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6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15:58:0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6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6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第1篇 中国古代建筑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1.木构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

①在古代,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大量茂密的森林,包括黄河流域,也曾是气候温润、林木森郁的地区。

②木材易于加工,利用石器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卯等工序。(2)适应性强

木架建筑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无论是水乡、山区、寒带、热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4)施工速度快

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以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5)便于修缮、搬迁

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2.木架建筑的缺陷(1)木材越来越稀少,到宋代,建造宫殿所需的大木料已感紧缺。森林的大量砍伐,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使木架建筑失去了发展的前提。(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各地城镇因火灾而烧毁大片房屋的记载不绝于书。在南方,还有白蚁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也是一大缺点。(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二、木构架的特色

1.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1)穿斗式(又称“串逗”式)木构架

①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②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图0-1  穿斗式木构架示意图(2)抬梁式木构架

①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②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图0-2  清式抬梁式木构架示意图

2.斗栱

斗栱在宋代又称“铺作”,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栱”;在江南则称“牌科”。(1)斗栱作用

①在柱头上的斗栱称为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

②在两柱之间置于阑额(清称额枋)上的斗栱,称为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起辅助支撑作用。

③在角柱上的斗栱称为转角铺作(清称角科),起承托角梁及屋角的作用,也是主要结构部件。(2)斗栱的主要构件

栱、斗、昂。向外悬挑的华栱是短悬臂梁,是斗栱的主干部件;“斗”是栱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华栱的作用相同。(3)斗栱的挑出距离

当建筑物非常高大而屋檐伸出相应加大时,斗栱挑出距离也必须增加,其方法是增加栱和昂的叠加层数(即出跳数),每增加一层华栱或昂,斗栱即多出一跳,最多可加至出五跳。图0-3  宋式斗栱承托屋檐示意图

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1.单体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1)“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人们只需观察柱网布置,就可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2)“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在各类建筑物中,除了最高等级一类的殿堂建筑需要表现庄严华丽的气氛,构作天花板遮住梁架外,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地暴露梁架、斗栱、柱子等全部木构架部件。(3)“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

2.屋顶的作用

屋檐、屋面、屋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

四、建筑群的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

1.庭院

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在易受自然灾害袭击和社会不安因素侵犯的社会里,这种封闭的庭院是最合适的建筑布局方案之一。庭院是房屋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必需,也是进行室外活动和种植花木以美化生活的理想解决办法。

2.庭院围合方式(1)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2)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3)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称“四合院”。

3.庭院布局方式(1)将轴线延伸,并向两侧展开,组成三条或五条轴线并列的组合群体。但其基本单元仍是各种形式的庭院。(2)是纵横轴线方向都作对称布置,常用于最庄重严肃的场所,如礼制建筑中的明堂、辟雍、天坛、社稷坛、地坛以及汉代的陵墓等。图0-4  中国古代建筑群总平面举例

五、建筑与环境

1.善择基址

无论城镇、村落、第宅、祠宇,都通过“卜宅”、“相地”来对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小气候、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勘查,究其利弊而后作出抉择。

2.因地制宜

即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势,随宜布置建筑与村落城镇。

3.整治环境

对环境的不足之处作补充与调整,以保障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如开池引流、修堤筑堰、植林造桥、兴建楼馆,以满足供水、排水、交通、防卫、消防、祭祀、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4.心理补偿

采用文学的和风水的手段进行补偿,这一雅一俗的两种举措,都是为了满足心理平衡的需求。

六、建筑类型

1.行政建筑(1)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帝王宫殿、中央政府各部门及府县衙署、贡院、邮铺、驿站、公馆、军营、仓库等。(2)市政建筑

为全城报时的鼓楼与钟楼、望火楼,以及官办慈善机构如惠民药局、养济院、漏泽园等。(3)防御建筑

城垣、城楼、窝铺、串楼、墩台等。

2.生活建筑(1)居住建筑

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城市与乡村住宅,所有建筑中占的数量最多。(2)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商铺、会馆(商贾集会场所)、旅店、酒楼、作坊、塌坊、水磨房、造船厂等。(3)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官办学校有国子监、府县儒学、医学、阴阳学,私学则有各地的书院;观象台供观测天文、气象之用,是古代的科研建筑;藏书楼、文会馆、戏台、戏场等。(4)园林与风景建筑

皇家园林、衙署园圃、寺庙园林、私家宅园,以及风景区、风景点内的楼、馆、亭、台类建筑。

3.公共建筑(1)礼制建筑

以天神为首的坛殿,如天坛、大享殿、日月星辰之坛等;以地神为首的坛庙,如地坛、社稷坛、山川坛、先农坛、岳镇海渎以及各种山川神庙;以祖先为核心的建筑,如太庙、官员家庙、帝王品官的陵墓以及各种圣贤庙等。(2)宗教建筑

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基督教教堂、摩尼教寺庙等。(3)标志建筑

风水塔、航标塔、牌坊、华表等。门楼、钟鼓楼以及其他高耸的建筑常兼具标志性。

七、工官制度

1.概述(1)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工官”集制订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3)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工官”,较为突出有隋代宇文恺、宋代李诫和明代蒯祥、徐杲等。

2.历史时期的工官(1)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称为“司空”。汉代以后代之而起的是“将作”。秦至西汉,称为“将作少府”,东汉以后改称“将作大匠”,唐宋则称“将作监”。大匠和监的副手称为“少匠”、“少监”。(2)隋代开始在中央政府设立“工部”,用以掌管全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和屯田、水利、山泽、舟车、仪仗、军械等各种工务。明清两朝在工部设“营缮司”,负责朝廷各项工程的营建。清康熙以后,则在内务府另设“内工部”(后改称“营造司”),承担清代特有的大规模行宫和苑囿的建造。

3.中国古代建筑的两种发展模式(1)在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其设计、预算、施工都由将作、内府或工部统一掌握,不论建筑物造于何地,都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的差别性,但能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2)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由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因地制宜,建筑式样变化多端,地方特色鲜明。

第1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一、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1.原始社会的住房建筑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居住方式包括穴居和巢居。在氏族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1)氏族社会时期的住房建筑

以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建筑遗址为代表。

①历史地位

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②遗址特点

a.已发掘的部分是长约23m、进深约8m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长条形的、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

b.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石器加工的榫卯,说明当时长江下游一带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高于黄河流域。(2)原始社会晚期的住房建筑

以黄河流域的建筑遗址为代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其建筑遗址的类型及特点包括:

①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

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

②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

a.分布区域

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

b.特点

其平面多作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别,也有作圆角方形平面的。

③“地坑式”窑洞遗址

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洞。(3)仰韶时期的住房建筑

此时的原始村落多选择河流两岸的台地作为基址,这种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以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村落遗址为代表,仰韶时期住房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建筑布局上的特点

a.村落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窑场三个区域,并以一道壕沟隔开。

b.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的房屋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

②营造技术上的特点

a.仰韶人后期的建筑已从半穴居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

b.墙体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屋顶是在树枝扎结的骨架上涂泥而成。

c.常在室内用木柱作支撑,柱数由一根至三四根不等,说明木架结构尚未规律化。

d.室内地面、墙面往往采用细泥抹面、烧烤表面,或铺设木材、芦苇等方法隔水防潮。

e.室内备有烧火的坑穴,屋顶设有排烟口。

f.仰韶末期出现了柱子排列整齐、木构架和外墙分工明确、建2筑面积达150m的实例,表明木架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4)龙山时期的住房建筑

①建筑布局上的特点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

②建筑技术上的特点

a.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地面防潮、清洁、明亮。

b.房基用夯土筑成,墙体用土坯或木骨泥墙。

2.原始社会时期的公共建筑(1)祭坛

①分布

a.浙江余杭县的两座祭坛遗址分别位于瑶山和汇观山,都是用土筑成的长方坛。

b.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的三座祭坛则是用石块堆成的方坛和圆坛。

②特点

这些祭坛都位于远离居住区的山丘上,说明它们可能为一些部落群所共用。所祭的对象应是天地之神或农神。(2)神庙

①神庙的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有多重空间组合,其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境内的山丘顶部。

②神庙内的布局

庙内设有成组的女神像,主像的尺度比真人大一二倍。塑像形态逼真,手法写实。

③神庙内的房屋建筑特点

a.采用在基址上开挖成平坦的室内地面后再用木骨泥墙的构筑方法建造壁体和屋盖。

b.神庙的室内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3)评价

原始社会公共建筑是原始人类为了表示对神的祗敬之心而创造的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建筑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手段,也成了社会思想观念的一种表征方式和物化形态。

二、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

1.夏朝的建筑(公元前2070~前160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以此为代表的夏朝建筑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以及廊院式建筑群的面貌,说明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2.商朝的建筑(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商朝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劳动的集中,使建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商代前期的城址

①郑州商城

a.城墙遗址的周长为7km。

b.城内有不少大面积的夯台基。

c.城外散布着制造陶器和冶铜、酿酒等作坊,还有许多奴隶们居住的半穴居窝棚。

②尸沟乡早商城址

a.其规模较郑州商城略小,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

b.宫殿遗址都是庭院式建筑,主殿长达90m,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③盘龙城遗址

a.规模比郑州商城小得多。

b.城内有大面积的夯土台基,上列平行布置的建筑3座。(2)商朝后期的城址

商朝后期迁都于殷(在今河南安阳西北2公里小屯村),遗址范2围约30km,遗址本体分为北、中、南三区。

①北区

有基址15处,大体作东西向平行布置,基址下无人畜葬坑,推测是王室居住区。

②中区

基址作庭院布置,轴线最后有一座中心建筑,基础下往往有人畜葬坑,门址下则有持戈、持盾的跪葬侍卫五六人,推测这里是商王朝廷、宗庙部分。

③南区

规模较小,作轴线对称布置,殉葬人埋于西侧房基之下,殉葬牲畜埋于东侧,很像是王室的祭祀场所。

3.西周的建筑(公元前1046~前771年)

代表性建筑遗址包括:(1)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

①地位及作用

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可能是一座宗庙遗址。

②布局特点

a.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

b.前堂与后堂之间用廊子连接。

c.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

d.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

e.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

f.屋顶已采用瓦。(2)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遗址2

散布在5000m的范围内,建筑密度相当高。遗址留有大量木柱、木板及方木,并有木楼梯残迹,故推测是干阑式建筑。(3)陕西扶凤召陈遗址

瓦的数量较多,有的屋顶已全部铺瓦。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还出土了铺地方砖。

4.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770~前476年)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又称台榭)的出现。(1)瓦的使用

①瓦的类型

春秋时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

②砖的类型

出土了36cm×14cm×6cm的砖以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2)高台建筑的出现

①目的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统治和生活享乐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宫室。

②特点

a.面积较大。

b.高台上的木架建筑已不存在。

c.建筑装饰与色彩更为发展。(3)代表建筑遗址

代表性建筑遗址是秦国都城雍城,其布局特点:

①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每边约长3200m,宫殿与宗庙位于城中偏西。

②其中一座宗庙遗址是由门、堂组成的四合院,中庭地面下有许多密集排列的牺牲坑,是祭祀性建筑的识别标志。

③秦公的陵墓分布在雍城南郊内,已经发现了18座主要墓葬,分别布置在用隍壕环绕起来的13个陵园内。

④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作防卫,是秦陵的一种特色。

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

1.战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前221年)(1)建筑布局的发展

战国时期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①齐故都临淄

城南北长约5km,东西宽约4km,大城内散布着冶铁、制骨等作坊以及纵横的街道。大城西南角有小城,其中夯土台高达14m,周围也有作坊多处,推测是齐国宫殿所在地。

②燕国的下都

位于易水之滨,城址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南北约4km,东西约8km,东部城内有大小土台50余处,为宫室与陵墓所在。西部似经扩建而成。

③赵国的都城邯郸

工商业区在大城中,宫城在大城西南角,大城南北约4.5km,东西约3km。宫城内留有高台十余座,应是赵王宫室遗址。

④秦国的宫殿

在咸阳市东郊发掘了一座具备取暖、排水、冷藏、浴洗等设施的高台建筑遗址,台上建筑物由殿堂、过厅、居室、浴室、回廊、仓库和地窖等形成一组复杂壮观的建筑群,显示了战国时的建筑水平。(2)建筑技术的进步

①铁制工具如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

②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使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

③出现了装修用的砖,当时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④棺椁的榫卯制作精确,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木工技术所达到的水平。

2.秦朝的建筑(公元前221~前206年)

秦都咸阳的布局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围广阔的地区建造了许多离宫,扩大了咸阳的范围。(1)阿房宫遗址和秦始皇陵

目前尚未完成发掘,但其遗址具有空前的规模。

①阿房宫留下的夯土台东西约1km,南北约0.5km,后部残高约8m。

②近年在秦始皇陵的东侧发现了大规模的兵马俑队列的埋坑。(2)秦始皇东巡“碣石”时所建的行宫遗址

①位置

位于辽宁绥中渤海湾西岸的一座小丘上,占地约150亩,南向正对海中的三块礁石。

②布局

a.前殿面积最大,地势最高,可清晰望见海上礁石及开阔的海域。

b.其余房屋形成大小院落,分布于前殿后侧,依山就势布置。

c.殿区及各建筑的散水、排水管、涵洞等设施较为完备。(3)长城

秦统一全国后,西起临洮,东至辽宁遂城,扩建原有长城,联成3000余km的防御线。秦时所筑长城至今犹存一部分遗址。

3.汉代的建筑(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汉代建筑的繁荣突出表现在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1)木架建筑的成熟

①后世常见的抬粱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②多层木架建筑已较普遍,木架建筑的结构和施工技术有了巨大进步。

③作为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

④随着木结构技术的进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以悬山顶和庑殿顶为最普遍,歇山与囤顶也已应用。(2)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的进步

①西汉墓中大量出现大块空心砖。

②西汉时创造了楔形的和有榫的砖。

③东汉时,纵联拱成为筒拱顶的主流,并已出现了砖穹窿顶。

④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a.石墓,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作规模巨大的墓室以外,还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

b.地面的石建筑主要也是贵族、官僚的墓阙、墓祠、墓表以及石兽、石碑等遗物。

4.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220~589年)(1)该时期内建筑的特点

①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的成就。

②佛教的影响使得高层佛塔建筑得以出现。

③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

④汉代的建筑风格在这时期由质朴转变为成熟、圆淳。(2)该时期的建筑类型

①佛寺

a.发展程度

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各地佛寺建设兴盛。

b.佛寺布局

第一,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佛,仍以塔为主要崇拜对象,置于佛寺中央,而以佛殿为辅,置于塔后。

第二,自北魏开始,佛寺进一步中国化。

②佛塔

a.性质

佛塔具有圣墓性质。

b.特点

佛塔传入中国后,和东汉已有的多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

c.类型

第一,木塔。其中永宁寺塔是当时最宏伟的一座木塔。

第二,石塔。

第三,砖塔。北魏时所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

第四,单层塔。

③石窟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窟洞型佛寺。

a.石窟寺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最早是在新疆,其次是甘肃,以后就是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地的石窟相继出现。

b.石窟寺的代表

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c.石窟寺的分类

第一,塔院型,即以塔为窟的中心,这种窟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第二,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

第三,僧院型,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这种石窟数量较少。

④园林

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

a.原因

第一,贵族豪门追求奢华生活,以园林为游宴享乐之所。

第二,士大夫玄谈玩世,以寄情山水为高雅。

b.类型

除帝王苑囿外,还有不少官僚贵族的私园。

c.布局

园中开池引水,堆土为山,植林聚石,构筑楼观屋宇,模仿自然山水风景。

四、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  581~1279年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1.隋朝的建筑(581~618年)(1)兴建都城

大兴城和洛阳城都被唐朝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为东西二京,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

①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②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是隋朝的东都。(2)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

近年在陕西麟游发掘的仁寿宫是隋文帝命宇文恺等人兴建的一座2离宫,占地约2.5km,主体部分平面呈长方形,有内外宫墙环绕,各殿宇由西向东展开布置,建筑物错落布置。(3)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4)代表性建筑——河北赵县安济桥

由匠人李春负责建造的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又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m。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

2.唐代的建筑(618~907年)

唐代建筑主要有下列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继承和扩充长安城,使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规模也十分巨大。(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①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

②宫殿、陵墓等建筑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①到了隋唐,大体量建筑已不再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

②用材制度出现,当时木架结构——特别是斗栱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①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此为生。

②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①楼阁式砖塔

由楼阁式木塔演变而来,符合传统习惯的要求,可供登临远眺,较耐久,如西安大雁塔。

②密檐塔

平面多作方形,外轮廓柔和,砖檐多用叠涩法砌成,如西安小雁塔等。

③单层塔

多作为僧人墓塔,规模小,数量多,如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

3.五代时期的建筑(907~960年)

在建筑上,五代时期主要是继承唐代传统,很少新的创造,仅吴越、南唐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塔比唐朝有所发展,建都于广州的南汉还铸造了铁塔。

4.宋代的建筑(960~1279年)

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宋朝取消了里坊制度和夜禁,汴京已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等都有了新的发展。(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北宋时,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将作监李诫的《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以后历朝的木架建筑都沿用相当于以“材”为模数的办法,直到清代。(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这和宋代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及统治阶级追求豪华绚丽是分不开的。

①宋代大量使用格子门、格子窗。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

②宋代木架部分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

③屋顶部分大量使用琉璃瓦。

④在室内布置上,宋代主要采用木装修。

⑤家具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也相应提高。(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这时的砖石建筑主要仍是佛塔,其次是桥梁。

①佛塔

a.宋塔的特点是:木塔已较少采用且绝大多数是砖石塔。

b.宋代砖石塔的特点是发展楼阁式塔,塔身多作筒体结构,墙面及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采用木构屋檐。四川地区则多方形密檐塔。

②桥梁

宋代所建石桥数量很多,有拱式桥,也有梁式样。(6)园林兴盛。

①北宋都城有许多苑囿和私家园林,北宋末年宋徽宗建造奢华的“艮岳”。

②南宋苟安江南,统治集团在临安、湖州、平江等地,建造了大量园林别墅。

5.辽、金、西夏时期的建筑(907~1227年)(1)辽代建筑的特点(907~1125年)

①较多地保留唐代建筑的手法。

②辽代墓室除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外,还常用圆形平面,这是它的特色。

③佛塔多为砖砌的密檐塔,楼阁式塔较少。不少密檐塔的外观极力仿木建筑,水平较高。(2)金朝建筑的特点(1115~1234年)

①金朝建筑既沿袭了辽代传统,又受到宋朝建筑的影响。

②金朝建筑装饰与色彩比宋更富丽。(3)西夏建筑的特点(1032~1227年)

西夏佛教盛行,建筑受宋影响,同时又受吐蕃影响,具有汉藏文化双重内涵。

五、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  1279~1911年)

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处于迟缓状态,有时还出现倒退现象,因此建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其中尤以元代和清末为甚。

1.元代的建筑(1279~1368年)(1)都城建筑规模宏大。

忽必烈时,在金中都的北侧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都城。(2)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藏传佛教得到元朝的提倡后,内地也出现了喇嘛教寺院,此后藏传佛塔成了我国佛塔的重要类型之一。(3)木架建筑趋于简化。

元代的简化措施除了节省木材外,还使木构架进一步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明代的建筑(1368~1644年)

由于金、元时期北方遭到的严重破坏和南宋以来南方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稳定,使明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呈现南北不平衡。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筑也有了进步,主要表现为:(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①明以后普遍采用砖墙。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明代砖的质量和加工的技术都有提高。“砖细”和砖雕加工已很娴熟。

③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

④石灰用煤来烧制,促进了它在砌筑胶泥及墙面粉刷方面的使用。(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①质量提高

明代琉璃砖瓦采用白泥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

②应用广泛

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3)木结构方面,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①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利用特定的地形和环境形成了陵墓肃穆的气氛。

②明代建成的北京天坛极大的烘托了最高封建统治者祭天时的神圣、崇高气氛。

③北京故宫的极端严肃的布局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典型产物。(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南京、杭州、苏州及太湖周围许多城镇都有不少私园。当时的园林风格已经明显地趋于建筑物增多,用石增多,假山追求奇峰阴洞。(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①门窗、槅扇、天花等都已基本定型。

②彩画以旋子彩画为主要类型,其花纹构图仍较清代活泼。

③砖石雕刻比较圆和纯熟,花纹趋向于图案化、程式化。

④建筑色彩因运用了鲜明色调而产生了强烈对比和极为富丽的效果。

3.清代的建筑(1636~1911年)

从1840年前的清朝来看,建筑上大体是因袭明代传统,但在下列几方面有所发展:(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清代帝王苑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建筑量之巨,是任何朝代不能比拟的。

①清代前期除了利用并扩建明代所遗西苑三海外,从康熙起即大事兴筑,苑囿迭增。

②在清帝的影响下,各地官僚、富商也竞建园林。(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①由于蒙藏民族的崇信和清朝的提倡,兴建了大批藏传佛教建筑。

②顺治二年开始建造的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既是达赖喇嘛的宫殿,又是一所巨大的佛寺。

③各地藏传佛教建筑的做法大体都采取平顶房与坡顶房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藏族建筑与汉族建筑相结合的形式。

④康熙、乾隆两朝,建造了12座喇嘛庙,作为蒙、藏等少数民族贵族朝觐之用,俗称“外八庙”。(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①由于清朝的版图大,境内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建筑材料、构造方式、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居住建筑的千变万化。

②同一地区和民族的各阶级的不同经济地位,又使居住建筑产生明显的差别。(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

①雍正十二年颁行的工部《工程做法》一书,列举了27种单体建筑的大木做法,并对斗栱、装修、石作、瓦作、铜作、画作、雕銮作等做法和用工、用料都作了规定。

②在清代建筑群实例中可以看到,群体布置手法十分成熟,这是和设计工作专业化分不开的。(5)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

①采用水湿压弯法,可使木料弯成弧形檩枋,供小型圆顶建筑使用。

②采用对接与包镶法,用较小较短的木料制成长大的木柱,供楼阁作通柱之用。

③乾隆年间从国外引进了玻璃,使门窗格子的式样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2章 城市建设

一、概说

1.中国古代城市三个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2.城市形态的四个阶段(1)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2)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3)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4)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3.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经验

通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火、排水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选址

①在选址时,历代都重视解决水源问题。首先要保证饮用水,此外还要供应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

②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2)防御

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从春秋一直到明清,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3)规划

①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

②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4)绿化

①西汉长安、晋洛阳、南朝建康、北魏平城、洛阳、隋唐长安、洛阳等历代帝都道路两侧都种植树木。

②对于都城中轴线上御街的绿化布置讲究:路中设御沟,引水灌注,沿沟植树。(5)防火

①宋东京

地处江南与中原之间的交通要冲,五代与北宋建都后,城市发展很快,房屋密集,接栋连檐,常有火烛之患,所以城内每隔1里许设负责夜问巡逻的军巡铺,并在地势高处砖砌望火楼瞭望,屯兵百余人,备救火用具,一有警报,就率军队奔赴扑救。

②南宋临安

地狭人多,防火措施比北宋东京更严,军巡铺更密。

③南北朝以后

都城及州县城设鼓楼、谯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

④元朝大都开始

在城市居中地区建造高大的钟楼与鼓楼,明南京、西安,明清北京等都有这种钟、鼓楼。(6)排水

①汉长安

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

②唐长安

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但由于沟渠系统宣泄不畅,遇暴雨,城中低洼的里坊常有水淹之灾。

③宋东京

四条河道穿越而过,对用水、漕运、排水都有很大好处。

④明代

北京设有沟渠以供排泄雨水,并有街道厅专司疏浚挑挖之职。

⑤清代

设街道厅和值年沟渠河道大臣(一年一任),但主要是负责挑浚旗人住的内城沟渠,外城广大劳动人民居住区则置之不理。

二、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1.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模式类型(1)新建城市

即原来没有基础,基本上是平地起城。这种情况主要在早期,如先秦时期许多诸侯城和王城,后期的明中都凤阳则是一个不成功的例子。(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

汉以后的都城较多采用这种办法,如隋初紧靠西汉至后周的旧都在其东南建造大兴城;元代旁倚金中都旧城在其北侧建造新城大都等。这类都城又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新城建成后,旧城废弃不用,如隋大兴城;另一种是旧城继续使用,新城旧城长期共存,如元大都。(3)在旧城基础的扩建

如明初南京和北京,都属这一类型。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旧城的基础,为新都服务,投入少而收效快。

2.都城建设的特点

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

3.都城建设的程序

先宫城、皇城,然后才是都城和外郭城。

4.都城建设的布局

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最后才是一般庶民住处及手工业、商业地段。

5.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实例(1)汉长安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

a.秦以前

西周曾在这一带建立都城——“丰”与“镐”。

b.秦孝公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由栎阳迁都于此后的143年间,咸阳始终是秦国的都城。

c.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在咸阳大事扩建,除了渭北原有的咸阳宫外,又把六国的宫殿写仿于渭水北岸的高地上,在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建造了宗庙、兴乐宫、信宫、甘泉前殿、阿房宫等。

②建设基础

a.兴乐宫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未央宫

汉高祖建造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

c.长乐宫

惠帝以后,由兴乐宫改成的长乐宫供太后居住。长安的城墙则到汉惠帝五年才修筑起来。

d.其他建筑

汉武帝时,在长安大兴土木,建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苑囿、明堂、坛庙等建筑,使长安的建设达到极盛时期。

③建设布局

长安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北面靠近渭水,城市布局不规则。

a.主殿

主要宫殿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

b.偏殿

大臣的甲第区以及衙署在北阙外;大街东西两侧还分布着9个市场;未央宫的东阙外是武库(藏兵器)和长乐宫。

c.宫城

每座宫殿都有宫城环绕,宫城内又是一组组的殿宇,是在大宫中有小宫和林木池沼的布局方式。

d.外郭和大街

城内向北出横门有外郭,向东出3座门外也都有外郭,向东南去下杜城则有大街。

e.城门

长安城每面都有3座门,宣平门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口,居民稠密。向北经横桥去渭北的横门,正对未央宫正门,是去渭北各地的咽喉,街市热闹。

f.城东和城北

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这些陵邑都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g.城西和城南

长安城西面有武帝建造的建章宫,又跨城墙建造了阁道。城的南面安门外则有明堂辟雍和宗庙、社稷坛等礼制建筑。再南和建章宫以西,则是范围广阔的上林苑。

h.“八街”、“九陌”

长安城的街道有“八街”、“九陌”,通向城门的8条主干道当即是“八街”。街两旁植槐、榆、松、柏等树木。街道都是土路,无路面,排水沟通至城门,有砖石砌筑的涵洞,以排泄雨水。(2)北魏洛阳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

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因此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北魏等朝均建都于此。

a.西周初年

为了看管殷朝“顽民”,在此建成周城以居之,又在其西建王城作为东都,以监督这些遗民。

b.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以王城为都城,是为东周。

c.春秋末年

周敬王时,为了避乱,又从王城迁都至成周,并把成周扩大,奠定了以后各朝都城的基础。

d.秦和西汉

秦和西汉仍以洛阳为陪都。

e.东汉

定都于此,长安降为陪都,此后洛阳成为全国或北方的政治中心达300余年之久。

②建设基础

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北魏早期建都于平城(山西大同),到文帝元宏时迁都于洛阳。这时城市早已荒毁,建设工程参照西晋洛阳都城宫室遗迹,营造1年余,规模粗具。7年后,才于京城四面筑居民里坊及外郭。

③建设布局

a.总体布局

北魏洛阳东西20里,南北15里,有320个里坊,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洛阳北倚邙山,南临洛水,地势较平坦,自北向南有坡度向下。

b.宫城

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官署、太庙、太社、太稷和灵太后所营建的永宁寺9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

c.城南

城南设有灵台、明堂和太学。外国商人集中在南郭门外的四通市,靠近四通市有接待外国人的夷馆区。

d.城西

京城西面郭内多贵族第宅,靠近西郭墙的寿丘里是皇子居住区,号称王子坊。靠近洛阳大市一带都是手工业者和商人所聚居,市场集中于大市。

f.城东

京城东面的太仓是皇室的粮库,租场是征收各地贡赋的地方,附近还有小市,市场集中于小市。城东建春门外的郭门是通向东方各地的出入口,洛阳士人送迎亲朋都在此处。(3)南朝建康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

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东吴孙权迁都建业起,历东晋、宋、齐、梁、陈,300余年间,共有六朝建都于此。东吴时称建业,西晋末年,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称建康。

②建设基础

a.地理位置

建康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玄武湖),东依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向有“龙蟠虎踞”之称。

b.地形

地形属于丘陵区,多起伏,有鸡笼山、覆舟山、龙广山、小仓山、五台山、清凉山、冶城山等布列于城北及城西一带。

c.河流

有秦淮河贯于城南,青溪流于东,玄武湖卫于北。

d.城市布局

第一,都城周围20里,先后曾有6至12座城门。

第二,宫城位于都城北侧,周围8里。

第三,官署多沿宫城前中间御街向南延伸。

第四,居民多集中于都城以南秦淮河两岸的广阔地区,大臣贵戚的第宅多分布在青溪以东、潮沟以北。

③建设布局

a.整体布局

整个建康城按地形布置的结果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而中间的御街砥直向南,可直望城南的牛首山,作为天然的阙,可见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也是建康城市规划的特色。

b.里巷

建康的居住区也有里的名称,当时的里巷与北方里坊在布局方式上是不同的,因为建康山丘起伏,不便作方整的居住区,而只能是自由式的街巷布置。

c.居民和市场

一般居民和市场多在秦淮河两岸。这一带有谷市、牛马市、盐市、纱市、蚬市、小市等十市,其他地方还散布有北市、南市等。

d.河道

第一,城中河道除秦淮河通长江可输四方贡赋以外,又由秦淮河引运渎直达宫城西侧的太仓,供应皇室各种物资。

第二,在潮沟及青溪北源放玄武湖水入城注青溪和运渎,以保证漕运和城濠用水。

第三,在湖侧作水窦,通水入华林园天渊池,引至殿内诸沟。

e.绿化

第一,都城南御道5里多,两侧有高墙,夹道开御沟,沟旁植槐、柳。

第二,宫墙内侧种石榴,殿庭和三台三省都列种槐树,宫城外城濠边种橘树。(4)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

a.选址

隋文帝杨坚夺得北周政权后,都城仍利用汉长安旧址,但汉城屡为战场,凋零日久,残破不堪,宫殿狭小,再加上地下水有盐碱,不宜饮用,所以开皇二年就在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建造新都。

b.筑城

先造宫城,次造皇城,最后筑外郭罗城。因杨坚在后周时曾封大兴公,故新都定名大兴城,门、殿、苑、寺、县等也多用“大兴”来命名。

c.革新

大兴城的建设是由高颖和宇文恺二人具体负责的,隋文帝总结以前各朝都城的经验,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

②大兴城建设基础

隋时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唐代虽基本上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由于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a.仿照

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

b.居民分布

第一,城南四列里坊,经过隋唐两朝300多年的时间,始终住户不多,存在“烟火不接,耕垦种植,阡陌相连”的现象。

第二,到了唐代,东城与西城居住密度有很大差别,一般大臣贵戚争住东城,尤以城东北角最为热闹。因为靠近大明宫,上朝路近方便,而西城多半是下层居民,较为偏僻。

c.里坊和市

大兴城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109个里坊和2个市,东为都会市,西为利人市,每个坊都有名称。

d.寺庙

隋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和鼓励建造寺庙,所以隋大兴城内佛寺很多。

e.水渠

开皇三年在城西侧开挖永安渠和清明渠,直通宫城与禁苑,又开龙首渠引泸河水至苑内,并于开皇四年命宇文恺领水工由大兴城东凿渠300余里至潼关,引渭水注入渠中。

③大兴城建设布局

a.市

第一,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

第二,东市有120行商店和作坊。

第三,唐高宗李治时,设立南市,但武后时即废除。

第四,各处里坊中散布有许多商店,晚上,有的坊仍很热闹。贞观后,在通向12个城门的大街上,设置许多街鼓,用以掌握坊市启闭的时刻。

b.娱乐

第一,长安城内庙宇很多,名家所作壁画也很多,但看戏场很少,见于记载的仅数处,其中以慈恩寺看戏场最为著名。

第二,风景区只有曲江一处,城南杜曲、樊川一带风景优美之处又被官僚别墅所占,因此市民的娱乐生活是极为有限的。

c.街道

长安城内的街道两边是槐树行列和夯土墙,街景仍十分单调。里市制也束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④洛阳城建设基础

a.隋炀帝时期

第一,隋唐东都洛阳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由杨素、宇文恺等人负责营建。

第二,隋代洛阳地势平坦,布局整齐。由于是陪都,规模比长安略小,皇城、宫城、里坊、街道都相应缩小。宫城也不居中而偏于西北隅,以别于首都的规制。

第三,大业二年,把北周时留下的旧洛阳城居民迁人新城,还迁了各地富户数万充实洛阳。

b.唐初

唐初曾一度废除东都,但不久又恢复,并建造上阳宫,缩小苑囿,移动市场,其他基本上照旧。

⑤洛阳城建设布局

a.整体布局

洛阳北依邙山,洛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城,宫城皇城位于西北高地上,占最有利的位置,宫城的轴线向南正对龙门伊阙。

b.坊和市

全城除皇城和宫城之外,共区划成103坊3市。坊内都是十字街,四边开门,三处市场分布在水运交通出入方便的地点。

c.水运

洛阳城内有谷水、洛水、伊水入注,水源充沛,所以漕运比长安畅通,这是隋、唐重视洛阳和唐高宗与武后等长期在洛阳听政的重要原因。城东南隅,有伊水引入,贵官宦的别墅多设在此区。

d.城墙

洛阳皇城内城墙特别多,宫城北、东、西三面都有几重隔城环绕,皇城再从东、南、西三面包围宫城。地势居高临下,从防御上说,比长安作了更多考虑。(5)宋东京的建设

a.隋唐

隋唐江南经济日益发展,五代时又较少遭战争破坏,因此历朝政权都要依靠南方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交通要冲的汴州,唐时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又是汴州治所和宣武军节度使驻地。

b.五代

五代时,后梁、后汉、后晋、后周都在此建都,商业更加繁荣。后周时,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原汴州城四周向外扩大数里,加筑外城,并将旧城内街道拓宽。

c.宋朝

赵匡胤利用后周的汴梁建都。宋神宗年间重修外城(罗城),加筑瓮城和敌楼,宋徽宗政和六年,又将外城向南扩展里许,以添筑官府和军营。

②建设布局

a.御街

宫城前御街很宽,两旁有御廊,街面用权子(木栅栏)分隔为三股道,中间一股为皇帝御道,御道二侧还有御沟。

b.店铺

城中到处临街设店,酒楼、饭店、浴室、医铺、瓦子布满各处,尤其州桥大街与相国寺一带以及东出曹门外和城东北封丘门内外最为繁华。相国寺内还有每月开放五次的庙会集市。

c.水运

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穿过,其中汴河是远通江南的漕运渠道,租船、商船都可直达城内停泊,水运比洛阳更为畅通。罗城内沿河有仓库区,都城内沿河有客店区,供南方官员、商贾住宿。

d.医药铺

在封丘内马行街二侧,还布满各种医铺、药铺,包括口齿咽喉、小儿、产科等。传统的里坊制在这里已被彻底废除,代之而起的是到处布满繁华街市的不夜之城,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e.官府衙署

官府衙署一部分在宫城内;一部分则在宫城外,和居民杂处,不如唐长安集中。

f.军营仓库

城内还散有许多军营和各种仓库50余处。

g.苑囿

在都城东北酸枣门和封丘门间,有宋徽宗经营的艮岳,罗城西城外还有琼林苑、金明池,东城外有东御苑,南城外有玉津园,北城内有撷景园、撷芳园等苑囿。

h.桥梁

东京的桥梁以东水门七里外汴河上的虹桥最为特出,是用木材做成的拱形桥身,桥下无柱,有利于舟船通行,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即绘有此桥。这种虹桥在城内汴河上还有两座,表现了宋代木工在结构技术上的创造。(6)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

a.战国和辽代

战国时,这里已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

b.金代

金时依辽城向东、向南扩大3里,建为都城,称为中都。元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时,利用中都东北郊琼华岛一带水面(今北海)为核心,建造了新的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

c.元朝

元朝弃金旧城而将都城向北移后,迁官员及富户于新城,旧城成了一般平民的居住区,这种南北二城并存的格局一直保持到元末。

②元大都建设布局

a.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平面的几何中心在中心台。

b.皇城

皇城偏于城南,包括宫城、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兴圣宫和御苑,和传统的宫殿布置方式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皇城位置与南面的旧城靠近,新城区大部分在皇城之北。

③明清北京建筑历史

a.迁都

明灭元后,大都改称北平。明成祖朱棣从永乐四年起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十八年宫殿建成,遂正式迁都,之后南京就成为明朝的陪都。

b.改建

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

第一,明攻占元大都后,蒙古贵族虽已退走漠北,但仍伺机南侵,明朝驻军为了便于防守,缩小城框。

第二,明成祖建都时,为了仿南京的制度,在皇城前建立五府六部等政权机构的衙署,将城墙南移。

第三,到明中叶,为防蒙古骑兵南下,于嘉靖三十二年加筑外城,由于当时财力不足,只把城南天坛、先农坛及稠密的居民区包围起来,而西、北、东三面外城没有继续修筑,于是北京的城墙平面呈凸字形。

第四,清朝北京城的规模没有再扩充,城的平面轮廓也不再改变,主要是营建苑囿和修建宫殿。

④明清北京建筑布局

a.整体布局

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皇城之内建有宫殿、苑囿、坛庙、衙署、寺观、作坊、仓库等建筑。

b.紫禁城

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紫禁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明代紫禁城是在元大都宫城(大内)的旧址上重建的(稍向南移),但布局方式是仿照南京宫殿,只是规模比南京更为严整宏伟。

c.街道

内城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内城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

d.市肆

北京的市肆共132行,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并形成四个商业中心:城北鼓楼一带;城东、城西各以东、西四牌楼为中心;以及城南正阳门外的商业区。(7)明南京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

a.政治中心

南京是明洪武元年到永乐十八年全国政治中心的所在地,它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一代新都

元末,朱元璋以以应天为京师。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起至洪武末年,经过30年的建设,形成了规模宏伟的一代新都。

②建设基础

a.地理地形

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

b.商业交通

旧城居民稠密,商业繁荣,交通方便。

c.南京城内三大区域功能划分

城东是皇城区;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城墙也就沿着这三大区的周边曲折环绕,围合成极其自然的形态。

d.东城区

作为宫城基址的东城区,地势平坦,中间横亘着燕雀湖,局部地段的排水条件不太理想,但是这里北倚富贵山,南有秦淮河,便于利用旧城的原有设施,所以精通堪舆术的刘基等人以填平半个燕雀湖为代价取得一个完整的宫城基地。

③建设布局

a.新宫布局

新宫的布局以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向南展开。

第一,宫城前列太庙和社稷坛,是标准的“左祖右社”格局。

第二,宫城之外环以皇城,皇城南面御街两侧是文武官署,一直延伸到洪武门。

第三,正阳门外设有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山川坛和先农坛等礼制建筑,明清两代都城布局的范式于是形成。

b.房屋建设

第一,旧城区的街道仍沿袭元集庆路,但城市居民结构已有很大变化,房屋也经过改造。原有居民被大批迁往云南、江北等地,又从全国调集工匠与富户来京居住。

第二,匠户按行业分编于各街坊,商人的铺行沿官街起盖,官府还成批建造“廊房”(铺面)和“塌房”(货仓)出租给商人,又在城外秦淮河一线水陆码头附近的商贾结集地段起造酒楼15座,成为南京繁华兴盛的一个标志。

第三,大臣与富民的住宅多集中于旧城内秦淮河一带。

c.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全部用条石与大块城砖砌成。城门共13座,都设有瓮城,其中聚宝、三山、通济三门有三重瓮城(即四道城门),设防之坚,为历代仅见。在这座砖城的外围,还筑有外郭,使南京宫殿围有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外郭。

三、地方城市的建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