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足智多谋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00:51:17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足智多谋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足智多谋故事试读:

前言

智慧是力量,智慧是财富,智慧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每个人都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故事教育我们,我们听着故事成长;故事鞭策我们。我们看着故事奋斗,故事也在提醒我们,我们讲着故事自察。

故事就像一幅画卷,把干瘪的道理加以润色,有时浓墨重彩,有时淡若浮云,有层次、有宽度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从故事中获得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实在是件再聪明不过的事。

当你在茶余饭后,休憩之时,轻松的阅读,有一份新鲜的感觉、愉悦的享受,不知不觉当中,也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启迪青少年的千万个智慧故事》共分十册:

1、启迪青少年的100个中华智慧故事;

2、启迪青少年的100个三十六计故事;

3、启迪青少年的100个斗智斗勇故事;

4、启迪青少年的100个智勇双全故事;

5、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足智多谋故事;

6、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能言善辩故事;

7、启迪青少年的100个侦探推理故事;

8、启迪青少年的100个明察秋毫故事;

9、启迪青少年的100个料事如神故事;

10、启迪青少年的100个出奇制胜故事。

愿青少年朋友都能从中受益。

本书由竭宝峰任主编,齐放、贾秀娟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蒋家辛、孙勇、刘琳等同志。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

诗讽乡绅

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一生写诗千余首,其诗雄奇奔放,瑰丽绚烂,飘逸神妙,把我国古代的诗歌作品推向了高潮,对后世和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被后人尊为“诗仙。”

李白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不到10岁就名闻家乡。14岁时,李白来到南浦(今万县),当地有个胡乡绅,恃才傲物,他想考一下李白的才学,就出了一个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邻)水。”这个上联含有三个地名,因此是一个很难对的上联。

谁知李白随口答道:“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这个下联也是三个地名,对仗甚是工整。

李白诗作得好,酒也喝得多,胡乡绅很嫉妒,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叫众人观看。那画上有个老神仙,怀抱大酒坛,睡在山崖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胡乡绅以画为题又出了个上联:“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胡乡绅本想借联讥笑李白,谁知反被李白针锋相对嘲讽了一番。堂前众人,一看胡乡绅肥胖如猪的那般模样,不禁一齐捧腹大笑起来。

胡乡绅不由怒火中烧,想伺机报复。酒席散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里有几只小鹅浮在水上,便借题发挥对李白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中自然明白胡乡绅的用意,顺势向池塘中扫视一眼,恰好看见一只乌龟伸出头来,便应声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众人听了,望着直瞪眼珠的胡乡绅哄然大笑起来。

顾盼设计

从前,有个叫顾盼的孩子很聪明。一次,村子里的两个地痞神秘兮兮地将他叫到跟前,斜着眼睛对他讲:“大家都说你挺聪明的,你能猜得出我们下的这盘棋谁输谁赢吗?猜对了,我们赏你一个苹果;猜错了,你让我们两个各打十下屁股。怎么样?敢吗?”两个地痞说完捧出一堆苹果放在石桌上。

顾盼猛吃一惊:我猜甲赢,甲有意输给乙;我猜乙赢,乙有意输给甲。今天要是和你们打赌,不是要白白挨这两个混蛋一顿打?

他想了一下,灵机一动,马上答应:“好吧。”当场铺开纸,一边写一边念念有词:“甲赢乙输。”说完,笑眯眯地瞅着甲、乙两人。

果然不出小顾盼所料,刚开局不久,甲就连续不断地把车、马、炮送给乙白白吃掉,甲兵败如山倒,给乙“将”住了。甲回头一瞥顾盼:“看清了吗?快去弄块竹板,让我们打你的小屁股吧!”

顾盼不慌不忙回答:“别忙,我猜的准呀。”他摊开纸,指着上面四个字念道:“甲赢乙?输!”说完调皮地拣了个大大的红苹果。

甲和乙气得目瞪口呆,下第二盘要顾盼再猜。顾盼嬉笑道,仍旧写上“甲赢乙输”四个字。

这一回棋,甲假装下得很认真,一会儿,乙便认输。甲洋洋得意地开口:“顾盼,这回该服输了吧?”“不,你们输啦。”顾盼指着那张纸,大声念道:“甲赢,乙输。”念完甜甜地又吃了一个苹果。

甲和乙气得高声嚷嚷:“好,咱们再下最后一盘。不过,这次你要是猜错了,要让我们每人打五十大板,不许叫痛!”

顾盼将那张纸一扬:“好啊,我还是这四个字。”

一会儿,甲乙两成了和局,马上推开棋盘,一同站起来高喊:“小家伙,乖乖地贡献出你的屁股吧!”

不料,顾盼爆发出一患银铃般的脆笑:“这个结局,我没猜错啊。不信你们看这四个字:甲赢?乙输?就是说,甲也不会赢,乙也不会输,你们两人下了一局不分输赢的和棋。看来,我还要谢谢你们贡献的第三只苹果了。”

隔河尝果

有一年秋天,梁山好汉鲁智深被官府兵连日追逐,迫不得已,逃进荒山野岭,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大片树林,花红叶绿,果实累累。鲁智深快步朝那树林奔去,却不料被一条长长的小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河面虽不很宽,但水深见不到底,两岸陡峭,荆棘丛生。鲁智深只能望着对岸果树干着急。

鲁智深看到对岸一群群猴子在树上爬上爬下,美美地饱餐果子。突然眼珠子一转,拾起小石块,向河对岸那些正在吃果子的猴群砸去。顽皮的猴子便学起他的样子,纷纷采下果子当石块回敬他,鲁智深哈哈大笑,拾起满地的果子,吃了个饱。

姬昌继位

西周的最早创始人叫古公父。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名昌,因季历继位后,被封为方伯,其封地周国位于殷都的西北部,所以昌又称西伯昌。

古公父的三个儿子都很谦恭有礼,兄弟间关系友好亲密。当古公父提出拟立继承人的时候,老二和老三共推老大为继承人。但是老大自知不如两个弟弟有才,不是当君王的料,急忙推辞说:“论德,我不如二弟上敬下爱;论才,我不如三弟运筹得体;我当哥哥的,支持和帮助两个弟弟做点具体事还可以,但万万不能当君王。”

老二老三再推老大,老大仍不肯。

对此,古公父又喜又忧,喜的是三兄弟互相谦让;忧的是究竟立谁又难下决心。就在这时,他看见自己唯的一小孙子昌微笑不语,就问道:“你说说看,他们三个谁能继位?”

昌收起笑容,像大人一样郑重其事地说:“红花好看,靠绿叶衬着;鸟儿能飞,靠左右两翅。大伯父身为长子,理应为君,加上二伯父和父亲这绿叶和翅膀,不就礼仪、德才兼有了么?”

古公父听了,哈哈大笑,一把将昌揽入怀中说:“看来这孩子将来执政,准能使咱周族兴旺起来。”

三兄弟听了,也都为昌如此机敏聪慧而高兴。

事后,老大找老二合计道:“周族有老三这根苗,我就放心了;但我决不为君王!”

老二道:“哥哥说得对,如果这样,你我二人一走,君王之位不就是老三父子的了么?”

老大当即同意,便趁古公抱病时,两人借为父外出采药为名,远走高飞了,将君王继承权让给了老三季历。

太伯、仲雍出走到吴地,吴人很为看重,推他二人为君。二人按当地风俗,身刺花纹,叫做“文身”。后来,古公父去世,老三处理完丧事,派人去吴地找到两位哥哥,要他们回国继位。

两位哥哥指着身上的花纹对来人说:“我们已经成了吴人,决不再回去。请你们赶快回去,让我三弟继位,周族不可一日无君啊!”

之后,季历才宣布即位。季历被商王文丁杀死后,由其子昌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周文王——西伯昌,后来就出现了商纣王囚西伯昌于羑里、文王被囚而演周易等一系列故事。

少康救厨

少康,是夏禹的玄孙,夏启的曾孙。夺取大夏王位的寒浞为斩草除根,对夏后氏家族到处追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夏王后相的妻子生下了少康。少康刚一生下,便被秘密地送到了身居王位的外祖父有仍氏的身边。不久,后相夫妇被寒浞的儿子过浇杀害。

少康九岁那年,一个叫韦地的厨子偷了宫中的食物,不幸被宫卫抓住,有仍氏下令要处死他。厨子的孩子和少康是好朋友,少康想把他救下来。怎么救呢?他知道外祖父的脾气,不讨厌穷人,但讨厌没志气的,如要救韦地,必须如此这般。

少康想好计谋后,便去对有仍氏道:“我和韦地的儿子是好朋友,常到他家去玩,他家中虽然贫寒,但他父亲却忠厚本分,很有志气,平时也很守法纪。我听说祖王大禹爱民如子,才受到拥护。您如果像大禹那样,就应当爱民。今天韦地偷食物,必然是有紧急情况,您应去调查一下,不应急于把他处死。”

有仍氏听了,觉得少康年仅九岁,却出语惊人,且合情合理,一时高兴,就派使者去韦地家中调查。

使者回来报告说:“韦地老母年已70,现因饿而疾,奄奄一息,听说她的儿子为她犯了死罪,哭着说:‘大王英明,国家一时穷困,我就是饿死,也不愿他去偷啊!’”有仍氏听了很受感动,不但没有将韦地治罪,还送给他许多食物。

通过这件事,有仍氏知道少康心机过人,少年老成,便将他祖父一辈太康荒唐失国、仲康当傀儡忧愤而死,以及他父亲后相和母亲婚后被杀的情形全部告诉了他,并嘱他长大后,一定要为祖父和父母报仇,把失去的国家夺回来。

少康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立志发愤图强,到20岁便文武双全,做了一地首领。他关心百姓疾苦,训练兵士有方。不久,属地安定繁荣,民富族强。

后来,少康起兵攻杀了篡夏夺国的寒浞父子,使天下又回到夏禹子孙的手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少康复国”。

以才得国

姬封,周文王第九子,文王去世时,他尚在襁褓中,武王死时,他约十三四岁。大约在十六七岁时,姬封以精通治国之道,受封到卫地做诸侯,即卫国的第一位国君,史称卫康叔。

姬封自幼丧父,在哥哥武王和周公的培养下,三岁开始识字,五岁开始读诗书和史书。他天性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甚得武王和周公的喜爱。成王即位后,管叔鲜和蔡叔度因嫉妒周公的治国才能,曾私下散布流言,诬陷周公有谋取王位之心。一时间流言四起,连成王姬诵也半信半疑,使得周公心中十分苦恼。对于这些流言,姬封决不相信。第一个向成王释疑,且主动帮成王将此事查清的,就是姬封。姬封以他年龄小、不被人注意的特点,很快查清了流言出自他三哥和五哥之口。为了证实事情的真伪,他曾直接去和二哥和五哥交谈。

他对他们说:“我们和四哥都是自己兄弟,你们为何诬蔑他有夺位之心呢?”

老五蔡叔度惊问道:“你怎么知道是我们说出去的?”

姬封说:“你们以为朝中大臣都听你们的,其实,你们给有些人说了,他们马上就当着四哥把他们揭了出来!”

管叔鲜听了,气冲冲地说:“他知道是我们说的又怎么样?先王去世后,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王位本来是我的,可他却别出心裁地提出个什么长子继承制,结果王位落到了姬诵(成王)头上;再退一步讲,即使由姬诵继位,也应首先由我辅佐,可他却自称摄政王,这不是让我难堪么?”

姬封说:“这都是武王生前定的,你们不该把气撒到四哥身上啊!”

管叔鲜说:“谁定的也不对。我们之所以这样对待老四,就是让他这个摄政王做不成!”

蔡叔度得意地接着说:“老四不是已经离开京师了么?说明我们的计谋已经成功了。过不了多久,成王定会主动请我们入朝辅佐!”

姬封说:“其实大王对老四谋取王位的话根本不相信,四哥之所以主动出走,是为了不让自己弟兄之间闹矛盾。听说大王已经决定请四哥回京了!”

两人听了,大惊失色地说:“此话当真?如果成王真要请老四回朝,他肯定会报复,我们还真得想法对付呢!”

随后,他们二人便和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在一起发动叛乱,企图以武力夺取王位。

成王二年,周公回京东征。平定叛乱后,他称赞成王明辨是非,成王笑着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九叔姬封一手查清的!”

随后,成王便将姬封怎样以计查清真相的事说了一遍。

周公听了,真是又惊又喜,激动地摸着姬封的头说:“没想到九弟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深谋大略,这真是我们周族的福气啊!”

为了让姬封成为治国之才,周公又教姬封系统地学习了《尚书》中的《康诰》、《酒诰》等篇。成王四年,姬封被派往治理殷人聚居的朝歌和旧殷都一带地区,国号卫。姬封到达殷地后,不负成王和周公重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因人因地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而又顺应民心的政策,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使得人心向周,社会很快安定下来。

桐叶讨封

姬虞,是周武王最小的儿子,也是成王最小的同父异母弟弟。成王亲政的时候年仅16岁,他的弟弟此时最多也只有十二三岁。

姬虞聪敏过人,富有心计,很得成王喜欢。每逢朝见完毕,成王便在院子里和姬虞一起散步谈心,或做各种游戏玩耍。姬虞见成王年龄虽小,但上朝时却很精神,也很威风,从内心羡慕。他想,哥哥成王待自己虽好,但在朝中却公事公办,毫不讲私情。自己伸手要官,哥哥是决不会同意的,闹不好还要挨一顿批评,只能见机行事。

有一天,秋高气爽,兄弟俩又一起在院子里高谈阔论,很是投机。忽地一阵秋风吹来,梧桐树上簌簌地掉下几片叶子,有两片恰巧落在成王的头上。

成王取下桐叶,拿在手中,若有所思地对弟弟说:“秋天到了,桐叶开始落了。我记得从前伯禽(周公的长子,被封在鲁国为侯,曾以平定淮夷和徐戎叛乱建功)在这里的时候,就常和我捡桐叶玩,现在他又到前方打仗去了,不知近日胜负如何?”

姬虞乘机故作羡慕的样子道:“伯禽哥现在玩的可不是桐叶了,而是刀枪,他多快活呀!再退一步说,他现在就是不玩刀枪,也有玉圭了。”

成王见小弟那一脸羡慕的神态,又有如此大志,一时高兴,便将一片桐叶用小刀削成玉圭的样子,递给姬虞,笑着说:“好弟弟,既然你喜欢刀枪和玉圭,我就把这个玉圭送给你吧!”

玉圭是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封玉圭就等于封侯。姬虞见成王把桐叶削成玉圭送给他,明知是玩笑,却将计就计,立即接过,学着诸侯的样子,将桐叶玉圭放在胸前,跪地谢恩。对此,成王根本没当回事,哥俩又嬉笑了一阵,便各自回宫了。

成王回宫后刚要休息,史官入宫朝见,问道:“大王今日封弟姬虞为诸侯,臣下特来请示,姬虞封的是何方诸侯,以便记入史册。”

成王一听,猛地一惊,随即想起桐叶之事,自觉失口,便解释说:“我以桐叶为玉圭,是和弟弟说着玩的,岂能当真?”

史官却十分认真地说:“君无戏言,既然您亲口说封他为侯,史官已经把您的话记了下来,那就得封了!”

成王想起姬虞当时的表情,也立即明白过来,自言自语地笑着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弟也真够聪明的,是我上了他的当了!”

成王无奈,只好封姬虞到唐地为侯。后人称他为唐叔侯。

姬虞年纪虽然幼小,但他一心学着哥哥成王的做法,到唐地后尊重臣僚,体恤民情,关心群众疾苦,很有国君的风度。几年后,唐国经过他的治理,不仅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就连附近的许多部落也都主动地归附了他,其威望越来越高,疆域也日渐扩大。成王知道后,从心里高兴,也更喜欢这个靠“桐叶讨封”的弟弟了。

一语平叛

周有“成康之治”,汉有“文景之治”,唐有“贞观之治”,清有“康乾之治”,这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的几个鼎盛时期。

康王姓姬名钊,是周成王姬诵的大儿子。钊幼时,喜爱读书,尤其喜欢读有关治国谋略方面的书,并爱追根求源;加之他天性聪敏,才思敏捷,所以到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很通治国之道了。成王见了,觉得后继有人,自然高兴,更是悉心培养。

有一天,成王召集王公大臣们议事,突有内史官入宫禀报:卫氏派人前来报告,说邦氏正鼓动人们造反,现在闹得董地大乱。成王听后大怒,当即便下令出兵镇压,并把目光落在召公身上。召公和周公原为并肩老臣,共同辅佐成王,现在周公已死,辅佐重担落在他一人身上。成王一向谦虚谨慎,特别是对召公,更是事事尊重,每遇大事都要征得召公的同意才去实行。对此,召公心中非常感激,所以,对朝中之事,必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召公明白,成王毕竟是近四十岁的人了,治国要略得心应手,四方诸侯心悦诚服,自己也应维护成王的尊严。今天,召公听说卫氏报告邦氏造反,心中怀疑,本想建议成王先调查清楚,尔后再决定对策;但自己尚未发言,成王已经下令,他怎好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反驳成王呢?故当成王征求他的意见时,只好违心地表示同意。此时,成王世子姬钊年已十四,常随父临朝学习理政;不过,成王给他定的规矩是:只听不语。然而今日,姬钊却一反常态,待召公也同意出兵镇压之后,便当即表示反对。

他说:“对董地动乱之说,我前些日子曾有所闻,那是由于卫氏和邦氏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并不是邦氏鼓动人们造反;今只听卫氏一方之词,就出兵镇压邦氏,未免有些不妥。况且邦氏也为大族,弄不好会因小乱而生大乱。儿臣之言,望父王三思。”

成王一听怒道:“这是你说话的地方吗?真是胡言乱语,还不快快退下!”

召公听了,心中大喜,急忙向前对成王说:“世子之言,甚有道理,刚才的确是我考虑欠妥。由此可见,他小小年纪,无论胆识和谋略都已超过老朽了,这实为大周江山社稷之福啊!”

成王见召公也同意姬钊的意见,便消了几分气,低头不语。

召公继续说:“常言说‘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臣愿亲赴董地,弄清详情,然后再禀报大王,决定对策。”

成王表示同意,姬钊也对成王说:“儿臣愿和召公一同前往。”

成王又目视召公。召公说:“臣下也乐意带世子一同前去。”

姬钊随召公刚刚接近董地,便自告奋勇,要以一个普通孩子的面目先去微服私访。召公当即同意,并派武士暗中保护。姬钊经过几天的调查研究,终于弄清:自从武王灭殷之后,董地便赐给邦氏管理。邦氏为了购买祭祀用的礼器,将一部分土地卖给了附近的卫氏。卫氏对买来的董地属民凶残狠毒,使他们忍无可忍,便起来反抗。卫氏认为这些人的反抗是受邦氏暗中指使的,所以,就到天子那里去告了邦氏一状。

召公听了姬钊的回报,当即命武士将邦氏和卫氏一齐召来。经过询问,情况完全如姬钊所言。当研究处理办法的时候,召公有意再次听取姬钊的意见,并完全按姬钊的意见当场宣判说:“这里的田地、庶民都是天子所赐,你们竟敢私自买卖,肆意虐待,实为王法所不容。我今奉天子之命,根据你们所犯罪行,判决如下:一、将你们贬为庶人,二、财产一律没收归于王室。”

一场所谓的“董地之乱”,就这样被姬钊的一条建议平息了。

召公和姬钊回朝,成王听了禀报,心中实在为儿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智而高兴。

成王去世后,遵照成王的遗嘱,由召公摄政。但召公并没有摄政,而是立即迎姬钊继天子位,行天子事,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召公感到姬钊的确不比寻常,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他处理政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周康王。

康王亲政后,没有辜负成王的重托和召公的信任,充分发扬民主,严格管理四方诸侯,处处关怀天下百姓。所以,他制定的各项政策深受各诸侯国和天下民众的拥护。康王在位二十六年,民众富庶,道德盛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连刑法都被搁置起来了。据史载,从成王到康王的四十年中,天下安宁,没有刀兵,是整个周朝的“黄金时代”,后人将这个时代称为“成康之治”。

计除范增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结束了暴秦的统治。之后,各路义军又互相征讨,其中最著名的两支部队是西楚霸王的项羽楚军和汉王刘邦的汉军。

这西楚霸王项羽长得体格伟岸,“力拔山兮气盖世”,威猛无比;更兼有谋士范增为他出谋划策,屡献妙计,楚军日益强大。

项羽因对范增十分敬重,尊称其为“亚父”,即仅次于父亲。汉王刘邦屡遭楚军打败,因此一心要除掉范增。

一次,楚汉在成皋大战,汉军被围困在荥阳城里,形势危急。为了弄清敌人的情况,项羽派了使者到荥阳城里去探听虚实。汉王刘邦的谋士陈平接待了使者。

古时有条规矩,叫做:“两国交战,不杀来使。”使者到城里后并没有生命之虞。他看到城里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完全没有大难临头的迹象,心里很是奇怪。

这时,陈平亲自把使者迎进客房,桌上摆着美酒佳肴。

陈平亲切地和使者攀谈起来。问亚父身体好不好?怎么还不让项羽攻城,我们都等得不耐烦了等等,但绝口不问项羽。

使者很是疑惑,不知如何回答。陈平看到这些,问道:“请问您是……”“我是霸王派来的使节。”使者答道。

听了使者的话,陈平一时惊愕,眉头明显地皱起,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我还以为你是亚父派来的人呢。”接着陈平示意仆人撤掉桌子上的好菜,换上了几盘粗制滥造的素菜,然后甩下一句“你凑合着吃吧”,便走了出去。

使者无心吃饭,匆匆离去,到了楚军营中,详详细细地向项羽讲了自己的经历。

项羽不听则已,听完后须发皆立,怒道:“这个老东西,我尊他为亚父,平日里对他言听计从,想不到他竟暗中与汉军勾结算计我!”项羽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听了使者的话也不好好想想,便命人暗中监视范增的一举一动。

范增对此事一无所知,正一门心思地想着消灭汉军的事。

一天,他认为攻打荥阳的最佳时机到了,便急忙去见项羽。“你急什么?我还得好好准备一下。”项羽一反过去的态度,对范增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大王,切莫犹豫,战机一失,追悔莫及啊!”“好啦好啦,我自有办法,不要你唠唠叨叨。你走吧,我还有事。”项羽不耐烦地说。

范增看到项羽已不信任自己,联想到近日常有人暗中监视自己,不由得顿足长叹:“好!好!大王,看来你已不需要我这个老朽了。现在天下大局已定,你就让我带着这身老骨头回家吧。”

项羽果真同意了范增的请求。

消息传到荥阳,汉宫一片欢呼,刘邦特设庆功宴为陈平敬酒。

失去了范增,项羽便失去了最得力的谋士,纵使他有盖世的勇猛,可怎敌刘邦的计谋?

因此屡屡战败,最后被迫自刎于乌江之畔。

愿打愿挨

东汉末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于公元208年,率兵南下,孙权和刘备联手抵抗。曹操率兵进到赤壁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疾病流行、不习水战、后方又不稳定等弱点,决定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

周瑜先让庞统对曹操献计,让曹军将船只统统用铁链锁起来,曹操果然照办。周瑜见曹操中了计,大喜,忙加紧做火攻的准备。但如何接近曹操战船放火,却苦于无法。一日,周瑜正在帐中发愁,老将黄盖求见,周瑜忙将黄盖请进帐中,黄盖道:“要用火攻打必须有内应,可采用苦肉计,让一人受刑,然后受刑的人假做投降,骗取曹操信任,待战斗开始,乘机放火,不怕曹军不乱,我愿前往做内应。”

第二天周瑜召集众臣计议。黄盖站出来,力劝周瑜投降,周瑜大怒,将黄盖一顿毒打,赶出帐外。黄盖回去后,即派手下人到曹营,说他挨了周瑜的毒打,不想再在周瑜帐下听命,决定向曹操投降。曹操已知黄盖被打之事,于是对黄盖投降之事便深信不疑。黄盖假投降那天,适逢东南风起,黄盖便在船上放上干柴草,撒上油,用布盖好,扯起黄盖的旗帜,顺风向曹营开去。

曹操远远望见黄盖的旗号,大喜,就站在船首迎接黄盖到来。船离曹操的军队不远,黄盖的船忽然燃起大火,乘着风速快速而来。曹操大惊失色,连呼上当,下令掉转船头躲避。哪知所有的船头用铁链牢牢系住,无法解开。眼见烈火烧着了大船,瞬时间成为一片火海,曹操的军士纷纷跳水逃命。火顺风势,风助火威,大火连曹军在陆上的营帐也吞噬一光。周瑜、刘备乘胜攻击。此役曹操损失惨重,曹操不得不退回北方。至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冰城拒敌

公元999年冬天,辽国十几万军队由幽州南侵,他们渡过易水,攻破设在狼山一线的宋军边塞,来到了徐水南岸的遂城(今河北徐水西)。遂城是一个方圆只有五里的小城,那沾满青苔的城墙,还是一千年前的东汉刘秀安定河北时遗留下的。这样小小的孤城,在声势浩大的辽军面前,简直像洪水中的一个孤岛,不被淹没才怪哩!

近几天来,辽国皇帝和掌权的萧太后亲自到达前线,辽军的攻势比以往更猛烈了。萧太后亲自击鼓,激励将士攻城,可是宋军也不示弱,靠长枪弩箭,顽强拒敌。两军一上一下,战斗十分激烈。在“杨”字的大旗下,有位头戴银盔身着白袍的中年将军,左手持着盾牌,右手握着大刀,挺身站在城垛边,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杨延昭。只见他身手不凡,只要辽兵在城头一露脸,就被他一刀砍倒,从云梯上滚下去。经过几十个回合的较量,辽军见强攻不能得逞,就灰溜溜地撤退了。

辽军包围遂城已经一个月了,杨延昭带领手下两千多名将士,每天都要应付辽军的轮番进攻,处境十分危急。

这天,跟前的一个提辖来向他报告:“禀告将军,赴中山府(今河北正定)的使者回来了。”

一个差官,身着辽国小军官服饰,奔了进来,见了杨延昭,忍不住痛哭失声。

杨延昭亲手扶起了他。“傅殿帅不肯发兵相救,他说遂城这弹丸之地,丢掉算了。”

他说的傅殿帅,就是北宋王朝派驻在中山,主持河北军事的傅潜。差官已经冒着风险,三次化装混过敌营到中山求援,可是这个蛮横而又怯懦的将军,就是不肯出兵。

杨延昭沉默了片刻。自从敌军围困遂城后,他曾几次利用旧时的烽火台告警,可是每次的熊熊火焰,都招不来南边的援军,反而招来敌军更猛烈的进攻。

外援无望,得靠自己顶住,杨延昭心里想。

杨延昭童年就跟着父亲杨继业转战燕晋,三十多年的战斗生涯,练就他刚强的性格。面对着在场将士局促不安的情景,他只是平静地说:“傅殿帅既然要保中山,我们就只好设法自保了,只要大家同心同德,也可守住遂城!”

将士们都表示坚守遂城。城里百姓也组织起来了,他们协同守军作战。

辽国中军大帐里,萧太后因为迟迟攻不下遂城,正在大发脾气,她手指着跪在脚下的几个将领厉声训斥:“小小的遂城都攻不下,还能攻北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南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吗?”

一个将领抬起头说:“这遂城虽小,可守将是那个杨继业的儿子杨六郎,好厉害啊!”“放屁!”萧太后骂了一声,“杨延昭那小子算啥!他老子还不是我手下的败将!”提到杨继业,当年吃过大亏的萧太后更是怒气冲冲。她斩钉截铁地说:“不踏平遂城,誓不回军!”

辽军不断强攻,遂城守军越来越困难了,人心浮动。

这天傍晚,杨延昭在城楼箭道巡视,他俯视城里,鳞次栉比的市巷静悄悄,近处井槛边有几个妇人在提桶吊水。忽然听到“扑通”一声,原来是那个提着水桶的妇女,走在井沿薄冰上,滑了一跤。后面跟的妇女要上来扶,也因踏在冰块上,跟着滑倒了。杨延昭看到这一情景,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妙计。

他走下城楼,吩咐跟随的几个提辖官,分头向各门守将传令:“今夜三更之前,务必将城墙周围用水浇遍,不得有误!”将士们挨家挨户搜集大小水桶,准备夜里浇城。“用水浇城,没听说过。”“我跟随杨老将军二十年,可从没打过这样的仗!”“太公《六韬》、孙子《兵法》有这条战法吗?”

将士们虽然议论纷纷,可谁也不敢违令。夜里,他们把一桶又一桶的水挑上城头,浇下城去,才到初更天,遂城外层都被浇上了水。

天亮了,晨曦透过薄雾射进了这北国的古城。这时辽国大军又漫山遍野蜂拥而来。萧太后又把围攻梁门、保州的精锐部队调来增援。辽军还未走近城边,就跌倒了一大片,云梯和攻城器械也摔了一地。这时候不要说攻城,就是靠近城墙,也不可能。原来城墙上下早已结了坚冰,远远望去,全城银光闪闪,竟成了一座水晶城。城头守卫的军民,瞧见辽军跌倒爬起,爬起又跌倒的狼狈相,大声呐喊,敌人连滚带爬,胆战心惊。

忽然鼓声大作,城门大开,杨延昭亲自带兵出城冲杀,他们都穿着早已准备好的防滑草鞋,把辽军打得落花流水。

计除二王

宋朝建立后没有多少年,除了北边的辽族外,西北边境的党项族也开始侵犯边境,公元1038年,它的首领元昊,自称大夏皇帝。因为大夏在宋朝的西边,所以史称西夏。

宋朝为了防备西夏,在今天的陕西一带,驻有重兵。宋军虽然常打败仗,但是在战争中也产生了一些人才。种世衡就是其中一个。

公元1042年,在新筑的青涧城(今陕西青涧)里,种世衡盛宴招待西夏野利王部将浪埋、赏敢和媚娘。他们是乘着外出游猎之机,越过长城前来降宋的。“久闻三位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三位弃暗投明,可见是识时务的俊杰。”种世衡说完,举杯向降将祝酒。“末将等早就想来归降,只是刚浪陵看得太紧,至今方才脱身,还得请种老将军恕罪。”浪埋彬彬有礼地回答说。

浪埋说的刚浪陵,是西夏的一位智勇兼备的大将,曾被西夏国王元昊封为野利王。他和被封为天都王的兄弟遇乞,是元昊的左右手。

种世衡面带微笑说:“我已上奏朝廷,为你们请赏。”“多谢老将军栽培!”浪埋等三人显出高兴的样子,异口同声说。

宴会结束后,种世衡转身回府。只听身后有个粗犷的声音喊道:“相公留步。”原来是部将王嵩。“光信,有事吗?”种世衡问。光信是王嵩原先当和尚时的名字,因为他武艺超群,又熟悉西夏山川道路,受种世衡赏识,命他还俗当了一名贴身军官。“启禀恩相,浪埋等三人归降不是真心,相公可千万要小心啊!”“何以见得?”种世衡问。“浪埋等远道而来,应该是灰尘满面,怎么会如此光洁?再则,刚浪陵从未得罪他们三人,为什么要来投降?”王嵩说。“我也知道他们是诈降,”种世衡说,“我想利用他们除掉野利、遇乞兄弟二人,使元昊先生失去臂膀。你是有智有胆的人,想请你去西夏走一趟。”“愿听将令!”王嵩说。“你改装去银州(今宁夏银川),以大宋使臣公开身份去找野利,”种世衡取出一小瓮陕北特产小红枣、一张深黑的乌黑画,“你将这两件礼物交给野利刚浪陵,就说是我送的。”

王嵩临行时,种世衡又递给他一粒蜡丸,说:“你必须在万不得已时把蜡丸交给元昊。我也祝你枣龟(早归)。”

两个月过去了。种世衡在青涧城衙接见了一个商人打扮的西夏官吏。“小人李文贵,奉野利王之命来见相公。相公送给王爷的信,王爷已经拜读了,王爷很想归宋,但因时间仓促,防范森严,很难脱身。”“一瓮枣和一幅龟画收到了吗?”“可是王爷不明白龟画、瓮枣是什么意思。”

原来野利王收到画和翁枣后,心里非常恼火,也很惧怕,当天就连王嵩一起交给元昊处理。元昊却怀疑野利要背叛,秘密审问王嵩,王嵩装作忍受不了审讯,交出了蜡丸。元昊打开蜡丸,见是写给野利王的密信。信里说,你所派遣的浪埋三人已受到重用,朝廷知道你要归顺,很高兴,现在已内定你任夏州节度使。元昊读了更加疑心,但他头脑也不简单,怕是种世衡搞反间计,故派亲信李文贵冒充是野利王使者,来到青涧刺探真情。“不是请你们王爷早归(枣龟)吗?”种世衡故意对李文贵说:“你来得正好,请转告王爷,既然他认为元昊是狼子野心,不可与之同群,就趁早快过来,迟归不如早归啊!”

李文贵急急忙忙回到了银州兴庆府。这时,野利王三个诈降的部将也逃了回来,报告青涧城里正准备迎接野利王的消息。元昊立即下令,杀了野利王刚浪陵。

王嵩乘机脱险回来,见了种世衡说:“刚浪陵虽死,遇乞尚在啊!”“这是一条线上系的两只蚱蜢,野利死了,他也跑不掉的。”种世衡蛮有把握地说。

种世衡在青涧城北设坛郑重吊祭野利王,他写了一篇祭文,祭文中特意提到遇乞识时务,知大势,讲了一些赞美的话。

元昊对天都王遇乞本来就有怀疑。在探知种世衡的祭文内容之后,也以里通宋国的罪名,把遇乞杀了。

元昊自毁长城,使国力大大削弱,从此边境安定了好多年。后来元昊自己也归顺了宋朝。

一举三得

宋朝真宗年间,皇宫里发生了一场火灾。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乎淹没了整个京城。等把大火扑灭,几座殿堂和楼阁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和瓦砾。

这事惹怒了真宗皇帝,把几个管宫殿的官吏抓起来杀掉了,并降下圣旨,要晋国公丁公言负责修复烧毁了的殿堂楼阁,限期完成,如有拖延,当斩。

丁公言接到圣旨,反复思考,又到现场进行察看,计算。他虽然是宫廷里足智多谋的人物,但也不免有些犯难。第一,取土远。筑墙、盖屋等,需要大量的泥土,而皇宫里没有一点多余的泥土,不得不到几十里外的城外去搬运。第二,运输量大。急需的大批的木材、竹子、砖瓦,从各地经水路运到京城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必然拖长。第三,清除垃圾难。烧毁的殿堂楼阁残留下的破砖、烂瓦、灰土,堆积得像座小山。修建中丢弃的砖瓦石块,要全部运出城,清理干净,也是相当艰难的事情。

圣旨在此,又不容拖延。丁公言昼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先安排了一万多名役工在皇宫前面的大路上挖土,将土运到工地。由于挖土省事,搬运距离又近,不几天,修复殿阁用的泥土就准备足了。一条马路变成了宽阔的深沟。这惹得一些官吏们指手画脚,评头品足:“割肉补疮,这倒是聪明人想出的聪明办法。”“只要不把整个京城挖掉,我们就放心了!”

对这些指责嘲笑,丁公言毫不介意。他下令把深沟和城外的水渠挖通。河里的水哗哗地流入深沟,深沟顿时变成了一条河,停泊在城外河里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到皇宫门前。船上装的木料、竹子和砖瓦可直接运到施工地点,非常省事。

修复殿堂楼阁的工程进行很快,比限定的时间大大提前了。全部修复后,剩下的堆积如山的焦木废土和石头灰沙,又全都填进深沟里。不几天,皇宫前的一条河变成了一条平坦的大路。

丁公言想出的这个办法,一举三得:既解决了取土远、运输量大的困难,又恰当地处理了堆积如山的垃圾;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缩短了工期。官吏们的讥笑、挖苦沉默了。不是建筑学家的丁公言,却在我国建筑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以智得位

夏后启,出身于夏后氏族,是禹王的儿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即由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就是从夏朝开始的。这个夏朝,就是由当时约十四五岁的夏后启建立起来的。

夏后启约出生于公元前21世纪中叶。据说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块做游戏时,就自封首领,指挥“千军万马”。到七八岁的时候,便“知礼仪,懂兵法”,常和他的父亲禹王议论政事。这时,禹王已经年老力衰,做事力不从心,很想将盟长的位子让给他的儿子夏后启。但又想到,在他之前,盟长的位子都是推举贤能之士而禅让的,自己一下子让位给儿子,名不正言不顺;其次,儿子年龄尚小,就是将位子硬传给他,也担心他支撑不起来。于是,他仍然仿效尧和舜的做法,通过召开部落首领会议进行推举,结果,功劳卓著的伯益被推荐为继承人。夏后启虽然没有被推荐为继承人,但毫无不满情绪,相反,对伯益却更加敬重。

伯益知道夏后启聪明过人,担心其怀有他想,便使人私下对夏后启说:“如今的天下,是禹家的天下,你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为什么非要让给别人呢?”

夏后启笑着说:“推贤荐能是尧舜以来的传统,谁也不会随便改变的,况且伯益和我父共创天下,功劳卓著,而我年幼无知,怎敢与他相提并论呢?”

伯益知道后,心中暗喜,也为他小小年纪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感到惊奇。

由于推荐伯益做继承人并不是大禹的本意,所以,伯益被推荐后,只给了他名分,并没有注重培养;但对自己的儿子夏后启,大禹却暗中扶植,将几个有才能的心腹大臣都放在了夏后启的身边。几年之后,伯益和夏后启便出现了明显的差别:伯益统揽全局,才干平庸,每遇大事,计无所出,且常常推卸责任;而夏后启却能析事推理,是非分明,且事事都经伯益点头后才办,威望日重。两相比较,伯益相形见绌,他心里更为不安。

约在伯益为继承人后的第七年秋,禹王死于会稽。伯益以继承人身份,为大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禹埋在了会稽山下。禹王死后,伯益立即继位,众人也无话可说。可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宏大度,也有意再次试探一下夏后启和众首领对自己的态度,在事先经过一番策划后,他非要再召开一次首领大会不可。不料,这一来便出了乱子。

在部落首领大会上,他虚情假意地对众首领说:“我本无意做继承人,但当时禹王相信我,众首领看得起我,使我盛情难却,且夏后启当时年幼,也的确难以支撑大业,所以,我违心地接受了继承人的称号。在准备做继承人的几年中,我协助禹王尽心尽力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没有辜负老盟长和众首领对我的希望。现在,夏后启年已十五,虽然还尚年幼,不能独立支撑大业,但他毕竟是老盟长的儿子,而且一向谦虚谨慎,又很聪明,再加上有我们大家的支持,估计不会出大的差错。所以,我想把继承人的位置让给他,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伯益的几个心腹待其话音一落,便抢先表态说:“您是禹王生前推荐的合法继承人,这些年来协助禹王力主大业,成绩非凡,有目共睹。现在禹王已经去世,盟长的位置非您莫属,您就莫再谦让了,我们大家是坚决拥护您的。”

伯益听了十分得意。

可是就在此时,夏后启身边的四位重臣却顺水推舟地说:“禅让制度本来是不可改变的,但伯益的建议,体现了他以大业为重的风格,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况且夏后启年纪虽然不大,如今也十五岁了,尤其经过这几年的考察,他也的确才思敏捷,能力过人,有禹王风采,如果让他继承盟长的位置,禹王所开创的大业定能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同意伯益让位。”

四位重臣的话音一落,其他首领立即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拥护夏后启做继承人。”随后把目光一齐投向了夏后启,渴望他表态。

伯益弄巧成拙,十分恼怒,但他为了顾全面子,仍装出一副沉着自若的神态,对夏后启说:“既然大家都同意你为继承人,那你就干吧!”

这是他的最后一招,以为夏后启对自己一向谦虚敬重,即使大家推荐,毕竟他才只有十五岁,乳臭未干,肯定不会贸然接过如此重担的。

不料,夏后启见时机已到,岂肯再失?故一反常态,从容不迫地对大家说:“我尚年幼,原本不敢接如此重担,后一想,禹王当初自告奋勇承担治水重任时,也只有十四五岁。于是我想,我如果能像禹王那样勤奋不怠,又有大家的支持,也一定会不负众望的。现在,伯益和众首领既然如此信任我,那我就当仁不让了。”

伯益见此,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夏后启继位后,对自己要求严格,吃饭只吃一碗普通的蔬菜,睡觉只盖一床普通的旧被子,除了祭神和祭祖之外,他从不以歌舞为乐。

夏后启以德取信,声望大振。后来,伯益纠集东夷部落发动叛乱,被夏后启一举平定,伯益死于乱军之中。接着,夏后启又亲率大军平定了有扈氏的叛乱,使天下得以稳定。

不久,夏后启废除禅让制度,正式称王,实行王位世袭制,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少年夺位

春秋有五霸,一说为齐国桓公、晋国文公、宋国襄公、秦国穆公、楚国庄王;另一说法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一称阖庐)、越王勾践。其中最先称霸的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在争夺王位的时候,就已显示出他的卓越才华和惊人的智谋。齐桓公名叫小白,他夺位的那年只有15岁。

齐国国君传位到襄公,但襄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异母兄弟,一个叫纠,史称公子纠;一个是小白,史称公子小白。公元前688年,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见齐襄公残暴昏庸,便和公子纠的老师管仲商议道:“襄公如此杀戮成性,位必不久。为防万一,不如你我各带弟子外出避难,见机而为吧!”管仲表示同意。管仲带公子纠找了个机会去了鲁国。鲍叔牙带小白找了个借口去了外公家莒国(今山东莒县)。

两年后,齐襄公终因荒淫无道被手下杀死。有人欲立公孙无知为国君,但公孙无知无德无才,只即位一日,就被雍廪、高敬仲、东郭牙等一些大臣设计杀死了。雍廪等人认为,公子小白自幼聪明有志,现也已经15岁了,是做国君的最佳人选;但另有一些大臣认为,公子纠年龄比小白大,老成持重,应该选他为主;还有的认为,如果让小白即位,有废长立幼之嫌,国家难以安定。争论的结果,多数同意迎公子纠回国即位。消息传到鲁国,鲁国便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

途中,管仲听说公子小白已抢先动身回国,便急率军队前去拦截。当追到离齐国还有30里路的地方时,截住了公子小白。管仲出于礼节,先上前对公子小白见礼问安,而后问道:“公子如今要去哪里?”

小白道:“回国办理丧事。”

管仲道:“公子纠年龄比您大,由他去办就行了;如今您不声不响就悄悄回国,恐怕是别有用心吧!”

鲍叔牙没等小白回答,便抢先说道:“管仲,你怎敢对公子如此无礼?今日不看在朋友的面上,我决不会饶你,还不快走!”

管仲见公子小白兵多将广,生怕吃亏,便假装畏惧退下,但没走出多远,管仲突然回转身,弯弓搭箭,瞄准小白,嗖的一声射去。小白中箭,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众人见此,急上前救护,接着是一片哭声。管仲见小白中箭而死,便驾车飞跑回去,向公子纠报告。公子纠认为再也没有竞争对手了,得意洋洋,便慢慢腾腾、很有把握地回国去了。

小白听着管仲的车轮声已远,便一骨碌爬了起来,急令鲍叔牙赶快回国。

原来,管仲那一箭并没有射死小白,只是射中了他的衣带钩。当时小白大吃一惊,生怕管仲再射,便急中生智,立即咬破舌尖,闭目倒下,假装喷血而亡。

众人一听,连声称赞道:“公子真是年少智高啊!”

随后,鲍叔牙便率领众兵将,拥着小白抢先回到了齐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

当管仲带公子纠来到离齐国不远的地方时,听说小白已当上了国君,只好又回去了。

齐桓公继位后,管仲经鲍叔牙推荐来投奔齐桓公。桓公注重人才,不计前嫌,任他为相。管仲心存感激,推行改革,精心治国。几年之后,齐桓公在管、鲍辅佐下,把齐国治理得国富兵强,于公元前679年,首先登上了春秋霸主之位。

简公得立

郑简公,名嘉,郑僖公的儿子,约出生于公元前570年,五岁时被立为君,是为简公。

郑嘉幼而聪明,勤于学习。公元前566年,郑僖公因国事对宰相子驷不礼貌,子驷怀恨在心,买通厨子用药毒杀了郑僖公,尔后讣告诸侯,说郑僖公是得疾病而死。僖公的几个儿子知道父亲被子驷所害,共谋为父报仇,欲诛杀子驷。

郑嘉知道后,劝几个哥哥说:“子驷势重,不可轻举。”

诸公子以为是小孩之言,不听。结果,子驷知道后,先发制人,除郑嘉外,诸公子都被杀死。

子驷对郑嘉说:“不是我手狠,而是他们图谋作乱才被杀死。”

郑嘉故作气愤的样子回答说:“这是他们不识时务,自食其果。宰相平定叛乱,功劳卓著,如能自立为君,实为社稷之福!”

子驷听了,心中沾沾自喜,但又不敢贸然自立,便以试探的口气去征求子产的意见。

此时,子产早已入朝为官,并以智谋之士而被君臣看重。子产深知郑嘉主动劝子驷自立的用意,心中暗喜。现见子驷来问,故作大惊失色地说:“此事断然不可,否则,您杀君夺位的罪名就是不打自招,定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一齐反对!”

子驷一听,心中也觉害怕,便放下自立念头,改立郑嘉为君。

郑嘉继位后,仍封子驷为宰相,主持朝政,自己却假装只知玩乐,不知政事,以将子驷稳住,使他消除疑心。但是暗中,郑嘉更加勤奋学习,并常召子产入宫,共商除掉子驷之计。

子驷当权后,得意忘形,目空一切,并结好晋楚二国,企图在大国的支持下废君自立,结果遭到国人的一致反对,于公元前563年,被一个叫尉止的人刺杀身死。据史料记载,尉止刺杀子驷,是一个叫子孔的人所派。子孔在僖公时很得信赖,和子驷为争权夺利结下怨恨;后见子驷毒死僖公,企图自立,生怕其自立后对自己报复,于是借国人一致反对子驷自立的机会,暗中派人将子驷杀死。另一说法尉止为简公所派。但不管尉止为谁所派,子驷被杀后,朝政大权落到了子孔的手中。子孔当权后,自以为除掉子驷有功,根本不把只有八岁的简公放在眼里,遇事独断专行。对此,子产很看不惯,暗中劝简公伺机将子孔除掉。

对子孔专权,郑简公心中也很忧虑,但他深知子孔权尊势重,而自己不仅年幼且势力单薄,要将子孔除掉,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只能静待时机。

为了不露形色,他对子产说:“子孔为先朝重臣,治国经验丰富,岂可乱加怀疑?”

此后,他对子孔更加敬重,常单独请子孔入宫议事,并对子孔言听计从。

郑简公的所作所为,使朝中大臣无不感到忧虑,使子孔也产生了错觉,认为郑简公才智平庸,是个没有头脑的人,遂生篡位自立之心。

子孔当权之初,曾向子产请教过治国之道,子产对他讲了两句话:对内不可独断专行,对外不可以武力称强。子孔照着做了,果然取得了成效。所以,他对子产很是尊重。当他有了夺位之心后,担心子产反对,曾私下以许诺拜相征求子产的意见。子产在谢绝的同时,劝子孔应以子驷的下场为戒,不可造次。此后子孔虽然不敢再谈自立事,但也不甘心就此罢休,想伺机先除掉子产,然后再篡位自立。

子产知道了子孔的想法后,立即去报告郑简公,郑简公却不以为然地说:“对子孔的为人,我心中有数,不必多虑。”

公元前544年初夏的一天,郑简公像往常一样,以有急事为由,派心腹请子孔单独入宫议事。子孔见国君来请,也像往常一样,不经禀报,便大模大样地独入宫内。

当子孔刚跨进议事大殿门槛,就听郑简公突然大喝一声:“大胆子孔,为何不经宣召擅入宫禁?立即拿下!”

子孔还没反应过来,早已埋伏两厢的武士突然冲出,将子孔捆了个结结实实。接着,郑简公召集众臣上殿,当场宣布了子孔长期专横朝廷为非作歹的罪行,令将其推出斩首。

至此,包括子产在内的所有重臣,无不称赞郑简公“谋之数载,胜在一朝”的才能和远见卓识。这年,郑简公只有17岁。

谏服吴王

春秋中期,江南有个吴国,为周室诸侯国之一。吴国本来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小国家,后在晋国的帮助下,逐步强盛起来。到吴王寿梦即位后,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因对楚王不满,经晋国推荐,于公元前589年,去了吴国。

巫臣到了吴国,帮助吴国造兵车,训练军队,深得吴王信任。巫臣帮助吴国的目的,是使吴国强大之后,去攻打楚国,以报楚国辱己之仇。两年之后,巫臣见吴军已训练有素,乘车作战自如,便屡次在吴王面前陈述楚国如何地大物博、富庶肥沃,以诱使吴王对楚国发动战争。吴王开始认为楚国强大,自己兵弱,不敢轻举妄动。但经不住巫臣的再三挑动,逐渐产生伐楚的念头。于是下决心率军北上,进攻楚国。众大臣听说后,纷纷上书说:“吴弱楚强,不但难以取胜,还有可能在出兵之后,为其他国家造成乘虚而入之机。”劝吴王谨慎行事。但吴王不听。

一天早朝,文武百官再次上书,劝吴王放弃出兵楚国的计划,吴王大怒道:“如有再谏停止出兵者,一律斩首不赦!”就在此时,忽然有一个孩子跑来对吴王说:“大王,我刚才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特来禀报!”众大臣一看,原来说话的是吴王的贴身小侍卫孤庸,无不为他捏了一把汗。

孤庸,是中大夫孤彦的儿子,幼而聪明,喜读诗书,且才思敏捷,到五六岁时,就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有“神童”之称,很讨吴王喜欢。有一次,吴王乘船游览长江,不料船到江心被浪打翻,吴王落入水中。紧急关头,孤彦挺身而出,将吴王救了上来,而自己却被大浪卷走淹死了。吴王对此十分难过。在为孤彦举行隆重葬礼之后,欲让年仅八岁的孤庸接替父职,但孤庸却说:“我尚年幼,不懂国事,怎敢图取虚名?望大王收回成命!”吴王听了,越发感到孤庸可爱,便让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名义上做一名贴身侍卫,实际上是收养起来,把他看得比三个亲生儿子还要娇贵。

对于吴王准备出兵攻楚的想法,孤庸早有耳闻,自己也不同意,只是一时想不出好的劝阻理由。今日吴王早朝,孤庸忽然想出一条妙计,便急匆匆地去见吴王。此时,正值众大臣再次上书谏阻出兵,吴王为此大发雷霆之时,孤庸跑来相见,众大臣岂不为他担心?

吴王见孤庸有趣事相报,不但没有责怪,反而一扫原有怒容,笑问道:“本王正因国事不快,你既有趣事,快说给本王听听,看本王是否也觉有趣?”

孤庸说:“今日早晨,我去后山树林中用弹弓打鸟玩,忽然看到一只蝉爬到树枝上喝露水,还边喝边得意地唱歌;但是,它没有发现它的处境多么危险,因为在它的后边,正有一只螳螂,流着口水,举起那锋利的前爪,渐渐向蝉逼近,准备大吃一顿;可是,螳螂也没发现,在它的后边,还有一只黄雀正盯着它,等待时机,伸着长长的尖嘴,以为美食可餐;然而黄雀也没发现,在它的下边,恰巧有一只弹弓已经瞄准了它。”

吴王听了,哈哈大笑道:“有趣,实在有趣,无论蝉、螳螂还是黄雀,都有一个弱点,犯了同一个错误,这就是顾前不顾后。”孤庸一听,乘机奏道:“大王说得很对,这也和我们做事一样,不能光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想身后发生的祸患。为此,众大臣上书谏阻攻楚一事,还请大王三思!”

吴王听到这里,方才恍然大悟。他面对群臣,当即表示说:“好,此事以后再议吧!”众大臣非常高兴,齐声赞扬孤庸胆大心细,聪明机智。

从此,吴王再未提及攻楚之事。巫臣见吴国连一个十多岁的孩子都不同意对外发动战争,也只好暂时放弃了使吴国攻楚的念头。

事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就作为一个成语传了下来。

孙膑妙智

孙膑是我国战国中期的大军事家。祖籍为春秋末期陈国人。他的祖先以田为姓,叫田完。约在公元前672年,田完为逃避本国内乱,去了齐国,以才智出众受到齐桓公赏识,做了个管理手工业的官,后又因田完的五世孙田书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为孙,改名叫孙书。历史上的大军事家孙武,是孙书的孙子。孙膑,则是孙武的第十世孙。翻开经典,浏览野史,孙膑用兵的故事很多,但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却少有记载,鲜为人知。镇虎拜师

孙膑,幼时叫孙宾,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膑的祖先孙武被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演兵法,伐楚国,被封相国。但是,孙武无意做官,不久便辞官回乡,隐居僻处,专门研究战争。孙武著有兵法十三篇。孙武去世后,由于战争频繁,家址屡迁,孙武所著兵法失传。到了孙膑一代,家中虽无成篇兵法,但人人喜演阵法,个个舞枪弄棒。孙膑自幼天资慧敏,又经耳濡目染,自然不失家传,四五岁时,与邻里小儿便常以布阵为戏。不料,孙膑七岁那年,乱军波及乡里,家人四散奔逃,小孙膑从此失去父母兄弟,独自流落街头。孙膑年虽幼小,无以生计,却并不乞讨,常去深山射猎禽兽为食。

这一天,他听说山上有老虎出没,乡人都不敢再上山打柴。孙膑决心为民除害,以阵法捕捉老虎,但几次都没有成功。小孙膑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不断总结经验,继续设法捕捉老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