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老子》(《唤醒》系列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08:27:04

点击下载

作者:陈欣

出版社:巴蜀书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感悟《老子》(《唤醒》系列丛书)

感悟《老子》(《唤醒》系列丛书)试读:

第一部分

今天,我们更需要启蒙

——《唤醒》系列(《宝重<弟子规>》、《体会<论语>》、《感悟<老子>》)自序一

人类的发展历史,风风雨雨,可歌可泣;

人类的心灵世界,形形色色,纷乱不测。

今天这个时代,同样可用狄更斯《双城记》刚刚开始的几句话来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聪明的时代,这是最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欺骗的时代……”

这个时代,同样可用老子的警言来描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个时代,还可以用孔子的叹息来描述:“人人都说自己很聪明,但若被驱使进入陷阱,或者遭遇机关的时候,却尽皆不知躲避图存。”

现代科学技术,给了我们空前的便利和享受,所以我们无比自豪;

现代科学技术,同时造成空前的污染和损耗,所以我们时刻紧张。

在欲望的驱动下,人类制造出了庞大的不断创新的花花世界;庞大的花花世界,又引发了人们更大更多的欲望。如此循环反复,希望征服世界的人们,反而被自己的欲望所征服,于是不可避免地对这个物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感到恐惧了。

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伴随着经济发展一起成长。失去了敬畏的人心,如同脱缰的野马,在这个世界四处狂奔、猛突。人类的生活丰富而精彩,人类自残、自杀和杀他的数目,又在与日俱增。

人类不仅仅以偏激的方式对待自己,更以“偏激”的方式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1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的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拼命追求现代化的现代人,让无数的生命“无家可归”。家都没有了,哪有什么幸福呢?

所以我们的人生如列奥·施特劳斯所说:“是不快乐地寻求快乐”;所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发出如此的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20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伟大的智者汤恩比博士,在他的《展望21世纪》一书中发出警告:“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更危险的时代了,这种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是人类自己招致的,它远比地震、火山爆发、暴风、洪水、干旱、病毒更危险”;“人类必将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欲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将毁掉一切,加上道德衰败和宗教信仰衰落,世界必将出现空前的危机。”

人类已经走到一个不得不反思传统与寻找新的未来的关键时刻。今天的中国人,需要再次启蒙;今天的整个人类,都需要再次启蒙!

对于这种观点,许多人都认为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了;分歧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一场什么样的启蒙,也就是用什么来启蒙?

有人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用先进的理论、普世的价值,强化自由、民主和人权这些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人说:还是应该以事实和实践为主,教会人们讲真相说真话;当然,更有不少人说:相信科学,科学会解决一切的问题!

事实上,那些所谓先进的理论已经在实践中得出了答案,而科学,也只能为人所用。何况,正是人心的贪婪与浮躁,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才造成这个世界的变局更加的无常。

汤因比说:“一个完整的一体化文明,在传播时会被分离成科技、政治、艺术、宗教等成份。这时,各种成份的传播力,通常与其价值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不重要的成份,越受欢迎,越是重要的成份,越被排斥。比如科学技术就比宗教信仰传播得快速而广泛。这种对最小价值成份作最大最快最广泛传播的自动选择,显然是文化交流中一条不幸的定律。”

所以,单方面强调科学技术,而不懂思考、研究、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的民族,其实还处于幼稚的不成熟的阶段。

中国的思想启蒙之路充满了坎坷崎岖,无论是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启蒙运动,不仅都是“未完成品”,而且因为与欧洲启蒙的理论一模一样,反而被引向了“更大的弯路”。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或许就体现在最终的幸福感上。人的幸福感,不仅仅在于物欲的满足,更在于精神的认可。而源于启蒙运动、以物欲为主旨的“现代化”运动,却硬是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层次。

让我们无比自豪的“现代化”,其实是怀着一种欲望的冲动到处去寻找面包。《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说:“在西方世界,我们的社会组织已被分割得四分五裂。我们把生理的健康与心理的和精神的健康分割开来探讨,以至于人们虽然生活得久些,但整体身心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所支付的社会成本愈来愈高。”

当金钱和权力成了人类世界的主宰,我们无论在物质追求方面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无法获得和体验哲学家所说的“终极性安慰”与生命的“本真性存在”。这种形而下的单层面追求,犹如海市蜃楼一样缺乏根基,结果适得其反。

古罗马哲学家列塞克指出:人的一生,大多时间无非用于重复各类错误以及种种罪恶。

此言十分冷峻,直中人类命门。整个的人类历史,事实上与每个人的一生同样——正是如此!

敢于直面,我们才敢于迁善——从罪恶走向纯朴,从噩梦走向清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先贤,早就告知了我们本与末的关系。

人类的智者终于认识到:无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还是生态环境等等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文化伦理的问题。

人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同步。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今天,研究现代化的中外学者,不断提出论证并得出结论:文化在形塑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行为方面,是一个关键无比的元素。

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龙应台认为: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文化是生活,文化是力量的源泉,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文化彻底决定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她的未来。

在汤恩比看来: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但是,我们中国人绝不可以因此而盲目得意。除非能对人类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否则,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最大的制造者或者消费者。

曾几何时,中国竟然成为全世界惟一一个举国批判自己传统文化的国家。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的历史那么悠久,没有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一脉相传的文化。试问:5000年的中国人,何曾被外族灭绝?5000年的中华文明,何曾被外族消亡?

在许多西方学者眼中,中国的道德被视为世界上最完备的道德规范,中国的哲学被视为世界上最富理性的哲学。欧洲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这样表达了他的看法:“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当中华文明已然昌盛发达之时,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阿登森林中流浪的野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的《周易》对文化的界定。在这里,文化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文的作用就是化成天下。

所以,再次启蒙中国人和整个人类的,只能是文化,只能是那种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文化!

而这样的文化和智慧,早已存在于人类世界,更存在于古老的中国!

中国文化,是全世界唯一保存着人类上古信息并且具有标本意义的文化,唤醒人类,化成天下,舍我其谁!

上个世纪末,78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发表共同宣言,呼吁以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拯救人类!

我们不可忘记中国学者60年代对人类世界的敬告,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可以贡献五种价值供西方学习:“当下即是”之精神与“一切放下”之襟抱,是西方能向前作无限之追求、作无穷之开辟之补充;一种“圆而神”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取向于把握普遍的概念原理,而是取向于对现实的、直觉的、辩证的而且是真正的精神的把握;一种温润而怛恻或悲悯之情,这种情感胜过西方式的热情和占有之爱;一种对其悠久的文化自觉其久并自觉地求其久的历史责任感;天下一家之情怀。

老子、孔子总结、传承的智慧,岂仅是老子、孔子的智慧?中华民族至少绵延5000年的文明,我们眼光所及,往往只是春秋战国以来的2500年。

毛泽东曾有一句话:“国有疑难可问谁?”答案当然是:儿女遇到问题,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去问自己的父亲;那么,我们今天面临如此多的问题,当然应该去问自己的老祖宗了。但是,守着5000年的文化与智慧宝藏,我们问过吗?我们会问吗?

面对浩瀚无比的中华文明,我们了解的常常是只言片语,我们学到的常常是腐朽垃圾。最为本根的儒道佛的智慧,往往被世人抛在脑后。

2002年的时候,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其中两次提到“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他自豪地告诉美国的学者和学子,中华民族的祖先追求的是这样的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学热”终于在中国兴起了。兴起的缘由何在?一言以蔽之:唤醒大众,寻找回家的路。具体一点,为了寻找道德之路、教化之路、发展之路、文明之路和幸福之路。

大道至简,万法归宗。东西方文明在几千年前惊人相似地同时崛起,又将在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会师。

会师在哪里?会师在生态文明的平台上,会师在自然大道上。

自然大道,就是东西方文明深层的交汇点,就是人类共同的终极的信仰!

大势所趋,如千江万河,虽然或急或缓,或清或浊,最终的流向,都是浩瀚的大海!

经典,开生命无限智慧

——《唤醒》系列(《宝重<弟子规>》、《体会<论语>》、《感悟<老子>》)自序二“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这不仅是汤因比的名言,也是古今中外智者们的共识。

人是社会性极强的动物,更是文化的动物。一个人无论学没学习文化,他都必然要面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的习俗、规范、思想和潮流,不可能置身度外。“国学热”在中国兴起了,各类讲座、论坛、培训唤醒着人心与人性。我们不能不由衷感谢那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吁者、倡导者和传播者。

然而,真正用心学习和领悟国学经典的人还不是很多。现在的中国人,面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经典,有人淡然漠然,有人心生向往,有人装点门面,有人自矜自长,有人审问批判,有人借以牟利,有人一味恶搞。

不过,在一个浮躁之风劲吹的时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让人意外。拨乱反正岂可一蹴而就?连孔子都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就是说,如果有真正的王者出现,也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使仁德广布于天下;善人治理国家实行仁政,经过100年,也就可以达到消除残暴、免除刑罚杀戮的理想境界。“国学”一词,始见于西周,原指由周王朝开设的专供“国子”就读的学校。自汉唐至明清,相沿此制,凡由历代朝廷设立的同类性质的学校,如太学、国子寺、国子学、国庠、国子监等,都可统称为“国学”。

今天的学术界,对“国学”的概念一直争论不休。现在,多数学者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周易》有言:“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就是说,一个立志成为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应该多了解多领会前贤先哲的言论和行事,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

那么,面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一般的中国人,怎么去了解?怎么去学习?怎么去补上这一课?

无论从什么角度说,《论语》和《老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性著作,是中华文化中恒久的、朴素的、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两部代表性经典。

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本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入中小学课堂,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落实到学校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中去。经典教育缺失的过与错,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必要抓住不放,如孔子的教导:“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只是这种教育现在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童蒙时期接受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它好比为一个人扎根和立规矩,有了这个根这个规矩,也才能够“成方圆”。至于已经荒废宝贵岁月的成年人,阅读经典,其实只能叫做补课。成效如何,取决于我们有没有一颗敬虔的心。

历来的学者,给我们开列的“国学书目”,一般都在几十本以上,这对于专门的研究者来说确有必要,但用于启蒙、唤醒大众的经典,无须过多。骚塞有句提醒非常中肯:“多读如多食——不能消化也就完全无用!”

我认为,用于启蒙和唤醒中国大众的经典,首先是《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和《老子》。

学习国学,应该循序渐进。《弟子规》,本为简单的儿童启蒙读物,但在今天,无论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历经世事的成年人,理解这些“简单”的人之为人的道理的人,并不太多,所以须得继续补课。从其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一位佛学老法师将其与《四库全书》的价值相提并论。《大学》,被孙中山誉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因为它是“初学入德之门”。诵读《大学》,我们将进入学习做人的首要门径,懂得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懂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人路径。《中庸》,揭示了天地万物和谐的奥妙。中庸是与天道相遥契的人道,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和哲学基础。中庸,通过人类社会无数个体自由自觉的劳动,使人人具备“万物皆备于我”的宇宙情怀。中庸之道,让“天地各就其位而运行不已,万物各得其所而生长繁育”。理解并践行中庸之道,人生将进入合乎常情、合乎常理、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的最佳状态。《论语》,钻石一般珍贵的智慧,阳光和粮食一般的不可或缺。诵读《论语》,我们将理解为什么“仁者无敌”,并理解为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忠恕之道”,使我们向着“内圣外王”的目标修炼,促进人生“境界”自律性地提升。诵读《论语》,伟大的文化巨人孔子将伴随我们一辈子。《老子》,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一部侯王教科书,一部至今无人超越的政治学、教育学或整体管理学,其内涵“超过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老子阐发的道家学说,后世有人用以修身齐家,有人用以养生延寿,有人用以克敌制胜,有人用以经营管理,有人用以治国平天下,如此等等,无所不有。其不朽的价值在于:自然本真本原的道德体系,融入宇宙天地的生命境界,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法则,柔胜刚弱胜强的生存理念,万物对应统一的辩证智慧,道为本术为末的教育思想,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哲学,根除人类危机的治世药方。所以美国学者蒲克明肯定地说:《老子》是未来大千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

易学是中华文化之源,《周易》和老子、孔子不可分割。《易经》、《易传》和《道德经》是传统易学的奠基著作。读懂了《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和《老子》,《周易》的义理便更易明了,并且可进一步深入中国国学这座大山。

学习国学,必须阅读原典。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人把国学当做一种用以牟利的特殊商品,充斥图书市场的国学出版物良莠不齐,粗制滥造者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某些高校开办的“天价国学班”,与国学所标举的道德人文精神显然背道而驰。而且,许多人仅仅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国学,目的只是从中寻找对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公关等等有用的技巧,实在是将中国国学简单化庸俗化了。

不读原典,我们无法分辨导师们解读的真伪,无法摆脱对老师、名师和“大师”们终身的仰视和依附。要知道梨子的滋味,我们只能亲口去尝尝。

不读原典,我们只能人云亦云,没有资格没有能力去判别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经典,其实无需花费那么高昂的学费,无需长期奔波坐进名校的课堂,无需“大师们”不厌其烦地讲解。

读经是最经济的教育之道,倘若我们认真诵读,潜心体会,并且身体力行,一定是获益无穷。

学习国学,宜儒道佛并重。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

儒、道、佛三家,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又是你是你,我是我。5000年中华文化的经典智慧,高度概括就是“容”、“中”、“和”——包容之容、中庸之中、和谐之和。

儒、道、佛三家之间,曾经有纠葛、有矛盾、有斗争,但更有相互的吸收与融合。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文化一直延续着儒、道、佛三家共存并进的格局。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文化政策,绝大多数时期也都强调三家并用。南宋孝宗皇帝赵昚就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南怀瑾先生比喻:儒家像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则是药店。意思是三家皆是我们的必须。少林寺则有这样的对联:“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

因为重在体会、感悟,在我眼里,看到的主要是儒、道、佛三家之同,而非三家之异,并且我认为读通儒、道、佛任何一家,都能深刻领悟生命的智慧。但是,我们一般的人又实在难以学精悟透,而学儒家不精易于迂腐,学道家不精易于消极,学佛家不精易于迷信,所以,学习国学宜三家并重,以免有失偏颇,更好地体会、感悟担当的精神、超然的情怀和无我的境界。

学习国学,当怀敬畏之心。

直到现在,中国的许多人一直都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甚至“反西方”的思想也还是来自西方。他们对学习和理解中国国学经典其实没有什么兴趣,更不懂得从字里行间去领悟先哲们的精与神,而是像个代表“真理”和“正义”的法官,把历经几千年岁月检验的经典,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和逼供,还自以为是“创新”和“创造”。这正应了蒲伯所言:“天使不敢践踏的地方,蠢才蜂拥而至”;也应了一句德国的谚语:“笨蛋虽笨,但还有更笨的人为他喝彩。愚蠢和傲慢同是一树之果。”

犯了这一种通病的人们,我看正好对应了老子所说的“下士”,对应了庄子所说的“井蛙”、“夏虫”、“曲士”,永远处于孔子所说的“中人以下”。这样的人,无论什么智慧,无论什么光辉,也无法将他们唤醒。

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博德利·罗尔斯曾有一段关于如何读书的自白:“我读前人的著作,如休谟或康德,有一个视为当然的假定,即这些作者比我聪明得多。如果不然,我又何必浪费自己和学生的时间去研读他们的著作呢?如果我偶然在他们的论证中见到了一点错误,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他们自己一定早已见到了这个错误,并且处理过了。他们在哪里见到并处理了这点错误呢?这是我必须继续寻找的;但所寻找的必须是他们自己的解答,而不是我的解答。因此我往往发现:有时是由于历史的限制,我的问题在他们的时代根本不能发生;有时则是由于我忽略了或未曾读到他们别的著作。总而言之,他们的著作中决没有简单的一般错误,也没有关系重大的错误。”这番自白充分表现了西方学人读书的虚心与谦逊。

经典,非一次性消费品,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

这些年来,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和忏悔之心,持续地阅读国学经典。我不敢像那些“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的人,仅仅浏览一二,就凭着一知半解的西方观念,对我们的国学经典指指点点横加批判。

我是一个传媒人,并非学者。但我坚信中国的国学经典中,蕴含着本真、本原、全面、深刻、系统、科学的人才观和方法论,传播古圣先贤做人、识人、用人的智慧,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古往今来的智者们,我也无限感恩。没有他们学习、研究的成果,我和无数“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人一样,必然缺少很多的借鉴养分,必然出现更多的困惑,也必然会走更多的弯路;没有他们相通相融的智慧名言和哲理故事丰富自己,我的《体会》和《感悟》将会黯然失色。

我的体会和感悟,这些年来已与许多热心的读者多次交流。我没有什么新奇的观点,若有些许闪光之处,那是被经典的智慧照亮;若有错漏和谬误,责任一定在我自身。所以我诚挚地期待着读者、专家的批评与指正。

主编《四库全书》的清代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南怀谨先生对此深以为然:试看今日世界各国学者关于思想学术方面的著作,无不拾古人之牙慧,甚至,强调来说,无不是中国古人说过的话。所以纪晓岚一生之中,只是编书——整理前人的典籍,将中国文化作系统的分类,以便于后来的学者们学习,他自己的著作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日出唤醒大地,读书唤醒头脑”。在这个知识文化读物远远多于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时代,我编撰的《感悟<老子>》、《体会<论语>》、《宝重<弟子规>》,只是祈望促使人们认真读上几本国学原典,从而将自己唤醒。若能如此,那将是我一生的满足。

第二部分

《老子》的不朽价值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这位公认的“诸子百家之祖”、“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撰写的《老子》,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医学、军事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等等,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并成为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鼎盛的朝代,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内用黄(黄帝)老(老子),外示儒术”。《老子》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历来歧见多多。司马迁作《史记》时把老子与韩非子写在同一篇传记中,认为《老子》思想与韩非子思想前后接续。乍看之下,讲究“清静无为”的《老子》之学很难与“刻薄少恩”的韩非子的“帝王术”联系起来,但事实上,韩非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确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历史上真正能够读懂《老子》的,并不是那些字斟句酌、苦思冥想的学者,往往是那些能够把《老子》视为政治教科书的政治家。《老子》全篇处处是对“官长”们的告诫。老子希望“侯王”们,也就是人类的领袖们,带领人民借着“道”,遵循天地宇宙的规律,以比原始本能更高明、更有效的方法,使人类社会净化、升华到完善和理想的境界。

章太炎在其《国学略说》中有这样一句话:“自来学老子而至者,唯汉文帝一人耳。”此话说的也许苛刻,但两千多年中,认真体会老子思想并且“勤而行之”的帝王的确不多。

无可否认,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莫不归功于老子;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第一次对国会和全国演讲,就引用了老子之言,以后一直以老子的思想行事,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名望、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老子》以培养领袖和阐释治国方略为核心内容。用当今语言来说,《老子》是一部侯王教科书,一部至今无人超越的政治学、教育学或整体管理学。当然,富有智慧的人们,无论是将老子的思想用于自己的事业王国,还是自己的生命王国,将是无往而不胜。可以肯定地说,不管你是谁,只要愿意潜心领悟体会,一定受益无穷。我们站在哪个层面,就能体会到哪个层面的境界。

有两个问题我们应该了解:其一,在秦汉以前,现在所谓的“道家”与所谓的“儒家”,并没有分开,通通是一个“道”字。“道”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军事哲学等等,现代人对道家的观念,是汉唐以后才有的,《老子》一书,也是到了唐玄宗时代,才被尊称为《道德经》的;其二,老子被称为道教的教主,那是真正与老子无关,超越时空超越崇拜神鬼的宗教的老子,被香火供奉成为教主,我想一定非他意愿。

写给王者的《老子》,本意不是专门讲述哲学,结果却“超过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的内涵”。

许多中外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创造源泉,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在道家精神。胡孚琛先生认为,“道学文化中既蕴藏着死而复生的活力,又具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品格”;李约瑟则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寻根应该是向道学回归。

林语堂说:“我觉得任何一个人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王蒙说:“老子和孔子的理论富有动感、生长感乃至爆炸感,它们不是一个模型,一个沙盘,一个千雕万琢后完成了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仍在生长的森林,一个仍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宇宙,一个仍在繁衍增殖的奇异的谱系,一个超高智商与超高语言符号建成的正在裂变和产生新的能量的反应堆。”

老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卢川芳郎说:“《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

托尔思泰说:“我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

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对老子高度评价:“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

日本学者汤川秀树说:“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到中国访问时,有人向他介绍《老子》中几段文字后,极为惊叹,认为两千多年前能有这么深邃的思想,简直不可思议。

美国学者卡普拉惊奇地发现了道家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学之道》中说:“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德国的海德格尔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环球时报》载文:“海德格尔更是被认为最直接地从《道德经》中吸取了思想资源。”

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定律”具有相通的地方。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1943年,我在美国认识爱因斯坦。他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老子》被海外学者视为至宝。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著名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发现归功于老子这个东方圣人的启示。西方有思想的科学家,大多喜欢老庄哲学,崇尚“道法自然”。

在西方人眼里,老子是充满智慧的有着无穷魅力的长者。早在16世纪,《老子》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逐步传入欧洲。如今,《老子》在全世界已经广为流传,尤以英文和德文版本为最多(英文本90种,德文本78种),像冰岛这样地广人稀的岛国,都有两种以上的《老子》译本。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老子》的发行量,在欧洲和世界各地仅次于《圣经》。据该组织最新的统计,近年来世界发行量第一的图书已是《老子》。在德国,《老子》一书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一本。在奥地利、瑞士等国,许多有文化素养的人士,常常把《老子》赠送给儿女作为结婚的贺礼。

但是,除非本有宇宙情怀,《老子》不是一本一下子就能看懂的书。老子讲战争,其实又在讲和谐;老子讥讽所谓的智者,其实希望人类有更高的智慧;老子表现出对尘世的忘情,却又处处讲到治国。在老子的眼中,一草一木就是一世界,一人一事就是一乾坤。字面上的意思,未必就是老子的真正意思。老子希望人们从贪婪的物欲和浮躁中静下心来,领略比人类自身更为广阔的东西。要读懂老子的真正意思,当从《老子》的整体上去把握,从字里行间去理解。

老子是天下人的老子,老子是天下人的老师!所以美国学者蒲克明肯定地说:《老子》是未来大千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老子》对人类社会不朽的价值和贡献,我总结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自然本真本原的道德体系

几千年来,人类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各个时期都在倡导各种道德观念,这些道德标准,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

这些数不胜数的准则和规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显然有其合理性,但事过境迁,其局限性很快就表现出来了,所以后人对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总是截然不同。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分析和判断,而人与人不同,人群与人群不同,时代与环境更在变化之中。

那么,有没有一种深刻的、本原的、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标准呢?有,那就是《老子》一书中阐明的最理想而且最实用的道德定义。

老子从三个层面给“道”进行了定位:道的本质,就是“道法自然”;道的作用,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的规律,就是“反者道之动”。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告诉我们:有个东西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存生。寂寞无声,寥远无形,独立长存,循环运行从不停殆,可以视为天地万物的生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它为“道”,再勉强形容它为“大”。它广大无边运行流逝,运行流逝而行远,行远又回返本源。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之间有四“大”,而人就是其中之一。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则取法于自然。

老子所言之道,荀子的理解十分到位:“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也就是说,自然大道天长地久,不会因为尧的贤明或者桀的暴戾而存亡。“道”与“徳”,是老子学说最为关键的概念,是其理论的总源头和总根据。老子所言之道,是世界的本体,自然的本原,存在的本质,是宇宙天地不可言传的自然规律和法则,是一种莫可名状的神秘能量,滋养支配主宰天地万物,损有余而补不足,先天地万物而生,为天下万物之母;老子所言之德,是大道在天地万物之中的自然流露,是蓄养和成就万物却不作主宰的自然本性,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品格品质,是人类遵道而行生存发展的行为表现。

总之,自然大道就像最伟大、最玄妙的母性的生殖器,诞生万事万物。如果说太阳是道,阳光就是德;大海是道,海水就是德;大道是母亲,那么大德就是母亲的乳汁。

先有天道,后有人道,所以人类最高的行为准则就是法地、法天、法自然,就是“以德配天”。《老子》不以任何具体的人为宗主和典故,它的宗主就是宇宙天地,老子置心于宇宙天地之间,从天道论及人道,进而论述万事万物生生灭灭的规律和法则。这一思想方式,人类绝无仅有。站在如此高度构建的道德体系,深刻、自然、本真、本原,谁又能超越呢?

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大道荫庇天地万物。善良的人视为宝贝,不善良的人也恃其生存,因此为天下人所珍视。领悟这恒常永存的大道,就能运用于万事万物,就能认识宇宙的根源和本质。

但是这个大道我们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摸它摸不着。它的上面不显得光亮,它的下面也并不阴暗。它浩渺无限连绵不绝却又无可名状,一切运动总会回归到那没有物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所以就称它为“惚恍”。迎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又看不见它的尾。

老子还如此为我们描述:大道光明好似暗昧,大道前进好似后退,大道平坦好似岖崎;大德崇高好似低谷,大德广大好似不足,大德刚健好似怠惰,大德纯朴好似混浊;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欠缺;最充盈的东西好似虚空;最正直的东西好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大的辩才好似口讷;最洁之白好似黑垢;最大之方似无角隅;最大之器最晚合成,最大真音难闻其声,最大天象不见其形。

在老子看来,上乘品德者不追求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下乘品德者追求形式上的“德”,实际上就没有“德”。因为上乘品德者无所作为是无心作为,直接反映了自然而然的大道;下乘品德者有所作为是有心作为,搀和了过多人为的因素。真正的仁者有所作为是无意作为;再高的义行有所作为也是有意作为;行上礼者是完全的有所作为。

有道德何须讲仁义?丧失了大道大德,丧失了本性,人才会为非作歹,才会无仁无义。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本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文化,但越到后来,越成为丢失其神徒有其形的腐朽的封建礼教,个人仅仅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符号、一件工具、一种观念的附属品,残生伤性,连鲁迅先生都痛骂它“吃人”,这就异化为不道不德之物了。

所以老子更为尖锐地指出:大道废弃了,才会提倡仁义;崇尚智巧聪明,诈伪便开始盛行;家庭六亲不和睦,才会出现孝慈的榜样;国家陷于昏乱,才会见出忠臣。

老子的道德观是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统一。道的生长、畜养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功能本性落实到人类社会,就是仁爱的大善大德,也就是人与人关系上的最大的“玄德”。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在生之大德上是相通的,所以老子的道德和孔子的仁爱涵义其实是一致的。

孔子对道的生生之德是有深刻感受和认识的,他感叹:“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并没有说什么话,但它却推动宇宙自然的运行,使万物生长繁育。这里的天就是天道,就是老子的生养万物之道。道有天道,有人道,天道生养自然万物,而人道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

那么,老子为何又提出“绝仁弃义”呢?从老子“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我们知道老子在论述大道和仁义的关系上有个先后的顺序。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大道倡行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不用提倡什么仁义,人们都自然地遵从大道的要求,所想所做都符合于道,提倡仁义反而是多余的。

但是,人类社会的畸形发展使大道不再倡行,社会的现实就是物欲横流,于是孔子将天道与人道结合起来,把道落实到人间,以仁爱作为人间伦理道德法则的根本,并希望人们按照礼的规范去做,以实现道德的回归。

3、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告诉我们:大道虚空,而作用起来却没有尽穷。渊深无限,却是那万物的源泉和祖宗。虽然隐没无闻,但却无处不在。我不知道它从哪里诞生,不过它出现在天帝之前就是。

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到底是上帝造出了万物,还是万物来源于自然之道?

如果我们相信老子,站在老子的高度,就相信即便有所谓上帝,也是由道中生出的,大道才是一切一切的源泉和主宰。

但是道并没有人格,没有意志,没有分别,没有我们人间所有的概念与范畴,一片真空的境界,却又生产、支配、收容着一切。

老子的思想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崇拜神鬼的宗教。老子说:用大道来治理天下,神鬼都不会生事了;不是神鬼没有能量生事,而是神鬼生事也伤害不了人;非但那神鬼不能伤害人,圣人也不会伤害人。神鬼和圣人都不来伤害不相伤害,便德化天下世界安宁了。

佛教的道德观在我看来与《老子》的道德观也是十分的一致。爱因斯坦就明确指出: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的话,那一定是佛教了。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佛,不是上帝,不是超自然的神,更不是人的命运的主宰。在神的面前,人和神的关系,是奴与主的关系;在上帝面前,人和上帝的关系,是仆和主的关系;然而,佛教告诉我们:众生平等,只要离执去妄,人人皆可成佛。佛把众生都看成未来佛或者当下就是佛。在人类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喊出了自由平等的声音。

总之,不管我们人类具体的行为规范怎样变化,只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以及万物的本性,无损于并且有利于天地人间持续地和谐,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把握了这一自然、本真、本原的道德定义,我们的胸怀才能放眼时空,才不会一叶障目急功近利,才可以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万事进入心中皆能悠然化解。

事典

传不了的得心应手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可谓鼎鼎大名。成就他霸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任用管仲做宰相。同时,齐桓公本也好学,没事儿的时候,就拿本书细细品味,自我感觉长进不少。可是,没想到,齐桓公的好学,居然被手下的一个粗人给大大嘲笑了一番。

话说有一天,桓公在堂上看书,正读得津津有味,正在堂下干活的一个名叫轮扁的老木匠却实在看不下去,放下手里的活儿,恭敬地向桓公发问:“大王在读什么书啊,头也不抬一下?”

桓公说:“好书,圣人之言。”“那写书的圣人还活着么?”“已不在人世。”

老木匠猛地甩出一句:“大王读这书,一点用都没有。”

桓公一下子就火了:“寡人我看书,轮得到你这个下人来议论?找死呀你!老老实实说出你的道理。有理则活,无理则死!”

老木匠并不害怕,缓缓地说:“我是个专做车轮的木匠,就拿做轮子的过程说说这个道理吧。比如说,做车轮的轴孔,这是个技术活儿。轴孔大了,容易松动;小了,太涩,不好装。不松不紧,做出的车轮才能又结实,又好装。”

老木匠接着说:“这活儿我干了几十年了,可以说做工一流吧。别看我干起活儿来得心应手,也知道这里头有道道,可我没有办法把得心应手这个道理说出来,教给我儿子。大王您看看,我都七十了,还得自己动手做车轮子。”

老木匠看了桓公一眼,最后来了个总结:“古人也是这样。许多深层的道理和技术,也是说不出来的,更别说写到书里了。那些道理,都随着古人进坟墓了。所以,大王您看这些古书,能有什么用呢?”

一席话,说得桓公直翻白眼。

这是《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庄子在这里要表达的,是有些知识学问很难以文字记录或者口言相传。

许多的隐性知识,的确是一种虽然拥有并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清晰表达出来并直接传递给别人的知识。比如,我们学开车,遇到拐弯的时候,对车子速度和拐弯角度的把握,也不是通过别人三言两语或者通过读一遍手册就能掌握好的,而是要多练多试才能得心应手。又比如,棒球队里的掷球手,未必懂得掷球的力学原理以及如何计算球的轨迹等等,就算懂得,他也未必是个好队员。隐性知识的积累靠的是各种智力的机能,如理解能力、鉴别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书不可不读,要传承前辈的智慧,尤其要阅读经典。但是,即便阅读经典,也不可死扣字眼,当懂得整体的思想把握,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和感悟智慧。

道,妙不可言,需要自己慢慢领悟,能说出来的,便已与大道有所偏差了。因此,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修道不可执著于道的名相,不然只会流于表面。

凯巴伯森林的罪魁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一群一群美丽可爱的鹿在林间出没,而凶恶残忍的狼则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于是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的惨叫声不绝如缕。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它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等也同时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它们再没有天敌,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鹿的总数超过了十万只。这么多的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了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最后,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

尽管狼吃鹿,但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在任何一个民族,凡是以动物为题材的童话,鹿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则永远担着一个凶残的、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制定的。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生物世界的相生相克。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道德观念去分辨善恶益害,有时犯下的恰恰是最不道德的罪恶。

母亲的固执

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希望母亲随他去城市生活,母亲却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儿子没有勉强母亲,只是坚持每个月寄300元生活费。

母亲居住的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如今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儿女的信息,因此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日子便是留守老人的节日。每次邮递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信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

这天,邮递员交给母亲一张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寄来的。这张3600元的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但是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说他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忘记,便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3600元。几天后,儿子收到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

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否则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够花了。儿子对母亲的固执十分不理解,但还是按母亲的叮嘱做了。

后来,儿子无意间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城市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儿子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此刻才明白,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孝道,是基本的人伦之道,哪里仅仅是简单的供养。“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让老人从内心深处感到欣慰和幸福,那才是真正的孝道。

二、融入宇宙天地的生命境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哪里去?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类。虽然有人善于自我安慰或者自我麻痹,但终须实实在在地面对生命的根本问题。

人对自己的生命,其实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就说:“死亡是一件与我们无关的事情。”

远古的人类并没有把自身与所处的世界加以区分,那时的人类所看见的世界,是一个未被打破的整体,人与自然合而为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日复一日地凸显个人意识,强调独立的意志、个人需求和个人愿望。这种自我意识的演化愈来愈强,我们也愈来愈与他人以及大自然所创造的万物区分。这对人类的演进而言,是福,更是祸!

我们通常只是关注人类的生命,很难想到自然万物的生命;而人类只有将“我”与世界、“我”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人之为人的崇高境界。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在老子眼中,天地无所谓仁义恩爱,把万物当成刍草扎的狗子;圣人无所谓仁义恩爱,把百姓当成刍草扎的狗子。

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花一草,无不具有灵性。造物主不偏不易不私,似乎没有情感,但这恰恰是一种博大的仁德与慈爱。正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韩非子也以人性恶为依据冷峻地主张法治。人性善恶之争,延续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其实,人的本性哪能绝对地以“善”与“恶”来界定?天地圣人倘若如此狭隘,这个世界反而不和谐了。

人性同其它万物的天性一样,本来就是自在的、自然的、自由的、自性的,深刻理解老子这一思想的庄子感叹:“民如野鹿,端正不知以为义,相爱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一切都是那么淳朴,那么自然而然。

道家的自然理论,在重视个人性格和意志方面,有其相当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道家的理论与儒家的主张,一方面似乎对立,但同时又是缺一不可的互补。

老子告诉我们:万物虽然纷芸茂盛,但各自都要回归它的本根。回归本根就叫做沉静,沉静之中新的生命重又诞生。生命循环往复是自然的常理,知道了常理就是明智。不懂常理和自然规律,强作妄为结果必凶。认识常理和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达到完全,达到完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便是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能长久,并且终身不入险境。“阴阳者,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宇宙世界,万事万物,莫不如此。黄帝《阴符经》中也有一句话:“天生天杀,道之理也”。我这样理解:从根本上说,生是一种责任,死也是一种责任。无论生与死,你总在天地宇宙之中。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每一种生物都为天地自然的和谐而生,也为天地自然的和谐而死,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人同源、天人同构、天人同律。天与道,是我们对自然与人在变化中的统一的理解,同时也是我们对人与自然在和谐中共生的追求,因而“天”与“道”成为几千年中国文化中说不尽的哲学主题。

2、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以天地永恒长久来启发世人:高天与大地为什么能够永恒长久?因为它们的一切运行都不是为了自已。所以悟道的圣者,置身于人后却被拥戴在前,置身于度外生命反而保全。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忘我吗?所以反能成就他的大私。

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所以天经地义地攫取着大地的各种资源,肆无忌惮地夺走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甚至生命,认为“小我”的福祉与周遭以及万物的祸福不相关联,失去了那份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感,也失掉了我们从属于某种比自我更大整体的那种感觉。

因为自大,因为自以为是,人类只是关注自己,美其名曰“人道”、“人本”。我们自以为高贵,于是践踏所谓卑贱的生灵,我们自恃身居地球的高位,于是屠戮低下的生命。而老子提醒我们:自古以来,凡是与道同一的万事万物,大凡为以下几种情形:天得道则明朗清静,地得道则厚重安宁;神得道则妙灵显现;谷得道则溢满充盈;万物得道则蓬勃生长;侯王得道则天下安正。再往深一步说,天不明朗清静,恐怕要崩裂;地不安宁和谐,恐怕要弃废;神不妙灵显现,恐怕要绝歇;谷不溢满充盈,恐怕要干竭;万物不蓬勃生长,恐怕要绝灭。所以高贵以卑贱为根本,高位以低下为基础。

儒家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勇于担当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

道家重在“性命双修”,也就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地修炼自己。道家的思想,让人感觉非常的清凉。庄子更将人生至高的境界视为完成天地之间的一番逍遥游,追求一种内心的浪漫,一种自由和空灵,一种超然的态度和情怀。

佛家讲“法身慧命”,讲挖掘、呈现“佛性”,就是要把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呈现出来,明心见性,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就是人的根性的存在。众生在未成佛之前,其实都是在做梦。人在这个红尘世界,由于诸多污染,使其固有的本性不能呈现,因而才产生妄想、分别与执著,造成诸多的烦恼,只有把它解脱了、洗净了,才能够离苦得乐,这就是佛陀的本怀。佛法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对所有生灵的慈悲。

大道公正无私。天地宇宙不仅仅属于人类,我们每一次对大自然的所谓征服,都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在老子、佛陀、孔子等等先贤圣哲之后,人类又进化或发展了两千多年。那么,我们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呢?我们理解了那“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的奥妙所在吗?

这个世界的现实是,一方面现代高科技在大踏步发展,一方面人类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的隔离与对立又是越来越尖锐。正视和解决由于人类对自我力量的片面认识和对自我意愿的盲目推行造成的种种恶果,已经是刻不容缓。

3、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人类同其它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来源于自然,最后必将回归于自然。所以,生命的奥秘与奥妙,只能到自然中去寻觅。

老子以“无”来表达天地的开始,以“有”来表达万物的生母。他说从空无的境界可以观照大道的奥妙,从孕有的角度可以观照大道的真切。空无和孕有都来源于“道”,本源相同而名称相异。两种境界和形态,变化来变化去,称之为玄妙,而这就是万事万物的产育之门。

人人都想“寿比南山”,希望“万岁”,而老子告诉我们,不迷失根本的人长久,身体死亡而精神长存的人不朽。

向内反省,远胜于向外求索,因为向内反省更能理解和感悟生命。

人常讲一句话: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怎么去死。不论你活着时风光还是不风光,都不如最后离开这个世界时候的感觉来得重要。

在庄子眼里,人的生死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从天地中来,又回到天地中去。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死生如昼与夜。《吕氏春秋》中有句话:“全身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意思是,死亡其实不是最坏的结果,最痛苦的生命是被迫活着,无可奈何地活着。《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是说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循着这种天性自然而行就合于“道”。大道的德性,也是万物与人的德性。何谓“中庸”?中庸即用中,不偏不易,恰到好处,“中庸”的现代哲学阐释即为“度”、“适度”。

在孔伋(子思)看来,帮助和促进天地万物的化育,便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他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意是: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本性;能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天下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天下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能帮助和促进天地化育万物;能帮助和促进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匹配并立为三了,也可以说“死而不亡”了。这与老子的境界,可以说一脉相承。

老子对生命的“久”与“寿”的理解,无疑具有深刻和深远的意义。

当然,道家与儒家不少的思想观点毕竟有所差异。老子说:“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讲求“游心”,保持了对外在功名利禄的一种超越;而孔子认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不过我们应当清楚,孔子说的这个“名”,乃是生后之名,也就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生命的价值。“缘起”学说,则是佛家的创造性的发现。依空缘起,缘散归空。缘起性空,深刻揭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和相对相关性。在佛家看来,人确实有命。你从前所造作的因,累积起来的一个一个果,串联起来就是命。但命运并非一定不变,你每天起的念头有善恶,善就给你上一点,恶就给你下一点,天天都有加减乘除。

佛教的要义,归根结底就是两个核心——无常和无我。

人的修炼,当从小我到大我,从大我到无我。

生而为人,若能将儒家的担当精神、道家的超然情怀与佛家的无我境界融合,那么生命就将真正的丰富、旷达而富有灵性了。

人的生命,犹如大海中的波浪。再大的波浪,当它形成之时就注定要消失。但是波浪不会悲哀,因为来自于大海,又回归于大海,千千万万的波浪在不断兴起,而回归的波浪又通通融入了新的生命。

事典

岂可为一人超度

有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农夫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

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您认为我的妻子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收益呢?”

无相禅师如实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度众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妻子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从中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