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13:39:32

点击下载

作者:王海山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

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试读:

前言

这是一本你一定爱看的侦探推理游戏书,同时也是每一个渴望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得不读的一本书。为什么不得不读?跟当下这个时代的特征有关。当下的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从几个侧面加以描述,颇有一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但是有一个关键词,是不管从哪一个侧面看都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网络化”。身处在网络化的时代,我们享受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红利。这些好处自不必细说,我们只说“网络化”时代,我们需要警惕的一面,这就是:网络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傻。这绝不是在耸人听闻。早在2010年前后,《哈佛商业评论》原任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曾经公开发问:“谷歌正在把我们变傻吗?”后来他又以这篇文章为核心,创作了《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这本世界级的畅销书。他的核心观点就是:在互联网的改造下,未来的人将会更加擅长多任务处理,但是精力却更加分散,变得浅薄。这种浅薄会让我们逐渐丧失专注、深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简单来说,它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傻。当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不能仓皇逃离,也不能听之任之。所以,很多聪明人开始选择以人类特有的方式对抗来自互联网的毒害。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深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推理游戏就是这种思维训练当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这本《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是每一个想要逃离浅薄、主宰自己的人应该读的。

书中汇集了古今中外最为经典的推理故事。我们按照推理思维的内在逻辑选出新奇、精致,逻辑性强的精品,然后再加以情节化的演绎,让这些侦探推理故事在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又带有强烈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读者在锻炼大脑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故事的惊心动魄和推理的波诡云谲。除此之外,本书还在成书体例和内文的结构上做了全新的设计,以期在逻辑上更加贴合大脑的内在思考方式。在形式上,进一步增强了游戏的代入感和沉浸感。

游戏环节更是让人欲罢不能,为了使读者收获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我们把这些悬念迭出、惊险刺激的侦探推理故事做了全新的演绎。首先是场景构筑,在重新构筑的游戏场景中我们尽可能凸显故事的推理部分。然后是

头脑机关匣

,这个匣中是破解迷局最为关键的线索,是为了防止思维的惰性让我们直接翻看

解密复盘

部分来作弊。我们把解密复盘部分放在了每个故事的最后,但是读者仍可以通过头脑机关匣当中的线索激活大脑,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知真相。一来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大脑,二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真相,带给我们的成就感也是杠杠的。

那么,让我们一起踏上探寻真相的旅程吧。让我们一起进入全新场景构筑,通过头脑机关匣的启示做出自己的判断。而后再通过解密复盘了解自己在推理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相信这将会是一本“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书。

员工卡藏玄机

场景构筑

查尔斯是大型跨国公司安保部门的经理,特种部队退役的他在这家公司上班已经十年了。他工作的重点是保护公司的一个核心开发部门,这个部门掌握着公司的高度机密。所以这里的安保级别也特别高,平时由查尔斯这个安保经理亲自坐镇,多名安保人员二十四小时监守。每个内部人员都持有公司发的含特殊芯片的员工卡,需要刷卡才能进入。

一个周六的上午,查尔斯在办公室准备部署公司成立三十年庆祝晚宴的安保工作时,收到了核心开发部门保安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说有一个身份不明的人试图进入公司内部,已被临时扣押,请他赶往现场处理。查尔斯放下电话就匆忙赶往现场,那个试图进入的人已经被带到了保安室。查尔斯并没有直接进去见这个人,而是先找值班的保安了解情况。值班的保安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胆大的人,拿着一个假的员工卡就敢这么大摇大摆地往里进。被抓住之后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嚷着要见领导,还说要投诉我们。

因为是周六,核心开发部门的员工大部分都在家休息。就算是有个别加班的也不会这么早来。这个年轻人却一大早就来了,直接就用员工卡刷开了门禁,走过保安跟前的时候还特意把员工卡举到保安的眼前让他检查。原本保安是不太会检查员工卡的,因为只要能顺利刷卡的人,都不太可能是外人,他们一般也都不会特意检查。老员工也不会特意把自己的员工卡举给保安看。谁都没想到,这一看还真的就看出问题了,上面盖的公司章跟别人的都不一样。

保安一边汇报,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不屑:“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自信,就连造假也不够专业呀,你好歹也得弄一个差不多一样的公章吧。就这水平,被拦住以后一个劲儿地叫嚷要见领导,还威胁我们要投诉。这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呀?”

查尔斯听完值班保安的汇报,脸色越发地阴沉,严肃地告诉保安:“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你知道他是怎么刷开门禁的吗?”

保安一听,脸上的嘲弄神色当时就僵住了,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能够轻易刷开他们这种特制的门禁,这张员工卡就绝对不会那么简单。至于为什么这么难的技术都解决了,却在公章这么显眼的地方犯这种低级错误,还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是查尔斯纳闷儿的问题,答案也只能从这个试图混入的人身上去寻找了。

他们走进保安室的时候,这个高高大大的年轻人还是一脸的怒气。见到查尔斯进来,马上冲他嚷道:“你就是安保部的负责人吧?我告诉你,我可是公司重金聘请来的。却被你们挡在了门外,还把我关在这里。你们凭什么这么对待我?你是不知道公司费了多大的劲儿才把我请来!再这么阻拦,你们都会付出代价的。”

作为专业的安保人员,面对对方的吼叫,查尔斯依然保持着职业的微笑和礼貌:“对不起先生,请出示一下您的员工卡。”

对于查尔斯要看员工卡的要求,年轻人也不以为意,大剌剌地把自己的员工卡递了过去。查尔斯接过员工卡一看,瞬间就惊出了一身冷汗,心想不管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如果他早来两个月的话,他可能早就已经进去了。那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就到头了。查尔斯马上用冷冰冰的语气说:“你的员工卡没有任何问题,可惜你来晚了两个月。现在你需要跟我去一趟警察局,我想他们会告诉我你的真实身份的。”

你能想到这个年轻人的纰漏到底出在哪里了吗?头脑机关匣

这个年轻人的纰漏就出在他那个员工卡上。而且这个纰漏有几个特征:第一,一定是很显眼的,不然门口的保安不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了;第二,这个纰漏是在不久之前才成为漏洞的,不然那个年轻人就不可能那么理直气壮;第三,这个纰漏跟内置的安全芯片无关,不然他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就刷开了门禁。有了这几个提示,应该可以想到这个年轻人的纰漏是出在什么地方了吧?解密复盘

查尔斯看到对方递过来的员工卡,心中禁不住一阵发寒。虽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的真实身份,但是很显然他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就光凭那个能刷开门禁的内置安全芯片,就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但是巧合的是,他们部门的人事公章在两个月之前刚刚做了改动。而这个年轻人手里的员工卡显然是在这之前制作的,上面盖的还是已经作废了的公章。所以值班保安一眼就看出这个员工卡上的不同,制止了年轻人的进入并报告了查尔斯。而这个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些,他坚信自己手里的员工卡跟真的没有两样,所以说话时才会那么理直气壮。

蜂蜜里的老鼠屎

场景构筑

孙亮是三国时代东吴孙权的儿子,他头脑聪明,是吴国的皇位继承人。

这年仲夏的一天,孙亮带着众人在西苑游玩。西苑风景如画,有山有水,园子里也种有许多果树。虽是仲夏,果木比不上春天的树木花团锦簇,但是那挂在枝头的青梅也是另有一番风趣!还有一些果子看起来快要成熟了。孙亮走到这里感觉有点疲倦,他命太监摘一个青梅过来尝尝鲜。一番游览走得有些燥热,心想吃点酸的东西开开胃提提神也不错。太监赶紧从树上摘了最大的果子洗干净奉上。孙亮拿起青梅轻轻地咬上一口,还没来得及下咽,此刻酸味已经溢满了整个口腔,禁不住眉头都皱了起来。旁边的太监看到孙亮紧皱的眉头,赶紧上前说道:“主公,现在的季节吃青梅有点早,所以有点酸。如果拿青梅蘸上蜂蜜吃,风味肯定很别致,吃起来也会酸甜可口。”

孙亮一听觉得这倒是值得一试,就命他去宫中找库管取蜂蜜。

太监拿了一个带盖子的银碗去找库管,库管听说主公要蜂蜜,赶紧命人取出蜜罐给银碗满上。孙亮手中拿着青梅正在等候,太监从远处快步走来,把银盖碗递到孙亮的手中,说:“主公,这样蘸着吃,一定别有一番风味。”孙亮把银盖碗的盖子拿起放到一边,打算用青梅蘸蜂蜜,手中的盖子刚放下,他突然看见黄澄澄的蜂蜜里有颗老鼠屎。自己要吃的东西里面竟然有这么恶心的东西,孙亮的火一下子就起来了。他把手中的青梅扔到地上,怒声质问太监:“好大胆子,你取的好蜂蜜,里面竟然有老鼠屎。你恶心我!”

太监听到这里,赶紧跪下回话:“奴才不敢,奴才知罪!奴才拿的是带盖子的银碗,库管放的蜂蜜,中间奴才不曾打开查看。是我不够小心,但是碗里出现老鼠屎奴才确实也不知情,请主公明察。”

孙亮命人把库管叫过来,让他带上刚才倒蜂蜜的蜜罐。库管听说主公让他赶紧前往,不知道出了啥事,赶紧抱了蜜罐来见孙亮。看到孙亮脸色难看地站在那里,库管赶紧到他面前跪下。孙亮说:“本王信任你,让你看管库房。这下可好,本王想吃点蜂蜜,竟然在蜂蜜里看到了老鼠屎,你可知罪?”

库管听说蜂蜜里出现了老鼠屎,他吃惊地辩解:“下官知罪,但是听说主公要吃蜂蜜,倒蜂蜜的时候是我亲自倒的。”

库管说,当时没有发现老鼠屎。自己负责看管库房,平时尽心尽力,蜂蜜的罐子一直都是密封好的,不会有老鼠或者老鼠屎能掉进罐子里。孙亮情绪稍微缓和了下,他看到库管怀中抱着的蜂蜜罐子,密封得很严实,按说不会掉进去任何东西。

银盖碗就经由二人的手,现在库管和太监互相推脱责任,都不承认蜂蜜在自己的手中出现问题,这让孙亮很气愤。他决心彻查此事,在场的刁玄、张邠都说应该让司法处来查明,孙亮却说不用麻烦,自己当下就能分辨出到底谁说了假话。他询问库管:“你和太监有什么恩怨没有?”库管说:“没有什么个人恩怨,之前有次太监想把宫中的席子拿来私用,这不符合规矩,就没有给他。”听到库管说的话,孙亮明白了,这次是太监故意栽赃报复库管,想借助自己的手整治库管。太监哪里肯承认是他放进去的老鼠屎?孙亮也不听他分辩,只是说了一句话,然后有人就把老鼠屎拿出来做验证。太监看到这样的结果,无法争辩,只能叩首认罪。旁边的臣子手下看到孙亮如此断案,顿时觉得孙亮才智过人,智商不一般。请问孙亮是怎样断定的,到底是谁在蜂蜜中放的老鼠屎呢?头脑机关匣

破解这个迷局需要一定的常识,按照场景构筑当中的描写,如果库管管理不善导致蜂蜜当中掉进了老鼠屎的话,那就意味着这颗老鼠屎已经在蜂蜜中浸泡很久了。如果是奉命回去取蜂蜜的太监搞的鬼,那这颗老鼠屎在蜂蜜里浸泡的时间就很短。想象一下:一颗干燥的老鼠屎在蜂蜜里浸泡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想明白了这一点,你离真相就不远了。解密复盘

孙亮见二人都不肯承认,就命人把老鼠屎掰开。结果发现老鼠屎外面是湿润的,但是里面是干燥的,所以就断定是太监捣鬼陷害库管。如果老鼠屎是早就掉进了蜜罐的话,那么肯定内外都是湿润的。

到底哪个是贼

场景构筑

前秦时,苻融曾担任冀州刺史。有天傍晚,外面闹哄哄地进来一群人,原来是众人捉了抢劫的贼人前来报官。苻融升堂审讯,才弄明白事情的缘由。原来就在刚才,一个老婆婆在路上遇见了抢劫的强盗。强盗用刀顶在老婆婆的身后,强迫她拿出钱财首饰。被人用刀威胁,老婆婆不敢反抗,就把自己的钱财和首饰都交给了强盗。抢劫得手后,强盗随即向前跑去。此时老婆婆不甘心自己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钱财,一看周围的田地里还有农夫在干活,就大声呼喊捉贼。一个过路的人听见了老婆婆的呼喊,就飞奔前去捉贼。老婆婆的呼喊惊动了田间的许多人,他们都前来相助。等到众人追赶到跟前,只见两个人在地上正扭打成一团,这两个人都喊周围人相助捉贼。众人一看,钱财和首饰散落在路边。这两个人都说自己是好人,这可怎么办?等到老婆婆赶到时,大家让她分辨。老婆婆一看,自己也蒙了。事情发生得突然,自己的眼睛花,再加上听力也不好,竟然无法分辨到底哪一个是强盗。众人一看,这可怎么办?不能轻易放走强盗,也不能随便冤枉了好人,众人只好把二人都带到官府,请大人前来分辨。

苻融看看眼前的两个人,都说捉贼捉赃,赃物就在地上,但是都不承认。苻融对堂下的众人说道:“我以为是多难的事情嘛!这个比较简单,让他们两个人一起跑到凤阳门,差人们后面跟着,看看他们哪一个跑得快。跑得慢的给我抓回来。”众人听到这里顿时议论纷纷,说哪有这么断案的,分明是糊弄人。过了不一会儿,跑得慢的就被抓回来了。刚开始他还不承认,苻融只说了一句话,这个人顿时就哑口无言了,乖乖地承认自己就是抢劫的强盗。你能想到苻融对他说了什么吗?头脑机关匣

看起来苻融这种断案方法好像有一些荒唐,但是如果想要知道苻融对强盗说了什么,不妨在脑子里还原一下追贼的场景。想到这个场景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把跑得慢的那个人抓起来了。这当中的逻辑,就是苻融跟强盗所说的话。在无可辩驳的逻辑面前,那个强盗就只能俯首认罪了。解密复盘

苻融根据他们的叙述得知,抢劫者先跑,帮忙的人听到老婆婆的喊声才开始追。那么好人肯定跑得比较快,不然也追不上逃跑的强盗。让他们赛跑,其实也是找出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送给议员的珠宝

场景构筑

税务官汤姆负责一处税卡的管理工作,向来往的商人征收税金。寒冬将近,大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汤姆正跟几个下属一起窝在税卡旁的小屋子里取暖,这时有一队人慢慢地走到了税卡前。二三十人赶着十几辆大车,但是车上空荡荡的,不见任何货物。领头的是一个穿着华丽的中年胖子,带着后面的十几辆大车站在关卡前等着。汤姆走到关卡外对着十几辆大车进行检查,却不禁犯了难。按照规定,他们需要对过往的货物按照价值征收百分之五的税金,但是现在这二三十人、十几辆大车,却不见任何货物,自然也就不能收税了。

汤姆逐个检查车辆,却见那个中年胖子身边的那辆车上放着不大不小两个箱子,分量十分沉重。汤姆揭开盖在箱子上的雨布,却看到箱子上贴着封条。中年胖子看见汤姆要检查这两个箱子,就赶忙上前说这两个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珠宝,是本地的一位大法官托他转送给某位议员的。害怕中途有人私自打开,所以特意贴上了本地法院的封条。既然是法官送给议员的礼物,不是经商所得,自然也就没有征税的道理。汤姆也只好让人放行。而当这些人刚刚走过关卡的时候,汤姆却突然对下属喊道:“赶紧把这些人拦下,我不仅要收他们的税金,还要收他们逃税的罚金。”聪明的你,知道汤姆想到什么了吗?头脑机关匣

事情的玄机还在“情理”这两个字当中,回想场景构筑当中这个领头的中年胖子所说的话,想一想里面有没有什么不符合常理的地方?也许破解谜题的关键线索,就藏在这些不符合情理的叙述当中。解密复盘

汤姆只是负责看守关卡的小税务官,一听说这些珠宝是大法官送给议员的礼物,不管是送礼的还是收礼的都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心中不免紧张,一时来不及细想就赶紧放他们过去了。但是等他们走了之后,他冷静下来一想这事儿太不合常理。大法官送如此大量的珠宝给议员,如果是出于公事,他们有专门的渠道;如果是私人送礼,这种事儿生怕做得不够周密,又怎么会委托一个走南闯北的商人来办呢?于公于私这事儿都是不可能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箱子里的珠宝是商人贩卖货物挣的钱,这不过是他为了逃税而捏造的一个借口而已。想明白这些的汤姆赶紧把这些人追了回来,经过仔细的调查之后,这个企图逃税的商人不得不交足了税金和相应的罚款。

以假乱真的谋反信

场景构筑

唐朝武则天当政期间,很多地方动荡不安。朝堂上下人心惶惶,一些人就虚构罪名,诬陷好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事情也发生在湖州刺史裴光的身上。湖州佐史江琛和裴光素有嫌隙,有天他拿着一封写给徐敬业的谋反信指控裴光犯有谋反罪。徐敬业当时被武则天定了谋反罪,和徐敬业有书信来往自然一样会被定为谋反。武则天看到这封信后很是震怒,命御史前去处理这个案件。

裴光当时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御史把书信拿给他看的时候,他言辞激烈地说:“这封信的字是我写的,但是信上表达的内容不对,不是我说的话。我没有写过这样一封信。”出于对裴光品行的了解,大家也相信他不会写下谋反的信。但是笔迹又是裴光的,这又让人不得不信。无论怎样审问,裴光一口咬定自己是被人诬陷的,这个案子始终没有定下来。就这样一连换了三个御史审理此案,都一样结不了案。这下子武则天愤怒了,她既不能放过乱党,但是也不能证据不全就随便定罪,这样容易使朝堂上的大臣们寒心。

正在为难之际,有人给武则天推荐了御史张楚金。武则天就命张楚金尽快审理此案,但是却没给他之前审案的记录,让他重新审理。张楚金知道这个案子到自己手里,武则天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但是审讯裴光的结果和之前仍是一样,裴光只承认笔迹是自己的,但是那封谋反信确确实实不是自己所写。案子审理了好几天还没有新的进展,这可让张楚金为了难,他苦苦思索怎样才能找到案子的突破口。如果真如裴光所说信不是他所写,但是笔迹又是他自己的,这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在室内来回转悠的张楚金手中拿着那封信都看好几十回了,也没看出端倪,走累了就躺倒在床上打算休息一会儿,这时西面的阳光照进室内,房间格外明亮。他躺在床上拿出那封信正好面对着阳光,明亮的阳光照在信纸的背面。正在认真看信的张楚金无意当中发现每个字中间存在着明显的明暗变化,有字的地方明显要暗一些,就算是笔画中间没有墨的地方也会显得比较暗。而字与字之间却明显比别的地方明亮很多,虽然这个明亮的暗淡看起来非常细微,但是细看之下还是不难发现。这也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是逆着这么强烈的光线看信的话,怕是很难有此发现。

有了这个发现,张楚金顿时心头大喜,他当即命人把州以及县的官吏们都叫到大堂之上,然后命人取来了一个装满水的大盆子。众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满怀疑虑地看张楚金把铁证的那封信扔进了水盆里,众人大惊失色。张楚金告诉大家不要惊慌,事情的真相就要出来了。真相果然在几分钟后就显现了,大家顿时不住称赞。你知道为什么张楚金要把那么重要的谋反信往水盆里扔吗?他又是怎么让大家看到真相的呢?头脑机关匣

想要知道一向谨慎的张楚金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把谋反信往水盆里扔,就要仔细回顾一下他在强光下看信时的细节。想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细节,就明白张楚金把谋反信往水盆里扔的原因了。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封信在水里浸泡一会儿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解密复盘

思考张楚金在逆着强光看信时的场景,可以发现信上的这些字并不是直接用笔墨写在纸上的,而是把别人写好的字剪下来,然后小心仔细地粘在另外一张纸上。也就是说,这封谋反信是有心人特意拼凑而成的。发现了信是细心粘贴而成之后,张楚金把信扔到水盆里,只不过一会儿,粘贴的字就一个个散开了,漂在水盆里。这就断定了字是裴光所写,但是整封信却是江琛弄假而成的。张楚金把具体情况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就宣布裴光是清白的。她先是命人杖责了江琛,随后为了警示那些诬陷的人,处死了江琛。

智断二人争绢案

场景构筑

西汉时期,薛萱就任临淮县令,这期间的一天上午毫无征兆地下了一场大雨,快到中午的时候天气就放晴了。雨过初晴,空气十分清爽,薛萱端坐堂上看公文,这时外面吵吵嚷嚷地进来两个人,都是布衣打扮,一个略微年轻,一个年长有胡子。二人手中各持着一匹绢的一头,边走边争论不休,互相指责对方。

二人见到薛萱都着急说对方是骗子,想讹诈自己手里的绢。薛萱见到二人都抢着讲话,就命年长的人先说。年长的说他自己是个小贩,一大早背着一匹绢打算进城到集市上去卖。没承想走到半路时天忽然下起雨来,他爱惜自己的绢,就抱在怀里继续走,但是雨越来越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下看看也没有避雨的地方。无奈之下,只能把绢打开披在身上遮雨前行。这时从远处跑过来这个年轻人,他身上都快被雨淋湿了。等跑到自己身边时,年轻人停了下来,请求用绢一同遮下雨。绢比较长,所以年长的人就让年轻人扯着另一头一同遮雨,二人一起在雨中前行。走了好大一会儿,雨才停了,太阳出来了。被太阳一晒,绢也快干了,年长者打算把绢收起来到集市上去换钱。这时请求遮雨的年轻人不干了,说绢是他的,他要把绢带走去集市上卖。年长的最后说:“这个年轻人不讲道理,我帮了他,他还想讹诈我的绢。”

薛萱听完年长者的表述,就让年轻人说具体情况。年轻人讲述一遍,他也是这样讲的,只不过说自己是绢的主人,年长的人想来骗自己的绢。薛萱询问了好几次,也没有发现他们中间谁有破绽,都能把绢的细节讲述得很清楚。双方在公堂上各执一词,都说对方是骗子。最后薛萱不耐烦地说:“你们二人可真是,一匹绢能值几个钱?你们为了这些芝麻小事在公堂上争论不休,耽误我办大事。这样吧,把绢分成两段,一人一半,都给我走人。”二人见县令生气了,不敢多言语,官吏们把绢从中间裁开分别扔给他们二人,二人无奈只好抱绢转身走了。薛萱见二人走远,赶紧命手下的差人,换成老百姓的衣服,远远地跟在二人的后面,听听二人说些什么,然后听出问题就把二人带回来。过了没多久,差人带二人前来复命,这时薛萱对着堂下的二人说:“你们各自的行为我都掌握了,骗子还不赶紧认罪!”听到县令这样说,堂下的年轻人就知道事情败露,当场认了罪。头脑机关匣

这个案子不好断的原因是没有人可以做证,绢的细节二人都清楚,二人讲述都丝毫不差。要想找到事情的真相就只能另辟蹊径,从别的角度来寻找线索。这时候不妨运用一下假定思维,想想什么情况下这两个人才能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判案者就能从他们的反应中发现端倪。现在就想想制造一个什么样的假象能够让他们吐露实情,这就是找出真相的关键。解密复盘

薛萱把绢分成两半,绢的主人此时肯定内心不平,抱怨县令断案不公。跟在年长者身后的差人看见他碰见同乡不停地向同乡倒苦水,说自己今天倒霉,被人讹走了半匹绢。年轻人感觉自己略施小计就骗了半匹绢,运气好,捡了外财,便喜气洋洋地到集市上叫卖。他哪里清楚绢的行情?高声叫卖,价格很便宜。薛萱在堂上分析了二人的情况,就断定年轻人是骗子,年长的人是绢的主人。

疑点重重的杀人焚尸案

场景构筑

三国时期,张举曾在吴国做句章的县令。

有一天早上,他上堂的时候,外面来了一群人,其中有个年轻的妇人一身孝衣哭哭啼啼。张举问原告是怎么一回事。人群中站出一个中年男子,该男子神色愤恨,说昨天夜里自己弟弟家中失火。自己的弟弟被大火烧死了,被烧焦的尸体就在床下的位置。

等到第二天的早上,自己的弟媳妇从娘家回来了。说是昨天去娘家,太晚了没回家。她一大早赶回来给丈夫做早饭,结果才发现房子失了火,丈夫也在大火中丧了生。哥哥之前听说过弟媳妇的人品不好,坊间都在传说弟媳妇和别人私通。也因为这个问题,他们夫妻间总有矛盾,昨天弟弟的房子起火,肯定是这个女人伙同奸夫干的,哥哥让县官给弟弟申冤。中年男子说到这里眼睛都冒火了,盯着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此时已经止住了哭泣,她直喊冤枉,说自己平时在村子里喜欢多说玩笑,估计被人误会了。自己昨天千真万确是回娘家了,丈夫独自在家被大火意外活活烧死,她也很伤心难过。但是丈夫的死和自己没有干系。

张举带仵作和差人赶到事发现场。房子被烧得只剩下骨架,屋子前用被子盖着的就是亡者。张举和仵作仔细地查看了尸体。尸体被烧得焦黑,外观也看不出有什么伤痕,细心的张举甚至查看了死者的口腔。最后他指出死者的妻子说了谎,死者不是被烧死的,是死后有人故意纵火想毁尸灭迹。这个妇人听到这里,无论怎样都不肯承认自己杀了丈夫,说自己被冤枉。于是张举命人带过来两头猪。周围的村民一看县令断案还要用猪,顿时都来围观。张举命人把其中的一头杀死,一头让其活着,然后命人取来很多柴火。把死的猪扔在柴火上,活的绑起来同样扔到柴火上使其不能逃跑,然后开始点燃柴火,死去的猪很快被烧黑了,活着的猪大声地叫唤,随着叫声减弱,也逐渐死去。

张举命人把这名妇女带到跟前,他指着面前的两头猪,对妇女说了一句话,又向众人展示了这两头猪。然后这名妇女就瘫坐在地上,向张举坦白了自己伙同奸夫一起杀害了自己的丈夫的事实。杀人后,他们为了掩盖事实的真相,趁夜晚放火烧了房子,想毁尸灭迹逃脱罪责。头脑机关匣

案件不可能重现,死者也不能开口说话,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可以模拟的。回想一下张举烧猪时的一些细节,再想一想这些细节和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这种区别跟案件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找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之处,自然也就明白烧猪的真正意图所在了。解密复盘

张举检查死者时,从表面看都是焦黑,看不出有没有受伤。但是检查死者的口腔时发现,死者口腔内没有吸入的灰尘和被烟熏黑的痕迹,他认定死者是先被打死然后尸首被人烧黑。但是这个妇女死活不承认,于是为了让她心服口服,并让周围的村民了解事情的真相,便拿出两头猪现场做比较。死后被烧的猪口腔干净,活猪被烧时,由于痛苦挣扎吸入了不少的烟灰,口腔中都是烟灰的痕迹。这个妇女看到对比知道掩藏不住,就承认了自己伙同奸夫杀害亲夫的事实。

羊皮垫子会说话

场景构筑

北魏年间,李惠在雍州做刺史。

春末夏初的一天,有两个人走在大道上。一个是常年在山中砍柴,以卖柴为生的樵夫,长得五大三粗、黑乎乎的。此时也不顾太阳高照,肩负两挑柴,打算到集市上换钱买米面。下山的路很难走,终于快到大路了,就会好走多了。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走到大路边的一棵大树下靠在树上歇了会儿,拿出水壶喝点水。与此同时,大路上有个卖盐的高壮汉子,挑了一担盐,走了很多路,也是气喘吁吁的。看见树下有个人休息,自己也就把担子撂下,坐在树下乘凉。他们都是急着赶集的,只不过缓了一会儿疲惫,就都起身。要赶路时,二人争执了起来。原来是垫在地上的一块羊皮垫子,二人都说是自己所有。二人吵吵嚷嚷把在旁边田地干活的农夫都惊动了,大家前来围观。他们二人争论不休,互相指责对方不讲理,想骗东西。当时坐在这里的就这两个人,没有人可以做证,众人也不能断定到底谁是羊皮垫子的主人。这样吵吵了半天,二人谁也不肯让步,几乎要动手了。围观者中站出来一位老者说:“你们二人都说自己是羊皮垫子的主人,我们也分不出谁说了假话。你们去刺史李惠李大人那里吧,他可是个英明果断的好官。”

李惠升了堂,询问二人时,卖柴的说这块羊皮垫子是自己垫肩的,刚才垫在地上两人一起休息。自己好心借垫子二人共坐,想不到被人讹诈。卖盐的也说自己的这块羊皮垫子是用来垫肩的,都用了两三年了。二人各执一词,都说垫子是自己的。李惠大手一挥,让二人退到大堂的外面。他笑着对身边的官吏差人说,我不询问他们二人了,我今天拷问羊皮就能分清到底谁是主人了。周围人一听以为大人是开玩笑,也都不敢说话。李惠差人拿一块布铺在地上,然后让人把羊皮垫子放在上面进行杖击。大堂外的两个人远远看着差役们击打垫子,也都不知道李惠要干什么。过了一会儿,只见李惠俯身低头看羊皮垫子,还自言自语地说了几句话。

李惠命二人走到堂前,他指着羊皮垫子说,这垫子自己都说了自己的主人是卖盐的,卖柴的樵夫你蓄意讹诈还不认罪。樵夫一听,哪能就此认罪呀?李惠让他仔细看下垫子。这时樵夫低头细瞧,就哑口无言了,只好承认自己错了。难道真的是垫子开口说话了吗?头脑机关匣

一块不会说话的羊皮垫子,两人各执一词,又没有别人在场。既然从这两个人身上已经无法获取什么有价值的线索,那就需要转换一下思路,从羊皮垫子上想办法了。没错,羊皮垫子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它在某种环境下时间长了难免就会带上某些特征。顺着这个思路想想在场景构筑当中这两个人关于自己职业的描述,就不难想到为什么羊皮垫子能道出事情的真相了。解密复盘

羊皮垫子只有一块,主人就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人,都说用了很久。李惠从二人的职业方面进行思考,他命人击打垫子后发现布上落下了很多细小的盐粒,这就说明羊皮垫子就是卖盐的。

自辨归属的耕牛

场景构筑

南朝元徽年间,在建康县出现了一起为牛打官司的案件。这年秋天有两家人对簿公堂,原因是其中一家的牛夜里被偷走了。牛在家里能干很多农活,不能缺少,牛也是生活中的重要帮手。这家人赶紧四处查询,结果在邻村找到了。

但是邻村这家人不承认这牛是偷的,说是自己家养的。就这样双方争吵到县衙,想让官府来断定这牛到底是谁家的。县令升堂审案时,发现双方对这头牛的牙口、外貌、性情都说得基本一致。到底牛是哪一家的呢?县令也没法分清楚,两家都不肯罢休。县令只能把牛放到县衙来喂养,让双方回家找新的证据。

案子就这样拖了下来,中间换了两任县令都没有解决好牛的归属。等到顾宪之任县令时,他打算审查积压的案件,发现了争牛案件,决心重新审理此案。两家人听说来了新县令,又都到大堂上询问牛的归属。顾宪之说:“你们都不必叙述自己的理由了。我这就能断定这牛到底是谁家的,给好人一个公道,让坏人认罪。”然后他对衙役们悄声交代了几句。衙役依计而行,果然就找到了耕牛真正的主人。他是怎么做到的?头脑机关匣

作为一个推理的高手,不仅要善于倾听,在别人的表述中发现不符合常理的逻辑漏洞,还要有足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非常强的思维灵活性。人都是会撒谎的,尤其是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不能光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要从不会撒谎的对象上入手。而这头耕牛就是一个不会撒谎的对象。从场景构筑中就不难想到让耕牛自己证明身份的方法了。解密复盘

案件积压这么久,就是从人证方面没有可以断定的依据,所以顾宪之就从动物的本能出发。一般养了好几年的老牛,都能够认识自己吃草的槽、自己睡觉的牛棚。这老牛被解掉缰绳,很自然地回到自己的家中,乖乖地等在槽前,这样就断定了另一家是盗窃的贼人。

引蛇出洞诱真凶

场景构筑

这个案子发生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看到眼前的案子,仔细思量半天,总感觉案子有些蹊跷,感觉不像案件真实的情况,就把这个案子交给御史蒋常来重新审理。蒋常接到圣旨便来到案件发生地卫州。大家听说朝廷派人来复核案子,便奔走相告。

原来在这年的春天,卫州的禁卫军士兵杨正和两个士兵一起去公干。天晚时他们投宿到卫州的板桥店,店主叫张逖。这家店比较大,上上下下的伙计就有十几个。当天店主的妻子回娘家了,张逖命下人安排好房间并准备了晚饭。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半夜有人偷偷溜进杨正他们的房间,用杨正的佩刀杀死了店主张逖,杀人后又把佩刀悄悄地插回到刀鞘中。这三个士兵白天赶路很辛苦,睡得比较沉,都没有发现异常。等到五更的时候,三人着急赶路就匆忙启程了。天逐渐变亮,店里的伙计去店主卧室询问怎样安排今天的活计。小伙计推开房门一看,店主满身是血地躺在地上,尸体都冷了。这下子把小伙计吓得够呛,他赶紧叫起店里的其他伙计。早上就杨正几个人走得比较早,而且身上带有佩刀。他们猜测这几个人肯定夜晚杀害了店主。店里的十几个伙计就顺着路往前追。等追到杨正他们,发现杨正的刀上还有血迹。这下子无论杨正他们怎么解释都不管用了,就被带到了官府。官府一看凶器是杨正的,三人又是五更天出走,肯定是犯案脱逃。但在堂上询问后,三人不肯招供,当下就用了大刑。几番刑审下来,几个人浑身伤痕累累,惨不忍睹。受不了刑罚的三人就只好认了罪,就这样被关在大牢里。官府逐级上报,申请秋后处决三人。

唐朝对死刑审核得比较严谨,军汉杀人案的案宗到了唐太宗手中让他起了疑心,就发下来重新审核。蒋常到了卫州后,就立刻令州府的差人前往张逖的店中传话,让店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的人都到州府大堂候审。把大家聚齐后,发现到州府的店员没到齐,又把这些人都放了,只留下一位老婆婆在州衙审问。老婆婆年龄比较大,问什么都比较费劲。就这样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才放老婆婆回去。老婆婆转身刚走,蒋常就派出一名精明能干的狱吏,让他乔装打扮一下,悄悄地跟在老婆婆的后面,交代此人道:“你不要惊动了老婆婆,悄悄地跟着,看到有人与老婆婆说话就记下他的相貌,打听到此人的姓名。”果不出所料,狱吏回到州衙告诉蒋常:“大人料事如神,果然有人偷偷摸摸地询问老婆婆,在州衙一天大人都询问些什么话。”蒋常听到这里微微一笑说,明天继续带老婆婆来州衙。第二天还是留下老婆婆一天,傍晚放其回家。到了第三天继续如此。狱吏一直悄悄跟随,报告给蒋常,说三天都是同一个男子询问老婆婆审讯的情况。蒋常一看时机成熟,当晚便派了州衙的差人把此男子带回州衙。一番调查之后,终于查明这就是那个杀害店主的凶手。那么蒋常是根据什么认定这个人有重大嫌疑的呢?头脑机关匣

对于这样一起早已定案的案子来说,要想推翻原来的结论,用常规的断案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就得运用一点逆向思维,考虑所有跟这起案子有关的因素。从场景构筑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蒋常是个运用逆向思维的高手,善于从对方的行动中找出漏洞,这就需想一个办法让对手先动起来。锁定这个嫌疑人,然后从此人入手实施逆向推理。从这个角度出发,看看蒋常所做的一切,就不难知道他认定嫌疑人的依据了吧?解密复盘

这招是引蛇出洞。案子原来判定是杨正等人杀人,这时真正的杀人凶犯心想有了替死鬼,心中自然高兴,只等秋后处决。这件事情有了结果,自己就安全了。但是太宗指令蒋常过来重新审核此案,杀人凶犯担心事情出了意外,急于了解蒋常审案的内幕。他见蒋常每天都审讯老婆婆,心想老婆婆年纪大了,很容易被套出话,自己只有掌握了案件的进度,才能及时做好补救。这样正好上了蒋常的圈套,这等于是杀人凶犯自己就现身了。

众手捏金断冤情

场景构筑

事情发生在唐朝年间,当时的李德裕就任浙西观察使时,有天,附近甘露寺的住持前来报案,说前几天寺里知事僧换届,当前一任向现任移交各种明细时,发现账册跟实物对不上。他觉得是前任知事僧侵吞了寺里的黄金。

他们拿出账本,与前任核实。账册上,前几任知事僧的签字都在,确实在移交的过程中有不少黄金。现在移交时黄金不知去向,住持认为肯定是他偷了去。李德裕就询问住持,前任承认自己偷盗行为没有,偷盗的黄金交出来没有。住持摇摇头叹口气说:“前任知事僧真是可恶,他最后见大家追得紧,就承认自己偷了寺院里的黄金,但是黄金的去向却拒不交代,也说不清具体花在什么地方。”李德裕听住持这样讲,就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便传了前任知事僧前来问询。

前任知事僧见到李德裕,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他说自己被寺院里的众人冤枉,这几天每天都是在煎熬中度过。他说,这么多年来,知事僧换了好几拨。每次移交账目和财物时,其实都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实际的财物。账面上的黄金就是账面上的,没有人见过黄金。自己接手时,上任知事僧都是这样移交过来的,没有人认真去核实,这个情况大家都知道。但是由于自己性格比较孤僻,这样就引起了别人的猜疑和排挤。这次移交也是他们想法陷害自己。众口铄金,自己有口难辩。此人说罢又悲痛又伤心。李德裕看了心中都难免悲愤,他告诉面前的僧人:“你不用担心没地方说理,这起案件想弄清楚并不是很难。”

他命手下的差人把前几任知事僧都带来审讯。接这几个僧人时,李德裕派出了几乘小轿,这些布轿子都盖好帘子。到了府衙都把门帘的位置面向墙壁,彼此拉开距离,使其不能相互通话。这些人坐在轿子里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时,李德裕命人递给轿子里的每个僧人一团黄泥巴,然后告诉他们,既然你们都见过黄金,那么就把黄金的样子捏出来。过了不久,帘子里纷纷拿出形态各异的泥巴。李德裕让他们都出来看眼前的泥巴。看到这些不同的泥巴,就连住持都乖乖地认了罪。头脑机关匣

这个案子就是典型的一对多,而且所有的手续和证据也都偏向人多的一方。用常规的方法恐怕很难找到突破口,这时候不妨做一个假设。判案讲究的是大胆假设,仔细推理。假如住持他们说的是真的,如果他们确实都见过交接时那些库存的黄金,他们对这些黄金的说法肯定是一致的。那么印证这种假设的方法就不难想到了,经过验证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解密复盘

李德裕假设大家都见过黄金,那么肯定知道交接时黄金的形状。这些人彼此不能沟通,对于之前子虚乌有的黄金只能瞎说一气。这样反过来就是,大家都没见过黄金,移交的都是一纸空文。

真假难辨的邮票

场景构筑

彼得是一个资深集邮爱好者,专门收集各种稀有的邮票。他沉浸于这个爱好二十年,手头收集了不少珍贵的邮票。最近结识同样是集邮爱好者的卡伦,两个人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论邮票,也会拿出各自的珍藏一起观赏品评一番。

彼得手里有一张非常珍贵的邮票,不要说是在他们的圈子里,就是在国际集邮爱好者的收藏当中都是当之无愧的珍品。这也是彼得作为资深集邮爱好者最为自豪的地方,这枚邮票一直被彼得小心地收在家中的保险箱里,从来不会轻易示人。就算是相交恨晚的卡伦,想要见到这枚珍贵的邮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最终还是抵不住卡伦的一再央求,彼得只好拿出这枚珍品让卡伦观赏。那天下午他们两个在彼得的家里一直待到了天黑,卡伦把这枚邮票翻来覆去地观赏了一下午都舍不得放下。

可是令彼得没想到的是,就在卡伦观赏过邮票之后不久,卡伦就跟彼得说,他也花高价从别处买来一枚跟彼得那枚一模一样的邮票。这让彼得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不要说是一模一样的两枚邮票,就算是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同一套邮票当中的两枚珍品都是非常低概率的事件。他觉得卡伦所说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就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们两个所持有的邮票当中必定有一枚是赝品。刚听到卡伦这么说的时候,彼得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但是卡伦一再坚持,彼得心里也慢慢变得不那么坚定了。但是又一想,自己持有这枚邮票这么多年,也没理由是赝品呀,十有八九是卡伦被别人给蒙骗了。他约卡伦带着新收藏的邮票到他的家里来,一来是把两枚邮票放在一起对比,二来也顺便给卡伦上一堂集邮的专业知识课。

卡伦带来的这枚珍品邮票,确实做得很逼真。如果不是彼得这种在这一行当中沉浸了二十年的资深人士,又有真品在一旁对比的话,还真的不容易辨别。在甄别的过程当中,彼得把真品和赝品的特征都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卡伦也一直在一旁点头认同。可是,就在甄别完之后,卡伦一把把真品抢在手里说是他带来的,说彼得原来收藏的那枚是假的。彼得被卡伦的举动彻底给弄蒙了,他当然不肯吃这个哑巴亏,当即就打电话报了警。吉米探长带着警员来到彼得家里听他们说完,把这真假两枚邮票拿在手里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跟彼得和卡伦说:“这种事情涉及技术鉴定的问题,我没办法当场给你们分出个对错。这样吧,这两枚邮票我先带回去鉴定,有了结果再通知你们。”

虽然两个人都不太乐意,但是对于警长的决定又不太好反对,只好答应。谁知第二天彼得和卡伦分别接到了警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吉米警长带回警局的那两枚邮票在路上丢失了。由于是警方的过失,所以警局会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补偿。但是鉴于目前还没能鉴定出两枚邮票各自属于谁,只能是每人获得一半的赔偿金。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是吉米警长布下的局,打过这两个电话之后,吉米警长就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能猜到这是为什么吗?头脑机关匣

破解这个谜题的关键在于演绎推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他们两个当中谁的邮票是真的,他们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这时候就不妨做一下演绎推理。面对邮票丢失的消息,真邮票的持有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而那个假邮票的持有者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想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从他们各自的反应当中看出谁才是那枚真邮票的持有者。解密复盘

接到警局打来的电话后,彼得对邮票的丢失感到不能接受,更不能接受警局提出的赔偿方案。他在电话里明确表示,最重要的是找回那枚丢失的邮票。警局准备用来赔给他们的赔偿金完全可以用来悬赏,帮助找回邮票,而不是平分给他们,他要的是邮票不是钱。而卡伦接到电话后反而觉得有些庆幸,如果真的到了警局,最后结果怎么样真的很难说。现在这样也挺好,平白无故地得到了一笔补偿,还没有什么危险。于是就在电话里表示了遗憾并说可以接受赔偿,只不过提出要求,要提高赔偿的额度。吉米警长得到警员反馈回来的信息后,就从他们的态度中判断出了谁才是那枚真邮票的持有者。

放驴寻鞍的故事

场景构筑

唐朝年间,张鷟曾担任河阳县令,一年春季的一天,有个过路的客商看天色已晚,到了饭点,就进店吃饭,随手就把自己的驴子用缰绳拴在店门前的一棵树上。等客商吃完饭出来打算牵笨驴子找客栈的时候,发现树上只有一段绳子,驴子却不见了。驴子身上还有鞍子,那可是一副崭新的鞍子。这名客商心疼不已,自己的脚力丢了,做生意驮货物也麻烦。店里的老板和伙计都在店里忙活上菜,没有人发现驴子的去向。丢驴子的人走街串巷地找了三天都没发现驴的影子,只好去县衙报案。

张鷟听了客商的陈述,看到客商手中的半截绳子是齐刷刷的断头,当即认定是有人偷走了驴子,就派人四处侦查,在县城的各个街道都安排人把守询问,并张贴了很多告示,告知如果抓到偷驴的盗贼肯定严惩。第二天,大家看到整个县城为了找驴子都闹翻了天。盗贼感到事情闹大了,这次县令肯定会详查。他想,驴子是个活物,需要吃草料,也是个庞然大物,没法隐藏,家里突然多出了一头驴,万一被邻居们发现,后果很严重。思前想后,盗贼就趁夜间无人,悄悄地把驴放了。放出大门的驴子在黑乎乎的夜里有些紧张,驴的嘶鸣声很快惊动了夜间巡逻的差人,差人就把驴子带回到了县衙。天一亮,差人就把住店的旅商给带到了县衙,让他辨认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驴。客商看到驴十分高兴,他用手抚摸着驴子的头说正是自己丢失的。看到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张鷟说:“找到了就好,你把驴子牵走吧,以后细心照料。”

客商伸手从差人手中接过缰绳,大声询问张鷟:“大人,小民的鞍子也是全新的,大人能帮忙找到鞍子吗?”旁边的差人一听此话当即生气地说:“你这个人好生无理,为了你的驴子,我们大人已花费不少心血,我们也忙活了两天。一副鞍子能值多少钱?还要给你找鞍子?那鞍子还能和驴子一样自己跑到大街上来吗?”但是张鷟听到这里说道:“不用担心,这个很简单,既然帮你找到了驴子,鞍子一并帮你找到。”然后他交代了手下的人,等到了第二天,果然就找到了鞍子,还抓到了偷驴的贼。周围的民众见到张鷟断案如此神奇,都佩服他是个有智谋的好官。头脑机关匣

这些差人说得没错,鞍子又不是驴,它不会像驴子那样自己跑回来。但是如果想要让驴子和鞍到一起去的话,你可以反着想。仔细体会一下“如果山不过来,那我就过去”这句话,看能不能提醒你一些什么。也许这就是找到驴鞍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解密复盘

万物皆有道理,找驴子的时候,张鷟故意大造声势,给盗贼施压。盗贼担心被查出来,就夜间放了驴子。找鞍子的时候,鞍子是死的,比较小,容易被藏起来,他就利用驴。他告诉差人不要喂驴子,让其饿上一天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解开缰绳,让驴子自己跑。驴子被饿了一天,早就被饿得受不了了,就直接跑回盗贼的家里吃草料去了。差人们在后面紧紧跟着,盗贼当时不肯承认,当在草垛里找到鞍子时,盗贼就无话可说了。

骑在驴背上的贼

场景构筑

唐朝年间,在怀州河内县有个叫作王盛成的人,此人非官非吏,但是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他平时善于观察,做事比较认真,义务帮助官府抓到了很多盗贼,在民间受到很多人的爱戴,大家送他外号“捕神”。

某天早上,“捕神”王盛成很早就起床了,他打算去集市上买些东西。集市上很多人都认识他,大家都主动和他打招呼。天气不冷不热,王盛成站在街边和旁边的人聊天,互相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时,从前面的大路上来了一个骑驴的人。驴身上驮了个中年男子,还驮了一个皮口袋。如此重负,驴已经气喘吁吁的了,但是坐在驴身上的男子还用脚磕驴子的肚皮,大声吆喝快点走。王盛成看到这个情形就感觉到不对劲。说话间,这人和驴就到了他跟前,王盛成看到驴子的身上都被汗浸透了,这男子也太不心疼自己的驴子了。男子看到王盛成盯着自己看,赶紧用力地拉了拉缰绳,让驴子靠边走,给王盛成让路。眼看双方错身而过,王盛成脑袋突然一激灵,他赶紧转身大声喝道:“前面偷东西的贼,你给我下来。”果不其然,前面骑驴的男子听到他的呼喊,当时吓得就从驴背上滚了下来。

王盛成立即上前捉住了汉子。汉子一看身边围了很多人,当即就不住地磕头求饶,说自己从河阳偷了这头驴子和皮袋子。大家看到王盛成又一次捉到了贼人,纷纷鼓掌称赞。过了不久,就见一个商人模样的男子,满头大汗地挤到王盛成面前,说他就是驴子的主人,凌晨赶路,在路上方便的工夫,驴子就被人偷走了,驴身上的皮囊里有可以为自己做证的东西。王盛成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皮囊,果然和商人说的一模一样。这时巡逻的衙役也过来了。他们把盗贼捆绑后,衙役不解地问王盛成:“这个人作案,你没有看见,你怎么看出来他是贼呢?”头脑机关匣

破解这个谜题需要的就是人情常理的推演,这需要对人性有一个深刻的把握。有一句话叫作“谁的孩子谁心疼”,这说的可不一定就是孩子,其他很多东西也是这样。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很多人在用借来的东西的时候,远远不如东西的主人那么知道爱惜。而在那个时代,驴子可是普通人家非常重要的东西,无论是家里干活还是外出走远路,都离不开它,对自己家的驴子照顾起来是非常精心的,常常会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喂给它吃。主人使用起来也是非常爱惜,看它实在乏累的时候,甚至不惜自己替它背上一些东西。再想一下场景构筑当中,那骑驴的人是怎么对待这头驴子的,猜到事情的真相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解密复盘

很多事情只要多观察就能发现很多疑问,王盛成说:“第一,赶远路的人,驴身上不会有很多汗,一般都会提前算好时间和路程,让驴子慢慢地走,这个驴子浑身是汗,肯定是着急赶路;第二,一般自己的牲口,是长期倚仗的脚力,都会十分爱惜,不会动不动就呵斥、打骂;第三,贼人一般都是做贼心虚,他心中念念不忘自己偷来的东西,生怕有人认出驴子和皮袋子,所以和我走到迎面时,赶紧给我让路、躲闪我的目光。综上所述,我就断定这人就是个贼。”

度牒背后的秘密杀人案

场景构筑

北宋年间,张咏任江宁知府。一天傍晚,张咏正在大堂上看公文,这时堂下来了一个和尚。当时的和尚都随身带着自己的度牒供官府审查,当时的度牒也就是和尚的身份证,度牒上详细写着和尚的名字、年龄、法号,以及自己的师父是谁、出自哪个寺庙。当和尚不用交地租也不用服徭役,在当年,和尚可是很吃香的。朝廷为了控制和尚的数量,对度牒的发放控制得很严格。度牒都是由官府一个叫作祠部的部门发放的,上面都有官员的亲笔签名或者官府大印。张咏接过度牒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仔仔细细地查看,并抬头看了看面前的和尚。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提笔写下了几个字交给身边人。身边人一看上面端端正正的几个大字:“送交司理院审讯杀人犯。”看到知府大人的批示,这个人都蒙了,但是不敢询问,就把堂下的和尚给收了监。

到了第二天,知府堂下站满了前来听审的官员,大家不明白为啥知府大人看了下度牒就断定和尚是杀人犯。张咏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大家办案子一定要明察秋毫,一不小心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走一个坏人。”过了一会儿,和尚被带到堂下,张咏问道:“你当和尚有几年的时间了?”那和尚双手合十:“回大人,做和尚有七年的时间了。”张咏冷笑道:“恐怕是七天还差不多,你还在这里说谎。”和尚听到张咏说到这里眼光就躲闪了一下。接着张咏指了指和尚,和尚一看隐瞒不住,就承认前几天路上遇见一个和尚,和他同行期间惦记他身上的财物,就把和尚杀了,自己当即剃了光头,拿走了真和尚身上的度牒,穿上和尚的衣服前来行骗。头脑机关匣

断定一个人的身份和职业,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证件,而僧人这种特殊职业的人恰好就属于那种有证件的。所以张咏见到一个僧人,第一时间就是要审核他的度牒。但是有时候证件是真的,身份却未必是真的。因为在那个没有摄影技术的时代,证件是可以冒用的。那就要靠第二个方法了,就是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任何一个职业做的时间长了,都会在人的身上留下非常明显的痕迹,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端倪,这就是破解这个谜题的思考方向。解密复盘

张咏是个比较细心的人,他在堂上查看度牒时发现度牒是真的,从上面记录来看,这人应该做了七年的和尚。但是堂下的和尚额头上有很深的头巾包裹的勒痕。头巾是农民长期在外干活时裹头发用的,戴的时间长了,勒痕很深,短时间内不容易消掉。和尚的度牒一般都是贴身放置,现在出现在这个人身上,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杀了真和尚,然后来顶替。

藏在积雪下的线索

场景构筑

最近城里一连发生了好多起偷抢案件,有的人家晚上神不知鬼不觉,东西就没了,有的则是遭遇一伙头巾包着头,脸只露出眼睛的黑衣人的明抢,还有落单的夜行人被拦路抢劫的。一时间人心惶惶,警局也焦头烂额,而负责这些案件的探长米哈伊尔更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一样,日子过得无比煎熬。旧案子还没有眉目,新案子却在不停地增加,民众的情绪一天比一天坏。探长米哈伊尔的压力一天天地增大,都快有些扛不住了。

根据那些受害者提供的信息和最近案情发生的频率,米哈伊尔觉得应该是一批流窜作案的惯犯所为,决定把近期发生的这些案件一一侦查。从第一起入室抢劫案发生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在城市各个出入口设置关卡,对所有往来的行人进行严密的盘查。警员轮流值班,一刻也不放松。但是直到现在,既没有发现任何身份可疑的人,也没有发现有人往城外携带大量财物,而抢劫案件却一直在增加。

于是米哈伊尔断定这些人和所抢来的财物还在城里,便又开始在城中展开大规模的排查。所有的人家、所有的旅店全部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依然是一无所获。那些强盗就像是幽灵一般,四处猖狂作案却又不留痕迹。昨夜又下了一场大雪,那帮可恶的强盗在下雪前又抢劫了两处民宅。米哈伊尔在勘查完现场以后,心情非常压抑地走在返回警局的路上,不知不觉中走到城中一处土丘旁,虽然是土丘却不矮,站在上面可以瞭望大半个城市。心情郁闷的米哈伊尔就让警员们先返回警局,自己打算独自登上土丘缓解一下心情。米哈伊尔站在高高的土丘上眺望着这座城市,呼吸着寒冷而干净的空气,尽力让自己平复下来。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雪,所有房屋的屋顶上都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积雪,只有屋顶烟囱的位置有一小片黑乎乎的。放眼望去,一座一座房屋大同小异,只有城中位置的几间大房子,屋顶上灰乎乎的一片,好像昨晚的大雪并没有落在这些房子上一般。

米哈伊尔就这么来来回回地看了几遍,也觉得有些无趣。想想警局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就想着赶紧返回警局。他转身准备走下土丘,可是刚走了没几步,就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开始疯狂地往土丘顶上跑去,然后重新打量这座被大雪覆盖的城市。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大喊一声:“我知道了。这回再也不会让你们跑掉了!”

米哈伊尔兴冲冲地跑回警局,调集了大量的人手赶到那几间屋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