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23:24:43

点击下载

作者:[奥]茨威格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试读:

译者序

那年是1928年,著名历史学者杨人楩先生翻译的茨威格作品《罗曼·罗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那是中国读者第一次认识茨威格。其实,在那之前的一年,茨威格就出版了一本更令今天的中国读者喜爱的书,它就是《人类群星闪耀时》。在与茨威格同时代的奥地利作家乔科尔眼中,《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叙事体裁具有“戏剧性”。茨威格就像一个电影导演般,将历史上充满戏剧性的关键时刻剪辑在一起。

然而,正如茨威格本人所言,历史才是无人可及的戏剧家,它已经将那些闪耀的时刻表现得十分完全,无须任何修饰,因此茨威格在描写历史的过程中,不增不减。无论是用诗歌体写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用戏剧方式描写托尔斯泰,他都不掺假,以防冲淡真实。尽管如此,茨威格笔下的历史却不是平直的描述,而是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精妙的观点。他在书里颂扬人性,讴歌坚毅,对抗暴力,思考历史。他的议论总能给我们灵感,让我们反思历史与现实。

当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茨威格行云流水的笔调也令纸页生辉。他对历史环境的渲染,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将主人公衬托得个性鲜明。人们甚至认为,茨威格的人物心理描写大有“打开弗洛伊德心灵之门”的魔力。

从心理层面展现人物性格、再现人物命运一直是茨威格写传记的一大兴趣。同时,茨威格在谋篇布局时也对情节高潮十分执着。他想在每一页都给读者带来戏剧高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爱不释卷。对心理描写和情节高潮的偏爱,也令他的历史作品充满了文学魅力,塑造了经久不衰的人文经典。

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人类群星闪耀时》出版仅一年便销售13万册的原因了,时至今日,它也依然在读者心中如星光闪耀。

伟大的时刻

历史,因其独特的创造性而被我们称作“一切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但这种创造不会时时刻刻发生。正如一个艺术家,不论他拥有怎样高超的技艺,也不可能昼夜不舍地进行艺术创作——那独具匠心的几笔,往往出自某个灵感迸发的时刻。

无数平凡的时刻就这样度过,没有任何价值的事情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发生,历史像一个冷漠无情的机器,不厌其烦地将事情一件一件地编织起来。而那些真正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就像那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一样稀少而珍贵——这就是在被歌德称作“上帝的神秘作坊”里所发生的事情。

当重复的事情不断发生,当无数的平庸之人不断生来死去,当漫长的时间在平静中无谓地流逝,那些真正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才会到来,那些天才才会应运而生,而那人类群星璀璨的时刻才得以出现。

试想一下,一个天才诞生,后世将对他顶礼膜拜;而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到来,整个世界将为之震颤——一切事情本可以不紧不慢地发生,而在此时却被压缩在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就像鞭炮将一大把火药集中在一个小小的筒里,就像避雷针将方圆几里的电流集中在自己的针尖。当这样的时刻来临,历史就将被改写,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也都将在此刻得到安置。

然而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少之又少,一个人一生之中很少碰到,甚至在整个历史的长河中也难得发生几回。它是偶然的,可能发生在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之内,有时甚至是一秒钟的时间,也足够对后世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纸本上的诗篇和舞台上的戏剧一概是无病呻吟之作,历史才是真正创造艺术的大作家。那些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就像璀璨星辰一样,放射着无边无际的光芒,将整条黑暗的历史长河照亮。我将带着虔敬的心去回顾它们,并且以真实的态度去还原它们,因为这些真正耀眼的光芒,丝毫不需要我去做任何的修饰。斯蒂芬·茨威格第一章在永恒的事业中寻求荫庇:发现太平洋1513年9月25日

1520年10月,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带领他的环球探险船队,在与惊涛骇浪搏斗了38天之后,进入了一片平静蔚蓝的水域。饱经狂涛折磨的船员们将这片宁静的海域称作“太平洋”。事实上,麦哲伦并不是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

早在1513年,一个西班牙人就在巴拿马地峡的山巅上,用他蓝色的眼眸眺望着太平洋蔚蓝色的海面。他叫巴尔沃亚,是一名探险家,也是一个殖民者。他之所以探险,并非为了历史,不过是想凭借一项伟大的事业带给他的荣耀,来为自己提供庇护。驶向黄金之国的船队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了西班牙。这一天,从塞维利亚到巴塞罗那,大街上人人都在谈论着这位冒险家带回的红种人,个头极大的聒噪鹦鹉以及长着短象鼻的黑色貘。也正是那时候,欧洲人第一次见到了玉米、烟草和椰子。这些如今在欧洲随处可见的植物,在当时就如天外来客般引起轰动。

哥伦布是一个固执的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旁人很难改变他所坚持的事。这一次,他坚信自己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道,因此他欣喜无比,信心满满地带着他从异域获得的奇珍异宝去见西班牙的统治者:伊莎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可是两位国王并没有对那些新奇的动植物产生太大的兴趣,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装在几只小篮子里的黄金:它们是新大陆土著的装饰物,以及一些零散的金粒。

哥伦布不知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了这些黄金,它们其实并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些黄金末子罢了,顶多能铸造几百枚威尼斯古金币。但是,这些金子对于爱吹牛的哥伦布而言,已经足够作为谈资了。他在国王面前侃侃而谈:“我带回来的不过是些样品罢了!那边的金矿真是数也数不过来,用铲子稍稍掘开些土层就能看见。运气好的话,您还能碰到那些露在地面上的金矿。不过,那里还不是最富有的地方。我可以向您保证,往更南一些的地方有个黄金之国。那里的国王连喝水都用黄金杯子。黄金在那里就跟西班牙的铅一样不值钱。”

哥伦布的语气十分认真,对黄金永远痴迷的两位国王被他的描述深深吸引,他们完全相信这个冒险家口中的黄金神话,为西班牙拥有了富裕的黄金国而感到异常兴奋。于是,哥伦布的第二次远航开始了。这次,他无须像上次那样四处招募船员,因为无数怀揣着黄金美梦的人蜂拥而至,他们都想到那个黄金遍地的地方去。

就这样,哥伦布带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再次扬帆起航。

但谁又知道,这支庞大的远航部队是怎样的鱼龙混杂啊!

不光是希望更加富贵的名门望族、拥有超凡胆识的冒险家加入这个行列,甚至那些有前科的窃贼、拦路抢劫的强盗、贼眉鼠眼的扒手、躲避债主的人、家庭不和睦的人、在逃的通缉犯……西班牙的各个角落里来的一群乌合之众,在黄金的召唤下,汇成一股污浊的洪流,向加的斯和巴罗斯涌来。

有些人在故土上显然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他们都渴望在那片黄金之地发笔横财。这些人变得恣意妄为起来,而哥伦布对“黄金之国”的吹嘘就像巫师的咒语,使这群疯狂之人更加癫魔。先前有过犯罪经历的人,为了黄金干更加罪恶的勾当;随行的有钱人甚至携带着佣人和牲口以便运载黄金;冒险家则无视国王的命令自己建造船只……渴求黄金的欲望迫使他们不择手段,就好像着了魔一般,疯狂着。于是,西班牙的人口,尤其是那些危险分子,就好像决堤之水一样,汹涌而出。

这群形色各异之人,像虫蚁登岸一样侵占了伊斯帕尼奥拉岛。一艘艘航船,不仅带来了新的货物,新的淘金者也源源不断地涌入。然而来到这里的人们只有失望——别说遍地黄金,他们连一块金粒也没找着。土著人口袋中可怜巴巴的黄金已经被先行者压榨干净。

不幸的不仅仅是这些乌合之众,新大陆上的印第安人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这些淘金者不光掠夺他们的黄金,甚至将他们残忍地杀害。印第安人提心吊胆,这群白皮肤的金发野兽在这里抢劫,杀人,夺走他们的妇女,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挑衅呢?

除了印第安人,岛上还有一个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他是岛上的总督。面对眼前的乱象,他试图通过分发土地让那些游手好闲的人耕种,以安抚这群疯狂之徒。但是,这群人是冲着黄金来的,哪里会满足这些小恩小惠?不论他们先前在旧大陆上是名门望族,还是土匪强盗,到了这里他们之间便没有任何差别,他们一样因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而大失所望,也一样不愿意在地里种庄稼。总督送给他们的牲畜和奴隶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这些落魄的人,只对欺压印第安人感兴趣,只想在赌场中寻找慰藉,直到输掉最后一件衣服,债台高筑。

1509年,对岛上的人来说是一个转机。这一年,阿隆索·德·奥赫达和迭戈·德·尼古萨这两位著名的冒险家从斐迪南国王那里获得特权,在巴拿马海峡附近和委内瑞拉沿海建立起一块名为“黄金的卡斯蒂利亚”的殖民地。

这个闪亮的名字立刻吸引了伊斯帕尼奥拉岛上那位对世界地理一窍不通而只知法学的恩西索“学士”。这位令人尊敬的学者对黄金的渴望不亚于其他人。他和其他被这个名字欺骗的人一样,将自己的全部家当投入到这块殖民地中。

最终,恩西索没有在那里得到一块黄金,反倒听到了岛上殖民者的哀号。那里的殖民者损失惨重,许多人在饥饿与战争中相继死去。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减少损失,恩西索毅然决定扬帆起航,带领人马去解救殖民地。

这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因为他们可以趁此机会跟随恩西索一起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然而这却不是卡斯蒂利亚上的债主们想看到的,他们发现了负债人的阴谋,便再三恳求总督严格控制恩西索部队的离开。于是恩西索的部队便失去了自由进出的权力,时刻都处于政府的监控之下。而那些原本抱有一线希望能够脱离穷困之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恩西索的船空载着他们的幻想离开,继续在折磨中度日。偷渡客巴尔沃亚

恩西索的船终于起航了,伊斯帕尼奥拉岛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中。海面风平浪静,船上也是一派宁静平和——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这时,一只膘肥体壮、强健有力的小狼狗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在船舱上焦躁地来回跑着,四处嗅着,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或者是它的主人。最终,它在一只大木箱前停下来。更令人惊诧的是,大木箱竟然自己打开了,里面冒出一个大约35岁的男子。只见那男子全副武装,全身上下配备着长剑、盔甲、盾牌,简直就是圣地亚哥再世!

原来,这名男子名叫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他出身贵族,在赫雷斯·德·洛斯·卡瓦雷洛斯长大,1500年随探险家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一起航行到美洲,并在伊斯帕尼奥拉岛落脚。而他身边的小狗便是有名的莱昂西科(小狮),是著名狼狗贝塞里科(小牛)的孩子。

巴尔沃亚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原来,岛上的迭戈·哥伦布总督本十分看重他,还分配给他土地,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殖民地开发者,但是巴尔沃亚对此事根本不上心,没过几个月,就以破产告终,并且还欠下一屁股债务。后来总督下令禁止债务人乘船出海,其他债务人都满腔愤恨地留在岛上,但巴尔沃亚早已经计划好了一切:他钻进食品箱中,让仆役抬上船,从而巧妙地躲过总督的防卫,轻松地偷渡到恩西索的船上来。

现在船已经离岸甚远,巴尔沃亚清楚地知道恩西索不会因为他一个人而调转方向,所以他便大胆地走出来同众人见面。

恩西索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家伙,虽然他不可能调转船头将巴尔沃亚遣送回伊斯帕尼奥拉岛,但是也不会轻易饶过这个偷渡客。要知道,我们的这位恩西索“学士”可是精通法律之人。法学家将法律条文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更何况这位学士同时还是新殖民地的警察总督,因此更加不会容忍任何的违法行为。“我不会把你送回去的,你放心。但是我不能允许一个来历不明之人在我的船上白吃白喝,所以在到达下一个岛屿的时候,请你马上下船!”恩西索学士毫不客气地讲道,没有半点温情。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上帝总是喜欢将意外砸向你的脑袋,令你猝不及防——正当恩西索的小船直指“黄金的卡斯蒂利亚”之时,他们在辽阔的大海上,突然遇见一个名叫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的人,他率领着一艘小船。这个人同样在后来闻名世界。在当时,整个世界总共有几十只船航行在大海上,而这两艘船竟然奇迹般地相遇,这是多么小的概率啊!

这艘船从何而来,又前往何处呢?皮萨罗是从恩西索此行的目的地——圣塞瓦斯蒂安而来。听他说那里的土著人已经在争斗中取得胜利,司令官奥赫达落荒而逃,只留下两条小船。但是幸存者太多了,一直等到所有幸存者中死掉70个人后,其余的人才得以动身离开。不幸的是,其中一艘已经遇难,所以恩西索他们遇到的这些人便是殖民地最后一批幸存者。

听到这里,先前还以为这群人只是目无法纪、擅自离开职位的恩西索,此时已经万分惊慌。殖民地到处都是土著人布置的陷阱,还有让人无法忍受的沼泽气候,这些都使恩西索断绝继续前行的念头。那么该往何处去呢?恐怕调转方向,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岛才是最明智的抉择。

就在这时,沉默已久的巴尔沃亚说话了:“我第一次航海是同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一起。我们航行到中美洲,那里沿海地区的情况我十分了解。在那里,有个地方,里面有一条满是金子的河流,而且那里的土著人十分友好。那个地方叫作达连。”他这样娓娓讲道,所有人都沉浸在他所描述的“黄金的达连”中。紧接着,他又提议:“伊斯帕尼奥拉岛什么黄金都没有,到处是赌博和欠债,难道我们还要回到那个令人厌恶的地方继续受罪吗?让我带领你们去达连吧。在那里,我们将实现在伊斯帕尼奥拉岛所未实现的黄金梦想!”

人们始终对黄金情有独钟,船上的人立刻同意巴尔沃亚的建议。就这样,这艘船调转方向,驶向位于巴拿马地峡的达连。

到达达连后,这群自称“文明人”的嗜血之徒,又一次展开了对土著人的血腥屠杀。当人们看到抢掠来的财物中出现了黄金,令这群人陷入更深的欲望中。于是,渴望得到更多黄金的欲念驱使他们留了下来。这群跋扈的殖民者甚至将这一切归功于上帝恩赐,并将这座城市命名为“达连古老的圣玛丽亚”。访问柯马格莱酋长

来到这片新的土地,这片蕴藏着无数黄金的地方,恩西索无疑兴奋而激动。作为一名懂得法律、曾掌握过职权的法学家,恩西索把自己当作这片新殖民地即将上任的总督,并且把这块土地治理得井然有序看作自己的职责。在简陋的印第安茅舍中,恩西索起草了一系列条文法令,指明收购黄金是西班牙政府的权力,除西班牙外任何人不得以非法手段获得黄金。总之,他要用法律束缚这群乌合之众,并最大限度地维护西班牙的利益。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巴尔沃亚在几个星期之后便将恩西索赶下马,成为殖民地的新主人。文弱书生终究敌不过刀,落荒而逃。

可这块殖民地也并不因为巴尔沃亚的胜利而归属于他,西班牙将这片土地的权力交到新任总督尼古萨手中。这对巴尔沃亚来说太不公平了,一气之下,他将尼古萨赶出殖民地。天有不测风云,短命的尼古萨就在回国的途中葬身大海。

如今,这个曾经藏身于木箱中的人,成为这片土地名副其实的统治者。然而这位新主人并不是没有担忧:他不仅公开违抗国王旨意,反对朝廷,并且合法的总督也因他而丧命——这一切让他很难得到饶恕。那位被他赶走的法学家恩西索同样不会放过他,现在恐怕正在前往控诉他的路上。一旦控告信交到国王手中,巴尔沃亚罪行败露,惩罚在所难免。想到这里,巴尔沃亚不禁担心起自己的命运。

好在,路途遥远,恩西索到达西班牙还需要些时日。在这段时间里,倘若巴尔沃亚能够找到正当的理由,并且为朝廷进贡一笔数量可观的黄金,那么他的罪行就有可能得到国王的宽恕。可以说,黄金是万能的,它能替他做他想做的一切事情。

那么,当务之急,便是获取黄金。

显然,抢夺土著人手中的黄金是最快捷、最直接的办法,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也加入到他的行列中。就在这残暴的抢夺中,幸运之神竟然眷顾这个为非作歹之人——一位名叫卡雷塔的酋长,在遭受巴尔沃亚抢劫时,自知在劫难逃,便请求与他结为同盟,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以示忠心。巴尔沃亚当然不是愚蠢之徒,在土著人中拥有自己的力量对他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因此他立即接受建议。不得不说巴尔沃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他对这位印第安姑娘一直温柔以待,至死不渝。

后来,他们所向披靡,邻近的印第安人都对巴尔沃亚及其盟友毕恭毕敬,甚至最有权势的柯马格莱酋长都不得不对他们礼让三分,甚至请他们到自己家中做客。就在这位酋长的家中,一切事情又发生了新的转机。

这是一所宽敞的石头房子,里面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那耀眼的光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将送给你们四千盎司的黄金,以示友好!”没等巴尔沃亚开口,酋长大方地说道。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令人发指:这群高贵欧洲“文明人”,在黄金面前,丧失了一切尊严和美德,他们拔出刀剑、紧握拳头、高声怒骂、互相争吵,为的只是能够多得一点黄金。眼前发生的一切令酋长始料未及,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对这群所谓“文明之人”的鄙薄和轻视。恐怕没有人能够忍受当时的情景,一小撮黄色的金属,便使这群“文明”之人抛弃一切文明,甘愿沦为黄金的奴隶!“这些金银珠宝算得了什么,值得你们如此争吵?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你们恐怕不知道吧,就在这些大山后面的大海彼岸,那里的所有河流都流淌着黄金,那里的民族有着和你们一样的文明,他们的国王吃饭喝水的器皿都是用黄金做的。你们何不到那里去,黄金要多少有多少。路途并不遥远,只需几天行程就能到达,不过沿途会有土著人阻拦,倒是十分凶险。”柯马格莱酋长终于看不下去了,他这样说道。当翻译将他的话传达给这群西班牙人的时候,贪婪的神情像恶魔一般吞噬了他们的脸庞,令人毛骨悚然。“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巴尔沃亚也激动起来。在此之前,他不过是一个违抗政府命令的、即将接受刑罚的罪犯,而就在此时,他的人生又将揭开崭新的一页。

多少年来,淘金者前赴后继,朝着他们心中共同的黄金之国进发却一无所获,而如今,这个梦想中的地方就在他触手可及之处!怎能不叫人兴奋激动呢。而另一方面,他也将印证哥伦布、卡博特、科莱里阿尔这些航海家口中的“另一个大洋”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真实存在。

那么,倘若他第一个发现这片新大洋,并以西班牙的名义去征服那里的黄金之国,不仅他的名字将得以流芳百世,之前他所犯下的罪行也将得到宽恕。就这样,在这所印第安人的茅舍里,巴尔沃亚做出探险新大洋的决定——这不仅关乎他的个人命运,历史的命运也掌握在他的手中。巴尔沃亚的最后一搏

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平淡中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皆因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使命,而那些能知晓自身使命并去实现的人,不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是幸运的。更何况我们这位年轻的巴尔沃亚,在正当精力充沛之年便明确了自己的使命——这真是一个人最幸运的事情。

此时的巴尔沃亚清楚地知道,是在断头台上悲惨地死去,或是在史册上熠熠生辉,全凭这最后一搏——

首先,他要通过收买各方来帮助他与政府和解。因此他将从柯马格莱酋长那里获得的黄金中五分之一赠予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皇家财务总管帕萨蒙特,并从他那里获得一张并无实际价值的临时任命文书——在玩弄世故上,固执的恩西索还真的比不过巴尔沃亚。

其次,巴尔沃亚派出自己最可靠的两名亲信前往西班牙,直接向政府汇报巴尔沃亚为西班牙所做的“贡献”,以及他从印第安人酋长那里获得的关于黄金之国的消息。“只需要1000兵力,我就能找到新大洋和黄金国。哥伦布答应却未做到的事情,让我来将它变为现实!”巴尔沃亚的这项承诺被带到了西班牙。

如果事态照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一切对巴尔沃亚而言无疑都是有利的。这个反叛分子、亡命之徒,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然而事情一波三折——那名他派去西班牙向政府反驳恩西索的亲信乘船归来,带来了令人堪忧的消息:其一,恩西索已经将控告信交到法庭上,法庭审理后的结果是宣判巴尔沃亚有罪,并赔偿恩西索学士;其二,巴尔沃亚寄予厚望的那个关于新大洋的消息却迟迟没能送达。

巴尔沃亚已经彻底失望。所有人都知道是他违抗国王的命令,将合法的总督赶走并致使其丧命。倘若还有船来达连,那恐怕就是将巴尔沃亚绳之以法的法庭人员吧。他甚至想到,对他的惩罚不会是囚禁这么简单,将他送上断头台最有可能。而现在他没有任何援助——关于新大洋和黄金的消息尚未送达,而在他死后将会有其他人代替他去完成;树倒猢狲散,任何有权势的朋友都不会去帮助一个一无所有之人;而万能的黄金,数量是那样的小,不足以发出更加洪亮的声音。

倘若说他将总督赶走并使他丧命是大胆的冒险行为,那么,能将他从这件冒险行为中解救出来的只能是更加冒险的行为。如今看来,如果他能够赶在法庭人员到来之前,就将那片新大洋和黄金之国找到,他就能够拯救自己。他已经无处可逃,唯有在丰功伟绩中,才能得到宽恕和庇佑。

现在,时间就是生命。那1000名士兵将与法庭人员一同到来,所以巴尔沃亚决心不再等下去。他不能接受在断头台被砍头的耻辱死法。就算死,他也宁愿在引以为傲的冒险事业中英勇献身。“西班牙朝廷即将派人来逮捕我,我不能束手待命,倘若我寻得黄金之国,我想会有一线生机。然而此去路途凶险,道路上会遇见许多凶恶的土著人。你们谁想与我一同去寻找黄金之国?”在巴尔沃亚的鼓舞下,190名士兵高呼:“我愿意跟从!”不需要多做准备,几乎是殖民地所有的武装人员自愿跟随他们心中的总督,这个既有英雄气概,又有土匪作风,既是英勇探险家,又是朝廷反叛者的人,开始了探索新大洋的征程。

这一天,是1513年9月1日。第一个看见太平洋的欧洲人

巴尔沃亚率领全体人马开始了他的征程。190名佩戴剑、矛、弓箭、火枪的士兵和一群膘肥体壮、令人心生畏惧的狼狗,乘坐十条大独木舟从达连渡海来到考伊巴地区,即同他结盟的卡雷塔酋长的属地。巴尔沃亚选择的路线不是最短的,他因此冒了许多险,但只要有卡雷塔这个忠厚的土著人朋友在,因此他的补给和撤退都有所保障,这无疑对他是最有利的。

9月6日,190名士兵连同印第安人向导和脚夫,在巴尔沃亚的率领下开始横穿地峡。

即便这群探险家们身经百战,战绩无数,然而在这险象丛生的赤道地峡面前,他们也不禁胆怯。

行军的首要障碍是一片犹如巨大绿色矿井的低洼地。低洼地地势极低,到处都布满沼泽泥潭,一不小心落入其中,便能瞬间丧命;而高温潮湿的环境使得疟疾四处蔓延。可怕的疾病就像魔鬼一样张着血盆大口,到处寻找可以“进食”的东西。这里的树盖像布袋一样将树下的一切捂得严严实实,阴暗、闷热,憋得人几乎窒息;树冠上是毒辣的太阳,将人炙烤得唇干舌燥。到处都是有毒的藤萝,茂密的丛林无法穿越,只能靠手中的刀斧来开辟出一条狭窄的通道,然后一个挨一个地向前行进。而对土著人内心的恐惧,又使得他们时刻处于高度警戒的状态——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向前行进。

然而困难从来没有终止的时候:现在还是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眨眼间大雨便倾盆而降,在地上聚集成一条激流。他们不得不蹚水而过,或者从悬在半空中摇摇晃晃的树索桥上通过——这是印第安人临时架起的通道。闷热潮湿的环境是昆虫的王国,他们身边萦绕着螫人的蜜蜂、嗜血的蚊子以及其他不知名的昆虫,身上到处都是被叮咬出的脓包;衣服在丛林中已经被刺芒划得不成样子,勉强可以蔽体;脚已经扭的扭,伤的伤;昼夜不歇的行军使他们的眼睛布满血丝——人们已经濒临精疲力竭的边缘。

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行军刚刚起步,大部分人就已经支撑不住。巴尔沃亚清楚地知道,前方还有更大的困难在等着他们,如此下去,伤病员不但性命不保,还会拖累整个队伍。于是,所有患病、受伤以及体力不支的人被留下,巴尔沃亚带领剩下的一小部分身体还算强壮的人开始下一段征程。

地势终于渐渐升高,令人厌恶的茂密丛林也开始渐渐稀疏起来。没有了它们的阻挡,同时也丧失了它们对太阳的遮掩——这群可怜的人就像一只只弱小的蚂蚁,完全暴露在毒辣的艳阳之下,任凭它炙烤,就连身上沉重的装备也被太阳烤得滚烫。这群还算强壮的人也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们缓慢地爬着这个斜坡,目标是上面的高山——也就是印第安人口中可以眺望两个大洋的地方。

历经18天的艰苦奋斗,他们成功克服了旅程中最困难的障碍。越往高处,视野越宽广,空气越新鲜,那条可以眺望两个大洋的山脊也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一切都呈现出明朗的迹象,这真的是令人大为振奋。

然而危险却不肯轻易放手。在即将脱离大自然设下的重重险境时,一群土著人出现,他们猝不及防。不过对于曾无数次征服印第安人的巴尔沃亚来说,眼前这几百名印第安人武士实在算不了什么。只要一排火炮,便能轻而易举地将他们制服。然而这次巴尔沃亚却没有这样做。可能是厌倦了土著人被电闪雷鸣惊吓的表情,以及他们抱头鼠窜的狼狈模样。这一回,巴尔沃亚将俘获的土著人捆绑起来,任由那群膘肥强壮但已经饥肠辘辘的狼狗去撕咬、吞吃,从中获取另一番快乐。

这就是这群西班牙入侵者的模样,能够满足他们内心快乐的,除了斗牛和击剑,恐怕就是这种惨无人道的屠杀了。这群基督教徒一面虔诚地信仰上帝,另一面却打着上帝的旗号去做令人发指的事情;一面英勇无畏,创下丰功伟绩,另一面却尔虞我诈,互相欺瞒,并且还夹杂着极高的自我满足。

巴尔沃亚就是这样。在他将土著人俘虏残忍杀害并获得极大享受的同时,他同样意识到自己即将在人类历史上将创建丰功伟绩——9月25日将是他决定历史的时刻。于是,他便以这种西班牙式激情来显示他对自身使命的理解和赞美,并设定了在那决定历史时刻他所应当具有的非凡姿态——

血腥的屠杀过后,巴尔沃亚从一名印第安人口中得知,不远处的那座山峰之巅便是眺望新大洋的地方。于是,他立即做出部署:“伤员以及不能行动的人全部留下来,其他人,只要还有力气的,都跟我走!”

就这样,第二天,巴尔沃亚率领所有还能行军的67人,开始攀登高峰的征程。将近上午10点,眼看就要到达山顶,那片新大洋就在他们不远处,所有人都兴奋而激动起来。就在这时,巴尔沃亚却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全体人员停止前进,原地待命!”他这样说道。“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人知晓的大洋,我怎么能和别人一同分享呢?我要成为横渡大西洋以后发现新大洋的第一人、第一个西班牙人、第一个欧洲人、第一个基督教徒!历史将会把我的名字载入史册,我将永垂不朽!”他在心里这样说道。

就这样,巴尔沃亚独自一人朝着山巅走去。他左手举着旗,右手握着剑,心脏因激动而怦怦直跳。周围一片寂静,群山将光线挡住,只投下一片片的黑影。眼前这个影子从容地向上攀登着,他知道胜利在离他只有几步之遥,并且向他慢慢靠近。一步,两步,三步……终于,巴尔沃亚来到了山巅。

这是多么伟大的时刻啊!

巴尔沃亚陶醉着。眼前是一派非凡的美景:山坡上满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山坡下大海一望无际,海面在太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令人炫目。就是它,这个令所有航海家魂牵梦萦的地方,这片连接着美洲、印度和中国的蔚蓝大海,这个让哥伦布以及一切冒险家都渴求但从未成功的梦想——如今,就在他的眼前,就在这双第一个发现它的欧洲人的蓝色眼睛里。

巴尔沃亚久久陶醉着,他眺望远方,感到无与伦比的幸福和自豪。当他尽情地享受完作为发现新大洋第一人的满足后,才将他的伙伴们叫上来。

在这样雄伟壮阔的景色面前,谁能不激动不振奋呢?后上来的伙伴们,那种振奋的心情和自豪感丝毫没有比巴尔沃亚少,反而更加疯狂。他们呼喊着,攀爬着,奔跑着,一路上激动的心情,加上狂热的肢体动作,使他们气喘吁吁。这群历尽千辛万苦的冒险家,终于如愿以偿,亲眼看到了这片新大洋。

他们热切地交谈着,指点着,满身的疲惫全都抛在脑后。嘈杂间,随行的安德烈斯·德·巴拉神父突然唱起了感恩诗,这歌声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令这群粗鲁的人顿时安静下来。紧接着,这首圣歌便从这些生硬又粗糙的喉咙中传出来,飘扬在山谷之中。歌唱结束,众人又在神父的指挥下砍下一棵树,做成十字架,并在十字架上用花体字刻上他们伟大国王的名字。那伸向两侧的横木,好像一个人的臂膀,企图将两边的大洋尽收怀中。

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令印第安人目瞪口呆。他们永远不能理解,这样一群粗鲁野蛮之人,竟然能够在一首歌的召唤下安静下来,并且顺从地听命于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力量的人。

庄严的仪式结束,巴尔沃亚起身说道:“仁慈的上帝啊,感谢您庇佑我们,感谢您赐给我们这样的荣誉,请您继续保佑我们吧!”就像其他一切虔诚的基督教徒一样,巴尔沃亚同样感激上帝。“除了上帝的庇佑,我们也要靠自己的奋斗!这里有数不清的黄金,如果你们继续跟随我,我会把得来的黄金分给你们,你们将成为最富有的西班牙人!”巴尔沃亚做出这样的允诺,是因为接下来寻找黄金之国的旅程,他需要这些人的帮助才能完成。

接着,这位英勇的冒险家,郑重地将手中的旗帜高高举起。西班牙的旗帜昂起头,高傲地迎风飘扬,好像在说,“只要风吹过的地方,我都要占领!”

这样历史重大的时刻,人们总是想将它记载下来,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巴尔沃亚也不例外。

安德烈斯·德·巴尔德拉瓦诺是随行的文书,他将羊皮纸、墨水盒和羽毛笔藏在密封木匣里,穿过原始森林时它们并未损坏。巴尔沃亚命他起草一份文件,将这个伟大的历史瞬间记录下来。于是他写道:“1513年9月25日,国王陛下的总督、卓越而极受尊敬的巴尔沃亚队长,率先攀上高峰之巅,并成为看到新大洋——南海(编者:即后来人们所称的太平洋)的第一人。后来者,这些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的士兵们,在巴尔沃亚队长的指引下,也得以看到这片大海。这一切都是巴尔沃亚队长的功劳。”然后,他又让这67个人在文件上签字,以证明所言属实。

于是,1513年9月25日,这个发现地球上最后一个大洋的日子,就这样被载入史册。珍珠海滩和黄金之国

发现新大洋的光辉事迹已经载入史册,接下来,他们要走下山,同新大洋进行更加亲密的接触——触摸这片新大洋的海水,品尝它的味道,更为重要的是,获取战利品。

历经两天的行程,这支队伍已经到达山下。然而怎样到达海滩呢?巴尔沃亚命所有人分头行动,以便找到通向海滩的最短途径。最终,阿隆索·马丁带领的第三组率先到达。

追逐功名并不是英雄人物的特权,小人物同样热衷于此。这个探险小组的所有成员,乃至一般的士兵,无不对不朽的功名有着热切的向往。于是,阿隆索,这个平庸之辈,在将自己的手和脚弄湿后,效仿巴尔沃亚的做法,命令文书写下一份文件,以证明他是触摸新大洋海水的第一人——好像这样就可以将这个如此渺小的“我”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之后,阿隆索·马丁才向巴尔沃亚报告了自己的情况。

巴尔沃亚总是能够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为自己设定非凡的姿态——第二天9月29日,也就是米迦勒节,巴尔沃亚只挑选了22人跟随他。他全副武装,一手握剑,一手举着天主之母之像卡斯蒂亚旗,身上还背着盾牌,俨然一副圣米迦勒的模样。他以一副主人的姿态坐在一棵树下,好像那海水都成了他的奴隶。那漫上来的波浪仿佛是舔他的小狗。这时,“主人”巴尔沃亚才站起身来,朝海水走去,直到海水没到髋部,他才将全身浸泡到这片新大洋中。

紧接着,巴尔沃亚挥舞着那面卡斯蒂亚旗,高喊着:“卡斯蒂利亚王国、莱昂王国和亚拉冈王国的至高无上的君主斐迪南和胡安娜万岁!我要以两位国王的名义去占领这里的一切,我要使这里永远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室的殖民地,我将用我的生命去保卫这片土地!不论是哪里的入侵者,只要他们胆敢踏上这里的土地,我将奋勇抵抗,将他们驱逐出去!因为这里只属于卡斯蒂亚二王,并且永远只属于他们!”

这是多么慷慨激昂而又赤诚忠心的宣誓啊!在场的所有西班牙人都被他们的巴尔沃亚队长深深感染,每个人都重复着这段誓言。大海的呼啸声在此刻都黯然失色。然而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位声称自己是国王忠实仆人的人,在数月以前,还是朝廷的叛乱者和亡命之徒。

宣誓完毕,这些“国王的忠实仆人”又都舔了舔海水。他们发现这海水确实是咸的,于是高呼:“感谢上帝!”安德烈斯·德·巴尔德拉瓦诺不愧是尽职的文书,他又将这一宏伟场面记录下来:“22人,以及文书安德烈斯·德·巴尔德拉瓦诺是第一批踏入南海的基督教徒,所有人的手和脚都触摸了这片新大洋的海水。为知晓这里的海水是否与其他海水有所不同,每个人都亲自品尝,并发现这里的海水也是咸水,他们齐声感谢上帝。”

丰功伟绩已经载入史册,接下来,到了获取战利品的时候。除了从土著人手中得到的一些黄金外,岛屿上不可计数的珍珠令所有人都大为惊喜。而这里的珍珠并不昂贵,甚至比贝壳、沙粒还不值钱。在这堆印第安人进献的珍珠中,有一颗珍珠有幸被镶嵌到了西班牙和英国国王的王冠上,并被命名为“佩莱格里纳”,西班牙著名剧作家塞万提斯和洛佩·德·维加都对它赞不绝口。

然而人的欲望从来不会满足。尽管珍珠已经将他们全身上下所有的口袋都塞满,他们还是不能割舍对黄金的爱恋。几番打听后,一名酋长告诉他们,在大海南边的那片山脉的背后,有一个叫“皮鲁”的国家,那里蕴藏着无尽的宝藏,他们的国王在举行宴会时吃饭、饮酒、喝水所用的器皿都是黄金做的,他们用一种长着四条腿的巨大牲口将宝藏运到国王的宝库里。

酋长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巴尔沃亚的思绪也随着酋长手指的方向飘向远方。“皮鲁”这两个字在此时深深地烙进他的心底。这是巴尔沃亚第二次得到意外指示了。柯马格莱告诉他的新大洋和宝藏之地——珍珠海滩,他都已经找到,那么这一次,这个黄金之国(编者:历史上是指南美洲沿西部海岸线一带秘鲁等国,曾创造了南美辉煌的“印加文明”。),他是不是也能顺利找到呢?”到秘鲁去寻求新的庇护

巴尔沃亚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酋长所指的远方,“皮鲁”即“秘鲁”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此时的巴尔沃亚就是一块磁铁,而远处那个黄金之国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他,令他无法自拔。

然而不论这磁力有多强,这块小小磁铁终究也没有办法靠近——巴尔沃亚身负重伤,躺在印第安人抬着的吊床上奄奄一息。随行的队伍只剩下二三十人,并且都已经精疲力竭。巴尔沃亚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情况下,再去冒险只能是死路一条,返回达连是他唯一的选择。

即便是返回的路程也没有那么容易。来时所经历的困难又一次上演,他们必须再次打败土著人的进攻,再次穿过那片恐怖的低洼地,再次经受一切磨难和艰辛。更何况这群人患着热病,没有任何的战斗力。

1514年1月19日,历经四个月的艰难行军,巴尔沃亚军队终于返回到达连的土地。

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举总算完成了,地球上最后一个大洋自此被人类所发现。巴尔沃亚同样履行了他的承诺,所有追随他的士兵都分得财宝,并因此而变得富裕。哥伦布以及其他殖民者所得到的财宝远远不能与之相比,所有殖民者的财宝加起来,甚至只是他们的一小部分。

除了分配给士兵,巴尔沃亚还将五分之一的财宝进贡皇室,他的狼狗莱昂西科也分得一杯羹。和其他士兵一样,莱昂西科获得500金比索,作为它在撕咬土著人时英勇表现的奖励,所有人对此毫无异议——不仅如此,对于巴尔沃亚的任何决定,这片殖民地上的人都十分遵从。再也没有人对这位总督的权威提出质疑,人们像崇敬神明一样尊崇巴尔沃亚,而在此之前他还是不值一提的冒险家和叛乱者。“巴尔沃亚率领一队人马穿过赤道地峡,发现人类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新大洋——南海,并为国王征服了附近的殖民地,获取大量财宝!”巴尔沃亚向西班牙朝廷送去了这样的书信,这位曾担忧自己命运的叛乱者,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环绕在他命运上空的乌云终于散去,预示好运的艳阳终于升起。

然而命运却总爱开玩笑,在将你捧上云端的时候再将你重重摔下。巴尔沃亚就是摔得最惨的那个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巴尔沃亚生活在众人的尊敬与爱戴中,他享受着不朽事业所带给他的荣耀。那是六月的一天,阳光灿烂,海滩上人头攒动。要知道,生活在仿佛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达连居民并不喜欢热闹。那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让这些人一反常态?原来,远方出现了一艘船,在这个荒凉的地方简直是奇迹。不,不止一艘,是两艘、三艘、四艘……天呐,整整二十艘!二十艘扬着白帆的大船,组成一支船队向达连驶来。

人们瞬间明白了这一切。这支船队正是由巴尔沃亚那封声称附近有南海和黄金之国的报告招来的。他在信中请求朝廷援助他1000名士兵以便完成这项伟大事业。得知有黄金之国,西班牙朝廷自然欣喜若狂,立即派出一支舰队。然而他们却将此项伟大的任务交到另一个人——佩德罗·阿里亚斯·达维拉(即佩德拉里亚斯)手中,他出身名门贵族,年已六十,德高望重。此行除了寻找黄金之国外,他还被任命为达连的真正总督,肩负着整顿达连治安,并将叛乱者绳之以法的使命。

此时的巴尔沃亚,在报告完这个黄金之国的消息后便已经失去价值,朝廷不会原谅一个背叛他的人,更不用说将这项使命赋予他,而那封报告他丰功伟绩的信函还飘荡在去往西班牙的大洋上——这一切对巴尔沃亚都是极为不利的。

而这位新上任的总督佩德拉里亚斯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不仅身负寻找黄金之国的重担,还要谨慎小心地处理巴尔沃亚的叛乱事件,不论他有罪与否,都要找出证据——这可真是一只烫手的山芋。

就在这位真正的总督还在左右为难的时候,事实的真相令他大为震惊。原来,这位叛乱者已经完成了本该由他完成的使命,不仅发现了新大洋——南海,而且还带回数不清的珠宝。他已经取得丰功伟绩,其壮举仅次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而他的名字也已经被历史铭记,熠熠生辉。“本来应该由我去完成的使命被这个叛乱者抢先完成,本该属于我的荣耀被他抢夺去,本该载入史册永垂不朽的应当是我,而不是这个无耻的叛徒!”尽管表面上恭维,佩德拉里亚斯的心底却充满了愤怒和嫉妒。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个凶险的对手已经树立,为巴尔沃亚悲惨的命运埋下伏笔。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对西班牙朝廷有杰出贡献的人,佩德拉里亚斯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处置他。现在殖民地上所有的人都视巴尔沃亚为英雄,为了站稳脚跟,不触犯众怒,佩德拉里亚斯将心底的仇恨深深隐藏起来——不但为这位叛乱者举杯,为他庆贺,只字不提其驱逐前总督的行为,甚至将身在西班牙的亲生女儿许配给他。这位总督的胸襟看来是多么宽广啊,然而谁又知道这张笑脸背后隐藏着的是一把锋利的剑,无时无刻不想把他口中的“英雄”杀死!

巴尔沃亚那封报告其丰功伟绩的信函终于抵达西班牙,人们对于他的贡献同样感到既惊喜又振奋。果然如巴尔沃亚当初所想的那样,这项丰功伟绩使他得到了庇佑——西班牙朝廷不但没有追究他之前的叛乱行为,还为他这个一直“有实无名”的总督补上一份委任状,并要求佩德拉里亚斯凡事都同巴尔沃亚商讨,共同管理这片西班牙的殖民地。

巴尔沃亚终于如愿以偿,但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当然知道佩德拉里亚斯对他的嫉妒和仇恨,更何况一山不容二虎,两个总督必然无法和平相处。而最致命的是巴尔沃亚手中并无实权,军权和司法权都掌控在佩德拉里亚斯手中——这样,他便又一次处于万分危险的境地,并且丝毫不亚于第一次危机。“既然我已经从丰功伟绩中获得庇佑,那么再尝试一次有何不可!”面临同样危险的巴尔沃亚,决心再一次冒险,去更大的丰功伟绩中寻求庇佑。于是,他表面上向佩德拉里亚斯提出申请,组建一支队伍到南海沿岸去开辟并占领新的殖民地,实则密谋建立自己的舰队,开辟自己的领地,摆脱佩德拉里亚斯对他的监控和束缚,并等待时机去征服传说中的黄金之国。“倘若他不幸在途中死了,那倒省了我的麻烦;万一成功的话,以后再慢慢想办法把他扳倒!”佩德拉里亚斯爽快地答应了,他也没安什么好心。

于是,我们这位伟大的冒险家又一次踏上了探险的征程,并奢求第二次在丰功伟绩中得到庇佑。“皮鲁”这个遥远而模糊的名字始终萦绕在巴尔沃亚的心头,如今,他就要向这个美梦进发。但要到达那里,他必须再走一次第一次探险时所走的路程——那危险重重的地峡,以及连绵不断的高山,并且还要在翻过高山以后建立自己的舰队,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征服那里的土著人,占领珍珠海滩和黄金之国。为此,他不得不增加物资,不仅率领自己的人马,还携带几千名土著人,并让他们拉着木材、木板、船帆、铁锚和绞盘。这次行动远比第一次冒险更加雄伟而辉煌,但历史却没有给它过多的赞美。

而这次幸运之神也没有庇佑他,困难接踵而至。先前的困难仍旧摆在那里:茂密的灌木丛林,炙烤的毒辣太阳,隐秘的沼泽泥潭,突然出现的土著人的攻击……而新的困难也是层出不穷:就在穿越那片闷热潮湿的低洼地时,可恶的蠹虫蛀毁了土著人拉的木材,在到达以前就已经全部腐烂,不能使用;就在巴尔沃亚在巴拿马海湾重新锯好木板,并成功制作第一批双桅帆船的时候,洪水突然间暴发,将船只冲向大海。

接二连三的挫折并不能令巴尔沃亚气馁,心中的“皮鲁”始终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他终于又成功建造了两艘双桅帆船,“等我再建几艘船,我就能出发了!”巴尔沃亚现在依旧雄心勃勃。

再来几个英勇的军官,再给他一支精良的部队,再多一点时间,再有一点点好运气,那么巴尔沃亚的英雄梦想就能实现,征服秘鲁,战胜印加人的巴尔沃亚将再一次被载入史册,后来的皮萨罗就没有机会流芳百世。

然而幸运之神在庇佑他完成第一次丰功伟绩后就离他而去,再也没有神灵来帮助他实现这个更加伟大的梦想。走上断头台

不得不承认巴尔沃亚有着极大的毅力,他在挫折面前所表现的英勇顽强令人敬佩。正当他的宏伟蓝图慢慢有所起色的时候,危险也正同他一步步靠近。

要知道,远在达连的那位总督,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巴尔沃亚,那是一双饿狼的眼睛,随时都准备将猎物厮杀。这一天,巴尔沃亚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达连的信函:“亲爱的巴尔沃亚,我思之再三,觉得你现在远征实在有很多不妥之处,不妨你先回到阿卡拉,我们再做一次商谈!”信中佩德拉里亚斯热情洋溢,言辞恳切。而急需增援的巴尔沃亚没有多做考虑,就奔向阿卡拉赴约。这欺诈到底是出于嫉妒,还是佩德拉里亚斯已经知晓了巴尔沃亚的宏伟计划,我们不得而知。总之,这项阴谋就这样实施了。

踏上岸的巴尔沃亚远远地便望见弗朗西斯科·皮萨罗,那是他多年的战友,同他一起出生入死、发现南海的兄弟。船一到,巴尔沃亚便急忙向他走去,赶着拥抱他。然而谁知,这一队正步向他走来的士兵,不是迎接他,而是逮捕他。皮萨罗将手重重地放在他昔日的队长和朋友的肩上,宣布巴尔沃亚已经被捕。

谁都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皮萨罗也不例外。他早就想去征服黄金之国,早就渴望建立丰功伟绩。当佩德拉里亚斯总督交给他这项任务的时候,他自然欣然接受。

紧接着,佩德拉里亚斯总督开始了对巴尔沃亚的审判,这显然是一场不公正的判决:巴尔沃亚等人蓄意叛乱,择日处死!就这样,巴尔沃亚连同几个忠实的朋友,在几天之后便走上了断头台,刽子手快刀一挥,这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太平洋的人就这样死去。那双曾经同时眺望过两个大洋的眼睛,也永远地闭上了。第二章帝国末日:拜占庭帝国的陨落1453年5月29日

公元395年,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位于原罗马帝国东部的部分被称作“东罗马帝国”,首都在拜占庭,也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因此人们也习惯将东罗马帝国称作“拜占庭帝国”。在它最鼎盛的时期,领土包括现在的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到了15世纪,拜占庭帝国从繁盛走向衰弱,内忧外患,困难重重。

此时,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已灭亡,土耳其穆斯林的奥斯曼帝国兴起,它的强大直接威胁着风雨飘摇中的拜占庭帝国。当拜占庭帝国向欧洲求救时,欧洲却因双方的宗教信仰不同,差异无法弥合而拒绝援助拜占庭,坐视其被奥斯曼帝国一点点吞食。

终于,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占领拜占庭首都,东罗马帝国灭亡。拜占庭的危机与希望

1451年,年仅21岁的穆罕默德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第七代君主。这位日后被称为“征服者”的年轻苏丹,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凭借他的骁勇善战和足智多谋,开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新纪元。

那一年的2月3日,穆罕默德的父亲穆拉德二世去世。两天后,身处小亚细亚的穆罕默德收到了这一消息。尽管当时的穆罕默德十分年轻,但他极为精明而睿智,处事雷厉风行。得知消息后,他没有丝毫的迟疑,径自骑马奔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渡海到达加利波里。同它的主人一样,这匹马也十分能干,载着它的主人一口气跑完120里。

到达加利波里后,穆罕默德才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告知他的亲信们。这个拥有非凡魄力的新苏丹开始筹划维护王位的一系列行动——他先是集合一支精锐部队跟随自己前往首都亚得里亚堡,以防止其他人觊觎王位,事实上他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紧接着,为防止日后王室之间的争斗,对身边有可能威胁其地位的人,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

穆罕默德最终登上了王位。

这位奥斯曼土耳其的新苏丹有着英俊的面容:一双漂亮的眼睛,不时露出忧郁的神情,再加上一个尖尖的鹰爪鼻,将英俊的气质完全衬显出来。

然而英俊的外表之下,隐藏的却是一颗极为复杂的心——将勤奋的工人、毫无畏惧的士兵、善变的外交家等标签安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他一面虔诚,另一面又为了巩固王权,剪除异己;他一面待人充满热情,但在热情和善的外表下,他实际城府极深;他是一个拥有渊博学识、懂得欣赏艺术的温文尔雅之人,他甚至能用拉丁文阅读有关罗马伟人的传记,诸如恺撒大帝传,但同时他又有着帝王独有的冷酷。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赞叹,神奇的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也会将不同的性格赋予同一个人。

相较于父亲穆拉德的成熟稳重,穆罕默德显得更加积极——小小年纪,他就已经规划好了雄伟的一生。他放下豪言壮语要征服欧洲,一定要超过祖父耶塞特一世和父亲穆拉德二世所建立的业绩。拜占庭,这个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城邦,便是他出征欧洲的第一站。

事实上,拜占庭能够存留至今已经是个奇迹。

遭受无数侵略者的入侵后,当年纵贯波斯、阿尔卑斯山脉一线,从欧洲一直延伸至亚洲沙漠的东罗马帝国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个当年几个月的行程都无法穿越的世界帝国,如今只消三个小时,便可走遍这个国家的每个角落。这头曾经纵横几个大洲的雄狮,终究还是倒下了。拜占庭,就像一颗被罗马帝国遗忘的珍珠,孤独地遗留到现在。历经无数次的战争、入侵、劫掠、瘟疫以及内部纷争之后,拜占庭帝国已经千疮百孔,大厦将倾。热那亚人霸占了城郊的加拉太,奥斯曼土耳其人侵占了城墙以外的所有土地。拜占庭帝国,只是一座教堂、一处宫殿和一圈城墙的代名词而已。

城邦已经摇摇欲坠,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又缺少英勇善战的士兵,好像轻轻吹一口气,它便顷刻间土崩瓦解——更何况如今外面是一支全副武装、准备良久的精锐部队。力量如此悬殊,倘若没有外界的援助,拜占庭根本无法存活。君士坦丁十三世的皇冠像浮萍一样在时代的风雨中飘摇。

当拜占庭人得知穆罕默德即位的消息后,万分惶恐。

君士坦丁十三世还是做了最后一搏——他意识到存留至今的拜占庭拥有欧洲最古老的文明,代表了整个欧洲过去的辉煌和荣耀,而且还是基督教世界在东方最后的堡垒。他紧紧抓住这一点,向基督教各方派出使节,请求援助,然而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当这位皇帝四处请求援助的时候,没有人理会他。派去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罗马的使节全部无功而返——这对于当时的拜占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为什么呢?原来,基督教世界内部局面已经相当混乱。自1054年东派教会和西派教会分裂以来,权力之争、神学教义之争从未间断,双方之间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即希腊正教不服从西派教会即罗马教会的最高权威,同样罗马教会也不服从希腊正教的最高权威。

现在为顾全大局,希腊正教不得不做出牺牲。穆罕默德即位后,希腊正教慌忙地向罗马教会表示服从以获得援助。要知道,还没有火烧眉毛时,希腊正教可是十分固执的。1438年的斐拉拉会议和1439年的佛罗伦萨会议上,希腊正教以帮助拜占庭抵抗奥斯曼土耳其的进攻为条件,进行两会统一的谈判,并达成罗马教会与希腊正教合一的决议。然而在奥斯曼土耳其对拜占庭的威胁稍稍放松的时候,希腊正教的一些教会又开始趾高气扬,对联合计划的条款提出抗议。

不论过程如何曲折,最后的结果总算差强人意。罗马教皇派出使节向全世界宣布:基督教已实现大团结,谁同拜占庭作对就是同整个基督教世界作对!在这样的保证中,欧洲的一艘艘战船开始准备,前来支援。拜占庭总算找到一个有力的帮手,可以支撑它迎接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了!

环绕在拜占庭上空的团团乌云终于散开,阳光从缝隙中漏了下来,拜占庭人看到了一丝希望。裂痕难以弥合

乌云仅仅是一时偷懒才让阳光从缝隙中漏出来,不久,团团的乌云又将拜占庭笼罩起来。

1452年12月的一天,圣索菲亚大教堂里热闹非凡。闪闪发光的大理石和玻璃图案、琳琅满目的装饰品、一排排灯火通明的蜡烛、不时飘荡在教堂上空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赞美诗……一切都将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教堂映衬得一派祥和。

伊斯多鲁斯作为罗马教廷的代表正同希腊正教的牧首格列高利一起做弥撒,两人在圣坛前亲如兄弟一般。教堂里第一次传出教皇尼古拉五世的名字,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希腊正教第一次得到一致承认。那首赞美诗,同样是第一次用拉丁语和希腊语同时唱起。施匹利迪翁的圣体在两派教士的合作下被抬进教堂。

罗马教会同希腊正教终于统一了!

君士坦丁堡皇帝率领帝国权贵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见证了这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刻。“你们是无耻的叛徒!你们出卖了自己的信仰!”教堂外传来的谩骂声清晰入耳。盖纳蒂奥斯,这位正直的希腊教士,怀着对希腊正教的无比忠诚,强烈地谴责那些背叛信仰的人,极力反对两会统一。

原本,历经漫长分裂和不休争斗的基督教世界将统一起来,整个欧洲在精神上将重新合为一体。可是,大教堂里团结的歌声在萦绕良久后散去,刚刚达成的和解就在这盲目的破坏中又一次化为泡影。既然希腊正教并不是真正归顺,那罗马教会又何必信守诺言?

和解之路就这样又一次破灭,拜占庭得到援助的希望也渺茫起来。进攻的号角响起

1453年4月5日,奥斯曼帝国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这座孤零零的城堡进发,进攻拜占庭的号角终于响起。

这一天,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一身戎装,威武地走在大军的最前面。这位虔诚的苏丹还不忘向真主祈祷。他郑重地脱下鞋子,光着脚走上事先命人铺好的地毯,然后俯身而跪,向麦加所在的方向连磕三个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