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新农村书屋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10:58:11

点击下载

作者:高其双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新农村书屋丛书)

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新农村书屋丛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新农村书屋丛书)作者:高其双排版:KingStar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21ISBN:9787535227126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一概述(一)蝎的生物学分类概况

蝎,又叫蝎子,医药上称之为“全蝎”、“全虫”。我国各地根据不同的地方种类,将当地的蝎种分别冠以趸尾虫、链蝎、会蝎、剑蝎、荆蝎、主薄虫等名称。在生物学分类上,蝎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动物。该目动物在全球约有800多种,分为6个科。分布范围较广,在全世界温暖地区均有分布,热带最多,亚热带次之,温带较少。在北纬45度以北无蝎分布。已报道的对人畜有危害作用和具有医学作用的有50多种,几乎都属于钳蝎科,因此,人们常常把蝎统称为钳蝎,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其他几科蝎则研究较少。

钳蝎科有300多种,约占蝎类动物总种数的40%。通常又分为4个亚科:钳蝎亚科、Centrurinae亚科、Tityimae亚科和Isometrinae亚科。其中又以钳蝎亚科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世界上较为有名的,且已为人们广泛利用的蝎种,如埃及的第五条纹蝎、美国南部的卡若莱尼蝎、欧洲及北美的意大利蝎、墨西哥蝎、苏夫斯蝎及中国的东亚钳蝎等均属钳蝎亚科。分布在我国的钳蝎亚科动物约有15种,分布区域较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省都有,其中野生蝎产量最多的是河南、山西两省,较为重要的种类有以下6种。(1)东亚钳蝎:又名马氏钳蝎、远东蝎、问荆蝎。是我国的主要蝎种。(2)东全蝎(商品名):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交界一带。(3)会全蝎(商品名):以河南伏牛山的南部和湖北老河口一带的产品最佳,为药用“全蝎”之上品,驰誉中外。(4)十条腿蝎:比一般蝎多两足,分布于豫西、浙、川及陕西华阴县。(5)藏蝎:体型大,较凶悍,分布于西藏、川西。(6)泌全蝎:为一种杂交蝎。(二)蝎的医用历史与开发现状1.危害

在世界许多国家中,特别是在北美及美洲大陆,常有因蝎蜇伤而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成为地区性严重的公共医疗卫生问题。如墨西哥的莱昂市,蝎常与人同居,蜇伤率很高,据统计,1990—1993年间就有3 577个蝎蜇伤病例,临床上以强烈的局部疼痛和全身性症状为主,其他症状随蝎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我国的蝎蜇伤表现为局部的强烈疼痛和炎性变化,尚无蝎蛰伤致死的病例报道。2.蝎的医用历史与开发现状

蝎作为药用动物应用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医书《开宝本草》中,对蝎的药用功能已有了文字记载。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蝎的药用功能作了详细介绍。历代医学家都认为,蝎味辛、甘,性平,有小毒,入肝经,有息风镇痛、止疼、串骨透筋、逐湿解毒等功效,是治疗口眼歪斜、破伤风、肺结核、顽固性湿疹、淋巴结核、癌瘤等十几种疑难病的重要药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蝎研究的不断深入,蝎新的药用价值被不断地发掘出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目前,蝎在医药中的用途已超过了100种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用蝎配伍组成的中药方剂达1 000余种。以蝎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药,也已达到70多种。蝎毒的大规模提取技术也日臻成熟,国际市场上蝎毒的价格已达到1 000美元/克以上。

近年来,蝎产品的开发不仅在药用领域不断深入,在滋补品、食用、保健品领域的开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安市的刘凯军三兄弟创办的长安蝎子宴,堪称美味佳肴。现在诸如油炸全蝎、醉全蝎、蝎子滋补汤等以蝎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已成了高档药膳。在保健品开发方面,以全蝎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许多保健品,如“蝎精胶囊”、“蝎精口服液”、“东亚蝎酒”、“全蝎罐头”等。

另外,蝎还被用于许多生物学理论的研究中。研究证明,蝎毒在神经生理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从不同种蝎毒中分离鉴定出数十种小分子多肽物质,试验证明,它们具有活化和抑制钠钾离子通道的特殊作用,对研究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开发研制新特药都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三)自然蝎资源状况分析

正是有了几千年以来的应用历史和现代应用开发技术的不断成功,使蝎的用途不断扩展,蝎的社会需求量不断上升。但是自然界可提供的天然蝎资源却在迅速减少,导致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是:(1)蝎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作为一种孑遗动物,本身已处在灭绝的过程中。(2)地球气候的反常变化,使野生蝎遭受灾害,如早春出现的意外的寒潮侵袭,秋季的霜冻等反常的灾害性气候都会导致蝎的大批死亡。冬季到来之前野生蝎所找的休眠场所不适,也会导致冬眠蝎被冻死或风干。(3)大量使用农药,尤其是一些剧毒或挥发性农药的使用,造成环境和饲料污染,导致部分蝎中毒死亡。(4)开山造田、采矿修路等人类生存活动,使蝎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破坏。(5)人工大量捕捉幼蝎,使蝎源日益减少。据统计,山东省青州市20世纪50年代全蝎年均收购量为2 000千克,1956年为2 796千克,而后逐年减少。进入80年代以来,收购量下降至600~1 000千克,1985年仅收购453千克,近年来仍在不断减少。目前在全国各地宾馆的餐桌上,用于消费的蝎中,成蝎已为数不多,都已由低龄幼蝎来代替。蝎的生长周期较长,自然状况下,一只蝎从卵长到成蝎需要3~4周年,这期间,即使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它们也还必须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考验,到最后,能够承担起保存种群任务的幸存者也就所剩不多了。所以,蝎的种群资源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这使得人工养殖蝎已显示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与迫切性。(四)人工养蝎现状与前景

我国人工养蝎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初就已进入零星的种苗推广之中,进入90年代之后,全国掀起了养蝎技术与种苗推广的高潮,到1998年,全国注册的有关蝎的养殖与经营的公、私企业达到1 000家以上,估计每年推广蝎种苗达到10万组(套)以上,这其中又以山东、陕西、浙江、河南、湖北为最。

在蝎的养殖技术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养殖方式层出不穷。室内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取代了传统的室外粗放式养殖,冬季升温饲养的成功使养殖周期大大缩短。这些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前述蝎产品开发技术的成功,将为今后我国养蝎业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不久的将来,市场上的蝎将从主要由捕捉野生蝎来供应,转变为主要靠人工养殖来供应。同时我们还确信,人工养蝎业将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新兴产业,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等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蝎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一)外部形态

在生物学分类中,蝎属于节肢动物中的一个类群。所谓节肢动物,是指这一类动物的身体大都分成许多节。而且有些体节会伸出1对对称的附肢。蝎种类不同,其体节数也不相同。我国大量人工养殖的蝎——东亚钳蝎的体节数一般为19~20节。有些体节与附肢还特化成了特殊的器官。

蝎的体形,乍看起来有点近似螯虾,身体前部和后部的形态学差异与螯虾相似,几对附肢也都着生在身体前部,第2对附肢也都有1对大大的螯钳,常常高高举起,呈张牙舞爪之势。只是身体前部较薄扁,尾部相对较圆而细长,尾尖生有针刺。成蝎体长5厘米左右,粗略观察,可见身体躯干不长,仅2厘米左右,拖着一条比躯干还长的尾巴。

蝎的形态可分为蝎体和附肢两大部分,而蝎体又分为前体、中体和末体,前体包括头部和胸部,中体和末体分别指前腹部和后腹部。后腹部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长长的尾。前体和中体即为躯干部分。蝎的附肢一般为6对,个别种类有7对(图1)。

蝎的外观颜色,总体上呈深色,但腹背并不一致,躯干背面及尾的最后呈青褐色,其余部分则为橙色。幼体与成体也不一致,一般刚出生不久的子蝎,其全身体表都呈米白色。以后随着一次次蜕皮,其体表颜色逐渐加深。下面简略介绍蝎子的身体构造。图1 蝎的外部形态1.前体(头胸部)2.触肢 3.螯肢 4.步足 5.中体(前腹部)6.末体(后腹部)7.尾节(青腺) 8.青针 9.口器 10.生殖孔 11.栉板 12.腹板1.前体

前体是蝎的头胸部,由6个体节愈合而成,从背面上看,是一块前窄后宽的梯形甲壳。前体的腹面结构则比较复杂,主要有附肢、由附肢基节包围形成的口前腔、腹壁和发达的胸板。2.中体

中体又称前腹部,由界线分明的7个体节构成,背面有3条脊线贯串7节首尾。翻转过来,可见腹面结构复杂。在接着前体的胸板后面,即中体第1节,有两片半圆形生殖口盖,可以活动,打开可见生殖孔。第2节的腹板呈短把状,两侧各连一个栉板,下方有成排的香蕉状的齿,齿的数目雌雄蝎不一,一般母蝎有16~20枚,雄蝎有19~25枚,这种数目上的差异常常作为雌雄鉴别的标志之一。第3~6节腹板上共有4对气孔,与体内书肺相通,构成蝎的呼吸系统。3.末体

末体又称后腹部,就是我们通常所见的长长的带有分节的蝎尾。由5个界线分明的体节组成。背面有中沟。第5节之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内有一对白色毒腺,外被一层肌肉,尾节的末端露出毒针,呈灰褐色。在毒针的近末端的两侧,各有一个针眼状的小孔,与毒腺通出的细管相连,可释放毒液。肛门开口于第5节腹面后缘的节间膜上。4.附肢

严格地讲,附肢应属前体部分,为了方便把它与普通动物的四肢类比,单独列出描述。附肢有6对,从前向后依次为螯肢、触肢和4对步足。螯肢粗而短,在身体最前端,分为3节,头节细小,2节粗壮,第3节为可动指,并分叉带齿,成为钳状,可合钳捕抓物体。“钳蝎”因此而得名。5.外骨骼

蝎子的身体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硬质的外壳,这就是它的外骨骼,但是这个外骨骼不是连续的一整片,而是在需要产生相对运动的体节之间、附肢与体节连接处及附肢的节与节之间等部位分段,各自独立。

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几丁质的物质,其骨架是一种甲壳多糖类物质,上面沉积了碳酸钙及适当的黏蛋白等。在动物界,几丁质是节肢动物所特有的物质。

几丁质的外骨骼的形成与骨化有一个过程。但一经骨化完成,则无法继续扩增,因而蝎子的身体也就无法继续在这个外壳内增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掉这个外壳,重新生长一个新的更大的外壳,这就是蜕皮。(二)内部结构1.消化系统与食物的消化过程

蝎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1)消化管。包括口腔、咽、前肠、中肠、后肠和肛门。

中肠包括中央的肠管及两侧成串的褐色的盲囊。中肠的肠管相当于高等动物的小肠,与前肠的胃相连,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而盲囊则是蝎子的营养储存器官,其大小与蝎子的生理状况紧密相关,当蝎子临近蜕皮时,盲囊就十分肥大。蜕皮后,由于营养的转化和消耗,盲囊就变得很小。怀孕初期的母蝎,其盲囊占去了体内绝大部分的空间,但到母蝎临产前,盲囊则变得很小。(2)消化腺。蝎子的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和肝脏。

唾液腺位于食道的下方,为一串葡萄状的腺体,直接开口于食道,能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其内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在捕食时,这些消化液一部分吐到食物上,供体外消化食物。另一部分则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段继续消化食物。(3)蝎的消化过程。一般认为,蝎的消化过程在食物尚未进入蝎机体时就已经开始。蝎在捕食时,先用尾刺将捕获对象蜇刺伤,使其中毒死亡,然后再用触肢将其撕裂。在食物的刺激下,蝎的唾液腺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蝎将这些唾液吐到食物的撕裂处,唾液中的消化酶即开始对食物的易消化的软组织部分进行消化。当食物被消化成糊状后,蝎会将其吸吮到中肠,此处有肝脏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一步消化成简单化合物,由肠壁吸收进入体内,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剩余的无法消化的部分,则随消化道的运动排入后肠,进行水分重吸收之后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2.呼吸系统

蝎的呼吸系统由气门、书肺与气室组成。

蝎的气体交换过程大致如下:当牵拉气室囊壁的肌肉收缩时,气室扩张,在负压作用下,体外空气由气孔进入气室,这些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对较高,在氧分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扩散作用,一部分氧气进入书肺叶片间的空隙的空气中,并进一步扩散进入书肺叶片内的血液里,从而进入机体组织。同时组织中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书肺叶片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在二氧化碳分压差的作用下,扩散入书肺外空隙中的空气中,并进一步扩散到气室内的空气中,然后,当气室收缩时,气室中的空气被排出体外,从而完成了机体组织与外界空气的气体交换。3.循环系统

蝎的循环系统由心脏管、动静脉系统、血窦及围心腔所组成。

蝎的血液呈浅黄色或淡绿色,不含有血红蛋白,但含有血球。血球呈圆形或椭圆形,没有红细胞、白细胞等类型的区分。

当血液进入心脏管后,在心脏管节律性收缩的压力下,血液被推入动脉系统,经动脉的分支末端直接流入组织器官的血窦中,在此与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再由这些血窦的另一端流出,汇集到腹窦中,再流到书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经肺静脉流入围心腔内,在心脏管舒张时,在负压作用下,经心孔回到心脏管。这样的血液流动过程就是蝎的开管式循环。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机体组织各器官系统间进行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的交换及气体交换。4.排泄系统

蝎的排泄器官除消化系统的后肠与肛门作为粪便贮存与排泄通道外,还有一对相当于高等动物肾脏的排泄器官,叫马尔皮氏管。该管着生在中、后肠交界处,它是一对细长的盲管状器官,其盲端游离于腹窦中。它能自血液中“吸取”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把它们送入后肠,经后肠重吸收水后,由肛门连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5.生殖系统(1)雌性生殖系统。蝎的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如下器官:卵巢、输卵管、纳精囊、生殖腔与生殖孔。

卵巢:蝎的卵巢为网状结构,位于中肠的背面,由3根纵管和5根横管相连而成,管内壁是卵细胞发育的地方,性成熟后管内壁布满了圆形卵粒。

输卵管:由卵巢的横管在卵巢的两侧汇集而成,蝎的输卵管较短,它们的后端分别与一个纳精囊相连。输卵管的下行,使后面的生殖器官由中肠的背面转到了腹面。输卵管起着卵子过道的作用。

纳精囊:为一对膨大的管状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贮存精液,并长时期地保持精子活力。另外由于蝎的输卵管较短,许多学者认为纳精囊可能还是卵子受精的地方。

生殖腔:是由两个纳精囊汇集成的更大的腔状器官。其后端与生殖孔直接相连。生殖腔是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地方。

生殖孔:位于胸板腹面后缘,由两片半圆形的生殖盖板所覆盖。(2)雄性生殖系统。雄性蝎的生殖系统包括如下器官:精巢、输精管、贮精囊 、生殖腔与生殖孔。另外还有精荚腺、圆柱腺等附性腺体。

精巢: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左右各一,未有愈合,分节明显,为一对梯形器官,埋藏于中体体腔内的盲囊之中,需细心分离方可观察。精巢是蝎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

输精管:2条,分别从两个精巢的外侧伸出,起精子过道的作用。

贮精囊:与输精管无明显的界线,但比输精管膨大。是精液排出体外前储存的地方。

生殖腔:由两个贮精囊发出的管道汇集而成,交配时,精荚即在此最后成型。

附性腺:有3个,其中一个是较小的附性腺,未知其名,另两个分别叫圆柱腺与精荚腺,分布在输精管与贮精囊的外围,其开口则在生殖腔。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分泌物参与形成精荚。三生物学特性蝎的生物学特性,就是反应其在生长发育、行为特征、对环境条件需求等方面所不同于其他常见动物的特点。人工饲养蝎,必须首先掌握其生物学特性,才能有根据的进行饲养环境设计、科学的饲养管理程序设计、饲料准备等,以保证人工养蝎的成功。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种类的蝎,其生物学特性某些小的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这里所谈生物学特性主要以目前我国养殖量最大的东亚钳蝎为对象。(一)生长发育规律及生命阶段的划分

生长发育实际上包括生长和发育两个生命过程,所谓生长,是指生物体在体积上的增大或重量上的增加;所谓发育,则是指生物体完成其各个生命活动的过程。蝎的生长发育虽然受着自然条件及人为干扰的影响,但它的基本过程则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蝎的生长发育速度较慢。自然情况下,一只蝎从出生到自己繁殖后代需要3~4年的时间,从出生到长成商品蝎也需要2~3年。又由于蜕皮使蝎身体的体积与体重呈跳跃式增长,而不是渐进式增长。因此,蝎的生长速度无法用日、月等来统计,而只能以年或以每个蜕皮周期来统计。在蝎的饲养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根据体长来比较准确地判断蝎龄。

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初,母蝎产子,产出的小蝎及开始其生长发育过程。刚出生的小蝎称1龄蝎,以后每蜕皮1次,蝎龄即增加1龄,6次蜕皮完毕,即为7龄蝎,也就是成蝎。小蝎刚出生时,身体很小,长约1厘米,重约0.02克,它肥胖,身体柔软,呈乳白色,乍看似一粒白色豆子。仔细观察,可见头尾齐全,但发育不充分,附肢及长尾均折叠于胸前。很快相继展开,呈现出蝎的形状。

3~6天之后,小蝎即发生第1次蜕皮,成为2龄蝎。2龄蝎的体形体色均发生明显变化。首先是颜色转深,由乳白色慢慢变为淡黄,再变为淡褐色。它的体形迅速变细拉长,增至1.5厘米左右,比1龄时约细1/3,体重有所增加,达到每只0.025克左右,即大约40只重1克。2龄阶段延续的时间大约为2个月。

9月中下旬,2龄幼蝎进行第2次蜕皮,变为3龄蝎。体长由1.5厘米增加到2厘米,体重变为0.05克左右。由于此期已经能够正常取食,所以体形迅速增肥变粗,到了11月中下旬以后,体重又有明显增加,并进入它们出生后的第一个冬眠期。

翌年6—7月份,进行第3次蜕皮,成为4龄蝎。此时体色已变为灰褐色,体长达2.7~3厘米,体重达0.8~1克。8—9月份再第4次蜕皮,长成5龄蝎,体长增至3.5厘米,并体肥粗壮,重量增加到1.2~1.3克。

第3年,5龄蝎再蜕皮2次,7月份变为6龄蝎,体长增至4~4.5厘米,体重增至1.3克。9月份变为7龄蝎,体长达到5厘米左右,体重约为1.5克。此时,蝎体颜色也已确定,背部及尾部末端呈灰褐色,且节间光泽闪现,而腹部、尾部前4节及附肢均为橙色。

7龄蝎已为成蝎,从此不再蜕皮,因此体长也不再增加,但体形可以变粗,体重也可略微增加。

蝎的寿命一般为6年,长的可达8年以上。

以上所谈蝎的生长发育规律只是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的一般规律,实际上蝎的生长发育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非常敏感。例如:蝎的生命周期之所以较长,除了其本身生长较慢外,还由于其每年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冬眠期。试验证明:如将蝎长期置于适宜条件之下,则其从出生到成熟只需不到1年的时间。这也说明蝎的人工养殖有着很大的潜力可挖。

关于蝎的生命阶段划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为了饲养管理的方便,我们将其一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胚胎阶段、子蝎阶段(即还被母蝎背着未下地独立生活)、幼蝎阶段(3龄前或第1次冬眠前的蝎)、小蝎阶段(3龄以上7龄以下的蝎)、种蝎阶段。其中4~5两个阶段又叫青年蝎。(二)对生态条件的需求

生态条件包括很多内容,它们对蝎的各种生命活动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只重点介绍对蝎生长、发育、繁殖等主要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的气候条件。最主要的有温度、湿度、降水、光照等几个方面,其中对蝎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湿度。1.温度

蝎是变温动物,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长期分布于不同地区的蝎对温度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东亚钳蝎的生存温度范围为-2~40℃,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在这个范围内,蝎外出活动频繁,摄食多,幼蝎进入发育高峰,生长快,体质强壮,成活率高。成蝎很快进入繁殖期。如蝎长期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则可以大大缩短其生命同期,提早性成熟,提高生产效率。

当温度低于10℃时,所有蝎龄的蝎均蛰伏冬眠,停止生长发育,到-2℃即被冻死。而当温度到了40℃以上时,成雄蝎及小蝎不耐热,首先被热死,而雌蝎较能耐热,达到45℃以上才死去。温度高于40℃以上时,所有龄期的蝎发育均停止。

另外,蝎的某些特殊生理阶段对温度的需要也有其特殊性。例如,雌蝎妊娠时其所需的适宜温度就显著高于其他生理阶段的蝎,因此,它们常常在气温已达30℃时,仍需晒太阳取暖。即使是在最适宜温度范围之内,蝎的各种生命活动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温度升高,蝎的生命活动也随之加强,例如活动更加频繁、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蜕皮加速、妊娠期缩短等。

宫元金等曾长时间观察过蝎的活动、生长发育、蜕皮等生命活动与温度的关系,其观察结果见下表。2.湿度

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空气的湿度,另一个是蝎窝土壤的湿度。空气的湿度指相对湿度,可用普通温、湿度表测量。蝎窝土的湿度则指蝎子居住的穴窝中的土壤的含水量。

蝎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最适宜要求为60%~80%,对饲养土的湿度最佳要求,则根据不同的生理阶段有一定的差异。母蝎在卵子发育期间,对湿度要求较高,为10%~15%。低于4%~5%,则卵发育延迟并可能导致妊娠母蝎胚胎死亡,但高于20%也有不利影响;1龄小蝎适宜湿度为10%~17%,过高则易发生湿热,影响成活,而过低则会导致小蝎被吃;2~6龄小蝎适宜湿度为7%~15%。低于则发育延缓、推迟蜕皮时间,高于25%,则容易发生疾病,并导致较高死亡率。

郭亚明等人对蝎栖居环境中土壤含水量对蝎的影响作过详细的观察,其观察结果如下表。

湿度主要通过影响蝎体内水分代谢及控制环境微生物的生长而影响蝎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当湿度过大时,蝎体内的水分代谢受阻,从而使其他物质代谢也被抑制,因而影响蝎的健康与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湿度过大,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真菌、寄生虫等更容易生长繁殖,而使蝎更易受病害侵扰。当湿度过低时,蝎体内水分将加快向外蒸发,这也会干扰体内正常代谢,严重时会脱水而死。在正常温度情况下,蝎体内水分蒸发的控制装备主要是呼吸系统。当然,湿度对蝎的影响往往无法单独估测,而是在其他因素如温度、风力等的共同作用下才对蝎造成更大的影响。3.其他气候因子

蝎的生命活动除受温度、湿度条件的影响较大外,还与其他多种气候因子有关,其中包括:刮风、降雨及降雨量、气压、光照等。而且各种气候因子无法单独存在,因而它们对蝎子生命活动的影响也是各种因子互作的结果。

此外,许多非气候性的环境因子,如噪音、敌害动物、人类的活动等都对蝎子的生命活动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系的张季平等,曾对温度、种群密度、风、噪声等环境因素对东亚钳蝎繁殖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观察,观察的结果如下:(1)温度。东亚钳蝎的经产母蝎,在不进行人工控制温度的自然养殖情况下,在每年的11月上旬已开始活动减少,进入冬眠期。而在全人工控制温度(26~30℃)养殖的情况下并不冬眠,活动和摄食都很活跃,雌蝎卵提前成熟,胚胎发育提前,其产子时间已从常规的每年7—8月份提前至1—2月份。整整提前了半年的时间。另外还观察到,在控温养殖的情况下,母蝎至产子时的成活率比常规养殖下提高近20个百分点,而两组中平均每只孕蝎产子蝎数无明显差异,子蝎平均初生只重也无明显差异。在控温环境中生下的子蝎能够正常发育。(2)种群密度。在人工养殖时总希望养殖密度大一些,但试验中发现,种群密度过大时,不利于蝎的生长和生殖。当种群密度过大(试验中为252.5只/平方米)时,雌蝎主要表现以下行为:

① 孕蝎为争夺领地相互争斗,60只孕蝎中有8只因争夺领地被蜇伤致死。

② 因产子时间不一致,正在产子的蝎会由于孕蝎的干扰放弃已产的子蝎,在观察的60只雌蝎中,表现这种行为的有8只。这些子蝎或自然死亡,或被其他成蝎取食。

③ 背负幼蝎的雌蝎非常警觉,对经过它身边的蝎常表现防御姿态,在真正开始斗争时,有的转身逃走,表现这种行为的有14只;有的在争斗中抖落身上的子蝎,若这些子蝎为2~3日龄,则后来基本上都死亡,有11只雌蝎表现这种行为。

④ 子蝎离开雌蝎独立生活后,如与成蝎一起生活,即使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也常被成蝎取食。

这些行为中,有的蝎只表现其中的一种行为,有的蝎表现几种行为。(3)风。孕蝎对风很敏感。当用吊扇给风,且打到最高档吹风时,孕蝎焦躁不安,此时若在饲养容器中放置瓦片,它们都躲至瓦片下面。若无遮蔽物,用强风吹24小时后,观察的12只孕蝎中,有7只死亡。若将背负幼蝎的雌蝎置于强风下,观察的10只背负2~3日龄子蝎的雌蝎,有6只抖落身上的子蝎,此时将它们远离风源,被抖落的子蝎若不能爬至雌蝎背上,不久就死亡。用微风吹孕蝎或背负幼蝎的雌蝎只表现逃避行为。(4)噪声。将单养的孕蝎放在噪声环境下,孕蝎表现为焦躁不安,频繁走动或位移走动明显增多,每天暴露3小时,15只蝎中有3只提前产下子蝎,这些子蝎出生后全部死亡。将单养的背负幼蝎的雌蝎,突然置于噪声环境下,开始表现防御姿态,接着表现逃避行为,频繁走动和位移走动也增加,在噪声环境下暴露2小时后,观察的12只雌蝎中有5只抖落其背上的子蝎,但没有观察到食子行为。将5只正在产子的蝎突然置于噪声环境下,产蝎惊慌逃跑,放弃已产的子蝎,有2只雌蝎后来死亡,其他雌蝎离开噪声环境后也安全产下子蝎。

以上观察说明:

① 蝎的冬眠习性并不是其生活中必需的,冬眠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温度的降低。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不仅蝎的成活率提高,而且大大缩短了蝎的生殖周期。由于生殖周期和生长周期的缩短,将使蝎的养殖周期大大缩短,这对于有地热和可利用工厂余热的地区养蝎尤其有利。

② 蝎互相残杀的行为不仅仅是食物的缺乏产生的,为占领领地同样会表现弱肉强食现象。因此可认为在生殖季节,雌蝎以单养为佳,采用特制的孕蝎饲养繁殖器具可消除成蝎取食子蝎现象,比较省时省力。

③ 蝎对噪声和风十分敏感,因此养蝎场应选在避开噪声的地方。在通风时应考虑到通风的强度,过强的风会使孕蝎死亡、子蝎被抛弃,这对养殖是不利的。

野生状态下,蝎对环境的优劣具有很强的趋避能力,这表现在它们对居住地的选择上。例如在高温多雨的盛夏季节,蝎会将家安在山腰或山顶,以躲避雨水冲刷;而久旱无雨,地面高温干燥的夏季或在其他季节,蝎可下潜到地下深层,以找到含水量较高的土层,或者干脆迁至附近的水沟边,寻找场所做窝栖居。即使是在同一天中,蝎也会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在洞穴中不断地作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以寻找最佳环境区。(三)动物行为学特征1.穴居性

蝎为穴居动物,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窝穴中度过,而且在环境条件无剧烈变化的情况下,蝎的居所相对较为固定。蝎窝一般选择在泥石夹杂的地方,泥土是蝎窝的主要成分,即使建在天然石缝中的蝎窝,也有大量泥土。

蝎对蝎窝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理想蝎窝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能满足蝎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湿度条件的要求,并能方便的取食。二是能避开天敌,便于逃脱。三是能安全度过可能遇到的各种恶劣情况,如严冬、酷夏、暴雨、恶旱、狂风等。(1)蝎窝的构造。由于蝎具有随温、湿度变化而升迁的特点,因此即使同一蝎窝也有很长的上下通道。

蝎窝常常是在石缝下的土层中横竖挖通而形成,构成一个比较大的洞系,供蝎使用。

蝎窝多种多样,不同的孔洞可以建造不同的蝎窝,供不同季节使用。但是一般来讲,蝎窝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蝎窝可以分为如下几部分。

① 盖面:一般为石板,或为一块大石的延伸部分。蝎往往倚石块或石板建窝,所以石板自然成为盖板。掀开盖面即可发现居于其中的蝎。

盖面一般厚度为3~5厘米,它的功能除了遮蔽蝎窝室以外,重要的是采暖,保持窝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这块石板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蝎往往选择在深色石块下栖居,以增强吸热保温能力。

② 进出口及进出通道:进出口往往开口较平,或略微向下,以防止雨水灌入窝内,影响生长发育。一般蝎窝的进出口比较隐蔽,或被石块遮挡,或被草丛、泥石掩饰,不能直接看见。进出口后面有一个几厘米甚至更长些的进出通道,通向蝎居窝室,进出通道可为石壁,也可以上面是石板,其他几面为硬土壁,这要看整个蝎窝是在石缝里还是在石块下面而定。

③ 栖居室及繁殖室:这是蝎窝的核心部分。窝室是成蝎在非繁殖期栖居的地方,它的大小往往随蝎的大小而异,以恰能容身为度。繁殖期的母蝎常在土壤部分进行拓展,挖出或重新选择一个较大的空间作为繁殖室,繁殖室大约为雌蝎体形大小的3~5倍。

④ 小窝室:与窝室及繁殖室相通,有一些很小的缝隙,这便是小窝室,专供成熟前的小蝎居住。小窝室大小不一,小的只有0.5厘米宽。

⑤ 冬蛰通道:从窝室区向下,有一条通道,长约40厘米,这便是冬蛰通道。当严冬到来时,上层温度较低,则蝎沿此通道下行,来到冬蛰室,进行冬眠。来年起蛰,再由通道上行。

⑥ 冬蛰室:在冬蛰通道的末端有一窝室称冬蛰室,专供蝎冬眠所用。冬蛰室比窝室大,但比繁殖室小,蝎进入以后可以蜷曲冬眠。

当然,蝎窝构成的具体条件并不都像这样,但是都没有摆脱这个基本结构,只是有的少了繁殖室,有的少了冬蛰室等等。(2)对地理状况及小生境的选择。

① 地形、地势及环境:蝎常常将巢穴建在山坡石砾、树叶、落叶下以及墙隙、土穴、荒地、潮湿阴暗处,并经常外出晒太阳。它常选择向阳、背风,且地面适度紧实、相对平坦的地方栖居,要求有大量的石缝、间隙,以便隐蔽身体、躲避天敌、温度高时遮阴、下雨时躲雨。而且为了随温、湿状况而迁居,蝎常常选择有一定高度的山体,盛夏居住在山腰或山顶,以躲避雨水冲刷,也相对凉爽,而在其他季节,多迁至山脚,以调节温湿状况。

在栖居环境上,也要经过一番选择,在天敌经常出没的地方,蝎很少会建窝栖居。此外,蝎选择栖居环境时,食物的众寡也是它们考虑的条件之一。如蜘蛛等经常出没的地方,则蝎容易定居。

② 对土壤的要求:一般在壤土区,蝎栖居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壤土既具有沙土的渗透性特点,容易调节窝内湿度及通风状况,又具有黏土保水保温等特点,表现为渗透适中,持水性大,抗旱抗涝,环境稳定适宜。除了壤土以外,沙壤土也具有较好的性质。

③ 另外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比较敏感。要求土壤以中性为宜,pH值在7左右,一般不超过9,不低于5,过碱过酸都影响蝎的栖居,因此,北方盐碱地区以及南方酸性红壤地区,都不是蝎栖居的好地方。2.群居性

蝎是群居性相对较好的动物,一般在一个大蝎窝里,往往居住着较大群体的蝎,它们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在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窝群内相互残杀的现象。但当蝎种群密度过大,行动空间、食物供应、栖居环境等发生紧张时,就会导致种群的自疏作用,即通过各种种群内的相互抑制作用,来降低种群密度,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蝎的自疏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相互残杀、相互干扰、争夺食物和污染环境。(1)自相残杀。蝎具有较强的野性,能很容易的杀死同类。自相残杀往往表现为大蝎吃小蝎、强蝎吃弱蝎及病蝎、未蜕皮的吃正在蜕皮的。

残杀往往发生在密度过高,或者缺乏食物、水时。在这些恶劣条件下,即使是母蝎,也会吃掉自己生下来的子蝎。(2)相互干扰。这是一种被动的负面影响,完全是密度过大造成的。

一方面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互相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蜕皮生长,也影响取食增重,致使生长发育迟缓。

另一方面母蝎在繁殖期间,相互干扰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形成及胚胎发育受阻,或造成死胎死子,降低繁殖率。(3)争夺食物。由于蝎群过大,造成食物紧缺。这样在外出取食时,僧多粥少,往往发生斗殴、互相争夺现象,反而难以捕到食物。有时为了争夺食物,还会发生打斗致死的现象。(4)污染环境。这是一种间接抑制作用,密度过大时,蝎排出大量的粪便及吃剩的食物残体,大量堆藏于蝎窝内,还有死亡的个体,也都在蝎窝内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并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污染蝎窝,影响生长发育。密度越大,污染越重,影响也就越大。

另外,蝎还有识窝和识群的习性,当不是同窝的蝎相遇时,往往会相互残杀。3.昼伏夜出特性

在活动旺盛的季节,可观察到蝎的昼伏夜出特性。

在白天,尽管蝎在窝内可能随温度变化而进行垂直运动,但往往并不经常爬出地面进行采食,除了晒太阳以外,不进行太多的活动。但是到了夜间,在蝎窝附近的地面上,到处爬满蝎,它们在这时爬出来捕食昆虫,因为昆虫往往在夜间活动较少,比较容易获取。而且,夜间也比较容易逃避天敌的袭击及人为的干扰。但夜间活动一般到午夜前即告停止,因为这时气温已降低。4.食性与捕食行为(1)食物种类。蝎是典型的食肉动物。由于其个体较小,其动物性食物种类相对较少,一般只限于个体与之接近或更小,不具备强有力反抗手段的小型昆虫、软体动物以及其他一些小爬虫等。

蝎的动物性食物主要是蜘蛛和多足类动物两大类,这类食物占野蝎捕获食物的70%~90%,有时更高。除此之外,蝎还捕食一些为上述两类动物提供食物的植食性昆虫及别的节肢类动物。捕食昆虫时,主要捕食昆虫的幼虫,而不是直接捕食成虫。

具体地讲,蝎的动物性食物包括如下几种:首选食物为蜘蛛,其次为蚂蚱、蝗虫、蚯蚓、地鳖虫等的幼虫,再次为鞘翅目及鳞翅目的一些幼虫等。

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蝎也能食喂给的新鲜肉类,如猪肉、牛肉、鱼、蛙肉等,但蝎从不食煮熟的食物。(2)捕食行为。蝎的取食时间大多是晚上,一般从夜幕降临到晚上11点钟左右,是蝎出窝取食的黄金时间。此时许多昆虫及软体动物等的蛰伏活动都已减少或停止,它们对外界的侵袭防范放松,容易被捕捉。

蝎的视力较差,但嗅觉、触觉十分敏感,当蝎发现捕食目标以后,首先用触肢进行试探,试探几次后,伏地不动,然后突然用强大的螯肢夹住捕获动物,同时弯曲后腹,将锋利的毒刺刺入猎物体内,使其中毒麻痹。

蝎子没有咀嚼器官——牙,其取食方式以吸食为主:当它的螯肢破了猎获物的表皮后,其口器便刺入破口中,吸吮猎获物的软组织或多汁体液。有时猎物的体组织过于干固时,蝎还能将猎物撕开,然后对着猎物伤口处吐出唾液,对猎物进行体外消化后,再行吸食。蝎子取食一般在窝外进行,有时也带部分残体回窝继续取食。

蝎取食范围往往不大,因为夜间外出时间只有几个小时,而且行动速度不是很快,因此,取食范围往往只有方圆几米至几十米。不过就是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就已经能够满足其食物需求了。

从蝎取食的路线来看,每只蝎往往多次重复在同一路线上取食,一般没有太大的变更。捕蝎者往往利用这个特点抓捕野蝎。

蝎的食量很大,每次食量可达其自身体重的1/5~3/5。而刚抚育过子蝎的母蝎及刚能捕食的子蝎,其一次性食量甚至与自己的体重相同。但其耐饥饿能力也特别强,据报道:东亚钳蝎的成蝎,在不供水和食物的情况下,平均可活320天,个别甚至达到600天。平时也不是每天都进食。一般饱餐一顿之后,3~7天之内不会再觅食。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养蝎时可以几天才喂料一次。因为蝎吃料并不是统一行动,今天也许是“张三”吃料,明天却可能是“李四”吃料。中间停止喂料,就可能使一部分蝎挨饿而影响健康与身体发育。

尽管蝎摄入的食物常常是猎获物体内含水量较高的多汁部分和软组织部分,但它们仍需要饮水,因此,养蝎时还应在养殖场内设置供水设施。(四)繁殖特性

蝎为体内受精的卵胎生动物,其繁殖过程大致包括:性成熟、求偶交配、妊娠、产子、背子等环节。1.性成熟

蝎的生殖系统在胚胎期就已经形成。子蝎出生时,雄性的生殖腺——精巢中已具备了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而雌性的生殖腺——卵巢中也已具备了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卵原细胞。但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其生殖系统的发育处于相对静止的阶段。只有当它们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其生殖程序才被启动。这时两种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分裂,最后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同时,蝎在行为和生理机能上,已具备了完成繁育后代的要求与能力。这就是蝎的性成熟。蝎的性成熟时间一般在完成6次蜕皮后、进入7龄时。雄蝎与雌蝎在性发育上有一定的时间差异,雄蝎发育稍快,往往比雌蝎早几个月达性成熟,而雌蝎一般要到第4年的5—6月份,才完全达到性成熟。2.交配行为(1)交配的过程。蝎的交配行为很特别,靠精荚传递精子,既不是像哺乳动物那样直接射精,也不像一般精荚动物那样直截了当。

交配发生时,发情的雄蝎表现急躁不安,在蝎群中匆匆爬行,急于抓到一只正在发情的雌蝎。有些经验不足的雄蝎,发情时会乱抓一气,当抓到一只雄蝎或未发情的雌蝎时,被抓的蝎会愤然用毒刺刺蜇它,并迅速摆脱其纠缠,逃之夭夭。

当发情雄蝎终于抓住一只发情雌蝎时,交配即开始发生。这时,雄蝎的触肢牢牢钳住雌蝎的触肢,雌蝎也无奋力反抗逃脱之意,双方达成默契。它们先相互收紧触肢,身体挨近,头顶着头,摇动着触肢,随后,触肢伸直,蝎体分开,触肢仍不停地摇动。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雌雄协调的来回进退,或左右摇荡,宛如人类的交谊舞一般。在“跳舞”的同时,雄蝎的腹下两块栉板不断摆动,接触地面,探索地面状况,当找到平坦的石片或干净坚硬的实土地面时即停下不舞,用力抖动全身。同时拉拢雌蝎,并翘起前面第一对步足,交替抚摸雌蝎的生殖盖板及其附近,反复多次,以此刺激雌蝎,以使之打开盖板,露出雌孔。随后雄蝎出现排精前兆,尾部上下抽动摇摆,接着生殖盖板打开,露出雄孔,并抖动腹部,将雄孔贴近选好的地面,随之从雄孔中产出精荚,牢牢粘附于选好的石块、瓦片或平地,固定于地面,片刻,雄蝎抖动着牵住雌蝎后退,并将腹部及雄孔抬离地面,向后斜抽出精荚,使精荚与地面呈70°角,被拉过来的雌蝎生殖盖板已经打开,雌孔外露,当前移至精荚固定处,雌孔触及精荚时,精荚便以较坚硬的上半部刺入雌孔内,同时,其包瓣破裂,精液被压出,并被吸入雌蝎纳精囊内储存。然后雌蝎后退,挣脱雄蝎,同时未进入雌蝎生殖腔的精荚下半部抽出,倒于地面。雄蝎也平静离去,交配行为至此完成。

交配的时间往往随具体交配环境而变化,一般从寻找到发情雌蝎至最后双方离去,大约需30分钟至1个小时,长的可达3~4小时。

交配并非每一次都能成功,也有许多不成功的情况。有的不能排出精荚,而有的排出精荚因角度不对或交配动作不协调而使精荚不能刺入雌蝎的生殖腔内,仍完整立于地面。可以通过地面精荚留剩情况来判断交配的成功率。如果地面只剩下大量倒下的破碎精荚,则表明交配的成功率高。而剩下大量的直立精荚,则说明没有刺入,用镊子夹碎精荚,会有许多乳白色精液排出。如果未见精荚,也不是好的现象,因为很可能并未排精,当然也有的在受精过程中,精荚全部进入雌蝎生殖腔不再抽出的情况,但并不常见。

雌蝎每完成一次成功的交配,精子可在其体内长期储存,可连续产子3~5年,但第二胎以后所产的子大多是弱子,所以每年最好还是让雌蝎交配1次。交配后的雄蝎,大约有1%在交配后不久会死去,这是正常情况。(2)交配的外界条件。交配行为一般从6龄蝎变为7龄蝎以后开始,一直到来年雌蝎卵成熟前,均可发生。每年雌蝎可以交配2次,雄蝎可以交配4次。最佳繁育期有3年左右。但是,性成熟的蝎并非随时都能交配,也并非每次交配都会取得很好效果。前面已经述及,蝎的交配行为特殊,这种特殊的交配方式决定了它们对交配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只有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交配成功的机会才最大。

与交配有关的外界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线、风力大小及地面状况等。

① 温度:由于交配是靠精荚插入雌蝎生殖孔来完成授精的,因此要求精荚具有一定的硬度,而精荚在雄蝎体内并不硬,只有当它被排出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迅速干燥才变硬,交配时的温度过低显然无法达到这个要求;但是温度过高,又会影响其中精子的活力。一般来讲,温度要求保持在25~40℃之间,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交配越可能成功。

② 湿度:过于干燥的环境对交配是不利的。实验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蝎很少发生交配行为。而当湿度达到70%~85%时交配较多发生,且有较高的成功率。

③ 光照:一般弱光可以诱发交配,强光不能诱发,但也不能中断交配。在夜间月光下或黑暗中,蝎能正常交配,此时即使突然给予强光刺激,交配仍正常进行。但如蝎一直处在强光下,则交配频率降低,且每次完成交配的时间延长近1倍。

④ 风力:风力大小直接影响温度与湿度,间接影响蝎的交配欲求。另一方面,风力太大,还影响精荚的硬化与固定,造成交配成功率下降。因此蝎交配往往选择在无风或风力微弱的天气,或在背风的场所进行。

⑤ 地面状况:这对于蝎交配十分重要,因为地面是精荚的固定、附着界面。

首先要求地面平坦、坚实,有利于蝎的排精及交配活动。如果地面凹凸不平,精荚排出后可能落到凹陷地方,不利于插入雌孔;而在尖凸之处,又不易固定。而且不平的地面,雌雄拉钳“共舞”时十分不便,阻碍二者的交配活动。如果地面松软,会造成精荚排出后受污染,沾满尘土,无法固定或无法呈标准角度固定,也不利于插入雌孔。另外,交配活动进行时,扬起灰尘,不利于打开生殖板、排出和接受精荚。

其次地面要有一定的摩擦力。粗糙地面是精荚附着及交配双方步足抓扒附着的基础。地面光滑如镜,蝎维持身体平衡困难,更别说在这种地面上完成交配时的“共舞”,因而影响交配的发生。即使交配,排出精荚,也会由于地面过于光滑,精荚呈标准角度倾斜固定困难,交配成功率很低。

所以在自然界中,蝎的最佳交配季节为夏季;最佳交配时间为静风的晚上,尤其是雨过天晴的傍晚;最佳交配场所是有平坦、坚实粗糙的石板的隐蔽地点。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要创造这种环境,以利于迅速交配,保证交配成功率。3.妊娠

雌蝎接受交配以后,进入其体内的精子并不能立即与卵子相遇,而是被暂储在纳精囊内,待卵细胞发育完全成熟以后,再行受精形成受精卵。蝎的卵细胞发育不是一个一个地进行,而是一批一批地进行。自然条件下,卵细胞在交配后的次年6—7月份才发育成熟。成熟的卵子排入输卵管中,同时纳精囊中的精液也因排卵的压力而被压入输卵管,在此精卵结合,开始胚胎发育,母蝎也就开始妊娠。也有学者认为:蝎子由于输卵管较短,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可能在贮精囊中进行。

蝎的妊娠与哺乳动物的妊娠有着本质的区别。当蝎卵受精之后,尽管母蝎仍将其留于体内生殖腔中,但胚胎仍在卵中发育,而并未与母体生殖道建立胎盘血液关系,母体也不向胚胎提供任何营养物质。当胚胎发育成熟,破卵壳之后,母蝎直接将其产出。这就是卵胎生。蝎属于卵胎生动物, 蝎的胚胎发育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如温度过低,则胚胎不能发育,尽管形成了受精卵,也不能形成子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发育越慢,妊娠期越长。试验表明,温度低于5℃,则胚胎发育停滞;在15℃以下,发育延缓;在25~30℃范围内,胚胎发育加快,35~40天即可完成妊娠。由于蝎体内温度完全靠外界直接提供维持,自身并不能维持体温,所以必须在温暖气候中妊娠。怀孕雌蝎常在夏季白天爬出洞穴或石缝,倒悬于石板下晒太阳,而夜间则又爬进石缝深处或洞穴里,也是为了保持始终处在温暖环境中。

受精卵在体内发育约40天即可形成完整胚胎,可以产子。4.产子

自然状态下,雌蝎一般在7月下旬产子,临产期到来时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首先,腹部变得饱满,透过饱满的腹部可以看到发育成熟的卵胎。

其次,活动频繁,主要是在夜间外出寻觅理想繁殖场所。

再次,有重新修建产房或扩建产房的行为。当雌蝎找到一处适于产卵的缝穴时,即开始用螯肢挖掘,其挖出的产房多为半球形或近半球形,地面近圆,顶上为穹状,高2~3厘米,直径4~5厘米,一般每个洞穴中只容纳1只雌蝎产子。产房在产子前几天即告建成,然后雌蝎蜷伏于其中,静侯产子。

产子时,雌蝎伏于产房地面,向前倾斜弯曲身体。第一、二对步足向内收缩,合抱于前胸,做成产床,而第三、四对步足则伸直打开,牢牢扒附于地面,借以支撑及用力。蝎体整个前部从生殖盖板以前均向前倾斜,近于地面。姿势摆好以后,栉板下垂,生殖盖板打开,随着腹部抖动,小蝎依次从雌孔产出,落于2对步足合抱之中,并不直接产于地面。产子时,子蝎被成批产下,每批一般5只。每产一批间隔半小时,长的约1小时,产子数一般为25~30只,少则15只以上,多的则达40只甚至50只。5.背子或护子

刚产下的小蝎排列在步足上呈静止状态。此时可见每只小蝎肥胖乳白,附肢和尾部均折叠于腹面,长约1厘米,形似一粒优质大米。

片刻之后,产下小蝎体外液体蒸干,身体可以伸展开,此时小蝎从各种通道相继爬上母背,母蝎开始其护子行为。它们不吃不动,蛰伏于产房内,保持着高度警惕性,对外界十分微弱的干扰即有敏捷反应。当小蝎在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之前,母蝎绝对不允许其自由下地活动。如果小蝎强行离开,母蝎会用强有力的触肢将其钳回并诱其上背。当天气恶劣,其生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时,或遇到可以逃避的天敌进攻时,母蝎会迅速背负小蝎迁移。

当然在某些非常情况之下也会发生相反的行为。如外敌当前,逃命要紧时,母蝎会抖掉身上背负的子蝎,一来为了减轻负担便于快速逃离险境,二来为了抛出食饵,舍子保身。另外当外界条件严酷时,母蝎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小蝎。一般在繁殖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水分,如产子前供应不足,则母蝎往往吃食幼嫩多汁的小蝎,以改善自己体内的营养及水分状况。对于落下母背又不能迅速爬回的小蝎,也容易惹怒母蝎而遭杀身之祸。

子蝎在母背上度过了它们出生后的最初7~10天,并完成了第一次蜕皮之后,它们就将离开母背,独立生活,至此雌蝎才算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繁殖过程。(五)发育过程中的蜕皮现象

与节肢动物中其他种类一样,蝎的体表覆盖了一层几丁质,而几丁质一旦生长完整,就不能再扩张,这就将束缚蝎身体的继续生长,为了突破束缚,蝎便有了蜕皮的本能。蝎的一生需要脱皮6次,其中第1次是在母背上进行的,此期的子蝎还被母亲背在背上,靠吸收卵黄供身体发育,此次的蜕皮也需在母亲的帮助下进行。以后的5次蜕皮,在正常的情况下,大约分别发生在其出生后的第30天,第90天左右,第10个月左右,第12~13个月,第24个月,第26个月。在饲养正常的情况下,同窝出生的子蝎,其一生中每次蜕皮时间都相差不远。

蝎的蜕皮过程:蝎在蜕皮前先向地下转移或迁往蝎窝中部(1龄蝎除外),并进入一种半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代谢处于微弱状态。

每次即将蜕皮时,小蝎的头胸部的背面会形成一条所谓的“蜕裂线”,这也就是为蜕皮准备的炸裂线。蜕皮时,蝎体将腹部的体液压向头胸部,同时由口腔吸入空气,关闭气门,使头胸部内压增大,胀裂“蜕裂线”,然后身体从头到尾依次从“蜕裂线”中“钻出”。蝎蜕皮时间较长,一般需3小时以上。

刚刚从旧躯壳中蜕出的小蝎,静止不动,形同死蝎一般。6对附肢整齐地叠放于腹面,就像一长尾贴地爬虫。很快,“死蝎”复活,蝎体迅速膨胀扩大,身体伸长,附肢展开,并开始活动。

小蝎的第一次蜕皮比较特殊。由于它们尚未离开母体,也不能活动,所以蜕皮一般要借助母体的帮助。蜕皮时,1龄蝎用尾刺勾住母体的体节间隙,头部朝下,倒悬下来。随着小蝎不断扭动身躯,头胸部破裂,露出新的头胸部,然后以继续扭动及重力为动力,逐渐蜕出整个蝎体,掉落在地上。

蝎蜕皮的机理是:蝎的身体在坚硬的外壳中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体组织的生长使体内内压增高,而内压增高又导致其体内产生一种蜕皮激素,在这一激素的作用下,其皮下组织会产生一种几丁质酶,将外骨骼中的甲壳多糖部分分解,从而使构成外骨骼的结实的网架散断,其上沉积的碳酸钙质容易破裂。

尽管蜕皮是蝎的生长发育中必备的生命过程,但每次蜕皮在何时发生(即相邻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间隔),则与蝎的营养状况及环境气候因子有着极大的关系。

首先,蝎的营养必须充足才能蜕皮。小蝎营养不足,发育迟缓,蜕皮时间就会推迟。其次,温、湿度等气候条件还应适宜,日均气温最好在25~35℃,且相对稳定。土壤湿度最好在10%~15%。蝎蜕皮时害怕高温高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