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22:33:21

点击下载

作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在力

自在力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自在力作者:[日]山下英子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4-01ISBN:9787555103936本书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献给我的瑜伽师父和合气道师父

通过践行断舍离、丢弃东西所获得的,使生活愉悦的力量;通过对物品的精挑细选,锻炼选择和决断力,确立自我中心,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自立、自由、自在的力量;于必要时刻,邂逅必要的人、事、物的力量。它将与提倡深刻的洞察、高远的观点、广阔的视野的俯瞰力一起,带来一场人生革命。序欢迎开启这场“自在力”的天空之旅“你想做深陷泥潭的鲶鱼,还是在清水里畅游的香鱼?”

对断舍离实践者来说,这个比喻应该并不陌生。

如果只知道一味收集物品,却不懂得放手,就会活得如同栖息在泥潭中的鲶鱼一般。物品流入的闸门大开,出口却始终紧闭。物品堆积如山,以致河流淤塞、水流停滞,而人就像是生活在其中的鲶鱼。但是,只要打开出口的闸门,清除淤泥,即不需要的物品,便可使水流恢复通畅。人就能像香鱼一般,在清澈的水中畅快游移。

一句话概括断舍离的理念,即通过整理物品,获得如同香鱼在清水中畅游般的自在生活。而整理的对象,并不

仅限于物品,还包括眼睛看不见的思想和感情。我们中有些人因烦恼而失去思考的能力,长期深陷在负面情绪的囹圄中难以自拔;有些人被他人的价值观左右,无法活出自我本色……

断舍离,便是让身处困境的我们,重新审视自我与人、事、物之间的关系,精挑细选出对当下的自己而言“需要、合适、舒服”的物品,从而达到对选择力和决断力的磨炼。

通过选择和决断,你将摆脱——

依存心、依赖心、责任转嫁。

拒绝、缺乏理解及否定。

无法抛开烦恼,感受力钝化的自我。

不自觉、不用心、缺乏前瞻性的自我。

总而言之,即“磨磨蹭蹭、优柔寡断、含糊不清”的自我。

渐渐地,你将获得——

对自己的信赖、自我肯定感、喜欢自己的自我。

对他人的理解与接纳。

深思熟虑的能力,丰富的感受力。

有意识地自觉进行整理的自我,无限的开放感。

总而言之,即“痛快、干脆、率直”的自我。

不知不觉中,你将确立起不可撼动的自我轴心,成为决心与勇气兼备的乐观主义者。表面看来,断舍离是在更换物品。实际上,它也让我们抛弃了无形世界中的“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获得“需要、合适、舒服”。也就是所谓的整理心灵。更进一步,便是断舍离的终极阶段,即本书的主题——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得以亲手开拓人生的“自在力”。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打个比方。这个世界上,存在三种人:

在地面匍匐的人。

在树上爬的人。

乘飞机的人。

在地面匍匐的人,即无法自觉丢弃“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与信息的人,或是知道有必要这么做却无法付诸实践的人,以及纠结于过去,又对未来感到不安和忧虑,无法活在当下的人。他们爬不上树,甚至没有爬上树的念头,更不要说乘飞机了,恐怕连怎么乘飞机都不知道,自然只会遇到同样在地面匍匐的人。

在树上爬的人,即开始学习丢弃“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与信息的人,不过偶尔会忘记和懈怠。对于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了然于心,却还是“可是……”“但是……”,犹豫不决反反复复。他们能清晰地看到在地面匍匐的人所处的状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落回地面。此外,他们也乘不了飞机,同样连乘坐方式都不知道,也做不到自己主动去见乘飞机的人。

乘飞机的人,即面对任何物品都能在得到时便做好放手准备的人。他们能够不早不晚地邂逅必要的人、事、物。当下的熊熊烈火,时刻在他们心中燃烧。从空中眺望,尽收眼底的景色,完全不是地面和树上的人想象得到的。他们始终能俯瞰整片大地,假如有必要,也能偶尔降落在地面,爬上树或匍匐于地。

综上所述,只有乘飞机的人身处的高空,才是自立、自由、自在的境界。乘飞机的人所拥有的力量,就是本书的主题——自在力。

既然生而为人,相信谁都肯定想尝试一下进入自立、自由、自在境界的滋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掀起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摆脱在地面和树上爬行的生活呢?

事实上,断舍离,就是那张搭乘飞机的机票,指引你走向自在生活境界的路标。

断舍离的“离”,就是“离开陆地”的“离”。这次人生的起飞,是一场以获得自立、自由、自在为目的的飞行。让我们一起来整顿好滑行道,然后,开始滑行起飞吧!

Let’s断舍离!Get自在力!第一章|Chapter 01断舍离,绝非随意丢弃断舍离究竟是什么呢?首先,请将注意力聚集在思想、感情以及关系等看不见的领域,而非物品本身。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爬上树』,甚至『坐上飞机』。Part 01透过物品,看到心灵的形态

断舍离——

·清除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

·意识觉醒的过程。摆脱不自觉与无意识。

·更换。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替换为需要、合适、舒服。

·精挑细选出对当下的自己而言重要的物品,切忌稀里糊涂地全盘接纳。

·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前提背景。重新审视理所当然的观念。

·修复新陈代谢,回归“流动的状态”。

·遵循宇宙法则的生命机制。

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诠释断舍离的意义。可如果非得用一句话点明断舍离的精髓,我会这样回答:“断舍离,即重新审视关系。”

这里所说的关系,泛指我们与人、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断舍离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当下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明确分辨的既不是“我”,也不是“物”,而是两者之间看不见的那个东西——关系。

众所周知,断舍离是指导我们舍弃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的方法论。那么,这种方法论的目的究竟何在呢?让我们维持居住场所的舒适环境?虽然这种说法也没错,然而事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断舍离这种方法论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我们掌握本书的主题——自在力。

下面,我将围绕“关系”这个关键词,为大家分析一下究竟什么是自在力。

说到底,本来应该通过断舍离整理的,就是我们的心,而不是物品,物品只是思维的证据、心灵的形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物品是我们经过选择和决断,经由接受、购买等途径获得的结果。每一个物品都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于当下来到我们面前。因此,我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等等当下所处的空间,摆满了反映我们内心状态的物品。

没错,断舍离就是试图以有形世界为媒介,来改变以思维和感情为代表的无形世界的方法论。

或者也可以说,物品是关系的投射。喜欢的人送的礼物,往往使人欢欣雀跃;相反,讨厌的人给的东西,往往叫人不知所措。拥有某件物品时内心真实的情感状态,如实地反映了我们与赠予者的关系。

此外,假如你与家人同住或与人合租,物品则很可能会成为你与对方争夺势力、划分地盘的武器。也许你过去一直都认为“都怪那家伙,房间才这么乱”!而一旦开始尝试断舍离,你或许就会发觉,大部分的垃圾其实都是你自己的。别人的东西,通常看起来更像垃圾,是因为我们总是惯于将自己正当化。

总而言之,物品与人际关系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物品是物而又非物。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禅宗的味道,不过在断舍离的理念中,物品就是无形事物的具象化。

通过直面物品,看清自己的思维及感情的状态,这便是断舍离。Part 02看清当下的自我

在直面物品,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两个标准,一是“我是否用”,二是“现在是否用”。理清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舍弃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舍弃这个行为上,但说到底,舍弃不过是重新审视关系的结果罢了。

当你把堆积如山的废品清理完毕,就证明你已经通过问自己“我是否用”,强化了自我轴心;同时通过“现在是否用”这个问题,强化了当下这个时间轴心。从此以后,你就会在生活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舒畅。此时的断舍离,便已不再是单纯的物品整理术了。

进一步来说,不仅仅是物品,我们看待平时的习惯、口头禅,以及人际关系的视角也会发生变化,而断舍离则自然而然地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展开与运用。

持续不断地审视关系,“当下的自我”的轮廓便会越来越清晰。这种变化会同时发生在精神层面和物理层面。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都在强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不过相信很多人都感觉,光是心里明白并刻意进行训练,往往很难看到实际效果。所以,我们应该从内在、物品以及场(空间)这三个方面,多角度强化“当下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转行、离职、迁居、结婚、离婚、再婚、生育……这些变化,我本人在实践过程中也有所体验,许多读者也曾给过我类似的反馈。

学会在各种情况下重新审视关系,将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这便是自立、自由、自在的境界。自在力能让我们获得以真实的自我充分享受人生的能力。

所谓自立、自由、自在的境界——

·自立:辨明关系的本质,面对任何事情,都能采取“自己提出要求,自己开始行动”的姿态。是以自我为轴心的我。

·自由:正因为已经确立了自我轴心,必要时,也可做到以他人的观念为轴心采取行动,灵活应对。是临机应变的我。

·自在:不被善恶、正误等二元论或其他不必要的观念左右,接纳本原状态下的思维、感情、感觉,胸襟宽广。是能够俯瞰的我,以及对伟大的事物心怀感恩的我。

从中获得的自在力是——

·一种给我们带来好运的力量。使我们在必要时邂逅必要的知识与人际关系,并带来一场生活革命。

·一种让我们在好运中得益,在厄运中学习的智慧。

·一种令我们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与期待,实现心中真正渴望的力量。它让我们成为决心与勇气兼备的乐观主义者,积极参与(提出要求、意见,奉献)自己、周围和社会的事务。

如果用演奏乐器来打比方的话,了解断舍离的理念、刚开始舍弃物品的阶段,就像刚刚开始学吉他。尽管还不习惯,却必须坚持不懈地练习,循序渐进地掌握演奏方法,然后才能根据乐谱来演奏,甚至加入一些自己的即兴编排。

自在的境界则像是即兴演奏。根据当下的心情和感觉弹奏出的旋律,即便是挚友之间也各具特色,毫无雷同。人的潜意识比意识更加深刻,从潜意识里自然流淌而出的音符,必会组成一首美妙和谐的协奏曲,这是毫无觉知的人没办法独立完成的。只有拥有自在力的人,才能进入这个美妙和谐的世界。Part 03那些莫名其妙就是扔不掉的东西

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回到住所中。

是否时常有些东西,令你感觉“莫名其妙就是扔不掉”呢?

那些怎么看都是垃圾或废物的东西,不必经过深思熟虑就能丢掉;而那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则不会成为丢弃的对象。“莫名其妙就是扔不掉”的东西,往往就在你眼前,你想扔,却莫名地犹豫了。又或者你认真面对了,却透过它们看到了一些无力解决的难题,便决定对其视而不见。

首先,如果不直面这些“莫名其妙”,它们便会继续肆无忌惮地挤占有限的住所空间。明明很碍事,令人不舒服,现在也不用,可为什么就是扔不掉呢?

实际上,这些令你纠结“莫名其妙就是扔不掉”的东西,正是帮助你建立并强化自我轴心的绝佳道具。想过自在的生活,必须首先强化自我轴心。不要逃避不快感,相反,应当拿出勇气直面并审视它。

此时,我们要提出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当下,这件物品和我之间的关系是活跃的吗?”

一开始,物品对你而言,也许只是物品。它们“还没坏”“能用”“扔掉太可惜了”。

或者,你在看到某件物品时,脑海里就会浮现送这件物品给你的人,想着“这是那个人送给我的”。

又或者,你会觉得“它曾经对我很重要”“也许将来某天还能派上用场”,将焦点转移到过去和未来上。

在这个紧要关头,一定要坚持聚焦于当下。

如此一来,看不见的关系便会从模糊到清晰,直至被我们完全掌握。这就像在观赏一幅错觉画,稍微改变一下视角,便能看到截然不同的画面。

这种训练,能让我们明白,那些无形的、看不见的事物,才真正在起主导作用。Part 04抓住事物的本质“莫名其妙就是扔不掉”的东西,并不仅限于物品。事实上,反反复复萦绕心头却毫无头绪的想法,也就是那些压迫我们精神的“烦恼”,也在这个范畴之内。它们都长久地盘踞在住所和心里,令我们痛苦不堪。

以断舍离的理念而言,“扔不掉的物品”“烦恼”甚至“疾病”,抽象点说,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我们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健全,“扔不掉的物品”反映的是物理世界,“烦恼”反映精神世界,而“疾病”反映的则是身体。

一旦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很有可能会采取以下三种错误的应对方法:搬出家务劳动的观念贬低自己,将自己定性为“不会收拾”;责备自己“正值适婚年龄却结不了婚”;不知不觉间,将自己定义成“患有××病的人”。而断舍离则让我们凭借自己的思考,重新审视这些观念和话语的源头,即重新审视所谓的前提背景。

在接受这些观念和话语的评判之前,鼓起勇气直面并审视那些不健全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既然正在为它们而烦恼,那么其中一个原因,应该归结于我们自身。先从这里开始提出疑问,再慢慢解决问题。

曾有一位断舍离研讨小组的学员向我倾诉她的烦恼:“孩子患了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我根本就拿他没办法。”

在研讨小组里,我遇到过许多有同样烦恼的人,因此非常理解她的情况有多为难。不过,虽然从医学上将孩子的这种状态定性为多动症,父母还是可以选择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选择认为孩子“不过是活泼了点,不擅长收拾东西罢了”。另外一种是一开始就把孩子对号入座,认定自己对此束手无策。这两种应对方式带来的后续发展会截然不同。

当然,也许孩子的确需要专业的医学帮助,但是在下判断之前,请务必仔细观察孩子的自然状态。在此基础上,也许家长会发现,事实上只要改变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能带来一些变化。这一点,还望各位家长切记。Part 05减法解决法

近来,社会上十分推崇简单生活的理念。如果用日式思维来诠释,所谓的简单,就是品味空间的妙趣。充盈于空间中的,是物品与自我之间协调一致的关系。当下,日本人似乎正在本能地试图回归到传统的日本模式。

可以说,断舍离就是给住所中的物品做减法。有趣的是,给物品做减法,会转变成给心灵做加法。我们所持有的“没有它们就会不安”的想法,囤积起来的物品,全都是我们内心不安的力证。因此,我们才必须强迫自己放手,之后才能进入“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也无妨”的安心境界。

换句话说,就是逆向思维。既然让我们囤积物品的是不安,那么丢掉物品,不就能丢掉不安了吗?

当然,这并不等同于一味地丢弃。获取,也是人类的重要本能。然而,在当下的日本,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因过剩而淤塞不堪。物资过剩,信息过剩,营养也过剩。

没错。所以最重要的是,在向着某个目标奋勇前进之前,先扫除阻碍。这是摆脱淤塞人生,重获活跃的新陈代谢,迈向自在生活的第一步。

只要障碍不断减少,我们便能自然而然地朝着心中原本想去的方向前进。换句话说,就是吸气之前,先呼气。呼气之后,自然想吸气。吸气之后,又想呼气。不管是练瑜伽还是实践断舍离,呼吸都是重中之重。

不知不觉间,我们成了只知吸气、不知呼气的人,一天到晚地专注于攫取些什么。有些人误解断舍离“只会教人扔东西”,但我不过是在试图告诉大家,若想呼吸恢复正常,首先必须放手,放手,再放手。

获取之前,先放手。这是生命的机制。我们就是因为在这一点上没有自觉,才会把问题复杂化。

了解了减法的重要性,也掌握了实践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归新陈代谢活跃的人生吧!因为我们本就应当如此。Part 06生活的品位,必须靠自己磨砺

在一段时间里,坚持清理物品的习惯,思维也会慢慢得到整顿。一旦思维获得整顿,心情便也得到了整理。心情得到整理后,自然地,对物品的整理就会出现戏剧化的进展。不知不觉间,住所里开始有余裕了,那是能让我们缓缓地深呼吸,全身充满力量的地方。住所的整洁,会让思维逐渐清晰明朗起来,而思维的明朗又进一步让心情变平静……像这样,类似沿着螺旋阶梯前行、循环往复的模式,便是断舍离的模式。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通过重新审视关系,关系的质量获得了提升。关系的质量获得了提升,思想的质量自然也上升了。思想的质量上升了,行动的质量便高了。行动的质量高了之后,行动结果的质量也会变高。这样一循环,关系的质量也将进一步提升。这是另一种螺旋阶梯。

而这一连串永无止境的螺旋阶梯之旅,最终将提高人生的质量。

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大家都喜欢别人怎么夸自己呢?我最喜欢别人这么夸我:“你的品位可真好啊。”

品位,感觉。正是它们,左右着人生的质量。它们由先天条件决定,想靠后天努力获得似乎很难。简单说来,有品位的人,运气就是好;没品位的人,运气就是差。没品位的人不是在背后议论别人“那人真没品位”,就是被别人那么批评,一言以蔽之,就是生活毫无逻辑可言。

而通过断舍离,我们便能获得自己向往的那种有品位的生活。它使我们获得瞬间把握事物本质、掌握诀窍、知晓“这样做会比较顺利”的力量,并将其运用在生活中。开启断舍离之门的钥匙,便蕴藏在“空间”中,蕴藏在明确看清“关系”中。

用瑜伽用语来说,品位即“内在智慧”。内在智慧,是引导身体和心灵走向舒适,并维持这种舒适感的感应能力。每个人原本都拥有这种能力,它不过是沉睡在堆积如山的不需要、不舒适、不舒服的物品以及纠结反复的思想和情感深处,尚未开发而已。

事实上,任何人都能磨砺出品位,赢得精彩生活。人人都能大放异彩,生活本身也会越来越有趣。生活这个词,本就写作让“生”“活”起来,若真能如此,就太棒了。

通过断舍离,磨砺自己的生活品位。这就是自在力所要倡导的。断舍离,即将焦点放在无形的关系上,并重新审视。它能帮助人们回归到传统的日本模式,最终提高人生的质量。纸上研讨小组case 1“丢不掉的女儿节人偶……”(30多岁,女性)

提问者(以下统称“问”):我是个30多岁了还没结婚的女性。我扔不掉父母给我买的七层女儿节人偶,尽管二十年都没拿出来陈列过了。因为是父母送给我的纪念品,所以不忍心,就那么收着,但每次一想起那些人偶,心里就觉得堵得慌。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能给它们做场佛事,都处理掉。

山下(以下统称“山”):你跟父母表达过想处理掉这些人偶的心情吗?

问:我跟母亲提过这事儿,可她说:“别开玩笑了。”他们觉得,只要我没结婚,就不能扔掉女儿节人偶,而且这些人偶又是他们精心挑选后买来送我的。

山:也就是说,你的真实心声是:“我想扔,你们却不让我扔。”对吗?

问:是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服母亲,这让我很烦恼。

山:恐怕正是因为这种“你们不让我扔”的愤怒情绪反复萦绕在脑海里,才导致你的思维停滞,并且时刻处在烦恼之中。可是,你想过问题真正出在哪儿吗?

问:我想应该是怎么跟母亲沟通,才能让她理解我的想法吧。也许是我的沟通方式有问题吧?

山:我比较在意的是你自我介绍时说的“还没结婚”这句话。为什么要加上“还没”两个字呢?你心里是否有个观念,觉得“还没结婚”是不对的,并因此责备自己?

问:……可能,有吧。

山:那是你自己的观念吗?还是父母的观念?或者是社会的观念?

问:……都有吧。

山:首先,你是不是把女儿节人偶当作了“正正经经早早找个人结婚的象征”,所以才对它们那么在意呢?但是,请想一想,那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吗?还是说,那不过是你父母的观念?其次,就解决方法而言,你也可以争取改变母亲的想法,但如此一来,只要母亲一天不允许你扔,你就得在烦恼中多纠结痛苦一天。你觉得能接受吗?

问:还是希望可以做点什么,结束这种痛苦。

山:首先你得重新审视“理所当然应该早点结婚”这种观念是不是你自己的。你会意外地发现,只要自己把这种观念摒弃掉,“都怪父母……”这种心理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无踪了。因为你和父母的关系绝对不是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比起怎么说服父母,更重要的是先想清楚自己“究竟想怎么办”。因为这些女儿节人偶的所有者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说到底,觉得它们麻烦而苦恼不已的是谁?

问:是我。

山:那么,为什么不好好地重新问问自己,你究竟想怎么办呢?第二章|Chapter 02整理物品的同时,也好好整理心灵吧整理心灵是改变生活方式的第一道工序,即去除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思维与情绪。离开匍匐在地的状态,学会爬树。Part 01只要活着,就会有难题

我自己,以及不断深入实践断舍离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

那就是,烦恼的时间逐渐减少了。

您觉得我在撒谎?不,这是真的。

当然,人只要活着,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即便面对同样的问题,也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深陷烦恼的泥潭之中,以致烦恼变成怪兽,纠缠不休;一是轻松面对,继续迈入下一个台阶。

处于自在生活状态中的人似乎特别善于处理烦恼。从断舍离的角度来看,其中有什么奥妙呢?

断舍离是一种减法解决法,因此当面临一些问题时,比起想做的事,他们一定会先弄清楚哪些是不能做的事。加速之前,必须首先去除障碍。但我们往往有个坏习惯,就是总急切地紧盯着想做的事不放。

在此基础上,我来简单概括一下,获取自在力的过程。

当前的我们,正被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事情以及烦恼堆积而成的茫茫大海所包围,处在溺水的状态,急需解除“不可以做的事”这一障碍,逃出生天。

丢弃物品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我前面的书。在本章中,我将为大家讲解烦恼的断舍离,即心灵整理术的要点。

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脱离地面。在第三章,我将与各位探讨如何弄清自己“想做的事”,即确立自我轴心,获得俯瞰力,继而获取自在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在不停地攀登这个螺旋阶梯,每天坚持实践断舍离。

那么,烦恼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总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对他人做各式各样的期待。然而,那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反馈回来的结果往往并不符合预期。如果能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烦恼自然相应减少,可做到这一点对我们而言却那么难,这就是人性。

不停地抱怨“都是那个人不好”“是社会出了问题”,非但消解不了烦恼,反而会令责备、怨怼的情绪不断累积,形成恶性循环。而这种期待和现实的差距,又让我们一直在不满和忍耐两种负面情绪之间徘徊,表现在有些人总是不停抱怨 “……不为我做”“……不让我做”。

没错,也就是说烦恼的多少,等同于“期待与现实的差距”中“差距的大小”。时间越长,烦恼就越多,并且越来越沉重、灰暗。

首先,事实上,一味地空抱期望消极等待,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其次,另一个事实是,期待与现实的落差会反过来伤害我们自身。这两点,请各位务必铭记于心。Part 02心灵免疫水平为什么这么低

的确,我们周围存在许多令人气愤的事情。按理来说,当你感到气愤时,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水平,避免受到烦恼产生源头的干扰的。

身体中的免疫功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机能,可以帮我们抵抗疾病的侵袭。众所周知,即便体内有相同的病原体,由于抵抗力和生命力各异,不同的人表现出的症状也各不相同。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正是人体的免疫功能的运作情况。

也就是说,面对相同的问题,有些人一直耿耿于怀,有些人却完全不受干扰,也是因为人的心灵免疫水平各不相同。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提高自己的心灵免疫水平呢?为什么他们可以那么泰然处之呢?

不过,由于断舍离是减法解决法,所以,在考虑“为什么他们的心灵免疫水平那么高”之前,我们还是要从解答“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心灵免疫水平这么低”开始切入。

造成心灵的耐力水平、免疫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自我肯定感的欠缺。

·无意识地以他人为轴心。

·自我限制。

先来谈谈自我肯定感的欠缺。通俗地说,就是“没自信……”“像我这种人不行啊”之类的自我感觉。

其次是无意识地以他人为轴心。即在自己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将他人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的状态,例如父母、配偶的观念,或者社会及时代共同的观念。

最后是自我限制。这也许可以说是我们的本能,人类总是恐惧变化。因为害怕,所以会试图保护自己。在面对高于当下自己层次的事物时,产生“我配不上它,太惶恐了”的感觉,从而消极地选择维持现状。Part 03烦恼,源自思考的停滞

为什么会越来越烦恼呢?那是因为我们处于停止思考的状态中。

之所以会一直被愤怒、哀伤等情绪左右,是因为大脑停止了运转。消极的情绪像一片厚重的乌云,笼罩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感觉麻痹了,心里只剩下无止境的烦躁。

在这里,我将进一步分析心灵免疫水平低下的三个要因。

烦恼的源头之一,是自我肯定感的欠缺。当你认识到“我好像缺乏自我肯定感”的时候,请首先想一想“为什么会缺乏自我肯定感”。这是第一步。

认为自己不行,通常是因为有比较对象。“那么,我究竟在跟什么作对比呢?”“如果我不行,那么行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说到底,为什么在与人对比时,我总是关注自己的弱点呢?”

直面平时忽略的这些问题,审问自己。

烦恼的另一个源头是无意识地以他人为轴心。当你觉得“我不行”时,往往会出现一个“希望被人觉得很好的我”,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不想被人觉得不好的我”。这种状态下的你,不知不觉中正在以他人为轴心。

然而,对那个“不想被人觉得不好的我”的人,“我自己又是怎么想的呢”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出人意料的。

想想看,你其实应该挺讨厌那个人的吧?明明很讨厌,却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不希望对方觉得自己不好。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我们脑中有“不能讨厌别人”这一价值观。

孩子们刚进入小学时,老师都会教育他们“不能吵架”“一个班的小朋友要团结友爱”“要交到一百个朋友”,等等。

真要是交了一百个朋友就了不得了!仔细想来,那样真的好吗?恐怕每天都得忙得焦头烂额吧。老师教育学生“不能吵架”,可是自己却可能正陷在办公室斗争的泥潭里。教师办公室里也有霸凌,因为霸凌事件受伤而来断舍离研讨小组寻求帮助的老师,多得数也数不清。

虽然在不知不觉中被灌输了“必须跟许多人友好相处、必须和大家友好相处”的价值观,但真的遵循并执行起来,却非常痛苦,需要强迫自己忍耐。就是这样,从很小的时候起,这些观念就开始一点点不断侵蚀着我们的自我意识。而这样的我们,正是以他人为轴心这种惯性思维模式的始作俑者。

此外,我们还恐惧失败。恐惧失败是人类的本能,然而,如果为其划分种类,就会发现以他人为轴心的思维模式,即“对于被讨厌的恐惧”,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否定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担心“说了这样的话会不会被讨厌”,进而打消最初的念头。就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将我们的精神五花大绑了起来。当我们真正做到“随便别人怎么想”时,会觉得十分轻松。然而,我们往往很难从内心深处,真正允许自己这么做。“不可以讨厌别人。”夸张点说,这和说“不可以喜欢别人”的意思是相同的。因为从根本上而言,都是同一种感情。

我们会喜欢人,也会讨厌人,自然而然,毫无理由,更无法用理论来解释原因。一个人,一定会有“合不来的人”和“合得来的人”,两者的存在都是合理的。然而,“合得来”却被社会标准认为是善,而“合不来”则沦为非善。至少,社会上普遍认为,不该将后者摆在台面上。

我们就被置身于这样的压力之下,因此首先应当对此有自觉。

虽说如此,假如总是随心所欲地说话、行动,会引起许多人际关系上的摩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只要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可以了。“虽然不喜欢,但碍于社交规则,只好采取这种策略。”但是,我们往往在无意识、不自觉的状态中这么做,逐渐地,潜意识层就堆积了许多沉淀物。或者是,觉得自己真正的想法就像在缺氧状态下无法完全燃烧似的,光冒烟不起火,而这会以某种不确定的形式给身体和心灵带来负面的影响。

烦恼的最后一个源头是自我限制。自我限制,源于害怕变化的自己,它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即无论如何先停在这儿不动,虽然可能什么都不会改变,却也可以规避失败的风险。

我们往往错误地以为,站起来,向前走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摔倒的风险,而原地不动则可以很安全。可是,向前走也有可能不会摔倒,你完全可以试着走几步,兴许就会意外地发现,自己其实只需要舒舒服服地散散步,就能到达目的地。

这种总是设想消极要素的坏习惯,即“未来总是一片黑暗”的意识,制约了我们的行动。心想“既然前路昏暗,干脆维持现状算了”,因此回避会带来变化的选择和决定。但是,前路真的是漆黑一片吗?实际上,即便不从心理状态的角度看,光就概率而言,答案也是否定的。既然如此,请慢慢分辨出自己的消极念头。

并非一味自责,而分辨出“我容易有这种倾向呢,我有那种坏习惯呢”,觉察“原来如此,我还有这么一面啊”。就像这样,与自己结成自我咨询式的关系,成为自己的解救者。

想要结束烦恼,就要进行思考。切勿对思考失去信心。如此一来,视野自然会逐渐宽广。Part 04不做自我评价,单纯地观察自己

近来,日本社会掀起了一股灵修热和开悟热。《断舍离》的读者,以及通过参加断舍离研讨小组积极寻求自我复苏的人,除了《断舍离》系列图书之外,想必应该也接触了不少其他同类书籍。

我认为这类书都各有价值。事实上,一些要素决定了这些书的真实价值能得到发挥,还是得不到发挥,最终徒劳收场。

这一类的书和研讨小组,是一幅通往成功与幸福的地图,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它们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存在于世上,甚至还有可能更早。近几年十分流行的尼采语录等亦属同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宗教性的事物,包括《圣经》与佛经也在其中。

然而,当下的我们和100多年前一样,仍然活在痛苦和烦恼之中。那个不成功、感觉不到幸福的自己究竟从何而来?辛辛苦苦地学习,终于得到了地图。可即便把地图牢牢握在手里,却依然抵达不了目的地。

现在,请您想一想,拿到地图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没错,就是“确认所在地”。

换言之,就是赛跑中的“各就各位”,不就“位”,就无法朝“目标”前进。

那么,怎样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呢?

方法就是,仔细观察真实的自己。

断舍离的一项铁律,就是不能擅自丢弃他人的物品。换言之,即不要责备他人,不要随意评判别人,例如,“你应该扔掉那种东西”“那种想法不是很奇怪吗”。因为那是对方的私人领域。你只需知道“哦,你是这样的啊”就可以了。同样,对自己也是如此。不要觉得“怎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样不行、不行……”,只需意识到“我是那么想的,有那种感觉啊”即可,贴近你的想法、感情、感觉即可。

事实上,不对感情进行评判,也是内观冥想的一个环节。明确自己的位置,即在习惯性地摆出僵化的善恶、是非观做评判之前,有意识地站在中立的立场,观察自己的感情。Part 05让自己喜欢上自己

假设在你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人际关系十分恶劣,那么,身处其中的你,想必很难保持正面思想吧?

对于这个问题,正如我在第一章中所阐述的,改变关系的质量,在许多方面都能带来意外的效果。然而,说到底,为无法改善人际关系而烦恼不已的,毕竟是我们自己。你难道不想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关系的质量吗?

其实,在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之前,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重要问题。

这个重要问题,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否良好。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形象认知,或是自我肯定感。简单来说,就是你喜不喜欢自己。以自我为轴心的状态,也就是“喜欢自己”的状态。虽说二者并非完全相同,但要是没有自我肯定感,就根本无法维护自我轴心。

如果你不断责备自己“我真是没用”,试图提高与他人关系的质量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所以,还是先改善与自身的关系吧。这就是断舍离给你的建议。

断舍离建议有意识地使用高品质的物品,从而提升自我形象认知,让自己喜欢上自己。

与之相对的,是使用粗糙的物品,并草率地处置它们。从关系这一无形领域来看,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不断输出消极能量。

物品一旦被我们所拥有,便即时与我们定下了“使用”的契约。而不使用它们,将其闲置不顾,则意味着我们没有履行契约。

因为便宜而购买,因为别人说好而购买,未经深思熟虑、漫不经心地使用着,还是漫无目的地闲置在一边……第一步是重新审视物品与我们的关系。

所幸,在逐渐了解自己、不断改善关系的路途中,总有一个最好的伙伴陪伴左右。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这个伙伴在,便能轻车熟路地掌握其中的奥妙。他不仅是你的好伙伴,还是你最称职的私人咨询师,最强的心理教练。他究竟是谁呢?是你的父母,朋友?还是丈夫,妻子?

不,以上都不是。他就是你自己!

自己才是那个24小时陪伴在你身边的最佳咨询师。当然,如果还能胜任心理教练,那就更好了。Part 06只靠自己,就能解除一半的烦恼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烦恼的种类。俯瞰之下,烦恼可以分为三大类。

·经济问题。

·健康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烦恼升级,可能会让人们做出最坏的选择。惊人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今,日本每年都有近三万人选择自杀。竟然有这么多人选择自杀,真是叫人震惊不已。

粗略计算三种原因所占比例发现,因经济原因而自杀的,即起源于金钱问题的约占四分之一,健康问题也大约占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大约一半人,竟是因为难耐人际关系之苦。人际关系的对象包括公司的同事、上司、恋人、配偶等,不尽相同。

通过俯瞰烦恼的种类,我发现了一个事实。

实际上,任何烦恼都与我们自身的关系紧密相关。因为一旦和自己的关系恶化,便很难有力量去直面经济问题、健康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

也就是说,经济上的烦恼,是因为自己和金钱的关系恶劣,或者也可以说,是因为工作和自己的关系并不良好。而健康问题,则是因为我们没能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人际关系,是因为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恶劣。

那么,以上的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那就是,无论面临怎样的烦恼,其实都能找到一个全方位直面问题的突破口。

因为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如果问题的发生是源于我们与自身关系恶劣的话,那么,就至少有一半的烦恼,是可以通过自己来减少的。

至少有一半是自己的问题。虽然不知道究竟占了多少百分比,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一定牵涉其中。所以,只要想办法解决自己相关的那部分烦恼,减少烦恼的总量,就能带来质的变化。

因此,断舍离自始至终都将焦点置于关系上。从重新审视掌握关系一端的自己开始,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给自己带来烦恼的对象。

如何统筹关系,才能减少烦恼,甚至完全消解烦恼呢?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与自己相关的那部分,即你是否将小烦恼放大成了怪兽般的大烦恼。

在这里,我们仍然坚持不用善恶、正误的判断标准来评判,只需以中立的立场观察自己,并意识到“原来如此”就行了。Part 07理所当然的观念,也要去重新审视

任何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普遍的,并且无需重新审视的价值观,才更有验证的必要。

当前,这个价值观究竟在自己身上起着怎样的作用?这种价值观鼓励了我,还是损害了我?这也是一种关系的再审视。

比如说,断舍离经常遭到这样的批评:“把还能用的东西扔掉,会有报应的。”

然而,那个报应究竟是什么呢?你思考过报应的具体内容吗?我曾经试着问过说“会有报应的”这句话的人,只是单纯地提问,并不带有攻击意味。“报应究竟是什么?您设想的是怎样一种场景呢?”我问。

我甚至还追根究底地问:“说到底,为什么得报应就不好呢?”得报应是好事情吗?还是坏事情?没有一个人给出过明确的答案,但他们都强调:“把还能用的东西扔掉会得报应的。”

这种观念究竟从何而来呢?可以断定的是,他们几乎都是被长辈灌输了这种观念,而并非源自真实经验。

珍惜物品之心的确非常重要。然而,过去那种物资稀缺时代的观念,未必就适用于当下这个时代。

我甚至觉得,如果说为了将来能够过上被自己精挑细选的物品包围的生活,而丢弃那些堆积至今的垃圾、废品会得报应的话,我还真想试试看呢!真正珍惜物品,不就需要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吗?“坚持就是力量。”这是另一个我们时常采用的观念。

然而,偶尔会有人这么想:“断舍离的实践半途而废了,坚持不了。这样真槽糕……”

之所以觉得无法坚持的自己糟糕,是因为内心抱有“坚持就是力量”这个观念。这个价值观原本并没错,但在这种情况下,却成了伤害自己与自身关系的利器。

你不妨这么想:“我在实践断舍离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但是坚持就是力量,所以当自己的精神、体力和时间充足的时候,我会鼓起勇气,再一次尝试的!”

这样一来,自己和价值观的关系就变好了。突然犯懒了,或者突然没了干劲,通常是因为身心感到疲惫了,因此只要专心休息,等到恢复之后再加大马力。不弄清楚这一点,就会不明就里地总觉得累,长期陷入“无法坚持的我真糟糕”的自责当中。

如上所述,即便是理所当然的观念,也应有意识地进行重新审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不断调整价值观与自己的关系,使观念起到更好的作用。想获得自在力,首先得丢弃堆积如山的“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和烦恼。只有心灵的免疫水平提高了,自我轴心才能得以确立。纸上研讨小组case 2“我想保留那些纪念品……”(30多岁,女性)

问:我有两件东西,怎么都丢不掉,为此我非常烦恼。第一样东西是母亲为我织的马甲,虽然已经不穿了,但总想着万一母亲去世了,留着它还能做个念想。第二样东西是大量我看过的电影的宣传册。事实上,它们非常占地方,可我又想等孩子长大后给他们看,告诉他们“妈妈看过这些电影哦”。

山:首先,我想问的是,这些东西不能就那么留着吗?你可以尝试着接受自己“尽管很占地方,但我还是想留着它们”的想法。其实并不是每次都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可以选择权宜之计。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你想留着它们。首先是马甲,你应该是想把它作为母亲的遗物收藏起来吧?遗物是用来凭吊的,那么,你是担心没有它就想不起母亲,还是害怕母亲的去世这件事本身呢?

问:应该是担心没有它吧。

山:也就是说,你认为只要有母亲在这世上存在过的证据,就不会忘记她。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问:我担心如果没有物质性的东西,会觉得“没存在过”。我也说不好。

山:通过保留遗物来确认去世者曾经存在,是我们人类的共识。其中可能也掺杂着对母亲死亡的恐惧,因此才无法允许自己在心里觉得那些东西很麻烦。第一个阶段,先觉察到自己正因为观念与想法的差距而痛苦,然后再重新审视“必须保留遗物”这种观念,从而通过选择和做决定,对物品进行精挑细选。这样做,至少烦恼会减轻一些。

问:好的。

山:那么,你又为什么要保留那些电影宣传册呢?

问:因为我希望孩子也能喜欢我喜欢过的东西。

山:说到底,你是想让孩子变成你所希望的样子。全天下的父母都这样,也包括我在内。首先,你对此有自觉,还是不错的。但是,孩子毕竟有孩子的人生,希望你能再次认识到这一点。这样一来,你也许就会觉得“也不是非得告诉孩子这些”,另一种选择也就摆在眼前了。你觉得呢?

问:非常感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