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艺术的审美意境兼论其审美价值的开发利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17:01:2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德春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潮汕民间艺术的审美意境兼论其审美价值的开发利用

潮汕民间艺术的审美意境兼论其审美价值的开发利用试读:

序言

潮汕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在陶艺、刺绣、雕塑、剪纸、戏曲、音乐诸多领域皆有非凡的创造,天长日久,积淀下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此外,与民间艺术紧密关联的民俗风情,同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艺术和风情存在的全部意义与核心价值在于美。美是一种非凡的迷人意境,具有吸引眼神、勾人心魄的神奇魅力。美丽与生俱来,具有一种无法抗御的魔力。美能够使人目不转睛、全神贯注、情不自禁,完全陷入一种深度入迷的精神状态;美能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产生奇妙的幻觉,乃至产生创作的灵感;美能够抚慰人的心灵,使人获得精神愉悦,提高生活情趣与生活品味;美还能够引导人心向善,使人们对尘世生活的存在意义进行深刻思索,更加热爱自然和生活,更加注意欣赏美景,内心充满热情和善意。美简直使人们是一种神奇的迷幻药,可以修复很多心灵与精神的痛楚和创伤。事实上,当我们有意识地将目光穿越社会生活的表层现象时,就会惊奇地发现,人类的很多活动都与审美情趣有关。诸如听演唱会、看画展、追捧美女明星、旅游观光等等,本质上皆属于审美活动。

人们对美景、美丽和美艳的钟情,使美成为一种珍贵的资源。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饱含审美价值,是美丽神韵的主要载体,它既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又是一种宝贵的人文资源。

认真梳理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文化遗产,对其中已知的或未知的审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在重新释读和全新认识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掘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使之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收入,提出有深度并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从而将美学、艺术学基础研究过渡到艺术设计等应用性研究,成为本研究课题设定的主要目标。

本研究成果从美学角度和审美价值判断出发,对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中的审美价值进行仔细的梳理、综述和诠释,发现并指出一系列被前人忽略或认知不足的审美意境,对“美”“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宫廷艺术”等基本概念作出新的更凝练的定义,赋予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研究以更高的学术品位。

此外,本研究将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中饱含的审美价值看作一种重要资源,并着重研究这种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方法,提出三项重大的技术升级路径和两项重要的技术升级思路,从而将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艺术设计等应用研究结合起来。

因此,本研究成果不仅“突破了以往以图片为主加入介绍性文字的局限,从理论层面提高了潮汕民间艺术的研究深度”,而且针对瓷塑艺术提出“本土化”“赋予瓷塑艺术以生命、思想和灵魂”以及“功能化”三项建议;针对陶瓷平面技术,即瓷板产品创新设计,提出重要的创新建议。

本研究成果如果能产生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的话,首先应感谢韩山师范学院薛军力校长和科研处陈树思处长的鼓励与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邀请和鼓励,我们绝不敢贸然踏入这样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其次,应感谢中山大学李延保教授和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徐忠信教授等评委,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还应感谢本院美术系的吴文轩副教授、潮学研究中心的郑守志副教授和政法系的李重芬副教授,如果没有他们的热情参与和支持,本课题绝不会直接催生十多篇学术论文和一部专著的丰硕成果,也很难在如此宽泛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因为郑守志先生的文稿侧重于潮剧剧本唱腔和语言研究,并且已经由中国戏剧出版社结集出版,因此,本书仅收录了王德春教授、吴文轩女士和李重芬女士的文稿。王德春撰写了本著作的

绪论

、第二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并完成统稿工作,吴文轩撰写了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李重芬主要撰写了第三章和第十章。

在本课题结题的过程中,汕头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陈志民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林珏源教授、五邑大学的刘进教授、中山大学的梁碧莹教授和海南师范大学的胡素萍教授,曾经不辞辛苦,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鉴定,并提出一系列宝贵的修改意见。对于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建设性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书在定稿前已经根据五位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过认真的修改。尽管如此,瑕疵和纰漏肯定还是难以难免,因此,欢迎读者批评指正。王德春2016年1月14日绪论

在科学研究和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任何严肃的学术性研究和学理性探索,都不可能完全无中生有、凭空独创。任何创造灵感的突然产生,即使直接来自神启或神谕,确不存在任何模仿或借鉴前人类似的研究成果,但只要你准备将之付诸实施,进行基础性研究或开发性设计,都必须先进行相关的学术史检索,搞清楚前人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程度,然后再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案。

就潮汕民间艺术研究而论,任何研究课题的设计,都应该建立在杨坚平先生的研究基础之上。杨坚平先生于1932年生于潮州,早年在潮州义安艺术学校修习艺术专业,1948年肄业后曾专门从事民间剪纸搜集、研究与创作,随后扩展到潮州工艺美术、潮州刺绣领域,先后在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研究所任设计、所长等职务。1980—1982年杨坚平先生曾以总工艺师的身份主持潮州开元寺佛像、木雕、潮绣装饰工程,1990年受聘于泰国最大汉佛寺承担木雕设计和佛洞装饰工程,1993年受意大利DIDA设计师之托在汕头特区组建时装饰品制作所,从事抽纱饰品设计。杨坚平先生创作设计的粤绣精品《九龙屏》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最高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他本人于2005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杨坚平先生作为声名卓著的艺术家,直接参与潮汕民间艺术的创作,是一位重要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同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他先后主编《潮州刺绣》《潮州民间美术全集》(木雕卷、剪纸卷、陶瓷卷、潮绣抽纱卷)和《潮汕工艺美术》《潮州木雕研究》等著作,在《潮州民间美术全集》中发表的《独具特色的潮绣艺术》《精美高贵的抽纱工艺品》《丰富多彩的潮州陶瓷艺术》《熔雕刻与绘画于一炉的潮州木雕》和《美化人民生活的潮州民间剪纸》5篇大作,对潮汕民间艺术的非凡成就及艺术特色进行了权威性总结和评价,将潮汕民间艺术研究提升到真正的学术层次,可谓潮汕民间艺术研究的奠基之作。杨先生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风格,既与广府和闽南地区的民间艺术有相同之处,同属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融合的结晶,又与广府和闽南地区的艺术明显不同。例如,广州工艺(如广彩、广绣、木雕)潮汕工艺一样喜用金,但因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尽相同,特别是用项的不同(例如文笔工艺历史上作为贡品居多,但在潮汕地区则更多作为建筑物和民俗活动的装饰美化之用),因此潮汕工艺绣品垫得比广州高,绣得也较为粗壮;广府的木雕用纯金的颜色,闽南木雕加漆线雕,而潮州木雕则以金漆木雕为主,与金漆画相结合。金色需要黑色作衬托,黑色没有金色则显得漆黑一团。潮州木雕在发展的过程中同金漆画是一对相互衬托、相依共存的孪生姐妹工艺,在我国木雕艺术中构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无论是木雕、刺绣艺术,还是彩瓷艺术,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风格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第二,潮汕工艺美术,经过数百年传承,融汇中外,推陈出新,形成了“精工细致、玲珑通透、立体垫浮、金碧瑰丽”的风格特色。在不同门类不同用项中,尤其是适用(销售对象)的不尽相同,使之产生了金碧艳丽与清纯淡雅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一般而论,传统的、与古建造装饰和民族民众活动结合的工艺美术品,如木雕、传统潮绣品、嵌瓷、金漆画、潮彩、戏衣、泥塑、木偶等都属于金碧瑰丽的风格。与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或销售至欧美国家的抽纱、通锦绣、通花瓷雕、仕女瓷塑,做工虽然精细,但色彩则必须具有清纯淡雅的艺术效果,因而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三,潮汕工艺美术品的题材十分广泛,大多取自潮州传统戏曲、民间绘画、民间歌册和章回小说中情节生动的内容。这些题材不仅用于花灯、纱丁、浮洋泥塑铁枝木偶,甚至潮绣彩眉潮彩花瓶也都纷纷仿效。因而,几乎所有民间工艺美术品中,题材内容普遍雷同。

第四,潮汕工艺美术品构饱满、疏密匀称,具浓郁的民间装饰韵味,装饰性强烈。如同中国画的工笔画,众多的工艺美术品类也形成了一种构图规律,不像写意中国画那种疏可跑马的构图,这种构图法则,最典型的莫若潮州木雕艺术家张鉴轩总结潮州木雕“杂杂、匀匀、通通”六字的艺术特色。“杂杂”是指多种物象凑合在一起时,依照物象的大小、曲直、长短、方圆组织穿插成有节奏、有主次、有虚实的画面,感觉丰富而“杂杂”,但杂而不乱;“匀匀”是指章法均匀丰富;至于“通通”,则是镂空的意思,有二层镂空甚至四五层镂空,镂空使作品通透玲珑,作品“杂杂、匀匀、通通”产生强烈的装饰性整体效果。这六字表面上说的是潮州木雕,实则是潮州所有工艺美术品近于雷同的构图特色。[1]

在专题研究方面,李炳炎先生的研究成果学术造诣令人钦佩。李炳炎先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瓷塑艺术创作和潮州陶瓷工艺史研究,先后出版了《宋代笔架山潮州窑》《瓷都瓷塑名家林鸿禧》等著作,着重对潮州陶瓷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进行专题总结。在《瓷都瓷塑名家林鸿禧》一书中,李先生高度评价了林鸿禧先生在瓷塑艺术领域的成就,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林鸿禧的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神俱佳。……在作品题材方面,由于他生长于农村,根植于农村社会,受民间美术生成发展的基本的文化背景影响,这使他的作品相当一部分保持了民间文化的特性。他对美的规律的理解,不单纯停留在美的形式规律上,而是把他的生活理想、价值观念、善恶标准、审美情趣等融入他的创作中。如他塑造的八仙、刘海、笑佛、观音、喜童等喜乐形象,具有现实生活的原发性特征,并以一种生活形态的艺术,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这种民间的审美趣味,满足人们的需求。林鸿禧创作的喜乐形象作品,正是以寓意形式的表现使通俗的内容既明白晓畅,又含蓄隐喻。并以向善求真作为审美标准,选材内容吉利祥瑞,创造心智主观夸张,风格形式质朴率真,反映庶民百姓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2]

第二,林鸿禧作品造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或诡秘神奇,或憨态可掬,或威风凛凛,或婀娜多姿,神态各异,体现了艺术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艺术作品带有感情直观的特征。他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或是人们在欣赏其作品的过程中,从感官到全身心都能体会到一种审美愉悦感。林鸿禧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善于抓住人物最生动的动作、神情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将传统的枫溪瓷塑艺术与现代雕塑艺术相结合,创作出艺术造型生动、形神兼备、风格独特的作品。[3]

第三,林鸿禧是一位创新型的艺术家,他从艺六十余载,从未停止对瓷塑艺术的创新追求。他能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技法,运用不同的材质,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4]

除了杨坚平和李炳炎的上述著作之外,尚有岭南文库编委合编、经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其中由杨坚平、邱陶亮等人撰写的《潮州木雕》《枫溪陶瓷》《潮州通花瓷》《潮州刺绣》《潮州剪纸》等,大多以宣传、推介潮州陶瓷工艺美术、潮州木雕艺术、潮绣和潮州剪纸艺术为主,基本上属于通俗读物,在学术上并没有超越杨坚平和李炳炎的前述著作。

除了上述著作,国内学术界,主要是高校艺术院系的学者,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就潮汕民间艺术的成就、特色和价值进行多方面的探析。在潮州陶瓷美术领域,继陈香白先生于1989年在《东南文化》第2期上发表《潮州枫溪瓷塑艺术》一文对潮州瓷塑艺术的成就和特色进行点评之后,潮州陶瓷工艺美术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学术期刊上陆续发表了《浅谈广东潮州枫溪瓷塑艺术》《话说潮州工艺美术瓷》《向着瓷塑艺术高峰奋力攀登——陈钟鸣与他的瓷塑艺术》《吴维潮的瓷塑艺术作品》《潮州通花瓷艺术特色初探》《论枫溪通花瓷与艺术特色》等;涉及潮绣艺术的学术论文有“潮绣之艺术价值及保护传承研究”、“潮绣艺术资源探析”等;涉及潮州木雕的学术论文主要有“潮州木雕艺术地域特色研究”、“潮州木雕的艺术意蕴”、“突破时空限制的潮州木雕”、“魅力独特的潮州木雕”、“潮州木雕的杰出传承人”等;涉及潮州剪纸艺术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吴文轩的“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域文化价值”、“论四川蜀绣与广东潮绣的文化差异”、“潮州剪纸图像符号系统的研究”等。上述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潮汕民间艺术的成就、特色和价值进行分析评估,加深了人们对潮州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上述著作和论文,大众媒体尚有大量相关的宣传报道文章,这儿不再一一赘述。

潮州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传承和不断创新,潮州瓷塑、瓷器、木雕和刺绣艺术早已闻名遐迩,远播南洋,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之所以把潮汕地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艺术划入民间艺术范畴,最主要的依据是,潮汕地区几乎所有的艺术品,概由潮汕本土艺术家在本地根据市场的需求或自启进行自主创作的,除了短暂的指令性经济的干扰外,他们很少受官府(或宫廷)的资助和影响,因此能够保持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间艺术特征。

民间艺术之所以被界定为民间艺术,主要是相对于宫廷(或官府)艺术而论。自古以来,我国始终存在两种风格不同、精神气质迥异的艺术。凡是经由皇室钦定、专门为宫廷制作、作为贡品奉献朝廷或由朝廷(或官府)垄断经营的产品(包括艺术品),或由官僚士大夫人士创作、专门服务于宫廷和官府的艺术,皆为宫廷艺术。例如,景德镇瓷器制作即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官窑基本上由官府垄断,主要制作贡品瓷器,满足宫廷和官府直接消费或外销(或作为回赠礼品)需要。

一般而论,宫廷艺术大多出自官僚士大夫乃至皇亲贵族之手,其题材选择、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境往往寓意高深、卓尔不凡,常常流露出达官显贵富贵、显赫、孤傲、张扬乃至咄咄逼人的霸气。

民间艺术诞生于草根,寄身于草莽。民间艺术家常常穷困潦倒、艰难谋生,在题材选择、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境及表现形式上自然不同于宫廷艺术。民间艺术普遍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鲜明的乡土文化印记、清新的山野气息和市井小民的生活情调,寄寓了平和的知足常乐的心态,或者祈求富贵平安和多子多福的凡俗心理。

潮汕民间艺术根植于潮州这片神奇的文化沃土,其艺术创造的源泉主要受民间文学,尤其是潮剧的影响。潮剧不仅表演国内流行的著名剧目,而且经由本土剧作家创作出大批反映本土居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怀的乡土剧目,诸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换偶记》《剪月容》《柴房会》《终南魂》《辞郎洲》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精彩剧目在潮汕地区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在信息高度封闭的农业社会,文化程度十分有限的草根艺人获取艺术信息和创作灵感的途径十分有限,很多情况下只能从现实生活、民间传说、口述文学、小说和戏剧中获取灵感、选择题材并从事艺术创作。戏剧不仅是农业社会老幼皆宜的普遍消遣娱乐方式,也是重要思想、情感和社会信息的传播渠道。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尤其是缺乏宗教组织传经布道、进行思想教化的地方来说,戏剧这种喜闻乐见的消遣娱乐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灌输社会主流意识、价值观、审美观等多重极为重要的社会信息,对千百万文盲和不信教者进行思想教化,进行启蒙教育,给予大众思想引导和精神启迪,再造大众的灵魂和意识形态。

大量证据表明,潮汕民间艺术虽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宫廷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但由于普遍受潮剧人物及其故事情节的影响,潮汕民间艺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审美意境的描述上,无论是陶瓷美术作品、木雕作品,还是潮绣作品、花灯、剪纸和泥塑作品,都能看到潮剧的影子。这种影响如此普遍,以至于多种艺术作品的题材和审美意境出现大量雷同的现象。

潮汕民间艺术和宫廷艺术虽然存在许多明显的差异,但也有不少貌合神通之处。例如,潮汕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们普遍喜欢选择龙凤题材,画家喜欢画龙,刺绣艺人喜欢绣龙,建筑师喜欢在宗祠和庙宇屋脊上镶嵌彩龙,表演艺术家喜欢舞龙,等等。

民间艺术家特别喜欢表现龙凤题材的原因有五:一是龙被汉族和汉化民族尊奉为种族图腾,象征着祖先神灵和祥瑞之兆,具有类似巫术和神灵崇拜的神秘性;二是龙凤常被民间隐喻为男女两性,类似于东方的亚当夏娃,用以暗喻男女之间可知而不可言的暧昧关系;三是龙在十二生肖即中国最古老的十二支族裔中居于最尊贵的首席地位,后来被视为皇族血统和至上权力的象征;四是在民间艺术家的潜意识中,普遍存在皇权崇拜心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龙的身上耗费心思和气力,一旦自己的作品被官方选中,成为“贡品”进献朝廷,就会身价倍增,名利双收;五是龙凤题材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销路,能够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杨坚平先生认为,潮汕民间艺术萌生于岭海之间的文化沃土,植根于韩江、榕江、练江的山水之中,蓬勃于富饶的潮汕大地上,乃是潮汕人民所创造的乡土艺术。潮汕工艺美术承传岭南古越族人的原始艺术,经由华夏文化和中原艺术的滋润,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是潮汕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植根于平民大众的潮汕民间艺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类相当丰富,有美化生活的瓷器、玉雕、瓶内雕、金银饰品与日常人们穿用的绣衣、抽纱、晚礼服、婚纱等;有装饰美化民居等建筑物的木雕、石雕、嵌瓷、墙画、金漆画、灰塑等;有丰富民众活动的泥塑、花灯、纱灯、香包、彩扎工艺品、锡器、剪纸,刻纸等;有为时年八节进行传统装饰的彩眉(过厅彩)、床裙、年画、门神画等;有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戏曲服装、道具、木偶等。这些民间工艺,是生动质朴,刚健清新的民族文化,饱含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气质,具有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强烈的民间美术感染力。[5]

除了民间艺术之外,潮汕民俗风情同样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十足的地方韵味,因而拥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按照民俗学的一般性解释,所谓民俗风情,通常泛指一个地方特有的风土人情,即一个地方的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情趣和精神气质,尤其是那个地方的女性所特有的风雅情趣和迷人韵味。

就潮汕民俗风情的基本范畴而论,大致上包含潮汕风情、渔家风情、畲族风情和客家风情四种风格相近又相异的表现方式。潮汕风情特指潮汕平原地区的民俗风情,渔家风情特指沿海渔民和水上人家的民俗风情,畲族风情和客家风情则主要囊括潮汕北部山区民众的民俗风情。潮汕风情主要通过潮剧、潮州歌册、民歌、渔歌、客家山歌、潮州挽歌、潮州诗歌、潮州音乐、民俗舞蹈和宗教节庆活动等形式予以生动体现。

潮汕风情的独特韵味和审美意境,主要浓缩在多姿多彩的潮剧之中。潮剧是我国十大剧种之一,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素有“南国奇葩”之美誉。潮剧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潮汕风情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联络海外各地潮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地方风味、独特的文化韵味。

潮汕地区的民俗风情绚丽多彩,就民俗舞蹈而论,特色十分鲜明的要数澄海的蜈蚣舞、南澳的鱼灯舞和饶平的布马舞。南宋词人辛弃疾曾以生动的笔调描述杭州一带民间喜闹元宵佳节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夜,千家万户燃放焰火,夜空中一时间繁花似锦,就像千树万树盛开的桃花,随风飘落时若繁星坠落,满天星雨。巡游花车和观光雕车穿过热闹非凡的流光溢彩的灯市,洒下一路芬芳,舞龙队、舞鱼队在民乐伴奏和人山人海欢呼声中,足足喧闹了一整夜,真是热闹非凡!南宋至今,作为传统民俗节日,元宵夜闹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划旱船、踩高跷、骑布驴在国内很多地方仍十分普遍,反观蜈蚣舞、鱼灯舞、布马舞则不常见。相传,南澳岛的渔灯舞、澄海的蜈蚣舞和饶平的布马舞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意境。

潮汕当代抒情诗,特指潮汕本地作者近年创作的以潮汕风土人情为歌咏对象、主要反映潮汕地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思想情怀的优秀诗歌作品。虽然,在华夏诗歌王国争奇斗艳的百花园中,潮汕地区不算一块盛产诗歌的文化沃土,既没有在华夏诗歌发展史上留下远播的盛名,也没能够在某个特别的时刻大放异彩,但在潮汕这片山海相连的热土上,一些民间诗社和各种各样的诗人,仿佛悠然自得的闲云野鹤,一直活跃在岭南东部的青山绿水间。这些精神丰盈的荒江野老,无视社会时尚的悄然变化,依然喜欢把诗歌作为心灵诉求的恰当方式,依然喜欢以诗会友,依然喜欢习作诗歌、品评诗歌,他们为自己心中的诗意笔耕不辍,坚持用诗歌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用诗歌抒发内心的爱恨情仇,用诗歌展现家乡的风土人情,用诗歌表达浪漫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不断创新诗歌的语言和审美意境。

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作为潮汕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是珍贵的精神和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我们之所以给予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如此评价,并非蓄意拔高或者滥用溢美之词,而是基于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饱含美的因素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毋庸置疑,艺术和风情存在的全部意义与核心价值在于美。美是一种非凡的迷人意境,具有吸引眼神、勾人魂魄的神奇魅力。她能够使人目不转睛、全神贯注,情不自禁,完全陷入一种深度入迷的精神状态;能够使人产生无限遐想,产生奇妙的幻觉,乃至产生创作灵感;能够抚慰人的心灵,使人获取精神愉悦,提高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还能够引导人心向善,对尘世生活的存在意义进行认真思索,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注意欣赏美景,内心充满乐观、热情和善意。

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人们的审美情趣如此之高如此之普遍,以至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喜欢美酒,只要闻到美酒的醇香,人们就会喜笑颜开,妙语连珠,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人们喜欢美食,只要看到美食,人们的胃口就会兴奋起来,恨不得口腹饕餮,大饱口福;人们喜欢欣赏美景,以至于“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人们还喜欢华服美宅、宝马香车,以及很多美的东西。在所有的美丽中,也许人们最喜欢美女。在健康的成年男子心目中,美女是世界上最美最勾魂和最值得倾心爱慕的审美对象。他们往往把美女视为心中的女神,心甘情愿充当女神的粉丝,为一睹美女的风采趋之若鹜,为美女光临他们居住的城市兴奋的几乎癫狂。美女的魅力如此惊人,以至于能够超越时空与国界,化解民族隔阂与种族仇恨。一位东方国家的男子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真实感觉,他说他对美国本无好感,甚至还抱有一些说不清的敌意。可是,只要想起玛丽莲·梦露的可爱形象,他就会情不自禁,深深爱上她所在的那个国家。

由此看来,美丽与生俱来,具有一种无法抗御的魔力,谁也不能抵御她的诱惑。美简直就是一种神奇的迷幻药,可以抚慰心灵的痛楚,带给人们欣喜和愉悦,满足人们目光的渴望,同时满足人们空旷的精神需求。实际上,当我们把目光穿越社会表层现象时,可能会惊奇地发现,人类整天像蚂蚁一般忙忙碌碌,或者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除了商务活动之外,很多活动都与审美有关。例如,听演唱会、看画展、追捧美女明星、旅游观光,本质上皆属于审美活动。即使各种会议和商务活动,其中也包含不少的审美内容。

人们既然对美、美景和美艳如此渴望,既然愿意为一饱眼福慷慨解囊,美即成为一种宝贵资源,巧妙利用这种资源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可以为资源拥有者带来直接的收益,从而增进本地民众的社会福利。

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中饱含审美价值,是美丽神韵的主要载体,她既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又是一种宝贵的人文资源。认真梳理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文化遗产,对其中已知的和未知的审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在重新释读和全新认识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掘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提出有深度并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本书重点研究、阐发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优美题材的神韵、意义和价值,探讨充分展示潮汕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神韵与魅力的恰当形式及可行性方案。致力于推进地方风景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和文化艺术资源的有效组合,将潮汕地区最美的风景资源,如凤凰洲、青澳湾、柘林湾、礐石公园和最好的人文景点,如潮州开元寺、牌坊街、湘子桥、金山北阁,以及最精美的潮绣、木雕、陶瓷艺术品、雕塑艺术品,与地方风情和传奇故事有机结合起来,以恰当的产品和艺术形式,充分展示潮汕风情的灵气和神韵,刻意追求轰动效应和令人折服的艺术效果。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1)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地方文化,将地方文化看作一种重要资源,并着重研究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方法,竭力促成学术成果向文化产品的直接转化。(2)借鉴现代企业“研究与开发”的理念和运行模式,将文科、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与文化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高校文科社会科学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3)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与地方企业和社会紧密结合,积极开拓地方高校与社会横向协作的空间,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服务。

本书综合运用文学、民俗学、历史人类学、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通过参观考察、文献收集、田野采风等方式调查、收集相关的文献、图片、实物、语音等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综合性研究,系统研究潮汕文化的主要分支(如文学、民间艺术、民俗、历史人文和民间信仰等),深入发掘潮汕文化资源的底蕴,探索研究成果转化成“文化产品”的新路径。

[1] 杨坚平:《略论潮汕工艺美术成就及其艺术特色》,吴奎信、徐光华主编:《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公元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2] 李炳炎编著:《瓷都瓷塑名家林鸿禧》,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3] 李炳炎编著:《瓷都瓷塑名家林鸿禧》,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4] 李炳炎编著:《瓷都瓷塑名家林鸿禧》,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5] 杨坚平:《略论潮汕工艺美术成就及其艺术特色》,吴奎信、徐光华主编:《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公元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一章潮汕工艺美术概述

本书所说的潮汕民间艺术,特指潮汕地区民间艺术家、能工巧匠和工艺行业的设计师们,通过陶瓷、刺绣、木雕、嵌瓷、剪纸、石雕等艺术品展示的具有极高审美意境和艺术价值的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美术有着“其他美术门类之母”的称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其工艺制作、形式美感、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区域性。它孕育于不同区域的文化当中,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观念,表达了他们自身的审美趣味,显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民间工艺美术是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美术门类,蕴含着最为真实的审美文化,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烙有时代的印记,本章基于对民间工艺美术的调研和了解,结合整个民间工艺美术体系,分析在民族文化环境下民间工艺美术所带来的影响和审美文化价值。一、潮汕工艺美术的基本范畴

潮汕民间工艺美术品类繁复、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其中,尤以陶瓷、刺绣、木雕及剪纸的精美著称于世,堪称“潮汕四绝”。

通花瓷是潮汕地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品类。因其通体雕镂,又如潮绣抽纱中的钩织抽纱通花作品般玲珑剔透而取名为通花瓷。瓷花是用精制的瓷泥靠手工一瓣一瓣地捏制成的。捏塑的花瓣薄如蛋壳、蝉翼,花蕊细若发丝,轻盈如鸿毛,精细程度甚至达到“掷地而不破,落水而不沉”的出神入化境界。“薄如纸,细如丝,永不凋谢的鲜花”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极显潮汕文化的精细内涵。

潮州刺绣即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主要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刺绣珍品。潮绣珍品的图案设计注重均衡对称,构图饱满,色彩绚丽。主线为金线,并用银线、绒线或单独色勒,或混合针绣,产生金碧辉煌、鲜艳夺目的效果。潮绣既是民间艺术品又是实用欣赏品,它扎根于民间,融汇潮州木雕、潮彩、潮州木偶等民间工艺,形成了丰满浮凸有起伏而多变化、有条理而不紊乱、色彩富丽、组织细密的总体风格,给人以高贵典雅、热闹欢乐的艺术效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潮绣的题材极为广泛,除人物、龙凤、花鸟、器皿、博古之外,还有海产鱼虾以及南国的佛手、菠萝、番荔枝等瓜果类题材,甚有特色。高明的画师们在自然美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整理加工、提炼取舍,创作出装饰性纹样,既要求形似,更要求神似。它以高度概括的凝练线条生动地勾画出各种物体,人物强调情势,花鸟强调动态,在未经着色绣制之前便已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潮州木雕与我国其他木雕流派的最大区别是采用镂空雕技法,尤以多层次纵横交错的镂通雕最具特色。通雕层次一般是两三层,最多的可以达到十几层,视材质厚薄和雕刻技艺高低而定。这些多层镂空通雕的作品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精细华美玲珑剔透。精细的潮汕文化审美观念通过精细的镂通雕得到体现,精细的镂空技艺在立体镂空通雕的虾蟹篓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蟹篓被雕得通透纤薄、层次分明、疏密相称、惟妙惟肖。刀法精细之处更在于“篓中篓”的雕法,即在一个蟹篓内再雕一个蟹篓,“内篓”里再雕个“内篓”,三层精雕细琢、泾渭分明的龙虾蟹篓,每个篓上的木雕篾条都薄如纸板,最薄处甚至只有1毫米,却仍可辨别出路径、穿插、起伏。

潮州剪纸是潮州民间工艺中一个比较单纯的门类。因其就地取材、制作简易、题材广泛、用途多样而十分流行。它是民众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的制约,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不少民间艺人及家庭妇女能随时随地拿出剪刀及纸片,即时发挥他们蕴藏的艺术才能,因此千百年来,剪纸艺术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潮州剪纸是潮汕民间艺术中最高度概括的单纯平面造型艺术,以二维空间的形式去表现主题,作品造型呈平面化和投影化,在平面中展示无穷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空间的联想和唯美的视觉感受。它与我国北方(主要是陕西、河北、山西等省)剪纸的稚拙夸张、简练变形的风格大相径庭,除具有南方(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佛山)剪纸一样秀丽明快、工整细巧的特点外,潮州剪纸更强调细腻入微的线条、注重精细的刀法以及运用空间的疏密有致来表现题材,具有浓烈鲜明的地方特色。剪纸艺人汲取当地刺绣、泥塑、木雕等民间艺术的精华,融合艺人的智慧和老百姓的纯朴情感,创造出装饰性和工艺性强烈、形式多姿多彩的潮州剪纸艺术。

迄今为止,令人叹为观止的潮汕艺术杰作,几乎全部出自草根出身的杰出的民间艺术家之手。因此,我们将以“潮州四绝”为显著标志的潮汕工艺美术划为民间艺术之类。二、潮汕工艺美术的区域文化价值

民间工艺美术有着“其他美术门类之母”的称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其工艺制作、形式美感、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区域性。它孕育于不同区域的文化当中,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观念,表达了他们自身的审美趣味,显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之一。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存在着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另一方面存在着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当一定的主体发现了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并通过某种方式占有这种对象时,就出现了文化价值关系。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从根本上说,文化受制于不同区域的生活方式、风俗传统、行为习惯等区域环境,是一个区域人群的深层意识。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集中体现和潜力魅力所在,是文化特色的品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到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经济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文化正是民族文化本体的区域性折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地域特征形成了极有影响的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

文化价值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还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只能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潮汕文化是由讲潮州话的民系(也就是潮人)所创造的一个文化共同体。潮汕地区(指今天的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潮汕文化。它起源于潮汕先民,在距今约3 400年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原生文化——浮滨文化、南越文化,成形于秦汉(受汉文化的洗礼),发展于唐宋(中原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昌盛于明清(海洋文化的渗透),创新于现代(外来文化的影响)。潮汕文化是在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吸取了中原文化与古代南粤岭南土著文化的优良成分,同时又受到海外文化的强烈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族群民系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气魄。潮汕文化是由“作为土著的百越文化、作为移民的中原文化、作为侨胞的海外文化”三种文化聚合形成的,文化的融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资源和艺术营养,在浓厚地域文化内涵影响下的民间工艺美术,升华出独具特色的艺术色彩和文化价值,孕育了以“潮”字号为代表的诸如潮州陶瓷、潮州木雕、潮州刺绣、潮州剪纸等种类繁多的潮汕民间工艺美术。(一)文化需要的客体

潮汕地区东面临海,海岸线漫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域广阔,是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段港。元朝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说:“万里石塘,由潮洲(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万里石塘指连通东西洋的贸易航线。这种自然环境对潮汕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达的海外贸易历史和悠久的“逐海洋之利”传统,使得这里商业气息浓厚,并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

明清至民国时期,海上贸易的成功促使祠堂民居大量兴建,引发建筑装饰工艺附件如木雕、石雕、嵌瓷等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使潮州木雕成为国内著名的四大木雕之一,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重要分支潮绣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吴泥塑跻身于三大泥塑之列。潮汕工艺美术步入全面鼎盛时期,各个艺术种类都有大批精品遗存于世,其工艺水平之高、艺术风格之精让人叹为观止,满足了衣锦还乡的富商巨贾的要求。

从清代雍正时期重开海禁起,潮汕海商就迎来了辉煌的红头船时代。清中期郑昌时在《韩江见闻录》中记录潮州民谚称红头船“上至天津下至马辰”,指向上往东北方向航行可达天津、日本等“东洋”,向下往西南航行可达马辰(今印度尼西亚的重要商港)、暹罗等“西洋”。当时海外商贸的昌盛可见一斑。

文化价值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服务的,人类不需要的东西不具有文化价值。海外贸易滋生的众多大亨富豪在潮汕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和光宗耀祖思想的影响下,从清代同治时期开始,挟巨资回归故里,建祠堂、起大厝。饶宗颐先生在1948年主撰的《潮州志》中载:“都市大企业及公益交通各建设多由华侨投资建成。内地乡村有新祠厦屋,更是十有八九由侨资盖建。”如著名的南盛里(新加坡富商南金生所造)、东里寨(航海巨商郑毓宗所建)、陈慈黉故居(泰国商人陈慈黉营建)、隆都上北村“七落”大厝(七位旅泰潮商一起建造)等,最突出的就是花费14年、耗资26万银圆建造的从熙公祠(马来西亚富商陈旭年所建)和耗时10年、花费30多万银圆打造的潮阳梅祖家祠(巨商陈梅生所造),工艺美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衣锦还乡大兴土木的需要。

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经营成功的商人后代继承家业后为祭祀先祖所建)以精美绝伦的木雕和石雕闻名中外。该祠堂内部璀璨夺目、金碧辉煌,梁枋、梁桁及柱间布满富丽堂皇、琳琅满目的潮州金漆木雕装饰,令人目不暇接。定睛细看,玲珑剔透、精妙入神;举目远望,雍容华贵、庄重大方。而石雕的杰出代表就是前面提及的从熙公祠和梅祖家祠。梅祖家祠屋檐下倒挂着6只石雕花篮,因而也被称为“石花篮祠”。当时为了展现潮汕石雕技艺,专门聘请具有“石雕之乡”美称的潮阳泗美村的石雕名匠前来雕刻。据说雕刻一只花篮需耗时一年多,雕刻时大小铁椎用了30多支,最小的铁椎只有铅笔芯大,以便伸进“篾缝”里雕刻。

潮汕地区的独特美术工艺——嵌瓷技艺也突飞猛进。嵌瓷始创于明代,盛行于清代,是采用各种釉彩光泽的陶瓷片,经剪取敲制、镶嵌、粘接、堆砌而成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等浮雕或立体雕效果的建筑装饰品,多立于屋顶,营造了一个个“鸟革翚飞”的奇异世界。潮汕地区日照时间长,雨水充沛,嵌瓷经日晒雨淋后历久弥新,色彩更加鲜丽,因此许多乡土民居以嵌瓷作为屋顶装饰。

潮绣抽纱工艺的形成是潮汕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一个创新体现,是传统的潮州刺绣工艺和欧洲抽通工种融会贯通巧妙结合的产物,以其精巧、轻盈、淡雅而被誉为“南国之花”。(二)文化需要的主体

潮汕地区拥有富饶的潮汕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夏季温高无酷暑,冬天和暖有阵寒”。从元代开始,迁入的闽南移民和本土的土著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潮州民系。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入,地少人多闹起了地荒,生存环境日渐严峻。到清乾隆中叶,出现粮食不敷自给的局面。“耕三渔七,商船贩舶往来如蚁”是明清时期潮汕人因生计所迫不得不做朝廷海禁时不允许的海上冒险生意的真实写照。激烈的生存竞争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想求生存谋发展就得精益求精,因此“耕田如绣花”成为潮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特点。在这种精细情操的熏陶下,行为方式和审美要求也逐渐发生改变。人口和环境的矛盾使潮汕人不仅转向经商和海外贸易,也转向手工业等其他行业,精雕细镂的民间手工业艺术风格应运而生。

任何文化都由其自身发展出来的象征符号来表现,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

文化价值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人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也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还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只能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人们创造文化需要和文化产品的能力本身也是文化价值,而且是最本质的文化价值。

在海外侨胞回归故里彰显身份的大型建筑中,工艺精细与否成了评判建筑构件等的工艺美术技艺高低的标准。侨胞文化的主体需要加剧了文化产品争奇斗艳追求精细风格之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主人有财力去要求工艺品的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给能工巧匠提供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使得技艺水平精益求精。另外,主人也给予艺人充足的时间去推敲技艺、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如建造从熙公祠时,主人为了使石匠安心工作,专门建屋相送,开工时好烟好酒敬若上宾,待工匠吃好睡足精神饱满时才让他们动手干活,稍一疲倦即令歇息磨刀。精美绝伦的石雕就是如此“慢工出细活”地雕刻而成的。

这种强烈的主体需要刺激了激烈竞争,同时也刺激了艺人推陈出新。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匠的才能,主人通常会请两班艺人同时动工,意在比试技艺高低,施工时各自用布和竹篾隔开,直至竣工之时才拆去,让大家评判优劣,优胜者获得约占总造价三分之一的奖金。“输人不输阵”的理念使得艺人的工艺能力不断提高,越雕越精,形成竞奢斗巧之风,使精巧细致的美学风格和文化价值取向愈加强烈。“一条牛索激死(气死)三个师父”就是对精细文化价值不断追求的体现。从熙公祠门楼上的“士农工商”石雕方肚里,伏在牛背身上的牧童手里所捏的那条双股相缠约16厘米长的悬空牛索,细如牙签,绳上股数清晰可辨,穿过牛鼻竟弯曲自如。当时有两位师父花了很长时间来雕刻它,但无论怎样小心谨慎都功亏一篑,每每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时却不小心又弄断了,两位师父十分懊恼,觉得对不起主人,遂不辞而别。第三位师父吸取前人的教训,改用泡水细磨轻刮的方式才成功。

名闻海内外的潮州木雕也处处体现着潮汕的精细文化。潮州木雕与我国其他木雕流派的最大区别是采用镂通雕技法,尤以多层次纵横交错的镂通雕最具特色。通雕层次一般是两三层,最多的可以达到十几层,视材质厚薄和雕刻技艺高低而定。由于多层镂空通雕的作品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精细华美玲珑剔透,因此最能体现精细的潮汕文化审美观念。精细的镂空技艺在立体镂空通雕的虾蟹篓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蟹篓被雕得通透纤薄、层次分明、疏密相称、惟妙惟肖。刀法精细之处更在于“篓中篓”的雕法,即在一个蟹篓内再雕一个蟹篓,“内篓”里再雕个“内篓”,三层精雕细琢、泾渭分明的龙虾蟹篓,每个篓上的木雕篾条都薄如纸板,最薄处甚至只有1毫米,却还可辨别出路径、穿插、起伏。

潮州陶瓷的通雕和瓷花工艺是精细文化价值的另一种阐述。通花瓷是潮汕地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品类,因其通体雕镂,又如潮绣抽纱中的钩织抽纱通花作品般玲珑剔透而取名通花瓷。瓷花是用精制的瓷泥,靠手工一瓣一瓣地捏制而成的。捏塑的花瓣薄如蛋壳、蝉翼,花蕊细若发丝,轻盈如鸿毛,精细程度甚至达到“掷地而不破,落水而不沉”的出神入化境界。“薄如纸,细如丝,永不凋谢的鲜花”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极显潮汕文化的精细内涵。

潮州剪纸是精细文化性格的另一彰显。潮汕地处南国,潮州剪纸具有南方剪纸的秀美灵动,为求精致和细腻还在剪纸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线条和“刹丝”[1]上独具匠心。每一条锯齿纹,长短形状几乎都一样,整齐得像是机器的模胚做出来的一样。线条讲究纤细,历代流传下来的剪纸纹样经过每一代人的手,形象越剪越细,线条越剪越细,最后形成了细若游丝的审美风格和追求。用线的俏巧与流畅,使潮州剪纸的画面更加玲珑剔透,更具有简洁清新、通透细致的美感。

文化价值是满足个体文化需求的事物,更是社会产物。任何社会形态都有该社会特有的文化需要,这种文化需要只有通过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动来满足。民间工艺美术是根植于民间文化的一种创造活动,是自我创新不断发展的文化有机体,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往往表现出鲜明而完整的区域性文化价值。潮汕人的精细文化心态就是通过潮汕工艺美术精致典雅的艺术创造活动来表现的。没有文化消费就没有文化生产,没有文化生产也就没有文化消费。作为人们行为和行为物态化显现的是显现文化,而作为精神意识集中体现的是隐形文化,两者都以生产方式和地域特征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地域文化。潮州商人的文化消费和潮汕工艺美术的文化创造一起显现的文化方式(物态的木雕、陶瓷等工艺美术形式)和隐形的文化(潮汕精细文化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价值。三、潮汕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

民间工艺美术有着“其他美术门类之母”的称号,它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民间工艺美术是在满足生活的基础上追求审美的表现,它的生产发展与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地域文化紧密相结合,其艺术形式充分体现出一种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民间工艺美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观念,表达了他们自身的审美趣味,显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价值,其价值观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其工艺制作、形式美感、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民间工艺美术孕育于不同区域的生产活动中,如潮汕民间工艺美术起于岭南粤东疆土,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当地先民就已开始手工民间美术的制作,陶瓷烧制是潮汕地区早期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一。潮汕地区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受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影响,加上晋唐之后曾进入大批中原移民和官员,给当地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思想,特别是韩愈等名流士大夫对当地文化的治理和推广,逐步形成独特精湛的潮汕民间工艺美术。这种承载质朴精神的形式对于理解民间工艺美术审美内容的意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所表现的民俗文化神韵更加彰显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文化价值。(一)民间工艺美术的地域文化环境

中华大地疆土辽阔,不同地域因习俗观念等的差异生发出不同的文化,如北至边疆少数民族族群文化、黄河流域陕甘宁一带区域文化等,南到岭南文化和闽南文化等区域文化,这些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也带来了多样丰富的文化体系。经调查发现,长江以北地区和岭南沿海地区,都有着自己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正是在潮汕地区这片乡土生态环境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表现出民间工艺美术的个体文化符号,与潮汕地域民俗文化交融生辉。潮汕地处粤东沿海,有“海滨邹鲁”之称,并有“十相留声”、宋“前七贤”、明“后八俊”等名人典故。据潮汕地方志记载,潮汕地区的人口由来自各个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组成,他们主要来自中原地区,由此形成一种区别于岭南粤文化的潮汕文化。潮汕文化是在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吸取中原文化与古代南粤岭南土著文化的优良成分,同时又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族群民系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气魄,表现出开拓性、民间性、兼容性、精细性等文化特点。民族文化包含的内容有语言、音乐、歌舞、美术、戏剧、饮食、文学、建筑、宗教民俗等多方面,这些都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资源和艺术营养,在这种浓厚民族文化内涵影响下的民间工艺美术,升华出独具特色的艺术色彩和文化特征。

民间工艺美术是根植于民间文化且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有机体,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且表现出鲜明而完整的区域性特征。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域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它包括的门类丰富多样,风格各异。从不同制作材料、造型特征、生活实用性需求来区别,就有20多个民间工艺美术门类,各门类生成年代各有不同,织绣、木雕、陶塑等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初见规模,经过上百年的成长锤炼,特殊的文化积淀和传承方式使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以其工艺符号语言、精美图示的方式显现出文化意义。潮汕各地区盛行于“祭拜祖先”“游龙赛会”“人节”食七样羹、“赛大猪”和“盐灶拖神”等民俗宗教活动,这些民俗宗教活动曾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推动了各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反过来民间工艺美术也活跃了民俗活动的气氛,使民俗活动的地域文化得到更为生动的展示。民间工艺美术在整体艺术风格上具有精致细腻、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垫高立体的特征,如木雕、石雕、织绣、嵌瓷、金漆画、剪纸、戏剧服饰、泥塑、木偶等都具有玲珑剔透、金碧瑰丽的艺术风格,而织绣抽纱、通锦绣、剪纸、通花瓷雕、瓶内画、仕女瓷塑等又表现出精工细致的风格。这一风格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受人文文化环境的影响,如潮汕文化所具有的冒险、开拓、创新的海洋文化特质,使潮汕民间工艺美术在艺术工艺制作上精益求精,敢于开拓丰富多样且创新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另一方面则是受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的影响,劳动人民的日用品喜好、家居装饰、行为活动等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带来改变,如潮汕民间木雕工艺在形式上讲究多层镂空,设色金碧辉煌,符合当地民众的审美喜好。潮汕人敢于拼搏、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也融汇到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中,使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焕发出一种潮汕精神的本土文化特征。(二)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

审美是人类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主体与客体、情感与表现中生发出来的关系状态。艺术作品的审美关注的是作品的美感是什么,如何去认识和审视作品美的存在。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和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一种审美创造。因此,任何一种美术门类都具有其艺术创造带来的审美性。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情感活动基础之上的,以美的规律法则创造事物的形象,在民间艺术家的意识作用下,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表达出工艺美术作品的形式韵律美,这种审美既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更是民间艺术家精神人格魅力的体现。笔者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审美主要体现在造型、色彩、构成、材质等方面。

民众是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主体,在审美的活动过程中认识、感知、欣赏工艺美术的美。造型特征是视觉感知的重要部分,民间工艺美术在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构造和装饰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独特传统艺术特色的造型空间结构,表现出精巧华丽、结构严谨、形象生动、玲珑精美、技术性强的特点。这是其他美术门类的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如潮州木雕在造型上特别讲究精工细致,丰富多变,节奏形式感强,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其中金漆木雕采用木雕与金漆画、彩漆画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了造型的表现力。这也是潮州木雕与其他地区木雕区别之所在。而潮州花灯造型上融合了解剖学、透视学和空间构成学等原理,在外形和内部空间处理上复杂多变,外形装饰与潮绣图案相结合,显现出和谐的美感。此外,潮汕民间工艺美术在造型上也是形式多样、不断创新,潮州木雕有圆雕、浮雕、镂空雕、透空雕等造型手法,潮绣采用了突垫和通雕式的造型特点,不同于广绣和顾绣的薄垫造型。

造型最能体现作品的形式美感,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创造者是普通劳动人民,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不管是用绣还是塑、印、剪、编等艺术手法,在造型表达上都注重精简意象、清晰大方,这符合他们在劳作生活中的审美理想与要求。民间工艺美术在色彩运用上追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