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江南:陇右文化特色与形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09:32:51

点击下载

作者:高宇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塞外江南:陇右文化特色与形态

塞外江南:陇右文化特色与形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塞外江南:陇右文化特色与形态作者:高宇飞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14323696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塞外江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文明萌芽古老历史

在我国远古传说中,伏羲位列三皇之首,是一位作出卓越贡献的创世英雄;女娲也位列三皇,是一位常常与伏羲联袂又经历神奇的中华女始祖。

他们与陇右地区关系非常密切,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源头。古人以西为右,陇右是指地处陇山以西、黄河以东,大致包括甘肃、宁夏、青海的部分地区和新疆东部一带。

陇右文化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大地湾文化,中经大地湾中晚期和马家窑文化,至齐家文化时期,又出现了以沙井文化为代表的游牧文化。伏羲和女娲的传说

在中华民族始祖“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关于伏羲的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于黄河上下和大江南北。伏羲又称“伏栖”、“伏戏”、“宓羲”、“虑羲”、“炮栖”等,生于古成纪,古成纪包括的地区相当大,包括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和静宁、通渭等地。天水地区地处黄河支流渭河的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伏羲所处时代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伏羲处在原始社会由渔猎时代向畜牧时代过渡的时期;第二种说法认为伏羲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第三种说法认为伏羲处在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伏羲塑像■伏羲雕塑

伏羲是一个部族的首领,同时也是一个氏族部落的名号。相传伏羲聪慧过人,人首蛇身,身上有形似蛇鳞状的标志或装饰物。

蛇身是古代先民以蛇为图腾,或衣着蛇形纹的装饰,它反映了原始氏族崇奉的图腾物的形象。蛇身显示伏羲是蛇图腾,出身于蛇系氏族。神农 又称“神农氏”,华夏太古三皇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时期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传说神农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教人医疗与农耕,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以蛇为图腾的伏羲氏族在进程中,不断将一些别的氏族形形色色的图腾部分地吸收到自己的图腾中,蛇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鬃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最终成为神物——龙。龙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族徽了,成为中国人的象征了。■伏羲八卦图

在夏朝建立之前,我国处于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在氏族社会中,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信仰和名称,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氏族。瑟 是我国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50根弦,故又称“五十弦”。

在氏族内部,每个氏族成员以及首领则以自己所属的氏族图腾作为标记,并以所属氏族的名称作为个人的私名,个人的私名与氏族名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文献记载伏羲有多种贡献,主要有8项贡献:历法 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3种。我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之一,属于阴阳历并用。

一是始作八卦;二是创造书契;三是创嫁娶之礼;四是结网罟,教民渔猎;五是钻木取火,烹饪熟食;六是设官理民,号称龙师;七是制瑟作乐;八是造历法,定节气。

伏羲的8项贡献,可以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是发扬光大前人的创作。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燧人氏已掌握了火的使用,伏羲改进了钻木取火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改进了烹饪技术,提高了先民的生活质量,所以人们尊他为庖牺。

第二种是萌芽状态的发明。例如造书契、制历法、以龙纪官等。这些创作是十分朴素的,尚处于萌芽状态。

第三种是比较成熟的原创性发明。如制网罟、教民渔猎、制嫁娶之礼等,这些发明对当时的社会生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伏羲“做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养牺牲以充庖厨”,上古时代的天水地区气候温润,河湖随处可见,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宜于渔猎畜牧。

伏羲生活的时代,陇右先民以自然采集为主要生活来源,在伏羲的言传身教下,陇右先民学会了结网捕鱼狩猎。既替代了原来落后的狩猎形式,又将生产活动拓展到川泽水域。■远古人类狩猎

由于渔业发达,陇右先民对鱼非常熟悉,他们把鱼绘制在彩陶艺术制品中。狩猎方面,鹿、羚羊等食草动物和一些小型啮齿类动物,都是河陇先民的狩猎对象。

有时候,陇右先民捕获了大量的猎物,除了满足当时食用外,剩余部分都腐烂扔掉了,但有时候,又猎获不到猎物。伏羲通过摸索特性,喂养圈育,驯化为家禽、家畜,保证了食物的供应,这使后人免除了饥饿的威胁,是对后世的一大贡献。相传伏羲“始创嫁娶,以俪皮为礼”。“俪皮”就是鹿皮,一说为两张鹿皮,是男女双方订婚的礼物;一说为一张鹿皮,划为两半,男女各拿一半为婚姻信物。伏羲的这一发明,可能是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的巨大迈进。《礼记》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原始人生活场景伏羲最大的贡献是始画八卦。伏羲认识了天地分阴阳,用阳爻“—”、阴爻“——”简单的符号,表达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玄理。八卦就是运用重叠组合推演天地万物以示于人的八种卦象符号。

组成八卦最基本的符号,即阳爻与阴爻。两者重叠组合,就生成八卦。八卦两两组合就生成六十四卦,用以推演天地万物变化,无穷无尽。

用八卦的重叠变化显示的卦象,加上卦辞、爻辞的解说,用以推断吉凶,占卜祸福,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就是易理。

对立统一的阴阳八卦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独特模式,对我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八卦是伏羲文化的精髓,后经古代先贤、历史学者的研究、继承、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八卦的哲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灌溉滋养着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基于此,伏羲被誉为“人文始祖”,民间称“人宗爷”或“人祖爷”。《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公元前206年,下至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意蕴,对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伏羲文化也是凝聚中华各民族、孕育民族精神,开发民族智慧不可替代的源头力量。

女娲与伏羲并列“三皇”,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女娲的事迹大约与伏羲同时出现。古籍《楚辞》、《风俗通义》、《礼记》、《山海经》、《汉书》等对其事迹多有记载描写。女娲的主要事迹有化育万物、抟土造人、补天治水和与伏羲成婚繁衍人类、订婚姻等。《风俗通义》记载: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石雕八卦图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和生育之神,创建了婚姻制度,充当了人类的第一个媒人。伏羲和女娲对当时的婚姻制度■女娲塑像进行了改革,他们总结了过去氏族内部混乱的婚姻关系造成人丁不旺的经验教训,对旧的婚姻习惯进行了改革,通过正姓氏,明确氏族源流,确定各人的血缘关系,并作出规定,严格禁止族内通婚,推行族外婚制度。

推行族外婚制度,不仅有利于氏族群体的健康繁衍,提高人类的品质,而且打破了氏族活动的狭小范围,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加强和拓展了氏族间的交往和联系,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链接在天水麦积区渭南西部,那里有一座卦台山,相传这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伏羲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有一天,伏羲又一次来到了卦台山上苦苦地思索他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于是画出了八卦。华夏始祖黄帝的传说

黄帝是华夏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位列五帝之首,是公认的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相传黄帝诞生于在陇右天水地区,号轩辕氏。■轩辕黄帝塑像《水经注·渭水》记载:渭水又东南合迳谷水……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邱,邱在鲁东门北。未知孰是也。具体来说,黄帝诞生地为天水清水县东的三皇谷。据《甘肃通志》记载:■黄帝画像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甘肃省志·考异》记载:

轩辕谷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帝牲处也。

这里所说的清水县东七十里,就是轩辕谷所在地。轩辕谷在清水民间俗称“三皇沟”,相传为黄帝诞生处。

天水地区的人认为伏羲氏是西北古老民族戎族的古老祖先,从戎族的发展壮大中分析出以炎帝为代表的羌族和以黄帝为代表氐族,前者姜姓,后者姬姓,姜即羌,他们生活在羌水流域;姬即氐,早期活动于姬水一带。

姬水,即氐水,就是现在甘肃省清水县的牛头河上游的大祗水和小祗水,所以黄帝生于天水。

史籍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他的父亲少典是有熊国国君,他的母亲为有娇氏之女,名叫附宝。

相传黄帝的母亲在野外碰到闪电绕着“北斗枢星”,竟感而有孕,怀胎24个月生下黄帝。黄帝“生而神灵,幼而徇齐,弱而能言,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黄帝一族及其后裔在天水一带曾建有轩辕之国、氐人之国和西鲁之国。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黄帝率领部族沿着渭河东迁到宝鸡岐山一带。

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相互争夺,最终,黄帝部落打败了炎帝部落,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民族。■轩辕黄帝指挥作战■黄炎结盟图

在打败炎帝部落以后,黄帝又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大功绩载入史册。《山海经》中首先提到黄帝及黄帝的事迹。

其中,《山海经·西山经》的《不周山篇》首先说到黄帝:炎帝 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炎帝制耒耜,种五谷。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做五弦琴,以乐百姓。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密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扬扬,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

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公家所有,四周8块为“私田”,由8家合种,收获缴公家。

还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华盖、盔甲、旗、胄。

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

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

此外,黄帝在农业方面有许多创造性发明。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

黄帝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岁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黄帝充分认识到,必须挖掘土地的潜力,广耕耘,勤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

他率领百姓“时播百谷草木”,并“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传说中黄帝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出现了许多祥瑞之兆:“地献草木”,“九牧昌教”。■原始人劳作场景■原始人种植图

黄帝被公认为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人物,其诞生地天水地区的大地湾文化前仰韶文化反映了陇右地区母系氏族社会阶段陇右先民的居住、生活、生产的状况。马家窑文化又反映了黄帝部族的经济状况。

黄帝上承三皇之德,下开华夏五千年文明之端,其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宽厚仁和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催生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起和勃发。阅读链接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至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开创农耕文明的大地湾

陇右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在水分、热量和植被等地理因素上属于典型的过渡性自然带,这为陇右地区发展农业、经营畜牧或半农半牧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大地湾是一处距今7800多年的史前遗址。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比河南省渑池仰韶村和陕西省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渭河上游的秦安县城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阶地和相连的缓坡山地上。遗址总面积约275万平方米。

大地湾遗址文化类型根据时间的早晚,共分5期类型。

第一期类型又称为“大地湾文化”。它是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红陶钵

第二期类型又称为“仰韶文化早期”,距今约6500多年。这里发掘出被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仰韶彩陶彩陶 又称“陶瓷绘画”,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这个村落以广场为中心,房址以扇形分布,周围以壕沟环绕,平面为向心式封闭格局,展示了神奇的原始生活面貌。这一期出土了一批绚丽多彩的彩陶,其中有很多艺术珍品,如情趣盎然的鱼纹盆、将造型、雕塑、彩绘艺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人头瓶等。

第三期类型称为“仰韶文化中期”,距今约5900多年,此时的彩陶艺术达到繁荣阶段。线条生动活泼、图案变化无穷。造型与彩绘的完美结合体现出原始艺术师的精湛技艺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四期类型称为“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多年,此期的聚落由于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迅速扩大至整个遗址。

第五期类型又称为“常山下层文化”,距今约4900多年,这一期可视为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演变的过渡性遗址。半坡文化 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约6800多年,它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1952年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大地湾遗物内容异常丰富。其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

由于大地湾一期文化早于中原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千年以上,两者在文化原貌上又有沿袭承传的密切关系,因此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大地湾发掘面积最广、收获最丰富,其村落范围长约120米,宽40米至60米,残存4座房址、17个灰坑以及15座墓葬。房址周围既有储藏物品的窖穴,也■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有墓葬,有的墓葬离房址近在咫尺。

在大地湾房屋遗址中,最早的是深穴窝棚式建筑,距今七八千年间,这是标志着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穴居向半穴居迈进的一个新起点。

中期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窝棚,居住面积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是公共活动中心或者首领的居住地。小的可能是单个家庭居住。屋内地面也不那么平整,只有一层长期踩踏而形成的比较坚硬的硬土面。门斗 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门斗是汉族在东北居住的民居,房门前安设的一种防寒设施,每到严冬,人们就将门斗安装在正房门前,与外门连接用它来挡住寒风吹入屋中,以此来保暖。后来由东北传到内蒙各地,在内蒙古王府大宅居多。

至晚期,已发现平地起建、居住面多以白灰面涂抹或青灰色料礓石渣和细沙混合筑成的房屋。屋前有与住室相通的“凸”字形门斗。

尤其大地湾编号为F901的房址,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多年,代表了仰韶建筑的最高成就。

其一是建筑规模巨大;其二是工艺精良,方法进步;其三是布局规整,平衡对称。

它由主室、东西两侧室和后室、门前附属物构成,总面积420平方米,主室前后各有8根附壁柱将主室划分为8柱9间式的宫殿格局,这些附壁柱和顶梁柱构架起这座宫殿式建筑的主体。■原始人类制陶场景

墙是厚达0.25米的木骨泥墙,起到间隔和保温的作用,并不承担屋顶的重量,整座建筑有着“墙倒屋不倒”的特点。

在主室的西北侧,可以看到有一块大约一平方米青黑色地面,地面十分坚硬。另外,在墙壁、门、灶台的设计布局上还增加了防火保护层,是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宫殿建筑雏形,而且开创了后世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先河。

大地湾遗址发现有墓葬,但不见集中的公共墓地。墓坑呈长方形■人面鱼纹彩陶盆或圆形,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王。大地湾的葬俗流行双手交叉于胸前,腰腿一侧随葬少量陶器和石器等,其中多有彩陶。

这些器物均为死者生前使用的生活、生产用品,不是专事随葬的冥器,由此可见当时的生产制作能力有限。

大地湾房址初期为圆形,后来改为方形或长方形。

在大地湾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生产工具主要是打制或略加磨制的石器,有斧、刀、砍砸器、刮削器,还有些细石器,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我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

这些陶器以生产、生活用器为主,从外观上看,器表色泽不统一,常见褐色斑块,陶色或红或褐,或内黑外红,质地不甚坚硬,陶片分层。仔细观察陶质,多为夹细砂陶,陶片断茬处砂粒清晰可见。形状有圆底钵、三足钵、三足罐、圈足碗、小口瓶、尖底瓶、口足鼎、平底釜、条形盘、深腹罐等。彩陶三足钵高约12.5厘米,口径27厘米。大地湾先民以小口壶储藏饮水,以三足钵做饮器。圈足碗用来盛食物。圈足碗形制大小与今天使用的瓷碗差不多大小。这些陶器大量使用的纹饰是交错绳纹或细密的斜绳纹,尤其是同一器物同时使用彩绘和绳纹,是该文化独有的现象。其陶器制法独特,在陶模上分层敷泥而成,简称“力模具敷泥法”,它不同于大多数彩陶文化使用的泥条盘筑法。大地湾彩陶主要器型有盆、钵、瓶、壶等,其上普遍施彩。出■人头形彩陶器皿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国宝级的彩陶,细泥红陶。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

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

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

大地湾第三期类型的饰彩陶器多为红陶,也有少量的橙黄陶,质地细密,器表光洁。彩陶主要集中使用在盆、钵、盂、碗等饮食器具上。

大地湾彩陶分为两类,一类是烧制的彩陶,饰彩陶器均为泥质陶,但器表打磨光滑。第二类为彩绘陶,有白、红两种彩绘,白彩要多于红彩。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10多种刻画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线相交的形纹等。

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朱彩符号,在年代上早于半坡遗址的刻画符号千年以上,又与仰韶时代种类逐渐增多的刻画符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无疑为我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

这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字的最早雏形。

在大地湾的灰坑中,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子,其中黍的年代距今约7000多年,是我国同类作物中时代最早的标本,较之于半坡遗址中黍早了1500多年。

说明陇原大地最早的垦荒者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成功地将野生黍培养成栽培黍,进而确立了我国黍源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说法,证明了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我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我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阅读链接大地湾彩陶的成型方法主要为模具敷泥法和泥条筑成法。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手制、模制和轮制。手制可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筑成法。捏塑法仅限于少量小型器物,以及器物上的附件,如耳、足与贴附在器物上成为附加堆纹的手捏泥条等。泥片贴筑法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泥条筑成法是流行于包括甘肃在内的黄河流域的主要制陶方法。模制法即以模具为依托的陶器成型方法。它的初级阶段是模具敷泥法,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很多就是以这种方法制成的。轮制法是用快速旋转的陶轮坯成型的工艺。从早期的手制,发展到快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绚丽典雅的马家窑彩陶

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的马家窑村,因此命名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3000多年的发展。■马家窑文化遗址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中南部地区,以陇右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

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3个文化类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早于马厂类型。其中,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相承、相似的因素很多,关系密切。

半山文化类型分布范围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马厂文化类型的分布则较马家窑文化类型和半山文化类型更为向西。

马家窑文化的村落遗址一般位于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上。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在平地■马家窑折带纹彩陶鼓上起建的,房屋的平面形状有方形、圆形和分间三大类,其中以方形房屋最为普遍。

方形房屋为半地穴式,面积较大,一般在l0平方米至50平方米之间,屋内有圆形火塘,门外挖一方形窖穴存放食物。圆形房屋多为平地或挖一浅坑开始建,进门有火塘,中间立一中心柱支撑斜柱,房屋呈圆锥形。

分间房屋最少,主要见于东乡林家和永登蒋家坪,一般在主室中间设一火塘,侧面分出隔间。

马家窑文化墓地一般和住地相邻,流行公共墓地,墓葬排列不太规则,多数为东或东南方向。盛行土坑墓,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葬式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一般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

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随葬品主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羊等家畜。有的墓地的随葬品,男性多石斧、石锛和石凿等工具,女性多纺轮和日用陶器。■马家窑跳舞纹陶盆

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而且越至晚期差别越大,有的随葬品达90多件,而有的一无所有。这种贫富差别的增大,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步走向解体。旋涡纹 新石器时代彩陶的代表性花纹,其形似旋涡。随着时代的更替,审美观的改变,旋涡纹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将我国传统特色的纹样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在色彩、装饰方法、工艺技术和造型结构特点上,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装饰文化代表。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器型丰富多彩,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

另外,又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彩陶中最多见的是卷缘盆、彩陶碗等。

由于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直流的两岸,所以彩陶图案反映出黄河奔流不息、波涛汹涌的气势。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内彩特别发达,多装饰在盆、钵内,以旋涡纹和水波纹为主。彩陶图案于器物造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器形有壶、罐、盆、钵、瓶、勺等,不见鼎一类的三足器,也不见陶炊和圜底釜,但尖底瓶占一定比例,多为平口或侈口尖瓶;碗、钵、盆一类器物腹部较浅,腹部曲线呈圆弧形。鼎 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同时也是旌功记绩的礼器,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鼎原先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的铜鼎。

外形比例均衡,棱角分明,线条流畅,大多为细泥红陶质,质地坚硬,火候很高,底色橙黄或米黄,一般打磨光滑。

其中小口瓶、细颈硕腹壶、大口长腹瓮以及泥质加砂彩陶盆、钵与带嘴锅等,造型新颖别致,最具典型性。这种造型明显地带有审美的追求,它为相应的纹饰的创造打下了基础。

马家窑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是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是使用纯黑彩和黑、红相间绘制花纹;晚期是多以黑、红并用绘制花纹。

马家窑文化制陶工艺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马家窑波折纹彩陶瓶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娴熟的绘画技巧,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马家窑文化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已经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马家窑彩陶器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马家窑叶形纹彩陶铃河西走廊 又称之为“甘肃走廊”,它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和北山之间,长约900千米,宽数千米至近百千米不等,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其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因此称“河西走廊”。

半山类型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和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渭水上游,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至青海贵德盆地及黄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区,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

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彩陶造型美观,图案具有华丽精美的艺术风格,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器形丰富多样,形体匀称,比例协调。

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为大型贮藏器壶、瓮、罐。其器型饱满凝重,曲线优美柔和,重心降低,最大径在腹部,直径与高度基本相等,器表打磨得很光滑,制陶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半山类型的彩陶,色彩鲜艳亮丽,图案复杂。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锯齿纹是最流行的纹饰。

半山类型彩陶早期以黑彩为主,红彩用得较少,只起点缀作用。中、晚期红彩比例大增,与黑彩使用量差不多。

彩陶大多用黑、红相间的线条绘制图案,一般在器物的口沿内侧绘简单的复线连弧纹或三角纹,口沿外侧绘斜十字纹、波折纹等,颈部绘大三角纹、弦纹、菱格纹等,肩部绘弦纹、锯齿纹,上腹部纹饰内容丰富,大多为组合图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半山类型的彩陶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从下腹部不绘纹饰可看出,其摆放位置较低,说明这些彩陶极有可能是日常生活实用品。■菱块圆点纹彩陶瓮

马厂类型是因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约430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但更为向西。马厂时期的器型大部分脱胎于半山类型,但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单耳带錾的筒状杯。这一时期陶器种类繁多。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较光,晚期只有个别的经过打磨,大部分未■垂弧锯齿纹彩陶罐经磨光,器表比较粗糙。红色陶衣大量出现,但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中期彩陶壶数量大增,双耳彩陶罐减少。

马厂类型彩陶纹饰以黑彩为主。马厂早期的彩陶,图案逐渐变得简练,表现手法多样,形成了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

主要纹饰有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三角纹等,其中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最为流行。

四大圆圈纹主要装饰于大型壶、罐的上腹部,先用红色带绘四大圆圈,内外绘黑色带圈,圆圈内填以各种各样的几何纹。常见的有网格网线纹、菱格纹、斜方格纹、三角纹、折线纹、十字纹、圆点圆圈纹、回形纹和肢爪纹等图案。

这种装饰手法为以后瓷器上的图案开创了先河。

早期的四大圆圈排列紧密,圆圈用黑红复彩绘制,非常规整,内圈为红色带圈,外加1至3圈黑色带,圆圈之间上下的空白处用黑色三角弧线填充。晚期四大圆圈用黑色绘制,圆圈画得草率不规整,构图简单,表现出了一种衰退现象。

早期的神人纹描绘比较具体,有表现人形整体的,也有只表现面部的。面部描绘较细,接近人的形象。这时的神人纹多装饰在盆、钵内,如甘肃省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和青海省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等。

半山时期神人纹较为抽象,将头画成圆形,躯体和四肢用红、黑相间的带纹、折带纹表示,大多装饰于壶、罐的上腹部和盆、钵内壁。陶衣 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颜色有白、红和灰等。这种色浆,在陶瓷工艺技术上就称为“陶衣”,也叫“化妆土”、“装饰土”、“护胎釉”。

这时的神人纹,虽然比较抽象,但身体的比例协调。头部以圆圈代表,面部没有具体的五官,身体以宽带代表,四肢多以两节折带代表,向上斜伸。

至半山晚期,神人纹出现变异,头部变大,无五官,内填各种纹饰,上下肢都向上折曲,四肢的肢端有数目不等的指爪。在壶罐上的装饰手法除了独立的神人纹外,还出现了二方连续的神人纹,围绕壶或罐的上腹一周,俯视时像一群人手拉手在聚会、歌舞。

马厂类型彩陶时期,神人纹演变得更为抽象,有的仅以局部的变体纹样表现。完整的神人纹已少见,大多以各种变体形式出现,代■马家窑出土的兽头灰陶盉表头部的圆圈变得更大,有的将代表头部的圆圈省略,以罐口或壶口代表,在器物的上腹部只绘肢体,下肢由2节变为3节。

至晚期,头部被完全省略,四肢有的从顺向曲折演变为反向成直角曲折;有的不仅将头部省略,连代表身体的宽带也被省略,演变为肢爪纹;有的演变为三角折带纹。神人纹演变为几何纹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