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乐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6:24:31

点击下载

作者:约翰·卢伯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试读:

人生的乐趣

(英) 约翰·卢伯克 著

薄景山 译

刘荣跃 审译

之一:这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作品,作者虽然以科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但该书并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科学家的休闲之作,与之相反,我们从每一章节的题目(如下所示)可以发现,它是作者在文学领域的一次严谨创作。

该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读者永远无法穷尽本书的23个章节,因为它涉及的领域是如此广阔。同时该书涉及巨量经典、多国语言之引文。西塞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使你更智慧,感悟生命的真谛;莎士比亚、弥尔顿、雪莱使你更浪漫,体会人间的真爱。培根、牛顿、达尔文使你更理性,获得自然界的真知。作者坦言此书并非以原创性为追求,对阅读者的世界、人生、价值观点具有全方位、深层次的启蒙教化作用,实乃不可多得、值得珍藏之综合性人文经典。

之二:倾听先哲的声音,关注灵魂的需要,洞察生活的智慧,重建自由的心灵。当你觉得疲惫的时候,当你觉得沮丧的时候,当你觉得抑郁的时候,当你觉得孤独的时候,你或许需要这么一本书。它像一位温和的老师,告诉你如何摆脱沮丧的情绪,克服浮躁的心理,重建生活的自信;它又像一位亲密的朋友,劝慰你暂忘世俗的烦恼,再度审视真实的内心,幸福的感觉就来源于那或许早已被你遗忘的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相信《人生的乐趣》能带给你这一切。

目 录

第20版序

第一部

第一章快乐之责任

第二章责任之快乐

第三章书籍之歌

第四章书籍之选择(附:百书单)

第五章友谊之乐

第六章时间的价值

第七章旅游之乐

第八章家的快乐

第九章关于科学

第十章关于教育

第二部

第一章 关于雄心

第二章关于财富                

第三章关于健康

第四章关于爱

第五章关于绘画

第六章关于诗歌

第七章关于音乐

第八章自然之美

第九章生活之烦恼 

第十章劳动与休息

第十一章关于宗教

第十二章进步之希望

第十三章人之命运

关于作者

约翰·卢伯克爵士(1834—1913)生于英国伦敦。他家学渊博,父亲约翰·威廉·卢伯克是一位知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不仅在概率理论方面作出了非凡的贡献,而且在潮汐与行星的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

约翰·卢伯克是一位享誉盛名的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政治和科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经任伦敦工人学院院长,伦敦商会主席,以及伦敦郡议会的副议长。1870年,他进入英国议会,提出了许多改革议案。他提出的最著名的一项议案是引进了现代银行假期。故一些人把这一假期称为“卢伯克爵士日”。

卢伯克的科学成就集中在昆虫学和人类学领域。他研究的对象包括欧洲史前历史和群居昆虫。他一生留有3部著作,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史前时代》发表于1865年。这本著作被译为多种语言,并长期作为各国的教科书。卢伯克的另外两部著作是《蚂蚁、蜜蜂和黄蜂》(1882)和《人生的乐趣》(1887—1889)。

卢伯克爵士还参与创作了多篇散文。其中一篇名为《技巧》的文章是关于生活的种种教训。在这篇文章中他告诉我们,应该赢得大家的尊重,努力满足大家的愿望,但是也要敢于拒绝。同时他还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他人,不要轻易把别人看作朋友。也不要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敌人。卢伯克还告诉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期待别人听从我们的意见;相反,我们应该坐下来,聆听别人的意见。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约翰·卢伯克爵士才智出众、性情温和。他的著作和思想透过他的科学发现和他编写的教科书对教育影响深远。他要求人们,为了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我们自身应该追求上进。他的一生都在对知识孜孜不倦地追求。他说:“一个明达的教育体系应该至少让我们明白人类的知识是多么微不足道,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关于本书

在当今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赚钱是人们生活的主旋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在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却感到了人们身心疲惫、道德缺失、情感麻木、精神空虚。为了赚钱,我们真的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纷繁、喧喧的世界,哪里才能找到一条心灵的回归之路,找回那曾经拥有的快乐家园?

这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作品,作者虽然以科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但该书并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科学家的休闲之作,与之相反,我们从每一章节的题目(如下所示)可以发现,它是作者在文学领域的一次严谨创作。

该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读者永远无法穷尽本书的23个章节,因为它涉及的领域是如此广阔。同时该书涉及巨量经典、多国语言之引文。西塞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使你更智慧,感悟生命的真谛;莎士比亚、弥尔顿、雪莱使你更浪漫,体会人间的真爱。培根、牛顿、达尔文使你更理性,获得自然界的真知。作者坦言此书并非以原创性为追求,对阅读者的世界、人生、价值观点具有全方位、深层次的启蒙教化作用,实乃不可多得、值得珍藏之综合性人文经典。

主编絮语

人生是一门艺术,这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这种人生的艺术就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和追求的应该是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而不只是简单的生存。简单的生存只能算是最基本的、原始的生活,而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从高质量的生活中获得人生的乐趣这一问题。我们实在不应只停留在吃、喝、玩、乐这些最基本的要求上,而还应该有更高雅、也是更高尚的追求。我这里强调的是生活质量的问题。基本的吃、喝、玩、乐确也能给我们带来生活的乐趣,但人生除了它们外还有很多更高雅美好的乐趣,等待着我们去追求和享受。比如在一个宁静清新的环境,泡上一杯醇香的茶,读一两篇优秀的小说或散文,感悟作者对人性精彩美妙、鞭辟入里的刻画,不是一种乐趣吗?比如听听悦耳的音乐,或出去作一次旅游,或从事一项自己喜爱、同时又有益于社会的事业,不都是人生更为美好的乐趣吗?类似的乐趣很多很多,不一而足。生活确实太奇妙美好了,我们也的确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生追求,让生活更富有光彩!

本书所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凭着其渊博的知识,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我们仿佛是在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人生,并从他的讲述中又获得了许多关于人生的见识和真谛。这些见解和看法是可贵的,得到人们认同的,本书也因此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曾先后再版过20次之多!一本书能再版得这样多,可见其中所具有的含金量。我们有幸将它首次翻译成中文并得以出版,从而让广大的中国读者也能从书中获益良多。

正如很多真正的好书一样,本书也是需要读者带着一颗平静的心去阅读、去细细品味的。惟有如此,你才能体会和感悟到作者的心声,你才能真正从阅读中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从而使自我得到丰富——我们阅读好书,不正是为了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吗?所以浮躁是绝对不行的。在当今社会中,生活浮躁的人也不在少数,难道我们不应该让自己变得平静一些?真正能成大气候的人实际上都是内涵和修养都很丰富的人。如果你想丰富自己的头脑,多读读类似的好书一定是不无裨益的。

本书的翻译也颇不容易,主要是涉及不少引文,其中包含许多诗歌等。译者薄景山副教授很花费了一番心血,笔者也对一些地方作了处理,力求使之更加完善。但尽管如此,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诚恳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时加以纠正。                    刘荣跃                  2006年2月于四川简阳序

有些人曾有幸出席大中学校的开学典礼,或者为学生颁奖或毕业证书。这些人生活阅历丰富,因此人们便希望,他们能够给那些初出茅庐的学生们一些忠告和鼓励。

我自己年轻时往往情绪易于低落,成年后却出席过不少这类聚会,便借机谈论起人生所享有的优越和幸运。在这本书里,我将那些讲稿的部分内容重新呈现给读者(删去了专门针对某些具体场合的内容,并根据讲演后所产生的一些新想法,对讲稿作了修改和补充),希望这些曾经给了我无限精神慰籍的思想和语言也同样能够使读者受益。

人生中的快乐和幸福方方面面,本书无法面面俱到,这一点毋需讳言。而且,出于某种考虑,人生中有些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本书也未涉及。

在整理素材的时候,我发觉当时的某些演讲语言过于教条,不过我还是希望读者能够体谅到发表这些演讲时的特殊场合。

1887年1月于肯特郡道恩村海尔姆斯

第20版序

三年前我在工人学院作了一次演讲,演讲的内容就是本书的第四章。当时,那个讲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对此,《蓓尔美街报》向一些最有资格就此发言的人征求意见。此举引起了许多人热烈的反响,于是又有几份不同的书单出炉。本书被翻译成德文后,在德国也引发了人们类似的讨论。讨论的结果使我深受鼓舞,经过再三斟酌人们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我认为还是没有必要对最初的书单作实质性的改动。我从未打算按自己的意愿列出一份书单,更不愿将自己的偏好强加于人。我所作的尝试,只不过是列出了深受许多前辈作家推崇的书目。我推荐的书目尽管遭到过五花八门的批评,但人们只是提出增添某些作品,却很少有人建议从书单中删去哪些书目,而且增添的书目达数百本之巨。至于那些遭到质疑的作品,具体来说就是那些为数不多的涉及东方文化的作品,还有维克的《后使徒教父》[ Apostolic Fathers,后使徒时代的教会领袖。本书凡未标明的,均为译者注。]等,我想在此说明,这些书目并不一定代表最佳,它们只是受到最广泛的推荐而已。

譬如《诗经》(Sheking)和孔子的《论语》(Analects),我不得不坦言本人并不十分欣赏。之所以推荐这两本书是因为它们深受四万万中国人的尊崇。多加一句,这两本著作篇幅都很短。

至于《罗摩衍那》[ Ramayana,印度史诗。]和《摩诃婆罗多》[ Mahabharata,印度古老的佛经,史诗。](参看威尔勒的精缩本)以及圣提雷尔的《佛陀》(Bouddha),这些书本身读起来就很有趣,更何况它们对于我们伟大的东方帝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使徒教父》的文章原文篇幅短小,实际上只集结成一小卷。这是那些曾经生活在耶稣的使徒们周围并了解他们的人所留下的仅有的作品(流传给我们),当然值得一读。

人们就这一书单具体书目的选择问题表现出巨大的意见分歧,这使我感到惊讶。到目前为止,共有九份长短不一的书单发表。这些书单共列出了大约300多部我没有提到的著作(不过,也没有删除任何一部我所列出的作品)。而且,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够被所有这九份书单同时收录,甚至达不到一半。还有,只有少数的几本著作能够同时出现在两份以上的书单里。

这些权威们,哪怕是多数,如果能够就他们所推荐的书目达成共识,我本可能会接受他们的书单。但问题是他们之间分歧巨大,所以我只能保留自己几乎全部是最初的选择。不过我还是增添了迦梨陀娑[ Kalidasa,印度古代伟大诗人。]的《沙恭达罗》(Sakuntala),又名《丢失的指环》,还有斯基勒(Schiller)的《威廉·泰尔》(William Tell)。同时删去了卢克莱蒂斯和奥斯汀的作品。原因是,前者的作品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跟书单上绝大多数其他的作品相比还不足以入围;删除奥斯汀的原因,是英国的小说在书单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890年8月于肯特郡道恩村海尔姆斯第一部“上帝的目光所及之处,

皆是智者宁静的港湾、快乐的家园。”

——莎士比亚

第一章 快乐之责任

“如果你感到不幸,那必定是你自己的过错;因为上帝赐予了所有人快乐。”

——爱比克泰德[ 古希腊哲学家。]

生活是一份厚礼。历经多年的心路历程,我们大多会很自然地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人生在世,其目的何在?“为了最广大民众的最大福祉”。纵使你不认为这是绝对真理,大概也会赞同,我们都应该努力以最大的贡献惠及我们的同类。然而,很多人可能会怀疑,我们是否有理由去追求自身的快乐。当然,我们不应该把自身的快乐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更不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人生有诸多快乐,切不可为其所累。否则,痛苦会随之而来。“纵于享乐或囷于痛苦,人皆变成奴婢。危险而可悲。始于乐,而止于苦。苦去,而甘来。(二者皆可离你而去,亦可成你生命之无情主宰)。”(辛尼加[ 约前4-—65,古罗马哲学家。])

不过,我还是想,师者当教诲人们领悟快乐之责任以及责任之快乐,惟如此,世界才会更美好,更光明。我们应尽可能为自己寻求快乐,只有自己快乐,才能真正地惠及他人。

我们必定都感受到,快乐的朋友就如同明丽的阳光,照彻整个世界。将这世界建成宫殿还是辟作监牢,全凭你的选择。

毫无疑问,假如人存于世只为满足一己之私利,那他惟恐求之不得而抑郁寡欢,因臆想上天不公而牢骚满腹,因不满于现状而愁眉苦脸。若要心有阳光,面带笑容,只有努力才能做到。为自己寻找快乐也需要一定方法,正如很多时候,我们需视自己为旁人,观其行,而后度良策。

其实,痛苦与快乐总是相互纠结。“四处寻找,

渴望的未必想要。

真诚的微笑,

隐藏了多少烦恼。

最美的歌声,

却是最悲伤的曲调。”

——雪莱

我们是一个忧郁的国度。有人说,我们的人民甚至以感伤的方式去享受快乐。事实如此吗?我则希望这只不过是英国人的一种过渡性格。“快乐英格兰”,过去常挂在嘴边,希望有一天这再次成为事实。要寻找真正的忧郁,你必得去东方。读一读奥马尔•哈伊姆[ 《鲁拜集》作者,波斯诗人。]的四行诗的开头四句,你不禁会问,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伤的诗句吗!“我们逗留在这里只有一两天,

所有的收获只是痛苦和灾祸。

生活中所有的问题还未解决,

我们就不得不带着遗憾上路。”

或者你也可以读一读埃德温·阿诺德所翻译的《德瓦斯悉达多太子颂》的优美诗文。“人乃四处游荡的风,

渴望安歇,却总是落空。

啊,这有限的生命,

一声哀叹,一阵哭闹,一场纷争。”

如果人生果真如此,短暂的生命里充满悲伤和痛苦,那么人们对涅磐境界(痛苦的解脱)的追求,即使牺牲意识,也便不难理解了。

可是,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一种完全不同的,更健康、更积极、更高尚的人生境界吗?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单纯的活着,而在于活得有意义。有些人“人生全无目标,行于世间,如河之草芥,随波逐流”(辛尼加)。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尤利西斯则说道:“别停留,要继续,生命在奋斗中闪光;没有色彩的人生,多么苍白——如同行尸走肉!”

30岁的歌德觉悟到:“不能再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长度,而应该用生命中全部的美和内容去衡量它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当以思想和行动来衡量,而不是时间。生命必定是,也应该是阳光的、充满情趣和快乐的。正如意大利谚语所云:“如果人生的目标不只是为了居住在大广场,那么每个人都会感受到阳光。”

如果我们遇事尽心尽力;如果我们不为琐事而小题大做;如果我们能够正视现实,不只是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并享受身边的幸福,那么我们就会感悟到生活确是一笔丰厚的遗产。漏译

然而,有几人能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馈赠和恩赐?又有几人能够体会到世界的绚丽和美好?如果你想拥有这世界,这世界便属于你。你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你有力量求得心灵的安宁,战胜痛苦和悲伤。

但丁说,错失机会乃大过错。“不善待自己,不珍惜机会,

回头悔恨、自责已无益。

拒绝生活,抛弃光明,

虚度年华,本该快乐却悲戚。”

罗斯金为此特别提到这个荣耀世界的炫美——人们总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偶尔想到却全无感恩之心。他叹道:“圣人们很少提到那些最能够充分、直接体现出上帝之爱的东西。他们恳求上帝赐予面包、衣物和健康(上帝同样把这一切赐予所有的生灵),但却要求我们不必为上帝的荣耀而感恩——上帝允许我们去独自感受。他们告诫我们常闭门静思,却又不像伊萨克那样平分给我们土地。他们夸夸其谈自我否定之责任,却绝口不提享受快乐之义务。”他在另处正言:“人行于世间,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把自然的各种声音汇结在一起,谱写成一篇欢快的乐章;或者漠视她的恩悯,因为生活道路上的一些绊脚的尘石而哀怨,抑郁寡欢,牢骚满腹。”“回顾所走过的人生旅程,到处都散落着错失的机会。” 亨利·泰勒爵士所言,难道你不认同吗?“如果有谁不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我只能把他看成是一副幽灵,尽管他附着在有形的、有着七情六欲的肉身之上。”

事实上,圣·伯纳德[ St. Bernard,中世纪神学家。]更是坚信:“没有什么能够对我造成伤害,除了我自己。我所遭受的伤害我会承受,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那只是我自己的过错。”

一些异教贤哲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同样的训诫。“诸神赐予人类所有力量,可使人类免于陷入真正的邪恶。既然人不会变坏,人的生活何以会更糟?”马可·奥勒留[ Marcus Aurelius,古罗马帝王,161—180年在位,著有《沉思录》。]讲道。

爱比克泰德如是说:“如果你感到不幸,那必定是你自己的过错;因为上帝赋予了所有人快乐。”他另言道:“对于所发生的一切,我都乐于接受,因为我想上帝的选择总是会好于我自己的选择。”再有:“不要苛求发生什么,要安于自然,这样生活就会平静地流淌……如果你渴求本该属于别人的东西,那属于你自己的也会失去。”

然而,我们很少人能够有像圣·伯纳德那样的胸襟。一生中,我们不免会经历一些痛苦、疾病、忧伤;失去我们所爱的人;承受他们的过错;遭到他们的无情甚或冷遇。有多少个日子由于愤怒的情绪而失去阳光,变得阴霾笼罩!

据说,黑格尔于1806年10月14日在耶拿[ 德国中东部城市。]静静地完成了《精神现象学》,而对发生在近在咫尺的战事却全然不觉。

马修·阿诺德[ 英国诗人,1822—1888。]建议我们应该从宇宙天体中感悟一些人生的真谛。“未为四周的沉默所震慑,

未为它们见到的景象而分心,

它们不要求外在之物

带给它们爱、欢乐、同情。

自己就是边界,不管

上帝的其他创造的模样,

它们只是尽全力工作,

它们完成你看到的雄伟生命。”

是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星体,

我们的行为就是我们的天使,

不管好与坏。”

他同时告诫:“不与恶同流合污”,我们应该“像庞培城残垣断壁中的一颗石柱,傲然独立,自成一体” (T.布朗爵士)。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这种孤立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因为一个人的心“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岛,而是众多大陆块中的一个,彼此相连” (培根)。

如果我们把自己和周围的人的利益割裂开来,对他们所遭遇的不幸无动于衷,那我们也同样无法分享他们的幸福。这样,我们所失去的会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如果我们丧失了同情心,缱绻在冰冷的自私的盔甲里,那么我们就会使自己远离人生中许多至真至纯的快乐。不想品味痛苦的代价必定是牺牲快乐。

另外, 很多时候,我们称之为恶的东西却有着至善的外表,我们不应该“在没有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去全盘否定那些生活中的逆境,无视逆境中所蕴含的幸运成分”(T.布朗爵士)。普鲁塔克[ 46—120,古希腊历史学家、传记作家。]讲道,快乐和痛苦就如同两根钉子将人的肉体和灵魂钉在一起。痛苦乃危险之警告,生存之必需。如果没有痛苦这一人的感觉系统所发出的警告,那么我们所陶醉其中的快乐很快就会转化成灾难,这是定律。很多对此没有深入研究的人都会认为,我们身体里越是深藏的部位越是敏感,事实却恰恰相反。皮肤就像人体的哨兵,时刻警惕着即将到来的危险;而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疼痛感则没有特定的含义。而且,只要是健康的人体,其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感觉相对而言并不明显。

海尔普斯说:“我们经常谈到厄运的根源……但到底什么是厄运?我们常说,经历一些痛苦,多一些尝试,这是好事。但是,也许我们仅就结果而言。我们大多不会承认痛苦和尝试本身会有什么好处。然而,那些痛苦和尝试的经历本身就是知识。没有经历,知识从何而来?除非你是神,可以先知先觉。人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有益的,没有所谓的厄运。”

事实上,“深谷之中最能感受山之伟岸。”(培根)漏译

尽管我们不能够得到所期盼的一切,但正如亨特[ 1784—1859,英国诗人、评论家。]所翻译的菲力卡亚[ Filicaja,1642—1707,意大利诗人。]的十四行诗中所讲的那样,很多人仍会感到:“天意高远、深不可测,

满足我们的必需是她的职责。

她倾听我们所有的祈愿,帮助我们去实现,

尽管她也拒绝似乎属于我们的权力,

因为她不允许我们去争取,

或是拒绝给予。”

另有些人并不觉得那是天意在作祟,他们乐于坚定这样的信念:总体来说,人的一生是幸福的,这是世界运行的基本原则。

如此,“悲伤跟快乐一样,

使人高尚、温和、沉稳,

坚定、清醒、向上、自由。

强大到足以化解那些小烦恼。

赞美伟大的思想,庄严的思想,永垂不朽的思想吧。”

——德维尔[ Aubrey de Vere,1062—1141,英国诗人。]

如果我们对人生中的幸福没有过多的预期,那么天平就会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倾斜。如此,看似不幸的事情,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通常可以转化成好运。辛尼加曾多次讲到:“灾祸成福音,毁灭过后即是新生。”赫尔姆荷兹[ Helmholtz,1821—1894,德国物理学家,建立能量守恒定律。]的科学探索之路始于一场疾病。 1841年秋假,赫尔姆荷兹偶感伤寒,于是整个假期就在医院度过。作为学生,医护费得以免交。康复之后,他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台显微镜。

卡斯提勒[ Emlio Castelar,西班牙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学者,1873—1874年任西班牙总统。]说到:“如果情况不同,萨佛纳罗拉[ Savonarola, 1452—1498,意大利宗教及政治改革家。]无疑会是一位好丈夫、慈祥的父亲,但绝不会是一个被载入史册、在历史的长河和人们的灵魂中留下深刻烙印的人。然而,不幸却降临在了他的头上,击碎了他的心,使他变得忧郁,这忧郁代表着灵魂深处的痛苦。正是这紧锁于眉间的痛苦却变成了闪耀着光芒的永恒。原来,他所有的希望都围绕着一个他深爱的女人,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拥有这个人女人。可是她的家庭拒绝了他,部分原因归咎于他的职业,部分原因在于他本人。他感觉死神正向他走来,不,那不是死亡,是永生。”

当然,厄运是存在的,这不可否认,而且它一直在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原始人相信恶灵的存在,并求助恶灵来消灾。希腊人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不幸是源于神对人类的反感和嫉妒。另外有些人则想象存在着两条互相对立和排斥的圣律,一条对人类友好,而另一条则充满敌意。

行为的自由似乎必然要牵涉到厄运的存在。只要我们被赋予了选择的权力,那么,很多时候好与坏的结果必然取决于我们所作出的决定。世界最基本的原则是:二加二不等于五。爱比克泰德想象到,朱庇特曾对人类讲:“如果可能使你们的身体和财产不受到损害,我会那样做的。但我做不到,因为我把我自己的一小部分也给了你们。”

这份神圣的礼物要我们聪明地使用。事实上,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产。“你的灵魂比你所拥有的其他的一切都要珍贵得多。你能告诉我你要如何去呵护它吗?像你这样聪明的人,是不可能去随意处置、肆意挥霍你最宝贵的财富的。”(爱比克泰德)

另外,即使厄运不可能完全避免,那么,在很大程度上,生活的好与坏、快乐与不幸、充实与虚无,你也是有能力掌控的,这取决于你自己。“时间可以把愚蠢的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使智者更明智。”(爱比克泰德)没有人会让你一辈子倒霉,除非你自己。即使我们不是自己的主人,那我们也无论如何能够创造自己的人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笼罩在生命的阳光之上的阴霾并不是悲痛、疾病或者死亡,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磕磕绊绊”。这些生活的烦扰本身微不足道,并且完全可以轻易避免。

生活中要是没有那些愚蠢的争吵或者误解,那么我们的家将会变得多么幸福!满腹牢骚、尖酸刻薄,这都是你自己的错。同样,你也不必为别人的挑三拣四、冷嘲热讽而太过苦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自寻烦恼,自作自受。痛苦不是缘于自己的过错,就是源于自己的无知或者轻率。太多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快乐,而无视一生的幸福。麻烦很少会主动找上门来,相比之下,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自找麻烦。很多人肆意挥霍人生。拉布吕耶尔[ La Bruyere,1645—1696,法国作家。]曾说:“大多数人一生中很多的时候都是在给其他人制造痛苦。”或者像歌德所言:“忧心忡忡的人,不分年龄,

播种的是虚荣,收获的是绝望。”

我们由于对厄运的担心而愁苦,正如“诺亚在对洪水的担忧中生活了很多年,耶路撒冷在被包围之前就被耶利米[ 《圣经》中的先知。]所预见”。但是,我们通常也为那些永远也不会发生的不幸而困扰。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至于结果怎样,我们还是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等待。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由于过度劳累而崩溃,但十有八九他们是被担忧或焦虑所累。“解除痛苦的良方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而我们却去求助上苍。”

——莎士比亚

当然,这只适用于成人,小孩子则不同。我们常说,童年是快乐的,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孩子通常过度焦虑,极其敏感。成人就应该是成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孩子则受到周围的人的摆布。莱利,这位伟大的驯马师,曾告诉我们,他知道有一个恼人的词能使马的脉搏一分钟加快十次。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词用在孩子身上,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当受到温和的训责孩子会过度焦虑,但严厉的兴师问罪则是危险。“暴风雨的恐怖在家里感受得最真切。”(爱默生)

为了使自己免遭想象中的、或者任何无法预料的厄运,我们通常会招致真正的烦恼。伊壁鸠鲁[ Epicurus,前341—前279,古希腊哲学家。]说道:“人若因利小而不满,则无论如何亦难知足。”我们经常“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得,却难满足”。超乎所用,即超乎所需,多余即为累赘。(辛尼加)漏译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这一美丽的神话故事中,“白衣骑士”启程时随身携带了各种各样的杂物,包括一副老鼠夹子,以防夜间受到老鼠骚扰,还有一个蜂窝,担心遇到蜂群。

赫恩[ Samuel Hearne,1745—1792,英国探险家。]在他的《铜矿河口之旅》一书中给我们讲到,旅程开始几天之后,他遇到了一群印第安人,他们夺去了他随身携带的大量物品,而赫恩却说:“现在,行李轻了许多,我们明天的旅程会更轻松了。”补充一点,印第安人还砸烂了赫恩的试验仪器。也好,在路上,那些东西无疑是累赘。

如果真的遇到麻烦,马可·奥勒留告诫我们,“无论何时遇到烦恼,坚定这样一个信条:这并非不幸,泰然处之就是好运。”事实上,愤怒比令我们愤怒的东西本身更有害。事情本身也许并不值得我们愤怒和愁烦,正是因为你愤怒和愁烦才痛苦。譬如,大多数人都会为一些争吵或家庭的争执而劳心费神。然而,这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为受到的责难而痛苦。如果别人的指责是正确的,欣然接受,并以此为鉴;反之,你根本不必为此而烦恼。

另外,如果不幸真的发生了,悲伤、痛苦于事无补,相反,只能雪上加霜。

爱比克泰德又说道:“如果真的要死,何必悲痛?如果真的要受桎梏之刑,又何必叹惜?如果被迫流放,为何不带着快乐而满意的微笑上路?如果把你投入监狱,你有什么要说?我的身体可以被禁锢,但我的思想即使宙斯也不能主宰。”

如果你不快乐,责任实在自身。苏格拉底生活在30位暴君的统治之下。爱比克泰德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奴隶,可是他留给了我们多少财富!

他说:“一个人,一无所有,没有衣服,没有房子,没有财产,没有奴隶,没有城邦,如何度过此生。看啊,上帝差派人来向你们证明,这是可能的。看我,没有城邦,没有房屋,没有财产,没有奴隶。我睡在地上。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宫殿,只有大地和天空,还有这破钟。我还需要什么呢?看我是不是没有痛苦,没有担忧?我是不是自由的?你们有谁看到过我欲求而不得?或者有什么东西令我避之不及?我抱怨过上帝或别人吗?我指责过任何人吗?有谁看到过我愁容满面?你们所畏惧和仰慕的人,我又是怎样对待的?难道我不是把他们看成奴隶吗? 谁见了我不把我当成国王和主人?”

想想吧,生活中我们该感恩的地方太多。然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受到的恩赐。这些恩赐因微不足道而被我们忽视。可是,“细微成就完美,而完美无论大小” ,米开朗基罗曾说。我们对其视而不见,是因为它们常伴身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正如佩特先生[ Walter Pater,1839—1894,英国文学评论家。]所言:“揭下遮盖在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东西头上的那层熟悉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面包、红酒、苹果还是牛奶,这些每天生活中的必需,它们原本就闪耀着诗意的、道义的光芒,原本就是高尚的存在。”

伊萨克·华顿[ Isaak Walton,1593—1683,英国作家。]说:“不要因为我们每天都能得到上帝的恩赐,不要因为这些恩赐看似平常,我们就不去敬重他、赞美他。上帝给了我们欢欣和快乐,不要忘记赞美他。试想一下,如果能看到奔流的小溪、欢乐的牧场、鲜艳的花朵和清澈的泉水,盲人是不是愿意倾其所有?而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太平常不过了,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上帝慷慨的恩赐。”

爱比克泰德告诫我们,满足不在于多些财富,而在于少些欲望。而在我们这个幸运的国度,我们会有很多的欲望,只要是合理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

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幸福的基本要素,毫不吝啬。“看禾苗生长,赏花朵绽放,犁一片农田,嗅泥土芳香。读书,思考,为世人献爱心,为和平做祈祷。这一切皆为快乐之源。”罗斯金说道。

杰拉米·泰勒[ Jeremy Taylor,1613—1667,英国神学家。]说:“我曾被盗贼洗劫,那又怎样?他们给我留下了日、月、水、火,爱妻和朋友,还有人给我同情和帮助。我依然可以讲话。盗贼可以拿走我的财物,却带不走我的笑脸、激情和良知……一个具有如此之多、况且又如此重要的原因从而感到欢乐的人,自然是非常爱怜那些悲伤和乖戾的人,他们丧失了这些乐趣,选择在自己的一小撮荆棘丛坐下。”  “只要你还有这些东西可以思考,只要你还可以看见日月星空,只要你还可以享受大地和海洋,那你就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爱比克泰德)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教创始人。]说:“整个世界就是天堂。”格雷格[ Greg, William Rathbone,1809—1881,英国作家。]在《生活的奥秘》一书中说:“我们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我们有美丽的家园,我们所需的一切都得到了慷慨的满足。所有的美好,愉悦着每一个感官,满足着所有的品味。我们拥有的是最高贵的、最可爱的、最华丽的、最精致的、最甜美的、最和谐的。白天沐浴着灿烂、绚丽的阳光,夜晚陶醉于温柔、曼妙的月色。那碧波荡漾的湖水,那巍峨挺拔的高山,那广袤无垠的森林,那深沉辽阔的海洋。世界的这一半耸立着‘旷古的雪峰’,而那一半则一派热带的旖旎风光。远观日出日落,近听潮退潮涨。我们尽享这一切,无须辛劳。我们还能想象出什么比身边的这一切更完美呢?我们的感官如此敏感,能够真切地感知这一切。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享受以满足感官的愉悦,同时也提供了满足复杂的人性中所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如果曾沉浸于年少时的美丽梦想,如果曾陶醉于思想世界的无限幻妙,有谁能够否认智慧跟感觉一样是仁慈上帝的慷慨惠赐呢?如果真正体会过人间真爱的温暖和欢愉,又有谁不因上帝给了我们这‘妙不可言’的幸福而感恩呢?上帝一心给他所爱的孩子创造快乐,我们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样的快乐是我们所不曾拥有的。”

第二章 责任之快乐

“我总是乐于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因为我想上帝的选择总是比我自己的选择更明智。”

——爱比克泰德“上帝啊,万能的主!

如果世人坚定地信任你

这下方世界

将会是人类栖身的乐土

如果像其他万物一样更加坚定

人类将会多么幸福。”

——摘自阿尔弗雷德大帝[ 9世纪英国国王。]所译的

波伊提乌[ Boethius,475?—525?,古罗马哲学家。]的《哲学大安慰》

我们不应该把对自己或别人的责任描绘成一位苛刻的监工,而是一位善良、充满同情心的母亲。她时刻保护我们免受焦虑、忧愁的困扰,引导我们踏上一条平坦的心路。

远离人群,孤立自己,多数情况下,你只能过着灰暗、自私的生活。责任使我们看到自身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并可摆脱人生的诸多烦恼。

但是,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气,饱含激情,富于情趣,远离忧愁呢?

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都曾野心勃勃,但他们的梦想最终还是被击得粉碎。“安东尼[ Anthony,罗马后三巨头,为了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即埃及艳后,被政敌屋大维所击败。]迷恋爱情,布鲁图斯[ Brutus,凯撒义子,企图刺杀凯撒。]追求荣耀,凯撒贪于统治。第一位得到了耻辱,第二位收获了唾弃,最后一位遭到了背叛,无一不是以毁灭而告终。”(摘自19世纪英国作家科尔顿的《言简意赅》)财富能够招致危险,带来麻烦,遭到窥视。当然,如果利用合理,财富可带给人幸福,但同样需要时刻看护。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人生的伟大目标呢?马可·奥勒留说道:“用什么来指引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只有哲学。人生哲学存在于这样的一种精神世界:远离暴力,不受伤害,超越痛苦和欢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当然,这目的不可是欺骗性的和虚伪的;不要被别人的所作所为左右;接受所发生的一切,所得到的一切,无论源归何处,皆源于自己;以一种欣然的态度等待死亡的来临,人的死亡无异于其他任何生命的消殒。”我认为这最后的关于死亡的论述似乎有些多余,因为,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影响人的行为。

培根指出:“人的精神力量足够强大,强大到足可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为了复仇俾倪死亡,为爱嘲笑死亡,为了荣誉渴求死亡,为了摆脱痛苦企盼死亡。”

 “不要以为我害怕看见我的灵魂

飞进那漆黑的死亡之门,

只要生命真实死亡并不可怕,

是疾病使我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奥马尔·哈伊姆

如果我们为别人的幸福,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和睦”尽到了责任,我们真的不必为死亡而有所顾忌。如果生活中的一些顾虑消耗了你太多的时间,使你的生命太过痛苦,那么,没有什么能够给你带来解脱。只要我们已尽心尽责,我们就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等待结果。爱比克泰德曾说:“乐于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因为上帝的选择总是比我自己的选择更明智。”

也许我们不能够左右所有愿望的实现,但我们完全可以掌控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不是赫丘利斯[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消除别人心中的邪恶。你也不是忒修斯[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驱走阿提卡[ 希腊一地区。]的罪恶。但你可以净化你自己的灵魂。你虽然不能消灭普罗克拉斯塔斯和斯喀戎[ Procrustes and Sciron,希腊神话中的两个强盗,被忒修斯消灭。],但你可以消除自己心中的悲伤、恐惧、私欲、嫉妒、怨恨、贪婪、懦弱、放纵。不过,只有求助上帝,把你的爱全部倾注在上帝身上,听从上帝的安排,你才能战胜这一切。”( 爱比克泰德)

有时,人们幻想,如果能够完全自由,那该多么快乐。罗斯金说,鱼比人更自由,苍蝇是“自由的化身”。所谓快乐、自我放纵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幸福,也并非真正的自由。事实绝非如此,一旦放纵自己,我们就会落入一位残酷的暴君之手。很多时候,诱惑如同美酒。尝之,甘甜醇香,杯底则沉淀着痛苦。纵情豪饮,使人欲罢不能,欲壑难填。很多的诱惑无不如此。重复很快变成欲望,并非快乐。抵御诱惑变得越来越难;屈服于诱惑会给你带来暂时的愉悦,可痛苦很快就会袭来;一时的解脱过后,便是无尽的苦恼。

抵御诱惑很难,屈服于诱惑则会更痛苦。最终,你成了诱惑的可悲的牺牲品。你只能以未来更大的痛苦为代价来换得从令人难以忍受欲望和低落的情绪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诚然,自我控制开始时会很难,但这一过程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会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相互矛盾的双重性格,欲望和自控。没有什么比获得自我控制更有成就感,更令人满足。

驾驭激情的战马驰骋远比骑着老迈的耕牛踟蹰更令人心情畅快。在前者身上,你感受到的是自由、生气和积极向上的力量;而后者则是一个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奴隶。

掌控自己是最伟大的胜利。布朗爵士说:“如果你是自己的主宰,那你就可以随意挥舞你的权杖,无须艳羡神仙和皇帝的荣耀。”站得越高,离天堂越近;伏得越低,离天堂越远。

伟大与地位、权力无关。爱比克泰德说:“尤里士休斯[ Eurystheus,希腊神话中的国王。]不是真正的阿戈斯[ Argos,希腊地名。]和迈锡尼[ Mycenae,希腊地名。]的国王,因为他甚至都不能主宰自己;而赫丘利斯尽管一无所有、只身一人,却能够驱走邪恶,伸张正义。”

哲学家齐纳斯[ Cineas,古希腊国王皮鲁斯Pyrrhus之谋士。]曾询问皮鲁斯国王征服意大利之后的打算。“征服西西里。”“那征服西西里之后呢?”“非洲。”“那你征服了整个世界之后呢?”“那我就可以享受轻松、快乐了。”齐纳斯接着问:“你现在为什么不轻松、快乐呢?”

亚瑟·海尔普斯爵士曾指出:“放眼整个宇宙,个人的野心变得微不足道。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相比起来还是太小太小,就算你是国王、酋长、诸侯、皇帝,又能怎样?”培根说:“通往高处的道路崎岖、峻险。”“王侯将相,就像天上的星体,世人仰慕,却难得安息。”

柏拉图在《理想国》(The Republic)一书中曾提到一个古老的神话。说:人死后,其灵魂要在人世间为来世选择一块土地。智慧的尤利西斯为了给一个平民寻找到这样的一块土地,费尽周折,因为它处在一个角落,无人关注。但最终找到的时候,他还是非常的高兴和满足。一路的辛苦已经打消了他寻找宝地的野心。

王公贵族的生活看似荣华尊贵,实则乏味无聊。那些繁文缛节耗时费力,迂腐保守。

一个人的内心就是他的世界。所罗门说:“掌管自己的言行强于统治一个城市。”自控,这个最真实、最伟大的君主,并非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必须战胜自己。我们可以做到,前提是让你的理性做统帅,让你的良知做向导。

只要尽力,就没有失败。辛尼加说:“没有人说三百费比亚[ Fabii,古罗马一家族,共307名成员,公元前477年在一场战争中被全部杀死,只留下一个男孩。]人被打败,他们只是被杀死。”只要尽力,就有所获。正如一首古老的斯堪的纳民谣所唱:“你认为自己成功,那才是最大的成功。”

由于我自己就从事商业的缘故,所以当我发现就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师也对商业报有如此深的偏见,我感到非常震惊。他断言:商业“与我们所希望的那种有尊严的生活格格不入,与我们所追求的高尚的精神境界背道而驰”。我不知道古希腊的商业精神是否真的如他所言。果真如此,我便可以理解古希腊的商业为什么不够发达。

事实上,我可以找到亚里斯多德自相矛盾的论述。他曾告诫我们:“商业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闲适;商业经营的东西因应该有利于人们行为的修养。”

在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商业贸易、工业制造、农业生产以及广大民众所从事的其他行业是我们正常的生活职责,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职责。说这些与我们高尚的生活和尊严格格不入,这是极其荒谬的。一个人的生活是否高尚不取决于他所从事的职业,而在于生活中他所追求的精神。最卑微人生可能是高尚的,而那些最有权势的帝王或最天才的大人物们也可能为人所不齿。事实是,商业不但不是与高尚格格不入,相反,只要你带着一种高尚的目标和抱负去快乐地经营,它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成就感。罗斯金关于艺术的论述,稍加改动,同样适用于生活:“无论你是在画玫瑰花的花瓣还是画悬崖峭壁下的深渊,这都无关紧要。只有你作画时心中怀着爱和崇敬,只要时刻专注于你的工作,它们都可能成为传世的杰作。你可能在方寸画布之上劳心费神数月,也可能一日之内便粉涂了一面宫墙,这也无甚区别,只要你目的严肃,心细手勤,同样都是成就。”

不过,后来再提到这一论述时,他又补充道:“虽然一切都值得学习,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有些东西对他人的帮助、对他人快乐的贡献要更大一些。如果有机会,我们要作出明智的选择,这也是我们的职责。否则,你就要乐于接受你所能做到的。”

在读到有关古代英雄故事的时候,我们都心存敬意,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参加一场马拉松竞赛,每个人都战斗在塞莫皮莱[ Thermopylae,希腊中东部狭窄通道,公元前480年斯巴达与波斯人在这里决战并战败。]战场。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要遭遇斯芬克斯,像赫丘利斯一样,每个人都要在邪恶和美德之间作出选择。像帕里斯[ Paris,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王子,因引诱美女海伦而引发特洛伊战争。]一样,我们可以把金苹果送给维纳斯(Venus)、赫拉(Juno)或者雅典娜(Minerva)。

很多人认为,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生活艰难,充满焦虑,闲适越来越少,拼争则越来越激烈。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必须看到在安全方面我们有了多大的进步呢?这可能是一个辛劳的时代,不过,如果不发展到极致,这绝不意味着厄运。如果你觉得生活少了一些闲适,这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生活多了许多乐趣。欢愉是忙碌的女儿。总的说来,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人们会为那些无足挂齿的善举歌功颂德,也没有人认为那些清闲安适的职业伟大高尚。

不要因为成功来得太慢而垂头丧气,也不要因为成功来得太快而沾沾自喜。我们经常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怨天尤人。辛尼加在一封信中提到,他妻子的女仆哈帕斯几乎双目失明,但是“她不知道自己失明了,而是说房间太暗了。这种荒唐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她身上,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心态。没有人觉得自己贪心。他会说,不是我有野心,罗马城总得有人住吧。不是我奢侈,住在城里就是需要巨大的花销”。

纽曼[ 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英国国教主教,作家。]在他的一首最美丽的赞美诗《向导,仁慈的指路明灯》中写道:“停下吧,我的脚,我无意看到远处的风景,

对我来说,走出一步已足矣。”

但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确在跟随着一个可靠的向导,因此,我们不会因为懒惰而迷失方向。心中的向导引导我们一直向前。

宗教无异充满了谜团,但是只有解开思想上的谜团,行为上才能少有困惑。

 “说得好,好;做得好,更好。

做得好在于精神;说得好在于嘴上。

说得、做得都好,

一切皆可成功,一切皆可做到,一切皆可实现。”

克莱安西斯[ Cleanthes,前331?—前232?,古希腊斯多噶派哲学家。]无愧于人们在阿索斯(Assos,希腊古城)广场为他树立的雕像,他曾说:“指引我吧,宙斯,我的主。

那条你吩咐我去走的道路:

我愿意听从你的吩咐。

不听从你的指引,我会沦为恶人,我一定听从。”

如果你对自己要做什么感到困惑,那你就问一问自己你以前做了什么,为来日做了那些准备。

在很大程度上,最终的结果不取决于某一时的决定,也不取决于某一特定行为,而是取决于平时的准备。 战争的胜负在开战前就注定了。要控制自己情感上的冲动,平时要控制自己的习惯,时刻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对于细节的重要性,从伊索[ Aesop,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伊索寓言》的作者。]开始,就被无数的哲人一次次的提及。“只顾大不顾小,城墙修不好。”这是一句古老的希腊言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库克罗普斯[ 希腊神话中独眼巨人。]时代。在一个古印度故事中,阿米对他的儿子讲:“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把它切开,看看里边有什么。”儿子回答:“一些小小的苹果籽。”“弄开一粒,能看见什么?”“什么也没有,我的父亲。”阿米说:“我的孩子,在你什么也看不见的地方却长着一颗大树。”我们真的应该问一问,世上是否真的存在所谓小的东西。“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

万物皆源自灵魂;

灵魂随万物而生,

灵魂无处不在。”

——爱默生

因此,我们应该在小事上监督自己。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有一幅暴躁的脾气,就不要在平时养成这样的习惯,撤掉滋生这一恶习的土壤。第一步,保持镇静。算一下,自己有多少天没有发怒了。过去,我每天都会发脾气。现在,每2天1次。以后就会每3天1次,每4天1次。当你能够克制30天的时候,就该祭献上帝了。保持克制,习惯就会逐渐减轻,直至被彻底消除。当你可以说:‘今天我没有发怒,昨天没有,以后两、三个月内也不回。而且,当发生令人兴奋的事情的时候,我也能够保持镇定。’这时,你就可以放心,你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之路” (爱比克泰德)。

爱默生在他的《论行为》(Conduct of Life)一书的结尾处引用了一则有趣的寓言。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堂。众神端坐在上,他一人面对诸神。他们把数不清的礼物和赏赐摆在他面前,并招呼他走近他们的宝座。就在这时,在他和诸神之间突然出现了暴风雪的幻影。幻觉中,他自己在一大群人之间,必须听从这些人的吩咐。这群人疯狂地到处追逐,横冲直撞。他何以抵抗?只能任凭他们的摆布。他已经失去思想和行为的能力。这时,云开雾散,诸神仍端坐宝座之上,面对着他一个人。

他在另处讲道:“伟大之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心若止水,淡然若定。”

只要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马可·阿勒留讲道:“人皆想望清净之所,或隐匿于乡野,或远居于海边,或藏身于山林。此乃人之共性,对此,你也必定十分渴望。其实,无论你居于何处,是否可以回归自我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意志。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比自己的灵魂更安静,更远离烦扰,尤其当你拥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回归其中,你立刻得到纯净的安宁。”

灵魂深处拥有这样的一座圣殿,你便真的快乐了。“高尚的人智慧,智慧的人善良,善良的人快乐。”(阿尔弗雷德大帝所译的波伊提乌的《哲学大安慰》)

只有生活的纯粹、有价值,你才能快乐。要想善待自己,你必须首先储存好你的思想,纯粹的、平和的思想,储存快乐的记忆,装载对未来的合理愿望。我们必须保护自己免于自责、忧虑和烦恼。努力使生活纯粹、平和,抵御邪恶,遏制欲望。更重要的是,一心向善。我们必须保护好自己的思想,摒弃杂念。思想是心灵的染坊。不要让罪恶的汁浆渗入我们的思想,玷污了我们的灵魂。关于平和的心境,罗斯金曾精美地论述:“成于自然,如同河水,自清自洁。你不能压制你的思想,使其平静;同样,你也不能过滤你的思想,使其清纯。如果你想让其纯粹,你必须保持其纯粹,如同清澈的河水,绝不能投以土石。

苏格拉底说,对那些不公道的人的惩罚不是死刑,也不是鞭挞,而是必然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公道。很少有人比苏格拉底的人生根智慧、更高尚。关于他,色诺芬[ Xenophon,前430—前354,希腊历史学家。]给我们作出了如下描述:“对我来说,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上帝如此虔诚,以至于他从不做违反上帝旨意;为人如此公道,以至于他从不冤枉别人,那怕是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并总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他有着超人的智慧,总是能够明辨是非;他无须别人的进言,自己足以对人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以理服人,对人的品性独具慧眼,他会让那些犯错的人理屈词穷,并诱导他们改邪归正、弃恶扬善。他可能是世上最善良、最快乐的人。如果有谁不同意我的观点,就让他把别人和苏格拉底作一下比较,然后再下断言。”

马可·阿勒留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安托万·庇护 [ Antoninus Pius,86—161,马可·阿勒留之前的罗马皇帝,138—161年在位。]也给我们上了极富教义的一课。“记住他,他的所作所为总是那么理性,对所有的事情总是不偏不倚,对上帝无比虔诚。记住他平和的面容,温柔的品性。他拒绝虚荣。他尽力去理解不明确的事情。他做事从不马虎过关,必经深思熟虑,明白无误。他对别人的无端指责极尽包容之心,绝不以牙还牙。他遇事从不慌乱,从不听信谣言,从来都是谨言慎行。他从不怨天尤人,胆小怕事,疑神疑鬼,巧言令色。他易于满足,无需太多的房屋、寝具、服饰、食物和仆人。她勤奋耐劳,节衣缩食。他对友谊忠贞不渝,始终如一。他鼓励言论自由,包容岐见。他信仰虔诚,绝不迷信。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效仿的榜样,如此,我们也可以拥有像他那样的良知。”

拥有如此平和的心态真是天大的恩赐,是对履行职责的丰厚回报。爱比克泰德问道:“难道没有回报吗?难道还有比这做慈善之事、公道之事更大的回报吗?在奥林匹亚,你没有更多愿望,在比赛中加冕对你已经足矣。善良、快乐的心,这对你难道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吗?”

没有比比这更大的回报,这种“超越一切的平和之心”,“这是用黄金也换不来的恩赐,用银子也无法度量其价值。”(《约伯记》)

第三章 书籍之歌

“手捧一本书,躲到阴凉处,

无论房间内,还是在外头。

无论绿树掩映之下,

还是街头嘈杂声中。

无论身居何处,不分新旧内容,

读书使我放松。

觅得一本好书,

胜似黄金满屋。”

——一首古老的英文歌曲

19世纪我们所能够享受到的所有特殊礼遇之中,我们最应该感到庆幸的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读到各种书籍。

书籍给我们带来的财富在达勒姆主教理查德·德伯利的《书之爱》中有精辟的阐述。该书写于1344年,出版于1437年,是有关文学的快乐方面最早的英语论文。书中写道:“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教导我们,从不棍棒相加、冷言冷语。他无须穿着打扮,更用不上金钱。你随时请教,他时刻在你身边,有问必答,知无不言。你误会了他,他也从不抱怨。即使你问这问那,他也从不嫌烦。书是智慧的宝藏,比所有的财富都更加珍贵,我们希望得到的一切与书籍相比都无足轻重。无论是谁,只要承认你是真理、幸福、智慧、科学甚或信仰的虔诚信徒,那你必定也是书的狂热追求者。”那时,书就给人带来如此多的财富,现在,书的价值岂不更大。

书籍如同挚友,这一点所有的爱书之人都有体会。佩脱拉克[ Petrarch,1304—137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诗人。]曾说:“我有很多朋友,我们志趣相投。他们年龄各异,国籍有别。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在不同的学科声誉卓著。他们平易近人,只要你需要,他们随叫随到,召之即来,呼之即去。他们从不麻烦别人,但如果你有问题,他们有请必应,毫不犹豫。他们有些人通晓逝去的往事,而另一些人则深谙自然的奥密。有些人教会我如何生活,另一些人则启导我如何面对死亡。有些人性格开朗,跟他们在一起,你会忘掉烦忧,乐观向上;另一些人性格坚毅,给你力量,他们教会你克制欲望,自立自强。概言之,他们为我打开了通往艺术和科学殿堂的大门,给我提供了任何紧急情况下所需要的可靠信息。为我做这一切,作为回报,他们只要求在我的寒舍的一角给他们提供一个简陋的房间,在此平静度日。这些朋友乐于置身安静的一隅,远离尘世的喧嚣。”

伊萨克·贝诺[ Isaac Barrow,1630—1677,牛顿的老师。]曾说:“有书相伴,你将不再需要忠心耿耿的朋友、 足智多谋的顾问、 激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