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教育?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经济、金融、会计(2014)(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15:38:43

点击下载

作者:命题研究中心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合教育?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经济、金融、会计(2014)

天合教育?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经济、金融、会计(2014)试读:

前言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异军突起。这不仅在聘用机制上体现了更透明、更公平的理念,同时也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社会状况下为广大待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因而,这些招聘考试受到众多大学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员的特别青睐。在这些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活动中,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尤其引人注目。自2004年以来,山东、河南、辽宁、河北、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江苏、内蒙古、青海、吉林、福建、甘肃等省(自治区)的农村信用社机构在公务员考试机制逐渐成熟的基础上,相继面向社会公开开展招聘考试活动。

相对于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活动发展的蓬勃之势,其相关辅导用书却是匮乏不堪,这给众多致力于报考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从服务考生、方便考生的宗旨出发,在市场调查、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会同该行业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了近年来各省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试大纲(要求),总结了信用社招聘考试的命题规律,探讨了未来的考试命题趋向,并以此为基准,及时组成精锐的丛书编写小组,编写了这套“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包括《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金融、会计》、《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法律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经济、金融、会计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计算机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一本通》、《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共十册。它以简练的行文体例、实用的知识要点、众多的历年真题、权威的专家详解为基本特色,采用手把手的方式,教会考生获得高分的技巧。

1.权威性

本系列教材是在组织行业内相关专家学者充分调研各省市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试大纲(要求)、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组织精锐的编写团队进行编写的。不论从知识内容讲解方面,还是体例安排和考点预测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2.针对性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对而言,其招聘考试的命题方向与公务员、村官等考试的命题方向有很大不同。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编写教材时,立足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实际,在公共基础知识之上,着重讲解信用社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内容。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大都是农村信用社选拔考试的重要考点所在。

3.实用性

本系列教材不论是在体例安排方面,还是在内容讲解方面,均以方便考生高效率备考复习为宗旨,务求实用。在体例安排上,为了提高对考点训练的实效性,我们在每章知识内容后面设置了真题实训与详解、考点强训两个板块,以便考生熟悉农村信用社考试命题情况,准确把握考试命题方向。在内容讲解方面,除了详尽的知识讲解外,我们还根据考生自学的特点,随书赠送同步光盘一张,内含每一章节的考点自测题库及众多实用备考辅助学习资料,学练结合,事半功倍。

4.超值性

本系列教材的考生读者可以随时关注我们的专业网站www.thjy888.com。我们的编写团队会根据考试的不断变化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时在网站上对教材陈旧内容进行修订、补充,并提供最新的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信息,以及最新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让考生读者花最少的钱,享受最超值的服务。

本系列丛书的四册教材除延续上述特点外,新增“知识结构导图”和“考前速览”模块,通过“知识结构导图”考生可以在学习前形成系统的思路和框架;“考前速览”可以帮助考生在考前进行主要考点内容的回顾,巩固学习成果,并可将其撕下,随时随地复习。

参加本系列教材编写的人员有:王建昌、孙宝文、张廷、卫丽静、仲雪莉、汪晶晶、伍晓军等。其中,《公共基础知识》由王建昌、伍晓军编写,《计算机》由张廷编写,《经济、金融、会计》由汪晶晶、仲雪莉编写,《法律》由孙宝文、卫丽静编写。全套丛书由天合教育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总纂,李俊颖统筹。在此,我们也再次对在编写、修订、出版过程中,对本书给予大力支持和悉心指点的林传斌、苏安娜等专业人士以及业内相关组织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本系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同人不吝指正。第一编经济学【本编考点解读】本编主要讲述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知识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常考、易考的考点大体包括:政治经济学部分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商品与价值、资本的运营、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学部分的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分析,以及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微观经济学部分的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论以及生产论。本编知识点较多,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具体地实践问题。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知识结构导图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概述

一、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支配物质资料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二、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14—15世纪,随着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产生了重商主义思想。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在其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此后,由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经济矛盾,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方面的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依赖于生产活动。因此,我们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生产过程三要素

人们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是指劳动者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活动。这一要素是进行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对象是指被劳动加工的一切东西。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东西,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地下埋藏的矿石等;另一类是被人们加工过的东西,这一类也称原材料,如织布厂用的棉纱、化工厂用的催化剂等。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即除劳动对象以外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河流等。在劳动资料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正如马克思所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

从上述三要素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生产过程,都是人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它是进行生产的客观条件。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单个人进行的,而是以团体的形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时候,不仅要与自然发生关系,而且相互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且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有人们对自然的关系。所以,不论什么样的生产,它都包含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力,它表明人类改造自然已经达到的程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关系,它表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交换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一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这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过程。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这一整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所谓生产,是指以一定关系(一定的劳动方式、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形式)结合起来的人们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人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与能力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这一生产关系既包括劳动者在分工协作基础上互相交换其活动与能力的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各部门、企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协作关系以及人们对生产进行组织管理方面的关系。

首先,生产决定分配。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有与其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的结构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它体现人们对产品的所有权关系。其次,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一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前者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后者则是连接生产、分配、消费的中间环节。没有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决定交换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交换对生产也有反作用,交换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生产的增长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再次,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而且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性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的目的不同,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体现的消费资料所有制、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也就不同。反过来,消费关系又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消费不仅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而且还创造出新的生产所需要的动力,不断生产出生产的主观因素——劳动力。所以,生产关系和消费关系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综上所述,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的有机整体,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这一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解释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就必须研究考察生产关系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这些具体的形式,才能揭示其本质。(三)政治经济学必须结合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客观上要求有一定形式的生产关系同它相适应,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谓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所以,生产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不可能长期停留在同一水平上,而是经常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的过程中。而生产关系则相反,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即每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起来,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它是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之前,也是不会出现的。所以,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固然有着决定作用,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消极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时候,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时候,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就起着阻碍和破坏作用,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例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这种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陈旧的、起阻碍作用的生产关系总不能过分长久地落后于生产力,它迟早要被能适应生产力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新的生产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能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力量,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而且研究生产关系的目标也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是政治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利益的思想理论,因此,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研究就有不同的着眼点: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寻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的动力;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目的则在于寻求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途径,以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

一、商品和价值(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是商品的生产、交换、销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受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主要包括:第一,社会分工。人们为了获取不同的物质资料,就要从事各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这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一旦各自独立,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只有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在数量上才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这种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的、矛盾的

第一,对同一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第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因此是历史的范畴。(三)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的一系列矛盾,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等,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是生产者私人的事,生产什么、如何生产都由生产者自己决定,产品归生产者私人占有和支配,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只有在商品出售时,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才被社会承认,即转化为社会劳动。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他的私人性,并不是他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不取决于他自己,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五)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凡是有商品经济的地方,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这里,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性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层含义:一是在商品价值的决定上,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同种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在商品价值的实现上,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社会需要的这种商品应使用的必要劳动时间必须相适应,也就是说,这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必须大体相一致。只有当某种商品量适合社会需要时,投在该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才能被社会所承认,才是社会必要劳动,其耗费才能得到补偿;反之,如果某种商品量超过了社会的需要,其超过部分之中的每个商品的劳动耗费,即使符合正常条件下的平均消耗水平,也不会被社会承认,并不会相应地得到补偿。

商品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就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和货币的出现,商品的价格取代了商品的价值量,使价值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外化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比例。这种交换比例或价格,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比它小的价值量。这就表明,在价格形式中包含有价格偏离价值的可能性。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等价交换,商品的价格应当符合商品的价值。但在实际的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相偏离即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主要是由市场上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的脱节造成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由于购买者之间的竞争加剧,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反之,当供过于求时,由于卖者之间竞争的加剧,价格就可能跌到价值以下。虽然商品的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但价格的波动总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并且从较长的时期或全社会商品的总量看,价格低于或高于价值的部分是会相互抵消的。因此,价格背离价值并围绕着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不但不否定价值规律,而且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根据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涨落来调节自己的生产。如果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商品生产者来生产这种商品;反之,社会使商品生产者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而去生产别的商品。结果使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在一定时期内大体趋于平衡。于是价值规律调节生产的作用就自发地发挥出来。(2)自发地促进和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每个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额外的利润,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竞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因为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存在差异,经过竞争,生产条件比较好的就处于有利地位,而较差的则处于不利地位。后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改善,那就可能亏本甚至破产。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两极分化现象,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有的商品生产者发展成资本家,大多数商品生产者则会破产,沦为雇佣工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二、货币与货币流通(一)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被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在于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因此,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宋朝年间在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由于货币也属于商品,因此,它和所有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当处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时,货币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不相同,主要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货币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可以以自己为标准,与其他商品进行量的比较,而此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格形式,商品通过货币进行表达的价值形式即为价格。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铸币和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中产生的。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其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其作用是自发调节金属货币的流通量。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储蓄不能发挥这种调节作用,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是由政府货币管理部门加以控制的。

4.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过程中的延期支付货款、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的职能。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金属货币。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收支手段;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三)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货币流通的规模是由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间内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周转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额-赊售商品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消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一种符号,不可兑现,是通过法律确定其偿付债务时必须被接受,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如期票、汇票、支票等,这些都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许多国家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再能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应运而生。信用货币具有以下特征:信用货币是货币的价值符号;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

三、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一)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无论资本采取何种具体形态,在何种社会经济制度下运行,它都具有以下基本特点:资本的增值性;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返还性;资本的风险性。(二)资本经营

1.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其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是两种自发的力量:其一,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和追求是其内在动力;其二,无情的资本主义竞争是其外在压力。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单个资本的增大主要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条途径来实现。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不断增大自己的资本实力,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的大资本。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大的杠杆来实现的,即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而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它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所以它的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因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二者的联系在于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因而会加速资本的集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和积累规模迅速增大,反过来,又会加快资本的积聚。两者共同促使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

3.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大体上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减少。(三)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G-W……P……W′-G′。其中,购买(G-W)、销售(W′—G′)属于流通过程,生产(……P……)属于生产过程。

产业资本在三个不同的阶段需要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并执行相应的职能。具体来看分为:货币资本(G),其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必要的条件;生产资本(W),其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W′),其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空间上的并存性,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同时存在于三种职能形式上。第二,时间上的继起性,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即分别处在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必须相继进行转化,依次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向下一种职能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连续不断地运动。

2.资本周转(1)资本周转的概念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增值,这种运动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地进行。这样的资本循环就称为资本周转。(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所以,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周转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总之,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在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首要因素。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周转持续时间,也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从大的方面说,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本身又有许多组成部分。不同的资本,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具体包括:第一,劳动期间,是指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工作日时数。劳动期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第二,非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的另一部分。非劳动时间包括劳动过程正常中断的时间即正常停工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要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不仅要尽可能缩短劳动时间,而且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距。第三,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应改善运输条件、加强市场信息收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3)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关系

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都是产业资本的运动,都包括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都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资本的周转与循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周转是不断反复进行的循环,把资本的循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来看,便是资本周转。研究资本循环是侧重考察一次周转所经过的三个阶段和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种形式以及这些形式如何执行资本的职能;而研究资本周转则是侧重考察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的速度,即每次周转时间的长短,每年的周转次数,以及周转快慢对资本量和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四、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的货币表现,也称社会总产值,是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出来的价值的总和。新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一年内投入的活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其中包括为自己的劳动(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和为社会的劳动(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所以,社会总产值包括生产过程中被消耗掉并已经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社会总产品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其中价值补偿是基础,实物补偿是关键。价值补偿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否售卖出去,以货币的形式收回;实物补偿是指能否使用售卖商品所得的货币购买到继续投入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和设备。(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Ⅰ(v+m)=Ⅱ(c),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这个基本公式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其一为Ⅰ(c+v+m)=Ⅰ(c)+Ⅱ(c),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二为 Ⅱ(c+v+m)=Ⅰ(v+m)+Ⅱ(v+m),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三)社会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是指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和生产场所的扩大,或者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以简单再生产为基础和起点,是简单再生产的继续和发展。

扩大再生产按扩大的方式又分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企业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是通过改善人力要素质量和物质要素质量,优化要素组合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这种扩大再生产方式,可以使企业以较少的资源消耗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企业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通过单纯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实现生产规模扩大的,增加生产要素数量的多少取决于社会的资源总量,而社会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当有限的社会资源分配给那些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经济效益好和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进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时,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否则只能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造成资源浪费。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Ⅰ(v+m)>Ⅱ(c),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除了满足第二部类简单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外,还必须有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Ⅱ(c+m-m/x)>Ⅰ(v+m/x),第二部类为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除了满足第一部类简单再生产时工人和投资者的个人消费的需要外,还必须有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要。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公式为:Ⅰ(v+Δv+m/x)=Ⅱ(c+Δc),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由这一基本实现条件还可以派生出另两个实现条件公式:Ⅰ(c+v+m)=Ⅰ(c+Δc)+Ⅱ(c+Δc),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须满足两大部类维持原有生产规模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Ⅱ(c+v+m)=Ⅰ(v+Δv+m/x)+Ⅱ(v+Δv+m/x),表明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满足两大部类原有工人以及扩大再生产追加工人和投资者对消费资料的需要。

五、信用与信用制度(一)信用及其形式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等。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买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商品的价格,其差额就形成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或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会出现货币资本余缺不均的状况。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的借贷活动。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公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公债筹措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国库券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公债,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的国库开支急需。

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二)信用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双重作用:

1.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信用制度节省了流通费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使非现金结算发展起来,大批交易可以不使用现金支付,既节省了流通中的现金货币量,也加速了货币投放和回笼的速度;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

2.加深商品经济社会的矛盾

首先,信用的发展有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速了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其次,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货币流通与信用关系也会发生混乱。因为生产过剩、商品销售困难,使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减缩,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势必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货币信用危机。(三)信用制度

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这种制度安排既包括正式的,又包括非正式的。前者如有关信用的法律(如契约法)、信用管理制度等,后者如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其中,信用管理制度是国家为确保信用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信用活动中的工具采纳、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

信用制度最早是在商品交换的发展中形成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信用关系出现并且快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便产生了对这一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即通过信用制度来规范和安排信用关系。可见,信用制度作为一种交易规则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一、资本主义概述(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是经过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最终确立的。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的开拓,使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加速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工场内部实行劳动分工,与资本主义初期实行简单协作的手工业相比,这种分工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到18世纪,在英国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同工场手工业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生矛盾。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要求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诞生的机器大工业,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已经建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结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一切生产部门,同时也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进一步发展。(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少。

2.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形式,劳动力变成了商品。

3.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以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5.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6.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资本主义的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这是它的根本特征。为了弄清价值增值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全部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工人支出的活劳动,而且包括过去已经消耗在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这样,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

首先,分析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在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它原来的使用价值已不存在,但是它的价值并没有丧失,而是转移到新的产品中,构成了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这种转移是由具体劳动实现的。其次,分析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工人在生产中消耗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价值,这是新创造的价值,其数量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这就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通过对资本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发现,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有很大不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表现在生产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在工人劳动的作用下其实物形态被耗费掉或转换存在形态,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所以叫做不变资本。表现在劳动力上的这部分资本,其实物形态是雇佣劳动者本身,其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人的活劳动凝结在产品中创造新价值,不仅包括自身的价值,还包括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源于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是贬低或不承认不变资本作为劳动的客观条件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是为了进一步揭示资本价值增值的秘密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三)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为:

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在生产过程中则实现了价值增值,即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同它所带来的剩余价值之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能够表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被剥削、有多少归自己,表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剩余价值率也称剥削率。(四)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包括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2.超额剩余价值(1)超额剩余价值的含义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个别企业首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之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这样,生产它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能够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仍然是本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因为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工人的生产力高,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比一般企业的工人要多。(2)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其直接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是首先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因为当其他企业相继都采用新技术后,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就成为一般的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从而资本家所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也随之消失。但这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所有的资本家都普遍地由此得到相对剩余价值。可见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所有企业都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

三、资本主义的分配(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可变资本是资本家以工资形式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资本部分。正是由于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收入采取了工资的形式,因而也往往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剩余价值的来源。因此,不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能彻底揭露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不能使剩余价值理论最终确立。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雇佣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商品,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实质上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转化形式。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却掩盖了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区分。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一假象,使工人似乎得到了其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的实质被掩盖了起来。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工资这一假象,科学地揭示了工资的本质,强调“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

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形式尽管名目繁多,但其基本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如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等。计时工资受工作量、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只有对这三个因素综合地加以考察,才能揭示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形式对雇佣工人剥削的实际程度。计件工资是根据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这是因为:第一,在实行计件工资时,资本家常常借产品质量问题克扣工人工资;第二,资本家往往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为尺度,确定计件工资标准,加大对工人的剥削;第三,计件工资本身具有控制工人的劳动质量和强度的作用,可以节省资本家监督工人劳动的费用,而且某些产品还可以让家庭劳动者去完成,节省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支出;第四,实行计件工资,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第五,实行计件工资,拉大了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收入的差距,加剧了工人之间的竞争,影响工人之间的团结。

3.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

名义工资又称货币工资,即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额。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够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但是,当社会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工人同一数额的货币工资所能够买得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就会减少。即使名义工资有所提高,但当它提高的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时,也会导致实际工资的减少。因此,考察工资量的变动趋势,不能只看名义工资的变动情况,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实际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