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8:47:59

点击下载

作者:杨瑞 鲁长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试读: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及其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着眼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回答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问题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一、生态文明提出的历史回顾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1.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及使用

人类经历过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原始时代,由于对自然知识、自然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顺从,生产和生活完全依赖自然,受自然的主宰。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进入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的阶段。人类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尚未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在工业文明时期,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取得空前繁荣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自然固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人类开始从对工业革命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反思中,重新思考和探索如何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延续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关于“生态文明”一词的首次提出,有学者考证是苏联环境学家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发表的《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中首先采用,认为人类[1]发展必须重视生态状况。也有学者指出,在1978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政治学系伊林·费切尔(Iring Fetscher)教授在《论人类的生存环境》一文中就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一词,但并没有对生态文明[2]进行定义,只是简单地将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梅棹忠夫是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日本学者。1957年,他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并发表《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1967年出版《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认[3]为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生态文明的理念、内涵及实质展开研究讨论。1986年,在全国第二次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上,中国学者刘思华教授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1987年,在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教授针对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态势,呼吁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明确生态文明的概念,即“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他认为:“21世纪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纪,人与自然应成为[4]和谐相处的伙伴。”1988年,刘宗超提出确立全球生态文明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想,并与刘粤生合作在《自然杂志》1991年第4期上发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一文,正式提出创建“地球表层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1994年发表《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论述了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1997年出版《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2002年发起筹办、2003年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了全球首家生态文明专门研究机构——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在2003年《中国国情研究报告》(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创新的理论 成功的实践——刘宗超和他的生态文明观》一文中,刘宗超被称为“全[5]球生态文明第一人”。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和阐述,为人们认识和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不同视角。2.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

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写入报告。虽然我国一些学者在党的十七大之前已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事件。以此为标志,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提出“绿化祖国”等思想到有了“环境保护”概念,从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到确立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发展战略,从提出科学发展观到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探索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党的十七大之前,在中央领导的讲话和报告中,已经大量使用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工程、生态建设、生态意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概念。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开创[6]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目标之一,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7]的和谐”。2003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8]发展的决定》中,将“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始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生态建设。2005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和基本内容,并号召要“在全社会大力[9]进行生态文明教育”。2007年5月,温家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努力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10]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共同进步”的要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11]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党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生态文明建设征程。

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并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007年底,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2]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突出位置。

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位置。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13]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做了系统阐述,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14]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这标志着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开始全方位地进入中国政治生活和国家战略,为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远的使命担当,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多达100余次,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确保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他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原则与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3)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生态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优美生态环境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4)突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在一二百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和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累积叠加,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 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5)系统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定要符合生态的系统性,即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与中国梦”“生态文明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公民环保意识和行动自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立意高远、思想深刻的重要论述,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1]周宏春.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为重要任务.中国发展观察,2012(9).[2]刘仁胜.生态民主.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3]贾卫列.生态文明的由来.环境保护,2009(7).[4]成亚文.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叶谦吉教授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环境报,1987-06-23.[5]贾卫列.生态文明的由来.环境保护,2009(7).[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5.[8]同②326.[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823.[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056.[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6.[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09.[1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6-27.[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15.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1]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清晰把握国际国内大势、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继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1.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工业文明的新阶段。无疑,工业文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文化财富。但同时,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生产方式,也给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空前的严重破坏,并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震惊世界的、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事件不断出现,比如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伴随工业化的完成,这些国家开始走上现代意义上的污染治理之路,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危机仍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经过95个国家1300多名科学家长达4年时间的调查,2005年联合国发布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全面评估了地球总体的生态环境状况。这一研究表明,过去50年中,全球自然环境恶化加剧,当前清洁水源、空气、种子有1/3在退化,1/3非常危险。50%的世界主要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全世界70%的渔业资源被长期过度捕捞。过去的50年全球表层土地流失10亿公顷,森林减少1/3以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科学家警告,未来50年内,这种退化也许还将继续。评估报告指出,过去60年以来全球开垦的土地比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还多,1985年以来使用的人工合成氮肥与前72年的使用总量相当,在过去的50年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速和广泛,10%~30%[2]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类动物物种正濒临灭绝。这些数据集中说明,环境危机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将面临巨大灾难。

2012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召开《全球环境展望报告5》(GEO-5)全球同步发布会。报告警告说,如果人类不立刻改弦更张,几个关键阈值若超过,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可能发生冲突和不可逆转的变化。报告评估出最重要的90个环境目标,发现只有4项取得了重大进展,有40项目标取得了一些进展,有4项目标几乎没有取得进展,包括气候变化、干旱等,有8项进一步恶化,包[3]括世界鱼类状况、鱼类资源等,而其他14项由于缺乏数据无法评估。生态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也非常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分析,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呈不断上升态势。联合国副秘书长和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说,“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如果当前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盛行而不能被扭转并脱钩的话,那么政府将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破坏和退化”,而扭转这种趋势,[4]“需要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国家作出果断和确定的决定”。

由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中国作为人口占世界1/5、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否解决好自身的环境问题、积极实施有效的全球合作,不仅是中国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它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是顺应世界可持续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是一个改变中国未来命运、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显示了中国政府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决心和大国担当。2.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依然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同时,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暴露,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压力日趋强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环境管理体制不顺、能力支撑不足和法制不健全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在赢得“世界工厂”称谓的同时又戴上了“黑色发展”的帽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导火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1)水资源污染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被列为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工业产值损失就达2000多亿元。水资源本就匮乏,然而有关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近6000万城镇人口饮用水源水质不合格,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进入21世纪以来,恶性水资源污染事件频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以太湖蓝藻事件为例,20世纪80年代太湖周边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带来苏南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惊人的污染。大量污水直排太湖,污染日积月累,终于导致2007年6月太湖蓝藻危机大爆发。据无锡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占全市供水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影响了200万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据专家测算,真正、彻底地治理太湖水污染问题,可能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最终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向人们敲响警钟。(2)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机动车数量以及工业的迅速扩张,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7个在中国。基于疾病成本估算,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近些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极度攀高,成为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3)废弃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2011年,我国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达到2499.9万吨、2217.9万吨和2404.3万吨,都远超环境容量。(4)生态系统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之大和扩大速度之快十分惊人。全国80%以上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8%,石漠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海洋自然岸线不足42%。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1/4生活在荒漠化地区,20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经常受到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据2008年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分析,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

资源供给矛盾十分突出。2010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足10%,但能源消费总量约占20%,粗钢占45%,水泥占56%。据估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各类能源、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将更加明显。

生态灾害频繁发生。由于林地流失、湿地破坏、矿产乱采等生态破坏活动十分严重,我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54年、1981年、1991年、1998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损失十分惨重。据统计,在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中,全国受洪水灾害影响的省市达29个,几乎全国没有不受影响的地区。农田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0多人,经济损失1666亿元。洪水灾害尤以长江中游地区和松花江、嫩江流[5]域最为严重,甚至引起世界关注。

老的污染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却不断出现。上述等等问题,使得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并接连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成为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众福祉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6]的经济增长”。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必须刻不容缓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搞上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3.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拥有宜居的环境等都有着美好的期待。

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的加重,使人们的焦虑和期待伴随经济指数的攀升日益凸显。近些年来,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已经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污染,1965—2005年,骨癌、骨痛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在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株洲,当地群众的血、尿中镉含量是正常人的2~5倍。

食品安全问题是民众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在2012—2015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调查中,食品安全问题连续4年位居榜首。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如此“热”的回答,受访者们给出的答案普遍集中于两个字:“担忧”。在2015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中毒类事件偏多。仅上半年,比较典型且死伤人数较多的食品中毒事件就多达68起,其中仅在甘肃古浪县村支书嫁女宴这一起事件中,就有上百人食物中毒。食物中含亚硝酸盐而产生的中毒事件发生率也非常高,多是因为一些餐馆为了节省开支,非法使用工业食盐所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之所以高,是因为它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雾霾天气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具体事件。2013年,我国遭遇了大面积严重雾霾天气。11月4日,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连续多天的雾霾现象增加显著。不仅政府环境监测部门或环保机构,普通社会民众也已经明显感到雾霾天气增多、范围变大,空气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这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因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难点;因为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焦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7]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2]“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发布.人民日报,2005-03-31.[3]国家林业局.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140.[4]世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导报,2012(7).[5]杨朝飞.中国1998年的三大生态灾害.中国环境管理,1998(6).[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64-165.[7]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05-20.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重大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科学发展理念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科学完善,是推动向现代化强国进发的关键一步。在新的历史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他在讲话中详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向马克思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并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博大精深。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渔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1]自然、保护自然。马克思把自然界称作“感性的外部世界”,认为它给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离开这种“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人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便无法进行,人的生命也将不复存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2]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若是自发而不是自觉地发展,留给自己的则是荒漠。这是对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发出的睿智忠告,而且正在被世界文明发展的现实所证实。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和污染,全球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安全威胁。要保护地球家园,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认识到环境问题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有着紧密联系,仅靠技术上的修修补补不可能彻底解决。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共同财产”,只能依靠符合全人类利益的社会制度来管理。“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3]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所以,人类要做到对自然合理地控制与调节,不仅要对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科学的认识,还需要对“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4]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地引用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等重要判断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等,对解读和创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加强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提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振奋人心的新目标,不仅为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大大拓展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绿色发展途径。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更替。一个国家、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保障。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急切需要与良好的生态状况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根基,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回过头补救的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20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我国立足本国国情,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醒认识到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成为全球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国际社会必须携手同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效实践,也是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05-05.[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8-929.[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1.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时期。40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激流勇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篇章。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起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组织人民群众开展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工程、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综合利用废弃物等工作,发动了爱国卫生运动,使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护和改善。但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经济建设在“左”的思想指引下进入“大跃进”时期,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失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造成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全面混乱,接连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冲击。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生态危机已经十分凸显。1972年国内发生了诸如大连湾污染、北京鱼污染、松花江水系污染等几起较大的污染事件,环境问题开始恶性爆发。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1.参加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面对全球普遍出现的环境问题,1972年6月5日至16日,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也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参加的第一个联合国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7点共识和26项原则,提出“只有一个地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共同努力。会议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次会议之前,“环境保护”的概念还没有在我国出现,各级政府和普通民众并不太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同时,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的旋涡之中,不少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在这种背景下,时任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抓住环境问题不放,“为了唤醒各个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注意,从1970年到1974年的4[1]年间,他对环境保护作了31次讲话”。1972年6月,周恩来派出高质量的代表团出席人类环境会议,让国人认识和正视环境问题,体现出伟人们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

1972年6月10日上午,我国代表团团长、燃料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唐克,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言。他讲道,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支持和赞助这个会议。我们愿意同大家一道,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共同努力。这次会议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有很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如同一面镜子,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环境问题,认识到“中国城市存在的环境污染,不比西方国家[2]轻”“自然生态方面的破坏程度,中国远在西方国家之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那时开始起步的。2.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73年8月5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起步。会议比较全面地审视了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编发了11期增刊简报,集中反映包括水域、大气、农药、街道工业污染以及珍稀动物遭到损害的情况,指出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达成了“现在就抓,为时不晚”的共识。会议第一次对我国环境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论断,指出:“‘公害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可以不必注意这个问题。’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毫无疑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它为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提供了可能性,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要在正确路线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没有这些,相反采取错误的路线和方针,放任自流,也会发生环境污染。我们国家,有的地方环境维护得好,有的地方污染却比较严重,就清楚[3]地说明了这一点。”

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工作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颁布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共十条,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内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环境保护工作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以这一文件为指导,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起来。3.出台我国最早的环境管理制度——“三同时”制度

1972年6月,在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工厂建设和‘三废’利用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要求。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中规定:“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防治污染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正在建设的企业没有采取防治措施的,必须补上。各级主管部门要会同环境保护和卫生等部门,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严格把关”。“三同时”要求是在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严格控制新污染的根本性措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我国出台的最早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起初执行“三同时”的比例还不到20%,新的污染仍不断出现。4.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

根据《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关于“各地区、各部门要设立精干的环境保护机构,给他们以监督、检查的职权”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陆续建立环保机构。1974年10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由计划、工业、农业、交通、水利、卫生等有关部委的领导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审定全国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从此,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诞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后,各地也相继成立了环境管理机构和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机构。5.陆续颁布关于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

1973年以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规,但在一些相关法规中含有环境保护的内容。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陆续出台:《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3年),是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境保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1974年)在内部试行;《放射防护规定》(1974年);《环境保护规划要点》(1974年),提出要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强调加强水资源保护,企业要改革工艺、消除污染危害以及企业排污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等措施;《关于环境保护的10年规划意见》(1975年),指出10年内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一项重大的任务,要努力实现;《关于编制环境保护长远规划的通知》(1976年),提出5年内控制、10年内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要求;《关于治理工业“三废”,开展综合利用的几项规定》(1977年),由国家计委、国家建委、财政部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布,从12个方面对企业的污染防治提出要求。

总的来说,20世纪70年代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在这种形势下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如此,在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和群众的强烈要求和支持下,我国在工业污染治理、“三废”综合利用等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基础。[1]曲格平.梦想与期待:中国环境保护的过去与未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37.[2]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环境保护事业30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3.[3]岩流.中国的绿色文明.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4.

二、在改革开放中成长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转折把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带入了一个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党不仅继承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正确的环境保护战略决策,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将其上升为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道路。1.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发展经济不行,而发展经济不改善生态环境不行。要把环境保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考虑,在中央领导集体中达成共识。

197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环境污染在发展,有些地区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影响广大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群众反映强烈……我们不能在公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去抓这个问题,现在就要高度重视,并且要认真去抓”,“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走先建设、后治理的弯路,我们要在建设的同时就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指示,引起了各级党组织的重视。

为了恢复遭到“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国民经济,国家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环境保护也是落实这一方针的重要内容。198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这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内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遵循依据。决定明确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以及经济工作中的失误,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比例失调。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破坏已相当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妨碍生产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把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平衡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十条方针之一,并在“六五”计划中单列“环境保护计划”一章,规定其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措施等。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

1983年,恰逢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10周年,为了总结这段时期的经验教训,更好地确定今后的工作方针、目标和措施,国务院于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做出一系列事关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命运与前途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跨进重要转变期。会议总结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第一次在战略高度上确定环境保护事业的总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它摒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体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发展相统一的理念,指明了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途径,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初步规划到20世纪末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步骤及措施;确定将强化环境管理作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环节。

会议集中解决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环境问题的内容和性质;二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建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环境保护道路打下重要基石。同时,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并非一件孤立的事情,不仅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一系列重大变革,也是我国进行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并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撤销,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称“环境保护局”,成为该部内设的司局级机构。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具体事务涉及中央及其各部门、军队、各级地方政府和各行各业。随着环保事业的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局原有的层次和职能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事关国计民生的环保工作常常难以开展。1984年5月,国务院撤销了之前设立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研究审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提出规划要求,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的通知》,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改为国家环境保护局。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独立出来,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这次环保机构的改革,是对传统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模式的突破,从制约机制上改变了传统机构设置上的弊端,加强了政府环境与经济管理的综合功能。3.环境保护向法制化迈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同时,全面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进程。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做出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为我国建立环境保护专业法律体系设定了立法依据。同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1]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是一部探索性法律规范,但在一些主要环境问题上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结束了环保无法可依的局面,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开始走向法制化轨道。经过10年的实践,形成了依法保护环境的良好执法秩序和守法社会氛围,也为环境立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推进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完备化、加强我国的环境管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由此,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日益扩展开来的水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和水资源的有效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工业、民用、运输、建筑等产生烟尘的部门做出了规定并赋予环境管理部门更大的监督权,相比前几个环境法,规定更为具体、要求更为严格;还有《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环境保护实体法律。此外,国务院还先后制定了30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70多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制定和实施了100多项各类环境标准。它们的制定和有效执行,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环境管理制度化建设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我国把建立环境管理制度放在重要位置。全国强化环境管理,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总结,各地涌现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新措施。为了与同步发展方针相配套,在198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形成了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和“八项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排污许可证制、限期治理制、集中控制),提出了“努力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是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和同步发展方针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的开拓和发展,是我国环境管理从理念到实践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环境管理由一般号召到靠制度管理的重要转变,在全国得到广泛推行,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展。为了使这些政策和措施更加具有法律规范性和权威性,更好地推动环保事业发展,在改革开放中,这些政策措施被逐步纳入环境法当中,直到今天仍继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5.环境宣传教育及科研的全面开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靠宣传工作起家,靠宣传工作开路的,也是靠宣传把环境保护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这是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在回顾改革开放之初那段历史时说的。伴随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展,1980年7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作为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环境科学书刊为主要出版物的专业出版社,对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环保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1984年1月,《中国环境报》正式创刊,作为全球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国家级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宣传的报纸,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足迹,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起着舆论导向作用。1985年6月5日起,我国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

环境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起步。1979年11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召开环境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口号,高等、中等院校的环境专业教育也得到初步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