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竟然是这个意思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08:55:41

点击下载

作者:许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这个词,竟然是这个意思Ⅰ

这个词,竟然是这个意思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这个词,竟然是这个意思Ⅰ作者:许晖(著)排版:skip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01ISBN:9787122234285本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爱屋及乌【“爱屋及乌”是爱屋子吗】

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爱一个人的屋子,也爱上了这座屋子上的乌鸦。这样理解是错误的。“爱屋及乌”最早出自秦朝博士伏胜所著《尚书大传·大战》篇:武王伐纣,纣王死后,天下未定,武王很惶恐,于是召来姜太公问计。太公说:“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胥余”指村落的角隅。太公的意思是说:爱一个人就会连带着爱他屋上的乌鸦,不爱一个人甚至连带着憎恨他居处的角落,干脆把殷商旧人全杀掉算了。武王一听,赶紧否决。于是召公继续建议:“臣闻之也,有罪者杀,无罪者活。咸刘厥敌,毋使有余烈,何如?”召公在太公的基础上退了一步,意思是说:无罪的人赦免,有罪的人统统杀掉,不要留下任何残余。武王一听,同样赶紧否决。看看铺垫得差不多了,这时周公方才上来,慢悠悠地说:“臣闻之也,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私,惟仁之亲。”周公图穷匕首见,最终方案此时方才拿出来,那就是让殷商旧人各自归家,该种田种田,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实行仁政。武王于是大喜,按照周公的方案行事,结果天下大治。

武王和三公的这段对话在《韩诗外传》、刘向《说苑》等书中也都有记载,“爱屋及乌”的表述也都大同小异,“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的表述很清晰,并非因爱屋子而移情爱乌。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写过一篇著名的《象祠记》,记述苗夷之地为舜的弟弟象建有一座祠,王阳明起初很奇怪,因为象对父母不孝顺,对哥哥不敬重,屡屡谋杀舜,这样的人怎么还会为他建祠呢?后来他才恍然大悟:“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苗人被舜的德行感化,甚至连舜那个不成器的坏弟弟也爱上了!这个坏弟弟可是比乌鸦坏多了啊!暗送秋波【“暗送秋波”为何是“秋波”】

现在把男女之间用眼神传达爱慕之情叫作“暗送秋波”,这个成语的意思变得宽泛了,因为“秋波”本来专指女人的眼波,男人挤眉弄眼如果也称作“秋波”就会让人笑掉大牙。

为什么要用“秋”来形容女人的眼波呢?这是因为秋天的时候天空高远,所谓“秋高气爽”,秋风吹拂着水面,水中涟漪荡漾,清澈无比。这样的水被称作“秋水”,“秋水”清澈到什么程度呢?可以一眼望到底,是为“望穿秋水”。因此,古人就用“秋水”“秋波”来比喻女人清澈明亮又流转荡漾的眼波。这一比喻实在是太形象了!“秋波”又称“横波”。李善注解道:“横波,言目斜视,如水之横流也。”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美女看人不会一直盯着看,尤其是看帅哥的时候更要看一眼再旁视一眼,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审美。这跟传统文化要求女子含蓄有关。其实“横波”很厉害,横着横着就把帅哥全身上下全都打量完了。跟“横波”相对的就叫“纵目”,纵目远眺一定要集中眼睛的注意力,盯着远处的一个方向看,否则根本就看不清楚。“秋水”比“秋波”的出现早得多,《庄子》中就有一篇《秋水》,不过那是形容自然界的秋水。最早使用“秋波”一词的应该是那位著名的词人皇帝、南唐后主李煜了,李煜在写给小周后的情书《菩萨蛮》中吟咏道:“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这是把“秋波”和“横波”一起用了。

白居易在《筝》一诗中写道:“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李贺《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文学作品中至此开始大量使用“秋水”“秋波”这些意象了。

晋代有位名士叫谢鲲,字幼舆,邻居高氏家里有位美女,谢鲲常常去挑逗她。有一次,该美女正在织布,谢鲲又来说俏皮话,该美女随手把织布的梭子向谢鲲扔去,谢鲲的两颗门牙应声而落。别人嘲笑他,谢鲲傲然说道:“掉了两颗门牙算什么!一点儿不影响我继续卡拉OK!”苏东坡把这个典故写进了《百步洪》一诗,其中两句是:“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这是说想让美女“回秋波”而不能如愿。“回秋波”最有名,而且最终如愿以偿的就是《西厢记》中的张生了:“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这段描写太有名了,以至于崔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成为中国爱情史上最著名的秋波事件,影响所及,清代人徐震在《美人谱》中把它作为美人七项“韵”标准的压卷选项。这七项“韵”的标准是:“帘内影,苍苔履迹,倚栏待月,斜抱云和(云和是弦乐器),歌余舞倦时,嫣然巧笑,临去秋波一转。”

不过,今天把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称作“暗送秋波”,未免大煞风景了。肮脏【“肮脏”本来是褒义词】“肮脏”一词在今天只有一个意思:不洁净。但是在古代,不仅读音不一样,而且意思也完全不一样,简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肮”和“脏”各自的词义从来没有“不洁净”这个义项。肮读作háng,本义是咽喉,比如古人有种死法叫“绝肮”,即割断咽喉而死。脏读作zàng,本义是身体内部器官的总称,比如内脏、五脏。“肮”和“脏”组成一个联绵词“肮脏”,读音为kǎng zǎng,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高亢刚直的样子,东汉赵壹的《疾邪诗》中写道:“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伊优”是逢迎谄媚的样子,《康熙字典》解释“肮脏”为“婞直之貌”,婞直即倔强、刚直。小人善于逢迎谄媚,因而得以升堂为权势的座上客,而高亢刚直的君子不受重视,只能倚在门边。南宋文天祥的《得儿女消息》一诗中也有同样的用法:“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意思是不屈不挠、坚持刚直的男人才是真正的汉子。“肮脏”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身躯肥胖的样子。北周庾信的《拟连珠》中写道:“肮脏之马,无复千金之价。”就是指身躯发胖的马不再值千金之价了。

大约从元明时期开始,“肮脏”一词逐渐演变出“糟蹋”“卑鄙丑恶”的意思,尤其在戏曲和话本小说中使用得非常频繁,后来又慢慢演变出“不洁净”的意思。至迟到了清朝,“肮脏”已定型为今天的语义,清人李鉴堂所编《俗语考原》一书中说:“肮脏,俗为不洁者为肮脏。”这一语义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肮脏”最原始的语义慢慢湮灭,不再为人所知了。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是拜八拜吗】“八拜之交”是指有世交的两家子弟拜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异姓兄弟结拜也称为“八拜之交”。其实古代并没有八拜的礼节,两人相对互拜四拜即算八拜。

虽然古代没有八拜的礼节,但是,“八拜之交”这个成语的出处却是真的拜了八拜。

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讲了一个故事。国子博士李稷自恃才高,目中无人,待人接物非常傲慢。李稷的父亲曾做过文彦博的门人,文彦博听说李稷的言行举止后,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后生小子。

文彦博担任北京守备后,按照礼节,李稷应当前来庆贺。等李稷来了,文彦博故意不出来接待,让李稷在客厅里干等了很久很久,文彦博这才出来待客。一见面,李稷就要行礼,文彦博坐在那里,大剌剌地说:“你爹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晚辈,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按说没有八拜之礼,可是既然长辈发话了,李稷没有办法,只好忍着气拜了八拜。这一下,李稷的傲气被彻底地挫败了。

从此之后,人们就用“八拜之交”来形容世世代代有交情的两个家庭的子弟拜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白日见鬼【“白日见鬼”本指清水衙门】

白天看见鬼当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白日见鬼”这个俗语用来比喻虚妄怪诞或者极端离奇之事,有时候人们办事不顺心,或者轻易就能办好的事偏偏出了错,也会来上一句:“真是大白天撞见鬼了!”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俗语的原始含义却并非如此。像很多民间俗语一样,“白日见鬼”同样出自民间流传的民谣,陆游在他那本著名的《老学庵笔记》中记录下了这些民谣,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白日见鬼”的俗语,而且还提供了鲜明的历史见证。

北宋时期的中央政府沿袭唐制,分为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北宋后期的一首民谣对六部的职能和日常状态进行了有趣的调侃。先录民谣再解释:“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六部每部各有四个司,六部共有二十四个司,合称“二十四曹”,这首民谣每句前面都是各司的名称,不再具体解释。“吏勋封考”,吏部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组织部等部门,掌管官员的升迁等人事,所以总是地方官的孝敬对象,故曰“笔头不倒”,天天忙得要命。“户度金仓”,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可想而知事务繁忙,故曰“日夜穷忙”。“礼祠主膳”,礼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等部门,不过北宋时期的礼部清闲得很,没什么文书可写,故曰“不识判砚”。“兵职驾库”是兵部的四个司,不过北宋时期兵部的军事大权都被枢密院所剥夺,因此兵部穷得要典当“袯(bó)裤”,袯裤即雨裤。“刑都比门”是刑部的四个司,刑部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掌管法律刑狱,不过审判权归大理寺,刑部只负责复查等事,故曰“总是冤魂”。“工屯虞水”是工部的四个司,工部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门,不过凡是有油水的重大工程都被宫中的内府抢去了,工部变成了一个清水衙门,衙门里清闲冷落,人迹稀少,大白天甚至都可以看见鬼在游荡,故曰“白日见鬼”。

这是“白日见鬼”这个俗语的最早出处,原意为形容衙门的冷落,跟今天的意思迥异。

有趣的是,陆游又记录下了宋室南渡之后南宋初期的一首民谣,承接上一首民谣而来,从中可见南宋初期六部和北宋时期的异同:“吏勋封考,三婆两嫂;户度金仓,细酒肥羊;礼祠主膳,淡吃齑面;兵职驾库,咬姜呷醋;刑都比门,人肉馄饨;工屯虞水,生身饿鬼。”

宋室南渡,一片混乱,很多官员都丢了做官的凭证,需要验明正身,补办文凭,因此吏部油水丰厚,吏部官员人人都能够娶到三妻四妾,故曰“三婆两嫂”。户部掌管财政,可想而知更加富裕,天天“细酒肥羊”。礼部照样清闲,无油水可捞,只能就着酸菜吃面,连盐都吃不起,故曰“淡吃齑面”。兵部仍然掌握不了军事大权,只好“咬姜呷醋”。刑部可就厉害了,因为军事开支巨大,赋敛日益沉重,刑狱也就多了起来,刑部趁机捞油水,甚至拿人肉包馄饨吃,这当然是艺术的夸张。工部不但和以前一样“白日见鬼”,还变本加厉,人人都成了活着的饿死鬼。

这两首民谣形象地描绘出了两个不同时期六部的状态,“白日见鬼”这一俗语也就此流传了下来。败家子【“败家子”的称谓是怎么来的】“败家子”可不是傻子,几乎所有的“败家子”都很聪明,因此才会架鹰斗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把祖宗传下来的家底抖搂个精光。“败家子”最早写作“败子”,语出《韩非子·显学》:“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意思是在管教严厉的家庭里,不会出现强横的奴仆,慈母反而会娇惯出败家子来。“败子”一词的语义,清代学者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给出了两种解释:“今人呼不肖子曰败子。或曰:败当作稗。稗,所以害苗也。《宝积经》说:‘僧之无行者,譬如田中生稗子,其形不可分别也。’此说亦通。”

原来,“败子”乃是“稗子”的音讹。稗子长得很像稻子,虽然也可以食用,但是它杂生稻田中,有害于稻子的生长。败家之子跟稗子的这种习性非常相似,故称“败子”。《宝积经》的说法类似,所谓品行不端的僧人,“譬如麦田,中生稗麦,其形似麦,不可分别。尔时田夫,作如是念,谓此稗麦,尽是好麦,后见孵生,尔乃知非。如是沙门,在于众中,似是持戒有德行者。施主见时,谓尽是沙门,而彼痴人,实非沙门,是名稗沙门”。稗沙门如同麦田中的稗子一样,都是为害甚烈的东西,都是败家子。半老徐娘【“半老徐娘”为何姓徐】“半老徐娘”又写作“徐娘半老”,形容那些年长色衰但是风韵犹存、打扮风骚的妇女,含有一定的贬义成分。为什么非得姓“徐”而不是别的姓呢?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

原来,这个称谓出自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昭佩。徐昭佩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是长相却很一般,《南史·后妃传》称她“妃无容质”,因此在徐昭佩生下一子一女之后,萧绎便很少再来她的住处,两三年才会跟她行一次房。徐昭佩又生气又妒忌,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萧绎是独眼龙,瞎了一只眼睛,每逢萧绎兴致大发,来到徐昭佩住处的时候,徐昭佩就只画半面妆,借以讽刺萧绎只有一只眼睛看得见。这一招未免过于恶毒,对残疾人的心理打击可想而知,于是萧绎更加恼怒,一看见半面妆立马就离开。李商隐曾有一首《南朝》的诗描写这一场景:“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徐昭佩还酗酒,大醉后如果碰见萧绎前来,就故意呕吐在萧绎的衣服上。徐昭佩这种种不合人情的行为都是心理变态所致。

深宫寂寞,岁月渐逝,徐昭佩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她开始寻找面首,抚慰自己空虚的肉体。她先和瑶光寺的智远道人私通,又和萧绎的大臣暨季江私通,接着又跟贺徽在尼姑庵里私通,并互相把海誓山盟的情诗写在白角枕上相赠。这种事情本来是徐昭佩和情人之间的隐私,但是暨季江却憋不住,经常暗地里向别人感叹道:“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意思是说柏直这个地方的猎狗老了还能逮到猎物,溧阳的马老了还是骏马,徐昭佩这位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就是“半老徐娘”的最早出处。

像很多后妃一样,徐昭佩的妒忌心也很强,平时喜欢交接那些不受宠的妃子,但是一旦发现该妃子怀了孕,立马醋海翻腾,甚至亲手拿刀杀了对方。后来萧绎宠爱的妃子王氏产子后病逝,萧绎怀疑是徐昭佩下的毒手,逼她自尽。徐昭佩遂投井而死。死后萧绎还把她的尸体送回娘家,称作“出妻”,死后还要跟她离婚,可见萧绎对徐昭佩的厌恶。萧绎甚至还写了一首《金楼子》的词叙述徐昭佩的淫荡行径。

徐昭佩死了,可是“半老徐娘”这个称谓却流传了下来,“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也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其中的调侃意味直逼暨季江的感叹。鲍鱼之肆【“鲍鱼之肆”为何奇臭】

鲍鱼是今天餐桌上的名贵海鲜,大家吃得心满意足时常常会觉得奇怪:这么好吃的美味,古人为什么说它臭呢?说鲍鱼很臭,很多人都会举《颜氏家训》中的一段话为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出自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的这本《颜氏家训》实在太有名了,加上这段话又流传久远,因此很多人都误以为“鲍鱼之肆”这个典故最早就出自《颜氏家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先说古今鲍鱼的不同。古时的鲍鱼是指用盐腌过的咸鱼,鲍鱼之肆就是卖这种咸鱼的店铺。今天的鲍鱼古时叫鳆(fù),它的贝壳是一味中药,叫“石决明”,有明目的疗效,故又称“千里光”。

鲍鱼既是用盐腌过的咸鱼,味道当然腥臭,还记得秦始皇死后的那幕著名场景吗?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李斯和赵高秘不发丧,当时刚好是暑天,为了掩盖尸体的臭味,就在秦始皇的车旁再放置一辆车子,上面载满了鲍鱼,“以乱其臭”。鲍鱼之臭居然能够掩盖尸臭,可以想象真是奇臭无比!“鲍鱼之肆”的典故并非出自颜之推之口,远在汉代就已成型了。《孔子家语·六本》记载了孔子对曾子说的这番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据《大戴礼记》记载,曾子生了病,同样借用孔子的这番话教育两个儿子:“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鲍鱼之肆”和“鲍鱼之次”都是指卖鲍鱼的市场和店铺。

因为鲍鱼之肆太臭,人们于是就把小人和坏人扎堆的地方比喻为“鲍鱼之肆”。在鲍鱼之肆里待得时间长了,受小人和坏人的影响,不仅对小人和坏人的举动习以为常,自己也会变坏的。因此孔子和曾子都告诫人们,如果想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就要远离鲍鱼之肆。悲观【“悲观”是消极失望吗】“悲观”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口头语,意为消极失望,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口头语来自于佛教用语,而且含义跟消极失望恰恰相反。“悲观”属于佛教的五观之一。《法华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如此吟咏五观:“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真观第一:观真实之理而断见思惑之空观。清净观第二:于既除见思惑之清净身,断尘沙惑之假观。广大智慧观第三:断无明惑而得广大智慧之中观。悲观第四:以此上三观观察众生,拔众生之苦恼。慈观第五:以前三观观察众生,而给予众生以福乐。“悲观”和“慈观”是相辅的。悲,哀伤痛苦。悲观即用哀伤痛苦的悲悯之心观察众生,把众生从痛苦中超拔出来。慈,佛和菩萨爱护众生,给予众生欢乐称为慈。慈观即用慈爱之心观察众生,给予众生富乐。悲观和慈观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智度论》解释得很清楚:“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故合称“慈悲”。

由此可见,“悲观”最初的含义跟消极失望恰恰相反!进入口头语后,经过漫长的语义演变,“悲观”才形成今天的意思,成了“乐观”的反义词。鼻祖【“鼻祖”为何跟鼻子有关】

最早的时候没有“鼻”这个字,那么用什么来表示“鼻子”呢?用“自”这个字。“自”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自”的字形就是鼻子的形状,因此用“自”来表示鼻子。而且,“自”最早的读音就是“鼻”。后来,“自”慢慢引申出“始”“开头”的意思,再后来又引申出“自己”的意思。

当“自”指称“自己”时,人们在“自”的下面加了一个声符“畀”来表示鼻子。畀读作bì,是“给予”“付与”的意思。“自”和“畀”合在一起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于是用来指称鼻子了。

直到这时,“自”和“鼻”才开始分道扬镳,各有各的分工。不过人们仍然没有完全忘记“自”的本义,因此,说到自己的时候,总是指着自己的鼻子,以表示最早时候的“自己”是用鼻子来指代的。《说文解字》还记载:“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原来,“鼻子”最早的古义是指第一个儿子!也就是长子、大儿子。至今陕北方言中还把别人的子女称作“鼻子”,比如说“这是谁家的鼻子?”自此,“鼻”这个字又引申出了“第一”“初始”“发端”的意思。

扬雄《方言》载:“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原来,“鼻”这个字更早的时候专用于刚刚出生的野兽!后来才引申用于人身上。“鼻”和“祖”都是“始”的意思,因此,顺理成章的,最早的祖师、创始人就称为“鼻祖”。“鼻祖”这个词最早也是扬雄开始使用的。在《反离骚》这篇赋中,扬雄叙述家世写道:“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蝉嫣”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和周氏有族亲,始祖在汾水之滨。

从“鼻子”的本义可以判定民间为什么管道士叫“牛鼻子老道”。一般的解释约有三种:一是道士头上的发髻像牛鼻子的形状;二是老子出函谷关的时候骑的是一头青牛;三是道士帽的前边有沿,上翘如同牛鼻子的形状。

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解释,之所以似是而非,就在于不懂得“兽之初生谓之鼻”的本义:“牛鼻子”是一种贬义的称呼,借初生的牛来打趣道士。闭门羹【“闭门羹”出自妓女之手】“闭门羹”是指拒绝客人进门。拒绝客人进门还有一杯羹招待,这就有点儿匪夷所思了。“羹”是一个会意字,从羔,从美。在古代,羊肉是古人的主要食物,因此用“羔”和“美”会意,表示羊肉的味道鲜美。《说文解字》解释道:“五味和羹。”用羊肉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羊肉叫作“羹”,后来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请注意:这里的“羹”跟汤没有任何关系,是带汁的羊肉或蔬菜。中古以后才把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汤叫“羹”。

现在把所有拒绝客人上门的行为叫作吃“闭门羹”,但是古代却专指妓女拒绝接客。“闭门羹”一词出自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一书。冯贽这个人很有意思,谁都不知道他的身世。他自称家里藏了很多异书,于是把这些异书里的异说取其精华攒成了《云仙杂记》这本书,但是书里引用的大部分异书的书名却任何有学问的人都没有听说过,任何书上也都没有提到过。而且记事造词,全都像出自一人之手,根本不像他所宣称的出自很多异书。因此有学者考证说冯贽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是别人托名冯贽伪造的这本书。《云仙杂记》载,宣城名妓史凤是个势利眼,接客的时候根据客人的地位和财力将客人分为三六九等,接待的规格也不一样,最高等的规格有迷香洞、神鸡枕、锁莲灯,次等的有鲛红被、传香枕、八分羊,诸如此类不同的名目。这些都是色情行业的专用术语。史凤还把这些服务项目全都写成了诗,而且全都流传了下来,堂而皇之地收录于《全唐诗》之中,引用于下。其中的意味请读者自行揣摩。《迷香洞》:“洞口飞琼佩羽霓,香风飘拂使人迷。自从邂逅芙蓉帐,不数桃花流水溪。”《神鸡枕》;“枕绘鸳鸯久与栖,新裁雾縠斗神鸡。与郎酣梦浑忘晓,鸡亦留连不肯啼。”《锁莲灯》:“灯锁莲花花照罍,翠钿同醉楚台巍。残灰剔罢携纤手,也胜金莲送辙回。”《鲛红被》:“红被当年仅御寒,青楼惯染血猩纨。牙床舒卷鹓鸾共,正值窗棂月一团。”《传香枕》:“韩寿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婵娟。休疑粉黛加铤刃,玉女旃檀侍佛前。”《八分羊》:“党家风味足肥羊,绮阁留人漫较量。万羊亦是男儿事,莫学狂夫取次尝。”

这六等色情服务项目之外就属于最低等了,史凤对待最低等的客人也很客气,不是直接驱逐出境,而是不见面,派妓院工作人员在休息厅里给每个客人端上一杯“闭门羹”,说:“请公梦中来。”给客人吃上一杯“闭门羹”是抚慰,但是“请公梦中来”的嘱咐就有些刻薄了。估计史凤是想耍耍小幽默。史凤还把对待最低等客人的行径也写成了一首诗,诗名就叫《闭门羹》:“一豆聊供游冶郎,去时忙唤锁仓琅。入门独慕相如侣,欲拨瑶琴弹凤凰。”最幽默的是史凤居然吟咏道:想来嫖我的客人啊,我给您提供一碗羹,您喝了之后就离开吧,离开后我会赶紧吩咐工作人员锁上妓院大门,您就别回头了。哈哈哈!

有一个叫冯垂的客人,带了三十万铜钱,全部给了史凤,这才得以进入迷香洞中,后来在屏风上题了“九迷诗”,估计是入了迷香洞九次。

古人真是风雅,连妓女接客都本着“来的都是客”的原则,不会冷落了客人,即使不能接待你,最低程度也会给你一杯羹吃。可是今天给客人吃“闭门羹”的主人,大门一关了事,或者根本就不开门,或者电话里直接就拒绝了,多么缺乏风度啊!婊子【“婊子”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俗话说“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婊子就是妓女,妓女操持的是皮肉生涯,而牌坊表彰的是贞女、烈女,二者水火不能相容。妓女为什么又称作婊子呢?“婊子”最初写作“表子”。“表”在小篆字形中是“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代人穿皮衣跟现在不一样,毛要露在外面,因此“表”从“毛”,代表外衣。如果举行礼仪的话,这件外衣的外面还要再罩上一件礼服,称作“裼(tí)衣”。所谓“表里”,意思就是衣服的面子和里子。有一个成语叫“表里如一”,就是指外表和内心一致。俗语中还有“表壮不如里壮”的说法,“表”指丈夫,“里”指妻子,意为丈夫有才能,还不如妻子善能持家,可作贤内助。“表”因此代表“外”,“表子”当然也就是外妇的意思。什么叫“外妇”?当然就是指妻子之外的女人,因此,“表子”或者“外妇”最早是指妻子之外的妾,娶了妾之后,妾也就属于男人了,那么位列妾之外的“外妇”自然就是指妓女了。这就是“表子”这个称谓的辗转由来。

明代学者周祈在《名义考》一书中曾辨析过“表子”这个称谓:“俗谓倡曰表子,私倡者曰贾老。表对里之称,表子,犹言外妇。”可见至迟到了明代时,“表子”的称谓就已风行了。其实,“表子”这一称谓早在宋代时就已出现了,宋人无名氏所作《错立身》戏剧中写道:“被父母禁持,投东摸西,将一个表子依随。”这里的“表子”即指妓女。明清时期,民间文化发达,“表子”的“表”被加上了一个“女”字旁,正式变成了“婊子”,成为民间对妓女的轻蔑称谓。《金瓶梅》:“老身又不曾怠慢了姐夫,如何一向不进来看看姐姐儿,想必别处另叙了新婊子来。”《儒林外史》:“厨房里一个人在那里洗手,看见这两个婊子进来,欢喜的要不的。”“婊子”一词的语感比妓女严重得多,在日常用语中,“婊子”比妓女的称呼更加下贱,更加没有尊严,更为人所不齿,因此各种字典都把“婊子”解释为对妓女的蔑称。妓女都已经够轻蔑的了,“婊子”居然比妓女的称呼更为轻蔑,可见“婊子”一词语感的严重程度。日常的骂人话中有“婊子养的”一语,是最重的咒骂,凡是听到这句咒骂的人,立马就要拼命。别来无恙【“别来无恙”是怎么变成问候语的】“别来无恙”是旧时通行的问候语,朋友们相见或者写信时通常总会来上一句“别来无恙”,表示问候。人人都知道“恙”是疾病,但是“恙”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古人见面时都要问一句“别来无恙”?

战国时期的《易传》一书如此解释“无恙”:“上古之世,草居露宿。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按照《易传》的说法,“恙”是一种在草丛中聚居的虫子,这种虫子的特点是“善食人心”,简直像食人虫,而不是一种疾病。《易传》的说法过于耸人听闻。从医学上来说,“恙”其实就是恙虫,又称恙螨,可引起恙螨皮炎,传播疾病。恙虫病就是感染后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持续高热、皮疹、皮肤受刺叮处有焦痂和溃疡、局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恙螨寄生的地方通常是杂草丛生的野外环境,上古时期卫生条件差,人们露宿野外,因此常常会患上恙虫病。

恙虫病既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古人见面的时候,生怕传染给自己,于是先互相问一句“别来无恙?”——亲爱的,您身上到底有没有恙虫啊?如果有的话可得说实话,千万别传染给我啊!久而久之,“别来无恙”失去了最原始的含义,由生怕传染的担心变成了一句透着亲热和关切的问候语。不稂不莠【“不稂不莠”是贬义词吗】

稂(láng)是一种叫狼尾草的野草,莠(yǒu)是一种叫狗尾草的野草。这两种野草都是恶草,形状像禾苗,间杂在禾苗中间,夺取禾苗的养分,禾苗没有吐穗时根本无法辨别。“良莠不齐”也是同样的意思,都是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无法分清。不过,“良莠不齐”的意思非常明白,而且从古到今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不稂不莠”可就不一样了,古时候的意思跟现在的意思完全相反。“不稂不莠”出自《诗经·小雅·大田》:“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此处出现了四种危害禾苗的害虫:螟,螣,蟊,贼。《尔雅·释虫》详细解释了这四种害虫的区别:“食苗心,螟;食叶,螣;食节,贼;食根,蟊。”螟专食禾苗的心,螣(tè)专食禾苗的叶子,贼专食禾苗的枝干,蟊(máo)专食禾苗的根部。这几句诗,余冠英先生的译文是:“谷粒长了谷壳,长得结实完好,没有稂草莠草。除去青虫、丝虫、蝗虫和它的同伙,别祸害我的幼禾。”在这里,“不稂不莠”是指没有狼尾草和狗尾草等杂草,禾苗长势良好。可是,到了现在,人们却用“不稂不莠”来比喻没出息的人,成不了才的人,真是和原意大相径庭。《红楼梦》第八十四回就是这个词演变后的说法:“贾政道:‘老太太吩咐的很是,但只一件,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贾政的意思是说贾宝玉既不是狼尾草,也不是狗尾草,不稂不莠,但是又不像正儿八经的禾苗,看不出有什么出息。“不稂不莠”本来是一个褒义词,几经演变,却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中国文字的变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蚕室【“蚕室”是养蚕的温室吗】

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常常遇见“蚕室”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蚕室”其实就是宫刑的代名词,因此,古书中总是记载着谁谁谁受了宫刑之后“下蚕室”,比如司马迁曾在著名的《报任安书》中说自己“而仆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我受宫刑囚禁在蚕室里,为天下人耻笑。汉昭帝也曾下过一道诏令:“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为什么人们把受宫刑叫作“下蚕室”呢?

中国古代最重的刑罚是“五刑”,即墨(刺刻面额,染以黑色),劓(yì,割鼻),剕(fèi,断足),宫(阉割和幽闭),大辟(斩首)。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惩罚。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颜师古释义为:“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受宫刑之后容易中风而死,需要在像蚕室一样温暖而不通风的密室里养伤,待创口愈合后方能出来。蚕室,这个有着优雅浪漫名字的处所,却被用来安置刚刚被阉割的犯人。宫刑最初是用来惩罚淫乱的男女的,“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尚书大传》),后来宫刑的惩罚对象被任意扩大,直至成为针对任何人任何事的刑罚。秦朝人口不过两三千万人,仅仅修建阿房宫和骊山的受过宫刑的罪人就达七十余万之众!

蒲松龄曾用一副对联吟咏司马迁的命运和一生功绩:“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意思是说司马迁虽然下蚕室遭受宫刑,但他忍辱负重,以千秋史笔写出了不朽巨著《史记》。藏拙【“藏拙”是自谦之词吗】“藏拙”的意思是把我的拙劣之处藏起来,免得被人笑话。“藏拙”的反义词就是“献丑”。“藏拙”当然是一个谦辞,是自谦之辞,自己亲口对别人说“我要藏拙”。不过,这个词的来源却恰恰相反。

南北朝时期,南朝诗人徐陵是著名的宫体诗人,与大诗人庾信齐名。魏收是北魏作家,在北魏也是大名鼎鼎。可是南朝文士大都看不起北国文士,比如庾信就曾宣称北朝除了两三个人的诗文还能够看看之外,其余都是“驴鸣犬吠,聒耳而已”。徐陵也常常在文人雅士聚会的时候嘲弄魏收,弄得魏收经常下不来台。

据唐人刘餗(sù)所著《隋唐嘉话》记载,魏收知道自己的文学才能比不上徐陵,就把自己刚刚编成的诗文集送给徐陵,向他求教,同时也有借徐陵的名声为自己增光的意思。没想到徐陵拿到魏收的诗文集,连看都不看就扔到了江里。旁边的朋友问徐陵这是干吗,他写得不好你也不能扔到江里啊。徐陵回答道:“我怕魏公的诗文集流传出去丢他的人才扔到江里的,我是为他好啊!吾为魏公藏拙。”徐陵倒一点儿不自谦,还好心好意地替魏收着想,替魏收“藏拙”,真是令人喷饭。不知道魏收听了之后作何感想。

后来,替别人“藏拙”演变成了自己“藏拙”,唐朝诗人罗隐在《自贻》一诗中就谦虚地称自己“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意思是宁可没有明显的成效也要藏拙,如果有所成就甘愿守株待兔。蝉联【“蝉联”为何跟蝉有关】

体育比赛中经常出现“蝉联”这个词,比如“蝉联冠军”。毫无疑问这个词跟蝉这种动物有关系。

蝉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奇怪在于它脱壳的方式非常独特。蝉的脱壳相信许多人都亲眼见过。当蝉的幼虫长大,即将变成成虫时,就把自己的蝉蜕脱落在树根或者树干上。记得小时候,常常在一场雨过后,满树林里去寻找蝉蜕和刚刚脱壳的成虫。蝉蜕可以入药,因此拿来卖给中药铺;刚刚脱壳的成虫味道鲜美,那时物质贫乏,这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脱壳的时候,蝉还和它的壳联在一起,因此,“蝉联”这个词就拿来形容事物的连续性,“蝉联冠军”当然也就指上届得到冠军之后,这届仍然是冠军。只得了一届冠军不能叫“蝉联”。

北美洲还有一种生命周期非常长的“十七年蝉”,要在地下潜伏十七年才能脱壳羽化。这种蝉要“蝉联”的话需要等上十七年,时间未免太长了。掣肘【“掣肘”为什么指阻挠】“掣”是拉,“肘”是上下臂相接处可以弯曲的部位,即常说的胳膊肘。“掣肘”一词的意思是拉住胳膊,从旁牵制,比喻阻挠别人做事。

此词出自《孔子家语·屈节解》。孔子有个弟子叫宓(mì)子贱,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古怪。宓子贱在鲁国做官,将要去担任单父的最高行政长官。宓子贱担心自己在单父离鲁国国君很远,国君如果听信谗言,会对自己在单父的治理横加干涉,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彻底贯彻。于是宓子贱辞别的时候,请求国君派他的两名亲信跟着自己一起到单父工作。到了单父,宓子贱让这两名亲信写文书,写的时候,宓子贱却在他们旁边不停地“掣其肘”,拉他们的胳膊肘,不让他们顺利地书写。两名亲信只好磕磕绊绊地勉强书写。宓子贱一看两人写得很差,不由得大发雷霆,训斥二人不合作,故意捣蛋。这两人没办法,说他们干不了这个活儿,请求宓子贱放他们回到国君身边。

回去后,两人向国君汇报道:“宓子贱让我们书写却不停地掣肘,写得不好又对我们发怒,人人都在看我们的笑话,这实在不是人干的活儿,所以我们回来了。”

国君一听,很为宓子贱的行为迷惑,就去向孔子请教。孔子微微一笑,说:“宓子贱是君子啊,他的才能本来是应该辅佐霸主之类的人物的,如今屈节去治理单父,是想试试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否在单父实现。他的这个奇特的举动也许是在变相地劝谏您,让您信任他,放手让他工作吧。”

国君一听恍然大悟,派使者告诉宓子贱:“五年之内,单父这个地方就不归我管了,你放心大胆地治理吧。”

在宓子贱的治理下,单父大治,《孔子家语》的原话是“躬敦厚,明亲亲,尚笃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百姓化之”,可见治理的成果非常符合儒家的理想。

这一年齐国攻打鲁国,单父是必经之路,父老们请求宓子贱说:“麦子已经熟了,敌人也来了,人们来不及收自家的麦子,请您放权让百姓们随便去收麦,这样就不会落到敌人手里了。”请求了三次,宓子贱就是不允许,结果麦子都被齐国军队收割了。

执掌鲁国国政的季孙氏听到这个消息大怒,派人责备宓子贱。宓子贱回答道:“麦子被收割了,明年还可以种,可是如果放手让百姓随便收割,不劳而获,那么百姓就会希望年年有敌人入侵。况且敌人只收割了单父一年的麦子,咱们收割了这一年的麦子国力也不会增强,失去了麦子国力也不会因此衰弱,但是假如允许百姓去随便收割,造成的后果好几代也消弥不了。”

季孙氏听了这番道理,惭愧地说:“哎呀我怎么考虑不到这些呢,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啊!”

宓子贱治理单父三年后,孔子派另一个弟子巫马期微服私访,去看看宓子贱到底治理得怎么样。巫马期一进入单父,就看见夜里捕鱼的渔人捕到鱼又放了,巫马期很奇怪,就向渔人询问。渔人回答道:“大鱼是我们单父的大夫最喜欢的,小鱼我们单父的大夫又想让它长大,所以捕到这两种鱼我们都会把它放掉。”

巫马期一听此话,扭头就回去了。回到孔子身边,对老师说:“宓子贱实施的德政,竟至于使百姓在暗地里的行为也循规蹈矩,就好像严刑在身边时刻伺候着一样。请问宓子贱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孔子回答道:“我曾对他说过:‘诚于此者刑乎彼。’要依靠百姓的道德自觉,不能光想着用刑罚去惩罚他们。现在看来,宓子贱做到了这一点。”

这就是“掣肘”一词的来历,在没有“掣肘”的情况下,宓子贱才能够放手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城隍庙【“城隍庙”的“城隍”是什么神】

城隍庙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这座庙里到底供的什么神,为什么称“城隍”的庙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城”是城墙,“隍”是没有水的护城壕沟。古人建城,一定要在城墙四周开挖护城河,挖成之后,尚未蓄水的称“隍”,蓄水的称“池”。“城池”一词就是这样来的,表示护城河里的水满满地围绕着城墙。只有护城河里蓄满了水,这座城才能称为“城池”,否则只能称为“城隍”。“城隍”的起源很早。周代农事完毕之后,要在岁末的十二月举行盛大的祭祀,十二月是腊月,故称“腊祭”。“腊祭”要祭祀八神,八神分别是:先啬(神农氏),司啬(农业神后稷),农(农夫),邮表畷(zhuì,井田交界处树立的标木,用来作标记),猫虎,坊(堤防),水庸,昆虫。其中的第七个神“水庸”就是“城隍”。“水”指护城河,即“隍”;“庸”通“墉”,城墙。因此“水庸”即“城隍”。

在古人心目中,“城隍”是自然神,因此凡是城池必有城隍神,就要建城隍庙祭祀它。第一个城隍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芜湖城隍庙,始建于二三九年。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文献多有祭祀城隍神的记载,宋代以后,城隍神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的英雄或者名臣作为本地的城隍神,加以祭祀。比如北宋宋神宗熙宁初,越南的李朝谋划进攻大宋,邕州(今南宁)乃抵御的第一线,宋神宗任命苏缄为邕州知州,领导邕州人民抗击越南,但寡不敌众,邕州最终落入了越南人手中,苏缄自焚而死,越南人找不到他的尸体,竟然大肆屠城。后来,邕州的百姓就把苏缄叫作“苏城隍”,为他立祠,把他视为本地的保护神。

各地的城隍庙都有大规模的庙会,就起源于祭祀城隍神的活动,渐渐演变成当地最重要的民间习俗。吃醋【“吃醋”的来历】

众所周知,“吃醋”就是嫉妒,男女之间因为出现了第三者而产生嫉妒的情感。那么,为什么用“吃醋”来比喻嫉妒呢?最常见的说法是唐太宗要为功臣房玄龄纳妾,但房玄龄的夫人坚决不同意,唐太宗一怒之下赐给房夫人一壶毒酒,房夫人宁愿喝了这壶毒酒也不愿答应纳妾。结果一喝却发现是一壶醋!这种说法是后人的穿凿附会,因为在这个故事的原始记载中并没有出现毒酒变醋的喜剧性场面。

这个故事出处有二:

一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张鷟(zhuó)所著的《朝野佥载》,原文很浅显,照录于下:“初,兵部尚书任瓌(guī)敕赐宫女二人,皆国色。妻妒,烂二女头发秃尽。太宗闻之,令上宫赍金壶瓶酒赐之,云:‘饮之立死。瓌三品,合置姬媵。尔后不妒,不须饮;若妒,即饮之。’柳氏拜敕讫,曰:‘妾与瓌结发夫妻,俱出微贱,更相辅翼,遂致荣官。瓌今多内嬖,诚不如死。’饮尽而卧。然实非鸩也,至夜半睡醒。帝谓瓌曰:‘其性如此,朕亦当畏之。’因诏二女令别宅安置。”这个故事被安在了任瓌的头上。

二是唐朝刘餗所著的《隋唐嘉话》,文字也很浅显,照录于下:“梁公夫人至妒,太宗将赐公美人,屡辞不受。帝乃令皇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常制,且司空年暮,帝欲有所优诏之意。夫人执心不回,帝乃令谓之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曰:‘妾宁妒而死。’乃遣酌卮酒与之,曰:‘若然,可饮此鸩。’一举便尽,无所留难。帝曰:‘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这个故事又被安在了房玄龄的头上。

在这两个故事中,同样都是唐太宗赐毒酒,同样都是假毒酒,却没有任何一处出现“醋”这一关键词,“吃醋”的说法出自唐太宗所赐可见是穿凿附会,没有根据。但是,“吃醋”这种表示嫉妒的含义确实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著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中写道:“醋气时闻,每念糟糠之妇;荒淫不择,岂思枕席之姬。”第一次明明白白地把“吃醋”和“嫉妒”的语义联系在了一起。赤子【“赤子”的本义是婴儿】

我们形容一个心地纯洁、毫无杂念的人,常常说这个人有“赤子之心”;形容那些人在海外却始终心怀祖国的人也常常使用“海外赤子”一词。“赤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赤子”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老子的意思是说: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赤子”一样,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鹰隼不搏击他。他虽筋骨柔弱,但两只小拳头却能握得紧紧的;他虽不懂得男女交合之事,但他的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都是因为他精气充沛之故。整天号哭嗓子却不会嘶哑,这都是因为他和气醇厚。这段话里有两个生僻字:“朘(zuī)”是男孩的生殖器,“嗄(shà)”是声音嘶哑。

按照老子的形容,“赤子”毫无疑问是指婴儿。《尚书·康诰》中说:“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原来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是赤色的,故称“赤子”。颜师古注《汉书》:“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这是同一个意思。但是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槎庵小乘”一节中提供了全新的解释:“尺字古通用赤……赤子者谓始生小儿仅长一尺也。”这种解释很新鲜,只是不知道李慈铭依据什么说“尺字古通用赤”。“赤子”后来被引申为皇帝统治下的子民。《汉书·龚遂传》:“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这里的“赤子”就是指皇帝的子民。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了抵御边境的骚扰,李世民每天都命数百人演习武艺,自己亲自坐镇观看。群臣担心他的安全,劝他回避这种场合,李世民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李世民的意思是天下的百姓都是我的“赤子”(子民),我与他们推心置腹,干吗要猜忌他们呢?这里“赤子”的意思更加明显,而且从这句话里诞生了一个后来的常用词——“海内赤子”(“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慢慢演变成了“海外赤子”这个常用词。《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是第一次出现“赤子之心”的说法。“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婴儿之心当然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今天“赤子之心”的含义跟孟子所说完全相同。床笫【“床笫”能写成“床第”吗】

古人把做爱以及夫妻间的悄悄话叫作“床笫之私”。古人的语言和字的使用都非常准确,可是流传到了今天,人们大都习焉不察地把“床笫”写成“床第”,记得姜文就在电影《秦颂》中把这个词读错了。“笫(zǐ)”是竹子编的床席,后来就用来指代床。“床笫之私”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床笫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阈(yù)”是门槛、门户的意思,妇女居住的内室称阈闱。“床笫之言不逾阈”的意思就是夫妻间的悄悄话不得越过门户传到外界去。看来古人也很重视隐私权啊!

不过,到了秦朝的孔鲋笔下,他却提供了另外的解释。在《孔丛子·答问》中他写道:“凡若晋侯骊姬床笫之私,房中之事,不得掩焉。”意思是因为有史官的存在,史官的天职是秉笔直书,因此在史官的火眼金睛和秉笔直书之下,作为国君,晋侯和他的宠姬骊姬做爱时说的一切都会被记录在案,房中之事想掩藏也掩藏不了。多么可怕!打秋风【“打秋风”为什么形容敲诈】

明宪宗在位期间,长江下游的北岸新设置了一个县,叫靖江县,靖江县原本是江阴县治下,俗称马驮沙。第一任知县姓郭,刚来到治所,屁股还没坐热,就有拜客送上一柄稀见的扇子,郭知县立马在扇子上题诗一首:“马驮沙上县新开,城郭民稀半草莱。寄与江南诸子弟,秋风切莫过江来。”命人原扇退回。郭知县的意思很明白,靖江县乃是新开的县,衙门里面还没有油水,千万别来这里“打秋风”!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打秋风”这一俗语在明朝以前早就流行开了,假借各种名义向人索取财物被称为“打秋风”。那么,为什么叫“打秋风”呢?

不光今天的人有这个疑问,明朝人郎瑛也有这个疑问。在《七修类稿》一书中,郎瑛如此解释道:“俗以干人云‘打秋风’,予累思不得其义,偶于友人处见米芾札有此二字,‘风’乃‘丰熟’之‘丰’,然后知二字有理,而来历亦远。”郎瑛在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手札中看到“打秋风”其实写作“打秋丰”,意思是秋天丰收之后索取财物。但是在清朝人翟灏编的《通俗编》一书中,“打秋风”乃是“打抽丰”一词的谐音。他在“货财”条中解释道:“《野获编》载都城俗事对偶,以‘打秋风’对‘撞太岁’,盖俗以自远干求曰‘打秋风’,以依托官府赚人财物曰‘撞太岁’也。《暖姝由笔》载靖江郭令辞谒客诗,有‘秋风切莫过江来’之句。《七修类稿》米芾札中有‘抽丰’二字,即世云秋风之义,盖彼处丰稔,往抽分之耳。”按照翟灏的解释,“打秋风”其实应该写作“打抽丰”,丰是丰收,丰收了之后自然油水就多,采用种种借口、假借种种名义索取财物的人前去抽取一部分,这叫“打抽丰”。“打秋风”是古代官场的恶习,清朝酌元亭主人所著《照世杯》中有非常生动的描述:“抽丰一途,最好纳污藏垢,假秀才,假名士,假乡绅,假公子,假书帖,光棍作为,无所不至。今日流在这里,明日流在那里,扰害地方,侵渔官府,见面时称功颂德,背地里捏禁拿讹。游道至今大坏,半坏于此辈流民,倒把真正豪杰、韵士、山人、词客的车辙,一例都行不通了。歉的带坏好的,怪不得当事们见了游客一张拜帖,攒着眉,跌着脚,如生人遇着勾死鬼一般害怕。若是礼单上有一把诗扉,就像见了大黄巴豆,遇着头疼,吃着泻肚的。就是衙役们晓得这一班是惹厌不讨好的怪物,连传帖相见,也要勒压纸包。”真是奇特的怪象!打牙祭【“打牙祭”原来出自军中祭旗】

吃一顿很久没有吃过的好饭菜叫作“打牙祭”。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日常俗语,“打”是举行之意,“牙”和“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台湾学者伍稼青在《打雅》一书中总结道:“四川人所称打牙祭,东北人谓之吃犒劳,江南人名曰当荤。即于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特别以肉类食物,饷家人或职工也。喻血轮《绮情楼杂记》:‘按打牙祭本打衙祭之讹传。通考载石林叶氏云:节度使碧油红旆,受赐者藏于公宇私室,皆别为堂号节目,每朔望之次日祭之,号衙祭日,祭毕分肉以畀众。是衙祭二字,由来已久,后流传民间,遂附会成为打牙祭。’”

喻血轮认为“打牙祭”乃是“打衙祭”的讹传,此说不确,盖因为“牙”字辗转流变,讹变而为“衙”的用例比比皆是,比如民间称官府为“衙门”,即为“牙门”的讹变,而“衙”字讹变而为“牙”却没有一例。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公牙”一条辨之甚详:“近代通谓府建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诗》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修,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祃牙之事,军中听号令,必至牙旗之下,称与府朝无异。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谬讹变,转而为衙也,非公府之名。或云公门外刻木为牙,立于门侧,象兽牙。军将之行置牙,竿首悬于上,其义一也。”

关于“牙旗”,东汉学者张衡在《东京赋》中吟咏道:“戈矛若林,牙旗缤纷。”薛综解释说:“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封演所说的“建牙”,即树立牙旗;“祃(mà)牙”,即祭祀牙旗。据《宋史·礼志二十四》记载:“军前大旗曰牙,师出必祭,谓之祃……太宗征河东,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祃牙。”只用羊和猪祭祀称“少牢”。祭祀完之后,士卒分食牲肉,故称“牙祭”或“打牙祭”。这才是“打牙祭”一词的真正出处,后来流传至民间,但其语源却模糊不清了。大放厥词【“大放厥词”是讽刺人吗】“大放厥词”是一个成语,指夸夸其谈,大发谬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不过,这个成语最早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这个成语出自韩愈所写的《祭柳子厚文》。柳子厚即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的散文丰富多彩,是公认的散文大家。他死后第二年,韩愈为他写了一篇祭文,其中有这样两句:“玉佩琼琚,大放厥词。”玉佩和琼琚都是古人佩戴的玉制装饰品,韩愈用这两种精美的玉器来比喻柳宗元的文章。“厥”是代词,他的,“大放厥词”意思就是柳宗元的文采斑斓、铺陈华丽的辞藻。

明代名臣刘伯温为宋景濂文集写的序言能够更清楚地看出“大放厥词”的语义:“先生天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

这个对文人的文章极尽赞美之能事的成语,演变到今天,居然变成了一个语感很重的贬义词!真是匪夷所思。戴绿帽【“戴绿帽”为何是男人的奇耻大辱】

乌纱帽哪个男人都喜欢戴,但是如果给一个男人戴上一顶“绿帽子”,该男人一定勃然大怒,这是因为妻子跟别的男人通奸的丈夫被民间称作“戴绿帽子”。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唐朝封演的《封氏闻见录》在“奇政”一条下写道:“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延陵属于吴地,李封做延陵令的时候,惩罚那些犯罪的官吏不是杖责,而是让他们戴上绿头巾,满了日子才准取下来。吴地之人因此以戴绿头巾为耻。

其实以绿为贱色并非自李封始,汉唐时期的服饰颜色就以绿为贱色。明朝人郎瑛在《七修类稿》里是这么解释的:“今吴人骂人妻有淫行者曰绿头巾,及乐人朝制以碧绿之巾裹头,皆此意从来。但又思当时李封何必欲用绿巾?及见春秋时有货妻女求食者,谓之娼夫,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然后知从来已久,李封亦因是以辱之。”郎瑛听到的“戴绿头巾”的源头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用他的话说,春秋时期卖妻女求食的男人称为“娼夫”,必须戴上绿头巾来表明低贱的身份。

到了元明两代,娼妓的丈夫要戴绿帽子成为常例。《元典章》在“服色”一条中规定:“至元五年十月……该准中书省札付娼妓之家多与官员士庶同着衣服,不分贵贱。今拟娼妓各分等第,穿着紫皂衫子,戴着冠儿,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并规定娼妓的家人不得穿金服、戴笠子、骑坐马,被发现后要捉拿到官,把马匹奖赏给举报者。明朝沈德符《野获编》载:“按祖制,乐工俱戴青字巾,系红绿反搭膊。常服则绿头巾,以别于士庶。”教坊乐工的妻女多为歌妓。后来民间就把妻子有外遇的丈夫称为“戴绿帽子”或“戴绿头巾”,并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夺妻之恨”和“杀父之仇”同时成为中国男人们最忍无可忍的两件事了。

汉武帝时期,就发生过一起“戴绿帽子”的趣事。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汉武帝的姑妈馆陶公主死了丈夫,此时她已五十多岁,找了一个十几岁的小白脸董偃做姘头。汉武帝早就知道姑妈养了个男宠,一次,汉武帝驾临公主府第,对姑妈说:“我想见见这里的主人翁。”馆陶公主赶紧去掉簪子和耳环,脱掉鞋子,顿首跪谢道:“我知道我做的事不合国家制度,其罪当诛,但是请您饶过这个孩子吧!”

汉武帝连说没关系,馆陶公主这才戴上簪子和耳环,穿上鞋子,从东厢房里将董偃引出来拜见皇上。董偃很知趣,早早就戴上了代表低贱身份的“绿帻”(绿头巾),套上了同样代表低贱身份的皮制袖套,给皇帝叩头。董偃的特长是“温柔爱人”,再加上馆陶公主的关系,汉武帝一见面就喜欢上了董偃,赐给他品级高贵的衣冠,称他为“主人翁”。这次会见诞生了两个直至今天仍然广泛被人作为口语使用的称谓:“主人翁”和“绿头巾”。旦角【“旦角”的称谓原来出自妲己之名】

中国戏曲角色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称谓,就是将扮演妇女的角色称作“旦角”,细分的话还有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等不同的行当。这个称谓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数不清的学者们都探讨过“旦角”之“旦”的语源,但都未找到富有说服力的论证。

清人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一书中总结了各种说法。有“反言说”:“旦为妇人,昏夜所用,故反言旦。”有“省笔说”:“伶人粗伧,识字无多,始而减笔,继而误写,久之一种流传,遂为专门之名词,明知其误而不可改矣……小旦,小姐也,先去女旁,后又改且为旦,但图省笔而已。”清人翟灏所著《通俗编》一书中则有“动物说”:“狚,猿之雌者,其性好淫,今俗讹为旦。”

王国维在《古剧脚色考》中认为:“旦名之所本虽不可知,然宋金之际,必呼妇人为旦;故宋杂剧有装旦,装旦之为假妇人,犹装孤之为假官也。至于元人,犹目张奔儿为风流旦,李娇儿为温柔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