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炽医案206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22:54:32

点击下载

作者:李斯炽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斯炽医案206例

李斯炽医案206例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以重庆为中心所辖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称为“蜀”,合称“巴蜀”或“西蜀”。隋代卢思道曾云:“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巴蜀大地,不仅山川雄险幽秀,江河蜿蜒回绕,物产丰富独特,而且文化灿烂悠久,民风淳朴安适,贤才汇聚如云。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府”巴蜀,不仅孕育出了大批横贯古今、闪耀历史星空的大文豪,如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宋之“三苏”等,也让“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杜甫等恋栈不舍。

更令人惊叹者,巴山蜀水,不仅群贤毕集,复名医辈出,代有传人。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神医”巫彭、巫咸,其后,汉之涪翁、郭玉,唐之昝殷、杜光庭,宋之唐慎微、史崧,清之唐宗海、张骥、曾懿等,举不胜举。尤其在近现代,名噪一时的中医学家,如沈绍九、郑钦安、萧龙友、蒲辅周、冉雪峰、熊寥笙、李重人、任应秋、杜自明、李斯炽、吴棹仙等,均出自川渝巴蜀。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中医前辈名宿,其医德、医术、医学著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都是生长、开放在巴蜀这块大地上的瑰丽奇葩,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篇章,是一份十分值得珍惜、借鉴和弘扬的、独具特色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自古巴蜀出名医”,何也?

首先,巴蜀“君王众庶”历来重视国学。巴蜀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等,不断有考古学新发现揭示着本地文化的悠久。西汉之文翁教化为巴蜀带来了中原的儒道文化,使巴蜀文化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而汉之司马相如、扬雄之文风,又深深体现着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巴蜀人看重国学,文风颇盛,即使在清末民国之初,传统文化横遭蹂躏时,巴蜀仍能以“国学”之名将其保留。另外,蜀人喜爱易学,宋朝理学家程颐就说“易学在蜀”,体现出易学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医易同源”,易学在巴蜀的盛行,使巴蜀中医尤易畅晓医理并发挥之。就这样,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中医营造了一块沃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濡养。

其次,巴蜀地区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素有“中药之库”的美称。仅药用植物就有50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道地药材种类、重点药材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巴蜀中医就有了充足的“利器”,药物信手拈来,临床疗效卓著,医名自然远扬。

最后,巴蜀名山大川众多,风光旖旎,道学兴盛,道教流派颇多,“仙气”氤氲。鲁迅先生曾谓“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学、道教与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医学更具“血肉联系”。于道而言,史有“十道九医”之说;于中医而言,中医“至道”中有很大部分内容直接源于道,不少名医精通道学,或身为道教中人,典型者如晋代葛洪及唐代孙思邈。巴蜀地区,道缘尤深。且不说汉成帝时,成都严君平著《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使道家学说系统化,对道学发展影响深远。仅就道教名山而言,“蜀国多仙山”,如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为“道教祖庭”,东汉张道陵于此倡“正一盟威之道”,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天”,至今前山数十座道教宫观完好保留;峨眉山为道教“第七洞天”,今仍保留有诸多道教建筑。四川这种极为浓厚的道学氛围,洵为名医成长之深厚底蕴。

自古巴蜀出名医,后人本应承继其学,发扬光大。然而,即使距今尚近的现代巴蜀名医,其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现状堪忧。有的名医经验濒于失传;有的以前虽然发表、出版过,但如今难觅其踪;间或有一些得以整理问世,也多由名医门人弟子完成,呈散在性,难保其全面、系统、完善。如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中,成都李斯炽、重庆熊寥笙、达县龚益斋、大邑叶心清、内江黄济川、三台宋鹭冰等,这些医家,虽有个人专著行世,但一直缺乏一套丛书将其学验进行系统汇总与整理。

此外,现有的名医经验整理专著,多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分册出版,较少赅于一书,全面反映名医的学术特点。而有些名医在生前喜手录医悟、医论与医方、医案,因未得出版,遂留赠门人弟子,几经辗转,终濒临失传。如20多年前去世的名医彭宪彰,虽有《叶氏医案存真疏注》一书于1984年出版,但此书仅为几万字的注解性专著,只反映了彭老在温病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而他利用业余时间,手录的大量临床验案,至今未得到全面发掘整理,近于湮没无闻,遑论出版面世。痛夫!这些乃巴蜀杏林的巨大损失!

吾从小跟名师学中医,于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医疗卫生工作,70年代在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在此期间,与许多现代巴蜀名医熟识,常受其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几十年来,深感老前辈们理用俱佳,心法独到,临床卓有良效,遗留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颇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若不善加搜集整理,汇总出版,则有绝薪之危。有鉴于此,我们早冀系统搜集整理出版一套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丛书,这也是巴蜀乃至全国中医界盼望已久的大事。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亦有此意愿,不谋而合,颇为相惜。此套丛书的出版幸蒙年逾九旬的巴蜀中医泰斗李克光教授垂青、担纲主审,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的政策支撑,以及重庆金阳等企业的资金支持。尚得到不少名医之后或其门生弟子主动提供文献资料和相关素材之鼎力相助,更因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社科课题而顺利完成了已故巴蜀现代名医存世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对此,实感幸甚,诚拜致谢!

恰逢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及成都中医药大学60年华诞之际,双喜临门,盛事“重庆”,愿以是书为贺,昭显巴蜀中医名家近年来的成果,尤可贻飨同道,不亦快哉!

丛书付梓之际,抚稿窃思,前辈心法得传,于弘扬国医,不无小益,理当欣喜;然仍多名医无继,徒呼奈何!若是丛书克竟告慰先贤,启示后学之功,则多年伏案之苦,亦何如也!

纸牍有尽,余绪不绝,胪陈管见,谨作是叙!并拟小诗以纪之:

巴蜀医名千载扬,济羸获安久擅长;

川渝杏林高翥日,岐黄仁术更辉煌。丛书主编 马烈光2016年8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内容提要

李斯炽(1892—1979),四川省成都市人,著名中医学家。早年师事成都名医董稚庵,尽得其传。从医60余年,对中医理论、古典医籍有精深研究。临床经验丰富,主张理宜精,法宜巧,方宜平,效宜稳。对各种疑难杂证,常以四两拨千斤之法取得显著疗效,声名远播。

本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原分为两辑出版,现合二为一,共收录了李斯炽亲手诊治的医案206例,大都是久治无效的疑难慢性疾病,经李老诊治后,取得了显效的案例。每则案例都从症状、脉舌入手,详细评析了病因病理以及遣方用药根据,使读者能清晰了解李老的诊治思路和遣方用药技巧。李斯炽像李斯炽获奖证书李斯炽晚年与子李克光留影(陈先赋副研究员提供)几点说明(一)

一、《李斯炽医案》(第一辑)共搜集了101个临床上最常见的病例,是我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的验案。整理这本医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初学中医的同志能尽快地掌握中医的辨证论治法则,并运用到临床中去,从而更好地诊断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所以纵然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病例,因疗效显著,也一并整理出来,供初学者参考。对于较难诊断治疗的疾病,将搜集在第二辑内。

二、鉴于中医病名极不统一,有的是以病因命名,有的是以病状命名,有的则是病因、病状兼而有之,有的又是以症候群来命名的,有的则是一个病名而有几种概念,有的又是一种病而有多种名称,凡此种种,使初学者感到含混不清。为了使初学者易于阅读,本书基本上采取病状命名,在每一具体病案中,都按病理分型,这样使读者一目了然。

三、目前,中西医两个学术体系尚未完全贯通起来。中医的一个病种,很难说绝对相当于西医的某个病种。但中医的每一个具体病例,则完全可以相当于西医的某种病名本书中各个具体病例,曾经西医检查确诊为某种疾病者,一律注明西医病名,这仅是对个别病例说的,请读者不要误认为中医的这种病就等于西医的某种病,机械地加以套用。

四、本书所搜集的病案,大多是门诊随笔记录,原案对理法方药大多未做细致分析。为了补充原案的说理不足,所以整理的每一病案后面都加用了按语,使初学者易于了解该病案是怎样按辨证论治处理的。按语中一般都采取从病状、脉舌入手,分析病因病理及遣药根据。有的病案复诊次数较多,如病机转化不大的,就做综合分析;如病情较复杂,能分出阶段的,则按阶段做出分析。

本书是在成都中医学院党委大力支持下写成的。我因年老体衰,精力不足,手书困难,由我儿子李克淦执笔整理,李克光、李克琛和我一起参加了审阅。本书错误之处肯定不少,希望读者多批评指正。李斯炽1977年11月几点说明(二)

一、《李斯炽医案》(第二辑),共收集了105个病例。这些病例大多是些久治无效的慢性疾病,经家严辨证施治后,取得了显著疗效的案例。也有少部分是属于急性疾病,一经治疗,即获显效的案例。这105个病例绝大部分都是家严亲手诊治的,由于在他去世前几年,手书不便,故少部分病例是在他指导下治愈的。

二、本书主要供临床的中医工作者参考使用,故病例的命名、文字的体裁、理法方药的分析、古典医籍的引述等,一般都保持中医的传统形式。对曾经西医检查确诊为某种西医病名的案例,在中医病名下面加以注明,以便对照参考。

三、为了使读者易于明了和掌握家严对中医理法方药的运用,本书对每一个病例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一般均在初诊时做详尽的分析,如病理变化不大,复诊时仅做一些简要的补充叙议,以免过于冗赘。

四、本书大部分病例是在家严生前即已脱稿,并经过他亲自审阅。全书完成后,又由胞兄克光进行了全面审稿和补充。由于我们的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很差,谬误之处肯定是不少的,请读者多批评指正。

五、本书是在省、市领导的热情关怀下,在成都中医学院和附院领导、本院科研处和内科负责同志的大力支持及协助下完成,特表示热忱的谢意。李克淦1982年6月第一辑 常见病医案一、不寐1.脾虚胃滞证

单某,男,成年。1961年1月17日初诊。近来睡眠不安,短暂易醒;消化较弱,腹内胀气,大便日行两次,更兼心慌,头部昏胀。脉象缓和,舌苔微黄。此脾胃虚弱,传导功能阻滞,胃有积滞。胃不和则睡不安,法宜补脾行气和胃,稍佐育阴安神之品。

党参9g 白术9g 茯神9g 广陈皮6g 化橘红6g 法半夏9g 南藿梗6g 制香附9g 厚朴6g 谷芽12g 山药12g 制首乌9g 炒枣仁9g 炙甘草3g

服上方4剂后,睡眠即转正常。同时胃纳增进,胀气减少,大便日行一次,而心慌、头部昏胀现象亦趋缓解。

按:本例消化较弱,腹内胀气,大便日行两次,舌苔微黄,是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所形成的气滞食积之象。《素问·逆调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睡眠不好是由于气滞食积所致,而气滞食积又是由于脾胃气虚所致;心慌亦是中气不足,头部昏胀为清阳不升。因此,本例失眠的主要原因是气虚,故以党参、茯神、白术、炙甘草补气扶脾为主。广陈皮、化橘红、法半夏、南藿梗、制香附、厚朴、谷芽、山药等行气运脾,消积和胃为辅,并以制首乌、炒枣仁、茯神等育阴安神以治其标。《伤寒·平脉法》说:“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本例脉象缓和,为无病脉象。虽然也出现了一些病状,病势是不会太严重的。故仅服药四剂,睡眠即转正常,诸症亦告缓解。2.阴虚肝旺证

张某,男,42岁。1964年4月11日初诊。睡眠不好,鼻孔干燥流血,眼结膜充血,腰脊酸痛,头目昏胀。经西医检查,胆固醇250以上。脉象弦数而细,舌苔干白不泽。此阴虚肝旺之证。用育阴平肝法。

石决明(先煎)9g 刺蒺藜9g 白芍9g 焦栀子9g 黄柏9g 青葙子9g 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 夜交藤15g 生地黄9g 玄参9g 石斛9g 甘草3g

4月25日二诊:服上方4剂后,头目昏胀减轻,睡眠好转,白苔渐退,舌质转润,脉象至数清楚。肝气已得缓和。但尚有恶梦,腰脊仍有些酸痛,食量不旺。再本前法加味:

石决明(先煎)9g 菊花9g 丹皮9g 知母9g 玉竹9g 生地黄9g 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 麦冬9g 玄参9g 夜交藤15g 焦杜仲9g 桑枝24g 蚕沙9g 生谷芽12g 甘草3g

服上方4剂后,诸症尽减,不服安眠药亦能入睡。以后仍本前法以巩固之。

按:本例眼结膜充血,肝连目系,为肝热象征;鼻孔干燥流血,舌苔干白不泽,为热甚伤阴之象。《灵枢·刺节真邪》说:“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今阴津受伤,关节失其濡养,故腰脊酸痛;阴虚则阳亢,阳热上冲,故头目昏胀;肝藏魂,今为阳热所扰,则不能安卧矣!弦脉为肝郁、数为热,细脉为阴血衰少之象。脉症合参,故本例不寐断为肝经郁热,热甚伤阴,阴虚阳旺所致。治法用刺蒺藜、丹皮以疏解肝郁,用焦栀、黄柏、青葙子、知母、菊花等以清肝热,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玄参、石斛、玉竹、麦冬等以养阴液,用石决明、蚕沙以平肝息风,用夜交藤以安神。二诊时,因突出反应腰脊酸痛,食量不旺,故加焦杜仲、桑枝以治腰脊;加生谷芽以健脾、胃,由是诸症缓解,睡眠得安。3.气血两虚证

温某,女,44岁。1963年10月4日初诊。曾患肺结核,现未发展。失眠头昏,有时心悸,腹内胀气,舌见微颤,苔薄白,脉象细弱而缓。此气血两虚之象,宜补气养血,兼养心神。

党参9g 白术9g 当归9g 白芍9g 何首乌12g 茯神9g 炒枣仁9g 炙远志6g 炙甘草3g 丹参9g

10月11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心悸头昏俱减,睡眠转好,精神较佳;脉象较前有力,舌苔已化。只自觉腹胀,舌微颤,是中气仍嫌不足,脾运尚不健旺,再本前法加入运脾之品以巩固之。

党参9g 白术9g 当归9g 茯神9g 炙远志6g 炒枣仁9g 厚朴6g 莱菔子12g 广陈皮6g 蔻壳9g 木香(后下)3g 炙甘草3g 3剂

按:本例因曾患肺结核,气血耗伤,故出现头昏心悸,舌微颤,脉细弱等气血两虚症状;中气不足,则脾运无力,故出现腹内胀气;胃中不和,则睡眠不稳;血不足,则不能安养心神,因而导致失眠现象。故用党参、茯神、白术、炙甘草以补气,用当归、白芍,何首乌、丹参以养心血。加入枣仁、远志以安神定志,标本兼治而取得较好疗效。二诊时,因反应仍有腹胀,故稍去养血药,再加入厚朴、莱菔子、广陈皮、蔻壳、木香等行气运脾之品以消导之。4.肝肾阴虚证

李某,男,成年。1960年2月29日初诊。失眠较重,心神难以安静。夜间头痛剧烈,自觉肩臂压痛,有如绷带紧束,有时右肋下痛,稍事劳动,即全身骨节酸软。脉象弦细,左尺脉沉弱,舌质干红,根部有白苔。此肝肾阴虚至极,不能濡润筋脉,以致紧缩压迫,宜养肝阴,柔肝气。

女贞子15g 玉竹15g 白芍9g 石决明(先煎)15g 麦冬9g 生地黄12g 牡蛎(先煎)15g 何首乌15g 夜交藤15g 郁金6g 甘草3g

3月4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自觉头痛稍减,睡眠多一小时,脉象亦较前根神稍足,似乎正气渐充。续用前法。

何首乌15g 女贞子15g 白芍9g 石决明(先煎)15g 天麻3g 生地黄9g 丹皮9g 牡蛎(先煎)15g 天冬9g 菊花9g 夜交藤15g 鲜石斛9g 甘草3g

3月9日三诊:服上方5剂后,睡眠又有增进,头痛大减,肩臂紧束感亦减轻,脉象稍大而有力。仍以前方加减。

制首乌15g 女贞子15g 石决明(先煎)15g 天麻6g 生地黄9g 枸杞子9g 菊花9g 钩藤(后下)9g 甘草3g 3剂

琥珀安神片9片,每次吞服3片,临睡前2小时服。

服上方后,睡眠一直稳定,中午、晚上皆能正常入睡。

按:本例夜间头痛剧烈,属阴虚头痛范畴。肝主筋,肩臂紧束压痛感是肝阴不足,不能濡润筋脉,使筋脉紧张牵扯疼痛。脉弦为肝郁,细为阴血衰少。肾主骨,肾阴不足,稍事劳动,即发生骨节酸软现象;左尺属肾,左尺沉弱,亦主肾阴不充。右肋下痛是阴虚肝郁之征。综合脉症,显属肝肾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心神难以安静,而造成严重的失眠现象。肝郁为其兼症。治法用玉竹、女贞子、白芍、麦冬、生地黄、何首乌、天冬、石斛、枸杞子等以滋养肝肾,用石决明、牡蛎、天麻、钩藤、菊花等以平肝潜阳, 用夜交藤、琥珀以宁心安神,用郁金、丹皮以疏解肝郁。药证相应,故病势逐步好转,而终获痊愈。5.阴虚肝郁证

王某,男,40岁。初诊:常苦失眠,寐多恶梦,易致惊惕。头部昏晕,轻劳即心下悸动。背部酸痛,颜面有时浮肿,右肋胀满不舒,饮食甚少,精神困乏。长期医疗,总感效果不大。脉象左大右小、两关微弦,此阴分不足,肝郁克脾之征。首宜扶脾抑肝,以振胃气,待食欲渐进,再行辨证论治。

炒柴胡6g 南藿香6g 鸡内金6g 砂仁6g 沙参9g 白术9g 橘红9g 青皮9g 生谷芽9g 茯神12g 甘草3g 3剂

二诊:服药后,情况尚好, 胃纳渐增,睡眠比较安定,但脉象忽较虚大。此阳气不潜,阴精亏损之故。改拟养阴潜阳,安神和胃法。

沙参(米炒黄)15g 山药15g 牡蛎15g 生谷芽15g 何首乌12g 丹参9g 柏子仁9g 茯神9g 枣仁(炒)9g 麦冬9g 鸡内金6g 甘草3g 4剂

三诊:睡眠时间增长,每次能延4小时,食欲渐振,精神转好。惟面部有时尚现浮肿,背痛胁满未除,脉象复见微弦,但不如前期显著。肝气还未条达,阴精尚不充沛,在前方中再加疏肝运脾,以期更有好转。

前方去枣仁,加厚朴花、腹皮、刺蒺藜。连服3剂后,病情继续好转,前症已基本消失。

按:本例初诊时,反映头部昏晕,心悸,惊惕等,是阴精不充之象。右胁胀满不舒,背部酸痛为肝气郁滞;肝郁则易克制脾土,脾运不健则饮食减少;食停中脘,则夜多恶梦;脾不能制水,则颜面有时出现浮肿现象,脉象左大右小,两关微弦,亦是肝强脾弱之征。阴精不足与脾胃不和,都可导致失眠现象。但初诊时的主要矛盾是肝郁克脾,故用柴胡、藿香、砂仁、橘红、青皮等以疏肝行气,用沙参、茯神、白术、甘草以扶脾,用沙参以育阴,用茯神以安神,加鸡内金、生谷芽以健胃消食。由此肝气得疏,脾运转旺,睡眠亦得改善。二诊时,脉象忽转虚大,是阴虚阳亢上升为主要矛盾。故用沙参、山药、何首乌、丹参、麦冬以育阴,用牡蛎、柏子仁、茯神、枣仁以潜阳安神,加鸡内金、生谷芽以兼健胃气,故症状得以缓解。三诊时,加刺蒺藜以疏肝,厚朴花以行气,腹皮以消水,合成一个滋阴潜阳、安神和胃、健脾行水全面兼顾的药方,故病情继续好转,终获痊愈。6.气虚痰滞证

邹某,女,成年。1971年1月6日初诊。病人晚间入睡困难,周身乏力,痰涎涌盛,舌淡苔滑,寸脉较弱。此气虚痰滞之候,用温胆汤加参、术治之。

泡参9g 白术9g 茯苓9g 陈皮6g 法半夏9g 竹茹12g 枳实9g 甘草3g

服上方二剂后,即能安眠。服四剂后,诸症尽减。

按:本例舌淡脉弱,周身乏力,是气虚之象;气虚则阳不化水,聚液成痰,故痰多苔滑。气虚易导致脾失健运,胃中不和,睡眠不安,而痰滞亦可扰乱心神,造成失眠现象。《医宗必读》说:“不寐之故有五:一曰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曰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本例不寐,气虚复加痰滞,故用温胆汤加泡参、白术,使气足痰消,而睡眠得安。7.心肺阴亏证(风湿性心脏病)

王某,女,成年。1970年5月22日,患者的爱人来家诉病求方。该患者原患风湿性心脏病,随时发生心慌心悸,怀孕时两足发肿,分娩后即发生剧烈咳嗽,咳血不止,心慌更甚,饮食减少,口舌干燥,晚间不能入睡,已连续几夜未曾合眼。据此症状分析,似属心肺阴亏,阳热上亢之象。暂拟一方,嘱其试服,以养心肺阴分为主,佐以安神敛肺、止咳止血之品。

沙参12g 玄参9g 麦冬9g 玉竹12g 生地黄9g 知母9g 百合12g 柏子仁9g 夜交藤15g 五味子6g 仙鹤草9g 甘草3g 前根9g 紫菀9g

试服上方后,效果较好。以后续服10余剂,不但睡眠转好,而且诸症亦得缓解。后加服胎盘粉,即恢复身体健康。

按:该患者原患风湿性心脏病,随时发生心慌心悸,似为心血衰少,心阴不足之故。心血衰少,血液本身即难以达于下肢,加以怀孕耗血滞气,故发为子肿。分娩后,阴血更加耗伤,则心阴更感不足。心藏神,心阴愈亏,则心阳愈亢,神不守舍,而导致通宵不眠。心病传肺,则发为剧烈咳嗽,咳血不止。口舌干燥,饮食减少,亦为胃中阴亏,津液不足。故用沙参、玄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知母、百合以养心肺,益胃阴,退虚火;用柏子仁、夜交藤以安神镇静;用五味子、前胡、紫菀以敛肺止咳;用仙鹤草以止血。因此,收到较好的疗效。由于患者失血过多,诸症缓解后,即出现衰弱之象,故以胎盘粉大补气血,以善其后。二、头痛1.肾虚脾湿证

刘某,男,48岁。初诊:头痛已有20余年历史,开始左齿痛,太阳脉扩张,并有显著搏动,进而疼痛遍及整个头部,多于工作时发作。有时用脑思考,竟至引起意识麻痹,不知所以。血压常随痛觉增高,至痛止始告平复。近来头痛发作愈频繁,痛即思睡,精神萎靡,记忆减退,疲乏无力。诊其脉象缓芤,舌质淡而无苔。此属肝肾亏损,阴精阳气两虚,髓海不足,虚阳上僭;又自来早泄精液,性欲衰退,此足以表明肾阴素亏,不能上奉于脑。治宜补肾养肝助气之法,使肝肾充盈,脑髓丰满,方能阳潜痛止,恢复健康。

党参15g 熟地黄15g 鹿角霜12g 淫羊藿12g 枸杞子9g 菟丝子9g 枣皮9g 补骨脂9g 龟甲(先煎)9g 茯苓9g 砂仁(后下)9g 桂木6g 甘草3g

二诊:服前温和肝肾、纳气潜阳之剂7剂,诸症大为好转,头痛已停止发作。但脉象根气尚差,四肢酸楚疼痛不适,舌润苔黄。此脾为湿困、中阳不能畅运之象,宜在前方中减去阴柔之品,加意扶助脾阳。

党参15g 淫羊藿12g 龟板(先煎)12g 桑寄生12g 白术9g 茯苓9g 益智仁9g 枸杞子9g 菟丝子9g 桂木6g 鹿角霜9g 姜半夏9g 木香(后下)1.5g

服药后,诸症大减,精神转佳。继服丸方,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早泄精液,性欲衰退,其为肾阳不足可知。又因精液长期耗损,而终导致肾中之阴精阳气两亏。“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肾阴亏损,虚阳上僭,故开始即发为左齿疼痛。肝肾同源,肾阴不足,则肝阳易亢,肝胆二经相连,胆经循耳前后,肝经与督脉交于颠顶,肝阳上冲,故有头的两侧血管扩张搏动和遍头疼痛感觉,工作用脑时引血上行,则更易发作。且“肾生骨髓”“脑为髓之海”,肾精不足,则脑髓不充,故有记忆减退,意识麻痹之症。阴阳互根,肾阴愈亏,则肾阳愈衰,肾中的真火不足,则脾神困顿,因此,出现精神萎靡,疲乏无力。脾运失常,则湿从内生。其舌淡为阳虚,脉芤为精血不足,缓为脾湿之象。初诊时,以肾中阴阳两亏为主,兼以脾虚脾湿之象。故用熟地黄、枸杞子、龟板、鹿角霜、淫羊藿、菟丝子、枣皮、补骨脂以两补肾之阴阳,填精补髓,养肝潜阳;用党参、茯苓、砂仁、桂木、甘草以补脾行水。二诊时,诸症好转,头痛未发,说明肾中的阴阳已暂得填补,其四肢酸楚疼痛,舌润苔黄,是宿湿未化现象已暴露较为明显。故应予前方中减去阴柔之品,而加重扶脾利湿。方中除保留淫羊藿、龟板,枸杞子、菟丝子、鹿角霜补肾填精外,用党参、白术、茯苓、桂木、姜半夏、木香以补脾行气除湿,用益智仁以补脾肾之阳,用桑寄生补肾兼以除湿。因病属慢性,在诸症好转后,续服丸方,以巩固之。2.肝肾阴虚,肝旺克脾证

杨某,男,31岁。1965年9月6日初诊。右偏头痛约八九年,失眠,头晕,腰痛胀,有时饮食不好,脉象弦数而虚,舌尖红,苔微黄。此肝肾阴虚,肝旺克脾之证,治宜滋养肝肾,平肝健脾。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生地黄9g 夜交藤15g 丹皮6g 石决明(先煎)12g 钩藤(后下)9g 白芍9g 谷芽9g 六神曲9g 甘草3g

9月20日二诊:服上方6剂后,诸症俱减,但头部有时尚有轻微晕痛现象,弦数之脉象亦未全平,舌边微红、中心白苔。再本上法以巩固之。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生地黄12g 玄参9g 麦冬9g 玉竹12g 钩藤(后下)9g 白芍9g 刺蒺藜12g 六神曲12g 麦芽12g 甘草3g 10剂

按:本例失眠,头晕,脉弦数而虚,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象;腰痛而胀,是肾阴亏耗。故本例头痛诊断为肝肾阴亏。肝旺则克脾,故出现饮食差,苔微黄等。用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夜交藤、白芍、玄参、麦冬、玉竹等以滋养肝肾,用石决明、钩藤以平肝潜阳,用丹皮、刺蒺藜以疏肝气,用谷芽、麦芽、六神曲以健脾胃,由是而诸症得以缓解。3.阴虚气滞,兼夹湿热证(慢性肝炎)

王某,男,成年。1971年2月1日初诊。主诉头痛,肝区痛,脸上时肿时消,睡眠不好,小便黄,饮食差,食后反胀,少腹觉有气体。舌质干,上有微黄腻苔。此为肝阴亏损,肝脾气滞,兼夹湿热之候。用平肝敛肝,疏肝行脾,清热除湿,兼顾阴分之法。

钩藤(后下)12g 白芍12g 刺蒺藜12g 丹皮9g 金铃炭12g 薤白6g 菖蒲6g 厚朴9g 知母9g 豆卷9g 木通6g 茯苓9g

服上方10余剂后,头痛即止,肝区痛大减,眠食均有增进,小便转淡,舌上黄腻苔渐退。后用育阴疏肝之法,以巩固之。

按:本例头痛,睡眠不好,舌质干,为肝阴亏损现症;肝区痛,饮食差,食后反胀,少腹觉有气体,脸上时肿时消,为肝脾气滞之征;舌苔黄腻,小便黄为兼有湿热。此等阴虚气滞,兼夹湿热之候,如单用滋阴之法,不但气滞愈甚,而湿热之邪亦将胶结难解。如过用辛温苦寒之品,以驱湿热,则又有损阴之弊;用耗气药以行滞气,更非所宜。故用刺蒺藜、丹皮、金铃炭、薤白、菖蒲等以疏肝开痹,流畅气机,行滞气而不耗气;用知母、豆卷、木通、茯苓等以利湿热而不损阴;用钩藤、白芍以敛肝潜阳。如是则气机通畅,使湿热之邪不致胶结,而阴分亦得涵养。4.内有肝热,外伤风寒证

王某,女,成年。1971年2月15日初诊。主诉时发头痛,有时偏在一侧疼痛,面部时有烧热感,在吹风后,则头痛发作更剧;有时想吐,耳鸣,服热性药物则病情更加重。舌质红,脉微数。此素有肝热为外寒所束,治宜清肝、平肝、解表。

菊花9g 蝉蜕6g 薄荷(后下)6g 枯黄芩9g 僵蚕9g 钩藤(后下)12g 珍珠母9g 白芍9g 防风9g 白芷6g 甘草3g

服上方4剂后,诸症即缓解,头痛痊愈。半年后,其父亲来诊病时说:“她的病再未复发。”

按:本例舌红、脉数、面部发热、耳鸣欲呕等症,显系肝热所致。肝胆经脉相为表里,足少阳胆经循耳前后,故其头痛多发在侧面,今遇风则发作更剧,故知肝热为外寒所束。用菊花、蝉蜕、薄荷、枯黄芩、僵蚕、钩藤、珍珠母、白芍以清肝平肝,用防风、白芷以解外束之风寒,内清外透,使火热不郁于头面,则头痛自愈。5.肝阴素亏,阳亢生风,心窍闭阻证(脑溢血)

徐某,男,成年。1972年3月19日初诊。素嗜烟酒,突然剧烈头痛,时发昏迷,不能言语,鼾声如雷,满面红赤,唇口干燥,大便秘结,小便黄少,左侧手足不能活动。经西医检查,确诊为脑溢血。诊得脉浮弦大,舌干赤上有黄苔。此为肝阴素亏,阳亢生风,心窍闭阻之候。治宜养肝潜阳,豁痰开窍,清心行血。

女贞子12g 白芍12g 玉竹12g 牡蛎(先煎)12g 钩藤(后下)12g 石决明(先煎)9g 石菖蒲6g 远志6g 知母9g 莲心6g 地龙6g 甘草3g

3月21日二诊:服上方2剂后,鼾声消失,上午神清,右手已能自由伸展,两足均能屈伸,饮食改善,尿量增加,大便正常,喜喝水,稍能说话,能自述头部尚有些昏痛,咽痛,心中难受,左手酸痛。脉浮弦稍减,舌干红上有黑苔。仍本前法立意。

竹茹12g 牡蛎(先煎)12g 龙骨(先煎)12g 白芍12g 麦冬9g 知母9g 莲心6g 石菖蒲6g 地龙6g 生地黄9g 花粉12g 石决明(先煎)9g 甘草3g

服上方3剂后,情况继续好转,头痛大减。后以养阴益胃潜阳法出入加减,共服一百余剂,头痛与全身症状均已消失,后遗左侧手足不太灵便。

按:本例因患者素禀阴亏,兼嗜烟酒,使津液更行亏耗,故发病时即出现唇口干燥,大便秘结;肝主筋,肝阴亏损,则筋脉失其濡养,而出现左侧手足不能自由伸展;阴虚则阳亢,阳亢则生热,热甚则生风,故出现头痛、咽痛、满面红赤、小便黄少、舌上黄苔、脉浮弦大等象征;热甚则炼液成痰,痰阻心窍,则出现时发昏迷,不能语言,鼾声如雷。故用女贞子、白芍、玉竹、麦冬、生地黄、花粉以育阴,用牡蛎、钩藤、石决明、龙骨以潜阳,用知母、莲心以涤心热,用竹茹、远志以驱顽痰,用石菖蒲以宣窍开闭,用地龙以凉血行血。6.湿热困脾证

贺某,1972年6月20日,主诉头痛,间日寒热往来,呕不能食。前医以疟疾论治,未能奏效。诊得舌苔白腻,脉沉而数。此湿热困脾似疟非疟之候,治当清利湿热,略加辛开之法。

滑石12g 芦根9g 知母9g 黄芩9g 冬瓜仁12g 苡仁9g 木通6g 瓜壳12g 法半夏9g 石菖蒲6g 甘草3g

服上方3剂后,头痛即止,诸症亦愈。

按:本例舌苔白腻,脉沉而数,为湿热之邪阻滞中焦,故呕不能食,其间日寒热往来,似疟而实非正疟也。正如王孟英所说:“盖有一气之感证,即有一气之疟疾……时疟岂可以正疟法治之,其间二日而作者正疟有之,时疟亦有之。”头痛者,是湿热困脾,清阳不升也。故用滑石、芦根、知母、黄芩、冬瓜仁、苡仁、木通以清利湿热,用瓜壳、石菖蒲、法半夏以轻开之。使湿热尽去,脾运得健,清阳自开,诸症即愈。7.肝阴亏损,外感风热证

黄某,女,37岁。1971年1月24日,主诉头痛,眉棱骨痛,睡眠不好,欲吐。诊得脉浮微数,舌苔干红。此系肝阴亏损,外感风热所致。治宜养肝平肝,去风热,和胃气。

白芍12g 生地黄9g 防风9g 菊花9g 钩藤(后下)12g 蝉蜕6g 桑叶9g 葛根9g 蚕沙9g 法半夏9g 山药12g 甘草3g

服上方2剂后,头痛即止,诸症亦解。

按:本例睡眠不好,舌苔干红,为阴虚之候;阴虚阳旺,逆气上冲,则心下欲吐;脉浮微数是外感风热;足厥阴肝经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故头痛眉棱骨痛,系肝阴亏损,外感风热所致。用白芍、生地黄、山药以养肝阴,用菊花、钩藤以平肝阳;用防风、蝉蜕、桑叶、葛根、蚕沙以祛风热;加法半夏和胃止吐安神。使肝阴得养,风热得解,诸症即痊愈。8.心肺阴亏,胃失和降证(冠心病合并支气管炎)

王某,女,成年。1971年5月31日,主诉咳嗽,头痛,心慌气紧,口苦,不思饮食,肠胃鼓气,大便秘结,晚上生眼屎。经西医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支气管炎。诊得脉象浮细。此心肺阴亏、胃失和降之候。治宜养心肺之阴,降气健胃。

生地黄9g 百合12g 知母9g 玄参9g 朱麦冬9g 当归9g 火麻仁12g 苏子9g 山药15g 法半夏9g 谷芽9g 甘草3g

服上方4剂后,头痛即止,余症亦趋缓解。以后以上方加减服用数十剂后,诸症即基本上得到控制。

按:本例脉浮细,为阴亏脉象;咳嗽系肺阴不足;心慌气紧,系心阴不足;口苦,晚上生眼屎,为阴亏生内热;头痛系阴亏阳亢,逆气上冲头部所致。肺胃之气不降,则消化受阻,而产生不思饮食,大便秘结,肠胃胀气现象。故用生地黄、百合、玄参、朱麦冬以养心肺阴分,用苏子、法半夏、当归、火麻仁以降气润肠,用知母以退虚热,用山药、谷芽以健胃气。使阴平阳秘,上逆之气得降,诸症即缓解。三、眩晕1.阴虚阳亢,肝郁克脾证

高某,女,35岁。1965年8月28日初诊。主诉眩晕,睡眠欠佳,面目浮肿,饮食不好,腹内发胀。舌质净红,脉象弦细。此阴虚阳亢,肝气不舒之证。用养阴潜阳疏肝法。

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 生地黄9g 石斛9g 麦冬9g 石决明(先煎)12g 雅黄连4.5g 白芍12g 乌梅炭3枚 刺蒺藜12g 丹皮6g 甘草3g

9月15日二诊:服上方9剂后,眩晕减轻,浮肿消退,食欲增进,睡眠有时不稳。脉象虚弦,舌苔干净。仍本前法。

女贞子15g 玉竹12g 玄参9g 桑枝15g 石决明(先煎)18g 牡蛎(先煎)18g 夜交藤15g 白芍9g 乌梅炭3枚刺蒺藜12g 丹皮9g 甘草3g 10剂

10月16日三诊:病情稳定,但感腹胀。于上方中加重疏肝理气之品。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生地黄9g 石斛9g 刺蒺藜15g 丹皮9g 郁金9g 枳壳9g 莱菔子15g 青皮9g 槟榔9g 木通16g 6剂

11月15日四诊:眩晕已止,诸症俱减,肿胀亦消,惟中气尚嫌不足。前法中稍加补气之品,以巩固之。

石斛9g 钩藤(后下)9g 刺蒺藜12g 丹皮9g 枳壳9g 青皮9g 郁金6g 泡参9g 谷芽9g 黄芩9g 甘草3g 6剂

按:本例舌质净红,脉象弦细,睡眠欠佳,皆肝阴亏损,肝阳上亢之象。《素问》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本例眩晕为肝阴亏损,阳亢生风所致。饮食不好,腹内发胀,面目浮肿等,系肝强克脾,脾失健运。故用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石斛、麦冬、玉竹、玄参、桑枝等以养育肝阴,用石决明、牡蛎、钩藤、夜交藤等以潜阳安神,用白芍、乌梅炭以收敛肝气,用雅黄连、黄芩以清除肝热,用刺蒺藜、丹皮、郁金、枳壳、青皮等以疏解肝郁,用泡参、莱菔子、槟榔、木通、谷芽等以健脾行气。由是而肝阴得养,肝阳得平,肝热得泄,肝郁得解,不但眩晕得止,而诸症亦得尽除。2.阴虚阳亢,肝郁湿热证

李某,男,52岁。1965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头眩,左臂经络疼痛,上半身出汗。脉象弦数有力,舌苔中心黄厚。此肝阴亏损,肝阳上亢,肝郁湿热之候。治宜养阴潜阳疏肝,兼除湿热。

玄参9g 生地黄9g 桑枝18g 白芍12g 牡蛎(先煎)12g 浮小麦18g 刺蒺藜12g 丹皮9g 茵陈9g 连翘15g 甘草3g 7剂

11月4日二诊:头眩减轻,只用脑后才觉头眩,臂痛自汗亦减,舌苔已退。再用前法。

麦冬9g 女贞子12g 玉竹12g 桑枝15g 牡蛎(先煎)12g 浮小麦18g 刺蒺藜15g 丹皮9g 苡仁15g 连翘9g 知母9g 甘草3g 7剂

11月15日三诊:头眩已愈,脉舌正常,惟臂痛尚未尽除,时发微热。再用丸方,以巩固之。

玄参30g 麦冬30g 玉竹30g 白芍30g 桑枝60g 木瓜30g 秦艽30g 独活30g 苍术60g 冬瓜仁60g 豆卷60g 苡仁60g 黄柏30g 黄芩30g 连翘30g 甘草30g

蜜丸。每日3次,每次9g。

按:本例肝阴不足,阴液不能濡养筋脉,故左臂疼痛;阴虚生内热,故时发微热;阴虚阳亢生风,则发为头眩。舌苔中心黄厚,显系夹有湿热之象;脉象弦数,亦为肝经郁热之候;上半身汗出,系湿热熏蒸所致。故用玄参、生地黄、白芍、麦冬、女贞子、玉竹等以培育肝阴;用牡蛎、浮小麦以潜阳止汗;用刺蒺藜、丹皮以疏解郁热;用桑枝、茵陈、连翘、苡仁、知母、木瓜、秦艽、独活、苍术、冬瓜仁、豆卷、黄柏、黄芩等以清热除湿。由于辨证用药,故收效良好。3.心肝阴亏,阳亢化火证(高血压)

孙某,男,31岁。1959年12月15日初诊。主诉头晕,心慌,唇红舌赤,经西医检查为高血压和心脏病。脉象弦劲有力。此心肝阴亏,阳亢化火之象。用育阴清热法。

鲜石斛9g 麦冬9g 花粉9g 玄参9g 焦栀子9g 丹皮9g 龙胆草9g 枯黄芩9g 连翘9g 薄荷6g 知母9g 甘草3g

服上方4剂,诸症即缓解,血压亦趋正常。

按:本例头晕,脉弦劲,为肝阴亏损、阳热偏亢所致;心慌,唇红,舌赤,为心阴亏损,心火旺盛所致。脉症合参,断为心肝阴亏,阳亢化火。故用鲜石斛、麦冬、花粉、玄参、知母以育阴分,用焦栀子、丹皮、龙胆草、枯黄芩、连翘、薄荷以清解火热。由此而阴分得养,火热得除,而诸症即缓解。4.湿气困脾,水泛为痰证

雷某,男,成年。1961年5月13日初诊。眼中时发黑花,头晕眩,心悸,下肢微肿,腹部胀满。脉象滞涩,舌苔白滑而腻。此湿气困脾,水不运化,聚液成痰,发为头眩心悸。用温脾运脾,化痰行水法。

桂木6g 苍术9g 白术9g 法半夏9g 厚朴9g 砂仁(后下)6g 茯苓9g 炒苡仁12g 泽泻9g 甘草3g

服上方3剂后,头眩、心悸大减,肿胀渐消,舌苔滑腻已退,精神尚好。嘱其续服前方,以巩固之。

按:本例腹部胀满,下肢微肿,脉象滞涩,显系脾为湿困,水不运化之征;舌苔滑腻,是水饮内聚成痰。朱丹溪说:“无痰则不作眩。”《金匮》说:“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本例眩、悸,水与痰二者均兼而有之,故用二陈、五苓二方加减调治。用桂木、甘草以温阳,用苍术、白术以燥湿,用厚朴、砂仁以运脾,用法半夏、茯苓以驱痰,用苡仁、泽泻以行水。使脾运健旺,水去痰消,眩、悸诸症亦渐平息。5.阴亏肝旺,血虚生风证(梅尼埃综合征)

瞿某,男,35岁。初诊:于1956年发作头目眩晕,长期不能工作,经治愈后历时四年,至今夏复又再发,服中西药一直未见好转。每半月或一月即发作一次,每次持续约一日之久。症见眩晕,呕吐,神志若失,过此便数日不能起床;平素性情急躁易动,不能自已,夜眠甚短。经医院检查,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诊得脉象细微、至数正常,面色青白,舌质红,目睛赤,精神困乏。此肝脏阴血不足,阳亢生风,上扰清窍,发为眩晕。当其中乘胃土,呕吐频作之时,肝郁借此一泄,风阳得以暂缓其势,此眩晕发作所以有时也。脉症合参,宜予益血养肝,潜阳息风,俾阴阳和协而风气亦趋平静,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菊花9g 刺蒺藜9g 蚕沙9g 防风9g 当归9g 白芍9g 黄柏9g 石决明12g 女贞子12g 川芎6g 甘草3g 10剂

二诊:服上方历时半月,未见发作。有时稍感头昏,睡眠、食欲均无不良反应,脉象与前无异。再本前法论治。

生地黄9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9g 石决明(先煎)15g 生谷芽12g 女贞子12g 龙骨(先煎)9g 钩藤(后下)9g 菊花9g 防风6g 全蝎6g 天麻3g 甘草3g 10剂

三诊:眩晕一直未发,病情相继好转,精神逐渐恢复正常,脉象较平,惟舌尖尚红,目睛尚有细小赤纹。肝阴未充,风阳未得宁息。再以前方增省,俟稳定稍久,再用丸药巩固之。

上方去女贞子,加草决明12g 沙参15g 丹皮9g 10剂

四诊:前症基本消失,已能上班工作。再用丸方调理,以杜再发。

沙参30g 生地黄30g 钩藤30g 石决明30g 女贞子30g 旱莲草30g 丹皮15g 泽泻15g 当归15g 川芎15g 蚕沙15g 天麻15g 防风15g 龙骨15g 牡蛎15g 全蝎10只

伴蜜作丸剂服用,淡盐汤下。

按:本例面色青白,精神困乏,神志若失,脉象细微,皆属血虚之象。《古今医统》说:“眩晕一症……有血虚者,乃因亡血过多,阳无所附,当益阴补血。”故本例眩晕,血虚为其因素之一,肝藏血,血属阴,血虚则易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更易导致阳亢生风,因而出现呕吐、急躁、失眠、舌红,目赤等一系列阴虚阳亢之象。肝风内动,则眩晕发作更为严重。故治法当以益血养肝,潜阳息风为主。用四物汤以补血,用女贞子、沙参、旱莲草以养肝,用菊花、石决明、龙骨、牡蛎、钩藤、天麻以平肝潜阳,用防风、蚕沙、全蝎以驱风邪,因折其阳亢化火之势,故加黄柏、草决明以清解之,加刺蒺藜、丹皮、泽泻等以疏解之。6.气血不足,虚风上扰证

苳某,女,28岁。初诊:于1960年1月20日突然昏倒,眩晕呕吐,发病时正值月经期,经急治后,神志已渐恢复。两旬以来,头目仍苦眩晕,四肢无力,倦怠尤甚。目前虽能勉强行动,但需人扶持,大便时见结燥,胃纳亦少。诊得脉象弦细而微,身体瘦弱,气怯神疲,舌质淡,苔白。此缘中气不足,肝血素虚,经后冲脉空乏,肝失所养,又值春令,风气动而上逆,所以有如此病态。现在肝逆虽降,但中气败馁,风气未宁,拟益中养阴镇逆法处理。

党参12g 黄芪12g 茯神9g 枣仁9g 法半夏9g 当归9g 白芍9g 菟丝子9g 龙骨(先煎)9g 甘草3g

二诊:服上方2剂后,无不适反应,眩晕较前有所减轻,但动则加剧,其他症状如前。再用前法主治。

党参12g 山药12g 桑寄生12g 当归9g 菟丝子9g 枸杞子9g 牡蛎(先煎)9g 龙骨(先煎)9g 石决明(先煎)9g 黄芪9g 升麻3g 甘草3g

三诊:服上方5剂后,诸症均有好转,精神亦佳。但面部发生疖疮,口干,鼻衄。予滋阴潜阳降逆之剂,助其恢复。5剂之后,诸症皆痊愈。

按:本例身体瘦弱,气怯神疲,脉微细,舌淡白,均为气血不足之征,经后气血更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阳无所附,故使虚风内动,而发为眩晕、呕吐、昏仆、脉细微而带弦象等症。故用党参、黄芪、升麻、甘草等以补气升清,用当归、白芍、龙骨、牡蛎、石决明等以补血育阴镇逆,用法半夏、山药以和胃止吐,加茯神、枣仁以宁心,用菟丝子、枸杞子、桑寄生以滋肾。意使水火既济,阴阳调和,诸症即缓解。四、咽痛1.风热夹湿,血燥成毒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余某,女,6岁。1971年2月14日初诊。高烧不退,咽喉红肿疼痛,目睛红赤,腮下有小包,全身发疹,口腔发炎,牙龈流血,大便带血,小便深黄,剧烈咳嗽。经西医检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紫癜症。已发病月余,经治疗无效。诊得脉象微浮,舌质赤红无苔。此为风热血燥成毒之证。先予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生地黄9g 丹皮9g 石膏(先煎)12g 知母9g 防风6g 荆芥6g 地肤子12g 蝉蜕6g 木通6g 银花(后下)9g 土茯苓15g 甘草3g

2月16日二诊:服上方2剂后,昨日大便3次,尚微带血,咳痰黏稠亦带血,觉有腹痛现象,余症仍在,舌质鲜红,脉象浮而无力,是热病耗伤气阴。于前方意中佐以补气育阴之品。

黄连6g 生地黄9g 玄参9g 银花9g 连翘9g 麦冬9g 丹皮9g 白芍9g 泡参9g 大枣3枚 土茯苓15g 甘草3g 6剂

3月8日三诊:前方续服数剂,诸症稍觉缓解,但两足微肿,舌质鲜红上有水黄苔。是前症尚夹有湿气,再加入渗利湿热药品。

银花9g 连翘9g 牛膝9g 木通6g 苡仁12g 冬瓜仁12g 泽泻9g 丹皮9g 赤芍9g 土茯苓15g 板蓝根9g 甘草3g 6剂

3月15日四诊:服上方后,发烧已退,足肿渐消,尿已不黄,全身红疹渐退,只脸上尚有疹子,咳嗽痰中已不带血,腮下尚有小包,舌仍红赤,脉象微数。再予清热凉血解毒利水。

丹皮9g 赤芍9g 生地黄9g 银花9g 连翘9g 板蓝根9g 木通6g 地肤子12g 茯苓9g 知母9g 白术9g 夏枯草15g 谷芽9g 甘草3g 6剂

3月29日五诊:服上方后,诸症已解,目前只食量尚未恢复,口腔尚有轻微炎症,舌红少苔。再加入益胃扶脾以善其后。

扁豆12g 芡实12g 山药12g 银花9g 木通6g 丹皮9g 冬瓜仁12g 苡仁12g 莲子12g 泡参9g 茯苓9g 甘草3g

服上方数剂后,即告痊愈。经随访两年多,未见复发。

按:本例高烧,咽喉红肿,眼目红赤,剧烈咳嗽,舌赤便黄,为风热象征。全身发疹,口腔发炎,腮下生泡,牙龈流血,痰中及大便带血,均为血分热毒所致。因热势羁留过久,耗伤气阴,故脉象浮而无力。在治疗过程中,曾出现两足浮肿,舌上水黄苔,是其中尚夹有湿气,故在各次诊断中,按照其所出现的症状,分别进行祛风清热,凉血解毒,补气育阴,渗湿利水。故用防风、荆芥、蝉蜕以祛风,用石膏、知母、黄连、连翘、夏枯草以清热,用生地黄、丹皮、赤芍、地肤子以凉血,用银花、土茯苓、板蓝根以解毒,用泡参、茯苓、白术、大枣、甘草以补气,用麦冬、白芍、玄参以育阴,用牛膝、木通、苡仁、冬瓜仁、泽泻以渗湿。在诸症缓解后,仅余胃纳较差,是热病伤及胃阴,故用扁豆、芡实、山药、莲子、谷芽等益胃消食,以善其后。2.阴亏肺热,兼风夹痰证(慢性咽炎)

谢某,男,成年。1960年9月3日初诊。主诉咽喉干燥疼痛,咳嗽,痰质黏稠,鼻内结痂。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慢性咽炎。诊得脉象浮弦而数,舌苔微黄。此为肺阴不足,阴亏肺热兼风夹痰之候。治宜润肺利痰,祛风清热。

玄参9g 花粉9g 麦冬9g 瓜壳12g 枳壳9g 浙贝母9g 知母9g 射干9g 钩藤9g 薄荷6g 甘草3g 2剂

11月19日二诊:服上方多剂后,病情大有好转,咳嗽减轻,喉头已不干燥,但鼻孔尚有时结痂,脉象细弦,舌苔微黄。仍本前法为丸服。

生地黄30g 花粉30g 女贞子60g 天冬21g 麦冬30g 旱莲草30g 杏仁15g 瓜壳30g 紫菀30g 浙贝母21g 桔梗15g 枇杷叶30g 桑皮24g 知母30g 连翘30g 夏枯花30g 焦黄柏24g 银花30g 苍耳子30g 甘草9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早中晚各服一丸。服完后,即基本痊愈。

按:本例咳嗽,咽喉干燥疼痛,鼻内结痂,脉数舌黄,为肺阴不足,阴亏肺热之征。脉浮弦而咳,是兼风之象;阴亏风热炼液,故痰质黏稠。故用玄参、花粉、麦冬、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天冬等以滋养肺阴,用知母、射干、桑皮、连翘、夏枯花、焦黄柏等以清肺利咽,用钩藤、薄荷、银花、苍耳子等以祛风散热,用瓜壳、枳壳、浙贝母、杏仁、紫菀、桔梗、枇杷叶等以宣肺化痰。由于病属慢性,故在取得疗效后,即以丸药调理之。3.风温夹湿证(斑疹伤寒)

刘某,男,成年。1972年4月15日初诊。主诉高烧不退,咽喉疼痛,小便黄少,不思饮食,全身乏力。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斑疹伤寒。诊得脉浮微数,舌苔黄腻。此为风温夹湿之候。治宜疏风清热,除湿运脾,用银翘散合三仁汤加减。

银花9g 连翘9g 芦根9g 滑石12g 冬瓜仁12g 杏仁9g 厚朴9g 淡豆豉9g 枯黄芩9g 木通6g 甘草3g

服上方一剂后,高烧即退,顿觉精神爽快。连服数剂后,咽已不痛,诸症即解。后以调理脾胃而收全功。

按:本例高烧不退,咽喉疼痛,小便黄少,脉浮微数,为风温之候,舌苔黄腻,全身乏力,不思饮食,为夹湿之征。故用银花、连翘、淡豆豉、枯黄芩以疏风解热,用芦根、滑石、冬瓜仁、杏仁、厚朴、木通等以除湿运脾。使风解于外,湿渗于下,热势则退。4.肝肾阴虚证(视网膜出血)

陈某,女,成年。1971年8月14日初诊。眼睛突然在6月9日看不见东西,咽喉疼痛,头胀,睡眠不好,眼皮有沉重感,耳内发痒,大便干燥。经西医检查,诊断为视网膜出血。脉象微浮,舌上有少量白苔。此系肝肾阴虚。用杞菊地黄丸加味。

菊花9g 木贼9g 生地黄9g 丹皮9g 牛膝9g 山药12g 泽泻9g 茯苓9g 枸杞子9g 菟丝子12g 赤芍9g 地龙9g 4剂

8月20日二诊:服上方四剂后,视力已逐渐恢复,左眼已能看小字,右眼能远视而不能近视,咽喉已不痛,但觉干燥。头胀耳痒、眼皮沉重现象都有减轻,睡眠亦有改善,大便还有些干燥。再本前方立意。

生何首乌12g 菊花9g 枸杞子9g 生地黄9g 丹皮9g 山药12g 泽泻9g 菟丝子12g 石斛9g 赤芍9g 地龙9g 木贼9g 牛膝9g 4剂

上方加减续服10余剂,诸症均趋缓解。以后她即回到重庆,未经随访。

按:本例睡眠不好,头部发胀,脉象微浮,均属阴亏阳亢象征。肝连目系,肝阴不足,则出现视力减退、眼皮沉重等现象。肾脉络舌本,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则出现咽痛,咽干,耳痒等现象。阴亏则津液不足,故大便干燥。治法当以滋补肝肾为主,用杞菊地黄丸加木贼以明目,用石斛、何首乌以育阴,用赤芍、地龙以行血止血,用牛膝引血下行。意使阴平阳秘,则诸症即得缓解。5.阴虚肝郁,脾滞夹痰证(慢性咽炎)

贾某,女,成年。1973年10月17日初诊。咽喉梗痛,睡醒后觉口中有痰,解大便前感觉腹痛,平时腹微胀,右胁肋疼痛。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慢性咽炎。久治无效。诊得脉微浮滑,舌苔红净。此为阴虚肝郁,脾滞夹痰之候。先予疏肝运脾祛痰,用七气汤加味。

苏叶6g 法半夏9g 茯苓9g 厚朴9g 生姜2片 白芍12g 柴胡6g 郁金9g 陈皮9g 甘草3g 四剂

10月24日二诊:服上方后,咽喉已感轻快,睡醒后口中痰涎减少,解大便前腹已不痛,但觉腹响,肝区在饥饿时感疼痛,适逢经期,觉颈项两侧有筋牵引头顶作痛,并有头昏、头重感觉,视物有些模糊。右脉浮弦,左脉沉细,舌质红净。此因月经去血,阴分更损。于前方意中加入育阴平肝之品:

刺蒺藜12g 丹皮9g 郁金9g 白芍12g 法半夏9g 茯苓9g 钩藤(后下)12g 厚朴9g 玉竹12g 玄参9g 瓜壳12g 甘草3g 四剂

11月2日三诊:服上方后,喉头更觉轻快,只在气候变化时有微梗感觉,头已不昏,眼亦不花,胁痛减轻,痰更减少,右脉渐平,舌质红净。仍按前方增减:

钩藤12g 白芍12g 玉竹12g 刺蒺藜12g 丹皮9g 石斛9g 瓜壳12g 法半夏9g 厚朴9g 茯苓9g 金铃炭12g 甘草3g

服上方四剂后,诸症即趋缓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