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课眼科诊疗心得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02:16:54

点击下载

作者:李传课,李波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传课眼科诊疗心得集

李传课眼科诊疗心得集试读:

内容提要

李传课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学术传承指导老师,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及学术带头人。本书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任务之一。作者以心得形式介绍了行医50余年的经验,内容包括医学生涯、

学术观点

、辨证、选方、用药、诊疗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思想、辨证思维和用药特点。本书可供眼科临床医生、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及西学中的同道参考,也可帮助眼病病友寻医问药。

编写说明

2013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文批准了“李传课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著《李传课眼科诊疗心得集》是建设项目内容之一。

本书分

医学生涯

、学术观点、

辨证心得

用药心得

用方心得

诊疗心得

六部分介绍。基本上概括了笔者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50余年的心得体会。

医学生涯:介绍了笔者的基本情况,以及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的方法。富有知识性,可读性强,不同于简单的个人履历。

学术观点: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阐述了无症应辨、理血为治内障之纲、升发即可退翳等观点。这些观点不一定深刻,也不一定全面,但来源于实践,可启发临床思维,也反映了笔者的学术思想。

辨证心得:介绍了笔者最常用的六淫、脏腑、五轮、症状等辨证方法与心得。

用药心得:将常用的近200味中药,按其主要作用分类,分别介绍了每味中药在眼科的应用心得。

用方心得:分精选古方与自拟新方两大类,精选了笔者喜欢运用的古方80余首,自拟新方30余首。每首包含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解及按语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笔者的用方心得。

诊疗心得:介绍了51个病证。每个病证均采用西医学病名,分病案举例与诊疗心得两方面介绍。病案选择一般以病因病机为主,如肝肾亏虚之黄斑变性、阳亢动血之黄斑变性等;也有以发病情况选择的,如“中浆”选择了单眼、双眼、复发、多发等不同病例。全书计有140余例病案,每个病案均阐述了病因病机、治法与方药,有的还含有保健知识。

总之,本书以心得为主线,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心得多的则多写,心得少的则少写,不是平均分配。如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长达6千余字,而有的只有数百字,其中有些心得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与发扬。但个人的心得总是有限的,加上我国幅员广阔,各地自然环境相差悬殊,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对人与疾病的影响自然不同,用药也自然有出入。因此,诊治心得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李传课 李 波2015年5月医学生涯

李传课,男,汉族,1941年10月出生,湖南省冷水江市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现为二级教授。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经省教委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评为湖南省名中医。2002年经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4年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3年10月承担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李传课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曾为长沙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笔者曾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四届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南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医药导报》《湖南中医学院学报》等杂志编委。现为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学术带头人。

笔者曾编著或主编《中医眼科临床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角膜炎证治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新编中医眼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中医五官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高等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五官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等专著、教材16部,副主编《世界传统医学系列·中医眼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参加编写《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眼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等20部专著。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厅级成果奖13项。自主研制的滋阴明目丸、益气明目丸,作为院内制剂已应用20余年,临床效果好,深受病友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曾指导与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9名、学术继承人1名,他们均已晋升为正高职称,成为各医疗单位的技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

笔者于1958年卫校毕业从医2年,又于1960年就读湖南中医学院医疗本科6年。毕业后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至今,在这些岗位上笔者是怎样工作的?一、怎样临床

笔者长期坚持临床,认为实践出真知,即使担任管理工作期间,也定期门诊与查房,人人皆知雷打不动。在临床实践中做法如下:

首先是边临床边学习。在临床初期,每天将当日诊治的所有病种,晚上对着教科书比对一遍,审查在诊断和治疗上是否正确,是否完善;复诊时注意观察疗效;必要时还可做点读书笔记。这种方法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可以在比较短的时期内掌握。这个阶段有关眼科的一般治疗及验光、针灸等都自己动手;对于常用的方药一定要熟记,进一步掌握好基本功。到临床中期,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并结合在临床上遇到的疑难问题,如诊断不清、治疗无效的病例,反复查阅有关资料,这样做,学得进,记得住,提高得非常快。我读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证治准绳》《审视瑶函》《本草纲目》等有关古籍,也常翻阅西医眼科教材及相关书刊,其中《审视瑶函》是学得较多的。到临床后期,诊察眼病时形成了识病、分期、定证、施治的思维。识病采用中医或西医或中西合参,一般外障眼病以中医病证为主,内障眼底病则以西医病名为主。分期即辨别眼病的早期、中期与后期或急性期与慢性期。定证即辨别该病属于何种证型,除掌握教科书介绍的基本证型外,还注意变证、次证与兼证。施治是根据病情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或内治,或外治,或内外结合,或手术等,但以简便验廉为原则。

二是不断总结经验。经验贵在总结,也要善于总结,包括有效的、无效的都应总结。可以是卡片形式,也可以是日记或周记。但不是记流水账,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就要记录下来,便于总结,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疗效。曾经有一位中学教师,廖姓,男,38岁。1978年11月发现患肺结核,在抗结核治疗中于1979年3月22日配合服用乙胺丁醇,每日一次,每次1g。服至8月底时,觉双眼视物模糊,未停药,继续服至9月28日,总量为191g,双眼视力严重下降,随即停药。于1979年10月11日门诊。检查: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血压125/80mmHg,心肺听诊阴性,肝、脾末触及,先后查血象、血沉、小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均属正常,蝶鞍照片阴性,胸部照片报告为右上肺结核,浸润型,大部分纤维钙化。眼科检查:戴镜视力(-3.50/-0.50×90双)右0.1,左0.02,近视力0.2(双),(以下均为戴镜视力)。外眼无特殊,眼底屈光质清,双视盘颜色稍红,边缘清,视网膜静脉稍充盈,双黄斑部中心凹反光暗,无渗出质,修兹眼压12.22mmHg(双),周边视野正常,平面视野(视标白色):右眼约呈10度椭圆形相对性旁中心暗点及5度相对性中心暗点;左眼约呈15度横椭圆形相对性旁中心暗点。眼科诊断:青盲(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一诊(1979年10月11日):病人除视力下降,心情焦急外,无其他自觉症状,眼底视盘稍充血,视网膜静脉略充盈,苔薄黄,脉弦。辨为肝郁血热。治以疏肝凉血,兼以活血化瘀。取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牡丹皮、栀子、柴胡、赤芍、茯苓、车前子、生地黄、当归尾、丹参、红花、甘草。西药给维生素B、B与烟酸。亲自给他针112刺,选睛明、球后、鱼腰、攒竹、三阴交、足光明,每次针2~3穴,每日一次,交替轮取,10次为一疗程,休息3天再针。

十诊(1979年12月3日):经上述方法治疗后,视力时升时降,特别在针刺后视力可明显上升四至六排,但不巩固,维持几小时后又复降至原状,近日又有昼盲现象,眼底视盘颜色正常,静脉已不充盈,舌质偏红,苔薄脉细弦,思《证治准绳·杂病篇》有黑夜睛明证,昼盲与黑夜睛明类同,系肾水不足,神光失序所致。治以滋养肾阴为主,用明目地黄丸加减:熟地黄、生地黄、茯苓、怀山药、枸杞、牡丹皮、丹参、泽泻、柴胡、当归、五味子。西药加注ATP。治疗期间视力又复下降,仍用原方加服石斛夜光丸。此时针刺不再提高视力,续用一疗程后停针。

二十七诊(1980年3月11日):服上方4剂后视力开始上升,仍以上方加减服用90剂,视力升至右0.1,左0.2,眼干涩减轻,头昏腰酸已愈。眼底右视盘颞侧颜色稍淡,肢体易疲劳,舌根有黄苔,舌质淡红,脉缓弱。虽无食欲不振等脾虚失运之症,但系脾气不足,清气不升所致。治以补气升清,用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党参、丹参、白芍、葛根、升麻、菊花、黄柏、蔓荆子、炙甘草。

四十诊(1980年5月26日)服上方加减75剂,视力提高,右0.3左0.6。舌根黄苔已净,但肢体仍有疲倦感,视力易疲劳,眼睑常欲垂闭,仍属脾气不足,治以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黄芪、升麻、柴胡、当归、白术、黄精、枸杞、丹参、炙甘草。

四十七诊(1980年8月27日):服上方加减49剂,复查平面视野正常,左眼视力提高至0.8,右眼仍是0.3。药已奏效,效果可能取决于再坚持之中,仍遵原法,继续服至21剂时,视力果然上升至1.2(双)。嘱服补中益气丸、杞菊地黄丸调理2个月停药。观察多年,视力正常。

该患者经中西药治疗11个月,终于达到了正常视力。因乙胺丁醇是一种抗结核新药,当时国内刊物报道者仅11例,其中较轻者未治疗于2个月内恢复,较重者经一般治疗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难治病例遗留双眼视神经萎缩而视力严重下降未能恢复。本例属于严重病例,因患者已中毒时未及时停药,又坚持服了28天,但经中西药结合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初期虽然用了一般西药,但中、后期以中药治疗为主,其视力逐渐上升至正常,可见中药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当时中药治疗无经验借鉴,笔者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采取审证求因的方法,第一阶段(1~9诊),病人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眼底视盘颜色稍红,视网膜静脉稍充盈,精神紧张,情绪焦急,辨证为肝郁血热,以疏肝凉血为主,取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第二阶段(10~26诊)视盘已不充血,静脉也不充盈,但有昼盲、头昏腰酸等症,此为肝肾虚弱,精不上承,目失濡养所致。以滋养肝阴、补益肾精为主,用明目地黄丸加减与石斛夜光丸。第三阶段(26诊后),症见肢体易倦怠,眼底视盘色淡,为脾气虚弱,清气不升所致。以健脾益气为主,选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加减。此后30年又先后接诊了6例女性乙胺丁醇中毒患者,均按此经验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疗效。这就是及时总结经验的效益。

三是细心诊察病情。临床服务的对象是病友,对待病友的病情要细心诊察。1981年3月有一位家庭妇女,左眼内眦部结膜发红,时已3个月有余,否定流泪,晨起亦无眼屎,要求开支眼药水。当时考虑为眦部慢性结膜炎,顺手开了一支消炎眼药水,用了7天无好转,认真思索,为什么仅单眼出现?虽然否定流泪史,但应考虑泪囊疾患,试着给其做泪道冲洗,果然有白色微细沙粒状物(似睑结膜结石样物)溢出,无脓也无黏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很少见的泪囊结石。遂将其彻底清洗干净,仍嘱其用原眼药水,一星期痊愈。

笔者还曾遇到过3例虹睫炎误诊为结膜炎的患者。一例男性,37岁,右眼发红,在某医院诊为结膜炎,用了氧氟沙星滴眼液5天,不见好转,特找中医,要求结合中药治疗。询问病史眼无分泌物,检查视力已降至0.5,荧光素角膜染色阴性,瞳孔对光反射不灵敏,扩瞳后见12点方位虹膜有后粘连,诊断虹膜睫状体炎无疑。另两例都是女性,均是单眼发红,用抗生素滴眼液(有一例是在药店自购的)4~5天,无效再更医就诊。先用非接触式方法测眼压,确定能扩瞳后再用0.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结果发现虹膜均有丝状条状后粘连。急性结膜炎与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虽然书上已讲得很清楚,但在临床上仍然可碰到误诊病例,如果细心诊察,应该可以避免。笔者认为,凡单眼发红,如用消炎滴眼液3~5天,未见好转,角膜染色阴性,即应考虑是否虹睫炎,在眼压不高的情况下可扩瞳观察瞳孔情况,即可避免误诊。

还有一位男性病友,年已73岁,体检时发现右眼视盘C/D比0.9,左0.95,说是开角青光眼晚期,嘱其住院手术治疗。已躺在手术台上,正在铺无菌巾时,他突然一骨碌爬起来说:“手术既不能提高视力,又不能扩大视野,不做了。”次日求治于中医,考虑视力有0.7,视野也只有3~5度大小之暗点,眼压在21~24mmHg之间,视盘C/D比的改变可能是先天性的,嘱其定期检查观察。现已84岁了,除有轻度白内障外,情况良好。笔者认为,上述这些病例,只要细心诊察,误诊应该可以避免。

不断总结经验可以不断提高医术,细心诊察病情也是一种医德。如果一个医生既有良好的医术,又有高尚的医德,求诊者自然会门庭若市,名医——也自然在老百姓心目中形成。二、怎样教学

笔者于1966年从湖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即分派在邵阳卫校中医教研室工作。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时而停课,时而复课,到后期才走上正轨。期间笔者给中医班、农医班、西学中班、新医疗法学习班讲授过《中药学》《中医眼科学》《新医疗法》,代讲过《中医内儿科学》等课程,通过自编教材、备课、带临床实习、去深山老林采集草药等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基础知识,得到了全面的提高。1972年调回湖南中医学院五官科教研室(当时眼、耳鼻咽喉、口腔在一起)。在省人民医院进修一年后,即参与开门办学(即在各地市、县级教学医院完成临床教学)。笔者从事过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眼科进修班、西医学习中医班等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讲授过《中医眼科学》多次,也讲授过《中医眼科文献选》《中医眼科基础学》《中医眼科病症学》《秘传眼科龙木论》等课程。觉得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讲好一堂课的确也不容易。笔者有以下心得体会。

1.注意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涉及许多方面,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板书工整,语言活泼……是基本的教学方法。注意了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是归纳条理。我们使用的统一教材《中医眼科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教材。一般说来,教材上的内容具有系统性、思想性、科学性。但内容是广泛的,在讲课时需要进行归纳,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归纳的要求,要比教材更为有条理。笔者讲各论时,一般是按概说、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证候(或叫临床表现)、辨病(或叫鉴别诊断)、辨证施治、其他治疗、预防及护理程序讲的。其中历史沿革只作扼要介绍,便于同学找参考资料和提高民族自豪感。辨证论治只讲本科特点,与内科相同者仅简要提及,其余详讲一点。特别是临床表现,作为重点介绍,通过讲解,达到如何认识这个病的目的。上述各方面,根据内容又可分为若干小条介绍。如瞳神紧小症在临床表现方面,可归纳为眼睑难睁、眼痛拒按、抱轮红赤、瞳神紧小等8条,写板书时边写边讲,写一条讲一条,逐条解释。这样条理化,比起教材上大段大段地排列,视线要清楚得多,记忆要方便得多。在分段讲解时,应在前段讲的内容,绝不留半句到后段讲,在后段讲的内容也不提到前段来,这样才能层次分明,不显得啰唆,也便于学生做笔记。当然在前段与后段相交处,可以设问引出下文,前后衔接,听起来有连贯性。如果教材上条理说得很清楚的,就应设法引起学生注意,提问是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之一。如讲交感性眼炎的发病情况时,可以设问同学们,倘若一个眼外伤患者,询问是否会影响另只未受伤的健眼,你该怎样回答?如此促使同学们思想集中,对着教材进行思考。这样比对着教材宣讲要生动一些,印象也深刻一些。

要归纳好条理,首先要通读教材,熟悉教材,有时还要找些参考书,这样条理才清楚,内容才具体。课前要把讲稿吃透弄熟,讲起来才会运用自如,语言流利。假若对讲稿内容不熟悉,甚至连一句话也离不开讲稿,这样即使讲稿很全面,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是突出重点。一堂课,一个章节,都有其重点。重点要花多一点时间,讲详细,讲清楚。如果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重点就不突出。如何讲好重点,一是要反复讲,但反复讲并不是原话的多次重复,而是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或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如讲暴风客热的定义时,介绍暴风客热是指感受风热、发病急骤、出现红肿热痛及眵泪俱多为主要特征的具有传染性的白睛疾病。这个定义回答了暴风客热的病因是外感风热,起病较为急骤,病位是在白睛,主症是红肿热痛及眵泪俱多,而且具有传染性。然后又进一步引用古代有关医籍说明上述诸方面。这样用不同语言将暴风客热定义表述了三次,比起用原话多次重复或高喊这是重点要生动得多,语言也要活泼得多。又如讲凝脂翳时,指出本病是指黑睛翳障状如凝固之油脂而得名,继而引用《证治准绳》描述凝脂翳具有肥浮脆嫩的特点,然后再深入剖析肥浮脆嫩的含义。肥是指边缘肥厚不清,浮是指病变部位高出于黑睛表面,脆是指病变部位易于溃破,嫩是指病情初起易向四周和深层发展。这样介绍这个重点就讲清楚了。

归纳重点是为了重点突出,但要严格遵守教学大纲的要求,千万不能理解为对教学大纲的精简。凡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一定要讲到,在讲好一般的基础上再突出重点。要讲好重点,不光是个方法问题,还要翻阅有关书籍,特别是古代医籍。如果备课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重点是讲不好的。对于古代医籍的引用,要恰如其分,不要搞文献堆积,有些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有些可以用板书表示。

三是讲透难点。所谓难点是指学生对教科书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这个难点不能以教师水平来衡量,要设身处地替学生想一想,对于这一章节,哪些是容易弄懂的,哪些是比较难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什么地方是学生问难最多的。比如我在讲眼的调节作用时,书上提到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凸度增加,屈折力增强。按照一般现象,悬韧带一端与睫状肌相连,睫状肌收缩,悬韧带应当紧张,为什么反而松弛?这个问题不好理解,被多数同学问难。殊不知睫状肌有环形纤维,收缩是环形的,按照教学经验,主要在环行收缩问题上没有吃透。为了强调环形,既在黑板上绘图示意,又以手势表示,直到同学点头示懂才放过。又如治疗目痒症的驱风一字散,很多同学觉得这个方名怪怪的,问“一字”是什么意思?其实一字是指剂量,即用古代之铜钱挑取驱风一字散时(铜钱表面有四个字),只要覆盖一个字的面积即可,不可过量,故名驱风一字散。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但它毕竟是教材内容中的一部分,不解决难点,就会影响同学们自学,尤其对教学大纲中的难点,必须讲清楚,不要像蜻蜓点水,一掠而过;也不要望难生畏,绕道而行。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难点,哪怕是一个字一句话,也要做好充分准备。

2.重视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主要环节。见习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印证课堂知识,还可以补充教材上所没有的内容,为今后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带见习中通常是这样做的。

一是先看后讲。对于在课堂上已讲过的内容,采取先看病例再讲解的方式。如遇到一位暴风客热患者,主诉双眼灼热红痛两天。检查有眼睑红肿、白睛红赤显著、白睛水肿三个主要症状。先让同学们看清,再回顾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并逐条与书本内容对照,然后进行辨证,启发同学上述主证为风热外侵,无口渴发热、溲黄便秘,病不在里,为风热在表,治以疏风清热,处以羌活胜风汤加减。这样同学们对书本上的内容感到确切,印象也较深刻。

二是先讲后看。在临床见习时遇到没有讲过的内容,可先简要讲解再看病的方式。如我们遇到一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笔者就扼要地介绍青光眼的分类、发病的局部因素、证候特点、辨证论治和其他治疗。然后再检查这一患者,逐一指出该眼的阳性体征。然后启发同学们作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最后带着见习笔记对着书本进行复习,这样在课堂讲授时易懂易记。

先看后讲或先讲后看,关键是看,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看清楚看准确,这样才算达到了目的。讲就是讲主要特点,也可和同学们一起回顾课堂上所讲的主要内容。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如有的同学用一手诊病人双手的脉,有的同学处方抄写字迹很潦草,这都是不规范的,应从严要求。

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同学们欢迎。1981年学院首次开展评审“教学效果好的老师”时,高票获此荣誉。1982年、1983年、1986年均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1989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三、怎样科研

笔者的科研工作,主要是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开展科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自主研制了滋阴明目丸与益气明目丸,分别用于肝肾阴虚型与脾胃气虚型眼底病,临床效果好,作为院内制剂已应用20余年,至今长盛不衰。曾编著或主编专著与教材16部,担任编委参加编写20部专著,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厅级成果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笔者是怎样进行科研的呢?心得与体会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抓住空白选题。笔者的第一本著作《中医眼科临床手册》就是选准了题。当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手册,就是没有中医眼科的,而临床上又很需要,于是试着写了一份编写计划,内容包括编写目的与意义、计划字数多少、插图多少、完成时间、编写目录、编写说明以及样稿等。寄到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不久果然被批了下来,同意列为出版计划,要求保质保量按时交稿。这是笔者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当时兴奋不已,决心写好这本书。于是礼拜天不休息,节假日不串门,晚上坚持到深夜,屁股生了褥疮就蹲着写,眼看花了就做做保健操。那时没有电脑,写作不方便,比现在要费时得多,但坚持奋斗了几个月,顺利地完成了初稿,经反复修改后再誊正,寄到了出版社。1987年12月《中医眼科临床手册》正式与读者见面。仅隔3个月,台湾启业书局又将本书以繁体字翻印,流传于海内外,影响深广。到了2002年8月,本书又修订再版,说明本书的编写是成功的,笔者感到很满意。

二是抓住专题整理。笔者在学习古典医籍时,发现对角膜病的记载非常丰富,在《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世医得效方》《证治准绳》《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等医书里,有14~25证之多,可以说不论是炎症的、瘢痕的、浅层的、深层的、细菌的、病毒的、过敏的、先天的、外伤的等角膜病均有记载。特别是对角膜炎性疾患描述得非常形象而逼真。如将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变特点以“肥、浮、脆、嫩”四字概之;病毒性角膜炎为黑睛有细小星翳,“或联缀,或团聚,或散漫,或一同生起”;真菌性角膜炎虽无详细的论述,但在《一草亭目科全书》已有湿翳一名的记载,是首次将湿翳类比真菌性角膜炎。在论述斑脂翳时指出:“斑脂翳证,其色白中带黑,或带青,或焦黄,或微红,或有细细赤脉绊罩……其病是蟹睛收回结疤于风轮之侧”,这与当今之粘连性角膜白斑不差毫分,与过去类比钉翳根深要准确得多。在外用药物上,不仅品种多,而且给药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散点、膏点、汤滴、纳入、洗眼、熏眼、敷眼、熨眼、搐鼻、发疱、摩顶、吹耳等方法。尤其是有数以千计的治疗角膜炎性疾患的内服古方,仅在《中医眼科历代方剂汇编》里,初步统计就有622方之多,涉及药味有309味,充分反映了前人治疗角膜炎性疾患的用药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对于当今防治角膜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于是笔者先将角膜病的资料分别做了卡片,仔细研究了古方治疗角膜炎的用药规律。从中医学对角膜炎的认识,角膜炎证候分类,角膜炎的病因病机,角膜炎辨证,角膜炎古方内服药,角膜炎古方外用药,常见角膜炎证治,角膜炎古今验方选等方面进行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编著成《角膜炎证治经验》,于1990年7月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四、怎样管理

笔者从事管理多年,从1978年至1997年,先后担任过眼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医系副主任、主任,临床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附一院副院长、院长职务。1996年至2003年又首任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认为管理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搞好管理不容易,谈不上经验,但有两点体会。

一是管理先要管好自己。在教研室与中医系时,主要是业务性管理工作。到1988年5月在附一院担任副职时也只分管教学,工作单纯些。1993年初担任了正职,工作量大多了,要进行全面管理。笔者认为管好一个科室或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首先一定要管好自己,在思想上、经济上、作风上都要起表率作用,制定的院规院纪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这样的领导才有号召力,工作才能推得动,落得实,做得好。

二是一定要尽职尽责。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不论担任何种职务,既要尽职,更要尽责。负责教研室工作时,曾多次被评为学院先进科室及获教学优质二等或三等奖,1990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室。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获中医眼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负责筹办中医五官大专专业,该专业于1990年经国家和省教委批准升为本科专业。从该专业的筹备到课程设置,从制定教学大纲和组织编写教材到教师队伍建设,从无实验室到实验室初具规模,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特别是组织编写的8门教材,经近10年的使用,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并于1993年获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担任院长期间,率领全院职工,同心协力,于1994年7月13日,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验收,同年10月20日又顺利通过省级示范中医医院验收。这些成绩的获得,是全体职工努力的结果,也是集体领导的结果,功劳归于大家,笔者只是率领人之一。学术观点

学术观点即对某种学术问题的看法和做法,下面的九论,重点体现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无症应辨、理血为治内障之纲、升发即可退翳的观点,这些观点不一定全面,但来源于实践,代表了笔者的学术思想。现分别介绍于下。一、内障之病名论

古代中医眼科将眼病分为内障与外障两大类,内障包括了多种眼底病,这些眼底病,在古代是怎样命名的?经查阅有关古典医籍,其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是根据自觉症状命名,如自觉视物昏渺蒙昧不清,称视瞻昏渺。视物有带色阴影遮挡,称视瞻有色。视一物有两物,称视一为二。诸如此种命名方法,计有萤星满目、神光自现、电光夜照、视歧、视惑、目视一物为两候、视物易形、视直如曲、视正反斜、视定反动、视赤如白、视物易色、视物颠倒、云雾移睛、蝇翅黑花、飞蝇散乱、蝇影飞越、目常见黑花、珠中气动、起坐生花、月色皆浓、目妄见、目昏等。二是根据病机命名,如阳衰不能抗阴之病、阴风障、肝虚雀目内障、肝虚目暗等。三是根据自觉症状与时限命名,如目晨昏、目午昏、目夕昏、目常暮昏、黑夜睛明等。四是根据性别、年龄命名,如妊娠目病、产后目病、小儿青盲、老人目昏等。五是取类比象命名,如雀目、鸡盲、鸡蒙眼、高风雀目内障等。此外,还有根据视力下降幅度与速度命名的暴盲,根据眼瞳子黑白分明而视物不见的青盲等。总之,其命名的基本点均离不开自觉症状,这在当时受历史条件限制,没有光学设备直观眼底变化是很自然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眼底病的中医病名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仍沿用古代医籍的病症名,如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的第一、二版《中医眼科学讲义》,采用暴盲、青盲、视瞻昏渺、视瞻有色、云雾移睛等病症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以及1985年成都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眼科学》,编写了暴盲、青盲、小儿青盲、肝虚雀目、高风雀目、妄见、视直如曲、视小为大、视大为小、视正反斜、视瞻有色、视物易色、视定若动、视物颠倒、神光自见、黑夜睛明、视一为二等眼底病。二是仍用中医学病症名,但以症概病。如第四版、五版教材,均在暴盲证下概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以及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视力急剧下降的眼病。三是全部采用西医学病名,再在每个病的概说里说明此病属于或类似于中医学之某个病症,如第三版教材以及李传课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等,将视网膜动脉阻塞归于中医学之暴盲范围,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可概括在视瞻昏渺症内等。四是拟创新的中医病名,如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二版与第三版《中医眼科学》教材,将视网膜脱离称为视衣脱落暴盲,视神经炎称为目系暴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称为络阻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称为络瘀暴盲,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称为络损暴盲等。此外,各种专业期刊发表的有关眼底病论文,绝大多数采用西医学病名,如金匮肾气丸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丹栀逍遥散治疗视神经萎缩等。

上述诸种方式,对于整理、继承和发扬中医眼科学术均起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时至今日如仍将眼底病以自觉症状命名,那就显得滞后了。因为一种自觉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眼底病中,如视物变形可见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黄斑部视网膜浅脱、黄斑水肿、黄斑出血、屈光不正等,而这些病的治疗方法、视力预后、护理与预防均大不相同。另外,一种眼底病在不同的阶段又可出现不同的自觉症状,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初期,可出现视瞻昏渺、视物变形,如有出血,则中心视力急剧下降又可表现为暴盲,出血吸收后遗留瘢痕又可形成永久性青盲。还有,暴盲概括的病也不一定全都是暴盲,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当黄斑部影响较轻或未影响时,视力较好则不能称为暴盲。还有许多眼底病,中医学也无恰当的病症名,如临床常见的黄斑干性裂洞、特发性黄斑前膜、增殖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脉络膜脱离、脉络膜破裂等等,这些都暴露出了自觉症状命名的局限性。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主张将眼底病全部采用西医学病名,再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护理及预防等。这样,不仅没有削弱中医,相反还大大地发展了中医眼科学术。1987年笔者编写的《中医眼科临床手册》,即是运用的这种方法,比较符合临床实践,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2002年再版时,将眼科疾病全部改为了西医学病名。二、内障之病机论

内障的范围较广,包括了多种眼底病。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多责之于肾,认为肾主水轮,水轮乃瞳神,瞳神属肾,瞳神病多为肾之阴阳失调所致。然而,从临床上观察,眼底病的病因病机极为复杂,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脏腑经络失调、气血失和、痰郁经络、跌仆伤损、竭视劳瞻、久患头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他病继发等均可引起。但机体的一切活动是基于内脏活动的,内而消化循环,外而视听言动,无一不是内脏活动的体现;病理变化的产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无一不是内脏活动的失调。因此,眼底病的病机,重点需从脏腑进行探讨。

1.心与眼底病的关系 心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神明主宰生命活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形体官窍,均属心神统管。目也不例外,必须依赖心神支配,才能发挥正常功能。《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神光者,为目自见之精华也,夫神光发于心,源于胆,火之用事,神之在人也大矣……在耳能听,在目能视,神舍心,故发于心焉。”若热扰神明,就会产生“目不了了”;心神衰弱,则视物模糊;心神不守,则视觉妄乱;心神决绝,视觉自然消失。

心主血脉。《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脉者,皆属于目。”目与心主血脉息息相关,《河间六书》有“目得血而能视”的论断。目得血液的供养,视觉才能正常。所以《灵枢·大惑论》曰:“目者心之使也。”若心血不足,目失濡养,可致目暗不明,视力缓降,如视神经、视网膜萎缩等。也有心气不足,鼓动无能,血流不畅,血脉瘀滞,以致眼底血管阻塞而出现暴盲者。脉络膜为血管组织,属心主血脉所辖,若“心火太盛,百脉沸腾,血脉逆行,邪害空窍”(《审视瑶函》),可致脉络膜渗出水肿,甚或眼底出血。

2.肝与眼底病的关系 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说明目是肝之窍,目属肝所主,肝气上通于目,方能辨五色。但这种肝气宜和顺条达,疏泄舒畅。若肝不和,可表现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精神焦虑,情志抑郁,肝气郁结,郁则气机不畅,气血失调而产生多种眼底病;或既病之后,因病而郁,加重眼底病的发展。二是忿怒暴悖,怒气伤肝,肝气上逆,眼底气血郁闭,精明失用而致暴盲,如眼底血管阻塞等。三是肝气横逆,乘侮脾土,脾失运化,水湿停滞,可致眼底水肿,如黄斑水肿、视盘水肿、视网膜水肿。四是肝气化火,火性炎上,目受蕴蒸,可致眼底出血,视网膜脉络膜渗出,视盘充血肿胀等。五是肝阴不足,阴不潜阳,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火动痰生,痰火阻滞肝胆脉道而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蒙,甚至视力剧降,如眼底动脉硬化、血管阻塞,出血等。六是肝肾同虚,阴精不足,目失濡养,眼干涩,视物昏花等。

肝藏血。《诸病源候论》:“肝候于目而藏血,血则荣养于目。”说明肝有藏血和荣养于目的作用。若肝阳上亢、肝气上逆、肝火上炎、疏泄太过,均可致肝之藏血失常而致眼底出血。若肝血虚弱,目失濡养,可致干涩昏花、夜盲等症。

肝连目系。《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目系(视神经)疾患应从肝论治。

3.脾与眼底病的关系 脾主运化。《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具有运化水谷和水湿的作用。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可致眼底退行性病变,如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等。故李东垣《兰室秘藏》:“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也。”若脾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潴留,或湿聚成痰,痰郁脉络,均可致眼底渗出水肿。

脾统血。《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温五脏。”若脾气虚弱,统摄失权,就可产生眼底出血疾患。如眼底反复出血,病至后期多与脾失统血有关。

4.肺与眼底病的关系 肺主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气之本。”气为血帅,肺朝百脉,故肺与眼底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血方面。若肺气不足,不能输送血液,则眼目昏暗。故《灵枢·决气》:“气脱者,目不明。”若气机怫郁,升降失司,亦可致眼底病。故《证治准绳》:“肺为华盖,部位最高,主气之升降,少有怫郁,诸病生焉。”

5.肾与眼底病的关系 肾藏精。《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它既藏先天之精,又藏后天之精。肾精在视觉生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眼底属瞳神,瞳神为肾之精华。肾精充盈则能辨析万物,明察秋毫;肾精虚弱,则视力下降,视觉改变。故《审视瑶函》:“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汁,先起于肾,次施于胆,而后及瞳神也。凡此数者,一有所损,目病生矣。”《医学入门》:“肝之系虽总于目,而照彻光彩,实肾精心神所主,故补肾气安神者,乃治眼之本也。”且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肾精充则髓海充足,“髓海不足则目无所见”。肾为水火之脏,寓真阴真阳。这种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本,阴平阳秘是机体强壮的根本条件,阴阳失调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肾之阴阳失调在眼底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肾阴不足或肾阳虚衰,或阴虚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虚,均可致神光失养,出现目昏、妄见、视惑、昼盲、夜盲、青盲等多种眼底病。

肾主水。《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说明肾与全身水湿代谢有关。但这种功能是受肾阳支配的。若肾阳不振,则水湿泛滥,某些眼底病的水肿呈弥漫性者,多与肾阳不振有关。

6.六腑与眼底病的关系 《素问·六节藏象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说明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盛水谷,输布津液,传导糟粕。若六腑功能失常,亦可发生眼底病。故《审视瑶函》:“膀胱、小肠、三焦、胆脉,俱循于目,其精气亦皆上注而为目之精,精之窠为眼,四腑一衰,则精气尽败,邪火乘之,上为内障,此六腑病也。”

以上分述了眼底病与五脏六腑的病理机制,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生理上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一种眼底病可以是多个脏腑的失调,一个脏腑的失调又可以引起多种眼底病,即使是一种眼底病的不同阶段,也可以出现不同的脏腑病机。尤其是病机的演变发展,寒热掺和,虚实更迭,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临证时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分析,方能正确认识眼底病的脏腑病机。三、内障之辨证论

内障包括了当今的眼底病。中医学对眼底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还有一定的优势。其治疗方法仍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即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搜集局部的、全身的、自觉的、他觉的、既往的、现在的证据,按辨证体系进行辨别分析,以明确其病位、病因与病性,然后论治。在证据中症状是主要的,但许多眼底病患者,除了视力、视野发生改变外,余无其他全身症状,甚至舌脉也无特殊,出现“无症可辨”的情况;也有些眼底病患者,表现的全身症状与眼底病无内在联系,出现“毫不相干”的情况。这些情况如何进行辨证?笔者在1981年第2期《云南中医杂志》发表的《眼底病无症可辨怎么办》,1982年第2期《新中医》发表的《眼底病辨证体会》及1987年编写的《中医眼科临床手册》中,初步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不断完善,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从眼病阶段辨 任何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即早期、中期、后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视神经视网膜炎,早期多为渗出水肿,中期多为组织增生,后期则为萎缩退变。按中医学八纲辨证,早期多为实证,中期多为实中夹虚,后期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根据眼底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用药。

2.从眼底所见辨 眼底所见,必须用眼底镜检查,眼底镜下所见到的各种病征,如水肿、渗出物、出血、萎缩、增生、色素、血管阻塞等象征,如何进行辨析?现按部位分述于下。

玻璃体:眼内有炎性病变或病史,玻璃体内出现尘埃状混浊多为肝胆湿热蕴蒸。眼内有出血病变或病史,玻璃体内出现片状、条状混浊,多为气滞血瘀。眼底有高度近视退行性改变,玻璃体内出现棉絮状或蝌蚪状混浊,多是肝肾不足或气血虚弱。如玻璃体无明显混浊,又觉眼前稀少点状黑影,多为心神不宁所致。

视乳头(视盘):若视盘生理凹陷加深,垂直径杯盘比(C/D)增大,血管偏鼻侧呈屈膝状,或有动脉搏动,多为阴虚阳亢、肝气不调、头风痰火上扰。视盘充血隆起,颜色鲜红,边缘模糊,多为肝胆实火,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若颜色淡白,或颞侧明显淡白,多为肝肾不足,或脾气虚弱,气血亏虚;若兼视盘边缘不清,则为气滞血瘀的表现。若视盘明显水肿,应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

视网膜血管:若血管粗大充血伴有渗出物,多为营血有热。血管痉挛,动脉变细,反光增强,或动静脉交叉处有压迹,或黄斑部有螺旋状小血管,多为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亢。若动脉阻塞,视力剧降,多为寒凝血脉或肝阳上亢。若静脉阻塞,多为肝阳亢盛,肝气上逆,气血郁闭,或肝胃之火上炎,火灼脉道。若血管变细,伴有眼底退行性改变,多为虚中夹瘀。若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多为络脉瘀阻,或火郁络脉,或阴虚血瘀所致。

视网膜出血:出血呈条状、火焰状,色鲜红,为浅层出血。多为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亢,肝不藏血。出血呈圆点状或椭圆状,色暗红,为深层出血。多为肾阴耗损,肺胃津亏,导致阴虚燥热,灼伤络脉。出血呈半月状,上方可见液平面,为视网膜前出血。多为阴虚火旺,或心肝火盛,蒸迫脉络,迫血妄行,或气血瘀滞,瘀血不去,新血妄行。出血源于脉络膜,呈隆起状,边界清晰,色暗红或黑灰,为视网膜下出血。多为劳瞻竭视,脾气虚弱,统血失权,或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火上炎。若出血量多者,可积满玻璃体,眼底不能窥及,此为离经之血,瘀血滞留之征。

视网膜渗出物:视网膜出现新鲜渗出物,多为肝胆湿热或热郁营血;较为陈旧者,多为痰湿郁积兼有气滞血瘀;陈旧者多为肝肾不足兼有血瘀。若视网膜渗出水肿呈弥漫性者,多为脾肾失调,水湿上泛;或为湿热蕴蒸或为气滞血瘀。

视网膜退变: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或有囊样变性,多为肝肾不足或气血虚弱。视网膜色青灰,附有色素,血管变细,多为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夹有血瘀。

黄斑部:黄斑部渗出水肿,多为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水湿停滞。水肿消退,遗留渗出物,多为肝肾不足或痰湿郁积。若新鲜渗出物与陈旧渗出物相互夹杂,多为阴虚火旺。若渗出物较为陈旧,或有色素沉着,或黄斑囊样变性,多为痰湿郁积兼有血瘀。若黄斑部前膜,多为肝肾不足兼有气滞血瘀。若黄斑部出血,多为肝阳偏亢,肝不藏血;或水火不济,心火动血;或脾气亏虚,统摄失权所致。

3.从实验成果辨 眼底病有许多实验研究成果,为眼底病的深入辨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笔者曾经指导研究生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眼血流图、血液流变、球经膜微循环等方面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在眼血流图方面,表现为循环血流量减少,流速减慢,血流充盈困难,血管紧张度增加,血管弹性减退。在血液流变方面,表现为全血比黏度、血沉、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全血比黏度增加,血沉加快。在球结膜微循环方面,表现为微血管走行异常,口径宽窄不一,微血管瘤出现率高,网格密度增加,血流减慢,红细胞集聚及微静脉扩张,血色暗红等。提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病理。因此,对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底退行性病变,总结出了以虚为本,瘀为标,虚中兼瘀,瘀贯始终的病机,为辨证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4.从辨证谚语辨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的辨证谚语,如“肥人多痰,瘦人多火”“久病多虚,新病多实”“久病多瘀”“久病入络”“小儿脾常不足”“老人阴常不足”等,均是指导辨证用药的依据。其中年龄特征在眼底病中运用最多,因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脾常不足,故凡眼底退行性病变以补脾为主,常用补中益气汤、助阳活血汤治疗视神经萎缩及青少年黄斑病变。老年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引申《内经》旨意,指出:“年至四十,阴气自半,”“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所以老年性眼底病多以阴虚为本,阴虚责之于肝肾,肝之阴阳失调,则多表现为肝阳偏亢,出现阴虚阳亢的病机。无阳亢者,则以滋补肝肾为主。

以上辨证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是综合运用的。四、内障之理血论

内障者,既无红肿热痛,又无翳障赤脉,唯觉从内而障碍视功能,或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或两者均有。《审视瑶函》谓:“障者遮也,如物遮隔。”可见内障包括了当今之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黄斑部及玻璃体等病变(本文不包括五风内障及圆翳内障)。

理血者,即调理疏理血分之意,也是一种治疗大法,名理血法,包括血寒者温之、血热者寒之、血溢者止之、血瘀者活之、血虚者补之诸方面。1978年,笔者在《湖南医药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活血化瘀在眼科临床的运用》一文,初步探讨了内障宜活血的浅识。几十年来,经潜心研究和临床观察,觉得内障之理血与前人之内障从肝肾论治同等重要,甚至还超出了它的重要性。

血之与眼,至关重要,血有濡养眼睛的作用。《河间六书》:“目得血而能视”,说明眼睛要绵绵不断地得到血液的营养,才能视万物,别颜色,审长短,察秋毫。《审视瑶函》认为,营养眼睛的血要求更为轻清,特称之为真血,“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此血非比肌肉间混浊易行之血,因其轻清上行于高而难得,故谓之真也。”真血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化生和滋养眼中之神水与神膏。谓“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

血之与气,关系密切。血由气生,气由血化;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相互滋生,相互为用,共同完成营养组织器官的作用。

血之与脏腑,更是息息相关。如血的生成、正常运行及其营养质量,与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主运化与统血、肺主气与朝百脉、肾主骨生髓与肾藏精等功能密切相关。只有脏腑功能正常,且相互协调,血液才能完成其正常功能。

血之与脉络,血藏于脉络,脉络包裹着血液,二者相互依存。目中脉络,最为丰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睛。”《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脉者皆属于目。”《审视瑶函》进一步强调眼与脉络的关系,谓“目形类丸……内有大络者五,乃心肝脾肺肾各主一络,中络者六,膀胱大小肠三焦胆包络各主一络,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这些无数的大小脉络,虽然不知其名,也不能明确定其位,但按阴阳学说分类,可分为阳性脉络与阴性脉络,当今的动脉属于阳性脉络,静脉属于阴性脉络,它们密布周身,与眼目紧密相连。血在脉络中周流不息、循环无端以营养组织器官。

从上述可以看出,血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气、脏腑、脉络等组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各种组织功能正常才能完成正常的功能。若因六淫外侵,七情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脏腑经络失调以及外伤等,均可导致血病,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状,治疗总是从理血着手。笔者根据病因、病位、病性、病程、病情等不同,灵活运用理血之法,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血寒证:即寒邪入血,形成血寒证。多因寒邪外袭或阳虚生内寒,寒性收引凝滞,入血则易血凝,凝则血流不通,《素问·调经论》:“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易成血块,块阻脉络则血流不畅或完全不通,如阻塞眼底中阳性脉络,则可见视网膜苍白水肿,视力剧降等症,舌质淡,脉迟或缓。常见于视网膜动脉阻塞。急宜温经散寒、通利血脉,用当归四逆汤、通窍活血汤之类,并加大剂黄芪以补气行血。

二是血热证:即热邪入血,形成血热证。热与火性质相同,只是程度有别,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其性亢奋炎上,易犯目窍,故有目为火户之称。多因六淫外侵或五志化火,邪火炽盛,蒸灼脉络,营血外溢渗出,或动血妄行。眼底可见视网膜有大小不等的渗出病灶,或伴出血,玻璃体内有许多尘埃状棉絮状混浊物飘移,视力明显下降,舌质红绛,脉数。常见于后葡萄膜炎、白塞综合征、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急性视盘视网膜炎等眼底病。急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选用清营汤、清瘟败毒饮、还阴救苦汤、四顺清凉饮子、清肝止血汤、凉血解毒汤等。炎症在脉络膜者,要特别注意清心火,因为心为火脏,又主血脉,脉络膜为血管最为丰富的组织,心火上炎,脉络受灼,渗出自然明显,清心凉血应首当其冲。炎症若在视盘视网膜者,要特别注意清肝火,因为肝开窍于目,肝脉上连目系,肝火炽盛,则视盘视网膜渗出明显,清肝凉血为第一要务。

三是血溢证:即血行受阻,血溢络外,形成血溢证。受阻之因有多端,如年老患者,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或素体阳盛,阴阳失调,肝阳偏亢,升扰目窍,气血不和;或七情内伤,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气滞易血滞,气瘀易血瘀;年轻患者,素体肥胖,饮食不节,嗜好肥甘厚味,内生胃热,蕴蒸目窍;上述诸因,造成眼底血循不畅,形成血块,阻塞或完全阻塞眼底阴性脉络,以致血循失常,溢于络外,故名血溢证。如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见视网膜静脉粗大纡曲,沿静脉周围有广泛的放射状火焰状出血,伴有视盘视网膜及黄斑部水肿,并有棉团状渗出斑。出血量多者可积满玻璃体。后期可出现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青光眼。若为分支静脉阻塞,则其阻塞症状常局限在该分支范围内。治宜活血化瘀,可选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潜阳化瘀汤、通脉化瘀汤、大黄当归散、破血红花散等。但要注意脏腑辨证,如为肝阳上亢者,注意平肝潜阳;胃火上炎者,注意清胃降火。

四是血瘀证:血瘀是指脉道瘀滞、血液异常、血循障碍,特别是微循环障碍,以致局部缺血或组织增生等症而言,也包括离经之血形成的瘀血。如血瘀在眼底的旁支细络,或微细脉络,则阳性脉络与阴性脉络有可能均有瘀滞阻塞。多为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失和引起。如阴虚阳亢,肝不藏血;水火不济,心不主血;脾气亏虚,脾不统血;气郁气虚,不能行血等,均可导致血瘀。常见的有视网膜血管阻塞者,眼内有陈旧性出血者,视网膜或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者,视神经缺血者,眼底病变渗出质多而陈旧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视网膜前膜形成者,病情日久,脉络瘀滞,血管细小,色素增生,视功能减退者,眼底组织损伤瘀血留内者。可见于多种眼底病,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以及眼底退行性病变而兼有血瘀者。血宜活,瘀宜化,选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潜阳化瘀汤、清心宁血汤、凉血止血汤、潜阳清心活血汤、滋阴止血汤等。但要区别血瘀的轻重与缓急,病情急者,急宜活血化瘀;病情缓者,缓以图功。病情轻者,用行气活血药;病情重者,用活血破瘀药。为此李教授按传统习惯,将活血化瘀药分为三类:以行气为主的常用香附、木香、陈皮、青皮、乌药、枳实、枳壳等,取其气行则血行之意。以活血为主的常用当归、赤芍、丹参、毛冬青、牛膝、鸡血藤、川芎、郁金、延胡索、姜黄、五灵脂、蒲黄、益母草、茺蔚子等,用于血瘀轻证。以破瘀为主的常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昆布、海藻、泽兰、刘寄奴、穿山甲、苏木等,用于血瘀重证。当然活血化瘀作用的强弱还与药物的配伍、剂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必须灵活掌握。其他证型兼有血瘀者,需针对病因立法兼以活血化瘀,因阴虚致瘀者,应滋阴化瘀;因阳虚致瘀者,应温阳化瘀;因气虚致瘀者,应补气化瘀;因气滞致瘀者,应行气化瘀;因血虚致瘀者,应补血化瘀等。

五是血虚证:系指血液亏虚形成的血虚证。多因产后、外伤等失血过多;或脏腑功能不足,气虚不能生血;或久病及肾,肾精亏虚,精不养髓,髓虚不能化生气血等引起。自觉视力日渐减退,视野日渐缺损,眼底可见视网膜视盘颜色变淡,或视网膜有色素附着,或脉络膜视网膜有萎缩病灶等改变。常见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等眼底退行性改变。虚者补之,用补血法治疗。选用四物汤、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四物五子丸等。临证时要注意四点,一要注意补气,因为血虚者常兼气虚,补气可以生血。二要注意补脾,脾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三要注意补肾,肾主骨髓,髓能生血。四要注意活血,因虚性眼病起病缓慢,病情日久,久病入络,常兼络脉不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