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状元系列教材·申论公考公选范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16:42:45

点击下载

作者:赵玲玲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考状元系列教材·申论公考公选范文集

公考状元系列教材·申论公考公选范文集试读:

前言

申论是公务员招录考试及领导干部公选考试的重要考查科目,一般占笔试总分的50%以上,考好申论是能否进入公考、公选面试的关键。

近年来,在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考生对申论有种“敬畏”情绪,不知道申论到底考查什么,甚至有些考生戏称之为“神论”。由此可见申论考试的难度,同时也反映了广大考生对申论考试的不了解。那么,申论到底能否有效备考,快速提高呢?这也是我们在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中一直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培训实践,我们认为通过训练,申论写作水平可得到有效和快速的提高,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知道”就是让考生知晓什么是好的申论作答,申论考查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做到”则是通过一定技巧和方法的传授,使考生能够写出好的申论。其中“知道”是“做到”的重要前提,不先“知道”就难以“做到”。本书基于让考生“知道”这个目的而编写,与其他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书是选取历年公考和公选考试中取得高分的申论文章作为范文,并站在阅卷者的角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方位、多视角地对申论考试进行分析。不仅告诉考生高分申论是什么,而且告诉考生面对申论题目如何思考、如何解答才能取得高分,让考生建立取得高分申论的思维方式和拥有实用的应试技巧,使考生立于不败之地。

本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同时请读者注意以下细节:

首先,本书适用于参加各类申论考试的所有考生,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省、市等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安招警考试,军转干考试,选调生考试,部分事业单位考试,等等;同时适用于具有不同层次的申论备考技巧及备考经验的所有考生。

其次,本书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真题范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历年真题范文”、“公考公选热点范文”三大部分。“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真题范文”部分选取的都是中央和地方历年公务员申论考试中高分考生的文章,有些甚至是“状元卷”。为了让考生更好地掌握申论备考技巧,我们还特别邀请了阅卷专家对每篇范文进行了详细批注,同时从总体上对文章如何取得高分做了总评,相信考生阅读后,能很快掌握申论应试技巧,轻松取得申论高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历年真题范文”部分选取了近年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中的高分文章,并对文章如何取得高分做了专家总评,使考生能短时间“洞悉”公选考试特点。“公考公选热点范文”部分则是编者在对近年来公考和公选申论考试命题资料、命题趋势的总结及分析基础上,选取适合进行公考和公选考试考查的社会热点问题所做的文章,这对考生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有裨益。

最后,考生在阅读本书时要特别注意,不仅要重点关注范文的行文布局、遣词用句、转折承接,还要着重学习范文的作答思路,也就是思维方式。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本书没有简单罗列繁杂的申论技巧,而是将历年公考和公选中的高分范文从阅卷者的角度做了详细批注和总评。不仅能让没有申论应试经验的考生快速掌握申论备考的真谛,同时也能让久久徘徊在申论“瓶颈”期的考生突破瓶颈,取得高分。由于篇幅所限,本书没有把申论考试常见的各类文体的写法一一讲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申论万能一本通》、《申论应试模板与习作点评》等公考系列教材。

本书虽然力图通俗化,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另外,本书还参考了一些相关资料,由于无法逐一查明出处,请原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为方便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编写组为广大考生提供以下服务:答疑网站:www.gwypass.cn;主编答疑电子信箱:gdth1234@163.com;主编咨询热线:020-85217183。赵玲玲2014年1月第一部分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真题范文第一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范文2014年国考申论范文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高分范文

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践,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中国,请停下飞奔的脚步

——放缓节奏,从容不迫地推进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眼改革开放30余年,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使人们活在“加急时代”,造成社会浮躁,导致社会心态失衡,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昆德拉认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心理感受,我们需要放缓节奏,从容不迫地推进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打造发展升级版中国。(首段能紧密结合原材料反映出来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导致心态失衡的社会问题,开门见山地提出主题,值得借鉴。)

一如国内一项调查显示的,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以心理焦虑和精神障碍为代表的亚健康现象日益突出。学习忙、工作忙、身体忙、心理也忙,人们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社会充斥着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且可能导致社会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纵观社会生活,白领跳槽频繁,蓝领得不到休息,从富士康的绝望一跳,到厦门BRT的夺命一燃,一些社会成员的心态失衡导致的社会代价越来越大,加剧了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影响了国家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第二段引用富士康、厦门BRT等原材料的案例,深入分析心态失衡的危害性,并上升到影响国家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这一高度,符合申论作文要求。)

记得“7·23”动车事故发生之后,一位媒体人曾经发出这样的呼唤:“中国,请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这实际上是在提醒,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应当将社会心态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度,让人民在发展中拥有自我实现的机会,心态变得积极开阔,姿态变得从容优雅,社会变得文明、安全、和谐。

在昆德拉祖国的首都布拉格,人们习惯在音乐与读书中陶冶心性,度过闲暇;在他国籍所属的法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假日,据称一年多达186天。这些发达国家的人民拥有与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缓慢从容,正是社会高度文明的表征。(第三、四段承接上段以“7·23”动车事故、媒体人的评论以及昆德拉祖国的首都布拉格人民的生活作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继续深入论述主题。)

我国要打造的发展升级版,绝不能再是片面的经济发展、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总体战略上要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协调同步,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机会公平;在具体作为上,要提高以正确价值观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与人们心理调节的能力,弘扬主旋律,唱响中国梦,宣传各个领域的“最美”典型,释放正能量,引导人们将个体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之中;在社会工作层面,要鼓励各类专业机构和社会志愿者为公众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服务,疏解心理压力,排遣精神苦闷;同时,在国民福利层面,也要采取扎实的举措,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保障劳动者假日福利的实现,努力让社会的节奏慢下来,让人们拥有发展自我的条件与空间,实现社会氛围宽松公正,个体自在有为,人人有余暇品味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成果,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此段在上文充分论述的基础上,紧扣原材料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对策。)

昆德拉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生活在别处。每一个人的此处即是他人的别处,是他人憧憬的地方,在他人眼里很美的地方,我们自己却浑然不觉。从本质上说,一种美好的生活既有物质的“此处”,亦有精神的“别处”,那些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更多是来自精神层面。把“此处”和“别处”的构建统一起来,放缓节奏,从容不迫地推进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中国发展更均衡,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专家总评:

该文结构完整,首尾呼应,论述翔实,分析透彻,语言简明凝练。特别是作者始终能围绕“放缓节奏,从容不迫地推进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紧扣原材料展开论述,值得借鉴。但由于考试时间紧迫,中间论述不够充分,对策段落稍显仓促,整体感觉主题略显不够集中,该文的得分可以达32~35分。2014年国考申论(地市级)高分范文

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创建幸福美满家园(标题:符合题目要求,能抓住题目中的“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这句话进行审题作文,立意新颖明确。标题使用对仗句,尽显公文事务语体风格,值得借鉴。)

心理健康与否是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成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日益深入,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诚信缺失、心理问题频发,限制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正确面对幸福缺陷,解决民生问题,创建幸福美满家园。(首段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符合申论要求。)

从正面看,心理健康是我国向更高级文明迈进的关键。从国际看,世界精神卫生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的认识,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而我国不断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和建立专门机制,为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反面看,心理问题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微观看,心理问题会导致金钱“焦虑”、心理患疾、诚信缺失等问题,影响人格发展;从宏观看,心理问题会引发极端行为,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分析问题部分能结合材料,从正反面两个角度来阐述心理健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较为全面。若能适当结合材料列举一两个案例就会使说明更加翔实充分。)

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进而创建幸福美满的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推进相关立法工作是基础。《精神卫生法》对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等作了详细规定;各省市、自治区也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规章制度,从法律上规定由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给予支持,将心理治疗纳入依法的轨道,保障社会心理调适系统的建立。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疏导机制是核心。建立免费的心理急救热线,关键在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建立严格的心理咨询机构准入标准;建立校园和社会团体齐抓共管的心理调适体制和机制。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是必要手段。引导教师树立榜样,在教学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挖掘前人的感人经历和精神财富,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品格。

此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结合社区、企业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推出卫生专版,刊登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和知识普及面。(解决问题部分四个段落,能从立法、疏导机制、教育、宣传四方面进行论述,措施较为具体可行,符合申论要求。但模板痕迹有些明显,论述时没有结合原材料的案例进行论述,对策部分略显苍白无力。)

综上所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创建幸福美满家园,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坚信: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建美好家园,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修改后的结尾:综上所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创建幸福美满家园,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人最有朝气、最富于梦想,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我们坚信:以这样的期许砥砺自己,突破心中的障碍,将自身追求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奋斗之中,我们一定能随着人民普遍幸福而拥有充实美满的人生!专家总评:

在时间仓促的考场上,考生能写出这样一篇扣题准确、结构完整、首尾呼应、论述较为充分的论文实属难能可贵!但论述时没有结合原材料的案例展开,对策、原因分析及结尾部分,都有模板的痕迹,政治高度也略显不足,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该文的得分可以达30~32分。2013年国考申论范文2013年国考申论(副省级)

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情感,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800~1000字。【范文1】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承续中华民族文化

被誉为“民间文化的抢救人”的作家F在看到雄浑壮阔、原始古朴的贺兰山岩画后,感慨良多,并留下“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题词警醒后人。当千古岁月逝去,伟大的先人们却为我们留下了“能言”的各种文化瑰宝,这些文化瑰宝不仅包括“有形之宝”,更有“无形之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能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民俗文化“活”起来。真正的艺术在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来源。但纵观中国当下的社会形态,无论是传统婚礼习俗,还是地方戏曲、皮影戏、剪纸、刺绣等各种乡土艺术,都已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外来文化。在各地泛滥的“仿古潮”中,大肆夷平历史故地,无情摧毁传统民居,斥巨资打造形象工程,生搬硬套虚假民俗和人物。这些对原有城市乡镇的破坏和重建,是对历史文脉的割裂,最终形成毫无生气的千城一面。拯救民俗文化,应重其内涵发扬,在融入生活、融入城市中焕发生机,在群众的记忆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要注重修炼内功。官员为了政绩指标,不遗余力“申遗”成功,之后却浮于表面,忽略“申遗”后的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有完善细致、科学合理的保护体制和建设规划。这就要求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要只做“面子”工程,还要做好“里子”建设:要完善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遵循;加强对违规拆建、盗窃文物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财政和人力投入;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大力号召全民保护,做到人人爱文物、人人传精神。同时,还要学会去粗存精,摒弃陋习,留其精华。只有练好扎实的“内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温家宝总理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积聚了一个民族的优秀智慧和高超技艺,应是“前世之宝,后世宝之”。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续中华民族文明,构建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国!

专家总评:

本次副省级申论要求围绕“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带来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通过分析给定资料,我们可得知材料反映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问题。本文副标题直接提出了这个论点,并在首段明确中心论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能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二、三段结合实际和原材料,提出两个分论点,最后引用温总理的名言再次点题,全文结构清晰、完整,论述充分,观点鲜明,语言流畅,值得学习和借鉴。【范文2】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经济的飞快发展让世人震惊。然而,对经济数据的片面追求,我们似乎已经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文化财富在悄无声息地流失,因此,对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造成文化财富流失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莫过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适应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从而忽略了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再加上外来文化冲击,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血脉的重视就更加淡漠。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官员对文化的曲解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成了一些官员提高政绩的砝码,不惜斥巨资粗制滥造仿古街。还有些地方政府只注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注重申报之后的科学保护,文化财富的流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流传下来的活的文化形态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传承着我国数千年的古老文化。了解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走向明天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因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活的文化形态永远存活下去,让我们的民间文化万古长青。为了对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我们必须从以下三点着手:

首先,加大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地方政府要建立一批以上海豫园、芙蓉镇等为代表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和景点。既保护了地方珍贵的文化遗产,又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使我们的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社会,体现出极高的应用价值,这样还可以为地方财政带来可观的收入,并用之于建设更多更好的现代化博物馆等公益场馆,以提高市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保护意识。

其次,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盗墓和贩卖文物等非法活动,并建立相关管理单位和文物保护协会,全面指导与监督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等工作。

最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政府和专家的事情,还需要全民共同的参与,大力宣传全民保护思想。同时,要通过媒体和举办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推介,并且培养一批民间艺人,以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石,当岁月不断流逝、脚下的道路不断向前,只有文化能够记载我们的历史、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着我们历史的记忆走向灿烂的明天!专家总评:

本文从文化遗产这个主题入手,对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论述。开头简明扼要,直接表明观点,然后对造成文化财富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对策有可行性。要注意的是,对策论述部分可以再结合材料展开,这样会更全面。结尾点题,首尾呼应,全文结构完整,但应该注意,过渡段要简洁,太多内容容易喧宾夺主,没有主次。2013年国考申论(地市级)

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范文1】

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精神的纽带,文化是一个影响世界的软实力。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精忠为国、崇仁尚义、锐意创新,无一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举世瞩目,文化繁荣蒸蒸日上。2012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了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规划,中华文化必将再现辉煌。

悠久的文化让我们自豪,但是面临的文化挑战形势日益严峻:文化逆差致使外来影视冲击着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兴互联网媒体中文网站少之又少,各种招录中过分强调英语硬件,让许多年轻人的汉语学习不断被边缘化。种种现状警示我们,拯救汉语文化,肩负起中华文化推陈出新、走向世界的重任时不可待,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传承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精神。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有世界影响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多民族共同融合的过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只有展现民族魅力才能发扬光大,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北京牛街的改造被称为文化一条街就是证明,越是国家发展越是建设国际大都市,越要保留民族特色;法国文化部门为了让世界各国了解其文化内涵,不断挖掘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需要抛弃那些过时的、封闭的、迷信的糟粕,需要在发展中创新,这样中华文化的传承才能更具民族性,更具包容性。

敬畏语言,维护汉语的纯洁性。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只有保持本民族的语言,维持语言的纯洁才能让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现在,汉语学习被边缘化;外来语的过度使用严重污染了语言环境;网络语言在年轻人当中受到追捧,正在不断消解着汉语的尊严和韵味;面对汉语学习环境的困境,我们应该像法国人保护法国文化那样,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如规范汉语使用,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不断营造国人热爱汉语、保卫汉语、尊重汉语的良好环境。

积极对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力。孔子学院让世界上百个国家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益处;奥运会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和”精神记忆深刻;茶道文化、功夫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只要我们不断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中国的良好形象就会得到世界各国的赞美。

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必须从民族的内涵入手,必须从日常使用的语言入手,必须在对外交流中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文化的精神才能从个人上升到国家,从国内延伸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力才能越来越大,大放异彩!

专家总评:

首段开头采用排比句,起笔不凡,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论题,明确有力,很好。第二段紧密结合原材料进行原因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的原因一一对应提出对策。最后再次点题,顺势结尾。全文结构明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论述充分,值得借鉴和学习。【范文2】

让中国文化大放异彩

幽香淡雅的一壶清茶,行云流水的一纸词赋,韵味十足的一腔京剧,端庄优雅的一袭旗袍……这些文化浓郁的物件如今越来越成为外国游客的青睐之物。而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对这些东西却漠然无视甚至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痛心,故而让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再次大放异彩,是势在必行的。(提出问题)

中国文化魅力无穷。中国文化是五千年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不断融合和对外交流中逐步形成和积淀的,是我们精神世界里无法言说的那种留恋和回忆。中国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文物建筑和风俗习惯等,每一项都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博大精深。四言的《诗经》让我们感受到几千年前的爱情倾诉,汉赋的铺张渲染让我们感受到汉世的恢弘与大气,更有那唐诗宋词和元曲,或凝练,或悠扬,或市井,每次品读总能找到心灵的共鸣;辉煌的故宫、雄伟的长城、人景合一的四合院是中国文化在建筑上的不同体现;昆曲、刺绣和皮影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用智慧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更有传统婚礼的仪式,更多地体现了我们的精神寄托。(分析问题一)

中国文化在本土的没落亦令人心忧。外来节日冲击着我们的传统习俗,传统的节日正在被过分商业化;英语的过多使用和招录时的硬性要求,使得汉语学习越来越被边缘化;美国大片、薯片和计算机芯片让我们的生活正在被“西方”左右,汉语的网络表达过多的是接受而非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商品名称洋化,人名西化,高楼大厦用英文名……中国文化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同时,国内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传统建筑毁坏强拆,存在于民间的艺术正在不断消失……中国文化的衰落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候,文化的负面影响不仅牵扯到经济,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们民族的复兴。(分析问题二)

中国文化的重生迫在眉睫。文化的重生是民族的责任,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之付出努力。首先,要保持民族的纯洁性。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这块黄土地密不可分,是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多民族的集中融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次,保持汉语的纯洁性,汉语作为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我们把思想行动传递给世界的最强音,字正腔圆,掷地有声,值得尊重,值得自豪,只有让汉语成为世界的语言,才能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我们中华文化。最后,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外交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正如法国扩大其文化影响一样,应该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以及发挥文学艺术的作用,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焕发出独特的魅力。(解决问题)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凝聚力的支撑。面对新的世界变化,只要我们继承优秀文化,汲取其他民族的精华,中国文化一定会大放异彩。(呼应开头,再次点题)

专家总评:

本文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中心明确,全文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来论述,逻辑层次清晰、全文行文流畅、文字优美,特别是开头的一段排比句文采斐然,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值得借鉴。【范文3】

让中国文化大放异彩

随着霸权主义国际的文化不断侵入,中国文化的形势岌岌可危,洋化现象日益严重,而中国文化不断被忽略和漠视,所以,让中国文化大放异彩,势在必行。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力。自华夏开初以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杰,有数不胜数的历史典故,有流传百世的文化遗址,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文化激励着我们坚强不息,永不止步。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拥有不同的语言,来自不同的区域,我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和谐相处,中华文化也让我们和海外同胞以及港澳台的人民心系在一起,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战斗力。当列强侵占我们的祖国,破坏我们的家园,强迫我们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的时候,我们中华儿女上下一条心,不畏惧敌人的枪林弹雨,把列强从我们国家、从我们领土中赶走,体现我国顽强的战斗力。

在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今天,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民幸福感,建设亿万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离不开中国文化建设。鉴于此,要让中国文化大放异彩,必须谱好“四部曲”:

第一步,继承。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普及中弘扬,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统节日文化等资源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特色。

第二步,建设。要立足基层,致力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资源向城市社区、农村村镇倾斜,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三步,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一批具有乔布斯式的敢为人先精神的文化创新先锋,一批李安、莫言一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师,创新中华文化的内涵形式与产业形态,打造出更多传世精品。

第四步,输出。要把文化交流、文化输出与文化知识产权、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打破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威胁,切实将“四大发明”以及新时代的文化成果保护好,并推广到世界各地,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为了让中国文化立足于世界不败之地,我们更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消除当前文化领域的种种乱象,让古老中华文明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沐浴文化多样性的明媚阳光!专家总评:

首段通过指出中国文化现状,直接引出论点,简明扼要。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的意义,最后提出对策,并紧密结合材料,针对性强。结尾部分再次点题,首尾呼应。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明了,阐述到位,值得学习。2012年国考申论范文2012年国考申论(省级)

给定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范文1】

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好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致李老太太伤情严重,对此,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其经济赔偿却遭对方家属四次坚决拒绝。这一动人故事折射出的是社会公德之美,它犹如一股清泉,浸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态势,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道德范畴内的问题却屡屡出现,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以教育为根基。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道德为代价,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与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唯有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全社会都要讲公德,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加强道德榜样的宣传,辩证吸取中华传统道德精华并去其糟粕,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提高中华人民的整体素质。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相信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大力提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之花必将灿烂绽放,吾国必将长治久安。

专家总评:

文章以崇德重德、尚德倡德开篇,引出刘女士的例子,彰显德的美好。继而谈到当前“德”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教育、法律制度、个人三个方面深入阐述如何破解“德”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康德的话照应全文,顺利结尾。全文层次清晰,对策明了具体。【范文2】

发展在于明“德”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美德是整个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发展在于明“德”,是历史明鉴。普通农妇刘女士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回村途中遭遇车祸,导致李老太太身受重伤最终不幸离世。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经济赔偿,但李老太太家属四次坚决拒绝,这一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善良、质朴、友爱、团结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力量,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发展后劲。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道德建设不仅是国民素质的标准、民族兴旺的关键、国家强盛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明“德”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用好道德这条准绳,必须正视“德”在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发展在于明“德”。道德水平历来是衡量国民素质的标准,德才兼备是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欲的不断膨胀更是彰显了明“德”的重要性。明“德”,是获得尊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民族发展在于明“德”。“德”不仅是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是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思想准绳。孔融让梨中的谦让、孟光梁鸿举案齐眉中的和睦、乐羊子妻断机劝夫中的深明大义,无不彰显重“德”的中华民族精神。明“德”,是历史赋予中华儿女的使命,是弘扬和发展中华精神的必要要求。

国家发展在于明“德”。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国际盛事在我国成功召开,优秀的志愿服务彰显我国良好的道德建设基础,使得全新的中华风貌打动了全世界,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地位。明“德”,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社会发展在于明“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广泛存在,层出不穷的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更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自律和他律是良好社会秩序得以保持的基础,加强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明“德”,是保障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普通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的故事每天都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上演,激励着我们以德树己,要求我们以德律他。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同心协力,以明“德”贯穿发展始终,必能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构建和谐精神家园,为百姓的幸福生活,为国家的强盛富足,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夯实基础。

专家总评:

文章以明“德”开篇,引出刘女士的例子,彰显德的美好。继而引用温总理的话引出明“德”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个人发展、民族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四个方面阐述明“德”的重要性,最后再以刘女士的例子照应全文,顺利结尾。全文层次清晰,层间联系紧密,但是如果能够对“何为明‘德’”加以阐述,同时选择一些更为精炼、更具针对性的话语对个人、民族、国家、社会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则效果更好。【范文3】

加强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真善美”

儒家主张的“性善论”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主流,《三字经》中也提出“人之初,性本善”。当前,中国又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建立良好的文明风尚。由此可见,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管社会发展面临什么困难,都不应停止追求“真善美”的步伐。

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仍然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如食品安全存在诸多隐患,媒体进行谎言炒作,医德、师德、官德的缺失,大大损害了社会的诚信系统。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该看到,道德失范只是少数现象,整个社会的文明风尚仍然是好的,正在涌现出汩汩“真善美”的清泉。

面对汶川地震,面对奥运会、世博会,为了祖国荣誉和同胞生命所发扬出来的志愿精神,撼动人心,也是“真善美”精神的最好诠释。我们身边也不乏奉献余生的“最美教师”,舍身救儿童的“最美妈妈”、“托举哥”,以及献出生命的“最美司机”,他们的善与美,永远在我们的民族精神里绽放。我们还看到,当前许多明星、公众人物也热衷于慈善事业,甚至有些人提倡“裸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不仅用特殊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中华民族“真善美”精神增添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真善美”精神得到广泛传播的同时,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道德教育,使这种精神能够薪火相传。针对不断涌现的“真善美”事例,应大力进行宣传,由媒体进行报道,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人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并应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鼓励,慰藉他们善良的心灵。另外,有些城市组织了“给陌生人敲门问好”等活动,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爱心,改变陌生人之间冷漠、提防、麻木不仁等不良风气,这种做法为我们宣扬“真善美”精神提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路。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城市的做法,将“真善美”精神蕴含在城市精神中进行大力宣传,如北京精神中的“包容、厚德”即体现了“真善美”的精神实质,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式。“真善美”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精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种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专家总评:

文章以“加强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真善美’”为题,但开篇时并没有谈到道德教育,入题较慢;在接下来的阐述中泛泛而谈,缺乏说理的层次性与针对性。【范文4】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构筑和谐社会

放眼望去,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古有孟光梁鸿举案齐眉中的和睦,乐羊子妻断机劝夫中的深明大义;今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老师张丽莉,最美路人周冲,他们是我们民族沉默的脊梁,正是有了他们,让我们对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下社会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当下我们应着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社会进步的效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缩减经济运行成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注重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掀起学习热潮。学校要教书育人,从小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榜样,树立榜样,争做榜样;在工作中,党组织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社会中涌现出的榜样事迹,不断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方法。

正面宣传。媒体要利用好自身的特点,发挥专长,宣传先进事迹,做好舆论引向工作,宣扬正确的价值观。正是有了媒体,《最美人物》中的人物事迹才能被大众知道并得到认可;也正是有了媒体,百姓才能知道《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的事迹。

完善机制。当“最美司机”吴斌走完最后的人生旅途时,他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是他们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社会的认可,他们更加需要完善的善后机制。当“最美路人”周冲拿过政府授予的奖状及奖金时,我们应该提供的不仅仅是这些,而更应该是一份受用一生的保障。只有这样,未来的英雄才不会畏首畏尾,未来的英雄才会不断涌现。

加强立法。立法的完善使公民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使公民在遇到有困难的人时,不必思前想后而是果断救助;使公民在做完好事后反而被冤枉时,不必委曲求全。2010年9月20日,我国正式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的权利有了保障。

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曾说:“不仅依靠经济的增长,还依靠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和道德的力量。这样一个国家,是谁也战胜不了的。”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筑社会文明风尚,我们国民的素质会不断提高,我们会以更大更有力的步伐迈向未来。专家总评:

文章以中华民族的“脊梁”开篇,让人看到了社会的美好现象。继而引出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接着从教育、宣传、机制、立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最后以温总理的话照应全文,顺利结尾。全文结构明了,层次清晰。但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过渡过程中,过渡句“我们应该看到,当下社会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使用显得较为生硬,如果能略为提及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则衔接更为合理。2012年国考申论(地市级)

给定材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总字数800~1000字。【范文1】

天变不足畏 安全当先行

──让经济社会运行更安全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灾难相伴、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到2011年的日本福岛地震,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愤怒,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所说,只要我们意识到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最大,时时保持警惕,预想到所有的可能,并相应加强安全规划与防护,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天变”就不足畏,并且会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安全的驱动力。

2010年S市的公寓火灾,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安全防护不足,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对事故的防范则考虑不周、投入不够;二是法律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工程建设和维修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三是技术保障欠缺,救援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需要,影响救援的速度和效率;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淡薄,市民自救互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扩大了事故的危害。

我国古训有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预防灾难和事故应从“预”字着眼、“防”字抓起。如果庞培人对火山喷发有足够的预见力并有相应的防护设施和防范措施,也许一代名城庞培就不至于被火山熔岩吞没;如果S市在高层建筑的规划上科学谨慎,在安全防护上舍得投入,对市民有相应的应急训练,也许公寓火灾的后果不至于如此惨重。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真正从事故教训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安全前行。

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必须把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思想认识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当前国情,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其次,在安全文化上,要学习发达国家“生命至上”的观念和做法,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安全技能观的宣传教育,营造尊重生命、尊重法律的文化氛围,普及安全知识,定期开展应急避险训练,切实提高公众自救能力。再次,在资源整合上,要将安全防护措施融入城乡建设规划中,大力促进公共应急资源整合,构建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建立协调有力、运作顺畅的机制,打破条块分割,把各个行业的专业救援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维护公共安全的强大合力。最后,在法律执行上,要加强执法和监管,确保法律制度的落实,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严格依法操作,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从源头上熄灭灾难和事故的火星。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谋划好安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专家总评:

文章层次清晰,但是在阐述过程中重点不够突出,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范文2】

多难兴邦

——灾难也是财富“多难兴邦”——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温总理语重心长地道出了灾难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正是一部与灾难相伴、与灾难抗争的历史。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不能阻止灾难,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灾难,积极预防灾难,妥善处理灾难,灾难也将变成财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

引起灾难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对于大自然的愤怒,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绝不能坦然接受;对人为的灾难,我们更应该注意防范。

加强灾难管理,变灾难为财富,还需要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制度为先,以管理好灾难为推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正确认识灾难是做好应急管理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先行一步的理念,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各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功能,加强抗灾救灾资源储备,重视社会团体的自发救援力量,建设好政府部门、社区、社会团体一体化抗灾救灾管理体系。

坚持科技引领,以预防好灾难为推力提升预警技术水平。气象部门、地震部门等自然现象观察部门应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灾难预测水平。应急办要充分运用便捷通信手段,通过手机短信、微博等更广更宽更快的渠道及时传达灾害信息。

坚持建设为主,以应对好灾难为推力突出加强“技防”管理。要搞好灾难管理“金刚罩”建设,加大投入,重视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救援力量建设,全面整合公共应急资源,打造好消防铁军、医疗卫队,全方位提高灾难公共救援水平。

坚持意识防范,以处理好灾难为推力,坚持狠抓“人防”工作。全面提高民众自救能力,提升整体紧急避险成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和专题“安全教育”活动,强化民众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定期落实防灾演练,确保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要注重安防人员专业性培养,提高安全设施保养和维护水平。

坚持惩防并举,以防范好灾难为推力,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确保安全工程招标透明化,强化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全力解决问题,坚决打击偷工减料、制假造假现象,积极动员民众力量,对安全建设实施全面监督。

科学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坚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容。只要我们做到“伤后知痛”,落实好灾难管理,努力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必能真正实现变灾难为财富,以灾兴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安全和谐、健康发展开创崭新局面!专家总评:

文章以“多难兴邦”为题,开篇进行照应,引出“灾难也是财富”,继而对灾难原因进行分析,接着阐述如何才能变灾难为财富,最后以科学发展的内容照应全文,顺利结尾。全文结构清晰,层次明了,如果在个别地方能够注意措辞则更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