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青少年选的阅读诗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16:47:50

点击下载

作者:叶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毛主席为青少年选的阅读诗词

毛主席为青少年选的阅读诗词试读:

毛主席为我们选古诗词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而在我们这些在他身边长大的孩子心目中,他更是

位慈祥的长辈和诲人不倦的好老师。

现在就给大家讲讲珍藏在我心中六十多年、鲜为人知的毛主席给我们当老师,为我们选古诗词,教我们背古诗词的故事。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宣告古都北平和平解放。三月下旬,毛主席率中央机关、军委作战部从西柏坡出发来到北平,进驻香山“劳动大学”,这里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在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过渡期的总指挥部。香山位于北平西郊,距西直门约20公里,是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有唐、辽、金、明、清等朝代众多的古迹。

毛主席住在香山“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住在“来青轩”。我们一家四口(爸爸叶子龙、妈妈蒋英、我和妹妹叶丽亚)住在半山亭机要室旁边的一间平房里。

双清别墅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庭院,有双股泉水从山上的石缝中流出,故得名“双清”。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双清”二字就刻在小院西南的石壁上,山泉水潺潺流入院内的小池塘,池畔建有纳凉的六角亭,那张毛主席观看《南京解放》号外的著名照片就是在此亭拍的。亭子的北边有一排坐北朝南的平房,推开房门便是客厅,几个旧沙发占满了大半个房间,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常在此开会研究国事。毛主席还在此会见了大批民主人士,如李济深、张治中、柳亚子、黄炎培、傅作义等。客厅的两侧分别有门通向两个小房间,左边的一间是毛主席的卧室,右边是办公室兼书房,书架上摆放着从延安辗转千里,历经千辛万苦带出来的宝贵书籍。在小院的西北角还有两处平房,坐北朝南的平房住着江青,坐西朝东的平房则由李敏、李讷居住。因年久失修,别墅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豪华,门窗陈旧,已看不出油漆原来的颜色。为防空袭,房屋的玻璃上贴满了“米”字纸条,院内铺的地砖早已不知去向,坑坑洼洼。院内苍松翠竹,幽静别致,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在小院东南的山脚下挖有备用的防空洞,好像从未启用过。不过,这里倒是我们这些孩子“探险”“藏猫猫”的好去处。

我们家住地离双清别墅特别近,走路几分钟就能到。爸爸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我们姐妹和李讷一起长大,彼此非常熟悉。当时李敏刚从苏联回国,是个“洋娃娃”,但很快我们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伙伴,天天在一起玩耍。我们一起爬山,采野花,捉蝴蝶……有时,我们也会模仿学校上课,用树枝在地上写汉字,相互教认,或者出几道算术题,在地上演算。李敏也不时地教我们几个俄文字母,说几个俄文单词。

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历史,是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历史。

我们这些孩子感到大人们都特别特别忙碌,也非常兴奋。但在百忙之中,他们仍不忘关怀教导我们这些暂时无学可上的娃娃,利用一切机会见缝插针地教我们学知识,长见识。那时,香山机关食堂在山下,每日三餐必须下山吃,毛主席经常带领我们下山用餐,然后散步上山。这也是我们在毛主席面前“显摆”自己“技能”的好机会,看谁迈的步子大,看谁能最快到达双清别墅……有时刚刚爬了不到一半的路程,我们就累得双腿发软,直不起腰来,还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毛主席见状说:“娃娃们,你们知道怎样爬山才不会太累吗?”我们边走边摇头说:“不知道,您赶快告诉我们吧。”毛主席边给我们演示,边说:“像这样走才不累。”只见他从山路的右边斜着向上走到路左边,又从左边斜着向上走到右边,“之”字形向上走。我们紧跟在毛主席后边,扭来扭去爬上山,果然没有那么累了。毛主席停下脚步对我们说:“这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的规律,这里面有个力学的问题,等你们中学学物理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多年后我到黄山,亲眼见到挑夫负重走“之”字步爬山,健步如飞。

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毛主席还带我们参加了在先农坛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二十八周年大会”,不少人看见我们说,还有这么小的共产党员!当时我心里别提多美了,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参加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

记得有一天,李敏、李讷、叶丽亚和我在双清别墅西北角那块巴掌大的平地上正玩得高兴,毛主席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问:“娃娃们,你们在玩什么呀?”李讷一边在地上画的方格子上蹦蹦跳跳,一边回答:“跳房子。”毛主席很有兴趣地看着我们跳得满头大汗,说:“都出汗了,停下来休息一下吧。”过了一会儿,又对我们说:“新中国很快就要诞生了,你们也都长大啦,该上学读书了,学好本领将来建设新中国。现在没有条件上学,我教你们背古诗好不好呀?”我们边拍手边说:“好呀,太好了。现在就教我们吧。”毛主席想了想说:“好,我就先教你们背一首李白的诗吧。”说完就用他那浓浓的湖南乡音吟诵起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听完后,我们几个人都面带难色。那时李敏刚从苏联回国,汉语讲得还不熟练。我在延安及西柏坡上学的时间加起来仅一年多,李讷和叶丽亚都只在西柏坡念了几个月书,我们“学历”最高的也只有初小水平,还不能理解这首诗的含义。我问毛主席:“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您给我们讲讲好吗?”毛主席耐心解释道:“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送别他的好朋友孟浩然的一首诗,诗名是《送孟浩然之广陵》。说的是在繁花似锦的三月,诗人在黄鹤楼送好朋友乘船去扬州,船渐渐远去,消失在天空尽头,诗人仍在深情伫望。”毛主席深入浅出的解说使我们明白了诗的含义,很快我们都能流畅地背诵这首诗了。这是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所以记得特别牢。六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背诵这首诗的时候,当年毛主席教我们背诗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此后,每当我们发现毛主席稍有时间,或陪他散步、吃饭时,总缠着他教我们古诗,毛主席总是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在我的记忆中我们还背过:《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毛主席教我们背诵过的其他古诗还有很多,因时间久远,记不清了。

有一天,毛主席边散步边检查我们背古诗,看我们背得不错,非常高兴:“娃娃们,跟我到办公室,我写几个字奖励你们。”我们跟着他走进办公室,围在办公桌旁,只见毛主席挺直腰杆,饱蘸浓墨,右手悬腕写下了“叶丽亚、李讷、叶燕子延安人”几个大字送给我们。后来,毛主席还挥毫书写了李白的《将进酒》(片段)送给了我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几幅墨宝至今仍然在我们家珍藏。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分别进入八一小学、育英小学读书,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毛主席日理万机,抽不出时间亲自教我们背古诗了,但他依然十分关注我们的学习。他对我们说:“你们现在上学了,别忘记继续学习背诵古诗词,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我选些古诗词,你们可在课外和假期学习,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和老师。”此后他陆续给我们一些用老式铅字打字机打出来的古诗稿,让我们自己学习背诵。这些诗稿打印在薄纸上,竖排版,字为蓝色,对折起来可以装订成“小书”。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是将两张薄纸夹着一张复写纸,直接用打字机打出来几份。我请教过当时的打字员阿姨,她告诉我:“用这种方法一次打两三份效果很好,要打四五份效果差些,有的字会不清楚。”我记得当时给李敏、李讷姐俩儿各一份,我和妹妹各一份,其余还有几份,是否还送给什么人,它们是否被保留了下来,我就不清楚了。后来,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拿着古诗稿原件专门拜访了李讷,她看见原件立刻说:“这就是爸爸为我们选的古诗词,可惜我的那份丢了,你一定要好好保存。”我问是否还记得当时都给了谁,她说:“姐姐和我各有一份,你们姐俩儿一人一份,还有远新有一份。”我问她:“你记得毛主席给我们古诗稿的时间吗?”李讷说:“是咱们搬进中南海以后不久。”

这是我拥有的第一本属于自己的“古书”。一九四六年在延安抗日小学读书时我有过课本。一九四七年三月撤离延安时,课本及一些暂时用不着的生活用品都留在了延安,埋入地下或藏在山洞里,准备收复延安后取回。后来我们随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转战于山西、陕西,居无定所,一年多时间没读过书,直到一九四八年五月到达西柏坡后,才正式到中央机关小学读书。我们十几个不同年级的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时老师将不同年级学的内容分别抄在黑板上,我们再按自己的年级将板书抄在纸上,这就是我们的“课本”。有了这段经历,我对毛主席给我们的“小书”特别珍惜、爱护:每当获得一部分诗稿都会仔细将它对折装订好,再放到一个大信封中,几个月下来我已经装订成厚薄不等的九本小册子。

毛主席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心、帮助青少年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一九五四年七月,毛主席给在北戴河休假的李敏、李讷写信,告诉她们北戴河、秦皇岛、山东一带是曹操到过的地方,让她们读读曹操的《观沧海》,还劝她们闲暇时看点古典文学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也正是在毛主席“看点古典文学作品”的指导下,在刚上初中的假期里,我就开始读《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书了;也正是在毛主席的言传身教下,我渐渐地爱上了读书。毛主席还特许我们这些孩子借阅他的藏书呢,不过他的大部分古籍线装书对我们来说太难懂了。

毛主席也十分重视身边工作人员和年轻卫士们的学习。新中国成立不久,他对我爸爸叶子龙说:“我想办一个业余学校,让卫士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比较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正是在毛主席的倡导和关怀下,中南海业余学校很快开学了,开设语文、数学、地理、政治、自然等课程。毛主席还用自己的钱为学员购置了课本和学习用品,大家除值班和出差之外,都坚持学习。经过数年学习,这些贫苦出身的年轻战士都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还有一些同志被保送到工农速成中学,以后又上了大学,为国家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毛主席还亲自为身边的卫士检查作业,纠正错别字,批改日记,教背古诗词。有一次,毛主席给卫士张仙朋改日记时,在日记本上抄写了王昌龄的《从军行》、辛弃疾的《摸鱼儿》,耐心讲解后让张仙朋背下来。

六十多年来,毛主席为我们选编的这几本古诗稿随着我们家庭的变化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在清理“文化大革命”抄家返还物品时,发现了这几本古诗稿,它竟然奇迹般地被保存了下来,实属不易。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我想重温这些诗稿。当我找出发黄的信封,小心翼翼地抽出古诗稿时,只见订书钉处已锈迹斑斑,薄如蝉翼的纸张多处变黄发脆,有的边缘已粉碎脱落,我真不忍心,也不敢再去翻动它,不得不又一次将它放入信封珍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古诗词在我心中的分量越来越沉甸甸的:这是毛主席为青少年精选的古诗词呀!他希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学习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这是咱们共同的财富,我愿将这些古诗词奉献给广大青少年朋友。

这本古诗词选编共计二百九十二首,包括民歌、童谣、古诗等,排列顺序采纳了毛主席选编的九册顺序,我们仅删除了重复打印的三首诗,并对原稿中的个别错字进行了更正,还对几处明显遗漏的部分进行了补充。为了方便青少年学习和背诵,本书采用简体字横排版,并做了简单注释。

希望青少年通过诵读古典诗文,益心智,怡性情,启迪思想,滋养人生,汲取精神力量,增加正能量。也希望中老年朋友通过背诵古诗词,保持思想活力,健脑养生,陶冶情操,健康长寿。更希望通过这本书为研究毛主席提供一些史料,为教文学的老师们提供教学参考资料。编辑出版这本书也是为了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毛主席,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表达对毛主席的尊敬和缅怀之情。二〇一五年六月十日一(1)击壤歌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2)帝力于我何有哉!题解《击壤歌》是一首远古先民的歌谣。这首歌谣用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吟唱出了生动的田园风景,歌颂了远古时代纯朴的帝尧之风。注释

(1)壤:一种古代儿童玩具,以长方形木块做成。游戏时,置“壤”于地,于远处以另一木块击之,中者为胜,此为“击壤”。

(2)帝力:帝尧的作用或功绩。何有:有何,意指有什么关系。此句汉王充《论衡·艺增》引作“尧何等力”,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引作“帝何力于我哉”。南风歌佚名(1)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2)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题解《南风歌》为上古歌谣。这首歌谣抒发了中国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感情。注释

(1)南风:又称薰风。

(2)阜:丰富。采薇歌伯夷、叔齐(1)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2)(3)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作者

伯夷、叔齐(生卒年不详),商末孤竹君长子和幼子。题解

这首诗表达了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的个人气节。注释

(1)薇:菜名,俗名野豌豆。

(2)忽焉:忽然。

(3)徂(cú):往。衣铭佚名(1)(2)

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题解

语出《后汉书·朱穆传》注所引《太公阴谋》,此处依明冯惟讷《古诗纪》卷五《古逸》第五。此铭表达了东汉时代的苛政之酷和桑女的悲苦命运。注释

(1)桑蚕:种桑养蚕。

(2)女工:指纺织、刺绣诸事。书车佚名(1)(2)

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题解

语出《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此铭以车行驶速度为喻,告诫人们为人处世切勿贪得无厌,否则会自食其果。注释

(1)自致:自达,指空车行驶,自致其处。急:快。

(2)自致:自求,自己招致。反:指相反的结果。书履佚名(1)(2)

行必履正,无怀侥幸。题解

语出《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又见明冯惟讷《古诗纪》卷五《古逸》第五。此铭诫励人们言行要光明正大,走正道。注释

(1)履正:犹言“履中”,指走正道。

(2)无:通“毋”或“勿”。书锋佚名(1)(2)

忍之须臾,乃全汝躯。题解

语出《意林》卷一,又见明冯惟讷《古诗纪》卷五《古逸》第五。此铭以锋刃作比,喻指能忍求全者可成大事。注释

(1)须臾:片刻。

(2)汝:你,指“锋”。饭牛歌佚名

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1)(2)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3)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出东门兮历石班,上有松柏青且阑。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汝适楚国。题解《饭牛歌》是一首先秦古歌。相传春秋时卫人宁戚喂牛于齐国东门外,待桓公出,叩牛角而唱此歌,后用作寒士自求用世的典故。注释

(1)适:刚刚,才。骭(gàn):小腿。

(2)薄:迫,近,接近。

(3)裁:才,仅仅。琴歌佚名(1)(2)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3)为?题解

语出《颜氏家训·书证》。此歌是说,人不论贫富,都应坚守道德底线。注释

(1)伏雌:母鸡。伏,通“孵”。

(2)扊扅(yǎnyí):门闩。

(3)为:语气词,表感叹。忼慨歌佚名(1)

贪吏而不可为而可为,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2)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3)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而不可为者,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4)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独不见楚相孙叔敖,廉洁不受钱?题解

此歌出自明冯惟讷《古诗纪》卷二《古逸》第二。楚相(令尹)孙叔敖一生清廉。晋挚虞《文章流别论》引《孙叔敖碑》曰:“书敖临卒,将无棺椁。”诗歌以孙叔敖为榜样,对古代官场贪腐现象及其价值观予以无情的谴责。注释

(1)贪吏而不可为而可为:第一个“而”为助词,相当于“之”;第二个“而”为连词,相当于“却”。下句中的两个“而”字,解释同此。

(2)家成:成家,发家。

(3)被(pī)褐:穿粗衣。

(4)独:表反问,难道。子产诵二章佚名(1)(2)(3)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4)(5)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题解

语出《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执政四年,改革成功。民众获利,由反对改革到赞成改革,富有启发性。注释

(1)褚:通“贮”,缴纳财务税。

(2)伍:通“赋”,缴纳田税。

(3)与:帮助。

(4)殖:增加产量。

(5)而:若,如果,表假设。渔父歌佚名(1)(2)

日月照照乎寖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3)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将奈何,芦中人,岂非穷士乎?题解

语出《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渔父大义凛然,一身正气,救人于危难之中。注释

(1)寖:同“浸”,渐渐。

(2)漪:岸边。

(3)为:语气词,表反问。徐人歌佚名(1)(2)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题解

语出汉刘向《新序·节士》。这首诗歌颂了守信用、重情谊的美德。注释

(1)延陵季子:季札,春秋时吴国王寿梦第四子,因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所以称为延陵季子。

(2)带:挂。越谣歌佚名(1)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2)(3)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题解

此歌出自明冯惟讷《古诗纪》卷二《古逸》第二。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古代越人“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要杀鸡设坛以祭,此歌即为当时的祝词。歌词朴实无华,设想彼此今后相见,不论身居何位,都该以礼相待。注释

(1)戴:或作“带”。

(2)担簦(dēng):背着伞,喻长途辛苦跋涉。簦,长柄笠,类似今天的雨伞。

(3)下:指下马相揖。琴歌佚名(1)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题解

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语序与原文相反。少司命是主宰人间子嗣生育和儿童命运的女神。诗句借与少司命相识之乐和离别之苦,道出了人世间相知相识、生死离别时所具有的普遍感情。注释

(1)莫:无定代词,没有什么(快乐)。吴夫差时童谣佚名(1)

梧宫秋,吴王愁。题解

此童谣出自明冯惟讷《古诗纪》卷三《古逸》第三。据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吴王夫差“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作天池,……日与西施为水嬉”,为胜利冲昏头脑,已丧失越国灭吴的警惕。童谣对后人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注释

(1)梧宫:长满秋梧的宫殿。当指吴王夫差建在句容山上的“别馆”。乌鹊歌何氏(1)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作者《乌鹊歌》相传为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何氏所作。题解

这首诗抒写了作者忠于爱情,不贪富贵、不畏权势的坚贞情操。注释

(1)罗:捕鸟的网。渡易水歌荆轲(1)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作者

荆轲(?—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题解

语出《战国策·燕策三》。这首诗是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去秦国刺杀秦王,在易水离别之际所作。诗句凝重,氛围悲壮,体现了作者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注释

(1)壮士:指荆轲。《太公兵法》引黄帝语佚名(1)(2)

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柯不伐,贼人将来。(3)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4)为虺弗摧,行将为蛇。题解

语出《六韬·守土》。此古谚引自明冯惟讷《古诗纪》卷十《古逸》第十。一至六诗句,是说做事应恪尽职守,不能尸位素餐,居其位而不尽其职。“涓涓不塞”以下,是说做事要有预见性,应防患于未然,方可成大事。注释

(1)彗(wèi):通“熭”,晒干,烤干。

(2)柯:斧子。

(3)荧荧:小火。

(4)虺(huǐ):小蛇。《左传》引逸诗佚名(1)

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2)(3)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4)(5)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匮。题解

第一至四句语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第五至八句语出《左传·襄公八年》,第九至十四句语出《左传·成公九年》。逸诗前八句告诫人们,遇事关键时刻应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逸诗九至十四句警示人们,做事应有长远规划,要从长计议。注释

(1)翘翘:高高的样子。

(2)云:句中助词,无实义。

(3)职竞:只争辩。职,通“只”。竞,争,争辩。

(4)姬姜:美女代称。

(5)蕉萃:同“憔悴”,指憔悴之女。《左传》引古人言佚名(1)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虽鞭之长,不及马腹。题解

第一二句语出《左传·文公十七年》,第三四句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第一二句是说作决策时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关键时刻必须当机立断。第三四句是说事物是复杂的,遇事应当全面考虑,不可贸然行事。注释

(1)虽:即使。《国语》引古谚佚名(1)(2)

兽恶其网,民怨其上。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从善如登,从(3)恶如崩。题解

第一至二句语出《国语·周语中》。鲁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大战,晋大胜。晋卿郗至把全部功劳归于自己,遭周臣单襄公的强烈谴责,以说明“君子不自称”和“圣人贵让”的道理。进而又以“兽”和“网”、“民”和“上”的关系为喻,说明统治天下的人一定要先得民心,得到百姓拥护,政权才能稳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第三至六句语出《国语·周语下》。第三至四句说明群众的力量很大,众心齐,泰山移,众口一词,舆论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第五至六句以登山和山崩为喻,说明人们学坏容易学好难的道理,借以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加强自我修养。注释

(1)怨:《国语》中作“恶”。

(2)如登:如登山之难。

(3)如崩:如山崩之易。《慎子》引古谚佚名(1)(2)

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题解

语本《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六引《慎子》逸文。此谚以耳目功能为喻,说明尊者在上,处事既要严格(耳聪目明),又要灵活(故作瞽聋),宽大为怀,方可取得百姓的信任。注释

(1)聪:听觉灵敏。

(2)瞽:双目失明。《战国策》引古谚佚名(1)(2)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题解

第一至二句语出《战国策·韩策一》,这是苏秦说韩王所引之“鄙语”,后世此语含有强烈的竞争意味。第三至四句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这是张仪说秦王所引之古谚,意指有你无我。注释

(1)削株掘根:犹言“斩草除根”。

(2)无与祸邻:不要和可带来灾祸之国为邻。意指要消灭它。《史记》引古语佚名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长袖善舞,多钱善贾。(3)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题解

第一至四句语出《荀子·劝学》,说明后天教育和客观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第五至六句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明遇事不能犹豫不决,应抓住时机,当机立断。第七至八句语出《韩非子·五蠹》,比喻做事所凭借的条件优越,容易获得成功。第九至十一句语出《史记·货殖列传》,是说古人虽然视经商为“末业”,但它却是脱贫致富的最好途径。注释

(1)断:决断。

(2)贾(gǔ):做买卖。

(3)市:集市。《汉书》引古谚佚名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1)不习为吏,视已成事。(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千人所指,无病而死。题解

第一至六句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韩信传》所引,文字略有差异。《史记》原文作“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几句是以“狡兔”“飞鸟”为喻,谴责古代统治者在功成业就之后杀害有功之人。第七至八句语出《汉书·贾谊传》,是说如果不会做官办事,就要先看看以往的法规成例,这是鼓励人们向实践学习。第九至十句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最后两句语出《汉书·王嘉传》,是说众怒难犯,否则会自食其果。注释

(1)成事:已有的法规条例。

(2)徒:众。刘向《别录》引古语佚名(1)

唇亡而齿寒,河水崩,其坏在山。题解

语出《说苑·谈丛》。此古语喻两事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注释

(1)坏:崩塌。《牟子》引古谚佚名(1)

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言马肿背。题解

此古谚引自明冯惟讷《古诗纪》卷十《古逸》第十。此谚讽喻少见多怪,孤陋寡闻者。注释

(1)橐(luò)驼:同“骆驼”。《魏志》王昶引谚佚名(1)(2)

救寒无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题解

语出《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此谚以救寒重裘为喻,说明自修其德是停止毁谤的最好方式。注释

(1)重(zhòng):加上。

(2)谤:议,毁谤。《梁史》引古语佚名(1)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题解

语出《论衡·答佞》,又见唐姚思廉《梁书》卷三《本纪》第三。此古谚以屋漏自知为喻,说明人世间任何奸佞狡猾之人都是可以辨别的。注释

(1)知之:犹言“知之者”。《论衡·答佞》原作“屋漏在上,知者在下。漏大,下见之著;漏小,下见之微。”《史照通鉴》疏引谚佚名(1)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题解

语本《群书治要》卷四十六,又见明冯惟讷《古诗纪》卷十《古逸》第十。足居体之下,民为国之基。此谚告诫执政者,治国理政当顺民心,合民意,以民为本。注释

(1) 怨:心怀不满,怨恨。大风歌刘邦(1)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作者

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汉高祖。题解

这首诗抒发了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担心和惆怅。注释

(1)安得:怎样得到。鸿鹄歌刘邦(1)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2)(3)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缯缴,将安所施?题解

此诗或称《楚歌》。这首诗通篇都是比喻,表明了刘邦对改立太子一事的无能为力,反映了西汉初期皇家嫡庶之间为夺权而展开的尖锐斗争。注释

(1)就:成,丰满。

(2)缯缴(zhuó):猎取飞鸟的射具。

(3)将:一本作“尚”。安所:何处。垓下歌项羽(1)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2)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作者

项羽(前232—前202),楚国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题解

这首诗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性格特征,渲染了英雄末路的悲壮气氛。注释

(1)骓(zhuī):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2)若:你,此处指虞姬。耕田歌刘章(1)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作者

刘章(生卒年不详),汉高帝孙,齐王刘肥之子。题解

这首诗出自《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作者不满吕氏专政,借写农谚歌为名,展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铲除吕氏党羽的决心。注释

(1)穊(jì):稠密。秋风辞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1)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2)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作者

刘彻(前156—前87),汉武帝。题解

这首诗以景物起兴,描写了楼船中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并以感叹人生易老作结。注释

(1)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2)棹(zhào)歌:船工摇船时所唱的歌。李夫人歌刘彻(1)(2)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题解

这首诗是汉武帝因思念李夫人而作。注释

(1)耶:语气词,同“邪”。《汉书·外戚传》作“邪”。

(2)翩:言翩翩然,步履轻盈的样子。《汉书·外戚传》作“偏”。“翩”“偏”通。落叶哀蝉曲刘彻(1)

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2)。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题解

这首诗是汉武帝因思念李夫人而作。注释

(1)墀(chí):台阶。

(2)扃(jiōng):门。悲愁歌刘细君(1)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2)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3)(4)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作者

刘细君(生卒年不详),女,西汉宗室,江都王女。汉武帝元封时命为公主,嫁与乌孙国王昆莫。题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远嫁西域后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注释

(1)乌孙:汉代时西域国名。

(2)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

(3)居常:平常,平时。土思:思念故土。

(4)黄鹄:天鹅。白头吟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1)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2)(3)(4)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作者

卓文君(生卒年不详),女,西汉诗人。题解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失去爱情的悲愤和对纯真爱情的渴望。注释

(1)躞蹀(xièdié):失意徘徊的样子。

(2)嫋嫋:摇动的样子。

(3)簁簁(shāishāi):形容鱼摆尾的样子。

(4)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诗四首苏武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1)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2)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3)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4)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5)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6)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作者

相传为西汉人苏武所作。苏武(?—前60),武帝时中郎将,天汉元年出使匈奴,被扣,誓死不降。昭帝时得归,拜为典属国。题解

第一首,抒写的是兄弟骨肉的离别之情。第二首,表现的是征夫别妻的主题。第三首,表现的是客居在外又送客归故里的离愁别绪。第四首,是身在中州者为友人南归而写的送别诗。此四首和下李陵三首,相传为彼此赠别之作。注释

(1)参(shēn)、辰:二星名。

(2)邈:远。

(3)燕婉:和顺的样子。

(4)其(jī):语气词,表疑问。

(5)厉:凄厉。

(6)未央:未尽。与苏武诗三首李陵(1)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2)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3)(4)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5)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6)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作者

相传为李陵所作。李陵(?—前74),名将李广之孙,汉武帝时任骑都尉。题解

这三首诗在情景描摹中传达了挚友送别、游子辞乡之情。注释

(1)屏营:彷徨。

(2)奄忽:急剧。

(3)斯须:片刻,一会儿。义同“须臾”。

(4)因:凭借。

(5)绸缪(chóumóu):情意缠绵的样子。

(6)悢悢(liàngliàng):惆怅的样子。别歌李陵(1)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2)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3)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在漠北送别苏武时所作,表达了他屈降匈奴后英雄末路、故国难归的辛酸。注释

(1)径:通“经”,行经。

(2)(tuí):败坏。

(3)安归:何归。歌一首李延年(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2)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作者

李延年(?—前87),汉代音乐家。题解

这首诗赞颂了一位举世无双的绝色美女。注释

(1)独立:超群出众。

(2)宁(nìng):难道,表反问。怨诗王昭君(1)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2)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3)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沈,不得颉颃。(4)(5)虽得委食,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作者

相传为西汉王昭君所作。王昭君(生卒年不详),元帝竟宁元年因和亲而入匈奴为单于阏氏,卒葬匈奴。题解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远嫁的离愁别绪。注释

(1)苞桑:丛生的桑树。

(2)曲房:皇宫内室。

(3)颉颃(xiéháng):鸟儿上下翻飞。

(4)委:堆。

(5)伊:句中助词,无实义。怨歌行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1)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作者

相传为班婕妤所作。班婕妤(生卒年不详),汉成帝宫中女官,西汉女文学家。题解

这首诗以扇喻人,咏物言情,道出了一位女子时过宠衰、恩断情绝后的哀怨之情。注释

(1)弃捐:抛弃,舍弃。箧笥(qiè sì):泛指箱子。小箱子称箧,方形竹编的盛器称笥。四愁诗张衡

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猾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擒。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效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为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辞曰:(1)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2)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3)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作者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题解

此诗为伤时忧世之作。作者目睹朝政日坏,自己虽有济世之志,却又担心小人谗言,处处碰壁因而郁郁寡欢,咏叹再三。注释

(1)翰:鸟羽,借指衣襟。

(2)倚:通“猗”,语气词,表感叹。

(3)襜褕(chānyú):直襟单衣,非正式朝服,男女通用。饮马长城窟行蔡邕(1)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2)(3)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作者

相传为蔡邕所作。蔡邕(133—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题解

这首诗表现了思妇对行人的思念。注释

(1)昔:夜。

(2)遗(wèi):赠送。双鲤鱼:代指信函。

(3)烹:煮,喻拆信函。羽林郎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1)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2)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3)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踌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4)(5)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作者

辛延年(生卒年不详),东汉诗人。题解《羽林郎》是一首歌颂卖酒女子胡姬不畏强暴,反抗霍家豪奴调戏的诗歌,表现了酒家女誓不可侮的凛然正气。注释

(1)当垆:卖酒。

(2)金吾子:指执金吾,是汉代掌管京师治安的禁卫军长官。这里指调戏女主人公的豪奴。

(3)煜爚(yùyuè):光彩,光耀。

(4)多谢:多次拒绝。

(5)私爱:单相思。董娇娆宋子侯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傍。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1)(2)(3)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作者

宋子侯(生卒年不详),东汉人。题解

这首诗以花拟人,设为问答,感叹青春易逝、女子红颜不如春花,也包含了作者自叹人生短促、青春不再的感慨。注释

(1)飏:飞扬,飘扬。

(2)请谢:请问。

(3)见:被。盘中诗苏伯玉之妻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1)吏人妇,会夫希。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知谋足。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2)今时人,知四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作者

相传为汉时苏伯玉之妻(生卒年不详)所作。题解

这是一首思妇盼归诗,以措辞精练的三字句为主,且多处用比兴手法,结尾用七言点明盼归主旨,最后揭示读法。注释

(1)希:稀少。

(2)周:回环,反复。古怨歌佚名(1)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题解

这首诗最初见于《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题为《古艳歌》。这首诗写出了弃妇被弃后的复杂感情:前两句写弃妇被迫出走,虽走而仍恋故人;后两句是写弃妇规劝故人应当念旧,重修旧好。注释

(1)茕茕(qióngqióng):孤苦无依的样子。悲愤诗蔡琰(1)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2)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终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3)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呼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别离。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4)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5)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6)出门无人声,豺狼嗥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靡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傍人相宽大。(7)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作者

蔡琰(生卒年不详),字文姬,蔡邕之女,汉末女诗人。题解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注释

(1)汉季:汉末。

(2)孑遗:残留,遗留。

(3)徼:通“侥”,侥幸。

(4)遄(chuán)征:疾行。

(5)中外:内亲外戚,泛指亲友。

(6)怛咤(dázhà):悲痛而哀叹。

(7)勖(xù)励:勉励。梁甫吟佚名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1)(2)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题解《梁甫吟》为汉乐府古辞。这首诗描写的是春秋时齐相晏婴设计“二桃杀三士”之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注释

(1)田疆:即田开疆。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是齐景公手下的三勇士。相国晏婴设计,让三人评功摆好,争吃桃而最终杀掉了他们。这里因诗歌句式关系只提到两人,并将姓名做了压缩。

(2)地纪:即“地纲”,指维系大地的四条绳索。战城南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1)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2)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裴徊鸣。(3)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题解《战城南》是一首反对战争的民歌。这首诗借助战士之口,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反对战争的情绪。注释

(1)客:战死者。豪:通“嚎”,哭号。

(2)裴徊:同“徘徊”。

(3)梁:桥梁。有所思佚名(1)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2)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已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3)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4)(5)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题解《有所思》属乐府《鼓吹曲辞》。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从热烈的相思,到对负心汉的痛恨决绝,以及决绝又犹豫彷徨的复杂心情。注释

(1)问遗(wèi):赠与。

(2)拉杂:折碎。

(3)妃呼豨:象声词。

(4)飔:凉爽。

(5)高:通“皓”,白,天亮。陌上桑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1)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2)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3)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4)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5)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题解《陌上桑》为汉乐府古辞。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女子秦罗敷拒绝太守调戏引诱的故事,刻画了一位美丽、机智、坚贞的女子形象。注释

(1)著:显露。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纱巾。

(2)但坐:只因。

(3)谢:请问。

(4)骊驹:纯黑色的马。

(5)鬑鬑(liánlián):胡须舒朗的样子。长歌行佚名(1)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题解《长歌行》为汉乐府古辞。这首诗以草木、阳春、江河起兴,勉励人少年之时应该奋发努力,珍惜每一寸光阴,切莫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注释

(1)晞:干。

(2)焜(kūn)黄: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西门行佚名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1)(2)夫为乐,为乐当及时。何能坐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饮醇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何用解愁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人寿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题解《西门行》为汉乐府古辞。这首诗表现了人生无常、生命忧患的永恒主题。注释

(1)夫(fú):句首语气词。

(2)怫(fú)郁:心情忧郁。孤儿行佚名(1)

孤儿生,孤儿遇生,命当独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2)行趣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3)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4)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风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5)(6)啖瓜者多。愿还我蒂,独且急归。兄与嫂严,当兴较计。乱曰:(7)里中一何!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题解《孤儿行》为汉乐府古辞。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孤儿遭受兄嫂虐待的悲惨遭遇,泪痕血点,声声控诉,全诗充满了真切的感染力。注释

(1)遇:通“偶”,偶然。

(2)行:又。趣:通“趋”。

(3)菲:通“屝”,草鞋。

(4)肠:即“腓肠”,胫后的肉。

(5)较计:即“计较”,纠纷。

(6)乱:乐歌的末章,结束语。

(7):吵闹声。伤歌行佚名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1)(2)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3)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题解《伤歌行》为汉乐府古辞。这首诗是一首闺情诗,表现了婚姻不能自主的痛苦。注释

(1)闺闼(tà):内室。

(2)屣(xǐ)履:趿着鞋。

(3)命俦匹:招呼伴侣。以孤鸟为喻。古歌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1)(2)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3)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题解《古歌》为汉乐府古辞。这首诗表现了游子怀念故土的主题,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了浓重的思乡之情。注释

(1)飙(biāo)风:暴风。

(2)修修:象声词,形容树木在风中发出的声音。

(3)思:悲。二古诗佚名(1)(2)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3)“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4)(5)“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悲与亲友别,气结不能言。赠子以自爱,道远会见难。人生无几时,颠沛在其间。念子弃我去,新心有所欢。结志青云上,何时复来还?题解

这两首诗都是汉代的乐府诗。第一首诗写弃妇和故夫偶遇时的一番简短对话,表现了弃妇和故夫久别重逢后互倾衷肠的内心痛苦,同时也揭露了故夫喜新厌旧的为人卑劣。第二首诗写亲友惜别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注释

(1)蘼芜:一种香草,又叫“江蓠”。

(2)长跪:腰伸直了跪着,示恭敬。

(3)姝:好。

(4)阁:旁门,小门。

(5)缣(jiān)、素:都是绢。素色洁白,缣色带黄,素贵而缣贱。古诗一首佚名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1)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题解《古诗一首》是汉代的乐府诗,也是一首游子思归诗。前四句写出行送客,后四句写游子欲归而不能。注释

(1)梁:桥梁。古诗二首佚名(1)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2)(3)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题解《古诗二首》是汉代的乐府诗。这两首诗借采葵、甘瓜和美枣为喻,讽刺了人世间的势利之交和见利忘害的人生哲学。注释

(1)葵:冬葵,一种野菜名。

(2)倚:挨着,靠着。“利”字,从禾,从刀。

(3)贼:伤害。淮南民歌佚名(1)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题解

这是一首汉文帝时民间流传的歌谣,语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歌谣以尺布斗粟尚可缝而共衣、舂而共食为喻,讽刺了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争权夺势而兄弟内斗、反目成仇的不良品质。注释

(1)兄弟二人:指汉文帝刘恒和淮南厉王刘长。匈奴歌佚名(1)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2)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题解

这首歌谣收录于《乐府诗集》卷八十四。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将军万余骑出征陇西,讨伐匈奴,收焉支、祁连二山,得首虏甚众。此歌为匈奴人失二山而作。注释

(1)焉支山:又称燕支山或胭脂山,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山有植物叫“红蓝”,其花鲜者可作化妆颜料。

(2)蕃息:繁衍,滋生。成帝时歌谣佚名(1)(2)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题解

这是一首西汉成帝时的民歌,收录于《乐府诗集》卷八十八。歌谣揭露了西汉末年汉成帝统治时期外戚王氏骄横枉法、排挤忠良的黑暗现实,反映了人民对此的反思。注释

(1)谗口:说坏话的人。

(2)黄爵(què):黄雀。爵,通“雀”。城中谣佚名(1)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题解《城中谣》是东汉初流行的一首童谣,收录于《乐府诗集》卷八十七。童谣暗讽了当时上行下效、盲目跟风的不良风气。注释

(1)髻(jì):盘在头上的发结。短歌行曹操(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5)(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者

曹操(155—220),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题解

这首诗以乐府古题创作而成,抒发了作者纳贤才、立大业的远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