代出版的针灸学教材和针灸学专著中应用中医基本理论来说明穴位功能者,举常用穴风池穴为例,因风池穴主治感冒、头痛、头晕、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耳聋、高血压、偏瘫、癫痫、脑疾患等病症,因此解释其效能为“疏风解热,聪耳明目”。合谷穴的主治范围更广,文献中用合谷主治头痛、目痛、牙痛、鼻衄、喉痹、耳聋、耳鸣、口眼歪斜、中风口噤、疟疾、风痛、疥疮、发汗、止汗、堕胎等不下20多种病症。而归纳其效能为“疏风、解表、镇痛、通络”。这和归纳风池穴的效能一样,显然还不能全面概括其主治范围。风池与合谷既然都具“疏风”,它们有何区分?要说明这点还需先从文献整理到临床再实践,对腧穴的主治病症的作用范围作进一步确定,然后才能对其性能作出恰如其分的归纳和分类。

早在20世纪50年代广西李文宪著有《针灸精粹》,书中有《穴性括要》一章,将十二经穴分气、血、虚、实等八类,每类30多穴,每一穴位条目下依次分述部位、穴性摘要(古人治验)、手术(刺灸法)等。兹据其分类,节录各类部分腧穴如下:1.气类共41穴。

气海:固元气,凡一切气疾俱宜取此。

尺泽:调肺气。

陷谷:调胃气。

神门:降心郁内结之气。

膻中:升脾气、降胃气。

中脘:解郁、升清降浊利气。

大敦:泻肝气。

膏肓:补阳气。

关元:驱腹中一切冷气。

合谷:升清降浊,理大肠气、宣诸气。

足三里:能引气又能降气、调中气。2.血类共20穴。

三阴交: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

委中:清血。

间使:行血。

曲泉:清血、凉血、养血、活血。

行间:行瘀、破血结。

交信:调经血。

血海:调血。

膈俞:统理全身之血。

足三里:清血、养血、行血、补血。

阳陵泉:行血。3.虚类共28穴。

神阙:补气血,益肾精。

关元:固下元,益肾精。

中极:益精,补气血。

膏肓:益气振阳。

足三里:益胃、补气血。

复溜: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

太溪:益肾滋阴振阳。4.实类共46穴。

神门、大敦、少冲、通里、阴陵泉俱泻心。

公孙、腕骨、商丘皆泻脾。

阳陵泉、行间、太冲、蠡沟、中封俱泻肝。

其他如寒类列27穴,热类43穴,风类26穴,湿类40穴。但往往一穴重见于二三类之中,如足三里既归气类,又属血类,再归于寒类。大椎穴既归寒类能发表寒,又重见于热类能清表热,这说明腧穴具有双相调节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穴性的认定和归类是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加以整理和研究。三、腧穴特性与临床取穴要点

腧穴数以千计,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虽可从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等分类方法了解腧穴性能的概要,并根据中医辨证选取穴位,但一病可取多穴,一穴可主多种病症。初步入临床者,往往茫茫然心中无数,所以,从临床应用角度来说,医者一方面要多熟悉常用腧穴的特性,更要掌握正确取穴的方法,或针或灸方能取得预期效果。1.腧穴的五个基本特性(1)主治部位相应性:

经络学说认为穴位通过经络与内脏相通,可以反映脏腑疾病,也可通过针灸调节经气沟通内外而起到治疗作用。一般来说,脏腑、经络、腧穴三者是相关联的,这本是循经取穴的基本要点,但一条经络路线上少则11穴,多则40多穴,究竟哪一穴对该脏腑或躯干病痛最为有效呢?何况还存经外奇穴、新发现的有效穴等可容选择,而取穴宜少而精,所以要熟悉穴位特性。针刺者对常用穴与某病症的效应相应性或者称相关性是必须了解的。前人总结的五总穴歌诀“面口合谷收”,就是指明合谷穴对面部、口腔部疾病如头痛牙痛等最有效,这种相应特性为本经其他穴位所不及。(2)功能多样性、双相性:

一个穴位的主治功效可表现为多样性,如足太阴脾经阴陵泉以治本经本脏病症如腹胀、水肿、泄泻等脾胃病,但又主遗精,阴茎痛等肾和生殖器官病,而对小便失禁和小便癃闭针刺阴陵泉都有显效而呈现双相作用。(3)分布部位对称性:

十二经腧穴以任督脉为中轴左右对称分布,主治作用相同,在针治脏腑疾病时一般都取双穴。取双穴可加强调节经气的作用,从针刺操作上来说,左右两穴的针感应是相同的,但在临床上对于一些针刺感应出现较慢的患者,或因取穴大致上是正确的,但进针角度、深度不合而迟迟难得气者,可先从另一侧穴位调整,探索针刺得气点,然后再调节先前所针的穴位。(4)穴位深广度有层次性:

穴位不只是体表定位的一个点,而是一个立体空间,它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可从皮脉肉筋骨五体分层次。穴位的广度因穴而异,小者如攒竹,仅在眉头眶上狭缝中,大者如环跳穴,在股骨大转子旁其形如环故名,可以有多处进针点和可 多方向刺,针刺感应也不同。(5)针感遥传性:

针刺入腧穴以得 为第一要务,在得气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调气。不同腧穴的得气情况不同,皮薄肉少处的穴位常以点刺出血或以知为度,在肌肉丰满筋骨间隙处穴位,针感常能向远处传导,并且比只有局部针感的效果好。

上述五点特征,前两点关系到辨证 穴,后三点是针刺选穴和行针时须先明了才能扎好每一根针。2.正确取穴的要点

腧穴功能是通过刺和灸来体现的。因此正确取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了解腧穴概念、腧穴特性的基础上,准确取穴是针灸临床基础。传统的师徒间传承,“点穴”是一项必修课。如取不准穴位,也就无从谈针感如何了。

腧穴的位置前人用骨度法、折寸法、同身寸法等从体表定位,但腧穴分布于全身如十井、十宣等肢端穴,腹背等较平坦处的穴位用自然标志和折寸法等定穴较容易,而在筋骨之间的穴位常需在一定的姿势或在动态中才能准确取到“真穴”。(1)取穴时要注意患者体位的安定:

元代窦汉卿《标幽赋》论取穴时说:“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可知古人取穴是十分认真的。《灵枢·本输》也记载了不少需在动态中寻求“真穴”的例子,如“取曲泽,屈而得之;取中封、冲阳,摇足而得之;取阴陵泉、阳陵泉,伸而得之。取阴谷,屈膝而得之;取委中,委而取之;取天井,屈肘乃得之;取小海,伸臂乃得之;取曲池,屈臂乃得之”。而在针刺入穴后,“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都指出正确取穴需先作好一定姿势。(2)用“阿是法”定穴:

"阿是法”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导找“阿是穴”,在找到“压痛点”、“疾病反应点”处选定为穴,作为刺激点,称为“阿是穴”、“天应穴”。而另一种含义是为了正确取穴,用揣、按、爪、切等方法,寻找穴点的凹陷或节缝间隙,在重按指压时是否有酸痛等感觉,询问病者“阿是”与“不是”可以作为取穴和进针方向角度等的参考。因为在临床上根据一夫法、同身寸法等取穴时往往有一定的出入;而更需要明白的一条,在取穴下针时强调的是“穴”,不是“经”,经穴分布,用折寸法,较易取,而取经外奇穴就并非如此,因而需用阿是法来最后确定穴点所在。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所说的“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就是用阿是穴的方法。

在经络和腧穴的形成过程中,阿是法是主要定穴方法。《内经》中有三处谈到取穴定位之法。

1)应在中而痛解:《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这里虽指取背俞穴,其他四肢经穴、胸腹部穴也可仿用,如颈椎病手臂麻木,在曲池与手三里之间常有压痛点,用“阿是法”按压到该点时,便觉手腕酸胀大减。

2)久应于手:《灵枢·卫气》:“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这是指取大经的内侧腧穴,气街当指足阳明胃经气冲穴、足三里等穴,其深处有动脉应手,久按可令气血宣散,避免误刺血管。“久应于手”,是取准穴点的方法之一。

3)按而循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这是指刺脉的方法,用“按而循之”找到进针的穴点,刺而疾发针,再疾按其针孔的刺法,而按、循找到穴点是第一步。

总之,用阿是法取准穴位,是施行针刺手法的基础,通过逐步摸索、积累经验以后,才能熟谙其穴点所在。第四节 经穴的穴组现象与腧穴横向组合应用

腧穴的概念,自宋明完成以经统穴的归纳形式以后,一穴一名已约定俗成,但从腧穴发展变化和临床实际应用来看,并不尽然。经穴的穴组现象和组合穴及其临床应用是腧穴学研究中所应重视的两个内容。一、十二经穴穴组现象

腧穴的概念在《内经》中就有明确的认识,首先是内脏疾病的反应点,《灵枢·九针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同时也是产生治疗作用的部位。《灵枢·背腧》:“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更是针刺产生针感的部位,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而气至,乃去之。”

腧穴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针刺部位即腧穴从“以痛为腧”,最后逐步发展为以经统穴,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当经络系统的逐步完善,从《内经》160穴、针灸甲乙经》349穴,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十四经发挥》时354穴基本定型,确立了腧穴的名称、归经、定位,从而在临床及教学上普遍应用。

虽然国家标准《经穴部位》的颁布明确了各经脉腧穴的规范,但在临床运用时发现,腧穴在经脉上的分布有疏密不均的情况。如手太阴肺经,在腕上寸口处有密集三穴,而关后至肘部仅仅只有两个穴位。其他的经脉上的腧穴分布也有同样的情况。因此,对这些密集处经穴从解剖的神经、血管、肌肉进行分析,并对主治证归类后发现,其组织结构与其主治功能均十分相似。这些腧穴可归纳成组,这是一种“穴组现象”。

穴组现象的特点是:

1.在同一经脉上,1~3寸之间有2~3个穴位。

2.同一穴组穴位的局部组织,神经、血管、肌肉分布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

3.《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所载腧穴主治功能,穴组各穴的主治有两种以上主治证相同。

经初步归纳十四经的穴组有:

手太阴肺经:太渊、经渠、列缺。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间使。

手少阴心经:神门、阴郄、通里、灵道。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

足太阴脾经:大都、太白。

足少阴肾经:太溪、大钟、水泉。

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

足阳明胃经:条口、下巨虚、丰隆。

足少阳胆经:悬钟、阳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