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怎么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06:13:49

点击下载

作者:卓雅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怎么办试读:

上篇 迫在眉睫的厌学现状

惊叹:综观孩子厌学的现状

如今,孩子厌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厌学孩子的数量日益增多和比例日益增大,根据网上的调查问卷显示,有85%以上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

孩子厌学问题,似乎到最近几年才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却俨然已经成了现代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来自北京部分中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率竟然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

近些年来,厌学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和比例日益增大,根据网上的调查问卷显示,有85%以上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喜欢学习?开玩笑!我们班即使是学习最好的同学也不喜欢学习,大家都是被逼着学的。”

这位网友的说法虽然可能过于偏激,但是从一个侧面客观反映了目前孩子的一种学习心态——在社会、家庭及其他压力下进行逼迫式学习,以致迷失了学习的基本目标,把学习完全当成是一种负担,从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我也知道不好好学习不对,看着妈妈每天为我的学习担心,我心里也不好受。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进学校就烦,老想着什么时候放学。拿起课本就打瞌睡,老师讲的什么根本就听不进去,有时候干脆强迫自己听,可是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

绝大多数有厌学情绪的孩子都有上面的想法,他们的潜意识里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却无力控制自己。厌学的情绪就像烟瘾一样,一旦产生,就很难除掉。

很多家长和老师以为,孩子厌学是孩子的“天性”,只不过是因为“一时的贪玩”,没什么大不了的,“教育一下”就会好的。正是因为这种放纵、轻视的心理,才使很多孩子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有专业人士从某医院了解到,近两年患“厌学症”来该院求治的学生日渐增多,该院2004年接诊的患“厌学症”学生达2000多人,而且目前仍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

该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说:“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感,让部分十六七岁的中学生开始拒绝学习。值得家长关注的是,厌学情绪正向低龄化蔓延,目前来医院咨询、求治的十二三岁的学生有增多的趋势。”

医院的记录又反映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厌学孩子的年龄层次开始变宽。上世纪90年代,孩子厌学作为一种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心理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把研究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这个年龄段。但是现在的数据显示,不仅仅是初中、高中的孩子,小学、中专的孩子甚至是上了大学的青年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状况。

我们都知道,孩子到了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候的孩子出现一些厌学情绪可以说是正常的。但是目前的调查显示,孩子厌学越来越向全年龄段发展,我们不得不走出狭隘的传统观念,重新认识孩子厌学这个问题。

孩子厌学除了在数量上和年龄层次上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以外,另外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厌学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

很多家长和老师可能以为,厌学不就是孩子不爱学习嘛,还有什么表现形式?其实,正是因为这种放松麻痹的心理,才导致很多孩子的厌学情绪由轻到重,由一种正常的青春期情绪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从广义上讲,孩子厌学情绪的表现方式分两类:一类是显性的,也就是厌学的情绪发之于心而表露于外。这一类的厌学情绪往往比较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发觉,并能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缓和孩子的这种心理上的问题。另一类是隐性的,顾名思义,这类孩子的厌学情绪往往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隐藏在心里。他们一般都性格内向、自律性比较强,很大一部分学习成绩也相当不错。但是越是这样的孩子,厌学情绪对其潜在的伤害就越大。调查显示,隐性厌学的孩子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要比显性厌学的孩子高很多。

疑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面对现在越来越多带有厌学情绪的孩子,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更多时候问的是,“这孩子、这些孩子怎么了?”因为问题的“果”表现在孩子身上,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就在孩子身上找问题的“因”。“以前连饭都吃不上,可是那时候的孩子一听说可以上学都两眼放光;现在条件好了,可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

——一位从教四十多年的老师“我们平常省吃俭用,从来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但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却从来都是全力支持,家庭教师、辅导班、电脑,只要是对孩子有用的,我都努力让孩子满意,可是这个孩子,却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一位工薪阶层的家长

很多家长,尤其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家长在小时候都曾有过有学不能上,无钱读书的经历。在他们眼里,孩子厌学,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这么好的经济环境,这么好的教育条件,为什么竟然会有这么多孩子产生如此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到了发展成为心理疾病的地步。

为什么条件好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下降了?现在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2004年10月,河北省某市的两名中学生,他们因对原学校的教育制度不满,并且曾和老师发生口角,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相继离开课堂。

一位从事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老师,专门为他们制定了一个“寻梦之旅”方案。10月7日,他们从石家庄步行,历时9天,到达北京。通过9天的特殊经历,这两位孩子重新树立了继续学习的信心。

发生在这两名中学生身上的这件事,不过是无数校园故事中的一个缩影,只不过因步行进京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而蒙上了一丝趣味色彩。庆幸的是,两位一度迷失方向的孩子,在石家庄至北京数百公里的步行旅程中,找到了将学习进行下去的动力。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为两个孩子解决了厌学的心理问题而高兴,同时,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这两个孩子如此厌学,以至于到了非要退学的地步?

两个孩子都与老师发生过冲突,显然这是退学的原因之一,但是绝对不是主要原因。从周围同学和老师当中了解到,这两个孩子都个性鲜明,却又不愿意盲目从众,我们不妨听听其中一个孩子的心声:“学到的东西80%在现实生活中都没用。”

或许这个心声表达得还不够准确,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倾向性,或许这个心声只是校园中千千万万学生中比较个别的,只是千万个孩子心中无数个声音中的一个。但是我们是否去认真地聆听过孩子们的声音?有谁会把孩子们头脑中的一些古怪想法与念头当回事?

面对现在越来越多带有厌学情绪的孩子,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更多时候问的是,“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因为问题的“果”表现在孩子身上,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就在孩子身上找问题的“因”。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张单纯的白纸,外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使孩子在个体上产生了不同的差异。所以说,面对孩子厌学这一问题,我们不应该只顾着责问,孩子究竟怎么了,而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环境是否出现了问题?

虽然两个孩子的厌学事例并不具备普遍性,但我们的学校、家长、社会各界必须一同进行深刻的反思。学校面对孩子们迥异的心灵与开放的思维,显然无所适从、无能为力,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学校的失职吗?如果学校只是负有向学生们灌输知识的职责,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否有些太简单、太盲目了?

由此进一步思考,在两个孩子不得不采取步行进京除厌学病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单向的教育,即对知识的教育远远重于对心灵的启迪,对共性的训练远远重于对个性的开发,在这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中,那些有着鲜明特点与强烈个性的孩子们当然会感到生活压抑,厌学也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两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在更广阔的课堂里,他们通过徒步旅行、感受人生这种开放方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我们却依然有足够的理由为两个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如果他们的个性依然鲜明,而学校的教育模式也依旧,那么二者之间因为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还是不可避免。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依然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注意培育那些年轻的心灵,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学生生长出与他们同样的烦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成年人去认真思考。

探询:我们必须找出孩子厌学的根源

要想解决孩子的厌学心理,家庭教育是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甚至可以说,对于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来得更重要。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已经认识到了孩子厌学的严重性,并努力改变从过去一味地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转到如何使孩子健康成长。

幸福的原因大都相似,不幸的原因往往不同,要想彻底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在众多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当中,家庭因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只是近年来的事情。

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教育经费的日益提高,大多数的家长都把对孩子的关心转移到如何为孩子积累更多的教育资金,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上,却忽略了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好、最重要、影响力最大、教育时间最长的老师这一基本的事实。很多孩子的厌学都是因为和家长缺乏必要的交流或者无法与家长进行交流所造成的。

要想解决孩子的厌学心理,家庭教育是起点和基点。要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来得更重要,因为我国目前虽然强调发展素质教育,但是无论如何,学校教育都是以教授知识为主。而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的家庭教育,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简单点说,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既包括道德品质上的,也包括性格的成型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等等。

如何从家庭教育上避免孩子的厌学情绪呢?以下几点可供家长们参考:(1)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必须以融洽的家庭关系和温馨的家庭气氛为背景。父母要平等地对待孩子,真正做到与孩子的平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影响不再是靠家长的地位和尊严来维持,而是依赖由感激、敬佩、亲近、热爱等情感因素而形成的非权力影响。如果子女经常被迫屈服于父母的威严之下,就很难建立起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更不可能有亲子之间的那种尽在不言中的心心相印。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儿女的教诲往往演变成为一种毫无亲情的训导和冷酷的斥责,教育的结果不仅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甚至还会在孩子的心田打上一道道被伤害的烙印。一对聪明的父母一定会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作为家庭建设的头等大事,它能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父母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家庭教育没有严格的教与学的对应关系,也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全靠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和家人相处时的潜移默化。父母给予子女的教诲即使博大精深,也只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循循诱导才能沁入孩子的心田。空洞无物的说教不能为孩子所接受,生硬地灌输也会令孩子平添反感,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要耐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以爱为推动力,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孩子难免犯错,家长必须冷静面对,任何急躁的情绪或者放纵都是有害的。暴风骤雨式的惩罚,只会使孩子遭受摧残,从而对家长产生反感,对学习产生厌烦。

家长教育孩子时更要有信心。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孩子处在心智发育的阶段,接受新的东西很快,只要循循善诱,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当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长、爱好,不能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看待他们,要求他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发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对自己也有信心,不易产生厌学的情绪。(3)以身作则,从己做起“有其父必有其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些俗语,虽然有些片面,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长的修养与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自然的老师,家长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家长喜欢赌博,赢钱了便在孩子面前说:“学得再好有什么用,我一把牌顶得上博士一个月的工资。”家长经商,在孩子面前说:“这个社会门路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经商的头脑,学不学习根本用处不大。”不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

事实上,家庭教育对家长自身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如广博的知识、多样的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等等。如果想让孩子热爱学习,家长就必须增强自己的素质,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4)避免错误的教育方法

提到错误的教育方法,首先是打骂和体罚。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棍棒下面出孝子。只要孩子有一点过失和错误,不是打,就是骂,打骂后还要罚站、罚跪、不准吃饭。事实上,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而变得更倔强、暴躁,更不听话。打骂、体罚只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坏的影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也更加不愿意学习。

其次是溺爱、迁就。有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他要怎样就怎样,只要孩子提出来,家长有求必应,千依百顺,不管他的要求是否合理。其实,这是害了孩子,使孩子变得骄横任性,为所欲为,蛮不讲理。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品德败坏,不可收拾。

还有哄骗、利诱,也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如孩子不喜欢写作业,妈妈就哄他:乖乖,好好写作业,妈妈给你买玩具,第二天又答应买别的东西,但实际上一样也没有买过。孩子就知道了妈妈是骗他,他以后就不听妈妈的话了,也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拥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一般身心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很强,发生厌学情绪的情况就会少很多,即使是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也很容易经过引导教育恢复良好的心态。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从家庭教育上去避免孩子厌学情绪的产生。

当然,学校教育中某些不完善的地方是引发孩子厌学情绪的直接原因,比如:

学习过于枯燥。像走读的学生的生活往往是两点一线:从家到学校。而住校的学生则是三点一线:从宿舍到食堂再到教室。很多厌学的孩子都有这样的说法:“家是一座监狱,学校是另外一座监狱,我们的命运就是从一座监狱到另外一座监狱。”简单的生活如果再加上枯燥无味的教育、学习环境,在数年甚至是十数年的读书过程当中,很难不产生厌倦甚至是厌恶的情绪。所以,注意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多样性,让孩子乐于学、愿意学,是缓解孩子厌学情绪的最直接的方法。

待遇的不平等也会造成孩子厌学。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相应的制度。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而对教学质量(这里说的质量是狭义上的,专指学生的成绩)差的教师则通报批评。这种制度对教学成绩的提高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却很容易使教师对不同成绩的孩子产生不同的看法。对一些成绩好的孩子,即使是有一点点小毛病,也可以宽容。但是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却不能够给予足够重视,有意无意之间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尤其是相当努力但是方法欠佳的孩子很容易因此受到打击,产生厌学情绪。

青春期的躁动,处理不好也可能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较大的变化。情绪也容易变得急躁,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性格上最叛逆的时期,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引导,让孩子平稳度过这一段时间。13~17岁是孩子厌学比率最高的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影响和侵蚀,早恋问题、学习目的问题、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都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应试教育的压力过大,也是造成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孩子,甚至很多家长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如果你考不上大学,那么你“这么多年的书就白读了”。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每年都呼吁要给孩子减压,但是我国目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不仅仅是一个体制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同来努力,逐步缓和、改善,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应试教育还衍生出一个新的厌学群体——大学生,考上大学以后,很多孩子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加上以前一直埋头学习,对生活上、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根本不了解,忽然来到大学这样一个宽松、开放,与中学生活迥异的环境当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现在每年有5%~10%的大学生因为厌学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离开拼搏十数载才进入的大学校园。

最后,社会对孩子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信息越来越发达,一堵高墙隔开两个世界的时代早已不存在了。学校与社会的分水岭越来越模糊,孩子们受到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固然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很有好处,但是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加上孩子的自我控制和分辨是非能力比较差,很容易迷失自己。如何让孩子在不耽误学习的同时顺利融入社会,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家长的重视。

中篇 深挖孩子厌学的顽症及解决方法

一、孩子厌学的十三大顽症

最近两年,互联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必然产物,每个孩子将来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网络的影响,早点让孩子接触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认为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是洪水猛兽,吞噬了孩子的健康、学习的兴趣,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在后面的章节当中再做详细的论述。

综合上面的分析,孩子厌学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上、社会上的原因。孩子厌学到底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就应该找出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可能是一两个方面的,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逐一地分析问题,再逐一地解决问题。孩子厌学的情绪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所以在缓和孩子厌学情绪的时候,也不可操之过急。只要我们充满爱心、信心、恒心去关心孩子,考虑孩子的感受,解决孩子的难题,每一个厌学的孩子都会变成一个健康、开朗、好学、上进的好孩子。

1.过犹不及:即便神童也会厌学

很多家长因为自己急功近利,常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长此以往,使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种来自家长、老师“过犹不及”的错误教育方式,并非是在挖掘孩子的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对孩子潜力的一种扼杀。

当今社会,孩子的学习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做家长的心,父母都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将来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社会的精英。于是,家长就迫不及待地向孩子身上施加起了砝码。

近年来,关于“神童”的报道越来越多,可谓遍地开花,并大有蔓延之势,一时间中国似乎已经迈入了神童年代,各个地方的神童层出不穷。孰不知,许多那些所谓的“神童”,竟是成年人用残忍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这样的孩子在某一科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谁研究过他们的内心是否快乐?他们取得了本应在成年再取得的成绩,却永远失去了本应充满欢声和笑语的童年。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孩子因为父母、老师采取了“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使其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学习、高心理压力的状态,自然而然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表现为轻者沉默寡言,对学习丧失兴趣;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虽然每个为人父母者都知道揠苗助长的危害,但是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虚荣心的驱使下,许多父母依然大兴揠苗助长之风。很多家长让孩子过早地学习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知识和技能:背唐诗、学英语、学乐器……却无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甚至强迫孩子加入到补课大军的行列,而其目的就只有一个——人为地制造神童!

可创造神童运动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看看泪的教训就知道了。

一个叫欣欣的孩子,就是在父母的神童梦下逐渐凋零的典型例子。

欣欣从小开始就表现出了数学方面的极高天赋,2岁就能从1数到100,而且能够做对1到10之内的加法,3岁已经学会了简单的乘除运算。很多人都夸欣欣聪明,说欣欣是一个数学神童,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数学家,说不定还会成为陈景润第二。欣欣的父母也因此非常开心,决心把欣欣培养成才。于是欣欣的爸妈就让小小年纪的欣欣经常上各种各样的数学班。而欣欣也不负父母的重望,在一次又一次的数学比赛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

欣欣一点点长大了,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了,11岁开始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厌烦那永远上不完的数学班,厌烦那些永远做不完的数学题,厌烦那一次又一次的数学竞赛。于是欣欣就偷偷摸摸在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和同学去打乒乓球,因为在打球的时候他感到很放松、很快乐。

可是当爸爸妈妈发现欣欣的这一爱好时,非常愤怒并警告欣欣:“以后不许打球。”面对爸爸妈妈的坚决反对,欣欣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但是也没有办法,只得每天回来就看书,连家门都不能出一步。但是欣欣已经对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厌烦情绪,他总会想着此时小伙伴们打球的情景。可想而知,欣欣的成绩一再下降。

面对孩子的退步,欣欣的父母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他们坚决要实现自己的神童梦。他们要求欣欣每天回到家除了看书、做题之外,电视、故事书等一律不准看,更不要说打乒乓球了,就连洗个袜子,妈妈也会一把抢过来,说是浪费时间。

结果,父母愈是严厉,欣欣愈是叛逆,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淡,最后欣欣宁可坐着发呆,也不愿意学数学,其他的科目更是懒得理了。

最终,欣欣父母的神童梦也没有实现,而且把欣欣给毁了,欣欣再也不愿意接触学习,他厌烦学习、厌烦父母,甚至也厌烦社会,变成了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生”。

欣欣的故事,值得所有怀着神童梦的父母去思考,如果欣欣的父母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循循善诱、尊重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结果肯定不一样,欣欣是具备成才的资本的。父母们一定要明白,神童可以发现,但绝不能一味地去创造神童。

世界上确实存在神童,这不能否认,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真正意义上的神童毕竟只是极少的特例而已。如果不顾一切执意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所谓的神童,虽然孩子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另一方面,孩子却彻底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失去了童年所应该享有的自由和快乐,对于学习,也很容易产生厌倦和逆反的心理。欣欣就是最好的证明。

和欣欣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也曾被神童化的小康。

1983年出生的小康2岁时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4岁学完初中全部课程。在小学,小康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小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也跳过了他的童年。而这一切,都伴随着小康妈妈的理想。儿子取得的赞誉不断膨胀母亲的理想。母爱从此像掘井机一般没日没夜地挖掘着小康的潜力。在小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

13岁时,小康以高分考进湖南某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小康又顺利考上了北京某著名学府的研究生。这以前,小康一直是在母亲的监督甚至是监视下学习的,从内心里讲,他早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甚至恨自己的妈妈。到了北京以后,妈妈无法再跟随他、监督他的学习,厌学的情绪终于开始爆发——小康出走了。母亲千里迢迢地从湖南赶到北京,费劲周折才找到孩子,可是小康却再也不愿意去读书。

电视台记者采访小康的时候,小康说:“我似乎懂的东西比别人多很多,可是对有些东西却一点也不懂。我很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迷惘,是“天才”类孩子厌学的突出表现,孩子的这种迷惘情绪主要是因为他的知识体系、年龄层次和现实环境严重脱节造成的。

北京的一家心理研究机构做出的调查显示:“天才类”学生的厌学情绪都是由于父母或者老师的过分压制、没有任何个人空间所造成的,无一例外。

这类孩子一般天资聪颖,父母又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资金和精力,所以孩子在考试、升学上并没有太大压力。但是父母的期望却远远不止是考试那么简单,一旦孩子在考试中轻而易举地取得一定成绩之后,父母就自然地提高了自己的期望值,并强制孩子去完成它。这样强制性的灌输,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而且“天才”类孩子的厌学情绪有一个特点,就是这类孩子的性格一般都是外柔内刚,不像一般孩子一旦有了厌学情绪就很自然地表现出来。“天才”类的孩子一般都会把这种情绪掩藏得很深,但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超前教育确实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对全国几千例进行超前教育、培养“神童”的个案调查当中发现,孩子取得一定成绩的占70%,另外30%则比以前成绩更差了。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有80%以上的“神童”出现了厌学情绪,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纵观“神童”的成长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父母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第二阶段是父母开始进行“拔苗助长”式的培养;在这两个阶段中,往往孩子厌学、叛逆的情绪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当孩子的自身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到不堪重负时,错误的教育模式导致厌学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发生,这时候往往已经是悔之晚矣。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这一点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一提起爱因斯坦,人们都会肃然起敬,他几乎成了科学的化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3岁才开始讲话,曾被人认为是个反应迟钝的孩子。直到中学时,有些教师还认为他长大了不会有出息。在他中学的成绩单上,除数学优秀之外,其他学科均属低下,因而在1894年遭到了退学。后来,爱因斯坦离开德国,于1895年去苏黎世投考瑞士联邦工业大学,但未被录取,只得转学到一所中学……读到这里,没有人再相信爱因斯坦是天才或是什么“神童”了吧?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上去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的人,却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其实,就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家长眼里出神童。家长们的“神童情结”是很可悲的。因此,我们成年人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用平常心来看待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本该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快乐地成长,不要不切实际把过高期望押宝在孩子身上,否则就会给孩子带来莫名的精神负担,自然厌学也就成了孩子必然的结果。

2.过高期望:孩子厌学的导火索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可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当中,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成为自己的“替身”或“傀儡”。

著名教育专家蔡芹老师说:“家长们总是在忙着为孩子编织梦想,却很少问孩子是否愿意接受这个梦想,也不在乎孩子是否有自己的梦想。”

老王小时候被周围的人称为“神童”,但是因为家境贫困,小学没念完就辍学打工了。为此老王一直耿耿于怀,认为命运对自己太不公平,如果当时能够一直读书,现在一定能够有所作为,而不是成为一个仅仅靠体力劳动来维持生存的普通工人。

孩子小王出生以后,老王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王身上,绝对不允许自己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完成自己小时候未实现的梦想,老王殚精竭虑,把自己的一切都付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从来不肯让孩子做一点家务,给孩子请最好的老师,上最好的学校,当然,对小王也是严格要求。

小王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绩在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小王性格内向,除了学习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别的兴趣,也很少和别人交往。到了初三,老王更是勤加督促,生怕孩子因为一时的大意考不上重点高中,毁了孩子以后考大学的前程。

但是令老王意想不到的是,当某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寄到的时候,一向乖巧的小王竟然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对不起,爸爸,我真的好累。我觉得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不是自己,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朋友,除了不断地学习、学习、学习,我一无所有,您的意志就是一切,我就是另外一个您……我真的好希望能让您开心,可是我真的无法忍受现在这样的生活了……”

老王疯了一样寻找自己的孩子,两个月以后终于在异地的一个城市找到了身心俱疲的小王。虽然小王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但是却再也不肯去上学了,而且一看到书本就头疼、恶心。在老师的建议下,小王去看了心理医生,诊断结果是得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老王欲哭无泪:“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啊?!”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可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当中,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成了自己的“替身”或“傀儡”。

相比老王来说,著名的绘画大师毕加索,在对待自己的梦想与孩子未来的方面,就聪明了许多。

毕加索的女儿名叫芭洛玛。像所有希望孩子继承自己事业的父母一样,毕加索也非常希望女儿将来能够成为世界顶级的绘画大师。所以,在芭洛玛还很小的时候,毕加索有意识地对女儿进行绘画启蒙,经常让她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玩耍,鼓励她在画布上涂抹。有客人来访,谈论画艺或作品的时候,毕加索也常常把她带在身边,还经常带她参观各种美术作品展览。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启迪中,小芭洛玛也在耳濡目染中渐渐爱上了绘画艺术。

然而在小芭洛玛14岁的时候,她突然间对绘画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极其厌烦的情绪。但是懂事的她又不忍心让父母失望,所以她常常一个人背着父母暗暗伤心、流泪。细心的母亲发现了小芭洛玛的变化,并将小芭洛玛的情况告诉了毕加索。刚开始的时候,毕加索看到自己多年来为女儿付出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心里很难受,但是他很快就想通了。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和不喜欢做的事,做父母的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按自己的设想去做事呢?于是他不但没有责怪女儿,反而安慰她说:“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应该由他自己去摸索。虽然你是我的女儿,也没有必要非要像我一样,你有什么兴趣和追求,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不要有什么顾虑,你的爸爸、妈妈会永远的支持你。”

小芭洛玛听了父亲的一席话,心彻底地放开了,她知道自己可以卸下父亲的梦想之山前进了。上中学的时候,她爱上了珠宝和服饰设计,为了这个梦想,她又一次走进了父亲的画室,虚心地向父亲求教。她知道,这次她不是为了父亲的梦而是为了自己的梦在奋斗。在艺术的海洋里游弋,她的心情欢畅,流连忘返。后来,在自己热爱的行业,芭洛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了一位名家。

如果期待孩子实现自己愿望的父母都能像毕加索那样以洒脱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从而使孩子也能以洒脱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那么,你的家里也一定会充满孩子童真的欢笑,充满属于你和孩子的快乐和幸福,孩子也一定不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反而会更加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和成才。

相关资料显示,一些城市的孩子有10%至15%都存在“学艺忙”现象,除了要完成基础的学习任务以外,还要完成父母强加的一些课程。按照教育理论来说,兴趣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应该是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可是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如此。我们对20多个城市的近万名参加各类“兴趣班”的孩子进行了调查,孩子自愿参加兴趣班的比例只有不到10%。

听听家长的心声:“上兴趣班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给她一个较高的起点。现在社会上已形成了这种风气,别的孩子都在拉琴、画画,你的孩子不学,就比别人落后一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孩子可塑性强,从小学点文艺特长,对以后的考试、求职都有帮助。”一位软件工程师说。“让孩子学乐器其实也在圆我的梦。我从小很喜欢音乐,但那份理想因为家境贫困,过早地破碎了。如今,在女儿身上,我想弥补埋在心里的那份遗憾。”一位化工工人说。“俺们大人没学好,孩子可不能再荒了!”一位农村来京务工的家长说。

……

看看孩子的现状:

彤彤今年只有12岁,但她在双休日就像上紧了的发条——妈妈给她报了4个“兴趣班”:周六上小提琴课、书法课,周日上午要到少年宫学习围棋、下午学习剑桥英语。第一周,彤彤还觉得挺新鲜,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完全没了玩的时间,开始对这些课程“深恶痛绝”起来,不仅如此,连学校的课程也不愿意学了。

7岁的赵明从河南农村来到北京,妈妈让赵明同城里孩子一样上了“兴趣班”。说起自己的“兴趣班”,赵明并没有表现出快乐的样子:“我爸妈没有稳定的工作,但还是给我报了电脑、美术班,我应该好好学。妈妈常常说,只有有了一技之长,以后才会比爸爸、妈妈强。而我现在就已经开始讨厌那些所谓的‘兴趣班’,更讨厌学习。”

……

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调查当中,看出这样一个可怕的事实:家长们大多存在一定的功利、务实心理,为孩子将来打算,怎么考大学,怎么找到好工作,怎么赚钱等等。而孩子们大都强调个性,不希望被束缚,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家长给的压力过大,与孩子的兴趣不符造成孩子厌学是我国孩子厌学的一个主要诱因。

3.自卑:令孩子更加厌学

严重的自卑心理也可能导致孩子的厌学。根据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自尊心越强的孩子在受到打击以后,就越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使孩子讨厌自己,从而讨厌学习,讨厌一切。

很多家长追求完美,无法面对孩子的短处和缺点,一味地要求孩子出色,有一点不对自己胃口,就训斥、辱骂,最后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芳芳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芳芳又是独生女,因此,爸爸妈妈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希望她和他们一样有知识,甚至比他们还优秀。于是从芳芳很小的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给她制订了发展计划。当芳芳刚会咿呀学语时,父母就教她念英文;等芳芳长到三四岁时,她每天的时间就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如早晨起床要练声,上午学知识,下午学跳舞,晚上学钢琴。芳芳的爸妈希望芳芳成为一个才女,所以对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芳芳起初的表现很出色,走到哪儿她都是一个活跃分子,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在德、智、体等方面,她都不会落于人后,但这样仍不能让她的父母满意。因为父母给芳芳定的标准是第一。每当芳芳拿着自己还认为满意的成绩单高高兴兴地回家时,得到的总是父母的训斥:“这道题怎么能错呢?这么简单,真是笨呀!听到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芳芳伤心地低下了头。

有一次,芳芳参加了全市的歌咏比赛,拿了三等奖,下台之后,她高高兴兴地向爸爸妈妈跑去,没想到面对的却是父母冰冷的面孔:“你听听人家获一等奖的那个小朋友,嗓子多甜美,表情多自然,可比你强多了。拿了个三等奖,有什么自豪的,你真让我们失望。”

可怜的小芳芳,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小芳芳慢慢地变了,她总是一个人独处,很害羞、胆怯,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上课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就是老师让她起来回答,也总是含含糊糊,犹犹豫豫,总是说我不行,我不知道,再也看不到小芳芳那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的样子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芳芳真的变成了一个对学习不开窍的笨孩子。

可以说,芳芳厌学,甚至产生厌世的结果,完全是由芳芳的父母造成的,父母都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孩子一点点的不足呢,用尖刻的话语,把孩子逼下了自卑的深渊。

对于这样的案例,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很多人都曾遇见过。近期,某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6岁的婷婷在一所普通中学读高二。因为家长希望她能够考大学,父母不惜金钱托人走关系,终于办好了让她到一所重点高中借读的手续,可婷婷就是不愿去。父母做她的思想工作,她也不听,有时候甚至说:“你们明知道我笨,还让我去重点高中借读,还不是丢脸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婷婷的倔强、任性,让一旁的父母无法劝导,生怕她走极端。后来,婷婷连本来上的那所中学也不去了,成天在家躺着,无所事事。

这到底为什么呢?

据媒体事后了解,原来婷婷的父母一直对孩子期望很高,很小的时候就逼着让她背诗、写字等。婷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成绩还是可以的,但就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于是,父母每次教训婷婷的时候,总是“笨”字不离口。

后来,父母好不容易让她进了一所重点初中,婷婷也努力过,但是成绩却是越来越差。婷婷说,老师不喜欢她,同学瞧不起她,父母每天在家唉声叹气。中考失利后,她进了一所普通的学校。

再后来,就出现了案例开头的结局。

孩子天生的自卑我们无话可说,如果说是因为成年人的讽刺给孩子带来了后天的自卑,那就太可悲了。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重视起来。

另外,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因自卑导致孩子厌学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贫穷。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般来说,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孩子懂事一般都很早,因为他们更大程度上知道父母的艰辛,所以他们一般不会把兴趣放在玩乐或者其他事情上,只想通过好好学习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存状态。

但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家庭贫困的孩子很明显地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吃苦耐劳,学习用功,成绩优异;另一部分则厌学、逃课、迷恋网络和小说等,学习一落千丈,甚至不得不离开校园。

小雅的家在农村,在小学时期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宠儿,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因为小学中很多孩子都和她相似,所以她也没觉得什么。

后来,小雅顺利地考上了全市唯一的一所重点初中。到了学校以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和别人的生活水平相差这么大。同学们都有手机,穿名牌衣服,节日和生日请客送礼,班上不少女生的生活费一个月达千元,而她却还在为生计发愁。

于是,严重的自卑心理让小雅不敢和同学交往,甚至不敢去人多的地方。逐渐对未来也失去了希望,越来越不想上课,成绩一落千丈,初二下半年期末考试,竟然全班倒数第十一名。

有一次,小雅的父亲骑着家里唯一一辆旧自行车,行驶了数十公里为的是给小雅送过冬的棉衣。不巧,当时的小雅和自己的同学在宿舍门口聊天,同时出现了两个情景,一个是同学父亲的一身西装革履,驾驶名牌小轿车;另一个就是小雅父亲的破旧棉袄,脚蹬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于是,两个格格不入的情景顿时让小雅的强烈自卑感油然而生。

后来,小雅的成绩一直徘徊在全年级后20名,自己的话语也少了,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少。

再后来,小雅为了追求虚荣,结交了一个社会上的小青年,并染上了毒瘾……

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孩子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竟然发展成一个倒数第一名的学生呢?我们可以从小王的一段日记里获得一点启示:

……我一直拼命地学习,天真地以为只要学习好,一切就会好起来,上初中以后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即使我再努力拼搏,依然改变不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命运……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教育心理学家分析说:一般来说,家庭贫困的孩子要比家庭负担小的孩子承受更大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压力可以转变成为动力,现在流行的挫折教育就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手段。

专家分析认为,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的学生,与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均有所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可判知的心理空间。他们中一部分人常常表现出自卑、孤僻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

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作为父母有责任让孩子自信健康地成长,使孩子热爱学习,具有求知的欲望,从而远离厌学的侵扰。

4.家庭纠纷及暴力:扼杀

孩子求知的欲望

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之间的争吵及敌对的情景,缺乏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爱,使孩子极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应,具体表现为情感的脆弱,易激动、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没有幸福感。严重者可能会表现出病态的人格特点,如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表现得敏感多疑。在这种情形下,更不要说孩子可以专心学习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方向和根本。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孩子比做正在成长的小树,而家庭环境就是小树成长的土壤,如果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小树自然就很难茁壮成长了。

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之间的争吵及敌对的情景,缺乏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爱,使孩子极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映,具体表现为情感的脆弱,易激动、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没有幸福感。严重者可能会表现出病态的人格特点,如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表现得敏感多疑。在这种情形下,更不要说孩子可以专心学习了。

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婆媳之间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和谐才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而不是纠纷。

小光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开始,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艰苦了一些,但还是其乐融融的,每天上学小光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父母也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小光在学习上碰到了什么问题,父母总是会耐心地帮他解决。这样的日子一直陪伴小光考上重点初中,而且成绩依然很优秀。

过了一段时间,小光的父母看到周围很多邻居都经商发了财,再看看自己仍然家徒四壁。于是,小光的爸爸妈妈也心动了。富有经商头脑的爸爸很快就在生意上小有所得,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好了起来,经济的好转本来应该给这个和谐的家庭锦上添花才对,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小光的妈妈迷恋上了麻将,天天晚上吆五喝六地玩到深夜甚至玩通宵,而小光的爸爸则在外面包养了情妇,很少回家。原本和谐的家庭被不和谐的音符所打断,父母两个人只要见面就吵架。小光有了以前没有的名牌衣服,有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花不完的零花钱。但是却失去了往日的欢乐。

每次放学回家,不是看见父母在吵架,就是看见妈妈在乌烟瘴气地打麻将,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学习,更别说学习上有问题去向爸爸妈妈求助了,就连上课的时候小光也在担心晚上回家是个什么样子,自然也就经常走神,听课不认真。

后来,小光再也不愿意看书了,渐渐沉迷上了网络游戏。

每当老师去小光家家访时,问他生活和学习情况时,小光总是忍不住哭着对老师说:“我好想回到以前那样的日子,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同学们都羡慕我家里有钱,可是,有钱有什么用,现在爸爸妈妈时间都用在了打架上,哪还有时间理我……”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两个人走到一起本来就不容易,平常的一些小摩擦应该互相忍让、包容,培根说过:“争吵是最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何况还有孩子,夫妻间的矛盾,千万别让孩子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即使是夫妻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毕竟孩子还是未成年人,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成长和学习。

除了夫妻关系紧张外,婆媳关系不和也是中国家庭难以解决的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总是让自己疼爱的儿子和孙子成为无辜的牺牲品。下面是一位小女孩写的日记:

……妈妈和奶奶在家里长期冷战,而且每次吵架总是让我去评理。一边是疼我爱我,从小照顾我的奶奶,一边是在外面累死累活赚钱把我养大,供我读书的妈妈。两个人都是我最亲最爱的人,我该怎么办啊?而且每次回家都看见妈妈和奶奶阴着脸,心里确实很难过,也没心思学习,甚至开始讨厌学习。

现在我经常跑到同学家里过夜,妈妈打电话找我,我也不愿意回那个家了。

……

这个小女孩的日记的确触人心弦。可能大人都会觉得,我们有矛盾是我们的事情,和孩子没关系,我们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实际上孩子却是家庭纠纷中的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在我们调查的12000个家庭当中,有1500家左右家庭纠纷严重的,这些家庭的孩子厌学率高达95%以上。

家庭里不断的激烈争吵和高度的紧张气氛,特别是父母处于激动状态下并未顾及到孩子的情况,甚至把孩子当出气筒,这更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从心理上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另一方面父母自顾不暇无人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使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怀照顾,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亲深切的爱,放任自流。学龄越大的儿童对家庭矛盾越是敏感,受到的影响也越大。

因此,厌学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问题,有时候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近几年,社会上对家庭暴力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实家庭暴力是家庭纠纷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

对孩子而言,最直接的家庭暴力就是体罚,很多家长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原则,动辄就对孩子拳打脚踢。孩子考试失误了,要打;孩子出去和别的孩子打架了,要打;甚至孩子起床晚了,也要打。

某省一所中学的老师在某教育报上发表了一则短文,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每次学校大考结束,都会有不少孩子不敢回家,因为肯定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这位老师生气地说:“其实,打骂孩子根本不可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恰恰相反,孩子在恐惧当中反而更不能集中精神学习了,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造成离家出走等严重后果。我以前在考场上看到一个孩子,考试进行了20多分钟的时候忽然夺门而逃,原因竟然是因为有一道题不会做,怕回家挨打。最后这个孩子在儿童心理康复中心住了两个多月才出院。其实,应该去康复中心治疗的是那些动不动就打孩子的家长,而不是可怜的孩子。”

的确如此,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说服,而不是压服,更不能动辄加以拳脚。体罚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都是重大的伤害,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体罚孩子是违法行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本来是最有人情味的,父母们不要把这种可贵的人情味异化。面对孩子,请展开你的笑脸,放下高举的拳头,毕竟孩子也是人,也有尊严。

然而,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很多家庭都存在家庭暴力,60%的中小学生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如果将刺激性语言也纳入家庭暴力的话,75%的中小学生都生活在家庭暴力中。个别学生平均每3天就被父母揪耳朵、用脚踢,平均10天左右遭痛打。每隔30天左右受到暴力伤害的学生约占调查人数的21%。学习成绩差的受到的伤害次数多、手段狠。

家庭暴力不管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还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此时如果再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害群之马”其实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也是需要诊治的心理障碍患者。而且家庭暴力往往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成为孩子厌学的直接原因。

有一则真实的报道,一位高二学生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父母,这一残忍之举的“导火线”竟是由于该生高中会考期间有几门功课不及格,受到学校的严重警告,要求他必须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并让家长第二天务必来参加家长会。巨大的压力让他心情烦躁,他觉得愧对父母,无颜面对父母那充满期望的眼神,更没有勇气将实情告诉父母;同时,也充满了对父母的恐惧,他怕父母再打他。于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残忍之举就这样出现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曾经品学兼优的高中生竟然向自己的父母下如此毒手?经过媒体的调查得知:

这个学生的父母信奉“棍棒教育”。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他考试不及格,他被父母狠狠打了一顿,并被逼立下了下次考试争取考前三名的誓言。结果,第二次考试马上就名列前茅。但没有一个孩子永远保证考第一的,只要他的成绩退步了,父母就会对他一顿拳脚。

就这样,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是个优等生,而在他自己眼里,就像父母的一个考试机器。

这样的家庭暴力一直伴随他走上高中,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讨厌上学习,每次考试不理想时,他都会撒谎给家长。就这样成绩越来越差,纸里包不住火,终于一个残忍的念头开始生成了……

这个案例的确太残忍了,不过残忍的背后也给了广大父母灵魂上的震撼。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考虑,当父母在要求孩子做这做那的同时,切记不要动暴力。

诚然,随着中小学生的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家长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也将增大,这会导致新的家庭暴力产生,家庭暴力仍将继续伤害中小学生。每一个受到伤害的中小学生都渴望不再遭遇家庭暴力;每一个痛心于家庭暴力后果的人,都希望让中小学生远离家庭暴力。

家庭纠纷的解决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与维护,而家庭暴力的遏止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5.父母离异:心灵“受伤”

的孩子无法静心学习

单亲可能引发不幸,但是单亲并不等于不幸,单亲家庭同样可以营造快乐。单身父母的心理状态、生活状况,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长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为心理卫生学家所关注,以期为“单亲”孩子消除心理阴影,解决好他们面临的厌学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民政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平均每天约有3225对夫妻离婚,也意味着3225个家庭破碎。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这就意味着,每天都会有数千名孩子成为单亲儿童或者孤儿。从而,单亲家庭孩子的厌学以及其他一些教育上、心理上的问题,成为现代教育的难点。“单亲”孩子同样处于成长、发育的年龄,有同样善良、真诚的本性,但总体而言,单亲孩子容易有五大欠缺:

第一,缺乏积极性情感。许多单亲家庭发生变故时,恰恰是在子女的青少年时期,他们有着比同年龄孩子更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对环境的怨恨感。这些情感易导致他们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与同伴结成友谊关系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帮助,这些不良情感会逐步积累起来,导致心理上的交往障碍。一般来讲,步入单亲家庭的子女年龄越小,形成这种消极性情感的可能性越大,调整或诊治就越困难。表现为不爱学习、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沉默寡言等等。

第二,自信心匮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一般缺少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加之,家庭破裂对他们的心理带来的创伤,容易丧失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静静的妈妈是一位事业型女性,她和丈夫离婚3年了,静静被法院判由妈妈抚养。妈妈对静静的要求十分严格,无论静静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妈妈批准,做得不正确或不够完美时,就会受到严厉的教育。

静静妈妈说:“我要女儿和我一样,成为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只有这样长大后才会有出息的,现在什么人都靠不住,自己的前途只有自己去争取。”

静静因此变得十分胆小,做什么都战战兢兢的,从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习方面更是如此,老师提问题从不主动回答,即便被点名提问,也总是支支吾吾,没有一点自信。可想而知,一个生活在这样家庭下的孩子,厌学问题肯定会发生。

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总是特别内向,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不爱当班干部等等。

第三,缺少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任。“家庭是人个性的塑造场”,父母是子女个性形成的最重要的教师。无父的家庭,子女往往缺乏安全感,家庭活动空间较小,子女尤其是男孩子更易被社会不良诱因所吸引而染上恶习。无母的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如果一个人幼年就生活在无母的家庭,会造成情感能力退化。由于血缘关系和女性的本能,子女与母亲在出生、哺乳、抚养、教育等交流过程中极易产生情感依赖,并在此情感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情感能力。一个母亲的良好影响可以促使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可能造成孩子情感障碍,形成自我封闭,或产生其他负面的心理倾向。

第四,欠缺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能力。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的学习条件多数变得较差,情绪受到挫折,无法安心学习,加之学习无人问津,学习成绩普遍受到影响。

第五,缺少冷静性,粗暴。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间经常争吵、打骂,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良的情绪,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特别是离异家庭中那些父母另有新欢后被虐待、遗弃的子女更是如此。

从上面的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单亲家庭的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承受更多生活和感情上的压力,作为孩子的父母,本应该对孩子更加呵护教育才对,大多数单亲孩子的父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实际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却往往走进一个个误区。

误区之一: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