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6)考研政治考点精讲(最新二维码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12:13:40

点击下载

作者: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研究委员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6)考研政治考点精讲(最新二维码版)

中公版·(2016)考研政治考点精讲(最新二维码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公版·(2016)考研政治考点精讲(最新二维码版)作者: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研究委员会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5-03-01ISBN:9787510075650本书由北京千秋智业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四大技巧”教你攻克考研政治高分难关构建逻辑框架掌握核心考点追踪名师点拨关注时政热点

亲爱的读者,本书中的二维码为对应的理论视频讲解,只要扫一扫码,就可以听中公名师讲解,提高学习效率。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共100分,考查五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分)。综合这五大学科可见,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庞杂、理论繁多,但因其逻辑鲜明、时代感强,又可称之为一门非常“接地气”的课程。

相比较考研英语“刁”、考研数学“难”来说,考研政治虽涉猎范围广,但考查难度有所降低,因此,考生取得高分的几率更大。而政治要想取得出类拔萃的高分,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技巧。为此,本书为考生总结了四大技巧,帮助考生取得考研政治的高分。构建逻辑框架

思想政治理论由于学科多、内容杂、知识点多,考生需要构建这五大学科的逻辑框架,将每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使所记忆的内容逻辑清楚、条理清晰,这样考生可避免混淆知识点,并准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书在每一学科前都设置有“本部分逻辑图”,帮助考生从整体把握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以中国近现代史纲为例,其“本部分逻辑图”如下所示:掌握核心考点

思想政治理论虽然内容杂、知识点多,但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是考试考查的重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这门学科时抓住核心考点,有主有次、理清重点。

为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核心考点,本书不仅在“核心提示”中对每个章节的重要考点进行提示,而且在“大纲解析”中用黑体进行标注,标注的核心考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考点,二是与每年重大时政热点相关的考点、选择题的命题要点以及分析题的答题要点。追踪名师点拨

思想政治理论这门课程虽然总体来说难度并不大,但并非每一学科都容易理解。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难度较大,对理解力的要求较高,仅凭自身学习是不够的,需要有名师进行点拨。

为帮助考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本书针对知识点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名师点睛”,包括点睛重点、难点、易混淆知识点和与时政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同时,本书在每一学科和每章内容之前都配套相应的名师微课,考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关注时政热点

思想政治理论从整体考查角度看,命题的时效性非常强。纵观整套试卷,都是每年(1月~12月)所关注的时政热点,当年的热点问题都是考查的重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需要关注所考当年的热点问题。

关注当年的热点,并非盲目关注时政事件,考生可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用理论分析思想、历史,包括当前存在的思潮和重大历史事件等;二是用理论分析现实,包括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方针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国内的重大政治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确的学习技巧是通向目标的桥梁和抵达目标的重要保证。希望本书精心总结的四大技巧,能助考生一臂之力,使考生顺利攻克考研政治难关,拿下政治高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研究委员会二〇一五年三月于北京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师讲解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学科,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从整体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本学科由八章构成,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即总论,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马克思主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为我们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四章),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部分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使我们对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理解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部分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和垄断资本理论。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以及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垄断资本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垄断资本的实质和特征。

第四部分(第七章~第八章),即科学社会主义,这一部分讲述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学说。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讲述了社会主义理论,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完善,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讲述了共产主义学说,揭示了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本部分逻辑图题型题量2010~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题型、题量与所占分值分布表考点分布复习攻略

1. 把握宏观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四部分。既相独立又相依存、密不可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总论从总体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回答了“世界是什么”(辩证唯物论)、“世界怎么样”(唯物辩证法)、“怎样认识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四个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分析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开始,系统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部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新,特别是重点阐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及坚持和完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重要性。总体上把握这门学科的宏观逻辑体系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另外考生还要注意到本学科政治经济学部分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在内容上有很大程度的压缩,考生在复习之前必须要明确。

2. 理解原理概念。本学科中的原理概念看似简练概括实则内涵丰富,考生需深刻理解方能透彻领悟其内涵外延。马克思主义每一个基本原理,都全面地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一定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例如,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二者相互排斥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相统一的一面。

3. 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理解经典作家的语录和名人名言的含义;二要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包括历史典故、名人趣闻逸事、科技发明以及现实生活在内的热点问题。

4. 综合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分析题,考查的是考生运用哲学原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道题目往往既考辩证法、认识论,同时又考唯物史观。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多做练习题、真题,通过做题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分析题的命题规律,再反过来检验复习效果,提高作答分析题的能力。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名师讲解核心提示

本章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学科的总论。本章核心考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本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在复习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本章知识点。知识图谱大纲解析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一)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

1.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 从阶级属性来看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其[2][3][4]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由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到了19世纪30年代,“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举行了两次起义,1838年英国爆发了延续十余年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英、德的三大工[5]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几次工人运动均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这些客观条件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会变成现实。[6]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我们从他们的生平事业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革命理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他们始终同人民息息相通、命运与共,有为人类谋幸福、为无产阶级求解放的革命献身精神;二是他们的革命精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他们的全部科学研究都是同革命实践紧密联系的,是伟大的理论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三是他们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治学态度之严谨、勤奋毅力之惊人、涉及领域之广、造诣之深,为世界思想史所罕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7]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8][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10]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列宁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1]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其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其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12]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13]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一脉相承表现在它们都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和社会理想,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在它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运用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14]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开拓。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提高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名师点睛

[1]本知识点是本学科的入门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是学好本学科的基础。考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含义的多角度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各个部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4]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5]考生需要掌握三大工人运动的时间、名称,本知识点有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6]本知识点比较重要,考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本知识点容易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7]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马克思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哲学史上的新纪元。

[8]劳动价值论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

[9]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10]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11]本知识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在本章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2]本知识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相区别记忆,不要将二者相混淆。

[1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彻底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本知识点是选择题的重要考点。

[14]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名师讲解核心提示

本章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本章核心考点主要有: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意识的本质,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形式,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规律的根本特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与过程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辩证思维的四种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本章主要以选择题和分析题的形式考查,且分析题的命题点多集中于辩证法部分。其中,2010年单项选择题考查过两次,多项选择题考查过一次;2011年单项选择题考查过一次,分析题考查过一次;2012年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各考查过一次;2013年单项选择题考查过两次;2014年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各考查过一次;2015年多项选择题考查过两次,分析题考查过一次。从近年考研政治考查情况来看,本章知识点每年都会考查,属于高频考查章节。考生在复习本章内容时,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唯物论与辩证法中所包含的相关知识点,并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来分析与作答材料题。知识图谱大纲解析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1. 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 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3. 哲学[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及含义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3]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4]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5]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6]知论和不可知论。(1)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2)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7]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1)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2)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8]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五)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9]

1. 物质范畴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10]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2.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中。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11]括起来”。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12]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纳入对物质的理解,既把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又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六)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3]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 意识的起源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 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

[14]的。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15]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真题链接(2010年第17题)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删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的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年版又删去“为维护其统治而设”。再如1971年版在解释了“雉”就是“野鸡”之后,紧跟着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1992、1998年版也一样,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语词的发展变化,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印记。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A. 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 取决于语词含义的改变C.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D. 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参考答案】ACD(七)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6]

1. 物质与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17]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 运动与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18]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真题链接(2013年第1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 运动的衡量尺度B. 运动的内在原因C. 运动的普遍状态D. 运动的存在方式【参考答案】A

3. 物质运动与时空[19]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20]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真题链接(2014年第17题)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 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 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B. 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C.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D.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参考答案】BD(八)社会的物质性

1.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21]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2]

2. 人类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首先,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其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最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九)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23]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2.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第二,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 实践的本质含义[24]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5]

2. 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活动本身及其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6]

3. 实践的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人类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第二,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物质生产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

第三,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与文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现象及其客观规律的探索过程。

科学文化活动是一个综合体,它既不仅仅是认识活动,也不全是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科学文化实践主要是指那些具有客观行动和对事物起变革作用的科学文化活动。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二)实践与人的存在[27]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

总之,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三)实践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现分化与统一

1. 物质世界的分化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28]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9]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因此,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四)实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0]

1. 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2.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真题链接

1. (2010年第3题)下面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A. 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 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 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 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参考答案】D

2. (2011年第34题第1小题)(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五)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31]

2. 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主要体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 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