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太极拳理论与技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0:48:38

点击下载

作者:马艳,姜周存,孙会山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鸳鸯太极拳理论与技法

鸳鸯太极拳理论与技法试读:

前言

武术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它融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兵学、美学等为一体,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武术作为一门技击和健身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从满足温饱到逐渐追求完美的身心健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进入一个老龄化的时代,近几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快速增长。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身心健康,各种体育锻炼已成为广大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太极拳运动是大多数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首先选择练习的项目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太极拳运动锻炼的中老年人多达几百万人,在世界上,外国朋友对太极拳也情有独钟,练习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实践证明,太极拳运动对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延年益寿和防身自卫都发挥着良好作用。为发扬广大中华武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满足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需要,特出版《鸳鸯太极拳理论与技法》一书,以满足具有一定太极拳技术水平并要深入学习太极理论和初学太极拳爱好者的需要。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武坛奇葩——鸳鸯门,主要介绍了鸳鸯门的创立;鸳鸯门套路特点及其内容;鸳鸯门门规门戒;鸳鸯门习武八字诀和习武八荣八耻;《鸳鸯门门歌》。第二章太极拳理论探微,是著者公开发表过的有关太极拳方面的论文,从阴阳学说的角度,着重论述了动静、开合、虚实、刚柔、攻防等在太极拳和太极推手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阴阳互相转化的内在规律;人体的精气神与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太极推手拳架与劲力的训练方法;太极推手的力学分析及其运用。第三章鸳鸯二十八式太极拳·械套路,根据广大初学太极爱好者的需要,选择了鸳鸯二十八式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三个套路,每个套路分为两段,共28个动作,完成全套动作约需4-5分钟,套路短小精干,内容简练易学,练后身心舒畅,每个动作配有歌诀,能使练习者具有诗情画意之感。

本书理践结合、图文并茂,对从事太极拳理论研究和初学太极拳爱好者而言,都是一本难得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愿《鸳鸯太极拳理论与技法》一书,能为丰富武术理论体系、为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漏误之处在所难免,拙著意在抛砖引玉,恳请广大同道不吝赐教专业并批评斧正。2014年7月16日第一章武坛奇葩——鸳鸯门第一节鸳鸯门的创立

周永祥、周永福乃同胞兄弟,山东省潍坊市人。兄弟俩自幼习武,新中国成立前均毕业于青岛市国术馆。在馆学武期间,受各家名师传授和指点,深得名家武艺之精髓,加之兄弟俩天生聪颖且又勤学苦练,深钻细研,精益求精,早年就身怀绝技,技艺大成。新中国成立前就设馆收徒,久负盛名。1949年以后,新中国奋发向上,百业待兴,党和政府尤重武术之发展。周氏兄弟也备受党和政府之关怀,因而,生活康稳,技艺更深,兄弟俩曾多次参加省、市、华东区及全国各级武术比赛,均名列榜首。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兄弟俩受到党和政府的重用,周永祥留任山东省体育学院任教,后转至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任教,至1986年退休。周永福担任山东省武术队教练,至1990年退休。几十年来,兄弟俩朝夕相处,从未分离,事业心极强,为国家培养出许多武术专业人才。他们终生驰骋武坛,堪称武林高手、良师、武术家,他们为山东乃至我国武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卓越贡献。

兄弟俩德高望重,武功精绝,技艺全面,文武兼备,穷毕生精力,博众家之长,深钻细研,融会贯通,常相论武较技,互相提高,在继承之基础上,独辟蹊径,自成体系,独创鸳鸯门派,鸳鸯门于1992年正式创立。

鸳鸯,动物之名,鸳鸯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此派取鸳鸯名并非取其原意,而实为取其寓意,鸳鸯雌雄也,雌雄阴阳也。《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天地万物寓阴阳之中。《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道即拳理与拳技。虽中华武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万宗归一理,一理通万宗,千变万化都在阴阳变化之中。按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宇宙万物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深化。周氏兄弟在博采众家之长,深谙拳理、拳技的基础上,取“阴阳”变化之理,摄“道”生化之律,所创鸳鸯门套路,既能单练,又能对练。单练分阴阳,一路为阳,二路为阴,一二路相合为三,三为阴阳相合,阴阳相合生万物,称为对练。对练时,两人按照动静疾徐、刚柔虚实、攻防进退的运动规律,在阴阳的变化之中,生化出无穷的各种招法。由此,正合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故取鸳鸯寓阴阳而命名。另外,鸳鸯门拳械有母子之分,拳为母,械为子,徒手练习为拳,持械练习为子,不同器械有不同之练法,虽千变万化而理为一贯。学武之人,明拳理,知阴阳,方能一变应万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立于不败之地。

周永祥、周永福两恩师自创鸳鸯门以来,其门人众多,各有所长。于1992年6月20日在济南举行了第二代鸳鸯门人拜师联谊大会,有33人成为第二代鸳鸯门人,后又相继有18人入门,目前第二代门人达51人。1999年6月26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体育馆举行了第三代鸳鸯门人拜师联谊大会,山东省武术协会主席王广玉,山东省武术院院长张连登,省武术界的专家教授和各界著名人士出席了拜师联谊大会并发表讲话。本次大会,共有第三代鸳鸯门人172人入门拜师,山东电视台做了专门报道。

两恩师创立鸳鸯门,其门规戒律严明,宗旨是把终生所学传于后代,让鸳鸯门武术代代相传,不辱先人之使命,使鸳鸯门武术发扬光大,为繁荣和振兴中华武术尽匹夫之责。第二节鸳鸯门套路介绍一、鸳鸯门套路特点

周永祥、周永福老师和其弟子博采众家之长,集少林、形意、八卦、太极、螳螂、推手、擒拿、摔跤等之精华,独创鸳鸯门套路。所创鸳鸯门套路具有单分阴阳、阴阳合一、以母为本、本衍子生、沾连相随、不丢不顶、来叫顺送、引进落空、化中有打、打中有化、连消带打、处处可发、手无空出、腿无空回、变幻莫测、招法奇特的特点。二、鸳鸯门套路内容

鸳鸯门套路共有七十余套,分为初级套路、中级套路和高级套路。

初级套路有:步型架、扑蝉螳螂一路、鸳鸯初级螳螂拳、鸳鸯初级螳螂拳对练、鸳鸯初级螳螂剑、五行二十八式、短棍、短棍对练、鸳鸯初级拳、鸳鸯初级刀、鸳鸯初级剑、鸳鸯初级棍、鸳鸯初级枪、鸳鸯二十八式太极拳、鸳鸯二十八式太极扇、鸳鸯二十八式太极剑、鸳鸯二十八式太极刀等套路。

中级套路有:鸳鸯连环拳、鸳鸯双手剑、鸳鸯双手刀、鸳鸯双手棍、鸳鸯龙行八卦掌、鸳鸯龙行八卦钺、鸳鸯八卦枪、鸳鸯八卦刀、八卦鸳鸯拳、八卦鸳鸯剑、八卦鸳鸯刀、八卦鸳鸯棍、八卦鸳鸯枪、鸳鸯太极拳、鸳鸯太极剑、鸳鸯太极枪、鸳鸯八卦斧、扑蝉螳螂二路、鸳鸯中级螳螂拳、鸳鸯中级螳螂拳对练、鸳鸯中级螳螂剑、鸳鸯中级螳螂剑对练、鸳鸯太极扇、鸳鸯太极扇对练、十二形、十二形对练、鸳鸯太极刀对练、鸳鸯太极棍、鸳鸯太极刀、太乙刀、综合形意拳六路对练、扑刀进枪、对劈刀、对扎枪、鸳鸯长拳、鸳鸯活步太极拳等套路。

高级套路有:鸳鸯六十四肘、鸳鸯连环拳对练、鸳鸯双手剑对练、八卦鸳鸯双钩、八卦鸳鸯双剑、八卦鸳鸯双刀、鸳鸯八卦太极散手、鸳鸯太极拳对练、鸳鸯太极剑对练、鸳鸯高级螳螂拳、鸳鸯高级螳螂拳对练、鸳鸯高级螳螂剑、鸳鸯高级螳螂剑对练、霸王鞭、太极十三式对练、鸳鸯陈氏太极剑、鸳鸯陈氏太极刀、鸳鸯六合八法、连环八卦掌、流星锤、九节鞭、鸳鸯双刀、月牙铲、鸳鸯双钩、鸳鸯对擒拿、鸳鸯形意散手、鸳鸯太乙腿法等套路。第三节鸳鸯门规戒一、鸳鸯门习武八规

1.严遵师训,尚武崇德,具民族之气节,扬中华之武术。

2.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谦虚好学,学无止境。

3.仁义待人,勿论人非,严禁以武凌人。

4.光明磊落,宽宏大度,匡扶正义,压邪镇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5.收徒入门,严格训练,德艺并修,尊师爱徒,有目无师长或道德败坏者,师训之改过,必要时予以清理门户,以消后患。

6.掌门人应遵师训或公议而立,让久孚众望德才兼备的弟子担任。

7.爱国爱民,珍惜武术,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8.严守门规,世代相袭,团结协作,永振武业。二、鸳鸯门习武八戒

1.戒断。习武要持之以恒,系统训练,不可间断。

2.戒贪。初学武术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贪多嚼不烂,事倍而功半。

3.戒浮。武术历史悠久,诸多套路和功法乃前人呕心沥血之创造,反复实践积累之结晶。一招一式需认真思考,反复体会,防止浮躁。

4.戒蛮。各拳种都有各自的训练程序和方法,训练要讲科学,循规律,不可蛮练。

5.戒变。武术拳种门类繁多,诸师各具所长,初学武术,切忌见异思迁,顾此失彼,一无所获。

6.戒满。武术博大精深,学无止境。习武要视野广阔,志存高远,不断进取,切忌夜郎自大,骄傲自满。

7.戒门规偏见。各拳种门类各有所长,关键是能学好练精,切忌唯我独尊,要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大有益处。

8.戒忘师忘本。习武之人,不管学了多少拳种,武功多么高强,声誉多么远扬,切莫忘师忘本,不遵师长。第四节鸳鸯门习武八字诀一、鸳鸯门习武八字诀

1.“德”,以德为先。万事德为先,武德乃习武之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求学武以做正大之事,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甚者辱身丧命。强调武者要爱国惜民,遵纪守法,仁爱礼让,忠诚宽厚,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弘扬正气,匡扶正义。

2.“酷”,以酷为爱。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非一日之功而成,需长年累月,穷毕生精力,方可成大器者,故务以酷为爱,孜孜以求,永不懈怠。

3.“苦”以苦为乐。要练武,莫怕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欲求真功湛艺,非下苦功不成,要知苦而进,在苦中求乐。

4.“恒”,以恒为志。人贵有志,学贵有恒,习武当立志,无志功不成,学武需持之以恒,长年不懈、方能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5.“勤”,以勤为奋。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终生为勤之人,才能攀登事业的高峰。

6.“巧”,以巧为循。万物有其规律可循,习武更要循规律,讲科学,多思多想,勤学巧练,事半功倍。

7.“精”,以精为求。凡事精益求精,习武亦然。艺无止境,技无尽头,不求千招会,只求一招精,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最终达纯。

8.“纯”,以纯为极。纯是纯一不杂,炉火纯青,功到炉火纯青,乃习武之人终极目标,凡达此者,其艺接近神明之境也。二、鸳鸯门习武八字荣辱诀

以尚武崇德为荣,以损行败德为耻。

以孜求酷爱为荣,以见异思迁为耻。

以苦中求乐为荣,以贪图享乐为耻。

以贵在有恒为荣,以志懈事半为耻。

以勤能补拙为荣,以投机取巧为耻。

以好学巧练为荣,以贪多蛮干为耻。

以精益求精为荣,以故步自封为耻。

以功达纯青为荣,以艺浅自傲为耻。三、论习武八字要诀

习武八字要诀,具体讲就是以德为先、以酷为爱、以苦为乐、以恒为志、以勤为奋、以巧为循、以精为求、以纯为极。八字诀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始终贯穿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它从思想品质、习武要求、训练方法、最终目的等方面对习武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和要求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1.德(以德为先)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的“礼”有不少与习武相结合的内容,武士在校武中形成的一种公平竞争、崇敬强者、崇尚伦理道德、以武艺高低来决定社会地位的竞争意识,这种意识可谓武德的雏形。武德一词可追溯到先秦,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认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传兵论剑”的先决条件。过去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等作为武德信条。

德乃习武人之先,无德便无才。中华武术自古以来就受到先秦儒家的深远影响,孔子深知文武兼备的重要性,表现在他的仁爱观念、崇尚伦理、讲究仁义忠信各个方面。自古以来,万事德为先,武德乃习武之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求学武以做正大之事,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甚者辱身丧命。强调武者要爱国惜民,遵纪守法,仁爱礼让,忠诚宽厚,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弘扬正气,匡扶正义。2.酷(以酷为爱)

所谓酷,就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它使人们抱着一种浓厚的、发自内心的兴趣对某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的快感,不仅仅是关注事物的表面,而是在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时使人体得到情绪上的满足。对事物的酷爱所产生的兴趣,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这种愉悦的精神情感则能使习武者在训练时忘记疲劳和痛苦,在无比的欢乐与高度的兴奋状态下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非一日之功而成,需长年累月,穷毕生精力,方可成大器者,故务以酷为爱,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否则,都不足以促使我们日复一日、常年不懈地练功,自古至今,大凡有所成就的武学宗师都是出于对武术的酷爱来习练的。一个人对武术一旦到了酷爱的程度,就能耐得住常年的困苦和寂寞,时刻想着武术,琢磨动作的一招一式,领悟拳理及招式用法,甘愿付出毕生的精力,以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3.苦(以苦为乐)

俗话讲:“要练武莫怕苦”。此谚语说明了习武和吃苦是紧密相连的,不吃苦中苦,难得丰硕绩。吃苦主要表现在毅力上,就是习武者对自身不断的再锻炼再塑造的过程,是一个经过长年累月、挥汗如雨的刻苦训练,经得起常人难以承受的磨炼与考验的过程;因此,要用坚强的毅力去抵抗,要用辛勤的汗水去挥洒,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习武之人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自信,初学武术时有一个适应的阶段,武术比其他运动项目更枯燥无味,基本功的练习容易打消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习武者要知难而进,练功贵在坚持,不能间断。古人云:“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深功出巧匠,苦中出真功”。习武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中伏”只有苦练才出功夫。因此,习武之人要想达到高的境界,求得真功湛艺,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精神。4.恒(以恒为志)

习武者当立志,人无志事不成。习武要有恒心、要立志,不能半途而废。一个人有没有造诣,要看他有没有恒心。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小说《贺拉斯》中生动地刻画了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有理想,说了不少豪言壮语,甚至在梦中追求丰功伟绩,可一旦动手实践,就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在学习上一曝十寒,最后落得虚度年华,成为人们的笑柄。事实证明,只有把想和做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方能获得成功。荀子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习武当立志,无志功不成,习武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有坚忍不拔之志。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艺成才,苦练成功,功夫的长进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见恒心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长功如春蚕抽丝,消功如流水即逝”。武术要想获得真功夫,需持之以恒,长年不懈,方能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5.勤(以勤为奋)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勤奋是千百年来人们成才的法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位哲人这样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另一种是蜗牛。不论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眺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习武之人的进取和成才,其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勤奋和努力。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羽翅望塔兴叹;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雷,渺万里层云。习武亦是如此。拳谚道:“笨鸟先飞早出林,笨人勤练武艺精,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是习武成功的关键,经不起风吹雨打,算不得英雄好汉,有了以苦为乐的精神和以恒为志的决心,剩下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勤奋,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坚持下来,架子只有天天盘,一年四季都坚持,功夫方能日日增,逐步获得武术的上层体验和功夫的进一步升华。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终生为勤之人,才能攀登事业的高峰。6.巧(以巧为循)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万物有其规律可循,习武更要循规律,讲科学,多思多想。读书要想,种地要耪,练拳要巧;练拳习武虽是身体运动,也有规律可循,不能只是死记套路盲目练习,而是要勤学、巧练。管子曰:“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时刻思考所学的东西,处处体现一个巧字,以巧作为习武所遵循的原则。尽管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招式变化多端;但只要把握习武的规律和找到习武的技巧方法,就会少走弯路,做到科学训练。拳谚讲:“一巧破千斤”,强调了“巧”字在技击中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巧并非投机取巧,而是运用巧法、巧劲,以巧制敌。因此,巧成了精通变化之源、御敌袭击之速、变化莫测之奇、以弱胜强之效、化险为夷之法的技击法宝,达到了巧的境界,在技击上,便能以巧破拙,以巧破力,“巧”就是借势打势,借力打力。在练功上,只有在苦练、勤练的基础上加以巧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7.精(以精为求)

精是指精通、精湛,也就是对武术的拳理、技术、技击有透彻的了解和熟练的掌握。世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好,“精益求精”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和进取。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技击理论,吸纳了众多有志之士为之好学,不断超越自己,以精为求,不断进取。俗话讲:“不求千招会,只求一招精”。艺不在多在于精,习武要有悟性,要善于思考、善于钻研,把学到的拳理和技法融会贯通,使功夫不断精湛、深化,凡事精益求精,艺无止境,技无尽头,要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只有不断进取,精益求精,才能最终达纯。8.纯(以纯为极)

纯是纯一不杂,炉火纯青,功到炉火纯青,乃习武之人终极目标,凡达此者,其艺而阶及神明之境也。拳谚道:“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意”,是说功夫达到下意识的攻防,心中一念,手脚即出,动作快如闪电,本能地做出准确而迅速的判断和反应,伴随而来的是举手投足均能收到良好的技击效果,这便是无拳无意,是习武者追求的真意。然而,无意绝非真正的无意识,由意识到动作之间的信息传递快到几乎使意识与动作同时发生,恰恰是意识敏捷的反应。无拳也绝非真正的无拳,而是不拘泥于拳法,使身体随意念在高度规范化、程序化的形式中取得高度自由,达到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相敌之情形而行之。拳理曰:“拳打三不知”,拳打不知,是说发拳要迅雷不及掩耳。三不知,即我不知,你不知,他也不知。这是说应对之捷,出招之快,自己尚不及想,对方尚不及应,观者尚不及清,对手便已倒下,这可以说是对“无拳无意”的具体写照,也是习武之人达到高层次的具体表现。法有万端,理存于一,军无常势,水无常形,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内家外家,不管武当少林,还是南拳北腿,最终讲究的是内外兼修、形神兼备,以意导气,以气催力,做到随意而发,体现浑身都是手,处处可打人的神明境界。

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艺精湛是当代武术人才的规格标准,要想达到此标准,需要对以上“八字诀”进行深刻的领悟和体验。学海无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习武不能自满,要以德为先,永远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掌握精湛技艺,方能成为德艺双馨文武兼备之人。第五节鸳鸯门门歌第二章太极拳理论探微第一节阴阳论一、古代阴阳起源“阴阳”一词,据《吕氏春秋》记载:“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这是说,人与物的雏形,是由阴阳的相互作用而化生的。那么阴阳的形成,则是由天创造而成的。这里的天,即混沌世界,无极状态;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阴阳变化,离则复合,合则复离,终则复始,极则复反,万物伏出,成于无极,化于阴阳。阴阳起源于黄帝时代,最初的含义是指太阳光的向背,向着太阳光的一面为阳,背着太阳光的一面为阴。《说文》载:阴,即是暗,在河水的南面,山的北面为阴;反之,在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为阳。如《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诗经·大雅·公刘》“既景乃刚,相其阴阳,观其流泉”是说,从山坡上观测太阳,以分辨向阳和背阴的方位,及观测流水的方向;不难看出,《诗经》的里的“阴阳”概念已经具有了“南北方向”对应的含义。据《永孟铭文》记载“阴阳洛疆”是说把阴阳作为南北方向的概念来使用。据《史记·历书》记载:传说从黄帝时起就观测天象制定历法,顺应天道自然,懂得历法天象,了解日月星辰,能教授民众农耕要遵守农时。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乾”即是阳,“坤”即是阴,生长就是“息”,死亡就是“消”,阴阳的生死与兴废的观念,是因考订星历而发生的。早在商代,就把阴阳合历作为历法,并对日月星辰规律的观测,寒暑往来规律的认识,逐渐产生了阴阳对立的观念。《国语》中记载了周幽王时期伯阳父以阴阳概念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因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此阴阳概念已经具有了对立的意思。《国语·周语》中讲:阴、阳是一种气,用阴阳二气的消长对抗来解释自然现象,力图从自然界本身寻找变化的原因。据《国语·周语下》记载:“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将风雨看成是阴阳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据《国语·越语》记载:“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明析了阴阳相互转化的思想。后来,阴阳引申为气的寒暖,进而引申为贯串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二、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表示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同时也表示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最早是指阴阳二气,即阴气与阳气是两种性质相互对立之气,此阴阳二气,可体现在男女、昼夜、寒暑等方面。但古代唯物主义也把阴阳当作对立的两个符号;阴经常用来表示衰退、消逝、柔弱等这些消极方面的事物的属性,阳经常用来表示生长、上升、刚强等这些积极方面的事物的属性。《管子·四时》曰:“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认为阴阳法则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事物的相对性,其一,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之间可相互转化,即由阴极可转化为阳,由阳极也可转化为阴,阴阳互为其根。其二,阴阳是分主次的,如事物阴中寓阳时,阴为主,事物呈阴性;阳中含阴时,阳为主,事物呈阳性。其三,事物无限的可分性,任何事物内部都可分阴面和阳面,而事物中阴阳各方可再分阴阳,即阴阳之中分阴阳。《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由于阴阳双方矛盾的运动变化,才推动着事物的更新发展,此发展都是阴阳推移消长的结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阴阳的相互对立

任何事物,其本身莫不存在着阴与阳的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的矛盾关系。阴阳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任何事物互相对立着的双方,总是通过斗争对另一方面起着制约和排斥的作用,而不是平稳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只有相对峙的阴阳双方不断排斥和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2.阴阳的依存互根

阴阳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和根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阴阳相依,阴阳互补,是各种事物、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一切事物尽管形质各异、千差万别,都是通过阴阳之间的依存关系而互相贯通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在内的阴是外在阳的内部动力,在外的阳是内在阴的运动形式。如果阴阳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那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另外,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都是以它们之间的依存互根关系为基础,否则,也就不能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3.阴阳的消长转化

阴阳消长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并非一直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时时刻刻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阴与阳转化是由于阴阳消长的结果,当消长变化到极点时,便各自向着与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消阳长时,由阴转化为阳,阳消阴长时,由阳转化为阴。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那么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消长与转化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正像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的度就会引起新的质变一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说阴发展到重阴的阶段,就会转化为阳,阳发展到重阳的阶段,亦会转化为阴。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是推动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三、《周易》、道家的阴阳论与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形式1.《周易》的阴阳变化之道《周易》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秉受天地的阴阳二气生成的,所以万物都具有阴阳对立统一的共性和阴阳辩证法的共同规律。《周易·系辞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对宇宙万物的规律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便叫作“道”。道是万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东西,万物是实际存在的东西。某种事物之所以能产生出来,就是因为它有规律可循,这可循的规律叫“道”,然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道”的存在,都受“道”的支配。在万事万物中一直起作用的是“道”,也就是阴阳。因此说天地之间皆阴阳。《周易》从阴阳相互争胜负而看到,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总是一正一负、一开一合、一刚一柔,又在一定条件下地位互相转化。观察事物,能够从小知大,从弱知强,从前知后,不必等到事物达到顶峰时才知其向何处发展;预先找出并把握住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规律性,从而掌握主动权。《系辞传》又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从进退中看出变化,从日夜中知道阴阳刚柔,感受到了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2.道家思想的阴阳论

老子不仅注重以变易的理念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且将《易经》的阴阳思想加以发挥。关于《易经》中的矛盾观念,如《易经》里的《益》和《损》之卦,老子在论及“损益”问题中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说明老子相当注重事物间的矛盾关系和阴阳对应。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像自然界的昼夜、四季的代换,寒暑的往来,它们都不可避免地要过渡到它的相反面,由自然界进而推展到天地之变,他指出“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虽大,在老子看来也有成毁,说明天地都不能永恒,更何况于人呢?任何事物就像天道的变化一样,循环往复,永远如此。虽然事物都在变,但事物变化的总规律却永恒不变的,即老子之“道”。“道”既是宇宙万物之根本,又是世界的基本法则和普遍规律。道生万物,万物归根于道,拳理亦如此。后世诸多内家拳实践家将道家融摄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有机的嫁接到太极拳理之中,致使太极拳以阴阳转换理论而建构。太极拳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拳法的千变万化贯穿着一个“理”,实际上,可谓老子之“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拳家亦认为由这个根本之“理”,衍生出一系列的阴阳概念:动静、开合、刚柔、虚实、攻防等。3.太极拳的阴阳变化之理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从太极拳的盘架走势、技击推手上处处时时都体现了阴阳的变化,其动作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在太极拳中,有招式动静的阴阳,有动作开合的阴阳,有重心虚实的阴阳,有劲力刚柔的阴阳;正如王培生所说:“任何法则的精髓,千变万化,也决不会离开阴阳”。在太极拳的交手中亦运用阴阳对峙原理,其中既有对方的变化,也有己方的应变,要能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并能在千变万化中把握与创造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变化自如,以便使己立于不败之地。总之,明阴阳变化之理,随势而变,顺势而化,借势打势,借力打力,应敌则无所不适,克敌则无坚不摧,其变化都是阴阳在攻防中互易的结果。第二节太极拳中的阴阳论一、太极拳中的动静

动与静在哲学意义上是运动、变化的两种相对峙、相联系、相包容的形态,它是宇宙万物化生过程的动因。本文将阴阳学说的动静观置于太极拳中,进一步揭示太极拳中动静两种形态相生相异的变化规律,使太极拳在演练和推手中达到一种动中寓静静犹动、静中寓动动犹静的上层境界。1.动静的哲学内涵

所谓动静是指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形态和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及存在的形式。“动”表现明显的运动,同时又具有事物自身的能动变化性;“静”则表现非明显和微妙的运动并且也具有事物自身的稳定性;因而动、静都是运动,只是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而这两种运动状态——动与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是动中寓静,静中寓动。朱熹曰:“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动之前有静,静之前有动。推而上之,其始无端。推而下之,其卒无终。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此之谓易。而其动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是则所谓太极也”。这是讲动静两者的辩证关系,即动静无端,动静互为其根。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讲:“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由此不难看出,运动的两种状态是相生相异的,动由静生,静由动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关于动静之意早在春秋两汉就有记载,如《后汉书》讲:“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在这里着重强调“动”字,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老子辩证地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动而归静,静而复命”的规律;纷繁有生命万物各自返回本根,返璞归真,复归无极,称为“静”。《太极拳经》曰:“盖万物之理,以虚而受,以静而成,天地从虚中立极,静中运机,故混沌开,而阖辟之局斯立,百骸固,而无之藏自立,无不从虚静中来也”。虚静也是太极拳的最精妙之处。同样在太极拳中,其外在招式与内部气血在心意的统领下,内外相合融为一体,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并融于自然。通过“静”来定心自养,体验宇宙本体之“道”。太极拳这种贵柔主静的修炼,正是取自道家所追求的一种高深境界,非常强调“静”。《庄子·刻意》曰:“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调整呼吸,在相对安静中模仿熊鸟的动作,进行身体练习,这是讲动静的结合。然而,太极拳正是内外兼修、动静相因的功夫,它从整体上展现了动、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关系。2.动静在太极拳中的运用(1)太极拳动静的辩证关系

静为动之源,动为静之终,动静互根。具体地讲:没有“动”就无从涉及“静”;同理,没有“静”也无法准确地描述“动”在何处,如何而“动”。太极拳是整体的相互依存的矛盾运动,有开必有合,有合必有开,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动静相济,相得益彰。太极拳就是一种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的运动项目,它以松静为本。常言道:“静为势之本,动为势之末”。唯心静,方能静察彼情、静观其势,进而辨彼之虚实,知彼之动向,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静以待动,不动则已,一发而至,至而必中。由此可见,太极拳在本质上力主于静而不是倾向于动。在行功上,太极拳体现出心静用意,神舒体静的气势和形体舒缓的运动。

从意念神态上,太极拳强调心静用意,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拳经》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打拳必须使大脑松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洗心涤虑,使心纯静地集中到练拳上来,入静后,人体内气血开始萌动,气血沿着经络、血管系统流转,身体外部形态及手足的变换,均是随着内动而运动;做到意不断,动不停,意动形随。正如陈鑫《拳论》曰:“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即内不动,外不发,由内及外,内外合一,此皆是用意来指挥,以意气引导动作的结果,从而达到静中求动的目的。

从身体形态上,太极拳缓慢匀速的运动是太极思维特有的运动方式,总是引导习练者应顺其自然,动作轻灵柔和,均匀连贯,绵绵不断。如陈鑫在《拳论》中曰:“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因此练太极拳是在动作轻缓中求得周身内外的松静,周身处处松静有助于节节贯通,只有周身节节贯通,方能运行无滞,圆转自如,轻而不浮,沉而不滞,进而达到一种看似行云流水,似动非动,似动犹静的状态,通过身体轻缓的外动欲达身体沉稳内静的目的。(2)动静在太极拳盘架中的运用

周敦颐曰:“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看起来动,其实动中也包含着一定的静,即动中寓静;同样,看起来静,其实并不是绝对的静,而是静中寓动,是微妙的动,因此说这种“静而无静,神也”。如太极拳的起势,在未起势成并步站立时,给人的感觉是:有静中寓动之势,有稳如泰山之感,有怒涛奔腾之兆,此时应是调息静神,意识集中,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全神贯注地准备练拳,其面部的表情应是严肃正作,闭口合齿,给人一种静极生动之态,此状态可谓静而无静也。收势则由动转静,由开转合,由阳转阴,给人一种动极归静和回味深长的感觉,此为动而无动矣。

动静不只是在起势、收势中运用,同样,在每个具体动作中也包含着动静的相互转换。比如,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第六动搬拦肘,此动作包括半马步和马步两种基本步型,采、捋两种掌法,贯、搬两种拳法,拳、掌两种手型以及旋踝、旋膝、旋胯、旋腰上下合一腰为主宰的身法等;再结合眼法的上瞻下视、左顾右盼和头部的左右转动,以及内在精气神的协调配合,才构成了一个完整动作。在这一动作中,蕴含了各种疾缓动静的变化,只有合理地把握好它们之间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才能把这个动作完美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进行“搬拦肘”动作练习时,首先练习者要明确该动作的攻防内含和动作结构,主要动作是转腰搬肘,其要求是以腰的转动带动两臂的摆动,搬肘快速有力,力达左小臂的桡侧。其次要弄清动作各环节的疾缓与动静节奏的变化,身体左转,重心左移偏于左腿,同时两掌向左摆于身体左前方,随即身体再右转,重心右移偏于右腿,同时两掌由身体左前方捋至右腰侧握拳,上体向右旋紧;此时应是两掌在身体各部的配合下,做缓慢弧形摆动,而后握拳收于右腰侧,这时动作的速度相对较“缓”;当身体向右旋紧时,紧接两腿迅速蹬地,上体快速左转,重心再左移,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臂内、外旋,两小臂疾速向左划弧摆于身体左侧,搬拦肘快速有力并突然制动,发出一种弹性劲,这时动作的速度相对较“疾”;从而使动作的节奏形成一种“缓”与“疾”的配合,那么搬拦肘动作瞬间的制动造型也是“动”与“静”的结合。从空间角度讲,有的是整体“动”、局部“静”,或者是整体“静”、局部“动”。从时间角度讲,有的是此一时“静”,彼一时“动”,还有的则是此一时“动”、彼一时“静”。从外观上,展现出一种“似静犹动”或“似动犹静”的状态。总之,太极拳的具体动作在其动静方式上虽各有别,但是,都处在动和静的统一体之中。

在习练中必须遵循“静尚势,动尚法”的基本原则,做到“动”与“静”的相互结合,从盘架走势中要体现整体的动态平衡。如《拳经》中讲:“总须完整一气,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盘练太极拳要突出一个“静”字,必须静起静落,入静则使气血下行,气归丹田,入静方能意神自生,呼吸顺畅;不可自以为是,急躁冒进;练架之动乃顺动和自动,而非主动和妄动。所谓静极生动,先有内动,再有外动,先运后动,动后顺随,任由自然,动后归静,太极之根本也。(3)动静在太极拳技击中的运用

武禹襄在《太极拳论》中讲:“静如山岳,动若江河”。所谓“静如山岳”之“静”就是气沉势稳,浑然一气,周身一家,表明身体在定势时的沉稳程度,而静中又有欲动之势,精神处在引而未发之际,始终保持八面之撑,圆转自如,处处察觉和顺应客观的变化规律,把握主动,使富有动意静态的身手,在得机得势时,随时即触可发。“动若江河”之“动”正如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即身体在意念的导引下,做到“一声令下,百体皆依”,其身手就像江河之水波浪滚滚、滔滔不绝,不断变换虚实灵动,不断直进粘逼,并保持冷静之动,迅速调动周身之劲,继而施力于对方,达到触其一点,万点皆应,在不丢不顶、不即不离之中讨消息。《孙子》云:“形人而己无形;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关于动静关系的论述,静时如未出阁的处女一样安静,藏而不露;动时犹如雷霆一般迅速,锐不可当。太极拳的技击原理和中国传统军事是一脉相承的,太极拳论动静,静则无所不容,动则无所不应。由于太极的变化是无常的,因此太极拳中的“静”不是无所适从,死水一潭,也不是无变化之静,而是积蓄力量,静以含机;太极拳中的“动”也不是无故地拼耗体能,而是人来顺随,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动以变化,当动而发也。《拳论》曰:“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强调动静在己彼关系中的兼容和转化,说明静中含机,待机而动,动而先至。正如《十三势行功心解》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太极拳的后发先制,以静御动的技击技术,深得古代兵法攻防进退、主客奇正的精髓,无论动静如何,都因敌之变化,权宜权衡,方能出奇制胜。孙膑云:“静为动奇”。以静制动在兵法上就是出奇制胜。《兵垒》云:“兵,武事也,而以静为主。静则无形,动则有形。动而有形,必为所擒。是故圣人贵静,静则不躁,而后能应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尉缭子》曰:“兵以静胜,甚哉,兵之不可轻动也,况妄动乎?”同样,太极推手中要用沉着冷静的听劲来因应知机,并由此而形成自身的动静之势,在得机得势时,把握动静之机,见机而作,方能立于不败之地。(4)太极拳中动静之度的运用

在状态上,分静势和动势,技击中动静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要把握一个“度”,动静两势要以对方而论,如果用得不当,或不得其要,又未能掌握对方的动向,就难收其效。所谓“静”并不是必须以某一种姿势保持不变来应敌,而是攻防相持中的一种待机状态,此状态不可以某种姿势静止的太久,长时间的站立不动,就可能出现“太凝”的状态,从而影响其后的动作,以至于动作变得呆板,不灵活,因此要把握好静势之度,使外在的形体动作保持静如山岳,在静势之中透出一种威慑力,要以静待动,静不是寂静,而是一种蓄势待发、静中寓动的虚静,体现出静里面的虚实观。“动”也不能“过”,过频过大易使动作变形或劲力过硬,动势应富于变化,在与人交手时,不可做过多不必要的晃动,否则,因动作过频使体力下降不支,反而影响自己的镇静状态,导致反应迟钝,使自身陷入劣势,被人所制。因此掌握好动势之度至关重要。动也是相对对方而言,并非盲动,而是随时顺势相机而变,随顺而动,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太极推手要沾粘连随,不丢不顶,来叫顺送,舍己从人。做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从而以达后发先至之效。

然有时己之动势先于对方,而发放后于对方,其目的是诱引对方,使其漏出破绽,我乘虚而入,制敌于瞬间。双方交手时,假如对方以快速猛烈的招式向我袭来,我将根据对方的招式和劲路,采取相应的措施,不管对方动作如何猛快,我均能将其引化,做到借势打势、借力打力,将其力势化为乌有转为己用,不等对方招式落己之身,我执招制之,以达以静制动之功效。在运用招法时,对手焉能束手就擒,往往运用各种方法化解我之劲力,此时我将一动数发、数招连用,使敌不得逃脱,从而受制于我。总之,与人交手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须知阴阳、动静有度,均在分寸之中。

综上所述,动静的相互转化是世之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从茫茫之宇宙到浩瀚自然界,无时无刻无不包含着阴阳之互易、动静之变化,即阴阳无始、动静无终,动由静生、静由动来、动静互根;以阴阳学说为哲学基础的太极拳,也自始至终均在阴阳动静的变化之中。本文从太极拳动静的辩证关系、动静在太极拳盘架和技击中以及太极拳中动静之度的运用等几方面充分阐述了动静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运用,以至于动静在蕴含哲理的太极拳中,循环不已,生生不息。二、太极拳中的开合

开合是阴阳学说衍生出来的一对哲学概念,它是宇宙万物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形式和状态,也是事物动静关系变化的表现形式和结果。本文将阴阳学说的开合观置于太极拳中,进一步揭示太极拳中开合两种状态相互转换的变化规律,使太极拳在演练和推手中尽显动静开合拳之道,阴阳互易万化亨的上层境界。1.开合的哲学蕴含

所谓“合”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事物聚集在一起并成为一体称为合。“合”最初意思是合拢、关闭,《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合”也指阴阳双方互为一体,因为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两端,而阴阳两端是相异的,异性相吸;同时万物的本体、本质又具有统一性。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二章》)。老子强调“一”的重要性,天下万物归于一理,即统一性。《正蒙·乾称篇》:“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若非有异则无合”。

那么,“开”则是矛盾的事物向着自身相反的方向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谓之开。开的本义是开起、打开,《诗经·周颂·良耜》:“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另外开还有展开、舒展之意,如汉代张衡《西京赋》:“前开唐中,逆忘广象,顾临太液,沧池莽亢”。《辞系》:“一阴一阳之谓道”。用一阴一阳之道来表示宇宙万物分阴分阳和阴阳互易的客观规律,那么,道就是太极,太极一动分阴阳,“分”阴阳是把统一物分解成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部分,即相生相克的两个方面,从而揭示其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太极可谓是一分为二与合而为一的阴阳统一体,即太极就是阴阳的合中有分,分中有合,此“分”就是“开”之意。2.太极拳中开合的运用(1)太极拳开合的含义

太极拳的开合是指人体由内导外,以外引内,内外统一的,先内动而后再外动所表现出的动作形态的概括。太极拳的开合着重在内部的变动,而不在于形式。其内动的开合仍然是运劲似螺旋的作用,就是所谓劲由内换,或谓之内气潜转。开为向外伸展、放大;合为向内缩小、收敛。太极拳的运劲,由腰脊主宰运用螺旋形的弧形动作向着四梢去的谓之“开”,从四梢回归丹田的称为“合”。就外部形态而言,则是指由内而外动作的屈伸、攻防、进退、俯仰、起落、吞吐、闪展、蓄发等等,伸、攻、进、俯、落、吐、展、发等动作,在配合呼吸的情况下,叫作“开”;屈、防、退、仰、起、吞、闪、蓄等动作,在结合呼吸时,称作“合”。总之,太极拳的开合,都是由内导外,以外引内,内外统一的,强调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配合,“练意”“练气”“练身”同时进行。(2)开合在盘架中的运用

所谓太极拳就是一种圆匀连贯、动静相生、开合相承的运动,其每一动作都有动静开合之变化。以弓箭为例,张弓放箭就是一种开合关系,即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张弓时,对于弓来说是“开”,蓄力的过程,产生弹性势能,此时的箭就是“合”,箭由前端向后做距离的位移;当放箭时,对于箭来说是“开”,它将获得弓传递给它的势能,随时一松即发,那么,这时弓就是“合”,由张开的弓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张弓时,是弓“开”箭“合”,放箭时,则是弓“合”箭“开”。陈鑫云:“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足尽拳术之妙”。

所谓盘架走势中的开合,就是太极拳中的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等的概称。开与合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有开必有合,有合则才能开。陈鑫曰:“一开一合妙无微,上下四旁成化机”。不论走架和推手,身体一动,周身各部都处在一开一合之中。《拳经》曰:“处处有一开合”。其一,有些拳架在同一动作中,表现为前开后合、后开前合,大动作开小动作合、小动作开大动作合,比如懒扎衣动作,当右手划弧顺缠丝旋劲,翻手心向上、向左前方伸出;从外形上对于整个右臂来说是合,对于手掌则是开,那么对于肘而言又是合,同时也伴随着胸合背开,此时是合中有开,合之再合,开合相兼。而后,由顺缠丝变逆缠丝旋劲,掌心向外,横拉于身体右前方,对于整个右臂来讲是开,相对于手掌则是合,对于肘而言也是开,与此还有背开胸合,此动是开中寓合,开之再开,开合相间。然后再由逆缠丝变顺缠丝,沉肘内含,右掌下塌外碾;对于整个右臂来讲是开,相对于手掌也是开,那么就肘部而言则是合,与此同时还有背合胸开,此动是开之再开,开中寓合,开合相济;从劲力发放上,顺缠丝螺旋劲时,是蓄劲,合劲,逆缠丝螺旋劲时,是运劲,化劲。再顺缠丝右掌右小臂下塌外碾时,则是放劲,开劲。其二,开合的转换是互根化生的,陈鑫云:“一开连一合,开合互相承”。如手挥琵琶定势动作,其左手开右手合,接左右倒卷肱,右手由合转开,随身体转动,右手又由开转合。由此看出,开合二者在盘架走势中,不即不离,相承相生,以显太极自然之妙用。(3)开合在技击推手中的运用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开合是动静的表现形式和内部变化的结果,它着重于内部的变化,而不在于外部的动作形态。内部变化的开合,可谓人体内在精气的运行、肌体的收缩以及整体发放的缠丝螺旋劲,也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由于拳势动作采用缠丝螺旋劲的伸缩旋转,以腰为轴,旋腰转胯,缠丝运劲,布于周身,劲达四梢,动作圆活连贯,故有沾粘连随之意,方能开时不顶撞,合时不丢离,尤能合己之劲,分彼之力。

在推手过程中,就开合本身而言,开合之间,即互寓互融,有开中再开之形式,即在由合转开时,开中再作一合劲,而后继续延展伸长外开,表现出己愈进而愈长,彼愈退而愈短,己环环逼近,乘虚而入,制敌于瞬间。如双方交手时,我右臂以掤劲挤出,彼用双手捋之,我则顺彼捋之方向,右手臂内旋松沉随彼之捋劲;然后,我以顺缠丝旋劲再向彼之左上方外旋手臂掤撑挤靠彼身,在彼忙于摆脱我外旋手臂用按劲再按我右小臂时,我借机顺势,再以逆缠丝旋劲内旋手臂下塌其腹,以达制彼之目的,此为开中再开。所谓合中再合,在由开变合时,合中再作一开劲,而后继续收敛缩小内合,表现为当彼以直力进攻于己,己随而以弧形走化,彼又一弧形紧逼,己则顺其动向再次粘化,继续弧形收敛缩小,不丢不离,使彼不及于己,在其旧力已过,新力未发之时,而己瞬间爆发于彼,做到“周身柔软似无骨,忽然放开都是手”。正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所云:“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所以陈鑫曰:“开合原无定,屈伸势相连”,故阴阳开合变化无方矣。(4)开合在呼吸中的运用

从呼吸上讲,“开”就是内气从丹田向肢体梢节呼出的过程,那么“合”则是内气向丹田吸入的过程。一开一合,就是一吸一呼,呼为开,吸为合;太极拳就是一呼一吸的运动,每个动作的开合都与呼吸有节奏的自然结合。并且拳势的一开一合又都是在意识的统领下,做到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的密切配合,用呼吸带动拳势动作的开合,呼则俱开,吸则俱合,不论动作大小、速度快慢、路线长短,都与丹田呼吸的节奏相一致,同时将手眼身法步的协调运作也与呼吸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呼吸开合协调一致。

从肢体的屈伸上讲,即屈为合,吸气,伸为开,呼气。比如左揽雀尾动作,从两手抱球到左手做掤时,左手是由合转开,此时为呼气;跟上右手由掤变捋时,动作由开至合,那么,同时由呼气换吸气;两手捋至腹前时,身体由右转变左转,右手扶于左腕上向外挤出,动作又由合再到开,同时再由吸气到呼气,依次类推,循环往复。从劲力的蓄发上讲,是蓄劲为合,吸气,发劲为开,呼气。如裹鞭炮动作,双手由顺缠丝的双开转逆缠丝的双手裹合时,正是全身紧裹,形成十足蓄劲之势,此时,外形上是合,吸气;接着将双拳转双顺缠丝向左右两外侧并微向后发出挒劲,此时是开,呼气。再如太极拳的起势,两臂缓缓抬起时,胸廓逐渐上下展开增大,则要吸气,称为合;收势时,两臂再慢慢下落时,胸廓渐渐上下回缩变小,故要呼气,谓之开;因此,有起吸落呼之说。从内气的出入上,出气为开,呼气,入气为合,吸气。从攻防、进退上,进、攻为开,退、防为合。从刚柔、虚实上,刚、实为开,柔、虚为合。甚至从动静、阴阳上,也是阳、动为开,阴、静为合等都要遵循“开呼合吸”的原则,这合乎人体生理规律,也符合技击的原理。因此,太极拳的一举一动,一开一合,一呼一吸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5)开合在劲力发放中的运用

没有蓄劲,就没有发劲,蓄劲是发劲的前提和条件。发劲是蓄劲的目的和结果,发劲为开、蓄劲为合。同样,“开”是建立在“合”的基础上,合是开的前提条件,逢开必合,只有合得好,才能开得有力,势猛劲达;反之,合而不好,则开得无力、生硬。“合”并非单纯肢体外形的缩收,而是形意气神之共同合收,唯心意合,形神无有不合,合时须用腰腿之劲,还须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要求把周身的劲力合到一个着力点上,合到彼之重心轴上。开时也须用腰腿之劲,同时还要身法、步法的协调配合,腰为主宰,意气为先,合当合至适当的程度,距离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太远则不及,太近则不能运作;时机要掌握在己顺彼背时,即在距离和时机上,要恰到好处,当即发之,发劲时应合众气一鼓而出,通透畅达;如发劲没有合气的前提,则气不能聚,不聚则散,散而无力,力不能达,发亦无效。因此,要运身合气,气行劲随,把握时空,合而即发。

太极拳的缠丝运劲多走圆形、螺旋形和弧线,都是曲线。通常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