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董德懋内科经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0:36:42

点击下载

作者:徐凌云,高荣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董德懋内科经验集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董德懋内科经验集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董德懋内科经验集/徐凌云,高荣林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11辑)

ISBN 978-7-117-20812-3

Ⅰ.①董… Ⅱ.①徐… ②高… Ⅲ.①中医内科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12496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董德懋内科经验集

主  编:徐凌云 高荣林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7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0812-3

策划编辑:李宁

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董德懋简介

董德懋(1912—2002),字乃兴,笔名林茅。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中医杂志》名誉主编、编审,北京中医学会顾问,研究生和师承制导师,1990年首批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精通经典,医术精湛,针药并施,研究气功,擅长中医内、儿、针灸各科,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针灸学家、中医编辑学家。

1937年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在施今墨诊所襄理业务。

1941年在北京悬壶济世,有“北京四小名医”之誉。曾任北京中医学会(中华中医学会前身)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儿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医杂志》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学术上崇尚脾胃学说,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脾胃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思想。遣方用药倡导平和,强调脾胃病“药量宜轻,用药宜精,重病轻取,用效通神”。重视肝脏对脾胃的影响,善用疏肝理脾法,并指导病人摄生。对于疑难大症,注重整体,辨证论治,并配合站桩功,疗效显著。同时擅长针灸,造诣颇深,针药并施,在京津一带有“金针董德懋”之赞誉。

主要著作有《中医基础学讲义》、《中医药物学讲义》、《中医对痢疾的认识与治疗》、《医论医话荟要·董德懋医话》、《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集·精于脾胃学说的董德懋》,绘制《针灸铜人图》,翻译《针灸经穴概要》,在《中医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出版说明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社先后组织出版了一些著名老中医经验整理著作,包括医案、医论、医话等。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批著作对我国现代中医学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整理出版著名老中医经验的重大意义正在日益彰显。这些著名老中医在我国近现代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当中的代表如秦伯未、施今墨、蒲辅周等著名医家,既熟通旧学,又勤修新知;既提倡继承传统中医,又不排斥西医诊疗技术的应用,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的著作多成于他们的垂暮之年,有的甚至撰写于病榻之前。无论是亲自撰述,还是口传身授,或是由其弟子整理,都集中反映了他们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之精华。诸位名老中医不吝秘术,广求传播,所秉承的正是力求为民除瘼的一片赤诚之心。诸位先贤治学严谨,厚积薄发,所述医案,辨证明晰,治必效验,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其中也不乏具有创造性的建树;医话著作则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是学习中医的难得佳作,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由于原版书出版的时间已久,今已很难见到,部分著作甚至已成为中医读者的收藏珍品。为促进中医临床和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我社决定将部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医名著编为《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并分辑出版,以飨读者。

第一辑 收录13种名著《中医临证备要》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蒲辅周医案》    《蒲辅周医疗经验》《岳美中论医集》    《岳美中医案集》《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钱伯煊妇科医案》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赵锡武医疗经验》《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

第二辑 收录14种名著《中医入门》      《章太炎医论》《冉雪峰医案》     《菊人医话》《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刘奉五妇科经验》《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女科证治》《从病例谈辨证论治》   《读古医书随笔》《金寿山医论选集》     《刘寿山正骨经验》《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

第三辑 收录20种名著《内经类证》 《金子久专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陈良夫专辑》《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杨志一医论医案集》《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赵绍琴临证400法》 《潘澄濂医论集》《叶熙春专辑》 《范文甫专辑》《临诊一得录》 《妇科知要》《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伤寒挈要》《金匮要略简释》        《金匮要略浅述》《温病纵横》          《临证会要》《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第四辑 收录6种名著《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医学三字经浅说》       《医学承启集》

第五辑 收录19种名著《现代医案选》         《泊庐医案》《上海名医医案选粹》      《治验回忆录》《内科纲要》          《六因条辨》《马培之外科医案》      《中医外科证治经验》《金厚如儿科临床经验集》   《小儿诊法要义》《妇科心得》         《妇科经验良方》《沈绍九医话》        《著园医话》《医学特见记》        《验方类编》《应用验方》         《中国针灸学》《金针秘传》

第六辑 收录11种名著《温病浅谈》         《杂病原旨》《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   《东垣学说论文集》《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   《潜厂医话》《中医膏方经验选》      《医中百误歌浅说》《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  《赵文魁医案选》《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

第七辑 收录15种名著《伤寒论今释》        《伤寒论类方汇参》《金匮要略今释》       《杂病论方证捷咏》《金匮篇解》         《中医实践经验录》《罗元恺论医集》       《中药的配伍运用》《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    《针灸歌赋选解》《清代宫廷医话》       《清宫代茶饮精华》《常见病验方选编》      《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新编经验方》

第八辑 收录11种名著《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读书教学与临症》《陆银华治伤经验》      《常见眼病针刺疗法》《经外奇穴纂要》       《风火痰瘀论》《现代针灸医案选》      《小儿推拿学概要》《正骨经验汇萃》       《儿科针灸疗法》《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

第九辑 收录11种名著《书种室歌诀二种》      《女科方萃》《干祖望医话》         《名老中医带教录》《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    《疑难病证治》《清宫外治医方精华》      《清宫药引精华》《祝谌予经验集》       《疑难病证思辨录》《细辛与临床》(附 疑难重奇案七十三例)

第十辑 收录7种名著(刘渡舟医书七种)《伤寒论十四讲》       《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诠解》        《新编伤寒论类方》《经方临证指南》       《金匮要略诠解》《肝病证治概要》

第十一辑 收录8种名著《董德懋内科经验集》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何任医论选》        《月经病中医诊治》《黎炳南儿科经验集》     《黄绳武妇科经验集》《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  《中医美容笺谱精选》

这些名著大多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至90年代在我社出版,自发行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其中多数品种的发行量达到数十万册,在中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使读者能够原汁原味地阅读名老中医原著,我们在重刊时尽可能保持原书原貌,只对原著中有欠允当之处及疏漏等进行必要的修改。为不影响原书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因换算等造成的人为错误,对部分以往的药名、病名、医学术语、计量单位、现已淘汰的临床检测项目与方法等,均未改动,保留了原貌。对于原著中犀角、虎骨等现已禁止使用的药品,本次重刊也未予改动,希冀读者在临证时使用相应的代用品。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9月路 序

最近,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这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以来,我国在中医立法方面的大步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保护人民健康,纳入了国家法制轨道,有了具体的法律保障。我们为之欢欣鼓舞。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历来争论颇多。我以为继承是基础,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方向,是继承的目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组矛盾,又是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才能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中医药,继承是基础,继承是关键。继承搞不好,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记得2001年初,我们相继送走了董建华、赵绍琴、刘渡舟三位中医界的泰斗,悲痛和震惊之余,也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继承甚至抢救名老中医经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01年底,经过多方努力,广安门医院为董德懋老和我的学术经验继承整理课题正式立项。岁月无情,董老又驾鹤仙逝了,我嘱托董老的学术继承人徐凌云和我的学生高荣林主任医师,一定要抓紧抓好董老学术思想和经验的继承整理工作。今天终于看到《董德懋内科经验集》,确如我愿,甚感欣慰。

我和董老相识、相熟、相知,已经50余年。建国初期,董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建联合诊所,并与赵树屏先生筹办北京中医学会做了大量工作,当时尚未成立全国中医学会,国家卫生部凡有大的中医学术和行政会议,各地来京代表和专家,全由北京中医学会接待。鉴于当时急需有一自己的刊物,于是以董老为首创办了《北京中医月刊》(后改名为《中医杂志》),在宣传党的中医政策、介绍各家学术与医疗经验、传递医药信息、团结中西医、交流学术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半个世纪的交往,我们同行、同道、同心。董老为医根基雄厚,知识渊博,医术精湛,针药并施;董老为业医德高尚,广渡慈航;董老为人恬淡寡欲,不计名利,待人诚恳,温厚谦和,大有长者风度,深受广大中医同人钦敬!在培育新秀、奖掖后学方面,更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读者可以从《董德懋内科经验集》中,领略董老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治学态度和奋斗精神。今天,在董老去世一周年之际,编成是集,早日问世,足见其学术继承人徐凌云主任医师尊师重道,不忘师泽的高尚学风,是对老师的最好纪念,也是继承发扬董老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最好体现。董老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矣,是为序。2003年7月前 言

董德懋老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针灸学家、中医编辑学家。我仰慕董老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1982年起随董老学习,1991年正式拜师,成为董老的学术继承人。现就董老调理脾胃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渊源探讨如下。一、清解外邪学术思想溯源

董老清解外邪的学术思想,启源于老师施今墨先生对外感病的认识。施老治疗外感病,擅用清解法。他说:“吾侪治疗外感病,首宜辨明表里、寒热、虚实,则层次分明。表病不可只知发汗,且应注意清里。”根据表里病情的不同,合理配伍解表和清里药物。治疗感染性发热疾病常用银翘散、桑菊饮加减,宣散风热,清热解毒。董老清解外邪的学术思想,继承了施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有所发展。

董老从伤寒、温病学派之争入手,深入研究了《内经》热病的理论,认为伤寒和温病均来源于此,而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了中医学外感温热病的理论体系。《伤寒论》是张仲景对汉代以前中医治疗外感病的经验总结,温病学说则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无论伤寒和温病学说,其中心都在于辨证论治。董老熔伤寒和温病为一体,尤其推崇刘河间“六气皆能化火”之说及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论点。董老继承《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理论,谨遵施今墨老师的认识,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他清解外邪的学术思想。二、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溯源

董老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形成,受到老师施今墨先生的重要影响。董老在施今墨先生亲自教诲下,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反复验证,继承了施老的学术经验。施老对内伤病的治疗重视调理脾胃,以疏脾、运脾、醒脾为法,培补后天之本。施老疏脾、运脾、醒脾法,培补后天之本的学术经验,是董老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源头。

董老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脾胃病证在临床常见,董老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内伤发热,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后又发现许多病人在治疗发热的过程中,其他症状也随之痊愈。这引起董老的重视,遂留心观察,记录整理,汇集成册。嗣后更活用补中益气法,配以他法,灵活化裁,治疗痔疮、便血、脱肛、习惯性流产、久泻等病证亦取良效。董老从补中益气汤的应用开始,反复阅读《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特别是《脾胃论》,大量引证《素问》、《灵枢》经文,阐畅脾胃学说,发难解惑,倡升降理论,制补中升阳诸方,从中得到启发。由此董老重点从脾胃生理、病理、病症、治法、方剂、药物等各方面,对脾胃学说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上溯《内》、《难》、《金匮》、《伤寒》等经典著作,下及金、元、明、清各家之说,撷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冶为一炉,奠定了董老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基础。董老尤其赞赏《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和《慎斋遗书》“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的论述,并联系实际,运用于临床。数十年来,董老孜孜追求,锲而不舍,从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入手,悉心体察,反复推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终至今日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其调理脾胃学术思想逐渐成熟,调理脾胃法也自成体系。三、调气积精全神学术思想溯源

董老受施今墨先生的薰陶,早年对气功的理论即有所涉猎。其后对董老调气积精全神学术思想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有3位。一是曾任全国佛教协会副主席的巨赞法师,他15岁患肺结核,咯血不止,消瘦羸弱,众医束手,后修炼气功,调气积精全神,得以痊愈;另两位是马寅初先生和蒋维乔先生,他们长期坚持气功锻炼,祛病延年,达到高寿90余岁。董老钻研气功,从自身患病,久治不愈开始。30多年前,董老患高血压病,头晕、目眩、头疼,血压260~270/120~155mmHg,中西医药治疗日久,均无明显疗效。百般无奈,开始研究气功,冀以调治。董老行站桩功,每天坚持早中晚练功3次,每次30~40分钟,终于治好了自己的高血压病。后坚持气功锻炼,毫不松懈,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董老钻研气功理论,上及《内经》,下及各家学说,其中特别赞赏《素问·上古天真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及《勿药元诠》中调息、养生颂和小周天等认识,结合站桩功,自治救人,形成了他调气积精全神的学术思想。

我随师学习,获益匪浅。此次有幸系统整理恩师医道、医术,谨以此书缅怀恩师董德懋先生!学生 徐凌云整理说明

1.董德懋临床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科研课题,2001年10月立项。2002年7月董老仙逝,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夜以继日抓紧工作。现《董德懋内科经验集》终于完稿,董老未能亲睹,遗为憾事。

2.本书收集整理了董老历年发表的有关文章、讲稿、心得笔记、学生整理的临床经验,按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案医话、针灸气功、基础诊察等,厘为五篇,由董老的学术继承人徐凌云主任医师最终审定。

3.董老曾任全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在施今墨诊所襄理业务起即擅针灸,绘制《针灸铜人图》,翻译《针灸经穴概要》,京津有“金针董德懋”之誉。本书节录《中国医药月刊》经穴学篇部分章节,以反映其学术见解。董老研究气功理论,做站桩功,并运用临床,治病调神,屡起沉疴。本书收载其部分气功笔记、站桩心得和运用气功医案以示大略,合为针灸气功篇。

4.董老注重基础,归纳为简要纲领,执简驭繁,重视脏腑关系,基础诊察篇反映了其特点,对后学有所裨益。董老毕生从事中医期刊的编辑,创办《中国医药月刊》、《中华医药杂志》,主编《北京中医月刊》、《中医杂志》。有关文章反映了董老的学术观点和奋斗历程,汇为附篇。

5.由于本书收集的文章大多成文时间较早,以及当时对某些相关医学知识的中西医认识与交流的局限性,部分病名及医学用语与现今规范用语有所不同,且董老已经去世,现已较难考证。整理过程中尽量规范,不宜修改者则保留其原貌。

6.本书承蒙全国著名老中医路志正老师作序,特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广安门医院领导、科研处、照相室、计算机室、打字室、护理部及周姣媚等同志对课题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编者第一篇 学术思想篇清解外邪学术思想

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肇端于《内经》,成熟于《伤寒论》,发展于温病诸家。清解外邪的理论,是中医对外感病认识的继承和发挥,指导着我们认识外感病,治疗外感病。一、善治者治皮毛

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致病。因邪从外来,故统称为外感病。六淫四时常在,外感致病恒多。外感初起,病邪轻浅,至其传变入里,则变化颇多,为害亦甚。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治疗外感病,贵在早期及时的治疗,要注重宣肺解表,不使外邪入里变化为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善治者治皮毛”。二、六淫首先犯肺

春气温和,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冬寒凛冽,四时气候的变化,有其规律可循。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的表现,一般人体能够适应,不致引起疾病。六气太过而致病,则称为六淫。六淫之邪常随不同季节侵犯人体。六淫侵犯人体,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皮肤毛窍,一为口鼻气道。口鼻气道,是为肺脏的门户,皮肤毛窍也与肺脏密切相关。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为病,首先犯肺。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不独温热,六淫都是如此。六淫为病初期表现为表证。在伤寒六经辨证中,以太阳为人体之藩篱,故表证属于太阳经,卫气营血辨证为卫分证,二者内涵相同。病在肺卫,是外感病的轻浅阶段,这时如能及时解决表邪,从而控制疾病的传变,则可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三、火热致病的广泛性

火热致病,具有广泛性。古人认为“六气皆能化火”,风、寒、湿、燥,皆易化火化热,而暑即是热,五气之外,还有一个“火”字。《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其属火热者多达九条。刘河间说:“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以常火,人以常动,动则属阳,静则属阴,内外皆扰,故不可峻用辛温大热之剂。”笔者认为自然环境的变迁、饮食结构和生活居处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导致火热为病者越来越多。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六淫多以火热为患。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界的影响日深,地球植被的破坏,环境的污染,二氧化碳的堆积等,以及五运六气的变化,使气候的整体趋势变暖,夏季炎热,冬季不冷。因而六淫之中,火热之邪为病的几率大增。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居处条件的变化,如过食油腻煎炸之物,肥甘厚味,内热中生,衣被过暖,居处温热,体质渐壮,也是产生内热的原因。身有内热之人,易致外感。即使是感受寒邪,也多呈外寒内热,俗谓之“寒包火”,且风寒极易化热入里。火热致病的广泛性,是清解外邪的依据。四、清解为治疗外感之大法

外感之病,有其传变规律。初起在表,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脉浮为主证。如感冒初起,或热性传染病的前趋期,宜用解表法。多以辛散轻宣、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为主,用以驱除表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以及《外感温热篇》中“在卫汗之可也”的论述,是为汗法的依据。目前表证属风寒的日少,属风热者渐多,故除少数病人用辛温之外,多数病人当主以辛凉解表之剂。热邪入里,传变最速,变证多端,因此在宣散风热的同时,要注意清热解毒,以截断其病势,驱除热毒。笔者认为对热性传染病及以温热为主的外感病,清热药宜早期配用,不必拘泥“到气才可清气”成法;邪热内陷,虽未见神昏谵语,清热解毒、熄风开窍之剂亦应早用,冀以阻其传变之势。调理脾胃学术思想

脾胃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瑰宝,奠基于《内经》,别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笔者调理脾胃的思想属于中医脾胃学说范畴,调理脾胃法是在脾胃学说指导下的具体运用和发挥。一、脾胃为后天之本

人以水谷为本,水谷的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脾胃是仓廪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的纳化和水谷精微的输布。《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这精辟地描述了脾胃受纳水谷、输布饮食精微于全身的过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精气均来源于脾胃。同样,水液代谢也靠脾的转输。《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于是水精可以四布于肢体,五经并行于全身。气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人体之气,靠脾胃化生。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其后则赖后天之精不断地滋养补充。正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所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宗气积于胸中,贯心脉而行呼吸,其来源于肺吸入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营气为水谷之精气,卫气为水谷之悍气。气的生成和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人体的血液,营养滋润周身,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变化而成。如《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养,气血津液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二、脾胃贵健通和畅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的功能,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必须维持升降、纳化、燥湿的平衡。脾胃之气,有升有降。脾的清阳之气主升,津液赖脾气上升而输布周身,若脾气不升,则清阳之气下陷,产生腹胀、泄泻诸病证。胃气降则糟粕得以下行,若胃气不降,浊气不行,则生呕恶、痞满、纳呆诸证。因此,脾气升则健运,胃气降则和顺。脾胃居于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气升发,则肝气随之升发,肾水得以升腾。胃气下降,则肺气得以肃降,心火因而能下交。脾胃居中,通达上下,升清降浊,以调节全身的气机升降。黄元御《四圣心源》说:“脾升则肝肾主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水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清而上温者,以中气之善运也。”胃为阳明燥土,胃燥则饮食能纳而腐熟;脾为太阴湿土,脾湿则水谷精微得以吸收输布。胃燥脾湿,相互作用,饮食才能消化吸收,脾湿则健运如常,胃燥则和顺下行。燥湿、升降、运纳的相互作用与平衡,是脾胃健通和畅的重要条件。三、四季脾旺不受邪

脾为中土,不主时,旺于四季。《金匮要略》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旺,纳化正常,升清降浊,润燥相济,则本脏腑不受邪。脾健则四脏气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为外邪所侮,故不会造成外感性疾病。《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说:“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脾胃元气虚弱,是各种内伤疾病的主要病因。李东垣又说:“观《内经》所说,变化百病,其原皆由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然而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脾胃一病,生化源泉衰少,脏腑气血衰弱,内伤诸恙由生。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清阳不升则下陷,浊阴不降则气逆,因而化生诸多病证。脾胃虚弱,及气则脏气虚衰;阳虚气弱则寒从中生;气虚不收摄则为滑脱失禁;气虚不能化生则阴血衰少;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则伤胃;脾胃损伤,不能纳化则食滞;运化不行,湿邪留滞;气滞不畅则痞塞胀满;胃气不降,积久而化热,甚则腑气不通,阳明腑实。凡此种种,皆脾胃失调所致。而脾胃功能旺盛,升降运化如常,则不受内邪的侵袭。四季脾旺不受邪,在养生、防病、疾病的治疗中都有重要意义。四、调脾胃与治五脏

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脾胃为后天之本,孤脏以溉四旁,五脏六腑皆秉脾胃之气以生息。因此脾胃发生病变,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引起疾病。如脾胃气衰,则元气不足,心火独盛,营血大亏,而生心病;脾胃虚弱,则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而见肝病;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则肺气失养,而生肺病;脾胃虚弱,土不制水,水泛而为肾病。笔者认为,脾胃在整体中具有重要地位,善治脾胃者可以调五脏。因此治疗疑难大症,常从调理脾胃入手。正如周慎斋所言:“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虚,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久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如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同时,调五脏亦可以治脾胃之病。明代张景岳说:“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脾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泻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笔者重视调理脾胃,治病以调理脾胃为先务;同时也重视他脏对脾胃的影响。临床上要正确地掌握脾胃与五脏之间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以治五脏,或调五脏以治脾胃,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五、脾胃病的证候分类

脾胃代表脾、胃、大小肠的功能,例如张仲景《伤寒论》所说阳明病和太阴病,同样是胃肠疾病,但为了证候分类,便于辨证治疗而分立。实则阳明胃,以“胃家实”为纲;虚则太阴脾,以“腹满、食不下,自利”为纲,继承《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道虚”之论,可称为脾胃病证候分类的开山。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枢;一则宜降,一则宜升;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所以在临床上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几方面的病理变化来分别脾胃病的证候,辅之以寒热虚实。胃主纳,脾主化。胃纳反常,则病纳减,不能食,胃中嘈杂,或多食善饥。脾化反常,则病食后作胀,或食后思睡,或饮食不为肌肉,虽食而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升降反常,胃气不降则为噎、嗝、胀、脘痛;胃气不降反升,则为呕吐、呃逆、反胃,病在血分则呕血。脾气不升,则脘闷,食后困倦思睡,腹胀腹泻,四肢无力,饮食不为肌肉而消瘦;脾气不升反降,则中气下陷而致脱肛,阴挺,“内脏下垂”,泄泻,大便滑脱不禁等。内湿多由脾虚,外湿亦可由外深入于内而伤脾。脾阳虚者易从寒化,胃热者易从热化。纳谷不馨,中脘饱闷,口甜而黏,头身重困,腹痛,便溏泄泻,舌苔白腻,脉濡而细,当责之寒湿困脾;胸腹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面目身黄,溺赤便结,或溏而不爽,苔黄而腻,脉象濡数,则责之胃蕴湿热。脾虚阳衰,湿邪内渍,为泄,为饮,为肿,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谓。胃滞胀满,邪从燥化,则为“胃家实”之证。脾为孤脏,以溉四旁,脾病常影响他脏。诸如肝脾不和,心脾两亏,脾肾俱虚,脾虚及肺等等,自有证候可凭。调气积精全神学术思想

中医气功的理论值得研究。笔者研究气功,自己坚持做站桩功,并运用气功于临床达几十年,治病调神,屡起沉疴。一、精气神

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前人称“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构成人体与营养人体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精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内藏于肾及五脏。《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既生之后,精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地消耗,要靠后天水谷精微不断地滋养和补充。气是指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同时也是流动着的精微物质。气分为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四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同时又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神舍于心,所以心脏为君主之官。精化生气,提供生命活动的动力,生命活动的主宰和生命活动的表现是神。因此,精气神三者互相资生,精充则气足而神全,是人体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人体衰老的原因。精气神,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二、调气积精全神

笔者认为,气功作用的核心是调气积精全神,即必先治神。张景岳说:“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与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外有六气之侵,在内有九气之耗,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化,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只求一‘气’字,足以尽之,盖不调之处,即病所在之处。”气机的失常,与人体的精神活动密切相关。所谓调气,即是调整呼吸。呼出身中之浊气,吸入天地之精气。故气聚精盈则神旺,气散精衰则神去。《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呼吸精气”之论,说的就是调息以调气之法,积精是指通过调气则精旺,调气积精则神全,以保持健康,祛病延年。《景岳全书·传忠录》认为:“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的主宰。调气积精,则可以全神。精气神三宝,是气功的基础。笔者认为,调气则积精,精聚则神全;同样神旺、神全则精积、气调。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三、练功十六字诀

气功的流派很多,练功方法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各种功法虽然不尽相同,然其学理都是相通的。做好气功必须具备三心,即信心、恒心、决心。首先要相信气功能治好病,这就有了信心,才能下决心去钻研气功、练气功。而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笔者已经坚持做站桩功30余年了,特别推崇练功十六字诀,即:“安神静坐,物我相忘,心息相依,呼吸自然。”十六字诀总结了气功的经验,也道出了气功锻炼的真谛,即三要素:调心、调息和调身。调心所以养神,是意识训练,要求思想、情绪、意识逐渐停止活动,排除杂念,安静下来,使大脑进入一种入静、虚空、轻松愉快的境界。从而调动人体之潜能,治神以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调息所以养气,是调整呼吸来调动人体之内气,使之逐步聚集,储存于身体某一部位,并循经络运行,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身所以养肾,是调整身体姿势,使其放松、舒服、适宜,为调心、调息打下基础。做好站桩功的关键是排除杂念,必先治神,精神与呼吸相结合。四、气功养生起沉疴

气功通过调整人体的功能,发挥人体潜能,治神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人的精神活动在心,能源动力在肾,益气需要健脾,温阳需要补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治病要治神,养病需养神。调气积精全神的功效,对于治疗疑难病证以及积年沉疴,大有裨益。长期坚持,使精气神旺盛,达到祛病的目的。沉疴大症发病日久,病情深重,多损伤人的精气神。气功调气积精全神,使精气神得到补益,精神专一宁静,气盛精充神复,沉疴大症可起。病程久,病情重,故气功贵在坚持。笔者治疗疑难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嘱病人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坚持做站桩功,以提高疗效,并授以要领,亲自示范。做功后周身舒适,头清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摄生调养,笔者非常赞赏苏东坡的《养生颂》,常嘱病人“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以配合治疗,常常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第二篇 临床经验篇外感病与解表法一、六淫之邪首先犯表

外感病是平时常遇见的。顾名思义,外感病就是人体感受外邪而致的疾病,病位在体表。这时出现的症状,就叫表证。外感表证包括伤寒太阳病、温病的肺卫阶段和一些传染病的初期。外感病的病因是六淫和疠气。风寒暑湿燥火即六气,是气候的正常变化,为害感人时叫六淫。六气是四季气候变化,叫季变;人体对这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叫季应。在脉象方面也可以反映出来,春天脉弦,夏天脉洪,秋天脉浮,冬天脉沉。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不会致病;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时令反常,冬寒过甚,或冬应寒而反温,夏应热而反凉等,或人体虚弱抵抗力差的情况下,就会生病。

发病以后,首先出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脉浮等表证。如《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所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温病里面也有这几项——恶寒或恶风,头痛,脉浮。麻黄汤证是脉浮紧,桂枝汤证是脉浮缓,温病脉象是浮数,但总有个浮字。这几个症状就是表证的总纲。

外邪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由毛窍而入,即由皮肤而入,一是由口鼻而入。由于人体表面经常与外界接触,外邪中人也就常由体表开始,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次传里。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必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口鼻是人体与外界的直接通道,呼吸之气由此出入,故邪气侵犯人体,亦由口鼻而入,渐次内传。《内经》说:“肺合皮毛”,即肺主一身之表,而肺又开窍于鼻、与口相通于咽喉,故六淫之邪无论由皮毛或是自口鼻而入,其所侵犯的部位,都是肺脏。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不仅是温邪,六淫之邪皆是如此。二、善治者治皮毛

表证的出现,是邪气与正气相搏斗的表现。正胜邪衰,病就痊愈。如能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鼓舞正气,战胜病邪,就能使疾病早期治愈。所以解表是非常重要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就是说善于治病的人治皮毛,在表证阶段,运用解表药,把疾病解除了。即古人所说:“病自表而入,由表而出。”解表的药物,多是辛散轻宣之品,应用解表法以达辛散表邪之目的。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温热论》 说:“在卫汗之可也”,也主张用汗法。无论伤寒、温病、传染病的前趋期,它的症状在表证阶段都有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脉浮这一共性。由于疾病的原因,病种不同,除了主症之外,还有各种兼夹的症状。但是不管有何夹杂症状,一般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大致以发热重,恶寒轻者,为风热;以恶寒重,发热轻者,为风寒。在辨证中尤以恶寒最为重要。前人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这的确是经验之谈。在临床上应该注意,没有恶寒就不是表证。

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有是证则用是方,决不受时间的限制。有些病人患病日久,但有发热、恶寒、咳嗽等症,仍属外邪袭表,肺气失宣者,治疗时仍宜解表宣肺,其病自愈。三、验方银翘桑菊汤

后世医家有伤寒和温病学派之争,笔者认为伤寒、温病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中医学外感温热病的理论体系。《伤寒论》是仲景对汉代以前中医治疗外感病的经验总结,温病学说则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无论伤寒或温病学说,其核心仍在于辨证论治。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用之得当,无不立效。辛凉解表所以出现并为人们所常用,是因为火热致病具有广泛性。古人谓“六气皆能化火”,风、寒、湿、燥之邪皆易化火、化热,而暑即是热,五气之外,还有一个“火”字。《素问·至真要大论》总结病机十九条,其中属火热者,竟达九条之多。此外,尚有其他原因,刘完素说:“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以常火,人以常动,动则属阳,静则属阴,内外皆扰,故不可峻用辛温大热之剂。”正说明辛凉之剂,辛以散邪,凉以清热,对于风热表证最为合拍。事实也正是这样,笔者从事临床几十年,以风热表证为常见。身有内热之人易招致外邪,即使是感受风寒之邪,也多呈外寒里热,俗谓之“寒包火”。笔者在临床治疗外感表证,多用辛凉解表法,取银翘散,合入桑菊饮成分,名为银翘桑菊汤。组方如下:银花10g,连翘10g,桑叶10g,菊花10g,黑芥穗5g,薄荷5g,豆豉10g,芦根12g,竹叶10g。

本方具有轻宣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初期,发热恶寒,头痛,舌苔薄白,或苔白微腻,脉浮数等风热表证。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究其来源,银翘桑菊汤实是施今墨老先生喜用之方。笔者在临床治疗表证运用银翘桑菊汤时,常因时、因病邪兼夹以及兼症而有所变化。

如四季感冒,兼夹病邪不同:春季兼夹风邪而表现恶风者,重用荆芥;夏季兼夹暑邪而见烦渴热甚者,去荆芥之辛温,加用荷叶1/4张,大豆卷10g,扁豆衣10g,六一散(布包)15g;长夏及夹湿邪者,增藿香、佩兰、苏叶、杏仁、苡仁、白蔻仁各10g;秋季兼夹燥邪,加沙参10g,天花粉10g,麦冬10g,枇杷叶10g;冬季兼夹寒邪,轻症用防风6g,重症合入麻黄、桂枝。鼻塞加入葱须5个;咽痛加入牛蒡子1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桔梗5g,甘草6g。

外邪袭人,首先犯肺,肺在变动为咳,故外感表证,特别是兼夹寒邪者,常见咳嗽喘促等症,治疗时应抓住表证阶段的有利时机,及时宣解,重用辛温。咳嗽甚者加前胡10g,杏仁10g,苏子10g;喘促气急者,合用三拗汤。若风寒化热者,可加用麻杏甘石汤,常用量:麻黄3~6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15~30g,甘草6g。以解表宣肺,止嗽平喘。头痛,加入蔓荆子6g,白蒺藜10g;伴恶心,舌苔白腻者,加藿香10g,佩兰10g,以芳香化浊,和胃去湿。

小儿麻疹,加用蝉蜕3g,浮萍3g,紫草3g,赤芍3g。

小儿急惊风,可加用僵蚕3g,钩藤3g,天麻3g,以平肝熄风。

流行性腮腺炎,加用马勃5g,板蓝根6g,僵蚕6g。

荨麻疹,加用防风10g,蝉衣6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丹皮10g,生地10g。

疮疡初起,可加用蒲公英12g,地丁10g,败酱草10g。

淋证,加用通草5g,茅根10g,六一散15g,或甘草梢10g。

白喉,加用生地10g,元参10~20g,麦冬10g。

痹病,加用防风6g,独活9g,赤芍6g,桂枝9g,桑枝15g,金银藤15g。

牙痛,大便不通者,可加用凉膈散,以使里气通,表自和。四、活用解表法

解表法不仅应用在伤寒太阳病、温病的肺卫阶段和传染病的前趋期,也可用于皮肤病。皮肤病,病在体表,故不少皮肤病有表证出现,多用表散的药,如荨麻疹用消风散,里实兼有表证者用防风通圣散以表里双解。外科痈疮初起,一般常出现表证,也应解表,故有“汗之则疮已”之说。慢性病患者突然感冒,应先治感冒,然后再调理治疗本病。其他诸科如妇科的产后风、儿科的惊风,出现表证也得解表。同时,表证也必须具备恶寒、脉浮等症状。中医常讲:“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临床必须注意,有表证当先解表,然后治里。这是一个原则。表邪不解,用血分药,则把表邪引入血分,或用气分药,引外邪内陷,只能加重病情。解表药分辛温、辛凉两大类,风寒偏盛用辛温药,风热偏盛用辛凉药。此外,偏湿下利用温燥药,燥能祛湿。痢疾初期,有表证,应先解表,用人参败毒散。所以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说:“外疏通,内畅遂。”人参败毒散治疗痢疾,有逆流挽舟之效。笔者在北京时,很少见到痢疾而又发热恶寒的。国医学院毕业以后,笔者到唐县老家,有一次一个老乡找笔者看病,正是痢疾而且兼有表证,随即开了人参败毒散,吃了病就好了。又如急性肾炎水肿,即中医称之为“风水”者,腰以上肿,可以发汗解表,即《内经》“开鬼门”之法,可用越婢汤。调理脾胃十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若脾阳不振,或脾阴不充,或水湿困脾等,以致运化无权,升降失司,则气血生化乏源,水湿转输障碍,势必百病丛生。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必须维持升降、纳化、燥湿的平衡。笔者将调理脾胃法分为益气法、养阴法、升举法、温中法、清热法、理气法、祛湿法、攻下法、消导法、固涩法。又以攻、补为纲,分为两大类。攻法为理气、清热、祛湿、消导、通下诸法;补法为益气、升举、温中、养阴、固涩诸法。根据临床具体证候,每法又分为数法,或数法合用,则纲举目张,机圆法活。

益气法:用于脾胃不足之证,主以四君子汤。益气之为用,非只一端,且脾为生化之源,五脏之本,故益气亦可生血,益气亦可生精,益气亦可固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益气扶正即可祛邪。益气之法化裁活用,层出不穷。如益气兼以散滞,用异功散;益气化痰,用六君子汤;益气祛湿,用参苓白术散;气阴兼顾,用生脉散合四君子汤;气血两亏,用归芍六君子汤或八珍汤;心脾俱亏,主以归脾汤等。

升举法:用于气虚下陷之证,主以补中益气汤。另如升阳益胃、升阳祛湿、升阳散火诸法亦不可偏废。

养阴法:用于脾胃阴虚之证,脾阴虚者主以慎柔养真汤,胃阴虚者主以叶氏养胃汤。两者同中有异,宜掌握分寸。诸如养阴益气同用、养阴化痰并举、养阴祛湿并行、养阴清热相兼,临床皆为常用。

理中法:用于脾胃虚寒之证,主以理中汤。诸如温中化饮、温中化痰、温中理气等,变法颇多。

清热法:用于脾胃实热之证,主以白虎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又如清热攻下合用、清热祛湿并举等,临床均非鲜见。

理气法:用于脾胃气滞之证,主以加味乌药汤、越鞠丸。气滞夹寒,以良附丸温而行之;气滞夹热,以金铃子散凉而行之;气逆不降,则以旋覆代赭汤主之,虚者用参,实者则去之。

祛湿法:用于湿邪困脾之证,主以胃苓汤。寒湿者合以实脾饮化裁;湿热者清热祛湿,湿盛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热盛于湿者用茵陈蒿汤,热毒偏盛者用白头翁汤。

攻下法:用于胃家实之证,热实者三承气汤寒下,寒实者温脾汤温下。他如温润之济川煎,凉润之麻子仁丸,平润之五仁丸,攻补兼施之增液承气汤、黄龙汤、承气养营汤等,均宜随证而施。攻下法,非仅为下结粪,实为攻邪。

固涩法:用于久病滑脱不禁之证,主以扶正、固脱、涩肠之真人养脏汤。另如温中固涩之桃花汤、诃子散等,亦临床所常用。

消导法:主要是消食化滞法,食滞轻者,主以保和丸,重者以木香槟榔丸,并宜辨别滞之寒热,体之虚实,酌予化裁。

以脾胃与五脏关系为依据,则又有肝脾不和之逍遥散法,心脾两虚之归脾汤法,脾肺气虚之四君子汤法,肝气犯胃之四逆散合左金丸法,脾湿犯肺之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法等,不一一列举。

调理脾胃十法的运用应注意,临床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如寒热并见、虚实夹杂等,不是单用一种方法所能适应,常需数法结合运用,并权衡轻重,有主有从,才能全面照顾。如益气与消导并用,清热与通下合用,温中与理气兼施,养阴与清热两顾,祛湿与清热、温中合参等等。十法不能孤立对待,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情,恰当掌握,灵活应用,才能提高疗效。益气法与四君子汤

益气法,即补益脾气之法,适用于脾气虚弱之证。脾气虚的病因,多为饮食失节,精神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以及病后的衰弱。脾主运化水谷饮食,故饮食失节,常易引起脾胃病变。李东垣说:“饥饿不得饮食者,胃气空虚,此为不足;饮食自倍而停滞者,胃气受伤,此不足中兼有余。”指出饮食大饥、大饱均可使脾胃受伤。饮食过寒、过热亦能损伤脾气。五味偏嗜,则脏气偏胜,偏胜则病。中医认为,劳逸失度,即过劳、过逸均能损伤脾气而发病,早在《内经》就有“劳者温之,逸者行之”的治法。思乃脾志,思虑伤脾,病后失于调养,往往造成脾虚未复。先天禀赋不足,或妊娠期间失于调养,胎儿营养不良,生后未予及时调理,脾胃素弱。以上因素,均能使脾气受损,造成脾气虚弱。其中有单一致病者,也有数因相兼而致病者。

脾气虚弱,健运失司,症见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等。脾气虚则运化失司,消化迟缓,故见纳呆食少而便溏;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化源不足,四肢筋脉失养,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脾气虚弱,当以补益脾气为法。药以人参、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大枣之属,方以四君子汤为主。四君子汤中,参、术、苓、草四味皆甘温益脾,因有健运之功,具平和之性,无寒热之弊,故名君子。方中以人参甘温,扶脾益气为君;白术甘苦微温,健脾助运,燥湿为臣;茯苓甘淡、性平,既能助参、术以健脾益气,又能渗湿以助运为佐;甘草甘平为使,既能益气,又能和胃,调和诸药。四味配合,相得益彰。凡脾胃气虚诸证,用之则虚得补而气得旺,脾气旺则五脏受荫,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病症焉得不除。四君子汤为益气补脾之重方,临床上可随证加减,灵活化裁。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治气虚而兼气滞所致之呕吐,泄泻,不思饮食者;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治气虚兼痰所致的不思饮食,胸膈不利,呕吐吞酸,腹胀便溏者;再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兼食滞、气滞所致的痞满,呕吐者。四君子汤加减化裁颇多,但有一个前提,即脾气虚弱的主证不变,仅仅是兼证有所不同。

益气法,用于脾胃不足之证,主以四君子汤。益气之为用,非只一端,且脾为生化之源,五脏之本,故益气亦可生血,益气亦可生精,益气亦可固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益气扶正即可祛邪。益气之法化裁活用,层出不穷。如益气兼以散滞,用异功散;益气化痰,用六君子汤;益气祛湿,用参苓白术散;气阴兼顾,用生脉散合四君子汤;气血两亏,用归芍六君子汤,或八珍汤;心脾俱亏,主以归脾汤等。中医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使用益气法应抓住辨证论治这个根本,才可以立法精当,免于弊病丛生。

非气虚者勿滥用。虚则补之,气虚者补之以气。往往在临床上辨证准确而施之者,确属不易。“大实而有羸状”,如气实者益气,而有腻膈胀满之弊;阴虚者益气,有虚者更虚之殃;外邪未清者益气,有闭门留寇之祸。如此均非益气法所宜。《难经》云:“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即此义也。

补而不滞。补药多滞,滞于脾则运化不行,故益气之法,必遵补而勿滞之说。试观四君子汤,既有参、术之补,又有茯苓之通。异功散、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有补有通之义更明。

益气应中病即止。人贵在阴阳、气血之平衡。偏盛偏虚,均使人患病。过用益气则会破坏阴阳的平衡,原病未愈,而新病又生,因此益气之剂要中病即止。此外,食饵的调理,也应适可而止。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升举法与补中益气汤

升举法,即升举下陷清气之法,又称举陷法,用以治疗一切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证。清气下陷的病因,多由脾气、脾阳不足,中气虚损,或久泄、久痢,或劳倦过度,耗伤脾气,脾气不升而虚陷所致。

脾虚下陷,症见身热,头痛恶寒,渴喜热饮,懒言怠惰,恶食纳少,或见汗出,舌淡苔薄,脉洪大而虚,或见脱肛,阴挺,胃肾下垂,久疟,久痢等。阳气下陷,阴火上乘,故身热而烦;清阳不升,浊气上逆,故头痛;气虚下陷,津液不能上承,故渴而喜热饮;气虚不能托邪外出,故见疟久不愈;气虚,故舌质淡苔薄,脉大而虚。气短与脘腹下坠感,为气陷辨证之要点。本证气短,必有上气不接下气感,且稍动则喘;此证之下坠,与湿热证之里急后重颇为不同。

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脾胃论》又指出:“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李东垣所创之补中益气汤,为益气举陷之主方。方以黄芪益气为君;参、草补中益气为臣;白术健脾,当归补血,大枣、生姜和营卫而益中,陈皮理气以散诸药之滞,均为佐;升、柴气轻味薄,升腾清气,复其本位为使。如此则中气足,清阳升,寒热自除,气陷自举,而阴挺、脱肛、胃肾下垂及久疟、久痢诸病悉愈。升举法,用于气虚下陷之证,主以补中益气汤。另如升阳益胃、升阳祛湿、升阳散火诸法,亦不可偏废。

补中益气汤之加减化裁:本方去陈皮、柴胡、当归,名举元煎(张景岳),治气虚下陷,不能摄血引起的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血色淡而清稀,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舌淡,脉虚而弱以及气虚崩漏者。本方除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名调中益气汤(李东垣),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气短,口不知味,或食入反出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