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为之惊艳的奢侈品教父伯纳德·阿诺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00:09:22

点击下载

作者:杜兰德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世界为之惊艳的奢侈品教父伯纳德·阿诺特

全世界为之惊艳的奢侈品教父伯纳德·阿诺特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全世界为之惊艳的奢侈品教父伯纳德·阿诺特作者:杜兰德排版:aw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14-10-31ISBN:9787807697411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PREFACE

当“L”“V”“M”“H”这4个英文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现如今,几乎没有哪一个追求时尚奢侈品的人不知道这4个英文字母组合到一起的含义,它塑造了奢侈品帝国,代表着众多人的毕生追求,诠释了奋斗与梦想的美学含义,让今日世界以消费体存在的时尚宠儿享受到了追逐与享受的终极快意。它就是LVMH!一个铸造了你能想到的和你所不能想到的任何奢侈享受的帝国!

站在迪奥、轩尼诗、路易·威登等高端奢侈品店的门前,你永远无法想象到底是谁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们几近疯狂的品牌。没错,他就是伯纳德·阿诺特,一个追逐梦想并实现梦想的人。

1984年的时候,伯纳德还只是一个依靠家族产业摸索打拼的年轻人,他满怀憧憬,信心百倍,在房地产界淘得第一桶金之后,便开始了他那疯狂的奢侈品王国缔造旅程。

迄今为止,许多人也许还在为这样几个问题而感到困惑:伯纳德是怎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变成奢侈品王国的缔造者的呢?身为阿加什集团老总的伯纳德是怎样赢得了与路易·威登、轩尼诗两个家族的角逐战从而成为了LVMH集团的拥有者呢?伯纳德又是怎样在20余年的时间内成为了60余个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东家呢?……要知道有些人终其一生拥有一个顶级品牌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伯纳德却拥有60余个!

当路易·威登总裁亨利·雷卡米尔与轩尼诗总裁阿兰·舍瓦利耶看着自己的品牌易主的时候,伯纳德正端坐在办公桌前寻找着下一个猎物。在他那深邃的眼睛后面,是一次次的收购计划,否则之后也不会发生纪梵希、宝格丽、爱马仕等顶级品牌被LVMH集团连续收购的事情了。那么,伯纳德成功入主LVMH集团之后以及每次成功完成收购之后,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是成功之后的欣喜吗?是计划实现的满足吗?还是其他的什么不想让人知道的思绪与想法?对于这些,作者均根据原始资料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甚至还首次披露了许多大家从不知道的内幕事件。

许多经济学家曾一度想为伯纳德立传,以展现其传奇的奢侈品猎奇之路,然而都被伯纳德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写关于他的东西就一定要对他进行调查研究,而针对他的调查研究是伯纳德无法忍受的事情。曾经有人执意要为他写书,伯纳德得知后,利用一切办法对其进行了阻挠与打击,并向所有有这种意向的人公开表明:禁止以任何形式撰写关于我的书,因为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是对我的一种侵犯。

然而,有谁不想知道伯纳德到底是怎样入主LVMH集团的呢?有谁不想知道伯纳德与古驰总裁弗朗索瓦·皮诺之间的争战详情呢?有谁不想知道这个叫伯纳德的法国人从创业到登上世界奢侈品巅峰的路途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尽管这些谜案与“未知”始终揪着好奇者的心,但是伯纳德依然对为自己写书这件事说“NO”。显然,这个十分重视应用舆论焦点的重要性的LVMH集团总裁在这个事情上选择了尽量远离舆论焦点。

事情的结果却并非伯纳德所愿,不知是他身上的诸多谜团对好奇者的影响力太大还是人们的目光无法从这个LVMH集团总裁的身上移开,关于伯纳德的故事悄悄地在坊间流传开来。这些生动的传言仿佛言情故事一样,甚至包含了伯纳德小时候的生活细节、青年时代的创业经历、婚姻经历以及与女儿的关系等。这些传言对于伯纳德来说,简直就像是恐怖的讣告,不断侵蚀着他的经历、形象以及灵魂,他不顾一切地站出来反击这些“不实的传言”,此举一出,主动要求为他著书立传“以正视听”的经济学者便更多了。

伯纳德仍然对这些热心的作者们摇头,尽管许多人已经通过坊间传言了解了伯纳德本人的许多事情,诸如伯纳德与他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关系,伯纳德在童年以及青年时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很可能给他后来的成功带来关键性影响的事情,他的特殊生活习惯以及婚姻史……总之,这些伯纳德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事情似乎已经被大众一览无余。由此,伯纳德改变了想法,不再将这种描述自己成功经历的行为视作敌对或侵略行为。他也渐渐地明白,自己作为一个有权力、有故事的人,是无法阻挠他人对自己“知晓与了解的欲望”的,就如同自己永远也无法停止对自己看好的品牌的猎奇心理一样,尽管他依然常常抱怨道:“别人到底有什么理由堂而皇之地介入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呢?”

事实上,吸引大家的并非伯纳德的私事,而是他那史诗般的创业生涯。比起特殊癖好与花边新闻,人们更愿意通过有关伯纳德的书去了解他是怎样在20余年的时间里变成了法国首富。与其说人们是在窥探伯纳德的私事,不如说人们是在寻找成功的奥秘。再者说,伯纳德的成功史更是伴随着法国近30年来经济、政治、司法的发展史而进行的。

本书从横向为读者解读法国富豪伯纳德缔造奢侈品帝国大厦的始末经过,纵向为大家深刻解读包括迪奥、轩尼诗、路易·威登、宝格丽、爱马仕在内的被伯纳德收入旗下的奢侈品牌的前世今生,试图寻找和发现伯纳德成功路上的种种不为人知的经历的读者必然能够在本书中获得收获。相信本书将带领读者们揭开伯纳德的神秘面纱并使所有人得到意想不到的启示。第一章“夺取”父亲的公司:建立世界帝国梦想的开端1  来自鲁拜的忧郁青年

鲁拜在哪里?鲁拜有什么好去处?鲁拜有什么神秘传说?鲁拜是遍地黄金吗?如果当你看到“鲁拜”这个词的时候便思索并企图探寻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你还是省省吧。打开你的GPS设备,你就会发现鲁拜是位于法国北部诺尔省的一座小城。然而,这座小城的确有其奇特之处,其奇特的地方在于这座小城森严的等级制度严重到了移民从来不主动接近鲁拜本地市民的程度。除此之外,这座小城似乎并没有什么其他令人称奇的地方。如果你还是想探寻一些不为人知的神秘之处,那你最好还是去中国的神农架或南美洲的亚马孙丛林吧,因为在那里你的探寻可能会有所收获。

在法国人眼里,鲁拜的确算得上是一座适宜居住的小城。当然,如果没有各种工厂排放的废气,这里也许真的与马尔代夫有得一比。然而,这里是法国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这个称号足以让“适宜居住”这个词大打折扣。在这里,如果不是看到赌马客在周末涌入克罗瓦塞·拉洛什的赛马场或者虔诚的信徒到马丁教堂做礼拜,那么你一定会觉得这里的人们除了从事工业生产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生活内容了。由此可见,鲁拜既是一座适宜居住的小城,同时又是一个工业城市,而当前法国首富伯纳德·阿诺特就来自这个城市。

1949年3月5日,让·里昂·阿诺特(Jean Leon Arnault)和玛丽·约瑟夫·萨维内尔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就是伯纳德。让是阿尔萨斯军官的后代,毕业于巴黎中央理工学院。作为玛丽·约瑟夫·萨维内尔家的上门女婿,他接管了妻子家族的费雷·萨维内尔公司。这个公司专门从事工业建筑事业,也就是为别人建造工厂。费雷·萨维内尔公司是让的岳父创建的,持有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其余的股份在费雷先生手里。

1950年,伯纳德的妹妹多米尼克出生了。让在喜获第二个孩子的同时还有一件值得他欢呼雀跃的事情,那就是他得到了一部分的公司权力,不久之后他又得到了公司的领导权,由此进入了中产阶级的第一梯队。

让和玛丽都是爱好文艺的人,他们不断地在家里添置价格不菲的家具和艺术品,比如墙上挂满了荷兰画家和一些二流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不过,他们这么做并非是为了炫耀,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更为舒适自在。在那样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年代,哪个家庭不愿意生活得更加舒适自在呢?

伯纳德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了艺术气息而又舒适自在的环境中度过他的童年的。他的童年时代过得很幸福,没有孤独,没有寂寞,没有沮丧与失落。这么说似乎有些牵强,但至少在伯纳德自己看来是这样的,他在《创意与激情》一书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我一直很幸福,没有特别的烦恼……关于童年,我没有不愉快的记忆,也没有遇到什么挫折。”

很显然,伯纳德并没有被让教训过,也没有砍倒让的樱桃树,更没有受到让的约束,但也不会有人伸着指头对让说:“养不教,父之过。”日后的伯纳德成了商界传奇人物的事实使让·阿诺特免于背负这样的“骂名”。

与许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一样,伯纳德在一家刚刚成立的顶级公立学校读了小学和初中,然后在马克桑斯·范德梅尔施学校读了高中。那时的伯纳德是一个“勤奋努力的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当然,这只是伯纳德自己的评价,而在同学们看来,那时的伯纳德是一个“孤僻、忧郁、神秘的男孩,不加入任何帮派,而愿意和比他年龄大的人交往”。

伯纳德的生活十分规律,规律到简直不像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当小伙伴们正在玩“诺曼底登陆”这样的战争游戏时,伯纳德早已进入了梦乡。不过,童年的伯纳德并非完全没有娱乐生活,他会在周三和周六享受固定的电视节目。此外,他还会选择用音乐来放松自己。他喜欢的音乐并非当时他的同龄人狂热喜爱的摇滚乐,而是古典音乐,莫扎特、肖邦是他的最爱。

然而,单从音乐的喜好方面来讲,伯纳德就被小伙伴们划作了“帮外人”。这个“帮外人”6岁的时候从祖母那里得到了第一架竖式钢琴,12岁时得到了一架三角钢琴。当时的他,已经可以在客人面前充满热情地演奏肖邦的24首前奏曲并举办独奏会了。15岁的时候,他在鲁拜的圣母院演奏管风琴,并获得了一场小型比赛的第一名。

1959年,伯纳德的外祖父艾蒂安·萨维内尔先生去世了,享年64岁。这是伯纳德一生中第一次经历痛苦,10岁的他含泪将自己获得优秀的成绩单放入外祖父的棺木中。伯纳德与外祖父、外祖母亲密无间,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与两位老人一起生活。后来成为总裁的伯纳德回忆说,他一生中留下最深印象、使他痛苦不堪的事就是1959年外祖父去世和1985年外祖母去世。他在回忆外祖母时说道:“我又一次在病床上见到她,她还在读着关于我的报纸。”

外祖父去世后,伯纳德搬到了外祖母家,这位正直的老妇人总是穿着深色的衣服,信奉工作和榜样的价值。“我非常感激她,因为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为我做出很多选择,尤其是她反复灌输给我只有通过工作才能赚钱的信念。”外祖母带给他的一些习惯,他一直保留着,例如对美食和巧克力的热爱,早睡和高效意识。“她教给我如何过一种平衡的、有条理的生活。”伯纳德说。

伯纳德在性格方面深受家人的影响。母亲性格外向,感情丰富;父亲则经常在工地破口大骂,但是在家里却很谨慎;外祖父热衷权力和生意,在伯纳德儿时便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和教导;外祖母充满慈爱,时常赞美他并对他寄予厚望。这些使得后来成为总裁的他在性格上充满矛盾:他封闭,即使和客人坐在同一条船上,用餐时甚至整整一天他都可能一言不发,让人觉得他冷漠,蔑视别人;但是他又炽热地爱好冒险,喜欢与纵情甚至疯癫的人交往,例如被称为“鬼才”和“坏孩子”的饱受争议的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以及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当然,他只是看上了他们天赋的才华。

年轻的伯纳德也许不会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商界大鳄,他曾将成为音乐家视作梦想,然而在有梦想的同时,他很清楚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那就是成为家族企业的老板。而要实现这个野心,他有一个最大的障碍:他的父亲,巴黎中央理工学院的高材生、费雷·萨维内尔公司的现任老板让·阿诺特。为了取代父亲,伯纳德决定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大学,这所大学是法国理工类大学的佼佼者。为此,他进入里尔的费代尔布高中预备班学习。

1968年,伯纳德从费代尔布高中预备班毕业。当时,法国的社会问题空前尖锐,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爆发了。这场风暴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了法国的各所大学,而且迅速扩大到工人阶级之中,引发了全国的大罢工,并最终导致国会改选、总理下台,并间接导致一年后戴高乐总统辞职。

大学生的反抗、激昂慷慨的演讲以及游行成风,这似乎都不关伯纳德的事,他只是在电视里看看游行与演讲,并对此怀有反感情绪,后来他曾这样描述道:“它让所有人畏惧。”事实上,费雷·萨维内尔公司也受到了这次大罢工的冲击,伯纳德至今仍记得父亲惊慌失措地挡在办公室门口阻止工会成员的情形。不过,由于公司没有发生过什么社会问题,所以没有受到太大的滋扰。

随后,伯纳德顺利通过了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笔试而进入面试阶段,面试需要进行淘汰制的物理实验考试,可是伯纳德却没有在考试中出现——我们的野心家把他的胳膊摔断了。关于这次事故,一共有三个版本:第一是坠马了;第二是从树上掉下来了;但是说起来,只怕第三种说法才最为可信——他在家门口愚蠢地跌倒了。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没能参加实验考试,总之,他失去了这次机会。

执着的伯纳德并没有放弃,第二年,他又一次报考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并成功被录取,与布鲁诺·梅格雷同届。

大学时代的伯纳德总是身着西装,举止优雅,他身材高大瘦弱,常面带忧郁之色。这时的伯纳德不像从前那样拔尖了,只能算是个中等生。虽然如此著名的学府里高手如云,但他却不是因此而落后的,而是因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于伯纳德来说,他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完全是为了得到家族的重视,他没想过要成为优秀的毕业生,也没想过要从事桥梁、采矿或者电信事业,更没想过拥有高级公务员职务或进入国有企业。在他看来,只要继承了费雷·萨维内尔公司,就可以直接跳过这些阶段。在同学们眼中他简直不正常,有那么多风光的工作可以选择,他却非要回到那个封闭的小企业中去。

毕业前,伯纳德参加了实习,这次实习经历对伯纳德的人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时,他在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的仓库工作,这是一个死气沉沉、与他完全不相称的世界。从这段经历中,他只学到了一件事:将邮寄过来的易碎包裹好好打包。另一份实习工作是在麦肯锡的咨询办公室,同样也让他非常失望。在他看来,咨询师一般都满足于使用现成的方法,而不去考虑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他从实习中得出最重要的经验恰恰验证了他的一贯想法:只有总裁才能作决定,而自己必须成为总裁。2  俗套的起点:房地产业淘得第一桶金

伯纳德迫切地盼望着一毕业就以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家族企业费雷·萨维内尔公司,然而他的父亲却认为,巴黎综合理工大学这样的名校可以为他拓展一条比进入家族企业更好的道路。隐约之间,父亲还忧虑儿子会扰乱他的生活,两人会在公司管理上产生分歧,自己最终则被伯纳德取而代之。于是,这就导致伯纳德刚刚进入费雷·萨维内尔公司的时候,让·阿诺特这样吩咐他的技术总监于格·莫特:“于格,不要照顾伯纳德。而且,我迫切要求您尽可能让他对企业失去兴趣。”

伯纳德可不知道这些,他既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又是身为公司最大股东的他的外祖母眼中的唯一继承人,自信满满的伯纳德开始全力以赴地学习,并且开始详细地构思他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

正如伯纳德所期盼的那样,他刚一毕业就成为了费雷·萨维内尔公司的工程师。1973年,他与安妮·德瓦弗兰结婚,安妮来自北方工业界举足轻重的大家族。第二年,他们的女儿德尔菲娜出生了,而伯纳德此时也迅速掌握了公司的实权。之所以进展得如此顺利,要得益于他的外祖母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股票给了他,而且,早在阿诺德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在低价收购费雷家族所持有的股票,这一招如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让本来心存疑虑的父亲认识到了伯纳德的过人能力。后来,在接受采访谈到父亲时,伯纳德总是心存感激:“我当时25岁,几乎没有哪个父亲能够拥有如此的胆量、谨慎的态度和足够开放的思想让孩子这样去做。”

1976年,伯纳德说服父亲,以4000万法郎的价格将公司的工业建筑和公共事务部门出售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吉耶里公司,费雷·萨维内尔公司只从事房地产经销业和一个还处在萌芽阶段的业务:建造私人住房和公寓,被称为“费雷·萨维内尔样板房”。放弃传统业务后,公司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而且,伯纳德与父亲在公司中的力量对比也彻底颠覆了,那4000万法郎变成了家族资金被重新分配。很快,“费雷·萨维内尔”这个名称也缩减为“费雷内尔”,1000名员工只剩下了20名。

事实证明,伯纳德的选择是明智的。房地产经销业比工业建筑更赚钱,因为工业建筑要受制于大客户,利润也小,还要担心遇上坏天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看天吃饭”。而且,从事工业建筑的老板必须在工地上干一些重活,还会时不时地与工人产生摩擦。房地产经销则恰恰相反,买地、出资、找客户,利润明显要高出不少,而且能够自己做主。

在这项新业务中,伯纳德彰显出了他的才干。他打破常规,甚至寻找司法漏洞,故意挑起与对手的诉讼案件。为了在新业务中争得一席之地,他从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搅乱企业之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平静的竞争环境。

依然保留着总裁头衔的让·阿诺特不是天真的孩子,他很清楚这次公司重组意味着什么,但是由于岳母施加的压力,他已经别无选择。力不从心的让不甘心地接受了这次出售,愈发频繁地回到尼斯和后来在斯旺的家中,开始专注于名画收藏。他与女儿多米尼克的关系非常亲密,多米尼克已经和马克·瓦蒂纳结婚,并开始从事估价拍卖师的工作。

在生意快速发展的同时,伯纳德决定进军休闲房地产业,主要是开发度假房。为了经营好这项业务,他特地邀请了银行家米歇尔·勒菲弗加盟。米歇尔算是伯纳德终生的盟友了,这位正在领导里昂信贷公司的忠厚长者在个性上与伯纳德有很大差别。伯纳德虽然在公众眼中温文尔雅,但是个性中却有着冷冰冰的一面,自信而倨傲。即使这不是他的性格本质,但无论如何也是他的保护外衣,使他得到人们的尊重。米歇尔就曾把伯纳德描述为“一个态度生硬的年轻人”。

1989年,伯纳德正热火朝天地争夺对LVMH集团的控制权,成为了多家报刊的批评对象,舆论称他为人冷漠,可米歇尔却认为他“比几年前温和了许多”。米歇尔仍然记得他和伯纳德的第一次会面,那次并不是很愉快。谈话刚刚进行了7分钟,伯纳德就先行站起身来,围着桌子转了个圈,和米歇尔握了个手,就结束了谈话。米歇尔很生气,也略感尴尬。要知道,一个中小企业的总裁公子敢这样对待银行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当伯纳德第二次打电话给他时,他果断地回绝了:“没有必要了。上次我花了一个小时去找你,回来又花了同样的时间,就为了一次7分钟的谈话。”

不过,在伯纳德的继续坚持下,米歇尔妥协了。他们又一次见面,这次谈话持续了75分钟。强有力的关系建立起来了,里昂信贷公司为伯纳德的公司策划经销业务,经由销售中心出售他们的产品。

从那时起,收音机里就频频传出这样的广告——“费雷内尔,海边的房产拥有人”。第一批销售计划在北方实施,1979年,100套房屋投入市场,第二年就增至1000套。伯纳德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对于许多租房住的客户来说,这成了他们的首选。“建筑业不振使我们面临失去独立性的危险,我认为直接与终端用户接触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伯纳德后来如是说。这次战略转变对他今后的发展意义深远,不仅获得了巨额的利润,成了业务的主人,还实现了更加接近终端消费者的意图。

一次次的成功之后,伯纳德在1980年最终取得了对父亲的胜利,据米歇尔·勒菲弗回忆,让·阿诺特“从这天开始就在公司中消失了”。从伯纳德在没有得到父亲允许的情况便购买了一架飞机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一事中就可以看出,伯纳德已然获得了足够的权力。3  赢在起跑线上:毛头小子战胜商界巨鳄

1979年,在伯纳德的领导下,费雷内尔运转良好,利润直线上升。然而,伯纳德此时却对扩张式的房地产经营产生了厌倦,他开始考虑增加经营种类,让费雷内尔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可是,除了房地产之外,还能做点什么呢?伯纳德将他的目光投向了如火如荼的连锁饭店,他就一种新的饭店经营理念向美国咨询师进行了咨询,然后在里尔开了一家名为“藏红花”的饭店,并制定了连锁经营的计划。但[1]是没过多久,他就把饭店卖给了巴黎春天集团(Pinault Printemps Redoute,PPR)。

很快,伯纳德又对连锁报刊产生了兴趣。当时有一本专门介绍法国军火和自行车制造厂的杂志《法国猎手》,这本杂志一直是由商业怪才伯纳德·塔皮赞助的。然而,由于塔皮是法国军火和自行车制造厂的总裁,被贸易法庭所监视,所以他不能成为《法国猎手》的购买者。伯纳德抓住机会加入进来,以8000万法郎的价格买下了这本杂志,条件是以后加上手续费再转卖给塔皮。

在塔皮看来,双方签署的是一个委托给中间人的有价证券活买协议,但是,出乎塔皮的意料,伯纳德是一个大赌徒。到了预定的期限,伯纳德并没有把《法国猎手》转卖给塔皮。他问前来交涉的中间人:“什么协议?”塔皮无法抱怨,因为考虑到司法状况,这份协议即使存在也是违法的。就这样,伯纳德将《法国猎手》以远远高于原价的价格出手了,塔皮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后来,在1984年的时候,塔皮和伯纳德的命运在夺取布萨克集团时又一次交叉在一起,而塔皮又一次输了。他们从此互相轻视,塔皮承认,自己一直以来对这个有着良好出身、总是别着四根大头针、举止适度、后来靠财务上耍花招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总裁的年轻人怀着无法抑制的憎恨。

让·阿诺特是在尼斯听收音机时得知伯纳德购买了《法国猎手》的。他很生气,打电话给儿子,但伯纳德已经在美国了。伯纳德到美国并不是第一次出国,他在实习时就曾在美国的咨询公司和一家银行待了一个假期。第二次是去加拿大,这次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他正在争取独立自主权,背着父亲发展自己的业务。因此,伯纳德先去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在蒙特利尔创建了一家分公司,专门经营私人房屋建造,“费雷内尔”这个名称正是从这家魁北克分公司而来的。然而,这次冒险的唯一收获就是这个名字了,因为公司最终彻底失败了。

伯纳德建造的房屋不符合当地文化和实际:在魁北克,房屋都是木制结构的,往往以零件形式卖出去,再由房屋所有者根据说明书并在专业人士的监督下自己组装。费雷内尔的房屋尤其不适应加拿大的气候,它们不能增高,因此冬天时,积雪能达到门和窗户的一半高;楼板下面没有空隙,暴风雪来临时无法排出积雪。更糟糕的是,伯纳德在本地没有选举权,这里的选举比法国更为紧张,而独立主义者将说英语的加拿大人都赶到了多伦多。所以,伯纳德在加拿大的冒险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回到了国内,并扫清了障碍——卖掉费雷·萨维内尔公司进而大赚一笔。

随后,伯纳德得到了外祖母的全力支持,通过勤奋的工作和过人的手段,逐渐使自己成为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分析长远的形势、大打感情牌、掌握强有力的关系、凡事三思而行、冷静作出决定,这些远超过他年龄的手段使他逐渐夺取了家族大权,并在几年后登上了权力和财富的巅峰。第二章赚有钱人的钱:从服装业到奢侈品业的巨变1  首次经历人生失败的伯纳德

伯纳德向来都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如果是的话,他也许就不会获得今日的辉煌了;如果是的话,他也许就不会在房地产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遭受失败。

当伯纳德的房地产事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他又一次厌倦了。事实上,出售《法国猎手》和经营饭店都不是他想要的发展,他也没什么兴趣。他不想被看作一名记者或饭店经营者,他不喜欢这种平平淡淡的经营,只有当政治环境变得险恶的时候,他的小把戏才能派上用场。于是,他的计划理所当然地陷入了泥潭,社会党的上台使他非常担心。而且,当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在1981年5月的总统选举中失败后,这种担心成为了现实。弗朗索瓦·密特朗的成功显然进一步打乱了他的计划。

密特朗的面孔频繁地出现在法国电视一台和二台,新总统是通过一项激进的社会主义方案而参选的,并因此得到了法国共产党的支持,所以他准备让共产党人担任一些政府部门的部长,这在战后还是首次。左翼政党在告别政治舞台25年之后开始大肆庆祝他们的胜利,成群的人涌入共和国广场。

新总统的选举对资本家们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各企业的总裁分成两个阵营。其中一小部分人认为这次换届仅仅意味着一个艰难时刻的到来,密特朗虽然是左翼政党选出的,但还是一个很理智的人,具有国家意识,在给予选举人必要的保证后,他会避免滥用权力,实行中立的政策。有些人则认为,换届消除了困难,减轻了很多挫折带来的压力,为国家带来了新的推动力。还有一些人担心动荡时期是不是即将开始,新任领导由于缺乏准备或时而犯些幼稚错误,无法为保持清醒头脑的人提供发展的可能。

伯纳德毕生的宿敌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 Pinault)就有这样的担忧。这位布列塔尼地区的富豪参加了投票,知道结果之后,就来到了大街上,整晚看着兴高采烈的人群。周一早晨,他用现金购买了一辆宝马轿车,既为了祈求好运,也是为了安慰自己。作为特许经销商,他一想到自己今后可能卖不掉任何一辆车就感到无比绝望。

弗朗索瓦·皮诺在巴黎拥有一个临时住所,位于7区座椅大街7号,在政府旁边一家特意翻修的旅馆里。同一条街、同一个门牌号、同一栋楼的另一端住着让·阿诺特。时任霞日纺织品和UTA总裁的热罗姆·赛杜也住在这里,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知名人士,因此说这里是巴黎的一个名人聚居区一点也不为过。弗朗索瓦·皮诺一定经常与让·阿诺特或伯纳德·阿诺特擦肩而过,但此时他们彼此并不认识。

伯纳德比皮诺更悲观,在他看来,密特朗的胜利是一个悲剧。密特朗的议案打算使法国工业和整个银行体系国有化,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每年5周带薪休假,此外还要给大财团创设一个新的税种。伯纳德为这些举措感到惋惜,在他看来,这些举措完全不适应国家现状,也不符合企业家的利益,所以他很难相信这些措施能够实施。但是他失算了,身为总理的皮埃尔·莫鲁瓦将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大多数允诺一个接一个地付诸实施。让·阿诺特向儿子说过的话实现了:最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

对此,伯纳德选择了避难,他加入了当时移居国外的总裁的队伍,对左翼政党则保持着恐惧而敌视的态度。这种感情陪伴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然而他总是用经济的而不是政治的理由为自己辩护:“1981年呈现出的经济形势有着令人担心的方面,我想那个时候不适宜投资,而我又不愿意无所事事,所以想到国外看看。”他又在一次访谈中谈道:“我去了美国……因为法国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在投资前,必须要先看看密特朗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要说的是,密特朗是通过一项旨在激进地改变法国自由经济体系的预案而当选总统的。两年后,幸运的是,事实浮出水面,一切都平静下来。洛朗·法比尤斯成为新任总理,事态走上正轨。”此外他还强调:“我从来没有打算过最终定居美国。”

当时的美国,是一个刚刚从20世纪70年代末对越战败的麻木中诞生的新乐园。罗纳德·里根总统的自由主义改革刚刚开始,因此这一时期成为欧洲人越过大西洋进行投资的黄金时期。当时,1美元只能兑换5法郎多一点,所以到美国旅游的欧洲人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同时也很乐意在美国投资。

伯纳德来到了纽约,和妻子安妮、女儿德尔菲娜、儿子安托万定居在了城市北部的新罗谢尔,这里有很多的法国移民。他在长岛海峡买了一幢海边的地中海风格的别墅,并在享有盛名的洛克菲勒中心第46层开了一个写字间。

然而,这个年轻的企业家一个人都不认识,这时幸好法国银行家安托万·波尔谢帮他打开了局面,使他成为美国分公司的经理。他们之间很快就建立起超越业务上的关系,两对夫妇也经常往来。波尔谢夫妇向伯纳德介绍了他们所有的朋友和关系,有后来成为卡地亚总裁的阿兰·多米尼克·佩林,还有后来成为LVMH集团在奢侈品领域主要[2]竞争对手的历峰集团成员。通过波尔谢夫妇,伯纳德还结识了领导工业发展研究院美国分部的克洛德·格罗。

在美国期间,伯纳德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经常宣称:“在没有对美国进行研究的情况下,我们是很难被接受的……一个法国人要在那里成功很难。”

在这个时期,除去一点点的娱乐外,工作就是伯纳德的全部。他聘用了一支由毕业于里尔大学的法美混血儿迈克尔·伯克领导的小团队。在征得伯纳德的同意后,伯克选中了佛罗里达州。这个选择很明智,该州是美国房地产业的乐园。伯克在哈钦森岛发现了一块地,伯纳德考察后决定要在这里建一座高20层、拥有199间套房的大厦,在1986年交付使用,并为大厦取名为“公主”。这座大厦造价2100万美元,其中的1700万美元是向巴尼特银行贷款得来的,这是第一笔美国地方贷款。

然而,伯纳德和伯克都没有注意到,就在15公里外,一家核电厂正在吞云吐雾。而且,他们的建筑本身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房间太小,容纳不了美国人喜欢的大床,阳台过于狭窄,洗浴设施简陋,等等。此外,预案在总经费和劳方薪金之间发生了偏差,必须尽快做出调整。

随后,伯纳德雇用了法国人雅克·布里翁领导新的销售团队。伯纳德认为他从这个项目中获利300万美元,但一个合作者透露,这个项目前后共损失了350万美元。

与此同时,伯纳德的第二个项目也开展起来,即皇家森林和西棕榈海岸,依然在佛罗里达州。费雷内尔公司在这里建造了115套私人住宅,伯纳德预计可以获利650万美元,但由于利率浮动和总费用增加,利润锐减,不过伯纳德还是确认净赚了投资的5%。

与前两桩不同,伯纳德坦诚地承认他在第三笔生意“西谷椰子”这个项目上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实这不仅是困难,更是一次彻底的失败。这是一个建在棕榈海岸机场附近的住宅群,最先是由一家破产的德国集团发起的,伯纳德用1500万美元购买了这个项目。第一阶段的148套住宅投入建造,总花费达到650万美元,资金是完全通过贷款筹集的。伯纳德在一家保险公司买了保险,然而这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他又从一家小型地方银行——太阳银行获得了刚好可以完成第一阶段工程的资金。1984年,他把项目转让给合作者雅克·布里翁,而自己则必须应对佛罗里达州法院的司法诉讼,这使他损失了150万美元。布里翁为了完成项目,与瑞士合作者创建了一家新的公司,伯纳德却没有加入。于是,费雷内尔处于停滞状态,最终在第二年关张了。

对于这次的失败,伯纳德并没有感到意外,在他看来,在自己还没有树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的情况下在一个企业自由竞争的国家角逐,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曾对银行家朋友弗朗索瓦·波尔热·德·孔布雷这样说过:“费雷内尔、佛罗里达的经营和家族企业,这些都不是我所追求的。”2  经历千难万险入主布萨克

1978年5月,欧洲时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而伯纳德眼中的机会便源于此,虽然当时的伯纳德羽翼未丰,但他知道,机会来了。

当时,包括迪奥在内的布萨克集团属下的21家公司将接受司法判决,在此之前,布萨克一直靠国有银行贷款维持。疲惫不堪、无法控制局面的马塞尔·布萨克即将被除名,代之以能更好地重建集团的领导。巴黎贸易法庭任命维约四兄弟接管。

伯纳德·维约、安托万·维约、让·皮埃尔·维约和雷吉斯·维约是从一家生产绷带的小型家族企业起家的。四兄弟用了25年的时间,在纺织业和零售业建造了一座真正的帝国,旗下拥有廉价商场、康福浪漫和美丽女园丁三个著名品牌。他们不停地购置工厂、土地、楼房、公寓、停车场和森林,但在北方人眼里,他们就是暴发户,处在被同行蔑视的地位。布萨克和金字招牌迪奥一下子使这四兄弟在巴黎获得了名望,成为了受尊敬的人。随后,极富野心的让·皮埃尔·维约又在美国购买了科维特斯大型连锁商场,使布萨克一举成为跨国企业。

维约兄弟的接管使得布萨克集团迅速摆脱了困境,并在短短两年之内获得了6亿法郎的盈利,此时的布萨克集团已经不再是负债累累的企业了,其资产远远高出负债。然而,由于政治问题,维约兄弟陷入了法国政治混战当中。1981年选举前后,新任总理的支持者法国商业信贷银行总裁让·马克西姆·莱韦克拒绝给维约兄弟兑现近3亿法郎的支票,并公开宣布放弃与维约兄弟的商贸合作及对其的支持。由此,布萨克集团由形势好转重新回到了困境状态。不仅如此,新政府的社会党人还找出各种理由对维约兄弟提起公诉,这件公诉案瞬时间变成了法国商界最为引人关注的事情。这个时候,伯纳德将目光投向了布萨克集团。

身处美国的伯纳德一直在寻找一宗新的买卖能让他重新占领法国市场,但是在1984年的春天,当伯纳德的得力助手皮埃尔·戈德打电话把布萨克集团推荐给他时,他还是吃了一惊。

虽然布萨克集团给伯纳德留下的印象很差,但是他也十分清楚这是一家极具实力的公司,被维约兄弟接管之后正迅速崛起,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样的集团会步入此种境地。伯纳德的顾虑在于这家濒临倒闭、随波逐流的公司究竟还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它还有着3万名员工的巨大负担。伯纳德对自己公司员工的数量都是尽量精简的,怎么处置这些员工将让他头疼不已。除此之外,他还有着很多其他的顾虑,尤其担心如果自己收购布萨克会导致维约兄弟廉价抛售股票,这会使自己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自己的声誉也会遭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过,伯纳德不得不承认,他还是对布萨克集团产生了兴趣。他甚至觉得这一堆烂摊子中还有一些不错的生意,比如柔肤、康福浪漫和美丽女园丁,而且还有一块真正的金子——迪奥,它的大名响彻世界,只是在美国这个品牌还比较薄弱,而布萨克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真正打入美国市场。从此,伯纳德开始深入到这件案子中来,集中所有的力量,不过并没有暴露自己。他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莫里斯·比德曼刚好相反,他公开来到孔布雷的住处:“请在这件案子上给我机会吧,我是唯一可以使它摆脱困境的人。”

在孔布雷眼里,莫里斯是经常盘旋在陷入困境的企业周围的一只秃鹰,他吃光了自己碗里的东西会毫不犹豫地抢对方锅里的东西,是资产阶级的眼中钉。而且,莫里斯许下的为社会准备好工作岗位的诺言也一定无法实现。孔布雷是伯纳德的校友,也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伯纳德看起来也比莫里斯可靠得多,是一个不会违背诺言的人——虽然在这一点上孔布雷真的看错了。

在孔布雷的帮助之下,伯纳德获得了拉扎德银行的支持,身在美国的他一个月中有半月的时间都在巴黎推进这个案子。当年6月,伯纳德最终离开纽约回到了法国,见到了拉扎德银行的高层安托万·贝尔南并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当然,在知情人眼里,这种好感更像是骗来的。孔布雷在给伯纳德打电话报喜时就曾戏言:“你给安托万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你把他给骗了,他觉得你非常优雅……”伯纳德则报之以一阵大笑:“别说了,我可不认为这是他对我的计划感兴趣的原因!”

这个时候,伯纳德并没有掌握很高的胜算,因为他的对手都很强大。比如莫里斯·比德曼,比如前面提到的伯纳德·塔皮。但是,安托万·贝尔南却坚信选择伯纳德是拿到了一张王牌。于是,他亲自说服了好几个投资人支持伯纳德的计划,埃尔夫集团和道达尔石油集团各出4750万法郎,英国汇丰银行出资500万。一家神秘的黎巴嫩金融公司也成为伯纳德的支持者,这家公司出资4500万法郎。这些集团一共凑了4亿法郎,而这些钱都准备投资到一个负债累累的集团,伯纳德的个人魅力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番谈判之后,伯纳德收购了维约兄弟的股票,这也表明维约兄弟放弃了在布萨克的权利,使得伯纳德可以更加容易地接手。大众向这个年轻的房地产企业家投以关注的目光。在对计划的介绍中,伯纳德说:“费雷内尔集团计划承担起布萨克集团的未来,费雷内尔提出一个持续重建的解决办法,并保证会坚持下去。”

1984年11月19日,伯纳德与维约兄弟签订协议,这在金融界引起了一场风暴。塔皮要求政府撤销这一决定,他通过报刊进行反击:“伯纳德·阿诺特提出的4亿法郎的资金根本不够,要拯救布萨克最少要投入15亿。”伯纳德则在法新社还击:“我的重建计划从社会角度来看,比起塔皮和莫里斯提出的办法都更令人满意。”就在他们相互对峙时,赋闲一阵子的让·阿诺特很高兴地看到儿子登上了时事头条,并且亲切地鼓励儿子不要放弃,开始毫不犹豫地支持儿子。

这时的伯纳德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他并不是纺织业的行家,反对的声音也总是集火在这一点上。总统建议伯纳德找一个专业人员来打理问题部门,让人们相信他的解决方案。于是,伯纳德找到了朱利安·沙利耶,并且向他摊牌道:“如果您不接受做我的顾问的话,我就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沙利耶提出了以布萨克集团0.75%销售额(约1000万法郎)为佣金的条件,并且如果伯纳德想出售布萨克时他可以以低于其他购买人20%的价格率先将其买下。伯纳德接受了如此苛刻的条件,并从此拥有了最后一张王牌。

12月16日,伯纳德给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写了一封信,承诺“将集团延续下去,避免被摧毁”。而且,国家只要出资7.5亿法郎就可以重建布萨克了。这是个让密特朗总统都心动不已的计划,在经过一次协商之后,总统最终决定选择伯纳德。

由此,伯纳德成功入主布萨克,缔造了他在商界史上的第一个神话。仅花费4亿法郎就成为布萨克总裁的伯纳德引起了巴黎商界的巨大轰动,最初,人们质疑这个年轻人是否拥有承担如此巨大风险的能力,然而在3年后,当布萨克集团的市值将达到80亿法郎的时候,曾经质疑伯纳德的人所能做的只有目瞪口呆了。3 “幸运卢克”与“道尔顿四兄弟”

幸运卢克和道尔顿四兄弟是法国漫画中的著名人物,其中幸运卢克总是能在危急时刻逢凶化吉,而道尔顿四兄弟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一回,伯纳德便扮演了一次幸运卢克的角色,另有四兄弟恰好扮演了道尔顿四兄弟的角色。

1985年初,伯纳德成功入主布萨克,迈出了其辉煌征程的第一步。这个时候,伯纳德已经拥有了不计其数的公司,其中就包括巴黎的明珠——迪奥。虽然迪奥被伯纳德赞为“一个神奇的词语,它让人同时想起了‘上帝’和‘黄金’”,然而,在伯纳德刚刚入主布萨克的时候,迪奥却是让伯纳德最头疼的问题。

迪奥的前任经营者留下的债务如大山一般压在伯纳德的肩头,总额不低于36亿法郎。对于这些债务,伯纳德所采取的策略是放弃债权和延期付款。他请求债权人做出牺牲,理由是:如果清偿协定的提议获得投票通过的话,他将投入4亿法郎;而一旦被否决,公司就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按司法程序廉价出售。言外之意很明显:如果这样的话,债权人的损失会更大。

政府当然不想一下子削弱他们选出的人,于是就接受让布萨克在3年内分期付税5.54亿法郎的条款,而主要债权人的9.55亿法郎则可以在13年内还清。其余的无担保债权人借给布萨克21亿法郎,但是他们没有担保,也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力量,伯纳德承诺8年内偿清他们债券的60%,或者立即偿还15%。考虑到法国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两种方案几乎是等效的。

后继的措施也相继出台了。就在坐上总裁宝座的当天,伯纳德就签署文件,出售了博韦和圣康坦的两家工厂。这两家小工厂雇用了134名工人,主要生产被子和床罩,买家是一家国际毛纺公司。这就是伯纳德的第一批企业转让,随后他又卖掉了布萨克所有的业务,除了迪奥、廉价商场和康福浪漫——这远不是他对政府的承诺。事实上,他违背的不光是这一条,他在一年内就裁掉了2000余名员工。为了精简人员,伯纳德不断地将亏本的生意转让给那些想获取政府补偿的实业家。不仅如此,伯纳德还计划清除亏损企业和工厂,甚至是摆脱纺织业。

接手这些亏损企业的大都是伪实业家,他们可不是搞慈善的,他们想得到的是补助金、有价债券和最低价的股票,这是一大笔资金。伯纳德用来摆脱亏损企业的资金来自法比尤斯政府给予他的帮助。他的计划很清楚:“完成重建的必要损失达4亿法郎,必须由一项新投资补上。它能够弥补转让损失(2.5亿法郎)、重建补充费用(5000万法郎)和可预见的开发损失(1亿法郎)。这笔资金只有通过政府资助的形式实现,才能化解当前的不利形势。”

这样猛烈的转让最终引起了工会的注意,法国总工会认为“必须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转让、解雇、停产,而最终停止由政府给予集团的财务支持也迫在眉睫”。法国民主工联也猛烈批评布萨克领导“不负责任的可耻态度”。但是,工会的抗议并没有触动当局,政府在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暴露伯纳德在求助第三方清理集团中的责任,因为是洛朗·法比尤斯选择了伯纳德,从政治上讲,两人的命运已经连结在了一起。

在集团内部,伯纳德的做法获得了广泛支持:在1985年9月的股东大会中,有99.35%的人投票支持伯纳德有关缩减债务的提议。机敏的投资者在伯纳德雷厉风行的行为中嗅到了成功的气息,当布萨克旗下各个公司在1985年12月重新挂牌上市时,他们蜂拥而至,大量购入股票。在巴黎现货交易市场,阿加什·维约的40万股股票每股价格为400法郎,而一年之前仅为271法郎;在里尔,布萨克集团的股价由最初的每股16法郎上涨到了50法郎。投资者们不在乎布萨克集团的债务,而只关心公司创造的潜在剩余价值。1985年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实现了6.35亿法郎的盈利。

此时,维约兄弟的手中还掌握着公司16%的股份,因此伯纳德打算买下他们所持的52万股股票。不过,伯纳德的资金不够,只好向拉扎德银行求助,安托万·贝尔南回避了他的请求,谁愿意花那么大一笔钱来回购没多大用处的股票呢?于是,伯纳德又开始和里昂信贷银行接触,该银行开始了对他的长期资助。

1986年6月,伯纳德约见了维约兄弟,但是四兄弟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他们把谈判的起点定得很高,要以每股1140法郎、总价6亿法郎的高价出让自己所持有的股份。然而,伯纳德却指出,根据1984年的协议,每股的股价应为250法郎。艰难的讨价还价持续了两个小时,在此期间,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用尽了各种手段甚至不惜进行含蓄的威胁。最终,双方在当晚以每股760法郎的价格成交,也就是说,伯纳德为了这16%的股份支付了4亿法郎。

自此,伯纳德成为了集团中唯一的老板,并且他也没有和其他股东分享这16%的股份,再加上他自己在股市中额外收购的股份以及自己的子公司的份额,伯纳德总共持有公司51%的股份,从而将对公司的控制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再也不会放弃。

交易完成后,伯纳德立即将布萨克集团主要的公司阿加什·维约公司改名为阿加什金融公司,这家公司也使皮埃尔·戈德获得了“阿加什杀手”的称号。之后,伯纳德聘请了查尔斯·茹尔担任该公司的总裁,之后则由帕特里克·奈尔茨以及罗贝尔·莱昂接任。在为伯纳德工作的13年中,罗贝尔不仅表现出对资料和财务良好的理解力、控制力以及能够与公务员保持良好关系的能力,还能敏锐地捕捉到政府机构的各项意图。

这一时期,布鲁塞尔方面认为布萨克集团在1982-1985年间所接受的资金支持有问题。经过计算,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官员们认为布萨克集团接受了总额达到10亿法郎的资金援助。他们对其中的2/3可以既往不咎,这笔钱确实用于关闭工厂和减少产品生产过剩。然而,其余的3亿多法郎却违反了欧盟的自由竞争法,当布萨克集团濒临破产时,人为地延长了它的经营时间。因此,布鲁塞尔方面要求美国政府收回这3亿多法郎,而伯纳德对此并不认同,他坚持认为那部分政府注资是由布萨克·圣·弗雷尔兄弟公司接受的。虽然发生了这件事情,但伯纳德仍然不受影响,只不过他开始希望银行金融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能够消失。9月,他如愿赶走了这个委员会。

为了偿还里昂信贷的债务,伯纳德开始利用新的投资者的注资。他在阿加什公司36%的股份由费雷内尔公司持有,这家公司更名为伯纳德与合股人SA。随后,伯纳德建议一些金融家持有这家新公司49%的股份,主要股东是里昂信贷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以及法国安盟保险公司。最后,他着手增加5.3亿法郎的资本,而这完全是由新的合作伙伴认购的。这一大笔钱如愿进入了伯纳德的腰包,他也就可以偿还里昂信贷的债务了。而且,他依然拥有公司的多数股份。

1987年,伯纳德打响了他收购品牌的第一枪,他的盟友是被称为金融界海盗的雅基·勒泰特,雅基还是伯纳德与合股人SA公司的私人投资者之一。他们联合出击,使雷都这个牌子在股市消失了,其21%的资产很快易主。他们使用的是绿票讹诈和战略型转变并举的方式。所谓绿票讹诈源自美国,是指一个或几个投资人大量购买可能被公开投标叫价的公司的股票,再威胁将股票出让给其他潜在买主,从而使目标公司担心被收购,胁迫对方谈判使其以高价赎回股票。待雷都总裁帕特里克·波莱认清进攻者的真面目之后,立即投入了巴黎春天集团的怀抱,巴黎春天·雷都集团成立没多久,就被弗朗索瓦·皮诺纳入了旗下。伯纳德他们失败了,事后他承认:“我们做得太差劲了,准备得太晚,没能和帕特里克·波莱进行足够多的接触。”不过,他还是通过把手中的雷都股份转售给巴黎春天集团而赚得6000万法郎。

在配送领域遭受打击后,伯纳德又准备在奢侈品领域大展拳脚,这个选择有多成功无需赘言了,但在刚开始时他也遭遇了失败。伯纳德看中了一个收支不平衡的小型高级成衣品牌——特德·拉皮迪,这时候,国际毛纺公司也在觊觎它在费康的工厂。然而,在即将交易的最后一刻,伯纳德却拒绝在合同上签字。事实上,他已经快被报纸上的文章弄疯了,那些报纸一听到交易的风声就对特德·拉皮迪冷嘲热讽,这样的行动方式不适合伯纳德,他需要站得更高,瞄得更准。

20世纪60年代时,布萨克集团将迪奥香水出售给了酩悦·轩尼诗集团,就这样迪奥被一分为二了。伯纳德一直梦想着将迪奥重新整合到他的麾下,进而成为他的主打品牌。然而,想要实现这个梦想难比登天,因此,伯纳德决定将这个梦想先放一放,而先去为最为迫切的目标努力,那就是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高级成衣品牌。创建一个高级成衣品牌并非易事,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且在盈利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遭遇严重亏损的后果,如果不能够卖掉同一品牌的各类产品,如香水、化妆品、箱包等,想要单纯从服装上获取盈利很难,除了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外,还必须投入多年的经营与推广。总之,伯纳德知道自己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第三章上流社会的联姻:一切从LVMH集团开始1  围捕酩悦·轩尼诗

轩尼诗,这个诞生于1870年的XO品牌自从其一问世便得到了欧洲人的青睐,欧洲各国之间亲王的宴请往来、贵族们的聚会、富豪们的舞会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创建这一品牌的轩尼诗家族满载着荣光,享受着欧洲酒业至尊的兴奋与喜悦,在接到亲王贵族们一次又一次的嘉许与赞赏的同时,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轩尼诗会落入他人之手,并成为一个新公司——LVMH集团旗下的品牌。

没错,轩尼诗像许多其他品牌一样被伯纳德纳入了囊中,使其更有能力持续自己的扩张。千万不要将轩尼诗与布萨克划上等号,轩尼诗公司成立于1765年,最初从事干邑白兰地的生产经营,是首个使用玻璃瓶出口销售酒的企业,也是首个推出XO的酒业品牌,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一路所向披靡,想要将这样的品牌纳入到自己的旗下,伯纳德费了不小的力气,与他收购不堪负债的布萨克完全不同。

1987年6月30日早晨,路易·威登集团与酩悦·轩尼诗公司将要宣布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其爆炸程度如何,看看聚集在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的记者们就可以想见了,因为记者们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消息。伯纳德对此总是十分反感,然而,这一次伯纳德倒是希望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地点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能够吸引来更多的记者,因为他急切地想让世人知道这个消息,这个消息的发布对他来说太重要了,至少当时在伯纳德看来,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比此事更为重要了。

当国内外记者、摄影师将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大厅完全“塞满”之后,路易·威登总裁亨利·雷卡米尔(Henry Recamier)与酩悦·轩尼诗总裁阿兰·舍瓦利耶(Alain Chevalier)微笑着步入会场。细心的记者从舍瓦利耶的微笑中看到了一丝苍白与无奈,摄影师们顾不上去分析这两位大亨微笑背后的含义,只是一个劲儿地对着二人拍照,生怕错失了某个经典瞬间而与“最佳新闻摄影”或“普利策奖”擦肩而过。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不想因为报道与伯纳德有关的事情出现失误而被扣薪水或失去年终奖金。

雷卡米尔与舍瓦利耶在众多记者和摄影师面前稍稍站定了一会儿,两人依然面带微笑,然而这种微笑比刚进场时又多了几分严肃。舍瓦利耶率先发言,他并没有像大人物那样说些华丽的客套话,而是直截了当地宣布了一个被外界猜测而又无法确认的消息:路易·威登集团与酩悦·轩尼诗公司正式合并,公司合并后更名为:LVMH。

随后,舍瓦利耶恢复了大人物的腔调,他说道:“在高品质产品领域建立一家超级国际性企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与愿望。”

雷卡米尔紧接着表示:“我们两家企业的合作是开创性的,这将让我们向着更强大、更稳固的国际范围企业迈进。”

虽然这两位总裁表达的几乎是同一个意思,但是记者们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分析两人的表达方式上,他们见惯了大人物在重要场合将同一个意思以“举一反三”的方式说出来,早已失去了对这种“大人物公关话术”的兴趣,而让他们感兴趣的是“LVMH”。于是,他们争相提问,雷卡米尔与舍瓦利耶则以一贯的大人物姿态回答着记者的问题,描绘了LVMH集团的美好未来,并表示会将这个新集团打造成世界奢侈品领域的先锋,还列举了一些数据信息,比如新集团的市值达到了250亿法郎,年收益达到10亿法郎以上,等等。

显然,记者们对此并不感兴趣,而这两位总裁也不愿告诉记者更多的信息,这场发布会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路易·威登集团与酩悦·轩尼诗公司合并以及新集团的成立这一消息早已居于此前人们的“猜测排行榜”榜首,但是人们还是喜欢猜测被证实的快意。尽管这场发布会给了人们这种快意,但却没有让记者得到更多的猛料,不过记者们并不因此而感到失望,因为LVMH集团成立了。是的,LVMH集团成立了,还有什么能够比这个事情本身更具爆料性呢?

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的发布会结束了,记者们想要得到的新闻得到了,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然而在细心的记者看来,还有两个问题急需得到答案:其一,为什么舍瓦利耶在步入发布会现场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微笑带着苍白与无奈;其二,新集团的名字为什么叫作“LVMH”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字母的合并。

事实上,路易·威登集团与酩悦·轩尼诗公司的合并不像人们所看见的那样顺利,也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双方进行了充分准备,恰恰相反的是,路易·威登集团与酩悦·轩尼诗公司的合并决定十分仓促。而且,就在发布会召开的几天前,两家公司还明确表达了对对方的厌恶并否定了合作的可能性。

路易·威登集团与酩悦·轩尼诗公司的合并牵涉许多问题,首要的问题,也是两方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财产的分割以及合并后各自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