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管理经典(套装共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5:36:10

点击下载

作者:杰克·韦尔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杰克韦尔奇管理经典(套装共3册)

杰克韦尔奇管理经典(套装共3册)试读:

商业的本质

 

导读

管理之美在于亦步亦趋的践行

沈博阳 领英中国总裁

仔细研读完《商业的本质》之后,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酣畅淋漓。我之前读过杰克·韦尔奇的《赢》,在我看来这本新书类似于《赢》的姐妹篇。两本书给我的感受如出一辙,有一种大道至简的感觉,杰克在行云流水之间就把管理学的精髓简单而直接地刻画了出来。杰克把他在通用电气20年做首席执行官所积累的经验进行了高度浓缩,在他退休后的10年,杰克在全球各地巡讲帮助了很多企业成长,让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对商业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和更新的认识。《商业的本质》对《赢》是一个非常好的延续和在某些方面的进化。

我是工程师出身,没有上过MBA(工商管理硕士),也没有受过正规的管理培训。我像早期的硅谷创业者一样,从8个人在一间会议室里创业,到最后发展为2 000人。一开始管理团队更多凭借的是创业的热情,以及本能的判断和悟性。但随着公司的日益扩大,组织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完全靠摸索的管理就会慢慢变得力不从心。那时候,我就开始阅读杰克·韦尔奇的管理学著作了,希望自己的一些困惑能够在他的书里找到答案。作为一名创业者,我有两段相对完整而又风格迥异的创业经历——从人员相对草根的糯米网到后来洋气了许多的领英中国团队,但在这两种风格反差极大的公司,我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从本质上来讲都是相通的。我猜想,我所经历的这些挑战今天大部分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也同样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也许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体现出来。而这也就是我更加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因为当你将真正面临的问题和书中的理论相互印证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作者其实已经把你脑子里的困惑和不解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商业的本质》可以打动我这样一名创业者,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不同于一般的作者,杰克是20世纪公认的最伟大的管理者之一,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纪经理人”。他所有的理论都是有实践基础的,实用性非常强,让人感同身受。对于我这样的企业家,自然会有说服力。

•结构严谨,深入浅出。杰克把复杂无比的企业管理,浓缩成一个非常精炼但扎实的管理框架。看似简单,但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管理是一门艺术,你很难掌握其中的精髓,一旦掌握了却又非常美妙。但同时,实践证明,管理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是可以学会的。《赢》那本书我反复看过不下10遍,这本《商业的本质》我相信以后也会看很多遍。无论是糯米网,还是领英中国,我的管理风格里面有很多杰克管理理念的烙印。比如,强调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比如把培养团队、让下属成功作为己任;比如坦诚的沟通。商业的本质是一项团队运动,强调“团队”两个字。同时,既然是运动,目的就是要去赢。杰克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赢的态度,是通过抓住管理学和商业上最本质的东西走向赢的路径。

如果我们以这样的维度来审视一个企业家或创业者当前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的话,也许很多困惑就如抽丝剥茧一般逐渐清晰起来了。根据杰克·韦尔奇的管理学理论,并结合我本人这些年在本土企业以及跨国企业的创业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一个在正常环境下运作的企业都会面临几个商业上最本质的问题。而一个企业家如果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就应该已经走在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上了。在这里我暂且把这个理论称之为创业企业的三段论:

•正确的赛道。创业者必须保证在一个正确的商业模式上运作你的企业。因为创业是个九死一生的游戏,很多事情是不可控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必须彻底想明白了才能开始,就是你选择的赛道是否正确。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大的方向错误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甚至执行力越强,结果越糟。

•合适的团队。一旦找到了正确的赛道,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倚靠一个合适的团队了。找到最合适的人,塑造最好的企业文化,激发出员工最大的潜能,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和计划,并付诸实现。管理这门艺术,更多的是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运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仅仅是创办一家企业,一生中很多的事情都是如此。当我们把所有能够想到的,谋划到的事情都做到极致,也找到了最适合的团队同舟共济,剩下的就交给运气吧。我喜欢玩得州扑克,就算你前面几张牌的赢面是99%,也仍然有1%被河杀的可能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结果,重整心态,来日再战。

我认为能够从《商业的本质》里学到的更多是关于第二点,如何进行最科学的团队管理。人才是任何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人管好是一门艺术,根据杰克·韦尔奇的理论,加上我自己的感悟,我在领英发展出了一套搭建团队的方法。

招人就是找到最好的人才。除了杰克·韦尔奇提倡的活力、鼓动力、决断力、执行力和激情,我还提倡正能量、普世的价值观、聪明以及相关工作经验。今天领英招聘的每一个员工我都要求他们符合这个标准。此外,在领英我们每个季度都会有一个管理层扩大会议,在会上我会特别鼓励一些有潜质的同事上来分享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经验,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公司重视的。另外我也会发一本书给每个参会人员,并要求他们在下次开会的时候分享他们的阅读体会。

管理是一门艺术,杰克说过的这么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Before you are a leader, success is all about growing yourself.

When you become a leader, success is all about growing others.(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长;

当你成了领导者,成功的全部就变成帮助他人成长。)

这段话在当年让我顿悟,也一直在激励着我努力成为一名更好的领导者。在笃定大方向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成功就是让团队成功,就是让团队中每一位成员成长。大家都成长了,公司一定会赢。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无论多好的理论,不去认真领悟,不去坚持修炼,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商业的本质》,并坚持把书中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去。管理者的能力都提升了,我们国家提倡的创新创业才会有更大的成功基础。中信出版社所出版的杰克·韦尔奇的一系列管理学书籍,也非常契合领英所倡导的职场人的价值观,我也借这个机会希望每一位职场人多读书,读好书,持续地学习和自我提高。 

中文版序

商业是探求真实、建立互信的过程

杰克·韦尔奇、苏茜·韦尔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过去15年左右的时间内游历了整个世界。我这样讲其实是有据可依的。自2001年以来,我们到过38个国家的101个城市,有的是出差,有的是旅游。我们到过芬兰,参加北欧商业论坛(Nordic Business Forum),并发表演讲。当时是冬季,那里的森林一片萧瑟。我们还到过澳大利亚的悉尼,会见了当地的学生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商人,欣赏过邦迪湾清澈湛蓝的海水。我们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令人惊叹的奇迹,都有令人感到神秘的地方,不但拓展了我们的思维,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最近访问中国期间受到的那种纯粹的、永不磨灭的心灵震撼。当时,我们在商务行程之外抽时间去了一趟丽江。在宾馆经理的建议下,我们去了玉龙雪山,并观看了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创作的名为《印象·丽江》的大型实景歌舞表演。坦诚地讲,我们在纽约看了几十年的表演,因此,起初并没有抱多少期待。我们两人都觉得,难道还有比百老汇更好的表演吗?

但这场表演给我们带来的惊讶实在无以言表。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彻底震惊了!纳西族气势恢宏的舞蹈和美轮美奂的场景令我们完全沉醉。这场表演是在露天舞台完成的,它给我们内心带来的最大触动是,我们感受到崇拜和敬畏、兴奋和愉悦,以及沧桑和亲切。最后,我们请一名观众帮我们拍照留念,背景就是舞台布景和玉龙雪山。我们想拍下美丽的风景,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留下当时激动兴奋的表情。这样的表演我们前所未见、令人难以置信。

那一刻,我们对当代中国的感受可谓百感交集。没错,中国作为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一部分,目前的确面临着挑战,但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中国的未来感到兴奋,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经济日益转型为消费驱动型经济,这令我们感到激动不已。过去,中国更偏重于重工业,很大一部分经济产出是用于出口的。但近年来,内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稳步提升。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多元化,这完全是一种积极的现象。

第二,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开始领会到缔造全球知名品牌的重要性。是的,中国在过去已经建立了一些全球知名品牌,最著名的例子或许就是海尔、阿里巴巴和华为。但我们一直认为,对于像中国这等规模的泱泱大国而言,仅有这三个响当当的全球知名品牌是不够的。我们最近在中国旅行期间,越来越多地听到中国的商业领袖表达这样的看法。如果这股能量可以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相信,新一代全球知名的中国品牌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梦想着成为企业家,像企业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并付诸行动。在我们游历过的每一座中国城市,这种现象都蔚然成风。比如,在深圳,我们遇到了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开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其客户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成都,我们遇到了一位工程师,他设立了一家专门给工厂做财务审计和信用评级的公司,以期让跨国公司可以更轻松地在中国制造业遴选合适的合作伙伴。在上海,我们遇到了一位女性,她开了好几家画廊,迎合了外国人士对现代中国艺术的兴趣。这类例子俯拾即是,不胜枚举。我们到过的每一个城市都洋溢着企业家精神,这与十年前的景象迥然不同。它是希望的火炬,照亮了中国的前途。

最后,中国企业与其全球合作伙伴之间的互信氛围日益浓厚,这令我们感到激动兴奋。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随着熟悉程度的加深,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坦诚地讲,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企业与其外国合作伙伴的互谅互信程度非常低,这种融洽关系的缺失对议价谈判、管理决策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合作关系趋于稳固、合资企业蓬勃发展,中外企业之间也有了更多的相互了解。我们喜欢这种态势,因为与中国企业为伴,可以让全球商业更为繁荣。反之亦然,全球商业的繁荣也会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

不过,虽然中国有很多令我们感到激动兴奋的地方,但也的确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对中国怀有一些美好的希望,希望中国企业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更大。我们的希望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我们认为,“人”在一个企业谋求成功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根据我们的经验,很多中国企业利用自上而下的模式来管理,领导者就是老板,领导者的话就是法律。我们希望《商业的本质》这本书能说服你采取一种更加包容的、以团队为驱动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毕竟,要想获胜,还是要依靠强大的团队,而强大的团队离不开强大的队员。全球的每个国家都是如此,而且一直都是,从未变过。领导者必须创造一个集思广益的环境,让每个员工感觉自己的声音得到了倾听,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让每一个员工参与企业发展过程。我们在游历中国,领略其国粹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开始接受这种管理哲学,我们希望这种大趋势能够持续下去。这是一条稳妥的制胜之策!

我们知道中国人喜欢“赢”。我们在丽江玉龙雪山看到的表演着实无言以表,其恢宏的气势和昂扬的风貌令人难以忘怀。中国这个国家也是如此。2016年2月

|前言|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们在这里首先恭喜大家。你们读到了这本书,我们很高兴,但我们要恭喜的并不是这件事,而是恭喜你读完本书后,将更加深刻地理解“任何人都不应该单枪匹马地从事商业”这个事实。

商业归根结底是一项“团队运动”,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无论你的公司规模是5人、5 000人还是15 000人,无论你的公司是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生产钢铁,还是在硅谷的帕洛阿尔托市研究计算机代码;无论你是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小房间里刚开始创业三天,距离宏伟蓝图的实现还有十万八千里,还是在公司总部第45层的角落办公室里运筹帷幄,都需要集思广益,发挥团队的力量。

商业不是依靠“你”的一己之力,而是依靠“你们”的群策群力,你要尽最大努力去征求他人的建议和想法,获取他人的帮助。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那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如果你正在读这本书,那么你在这一点上会认同我们的看法。在商业问题上,你永远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在商业运作过程中,我们必须以宽广的视野去统筹方方面面的因素,“科技”和“人”对商业产生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它既会受到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也会受到本地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运作是一项非常宏伟的事业,前景难以预测。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能说“终于大功告成,可以高枕无忧了”之类的话。虽然我和苏茜在商界摸爬滚打的时间加起来有81年了,但我们仍然在不断地学习,在这些年里,最近这10年是最开拓思维和令人振奋的。

没错,过去10年对我们而言是最富有教益的,接下来我将详细讲述一下为什么。自从我们上一本书—《赢》(Winning)于2005年出版之后,我们就走上了巡回演讲的道路。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我们不停地演讲和写作,不停地提供商业领域的教学与咨询服务。在此期间,我们深度接触了数十家公司,每一家都在市场和管理领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我们曾经帮助一位中国企业家建立了一家促进外国企业与中国本地制造商实现对接的外贸公司,帮助智利一个家族酒庄实现了经营模式的转型,帮助凤凰城一个新兴的航空航天公司解决了何时上市以及如何上市的问题。上述这些经历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经历帮助我们深刻领悟了当今世界商业经营之道的精髓,窥见了商业经营过程中的艰辛与机遇。与此同时,我们在向100多万人发表演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问答环节中,能够不断地倾听当代商界翘楚们的声音,真正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以及在担忧什么。其实,早在2002年,我们就开始涉足私募股权行业,为众多首席执行官们提供咨询服务,也为数十家私募股权公司提供评估和咨询服务,帮助它们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其中涉及的行业包括医疗卫生、水处理、在线约会网站等。正是在这十来年间,我们成功建立了在线MBA教学机构,即斯特雷耶大学杰克·韦尔奇管理学院。现在,这个学院的学员规模已经壮大到了900人。他们都是商界的专业人才,工作地点遍布世界各地,具有丰富多样的职业履历,为我们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令人兴奋激动的信息,从而拓展、深化和增进了我们对当今世界商业之道的理解。

如果说我们在写《赢》这本书时对商业有所了解,那么在写《商业的本质》这本书时我们对商业了解得更多了,也更深刻了,因为自那时起,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很幸运地能够紧跟时代的变化而不至于落伍。这并不是说我们在过去10年里学到的知识否定了《赢》这本书提出的原则与做法,恰恰相反,我们自2005年以来学到的知识对《赢》提出的原则与做法起到了拓展、更新和强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比较轻微,而有时却比较显著。

事实上,这10年是剧烈变革的时代,是激动人心的时代。当然,在某些方面,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挑战性。这是不可否认的。说得委婉一些,今天的经济增速并不像以前那么快。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大大加强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发展得越来越快。

与此同时,当前这个时代里,创新成果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酷炫的新产品和新科技层出不穷,似乎一眨眼的工夫就有新产品、新科技出现在你的眼前。此外,企业和个人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25年,时任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曾说:“美国人民的首要业务是商业。”今天,近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可以打趣地将他这句话引申为:“世界的首要业务是商业。”几乎每一个人,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在制造、销售、创造或修建某个东西。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无论是老牌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企业家精神都得以发扬光大。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果停滞不前,那么你就危险了。更准确地说,如果停止学习,你就危险了。

一种较好的选择就是不断学习,看看你的企业、团队和职业生涯发生了什么。这会让你激动不已,走上发展和成功之路。

我们的希望和意图是让这本书在学习之路上陪你一程。事实上,这本书将在你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它紧跟时代潮流,实用性非常强,便于即学即用。

你可能想用《商业的本质》来补充自己在传统课堂或在线课程上学到的MBA知识,而本书确实不会让你失望。不过,本书的作用不止于此。本书切合实际,不讲假大空的套话,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商业方面的想法,书里所讲的经营技巧,今天学了,明天就能用到实处,因此,堪称商业领域最佳的基础读物之一。无论是谁,如果想找这样一本书,《商业的本质》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你可能已经读完了商学院的课程,获得了相应的文凭,但你的知识与技能仍然有待完善。你也可能走到了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比如大学毕业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或第一次被提升到了领导岗位上,或开始在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在一家新创立的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就是头号员工,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吧),在这些阶段,了解一些商业管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换言之,本书是为那些不想独自一人闯荡商海、希望汲取他人经验的人而写的。

现在,说了这么多,是否意味着这本书包含了你需要的一切商业管理知识呢?当然不是!我们建议你充分利用每一个可能的渠道充实自己,这些渠道包括同事、上司、电视、网站、报纸、会议、播客以及其他书籍。此外,还要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里寻找值得尊重的专家,跟他们多学学。同时,也要关注与自己存在分歧的专家,借鉴他们的观点。

我们的目的不是将你打造成某个类型的专家,而是汇总当代商业经营之道的精髓,无论你正在从事哪个行业,或者希望将来进入哪个行业,都期望为你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大框架,帮助你理解现代商业的内涵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为此,本书第一部分就是“商业篇”。在这一部分,我们探讨了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企业应该采取哪些组织和运作模式才能在市场上出奇制胜。比如,我们探讨了它们如何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围绕着同一个使命,采取具有高度协同力的行动。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企业如何才能制定出永不褪色的战略,如何在竞争失利的处境下东山再起,如何在低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实现稳步增长,以及如何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灵感(不仅仅是激发研发部门那些技术达人们,而是激发每一位员工)。这部分还分析了商业管理过程中的营销和财务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向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人平添了几分焦虑和愠色,但其实没必要这样。最后,我们探讨了如何做好现代商业经营过程中一个极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危机公关。毕竟,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公众舆论的竞技场是谁也绕不过去的。

本书的第二部分被称为“团队篇”,包含了我们倡导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其实包含了两个必要条件,这两个条件落实的难度都很大,却都很有必要。我们还发现,这个管理模式具有卓越的变革作用,企业采用这种模式之后,往往能够成功地实现良性变革。在这一部分,我们还描述了如何打造一支卓越团队,谈到了如何招聘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以及留住人才。在这部分的最后一章里,我们探讨了如何管理“天才”以及如何与天才“共事”。“天才”所做的工作是你难以企及的,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因为在当前这个技术、脑力和专长日益重要的世界里,劳动分工也越来越深入和细化。这一部分还探讨了如何与远在异地的人共事。据统计,20%的专业人士都是异地办公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这种情况并不一定能让工作变得更轻松或更高效,我们将探讨哪些做法能改变这种局面。

本书最后一部分是“职业管理篇”,探讨的重点是职业管理。其中一章帮你回答“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问题。另外一章探讨了“怎样才能摆脱职业炼狱”,最后一章探讨了你在职业生涯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我们给出的答案当然不是“退休”,而你对此,可能不会感到惊讶。

我们认识到,一般的MBA课程并不包括职业生涯管理。总体上来讲,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商界人士真正在想什么、说什么以及担忧什么,揭示究竟是什么事情使他们夜不能寐(可能你也是如此),以及什么事情使他们一大清早就投入了忙碌的生活。

从事商业经营,要聪明一些,要找对路子。只有这样,这个过程才充满乐趣,业务才能不断增长,生活才能越来越好。此外,还要学会凝聚团队的力量,不要单枪匹马地战斗。

在这里重复一遍,商业经营需要团队力量。

感谢你让我们加入了你的团队。| 第一部分 |THE REAL-LIFE MBA商业篇第一章让痛苦烟消云散

几年前,我们两个去拉斯韦加斯旅行。当然不是去赌博的,我们也不好这一口儿,而是参加国际购物中心协会举办的一次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这个协会拥有6万名会员。

演讲时间定在第二天上午,因此我们抵达拉斯韦加斯的当天晚上就空出来了。如同其他游客一样,我们决定买张门票去看演出,其实我们两人之间,一人对此事很热衷,另一人虽不热衷,倒也觉得无所谓,因此也跟着去了。

那场表演真是太精彩了!50人的管弦乐队阵容强大,烟幕效果异彩纷呈,演员长发飘逸,演唱激情四射,伴唱演员吊在钢丝上,进行着令人瞠目的换装表演,整个演出真是美轮美奂!

然而,欣赏了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就睡着了。

后来,他被音乐声吵醒了,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比分如何了?”

短短的几个字就凸显出杰克是一个真正热爱体育的人,也是热爱商业的人。

体育和商业是一码事,不是吗?二者竞争都很激烈,充满乐趣,但做起来都很艰辛,而且都瞬息万变,是一个无休止的奋斗过程,需要战略和团队,需要细致的分析,总能给人带来惊奇。

此外,无论是从事体育,还是从事商业,选手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赢!

为了“赢”这个目标,品牌经理及其团队会不厌其烦地讨论一个产品的定位问题,以便最大可能地提高销量;三位在大学期间建立友情的同学放弃华尔街的工作,建立了一家小型酿酒厂或推出一款新的应用程序;生产部门的经理可能一早醒来,大脑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提高产量;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可能为了一个职位而花三个星期去面试六位应聘者,希望最终能找到一位近乎完美的人选。

为了“赢”,人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忙忙碌碌,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努力让自己的公司更辉煌。人们一直在努力帮助自己的家人、员工、同事、客户以及所在的社区。

在工作中,人们的生命更有意义。当然,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特定的深度和广度,肯定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但为了充实生命的意义,工作肯定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果一个公司或团队绞尽脑汁,劳心费力,甚至偶尔还会发生争执之后却一事无成,那么这种情况简直太糟糕了。一事无成,就意味着没有进展,没有增长,没有胜出,甚至连个差强人意的结果都没有。

这种情况不是有效的竞争,不会带来什么乐趣,也不是高效的,不过徒增痛苦而已。

然而,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本书前言中提到,自2001年以来,我们在世界各地发表过演讲,听众大约有100万人,几乎每场演讲都设置了问答环节。这些人供职的公司,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新,有的老,有的在重工业,有的在游戏行业,有的在零售业,有的在金融业。其身份包括企业家、公司高管、MBA学员以及个人贡献者。在这些问答过程中,有些问题总是被频频提起,比如“为什么很难将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此外,还有人会描述这样一个工作场景:很多人虽然表面上属于同一个团队,但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似乎又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仿佛不在一个团队似的,从而给团队带来一些不利的结果。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我们商学院拥有将近1 000名MBA学员,大部分都三四十岁了,在不错的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其中,大概三分之一的人都提到在工作中经历过这种“僵局”。

这种窘境实在太糟糕了,不过,这种情况不仅能改变过来,还能加以预防。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协同力和领导力。

协同力和领导力同样重要,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开始本书的探讨之前,先分析一下这两个因素或许是最好不过的。◎协同力:时刻辅佐工作的进行

我们相信,对于阅读本书的大多数人而言,协同力的重要性是无须赘言的。这个理念在管理学界已经存在很久了,得到了无数管理大师、教授、专家和咨询顾问的推崇。

问题是,在现实中,各类企业不重视协同力的持续运用,也没有为了提升企业的协同力而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以至于在提升协同力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被“工作”,即没完没了的、令人讨厌的工作任务清单牵绊住了。

对此,我们是能够理解的。人们总是觉得应该把手头的工作摆在第一位,尤其是在今天这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更是如此。在一天之内,你可能同时面临多个问题,比如你遇到了一位脾气暴躁的客户,需要为新来的员工开展培训,竞争对手掌握了某项可能将你打败的新技术,以及推特上爆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关灾难等等。

但事实上,如果你想摆脱工作中的痛苦,提升公司的协同力就是一条必由之路。在开始工作之前、工作进行期间以及完成工作之后,都要得到协同力的保障。协同力必须时刻辅佐工作的进行。

这就会促使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协同力究竟要协同什么?

答案就是:让使命、行动与结果协同起来。“使命”决定着一个公司要抵达的终点,也就是说,你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去。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要成功完成一项使命,还必须回答好一个问题,即:“完成使命对于每个员工的生活意味着什么?”“行动”是指员工思考、探索、沟通和做事的方式。使命不是挂在墙上招来灰尘、惹人讥讽的牌匾,也不是堆砌一些晦涩的、华丽的辞藻就行了。要完成使命,必须付出切实的行动。“结果”是为了确保整个过程顺利推进。我们所说的结果,是指我们要根据员工是否认可使命、是否推动使命的完成及其工作效率来决定是否给予晋升和奖金。

对你而言,这些要素可能听起来很熟悉,觉得它们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我们前面讲过,协同力不是个新课题。也可能恰恰相反,你听起来觉得很陌生,因为在现实中,真正实现协同力的企业是很罕见的。

但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能向你保证一件事情:一旦具备了协同力,工作中就不会再走弯路或做无用功,而是会一往无前,过程中的痛苦也将烟消云散。◎使命与行动

协同力是一种具有变革意义的力量,每个行业都有这方面的例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私募行业,这类例子尤其多。想想看,凡是进入私募公司法眼的企业,显然都是价值被低估的,要么是管理不善,无力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要么是没有接班计划的家族企业,要么是被成功的母公司忽视的分公司,这些情况下的企业都存在着巨大潜力。

目前,确实存在私募公司交了好运的情况,它们或者发现了一个璞玉式的企业,略经雕琢,便大获其利,或者在其他私募公司为满足投资者财务预期而被迫出售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之际,直接出手收购,然后坐享其成。但这些情况毕竟是少数,在大部分情况下,私募公司都是收购步履维艰的企业,然后劳心费力地为其寻找卓越的领导者。往往它们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提升被收购企业的协同力。

以荷兰VNU集团为例。

2006年之前的10年里,该集团业绩虽不辉煌,却还算体面。到2006年,虽然该集团首席执行官罗布·范德伯格(Rob van den Bergh)在致股东的年度信函中表示自己对集团业绩状况感到满意(该集团旗下的资产包括《好莱坞报道》和尼尔森评级公司),认为集团是健康发展的,但其经营状况其实已趋于恶化。然而私募公司从中发现了尚未开发的机遇,一个由6家私募公司组成的财团斥资120亿美元将其强势收购,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戴夫·卡尔霍恩(Dave Calhoun)出任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戴夫的职业生涯璀璨夺目,担任过多家大型企业的高管,年仅45岁便荣升通用电气公司副总裁,但入主VNU集团后,他忽然发现自己面临的品牌与产品非常杂乱,而之前从没遇见过这种情况。戴夫回忆道:“我到那儿时,公司的使命是‘我们是市场资讯的领导者’。这听起来很好,但它事实上意味着你只要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做好就行了,无法让员工产生大局意识。”

戴夫与其团队立即着手改变这种情况。他们放弃了“VNU”这个名字,改用“尼尔森”来命名整个集团,并明确表示,新的尼尔森集团的使命就是研究消费者喜欢看什么以及喜欢买什么。尼尔森集团要洞察全球消费者的审美视角与购物习惯,做到世界最佳水平。

这听起来令人激动不已,不是吗?

最好的使命陈述就是要这样,既目标远大,能鼓舞人心,又切合实际。

所谓“目标远大”,就像:“哇,太好了,这个目标听起来太棒了,我要努力实现它。”

所谓“鼓舞人心”,就像:“太好了,我知道如果我们努力去做,一定能做到。”

所谓“切合实际”,就像:“这个目标听起来非常合理,我要和我的团队努力实现它。”

就这样,尼尔森集团迎来了破局。还记得吗,我们之前讲过,一个好的使命会让每一名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让所有人为了实现共同的使命而协同奋斗。它为人们描绘了美好的增长目标,包括产品增长、服务增长以及实现全球性的增长,并在此过程中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接下来,我们再迅速地分析一个在制定使命方面颇有启发意义的例子,即纳尔科公司。这是一个多元化的工业企业,2007年被私募公司收购。2008年,私募公司雇用方华德(Erik Fyrwald)出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接手的这个公司拥有12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40亿美元,具有强劲的现金流,而增长情况却微不足道,其公司使命可以简明地表述为:“我们从事水处理业务,这个业务很好。”

方华德上任后的头90天里马不停蹄地实地考察了纳尔科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拜访了大量客户,以期为该公司找到一个制胜法宝,迅速推动变革,取得竞争优势。

令他惊喜的是,该公司6年前开发的一个产品让他看到了希望。这个产品是3D TRASAR系统,旨在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当时,该公司已经完成了4 000套3D TRASAR系统的安装,并投入商业运营,深受客户欢迎。客户十分激动地告诉他这个产品如何节约用水,使他们免于遭受美国环保局的罚款。

方华德将这条消息带给了他的管理团队。他们看好3D TRASAR技术的前景,决定在两年内实现安装两万套的目标。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给整个公司带来了莫大的激励。研发部门将改善3D TRASAR系统的性能作为工作重心,创造了26项专利,满足了客户需求,抑制了竞争对手的模仿。销售部门为业务员开展了新培训,制定了新目标,提出了新激励。同时,该公司还在印度新建了一个3D TRASAR系统服务中心,配备了40名“水大夫”,即水资源处理领域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负责实时监控3D TRASAR系统在世界各地的运行状况,旨在先于客户发现并解决问题。

就这样,纳尔科公司的新使命便应运而生了:“我们为纳尔科的客户提供清洁的水,帮助客户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环境的持续发展。”

纳尔科公司是否在这一使命的鞭策下实现了两年内安装两万套的目标呢?当然!

方华德说:“人们突然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工作,这份工作既能帮助我们的客户取得成功,又能拯救世界,他们对此激动不已。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好创意层出不穷,你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这就是一个好使命的美妙之处。它能让每个人都集中精力,鼓足干劲。

在这个时候,行动的重要性便开始凸显了。

行动非常重要。如果说“使命”是一个公司要抵达的“终点”,那么“行动”就是“交通工具”,也就是抵达终点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行动”环节成为短板的情景,不是吗?比如,一个公司可能会滔滔不绝地讲以客户为中心,但实际上,它的一线员工却讨厌客户。好吧,也许不是非常讨厌客户,只是当客户妨碍他们做想做的事情时(比如耽误他们在下午5点前回到家),他们会用鄙夷的态度对待客户。或者一个公司不断地宣讲要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但其经理层却不以为意,官僚作风严重,从而影响了使命的落实。或者一个公司可能大谈特谈创新的重要性,而一旦有人担着风险搞创新却以失败而告终,管理者便会将这些敢于尝鲜的人炒鱿鱼。

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

让使命与行动实现无缝对接才是可取的。如果一个公司能够真正地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使命,那么其员工的一举一动都会表现出同理心。他们会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给客户,以方便客户在下班时间联系到他们。他们会亲自受理客户关于服务质量不佳的投诉。如果公司允许,他们会将每一个新产品带回家亲自试试,以确保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也许我们说得有点夸张,但是你明白我们的意思。使命和行动必须是同一个链条上密切配合的两个环节。

如果你之前读过我们的书或专栏文章,现在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一直用“行动”,而不用“价值观”这个词。毕竟,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同样的语境下频繁地用到“价值观”一词,甚至你可能认为“价值观”是我们最喜欢用的词。

之前的确是这样,但我们发现“价值观”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词。太抽象了。很多时候,人们一听到“价值观”,就觉得你可能在谈论政治或文化,如“家庭价值观”里面的内容。

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人们在工作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实现公司的使命。我们在这里用的是“行动”一词,唯一的原因是公司的领导者需要以非常公开、非常清晰、非常一致的方式告诉员工怎么做才能完成公司使命。

回到尼尔森公司的案例。戴夫·卡尔霍恩在宣布了尼尔森集团的新使命之后,还宣布了三个有助于完成这一使命的行动。

第一个行动是:拥有开放的思维。委婉地讲,与之前的做法相比,这种做法标志着一种变革。戴夫解释道:“人们认为我们是一个市场研究公司,那么,在市场研究公司里面,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呢?真正聪明的人!他们能够让自己的算法日臻完善,而且不希望其他任何人看到这些算法,以免遭到剽窃。”“但如果我们要在这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了解消费者的一切需求,就必须敞开心扉,拥有开放的思维,乐于接触来自各个渠道的数据,愿意与每一个人共事。”

第二个行动是:拥有整合数据的激情。戴夫相信,尼尔森集团要实现大发展,其员工必须拥有整合数据的激情。这种激情不仅仅局限于“喜欢”的程度,而是“热爱”。整合数据就是将来自各方面的数据放在一起加以综合对比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之所以具有现实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的爆炸式增加。

尼尔森集团之所以能够实现长足发展,还在于它能够将这些信息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客户,让客户理解。因此,为推动尼尔森集团的成功,第三个行动就是: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客户传递信息。

戴夫解释道:“数字世界变得势不可当,海量的数据足以淹没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能够接收到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案例进行的解读,但这样只会让每一个人晕头转向。戴夫说:“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简明易懂、确凿无疑的方式为客户提出建议,我们将成为赢家。”(他们确实赢了。戴夫担任首席执行官的6年内,尼尔森集团的市值增加了两倍,是他上任伊始的3倍。)类似地,纳尔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方华德与其团队也确立了一系列落实新使命的关键行动。第一个就是要对节水拥有“圣战”般的热情。这种热情并不是让员工觉得“哦,节水听起来有点酷”,也不是让员工逢人便讲“我能告诉你我做的工作吗?我通过节水拯救世界”。

方华德解释道:“我们要让员工每天早上一醒来打开电脑看到‘仪表’时就激动不已。”他说的“仪表”指的是纳尔科公司内部网络上的一个显示终端,用来显示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总节水量,也能显示出为每一位用户节约了多少水。

第二个行动是要对业绩增长拥有强烈渴望。这种增长不是个位数的增长。方华德断定,纳尔科公司的使命能召唤一批热衷于提升业绩的人才。这批人既要能发现之前被视为不可能的机遇,扩大客户群体,也要能开拓其他公司望而生畏的市场。2009年,在纳尔科公司所在的行业内,当大多数竞争对手由于害怕中国经济减速而徘徊不前之际,该公司却请一位能力高强、得到实践检验的高管去开拓亚洲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点。这位高管将纳尔科公司的亚洲事业总部从舒适的新加坡搬迁到了上海,并在上海新建了一座办公大楼。这座大楼设施完善,里面包括一个客户及员工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营销中心等。纳尔科公司总部还允许亚洲事业总部不断招募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大批中国工程师,这些工程师们都希望通过帮助重型制造业提高水处理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改善环境。亚洲事业总部的员工规模逐渐从200人增加到了800人。

在大力开拓亚洲市场的同时,纳尔科公司还大力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业务部,为全球天然气、石油和石化行业提供技术领先的工艺处理方案和水处理方案,帮助客户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要提炼一桶石油,就要分离出四桶水,这些水经过净化之后排入大自然。)该公司不仅很快与在墨西哥湾从事深海钻探业务的客户扩大了合作规模,还成功地与更加遥远的客户建立了新的、高效的合作关系,这些遥远的客户来自西伯利亚西部、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尼日利亚、安哥拉和马来西亚。方华德说:“我们石油和天然气业务部的领导者是企业家精神和追求业绩增长的典范,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模范角色,他和他的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显然,方华德和公司内部的很多人的坚定信念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到2010年,纳尔科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双双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让“结果”证明一切

有了“使命”和“行为”之后,剩下的就看“结果”了。或许这个词听起来具有一定的惩罚意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可以肯定的是,有些结果是负面的,比如“降级”或“撤职”。但更加常见的结果是积极性的,比如“晋升”和“发奖金”。不过,无论最后是哪种结果,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即为了确保“使命”得到落实。你可以不厌其烦地向他人讲述你对于使命和行动的要求,但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落实机制,你的要求便无法落到实处,就像树林中的一棵树倒了,却无人听到。

没有落实机制的保障,你的话谁也听不进去。

在处理负面结果时,争议最大的一个机制显然就是解聘员工。大部分领导人都不喜欢这么做,如果他们是正常人的话。不喜欢解聘员工也在情理之中,但有时候,如果下属的所作所为明显背离了公司的宗旨,不符合公司的行动模式,那么无论对公司而言,还是对下属而言,分道扬镳或许都是必要的、最佳的选择。

比如,尼尔森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就曾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辞退了一个颇受欢迎的经理人。这位下属资历深,但思想保守,认为集团不应该,也不能将整合数据作为业务重点。戴夫喜欢这么做吗?当然不喜欢,但他这么做是正确的,这位经理人的出局对其他员工起到了一种教育和警示作用。在尼尔森集团的一次年会上,戴夫没有遮遮掩掩地说“某某人离职是为了多陪陪家人”,而是公开地解释了自己所做的那个决定。他直截了当地说:“我必须明确哪些做法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会受到嘉奖。”

纳尔科公司的方华德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当他阐明了公司使命以及为了实现这些使命而采取的行动之后,就不得不想办法对付一大批持有不同看法的下属。一种常见的抵制意见认为,“那一套之前尝试过了,不适合纳尔科”。于是,在纳尔科公司,也出现了大规模解聘的现象。方华德要求众多高管让贤,在职位最高的100名高管中,超过一半的人被迫让位,空缺由来自公司内外的候选人填补。如同戴夫一样,方华德也不喜欢这么做,在整个转型过程中,解聘高管是方华德最不忍直视的一幕,但作为偌大一个公司的掌舵人,他不可能在转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再去乞求那些根深蒂固的反对者改弦更张。

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一次人事变动比100次讲话更能有力地表明某些行动是否重要以及哪些行动是重要的。

当然,在提升协同力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人事变动作为一种积极的激励手段。哪些人在落实使命的过程中行动给力,就予以晋升,这样就会传递出强烈的信息,对整个公司将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发放大额奖金也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手段—金钱最有发言权,向来都是如此。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采取人事变动或发奖金的形式,只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就足够了。

建立这样一套制度不是很复杂,也不必投入高昂的成本,只需尽可能地触动员工的内心就可以了。这是必要的,而且这种触动每年至少要有两次!经理们要本着开诚布公的态度与员工谈话,分析一下员工在公司中所处的位置。比如,经理人可以说:“你帮助我们完成了使命,不过在有些方面你还有提升的空间。你的做法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不过在有些方面你可以做得更好。你的工资、奖金和前途反映了我刚才说的内容。”

就是这样,这就是协同力的意义。听起来很难做到吗?

其实不是很难,而且你在现实中可能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问听众:“你们中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公司中所处的位置?”能有10%到20%的人举手,已经算是幸运了。我们的孩子与他们20岁左右的朋友供职于受人尊敬的公司,但从来没有受到过绩效考核。其中,有一个女孩子的工资涨了不少,她不明白为什么,就去问上司,而上司只是简单地回答道:“一切以绩效说话。”就说了这么多。

如果是我们听了这个解释,可能不禁会尖叫欢呼(她当时的确也想这么做)。

如果一个公司领导者任由公司使命摆在那里,等待别人去理解、去实现,那么公司就会错失很多大好机遇。领导者应该阐明使命,明确指出员工应该采取哪些行动,然后评估和奖励那些表现出色的员工。

这些说得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我们永远也不会把话说得那么明确。虽然提升公司的协同力并不是彻底洗脑,却仍有很多的公司领导者避之唯恐不及,就是因为他们相信“洗脑说”。然而,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协同力,它就不会健康。◎提升领导力,从今天做起

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实现协同力的一个大前提—领导力。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领导力对激发协同力、消除工作中的痛苦具有关键作用。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个停滞不前的公司想要焕发出新的领导力,那么管理者就必须重建公司的使命、价值观以及结果评价体系,这两者绝对是密不可分的,必须相辅相成。

在这本书的后面,我们将用一章的篇幅去讲领导力。事实上,我们将根据自己的全部经验和观察提出一个新的、全面的领导力模型。该模型对领导力的定义就是不断地探求真实和不断地建立互信。

但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如何消除工作中的痛苦,因此,我们先来谈谈有助于探求真实、建立互信的关键策略。具体地讲,就是五个最为迫切的行动步骤,因为如果你的公司死气沉沉、原地踏步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出潜力,那么你就必须想办法解决现有的问题。你不能把问题拖到明天或下周。

你必须从今天做起!下面是具体做法。第一,领导者要体谅下属

如果一个公司里面有一位傲慢浮夸、妄自尊大的经理,那可能是最糟糕不过的事情了。他可能像个小将军一样,在公司里颐指气使地走来走去,对助手吼来吼去,似乎他的全部工作就是给下属开会以及为上司筹备会议。此外,这样的经理经常躲在象征着优越地位的角落办公室里,就连鸡毛蒜皮类的闲事都要插嘴干预。在历史上,比如在麦迪逊大街和底特律似乎就是宇宙中心之际,这种张扬的做派是非常普遍的。那个时候,这些经理相互抱团,只有在该吃午饭时,他们才愿意离开舒适的办公室,而且是只和其他经理一起吃饭,而不是和下属一起。你会认为这类人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令人伤心的是,这类人根本没有消失。在过去10年间,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人,跟历史上的情况一样,不胜枚举,只不过现在这些人更善于将自己隐藏在技术精英的表象之下罢了。

除了上述这类高傲不羁的经理之外,还有两类人是公司的噩梦:一类是胆小怯懦、工作上畏首畏尾、满口陈词滥调的人;另一类是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的人。你不禁会怀疑这些人为什么每天还要出现在公司。

这些情况是令人抓狂的。如果你想提高协同力,迎来良好转机,那么你要立刻行动起来,摆脱这些境遇,真正同下属接触,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事实上,好领导就像好教练,自己站在场外,看到队员有了出彩表现时,会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当选手们走出赛场时,他们会不顾选手浸满汗水的衣服而给予热情的拥抱,他们还知道如何跟每一个队员打交道才奏效。

我们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地认为,最优秀的领导者在涉及利益时应先人后己。这个理念使我想起了高乐高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克瑙斯(Don Knauss)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这篇采访的文稿刊登在《纽约时报》上。克瑙斯回忆起20多岁时,他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扎在夏威夷。他说:“有一天,我早上5点就起来了,该吃午饭时,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于是快步走到其他士兵前面。这时,一位炮兵军士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过头去。他对我说,‘在野外拉练的时候,应该让作战部队的士兵先吃。有剩下的,你才能吃’。我说,‘好的,我记住了,应该先考虑别人,而不是自己优先’。”

这是一个多好的故事啊!伟大的领导者用语言和行动建立互信和公信力,这些语言和行动无论事关大局,还是细节上的,都会一次又一次地证明领导者尊重下属,以下属为荣。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难以接受呢?有时的确如此,尤其是当涉及真实利益时,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要优先考虑下属,但如果你想让你的团队成为最终的赢家,你就应该这么做,这应该成为你永恒的选择。第二,领导者要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

你认为戴夫·卡尔霍恩和方华德成为各自公司掌舵人之后的18个月里,会多么频繁地谈到公司的使命和需要的行动呢?你认为他们每天谈一次吗?不,他们每一次与公司上上下下的人谈话,都会谈到这些。这种过度沟通是有必要的,不仅仅在你即将启动一个变革进程之际有必要,而是永远都有必要。

在很大程度上,领导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团队找到正确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地向下属解释这个目标,告诉他们我们正处于什么境地,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将奔向什么目标,你在此过程中的位置是什么,你应该做些什么。

哦,我再提醒一下,你要多解释几遍,以便让下属更好地理解。

请记住,你的下属每周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40个小时。这是他们的一种投资。如果你没有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这些投资的价值,那么你就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生命。然而,我们知道能做到这一点的领导者其实并不多。谁喜欢不厌其烦地解释同一个事情呢?准确地讲,谁也不愿意,但如果你想吸引下属的注意力,表明你对下属的关怀,那么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在与下属的关系中有必要这么做,在其他任何一种真实的人际关系中也有必要重复性地讲述一件事情,以便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同时这也是重视别人的一种表现。

此外,不仅仅顶尖的公司需要这样一位“首席解释官”,任何一个公司,无论规模大小,其每一位管理者都有责任这么做,甚至每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也有必要这么做。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人更好地理解公司的目标。请想一想,如果每一个人都理解了,那将催生出多么大的影响力和协同力啊!第三,领导者要为下属的前进道路扫除障碍

你看过冬奥会上的“冰壶”比赛吗?虽然我们尊重那些为这项运动奉献一生的运动员们,但不得不承认,这项运动看起来很奇怪。一名选手掷球时,另外三名队员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扫冰面,使冰壶能够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那些擦扫冰面的选手所做的事情就是竭尽全力地扫除一切影响冰壶接近目标的障碍。其实,优秀的领导者也应该如此,竭尽全力地帮助下属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我这样说,听起来似乎有点像大多数公司里面非常盛行的官僚主义式的废话。在这些公司里面,很多规章制度存在的意义往往只是为那些执行规章制度的人创造就业岗位。当然,我们说的并不是那些必须遵守的法律、安全领域的规章制度,我们说的是那些阻碍进步的繁文缛节。很多管理人员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打击下属的积极性,给下属的前进之路制造障碍。比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可能会说公司去年的业绩不好,大家的工资只能上涨2%。信息技术部的经理更加倾向于按照既定流程做事,而不愿意创新,或者更加愿意收集数据,而不愿意分析数据。公司的律师可能会提出各种理由去说明某些创新的事情不能做。

优秀领导者的职责就是扫除这些负面因素。

要积极清除这几类起到负面作用的人,其中包括阻碍行动者、抗拒变革者以及墨守成规者。这类人的口头禅可能是“我们现在不能这么做”、“我们过去没这么做过”等等。有时候,容忍这些人是没问题的,但记住,只是“有时候”,因为这些人会帮助公司保留一些往日的记忆,也会削弱那种不问内情就默许的文化,但大部分时候,这些人不过是一群自命不凡、自高自大、只知道训斥下属的人。他们的存在只会浪费下属的时间,只会打消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优秀的领导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会拿起扫帚,扫除这些人,通过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认识。第四,领导者要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

一个人是否慷慨,究竟是由先天性的“慷慨基因”决定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呢?科学家可能会告诉你人类是否存在这种慷慨基因,但就我们在这里的讨论而言,慷慨基因是否存在并不重要。我们只知道最卓越、最有效、最令人惊叹的领导者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喜欢给下属涨薪。他们很高兴看到员工成长和晋升。他们会尽己所能地用各种方式庆祝下属的进步,比如给下属涨薪,予以晋升,赋予更多职责,或当众表扬。这些领导者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激动兴奋。比如我们知道这样一位经理,他与一位下属一起做个方案,密切合作了几周的时间,但进展不是很顺利,即便他培训了那位下属好几个小时,下属仍做不出他期待的业绩。后来,有一天早上,那位下属疲惫不堪地迈着沉重的脚步去上班,对这位经理说:“我熬了一夜,请查看下您的邮箱。”这位经理打开邮箱之后,发现附件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方案。这位经理顿时很激动,兴冲冲地跑出办公室,对这位下属喊道:“你做得很好,你做得很好!”他之所以喊得这么大声,是想让每一位下属听到。这种发自肺腑的慷慨赞扬会激发下属的自信,使他们以更大的积极性去服务客户,为团队做贡献。

有时人们会问我们慷慨基因是否普遍存在,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的确见识过这种基因,因为我们毕竟曾经在一些优秀的公司工作过,也曾经与一些优秀的公司合作过,这些公司往往存在着“慷慨”的公司文化,具有这种心态的经理会受到鼓励和嘉奖。但从整体来看,具有“慷慨”意识的领导者可能并不常见。相当一部分的领导者不喜欢用涨薪或晋升的方式奖励下属,可能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他们都是财务或情感方面的吝啬鬼。为了凸显自己的高大形象,他们往往不愿意慷慨地表扬最优秀的下属,而是选择将自己的看法隐藏在心里。比如,我们的一个朋友因不满足于自己晋升的速度而从一家大型媒体公司辞职了,但在与人力资源部的人进行离职面谈时,她得知她的经理其实非常赏识她,认为她是潜力最大的员工。

这位经理从没有批评过我们这位朋友,但也没有充分表达过欣赏。这位朋友告诉我们:“我觉得他从没对我说过一句好听的话。每年我涨薪的时候,他也没解释过为什么。直到我离职前,才从人力资源部的人那里得知我的涨幅是整个公司里面最大的。”

这位朋友的经历可能很常见,但我们希望这种现象不要那么多,因为没有什么比领导者发自肺腑的慷慨(既包括慷慨地给予表扬,又包括慷慨地给予涨薪)更能提升员工业绩和忠诚度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