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微语录(去梯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20:22:15

点击下载

作者:荣千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巴菲特投资微语录(去梯言)

巴菲特投资微语录(去梯言)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巴菲特投资微语录( 去梯言)作者:荣千排版:昀赛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7542943965本书由北京兴盛乐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 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前言PREFACE

俗话说:“人挣钱,累死人;钱挣钱,乐死人。”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物价飞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了。然而,中国的理财产品不多,绝大多数人选择的还是储蓄。但是,利息跑不过膨胀率,放在银行里的钱没有生钱,反倒不断地贬值。该怎样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会理财,特别是学会投资。

投资是一门大学问。在投资过程中,财富只是一串极具弹性的数字符号,它可以极速暴涨,也可以瞬间消失。收益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大环境,更取决于人们对投资技巧的运用。投资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你也可以在投资世界大展手脚。

沃伦·巴菲特是美国最杰出的投资家,他被世界投资者尊称为“股神”。2008年,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巴菲特超过盖茨,跃居世界首富。2014年,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巴菲特的净资产达到582亿美元,位居第四。

在巴菲特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生涯中,经历了美国国内多次的动乱、对外战争、三次石油危机、“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社会环境高度敏感的金融市场,每一次都会掀起狂风暴雨,股市被搅得天翻地覆。在这些惊涛骇浪中,有无数的投资者顷刻间由亿万富翁贬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但是,股神巴菲特在面临这一次次危机的时候,都能绝地反攻,不仅及时躲避了股灾,还从中获得了巨额财富,这样的业绩,不得不令全世界佩服!

如今,巴菲特已经成为全世界股民的楷模。作为世界顶级富翁,他的个人生活却极为低调,外人几乎无法窥探到他的投资策略,这更为巴菲特本人蒙上了一层面纱,他的一言一行都让各大媒体以及股民揣度良久。关于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到股票市场走势。所以,我们做投资必须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论。成功可以复制,学好巴菲特,我们也可以成为富翁。

但是,我们很多股民对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只是一知半解,对其理论也只是似懂非懂,模仿巴菲特却没有吸收到巴菲特投资理论的精髓。为此,我们专门编写了这本《巴菲特投资微语录》。本书采用观点加案例的形式,“巴菲特微语录”部分摘录了巴菲特本人致股东的信以及其他一些演讲上的精华观点和语句,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同时,书中设有“活学活用”内容,则通过生动的例子,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巴菲特投资精髓。

每个人都渴望通过投资实现财富增值。但是,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智慧,更应该学习巴菲特的投资耐心,避免投机心理,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恒心,慢慢积累财富。总之,我们要下大工夫钻研巴菲特的投资学,掌握其精髓,并且不断实践,定能有所成就。

相信读者在阅读完本书之后,会对股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投资生涯增添更多的智慧与策略,能更好地在股市遨游,赢得更多的机遇和财富。投资哲学篇追求简单,化繁为简

巴菲特能够在别人恐惧时,勇敢投资股市,在别人贪婪时,控制投机的欲望,避免损失。我们能够做到在低迷的熊市,勇敢地投资吗?我们能够做到看着别人赢利,还保持理性,攥紧手中的钱吗?炒股炒的就是心态,拥有好心态,才会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保持足够的理性,沉稳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像巴菲特那样有一颗平常心,善于化繁为简,股票投资也变得简单了。第1章 炒的是心态,好心态才会赢投机心理要不得【巴菲特微语录】

总有一天伯克希尔会有机会把大量的资金再次投入股市,这点我们确信无疑,但是,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不知何处?不知何时?”当然,要是有人想问你为什么现在股市如此疯狂,请记住另一首歌:“笨蛋总是会为不合理的事找理由,而聪明的人则避而远之。”——巴菲特致股东函(1999)【活学活用】

当某一支股票价格暴涨时,人们听得最多的就是“一夜暴富”的神话,什么卖羊肉汤的都赚了几十万元,拉三轮车的也买了奥迪等传闻不绝于耳。很多人以为投资股市是一个易暴富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加入这一行列,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这一特殊行业实际上相当陌生。把“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警语也当成了耳边风。人们都心存投机心理,想从暴涨的股市里大赚一笔。结果,从“奴隶”到“将军”的很少,多数成了“烈士”。当然,也不乏一些走运的人偶尔赚到了钱。但是,很不幸,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赚了。不知道怎么赚的,自然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赔,总是心存侥幸,自然赚少赔多,自己被套牢。

其实,炒股本是投资并非投机,必须明确区分这两个词,才能把握好正确的心态,做好股票投资。

投资指的是长期持有股票,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结合现在的市场发展情况,只要是持有股票一年以上的就可以算作是投资了。而投机则是股民通过二级市场的差价获取收益,持有股票期限相当短,甚至短到只支持一个交易日。一夜暴富对于绝大多数人是个梦想,真正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微乎其微,不要奢求自己的5万元能在一夜间变成50万元,想要投资股市,就要长期持有,选准股票坚持下去,所有的财富都是累积出来的。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巴菲特还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巴菲特习惯于听取所属公司的经理人员汇报经营成果,而不是公司股票的短期行情。他认为,只要有潜力的公司权益资本预期收益令人满意,公司管理层诚实能干,股票市场并未高估该公司股票,他就很愿意无期限地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当然,有时候,巴菲特也会卖掉那些价格合理或被低估的股票,这是由于他需要一笔资金购买其他低估程度更高或者低估程度相同但他更了解的公司的股票。

从投资历史也可以看出,能够在股市长期发展中取得好回报的,一定是那些长期持有好的企业股票的人。万科最大的个人持股者叫刘延生,1991年前后,他总共买了400万股,10多年这些股票一直伴随着万科成长,2007年时他手上的这部分股票市值已经突破了20亿元。很多时候,“坚守”是比“买入”更加考验投资成熟度的操作。能够在股市低迷时坚守优质股票的投资者都是有思想的,更是有毅力的。

2008年3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巴菲特投资股市的收益约为25%,2006年和2007年,中国股民选一支好股并持有,收益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但巴菲特数十年来可以做到平均每次投资收益这么高,而我们的投资者却不能。正因为他长期持有股票,直到该股达到制高点,才断然割舍。虽然他每次的收益不高,但因为没有投机心理,能够让自己逐渐积累财富,他获得的是最后的成功。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策略启示投资者,即使在投资领域,“长相厮守”也远胜过“露水情缘”。

不要在不了解股票的时候,就贸然进入,每次花一点钱去买股票,每次都在祈祷老天能够眷顾自己,能够赢利。但是,即使你略懂股票,但如果不去花心思研究,那么上帝也不会原谅你的懒惰的。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心态,靠的不是心理培训,而是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放弃那些关于投机暴富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遵循价值投资的客观规律。毕竟,和消息、概念比起来,这些规律才是最可靠的。战胜贪婪和恐惧【巴菲特微语录】

在大众贪婪时,你要缩手,在大众恐惧时,你要进取。当人们忘记“二加二等于四”这种最基本的常识时,就该是脱手离场的时候了。——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的讲话(1999)【活学活用】

人有生活上有陋习,做投资时一样有投资的陋习。生活上的陋习有不守时,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贪小便宜,在公众场合讲粗话等。投资也会养成一些陋习,这些陋习甚至可以将投资结果完全改变,由成功彻底转为失败。

在投资陋习中,最为严重的两种是贪婪和恐惧。贪婪和恐惧不仅是人类的大敌,更是股市的大忌。在绝境之时恐惧,在顺境之际贪婪,这些都是人性中的糟糕弱点,但很多人明知道自己存在这些弱点,却无法克服自我,最终也无法取得成功。而那些能够理性、客观地把握市场,在渺茫中自信,在顶峰时急流勇退的人,才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2007年盛夏,全球股票市场正是火热时期,当时世界能源危机也在持续,就在“中国石油”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赚钱公司的时候,巴菲特却分七次将其所持有的中石油H股股票,在7~9月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全部抛售了出去。

就在巴菲特卖出股票的3个月内,中石油H股股价在他12元的减持价上,又飙升到了20元。这让巴菲特的形象大损,曾经一度遭到世界各国知名证券投资者的嘲笑,他们认为巴菲特是头脑发热的投资人。

但是,正当人们疯狂购入中石油H股,陶醉于未来绽放的美好情景中时,股市行情却发生了惊天逆转,全球股市在2007年7月演绎了最后的疯狂之后,股价开始急速下降。截至2009年元旦,美国股市从14 000点跌到8 000点,中国股市更是惨不忍睹,指数跌去70%,中石油H股的股价最后竟降到7元,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跌到了4元。

为什么巴菲特能够在绝大多数投资者疯狂和贪婪之时,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是因为巴菲特从来不贪求太多,他心中很清楚,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大,风险自然越大,这是个不变的规律。人们不能心存幻想,不能心存侥幸,贪求太多,反倒什么都得不到。

当然,反之,投资股票本来就是一个存在风险的事情,如果过于强调风险,凡事裹足不前,处处恐惧,就很容易错失投资时机。特别是在熊市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人一直盯住熊市中的不利,专注于股市中让人沮丧的信息,而忽略了此时其中的一些“有利”信息,结果判断就受恐惧感的影响而发生了扭曲。其实,即便在熊市,股价也会有上下浮动,瞅准时机熊市也能赚钱。每当股价下跌,变得便宜了,这时大家竞相购入,价格定然上升。

巴菲特在2000年中石油香港上市跌破发行价、最低1.10港元的低迷恐惧时刻,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中石油的价值所在,买入23.48亿股,不久股价上升,他从中获利,这就是个生动的例子。

要想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赢利概率,就要戒除恐惧心理。越是恐惧,结果越是输得更惨。我们既然投资股市,就要把资金当成筹码,不要再回头望。只要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分析、研究、运用适当的投资战略,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即使是亏,也会亏得心安理得,知道将来一定会有机会重新赚回来,不会每次都亏。

总之,心是投资的主宰,戒除了贪婪和恐惧的心态,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心灵自然会更加明澈,我们在买卖股票时,才能保证思路正确清晰,看事情更加客观。太自信也不是好事【巴菲特微语录】

首席执行官自己心中有一个发展期望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甚至我们都会认为如果这些期望能够附带一些更为合理的条件,首席执行官即便公开发表个人心中的期望,也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大公司公开宣布每股盈余可以长期维持在15%的增长率上,那么,我敢肯定它一定会给自己招来很多的麻烦,因为这样的高标准只有极少数企业才可能做到。——巴菲特致股东函(2000)【活学活用】

对待同一个问题,每个人思考的角度都会有所差异,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大相径庭。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分析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采取快捷方式,忽略大部分应当注意的因素,而轻易地得出结论,有失客观。这群轻易就得出结论的人,常常就是那些过度自信,甚至非常盲目的人。

自信是优秀的品格,自信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危机,战胜困难。在投资领域同样需要自信。在股市前景惨淡的时候,只有那些有足够信心的人才会逆势购买,为自己赢得钞票。但是,自信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且自信应该建立在对信息的充分掌握上,否则就成了盲目自信,就像没有根的大树,早晚会倒塌。

有的投资者在刚进入股市的时候,还能常常有所斩获,等到变成老股民以后,因为赚了些钱,学了些指标,读了几本书,就渐渐地盲目自信起来,他们认为自己能抓住市场波动的脉律并且能够从中大获其利。于是他们疯狂地追涨杀跌,快速进出。但是,结果反而输多赢少,亏损严重。

这就是受了盲目自信的毒害。盲目自信阻碍了投资者提高操作水平,使投资者对股市的认识出现偏差。股市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任何人如果盲目自信,都会停滞不前,最终必将被股市所淘汰。不要以为自己比别的投资者更了解股市,更能把握市场。其实,你可能收集到的大量信息,你所知道的东西,别人也同样知道,而别人可能还注意到了被你所忽略或排斥在外的信息。

一个真正杰出的投资人从来不自作聪明,自信地在市场中快速反应,以求战胜市场。他们更愿意充当动作缓慢却最终得到胜利的老黄牛。他们从来不会考虑在今天或明天的股市变化中捞得小钱,而后天又损失一大笔。他们只是认真地做好手头上的每一笔交易,并最终让自己和那些信赖自己的股东们都变成富翁。

巴菲特从不盲目自信,不做任何盲目的投资,他总是会用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企业的素质,以保证自己的投资能够在未来有稳定的收益。他把自己看成是参股企业的当家人,并亲自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

即便眼看着别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巴菲特也不会盲目地认为自己也能从中赚得到钱,他认为只有了解了市场、把握了市场之后才能购买股票,不能冒险进入那些自己根本不了解或无法把握的行业。所以,他每天都要阅读10份报告,选股之细心、用心程度可见一斑。正是着眼于投资,努力苦练内功,静静等待时机来临,果断抓住投资的大好时机,巴菲特的财富才会与日俱增。

早在几十年前,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就曾把股市比成一个多变的“市场先生”。格雷厄姆还告诫巴菲特,要控制好自己。成功的投资人常常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控制好自己,仍然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所以,不能盲目自信,自信应该建立在对市场和企业有了深刻的把握和了解的基础上,一切决策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这样才能更有把握成功。盲目跟风输多赢少【巴菲特微语录】

看到我们超高的报酬率,肯定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会忍不住高喊着口号勇往直前。如果考量去年股市情况的话,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投资人都靠着股票的飙升而大赚一笔。殊不知经过股市的狂风巨浪,又有多少人能够安全到达彼岸呢?——巴菲特致股东函(1997)【活学活用】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羊也跟着跳了下去,紧接着,第三只、第四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让自己陷入骗局遭受失败。“羊群效应”也很容易出现在我们人类身上。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在进行投资时,很多投资者很难排除外界的干扰,往往人云亦云,别人投资什么,自己就跟风而上。“随大流”是人们的习惯,特别是在股市,这种现象更是随处可见。股市能够增加财富的效应,让很多人觉得遍地是黄金。发财的关键在于眼光和信息,于是,“宁可犯错,也不能错过”成为许多散户共有的心理,他们推崇身边的投资高手,盲目迷信各种来源的小道消息。张大妈就是盲目跟风的受害者。“你说,我是存到银行,还是买股票呀?”刚刚拿到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折,张大妈难掩兴奋的心情,询问邻居小李。看到周围很多人都通过炒股赚了不少钱,张大妈也跃跃欲试。

对股票一窍不通的张大妈选择向小李求助,因为她知道小李没事的时候经常玩股票。小李兴奋地支持张大妈炒股,说自己可以全权代劳。于是,从开户到选股,张大妈全权委托给了小李。然而,看到小李给自己选的股票价格连续5天下跌,张大妈傻了眼。

隔壁的老王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他说去年小李帮他选的一只股票现在已经退市了。这下可好,老王和张大妈都不停地抱怨小李没眼光。

听了两人的抱怨,金融专家钱教授说:“亏了也不能怪别人。投资决策得自己拿,投资风险也得自己担,不能光听别人的。”

这可给新入市的张大妈上了生动的一课——投资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收益。

的确,别人赚钱,你不一定赚钱。别人说好,对于你可能就不适合。巴菲特从不盲目跟风,他有自己的看法。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身价倍涨。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1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人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他不盲目跟风的借口。

但是,巴菲特不跟风,崇拜巴菲特的股民却跟风严重。“听别人推荐”和“随大流”是新入市者中普遍存在的两类现象。很多新手尚未掌握基本的投资知识就急于投资,并对周围一些获得较好收益的投资者、专业证券机构存在“崇拜心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出现了仅听别人推荐就购买一只股票或追随大多数人购买同一只股票的情况。这正是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决策能力缺乏信任的表现。要想树立自己对投资决策能力的自信,投资者就必须学习并掌握相关投资理财的知识。在不懂的情况下,或者没有深入研究时,最好不要盲目跟风。

现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已经被众多投资者所接受,甚至于追捧。虽然巴菲特的确创造了惊人的投资回报率,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了其投资理念值得广大投资者去研究、学习。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尤其是中国的投资者,往往对其投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更多地纠结于巴菲特又投资了哪些股票,盲目跟风严重。拿中国香港为例,近些年来,中国香港有不少股票都和巴菲特联系上了,凡是被传巴菲特投资的股票,其大盘皆有不错表现。但是,这些消息扑朔迷离,有很多甚至就是纯粹的炒作。所以,投资者在面对巴菲特入股相类似的传闻炒作时,切不可盲目跟进,需在详细了解、分析相关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后,再理智分析传闻属实的可能性,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式。即便传闻是真,也要考虑巴菲特买入时和现在价位的差距,根据自身的实力来决定。

另外,现在坊间流行的小道消息也同样值得投资者戒备。随着网络的普及,2007年以来入市的多是一些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股民,他们最喜欢从各种网站的股票、基金论坛上捕风捉影,有的人甚至愿意花不菲的价格购买“机密信息”——这样就使很多人陷入了炒股只炒“代码和简称”的误区,一不知道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二不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只是凭借一些似有似无的小道消息贸然投入自己辛苦积攒的资金,结果损失惨重。对于这种小道消息带来的“羊群效应”,投资者还是避而远之为好。

冷静面对股市动荡,不要头脑发热,人云亦云。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当大部分人都疯狂购买所谓的“热股”时,不要再跟着去投资了,因为下一步的趋势就是变冷。很多人喜欢盲目地跟风随大流,因此导致了投资失败。要想在投资行业取得成功,必须先把基本功练好,学会利用市场信息去买进或者卖出,而不是随风向而动。多份耐心,收获更多【巴菲特微语录】

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主要是反映在我们把股票市场当成是财富重新分配的中心,而钱通常由积极分子手中流到了有耐性的投资人那里。——巴菲特致股东函(1991)【活学活用】

巴菲特是“能赚钱”的典型,而他能赚钱的原因,在于能够长期坚持投资理念,不因市场诱惑而改变。巴菲特认为:“投资要有耐心等待,只有等‘市场先生’犯错误,股票被严重低估时才买进。”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需要很大的毅力,因为比买入和卖出更加困难的是等待,这个等待可能是非常漫长的历程。特别是看到别人轻松地快速赚钱,自己却一股不买,确实需要耐心。

巴菲特1973年和1974年进入股市,大量低价买入股票前,曾经耐心等待了3年之久。

股票市场1970年上涨3.9%,1971年上涨14.6%,1972年上涨18.9%,股市一路牛市,竟然持续了长达3年。终于到1973年股市下跌了14.8%,1974年又大跌26.4%。这时,巴菲特高呼:投资股票的好时候到了。他“趁火打劫”大量买入,1975年股市大涨37.2%,1976年又大涨23.6%,巴菲特两年分别轻松大赚21.9%和59.3%。

1982年8月到1987年8月,标准普尔500指数从最低的102点上涨到最高的338点,5年上涨3倍以上,又出现一个大牛市。

看到这种情景,巴菲特在1987年初致股东的信中警告说:“当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整个华尔街还没有意识到一丝恐惧,反而到处充满了狂欢的气氛。是啊,有什么能比赶上一个大牛市更让人兴奋的呢?虽然公司的业绩增长已经缓慢不前,但大牛市的股价却照样狂涨,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业绩涨幅。要知道,股价的增长不可能永远超越公司业绩的增长。”

巴菲特陆续把手中的股票卖掉,静静地等待下一个投资机会。1987年10月19日,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一天下跌508点,与前日收盘相比一天下跌超过30%,创下历史上最大跌幅。巴菲特平安躲过了这一劫。

但就在1987年10月,股市暴跌后不久重新反弹。1987年年底除了永久性持有的3只股票和短期套利持股之外,巴菲特并没有任何投资举动。他相信,市场先生一定会给他机会的,一旦机会成熟,就大量投资。

市场先生终于在1988年兑现对巴菲特的承诺,巴菲特瞅准时机,在1988年和1989年间,先后大量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累计买入13亿美元,而在10年后,其买入的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升值到134亿美元,一只股票就赚了100多亿美元。

这些生动的实例,让我们看到了巴菲特的耐心。这份耐心,这份执著成就了“股神”巴菲特。

但是,我们很多股民通常一入市,总是迫不及待地想买进股票,没有考虑股市是否正处在高风险期,也没有考虑此时的股价是否偏高。等到买完股票,就一心盼着它快快上涨。若发现股票稍有下跌,就方寸大乱,失去耐心,急着出售。随后,又去买正在涨价的股票,但是,往往刚买进热股,股票就开始大跌,结果损失惨重。

其实,股市都有这样一个规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涨过了头,就一定要回档进行强制性调整,然后再重新上涨;跌得过多,也必然会调整,随后上升。

另外,股市中有这样一个规则,有一些大户炒作某只股票,为了顺利吃货,就会集中力量,在股价涨跌的节骨眼上售出股票,将股价压低,这样很多散户会被吓跑,大户就可以用低价买入,然后重新拉抬。所以,股票下跌时股民要多一分耐心,等待一下,看清形势,如果是整个大势真正转坏,再出售也不迟。稍有点风吹草动,或一些小道消息,耐心持股,即便被套牢,也一定会有机会解套。

有时候,股市就是一次耐心大考验,谁能多一分耐心,谁就能够赢利。缺乏耐心,频繁买卖,常常得不偿失。

为了能够让自己有耐心等待,巴菲特办公室里都没有安装电脑,也没有股市行情机。另外,巴菲特办公室远在偏僻的奥马哈小城,远离纽约华尔街,少了很多喧哗,多了几分平静。心平才能气和,这样思路才能更加清晰。我们也可以让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得宁静一些,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平和,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更加理性。遇到亏损不要沮丧自责【巴菲特微语录】

任何人想要研究1964年伯克希尔资产负债表的健全性,那么,他将得到和臭名昭著的好莱坞大亨一样的答案:“放心好了,所有的负债都会如假包换。”——巴菲特致股东函(1994)【活学活用】

由于投资涉及个人利益的得失,投资者因此长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如果赢利,还有一点满足感聊以自慰;如果身处逆境,亏损不断,甚至连连发生不必要的失误,很容易头脑发胀失去清醒和冷静。此时,最佳的选择是抛开一切,离市休息。等休息结束时,暂时盈亏已成过去,思想包袱也已卸下,相信投资的效率会得到提高。做股票需要有健康的心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得失,这样才不会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决策,才能更容易做出正确客观的决定,扭转逆势,重获新生。

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不失误,况且股市涉及方方面面,变化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出人意料的损失。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同样投资失误过。

巴菲特自我披露,2008年是他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来状况最差的一年,公司净收入下滑62%,账面损失达到9.6%,账面价值损失115亿美元。而造成这样巨大损失的原因,是自己未能预计到国际能源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时急剧下降,以至于他在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位时,增持了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

此外,巴菲特还坦言他在投资爱尔兰银行时犯下错误,出资2.44亿美元购买的两家爱尔兰银行的股票,到2008年年底,股价都纷纷狂跌89%。他戏谑道:“我的投资组合原本想实现一个‘便宜的买卖’,但形势的演变超出想象。当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迅速采取行动的时候,我还在啃自己的拇指。”

可见,没有永远不失败的投资者。要把眼光放长远,经过冷静分析,认为自己的股票还有可能重新升值,就坚决持有。如果发现还会下降,那就果断售出。要给自己犯错的机会,只有经过失败,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才能为以后的成功做好思想准备。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所以,几次的失败,不要看得太重,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另外,我们心中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成败的标准。不要随着市场股价的下降,就立刻抛售。有些人认为下降60个点算亏损,有人的股票即便下降80个点,他也不认为是亏损。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标准,这样,自己做决定持有还是售出时,就有了一个衡量的标准,不容易频繁地患得患失,影响情绪。

此外,还要有自救措施。必须在开始的时候就考虑周全些,谨慎些,不要一下子把全部资金投入进去,手头要经常留有数量较大的备用资金。“如果经济状况欠佳,那么,第一步要减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资金。可以先投石问路。当重新投入时,一开始投入数量要小。”巴菲特如此告诫投资者。

最后,在理财时,使用自己的闲散资金,不要把应急的资金,或者保命的资金全投入到股市里,这样,哪怕损失,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第2章 理性思维战胜动荡股市投资前制订周密计划【巴菲特微语录】

这个目标有很高的难度,但是,仍然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们,在过去我们经常批评这些管理层,因为他们总是先把箭射出去,再去画上准心。不管这支箭将来射得有多歪,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愿意先标出准心,然后再进行瞄准。——巴菲特致股东函(1993)【活学活用】

计划是为实现某个目标而事先拟订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的目标是实现这个目标,获得成功,但是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决定采取怎样的措施。只有目标,没有计划,人们很容易走弯路,就像是只有目的地没有路一样,很难到达目的地。

智者常常会在拥有目标后,再制订一个实现目标的周密而详尽的计划方案,给实现目标分个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中途遇到问题该怎样解决,这样就能逐步地实现目标。

一位不知名的新人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记者们问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他说:“在每次比赛前,我都要沿着比赛线路走一遍,把沿途出现的醒目标志标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百货商厦,第二个标志是商业银行,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在比赛的时候,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了第一个目标后,我就想着到达下一个目标,这样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后,我就很轻松地跑完马拉松了。开始,我并不懂得这样做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到最后的终点,但因为途中路程太长,目标太远,我常常在半途就疲惫不堪,没有了向下跑的耐心,结果自然不佳。”

把一个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有计划地,按步骤地一个个实现,就能最终到达最后的大目标。

但是,愚者从来不习惯为自己制订计划,做事情不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结果耽误了大量时间,浪费人力和财力,最后结果也可能狼狈不堪。所以,要完成某个目标,制订合理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同样,在股票市场上,炒股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戏剧化,那么激动人心,并非凭风险、运气和热点投资消息就能获利。其实,投资股票需要制订周密的计划,这是一个机械操作而累积达到富裕的过程。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能保证我们发家致富。

巴菲特信奉的格雷厄姆投资法的中心思想是:“当企业的市面价格低于其价值时就投资。”一旦股价过高,他就停止投资,干脆休息,绝不拿钱开玩笑。他把写着“愚人和他的钱到处受到邀请”的醒目条幅挂在办公室的墙上。1969年,美国股市过热,巴菲特认为寻找有潜力的股票的机会越来越少,干脆卖掉了累积了13年的股票,解散了合伙投资基金。当他把钱分还给投资者时,仅奥马哈市就有50多人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巴菲特判断无误,他离场后,股市竞争愈发困难。3年后,美国股市的温度终于降了下来,道琼斯指数逐步降到了不及他1969年退出时的水平。1973年巴菲特又重新杀回股市。奇怪的是,自他进场后,市场又重新红火起来。1976年,他的收益率竟达到了令人瞠目的高度——59%。

巴菲特几十年致力于投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策略,他年轻时就定下了这样的投资目标:获取市场的10个百分点,现在看来,他实现了。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我们在制订具体投资计划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第一,投入的资金数。

因为股票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最好不要把所有的钱都用来做投资,应该把钱分成若干份,将在一定周期内不急用的闲散资金拿来做投资,不影响家庭生活。

第二,选股数量和持股时间。

通常情况下,普通散户选择2~3支股票比较合适。根据投资环境尽量选择中长期,短期交易波动比较大,尽量不要参与。

第三,计划投资周期以及预期收益。

要给自己制订一个周期,计划一年投资几次,通常情况下,散户一年投资两三次比较好。三次以上的投资常常让自己自顾不暇,容易犯错误。另外,投资预期收益也要表现合理,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具体额度要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第四,投资计划要具体明确。

制订计划要写下来,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计划越明确,越有利于实施。太笼统,计划就失去了意义。

这四点是投资计划的基本因素,做好这项工作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缜密的推理论证,通过科学方法,做出理性的决定。不要道听途说,也不要完全相信所谓权威的话,以免盲目投资。

遵循计划做事,长期下去,常常让我们感觉单调乏味。很多人为了寻求刺激抛弃了计划,结果在不确定中输多赢少。只有那些长期坚持执行计划的人,才会最终走向富裕。越简单越好,避免复杂【巴菲特微语录】

这就是投资的精髓所在。你要买你看得懂的生意,你买了农场,是因为你懂农场的经营,就是这么简单。——巴菲特投资语录【活学活用】“追求简单,避免复杂”可以说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核心部分。这看起来很简单,只包含两个部分:买什么股票,以什么价位买。这两个招,好像谁都懂,但巴菲特却能把这两招用得出神入化,打遍天下无敌手。

针对买什么股票,巴菲特有自己的看法。他购买的股票有一个特点,就是拥有极高的商誉或者是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的前景肯定是比较理想的。前者如可口可乐、万宝路、吉列、健力士以及1996年他开始大量购买的麦当劳,都是当今世界驰名公司;后者如华盛顿邮报、联邦快运等,这些公司几乎都是服务型企业或消费类企业。

另外,巴菲特所选择的投资企业,都是一些如他所说的“简单的企业”。比如,卖饮料的、卖报纸的,或者卖面包的、卖生产家具的,总之,该企业一定是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的。就是这些简单的企业给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人都有好奇心,有很多股民总是受好奇心驱使,选择那些高科技企业,那些自己根本不懂他们的产品是什么东西的、程序复杂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情况很难把握,那么,投资其公司是赔是赢只能凭运气了。因此,一定要记住我们投资股票的目标,不是满足好奇心,而是去赚钱。巴菲特就是一位非常传统、理性的投资者。当他相信某一只股票的时候,并不急于在市场上证明自己的判断正确:他喜欢投资他能够理解,而且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业务。正是技术领域的快速变化使他远离了这一领域,因为他觉得无法确定一家高科技公司10年后会产生多少现金流。

对于传统企业,巴菲特更熟悉、更容易掌握其发展情况。他可以本着全方位、多角度的原则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估,通过阅读大量的年刊、季报和各类期刊,了解公司的发展前景及策略,然后仔细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并从中选出值得投资的优秀企业进行投资。知己知彼,自然百战不殆。

针对股票以什么价位买的问题,巴菲特是这样做的:他对筛选出的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估算出其内在价值,并等待股价低于这一内在价值时买入。巴菲特相信投资的不二法门是在价钱不好的时候,买入业绩出色的公司的股票,然后能持多久就持多久,只要这些公司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就不要把它们放出去。简而言之,投资是要使资本向经营得更好的公司流动,而不是通过短期内股票差价的变动来获利。所以,巴菲特从来不会眼睛紧盯在公司的股价上,甚至有些时候他并不清楚一些股票的价位。他也不用学习电脑方程式,不去看复杂的图表分析,因为选择质地优良的公司,不是单纯选择股票那么简单。

巴菲特对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即使偶尔买入后被套住,也从不考虑止损,因为他坚信自己选择的股票有良好的质地,同时他更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他认为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转入牛市获取利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他正是凭借着独到的眼光,坚持自我的投资态度以及稳扎稳打的投资作风才成为一位举世瞩目的投资大师。

除此之外,巴菲特曾对股民提出这样的忠告:“股民操作应遵守越买越少的原则,在股市冷清之时买入,当股价上涨之后,如果看不准,就不要再加码,先试探一下,确信还能持续上涨几天时,才可买进,但量一开始要小。”

比如,投资者以100美元买入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1 000股,当股价上涨到110美元时,可再加码,但不要太多,加300~500股即可;等该股价再上涨到120美元时,可继续加码,但加200~400股就行了。

这种“越买越少”的操作方法,最适合股市散户。遵守这一原则,虽然买进的成本逐渐提高,但由于买进的数量越来越少,所以,成本增加的幅度较股价上涨的幅度小,投资风险也相应减少。

当然,作为一个投资人,一定要有颗淡定的心,追求简约,这样才会使目标更为明确。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代表着美国中西部人思想的精髓:他以十分实际的逻辑,而非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去思维;他不买卖股票,股票是抽象的;他买卖的是生意——或者不能全面收购的生意的部分。用巴菲特的话说:“我无意尝试和参与某些全国性的大潮流。”

由此可见,巴菲特投资并非玄乎其玄,只是抓住了自己熟悉的企业,通过各种方法多角度、全方面地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再在其股价较低时买入,之后长期持有。他相信,只要企业在运营,他的股票就会有赢利。而那些K线图,各种小道消息,他理都不理,这也让他不受外界影响,可以思路更清晰,更理性地抓住股票投资的本质。

所以,我们在选择股票时,要看该企业是否简单且易于了解,是否有稳定的经营史,长期的发展是否看好,经营阶层是否理性,对股东是否坦白,是不是能够紧随市场的脚步走,获利情况是否够好,能为股东创造多少利润,若要投资该企业有多少实质价值,能否在市场低于实质价值时买进,通过以上的思考分析,我们才会在股市中长久立足。稳健投资策略才能常胜【巴菲特微语录】

记住股市大崩溃的教训,我们要以稳健的策略投资,确保自己的资金不受损失,并且要永远记住这一点。——巴菲特投资语录【活学活用】

股市即人生,炒股如做人。这种比喻很形象:股市小人生,人生大股市。做人难,炒股也难;炒股难,做人也难。表面看起来炒股似乎只是股民动心起念促成的,实际是其性格、心态、为人、知识、经验等在瞬间的综合反应。要想成为一名股市高手,切记要保持理性的心态,稳健投资。

我们每一个投资人,入市之前一定要采取谨慎的态度。股市里有一条不言自明的铁法则:每个投资人必须自己包办投资的风险。这是全世界投资册子里都写明的,只是没有引起一些投资人的重视而已。巴菲特认为,自己当自己的基金经理,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秀公司,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投资者拿钱出来投资是想要致富,而不是想去坐股市云霄飞车寻找刺激。

有些投资者抱着“随便买”的态度,坐上股市云霄飞车吓破胆得了心脏病。而“随时买”,更是使成绩趋向一般。想想看,为什么巴菲特今天手上拿着总值近4亿美元的现金还未投资?很大部分的投资者借由分散风险的做法来自我保障,免得因为欠缺足够的智慧和专长,把巨额资金投注在少数的事业上受到伤害。他们把资本分配在不同种类的投资上,借此达成避险的目的。

巴菲特虽然认为分散投资风险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把它当做投资的主旨就是不正确的,投资只执著于分散风险,以至于握有一堆不同种类的股票,但却对他们所投资的企业少有了解,这实在有点盲目。

巴菲特降低风险的策略就是小心谨慎地把资金分配在想要投资的标的上。巴菲特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投资哪些标的以及以何种价位买进以降低风险。也就是说,以合理的价位买进那些经营卓著的公司股票,减少发生损失的概率。巴菲特常说,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被限定只能作出10种投资的决策,那么出错的次数一定比较少,因为此时他会审慎地考虑各项投资,方才作出决策。

巴菲特曾说:“时间和精力是用来改变一只股票价值的力量,每个人只能把重心放在几支重要的股票上,因为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所有的股票。”因此,巴菲特提供了一个不管经济好坏都会为你赚钱的投资管道,秘诀很简单:买入不管经济好坏都能赚大钱的企业。既然企业赚钱,投资者当然也就跟着赚钱了。

巴菲特之所以能形成自己一套完善的、独特的投资理念,并大受世人称赞,这与他的老师是分不开的。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证券分析大师。其50余年的证券分析投资生涯所获得的成就为其博取了“证券分析之父”、“投资价值理论之父”的盛名。

格雷厄姆把市场的报价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市场先生”。这位先生的特点是情绪波动特别大,几乎是喜怒无常。在高兴的时候,就会报出远高于其实质价值的价格;而相反,一旦情绪低落,他的报价也就相当低,使价值明显低估。格雷厄姆的这个比喻充分反映了市场的非理性。他同时也指出聪明的投资者显然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自己的理念从而获利。所以,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是:第一,坚持理性投资;第二,确保本金安全;第三,以可量化的实质价值作为选股依据。

总之,不要想着一口吞掉一个胖子,要稳健投资,逐渐积累自己的财富,小收益也能积累出大财富。

有一个人投资股市10年,5 000元起家,几乎从未借钱与透支,获利1 000多倍,但他从来都不张扬自己。他赞叹老子的哲言:“上善若水”,水很低调,但地球上71%的面积都被水占去了。在2008年七八月间,别人问他在做什么股票,他答道:“我今年已赚到60%的利润,现已退场抽新股,眼下股指已处于高位,我这种低手已不适应,就留给高手们去大显身手吧!”当问及以后每年的赢利目标时,他说:“能赚到10%~25%就很不错了。巴菲特这样的股王每年的复利增长率仅为28.4%,我定到25%就很高了。要知道平均市盈率高达50多倍的股市已是过度投机了,像一个大赌场。如果你每年都能在赌场上赚到10%的利润,那么你不是太走运了吗?”

这位股民对安全策略的掌握简直是炉火纯青。如果我们每一个投资者,都能以一种理性的心态,稳健扎实地去投资,那么是不是在无形中就减少了许多的损失呢?同时也会让我们获得安全而稳定的收益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足够的重视。抓住最佳投资机会【巴菲特微语录】

去年我曾告诉过你们,企业和证券市场正处于不同寻常的环境当中,这些证券价格相对于美国国债而言低得可笑。我们仍支持买入一些此类证券的观点,但要是放在以前,我会买入更多。好机会不常来。天上掉馅饼时,请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顶针。——巴菲特致股东函(2010)【活学活用】

先哲曾经说过: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出正果,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有人在树下等待被撞死的兔子,一无所获。有些人一生都在等待让自己成功一次的机会,其实,机会不是等来的,是自己主动抓住的,发现机会,抓住机会,你就成功了。

资本市场形形色色、虚虚实实,那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牵动着每个人紧张的神经。证券交易所中总是充斥着繁复不停地叫喊和手势,这些激动人心的画面让人迷茫,让人失控。然而,就在这颠簸不定的股市中,有很多人因为抓住了机会而功成名就。

成功的巴菲特总被他人出于各种目的冠以各种光环。人们崇尚巴菲特,但人们是否深层次地考虑过巴菲特操作和判断的依据?巴菲特着眼于企业的长远运作,他也做其他的投资,如套利炒作,买卖白银等,但无论做任何投资,他都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住时机,获得最后的胜利。他让自己在投资方面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巴菲特对股票投资的时机把握得极好,当股市火暴异常,众人疯狂地抢进抢出时,他清醒地在一边冷眼旁观。而当股市大跌,众人都感到悲观失望而纷纷离场不愿再投资时,他抓住时机粉墨登场。为什么能把时机掌握得那么准确?他认为,这需要多多学习。

一般股民至多重视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他们很少想过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以及心性境界。因此,许多人终年在股海中浮沉,尽管有时好运赚到点小钱,但发大财的梦想最后还是破灭了,他们不仅耗尽了宝贵的时间,还赔了不少钱财。这样的股民,一方面让人叹息,另一方面也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其实炒股不仅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提升,还应该在情商和心境上,有一个把握。举个例子来说,当你认为一只股票值20元时,就等到熊市时以10元买入,在大众看好时以50元卖出。基本面有上市公司来做宣传,经营有上市公司去运作。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股票在心理价位被腰斩时介入,在心理价位的2倍时卖出。

巴菲特的选股方法就是公司评估加情商、心态评估。他在购买股票前,会慎重考虑公司的潜力。然后以大众心理作为人气指标,他的心里一直在画着大众心理PSY线。“用大脑不用腺体”是巴菲特的名言。大脑就是要判断企业经营和大众心理。

那么,我们进入市场时,该怎样具体把握股市行情,发现机会呢?股市上的机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市势有明显的升跌趋势。

明显的升跌,才可以使投资者看好或看淡而定下投资方向,也才可以因之而获利。怎样判断市势将会有明显升跌呢?移动平均线就可以发挥其作用。大市移动平均线向上或是向下而且走势明显的话,升跌也就很明显。

第二,市势除有明显方向之外,也有相当的波幅。

比如分析一只股票之后,认为其将会由1%升至1.06%。即使有明显的升势,但幅度如此之少,又能赚得多少?况且市场不会保证让你每次必赚。如果看错就亏,赚又赚不了多少,这就没有什么机会可言。真的机会应该可以让投资者有可观获利,股票的上涨幅度如果很小,比如两三个百分点,而且涨涨落落,很难捉摸,买中并不容易,这些都不算是什么机会。

第三,要确定赚钱的概率非常高,才算是机会。

有可能赚,也有可能亏,输赢各占一半,这也不可以看做是机会。差不多有八成甚至九成可以入市赚钱,才是真正的机会。有时有些投资者热衷于打听市场上的小道消息,这些所谓消息差不多人人都知,那还有多大可能赚钱?这些也不是机会,相反,可能是陷阱,是骗局。

第四,真正好的投资机会应该赚钱的可能性极高,亏钱的可能性极小。

什么情况之下可以做到赚钱的可能性极高,亏钱的可能性极小?比如大市由高位下跌,跌了近1万点,跌足了一年,跌穿250天移动平均线,离开250天移动平均线达30%,之后开始慢慢回升。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已回升至250天移动平均线之上。这时250天移动平均线已经明显发挥出强大的支持作用。大市强烈地显示这是一个转向市,由熊市返回牛市。这时人们做长线投资,赢面的肯定程度极高,这才是一个机会。

第五,股市机会的定义还应包含“值博率”。

有机会赚10万元,但如果亏也同样会亏10万元,这并不算是机会。但如果衡量之下,有机会赚100万元,亏只会亏去20万元,再加上以上所讲的因素,“值博率”极高,这才是一个大好机会。

总之,股市中存在机会,但抓住机会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反复地调研,日积月累我们的投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那时,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买入卖出了。投资目标明确更容易成功【巴菲特微语录】

投资人的目标是建立可以在未来几十年还能产生总体盈余最高的投资组合。在这个巨大的交易舞台中,我们的任务是寻找这样的企业:它的赢利状况可以让1美元的留存收益至少能转化为1美元的市场价值。——巴菲特投资语录【活学活用】

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最终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我们做事情才有方向,不至于走向歧途。

同样的道理,投资股市更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每一个投资者在进行一项投资决策前,都应该明确以下两点:你的投资目标是什么;你的投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就像投资大师巴菲特一样,他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要想成功,你必须首先明确你的投资目标。

你可能是在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所以你的基本目标可能是安全。也可能你的目标是寻求独立,还有可能你的目标是让你的孩子们幸福。当你思考你的投资原因时,你会把经济上的目标放到一个特定的背景中去考虑,你会发现它们是第二位的:只是一种支持着某个更高目标的方法。

然后问你自己:你有没有竭尽全力去争取实现这些目标?它们是否只是梦想?两者的区别在于动力。梦想是一种你深藏心中但并不是真的有动力去实现的东西;目标则是一种你愿意而且往往很高兴去追求的东西。投资大师的目标无疑不是梦想:他们一天24小时不离投资。投资是他们的生命。一个时刻梦想自己成功的人,他的强烈欲望会让他变得精力充沛,能帮助他抵制住很多诱惑,更容易实现目标。

在我们明确了自己投资的目的后,我们还应该明确要保住自己的原始资本,因为如果我们连本金都保不住,那些能谈得上是投资吗?这就是你必须像投资大师那样将保住资本定为第一经济目标的原因。你得首先留住你的现有财富,不管是大财富还是小财富。

入不敷出会侵蚀你的资本,甚至让你背上债务。只有花的钱少于赚的钱,你才可能积累资本,保住财富——继而让财富增长。保住资本和节俭生活就是让富人区别于穷人和中产阶级的财富观。它们是财富的基础,是走向富足的唯一必经之路。

最后,我们应该明确投资领地,即使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巨人也只能占据蕴藏数万亿美元的庞大投资市场的一小部分。你没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资金,所以,你的投资领地应该是小而集中的。决定你的投资领地的是你的能力范围。像投资大师一样,如果你采取行动,你必须知道你在做些什么。这意味着你必须留在你的知识范围内,不能偏离到你不了解的领域中。

所以说,划定你的能力范围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我对什么感兴趣?(2)现在我了解什么?(3)我愿意去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答案越详尽越好,这样自己确定的投资领地才能更加切合实际,才能掌握得更加全面。

一个叫做乔治的人曾经在股市上赚了几百万美元。为什么他能够赚到这么多钱?因为他对纽约租金控制的法律了解得相当清楚,知道该怎样对他所购买的房产稍做改进而抬高租金——并顺其自然地提高房产的转售价格。事实上,大多数纽约人甚至不知道提高租金受控的房子的房租是有可能的。于是乔治最终取得了胜利,他已经完全占领了这块利润丰厚的小领地。有一位医生发挥了他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优势,专门投资与医疗保健业相关的股票,结果大获全胜。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着眼于自己熟悉的领域,那样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明确自己的投资领地后,我们就应该抵得住诱惑,全神贯注于投资的过程而不是投资本身。这里要保证自己的目标专一。

巴菲特曾这样形容:金融市场总是像摩托车运动一样戏剧性地变化,而要到达目的地必须只有一个目标,这跟射箭是一样的,只有目标专一,才能达到目的。

每当华尔街稍有风吹草动时,机构投资者会迅速调整他们的投资组合(买入或卖出)。他们的行为主要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而不是对公司良好的内在价值的体会。巴菲特对于那些机构投资者只是盲目跟风的非理性做法相当不理解,他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做。

相当多的评论家认为,奉行分散投资这一传统准则的机构投资者比巴菲特更谨慎。巴菲特不同意这种说法。他承认机构投资者的确以更传统的方式投资,但是更传统的方式并不等同于更谨慎的方式。而且,谨慎的行动来自对事实的充分了解和理性分析。巴菲特不以“大人物”同意他的观点而自信,也不因为得不到他们的认同而丧失自信。无论人们是否赞同,巴菲特坚持以谨慎的方式管理金钱。

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业绩平平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智力,而是因为他们对投资的目标不明确,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转变投资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坚持朝目标前进。顶住股价波动的压力【巴菲特微语录】

只要你能承受得住价格的波动,拥有3支股票就足够了。我知道心理上我完全能承受得住价格的波动。我从小就是由善于承受得住潮流的人抚养长大的,所以,我是实施这套方法的理想人选。——巴菲特投资语录【活学活用】

众所周知,我国的多数股民,大多数时间都在紧盯着不断跳动的股价,他们往往因股价上涨高兴跳跃,因股价下跌忧心忡忡,或者,与持反对意见的人争执。他们受大盘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至茶不思饭不想。

这样对股票价格敏感的投资者很难做好投资,他们每当看到股票价格下跌,便如临大敌地想卖出手上的股票。这样的投资者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花了10万美元买下了一幢房子,而后你又告诉经纪人开价8万美元把它卖掉,这样的行为很不妥。

巴菲特说:“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更倾向于以价格变动而不是以价值变动来得出结论。如果你去盲目地做某些事情或者跟随其他人做某些事情,你会发现事与愿违。仅仅因为股价上涨而去购买股票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股价的波动是证券市场里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并不能影响公司的前景,大可不必让自己的心情随着股价的上下波动而起伏不定。股价随时都在发生着波动,波动得剧烈一些,的确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影响,但若因为股价的波动而使我们的心绪烦乱的话,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判断。所以,投资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光关注短期股价的波动,从长期来看,可能你所持有公司的经济效益会补偿任何短期的价格波动。

通常情况下,3个月以下的股价是随机变动的,这种变动没有任何规律。对于每日波动,即便波动很大,也都是无关大局的。大量的事实证明,通过过去的走势去分析短期股价未来的走势常常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从长期来看,股价的变动是随着股份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变动的。

所以,作为股民我们应该着眼的是公司的业绩,而不是股票价格的一时波动。作为一个杰出的投资者,要想追求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回报,就必须努力学会克服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坚信自己购买的股票,这样才能稳住价格波动给自己带来的内心波动,获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作为一般的股民,人们常常会很困惑,经常说:“道理我明白,可是不看股价我心里着急啊。”的确,很少有人能真正忽略股价波动。为此,我们要锻炼这种心理承受能力,改变自己的言行和思维方式。

通常对股价患得患失的人,都是因为担心自己的投入受到损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