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12:45:06

点击下载

作者:张利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试读:

前言

有个女孩子一直想要巷口小店卖的一条漂亮的红裙子,但是那条裙子价格昂贵。于是女孩心里默默地想:不如等下大雨时去买,那时天气恶劣,店主肯定会便宜些卖给我。终于有一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女孩儿觉得自己一直等待的时机到了,便撑着伞,冒着风雨来到了那家店。

她刚一进店就看到那条红裙子,但脸上还是装作若无其事地询问裙子的价格。这时店主走了过来,说:“我看您一定很喜欢这条裙子,否则不会在下这么大雨的天气里还赶过来买。”

女孩儿的心思被看透了,最后也没砍下多少价格便买下了裙子。

这个故事反映出: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揣摩对方的心理来调整自己的应对措施。在这个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心理的较量,谁能够占得上风,谁就是在博弈中胜出的一方。

那么,如何做到自己的心思不被人猜透,又能一眼看穿对方的心呢?这就要用到心理学这个武器了。

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如今,心理学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掀起了,慢慢为普通大众所了解—其实,它并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生活必需品。我们可以套用一句流传甚广的现代诗来诠释心理学:“你见,或者不见它,它就在那里,不偏不倚。”

心理学就是这样,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而我们的一言一行,也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心理学中的基本思想与原理。

是的,它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包围在我们身边,如果你了解并掌握了它的精髓,就可以让那些饱含智慧的思想为自己所用,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让自己跟梦想更加接近。

学会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他人的心思—不同场合、不同事件中,人们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人们身上不同的服装、不同的小动作、对颜色与口头禅的喜好也表现了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特征。但是,人性有变数,也有规律。这些各式各样的差异,一方面为我们的交流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其想法的渠道,让我们得以从形形色色的行为方式中摸索出一套通往心灵的读心术。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有了解了人的本性,才能掌握相处时的主动权,规避冒失和错误,找到最恰当的交流方式。

学会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像月亮有圆有缺一样,人的心理也会时晴时雨。尤其是如今社会上的年轻人,普遍表示“鸭梨很大”,其实,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不存在完全安逸的生活状态。换言之,所谓的“压力”,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必经阶段所要面临的,也是我们获得成功的代价之一。所以,如何正确地面对压力,适当地释放、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成了我们必修的课程之一。就像布鲁斯?巴顿曾说的:“只有那些敢于相信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能够战胜周围环境的人,才能创造辉煌。”

学会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在博弈中占尽先机。如今流行一句话:“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其实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与生活作斗争,谁赢了生活,谁就能获得成功。而与生活斗争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与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博弈。比世界还大的是人的心,比生活还大的也是人的心。在一颗颗复杂多变的心灵面前,让对方因为面临你的暴力而害怕是低等的胜利,让对方对自己心悦诚服才是高端的胜利。心理学就是一剂可以摧毁人们心理防线的猛药,既可以让我们做到知己知彼,把握先机,又可以让我们认清人性和生活的本质,找到成功的捷径。

总之,这些最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就像一扇扇门,分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学习并理解了它们之后,就像是打开了一把把锁,释放出了里面的能力与智慧。当我们再次碰到类似的现象和事件时,它们就会不经意间蹦出来,为我们解决情绪、交际中的难题,为我们的幸福和成功添砖加瓦。

最后再跟大家说一句英文名言:“To teach is to touch a person's life.”中文意思就是:教育就是去触动一个人的生命。所以,本书不求尽善尽美,也不求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成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但求读者能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点一滴地感受到与书中知识的碰撞,体会到这些有趣的知识对自己生活的助益,笔者就心满意足了。第一章慧眼识人的心理操纵术:像福尔摩斯一样明察秋毫

感性地说,我们生活在无穷无尽的时光里;理性地说,我们生活在数不胜数的人群当中。与其说我们在与生活搏斗,不如说我们是在与各式各样的人博弈。而博弈制胜的第一步便是:用一双慧眼发现面具后面真实的人。

1

相由心生: 观人颜面可以知心

裴度是唐朝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常常吃不饱饭。有一次,裴度在田间路上碰见一位大师,那位大师见裴度的长相中有一处不对—嘴角纵纹延伸入口,便以此认定裴度会被饿死,于是劝裴度努力修行佛道。

裴度修行数日后,又碰到了那位大师。大师见他面相已改且目光澄澈,便告诉裴度他今后会高居庙堂之上。后来,裴度经过努力果真受封了爵位。

这便是“相由心生”的典故。

虽说相由心生的观念颇有一些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他人面部和神态特征来了解对方心理活动的方法也是不可不掌握的观察技巧之一。

以鼻子为例。

我们谈话时,如果对方的鼻子微微有些膨胀,多是内心很得意或者很不高兴的征兆。鼻尖冒汗珠则表现出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如果对方是谈判对手的话,则透露出这人想要快一点将事情办完的心情。将鼻孔朝向谈话的人则表示这人对与自己谈话的人相当轻视。当对方不说话只是摸着鼻子思考时,这就说明对方正在竭力找寻解决事情的办法。

有一位研究人体语言的心理学家曾经作过一项调查。他在车站、码头和机场等地对出外旅行的人们进行观察后说道:“旅途是人们身体语言的实验室。”这位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旅途中和高鼻梁的人打交道比和低鼻梁的人打交道要困难得多。据他研究所得,高鼻梁的人往往会有一些优越感,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傲慢的态度,所以人们更喜欢和低鼻梁的人打交道。整容医生提供的经验表明,某个内向且

有些懦弱的人接受隆鼻手术之后就会变得十分倔强。心理学家提醒我们,在旅行中,碰到用手轻轻摸鼻子或者将鼻孔抬高对着你的人,不要向他们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帮助你的可能性十分小。

人们的眼神更是表达一个人真实感受的镜子。在谈话时,对方嘴里说“没办法啦,你就听天由命吧”,但是眼睛盯着你不放,这种表情表示这个人内心正在忧虑某事,但是无法坦白地对你说。如果这个人很自卑的话,也会有这种表情。另外,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与他人的目光接触较少,地位低的人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则会很多。

头部的动作也可以表现出人们的性格。比如,点头表示赞同,在谈话时抬起头来看对方则表示他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摇头表示否定或者怀疑,低下头则表示精神不佳或者提不起兴趣,摇头晃脑表示自我感觉良好,等等。

头部不同的姿势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将下巴往下缩的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干活的一把手,但是这类人总是心思很重,对他人不是很信任,很容易封闭自己。高高抬起自己下巴的人的性格则是很骄傲的,这类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优越感,他们在看他人时目光往往带着否定或敌意,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不同的笑表示不同的性格:经常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微笑的人性格往往比较内向,而且他们心思缜密,头脑十分冷静,任何时候都可以让自己作为一位旁观者来看待事情从而作出决定,这样的人很难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给他人听。

大声笑的人大多心胸很宽广,这类人做事光明磊落,很少嫉妒他人;很有同情心和爱心,对身边的人总是很宽容,而且很正直,人缘很好。

平时沉默寡言但笑起来之后很难控制住自己的人是最适合做朋友的,这类人在交往中总是给人一种很难接近的感觉,但是一旦成为好友就会对朋友很好。

看到别人笑自己也开始笑的人往往是乐观开朗的,但是情绪变化较快,对生活抱着很大的热情。

小心翼翼地偷笑的人大多是很内向的,性格偏向保守,在为人处事上很腼腆。

他们对别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他们认定的人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这类人便会觉得心情不好,但是他们对朋友是十分好的,可以与朋友患难与共。

笑起来很不自然、断断续续的人,对待他人会有些冷漠。这类人很现实,很少会先付出什么给他人,他们很会观察他人的内心所想,然后投其所好。

只是微微笑着,不发出声音的人往往是感性的,他们比较情绪化,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绪影响、这类人有些浪漫主义倾向,他们在交往中给人的感觉常常是十分温柔体贴,与这类人相处一般较为融洽。

中,碰到用手轻轻摸鼻子或者将鼻孔抬高对着你的人,不要向他们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帮助你的可能性十分小。

人们的眼神更是表达一个人真实感受的镜子。在谈话时,对方嘴里说“没办法啦,你就听天由命吧”,但是眼睛盯着你不放,这种表情表示这个人内心正在忧虑某事,但是无法坦白地对你说。如果这个人很自卑的话,也会有这种表情。另外,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与他人的目光接触较少,地位低的人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则会很多。

头部的动作也可以表现出人们的性格。比如,点头表示赞同,在谈话时抬起头来看对方则表示他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摇头表示否定或者怀疑,低下头则表示精神不佳或者提不起兴趣,摇头晃脑表示自我感觉良好,等等。

头部不同的姿势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将下巴往下缩的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干活的一把手,但是这类人总是心思很重,对他人不是很信任,很容易封闭自己。高高抬起自己下巴的人的性格则是很骄傲的,这类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优越感,他们在看他人时目光往往带着否定或敌意,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不同的笑表示不同的性格:经常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微笑的人性格往往比较内向,而且他们心思缜密,头脑十分冷静,任何时候都可以让自己作为一位旁观者来看待事情从而作出决定,这样的人很难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给他人听。

大声笑的人大多心胸很宽广,这类人做事光明磊落,很少嫉妒他人;很有同情心和爱心,对身边的人总是很宽容,而且很正直,人缘很好。

平时沉默寡言但笑起来之后很难控制住自己的人是最适合做朋友的,这类人在交往中总是给人一种很难接近的感觉,但是一旦成为好友就会对朋友很好。

看到别人笑自己也开始笑的人往往是乐观开朗的,但是情绪变化较快,对生活抱着很大的热情。

小心翼翼地偷笑的人大多是很内向的,性格偏向保守,在为人处事上很腼腆。他们对别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他们认定的人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这类人便会觉得心情不好,但是他们对朋友是十分好的,可以与朋友患难与共。

笑起来很不自然、断断续续的人,对待他人会有些冷漠。这类人很现实,很少会先付出什么给他人,他们很会观察他人的内心所想,然后投其所好。

只是微微笑着,不发出声音的人往往是感性的,他们比较情绪化,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绪影响、这类人有些浪漫主义倾向,他们在交往中给人的感觉常常是十分温柔体贴,与这类人相处一般较为融洽。

?

笑起来发出“吃吃”声音的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这类人的想象力很丰富,常常会做出让人大吃一惊的事情来。这类人很有幽默感,在与人相处中能够给他人带来欢乐。

总之,人们的心理情绪可以通过面相表达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观察来了解对方的想法。

心理学智慧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往往是神采奕奕的,一个身心交瘁的人则是眉头紧锁的。相由心生在心理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每个人的面部或多或少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思和心理状况。

2

表情预报:

提前读懂对方的表情

传说韩愈在潮州任职时,有一次出府巡视,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面貌十分凶恶的和尚。韩愈看到他的样子不禁流露出厌恶的表情,尤其是那个和尚的牙齿总是向外翻,韩愈看着就很想将它们敲下来。

巡视完回到衙门之后,看门的衙役跑来告诉韩愈:“有个和尚让我把这个东西交给韩大人您。”韩愈打开红包一看,原来是刚才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个和尚的牙齿,韩愈很纳闷:他怎么就知道我的想法了呢?

后来韩愈去拜访潮州灵山寺的时候,才知道那日的和尚就是学识渊博的大癫和尚。韩愈便询问大癫和尚:“那天你是如何得知我想要敲下你的牙齿的?”

大癫和尚微微一笑,说:“人的表情会说话。”

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人类的面部表情是最为丰富也是最为复杂的。科学证明,人的面部表情是由7000多块肌肉所控制的,通过这些肌肉的组合,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表情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比如高兴和惊讶、愤怒和厌恶等等。

不过,人类的表情虽然丰富,但是据美国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所有面部表情,其实只能划分为六种:惊讶、高兴、愤怒、悲伤、蔑视和害怕。而且几乎所有人的这六种表情的表现方式都是一样的。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曾经在新几内亚的一个原始部落作过一项调查:让从未见过白人的原住民看许多白人的照片,观察照片上人的表情。调查的结果是:所有原住民都能够很准确地说出照片上人的表情所表达出的情绪。

研究还表明,那些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虽然从未见过他人的表情,但也能够用同样的表情传达出自身的情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表情都可以透露出他自身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性格情绪,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对方的心理活动。

也就是说,人的表情状态有着一定的规律,了解和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发现对方的心思,帮助自己提前读懂对方的心。就像大癫和尚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在脸部表情中清楚地表现出来。

在中国戏曲中我们有脸谱的画法,这些脸谱可以表现出所表演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因此我们可以说,面部表情就是一个人情感和性格的展示台。

狄德罗在《绘画论》中曾经这样写道:“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观察细致的人总是能从人的表情中提前预知对方的想法,比如在表达哀伤的情绪时,眼部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表达高兴和厌恶感时,嘴部的动作最为重要;惊奇的表情则需要前额的动作来表现;脸颊泛红晕一般表示羞涩或激动;脸色发青、发白则表现生气、受到了惊吓而变得紧张或愤怒的情绪;皱眉头一般表达的是不赞同、愤怒、不满、盛怒、专注等情绪;扬起眉毛、睁大双眼这种表情则表达惊讶、兴奋等情绪;眉毛上扬后慢慢垂下,表示惊讶或悲伤。

三国时期,有个陌生男子前来拜访刘备。那人说自己有治国良策,刘备听了之后有些动心,便将这位陌生人请到了殿内。那人先恭维了刘备一番,然后与刘备谈论起了各国的英雄好汉、人文地理等。

刘备见那人谈吐不凡,很高兴。两人聊着聊着,气氛越来越融洽,好像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

这时,诸葛亮突然有事前来请示刘备,还没等刘备向诸葛亮介绍对方,那人就好像受了惊吓一般,连声说要去趟茅厕便匆匆走开了。这时刘备便向诸葛亮极力推荐此人,说这个人的知识十分渊博,想要这人为己所用。

诸葛亮道:“主公,我觉得此人并非善类。他见了臣就神色大变,左顾右盼,神色不安,奸色外露。这人看起来心怀不轨,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的表情变化呢?这人肯定是来暗杀主公的,幸亏我早来一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连忙命人去抓刚才那个人。这时人们才发现,那人早已翻墙逃跑了。刘备此时才备感后怕,想到刚才自己很有可能殒命于此人手中,不禁惊了一身冷汗。

总之,人的面部是表达内心信息的镜子,从人们的面部表情上可以看出对方内他自身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性格情绪,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对方的心理活动。

也就是说,人的表情状态有着一定的规律,了解和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发现对方的心思,帮助自己提前读懂对方的心。就像大癫和尚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在脸部表情中清楚地表现出来。

在中国戏曲中我们有脸谱的画法,这些脸谱可以表现出所表演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因此我们可以说,面部表情就是一个人情感和性格的展示台。

狄德罗在《绘画论》中曾经这样写道:“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观察细致的人总是能从人的表情中提前预知对方的想法,比如在表达哀伤的情绪时,眼部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表达高兴和厌恶感时,嘴部的动作最为重要;惊奇的表情则需要前额的动作来表现;脸颊泛红晕一般表示羞涩或激动;脸色发青、发白则表现生气、受到了惊吓而变得紧张或愤怒的情绪;皱眉头一般表达的是不赞同、愤怒、不满、盛怒、专注等情绪;扬起眉毛、睁大双眼这种表情则表达惊讶、兴奋等情绪;眉毛上扬后慢慢垂下,表示惊讶或悲伤。

三国时期,有个陌生男子前来拜访刘备。那人说自己有治国良策,刘备听了之后有些动心,便将这位陌生人请到了殿内。那人先恭维了刘备一番,然后与刘备谈论起了各国的英雄好汉、人文地理等。

刘备见那人谈吐不凡,很高兴。两人聊着聊着,气氛越来越融洽,好像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

这时,诸葛亮突然有事前来请示刘备,还没等刘备向诸葛亮介绍对方,那人就

好像受了惊吓一般,连声说要去趟茅厕便匆匆走开了。这时刘备便向诸葛亮极力推

荐此人,说这个人的知识十分渊博,想要这人为己所用。

诸葛亮道:“主公,我觉得此人并非善类。他见了臣就神色大变,左顾右盼,神色不安,奸色外露。这人看起来心怀不轨,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的表情变化呢?这人肯定是来暗杀主公的,幸亏我早来一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连忙命人去抓刚才那个人。这时人们才发现,那人早已翻墙逃跑了。刘备此时才备感后怕,想到刚才自己很有可能殒命于此人手中,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总之,人的面部是表达内心信息的镜子,从人们的面部表情上可以看出对方内在的心理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依靠了解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意思便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对方的心理活动,这种能力是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拥有的。只要我们能够学会这种技巧并在生活中合理地运用,就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心理学智慧

面部表情是依靠面部肌肉的作用而产生的脸部动作。人的面部表情可以表现出许多复杂而又微妙的信息,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自身的性格、情绪、对他人的态度等等。在面对他人时,可以细心观察对方的表情,提前捕捉对方的想法。

3

以小见大:小动作隐藏着大秘密

20世纪的美国,有一位母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位母亲在电视节目上说,自己和孩子在外郊游时,孩子忽然被一群恶人抢走了。她发疯一样追着汽车,直到双脚出血、精疲力尽也无济于事,最后只能望着汽车远去的背影伏地痛哭,默默祈祷着孩子以后的幸福和平安。

节目播出后,热心的观众纷纷打来电话慰问和帮助这位可怜的母亲,更有人结成了爱心组织,努力帮她寻找失去的孩子。然而几个月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女士竟然被警方逮捕,罪名竟然是虐杀儿童。

原来,正是这个众人眼中可怜可敬的母亲,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孩子并沉尸湖底,然后编造谎言并借此牟取名利。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首先怀疑这个母亲的不是警方,而是一位已为人母的心理学爱好者。这名心理学爱好者看了电视节目以后,通过当事人一些微小的动作和表情,判断出这个母亲在撒谎,事情另有真相。

原来,杀害自己孩子的那个母亲在整个节目中不断地揉眼睛和拽衣领,这恰恰是心理学上最常见的伴随谎言产生的小动作。于是这位观众迅速向警方报案,最终揭开了那个恶魔母亲的真面目。

当时一位心理学家对此事的评价很耐人寻味:一个人的话语可能失实,他的表情可能伪装,他的行为可能被媒体宣传所曲解、美化或是掩饰,但肢体语言是不会骗人的,一个个不经意的小动作,最能泄露出人心底那个不能说的秘密!

可有人不禁要问,这次事件中的心理爱好者会不会只是偶然说中呢?那位心理学家有没有过分夸大了肢体语言的作用?通过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真的可以洞察别人的内心吗?

答案是:小动作的作用真的可以这么神奇!“小动作”,在心理学上又称“微反应”。微反应并非夸张、明显的肢体动作,而是每个人在遇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产生的瞬间反应,需要有心者观察分析,所谓“微”,关键即在于此。

微反应是从人类本能出发的,是内心想法的外在体现,它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即使再能伪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也会出现微反应,他的“装”只能出现在微反应之后,也就是说只能作为微反应之后的弥补和掩饰。

因此,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

由此可见,通过一些小动作,的确可以探究别人的内心。即使是得过奥斯卡影帝、影后的专业演员,其情绪也逃不过被微反应出卖的命运。其实不光专业演员如此,微反应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

大名鼎鼎的CIA是间谍组织中的“战斗机”,其成员都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FBI曾抓到一个叛国的CIA人员,想让这个人供出其他同伙,然而试遍所有方法都一无所获,最后找来了一名身体语言专家。这名专家从FBI手中接过一叠照片,不慌不忙地走向那个顽强又带些得意神色的CIA人员,将照片一张一张放给他看,同时密切观察他。照片看完后专家满意地离开了,最后FBI成功地抓到了该CIA人员的同伙。

究竟是什么让训练有素的CIA人员透露出秘密呢?原来,身体语言专家发现,在某张照片出现时,CIA人员的瞳孔明显放大了一下。就是这样一个一闪而过的细节透露了所有谜底,而这个CIA人员估计到死也没弄明白是什么出卖了他。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具有身体语言专家那么专业的分析能力,但我们身边的人也不是 CIA人员,了解和学习一些小动作所透露出的心理信息,对我们的职场生存、为人处事,乃至婚恋选择都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比较常见的、可以揭示对方心理的小动作呢?看过《鹿鼎记》的朋友可能都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吴三桂有一个习惯性动作—摸鼻子,这其实就是他筹划着要杀人的微反应,一个小小的摸鼻子动作,恰恰隐藏着吴三桂的不良居心。金庸可能没有研究过微反应,但这个情节的设置绝对是合理的。

研究证明,男性鼻子下方有海绵体,想掩饰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痒,所以不自觉地摸鼻子的动作表示当事者想要掩饰某些内容。如果你发现身边有某位男士和你交流时不停地摸鼻子,就要怀疑一下他所说的内容了。

你很喜欢与某人谈天说地吗?他是否在很认真地倾听,并不断点头赞叹呢?当你发现他正不断地拉扯自己的耳朵时,就该适时停止你们的谈话啦。因为“拉耳朵”等于“真想结束这番谈话”,表示对对方所说的话感到厌烦,想让其停止说话,但又不得不忍耐下去。所以,对方拉耳朵的时候,保持沉默不失为另一种更能亲近他的方法。

请到心仪的女孩子共享烛光晚餐,她却看也不看你一眼,不断摆弄手里的物件,这时男士们往往会认为女孩对自己毫不在意。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不停地把玩手边的东西,并不是注意力在别处,而是内心十分在意对方,甚至倾心于对方,因此十分紧张,便不自觉地用手边的一些东西临时转移和释放这种情绪。

所以,男士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可以展开一段浪漫的求爱之旅了。能透露出人心理秘密的小动作还有很多,比如双手用力绞在一起表示紧张、不自信,十指交叉置于胸前表示防御和拒绝的情绪,等等。其实,从身体语言解读他人的心理活动是一门非常科学且深奥的学问。我们每个人不一定要学得多么专业,但了解相关知识还是非常有用的。

一眼洞悉别人不想让你发觉的内心活动,做到知己知彼、读心有术,成功之路定能走得更顺畅!

心理学智慧“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它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严格来讲,“微反应”是个广义的“大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常说的“小动作”,可以别扭地称为“微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

生活中,我们掌握了微反应的辨析方法,就可以判定他人是否在讲述内心的真实想法,避免被他人的表面说法蒙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逃避可能存在的危险,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动地位。

4

欺骗总会有破绽, 识破谎言有高招

慧眼识人的心理操纵术:像福尔摩斯一样明察秋毫

前一段时间很流行的美国电视剧 Lie to me 吸引了好多人,这部片中的男主角莱特曼博士可以根据你的小动作、你的声音、你的眼睛判断你是不是在说谎。

人们都好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可以利用他人的一些小破绽来识破对方的谎言。实际上,科学表明,根据一些微小的表情变化是的确可以推测出对方是否在说谎的。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每个人平均每天最少会说谎25次。当然,有些善意的谎言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对方的谎言是出于恶意的呢?我们该如何识破?

著名的心理学家韦斯曼曾经说过一个不错的方法:“人们在说谎的时候自然会感到很不舒服,他们会很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的谎言中剔除出去。”这就说明,当你向他人询问他说的事情的细节时,如果他总是将话语中的“我”这个代词省略了,那就说明这个人很可能对你说谎了。

美国FBI在审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往往会反复提问同一个问题。他们的方法是:向这个人提问一个问题,然后再问第二遍,等过一会儿又将这个问题提问一遍。

这个时候,如果真的在说谎的人就会有“看来我已经让他们信服了”的想法。因为回答一次提问后说谎者的身体和心理就会恢复到正常放松的状态,当你再次询问这个问题时,说谎的人会有“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之类的话,然后才会表现出愤怒;而没有说谎的人则会在说话之前就表现出愤怒的情绪。

人们通常认为说谎的人是不会直视对方的眼睛的,但是事实不然。好多熟练的说谎者会在说谎时盯着对方的双眼,仔细观察对方的双眼所表现出的情绪,以便能够说出更能让对方信服的谎言。

从小我们就听人说“我知道你在撒谎,因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这类话,这让我们潜意识中认为说谎者在说谎时是不会看他人的眼睛的。当你发现有人在和你说话时紧盯着你的双眼而他的眨眼频率比平时要高时,你就要注意他是不是在骗你。因为说谎者在与对方目光接触时,会过于紧张而导致眼球干涩,这样会使他们眨眼的频率比平时高很多。

研究人脑的科学家证明,有一种更方便人们发现对方是否说谎的方法,就是当对方和你说话时,你要观察他的眼睛往哪个方向看。一般来说,人们在说话时向右上方看去时,是在运用左脑的逻辑能力努力将自己的话说得更符合实际一些,这可能表明对方是在对你说谎。如果对方说话时向左上方看,这表明对方在利用右脑的记忆信息来让自己描述当时的情况。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球运动了解对方是否说谎。

心理学家说,根据他人面部肌肉的变化我们便可以得知对方是否说谎。说谎者的笑容多是伪装出来的,虚假的笑容会让人感觉有些违和,脸上的肌肉分布不是很均匀,眼部的肌肉并没有被充分地调动。真正的微笑,脸部左右两边的肌肉是对称的,眼部会有细纹。人们脸上表情的持续时间是几秒钟,但是在说谎者的脸上,真实的表情停留时间会更短,所以我们在观察对方说话的表情时,要看他的表情变化是否很快,这样有助于我们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

说谎的人还常常喜欢下意识地触摸身体的某个部位。人在异常紧张或感到压力极大时,就会按摩颈部,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可以消除人们内心的紧张感;当我们把手放在腿部时,在紧张的状态下我们会不自觉地让手在腿部来回挪动,这样可以平缓说谎者或紧张者的情绪。

如果对方平日里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但是在和你谈话时你发现对方下决定时表现得十分果断,这有可能就是在欺骗你。因为果断地下决定是人们在掩饰自己内心的不确定。

当有人在和你说话时语速很慢而且用词十分小心,那就很有可能是在对你说谎。因为人们在撒谎时,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想象着怎么说才更真实,所以说话时语速很慢。

在交谈时,对方总是提供一些材料来证明自己所说的是事实,这往往也证明他在说谎。因为担心他人会不相信自己的话,所以他会提供许多没用的资料供他人思考。

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往往可以借助上述的方法来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欺骗总是会有破绽的,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对方表情,便可以找出破绽。

心理学智慧

微表情,在心理学上是内心活动的流露或掩饰。人们通过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的不同表情之间,脸部有时会“泄露”出其他信息。这些表露出其他信息的表情就是微表情,它们在面部的持续时间大约为1/25秒。这些微表情很容易显示出说话者的真实心理活动。

5

电波效应: 眼睛比耳朵更会倾听

鲁迅先生曾经写道:“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画他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中常常可以读出一个人的想法。在《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表面上是描

写林黛玉的眼睛,但是在极大程度上描写出了林妹妹多愁善感的性格。人们常常可以通过他人眼神的变化察觉对方的意图,这就是“电波效应”。人的眼睛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完美艺术品,《人体秘语》的作者莫里斯曾经说

过这样一段话:“眼睛,它的直径大约只有2.5厘米,但是它就像从石器时代就有的最复杂的电视摄影机。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就有1.37亿个细胞,随时准备着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至脑部。这些细胞,在任何时刻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靠眼部和面部的动作做出不同意义的表情。我们也常常用眼神向对方传递信息,进行无声的交流。

当我们高兴、兴奋的时候,瞳孔就会扩大;当我们生气、消极的时候,瞳孔就会缩小。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控制的,所以说瞳孔的变化更能真实地表明人的心理活动。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主要意思就是观察别人的眼睛便可知这个人的善恶。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用眼神表达出对事物的看法,眼神的变化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自身的喜怒哀乐。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善于用眼神来交流,当女性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时,很可能是心中有什么难以言表的情况或者苦闷。女性常常还会为了让眼睛看起来更有神而

画眼妆,让眼睛看起来脉脉含情。

夫妻之间也常常会用眼神交流,他们之间因为默契而总能准确地解读对方眼神的含义。比如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丈夫惬意地点上一支烟,妻子皱起眉头,轻轻一瞥提醒丈夫:“最近老咳嗽,还抽!”丈夫就会立马掐灭烟头,用眼神回应道:“晓得啦,晓得啦。”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接触时,不同的眼神接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将目光投向别人,被别人发现后急忙收回眼神的人,一般都是内向的;听别人说话时,虽然频频点头,但目光很少投向说话者,很可能表示对说话者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讲话时,将目光投向他人的眼部和面部是希望得到他人真诚的回应和理解;在听别人说话时,如果只将眼神投向自己手中的工作,这在说话者的眼中表示的是对他的不尊重和怠慢;说话时面带微笑,将眼神投向对方的面部和眼部,可以让对方产生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面无表情地斜视他人,给人一种看不起别人的感觉;用目光将对方从头到脚扫视,是一种略带侮辱性的审视。人们用眼神表达出来的心理活动举不胜举,我们很容易从他人的眼神中得到信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灵活运用电波效应,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眼部神态。

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如果你想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你就要学会合理运用谈话中60%~70%的时间去注视对方的两眼或嘴部的三角区域,这样可以使你的想法更容易被对方了解,并且可以表达你的诚意。

在谈话中,你想要对方认可你,需要用期许的目光凝视对方的双眼,认真倾听对方的话并时不时点头表示认同。回应对方时,态度要不卑不亢,面带浅浅的微笑,这样可以让对方对你的说话方式产生好感,谈话的气氛就会很融洽。15

想要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地听他说话,就要学会用眼神与其交流。电波效应告诉我们,眼睛往往比耳朵更会倾听!

心理学智慧

面部行为心理学,是指根据人的面部微表情的变化而准确判断其内心活动状况的学说。人的面部有许多肌肉,心理活动可以很直观地通过面部肌肉表现出来。这种心理学常常被用于警方破案。

6

闻声识人: 语调不同,对方的个性也不同《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58%是通过视觉、35%是通过听觉(包括音质、音频、语调、语气、停顿等,这些被称为副语言)来实现的,我们实际的语言却只占到7%的交流作用。

这些结论强调了语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它一方面表明,人们对于一种事物的感受必然会表现在说话的语调上,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语调判断其情绪状态的变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声音作为人们交流的主要载体,温和、悦耳的语调能带给人们美好的享受。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的话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塑造出好的语调,就会更受欢迎,与对方交流的效果也就越好,从对方那里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

就像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那样:“请开口说话,我才能看清你。”

罗西是著名的意大利影星。他经常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虽然他只会说意大利语,但是全球仍然有很多追随他的影迷。原因就是他的语调可以让所有人明白他的意思。

有一次,一些外宾要求他表演一段悲剧。罗西用意大利语表演起来,在场的客人虽然听不懂,但听着罗西时而悲伤时而痛苦的语调,许多客人被他感动得流下眼泪。这时,一位意大利人捂着嘴走出宴会厅,在走廊里放声大笑。原来,罗西根本不是在演什么悲剧,而是在念宴会菜单。

慧眼识人的心理操纵术:像福尔摩斯一样明察秋毫

罗罗西表里不一的表演话语居然也能有这么大的功效,可见语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调,这样才会更快地了解对方,也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般来说,对方的声音若尖锐响亮,往往表明对方正处于极度兴奋或愤怒的状态,也有可能是感到紧张。当对方的声音低沉而缓慢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对方的情绪十分平和,在对方的地位比你低的情况下,对方的声音往往也是低沉的。习惯大声说话的人通常喜欢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们支配他人的欲望很强烈,喜欢以自我的想法为中心。说话声音小的人大部分是性格内向或善于抑制自己情感的人,这种人喜欢不停地向他人说自己的想法,但是往往很难让人信服。

在谈话中,说话时音调没有起伏的人往往对谈话者很冷淡,在交际场合往往很难融进陌生人群中。当一个人处于精力不济或感到十分枯燥无聊时,声音也会渐渐变得单调。而说话的语调很有韵律且带朝气的人往往十分外向。人们在遇到喜欢的人或物时,说话的语调也会变得很有韵律。

如果一个女人的说话声音十分高亢尖锐,说明这个人对他人的好恶感十分明显,她的情绪起伏很大,一旦对一件事上心后,就会将旁事放到一边。这类人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如果男性说话时常常发出高亢尖锐的声音,这种人的性格比较容易兴奋,也容易感到疲倦。声音高亢的人一般都会对环境有过于敏感的反应,这类人对生活和工作极富想象力和创意,遇事不服输,讨厌向他人低头认错,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喜欢向他人表述自己的“高见”。面对这种人,不要轻易反驳他的意见,谦虚的态度会让这类人感到满足。

说话声音温和沉稳的女性往往性格十分内向,她们常常会根据身边情况的变化而抑制自己的情绪。这类女性一般都很有同情心,喜欢主动帮助他人,对自己的事情也是慢条斯理地努力向目标进发。声音温和而低沉的男性虽然看上去很温和,但是也有极为顽固的一面,他们往往会固执己见,不向他人妥协,不会去讨好他人。这类人虽然一开始很难相处,但是在交好之后你便会发现这类人是极为忠实、值得信赖的朋友。

说话声音沙哑的女性往往较有个性,虽然她们待人十分亲切礼貌,但是很难让他人感到她们的真实态度。她们很有可能在同性中很不受欢迎,但是异性缘很好。她们很有艺术气息,对于音乐、绘画等可能十分擅长。面对这类女性,我们在交往中不能只强调自己的想法,要懂得倾听她们的想法,这样才能与她们和睦共处。声音沙哑的男性往往是十分有耐心又具有行动力的人,当他人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止步不前时,他们依然会劲头十足地向前迈进。这类人的缺点是太容易自以为是,容易因对细节不大注重而导致失败。这类人的优点是善于依靠个人能力开拓市场,极易成为众人的领导者,他们是面对失败更有斗志的人。

说话声音凝重深沉的人多思想比较成熟,对于人情世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人责任心很强,一般都是很值得依赖和信任的人。

说话音色很严厉的人性格多是具有攻击性的。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一旦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就会不留情面地指出,这样很容易让对方感到很难堪。这类人往往有很强的洞察事物的能力,他们的思想、看问题的角度都很特别,常常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所在。但是这类人遇事有些过于急躁,往往会舍本逐末。

说话音色刚毅的人大多组织性、纪律性很强,他们做事公正无私。这类人往往都很固执,不懂变通,为人处世总是不留商量的余地,往往会让有些人不喜欢,但是因为他们做事很公平、做人光明磊落而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和好感。

话声浮躁的人性格多是易怒的,这类人做事往往没有详细的计划,只是凭着自己一时的兴趣而行动,但是又因为缺乏耐心、急于求成,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话音和缓的人多是待人宽厚、热情的人,他们有一定的同情心,善于理解他人;为人处世很圆滑,很少会受到他人的责备;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心胸很豁达,很少会因一点小事与人争吵。《逸周书?视听篇》有一段话,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内心伪善的人,说话声音很小,而且结结巴巴的,这就是心虚的表现;内心诚实的人,说话掷地有声,而且富有节奏,这就是坦然的表现;内心卑鄙的人,因为心怀鬼胎,所以说话阴阳怪气,十分刺耳;内心宽容的人,说话声音温柔和缓,不紧不慢。

总之,声音的确会表现出对方的性格和人品等方面,所以我们要常常观察他人说话时的特征来了解对方的内心活动,并努力为自己塑造出得体、优美的语调,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心理学智慧

言为心声,就是说,我们从一个人的话语中可以了解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情感等。不单说话的内容可以表达出一个人内心所想的内容,人在说话时的语音、语调也可以真实地表现出人们说话时的内心活动。所以我们观察他人说话的语音、语调,便可以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7

习惯成自然: 口头禅体现出人的个性特征

—“怕什么?” —“随便!” —“怎么会这样,我晕!” —“真没意思。”这样的对话是不是也常常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也常常不经意间就会脱口而

出?经常不经大脑就会说出的话、习惯性的用语,便称为口头禅。

其实,最初的时候口头禅是一种佛教用语,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得道的样子。演变至今,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

人说“言由心生”,口头禅与人的性格、生活遭遇、精神状态有关,称得上是个人标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口头禅往往是一个人性格的部分体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作用。

小王在办公室里是个极受欢迎的人,是大家公认的“开心果”。他热情、活络,而且总是左右逢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益于他那句颇有化腐朽为神奇力量的口头禅“还不错嘛”。一句“还不错嘛”无疑为竞争激烈的职场注入了一丝幽默愉快的气氛。

有一次,早晨七点五十九分,同事小李“噌”地冲进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气喘吁吁,半天没缓过气来。小王问:“怎么回事呀?你可是从不迟到的。怎么今天差一点就要迟到了?”“还不是那个司机,”小李抱怨道,“我今天好不容易早出门10分钟,结果那个‘面瓜司机’给我来一路‘红灯’。 Oh my God,还差一点点我就要迟到了。我的全勤奖,好险好险。”“呵呵,还不错嘛, ”小王笑着说道,“这司机很有趣哦,给你算好时间才来。”“呵呵,也对啦。当减肥好了。”

小王的这句“还不错嘛”一天要说很多遍,遇到高兴的事,无疑是锦上添花;遇到烦心的事,小王的口头禅加上他那宽容、客观的劝解,无疑又是雪中送炭。如此看来,小王不受欢迎才怪。

口头禅人人都有,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暴露着我们的性格特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利用口头禅的暗示作用来判断他人的性格特征。

比如:当某人总把“我不行”“万一”“这个不太好办”这样的话语挂在嘴边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这样无论是邀请他合作,还是向其销售某种产品,都可以多采取鼓励的态度,先提高对方的信心再进行深入的交流。

相反,如果他总是爱说“交给我,你放心”“没问题”等之类的话语,则很可能是过于自信的表现。这时就需要我们在与对方沟通的时候,说清楚事件的要点和难点,保证对方有一个正确、恰当的理解。

另外,还有人喜欢在表达意见之前说“说真的……”“我跟你说啊”之类的话语,这表明他们很重视对方的意见和感受,非常害怕对方反驳或者不信任自己。这时我们也需要适时表明肯定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这样他也会更容易对我们敞开心扉。

还有,喜欢说“随便”“不知道”的人,多半是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如果要寻找共事的朋友,应尽量避免碰到这样的人,因为当一个人总说“随便”时,便意味着习惯将选择权交给别人,其中暗藏着“错了别怪我,和我没关系”的潜台词。

喜欢说“好像”“据说”的人,多半是缺乏自信的人,不希望把话说死,保有回转的余地。在与这样的人交往时,则需要仔细聆听,判断其话语中的信息,判别真伪。

而那些常常说 “讨厌”“郁闷”“无聊”“没意思”“真没劲”等消极口头禅

的人,则会让人感觉到其消极、不进取等负面的性格,会给人颓废、疲惫和无所追

求的感受。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不仅要避免共事,还要避免被其消极的性格影响到自己的心态。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口头禅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有意识地体会他人的口头禅,就能快速地了解对方,如此一来,在与其相处时,才能占据有利位置,做到有的放矢。

心理学智慧“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习惯在心理学当中的含义是从环境中滋养出来的 —以相同的方式重复和思考同样的事情。这种方式养成之后,便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一样很难再改变。这种状态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从一个人的口头禅入手来了解一个人,不失为一个较为快捷的方法。

8

色眼识人: 色彩是感情的语言“王姐,你今年冬天想买什么颜色的羽绒服?”小张笑嘻嘻地问一同去购物的王姐。“今年我想买件颜色艳一点的,去年我穿的是黑色的,但是单位的小李穿的是红色的,总感觉她的羽绒服比我的暖和。”王姐这样说道。

这就是不同的颜色给人的不同感觉,夏天的冰镇饮料图案多是以蓝色为底色,很容易给人凉爽、清新的感觉,其实这就是了解了人们内心渴望去除燥热、获得清凉感受的心理而设计的;而冬天里,人们自然有需要温暖的心理,这时厂家又将颜色的冷暖与人们的心理相结合,获得销售量的攀升,也引导了红色、橘色等暖色羽绒服的大卖。

可见,人的心理与颜色的选择密不可分。通过不同的色彩,我们就大致可以窥探出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比如,常常出现在古装影视片中的刺客,其必备的行头之一就是黑色的夜行衣。而这简简单单的一件衣服中,其实就包含了很多刺客的心理特征:黑色,一方面给人精干、有能力、心态笃定的印象;另一方面,还显示了刺客本身冷酷、肃穆的个性以及充满悲剧意味的职业特点。

不仅如此,其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对颜色的喜好,例如对衣服、随身物品颜色的选择都时刻暴露着他的个性特征。

一般来说,喜欢黑色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利用黑色给人留下精干印象的人,以及不知该选什么颜色而选黑色的人。第一种类型的人一般拥有很好的处理事务的能力;第二类型的人很有可能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很害怕自己被他人评论,所

以才会挑选黑色这种不是很显眼的颜色。单纯喜欢白色的人,大多是小孩子。也有不少成年人喜欢白色,但是很少穿出来。喜欢白色的人大多是有远大志向的人,对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高的追求目标,但他们往往会被外界的事物影响。喜欢白色的人往往会很有激情地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前进,这类人往往才能很出众。

喜欢灰色的人大多做事很干练,他们总是很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喜欢灰色的人往往在生活和工作中很稳重,很少会表现出过度兴奋的性格。他们大多具有平衡事态局面的能力,会有意减弱来自外界的压力从而放松自己,这类人很有人缘。与喜欢灰色的人交往时,要让自己显得稳重而又有行动力,这样才能让对方对你青睐有加。

喜欢银灰色的人往往能够很敏锐地察觉到时尚的潮流方向,喜欢深灰色和灰黑色的人往往很追求稳定的感觉。深色调的灰色可以让人保持头脑冷静。

喜欢红色的人往往是热情开朗的人,这类人往往很有正义感。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的人都很喜欢红色,这类人往往行动力很强,但是在开始做事之前不会深思熟虑,他们的行动总是在思考之前,所以也往往会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好而失败。喜欢

红色的人很容易激动,说出的话往往会让他们自己觉得很后悔。还有一种人喜欢红色但很少表现出来,这类人觉得红色有些过于鲜艳,他们并不想惹人注意。红色可以提高人们的竞争意识,英国某大学在研究中发现,在竞技运动例如跆拳道、拳击等运动中,穿着红色运动服的人取得胜利的几率比穿蓝色运动服的运动员要高。他们还发现,红色不仅可以增强运动员的竞争意识,还可以让对手产生压迫感。生活中,当我们在与事业正处于停滞期或常常抱怨自己生活的人交往时,要尽量少穿红色,这类人不喜欢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着行动力,会让他们感到更大的压力。

喜欢粉色的人往往是家境富裕、性格偏理性的人,他们往往是很稳重、温柔的和平主义者。喜欢亮粉色的人的性格很可能是活泼开朗的,与喜欢红色的人的性格有些相近。喜欢粉色的大多是女性,这类女性往往心思细腻,对事对人都很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这类女性是温柔型女性的代表。喜欢粉色的男性的个性往往也很温柔,为人很随和。他们往往都是很有礼貌的人,协调能力很强,有很多朋友。

不过喜欢粉色的人虽然对许多事情都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但是缺乏行动力,喜欢依赖他人。当我们面对出身贫寒但工作认真努力的人时尽量不要穿粉色的衣服,对方认为喜欢粉色的人是柔弱的、不能承受压力的,从而对你不抱有好感。

喜欢蓝色的人往往在团队中有很强的协调能力。这类人很注重生活、工作中的礼节,为人谦虚谨慎。这类人是做事非常谨慎的人,他们在行动开始之前就会缜思考出相关的计划。

喜欢亮蓝色的人往往是很感性的人,他们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喜欢深蓝色的人往往很理性,他们喜欢领导他人,独立性较好。喜欢蓝色的人常常会很固执,他们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又是不善于与他人争辩的人,在面对下属时往往给人很谦和的感觉,但是在上司那里他们往往因为性格不好斗而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让自己承受很大的压力,甚至委曲求全。当我们面对生活十分不顺的人时,不要刻意穿蓝色的衣服,这类人不喜欢蓝色的事物。

喜欢绿色的人大多是和平主义者,他们很容易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这类人的社交能力强,但是他们心底却是很不相信任何人的。喜欢绿色的人个性很直率,他们常常会将自己的信念说给他人听,会努力向自己的目标进发。这类人好奇心很强,他们喜欢叫上好友一起探究某种事物。喜欢绿色的人观察事物很细致,往往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所在。与内心很容易感到孤独的人相处时,要少穿绿色的衣服,因为这样会让对方更感到被孤立。

在生活中,色彩对于人们的感受是起着很大作用的。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将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放到现实中进行实践。我们可以通过颜色识人、知人,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心理学智慧

色彩心理学,就是通过对方喜欢的颜色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科学,如今已经成为心理学当中的一门正式学科。有关色彩心理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而且人们还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比如,餐厅大多会选用橘黄色作为装修主调,因为橘黄色能够增进人的食欲;甜食上面多印有红色图案,表示甜味浓厚;而糕点上面多用黄色图案,让人看到图画就好像闻到奶香味一般。

9

人靠衣装的秘密: 服装中的心理学

郭沫若曾经说过:“衣服是文化的表征,衣服是思想的形象。”俗话当中也有一句:“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服装是表达自己的一种途径,是人体的第二层皮肤,一个人的着装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和情绪。

在心理学上,通过对方的衣着来判断对方的性格,越来越受到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爱好者的重视。

比如,一般来说,喜欢穿白衬衣的人是现实主义者。他们的特点就是缺乏主动性和判断力。他们在色彩的感觉上比他人更为敏锐。这类人很容易自以为是,对于自己喜欢的工作会竭尽全力地追求完美。他们在生意场上很可能是常常与他人起冲突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这类人常常会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找出各种借口。和他们交谈很难找到共同话题,当把正事处理完毕之后,对关于休闲娱乐的交谈他们是能躲就躲,绝不参与其中。

喜欢穿白衬衣的人经常会把工作作为自己人生的重点,他们对工作十分认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那些行色匆匆的“白领”们为了自己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努力地工作,他们就是上司眼中的模范员工、下属眼中的工作狂。

着装偏好随意风格的人大多是特立独行的人,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喜欢打领带。他们认为领带带给他们一种束缚感,这让他们感到十分不舒服。这类人往往在做事情上缺乏计划性,但是他们往往很具有行动力,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们虽然十分具有行动力,但是面对失利情况时又会畏首畏尾,取得成功时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另外,这种人还常常会给身边的好友带来麻烦。与这类人相处时,注意不要用责备等刺激性的语气与他们说话,言语中要有一定分寸,保持双方的距离。

在穿衣风格上喜欢不修边幅的人常常是精力旺盛的人,这种人不喜欢被人指使,喜欢带领他人做事。他们不适合从事基层工薪阶层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喜欢到社会中闯荡做生意。

喜欢朴素衣服的人性格大多是沉稳、坚韧不拔、做事有计划的,这类人往往心态平和,习惯于被他人领导。他们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貌相当自卑,有些内向。穿着朴实的人大部分为人处世都是很诚恳的。但是也有外表看起来十分诚实,其实沉迷于酒色之中的人,这种人则是感情淡薄、看事情十分现实的人。

喜欢穿单一色调衣服的人的性格往往很正直、刚强,是理性思维较为活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