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智力与大脑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04:16:2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类的智力与大脑发展

人类的智力与大脑发展试读:

内容提要

虽然我们许多人似乎把智力看作是智力测试测量出来的东西(博宁,1923;Jensen,1969),但我们很少有人相信它。然而,如果智力与智力测量出的东西不等同,那么它是什么?对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研究,而且有些提出了供参考的答案。

第一章

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

虽然我们许多人似乎把智力看作是智力测试测量出来的东西(博宁,1923;Jensen,1969),但我们很少有人相信它。然而,如果智力与智力测量出的东西不等同,那么它是什么?对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研究,而且有些提出了供参考的答案。这一章的研究是偏向于按照智力出现的文化背景来观察智力。各种内隐的智力理论,尤其可以用来建构一种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可能出现外显的智力理论体系。这样,按照现在的观点,内隐的和外显的理论总体上被看成是可和谐共存的:内隐的理论确定了外显理论体系出现的背景关系,而且确实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外显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永远出现在外显理论家的内隐理论的背景关系范围内,不管理论家们是否承认这一事实。这样,目前的研究只不过是把这种背景关系进一步展开。这种研究没有在哪一方面与差异研究和认知研究互相排斥,虽然它把以往的理论体系看作在某种方式上受到社会文化的限定,但某些早先的理论者们可能在某种情况下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关于智力本质的思考,在这儿必须限定为是个体的智力。使团体才能的智力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测量,而且曾表明在各种背景关系中是很重要的(比如,见人类认知的比较实验1982),要考虑团体的功能会使得现在这一章太远地脱离它意欲达到的目的。因此,团体智力在这儿就不加以考虑了。

智力的环境

斯腾伯格把

智力

看作为一种直接指向于有目的地适应、选择和改造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世界的心理活动。当然,这种规定是极端地带有一般性,将对其给予更具体的限定。因而,这种观点,只代表一种有关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限定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有关智力的环境分理论研究的是在达到个人适应时所包含的心理活动以及对这生活动起促进和阻碍作用的内外影响。因而,比如,一个人可能具备了有关需要适应一种电雷交加的暴风雨的智力技巧,但仍然可能被雷电击中。或者,一个人的令人喜爱的外貌可能会促进他或她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环境分理论不是去研究对雷电的适应是否最终成功了或失败了,而是研究一个人在寻求适应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同样地,背景关系的亚理论不会去研究一个人的漂亮的(或丑陋的)外观,而是处理涉及到构成一个人有形外貌的主要成分的心理活动,不管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前面的定义中所提到的适应,选择和改造这三种过程大致被看作为具有层次联系,让我们考察这种联系过程的本质。

一般而言,个体试图适应环境,在环境中他或她找到了他或她自己。适应包括努力达到一个人自身与他的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这种适应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得到。但是,如果适应的程度低于一个人对自己生活所考虑的满意标准,那么想在更高的层次上适应的过程可能会被认为是适应不良。例如,一个已婚配偶可能在婚姻内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商业部门的一个雇员可能具有的价值观与那些雇主们是如此迥然不同,以至于满意的适应似乎是不可能的;或者,一个人可能发现,某个人所处的情境简直是应受到诅咒的(比如说在德国纳粹统治下)。在这种例子中,对当前环境的适应向个体显现出一种不可能的选择,于是个人被迫去尝试做某些事,而不是对既定的环境的适应。

当适应不可能或不可获得时,个体可能试图去选择一种可供选择的环境,在其中,他或她能够或潜在地能够获得更好的对环境的适应。例如,这位已婚者可能会离婚;雇员可能去找另一份工作,德国纳粹下的居民可能试图迁出国外。在这种环境下,个体揣摩着他或她可能获得的可供选择的环境,而且努力选择那种在适宜的限制范围内的他或她能获得更大的适应的环境。但是,有时候这种观点是不适合的。例如,具有一定的宗教信仰的成员可能把他们自己看作为完全对他的婚姻负有责任,或者一个人可能决定为了孩子的原因而保持婚姻状态,而不管对方已缺乏吸引力了;或许这位雇员可能没有能够获得其它的工作,或是缺乏一种地位,或是缺乏一种素质,或两者兼而有之;或许一个人想要离开这个国家,但由于缺乏资金或不允许离开那个国家。象这些情况,只好留待考虑采取第三种措施。

环境的改造被用来作为重新选择环境的替代,可能最好是在重新选择之前付出努力,而不是在重新选择之后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试图重新改造一个人的环境以便增加在他自己与那种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已婚的配偶可能试图去重建这种婚姻;雇员可能努力与众不同地去观察或去做某些事情,以便取得他或她的雇主的信任;公民们可能试图去变革政府,或通过暴力行为,或通过非暴力手段。在每一种情况下,个体都是试图改变环境,以便增加他或她对环境的适应,而不是仅仅适应已经现存的环境。

这种有关智力的观点,贯穿到个体和团体中,对于智力的本质具有一种强烈的,而且或许是令人不安的含义。它蕴含的含义是,由于在个体和团体面前,要求适应、选择和塑造的内容会有所不同,在经过不同的环境时也会这样,那么,从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到另一个人(或团体),智力就不完全是同一回事。经过不同的环境,从精确的意义上说智力也不是同一回事。正确地说,在一个人生平的不同点上智力也不象是同一回事。比如说,对于儿童和成人,对于在某个年龄的成人和在另一个年龄的成人,所要求的对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应肯定是不同的。因此,这种有关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部分,在本质上是独特的。然而,在三六论中却不是这种情况,智力在总体上是一种相对的结构。当从外部向着内部世界审视时,它是相对的,但是当从内部世界向外部审视时,它就不是相对的了。因而可以说,在文化背景范围中的智力的这些方面是相对的,而且,信息加工过程的构成成分来说智力的这些方面是固定的。于是,通过个体或团体,以及根据年龄水平去理解和评价智力,对于从它的独特性(环境)和它的普遍性(构成成分)两个方面来考虑智力是必要的。许多有关智力的研究集中在后者(不管是通过信息加工分析还是直接通过因素分析)来得出前者的结论;然而,靠着忽视智力的普遍性和主张智力在总体上是相对的是不能够提供出任何更好的目的。相反,它是两方面的,每——个方面都反映了一种不同的侧面。三元论详细阐明这些方面的每一个侧面:通过独特的方式达到对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应。使得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区别;构成成分的加工过程是普遍性的。个体在一个既定的任务中可能采用不同的构成成分和策略,但是他们使用的是同一种性质的构成成分或策略。

现在我们考察一下,要建构作为部分地构成在个体与他或她所处的环境之间的适应的智力概念,存在的某些约束是什么。智力

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基本解释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intelligence;intellect]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测验智力为也。——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详细解释

1.才智与勇力。《管子·形势解》:“能自去而因天下之智力起,则身逸而福多。”汉班彪《王命论》:“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唐吴兢《政要·辩兴亡》:“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明刘基《放歌行》:“龙蛇未分明,智力正争强。”

2.人能认识、理解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周建人《达尔文“进化论”是怎样吸引着我的》:“他的智力并不出众,但他有自己的爱好,并且有毅力。”《新华月报》1954年第10期:“国家特别关怀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3.智力是指:用智慧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成智力的五种因素

1、观察力

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我们可以在学习训练中增加一些训练内容如观察和想像项目,通过训练来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2、注意力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如我们好的学员能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地看书和研究课题等,而对其他无关游戏、活动等的兴趣大大降低,这就是注意力强的体现。

3、记忆力

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如我们到老时也还记得父亲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少年时家庭的环境等一些场景,那就是人的记忆在起作用。

4、思维力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

5、想象力

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智力的影响因素

1.遗传与环境

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在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作用上,遗传决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这个上限只有在一种理想的适时环境下才能达到;而遗传所决定的上限越高,环境的作用就越大。

2.早期经验

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美国布鲁姆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把5岁前视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17岁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其余30%是4-7岁获得的,另外20%是8——17岁获得的。

3.教育与教学

智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和教学不但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且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运用分析和概括的方法讲授课程内容时,不仅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掌握了把这种方法作为思维的手段,如果把这种外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渐转化为内部概括的思维操作,这方面的能力便形成了。

4.社会实践

人的智力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爱迪生的启蒙教师是自己的母亲,但实验是他创造发明的基础,是他才智形成的重要条件。

5.主观努力

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发展。如果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无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多么不同,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点,即醉心于自己的事业,长期坚持不懈,刻苦努力,顽强与困难作斗争。如果没有这些,他们也只能是平庸的人,既不可能取得成就,能力的提高也无从谈起。

智力的理论

1、心智量度理论

心智量度建立在智力有着先天的差异,也即高低之分。为了量化这一高低之别,人们提出用测试的方法去实现,这就是我们说的智力商数测试(智商测试)。

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简称IQ。

智力在狭窄的定义中是以智力测验来衡量(见智商)。这些测验是最准确的(可靠及有效的)心智量度测验,但是它们不是用来量度创造力、个性、性格或智慧。智力测验有很多方式,但全都是量度相同的智力。g因素一直被认为是智力测验中的一个主要测量因素。(见g因素理论)。

一些研究员曾经建议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数量或概念而是包含著一组相对独立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1.逻辑(logical)

2.语文(linguistic)

3.空间(spatial)

4.音乐(musical)

5.肢体运作(kines thetic)

6.内省(intra-personal)

7.人际(inter-personal)

8.自然探索(naturalist)

9.生存智慧(Existential)

3、成功智力智力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长期从事智力的研究,提出了成功智力(successfulintelligence)的理论,让人认识到,人生的成功,主要不是靠智商(IQ),而是取决于成功智力。斯腾伯格不仅从事成功智力的理论研究,而且也进行应用实践的实验。他出版的《成功智力》(1996)颇有影响,这本书已有中文译本。

关于成功智力的概念,斯腾伯格(1998)认为,我们应当少关注一些传统的智力观念,尤其是智商的概念,而多关注一些他所说的成功智力。他在《成功智力》一书的序里有趣地谈到,他曾在小学时考砸了智商测验,他下决心要表明,如果将来成功了,那也不是其智商的作用。为此,他最终走上探索智力的道路,并努力寻找能够真正预测今后成功的智力。所谓成功智力,就是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具有成功智力,那么,他就懂得什么时候该适应环境,什么时候可以改变环境,什么时候应当选择环境,能够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能够想方设法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同时,能够补偿自己的劣势或者不足。这是人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珀金斯的“真”智力

美国哈佛大学另一位心理学家珀金斯(D.Perkins)于1996年提出“真智力”(trueintelligence)。他核查了大量关于智商测验和促进智商的研究,进而提出:智商包括三种主要的成分或者维度:

一是神经智力(Neuralintelligence):这是指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度。神经智力具有“非用即失(useitorloseit)”的特点。显然,神经智力是可以通过运用先天因素而得到保持和加强的。神经智力同卡特尔(R.B.Cattell)所说的流体智力有些相似。

二是经验智力(Experientialintelligence):这是指个人积累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这可以看作是个人所有专长的积累。经验智力的基础是积累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使人们在一个或者多个领域中具有高水平的技能。生长于刺激环境较为贫乏的人,较之一个生长在学习环境丰富的人,其智力显著地表现出差异来。丰富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经验智力。经验智力和卡特尔所说的晶体智力有些相似。

三是反省智力(Reflectiveintelligence):这是指解决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它包括支持坚持性、系统性和想象力的各种态度。它包括自我监视和自我管理。反省智力可以看成是有助于有效地运用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的控制系统。人们是可以学会更有效地利用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的种种策略的。反省智力类似于元认知(metacognition)和认知监视(cognitivemonitoring)等概念。

争议

研究人类智力的学者面临了许多舆论的批判——甚至多到一般科学家所无法忍受的地步。一些备受争议的课题包括:

*从心智量度理论以及以常理方式看待这个主题的差异

*智力在每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人类智力的影响(参阅Natureversusnurture)

*不同种族及性别的智力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来源和意义(参阅种族与智力)

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和宝宝一起做游戏,是这时期开发宝宝智力的好方法。可以通过以下3种游戏来增长宝宝的智力:

1、找玩具

方法:大人同宝宝玩耍,在兴趣正浓时当着他的面将他的玩具放在大人的口袋里或枕头下、床单下。当玩具被找到时,大人应马上抱起宝宝,称赞他“真棒!真聪明!”。由此鼓励宝宝发展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并为其树立物体恒在的观念。

2、发展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游戏:

选择色彩鲜艳的脸谱、各种五颜六色的塑料玩具、镜子、图片、小动物等,先做示范,把同种颜色的玩具摆在一块,然后让孩子跟着做;

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的听力玩具,如小摇铃、拨浪鼓、八音盒、风铃等,陪同孩子玩耍的时候,可以随着玩具发出的声音教他们念不同的发音;

3、培养认知和触感能力的游戏:

首先,教孩子照镜子,让他逐步“认识”自己。比如,把宝宝抱在镜前,拿着他的小手指他的鼻子说“鼻子”,然后再拿着他的小手,指大人的鼻子,如此反复直到他会指着鼻子说鼻子。

接着,可以教宝宝认识其他事物:取用不同手感不同质地的玩具,如绒毛娃娃、丝织品做的小玩具、积木、海滩玩的球等,教他认事物、培养感觉、辨大小、辨颜色,还有“撕纸”、“捡豆豆”、“扔东西”之类的动作。

智商测定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就制定出第一个测量智力的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22年传入我国,1982年由北京吴天敏先生修订,共51题,主要适合测量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智力。1916年美国韦克斯勒编制了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4-6.5儿童的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Z),韦氏量表于80年代中后期引进我国经过修订出版了中文版,因而应用较广。

我们采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由我国湖南医科大龚耀先等人修订,制定了中国常模。现在我们可以测查6-16岁的儿童和16岁以上的成人。通过心理测量可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潜能所在,鉴定交通事故导致智力损伤,为发挥自己的优势,科学填报高考志愿,优生优育等提供科学依据。

智商测验项目

智商测验包括十一个项目,有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分别测验,完成整个测验大约需要一小时,汇总分析,写出测验报告约需要一个小时。

8个线索显示宝宝智力

由于婴儿的语言刚刚开始发展,所以不能用笔纸测验来测试婴儿的智力,也得不到书面答案,父母只能通过观察婴儿的动作,来估计婴儿智力的开发情况。

大脑中最先发展的是控制脊椎、四肢的神经系统,因此,了解婴儿大脑发育、智力开发的最佳途径,就是观察孩子的运动能力的发展状况。运动能力发展涉及的是移动和运用身体、四肢的能力。

诊断智力开发的早期线索:

南希-贝莱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几年来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她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个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当小勺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去;

·6个半月的婴儿当他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7个多月时,会冲着镜子中的影象微笑,以及能去寻找落地的小勺;

·8个半月时,会和人一起玩藏猫猫、拍拍手等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9个多月时,会去拉系在环上的线,以便把环拉近;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10个多月时,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父母可以试着与婴儿玩一些与上述相似的活动,自己估计一下他们的智力发展。贝莱博士发现,婴儿期的智力测验成绩不一定与日后的智力测验成绩有关。最机灵的婴儿不一定永远是最聪明的幼儿、小学生,发展迟缓的婴儿常会赶上或超过发展迅速的伙伴。因此,在观察中切忌对婴儿做长期的预言。

增长孩子智力主要针对八大方面

一、言语——语言智力。是人们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突出表现在作家、诗人、演说家、社会活动家、教师等身上。

二、逻辑——数理智力。是人们进行数学思维、逻辑推理、科学分析及计算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科学家、数学家、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律师、法官、哲学家、会计师等身上有着极大的发展。

三、音乐——节奏智力。音乐节奏智力结构中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音高、旋律、节奏、音色。这种智力突出表现在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及舞台表演者身上。

四、视觉——空间智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画家、航海家、雕塑家等都具有高度发达的视觉——空间智力。

五、身体——动觉智力。是人们对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和熟练操作对象的能力。舞蹈家、外科医生、体操运动员等都具有优良的身体——动觉智力。

六、交往——交流智力。是善于理解他人、熟探他人心思、与人融洽相处、长于组织沟通的能力。交往——交流智力发达的人,都是沟通、谈判的高手,能很好地胜任谈判专家、咨询人员、营销人员、教师等职业。

七、自知——自省智力。是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情绪情感、行为动机并能加以调节的能力。一般来说,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音乐家、神职人员都具有高度发达的自知——自省智力。(加德纳后来又将自然观察智力增加为第八种智力;据悉,存在智力作为第九种智力正在研究中)?

加德纳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等问题的阐述为广大家长展现了认识孩子的全新的视角,为家庭教育注入了新鲜能量。

——家长应该以欣赏、欣慰、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始至终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智力或九种智力!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智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出类拔萃?

——家长应该重新认识“智力”,及时转移开发孩子“智力”的重心。

传统的智力以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家长主要关注孩子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加德纳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家长应该及时将开发孩子“智力”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注重孩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某种意义上,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所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

——家长应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激活”孩子各种智力的有效方法。智力是一种潜能,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发展能力。家长可以成为这种潜能的激活者,也有可能在无知中或无意间成为这种潜能的“终结者”。因此,激活孩子的“潜能”,不仅需要家长的爱心,更需要家长的智慧和技巧。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汲取最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客观地观察孩子、公正地评估孩子、合理地引导孩子、科学地“开发”孩子……高效地激活孩子的“潜能”,使孩子的生命更加精彩?

——家长不应该盲目“跟风”,更不能生搬硬套。家教模式及方法没有最好的,只要最合适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智力组成及结构,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着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家长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决不能盲目“跟风”、生搬硬套。适合别的家庭、别的孩子的模式及方法,不一定适合你的家庭、你的孩子?

智力相关栏目《智力题大全》是在百度智力题贴吧免费的基础上创立的,于2008年7月22日启动的知识竞答智力游戏。其对于中小学生立志于推出一款健康、益智、助教的智力游戏,使玩家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快乐身心。《智力题大全》的特点是:

1.唯一性。《智力题大全》是目前唯一一款在贴吧内问答的智力游戏。

2.知识性。正规智力题书上原版题目,内容包罗万象。游戏的趣味性与题库的知识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解答中增长知识。

3.参与广泛性。有来自不同地方的网友参与并交流。《智力题大全》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出一定的智力题,供网友解答,并及时公布答案,继续连接下期。

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智力开发的误区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都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事情。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地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格伦多曼

忽视儿童生理成熟度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早和过晚都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我们都知道狼孩儿、猪孩儿的故事,他们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各种智能开发的时机,所以,即便科学家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不能使他们赶上最普通的孩子的智力水平。而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某种智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对此,家长朋友应该了解一下孩子敏感期的知识。“学习”狭隘化

谈到学习,许多人就想到学校里坐在课堂上听课,以及那些繁多的定理和常识。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狭隘和刻板了。当一个婴儿能够辨认出妈妈和其他人的区别的时候;当一个男孩子出于对异性的好奇而在书店里翻《女性心理学》的时候;当一个人第一次吃西餐,小心翼翼地模仿别人的时候;当一个女生注意明星们的着装搭配的时候;当一个人新买了电器,看说明书的时候;当一个司机在陌生的地方打开地图寻找他应该走的路线的时候……这些都是在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需而求谓之学,我们需要的某种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们去追求它,这就是学习。人们在生活中用到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课堂之外学到的,比如交往的常识,心理调节能力,如何应变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经验和潜规则等。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种,并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得到高分,可以让我们进入名牌大学,可以让我们在进入人才市场的时候有一张镀金的入场券,然而,它仅仅是入场券,究竟如何打开局面靠的是我们在课堂之外练就的本领和走出学校之后学到的知识。

说这么多,是想告诉朋友们不要狭隘地理解学习,以便不狭隘地要求孩子。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是通过游戏和生活学习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学习,他们参与的每一个游戏或者活动都是学习;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广泛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幼儿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广泛地探索和兴致勃勃的状态对于幼儿来讲是无比重要的,前者让孩子不断发现自己的天赋,后者让孩子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心理的自我建构。

重结果轻过程

其一,快乐比结果更重要。孩子从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应态度,比孩子所学的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孩子没学多少东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喜欢学习、喜欢知识,这种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一些功利心很强的父母,总是期望孩子很早就学有所成,比如背唐诗、记单词、学数学等,可谓去本求末。其实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识几个汉字,这一丁点优势很快就会消失,长远来讲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假如孩子因为父母刻意的、功利的要求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感,就更因小失大了。

关于智力在社会文化

背景下定义的限定(一)现实世界

首先,必须按照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的行为来限定智力。这样做是有意为了排除虚幻的环境,诸如可能是在梦幻中虚构的,或者可能是被精神病患者臆想出来的,或是相当于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那种情境。在现实生活环境范围内包括了那些在实验室背景下,以及在一定的测试情境中出现的情况,不管它们可能会如何地虚假和琐碎,它们仍然是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要从一个人的智力观点中排除类似于测试情境中的行为,就象绝对地依赖这种行为所犯的错误是同样的。(二)适合性

其次,必需要按照一个人在适合于或潜在地适合于他的生活环境中的行为来限定智力。一位非州矮中黑人的智力,在把他置于北美文化背景下和采用北美的测试来测量他的智力的情况下,就不能得到真实的评价,除非是去测试在北美文化中生活的矮中黑人,或者一个人希望评价适合于这种文化的矮中黑人的智力(比如这种情况,矮中黑人正生活在我们的文化中并且必须适应它),它才是具有适应性的。同样地,一位北美人的智力如果按照他或她对矮中黑人社会的适应来评价,也不能用言语来进行,除非那种社会对这个人的生活是适合的或潜在地适合的。(见科尔,1979——1980,和麦克兰德,1973,有关适合性对理解和评价智力的重要性的进一步展望。)无论如何,存在着依这种适合性的标准为转移的某些性质。正如我们在第三章中将要讨论的那样,当任务或情境介入了某些不过分的新颖性时,它们能作为一种特别恰当的智力测量标准提供服务。这样,要求北美的个体去适应矮中黑人方面的环境的那样一些任务,可能会为测量北美人的智力提供很好的尺度,但是只有在与其他的所介入的任务也具有新颖性的北美人相比较时,才能提供很好的尺度。同样地,矮中黑人可能通过他们对一定的北美文化环境方面的适应,来比较他们的智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正在测量的是适应新颖环境的能力,在任何文化中它都是适应的重要方面。当一个人试图以同样的任务在交叉文化中比较个体,而这些任务对于这些个体又不是同样地具有新颖性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个任务不是测量同一样事物。斯氏认为,这种跨文化的比较要作为寻求比较各种文化中的不同个体与团体的智力水平的研究基础,精确地说是无效度的。

这种观点的含义在于,在某种社会文化的背景关系之外不能完全理解智力,而且事实上对——个从——种文化中到另一种文化中的特定个体可能不一样。就获得对环境的适应而言,具有较高智力的个体,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显现出更少的智力,而某些智力比较低的个体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显现出更高一些的智力。例如,让我们考察一下处理大范围的空间环境方面的能力有缺陷的人们。通常把这种人叫做缺少一种良好的“导向意识”。虽然他们通常能够经由旧的、熟悉的、很少或毫无困难的领域来掌握操纵他们自己,但是他们会发现通过新的和不熟悉的领域时,要掌握操纵他们自己是困难的。如果有些人来自于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在那里,人们在相当熟悉的环境中(例如象故乡那样的环境)度过他们的生活,只有很少熟悉的、环绕在周围的城镇,大范围空间操纵的观点从来没有进入过他或她有关智力的概念中,他们对大范围空间操纵就必然会不适应,或者实质上是未知的认知技巧。对这一类人们的生活来说,操纵不熟悉的空间领域仅仅是不适应,恰恰就象准确地射箭的能力对城市人的生活不适应一样。如果这种操纵在社会文化背景中会变成适应的,那么对那种“文化”来说,智力是什么的含义就要改变。比如,在普卢瓦特人的文化中,大范围的空间操纵能力是一个人适应性智力的最重要标志之一(贝里1980;格拉德温,1970;尼瑟,1976)。

一个人不需要到异国文化中去发现构成主要的智力行为的实质性差异或变化。正如霍恩(1979)曾指出的,在我们的社会中,计算机的降临似乎很容易改变我们社会中构成智力操作的东西。例如,数字计算法是某些智力测验的重要部分,正如在瑟斯顿(1962)的基本智力测验中那样。但是,随着便宜的计算器甚至更便宜的计算机的来临,数目计算技巧在智力行为中的重要性似乎呈下降趋势。同时,数字计算法对于评估其它类型的操作,诸如对学校的作业的预期价值,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减弱。这种技巧的预期价值还作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保留着。无论如何,测量智力时把使用数字计算法作为占了智力测量的1/5部分的分测试,或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数字技巧标志,在现代是不适合的,不管瑟斯顿设计他们的测试时似乎是怎样的合适,也不管甚至在几年以前数字的计算技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包括校内校外(比如,记录消费掉的钱,等等)。这样,既使在我们的文化范围内,无论其变化怎样缓慢,在所构成的适应性智力中,我们也会看到跨越时间的变化。(三)目的性

其三,“智力具有目的性,它直接指向于目标,无论这些目标是如何的模糊不清或者是潜意识的。这些目标并不需要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且被社会承认为具有最大的价值,例如,金钱、声望或权力。相反,一个人可能是自愿力求在获得更多其它东西的希望中获得某种更少的利益。”(四)适应性

其四,智力介入了对环境的适应。它是按照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内构成的适应性操作的知识、技巧和行为来限定的,(其中,正如前面指出的,将包括在那种背景中适应变化与新颖情境的能力)。在某种环境中适应,可能在另一种环境中实质上适应不良。因而,在某种文化中是智力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是非智力的行为。

让我们看看这个例子。在某些拉丁美洲的文化中,“拉丁美洲时间的安排”习惯于开会或约会开始的时间大体上比时间表上安排的时间迟一些。这些文化中的成员把这种拖延在他们订计划时就考虑进去了。刚刚进入到这一文化中的北美人可能不是这样。例如,在委内瑞拉召开的一次有关智力的会议上,第一天只有不超过5%的与会者准时(早上8点)出席,而准时到会的5%的这些人(包括斯腾伯格自己)仅仅是北美人。这种准时出席的行为对北美的会议来说是相当适应的,但在委内瑞拉的背景中却证明是相当不适应的。

某些研究测量了两种性质的工,(理论心理和商业中的适应技巧(将在第九章阐明)。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由问卷调查获取的在这些工作中获得成功而产生的高分,可能预示出与一般的智力不相关,但与适合于工作操作的典型标准具有大约0.4的相关。这种研究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构成适应性操作的认为是什么。(五)选择性

其五,在对环境适应的同时,智力涉及到对环境的选择。在不同程度上但常常又是重要的方面,人们能够选择他们生活的环境(凯森,1968;斯卡尔,1981)。明显地,没有——个人曾经完全控制过他或她所居住的环境;但是许多人们都曾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它,或许比他们实实在在感觉到的还要多些,智力的关键方面是在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中尽其可能地、能动地选择,用克龙巴克和斯诺(1977)的话来说,是利用其长处弥补其短处。一个人在那些致力于某种限定的领域取得高度成功的人们当中,会发现某种特殊工作方面的技巧。这些人们不是倾向于具有任何一种特殊能力(诸如空间能力或言语能力),而是一种高度程序化了的能力,是在他们的工作中利用他们能力的某些方面,把他们的缺点的消极影响减到最中限度。在那里,更高智力的人们可能主动性地选择更适合于他们的适应性技巧的环境,即他们能够更聪明地进行操作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智力的任何方面都存在于对特殊环境的凌驾,这些方面能显现出智力的关键性特征。

我们再来考察对某种职业生涯选择的例子。假如仅仅是出于经济原因或教育原因,就很少有人获得过对他们来说全部可能的职业选择权。但是,许多个体具有某些选择权,而且这些选择权可能比实现的要广泛些。例如,经济紧张可以依靠获得贷款或寻求额外的收入来源来处理;教育的缺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补救,既使是在生命的后期阶段。通常是,我们的选择对象比起它们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会有更多的变化。但是,一个人具有某些既定可获得的职业选择权,智力就是智力所去选择的那种将会有乐观前程的机会的东西。就可能性而言,一个人成功的机会是依他的兴趣和他的能力而定的。某个个体可以期望在不同的生涯中获得不同的成功——我们是按照某个人自身的水平和他的参照团体来广义地限定:“成功”的。按照一个人的能力、兴趣和动机方面的自知之明,可以在作为一个人于操纵环境中显示出的高度智力与一个人在其它方面显现出来的低度智力之间造成差异。

对这种环境选择与职业抉择的讨论,如果一个人把它放到现实生活的例子中去检查,就不抽象了。费尔德曼(1982)关于《神童身上曾发生过什么?》的阐述,提供了一种更典型的现实生活例子。这本书提供了不少天才儿童的传记,这些天才儿童被电台选中,在广播节目中(后来在电视中)演出。在这种演出中,要求儿童快速地回答出困难问题的答案。为了演出,对这些神童的最初选择是以若干的理智与人格特征为基础。令人动心的记录表明,几乎所有这些人都具有很高的智商,一般都超过140分。人们不禁要被这些事实所震惊,他们后期的生活比起他们的童年早期怎么如此大为逊色,在许多情况下即使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也是这样。毫无疑问,存在着许多造成后期只取得更少的成功的原因,包括退化产生的影响。在传记后期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取得很大成功的人,正是发现了他们最擅长的,又是最感兴趣的领域,然后不屈不挠地追求它的人们。那些很少取得成功的人在寻找他们感兴趣的种种事物方面遇到了困难,当他们试图寻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合适的位置时,在许多情况下都犯了错误。(六)改造性

其六,智力涉及到对环境的改造。当一个人试图适应某种既定的环境失败了,而且也许在对可供选择的环境进行选择时也失败了以后,就会采用对环境的改造的态度。(也有可能某个个体在决定选择可供选择的环境之前就试图改造环境)。在某种既定的领域努力的人们中,那些取得许多成功的人们通常是那些以他们自己的意愿去改造了这一领域的人们。例如,在心理学上,六十年代的数学模拟者(诸如鲍尔,埃斯蒂斯,法尔马格尼,卢斯,还有其他人),本质上是改造了实验心理学领域,使其体现了他们所擅长的和喜欢做的事的价值。到了七十年代,计算机模拟者,诸如纽厄尔和西蒙,曾经作出了相似的努力,尽管计算机模拟在现代认知心理学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全的统治地位。但一般的观点依然认为,环境的改造者不仅能够完成对他们自己的环境的塑造,而且能够改造别人的环境。

环境的塑造不是非要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才会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地试图改变在他们生活中的事物:他们的婚姻,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与别人的相互作用等等,以便使得它们更好些。要想成功地改变某个人自身,常常更多地是以对环境的改变而定,而不是以对自身的基本东西的任何方面的改变而定。事实上,许多行为治疗明显地是直接指向于这种目标。

注意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人们被他们的环境所改造之处(至少)就象改造者改造环境一样多。人们被环境所改造与人们改造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过程。缺少了另一方,没有哪个方面能够被充分地理解。一种充分的背景关系的阐述需要详细说明那种促进了人们的智力的改造的各种环境力量。

对环境论的评价

有关环境论的某些优点和缺点(或者至少是不完善之处),在这儿作一下总结是很有用的。(一)环境论的优点

环境论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1)避免恶性循环。环境论可以使一个人避开许多以往有关智力的思考所具有的恶性循环的特点,在这儿是试图超越那种有关智力就是智商测验所测量出来的东西的观点,那种测验只不过是用来作为与证明新概念相对照的标准而已。(2)既是内观又是外观。环境论能够使一个人去观察智力与人们所生活的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它确立了适合于智力行为所构成的框架。传统的理论往往是太多地关注个体的内部,而排除了对出现在个体之外的东西的观察。智力应该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个体的心理状况和个体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3)重新解决预示——标准的混淆。在许多情况下,那些原意毕竟只是作为智力的预示的测验,却往往被认为是智力行为的标准。这种观点明显地违背了智力测验的创立者,诸如比纳、韦克斯勒的观点,他们自己倒是从一种环境论的角度表达他们的理论。环境论为这些忘记了什么是预示和什么是标准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天平。(4)适合作为内部指向理论的参照系。环境论提供了可以把差异理论、认知理论以及其它理论安置在内的框架。它们与这两种理论体系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每一种概念的形成都需要别的理论。环境论能够表明到何处去寻求在既定的社会文化范围内的智力。而,差异理论,认知理论,以及其它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检验的行为现象的等级。(二)环境论的缺点

当环境论被迫去服务于它们不能效力的功能时,就是缺点。这里列举的缺点就是环境论所不能具有的性质。(1)非伪证的可能性。环境论或许是不能够证明为是无根据的。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它们需要补充。(2)模糊性。环境论是模糊的。这种特点也是许多元理论的典型特点。而环境论在以细节来补充它们的高度概括的阐述方面显然是落后了。(3)不完善性。环境论通常留下许多细节问题不能回答。事实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经常把它们的阐述看作是对立于其它各种理论,(诸如差异理论和认知理论那样),而不是对它们的补充。

总之,环境论除了它的局限性之外,能提供很有价值的服务。它们需要由其它的东西来加以补充,其中之一就是在既定的社会文化范围内,从环境论派生出的智力的内隐理论,并伴随着适合于派生这一理论的方法。下文便是对这一理论的概述。

从环境论派生出的内隐理论的基础

从环境论派生出来的,在既定的社会文化范围内,一个人用来形成有关人的智力的内隐理论的基础是什么?斯氏认为,形成这一理论的一种恰当方式,就是依靠社会文化中的总体兴趣来决择智力的内隐理论,这一总体包括在一定的文化中的专职研究智力的专家们和生活在这一文化中但是在智力领域没有特别的专门研究的普通人们。内隐的理论之所以为理解在既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智力如何操作提供了一种恰当的基础,其理由就是这一理论是智力所处于的文化环境所决定,同时又连带地决定了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的智力。按照这种观点,在文化背景中揭示智力的本质的最好方式,就是询问生活于这种环境中的人们。然而,对于人们有关智力的概念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出他们所生活的文化背景,是不能保证的。因此,内隐的理论对于在文化背景中着手理解智力,不会是唯一的、或者是最好的方式。确实,处于这种文化背景外部的人们永远不能获得生活在这种环境内部的人们对于有关的文化背景的理解。如果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中居住的人们中对于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的智力是什么具有同感,那么同感就似乎能提供那种假定能提供的内隐理论的框架。它假定,那种从外部取向的理论(集中于智力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论,似乎也为从内部取向的理论集中于心理结构和过程的理论)提供了这种框架。

总之,所假设的探索是为了解决处于某种社会文化背景内的人们的内隐理论,而且坚信,这种理论为理解智力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如何操作提供了一种基础。这种探索不能提供介入到智力操作中的认知机制的详细说明。相反,它详细阐述那些必须弄明白的,认知机制潜伏于其后的心理内容和外显的行为的范围和内容。进一步说,它还要传达个体看作为是适应环境所需要的某些类型行为的见识。显然,内隐的理论似乎是强调选择和改造环境的问题。因此,它是为一种外显的智力理论提供一种框架,而不是取代这种理论。

基于内隐理论的环境论提出的内容

斯腾伯格等人有关人们智力的内隐理论的研究(1981)表明,在现代美国的社会文化范围内的智力,介入了三种主要的技能因素或技能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能力;社会胜任力。这些技能丛的每一种性质都可以通过列举出高度相互关联的行为来阐明。(1)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严密地、理由充分地推理,辩识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观察到问题的所有方面,保留开放的心态,对别人的观点充分思考地作出反应,准确地解释知识,做出英明的决策,获得基本知识的创造性源泉,以适宜的方式提出问题,具备优秀的思想资源,领悟内隐的假定和推论,倾听多方面的争论,机智地处理问题。(2)言语能力:清晰地和富于表达力地讲话,言语流利,在某个特殊领域知识渊博,刻苦钻研,高度理解地阅读,广泛有效地与人们打交道,亳不费力地写作,安排空余时间阅读,谈吐写作词汇优美,接受社会规范,以及探索新事物。(3)社会胜任力。认可他人,承认错误,在生活中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准时赴约,具有社会意识,三思而后行,表现出好奇心,不作出仓促的判断,判断公正,恰当地评估与身边的问题相关联的信息,对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敏感,对自己对别人都坦荡诚挚,并且对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也表现出兴趣。

环境分理论的衍生

构成这些因素或行为的东西是从哪里衍生出来的?它们起因于由斯腾伯格、康韦,凯特朗和伯恩斯坦(1981)等人所进行的有关人们智力的内隐理论的整套实验。(一)理论的派生和证实

在斯氏等人进行的一年多的一系列实验中,私下通过邮件采访和询问了476名男人和女人,包括学生、铁路职工、超级商场的售货员,以及在报纸广告上提到的人们,或者我们在电话号码簿上随意挑中的人。为了把安排的被试的观点与专家们的观点相比较,还对在智力方面有专门钻研的140名心理学家们发出了问卷调查表。

在斯氏等人看来直接地询问普通人有关智力的定义不会有什么收益。这种询问似乎很不容易引出真实的证明,而只不过是得到些老生常谈。因此决定代之于一种间接的研究。例如,在第一个实验中,给人们空白纸,并请他们填写上他们所认为的带有“智慧”、“学术性智慧”、“日常生活智慧”以及“不聪明”的特征的行为。

研究发现,安排的被试是处于自然的生活背景中。他们中有63人是新哈文站的餐车职工;62人是家庭妇女,其他的人大多是在新哈文的超级商场工作;还有61名是在耶拿图书馆学习的学生;人们似乎相信某种类型的行为表明某种类型的智力,或者说缺乏这种智力。

从人们的反应中,编排出250种主要的行为,其中有被称作为带有智力特征的170种(具备我们所要求的三种特征中的一种或更多特征),有被我们称作为不明智的80种行为。某些最通常地被列举为智慧的行为是“逻辑严密地和理由充分地推理”,“阅读广泛”,“显露出公共常识”,以及“高度理解地阅读”。最通常地列举为不聪明的行为有:“不能容忍意见的分歧”,“不表现出好奇心”,以及“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别人的行为。”所引用的许许多多不同的行为,表明了被试抱着有关智慧的和非智慧的折衷的观点,并且表明人们或许没有考虑任何适用于测量智力的一元的标准。

这种研究还冒险发现了恰巧反映了一两个人独特观念的特异反映。比如,有个人填上“使人们厌烦”作为聪明人的特征,相反,另一个人填的是“讨人喜欢”——几乎完全对立。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我们抽出28位来自新哈文地区的、应新闻广告而来的非学生成员,对他们就有关理想的智慧人们,理想的学术智慧人们,以及理想的日常生活的智慧人物列举出的250种行为所具有的特征,从1(最低)到9(最高)列出39级刻度。另一种普通人中组评定了每种行为对限定智力的性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

接着,把因素分析法应用于这些刻度,以便分析人们把一定行为的子集合看作为是相关联的倾向性。这种统计方法把所有的被人们看作为相似的行为聚集成一组,把所有的在他们看来是不同的行为分开来另作一组,并且容许取舍在人们的分歧(比如在某些情况下的那种相当不寻常的反应)后面潜伏的一些基本因素。实际上,研究获得的结果是被试所认为的一种单一的智力特征。

在上一段中表现的三种因素就是从评定理想的聪明人的资料分析中引伸出来的。所列举的行为是在每一种因素上负有0.6或0.6以上因素的行为。换言之,这些行为是与每一种因素高度相关的,这三种因素在相关的资料(即在所列举的全部行为中可能配对的资料之间的相关)中占方差的46%。

由于不仅询问了有关一般的智力,而且询问了有关学术性智力和日常生活的智力,因而也对于评定为相应于附有这两种性质特征的行为进行了因素分析。了解到被试认为学术的智力包括了言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会胜任力,这些因素的基调似乎与那些出现在一般智力中的东西相一致;事实上,它们非常相似,然而所列举的特殊的行为反映出更多地强调学术性技巧,诸如刻苦钻研等。那些显示出适合日常生活智力的因素,我们称之为实际的问题解决的能力、社会胜任力,有个性,以及对学习与文化的兴趣。这些也部分地巧合于一般的智力,但要少一些,更多地带有日常生活的色彩。

在心理学家们和非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之间的相似是如此令人惊奇地明显。从总体上说,普通人所拥有的非正规的智力理论——即使没有认为他们的观点构成了理论——但与广为接受的科学家们所建构的正规的智力理论很紧密地相一致。那些构成了问题解决因素的各种行为,非常相似于卡特尔(1971)和霍恩(1968)所提及的“流体智力”;那些构成言语能力的各种行为非常相似于这些研究者所提到的“晶体智力”;以及那些构成了社会能力因素的各种行为非常相似于在智力的外显理论中提到的包含了社会的或实践的能力因素的行为(如吉尔福特,1967;桑代克,1920;也见于斯腾伯格,1981,1982)。当一个人把普通人的内隐理论与专家们的理论相比较时,这种类似就变得更容易理解了。

收到的问卷间问的专家们都是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头衔的人,并且在美国的重点大学教学或研究;每个人都已发表了有关人的智力为主题的一些文章、著作或著作中的章节。要求专家们只要评定而不要概括行为。有两种不同的问卷发送到专家们手上。一种问卷是要求反应者评定有关具有理想的智力,具有理想的学术性智力或理想的日常生活智力的人的每种行为的特征。另一份问卷是请求反应者评定出被反应者们所限定的这三类人们中每种行为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经过对相应于这三种智力(一般的、学术的、日常生活的)的特征和重要性两方面的分析思考,在专家们的反应模式和普通人的反应模式之间中位数的相关是0.82。因素分析表明适合于这两个中组的非常相似的因素模式。

在这两个中组之间存在着两种主要的差别。一是,在学术性智力中,专家们认为动机是一种重要的成份——这是在普通人的反应中没有出现的一种成份。集中在这种动机因素上的行为包括“表现出在选择追求目标方面的献身精神与动机”,“入迷于他或她正在从事的工作”“刻苦钻研”,以及“持之以恒”。

第二种差别是,普通人似乎在某些方面比专家们更多地强调智力的社会、文化方面,诸如“对别人的需要和原望敏感”,和“对自己与他人坦荡诚挚”等出现在普通人的有关“社会能力”因素中,而不是出现在专家们相类似的“实践的智力”因素中。

为了获得对于专家们与普通人们在他们的智力观差异方面的更深刻理解,需要返回到关于各种行为对人们智力概念的重要性的评定上去。斯氏等人尤其注意了从普通人那里比从专家们那里获得更高的评定的行为的那部分内容,也注意到,从专家们那里比普通人那里获得更高的评定的行为。首先考察一下,在限定智力时有些行为是普通人比专家们强调更多的某些行为:“彬彬有礼的举止”,“对自己和别人表现出耐心”,“与别人相处很好”,“对自己与他人坦荡诚挚”,以及“情绪契合于情境”。这些是被普通人更多地列举的典型行为,明显地表示对在某种社会关系中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能力的强调。下面考察一下在限定智力中专家们比普通人更典型地强调的行为:“高度理解地阅读”“表现出思维和行动的灵活性”,“逻辑严密和理由充分地推理”,“表现出好奇心”,“快速地学习”,“深刻地思考”,“恰当地解决问题”。这些行为清楚地显示出对在某种个体关系中的个人内部能力的强调。因此,在普通人更多地把智力作为某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结构来高度强调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显然与专家们存在一种差异。(二)理论的外部效度。

为了证实这些评定和派生于普通人与专家们对理想的聪明人的整套行为评定的内隐理论,斯氏等人进行了一些外部证实形式的工作。(1)在普通人与专家们的评定模式之间的相关。为了确定两个中组关于智力的观念彼此之间相似的程度,专家们和普通人的反应模式被相互联系起来了。通过计算每个中组的整个被试对问卷反应的均数来衡量其相关程度。在专家们和普通人的反应模式之间的相关情况是,有关智力的相关系数是0.82,有关学术性智力的相关系数是0.89,有关日常生活智力的相关系数是0.81。因此,很显然,关于这三种智力的性质的理解,专家们和普通人的观点颇为相似但不完全一致。(2)在相应于这三种智力中的每一种智力的评定模式之间的相关。对于这三种智力中的每一种评定模式之间的相关,也分别对专家们和普通人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对专家们而言,在智力与学术性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3,在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4,在学术性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46。对普通人而言,在智力与学术性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5,在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6,在学术性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之间的相关是0.45。这两种结构产生于这些相关联的事实。首先,专家们和普通人都认为,相比起学术性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彼此之间的相似情况来说,智力分别与这两种智力之间的相似程度要更大些。其次,证实了前文提到过的推断,普通人似乎比起专家们更少集中于智力的本质方面来看待学术性智力。(3)利用内隐理论评价一个人自己的智力。考察一下问卷中要求被试评定的、在理想的智力、学术性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的人当中的250种行为中的每一种特征——中数的意义就反应了整个被试的平均模式,无论这些被试是专家还是普通人。一个人可能把中数反应的模式看作是近似地表现了什么是构成理想的智力,学术性智力或日常生活智力的总体原型。在这项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相应于专家们可以形成三种这样的原型(一种相当于三类智力中的每一类),而且相应于普通人,也可以形成三种这样的原型。事实上,确实形成了这种原型反应模式(正如上文所示,在专家们与普通人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

假设一个人必须请一位被试相应于他或她自己的行为,去评定这250种行为中的每一种的特征,然后把这种个人的反应模式与原型反应模式相联系(正如从不同的被试填写的不同问卷来获得资料那样,只不过问卷询问的是评定理想的智慧者的特征而不是一个人自己的特征,一个人可能会把个体的反应模式与原型的反应模式之间的相关看作为是对一个特定的个体与一个智慧者的原型相似程度的衡量)。实际上,在个体的自我描述与别人关于理想的描述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一个人获得了某种类似的智力测量:分数越高表明个体与原型之间更相似。斯氏等人统计了在自我评定与原型之间的相关,发现这种相关只是建立在作为智慧的(相对于非智慧的)170种行为基础上。

把被试相对于他们自己的反应模式与相应于专家们的原型反应模式(其结果实际上与普通人采用原型反应的模式相一致)相比较,其中数的相关,就智力而言是0.40,就学术性智力而言是0.31,就日常生活智力而言是0.41。所有这些相关都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因此,一般而言,普通人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中等程度地相似于每一种原型。虽然在相似程度方面的排列相当广泛。例如,就智力方面说,相应于个别被试的相关排列范围是从——0.5到0.65。

进一步还在一种典型的测量(如在实际的和观念的反应模型之间的相关)和智商之间统计了其相关。中数与智商的相关,相应于力原型的分数是0.52,相应于学术性智力的原型分数是0.56,相应于日常生活智力的原型分数是0.45。所有这些相关都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很显然,人们的自我评定与原型的相似性提供了对他们的智商的相当好的测量,尤其是对学术性智力和智力是这样,而在某些方面对日常生活智力要欠缺些(正如所意料的那样,因为日常生活智力比起其它两种类型的智力,在由智商测量出来之方面确实要差些)。

总之,人们对于三种智力原型的相似性实质上联系着他们心理测量学所测量的智商(IQ),这至少表明了,在人们按照他们所抽象出的智力的内隐理论来评价他们自己与智商(IQ)测验所测量的东西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重叠。

4.利用内隐的理论评价别人的智力。人们似乎是把他们的内障理论应用于评价他们自己的智力,而且人们作出的评价却是与外部的标准联系着。然而人们能不能利用这同样的理论来评价别人的智力呢?收集的证据表明他们能够这样做。

为了发现人们所说的智力是否实际上与他们对有关智力的判断具有任何联系,寄给了所安排的被试一系列有关虚构人物的个性素描,这些人物所拥有的行为取自于我们的基本列举。如果要求这个人对人们的智力写出评价,他能得到这些简略的电报式的介绍素描。现在看看两种类型的素描:

苏珊:

她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她在某个特殊领域知识渊博。

她善于交谈

她表现出缺乏独立性。

她准时践约。

亚当:

待人笃实。

他认为他懂得任何事情

他表现为缺乏独立性。

他对解决问题缺乏兴趣。

他讲话清楚富有表达力。

他不能提出问题。

他准时践约。

反应者的任务就是从l(最低)到9(最高)的刻度上对每个人的智力进行评定。实验的任务就是找出反应者的评定是否与普通人的智力概念相一致。如果是,那么,那些更多地吸收了适合于智力特征的评定的行为,就应该导致对虚构人物的智力的更高的评定;那些更少地吸收了适合于智力特征评定的行为,就应该导致对虚构人物的智力的更低的评定。例如,“保持开放的心态”就被评定为7.7,相反,“表现出缺乏独立性”只被评定为2.7。对每一个虚构人物的每一种行为特征的评定加以平均。得出的分数是,苏姗是6.0,亚当是4.3。通过比较发现,反应者在5.8的刻度上评定苏珊的智力,在4.3的刻度上评定亚当的智力。总之,当关统计这两套评定的相交时(一方是在相应于所功述的人的特征评定的平均数基础上,另一方是在对所描述的人的实际评定的基础上预期价值),获得的相关系数是0.96。换言之,普通人对别人智力的评定确实紧紧围绕着他们有关智力的内隐理论来进行。

为了确定在普通人的内隐理论中的三种因素中每一种因素的权数,我们还采用了多重回归的技术。我们在内隐理论的每一种因素的基础上(也在非智力行为的基础上)利用每一个被描述的个体的近似因素分数,作为独立的变量。其多元相关是0.97,仅仅比上述的简单相关稍微高一点。相应于三种因素中的每一种的标准化回归(β)的权数是:有关问题解决能力是0.32,有关言语能力是0.33,有关社会胜任力是0.19,(以及有关非智力行为是——0.48)。这些权数表明了在研究中通过被试分配给这些因素中的每一种因素上的心理学的重要性。所有的权数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而且所有的迹象都是在预期的方向上呈现,只有非智力的行为出现负权。正如所预期的那样,非智慧的行为具有最高的负权,因为相应于这种行为,只有一种独立的变量,是作为对立于三种智力行为的。进一步说,正如任何一个读过介绍信的人所了解的那样,既使是某种否定的评价,也能具有一点儿权数。有关这三种智力行为,两种认知的类型(问题一——解决能力和言语能力)都具有同样的权数,而非认知的那一种(社交能力)具有的权数要少些。

总之,人们利用他们有关智力的内隐理论来评价别人的智力和自己的智力。他们对别人的评价,相对地以对别人的基本行为的描述为基础进行的。这种评价能够高度预示出,他们是以其内隐理论为基础的。正如在自我评定中那样,人们似乎对认知因素比对非认知因素掂早量得分量更重些,而且把消极的因素当作积极的信息一样来考虑。专家们和普通人的内隐理论是如此类似,以致于被用于作出预示时几乎没有差异:其结果几乎彼此一致。(三)结论

人们曾利用自我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很好地发展了有关智力的内隐理论。虽然在特定的文化范围内的所有群体在这些理论方面存在某些差异,然而在斯氏所研究的所有中组的个人信仰体系中发现,似乎存在某种共同的核心。这些共同的核心包括问题解决因素,言语能力因素和社会胜任力因素。

最近的文献所覆盖的有关对理解智力的不同探索——包括目前的内隐理论探索和介入了差异理论、认知理论以及智力迟钝者研究的外显理论——都断定了,智力的这三种因素,加上动机因素(事实上,在专家们有关学术性智力的评定中也表现为一种因素),似乎出现于各种各样有关智力的研究中(斯腾伯格,1981。这样,不管研究的方法怎样,在表明智力(至少在主流文化中)是由各种一定的行为来裁决这一点上,内隐理论的研究结果似乎集中了其它各种研究的成果。

正如通章所表明的,在这里提供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仅仅是提供了理解智力本质的开始,即使是在单一的社会文化范围内也是这样。在这一章开头所呈现的智力定义是模糊的,至少来说需要进一步的限定。再进一步说,这种基于内隐理论基础上的环境论,没有表现解决问题的行为、言语能力的行为和社会胜任能力的行为得以贯彻执行的心理机制的任何方面。这个问题要在接下来的两章中讨论。

智力与经验

智力的经验分理论

经验分理论认为,测量“智力”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要求的两方面的能力或其中一方面的能力的程度函数。这两方面能力是处理新颖任务或情境所需要的能力和使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下面依次讨论这两方面能力。

第二章

处理新颖任务和情境需要的能力

(一)新颖任务

智力涉及个人处理新颖任务需要的思想很早就有了。斯腾伯格(Sternberg,1981)的研究表明,智力最好通过那些“非侵占过的”任务来测量。其意思是说,任务所要求的信息加工应在人们日常经验之外。这不仅反映在任务要求个体使用的操作上是非侵占过的,也反映在任务要求个体使用的概念上BN是非侵占过的。根据这一观点,智力涉及的范围:

不仅包括用新概念学习和推理的能力,而且包括用概念的新类型学习和推理的能力。智力不是一个人在他已经熟悉的概念系统中学习和思维的能力,它是个体在新概念系统中学习和思维的能力,这些新概念系统能够对已存在的知识结构施加影响。

应该认识到在测量智力时任务的适为性不是任务新颖性的线性函数。呈现的任务应该是新颖的,但不是完全在个体过去经验之外。如果任务过于新颖,个体将没有任何能施加影响于任务的认知结构,因而任务将处于个体的理解力范围之外。例如,微积分,对于大多数5岁年龄的儿童就属于过分新颖了,它超出个体的经验范围,对于5岁儿童的智力评价毫无用处。用皮亚杰(Pia中etian,1972)的术语来说,就是任务应该主要要求顺应,但也必须要求一些同化。

以上讨论的含义是新颖性可以是两方面的,在任务行为中可能涉及其中一方面,也可能两方面都涉及。新颖性的两方面包括(a)任务的可理解性和(b)按照个体对任务的理解执行两个特征。

任务可理解性的新颖性是指面对一个任务去理解它时任务本身所固有的新颖性。一但个体理解了这一任务,按照它执行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挑战。简言之,新颖性是在学习如何做当中,而不在实际的做当中。按照个体对任务的理解执行上的新颖性是指在对任务起作用上的新颖性,而不是在学习有关这一问题或如何解决它上的新颖性。即任务的类型是熟悉的,但是具体某个任务是不熟悉的。当前的观点认为在智力的测量时,要么在理解性,要么在执行上有新颖性的任务比起在理解性和执行上都有新颖性的任务和都没有新颖性的任务更令人满意。理由是,后两种任务,前者过于新颖,后者新颖性不够。(二)新颖情境

在要求适应新的、富有挑战的情境中更适合测量智力的观点既是专家又是普通人在关于智力的性质的观点中所固有的。个体的智力得以最好体现的情境不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常规遇到的一般性的情境,而是对个体的能力富有挑战性的特别的情境。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例子,即某个人(也许就是他本人)面对在熟悉的环境中呈现的问题时完成得很好,而面对在不热悉的情境中呈现的相似、甚至相同的任务时却处理得一踏糊涂。比如,某个人在他或她日常环境中工作得很出色,但在异地甚至在很多方面都与家乡环境相似的异地却很难发挥作用。一般地,一些人仅在他们适合的情境中干得很好,而当环境变得不适合时,他们的效率就会大大下降。

基本上,适用于任务新颖性的限制也同样适用于情境的新颖性。首先,过于新颖将使情境丧失对智力水平的可诊断性。其次,情境的新颖性要么反映在理解情境的性质上,要么反映在情境的执行上。在有些情况下,困难仅在于需要弄明白情境是什么,而在另一些时候,困难则在弄明白如何在情境中操作。(三)任务、情境和主体的相互作用

考虑到任务或情境对某些人新颖,而对另一些人不新颖是很重要的。因此,某一任务或情境对一些人测量“智力”的程度不一定与另一些人一样。同样,各种情境在人们的经验中新颖的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不仅是任务和情境与主体相互作用,任务与情境之间也相互作用。一个任务在一个情境中新颖,而在另一个情境中则不新颖。最后,在“第三级”相互作用水平上,一个任务对于一些人在某个情境中新颖,而对这些人在另一个情境中则不新颖,与此同时,这一任务对另一些人在另一个情境中新颖,而在第一个情境中不新颖。总之,必须考虑到这些变量以及它们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

(一)各种任务上的自动化

许多要求复杂信息加工的任务似乎非常复杂,令我们对能否完成这些任务感到疑惑。比方说阅读。涉及在阅读中的各种操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复杂程度上都大得惊人,而更惊人的是这些操作执行的速度。象阅读这样复杂的任务之所以可以被执行,是因为在阅读中所要求的操作大多数都已自动化,因而要求个体很少的心理努力。在阅读上的缺陷从理论上较大程度归结为这些在普通阅读者都已自动化的操作上的自动化的失败。

在新颖的情况下,自动化可以出现在任务理解上,也可以出现在任务执行上。下面看看这几种自动化如何体现在各种任务上。

用于测量词汇的标准同义词测验对中学水平以上的大多数中等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事实上,当面对一个多项选择的同义词测验时,大概学生需要去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是去核实一下这一测验是否针对同义词(或相反,反义词,它与同义词具有一样的表面结构),以及是否对猜测有惩罚(答错是否会倒扣分)。但是被试常常根据被告之的测验名称,而忽略这些核实,草率地确定了测验的性质。也就是说对于任务要求的理解基本上是自动化的。但在个别测题上的解决则不是自动化的,尤其当测题要求区分的意义相对接近时。个体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思考词意上的区别,或去猜测一个最佳的答案。

相反,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室的实验任务似乎是另一个相反的情境。如字母匹配任务和记忆、扫描任务,可能对大多数进入心理实验室的被试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不会自动地知道期望他们在任务中表现什么,而且不得不相当仔细地听主试的指导语。但是当任务被解释以后以及被试在执行任务有一些实践经验以后,这些任务的执行很快就自动化了。执行任务变得几乎不用花费努力和思维意识。

当然,对于任务行为,有的可能能被完全自动化,有时则根本不能自动化。比如,当一个人捧着一本神秘的故事书时,他基本上自动化地知道他将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相反,学会解决一种新的数学问题,如时间——速度——距离问题,无论在理解性上,还是在任务的执行上,都不可能达到自动化。(二)各种情境中的自动化

情境如何影响任务行为的自动化目前知道得非常少。但有一点很清楚,即,个体希望在需要自动化的任务上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或练习。大概,个体希望受到的分心干扰最少,以使得他集中精力到学习任务上,并最终使之自动化。(三)任务、情境和主体的相互作用

如同在新颖性的情形一样,在自动化的发展中任务和情境之间、任务和主体之间、情境和主体之间以及任务、情境和主体内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在实验室任务中发现,个体在句子——图形对比测题上加快执行速度的理想策略是一个关于空间能力水平的函数:空间策略对——些个体有用,而一个言语策略对于那些在空间能力测试上得分较低的个体有用。我们(Sternberg&Weil,1981)在线性三段论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言语、空间或混合策略的适合性取决于个体在言语和空间能力上的风格。在更普通的现实任务中,某种教学方法比其它方法导致更好的阅读,包括更完全的技能自动化:整词教学法适合于某种能力风格的人,声学教学法适合于另一些人。同样,外语教学中不同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效果,但是还不清楚这一交互作用的性质是什么。根据实践经验,可以说,语法——强化和从上下文中学的方法对于那些具有较高一般智力,但语言学习专门能力一般的个体能发挥较好作用;而模仿和记忆的方法对于那些具有较高专门的学习语言能力但一般智力普通的个体能发挥较好作用。

处理新颖性和使加工

自动化的能力之间的关系

新颖性和自动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当个人初次遇到一项任务时,他需要处理新颖性的能力。越是智力水平较高的人,越能迅速和有效地处理新颖性。而当一个人对某项任务的经验增加时,新颖性便随之下降。从新颖性的角度看,此类任务或情境便不适合测量智力了。然而,当个人对一定的任务或情境的练习增加到一定的数量以后,自动化将会发挥作用,因而此任务变得适合于测量自动化的技能。而且,分配给新颖性和自动化的心理资源能够相互作用:信息加工的自动化有助于誊出心理资源,使之集中用于新颖性上。因此,一定的任务或情境可能在经过一系列练习后继续提供适当的智力测量。但是,在不同的练习点上,其提供智力测量的原因是不同的。在个人的经验的早期,所测量的是处理新颖性的能力;在其经验的后期,所测量的是使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

为什么和什么样的任务能测量智力

经验分理论表明,任务和情境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在测量智力上或多或少的用处。下面看看经常使用的一些任务,井谈谈分理论对于理解为什么这些任务能或多或少发挥作用的解释。

实验宣任务

很多实验室任务都是用来测量智力的。根据当前的观点,较简单的任务,如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字母鉴别都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到智力,原因是反应速度的测量与自动化程度有很高的相关,而自动化的测量间接地测量到一定程度的智力。而且随着测验任务的复杂程度增加,任务中的新颖性也随之增加,反应的潜伏期延长。如选择反应比简单反应增加了一个不确定的成分,反应时增加,所以越是较复杂的任务,其中既包括自动化,也包含新颖性,二者联合测量智力,故其测量与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程度较高。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相关名词(1)心理测验/心理测试(Psychological/mentaltest)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多数情况下两者通用。(2)心理计量(psychometrics)有两种涵义:一是和心理测量相同;二是指心理测验技术,特别是设计测量工作的技术,此时可称为心理计量学。(3)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assessment)它比测验或测量的意义范围大,不仅用测验对个人现在某心理变量数量化,而且还采用其他手(如交谈,调查或实验等)对过去、现在甚至对将来做更全面的而系统的估计。

心里测量的作用

心理测量可以从个体的智力、能力倾向、创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个体进行全面的描述,说明个体的心理特性和行为。同时可以对同一个人的不同心理特征间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优势和不足,发现行为变化的原因,为决策提供信息。

心理测量可以确定个体间的差异,并由此来预测不同个体在将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差别,或推测个体在某个领域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心理测量可以评价个体在学习或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为客观、全面、科学、定量化地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因为它可以预测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适宜性,进而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与准确性。心理测量可以了解个体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从而为因材施教或人尽其才提供依据。如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班分组,部队可以依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兵种,企业可以将职员置到与其能力、人格相匹配的部门等。

心理测量可以为升学就业咨询提供参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确定最有可能成功的专业或职业,进而作出佳选择。心理测量可以为心理咨询或治疗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查明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咨询或治疗。

心理测量的特点

一、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

心理与某些客观的物理现象不同,以今日的科学发展水平我们尚不能对心理进行直接的测量。根据心理学特质(trait)理论,某种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的特质,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因此,心理测量只是测量了一个人对测验项目所进行的行为反应,心理学家对测量结果进行推论,从而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性。

二、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

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以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因此,位置具有相对性。由此所测得的一个人智力的高低等,都是与其所在总体的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同时,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心理测验是与心理测量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在“名词”意义上使用。而心理测量则是运用心理测验为工具,达到了解人类心理的实践活动,它主要是在“动词”意义上使用。

主要方法

一、纸笔测验

纸笔测验简称笔试,即要求被试根据项目的内容,把答案写在纸上,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纸笔测验的形式主要有6种:多重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匹配题、简答题、小论文。

二、量表法

量表(scale)是一种比纸笔测验更严格的测量工具,它们可以被看作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对被试的属性进行测量。一般的心理测验都有一个或几个量表构成,它们的建构程序更为严格,客观化的程度更高,往往有常模可供参照。

三、投射测验

有些心理特征是很难直接观察和测量的,例如人们的动机、欲望和需要等,就需要用投射的测量方法。所谓投射法,就是让被试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不自觉地表露出其个性特征的研究方法。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联想技术:为被试呈现一些刺激,请被试报告对这些刺激的反应,根据被试的反应作出分析,常用的有各种墨渍投射测验,字词联想测验等。

2、构成技术:被试需要根据一个或一组图形或文字材料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测验主要测量被试的组织信息的能力,从测验的结果分析被试的深层心理。比较著名的有:主题统觉测验、麦克莱兰成就测验。还有测量人们的信念、宗教信仰、价值观的测验,这种技术主要侧重于对被试的产出分析。

3、句子完成法:把一些没有完成的句子呈现给被试,请被试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句子完成。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却很能说明问题。

4、等第排序技术:请被试把一组目标、欲望、需要等按某种标准加以排序的方法。许多价值观、成就动机、态度的测量都采用这种技术。

5、表现技术:这是一种侧重过程性分析的技术,不太注重被试的产出。要求被参加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表现他们的需要、愿望、情绪或动机,他们处理事物、人际交往方式无不带有个人的独特特征。这些活动方式要求符合实际的生活场景,如做游戏、角色扮演、演一出戏、画一幅画等都可以。

6、个案分析技术:这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既有表现的成分,又有投射的成分,个案设计得贴近实际,请被试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做出判断和评价,被试在操作时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以这种方法能引起被试的很大兴趣。

四、仪器测量法

通过科学的仪器对被试进行测试,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科学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心理活动的仪器越来越多,如多导仪、眼动仪、动作稳定仪等,这些仪器在测量人的兴趣、动机、技能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发展历史

一、心理测量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

心理测验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最初,人们用测量,是因为要治疗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病人。

法国的医生艾斯奎罗第一个把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分开。他认为,精神病以情绪障碍为标志,不一定伴随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则是以出生时或婴儿期表现出来的智力缺陷为主要标志。50多年后,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内提出应该从正常学校学习的儿童中筛选出不适应的儿童,安排在特殊的班级里学习和教育。此举动导致了心理测验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诞生。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心理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还给心理测量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严格的标准化程序。标准化是现代心理测验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心理测量的先驱

弗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是第一个倡导心理测验的人。他于1884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一个“人类测量实验室”。他的这一举动是心理测验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系统地测量个体差异的尝试。高尔顿还是使用评定量表和问卷法的先驱。并且他发展了分析个体差异资料的统计方法,不仅扩充了古特列特的百分位法,而且创造了粗浅的相关计算法。

在心理测验的发展史上,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占据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卡特尔早年留学与德国,师从冯特(W.Wundt)。188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期间,与高尔顿往来甚密,深受其影响。他于1890年发表的《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著名美国学者波林(E.G.Boring)指出:“在测验理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是比内(A.Binet)的十年。”

1904年比内为了鉴别弱智儿童,他与其助手西蒙(T.Simon)合作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比内-西蒙量表。1905年,他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文章《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介绍了该量表,历史上称为“1905量表”。从此,比内-西蒙量表宣告诞生。比内-西蒙量表自1905年发表后,比内和西蒙亲自主持过两次修订,一次在1908年,一次在1911年(就在这一年比内不幸去世)。1905年量表主要强调的是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也就是比内认为的智力的基本组成成分。1908年版的量表删掉了1905年版中不合适的题目,增加了新题目,题目总数大59个。所有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从3~13岁。测验的结果用“智力水平”来表示。人们常叫它为“智力年龄”。它表示一个儿童能完成何种年龄水平的儿童所能完成的测验。

三、心理测量的发展

比内-西蒙量表问世后,迅速传至世界各地。各语言版本纷纷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1918年出版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L.M.Terman)教授1916年修订的“斯坦福-比内量表”。这一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为IQ,是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从此“智商”一词便为全世界所熟悉。

心理测验运动自本世纪初兴起,20年代进入狂热,40年代达到顶峰,50年代后转向稳步发展。在此期间测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编制出一批操作测验,既可弥补语言文字量表在理论上的缺陷,又可适用于文盲和有言语障碍的人。

2、编制出团体智力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3、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

4、卡特尔的学生桑代克(E.L.Thorndike)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因此后人尊称他为教育测验之鼻祖。

5、心理测验发展的另一领域涉及情感适应、人际关系、动机、兴趣、态度、性格等人格特点的测量。

6、60年代后,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将实验法与测验法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为了解心理能力提供了一些补充方法,使心理测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四、我国心理测量的发展

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简述(1)公元六世纪初,南朝人刘勰的著作《新论·专学》中提到了类似现代“分心测验”的思想。(2)在中国古代,“七巧板”是很常见的一种儿童玩具,其实它可以作为创造力测量的工具。(3)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中包含着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定性描述及带有道德判断色彩。

中国近代心理测量的出现(1)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2)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心理测验课。1921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3)1922年夏天,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4)1924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30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5)1931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萧孝嵘等倡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6)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7)至抗战前夕,由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制定或编制出的合乎标准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约20种,教育测验50多种。

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1)1936年,苏联在批判“儿童学”时扩大化,心理测验也被一概禁止。(2)从1978年北京大学首建心理系开始,心理测验才重新得到恢复。(3)1979年,林传鼎、张厚等以国外资料为参考,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4)1980年初,北师大心理系开设了心理测量课。198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心理测验工作委员会,加强了测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心理测量学的任务

心理测量学的任务比实验室的简单任务更有利于测量智力。原因是:第一,心理测量学的任务比实验室的任务更难,越是难的任务包含了更多的新颖性;第二,心理测量学的任务要求被试更有效地支配各测验项目内和测验项目间的时间,这就要求被试采用更多的策略性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已部分自动化,但是测验仍然需要被试对特殊测验情境中的新颖性作出反应;第三,心理测量学中的任务是经过反复筛选后确定的,实验室的任务是研究人员随意挑选的。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含义有二:一、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心理咨询中有普遍意义。二、帮助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除此以外,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简介

概念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科学领域中,给某类事物下定义,按规则,应当是用最概括的语言说出该事物的本质。因此,给心理咨询下定义,也只有一句话:“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s)是心理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如果更完整一点,心理咨询的概念为:“心理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心理咨询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它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狭义概念主要是指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也就是说,广义的“心理咨询”这一概念,包括了“狭义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两类临床技术手段。

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古今中外的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我国马健青在其《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中认为,心理咨询定义为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我们认为,要吸纳各种不同见解的合理内核,按照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来下一个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咨询过程的基本阶段

1.建立相互依赖、地位平等的关系。

2.搜集信息,搞清问题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质。注重于求询者的基本情况、社会文化背景、心理问题。

3.诊断检查,明确咨询目标。

在心理咨询中,最常用的检查工具是心理测验量表,在条件许可和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使用生化仪器进行生理测量。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1)要注意从总体上对求询者的问题性质作出准确判断。

A.要看心理、行为与环境是否统一。

B.要看心理活动是否完整和协调。

C.要看个性心理特征是否稳定。(2)要从细节上对求询者的问题性质予以确认并明确咨询或治疗的目标。

4.选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5.追踪反馈,巩固和发展咨询成效。

追踪观察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通信征询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心理疾病及应对措施

抑郁症

忧郁症,是“一种阴霾般的低潮情绪笼罩的心理疾病,宛如织网般地难以挥去,而不是一种短暂可消失的情绪低沉”。人是情感的动物,心情自有起伏,因此难免有低落、消沉、沮丧的时候;在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极大的挫折与压力,或因人际因素(特别是情感事件)、家庭的因素、经济上的因素、工作或学业的困扰等诸多压力事件,情绪无法获得有效的抒解,周而复始一再累积,很快就会产生“忧郁”情绪,大部分人情绪低落一阵子后,可以再开朗起来,但少数人因为遗传因子或个性(包括不适当的想法)使然,再加上压力的累积(日常生活琐事的所造成的压力累积或遭逢特别大的压力事件),而又缺乏适当的情绪调节与良好的社会支持,会将情绪状态延伸为一种病态,以致于心情与行为都受到影响,于是产生无法脱离的低落情绪;严重者甚至以自杀结束宝贵的生命。忧郁者也常有死亡想法、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这些想法的范围由相信自己死去会对他人比较好,到短暂但重覆出现的自杀意念,以致于实际而特定的自杀计划。自杀动机可包含:面临自觉无法克服的人生障碍时意图放弃一切,或强烈希求终止自认为永无止境的痛苦。想要自杀的人通常会发出求救讯号,根据临床经验,自杀企图比较弱的人,发出的求救讯号较容易辨识且较为强烈,且较不会去尝试或者较不易自杀成功;而自杀企图很强烈的人,通常所发出的求救讯号极其微弱,很难辨识,甚至自杀意图的产生与自杀行动出现的时间间隔会缩短。对于后者,自杀危机的辨识与处理较为困难且要谨慎小心,最好能够求助于专业人员。自杀获救者,通常会很后悔自杀,因为自杀是很痛苦的,而且自杀未成功,可能会有后遗症。而且自杀通常是一闪而逝的的冲动,停下来稍微想一下,为什么要自杀,或许念头就打消了。经由仔细的观察,通常都可以经由患者的症状表现来判断是不是可能有忧郁症。一旦怀疑有此可能性,就需要寻求专业的诊断与治疗。

焦虑症

焦虑不必多说,紧张、惶惶不安、焦躁、坐卧不宁等都是焦虑的表现,长期持续上述状态导致影响正常生活,这种“不简单”的焦虑——往往便是病态的焦虑症发作。焦虑症发作令患者痛苦,亲属痛心,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焦虑症发作呢?让我们一起去挖掘下深层的原因。

焦虑情绪是人们在面对特殊情况进行适应时,在内心激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它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的心理体验。人性充满矛盾,人生充满风险,未来具有不确定性,这是焦虑的根源,也是对人生的挑战。

改善焦虑症

1.阳光是睡眠的好朋友

阳光是生物钟和睡眠的好朋友,晒晒太阳可以让你的身体适应生物钟的调整。

2.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失眠焦虑症患者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人体是有一定的生物钟的,不规律的生活和睡眠习惯会破坏这种生物钟导致睡眠障碍,所以日常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最佳。

3.享受睡前时光促你入眠摆脱焦虑

睡前除了运动外,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你尽快入睡。譬如,洗个温馨的泡泡浴,阅读下书籍等等,充分的放松,享受睡前时光,可以帮助你尽快睡着。

4.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帮助你提高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促进你的健康睡眠、摆脱焦虑心理。不过要注意,睡前尽量避免做运动,睡前运动会干扰你的睡眠,运动时间最好是在睡前6小时左右进行。

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该具有的、对某种特定对象产生异常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并出现回避意愿或(和)行为的一种神经症。【诊断】

1、病前多有胆小、怕羞、被动、依赖、易焦虑、强迫倾向及个性内向等性格特征。

2、自知力完整,明知无害却不能克制,妨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3、排除焦虑症、强迫症、颞叶癫痫、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的恐惧反应。【治疗措施】

宜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焦虑或惊恐发作,然后来用行为疗法消除其回避行为。

一、药物治疗:控制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丙咪嗪或阿普唑仑。

二、行为疗法:用于各种恐怖症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治疗以暴露疗法为主,酌情选用系统脱敏或冲击疗法;同时配合反应防止技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回避行为。

三、其他心理疗法:如精神分析、领悟疗法、催眠疗法,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都可用以治疗恐怖症。

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所以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来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跟除的原因,因为强迫是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的。

多动症

1、多动症是一种病。随着人们对儿童多动症的深入研究,已发现多动症儿童有许多异常,如大脑解剖异常、代谢异常、执行功能异常和基因异常等。这些证实了多动症儿童的变化是有病理基础的,多动症是一种疾病。

2、多动症是终身病。多动症儿童长大后虽然多动表现可能会减轻甚至消失,但其他症状并不一定有明显的改善,常持续多年,甚至可能终身存在。多动症儿童年龄小的时候多动表现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则注重力不集中更明显。

3、常与共病相伴随。多动症的表现主要是注重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但实际上单纯的多动症大约只有约1/3,大部分的多动症都同时伴有其他疾病,我们称之为共病,包括抽动、学习困难、对立违抗、品行障碍、焦虑、抑郁等。由于这些共病的存在,使得多动症的症状加重或不典型,对多动症患儿的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4、重视女孩多动症。不少人认为,多动症是男孩的病,女孩没有多少多动症。近年的研究发现,女孩多动症的发病率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因为多动症女孩其多动的表现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注重力不集中,这就是所谓的“不多动多动症”,往往轻易被人忽视。

5、药物治疗是首选。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心理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既往由于人们对该病的治疗存在着种种误解,非常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依从性不高,许多患儿并未得到适当的治疗,贻误了治疗时机。近年研究发现,只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仅用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6、药物治疗要长期。由于多动症的症状长期存在,对多动症儿童的影响也长期存在,而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仅在考试时服用药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7、药物治疗要连续。既往多动症的治疗,常采用间断治疗,即周1-周5服药,周末停药,节假日停药,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不科学的。多动症的症状始终都存在,假如采用间断治疗的方法,可能在学习时症状有所改善,但其他方面的问题并不能改善,而实际上儿童行为和各种功能问题,是一个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问题。

疑病症

疑病症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神经症。病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和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躯体方面或精神方面疾病,但与其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对病人“疾病”的解释或医院对病人的身体检查常不足以消除病人的看法。

对疑病症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是很必要的。当然,对疑病症病人的治疗也不会是很顺利的。在治疗初期,不能对病人直接讲他没病、啥问题也没有等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话对病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心理医生应抱着理解、关怀、同情的态度同病人进行交谈。医生必须取得患者的信任,不断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健康状况,纠正错误观念。如果病人积极配合,可实施森田疗法。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配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些。

心理咨询可以解决的问题(一)身体潜在的疾病(二)目前的身体状况(三)具体分析形成的病因(四)现在的心理状态(五)疾病的形成规律(六)如何治疗疾病(七)环境调理疾病的方法(八)有无遗传病的因素(九)衣着颜色对身体的影响(十)饮食对诱发疾病的成因(十一)健康状况的整体评估(十二)健康的养生之道

心理咨询的特点及任务

心理咨询的特点

1、心理咨询的人际关系特点(1)资访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求助者迫切需要得到帮助、主动来访为前提的。(2)资访关系是在特定地点和时间内建立的具有隐蔽性和保密性的特殊关系。(3)资访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它能给予当事人心灵上的震动,使他获得自我的重新认识与调适。(4)资访关系由于没有一般人际关系所具有的利害冲突与日常瓜葛,没有那些陈旧的社会交互作用,因此这种关系是强有力的,也非常有效的。

2、心理咨询的专家化特点

心理咨询是以会谈的形式进行的,要求咨询员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技术来分析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学的帮助。可以说,心理咨询是一系列心理学的活动过程。这里面包含了咨询员对来访者的同情与关注,包含着咨询员对来访者问题分析与评估,也包含着咨询员应用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如合理情绪、心理分析、行为轿正、当事人中心等方法来帮助来访者。所以咨询员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3、心理咨询的助人特点

心理咨询帮助人分析内心的心理矛盾冲突,探讨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原因,协助他们自我改变。咨询中,对人们进行的帮助包括确立目标、提出解决得方案与措施、协助来访者的认识和行动的改变等。

心理咨询的任务

心理咨询的任务有三:一是帮助求助者处理现有的问题,改变其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二是帮助求助者增进社会适应的能力;三是和求助者探讨自我的方向,以发展未来的前程。

有学者列出了心理咨询的特点,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心理咨询的任务:

咨询不是说教,它是聆听;

咨询不是训示,它是接纳;

咨询不是教导,它是引导;

咨询不是控制,它是参与;

咨询不是侦讯,它是了解;

咨询不是制止,它是疏导;

咨询不是做作,它是真诚;

咨询不是改造,它是支持;

咨询不是解答,它是领悟;

咨询不是包办解决问题,它是协助成长;

咨询不是令人屈从,它是使人内心悦服。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1、共同点(1)心理咨询与治疗同属帮助过程,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例如:咨询心理学家对来访者采用的来访者中心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或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与技术和心理治疗家采用的同种理论与技术别无二致。(2)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例如:心理咨询人员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可能都会面对来访者的婚姻问题。(3)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希望通过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增长的目的。(4)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不同点(1)工作对象的差异: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不是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状态基本健康,而心理上存在冲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无论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生理疾病还是社会疾病;(2)问题性质的差异: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问题有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等等。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某些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3)咨询时间的差异:心理咨询用时较短,一般咨询次数为一次至几次;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治疗有几次到几十次不等,甚至次数更多,经年累月才可完成。(4)治疗层面的差异: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进行,更重视其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工作,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或在对现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改进意见。心理治疗的某些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并且其工作具有对峙性,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的人格。(5)治疗目标的差异:心理治疗工作是更为直接的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而进行的;心理咨询的目的则比较模糊,其目标是使人产生改变和进步。

心理咨询与婚姻家庭咨询的区别

婚姻家庭咨询诞生20世纪40年代,是心理咨询方向细分的产物。随着心理咨询在纵横两面的深度发展,一些传统个体心理咨询做不到的辅导发现可以借助家庭系统完成,或者在家庭系统内的咨询更加彻底。美国医学界多位精神科医生于五十年代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为婚辅建立了重要的科学根基。他们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家人有一个很明显的相处和沟通模式,因此心理辅导和精神医学专家开始留意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与个人问题的影响,这种系统理念的产生带领整个辅导界从直线的思考模式进入循环的思考模式,建构问题的成因与维持。近十多年婚姻家庭咨询迅速发展,已经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与传统心理咨询的界限不再停留于系统的理念上,而加入了其他介定问题的模式,如精要治疗、叙事治疗和情绪取向治疗等理念。在美国及台湾等地,婚姻家庭咨询本科阶段所学课程需要包括辅导理论,集体治疗,心理异常,法律方面的咨询和儿童福利政策等;而在中国大陆,婚姻家庭咨询师还要系统学习婚姻法、伦理学、社会学、性科学、亲子教育和家庭理财的相关内容,这些都通常是心理咨询所不涉及的;而与国外的婚姻家庭咨询不同的是,国内的婚姻家庭咨询师也通常不处理神经症一类的个人心理精神障碍。

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并不是“病态人群”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三是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

其中,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者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亚健康人群,而不是人们常误会的“病态人群”,病态人群例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等患者是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对象。

陈智雄说,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婚姻家庭、择业、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人际关系、学习、恋爱、性心理、自我发展、焦虑、抑郁、压力应对等问题,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求得内心平衡,以及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良好的生活质量。这时他们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催眠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本质上说,催眠也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段。只不过它是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通常人的心理都有自我防卫机制,当面对面的心理咨询的时候,人们往往不自觉地避开心理的创伤或阴暗面,但是那些创伤或阴暗面也许正是问题的关键或根源。而催眠是通过特殊的引导方式引领当事人进入自我的潜意识资料库中,找到变异情绪背后的真正根源,进而治疗。在催眠状态中,人们会自愿放下面具与武装,诚实地面对自我内在,也因此能惊奇地发现到真正的自己,包括潜能。在这方面,催眠技术较之心理咨询有着独特的优势。

催眠疗法

通过言语暗示或催眠术使病人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催眠状态),然后进行暗示或精神分析来治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患者所具有的可暗示性,以及患者的合作态度及接受治疗的积极性是催眠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抉择自我发展可咨询心理咨询师

心理专家指出,在心理健康意识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当人们主观上觉得自己生活得不是很积极,或者觉得有不适的心理感觉(例如心理感觉不舒服或者有烦恼),就会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来解决,这相当于我们中医所说的“治未病”,就是在心理问题转化为“病态”之前就来把它解决。

他指出,目前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群按性质可分为两种:一是发展咨询。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对许多问题,如婚姻家庭问题,择业求学问题,职业适应和发展问题,等等。他们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想的选择,以便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里,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这类咨询,叫发展性咨询。

第二类就是心理健康咨询。长期处在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尽管他们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康水平却下降许多,出现了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可疑神经症”的状态。这时,就需要心理咨询师提供帮助,这叫心理健康咨询。

心理咨询的需求

中国市场需求巨大,心理咨询师奇缺。

1、中国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据调查,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

中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已达28.7万人,每年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者;1990年中国2560万例抑郁症患者,仅有5%得到治疗,而15%的抑郁症患者抱有自杀倾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认为,缺乏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是造成我国自杀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当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已经感觉到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已经影响到生活时,他就应该去心理咨询了。

白领阶层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等问题越来越多。有了苦闷,和朋友或家人诉说,有时并不能得到解决办法,有时也不方便。所以心理咨询会像到餐馆就餐一样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

心理咨询的方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询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交互疗法”、“格式塔疗法”及“理性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 Landon)认为,所有这些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碍。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

觉悟洲情绪研究所的封志宏导师认为,心理治疗必须走科学道路才有前途。传统心理治疗技术存在很多错误和缺陷,比如精神分析疗法事实上并不存在,包括其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内,未见发表任何成功心理治疗案例。封志宏导师在发表于《心理医生》杂志的一篇文章“精神分析理论的错误”中描述,弗洛伊德最著名的案例是《少女杜拉的故事》,弗洛伊德在这本书中说:“这本病历是我迄今为止完成的最成功的一部病历”。弗洛伊德给杜拉做了三个月的心理治疗,问题并没有解决,杜拉后来又向别的医生寻求帮助。弗洛伊德在著述中是这样说的:“我已经没和她接触了,不久前,我听说她得了别的病,并且告诉她的医师曾被我分析的秘密。这件事的公开使我的同事知道她就是1899年的杜拉,那时她所接受的3个月的治疗,只有减轻她内心挣扎的效果,而不能防止她以后的病。”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发现,弗洛伊德智力超群、洞察细微、经验丰富,其中分析不乏精彩之处。但弗洛伊德把少女杜拉假装自杀及其他癔症表现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性冲动有失偏颇,而且弗洛伊德并没有给予少女具体的行动方案,加上一些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答案的原因,少女最后放弃了在他那里的治疗。

现实疗法“现实疗法”,由格拉泽(William Glasser,1925——)创立于60年代。其要点有:

1.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基本需求。如果它们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焦虑、怨恨、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反应,并可能产生逃避现实、不负责任的欲望。因此,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减少来询者不负责任与自我毁灭的意向。

2.人都具有自主自立能力,也具成长动力。因此心理咨询的作用在于,使来询者在生活中区分“成功的认同”与“失败的认同”,增加对前者的体验,减少对后者的体验,这样才能充分满足个人爱与被爱的需求,感受到个人的价值。

3.“现实疗法”重视现在超过重视过去。它强调过去的事实无可改变,因而应将眼光放在现在与将来的发展之上。它主张咨询者在协助来询者面对个人的痛苦、失败经历时,要帮助他看到个人的潜能及以往的成功经历,从而认识到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存在,可供自己选择和享用。

4.“现实疗法”十分注重承担责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将其当作心理咨询的核心,强调人只有积极面对现实,才能承担责任,获得“成功的认同”。在操作方法上,“现实疗法”十分强调面质(confrontation),制订具体计划,不接纳借口,不用惩罚等技巧。

格式塔疗法“格式塔疗法”,由佩尔斯(Frederick S.Perls,1893——1970)创立于60年代,其要点如下:

1.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询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由此,心理咨询不求为来询者的困难做解释与指导,而是鼓励来询者主动承担责任,主持自我的治疗与改善。

2.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在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许多焦虑都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以逃避现实的做法来处理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压力。这严重阻碍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3.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结”(unfinishedbusiness),这通常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如懊恼、悔恨、内疚、愤怒等)。它们犹如一个个心绪,系住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活动。而要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现实生活,就必须排除这些“心结”的干扰。

4.在咨询手法上,“格式塔疗法”强调帮助来访者由“环境支持”转向“自我支持”,以便来访者从一开始就不依赖他人,尽量控掘个人的潜能。

来访者中心疗法

求助者中心疗法也翻译成咨客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 rapy),来询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疗法不是由某个学派的杰出领袖所创的,而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观点的人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患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C·R·Roners)开创的咨客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咨客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

咨客中心疗法的倡导者和创始人卡尔·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以后又学习了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了弗洛依德学派的心理分析训练,他作为心理治疗专家曾在一个儿童行为指导中心工作了12年。早在1939年,他就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设想:“假如我不去考虑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觉得依靠来访者来完成这个治疗过程更好……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应向什么方向努力,了解什么问题最重要,了解自己隐藏着什么体验。”他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提出了自己新的心理治疗观,1951年,他又出版了《咨客中心治疗》一书,为患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来询者中心疗法”其要点如下:

1.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2.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自我概念。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心理失常。人在交往中获得的肯定越多,则其自我冲突越少,人格发展也越正常。

3.这一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乎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4.在操作技巧上,这一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询者,主张在谈话中采取不指责、不评论、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询者言尽其意,直抒己见,以创造一个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

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由美国心理咨询专家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创立于50年代,其要点如下:

1.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与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2.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3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即对人或事部有绝对化的期望与要求;2)“过分概括”,即对一件小事做出夸张、以偏概全的反应;3)“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凡此种种,都易使人对挫折与精神困扰做出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反应。

3.“ABC理论”:在诱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这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对事件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的作用。

4.“理性情绪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询者认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乎逻辑、理性的信念,以减少个人的自我挫败感,对个人和他人都不再苛求,学会容忍自我与他人。

认知领悟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源于霍姆(Homne)关于人的内隐行为是人心理的操作者之观点。而这一疗法是由一系列人共同创立的,其要点包括:

1.它十分强调认知过程对人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动机的支配作用。它主张通过改变来询者的认韧模式,并辅之以行为疗法的技术,来矫正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这祥,随着来询者认知方式的改变,他的憎绪和人格降碍也会随之得到缓解。

2.虽然“认知顿悟疗法”很重视人的认知方式对他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的影响,但它不像“精神分析疗法”那样,一味追究来询者早年生活经历(主要是指3岁前后)对当前行为的潜意识作用,它主要探讨来询者当前认知方式对他行为表现的影响。

3.“认知领悟疗法”很强调来询者对自己问题症结中的非理性、非逻辑观念的深刻须悟,并以此来帮助来询者置新认识、评价自我,建立合乎情理的认知模式,摆脱非理性观念对自我的干扰。

交互分析疗法“交互分析疗法”由伯尔尼(Eric Berne,1910——1970)创立于50年代,其主要观点有:

1.人格由3种自我状态组成:“父母式自我”(Parent Self)“成人式自我”(Adult Self)和“儿童式自我”(Child Self)。其中P代表父母的价值观,是其内化的结果,偏向权威化;A是个人对外界环境的客观反应与评价,它既不情绪化,也不权威化;C是人格中的儿童欲望与冲动的表现,是其本能部分,偏向情绪化。这3种自我状态,构成了人格冲突与平衡的基础。

2.人皆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领导、朋友、恋人等人物。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正面的“父母式自我”、“成人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之间的交互作用,会产生积极、正面的生活脚本(lifescript)。反之,则会导致不良的人格表现,使人在交往中充满焦虑和自卑。

3.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integratedperson),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4.在操作技巧上,“交互分析疗法”十分强调倾听分析的作用。它旨在推动来询者深刻反省其人格中“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冲突,以“成人式自我”的眼光来审视个人的生活脚本,积极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增强自信心。

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所创立。它内容庞杂,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理论、性欲理论及精神防御理论等方面。其理论要点综述如下:

1.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称无意识)三个部分。其中意识指人能够知觉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指人平时感觉不到,却可以经过努力回忆和集中精力而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指人感觉不到,却没有被清除而是被压抑了的心理活动。弗格伊德认为,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那些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当中的本能欲望或意念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

2.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我”是个人原始、本能的冲动,如食欲、性欲、攻击欲、自我保护被等。它依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个人在与环境接触中由“本我”衍生而来的。它依照“现实原则”行事,并调节“本我”的冲动,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行事。“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依照“理想原则”行事,是人格的最高层次,也是良知与负疚感形成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人欲维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协调好三者的关系。

3.人在维护自我的心理平衡和健康时,常对生活中的烦恼和精神痛苦采取某种自圆其说或自欺欺人等认识方法,以求心灵的自慰。弗洛伊德将这些认识方法称作“心理防卫机制”,通常包括解脱、补偿、合理化、投射、转移、升华及理想化等方式。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心理防卫活动多是无意识的,它们对人体的心理健康可起积极作用,也可起消极作用。

4.为使人们领悟其心理障碍的根源,人们需要接受精神分析的治疗,通过移情关系的建立来重塑人格。在这当中,心理分析师通常使用解析、自由联想、催眠、释梦等技巧来疏解思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减轻“自我”的压力,更好地面对现实。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源于“行为主义”理论,它强调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来改变人的行为表现。其理论基础包括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1849——1936)的“条件反射”理论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一1949)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等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等,主要有如下要点:

1.人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其中强化对该行为的巩固和消退起决定性作用。强化可采取嘉奖或鼓励(正强化)的方式,也可采取批评或惩罚(负强化)的方式。由此,学习与强化,是改变个人不良行为的关键。

2.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利用强化使来询者模仿或消除某一特定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特定的学习环境促使来询者改变自我,摈弃不良行为。由此,它很注重心理治疗目标的明确化和具体化,主张对来询者的问题采取就事沦事的处理方法,不必追究个人潜意识和本能欲望对偏差行为的作用。

3.“行为疗法”的常用疗法包括“系统脱敏疗法”、“松弛疗法”、“模仿学习”、“自勇训练”、“厌恶疗法”、“泛滥疗法”等疗法,其核心均在于利用控制环境和实施强化使来询者习得良好行为,矫正不良行为,重塑个人形象。

艺术治疗

追溯艺术治疗的起源是在在史前时代的人类因对于大自然等许多现象感到畏惧与恐慌,又不明白其道理,所以在岩洞中留下许多的壁画,以表达其敬畏之心。而到了近代精神医学蓬勃发展的时代,如弗罗伊德与荣格等心理学大师亦采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梦境与分析。因艺术具表达、符号象征与创作等元素在,故近代将艺术应用在精神疾患者的治疗上。

根据美国艺术治疗师协会之定义:「艺术治疗提供非语言的表达与沟通机会,在艺术治疗之领域中有二个主要取向:一、艺术创作即是治疗:透过创作的过程,缓和情感上的冲突,提高当事人对事物的洞察力或达到情绪净化的效果;二、把艺术作品应用于心理状态之分析,对作品产生的一些联想,有助于个体维持个人内在和外在经验的和谐,使人格获得重整。」艺术治疗较关心的是个人的内在经验,所以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每一部份都反映出个人人格发展、人格特质和潜意识的内容。

艺术治疗之内容涵括了绘画、舞蹈、音乐、文学等方面,均可当作治疗之媒介;可以是单独进行,也可以是团体形式。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拿起笔随性涂鸦一番,或者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动自己的身体?在创作的气氛下,是一无危险、无威胁性的环境,可穿越时空限制,所经历的,是自我的对话,对卸下防卫的自己有更深层的认识与了解。

许多精神疾病的患者除了如幻听与妄想等症状导致害怕、恐惧等不稳定之情绪,注意力无法集中,也有许多慢性患者已丧失对自我之自信与低自尊,在社交上表现退缩与畏惧,而艺术如绘画等活动除了可增进认知与手部精细动作等功能外,更有助于患者具体表达情绪与面对问题、建立自我之价值观,进而发展出合宜之社会行为与社会角色。

艺术治疗在国外以及该有一些历史了,但在国内发展的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心理咨询中的常见问题

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

无论是医院、研究机构、或者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许多人在面对一个痛哭失声的人时可能会手足无措,而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是能坦然面对的,且能分担当事人的忧愁、愤怒、恐惧、伤痛的回忆、罪恶感,以及迷惑。心理咨询师不会去审判人的情感,而是接受你并帮助你接纳自己。[2]

通常在正式咨询前,咨询师会与你就时间和费用达成协议。遵守协议是双方信守诺言的体现,也是一种互相尊重,更重要的是,按时来接受咨询辅导是对当事人改变自我的动机的一个检验。在国外,心理健康的诊所收费是根据个人的财务状况而定。在目前国内,收费则是相对固定的。当你付钱接受心理咨询时,你是在支付咨询师所花费时间以及他所受训练的报酬。钱并不能买到关怀,帮助你的人对你的关怀是一个真正人的真诚反应,关怀不会以其他方式出现。付不付钱很少会妨碍心理咨询师对你的帮助,但是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来看,免费、义务的心理咨询总是效果不佳,也难以巩固,部分原因在于人的心理惯性:来得太容易的东西人们不会太珍惜。

通常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咨询师会很乐意告诉你他师承何派,将用哪些方式来帮助你。真正用心的咨询者,态度会是审慎、严谨而有所保留的,只有那些初学者或者门外汉才会过于急切地提出各种乐观的保证,或不假思索地一头栽入,你完全可以凭直觉知道,在各种外衣下隐藏的是亲切还是冷漠、是专业还是外行、是真诚还是伪装。有时候咨询师也许会拒绝你作为他的当事人(当然他应说明理由);有些时候他也可能对你在咨询中提出的问题回答说不知道,你大可相信他这是实话实说。凡受过良好教育的各行专业人士,如果还肯坦然承认自己有所不知,通常都是最具专业训练、也最值得信任的人。

有些咨询师在咨询时可能非常活跃,常提出问题并提供反馈;有的则很少说话,他们透过倾听来尽力帮助你。这取决于咨询师所受到的训练、其本人的个性及你个人所要咨询的问题。开始时你可能不太习惯,你也许会觉得咨询师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热情、关心他人。假如你认为咨询师的方式对你不适合,你可以明确提出来。许多咨询师本身受过心理疗法的训练,也了解这种感觉。除非你忠实地说出你的感受,否则没有任何健全的专业人员能协助你。对于专业咨询人员来说,关怀是必定的媒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你也许会发现:当一个人处于危机中时,有部分问题是由于自身的自尊正处于低潮,所以有时会误解专业人员的个人态度。当然,如果你确实认为对方不可信任,你完全有权终止并另请高明。

心理医生≠救世主

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医生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医生,以为医生应该有能耐把它们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努力、无须承担责任。然而,心理咨询与心理医生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成长的作用,他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来访者,更不能替来访者改变或作决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目标。

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式,它与思想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师持客观、中心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

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秘感。来访者通常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诊室,在医生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绪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此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表露出情感上的痛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对男性来说尤其如此。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不敢前来就诊。其实,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释,问题就能顺利地解决;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这样看来,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透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混混沌沌虚度一生。

心理学≠窥视内心

许多来访者不愿或羞于吐露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只要简单说几句,咨询师就应该猜出他心中的想法,要不就表明咨询师水准不高。其实心理治疗师也是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应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的讯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医患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治疗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一些来访者将心理医生视为“开锁匠”,期盼其能打开所有的心结,所以常常求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望的“豁然开朗”的心境,就大失所望。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堆积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抗衡,是难以冰消雪融的,所以来访者需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典型案例

抑郁发作时的心情为忧郁的、悲伤的、无望的、令人沮丧的、或是心情跌落低谷的,有时会抱怨自己感觉糊里糊涂,甚至没有任何感受,或是感到焦虑。在儿童与青少年中,可能是易怒或闹别扭而不是忧伤或是沮丧的心情。其中,发作时会伴有食欲或体重下降,睡眠质量受到影响,活力降低,精神状态低落,体验到无价值感或自责感,思维、注意力、决断力有困难,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自杀念头,甚至尝试自杀。

可能原因:

近期经历过挫折性事件或是创伤性事件,体验到挫折感与丧失。

曾经经历过类似事件,近期旧有的情绪被引发。

经历了让人感受到沉闷、压抑的成长环境,形成了抑郁倾向的人格特点。

心理咨询的现状和收入

1、心理咨询的现状

目前不少心理咨询工作室/公司发展不太如意,更别说很高的收入,少数很专业的知名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公司经济效益不错。如果想做面向社会收费的心理咨询业务,目前必须是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必须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心理咨询也发展的并不完善,考证人员的要求落实的也并不具体,总的来说,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都可以考。三级心理咨询师只能做辅助工作,二级心理咨询师才能够为求助者做咨询。

2、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

心理咨询收费在任何国家都是昂贵的,目前,在美国,心理咨询师每个小时的收入可以达到150美元左右。

据了解,现在国家规定的心理咨询收费标准为每小时60元,而实际的咨询费用一般为每小时50元至150元,甚至更高。

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务区内,咨询收费往往会达每小时100美元,在南京,一般收费100——300元/小时。重庆、武汉、长沙等地,一次心理咨询收费一般是50——150元,而在苏州等地起价为200元,最高500元;心理治疗的费用相对要高一些,如果是婚姻问题,并且由资深治疗师治疗,每次两个小时,500元/小时;如果是其他问题,资深治疗师收费400元/小时,普通治疗师300元/小时。

心理咨询机构及管理

心理咨询机构主要以医疗系统和非医疗系统来区分。

医疗系统的咨询室均设在医院及社康中心内,由具有心理医生资质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多以医学模式为主,其面对的对象多是重症病患者或精神异常病人。

非医疗系统的则由国家工商部门进行注册和民政单位登记注册的机构为主。非医疗系统的心理咨询,不开药,咨询师运用各种技能来处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目前,各省市均有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等民间自发组织管理各心理咨询机构及心理咨询师,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均可在这类组织中查询到他们的备案情况。

心理咨询师

简介(1)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排除困扰、最终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2)心理咨询师是属于高阶层的职业,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服务的人群方面也是如此。目前世界上心理咨询师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EAP服务,服务对象就是世界500强的企业。现在,世界500强的企业有75%都选择为员工提供EAP服务。(3)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不会因为年纪的增大而无法持续从事。(4)心理咨询师收入属于中上阶层。

职业前景

心理咨询师是拥有广阔前景的职业,特别在教育、医疗、社区、机关、企业、司法、团系统等领域将有更大需求。按有关规定,监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