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眼底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7:21:36

点击下载

作者:庞万敏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治疗眼底病

中医治疗眼底病试读:

出版说明

庞万敏主任中医师编著的《中医治疗眼底病》一书,是在张彬主任中医师、冯玉明主任中医师的策划、整理和帮助下,在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医药卫生编辑室编审董天恩先生的关怀指导和细心审阅下出版的。时光飞逝、书已销空。

2012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为首批河北庞氏眼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资助下,我们决定将该书重印成精装图书,再次出版发行,旨在弘扬中医眼科学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河北庞氏眼科流派传承工作室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 庞荣 张彬2016年3月

原版前言

在一切眼病之中,眼底病可谓多发而常见,且近年更有增多之势,其后果之严重,亦每令人伤心惨目。故我庞氏从事中医眼科百余年来,对于此病尤多注重防治,其治疗效果之明显,为广大患者所称赞。

有感于此,遂将曾祖父庞凤歧,祖父庞信卿,伯父庞传薪,叔父庞赞襄、庞泗泉所积之经验,综合融汇,再加上本人从事中医眼科30多年的临床体会,编著成此书。该书究其原理,寻其规律,并分类列举剖析其典型病例与方剂,使之理论实践相互印证参照,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目的一则俾使祖国医学之精华得以保存与弘扬;二则借此就教于医界大师与同仁,使我庞氏之医术进一步提高。总之乃为免除当今与后世眼底病患者之痛苦,以健全之体魄、锐利之目光,从事各行业之工作,振兴我中华。

本书以现代西医学病名为纲,以中医辨证施治为目,分门别类,通俗易懂,方药效验,立足临床,着眼实用。虽不能尽复眼底病患者失明之痛苦,但对同道师友及患者定有裨益。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承蒙邢台地区科协、卫生局、中医学会、眼科医院领导和同道们多方面关注和支持,谨致谢忱。该书仓促成文,不足之处自是难免,恳请同道赐教指正。河北省邢台地区眼科医院 庞万敏1990年6月21日

总论

眼底组织及体征概述

眼底组织结构精细、微妙,复杂,且血管丰富。由于传统的中医眼科受历史条件限制,无法窥测眼底组织及形态。所以,只能凭据患者的自觉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因此,借助现代眼科诊断技术,使中医眼科由宏观到微观,从肉眼望诊发展到直接观察眼底组织及形态,从主观症状深入到眼底结构变化的客观指征,扩充了中医眼科的视野,开拓了中医眼科的新境,充实了中医眼科的内容。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将中西医眼科组织解剖及临床体征名词对照如下:

1.中西医眼底组织解剖名词:中医眼科的解剖与西医眼科的解剖概念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为是两种学说和两个理论体系不同所致。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中医

神膏

眼膜、视囊

视衣

目系

系头

目络

阳络

阴络

黄睛

神点

神光

西医

玻璃体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视路及球后血管等组织

视盘

眼底血管

动脉

静脉

黄斑区组织

中心凹反光

视功能

2.中西医常见眼底病体征:眼底病临床体征,是通过现代仪器观察到的,它是脏腑精、血、气、津液功能失调所致。隶属于辨病范畴,更是辨证的可靠依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故临床以西医眼底病的名词术语为纲,以中医病名证治的形式为目,进行眼底病治疗规律的探讨,为了大胆尝试,兹录中西医眼底病体征对照如下:

中医体征 西医体征

神膏翳障 玻璃体混浊

出血 出血

水肿 水肿

红赤 充血

系头萎黄、白 视盘萎黄、浅白、苍白

视衣阳络老化 视网膜动脉硬化

视衣目络拘急 视网膜血管痉挛

视衣目络争张(或弛张) 视网膜静脉迂曲、怒张

视衣目络停滞 视网膜动静脉压迫征

视衣阳络不通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衣阴络不通 视网膜静脉阻塞

赤丝缕纹 新生血管

视衣积滞 网膜色素堆积与脱色斑并存

视衣翳障 脉络膜,视网膜渗出

瘕积包块 增殖机化条索

变性 眼底组织退行性变

3.取西医诊断之长,补中医之不足,合理取舍,灵活运用。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迅速发展,目前诊断眼底病,仅凭单纯的自觉症状命名,已不能适应临床需要。因此,目前中医眼科趋向于西医定位、中医定性之势。但是,中医在治疗眼底病方面,决不能束缚于西医诊断。西医检查结果,仅能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以供参考,例如:西医炎症,虽属中医热性眼底病辨证论治范围,但绝不是清热“消炎”为唯一治法,而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分为寒、热、虚、实证候,灵活施治。西医诊断,可以帮助中医进一步认识某种眼底病的性质、发展、转归及预后,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必要的依据。如果把中西医眼底病名作一比较,中医确实存在着同病异名,异病同名,一病多名,一名多病之弊端,为了避免混淆,合理取舍,便于临床掌握,取西医诊断之长,补中医之不足,又保持中医特色,更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体目兼治之优势,何乐而不为之。因此,目前权宜采用西医诊断,中医证治的方法,以供同道共勉,启迪后学。

眼底组织与精血津液气相关论

眼为五官之首,万物尽收眼底,眼底的机能活动与脏腑的精血津液气密不可分。兹述眼底组织的生理机能与病理变化如下:

视网膜(包括视路及视中枢)与精之关系: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包括精、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并维持其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生命活动中,其不断的生成和不断的被消耗,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存在于肾;后天之精源于水谷,存在于脾。“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精藏于肾,故有“肾藏精”之说。而“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故精与肝肾脾三脏关系更为密切。肾所藏先后天之精,需经脾的转输,肝的疏泄、肺的宣发、心脉运载、肾的温煦作用,方能濡养眼底组织及全身。故《灵枢·大惑论》载:“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指视功能),在眼底维持着视觉功能;狭义之精,指的是“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且目系(视神经、视路)“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此指大脑视中枢向前延伸之视路至视网膜组织。视网膜是视功能之发源地,系精所生,脑髓之属。故精之盛衰,可从视功能反映出来。精足则眼底呈橘红色,视盘淡红、边界清楚,网膜血管走行比例正常,黄斑暗红,中心凹光反射晶亮,才能“辨析万物,明察秋毫”。若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年老体衰,或久病过劳而导致精衰,使眼底真精不足,则会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目视昏蒙,甚或盲无所见。故临床上一切先天性、遗传性、退行性眼底病变,多从精论治。

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与血之关系:脉络膜系血管组织,是全身血管最密集之处,视网膜血管是全身唯一可见的活体血管。血在脉络中循行,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以营养周身各个组织。它是由脾胃水谷精微所化生,通过“肺朝百脉”的作用,“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血主于心。统于脾,藏于肝,又因精血同源互生,故《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张氏医通》说:“(肾)精下泄,归精藏于肝而化清血。”《侣山堂类辨》指出:“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说明血是在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生成与循环周身,滋养眼底组织。

脉络膜与视网膜血管是血脉的可见部分,观察它们之变化,就可以了解血的生理和病理情况。若血足则其红润,精彩光明,照鉴无穷;若血亏,则眼底血管细小如线,脉络膜萎缩;若血瘀则眼底血管迂曲怒张;若热瘀易迫血妄行,眼底出血;亦有气不摄血,血虚络阻离经外溢者。因此,临床上把脉络膜与视网膜血管病变,可归为血证。

眼底液体与精液之关系:眼睛能明视万物,除了依靠精血滋养以外,也离不开津液的濡养。《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五脏六腑之精液,尽上渗于目”。眼底之精液,清者称为“神水”(主要指房水及眼底组织中血以外的液体成分,这里仅指后者),浊者称为“神膏”(指玻璃体)。《审视瑶函》说:“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即目上润泽之水。神膏者,目内包涵之膏液,膏液如破,则黑稠水出是也,此膏由胆汁中渗润精汁,升发于上,积而成者,方能涵养瞳神。”神水和神膏,是指眼底组织中的正常体液。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肺的宣降、肾的气化、三焦水道的通调作用而游灌眼底组织。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此外,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心所主。它的输布更有赖于肝的疏泄。因此,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与五脏均有关系。常则神水、神膏濡泽,涵养眼底组织,晶莹透彻;若脾肺肾三焦气化及心主血、肝气疏泄功能失常,常会引起眼底组织病变;若津液不足,或热邪耗伤津液,可致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色素紊乱等;若水液停滞,可致眼底组织水肿,聚而成疾,可致视网膜、脉络膜渗出及增殖机化。

视功能与气之关系:视功能(包括光觉、形觉、色觉)的正常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温煦、固摄、气化和营养等作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运动变化的动力。它来源于精,“精化为气”先天之精所化之气有元气和卫气;后天之精所化之气有宗气、中气和营气。分布于眼底之气,属于“真气”。《审视瑶函》说:“真气者,即目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乃先天真一发生之元阳也。”由此可知,真气生于先天肾,来源于后天脾,出入升降于肺,疏泄调畅于肝,帅血贯行于心、它推动着精血、津液灌注眼底组织。元气与眼底组织的发育有关,若先天禀赋不足,元气衰惫,则发生先天性、遗传性眼底病变,如弱视等;若卫气不固,无力御邪则六淫病邪侵入,邪郁眼底,发生热性眼底病变;若宗气无力推动血行,或气滞血瘀,则发生青盲、暴盲,若中气不足,气不摄血,易发生眼底出血;若营气不足,则发生视盘淡白,血管狭窄等。气虚则眼底组织津枯;气滞则眼底组织水肿;气逆则可突然失明。

总之,精、气、血、津液,同禀赋于先天肾精,源于后天脾胃水谷精微,不断产生和消耗,保持动态平衡,保证了正常的视功能。津液充足则视物清晰,反之,则视物不清,目光失神,易生眼疾。

眼底病多郁论

人体脏腑,皮毛、肌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皆非实体,而内涵脉道孔窍,精(包括精、血,津液)气循环升降于其中。眼底乃神光(视功能)之本,赖精气以滋养,然精气大宜和畅,若外感时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为物所伤、先天不足,年老体衰,或继发全身疾病等作用于眼底,使脏腑精气的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产生怫郁。郁则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于目,则生眼底病变。故曰:眼底病多郁论。

临床眼底病分为热性和杂性两类,前者系风热所致,多属实证。后者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有实亦有虚。实则壅遏不通,结为实郁,虚则涩滞不荣,是为虚郁。

实郁:眼底以六淫和气血瘀滞为主。六淫郁:以风、火(热)、湿、燥郁为多见。风郁:风为阳邪,其性轻扬,眼位至高,唯风易至。风郁眼底,致使目络气血不畅,营卫不和。症见眼酸目胀,视物昏花,瞳神散大,目珠颤动,眼底组织充血水肿,血管痉挛等。风有内外之分,外风郁多见于热性眼底病初期,或体兼恶风头痛、寒热身痛等症。内风郁多见于视网膜血管痉挛、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视网膜病变。或体兼眩晕肢麻,震颤强直,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等。根据体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之别。风郁常挟寒、湿,燥、火为患。挟寒者,伴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脉浮紧,为风寒郁;挟湿者,伴有恶风汗出,头痛如裹,脉濡,为风湿郁;挟燥者,伴有口唇燥裂,咽喉疼痛,皮肤干燥,舌干少津,脉数而涩,为风燥郁;挟火者,有高热,心烦多汗,唇裂喜冷,甚者狂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为风火郁。

火郁:火热互称,但火自内生。火性炎上,目为火户,故有“目不因火则不病”之说。火郁眼底,致使热盛则肿,更可燔气灼血,气血沸腾,脉张充大,急速壅遏,奔腾无羁,迫血逆行。火热伤津耗阴,则血行瘀缓,脉道涩滞,气血逆乱,目脉争张,血溢脉外。症见眼底充血、出血、血管怒张及混浊化脓等。火有虚实,实火郁者,多见于炎症性、出血性、化脓性眼底病,或体兼实热证候。虚火郁者,多见于眼底慢性炎症或炎症恢复期及退行性眼底病变,或体兼虚火证候。

湿郁: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易碍气机。湿郁眼底,致使清阳不能上达,浊阴盘踞,气血壅塞,病绵冗长。症见玻璃体混浊,眼底水肿渗出,视网膜机化条索等。湿有寒化热化之分。热化者为湿热郁,多见于渗出性脉络膜炎,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等热性眼底病,或体兼湿热证候。寒化者为寒湿郁,多见于视网膜震荡、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杂性眼底病,或体兼寒湿证候。

燥郁:燥多从属于热,燥盛则干,易伤津耗阴。虽有内外之分,但眼科以内燥为主。燥郁眼底,致使津液枯少,脉道涩滞,神光不荣。症见视神经盘蜡黄萎缩,视网膜血管细小、污秽不洁,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视力下降等。多见于热性眼底病的陈旧期或后遗症和杂性眼底病的退行性变。内燥郁有肺胃大肠肝肾之分。在肺胃者,体兼口干咽燥,鼻衄唇裂,舌干无津。在大肠者,兼便秘。在肝肾者,体兼肝肾阴虚证候。

气血瘀滞: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并行脉中,生则同生,病则同病。气血瘀于眼底,则气滞血瘀,气逆血乱,症见青盲、暴盲、眼底血管迂曲、出血暗红、水肿渗出、新生血管,增殖机化、玻璃体积血等。气滞与血瘀各有侧重,气滞为主者,体兼气滞证候。血瘀为主者,体兼血瘀证候。

虚郁:虚郁眼底以气血涩滞为主,以阴阳涩滞为根。可有以下4种表现。

血虚郁:“血主濡之”,血虚则脉道空虚,血行迂缓,涩滞凝结,向上不能滋养眼底。症见眼花缭乱,视神经盘色泽淡白,血管变细,视网膜污秽等。或体兼血虚证候,临床上血虚应分心、肝、脾而辨之。

阴虚郁: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皆靠其涵养,五脏六腑之阴非此不滋,阴虚为血虚的进一步发展。“阴虚则生内热”,热更耗其精血,精血亏少,则血行迟滞,以致不能濡养眼底,眼底病症所见与血虚郁相同,但体兼阴虚证候。阴虚又分心、肝,脾、肺、肾而辨之。

气虚郁:“气主煦之”,气虚多以脾气虚为主,脾气虚弱,化源不足,清阳无力统帅血行,滞缓郁积,以致不能向上充达于眼底。症见目暗昏花,视功能受损等。或体兼气虚证候,也分五脏而辨之。

阳虚郁: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脏腑气血,筋骨肌肉,皆赖以温煦。五脏六腑之阳非此不发。气虚进一步发展为阳虚,“阳虚则生内寒”,脏腑虚衰,寒滞清阳,眼底各个组织失于温煦,易发眼底诸疾。眼底病证所见与气虚郁相同,但体兼阳虚证候。总之,各种病邪侵犯眼底,均可导致眼底病变,多形成实郁。若久郁不解,亦可导致气血阴阳不足,而发展成为虚郁。亦有素体虚弱,邪气盛实之眼底疾患,即所谓“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之义。临症时,须知眼底病多由郁致病,实证多由郁致滞,虚证多由郁致虚,故曰:目病多郁矣。盖因眼底病多郁,故临床治疗眼底病,应以疏肝解郁,疏通脉络,发散郁结为治疗大法。

眼底病与体质相关论

病与证不同,病是特异病因所引起的特异性反应,反映疾病的个性。而证则反映着各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反映着疾病的共性。中医治疗眼底病,有“辨病施治”与“辨证论治”两种形式。所谓眼底病的辨病施治,就是以自觉症状为向导,以眼底体征为依据,对其作出相应的诊断与治疗。例如:丹栀逍遥散加金银花、蒲公英治疗球后视神经炎、视盘血管炎等所谓辨证论治,则以眼底体征作为旁证,参考全身症状,综合分析患者的有关致病原因,作出不同的诊断治疗。例如:高血压病分为肝火挟瘀证,阴虚阳亢,目络阻滞证,阴阳两虚,脉络不通证等,揆诸眼底临床上,多是有证则辨证论治,无证则辨病施治,病证并存,则辨证与辨病共用进行治疗。故叶天士有句名言:“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外加于身也。”

眼底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局部病证为主,全身有病证或无病证。一类为局部病证是全身病证的并发症,两者有着必然联系,眼底病确诊之后,前者一定要检查全身病,特别要注意心、脑、肾、肝、脾、胃等重要脏器的病变。如心脏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炎等;而后进一步诊清证候的属性,分清寒热虚实。后者全身必然有病证存在,前后两者的落足点是证候。“证候是邪气作用于体质的表现,而体质则又是证候产生的基础”。体质即素质,是人体平素生理机能的综合状况,亦是机体强弱的标志。它禀赋于先天,而亦受后天诸因素(年龄、性别、体型、药物耐受性、发病经过、工作性质、生活环境,营养锻炼、四时气候等)的影响,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有“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有效治彼则不唯无效,反而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感受之人各殊,或气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如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的记载。《内经》把体质分为5种类型,即“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尔后,李东垣的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体质,朱丹溪的肾阴不足或阴损及阳体质,王清任的气滞血瘀体质等也被公认。此外,以谚语表述之体质者,亦应予以重视,如“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肥人多痰湿”“瘦人多火”等。至当代匡调元又将体质概括了6大类型,即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质。至此,体质学说更臻完善。眼底病中体质所反映出的证候大致有7种:

健质:体强力壮,精力充沛,面色润泽,胃纳优良,二便调匀,舌淡红,苔薄白,脉象从容均匀,和缓有力,即所谓“阴阳和平之人”。

实热体质: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实。

气滞血瘀体质: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兼见痞块刺疼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妇女可见月经闭止,乳房胀痛等。

痰湿体质:形体肥胖,眩晕目昏,脘腹胀满,口不干不欲饮,食凉便溏,胃呆纳少,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虚寒体质:面色不华,四肢厥冷,恶寒怕冷,喜热饮食,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淡胖有齿痕,脉迟缓无力。

气血两虚体质:少气懒言,乏力有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

阴虚体质:形体消瘦,口干咽燥,眩晕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在临床具体运用中,除上述7种体质类型,还有数十种甚至百余种。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对具体体质作具体分析。比如:实热体质,又可分为心经实热,肝经实热,胃经实热等;气滞血瘀体质,又分为以气滞为主者和以血瘀为主者等。就体质虚实而言,实热、气滞血瘀、痰湿体质属实;虚寒、气血两虚、阴虚体质属虚;还有人体平衡的正常体质。在眼科临床中,正常体质、实热体质、阴虚体质较为多见;虚寒,痰湿、气滞血瘀、气血两虚体质相对少见。一般来说,不同的体质对眼病有不同的影响。偏实体质者,对疾病反应较强,易表现为实证、热证。偏虚体质者,对疾病反应较弱,常为虚证、寒证。即“阳盛之人易热化,阴盛之人易寒化”。再者,临床时亦往往不以单一体质出现,而是虚实交错夹杂,实热同时并见。临证处理时,要补泻兼施,寒热并用,牢记“勿实实,勿虚虚”之诫。

眼底病证而无体证者,每一种眼底病都有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特效方药或经验方药。对于有体证的眼底病,当以“因人(体质)为先,因证(病证)论之”。处理原则有:一是眼底病证与体证属于同类性质者,施治较易,如渗出性脉络膜炎,体证属火,证属实热,治宜清热泻火。二是眼底病证与体证属于不同性质的,要明确局部与全身的关系,比如: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早期属风热,而体见肝气郁结证或脾胃虚寒证。目证与体证之间,并列或对立,则宜两者兼顾,急则治标(目),缓则治本(体),标本兼治。

总之,眼底病与体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眼底病辨病施治的方法必须遵循,但眼底病体质亦多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单以眼底病辨病而忽视体质,或单以体质辨证而忽略眼底病之特点,都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眼底望诊指要

目前,应用现代的检查手段,根据中医理论,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称为眼底望诊。临床以自觉症状为主症,以客观体征为依据,结合体征,进行定位与定性诊断。

望眼神:目为心灵的窗口,为心神所支配,素称眼神(主要指视功能)。两目灵活,目光炯炯,瞳神居中,展缩自如,为目中有神,提示正气存内。若目珠呆滞,视无定处,反应迟钝,为目中无神,是为正气不足,或邪气过盛。

望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混浊属郁,一为炎症性者,由风热燥湿郁结而成;二为出血性者,系热瘀聚结而发;三为退行性者,系正气不足,脉络空虚,神膏失养所致。

望色:包括视神经盘,视网膜、脉络膜的色泽改变等。红赤与火热有关,表现为充血征象,淡赤为虚热,深赤为实热,紫暗为瘀热。苍白、淡白、萎黄,与精气不足、血虚有关,表现贫血征象。

望水肿:眼底水肿包括视神经盘,黄斑、视网膜的水肿。分炎性水肿和非炎性水肿,前者多为六淫病邪所乘,引起脉络壅遏,气血瘀滞,水溢络外所致。后者多与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水湿停聚有关。

望出血:眼底出血包括:视网膜(包括黄斑,脉络膜)巩膜出血。炎症性者,多与热瘀眼底有关。非炎症性者,多属气滞血瘀或气不摄血所致。反复出血者,多属阴虚瘀热。

望渗出:眼底渗出(包括硬性渗出和棉絮状斑),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前者多属风热、湿热、燥热和热毒灼津煎熬、郁结所致,后者多为精、血、津液代谢失常,津液凝滞所致。

望视网膜血管:(包括动脉及静脉改变)脉络为气血循环之道。动脉硬化,系精血虚衰所致。血管阻塞,炎症性者,属血热郁滞;非炎症性者,属血瘀脉络。血管痉挛,为风郁脉络。

望新生血管:眼底新生血管(包括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多系精血不足,阴火上乘,热瘀脉道,瘀热久遏而形成。

望色素紊乱:多为久病之后,肾阴大伤,津液短少所致。

望增殖机化:多为久病生痰,痰湿互结,痰湿郁阻而成。

望退行性病变: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退行性变,多因精、血、津液、气不足,脉络瘀滞,神光失养所致。

热性眼底病证治概要

热性眼底病,主要是指以炎症为临床表现、以六淫病邪为致病特点的一类眼底病变。诸如:视神经炎、视盘血管炎、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各类脉络膜炎、眼内炎等。其多为急性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症状明显,变化多端,每易出现变证或坏证。而亦有起病缓,发展慢,症状相对较轻,亦能发生坏症的慢性炎症者。两者眼底均可出现充血、出血、水肿、渗出、血管迂曲怒张,甚或化脓,眼球萎缩。在球后者,虽无眼底体征,但视功能受损,伴有头目疼痛。热性眼底病一般发展规律为初期以风热为重,或兼湿或兼燥,中期表现为风邪化热的实热证,但亦有未经风热阶段直接转化为实热证者;末期常见久病致虚,久病致郁的虚郁证候。

风热期:多见于热性眼底病之初期阶段,疾病轻,病位浅。盖风邪轻扬,易犯目窍,火性升腾,燔灼焚焰,故风热最易合邪而侵犯眼底。证见“风盛则浮”“热盛则肿”(充血水肿)。《古今医鉴》云:“盖人感风寒,则腠理闭密,火热不得外泄,故上行走窍于目病矣。散其外之风寒,则火热泻而痛自止。”《审视瑶函》指出:“风动而生热,此犹烈火焰而必吹,此物类感召而不能违间者也。因热而召,是谓外来;久热不散,感而自生,是谓内发,内外之邪,为病则一。”临症以外来与内发表现相同,实难分辩。治疗原则:疏风清热。此类方剂甚多,有祛风与清热药物组成,临床应根据风热所犯部位而选择方药。犯及脉络膜及视网膜血管者属血分,选用兼有凉血散瘀之品的方剂,如还阴救苦汤,养阴清热汤。犯及视网膜及视路者属精分(精属阴),选用兼有滋阴和血之品的方剂,如银公逍遥散、疏肝解郁益阴汤加荆芥、防风。还要根据患者体质而分风重与热重。风重者,兼见头痛,耳痛、鼻塞、流涕,或恶寒发热,舌苔白,脉象浮;热重者,兼见头痛发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象实。前者则重于祛风,方用羌活胜风汤;后者则重于清热。方用双解汤。此外,风热常常挟湿,形成风热湿证。症见眼底充血水肿,或伴渗出,或兼关节肿痛,走窜不定等症。治宜疏风燥湿,清热泻火,方选疏清解毒汤。风热挟燥者,症见眼底新旧病灶交替出现,红肿与枯瘁并见,体见眼干鼻燥,口干唇裂,舌红苔干等。治宜养阴清热,散风润燥,方用养阴清热汤。

实热期:此期为热性眼底病的极期阶段,病重而深,风热病邪不解,化热入里,或可直中,出现正邪俱盛,风邪剧烈相争之实热证。局部病情较重,往往出现耗伤阴津,迫血妄行,热极生风等,全身证候亦较明显。但由于脏腑的生理、病理不同,所见证候各异,相应的治法方药也有区别。

实热眼底出血、水肿、渗出、血管紫胀或见暴盲,或体兼口干烦渴,溲赤便秘。治宜清热泻火,方用银花解毒汤。心火重者,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治宜清心泻火,方用三黄汤。肺火甚者,咽痛口渴,鼻燥衄血,咳嗽痰黄。治宜清热泻肺,方用泻肺饮加减。胃火盛者,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呕恶嘈杂,齿龈肿疼,舌苔黄,脉洪。治宜清胃泻火,方用清胃饮。肝火盛者,口苦咽干,头目胀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三焦火盛者,上中下三焦火证悉见,治宜泻火通腑,方用黄连解毒汤。

实热眼底病也多有兼挟证候,故所选方剂,亦有所差异。挟毒者,积脓,或体兼痈疽疮疖,为热毒证。治宜泻火解毒,方用银花复明汤。挟湿者,水肿渗出,昏糊不清,或体兼头重体倦,口淡不渴,皮肤湿疹,糜烂流水,便秘,溲赤,舌苔腻,脉象濡,为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方用清湿散。挟瘀者,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增殖机化,或体兼口干,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脉象细涩,为瘀热证。治宜清热散瘀,方用凉血散瘀汤。挟郁者,玻璃体混浊,渗出醒目,或体兼眼胀疲劳,眩晕咽干,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质边尖红赤,苔白,脉弦细数,为郁热证。治宜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伤津者,眼底炎症持续不消,或体兼口渴引饮,咽干口燥,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为热伤津证。治宜清热生津,方用养阴清热汤。动血者,出血或体兼斑疹隐隐,鼻衄吐血,便血尿血,为血热证。治宜清热凉血,方用凉血地黄汤。生风者,眼底血管痉挛,头目疼痛,或体兼抽搐、痉挛、震颤,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为热极生风证。治宜清热熄风,方用安宫牛黄丸,羚羊钩藤饮。

虚郁(广义郁)期:本期的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病邪渐退,但炎性眼底病变,虽最易伤精耗血,但病之恢复期亦有余热未清之证。陈旧期出现精伤液耗无热之征象,即所谓“久病致虚”“久病及肾”也。当以滋阴扶正为治,有热者,佐以清热祛邪。“久病致郁”病久必有瘀、郁、痰等结聚之象,在此期有虚热挟瘀、挟郁和挟痰之分,治疗时应在代表方剂基础上酌情加用散瘀、解郁、祛痰之品。虚热眼底病变,趋于恢复或为慢性陈旧改变或视功能未完全恢复,或体兼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不寐,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滋阴解毒汤。阴虚挟瘀者,炎症基本消退,视网膜色素紊乱,渗出清晰,新生血管增殖机化,或体兼阴虚证候,更兼肿痛,紫斑,舌暗有瘀斑,脉象涩滞,治宜滋阴活血,方用四子和血汤。阴虚挟郁者,虽眼底炎症不重,但体兼口干,便秘,腰膝酸软,头痛,眼胀,眉骨酸痛,心胸闷胀等阴虚肝郁的症状,治宜疏肝解郁、方用疏肝解郁益阴汤。肝经郁热,脾虚湿盛者,渗出结凝,增殖机化,或体兼肝郁脾虚证兼见头痛,眼胀,口干,舌润无苔,脉弦数。治宜清肝解郁,健脾渗湿,方用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阴虚耗气者,于恢复期视功能受损,或体兼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疲体倦,少气懒言等,治宜滋阴益气,方用补气疏肝益阴汤。

总之,热性眼底病,多见于炎症性眼底病,急性者郁热邪重,治宜祛邪为主。慢性者正虚多郁,治以扶正解郁并用为主。对于症状恢复期,尤其病情恢复时间较短者,更应防其郁邪复燃,治疗时仍不能忽视清热解郁祛邪。而炎症后遗症,病邪使眼底组织发生代谢障碍,应重视久病多郁,郁邪潜伏存在于眼底。古人告诫说:“目之害者起于微,睛之损者,由于渐,欲止其患,先制其微。”所以治疗时应宜考虑“久病不已,穷必及肾”。滋补缓以图功,佐以解郁散结,通络祛邪之品。

热性眼底病的辨治,必须与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结合使用方能更臻完善。体质偏于实热者,即按上述辨证为主,偏于虚寒者,以全身辨证为主,兼顾局部。然而临床上偏实热者居多,偏虚寒者为少,后者辨治宜温补方法为主。

杂性眼底病证治概要

杂性眼底病是指以非炎症性和热性眼底病后遗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眼病。因其病种不同,临床各有特殊表现。这类眼底病发病急缓各异,病程长短不同,变化多端,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被注意,以致发展到视力减退,及眼底变化时方被重视。诸如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神经萎缩、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均属杂性眼底病范畴。其病理机制多是脏腑精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致,多表现为虚证或虚郁相兼。

精之辨治:肾藏精,精属阴,阴精涵养神光。精足则视物清晰。若热病伤阴,先天不足,年老精损,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阴,均可致阴精亏虚。精亏与阴虚有别,精亏是阴虚的一种表现形式,无热象。阴虚则易生内热,称为虚热。五脏均有阴虚,但肝肾阴虚者多见。阴不制火,则虚火上炎;阴不制阳,则阴虚阳亢;阴虚风动,则虚风内动;阴不化气,则气阴两虚,进一步发展为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俱虚。阴虚则脉络不荣,又可致精亏郁滞。

阴精不足:症见昼盲、夜盲、视瞻昏渺、眼底组织发育不良,如先天性、遗传性、老年性、退行性眼底病变。或体见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小儿发育迟缓,智力呆痴,成人早衰等。治宜滋阴补精,方用滋阴明目饮。

阴虚火旺:症见眼底出血、渗出、血管硬化、黄斑盘状变性、囊状变性等老年性退行性眼底病变,或体兼阴虚火旺证候。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

阴虚阳亢: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眼底血管硬化或阻塞,或伴视网膜出血、渗出等。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眼底病变,或体兼阴虚阳亢证候。治宜育阴潜阳,破瘀通脉,方用育阴潜阳通脉汤。

阴虚风动:症见眼底血管硬化或痉挛,或伴出血、水肿,或体兼头疼,四肢麻木,震颤、偏瘫,失语等。治宜滋阴熄风,方用育阴潜阳熄风汤。

气阴不足:症见眼神不足、血管硬化、静脉阻塞,或伴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如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体兼气阴两虚证候。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津清热汤。

精气(阴阳)不足:症见目暗不明、神光焕散、畏寒怕冷,视盘色淡,血管细小,视网膜污秽,多见于遗传性、退行性眼底病变,或体兼阴阳两虚证候。治宜益肾壮阳,方用桂附地黄汤。

精虚郁滞:症见视力不增、视野缩小、昏糊不清、视盘淡白、视网膜暗淡无光、污秽不洁、神光不亮,属于陈旧性、老年性、退行性眼底病变者,或体兼阴虚肝郁证候。治宜滋阴解郁,方用滋阴解郁汤。

血之辨治:“目得血而能视”,若脾胃虚弱,营血化生无源,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阴血,均可致血虚。若寒凝血脉,或痰浊阻络,或邪热郁阻,或挫伤脉络,或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均可造成血瘀。若郁而化火,或邪气化火,或阴虚内热,均可灼伤脉络,使血之外溢。

血虚:症见神光不足、眼花缭乱、视盘色淡,视网膜血管细小,面色无华,见于失血、产后贫血性供血不足所致的一类眼底病变,或体兼血虚证候,治宜养血明目。方用当归补血汤加太子参、鸡血藤。心血虚者,宜养血安神,方用天王补心丹;肝血虚者,宜补肝养血,方用四物汤加麦门冬、天门冬;心脾两虚者,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血虚生风者,宜养血熄风,方用滋养熄风汤;气血两虚者,宜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

血瘀:症见眼底血管阻塞、出血、水肿、血管迂曲怒张、新生血管、色素紊乱、增殖机化、脉络膜破裂等。如视网膜血管阻塞、外伤性眼底病变、或体兼瘀血证候,治宜活血化瘀。方用疏肝破瘀通脉汤。兼寒者,温经活血,方加炮姜;兼热者,清热解郁,方加丹皮,栀子;兼血虚者,养血活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兼气虚者,补气行血,方用补阳还五汤。

血热:症见眼底充血、出血、血管紫胀。病如各种出血性,炎症性眼底病,或体兼实火或虚火,或肝郁证候。治宜凉血化瘀。方用凉血散瘀汤。实火者,加黄芩,黄连;虚火者,加知母、黄柏;郁滞者,加香附,青皮。

津液之辨治:津液濡养眼底,若烦热灼津、大汗、失血、吐泻,或过用燥热之品,均致津液不足。津血同源,耗血则津枯血燥,津灼化风,津亏则血行滞缓而血瘀,若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之气化失常,则可致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浊积滞,郁而化为湿热。

津液不足:症见云雾移睛、目珠干燥,久视疲劳、玻璃体混浊、眼底色淡、枯燥无华、血脉枯鞘、色素脱失、视功受损。病如眼底病恢复期退行性病变,或体兼津液不足。治宜增液明目,方用六子增液汤。耗血者,加当归、熟地;化风者,加珍珠母;血滞者,加丹参。

水液停滞:症见视物昏糊、飞蚊幻视、眼底水肿渗出,或体兼脾虚水肿证候,治宜利水明目。方用利湿明目饮。肺气不宣者,加桑皮、桔梗、杏仁;脾气不健者,加薏苡仁;肝气不畅者,加青皮,佛手、木香;肾不化气者,加桂枝、猪苓;湿热者,用泻肝解郁汤。

气之辨治:眼底病亦多生于气。若精不化气,后天失养,劳则气耗,久卧伤气则气虚,五脏皆有气虚。中气不足则气陷。气不摄血则血不循经。若脏腑气机失调,升降出入紊乱则气郁,过亢则气逆,气滞则血瘀,气泄则水聚。

气虚:症见青盲、暴盲、视功能受损、视盘苍白、血管狭细,视网膜色淡、或水肿、渗出。病如陈旧性,退行性眼底病变,或体兼气虚证候。治宜益气明目,方用四君子汤加黄芪、枸杞子、菊花、升麻、葛根。五脏均有气虚,宜根据体征加减。

气陷:症见头目昏花,目珠酸痛、不耐久视、羞明怕光的诸种眼底病变,体见中气下陷证候者,治宜升阳明目,方用补中益气汤。气血两虚者,治宜气血双补,方选八珍汤。气不摄血者,治宜益气明目,方选归脾汤。

气滞:症见视瞻昏渺,青盲,暴盲。如眼底血管阻塞,出血,水肿,视网膜血管阻塞,皮质盲及眼底病变,或体兼肝气郁结证候。治宜疏肝解郁,方用逍遥散。气逆者,加竹茹、半夏、生姜。气滞血瘀者,加丹参,赤芍。气滞水聚者,加车前子、猪苓。

总之,杂性眼底病变注重精、血、津液、气的盛衰,并结合眼底病变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治法。以整体为本,以眼底为标,在标证不甚紧急情况下,以调理整体为主,但亦要照顾眼底病变的特点,随证加减。在标证相当紧急的情况下,则应先治其标证,但亦不能忽视整体的调治,要标本兼治。只有分清眼底病之轻重缓急,明确整体与眼底病之关系,掌握杂性眼底病证治的特点,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治疗眼底病首顾脾胃论

目之本在于眼底,眼底之本在于神光,神光之本在于精气。精以成形,气以推运,所以目能视万物,然当以水谷精气濡养为首。水谷之司在于脾胃,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本,和生血之源,其运化水谷精微“为之于肺”“散精于肝”“淫精于脉”,上贯于眼底,神光自明。故曰:治眼底病者,宜首顾脾胃也。

脾胃居于中焦,一脏一腑,一阴一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赖阳生,阳赖阴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配合默契。其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以升为顺,胃气以降为和。脾体阴而用阳,故喜燥而恶湿,胃体阳而用阴,故喜湿而恶燥。所以调理脾胃,使脾胃阴阳相合,升降相因,纳化有序,燥湿相济,生化无穷,精气之源不断上注,神光炯炯,故注重调理脾胃为治疗眼底病之要法。

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眼底病证不外虚实两证。脾胃之气实,实则气滞致脘痞胀闷,气逆则呕、气逆、食滞者则厌食。寒则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湿浊内蕴,发生眼底水肿、渗出、模糊不清等眼底病变。或体兼胃脘闷、肢肿、便溏。热则脾湿胃热,湿热交阻,熏蒸于眼底,则见云雾移睛,炎症性水肿、渗出,或体兼身黄脘满,溲黄便溏,皮肤湿疹等。脾胃热盛则见热性眼底病之实热期,体兼实热证。

脾胃之气虚,多有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虚损,或因疾病影响,损伤脾胃之气。则症见脘腹胀满、大便溏泻、懒言、舌淡、脉缓。或见视功能受损,神光不足。气虚则运化失职,水液代谢失常,则见眼底水肿。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则见眼底出血。气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气血不能上达,则见视盘色淡,血管细小。气虚进一步发展为脾胃之阳虚,肢冷泄泻更著。过思伤脾,脾虚导致心血虚弱,见心脾两虚证候。若肝气犯脾,则体兼肝脾不和证。若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者,则体兼脾肾阳虚证候。脾胃之气虚,阴火贼风上乘之下虚上实证。

脾胃之阴虚,多因情欲进度,劳倦内伤,热灼伤津,过用辛燥之品所致。症见口干便溏、脘闷不适、舌红脉细,或见慢性炎症、恢复期及慢性眼底病。脾胃之阴虚则不能滋润血脉,血亦易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宜亏。津血不足,则见萎缩变性一类退行性眼底病变。累及心阴者,兼见心烦。阴液不能输于肺者,兼见咳嗽痰多。肝赖脾阴以濡润,脾阴虚易致肝阳亢,见有肢体麻木。肾脾阴精不能互相转化者,伴遗精健忘,腰膝酸软。

眼底病有急缓之分,而脾胃有寒热虚实之别。急者如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动脉阻塞、急性脉络膜炎等,多为实热证。治宜清热散郁,调理脾胃为主。缓者,如慢性脉络膜炎、慢性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多为虚寒证,治宜健脾升阳,益气活血。

无论眼底病急与缓,脾胃虚者、寒者,必须首顾脾胃,多用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升阳化滞,调理脾胃,解郁明目之法治疗。眼底病大多为疑难顽疾,疗程冗长,故治疗时务在首顾脾胃,疏通气机,匡扶正气,促进眼底病之恢复与治疗。调理脾胃之法,应以开胃健脾为首务,以健运存津为宗旨。脾胃气滞者,用枳壳、陈皮、槟榔;食滞胃脘者,用焦三仙、鸡内金、炒莱菔子;寒湿困脾者,用苍术、砂仁、草豆蔻;脾胃湿热者,用黄芩、栀子、龙胆草;胃气上逆者,用竹茹、半夏;脾胃热盛者,用石膏、知母、大黄;脾胃气虚者,用党参、黄芪、山药、白术;中气下陷者,加升麻、柴胡;脾胃阳虚者,用干姜、吴茱萸;脾胃阴虚者,用麦门冬、天门冬、生地、沙参、石斛、天花粉,或加山药、薏苡仁、芡实、茯苓、莲子肉、白扁豆、甘草,以甘平能悦脾也。或佐以白芍、山楂、酸枣仁、五味子、木瓜。乃甘酸能化阴也。故曰:治疗眼底病宜首顾脾胃也。熟知此理者,遣方用药,得心应手。不知此理者,顾此失彼,无所适从。

眼底病宜从肝之气血论治

《内经》云,“目窍于肝”“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受血而能视”。这里的“视”则是指视觉功能。盖人身以气血为本,而肝有疏泄无形之气和贮藏有形之血的功能。《内经》又云:“气属阳、血属阴。”《难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故有“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之说。况且厥阴肝经直连目系,故眼与肝有特殊连带关系。临床上,眼底病可以从肝之气血论治。

疏肝气以治眼底病:肝有疏泄气机之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舒畅,五脏气机升降有序,流通眼部组织。故眼底组织。代谢正常,目中有神,神光敏锐。若肝疏不及,气机运行失畅,可见神光涣散,诸如退行性眼底病变视功能受损者,治宜补肝气、疏肝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逍遥散之类。肝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气滞血缓,则形成气虚血瘀,证见目络郁阻之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眼病,治宜补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肝气虚弱,病从寒化,可发展为肝阳虚,证见目寒血凝,眼胀睛痛,眼底病变,伴恶寒,肢冷,腹泻,水肿等阴寒内盛之候,治宜温补肝阳,方用温养散寒汤。“阳虚则寒”,寒气上逆则目络拘急痉挛,头痛拘紧,病如闪辉性暗点,眶上神经痛,眼性偏头痛。治宜暖肝止痛,方用疏络解痉汤之类。肝主疏泄,疏泄不利,三焦水道通利失职,则见眼底视网膜水肿,病如中浆病,黄斑水肿,原因不明视盘水肿等,治宜疏肝利水,方用五苓散加味。若肝疏太过,气机壅亢,郁而不畅,则头目胀痛。病如眼疲劳、球后视神经炎之类,治宜疏肝解郁,方用加味逍遥饮、银公逍遥散等。“肝寓相火”,故郁易从火化,“气有余便是火”,上潜头目,轻者为肝热,症见睫状血管充血及视盘轻度充血等,治宜清肝明目,药用霜桑叶、青葙子、谷精草、夏枯草、白蒺藜。重者为肝火,证见视盘充血,眼底血管迂曲怒张等,治宜清肝泻火,药如龙胆草、黄芩、栀子、芦荟等。若肝火伤津,证如视盘充血及葡萄膜炎后期,为热性眼病恢复阶段,治宜清热生津,方如养阴清热汤。若热极生风,则筋脉拘急,目吊,视物变形,头目剧痛,病如特发性葡萄膜炎,小儿脑炎后遗眼病等,治宜清肝熄风,方用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之类。若肝热或肝火挟湿为肝经湿热,证见睛珠污浊紫秽,痛痒浸淫,眼底红赤污秽,病见脉络膜视网膜炎等,治宜苦寒燥湿,方用清湿散、龙胆泻肝汤。若肝气怒逆,形成“气厥”,证见一过性暴盲,病如癔病性黑蒙等,治宜平肝降逆,方如柴胡疏肝散加石决明、珍珠母、代赭石之类。若肝气太过,气机壅遏,郁滞目络,引起气滞血瘀,目络阻塞,则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一类眼病,治宜疏肝破瘀,方用疏肝破瘀通脉汤。气滞血瘀影响三焦水道通利,使“血不利则为水肿”,病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宜活血理气,通络利水,方用血府逐瘀汤加苏木、泽兰、车前子等。若气滞血瘀,瘀而化热,瘀热阻碍水道,引起之水肿,病如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等,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利水,方用泻肝解郁汤。

调肝血以治眼底病:“肝藏血”,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贮藏,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营养周身各个组织,而“目得血而能视”。肝藏血与眼底病论治,不外乎血虚、血热、血逆、血瘀几个方面。肝血虚引起眼底病,常见有血虚亏少,血虚生热,血不养目等证候。肝血亏少,血不养目则目昏,睛枯、夜盲、雀目,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等,治宜柔肝养血,方如十珍汤之类。若血虚不润养于目,亦可引起眼疲劳,治宜滋阴养血,方用滋阴养血和解汤。若血虚阴亏,阴虚火旺,证见口干、舌红、低热、盗汗、失眠等,多见于热性眼底病如葡萄膜炎、视神经炎恢复期,或杂性眼底病,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治以养阴补血,柔肝明目,方用丹栀地黄汤、一贯煎之类。肝血热多与肝阳上亢,肝阳化风有关。血虚而阴不足,阴不能制阳,阳亢则为热,肝阳上亢证见:目眩、目昏、视瞻昏渺,病如眼底动脉硬化、高血压性眼底病变等,治宜滋阴平肝潜阳,方用育阴潜阳通脉汤加减,若血热生风,引起肝风内动,证见目润、目颤、目斜、暴盲等,诸如高血压引起动脉阻塞,眼底出血等病,治宜潜阳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血热煎搏,亦可挟郁、挟痰。挟郁者证见陈旧性出血,挟痰者证见渗出,色素紊乱等,治宜养血凉血,再分别给予解郁软坚和化痰之品。肝血逆多由情绪波动,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则肝不藏血,证见目衄,诸如眼底出血一类疾病,治宜平肝降逆止血,方用清胃镇肝凉血汤。血不行散,郁滞不解,凝聚为瘀,血条块,当用活血化瘀法治之,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郁而化热,成为郁热,则可灼烧目络,再度出血,治宜凉血散瘀,方用凉血散瘀汤加减。

眼底病的调护与饮食营养

眼底病具有病程冗长,进展缓慢,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其调护及饮食营养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以下几点。

合理休养,起居有常:休养包括目力、体力、精神等方面因素,对于炎症性眼底疾患多与六淫病邪有关。如葡萄膜炎、眼内炎、视盘血管炎、视神经炎等,于急性期,应禁忌目力的使用,不要做抄写及阅读书籍、杂志、文件等工作,并要少看电视、电影等伤害眼力的活动。应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体力活动,以免劳伤正气,帮助邪热积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要乐观,调整气机活动,增强抗病能力,后期可适当做些目力、体力活动,但不可过度,以护正存阴。对于非炎症性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神经萎缩等,多与精、气、血、津液不足以及功能失调有关,调护中应注意目力,体力活动的同时,加强精神的疗养,消除其紧张、恐惧、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做好劝慰及解释工作,消除病人对失明的恐惧,树立“既来之,则安之”战胜眼病的信心。对于反复发作,日益加重的患者,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眼底出血,在病变活动期更应注重目力、体力、精神上的休养,恢复期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以免复发。无论热性与杂性眼底病人,居室应安静幽雅,勿近高炉旁及烟熏火燎,室内要清洁,空气应流畅,尽量给病人创造安逸舒适的环境。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应节制房事,以免精血暗耗,纵病重生。

顺应四时,调和七情:时邪为害,是属热性眼底病常见致病因素,亦是诱发杂性眼底病复发、恶变的主要病因。如春夏主风热时邪,亢则为害,常致葡萄膜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发生,并可诱发眼底出血性病变的发展加重;暑秋之时,主湿热、燥邪,过则易引起视神经盘炎、渗出性脉络膜炎的发生,并可诱发玻璃体混浊,中浆病的复发加重等,此乃四时邪多为热邪,或郁久均可化热,热结于体内,邪热互结眼底,故眼底病患丛生。特别是“至而不至”“未至而至”的气候异常,常常伤及人体正气,正不抗邪,易生眼疾。故顺应四时寒温,适其气候凉热,择衣起居,锻炼身体,增强精气血津液的周身分布、濡养,此乃“不治已病,治未病”一大法则。

七情凡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方面的情志活动:情志过极,致使脏腑气机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畅,而致杂性眼底病丛生发展,有的可致热性眼底病久治不愈,绵延不解。泣哭过度,悲极伤及肺气,宣降失度,气血不能朝百脉,眼底组织失养而病患发生,忧思过度,伤及脾胃,水谷精微生化失职,不能布精于眼底,目络失养,常致视神经萎缩等;愤怒暴悖,过度伤肝,肝之疏泄失常,气机不利,则气滞血瘀于目络,易发生视网膜血管阻塞,眼底出血及其病患。大凡眼底病患者,务必七情和畅,精神愉快乐观,使百脉通调,脏腑安和,气机升降有度,方使气血津液源源不断濡养眼底组织,以使病变组织修复,达到或维持正常功能,可免复发,可谓治未病之要理。

辨证择食,营养有节:眼底病人的饮食调理宜忌,对于眼底病的辅助治疗及预后,有着事关重要的作用。诚如《世医得效方》中云:“眼乃一身之主,不能忌口,药亦无功,自陷此身也。”总的原则是:食以多样又富营养、且易消化之品为宜。凡热性眼底病,早中期多实证热证,须忌食辛辣,油腻、煎炒炙煿之物,特别是禁忌烈性白酒、香烟、生姜、大蒜、辣椒、葱白等,以免火热内生,炽灼目络,引起变证、坏证;后期多属热伤阴津,津液不足而致阴虚火旺,应多食清淡爽口之品,不宜过食辛辣,以免虚火妄动。不宜过食寒凉,免得克伐胃气。凡杂性眼底病,多与精、血、津液、气功能失调有关。当食补气养血,益精生津之品,如动物肝、瘦肉、红枣、豆类、水果、蔬菜等营养丰富之品,以化生后天水谷之精微,荣养于目。应禁忌烟酒,肥甘厚味,避免火热蕴结,郁而发之,伤血动血,有损眼内组织。无论热性与杂性眼底病变,均不可偏嗜,以免营养失调,当辨证择食,因人因病而宜。兹录肉食、植物、果品三大类食物的辅助治疗作用,供辨证选用。

肉食类:多用于杂性眼底病,或热性眼底病恢复期辅助治疗。具有益气养血明目之功的有牛肉、羊肉等。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有各种动物肝、脑、鸡肉、鸭肉等。具有滋肝肾养阴液之功有猪肉,鸡、鸭蛋等。其中牛羊肉偏甘温,兼有温中健脾作用;鸭肉兼有滋阴除烦热作用;动物肝脏为补气益精,养血明目之佳品;鱼类有补肾益气,滋阴养目作用。但动物之品,应少食多餐,不可过食暴食,以免湿热内生。

植物类:多用于热性眼底病各期的辅助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作用的有冬瓜、丝瓜、苦瓜、苋菜、芹菜、绿豆、赤小豆、海带等。其中冬瓜偏于利水消肿,丝瓜偏于通经达络,苦瓜偏于清暑涤热,均用于热性眼底病初期为优;苋菜偏于利窍,芹菜偏于平肝阳,绿豆偏于利水消肿,扁豆偏于利湿,均对于有渗出、水肿、出血等眼底病变效佳;海带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之功,对玻璃体积血及眼底出血,视网膜渗出有较好效果。具有益气养血、补五脏之虚,兼明目之功有黄米、高粱、玉米、小米、粳米、黄豆、黑豆、黑芝麻、木耳等,其中米类有健脾和胃,益气明目之功,豆类有滋补肝肾之功,黑芝麻、木耳益肾养血生精,均可用于热性眼底病后期,或杂性眼底病气血不足者的辅助治疗。

果类: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明目,宜用于热性眼底病变的有:梨、苹果、橘子、菠萝、桃、杏、西瓜等。其中梨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作用,桔子可开胃理气,止渴润肺,西瓜清热除烦,利水消肿,均可用于葡萄膜炎、急性视神经炎等热性眼底病,或长期服用激素出现口干、喜饮的阴虚火旺患者的辅助治疗。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宣用于杂性眼底病变的果类有栗子、桑葚子、胡桃仁、莲子心、龙眼肉、红豆、红枣等。其中栗子甘湿偏于健脾益气,桑葚子偏补肝肾,益精血,胡桃仁补肾生精,龙眼肉补益心脾,红豆、红枣养血补血,均可用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动脉阻塞后期等眼底病的辅助治疗。

眼底病临床用药心得

中药是治疗眼底病的关键环节,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关系着疗效的好坏。临床当以热性眼底病与杂性眼底病因病因证治为基础,以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为原则,择方选药,灵活变通。常用的中药可分为10类,以供临证参考。

清热药: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燥湿等作用。多用于热性眼底病中感染性、炎症性或杂性眼底病中血管性、出血性病变的早期,全身多兼热性、实性证候者。因本类药物大多苦寒,不宜久用,慎防戕伐正气,对于脾胃虚寒者当用者宜伍热性药。

清热泻火药:常用有生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决明子、青葙子、谷精草、密蒙花、天花粉等。均可用于热性眼底病的急性炎症期。石膏、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两者合用于伴有肺胃实热口渴,脉数者,石膏偏重于泻火除烦止渴,知母则擅长于泻肺治肾,两者配天花粉、麦冬、生地等滋阴药,可用于炎症眼底病后期,或因长期服用激素出现口干、盗汗、五心烦热等阴虚火旺者。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均有清肝泻火明目之功,而栀子可以利湿除烦,炒则可以凉血、止血;夏枯草专于清肝散结,用于肝热目赤,眼珠疼痛,配菊花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配香附用于治睛珠疼痛;决明子长子凉散明目,用于热重于风者;青葙子性喜下降,用于肝火内炽者;谷精草尤用风重于热者;密蒙花偏于养血明目,芦根、天花粉生津止渴,前者清热力强,后者生津力大。

清热凉血药:常用有生地、元参、牡丹皮、赤芍、地骨皮、银柴胡、紫草、白茅根等,均可用于血分有热、迫血妄行所致各种眼底出血,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的静脉阻塞型所致的眼底出血等。生地偏于滋阴生津,多用于阴虚火旺者;元参偏于清热解毒,多以相火内炽或热病后余热未清,阴液已耗损者;丹皮兼活血行瘀,用于营分热结于眼内,无论虚、实火热引起的出血者;赤芍兼有清肝散瘀,配凉血药治血热出血,配活血药治血瘀气滞,瘀血颧赤;地骨皮兼退虚热,用于阴虚内热者;银柴胡兼退虚热凉血,配青蒿、鳖甲等用虚热内扰,如结核性眼底出血者;紫草兼解毒透营,用于营分热结,眼底出血瘀久不消者;芦根偏于利水,用于眼底出血兼水肿者。

清热燥湿药:常用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等,这类药物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用,多用于有渗出、水肿的热性眼底病。黄芩偏于泻肺火,兼清肺经之热,用于实热上壅之热性眼底病早期;配夏枯草、菊花可平肝阳,且有降血压之效;黄连清诸经之热,而以泻心火见长;黄柏有降相火之效;龙胆草兼有清下焦湿热,用于肝经湿热、眼底渗出,水肿实热显著者。

清热解毒药:常用有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等均有清热解毒之效,用于热性眼底病的急性期。其中银花兼散风热,用于风火热毒急性眼底病者;连翘兼有消肿散结,善治上焦诸热,大青叶偏清心胃热毒偏旺之病毒感染之眼底病变者;蒲公英用于热毒蕴结于眼底者。

通下泻火药:常用有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等。均有通腑泻下,荡涤积热,使热毒下行而由大便排除,用于急性热性眼底病兼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各种实热证候者。大黄有将军之称,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通瘀通经,配芒硝用于眼底病兼热结阳明胃腑大便干结,配黄芩、黄连用于心肺火盛,炽伤目络的出血,配活血药治眼底瘀血,出血新鲜者。芦荟有凉肝之功,配清热药用于肝胆实火,黑睛生翳,抱轮红赤,瞳神缩小等证;番泻叶功能泻热导滞,泡服力峻,煎服力缓。

利湿药:利湿药具有利水渗湿、消肿、促进眼底水肿和渗出吸收的作用,常用于火热、湿热、寒湿、气滞血瘀、气虚、脾虚及眼球钝挫损伤等导致水湿停聚而形成的各种渗出、眼底水肿、玻璃体混浊等病症。临床单用利湿药较少,多配合健脾补气、清热燥湿、理气化瘀等药物。如茯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木通、防风等药物,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中浆病、中渗病、黄斑水肿、眼外伤后视网膜水肿等病。其中茯苓、泽泻、猪苓均有利水渗湿之功,而茯苓偏健脾宁心,治水湿痰饮所患,配补气血药,可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昏蒙内障。猪苓可用于水湿停滞之眼底病患,利水效优。泽泻兼有泻热利湿之功,可用于湿热下注及相火妄动所致眼底出血波及黄斑引起水肿者。车前子、薏苡仁、防己、木通均有清热利水之效。车前子配养阴药,治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