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家论坛——国医大师张学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3:56:0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名医名家论坛——国医大师张学文

名医名家论坛——国医大师张学文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医大师张学文/李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名医名家论坛)

ISBN 978-7-117-20983-0

Ⅰ.①国… Ⅱ.①李…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07453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名医名家论坛国医大师张学文

主  编:李 军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7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0983-0

策划编辑:张科

责任编辑:孔雪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国医大师张学文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张学文治学格言

张学文教授简介

张学文生于1935年10月,陕西省汉中市人,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15岁起便随父亲习医诊病。18岁时经县统一考试,以优异成绩出师,随父悬壶乡里。1956年考入“汉中中医进修班”学习。1958年考入西北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中医师资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在南京参加“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其后历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急症脑病协作组组长、陕西省科协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1990年被国家两部一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五百名需要继承学术经验的名老中医之一;1991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国医大师。

张学文从医六十余年,执教五十余载。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学、疑难病、活血化瘀等诸多研究领域均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对“毒瘀交夹”、“水瘀交夹”、“痰瘀交夹”、“气瘀交夹”、“颅脑水瘀”等病机理论的认识颇多创新,自成体系。先后在全国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获国家、部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二十余项。张学文部分著作

李军教授简介

李军,男,1954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陕西省第二届名中医首席专家,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及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历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国医大师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76年至1979年在陕西中医学院就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至1985年在本校攻读温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张学文教授。1990年被国家两部一局确认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高徒,跟师张学文教授临床学习三年,经严格考核后优秀结业。现兼任国家奖励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三五”人才。

从就读大学开始,一直在张学文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钻研、学术探讨、临床实践、科学研究等,受益匪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协助张学文教授整理临床医案、医话、学术报告讲稿,并根据导师诊治瘀血证的临床经验撰写了“活血化瘀常用十法”,协助导师出版了《瘀血证治》一书。并以此为契机,同其他师兄弟等人协助导师先后出版了《疑难病证治》《中风病》《中风病防治研究》《张学文医学求索集》《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等专著。在长期随师侍诊时,感悟导师对中医脑病病因病机的精辟分析,系统总结撰写了“脑当为脏论”、“脑的生理病理”等篇章,力倡“脑当为脏”并特别强调其在中医诊治脑病中的重要性,概括出了“诸阳之会阳易亢”、“元神之府神易伤”、“清灵之窍窍易闭”、“诸髓之海髓易虚”的诊治纲领,为后学者学习掌握中医脑病的诊治要领起到了导航作用。在导师的“颅脑水瘀证”的辨治理论启发下,结合自己的诊病体会,创造性地总结出诸多脑病“痰瘀交结”的病机,着重从“颅脑痰瘀交结证”着手,创造性地系统探讨了该证的常用八种辨治方法,临床用之,效果显著。

先后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1部。1993年被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西药结合学会、针灸学会联合评为陕西省优秀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主持项目“缺血中风急性期阴阳类证辨治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荣获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十五”攻关“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课题获2008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获198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中风先兆及小中风片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3年度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TH-A偏瘫治疗机获1990年陕西高等学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获得2011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名,荣获各种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奖励近20项,自行研发的医用电动手功能康复器1990年获得国家专利。先后培养研究生40余人。从医40余年来,对中医脑病理论深有研究,对诊治心脑血管病独有所见,对诊治内科疑难杂症颇具心得,屡起沉疴。治疗中风、脑积水、多发性硬化症、癫痫、三叉神经痛、冠心病、心肌炎等病症疗效显著。前 言

张学文教授系首批国家级500名名老中医之一,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为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全国首届国医大师之一,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医药专家,聘任为陕西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名誉院长。

张学文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勤奋好学,注重研读经典著作,博采众长。他从医六十余年,执教五十余载,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学、疑难病证、活血化瘀等诸多研究领域均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对“毒瘀交夹”、“水瘀交夹”、“痰瘀交夹”、“气瘀交夹”、“颅脑水瘀”等病机理论的认识颇多创新,自成体系。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获国家、部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二十余项。他为传承提高中医学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经常不辞辛劳外出讲学、带徒,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涉及海内外。他的学术创新成果在学界令人瞩目,实至名归,荣获首届最年轻的国医大师称号。他医德高尚,仁厚淳朴,学验俱丰。诊病细致入微,四诊合参,知常达变,辨证力透病本,治病谨守病机,师古不泥,用药精当,理法方药一线贯穿,屡起沉疴。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先后培养研究生及带教徒弟百余名,诸多已成名医,誉享一方,可谓桃李满天下。

探索国医大师的成功之路,总结国医大师的学术成就,感悟国医大师的大医风范,体会国医大师的高尚医德,都会对我们振兴中医药事业、造就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带来很大的启示。为此,我们在长期跟随张老侍诊的感悟中,在他高尚的医德医风熏陶下,在《张学文医学求索集》《疑难病证治》和《中华中医昆仑-张学文卷》的基础上,摘录其中一些片段并结合张老近年来的学术活动、医案医话及诊治经验,不揣浅陋整理而成《国医大师张学文》图文并茂一书。全书分为幼承庭训、温病辨治、瘀证辨治、急症辨治、疑难病辨治、培育新人、医德医风篇章及附录等九部分。在幼承庭训篇章中概括阐述了张老漫步岐黄之路的成长过程;在学术思想中主要整理了张老诊治温热病、瘀血证、急症及疑难病的学术思想及诊辨思路、遣方用药特点,其中不乏他匠心独运、颇具创新的学术见解,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在培育新人和医德医风篇章中主要阐述了张老呕心沥血培育新人的感人事迹和仁德为先的高尚医德医风,为后学者展示了大师风范。

由于编者学术水平有限,在编写本书中尚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教,以期在今后再版时提高。编者2015年2月15日导 言

2003年6月10日已近午夜,张学文还在灯下审阅北京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突然门铃响了起来,寂静夜晚中铃声显得格外刺耳,来人的焦灼语气也让人大吃一惊:请张学文马上拟方抢救一个垂危女患者。原来是一位33岁的王姓妇女遭遇车祸后多脏器损伤,并严重感染,虽进行了脾切除,但术后仍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已经五十多天了,病情十分危重。医院请了著名西医专家会诊,病情仍不见明显好转,医生只好再报病危。正在家属悲痛失望时,有人提议去找中医看一看,但也有人说:“西医看不好,中医也没门,这时候就是神仙也不行了。”患者家属万般无奈中,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托人深夜找到了张学文。张学文听后十分着急,但因患者在西安,自己在咸阳,况且审阅后的博士毕业答辩论文次日必须传回北京(因时值“非典”不能赴京),否则可能影响到该博士的毕业答辩,深更半夜不可能亲自见到患者,于是赶紧联系到在西安该医院工作的他的研究生,嘱学生去详细了解病情、察舌按脉,学生将患者情况电话告诉老师后,张学文判断这个多脏器衰竭、严重感染的患者为热毒深入营血,故仿犀角地黄汤、清营汤之义加减治之。因患者痰多,再用上牛黄蛇胆川贝滴丸。拟好方药后已是凌晨2点多了,张学文电话告诉患者家属,让立即给患者服药一剂,若次晨病有转机可再给两剂,可以用鼻饲和保留灌肠双管齐下的方法及时给药。这一夜,张学文没睡多长时间,心中时刻挂念着患者安危。11日一天没有消息,张教授以为患者“走”了,也很惋惜。12日清晨,患者的丈夫专程来到咸阳,一见面老远就拱手喊着:“神仙!神仙啊!”原来患者用药三剂后,体温很快从39.5℃逐步降到37.9℃,眼睛能睁了,神志也逐渐在清醒。张学文说:“我不是神仙,中医是神仙。”

随后张学文来到医院,见到患者面色发红,舌色紫黯,脉象弦数,并有手足震颤等肝风内动表现,就在原方中加重平肝息风药,加服安宫牛黄丸。两天后患者病情稳定。随后诊病四次,随证加减共用十余剂。到了7月2日下午,患者家属来电告知,患者与以前判若两人,病情大为好转。患者因气管切开尚未缝合不能说话,但死而复生的她心怀感激,时常点头微笑。后来患者的丈夫告诉张教授,患者住院五十余天,花费五十余万元病情都控制不住,而中药仅仅服用十余剂就起死回生,他说:“中医太神奇了!”而张学文坦言道,这里面西医也有很大的功劳。这位患者据说病愈后也从事中药的开发研究工作了。

话说到此,读者可能要问:张学文何许人也?竟能在西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用中医药解救危难急症?一、幼承庭训多勤奋志为良医奠坚基张学文1959年照片

张学文1935年10月27日(农历)出生于汉文化发祥之地汉中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祖父张呈元,享年88岁,自幼酷爱读书,5岁时已能背诵《三字经》,幼时常随其舅父王树亨先生出入药房和病家,背诵脉诀方歌。15岁正式拜师学医,20岁悬壶乡里,从医六十余年,不仅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是家乡一带远近闻名的乡医。五祖父张呈瑞,自幼即随其兄张呈元临证抄方,切药制药,并得其舅父的真传,深悟理法方药真谛,享誉汉中,他们兄弟二人又传医道于张致东(即张学文的父亲)。张致东继承其父辈的医道,并得其叔父的指点,后又拜当地名医刘全善为师。刘全善对中医内科、骨科、外科、儿科医理精深,经验独到,学验俱丰,言传身教精心带徒名闻乡里。张学文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中医药气味十足的中医世家,接受了中医药的熏陶,在祖父、家父、名医的严格教育下,在脉诀药性汤头中洗礼,从小就养成了学中医,爱中医,认中药,立志以中医药为业,以中医药为荣的思想。张学文天资聪颖,幼时在祖父和父亲的指导下,背诵《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等。这些通俗易懂的读物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他较快地跨进了中医药神秘殿堂之门。15岁起便随父亲学习医术并临证诊病,辨认药材,真正的“鸡鸣而起,星高而息”,孜孜汲汲,不敢懈怠。常常上午随父门诊,下午随父出诊,逐渐培养成了对患者慈悲为怀、乐于勤谨临床的心境。张学文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好学上进,求知欲望极强,读书若渴,对家藏医书认真阅读,孙思邈《千金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李杲《脾胃论》、李时珍《本草纲目》、吴谦《医宗金鉴》、唐容川《血证论》、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等都成为他囊中所藏,枕下所垫之物,案头典籍常被揉翻、卷曲、渍汗。辛、甘、酸、苦、咸、寒、热、温、凉五味四性并收,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类治法兼容。1960年摄:前右父亲张致东先生;前左母亲刘桂芳女士;后中张学文教授两边为在省中医研究院工作的两位师资班同学张学文故里秦岭南麓汉中武乡镇张夏沟村远景

1953年,国家组织中医考试,都说试题难度大,通过考试不容易。但是18岁的张学文却没有被难倒,他到汉中南郑县参加统一考试,至今还记得当时考试的情景。考官问考生,知道“龙虎汤”的请举手?张学文左右看看,整个考场里,自己是唯一举手的,随后给老师背诵道:“热疟火盛,舌卷焦黑,阳毒日深,脉洪而数。龙虎汤中用柴芩,半夏石膏山栀仁,黄连知母并黄柏,粳米生姜重可任。”在50名考生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个头最矮的,交卷最早的,成绩是最好的。那也确实碰巧出了他知道的“汤头”这一题。

他不仅理论基础扎实,以优异成绩取得中医资格,而且由于自幼跟师学习,临床经验丰富,这也为他独立行医奠定了基础。1953年5月,只有18岁的张学文,随父进入原南郑县武乡镇“致和堂”诊所应诊,成了一名独当一面,救民疾苦的基层中医。

那时国家制定了帮助民间医生提高业务水平的进修计划,1956年,张学文考入“汉中中医进修班”继续深造学习一年。1958年又考入西北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西北中医师资班学习一年,重点攻读了经典著作,更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医师资班集体照(张学文位于第三排右8)

他在长辈和老师的点授指导下,研读《内经》、《伤寒论》等典籍,明阴阳之道,通五行之变,精脏腑之理,识六淫转化。他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思路,遵“不治已病治未病”、“治病必求于本”的教诲,蹈“洞理阴阳,祛邪扶正,以平为期”的法则,据“表里先后,轻重缓急”的规矩,用之临床,证之得失。治病立法则领悟入微,方药用法反复玩味。他如今之所以能成为临床大家,与其对经典熟读深悟,强记硬背,灵活运用是分不开的。

1959年张学文在南京中医学院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时,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孟澍江教授。在此期间,他大开眼界,又经高师指点,学习兴趣日益高涨,学习信心尤为倍增,金元四大家学派之争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他先细研各派立足之观点,寻四家之区别,后悟其中之源由,发现四人看法都有道理,只是立足不同处。于是各取所长,融会贯通,清滋补泻受益匪浅。对于外感热病寒温学说的两派之争,张学文对两派学术观点细细品味,撷取其精华,通过研读《温热论》、《温疫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温病专著,在对温病学说深刻领会后,很快为其新颖透彻、辨证简明、制方精细、屡试屡效而折服。此成为张学文从事温热病研究的导向之作。二、融会古今立新意温病辨治创新说

张学文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感悟中,通过对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有关温病学理论的理解和贯通,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对于温病学的病因理论阐释中,他除了遵循赞同前贤的学术观点外,主张应该重视“毒”在温病发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他认为温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或实质损害。造成这种病理变化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外毒和内毒。毒主要通过发热劫津、耗气伤阴、动血腐肉、损伤脏腑经络四个方面而导致温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毒可生热:发热是温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引起发热的因素很多,但感染外邪和化生内毒则是温病发热的重要原因。发热是正气与邪毒交争的现象,标志着人体尚有一定的抗病能力。机体也只能通过阳气生发才能祛除病邪。所以,发热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但是邪毒亢盛,热势过高,既损阳气,更耗阴液。各脏腑器官与阴阳严重失衡的状态下,机体必然遭到戕害,这种恶性循环必然使病变进一步加重。因此,高热又是加重病势的因素之一。

毒易伤阴耗气:毒性火热,每易引起发热的病理反应,必将伤阴耗气。热则代谢旺盛,必然耗伤元气,即所谓“壮火食气”。热则腠理开,汗大泄,气随汗泄,此即《素问》所说的“壮火散气”。毒能耗气,气胜毒则毒消,毒胜气则气竭,正如《医宗金鉴》所云:“气胜毒则毒为气驭,其毒解矣;毒胜气则气为毒蚀,其气竭矣。”

毒伤血动血腐肉:毒入于血,与血相搏,伤津耗液,煎炼营血,而致血少黏稠,瘀阻经脉,甚则毒瘀蚀脉腐肉。正如王清任所说:“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毒行于血,每易损伤脉络,脉络受损,则阻碍血行,亦可造成血瘀。毒可致瘀,瘀可生毒,瘀阻毒胜,病情必重。

毒损伤脏腑器官:脏腑活动以气血为本。气血消耗,内脏功能焉能无恙?倘若毒胜热炽,直接损伤脏腑的血脉肌肉,就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而发生各种危急证候。王清任说:“瘟疫之毒,外不得由皮肤而出,必内攻脏腑,脏腑受毒火煎熬,随变生各脏逆症”。如毒火熏蒸,灼伤肺络,轻则痰中带血,重则咯血不止;邪毒随饮食而直走中道,热毒伤胃则吐血,灼伤肠络则大便带血。

张学文指出六淫邪盛化火皆可成“毒”。盖有热(火)盛成毒、风盛成毒、暑热邪盛成毒、湿热邪盛化火成毒、燥盛化火成毒、伏寒化温成毒等,并强调指出,外感热病尽管起病之初病因各异,但转化为“热毒证”,就具有了共同之病机,概用清热解毒之法,稍事随证加减方可切中病机。就卫分而言,有风毒壅卫、热毒壅卫、暑毒壅卫、燥毒壅卫之异;气分热毒证要详辨热毒壅肺、热毒阻肠、湿热邪毒壅遏中焦之不同;热毒侵入营血分,多搏血为瘀,毒瘀交结,灼营耗阴,侵犯心脑,迫血损络,险象丛生,当细心辨治为是。

他在前贤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出了八种常用的温热病证解毒之法:1.宣透解毒法

该法是以宣散解表、透达解毒之品引毒外解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疏泄腠理、宣通气血、清解邪毒,使毒由深出浅,透达于外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温病初起,邪毒在表或毒已入里而有外泄之机的证候。

温病初起,邪毒侵袭肺卫,郁于肌表,应根据邪毒与病种之不同,选用不同的方药以宣透邪毒外出。属风热邪毒者,用桑菊饮、银翘散宣透之;风热邪毒上壅、头面咽喉肿痛者,又可予以普济消毒饮;疹毒郁于肌表不能透发者,则宜宣毒发表汤(升麻、葛根、前胡、桔梗、枳壳、荆芥、防风、薄荷、木通、连翘、牛蒡子、淡竹叶、生甘草、芫荽);属暑湿邪毒者,宜藿香正气散、新加香薷饮之类宣泄之;燥热邪毒者,以桑杏汤宣散之;兼寒者,可用荆防败毒散以散寒解毒。总之,治疗表证应以表散透达为原则。有学者经过实验,已证明解表类药物对某些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有抑制或杀伤作用。

邪毒入里,郁于上焦气分,病位尚浅,病势偏于肌表,仍有外泄之机,应根据毒害部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症见身热口渴,心烦懊、舌苔薄黄者,为邪毒初入气分,病在胸膈,宜用栀子豉汤、凉膈散之类以宣透邪毒;若病位在肺,症见身热、咳喘、脉数、苔黄等,则应以麻杏石甘汤清透邪毒。

若肺卫邪毒不解,陷于营分,卫营同病,临床上除表证外,又见心烦,甚至神昏、舌绛脉数等,须泄卫透营同用,可予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邪毒由气入营,则宜以黑膏汤加金银花、连翘、竹叶、丹皮等。2.通下解毒法

该法是攻导里实,下泄祛毒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具有荡涤毒邪、通腑泄热等作用。主要适用于邪毒蓄积于大肠,壅滞不通的证候。

邪毒由卫入气,郁于大肠,胃肠气机不通,糟粕积滞不行,又可化生粪毒。积滞愈久,化毒愈多,病情愈重。常见腑满硬痛、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秽浊腥臭,舌苔黄燥、脉象沉弦等症。毒在肠腑,以下行为近为顺。因此,治疗此类病证,贵在通便泄毒。

临床应用通下解毒法,应根据病之轻重,选用三承气汤治之。因内毒不泄,粪毒又生,热毒炽盛,必然影响其他脏腑而并发他证,选方用药亦应随之而变通。肺肠同病,伴见喘促不宁、痰涎壅盛、右寸脉实大者,宜宣白承气汤主之;热毒内闭心包,出现神昏谵语,宜牛黄承气汤主之;邪实正虚,大便不通,则宜新加黄龙汤或增液汤主之。

若属温热邪毒与胃肠积滞互结,阻于中焦,症见脘腹痞满、口苦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舌苔黄腻等,可用枳实导滞汤。

温病毒瘀互结,蓄于下焦,症见少腹硬满急痛、大便秘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漱水不欲咽、脉沉实等,宜用吴又可桃仁承气汤以破瘀散结,借攻下以逐瘀毒。

通下解毒法是温病中运用较多、奏效迅速的一个治法。其目的主要在于逐邪泄毒,并非单纯为了通便。邪毒生热,热致燥结,去其邪毒,则断燥结之源,免致燥结之害。已成燥结,更须急下,使邪毒与燥屎一并下泄,则诸症向愈,转危为安。3.清利解毒法

该法是以渗利之品,清利邪毒自小便而出的一种方法。具有疏通气机、通利小便、渗湿泄毒的作用。临床多用于病在下焦、小便不畅之实证。

人体多种代谢产物及毒物都要通过二便而排出体外。若小便不畅,甚至不通,毒物蓄积,无疑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疏利小便是泄毒的又一重要方法。

温热邪毒蕴于小肠,心烦口渴、舌赤或溃烂、小便短赤者,可用导赤散清心利小便,使热毒下泄。温热邪毒下注膀胱,身热口渴,小便频数热痛,或淋漓不畅,宜利湿泄毒以解热,方如八正散等。

温热邪毒每易损伤肾脏、小肠和膀胱,可导致小便减少或不通,秽浊邪毒无从排泄,又可继而引起其他病症,如头胀头痛、神昏谵语等。张学文崇尚何廉臣之说:“溺毒入血,血毒攻心,甚或血毒上脑,其症极危,急宜通窍开闭,利溺逐毒”。常用导赤泻心汤(黄连、黄芪、栀子、知母、西洋参、茯苓、益元散、麦冬、犀角、灯心草)加白茅根、车前子等并调入犀珀至宝丹治疗(方中犀角现改用水牛角15~30g代替)。

清利解毒法主要适用于热毒炽盛、损伤脏腑,小便不利。对阴液枯竭之小便不利不可运用此法,用之小便不惟不利,反之阴液可为之耗尽。4.清热解毒法

该法是集寒凉之品直清里热,以折毒性的一种治法。用后常收到清气、清营、凉血、毒解而热退的效果。临床主要用于邪毒入里,热炽火盛之候。

毒性火热,热由毒生。由于发热津伤,更易化生内毒,变证丛生。因此用寒凉之品以清热,既能对抗毒之特异性致病作用,又可阻止内毒化生,不失为化毒防变的一项重要措施。寒凉药物有辛凉、苦寒、甘寒、咸寒之不同。辛凉之品清热之力较弱,主要在于透散;咸寒药物多为滋腻之品,功效主要在于滋阴扶正。因此,清热解毒法以苦寒、甘寒之品为主,尤以苦寒为常用。临床运用须辨明何病、属气、属营、属血,根据不同病变选择不同方药。

邪毒入气,正气奋起抗争,症见壮热、大汗、心烦面赤、口渴、脉洪大,宜白虎汤加味清泄里热。热毒炽盛,郁而不解而见身热、烦躁不安、口苦而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宜苦寒直折,方如黄连解毒汤;肺胃热毒下移大肠,而现身热下利、肛门灼热、苔黄、脉数等肠热下利之证,又宜葛根芩连汤治疗;里急后重、红白痢下者,又须用白头翁汤或芍药汤加减。

毒陷营血,往往病情复杂,证候多变,须以清热解毒与其他治法配伍应用。营血热毒炽盛,气分之邪未解,三焦弥漫、气营(血)两燔,其证壮热、口渴、烦躁或谵狂、肌肤斑疹,甚或吐血衄血,非清瘟败毒饮则气血热毒难消;热毒内陷心包,须大剂清热解毒配合凉营开窍,方如安宫牛黄丸、神犀丹、清宫汤之类;对毒深在血,耗血动血,煎熬成瘀,毒瘀互结,阴血亏耗者,在清热解毒之外还须加入活血化瘀、咸寒增液等药物,方为合拍。5.化浊解毒法

该法是用芳香之品驱解秽浊之毒的一种治法。具有祛湿化痰、透络醒脾、开闭通窍等作用,尤多用于暑温、湿温之类温病。

毒有秽浊的特性,致病多恶秽、败血腐肉。芳香之品可以化浊逐秽,是化毒的重要措施之一。古今解毒方药之中,大多具有气味芳香的特点,特别是在湿温病中,芳香解毒在温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今名医多以芳香逐秽、化浊解毒作为治疗大法。

湿热邪毒秽浊之性颇重,侵入人体多伏于膜原。发病则见寒热起伏、脘痞腹胀、舌苔白腻如积粉等,宜以芳香开达膜原为法,方如达原饮;邪毒发于肌表,症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重如裹,舌苔白腻,宜芳香宣化,方如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邪毒郁遏中焦脾胃,而见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大便溏泄等,又宜燥湿化浊,可用芳香化浊法的连朴饮(重加草果仁10g左右);浊热并盛,毒气上壅,发热口渴、咽肿溺赤、舌苔黄腻,可用甘露消毒丹化浊清热,解毒利咽。

温病邪毒不解,酿生痰浊,蒙蔽心包,导致神识昏蒙,时清时昧,甚或谵语、舌苔黄腻,轻则用苏合香丸或菖蒲郁金汤芳香解毒、豁痰开窍;重则痰浊热毒交混,宜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以避秽化浊解毒开窍。

化浊解毒法是针对毒之秽浊特性的治法,不仅适用于治疗湿温、暑温类温病,对其他温热病兼夹湿热秽浊者也可酌情使用。6.化瘀解毒法

该法是以活血通络之品解散热毒的一种治法。具有疏通血络、透毒外出、防毒再生、凉血止血等作用,主要用于营血分瘀热成毒之证。

热毒入里,损伤血络煎熬血液,致血行瘀阻,血瘀则热毒壅聚不散,进而化生内毒。内毒壅结愈甚,血脉损伤瘀滞愈重。毒为瘀阻,毒瘀交结,宣透难以解结,通利药不达病所,清化无济于事。此时使用活血通络之剂,不但能使血瘀得化,且可阻断内毒化生,更利于解毒药物直达病所和邪毒向外排泄。

邪毒侵袭卫气,未损血脉,一般不用化瘀之品,但有些发斑疹的疾病,邪毒最易扰其肌表血络,应予寒凉透散之中佐以化瘀之品,以通血络,便于邪毒外泄。

毒陷营血,毒瘀互结,阻滞络脉,伤阴耗血为共有病机。因此治疗温病营血分证应以化瘀解毒为主要治法之一。温热邪毒内陷心包,瘀塞心窍,为营血分证的常见证候。应首推犀珀至宝丹。亦可用通窍活血汤调入珠黄散或犀地清络饮。

温病的各种血证如吐血、衄血、咯血、便血等多为热毒损络所致,其中必有瘀滞形成,故治宜清热凉血止血与化瘀解毒并举,方能扭转毒瘀交结迫血外溢之势。7.益阴解毒法

该法是以养阴活血通络之品清解热毒的一种治法。误服或吞服各种毒药或毒物,由于毒素内留,聚而生热,阻血为瘀,进而毒瘀交夹,一可耗伤津液,二则肝肾受损,甚或犯扰心神,治疗上应以解毒排毒,清热利尿为主,同时又须活血化瘀,兼顾心肾,宗此而创绿豆甘草解毒汤。方中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功效,并可护胃;甘草味甘性平,对各种药物,毒物有解毒之力;丹参味苦性微寒,可活血祛瘀,清热除烦,镇静安神;茅根清热利尿,加速毒物排泄,并可防止出血,兼以护肾;连翘有清热解毒,强心利尿之作用;石斛主养胃阴,益精液,以解热邪并抑制毒物吸收;大黄荡涤毒热,加速毒物排泄并可化瘀止血。诸药相伍,共奏清毒热,开心窍,益阴液,排毒邪之效。

绿豆甘草解毒汤:

组成:绿豆120g,生甘草15~30g,草石斛30g,丹参30g,连翘30g,白茅根30g,大黄15~30g(后下)。

功用:解毒益阴,兼顾心肾

主治:食物或药物中毒后,见发热,口干舌燥,心烦呕吐,甚则神志恍惚,小便浑浊等症。

煎服法: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服,煎时以水淹没全药为度,文火煎煮,大剂量频服,一般昼夜各服一剂,必要时可服三至四剂。对于接触性中毒患者,则须用药水清洗皮肤。

加减:有黄疸等中毒性肝炎表现者加板蓝根30g,茵陈30g;若抽搐频繁加羚羊角2g(另煎),钩藤15g(后下),全蝎6g;若神疲脉弱,汗多无力者,加黄芪15~30g,白芍15~30g;若目红唇赤者加山栀10g,黄芩10g,黄连10g。

此方是张学文抢救一位误食大量鲜商陆(误为萝卜)中毒患者所用之方。后来推广用于多种食物、药物中毒患者,表现为热毒伤阴证型者,皆取得了较好疗效。应用时,首先要问清何物中毒,时间久暂。患者神志清醒时,应先用催吐、洗胃等方法,尽量排出未吸收的毒物。若神志昏迷的患者,应用安宫牛黄丸等,同时应用输液、洗胃,配合针对性较强的解毒剂等多种救治措施,综合治疗。据应用体会,此方可以直接排泄毒素,有加速毒素从大小便排泄的作用,并有保护阴液的特点。8.扶正解毒法

该法是以养阴或益气之剂扶助正气为主,酌加清解之品,加强人体自身抗毒能力的一种治法。具有滋阴生津、补益元气、抑邪抗毒等作用。一般用于气阴耗伤抗毒无力的证候。

病在上焦卫分,邪毒渐盛,但阴液未伤或伤之不甚,一般无需扶正滋阴。毒入气分,阴液渐伤,须根据阴伤的程度于其他治法之中佐以养阴之品,加强人体抗毒能力。

病入营分时,伤阴逐渐加重,治疗应注意养阴扶正解毒,常用生地、玄参、麦冬、芍药等清营养阴。毒入血分,耗血动血,治宜滋阴凉血散血,方如犀角地黄汤(犀角现用水牛角代替)。

温病后期,阴虚邪恋,余毒深伏阴分,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当以鳖甲、生地、知母等滋阴扶正,佐青蒿、竹叶等轻透邪毒。若肝肾阴伤,热毒难退,甚或虚风内动,必以咸寒养阴,以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如大、小定风珠及加减复脉汤之类。

热毒易伤阴液,亦易耗气。气虚则人体脏腑功能、抗病能力低下。温病中的气虚多伴有阴伤,所以治疗多益气、养阴并用,纯甘温之剂用之较少。

一般的气阴两亏证候,可选用三才汤、救逆汤加人参或人参乌梅汤等,以益气养阴,扶正解毒。若系津气大虚,汗多,脉散大,喘喝欲脱,或化源欲竭,阴不敛阳,脉伏而芤,时时欲脱之重症,宜急以大剂生脉饮或独参汤并重加黄芪回阳敛阴。热毒内闭,瘀塞心窍,阴液消灼,阴阳偏颇,甚至真阴耗竭,阳无依附而脱(内闭外脱),症见汗出如水、肢冷如冰、脉伏难以触知,当用王清任急救回阳汤,以桃仁、红花通气血之道路,人参、白术、附子、生姜、炙甘草并加黄芪以回阳救逆,则内闭之热毒易透易解,外脱之阳气易回易固。遇此紧急状态时,张学文强调要针药并用,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附青注射液静脉滴注,以挽狂澜于危际。

张学文强调上述八种解毒法均是针对比较典型的证型而言。但在治疗过程中,更多见的是多法并用。如病在气分常宣透、通下、疏利并施,病在营血分常清热、化瘀合投。临床运用解毒法,既要审查病机变化,坚持辨证施治,根据毒力轻重、病位深浅、证候虚实而选用解毒治法和方药,又要进行辨证施治,准确诊断,明确病因,选择对某些毒邪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方药。如治疫黄的茵陈蒿汤,治大头瘟的普济消毒饮,治痢的白头翁汤、芍药汤等。从临床角度讲,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也才能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张学文在进行温病学讲座

张学文在学习前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率先提出了“毒瘀交夹”新概念。热毒波及营血,必挟瘀血见证,前贤已有定论;而卫、气分夹杂瘀血与否,前人尚无详论。张学文认为,外感热病,热毒与血搏结为瘀,可见于卫气营血的各个病变过程之中,不为营血分所独有,只是瘀象有轻重缓急以及隐显不同而已,故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可酌情贯穿应用于卫气营血的各个阶段之中。他认为除了六淫邪气炽盛可以成毒外,还有直接感受疫毒等的发病途径。卫分轻者一般不称毒,而高热病重者多挟毒;卫分重证及营血分证,多为毒邪炽盛所致。并据此概括性地提出了“毒瘀交夹”这一中医病理学新概念,主张根据热性病发展的病理机制,灵活运用清卫化瘀、清热化瘀、清营化瘀、凉血化瘀、解毒化瘀、开窍化瘀、息风化瘀、益气生津化瘀、滋阴透邪化瘀等法则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特别是温热病重证之中的高热、神昏、抽搐、痉厥、斑疹、出血等证,毒瘀交夹证候更为明显。根据这一论点,他认为营分血瘀证有热灼营阴、瘀热不解;热毒壅盛,瘀滞发斑;热壅瘀阻,迫血妄行;瘀塞心窍,瘀阻气脱;瘀热在营,引动肝风;余邪留阴,瘀热不解;邪久入络,凝瘀胶固等病理概念,并用于指导临床救治西医诊断之乙脑、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肝昏迷等重危险症疗效显著。经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此学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1988年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首册《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中,对他的这一学术见解做了重点介绍。

例如,他详辨邪在卫分的风毒证与风热证的论述,就可见其匠心独运之一斑。他分析到:邪在卫分,首先须辨其寒温属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温热毒邪的性质,卫分证又可分为各种不同的证候类型。主要有风毒郁表、风热犯卫、湿温蕴表、暑温袭卫、燥干卫表等,尤以风毒郁表与风热犯卫最为常见。而临床上,人们多只注意到风热犯卫等证,对风毒郁表证治往往重视不够。应把以发热微恶风寒,面目或局部皮肤红肿,身痒或游走性疼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等为主要症状者命之为风毒郁表证。此证由风夹温毒所致,治宜疏风透表,清热解毒。若用桑菊、银翘诸方,往往效果不理想,麻桂辈更不合适。遇此证,以荆防败毒散加减化裁,效果较好。除内服外,尚可用服汤剂后药渣加艾叶等煎汤外洗,或外熏,可增疗效。用本方,药物的加减化裁是很重要的,或用此方加野菊花、土茯苓、僵蚕等药,以加强清热解表,疏风败毒之力,同时亦无荆防等温性之品助热张势之虞,往往收效甚捷。此法对于一些西医诊断的过敏性疾患亦较适宜。

例如林某某,女,38岁,工人,因汽油过敏,发热(体温38℃),微恶寒,双臂红肿,局部溃疡,发痒尤甚,鼻尖红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历时二十余日,经中西医针、药并用未愈。审证分析,辨属风毒郁表。处方:荆芥、防风、枳壳、薄荷、柴胡、黄芩、玄参、野菊花、蝉蜕、地丁、陈皮各9g,土茯苓15g,生甘草6g。上方共服五剂,并用药渣加艾叶煎洗前臂,寒热去,肿消痒止,结痂转愈。

至于风热在卫之证,主要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口燥咽干,口微渴,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其卫表郁毒之证不明显,治疗以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即可。若发热恶寒,颈项不舒者可加柴胡、黄芩、葛根;恶寒甚微者,亦可减荆芥、豆豉,加焦栀子、白茅根(可重用至30g或煎汤代水饮);临证常见热势较盛或卫气同病者,用“清热七味汤”(自拟方),该方由柴胡、黄芩、薄荷、金银花(里热盛者改连翘)、菊花、葛根、生石膏为主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生津之功。根据临床实际灵活加减,颇有效验。

例如郝某某,女,6岁。发热39℃,不欲饮食,腹胀痛,脉浮数,舌红苔白厚,经用针药治疗,体温反而增高至40℃,并见抽风。辨为风温在卫,内兼食积。处方:柴胡、黄芩、连翘、菊花、葛根、丹参各9g,焦三仙各9g,枳实6g,生石膏30g(先煎),钩藤5g(后下),薄荷5g。令急煎服,一剂烧退,二剂痊愈。

对于温病的发热,张学文强调应有正确的认识,不可一见发热即用寒凉直折之品。因为发热是正气抗邪的一种反应,人体防御系统只有通过与毒抗争,才能祛毒外出而解之。早用大寒之品遏其热势,有碍于毒的排泄。正如刘松峰所说:“未有祛邪之能,而先受寒凉之祸,受寒则表里凝滞,欲求其邪之解也,难矣。”因此,临床运用清热解毒法要准确辨证,掌握时机,不可早用或过用,以免邪毒冰伏不解,不得其利,反逞其害,更不能单纯依靠清热解毒法来治一切温病。

在此列举一暑温热入血室案,即可见张学文临证辨治经验的匠心独运之处。

患者殷某,女,22岁,工人。因发烧,头疼,呕吐,项强4天,6于1975年8月11日以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脊液细胞数147×10个/L)收入住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4日后,诸症减轻,体温由39.8℃降至37.8℃,神志清楚,欲进饮食。家属见其病情好转,又盼康复心切,力图早日热退病愈,置经期而不顾,仍自用冷水不断对患者擦浴,冷敷额部。次日患者突然头疼加重,体温复升,渐见胁腹胀疼,烦躁不安,有时意识不清,神昏谵语,月经来潮一日忽止,且量少色黑,两日未解大便。诊见脉象沉数。舌黯红,苔白厚而微灰腻。

辨证:湿热郁阻,热血相结,入于血室。

治法:行瘀活血,清热解毒,佐以除秽开窍。

方药:丹参30g,桃仁12g,红花9g,大黄9g,郁金9g,菖蒲9g,葛根12g,柴胡9g,生石膏60g(先煎),大青叶30g,菊花15g,黄芩12g,连翘30g。

服法:每日1剂,一剂两次。水煎服(并同时应用西药脱水剂等)。

服药1剂后,大便畅通,月经复来,热退神清,诸症悉减。后继用清热解毒、调理脾胃之品调治,一周痊愈出院。张学文在国内义诊时为患者诊病

张学文认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中医“暑温”、“伏暑”等范畴。本例入院后,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已取初效。然而此时邪毒余热尚未清撤,又置经行期间,血室正开,胞脉空虚,易为邪热侵袭,再复用冷水擦浴,使营卫失于宣畅,而致胞宫气滞血瘀。邪热与瘀血相互搏结而有“热入血室”之证。法当行瘀活血,清热解毒。方中石膏、连翘,大青叶、菊花、黄芩、大黄清热解毒通便,使热邪有出路;丹参、桃仁、郁金活血化瘀;菖蒲配郁金开窍化痰,理气解郁。又血室是冲脉下通之处,为肝所主,故选用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亦达清除血室之邪的目的。张学文为美国患者诊病三、勤求古训探病机瘀证辨治多心得

张学文治疗内科杂症擅长应用活血化瘀法,尤其对丹参的运用更是独具匠心。他深悟丹参药性,对其临床运用可谓炉火纯青,言必丹参、法当活血,在处方用药中对丹参可谓“情有独钟”,以致在学术界有人对他冠以“张丹参”之雅称。但细观张学文的临床处方用药,也绝不尽然,关键在于辨证论治,因病而异,将理法方药一线贯穿。

张学文将长期临证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杂症的临床经验,梳理成十二种常用活血化瘀治疗大法,用之临床,疗效卓著。在他编著出版的《瘀血证治》(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1998年10月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1月再版“张学文论治瘀血”)一书中,予以了详尽阐释。在此仅择其要,以飨读者。1.理气祛瘀法

张学文认为此法为临床最常用的治法。适用于气机郁结,脉络瘀滞的瘀血证。“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血瘀多先有气郁,“疏其气血,令其调达”为治疗法则。治法以理气祛瘀为主,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剂。用药则选用活血化瘀兼有理气作用的药物。如川芎、郁金、元胡、姜黄、三棱、莪术、乳香、刘寄奴、泽兰、降香、香附、月季花、玫瑰花、紫荆皮、夏天无等。同时佐以理气的药物,如柴胡、木香、乌药、青皮、枳壳、枳实、川楝子、沉香等。以宣通气机,破除结滞,推动血行。

张学文常用《医林改错》的“血府逐瘀汤”(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9g,红花9g,赤芍9g,川芎9g,川牛膝9g,枳壳6g,柴胡4.5g,桔梗4.5g,甘草3g)化裁治疗气滞血瘀之证。取用其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瘀血内阻,胸痛日久,痛如针刺不移,心悸怔忡,失眠烦闷,呃逆干呕,面目黧黑不华,舌质暗红或见瘀点,舌下脉络粗(曲)张,或瘀点、瘀丝。他认为本方证系瘀血内阻胸胁,气机不畅所致。方中当归、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川芎行气活血;柴胡疏达肝气;桔梗、枳壳开胸行气;川牛膝引血下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合赤芍又能缓急止痛。全方祛瘀止痛,开胸行气,通治气血瘀滞作痛之证。

张学文认为本方是治疗瘀血内阻(偏于胸胁部),气机不畅而致胸痛、烦闷等证的主要方剂。他临床运用本方稍事加减,可治疗属于心血瘀滞者,如见失眠或夜睡不宁,加炒枣仁以养心安神。气虚加黄芪、党参补中益气。阳虚者去柴胡再加制附片、桂枝“温壮心阳”。胁下有痞块者,加郁金、丹参、三棱以活血祛瘀,消癥化积。用治“胸痹”、“心绞痛”,可加丹参、降香、元胡、三七等,以加强活血祛瘀作用。也可用于外伤后头痛、心悸、怔忡属于瘀血内阻者。2.温经化瘀法

张学文强调寒凝可引起气滞血瘀。前人认为血有“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的性质。由于风寒外邪侵袭机体,肌表经脉受阻,气血凝滞而发生疼痛或瘀肿。或由于机体阳虚,久病体弱,寒从内生,导致气血受阳气温煦不够而寒凝。寒凝血瘀,在治疗上采用温经化瘀法。常选用活血化瘀并有温经作用的药如:川芎、红花、鹿角霜、独活、威灵仙、穿山龙等药物。且配以温经散寒之品,如桂枝、附子、细辛、干姜、川乌、吴茱萸等。

张学文认为《医林改错》的“少腹逐瘀汤”(当归9g,川芎9g,赤芍9g,延胡索9g,五灵脂9g,蒲黄9g,没药6g,干姜6g,小茴香6g,官桂3g)是温经化瘀法的代表方剂。取用其活血化瘀、温经祛寒之功效,用于治疗下焦虚寒,血瘀少腹,气机不舒,少腹积块疼痛,或疼痛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月经不调,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经期腰酸,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赤白带下,宫寒不孕等。

张学文分析上述诸证都是少腹瘀血所致,故方中以当归、川芎、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为主要药物,配合延胡索、没药活血止痛。又本证瘀血由下焦虚寒导致,所以又用肉桂、干姜温经散寒,小茴香祛寒理气,既引药下行,又能行气以活血,共使血得温而行。瘀血消除,下焦得温,气机畅达,诸证亦随之消散。

张学文强调本方适用于瘀血内阻位于少腹部者,且见有下焦虚寒之证。临床多用于妇科病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症,属于冲任虚寒而有瘀阻者。用本方治疗崩漏,是根据“瘀血不去,出血不止”的临床经验总结的一种治法,其实为瘀血阻络,使新血不能归经所致的崩漏,俟瘀血去,血络通,新血循经而行,其崩漏自止。但引起崩漏的原因很多,临证要详加辨析,必须确认是少腹有瘀血的才能使用本方。3.清热解毒化瘀法

用于热灼伤络,或热盛迫血妄行等证。证见衄血、呕血、便血、尿血、皮肤黏膜出血等。此外热毒内蕴引起局部气血运行失畅致成疮疡、红肿、疼痛等。治宜活血化瘀,配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犀角地黄汤(犀角现用水牛角代替)、清营汤、大黄牡丹皮汤等可作为代表方剂。其清热化瘀药常选丹参、丹皮、栀子、赤芍、凌霄花、地龙、紫草、鱼腥草、鬼针草、败酱草、地耳草、人中白、山慈菇、七叶一枝花、漏芦、白花蛇舌草等。亦可配用牛地、玄参、犀角(现用水牛角代替)、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大小蓟等。

张学文对《千金方》的“犀角地黄汤”(犀角3~6g,生地黄20g,赤芍10g,丹皮10g)的临床应用颇具见地。他认为该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温热之邪深入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便血等多种出血证候;或用于小儿痘疮、麻疹以及喉痧重证,热入营血,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象细数等证候。他强调本方为凉血解毒散瘀的代表方制,许多清营凉血解毒的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他分析到温热之邪深入血分,易耗血动血,出现吐衄发斑,神昏谵语或蓄血发狂等症。此时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滋其阴则火不熄,不祛其瘀则斑不消,所以叶天士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本方犀角(现用水牛角代替)清热凉血兼以解毒,生地养阴清热,配赤芍和营泄热,活血祛瘀,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临床可用于治疗高热、神昏、多种出血,紫癜、急黄、癥瘕积聚出血,以及慢性浮肿合并出现伏热内燔、神志不清等证。

临证应用时由于犀角禁用,可用水牛角20~30g代替。此外,如热入心包,神志昏迷,可同时服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在本方中,加入菖蒲、胆南星、天竺黄等。如热邪炽盛,可加黄连、栀子清热解毒。斑疹重者,可加轻清之品如连翘、金银花、大青叶以透热转气,疏透斑疹。蓄血发狂者,酌加桃仁、丹参、琥珀、大黄以下蓄血,安神宁志。

此外,张学文对《金匮要略》的“大黄牡丹汤”(大黄9g,牡丹皮9g,桃仁9g,冬瓜仁15g,芒硝9g)的灵活应用也颇具心得。他认为该方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痈之功效,主治肠痈初起,发热,右侧少腹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多滑数证候。该证候皆由肠腑热毒壅盛,气滞血瘀所致。故用大黄清热解毒、攻下破瘀;丹皮凉血散瘀;芒硝辅助大黄苦寒泻下,荡涤热毒瘀滞;桃仁助丹皮祛瘀行滞;冬瓜子清热利湿,化痰排脓;合用可使热清湿去,瘀消结散。

张学文强调本方为治疗肠痈(阑尾炎)的主方,适应于尚未成脓者。临证使用时,如热毒重者,可加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兼有恶寒者,可加薄荷、荆芥穗;湿盛舌苔厚腻者,可加藿香、佩兰。他在临床应用时,嫌本方少用理气药,本着气行则血行的原则,故多加用木香、川楝子、元胡、枳壳等行气之品,按其脉证,有时反佐少量附子片(3g)于苦寒药之中,每能起到相反相成之效。4.祛风化瘀法“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张学文在临床治疗某些“风证”,如因风中脏腑经络,引起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肢体麻木不仁,或皮肤奇痒不止等血虚生风证,常以活血化瘀配合祛风通络药物。方剂如大秦艽汤、蠲痹汤、当归饮子等。祛风化瘀药如凌霄花、白芷、白鲜皮、络石藤、海风藤、桑枝、透骨草、白花蛇、乌梢蛇、白僵蚕,或加用秦艽、地肤子、防风等。

张学文常用蠲痹汤(羌活、防风、姜黄、当归、赤芍、炙黄芪、炙甘草、生姜)化裁治疗营卫两亏,风寒湿邪乘袭,遂成风痹,项背拘急,肩肘痹痛,手足拘挛,举动艰难,脉象缓弱且涩等症。他认为风痹为患,本由营卫两亏,外邪乘袭,气血滞流,络脉不通。是故以归芪益化气血,配姜黄、赤芍活血通络以宣畅营卫,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再用羌活、防风祛风除湿而里外兼治,是谓蠲痹汤之故。他强调本方以治风寒湿邪侵体为痹之患,但以风邪偏重者。临证时,若风痹冷痛日久,还可加入白花蛇、乌梢蛇、全虫、川乌、千年健等,以增强通经络、逐寒温之功效。

此外,张学文还常用当归饮子(当归9g,川芎9g,赤白芍各9g,生地12g,防风9g,白蒺藜9g,荆芥4.5g,何首乌9g,黄芪9g,甘草3g)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取效。该方具有活血祛风、解毒止痒之功效。主治慢性浸淫疮、风块疹、牛皮癣,以及老年瘙痒症等,病程较长.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色素沉着,上覆痂皮或鳞屑,自发阵阵奇痒,尤以夜间为甚。舌质淡红或暗红,舌下见瘀丝、瘀点。脉弦缓或濡细。

张学文分析到本方所治各证,是因风毒之邪侵袭人体,初患时湿热相搏于肌肤腠理,日久而耗血阻络,以致血虚血瘀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故用当归、川芎、赤芍,配生地、白芍、首乌以活血养血,用防风、白蒺藜、荆芥以祛风解毒止痒。黄芪配当归以化生气血,以促风毒外泄,甘草调和诸药又可解毒,共奏活血养血,祛风解毒止痒之效。他在长期的临证经验中体会到,本方临床用治慢性浸淫疮、风块疹、牛皮癣、瘾疹等一些皮肤病和老年性瘙痒症,属于血虚血瘀而生风化燥者疗效较好。若属风毒初侵,且与湿热相搏,皮损红肿、糜烂、渗出毒水者,就要酌加清热解毒利湿的萆薢、连翘、土茯苓、苦参、黄柏等品,以使风湿瘀毒并除。5.化痰活血法

张学文认为痰浊瘀阻脉络,以致血瘀痰浊互结,可化生诸多变证。阻于肺络则喘逆唇青,流窜经络则痰核生成,留于脏腑则成癥积痞块,上蒙清窍则癫痫狂乱。此类病证复杂而难治,常以活血化瘀配伍化痰散结之品,方如:千金苇茎汤、小金丹等;药如半夏、天南星、贝母、竹沥、昆布、海藻、远志、射干、黄药子等。

张学文分析到《千金方》的苇茎汤(鲜芦根60g,薏苡仁24g,冬瓜仁24g,桃仁9g)是化痰活血的代表方之一,其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功效,主治肺痈,咳吐臭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肌肤甲错,发热或微热,脉滑数。因痰热瘀血,互结肺中,酝酿而成肺痈。方用苇茎清肺泄热,薏苡仁清热利湿,桃仁逐瘀行滞,冬瓜仁涤痰排脓。合用能清肺泻热化痰,逐瘀活血排脓。

张学文强调本方是古代治疗肺痈的主方,用于肺痈初期可促使消散,防止化脓,若脓已成,可排脓于外。目前临床上多加味使用,主用于肺痈,其他一些肺热疾患等亦有疗效。毒热盛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黄芩、金荞麦、生甘草,并可加入活血化瘀的赤芍、丹参等。如痰热重,加瓜蒌、贝母、桔梗。若病程日久,气血不足者,可加生黄芪、当归、沙参等补托的药物。

此外,张学文认为《外科全生集》的“小金丹”[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各45g,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当归身各22g,麝香9g,墨炭3.6g。各研细末。用糯米粉36g煮糊,和上药捣匀为丸,每丸重0.9g,每次用黄酒送服2~3丸],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著名方剂。该方具有化痰活血、通络散结之功效。主治痰核、瘰疬、流注、贴骨疽等初起肿硬作痛,皮色不变,属于阴证、实证者。其用乳香、没药、五灵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配当归身养血,地龙通络,墨炭消肿祛瘀。麝香、白胶香调气血、通经络、解毒消肿。草乌祛寒湿,通经络。木鳖子祛痰散结,消肿疗恶疮,全方祛寒通络,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是痰瘀并治的有效方剂。6.渗湿活血法

张学文认为该法是以活血药与渗湿药合用之法。血与水关系至为密切,前人有“血水同源”、“血不利则为水”之说。血瘀往往导致停水,水湿停滞亦能引起血瘀。临床常见水肿兼有唇色青紫,面色晦暗,舌质胖大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淡紫粗张。此种水肿可在产后恶露不行或闭经时发生。亦有水肿日久导致血瘀而病者,单用渗利药不易消肿,单用活血法亦难取效,需渗湿药与活血药合用方可收功。代表方如调营饮、益肾汤等。具有渗湿活血作用的药物如:益母草、川牛膝、王不留行、马鞭草、平地木、琥珀、滑石、商陆、土茯苓、龙葵、薏苡仁、木通、防己、赤小豆、冬葵子、路路通等。常用渗湿利水药有泽泻、茯苓、猪苓等。

张学文常用经验方益肾汤(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红花10g,丹参15g,益母草30g,白茅根30g,金银花15g,板蓝根20g,紫花地丁15g)化裁治疗急慢性肾炎辨证为水瘀交加证取效。该方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清热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肾炎水肿反复发作,腰痛,易感外邪,并见发热咳嗽,头痛咽痛,兼有唇色青紫,面色晦暗,或有出血倾向,苔腻,舌边有瘀斑、瘀点,舌下络脉淡紫略粗。

张学文分析到,中医认为血水同源,二者关系甚为密切。血瘀往往导致水停,水湿停滞亦能引起血瘀,故《金匮要略》有“血不利则为水”的说法。又据西医学证明急性肾炎时有肾小球阻塞,肾毛细血管痉挛、凝血、血栓形成,肾组织缺血、缺氧、纤维组织增生等变化。这些和瘀血证甚为符合。据此分析,故用丹参、当归活血祛瘀养血,配赤芍、川芎、红花、桃仁活血化瘀;用益母草、白茅根活血利水,且能清热降压;金银花、板蓝根、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驱邪。

张学文强调,浮肿腰痛临床表现有多种证型,所以实际临证时还宜据各位患者病情病势的不同情况,酌情配合健脾益肾、温阳利水等法。他自创益肾化瘀利水汤(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2g,桂枝10g,丹参15g,川牛膝12g,桑寄生15g,山楂12g,益母草30g,白茅根30g,通草10g)用于治疗肾虚血瘀水肿者取得显效。该方具有益肾化瘀、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之水肿,小便不利,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脸色发黯,脘腹闷胀,舌质瘀黯,脉沉涩诸症。阴虚者加阿胶、女贞子;气虚者加生黄芪;气滞腹胀者加大腹皮、槟榔等。

张学文分析到,益肾化瘀利水汤方中以五苓散为基础,理气健脾利水,加川牛膝、桑寄生益肝肾,丹参、山楂、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白茅根清热利水而不伤阴。肾虚血瘀是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