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09:33:31

点击下载

作者:闻明,彭萍萍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

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试读:

蒙昧时代的阿拉伯半岛

蒙昧时代

阿拉伯史学界把伊斯兰教诞生前的阿拉伯人的历史阶段,即《古兰经》尚未降示给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时代统称“蒙昧时代”。著名的阿拉伯历史学家希提又把“蒙昧时代”划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概念则指人祖亚当诞生至穆罕默德“奉命”为先知;狭义的概念则指伊斯兰教兴起之前的100年时间。“蒙昧时代”是伊斯兰经典——《古兰经》中出现的一个与信仰有关的宗教性术语,由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广泛传播,这个术语在阿拉伯人中深入人心,蒙昧时代这一概念将阿拉伯人的历史清晰的分成了两个阶段——伊斯兰教诞生前和伊斯兰教诞生后。显然,在安拉尚未启示先知穆罕默德的“蒙昧时代”就是指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人所处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分界方法,对阿拉伯人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阿拉伯人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历史分期法,因为他们普遍认为,伊斯兰教的产生使他们的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得出,“蒙昧时代”并不是单纯从“愚昧无知”或“缺乏文化”的角度提出来的。这正如阿拉伯史学家费立波·希提所说:“‘查希里叶’这个名词,通常译成‘蒙味时代’或‘野蛮时代’,其实,这个名词的涵义是指阿拉比亚没有天命、没有获得灵感的先知、没有天启的经典的那个时代而言的,因为像南埃拉比亚人所发展的那种具有学术文化的社会,要称为蒙昧的社会、野蛮的社会,是有点困难的。”从以上材料分西,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古兰经》中所说的“蒙昧时代”,就是指伊斯兰教创立前,阿拉伯半岛没有出现阿拉伯人的先知,没有出现占统治地位的一神教及其经典,因此没有严明的统一律法,而广大阿拉伯人正处于以部落经济为单位,主要以原始崇拜为主的多神教时代。

沙漠里的阿拉伯文明

阿拉伯文明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它是伊斯兰教兴起的地方。它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与波斯湾、阿曼湾、红海和阿拉伯海相毗邻,北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接壤,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整个半岛绝大部分是沙漠,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虽然它现在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在人均收入上富甲天下,蜚声世界,但在公元6世纪以前,这里却是个真正的不毛之地。由于古代半岛上的居民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所以人们都把这个半岛称为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在地质学上被认为是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延续,半岛上有三分之一的地区为沙漠,中北部为内夫德沙漠,南部为鲁卜哈利沙漠。由于地处沙漠,阿拉伯半岛的地理气候条件简直到了令人生畏的地步。沙尘暴经常光顾这个地方,黄沙散漫、遮天蔽日,可见度几乎为零,非常恐怖,就好像死亡随时向你逼近。沙漠中的沙丘最大的高达300米,长20公里,行人很难通过。除了沙丘之外,半岛上还有许多地方是卵石覆盖的戈壁滩和火山喷发的岩浆构成的“黑石沙漠”。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加之半岛上的土地含盐量过高,严重限制了植物的生长,所以半岛上的植物品种并不丰富。椰枣是生长最多的植物,它是阿拉伯人的主要食品之一。另外半岛上还有多种果类和药材、棕榈、油橄榄等经济作物,适宜农耕的地区还有少量粮食作物。由于几乎没有森林,所以阿拉伯半岛野生动物极少。半岛上绝大多数的动物是阿拉伯人喂养的家畜,如骆驼、马、羊、毛驴等。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骆驼,沙漠中的游牧人的社会生活时刻也离不开这种被称为“沙漠之舟”的牲畜。但阿拉伯人认为最珍贵的家畜还是马,阿拉伯良种马具有健美、坚忍、灵活、忠实于主人的特点。

哪里有动植物的生长,哪里就有人类在居住,阿拉伯半岛当然也不例外。在远古时期的阿拉伯半岛,居住着阿拉伯人的祖先闪米特人,简称闪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整个半岛的阿拉伯人大致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从事着游牧、农耕和经商。游牧的阿拉伯人称为“贝杜因人”,意思是“驼民”或“荒漠游牧民”。他们主要牧养骆驼,也牧养马和羊。

除了游牧民和少数农耕民之外,阿拉伯半岛上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商业,这是因为半岛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为商业贸易的天然场所。当时的东西方国际商道主要有三条,其中有一条是从印度洋经亚丁湾到也门登陆,再从也门经阿拉伯半岛的汉志地区(红海东部沿岸)北上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由此转入欧洲。由于当时的阿拉伯抢劫之风盛行,古代的商人在阿拉伯半岛一带经商,为了安全常常结队而行。他们组成商队,赶着许多头驮着货物的骆驼在沙漠里行走,最多的可达1500头骆驼。随着商队规模的不断壮大,商队的组织系统也越来越完善,发展到最后,每个商队前面有探路的前哨和引路的向导,中间有搬运货物和驱赶骆驼的民夫,后面有武装保镖,行走起来浩浩荡荡,俨然是一个部落组织。如此庞大的商队在沙漠里行走,自然需要适当的场所,以补充给养和饮水、休息或中转货物。当时汉志地区的麦加城就非常适合商队的需要,而成为商队的贸易根据地和商品集散地。麦加城地处汉志商路中段,城中有“渗渗泉”水可供过往商旅之需。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经常给仰赖于自然而生产和生活的阿拉伯人带来灾害。加之,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这些灾害往往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自然而然的,循着宗教发展的轨迹,那时的阿拉伯人便将战胜自然灾害的希望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企盼出现救世主,还常常相信一些荒诞不经的迷信传说。5、6世纪时,阿拉伯人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崇拜。在公元后最初的几个世纪里,由于阿拉伯人通过经商、战争等方式与外界发生的交往,使一些文明社会的宗教开始传入阿拉伯半岛,如犹太教、基督教、波斯的祆教和摩尼教等,它们均对阿拉伯人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时阿拉伯人主要信奉的还是原始宗教,如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等等。崇拜对象繁多,反映出阿拉伯社会这时处于四分五裂、各不统属的状况。到原始社会解体时期,阿拉伯社会出现了阶级的分立对抗,各个部落崇拜自己的一种或几种神,贬低别的部落神灵,所以社会矛盾时常同时表现为宗教矛盾。通过原始社会末期不断的战争,阿拉伯社会经历了大部落兼并小部落的历史必然。较大部落和氏族贵族的出现,在宗教上的反映就是从众多的神灵中产生出一些较为主要的神,如安拉便是其中的主要神之一。安拉原是麦加城的古来西部落信奉的神灵,在伊斯兰教诞生之前,麦加人认为它是万物的创造者和养育者。这种主要神的出现,可以视为由多神崇拜向一神崇拜的过渡。当社会条件成熟时,一神教就会视时产生。

总的来说,在伊斯兰教未诞生的7世纪以前,无论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来看,整个阿拉伯半岛社会发展都处于相当落后的社会状态。骁勇好战,成为这一时期阿拉伯人崇尚的习俗,这严重妨碍了半岛内各个部落之间的交流、团结,使7世纪前的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犹如一盘散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迟滞了社会的进步。

阿拉伯最早的国家

从前文我们了解到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是沙漠覆盖,但这并不意味着阿拉伯半岛的所有地区都变成了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洪荒之地。实际上,当时阿拉伯半岛有水源的绿洲,仍散居着许多部落民;尤其是在雨量和地下水源较充沛的南部——濒临亚丁湾的也门;西北部——俯临红海的希贾兹和东部——濒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巴林、阿曼等地区都有阿拉伯人的部落在那里生活繁衍,而且有些地区还建立了早期的古代阿拉伯王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阿拉伯古代文化。与此同时,迁徙北部的阿拉伯部落,也在肥沃的新月地带建立了好几个阿拉伯人的王国并创造了富有半岛北部文化特色——多种文化融合的阿拉伯古代文化。在半岛南部和北部阿拉伯人所建的区域性的城邦国家中,南部的麦因国、哈达拉毛国、盖特班国、赛伯伊国和希米叶尔国和北部的奈伯特国、希赖国、泰德穆尔国和迦萨尼国等在阿拉伯人历史上曾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认为是统一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建立前最重要的阿拉伯国家。麦因国(公元前8~前3世纪)

麦因国古称“米奈”(Minae),是目前史学家所知道的最早的一个阿拉伯王国。它存续于约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麦因国地处也门的奈季兰和哈达拉毛之间的焦夫地区。焦夫海拔1100米,三面环山,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雨量和水源都较充沛,非常适合农业耕作,是阿拉伯人理想的定居点。

麦因国的首都在噶尔诺城,当地阿拉伯人则把它叫作“麦因城”,在当时是一个比较繁荣的文明城市。噶尔诺地处焦夫南部,该城坐落在一座向四面倾斜的土丘上,比焦夫的海拔水平约高15米,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50米,并筑有城墙,高约15米,东西城墙各开一个进出口。在部分城墙墙面筑有垛口,既可作监察哨也可布设弓箭手。

据考证,麦因国属于城市联盟性质的城邦国家。在这些城邦中,只有获得“王”的称号者才有资格担任邦主。但我们在当时的有些铭文中却发现,不仅仅邦主一人可获得“王”的称号,有时邦主的儿子或兄弟中也有一人或两人获得“王”的称号。对于这个问题的矛盾点,由于现在人们所掌握的资料有限,还不够详实,目前史学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究竟获得“王”称号者是否具有同等权力还是各司一职均难以肯定,但由于在发现的麦因王表中,除邦主外同时获得“王”称号的情况并不多见,所以,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可能只有在城邦处于特殊的非常情况下才会出现数人同时称王的现象。

麦因城邦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立的政府和城市长官。城市长官具有“克比尔”(意为至大)的称号,他作为“王”的代表行使对城市的统治权。邦政府由邦主领导,邦主再通过由城市长官、高级僧侣甚至部落首领组成的类似协商会议的机构行使对城邦的统治权。

麦因国的每个城市都建有神庙。有时一个城市里同时建有几所神庙,但每所神庙只供奉一个神像。神庙设有专职人员管理并负责举行祭祀等宗教仪式。麦因国供奉的神像为数众多,其中有三个神祗最受敬仰,它们是金星神(阿思泰尔)、月亮神(旺德)和太阳神(纳克尔哈)。哈德拉毛王国

哈德拉毛国幅员辽阔,其领地包括今也门濒临亚丁湾的南部、东南部和今阿曼苏丹国的一部分土地。“哈德拉毛”在南阿拉伯非常著名,这个地名自古代起一直沿用至今而未因历史的变迁发生变更,这在阿拉伯古代地名沿革史中是非常少见的一例。

史学家们对哈德拉毛和麦因铭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哈德拉毛在一段时期中曾附属于麦因国,这样麦因国王曾有一段时期又身兼哈德拉毛的国王,如公元前5世纪末,麦因国王绥德盖·艾拉同时具有麦因和哈德拉毛两个“王”的称号。

人们对哈德拉毛的首都夏卜沃遗址考古发现,那里有神庙、宫殿等建筑物和水坝、引水渠等水利设施。哈德拉毛的城市中与麦因的城市一样,建有许多神庙,而他们供奉的主神是月亮神—— “昔尼”。盖特班王国

盖特班王国建国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衰亡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盖特班王国位于南阿拉伯的西部,亚丁的西北方向,直至红海的曼德海峡。

盖特班的首都古称“塔姆奈阿”,今称 “克哈勒尼”。1949~1950年,美国考古队在塔姆奈阿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发掘。在这座古都遗址他们发现了大量铭文、神像、器皿等实物和城门、神庙、宫苑等遗址。通过盖特班铭文与其他南阿拉伯铭文的比较研究,发现盖特班语言与麦因等其他古国的语言十分相似,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头的少数几个添加字母不同。从铭文中还发现盖特班统治者的称号在不同阶段也不尽相同,最初阶段称为“穆盖尔卜”,意为近神者;后来才称为“梅里克”,意为“王者”。从统治者称号的变化过程,可看到古代阿拉伯社会神权和王权的内在联系和神权所有者导至王权所有者的必然过程。

19世纪以来,盖特班铭文在也门西南部被大量发现和释读,成为研究古代阿拉伯文化的第一手珍贵材料。其中盖特班铭文中关于土木工程的记载引起了文化界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例如有一则关于筑路工程的文书记述了下列内容:在这崎岖不平的山区需开辟一条道路,以阿姆神的名义奠基开工。需要平整土地、开山凿洞、修筑隧道,由奥萨·本·伊思尔阿负责设计施工。他绘制了图样,用石板铺设了路面,用粗石砌筑了隧道。他所进行的全部工程全都受命于他的主人——穆盖尔卜伊特阿·艾布。这个文书所记述的内容,无疑是王国的一项重要的土木工程;这项工程的艰巨性和在设计施工中所必须具备的土力学、测量、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就连现代人也为之惊叹。更令考古学者们注意的是,上述工程负责人奥萨·本·伊思尔阿的名字,曾多次出现在王国的土木工程文书中,由此可见,他是古代南阿拉伯的一个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工程师。

除工程铭文外,盖特班铭文中记载的有关立法的文书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盖特班制订和公布刑法的过程,可以看出,古代南阿拉伯具有悠久的立法传统和较完备的立法程序。譬如盖特班的立法程序中有如下规定:只有国王有权颁布法律和发布执行法律的命令;由王公贵族、将相大臣、城市长官、部落首领等组成的全国议会负责起草法律条文,议会通过后呈报国王批准并签署发布。更为完备的是,在公布法律时,除有国王名字外,往往同时还公布参加议会的成员名单。这样做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显示法律条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以便所颁布的法律更有效地在全国各阶层贯彻实施。

盖特班王国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被赛伯伊人所灭,首都塔姆奈阿被大火所毁,全城被烧成灰烬,20世纪50年代末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面积的灰烬层就是最好的证明。赛伯伊王国(公元前750~前115年)

赛伯伊人的最初的定居点并不在也门,他们是在古称示巴王国(约公元前12世纪)时才从阿拉伯半岛的中、北部沙漠地区迁移至南阿拉伯的。相对于麦因人他们在南阿拉伯活动的时间约晚3个世纪。赛伯伊王国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750到公元前115年。赛伯伊王国建立后,按统治者的称号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公元前约750~约前450年)称作“穆盖尔卜”即“近神者”时期;后期(自公元前约450~约前115年)才有“梅里克”即“王者”的称号时期。这个由神权演变为王权的过程,与盖特班王国的历史进程如出一辙。赛伯伊人建立王国后实力大增,多次出兵讨伐南阿拉伯的其他国家,先后侵占了麦因、哈德拉毛和盖特班等国的大片领土,成为南阿拉伯的霸主。在它最强盛的时期,几乎统辖了阿拉伯半岛南部自波斯湾至红海的广大地区。赛伯伊前后两个时期的首都所在地各不相同,前期在锡尔瓦赫(在今萨那和马里卜之间),后期在马里卜。

赛伯伊人很擅长经商,他们传统的经商路线,是沿红海由南向北到达古代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两河流域。除经商外,赛伯伊人也精于农业。在赛伯伊人的居住区建有十分完善的农业水利灌溉系统。赛伯伊人通过农业和经商活动使物质文化生活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有些方面,就是同当时西亚、北非的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犹太王国等比较也毫不逊色。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繁荣后,赛伯伊王国开始走下坡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受到挫折。公元前3世纪后,罗马人致力于发展红海贸易,这正是赛伯伊人的“地盘”,为了取得阿拉伯半岛南北贸易的制控权,罗马人千方百计扼制赛伯伊人沿红海东岸的陆上交通,他们在半岛北部设置了重重障碍,把赛伯伊人逼得无法从商,从而慢慢地萧条下来。由于商业经济的重创,给其他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其中波及了水利工程设施的整修,从而使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公元6世纪,马里卜水坝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崩塌,致使大批赛伯伊人不得不往北迁移。自此,赛伯伊王国全面走向衰败,而新兴的希米叶尔国则替代了赛伯伊国的地位成为南阿拉伯的霸主。希米叶尔国(约公元前115~公元525年)

自赛伯伊王国衰败后,阿拉伯半岛南北货运逐渐转向红海,这就直接导致了红海海运业的兴起,红海海运的兴起又使阿拉伯半岛南部红海沿岸的城市经济获得了较之于其他内地城市更有利的发展机会。阿拉伯半岛西南部濒临红海的希米叶尔人的势力就是在这种天时、地利的机遇下日益壮大,到最后发展到建立了版图辽阔西自红海东至赛伯伊的统一王国。在这640年的王朝统治中,目前考古学者已发现了28位希米叶尔国王存在的实证。希米叶尔国的首都莱达即采法尔,距西南的穆哈港约160公里。由于希米叶尔国的版图包括赛伯伊地区,所以希米叶尔统治者素有“赛伯伊——莱达国王”的称号。

据学术界考证,希米叶尔人实际是赛伯伊人和麦因人的一个分支,因此他们几乎全面继承了麦因——赛伯伊文化和他们所擅长经营的商业和农业传统。希米叶尔人所通用的希米叶尔语也与麦因——赛伯伊语大致相同。为此,有的学者把希米叶尔国看作是赛伯伊国历史的延续而把它称作“希米叶尔时代”。

希米叶尔国建国后期,基督教在也门地区传播开来。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人联合也门基督徒,于340年起兵入侵也门,并占领了部分地区。异族的入侵遭到也门人,尤其是希米叶尔人的顽强抵抗,终于在38年后赶走了入侵的埃塞俄比亚人。

当希米叶尔国最后一位国王祖·努阿斯(公元515~525年在位)继位后,基督教的势力已不容小觑,祖·努阿斯国王决意根除也门的基督教在希米叶尔国灭的影响。他强迫基督徒放弃信仰重新归信原来的部落宗教,否则一律处以火刑。祖·努阿斯对基督徒的迫害,激起了拜占廷人的极大不满。拜占廷人于是以解救也门基督徒为名,鼓惑埃塞俄比亚人再次进兵也门。埃塞俄比亚军队在拜占廷帝国的支持下,战胜了希米叶尔军队并对希米叶尔国进行毁灭性破坏,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至此,希米叶尔国灭亡。据传,希米叶尔国王祖·努阿斯在大兵压境、孤立无援的境地下,不愿束手待毙而投海自尽。

希米叶尔国亡国后,千千万万的也门人因不堪忍受埃塞俄比亚人的高压血腥的统治,而暗中求救于波斯的萨珊王朝。575年,波斯人趁机侵入也门打败了埃塞俄比亚人,但命运多舛的也门却转手又沦为波斯帝国的属地。奈伯特国(约公元前4世纪~公元106年)

奈伯特人原为古代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部落。主要活动在今阿拉伯半岛西北部,毗邻叙利亚的约旦境内。约在公元前6世纪末他们即游牧于约旦东部的沙漠边缘地区,又向西侵入了约旦西南部死海与亚喀巴湾之间的埃多姆(旧译以东)地区,并占领了西亚重镇皮特拉,后定为王都。皮特拉有非常多的岩石峭壁,奈伯特人占领该地后,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在关隘险口、岩石嶙峋的山坡上修筑了许多险峻的岩石城堡。建成后的皮特拉城堡居高临下,形势险要,构成西亚古代城市建筑的一大奇观。

皮特拉处于东至伊拉克、波斯湾,西至埃及、地中海沿岸的加沙,南至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北至大马士革等古代商业重镇的交通中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并在奈伯特人的苦心经营下很快发展成为西亚地区重要的香料贸易中心,经济十分繁荣。

皮特拉的经济能得到迅速发展,与奈伯特人善于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业传统有直接关系。濒临地中海的加沙是阿拉伯半岛经营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奈伯特商人利用加沙港紧邻奈伯特人的势力范围这个有利的地理条件,垄断了加沙绝大部分的进出口贸易。他们收购加沙进口的外国商品,贩运至皮特拉卖给来自阿拉伯半岛也门、希贾兹等地的阿拉伯商人,然后再买进阿拉伯商人带至皮特拉的阿拉伯半岛出产的香料、乳制品等土特产,再贩销至加沙,如此循环。他们在加沙和皮特拉两地来回倒卖,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奈伯特人所统辖的埃多姆地区盛产铜和铁,所以奈伯特人对铜、铁器皿的制作和加工非常精通,然后将成品通过加沙运销包括希腊在内的地中海各国。皮特拉在沟通东西方贸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直持续至公元2世纪,罗马人占领皮特拉后因商路的改变,这种优势才逐渐丧失。历史上兴旺、绚丽的皮特拉虽然没有能再次复兴,但皮特拉遗址却一直是约旦王国境内享誉全球的名胜古迹,直至今日,耸立在山坡岩崖上的奈伯特古城堡依然飒爽挺拔,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叹为观止,浮想联翩。

因长期生活在沙漠边缘地区,奈伯特人对变幻多端的沙漠特性十分熟悉。他们凭借荒漠旷野的掩护,经常出没于沙漠和绿洲之间并袭击周围邻邦,劫掠钱财。奈伯特人对在沙漠地区如何寻找地下水源、如何贮存雨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出于防御的需要,他们又具有隐蔽地下水井和蓄水池的高超技巧。他们所做的暗记,只有他们自己的本族人才懂得,至于外族人即使到达水井和蓄水池的所在地也因无法识别它们的出水口而望“水”莫及。奈伯特人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使生活在沙漠之外的邻邦因不谙沙漠特性和缺乏军旅所必需的水资源而不敢贸然深入奈伯特人的势力范围。因此,奈伯特人虽然长期处在亚述、米底、波斯等西亚强国的包围之中,但在近6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却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立而没有被诸强所吞并。

据铭文记载,奈伯特王国在其最后一位国王马尔柯三世(101~106年)统治期间,国势衰颓,公元106年最终被罗马国王图拉真(98~117年)所灭,后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归属叙利亚总督科尔内留斯管辖。自此,曾强极一时的奈伯特国不复存在。亡国后的奈伯特人因不堪忍受罗马的迫害,纷纷弃家远离,或移居新地,或投靠其他部落。年复一年,奈伯特王国在古代活跃于西亚的一段辉煌历史也渐渐被世人所遗忘了。19世纪以来,由于奈伯特铭文在西亚的大量出土,才吸引了各国学者对研究奈伯特王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典章等方面研究的广泛兴趣。希拉国(公元3世纪~633年)“希拉”坐落在今伊拉克境内库法以南约3英里处的纳杰夫湖畔。阿拉伯语音译“希拉”(alHirah),来自于阿拉术语的“Harta”,它含有“营地”、“棚屋”等意义。这很可能是从阿拉伯半岛南部也门迁徙至此的莱赫米人按阿拉伯部落的传统生活方式搭建帐篷在此落户形成棚户区的原由。莱赫米人究竟何时到达希拉,目前并无定论,多数意见认为,大致在公元3世纪左右。希拉后来发展成为莱赫米人的一个城市,建国后定为希拉国的首府。

由于希拉坐落纳杰夫湖畔又毗邻幼发拉底河,那里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终年树木繁盛,花草似锦,在古代被认为是阿拉伯半岛首屈一指的休闲胜地。在阿拉伯民间流传的“留宿希拉一夜,胜似服药一年”、“寓居希拉祛除百病”等民间谚语,虽有夸张之嫌,但也是对希拉自然条件的生动描绘。特别是希拉被定为希拉国的首府后得到了飞速发展,很快成为西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因此在古代阿拉伯文学作品中,希拉经常被提及,如在蒙昧时期和伊斯兰教初期的诗歌中,许多著名诗人都提到了它的名字。

莱赫米人在建立希拉国后依附了波斯帝国,是因为希拉的地理位置紧挨波斯以及波斯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政治军事力量非常强大。当时的波斯帝国处于强大的萨珊王朝时期,当时它所面对的惟一强手就是在其西面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廷。阿拉伯莱赫米人在希拉的出现和逐步走向繁荣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萨珊王朝为了巩固政权,稳固取得不久的统一局面和有效地抵御拜占廷的军事入侵,同时考虑到西部国防特别是帝都泰西封安全的需要,认为利用希拉,为我所用,是一个适时的方针;而希拉国也希望能得到强国的庇护。因此波斯人对希拉国采取了收买、笼络、扶植的政策。波斯承诺对希拉的保护并准其不纳贡税,而希拉则以在日后的波斯对拜占廷的对抗中效忠波斯作为交换条件。希拉甘愿向波斯称臣,而且名副其实地成为守卫波斯西部边陲与拜占廷抗击的前哨阵地。因此,波斯与希拉的关系非同寻常。据史载,希拉国王努尔曼一世(约400~418年)修建了豪华的赫瓦尔奈格和萨迪尔宫殿。赫瓦尔奈格宫坐落在幼发拉底河河畔的枣椰林深处,巨大的宫苑中小河流水潺潺,奇草异木芬芳,景色十分秀丽。波斯国王叶兹德吉尔德一世(399~420年)仰慕希拉的自然环境,就把王子送到了希拉。努尔曼不敢怠慢就把赫瓦尔奈格宫辟作波斯王子的寓所。努尔曼一世因修建了著名的赫瓦尔奈格宫而得了“赫瓦尔奈格苑主”的称号。至于萨迪尔宫则是努尔曼用作招待外国使节的迎宾馆。

希拉王国从公元3世纪至公元633年穆斯林将领哈立特·本瓦立特占领希拉城的大约400年的岁月中,期间有较确凿记载的希拉国王王表至少有20位。它的第一位国王名叫阿慕尔·本·阿迪;它的末代国王名叫孟迪尔·本·努尔曼·本,由于穆斯林军队的占领,末代皇帝只坐了8个月的宝座。

纵观希拉王国的文化,总体上受希腊、罗马文化影响较深。它虽在政治上依附于波斯帝国,但文化上也同样受到了波斯文化的浸透,又由于波斯在亚历山大大帝东侵灭国后也经历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期,所以在7世纪前的整个西亚地区,希腊、罗马文化始终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泰德穆尔(?~273年)

泰德穆尔是一座叙利亚古城,它位于叙利亚中部叙利亚大沙漠,距西南方向的大马士革约230公里。目前自伊拉克基尔库克至黎巴嫩的黎波里的输油管道和其他穿越叙利亚的公路都途经泰德穆尔遗址。泰德穆尔四周为石灰岩丘陵,地下水源充足,是叙利亚沙漠中罕见的绿洲城市。泰德穆尔之所以能闻名于西亚诸城,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公元前19世纪的西亚泥板文献中就记载了有关泰德穆尔的历史资料。

处于地中海和波斯湾之间的泰德穆尔,自古就是世界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东面,它通过伊拉克至波斯湾与伊朗、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发生联系;在西面,它通过大马士革至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埃及等港口与地中海国家包括罗马帝国等西方国家发生联系;在南面,它又与阿拉伯半岛的香料、乳制品等传统商品市场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奈伯特国首都皮特拉衰颓的同时,泰德穆尔抓住时机,使通过它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终于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的要冲和西亚国际贸易的重镇。

公元前1世纪,阿拉伯部落民出现于泰德穆尔城后,被称为“泰德穆尔人”。他们仍然沿续着阿拉伯人的传统以从事商业为主,同时兼营农业。大约经过近一百年的经营,泰德穆尔已成为一座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富裕的城市,一跃而成为西亚著名的商业中心,许多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和犹太人都慕名迁居至此。泰德穆尔人以泰德穆尔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终于成为控制该地区东西方贸易的中介人。为了确保商品在长途运输中的安全,免遭沿途部落和盗匪的抢劫,泰德穆尔建立了军队并在商道的关隘险口设置了武装据点。由于泰德穆尔人训练的军队骁勇善战,并特别擅长于在沙漠中的战斗,所以出入泰德穆尔人控制地区的过境商品,因慑于他们的武装力量,周围的部落一般不敢轻易染指。经过长期的商业活动,泰德穆尔积累了大批财富,相应地,武装力量也逐年不断增强。在叙利亚境内,以东西商道为直径的广大地区事实上被泰德穆尔人所控制,具有区域性城市国家性质的泰德穆尔王国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273年,罗马人入侵泰德穆尔,泰德穆尔由此陷落。罗马军队入城后大肆烧杀掳掠,无所不为,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历史上的泰德穆尔虽然被焚毁了,但是泰德穆尔所创造的高度发达的文化在阿拉伯文化史上仍占有光辉的一页;女王宰奴比亚虽然以罗马帝国的阶下囚而了却一生,但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所留下的精明、果断、英武的光辉形象在经历了千余年仍栩栩如生并世代传为佳话。摧毁后的泰德穆尔所留下的文化遗存尽管已成凤毛麟角,但凡到叙利亚的旅游者都会不辞旅途之劳顿,风尘仆仆地进入叙利亚大沙漠,以一睹这大漠深处的奇葩。

在泰德穆尔遗址,主要有一条长约1100多米的通往贝尔(即太阳神)神庙的大道。神庙前建有巨大的拱门和柱廊,廊柱多达400根,每根高约16米,目前还有100多根立柱保存完好。除贝尔神庙外,城中还留有凯旋门、会馆、剧场等遗迹。泰德穆尔的墓葬形制多样,坟冢的修建分塔式、穴式、神庙式等类型,在墓室内壁一般还绘制了死者的画像。泰德穆尔的壁画艺术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在西亚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迦萨尼国(公元5世纪~636年)

公元273年罗马皇帝奥勒利安灭泰德穆尔国。至此,在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半岛北部具有较强独立性的阿拉伯区域性小王国的历史基本宣告终结。存留下的几个较有名的阿拉伯小王国,如我们已述说过的希拉国和现在要讲述的迦萨尼国,大多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前者是有名的波斯帝国的附庸国,后者则成了东罗马帝国的附庸国。由于迦萨尼国地处叙利亚罗马帝国东部边陲,因此它实际成了罗马人抵御防范波斯人入侵的前沿阵地。而迦萨尼和希拉两国也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直到穆斯林占领时期。“迦萨尼”实际是一条河流的名字。阿拉伯半岛也门的艾史特部族,约在5世纪前后分多批向北迁徙。其中有一个名叫杰夫奈的部落,他们向北迁徙至今约旦境内的白尔高地区,寄居于先于他们来自也门的古达阿部族的苏莱哈人的辖区。由于杰夫奈部落在迦萨尼河旁构筑营地,周围地区的部落民就随口称呼他们为“迦萨尼人”,久而久之,这个称谓被广泛使用,而他们的本名反而逐渐被人遗忘了。

借住在苏莱哈人辖区的迦萨尼人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备受苏莱哈人的剥削压迫,如每个人每年必须向苏莱哈人交纳一至三个第纳尔的人丁税。约在5世纪中,迦萨尼人的势力逐渐壮大。迦萨尼人因不满苏莱哈人的统治,发生了抗税和杀害税吏的事件,并由此引发了迦萨尼人和苏莱哈人之间的争战。结果,迦萨尼人取得了胜利,他们从苏莱哈人手里夺取了统治权。此后,迦萨尼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远达西奈半岛、约旦和叙利亚东南部等地区。

关于迦萨尼人的建国年代,史学界致今还没有定论。目前较多的看法则定在公元5世纪中叶,即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在叙利亚等西亚地区兴起的时代。关于迦萨尼的第一位国王,在各种传述中也说法各异。根据黎巴嫩著名历史学家哈姆宰·本·艾哈迈德(?~1520年)考订的迦萨尼王表,其第一位国王是杰夫奈,且在位期长达45年。另外,出生于迦萨尼时代、在伊斯兰教初期被喻为“先知诗人”的哈萨尼·本·沙比特,曾在诗歌中炫耀自己含有迦萨尼王族的血统,他也同样把杰夫奈认作迦萨尼的开国君主。而迦萨尼国历史上有确凿记载的一位国王,是哈里斯·本·杰卜莱(529~569年在位)。

史料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563年11月哈里斯曾出访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受到了盛大的欢迎和隆重的接待。据传述,哈里斯与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商讨了他身后的继承问题。569年哈里斯病逝,由其子门迪尔继位(569~581年)。门迪尔继位后仍继续贯彻敌视希拉的方针,对它发动了多次战争。580年,迦萨尼人攻入了希拉城,大肆掳掠,并放火焚毁了城中的许多建筑物,使希拉国遭受了惨重损失。

580年门迪尔国王出访君士坦丁堡,同样受到了拜占廷皇帝的盛情接待,并馈赠给他许多稀世珍宝,其中包括一顶价值连城的王冠。但好景不长,门迪尔随即失宠于拜占廷。同年,拜占廷出兵叙利亚进攻波斯。当拜占廷大军抵达幼发拉底河时,发现大桥被毁,大军根本无法前进,只得被迫后撤。拜占廷皇帝即怀疑门迪尔暗中勾结波斯,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把他抓了起来并放逐至西西里岛长期幽禁。门迪尔被放逐后由他的儿子努尔曼继位(581~583年在位),努尔曼之后迦萨尼逐渐走向衰微。613年波斯帝国西侵,在攻占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的军事行动中也殃及迦萨尼国而使之受到了重创。迦萨尼国的末代国王杰卜莱·本·艾伊罕(约公元635~641年在位)曾协同拜占廷反对穆斯林的进军。636年穆斯林与拜占廷之间爆发的耶尔穆克战役,杰卜莱也出兵支持拜占廷反对穆斯林,结果穆斯林赢得了胜利,占领了叙利亚全境,迦萨尼国消亡。杰卜莱在穆斯林占领时期,出于军事压力被迫归信了伊斯兰教,但不久即寻找机会逃往君士坦丁堡,后病逝于该城。

迦萨尼国通用阿拉伯语,书面语言则以阿拉伯术语为主。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属叙利亚的一性派。文学、艺术、建筑等文化领域也深受希腊、罗马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四大哈里发时期

“哈里发”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伊斯兰教代理人,继承者。四大哈里发指的是先知穆罕默德事业的四位继承人。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以后,由穆斯林公社依次选举出阿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位)、欧麦尔(634~644年在位)、奥斯曼(644~656年在位)、阿里(656~661年在位)四人作为他的继承人。四大哈里发相继掌管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大权近三十年之久。四大哈里发既是当时社会上很有权势和地位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同时又是穆罕默德的近亲和密友。在他们的统治期间,经过镇压阿拉伯各氏族部落的反抗和不断向外扩张,不仅巩固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地位,而且向着半岛以外更广阔的地区发展,可以说既忠实又有效地继承了穆罕默德的事业。

第一位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是古来什贵族中的一名首领。他是穆罕默德的密友,是穆罕默德开始传教时的第一位信徒,与穆罕默德形影不离,是穆罕默德的得力助手。在阿布·伯克尔的影响下,古来什贵族中许多重要人物相继皈依了伊斯兰教。后因穆罕默德娶阿布·伯克尔幼女阿依莎为妻而成为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尔就任哈里发仅两年时间就病逝了,在他就任期间,他几乎完全忙于镇压反对麦地那政权的各反叛部落。阿布·伯克尔继位以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政治形势。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充斥着敌对的势力,危机四伏,狼烟遍野,哈里发国家大有摇摇欲坠之势,先知穆罕默德缔造的事业走到了濒临夭折的边缘。

为了巩固伊斯兰教政权,阿布·伯克尔同时派出11路大军,对各地的暴动进行武力镇压,强大的军事行动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全面胜利。阿布·伯克尔在伊斯兰教面临危机时刻,果断地镇压了暴乱,使半岛又归于统一。阿布·伯克尔终于完成了穆罕默德生前未完成的事业,整个阿拉伯半岛范围内的阿拉伯人最终实现了由原始社会迈向文明时代的深刻的历史变革。北部的罗马和波斯帝国曾支持叛教运动,妄图分裂半岛。阿布·伯克尔对外敌也是毫不手软,在安内取得胜利后,随即向罗马、波斯进军。阿布·伯克尔在任期间,是伊斯兰教巩固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统治半岛时期,是伊斯兰教势力的全面扩张的阶段。欧麦尔是麦加有威望的贵族商人,生于麦加古来什部落的阿迪家族。他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对阿拉伯人的本性了如指掌,对阿拉伯人的本性有很强的洞察力,在做出权衡后,他准备用一场有组织的对外战争来取代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内战。为了加强军事力量,他根据部落结构把半岛的游牧民组织成军队,从而使游牧精神与伊斯兰教精神达到统一,利用阿拉伯人的部落和尚武精神来加强伊斯兰教的胜利,使伊斯兰教变成了一种征服和建立帝国的宗教,而不仅仅是初期服从、献身、谦卑的虔诚信徒的宗教。欧麦尔任哈里发的10年中,是在东征西讨的圣战中度过的。在《古兰经》“为安拉之道而与不信的人进行战斗”的号召下,他率领阿拉伯人在几年之内征服了广大土地。到他去世时,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埃及均被纳入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波斯的大部分领土也已被占领。公元634年,欧麦尔统帅着东西两路穆斯林军队向罗马帝国发起进攻。这两支军队的将领,一个是被穆罕默德誉为“安拉的宝剑”的哈立德,另一个是艾布·苏富扬之子耶吉德。他们首先进攻叙利亚,罗马军队惨败,穆斯林军队攻占大马士革城,随即进攻巴勒斯坦,迫使耶路撒冷投降,并接连占领了地中海东岸各城市,穆斯林军队锐不可挡,势如破竹。639年,穆斯林军队接连占领了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东罗马帝国宣布投降。与此同时,欧麦尔继续派兵进攻伊拉克,占领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到643年,波斯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已被穆斯林军队占领,波斯皇帝四处逃亡,萨珊王朝不久即宣告结束。欧麦尔在被征服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不仅达到了安抚广大穆斯林的目的,而且还吸引了新皈依者不断涌入,整体性的伊斯兰事业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遗憾的是,644年,正当欧麦尔的权力和威望达到顶峰时,由于树敌太多,在一次举行晨礼时,惨遭杀害。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是前麦加统治氏族伍麦叶族的富商,曾先后与穆罕默德两个女儿结婚。欧麦尔临终前,指定六位圣门弟子组成了选举委员会。经选举,奥斯曼继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位时期,规定了《古兰经》的标准本,沿用至今,称为“奥斯曼定本”。奥斯曼继承了第二任哈里发的事业,并在远征胜利有利形势下,继续进行圣战,先后征服了亚美尼亚及北非地区,镇压了波斯等地的反抗。从632年穆罕默德去世起至奥斯曼哈里发被害时止,二十余年间,伊斯兰教政治军事力量不仅再一次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而且冲出了半岛的范围,将势力扩展至亚洲、非洲,北部占领了叙利亚、伊拉克、亚美尼亚直至里海沿岸;东北部到达呼罗珊地区;西部占领约旦、巴勒斯坦、埃及、北非及地中海东部岛屿。自此,穆斯林占领了波斯与东罗马两大帝国的大部分土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世纪新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在奥斯曼统治后期,大规模的征服战争逐渐趋于停顿,一度缓和了的穆斯林内部各种矛盾,又突显出来。656年6月,奥斯曼被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之子穆罕默德带领两名埃及人刺杀,由此拉开了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次内战的序幕。奥斯曼是第一个死于穆斯林之手的哈里发。奥斯曼的遇难标志着伊斯兰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体现了麦地那时代共和政体的深刻危机。残酷的杀戮和激烈的权力角逐,使哈里发国家的圣洁形象荡然无存。

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在奥斯曼被刺后,麦加和麦地那的贵族上层马上召开选举会议,选举阿里继任哈里发,并定都于库法。阿里继位之初,也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种危机来自穆斯林内部的对抗,尤其是来自哈里发国家核心集团的权力争夺。阿里继位后,曾经参与竞争哈里发职位的脱勒哈和祖拜尔联合阿市·伯克尔的女儿、穆罕默德的妻子阿依莎以武力威胁阿里,公然反对阿里的统治。656年,两军在巴士拉附近相遇,结果阿里的军队击败了叛军。这是穆斯林之间的第一次战役。因阿依莎作战时骑着骆驼,故称之次战役为“骆驼战役”。在这次战争中,脱勒哈战死,祖拜尔逃回麦地那,阿依莎被俘,许多圣门弟子在这次战役中丧生。骆驼战役后,更难对付的敌手——伍麦叶家族的穆阿维叶出现在阿里面前。穆阿维叶是在对外征战中成长起来的贵族军事首领,在叙利亚经营了20年,实力不容小觑。奥斯曼被刺后,他立即在叙利亚宣称自任哈里发。阿里斥责他违反了伊斯兰教的传统,不服从哈里发的命令,并要免去他的官职。双方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于是,公元657年,双方交战于幼发拉底河中游的绥芬,称“绥芬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穆阿维叶提出“依经判断”的建议。阿里集团内部在就这个建议问题上发生激烈的争论,阿里明知是计,但在一部分主和派胁迫下接受了仲裁;这引发了另一部分主战派则对阿里极端不满,并从阿里的追随者中退出,成为阿里的反对派。这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派。阿里为了消灭这派势力,曾派兵剿杀他们,发生了有名的“拿赫鲁宛大战”。阿里虽获胜,但终未消灭这股势力。661年,阿里被一名反对派分子刺杀。阿里被杀后,库法人主张由其子哈桑任哈里发。然而,哈桑或许出于对穆斯林内部权位争夺的厌倦,或许对自己的支持者的力量缺乏足够的信心,主动致函穆阿维叶请求和解,承认穆阿维叶出任哈里发的合法地位,并且隐居麦地那。于是穆斯林结束内战,伊斯兰世界恢复了统一和相对平和的状态。正统的四大哈里发时期也随之结束。

四大哈里发时期,在哈里发政权体制下,仍保留着穆罕默德时期理想主义的神圣社会形式,其架构基本上没有王权的成分。穆阿维叶的继任标志着神圣的哈里发体制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为世俗王权而展开的争斗。由纯粹的哈里发时代过渡到哈里发权力与王权结合的时代,使伊斯兰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日趋明朗和尖锐。

伍麦叶王朝

穆斯林向第四任哈里发阿里宣誓效忠

伍麦叶王朝是麦加古来什部落伍麦叶家族所建立的王朝。伍麦叶家族早在蒙昧时期就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具有数不尽的财富和较高的声望。最初,他们强烈反对伊斯兰教。后来,在穆罕默德攻克麦加时,被迫信奉伊斯兰教,但入教后热情极高,作战英勇,家族中许多人成为著名的将领。伍麦叶人对政权的觊觎,自奥斯曼出任哈里发时就已经开始。他们一直为建立一个伍麦叶人的哈里发政权而奋斗,这个愿望终于在公元661年由穆阿维叶实现了。在新的时代,哈里发国家的重心所在由希贾兹转移到叙利亚,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制度由共和制转变为君主制。

穆阿维叶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和优秀的君主,与其说他是一个哈里发,不如说是一个国王。穆阿维叶生活在不同于先知及正统哈里发的时代,因为他所建立的伍麦叶王朝存在高度的世俗性。从661年至750年,伍麦叶王朝大约存在90年,共传14任哈里发。

伍麦叶王朝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个版图广大的帝国。在这个大帝国中,有着各种民族、语言和宗教,但其核心力量是阿拉伯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

伍麦叶王朝主要在三个战场进行它的扩张。第一个战场是小亚细亚,在这里穆斯林军队并未取得多大的胜利。第二战场在北非和西班牙,在这里穆斯林军队战胜了罗马人,臣服了柏柏尔人,在沿海地区较远的一个绿洲建立了凯鲁万城,作为长久性的军营驻地,以便保卫埃及,抗击罗马势力。711年,柏柏尔人在阿拉伯将领塔立格指挥下,组织远征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推翻了西哥德人的王国。然后,又越过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西南部。732年,在穆罕默德逝世100年之际,伍麦叶军队被法兰克的基督教领袖查里·马特尔在图尔城附近打败。第三战场是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及信德(印度)地区,伍麦叶人派遣两支军队进行东征,一支朝东北方向进攻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另一支朝东南方向进攻信德地区,最终征服了锡尔河、阿姆河沿岸及布哈拉一带的中亚地区。随后继续扩展,占领了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其势力直达中国西部边境。

自从穆阿维叶迁都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以后,伍麦叶的哈里发就以叙利亚为中心,统治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哈里发帝国的中心,实际上已从麦加、麦地那转移到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随着军事扩展,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大量地改信了伊斯兰教。在这个庞大的帝国内,民族关系变得空前复杂。

公元750年1月,伍麦叶王朝的军队在底格里斯河上游支流扎布河畔覆没,末代哈里发麦尔旺二世西逃,叙利亚各地纷纷归顺阿巴斯人。750年8月,麦尔旺二世在埃及的布希尔遭阿巴斯追杀而死,伍麦王朝至此宣告灭亡。伍麦叶王朝的覆灭,这也意味着阿拉伯人统治时代的结束。

阿巴斯王朝

阿巴斯王朝是继伍麦叶王朝后第二个阿拉伯帝国王朝。从公元750年开始至1258年蒙古人占领巴格达才告结束,统治时间长达5个世纪。762年,哈里发将首都从库法迁往巴格达。

阿巴斯王朝的建立,得利于伍麦叶王朝各地人民起义。伍麦叶王朝后期,内部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什叶派主张阿里的后裔复辟;哈瓦利吉派反对世袭制,要求恢复公选哈里发的军事民主制;新穆斯林、非穆斯林、波斯人、美索不达米亚人坚决反对王朝的经济和宗教的压迫制度;古来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与伍麦叶家族的历史性对立,在哈里发问题上更加尖锐化。统治阶级内部都各持己见,不做让步,内部混乱,给了外部被统治阶级反抗的机会,起义遍及各地,王朝极速衰弱。正所谓时世造英雄,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王朝的缔造者艾布·阿巴斯(公元750~754年在位)应运而生。艾布·阿巴斯是久居伊拉克的阿拉伯贵族,属古来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称穆罕默德后裔。伍麦叶王朝的衰弱给了他及其家族一个大展宏图的大好机会,他们以呼罗珊为根据地,展开了一系列反对伍麦叶人的大规模宣传鼓动工作,并充分利用伍麦叶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矛盾,煽动并组织起声势浩大的反对伍麦叶统治的运动。在起义军的猛烈进攻下,摇摇欲坠的伍麦叶王朝很快就垮台了。而后,艾布·阿巴斯称帝,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王朝——阿巴斯王朝。阿巴斯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伊斯兰世界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艾布·阿巴斯在坐享伍麦叶王朝打下的大片疆土的同时,认识到新王朝的历史使命不再是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它仅在地中海征服了西西里、克里特和其他一些较小岛屿。阿巴斯王朝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发展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繁荣,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在阿拉伯帝国内创造了高度发达的伊斯兰文明。阿巴斯王朝在伊斯兰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阿巴斯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正统哈里发时期纯粹的哈里发政权时期的结束,它是以哈里发权力与世俗王权并存的形式出现的。绝大多数哈里发的身上都流着异族人的血液,国家军政大权经常旁落在异族人手中。王朝发展到中后期,哈里发则徒有其名,实际上已是名存实亡,并无实权,中央政权有时甚至落入非阿拉伯人之手。各个地方王朝只在表面上接受一位阿拉伯人出身的哈里发,其实是各自为政。纯粹阿拉伯人统治的时代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贵族和非阿拉伯贵族的联合统治。阿拉伯血统不再像以前那样至高无上。这一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的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中趋于成型,大部分伊斯兰学科、特别是历史学和圣训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9世纪中叶以后,哈里发大权旁落,突厥军人当政,成为王朝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阿巴斯王朝的分裂自王朝建立之初即已开始。王朝统治下的许多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极力想恢复他们的独立,他们支持本地的总督,建立自己的地方王朝。当伍麦叶人遭到惨杀时,王子阿布都·拉哈曼从大马士革逃亡,取道非洲,乘摩尔人、柏柏尔人、阿拉伯人互相争斗之际,自立为西班牙的总督,宣告脱离阿巴斯的统治(756年)。以后北非方面的摩洛哥(788年)、突尼斯(800年)也先后宣告独立。919年,突尼斯法蒂玛一族的领袖自称是阿里后裔,便以哈里发自命,势力扩展到除摩洛哥之外的整个北非。他们于969年征服埃及,以开罗为独立王国的首都。971年他们攻占了属于巴格达哈里发辖地的叙利亚地区。同时,西班牙的伍麦叶总督阿布都·拉赫曼第三(912~961年)也自称是科尔多瓦的哈里发。继而东西各小国纷纷独立,形成事实上的分裂局面,与后期阿巴斯王朝同时并存的王朝有塔希尔王朝(820~872年)、萨法尔王朝(867~903年)、萨曼王朝(962~1186年)、布韦希王朝(945~1055年)、哈木丹王朝(929~991年)、塞尔柱王朝(11世纪)、突伦王朝(868~905年)、伊赫希德王朝(935~969年)、法蒂玛王朝(909~1171年)等。

公元11~13世纪,阿巴斯王朝已名存实亡,而欧洲的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趁机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向伊斯兰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11世纪初,西欧的城市和商业发展了,与拜占廷和亚洲的交通也一天天加强了。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西欧的封建领主对财富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11世纪中期,西欧社会出现了“骑士”阶层。骑士是封建主在少年时代受过军事训练以后才获得的称号。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除加重对农民的剥削以外,更羡慕拜占廷和伊斯兰国家的财富,连睡梦里都想到东方去开辟天地。罗马教皇也想扩大自己的权力,渴望征服拜占廷教会,把基督教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伊斯兰教各国。

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兰西的克勒芒召集宗教大会,参加大会的不仅有宣教士,而且有封建主、商人和农民。教皇向大会发表演说,号召大家到耶路撒冷去,从“异教徒”手中解放“主的圣墓”,同时他说东方有大量战利品在等待着征服者。这一号召受到热烈的拥护,出席者宣誓出发远征。为了表达这次远征的意义,他们在自己的衣服上缝上红十字,因此参加东征者称“红十字军”。这次十字军远征对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伊斯兰国家对十字军东侵的反抗斗争绵延了二百余年,最终以十字军的失败而告终。

虽然十字军东征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交流扩大,并加速了伊斯兰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但由于十字军的劫掠和暴行,给东方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的打击。

正当西欧的基督教国家和东方的哈里发帝国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蒙古帝国建立起来了。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结束了阿巴斯王朝的统治。

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源泉

“先知”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在阿拉伯语意为“声望很高的人”。他大约出生在570年,是一个遗腹子。在他6岁时,母亲阿米娜死于从麦地那返回麦加的归途中。他从小就由祖父阿布杜·穆塔里和叔父阿布·塔里布抚育长大。穆罕默德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从小就从事牧羊等力所能及的劳动。

穆罕默德12岁时,跟随叔父阿布·塔里布随一支商队前往叙利亚,在回家的路上他偶遇了一位基督教隐士贝希拉,这位基督教隐士神奇地预言了穆罕默德的未来。

25岁时,穆罕穆德受雇于富孀海蒂澈·宾·胡韦利德,替她经办商务。穆罕默德的精明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被穆罕默德的某种魅力深深吸引。为了自己的幸福,大胆的海蒂澈主动向穆罕默德求婚,那时,她已经年近40岁了。婚后,她为穆罕穆德生了四男两女,其中两个儿子夭折。

与海蒂澈结婚使穆罕默德的生活条件有了大的改观,从此摆脱了贫寒困境。而且,海蒂澈对他的信任和支持,特别在伊斯兰教的初期阶段,对穆罕默德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们的婚姻生活非常完美。

穆罕穆德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后,就可以在闲暇时间去思考他感兴趣的问题。他在35岁时得到了“艾敏”(忠实可靠者)的称号。穆罕默德将近40岁时,常到麦加城北5公里的希拉山上去,在一个山洞里静居隐修,昼夜沉思瞑想。公元610年的一天夜晚,他在希拉山洞里忽然接到“蒙召”的“启示”。后来,那夜就被伊斯兰教称为“高贵之夜”或“授权之夜”。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穆罕穆德不断接到通过圣灵降临的启示,刚开始他认为圣灵就是天使伊斯拉菲来,后来才确认为哲布勒伊来(即《圣经》中的天使迦百利)。

穆罕默德的传道活动是在他的至亲密友中开始的,他的妻子海蒂澈就是他的第一个皈依者。最早的信徒还有他的堂弟阿里(由他收养)和释奴宰德·本·哈里斯(他的义子)。除至亲外,密友中的阿布·伯克尔是最重要的人物。跟随他加入伊斯兰教的还有赛尔德·伊本·艾比·瓦嗄斯、脱勒哈·伊本·阿布杜拉、祖白尔·伊本·奥瓦木、阿布杜·拉赫曼·伊本·奥弗、奥斯曼·伊本·阿凡。此后,在他的影响下,就连阿布·欧拜德·伊本·哲拉哈等人也皈依了伊斯兰教。

经过三年的准备和酝酿,穆罕默德大约在613年开始公开传道。他向人们传达安拉启示的警告,号召他们赶快改悔,以免在即将来临的末日审判时被罚入火狱。

穆罕默德最初的布道很顺利,并没有遇到阻挠,很快就集合了40多名皈依者。这批早期信徒中成分各不相同,有麦加统治氏族和家族的失意子弟,有中小氏族的重要成员,还有各氏族的依附民、释奴和奴隶。但这些人自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和排挤,且对于背弃传统的美德和荣誉观念,不顾一切地聚敛钱财和控制贸易的做法非常不满。穆罕默德向他们传达的“启示”,提供了对现实社会的说明,主张以顺服安拉的同教情谊作为社会的基础,反对以金钱关系取代氏族的血缘关系。这些主张正是迎和当时大多数的心理,为以后伊斯兰教的壮大打好了基础。穆罕默德强调,末日审判完全是针对个人行为的裁决,与血缘和氏族关系毫不相干,遵行天启诫命而不断净化自己的信徒就是一名穆斯林。

公元615年,穆罕默德宣读了一节经文,承认三女神能替人向安拉说情解脱罪恶,这就是传说的“魔鬼的启示”。

接着,穆罕默德宣布,他得到天命的证实,这节经文是由魔鬼作祟加入“启示”的谎言。事实上,这很可能是穆罕默德为争取部落上层而作出妥协的尝试。但他很快就认识到,这意味着放弃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他退无可退,只有以“安拉的授权”为根据,与麦加的拜物教彻底决裂。

从此,安拉的惟一性和偶像的虚妄代替末日审判的预言,伊斯兰教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

从615年起,穆斯林开始遭到麦加反对派的呵斥和羞辱。身体上,穆斯林们受到袭击和殴打;在经济上,他们遭到拒绝偿还债务、没有人与他合伙经营的境地;在氏族内部,特别是信奉穆斯林的奴隶和依附民的遭遇更加悲惨,他们受到虐待,以强迫他们放弃这种信仰。

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先后有两批穆斯林迁移到阿比西尼亚避难,在那里,他们得到了信奉基督教的阿克苏姆王国的庇护。穆罕默德及其主要信徒依赖氏族的保护继续坚持传道。

麦加的贵族统治集团担心穆罕默德的活动会影响整个部落的统一和经济利益。他们感到穆罕默德作为先知的政治含义给他们统治带来的压力,特别是穆斯林们低下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感到自身利益随时受到威胁。而且,伊斯兰教的经文中内含的批判锋芒,终将导致在教义上安拉与偶像的势不两立,于是,他们加剧了对穆斯林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迫害。

619年,海蒂澈和阿布·塔里布先后去世,这对穆罕默德来说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是不小的打击。作为穆罕默德的教父,阿布·塔里布虽然没有皈依伊斯兰教,但他却坚定不移地保护他的侄子。穆罕默德的另一位叔父阿布·拉哈布继任族长,他是新宗教的激烈反对者。阿布·拉哈布身为族长不能对穆罕默德加以保护,伊斯兰教在麦加非但没有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反而面临夭折的危险命运。现实迫使穆罕默德离开他的族人,到部落以外去谋求伊斯兰教的生存和发展。

穆罕默德来到塔伊夫,试图在塞基夫部落寻求支持和保护,或在那里建立穆斯林的居留地。但他失败了,人们不仅嘲笑他,还抛掷石头驱赶他,他不得不跑到麦加一位反对派的果园去避难,不断祈求“真主的保护”。后来他在另一氏族族长的庇护下,才得以安全返回麦加。

就在穆罕默德走投无路的时候,发生了“登霄和夜游”的奇迹。据穆斯林传说,穆罕默德在一夜之间就从麦加到了耶路撒冷,并从那里上升到第七层然后顺利地返回麦加。

当穆罕默德公开宣扬他奇特的经历后,曾一度遭到古来西人的嘲笑和怀疑。但阿布·伯克尔对此坚信不疑,这样才制止了部分穆斯林的动摇。对于处在最困难时刻的穆罕默德,这次“登霄和夜游”不失为一次令人欣慰和激奋的宗教经历,是伊斯兰教要发生重大历史转折的前兆。

在620年的朝觐季节,穆罕默德趁机向来自各地的阿拉伯人宣传教义。其中有六名麦地那的哈兹拉古人在乌卡兹集市遇上穆罕默德,对他的布道开始发生兴趣并有皈依伊斯兰教的打算。翌年,12名麦地那人再次前来,与穆罕穆德达成初步协议。穆罕默德派了一名亲信随同他们回去,并开始在麦地那发展信徒。这样,伊斯兰教除了与犹太部落杂处的一个氏族外,几乎每个氏族都多多少少有了皈依者。622年6月底,75名麦地那的穆斯林代表来到麦加,正式邀请穆罕默德前往麦地那定居,希望他能够调解奥斯部落与哈慈拉吉部落之间多年的争端,这就是著名的“阿克巴誓约”。此时的穆罕默德虽然未能使他的族人改变信仰,但他的高贵品质和政治才干却已名声在外。麦地那人从社会现实出发,在穆罕默德及其一神教教义中,看到了一位具有宗教权威的阿拉伯领袖,及制止内部仇杀、实现统一的希望。

穆罕默德在麦加努力了一段时间后,确信他在麦加的传道肯定不会取得成功。因此,他敦促所有的穆斯林迁居麦地那。大约在三个月的时间内,穆斯林就分批离开了麦加。622年9月24日,穆罕默德和阿布·伯克尔抵达麦地那南郊的库嘏,受到了麦地那人的热烈欢迎,这就是著名的“希吉拉”(迁徙),这一事件是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麦加时期的终结和麦地那时期的开始。17年后,穆斯林领悟到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所以,欧麦尔决定,以先知穆罕默德(最左边者)骑着骆驼,率领迁徙这一年的太阳年岁首(7月他的战士在拜德尔之战中迎战麦加的军队。16日)作为伊斯兰教新纪元的起点。

在麦地那时期,穆罕默德关于安拉独一和无限威力的说教、关于现世浩劫和末日审判迫近的警告、对古代民族遭遇厄运惩罚的渲染,以及对追逐财富的谴责和对道德正义的申张,吸引了广大穷苦的麦地那人,因为所有这些都变相地迎合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给麦地那人带来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希望。

麦地那社会的现实需要,促使大批部落民皈依伊斯兰教,如此一来,迫使氏族首领们接受了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穆斯林迁徙麦地那以后,伊斯兰教成为支配麦地那人的意识形态力量。

穆罕默德与各个氏族集团订立了一系列的协议,组成一份“麦地那社团章程”,作为乌玛的“宪章”。开始它还只是一个由不同血缘和信仰的全体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组织,不久,它就成为单一信仰的穆斯林公社。

乌玛的建立,为在麦地那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成为后来的哈里发国家的雏形。

起初,穆罕默德在公社内部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困难重重。穆罕默德的信徒也分帮结派。从麦加迁来的穆斯林被称为“迁士”(穆哈吉勒),忠实地支持着穆罕默德,但人数不多。麦地那的穆斯林被称为“辅士”(安萨尔),虽然他们有服从穆罕默德的义务,但他们只是表面上接受新宗教,而内心依然保持怀疑和不悦,有时甚至在暗地里伙同犹太人反对他。穆罕默德对这一部教徒采取安抚政策,并给予他们明显的利益,从而使他们逐渐转变态度。

自此,随着麦地那社团内部的宗教矛盾逐渐解决,麦地那社团转变为一个受到四周游牧部落崇敬的政权,穆罕默德也自然而然成了无可争议的社团领袖。安拉是社团的最高统治者,通过他的使者发号施令。“谁服从使者,谁确已服从真主。”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的地位由此得到确立。

圣城麦加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每天,全世界亿万穆斯林在各个角落向着圣城的方向虔诚地进行礼拜,念诵着相同的祷文;每年,都有上百万穆斯林从世界各地来到麦加朝觐,完成他们的宗教礼仪,14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改变。礼拜和朝觐是伊斯兰教五功中的两大要素。穆斯林一生中一般都会尽自己所能去麦加朝觐一次。现在的圣城麦加,是伊斯兰世界的“诸城之母”。为保持其宗教圣洁,麦加周围方圆15公里内,绝对禁止任何非穆斯林涉足。

麦加的名称源于南阿拉伯语“麦库赖伯”,意为“圣地”。追溯麦加历史,它还早于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麦加位于阿拉伯半岛西部塞拉特山地的一条狭窄的山谷里,四周群山环抱,干燥酷热,水贵如油,寸草不生。但由于它位于南达也门、北抵叙利亚、东至波斯湾、西接红海和东非的商路要隘,又有一眼水源丰富的渗渗泉和古老的圣殿克尔白天房,所以自古以来就以圣地和商业枢纽闻名于世。

公元5世纪末,麦加成了古莱什人的领地,从此由游牧转入定居。在部落内部,各氏族仍旧保留游牧民族各自的长老会议和崇拜的圣石、偶像,并把这些圣石、偶像供奉在共同的圣寺——克尔白天房里,克尔白渐渐地便成了各部落统一的象征。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诞生。40岁时,他着手创立并传播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率众迁居麦地那,并在那里向本教徒宣布,今后所有的穆斯林礼拜方向一律朝向麦加——天房克尔白所在地。630年,穆圣率兵攻克麦加,将天房中原有的360尊偶像全部清除,把克尔白天房改作圣寺,麦加也因此成为全穆斯林的圣城。从此,全世界穆斯林都朝向麦加做礼拜;遍布世界的清真寺中都设有朝向麦加的壁龛;更有甚者,所有穆斯林出行时,都随身携带一个专指向麦加的磁针。13世纪,麦加曾先后被埃彩色次砖上的麦加城,城市的中央矗立着一及人、土耳其人占领。至1926个方形的克尔白圣寺。年归属纳季德国王伊本·沙特,1932年沙特王国建立后,成为该国宗教首都,并由穆圣的后裔管理。随着石油经济的迅猛发展,麦加圣地不仅保留了某些穆圣时代的旧城,也建起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繁华兴旺的景象。

漫步在圣城麦加,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圣洁。在圣城麦加每一个宗教圣迹的背后,都与许多动人的宗教故事和传说相关联。

在麦加城郊,有一个著名的山洞——希拉山洞。相传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在这里潜修冥想,并获得“启示”。希拉洞也名扬天下,成为许多朝圣者的必去之地。

在山峦环抱的塞拉特山的谷底——麦加城的中心,坐落着世界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即麦加大清真寺。著名的克尔白天房就座落在这里。克尔白天房周围划为禁地,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禁地内禁止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异端活动,因此又称“禁寺”。在穆罕默德传教时期,这里只是一块东西宽、南北窄的露天礼拜场,从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开始,就开始对这里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此后,历代统治者都在这里大兴土木,使其规模不断扩大。

公元897年和918年,阿巴斯王朝第十六任哈里发穆尔台迪德(892~902年在位)和第十八任哈里发穆格台迪尔(908~932年在位)相继扩建圣寺,使之达到29127平方米。此后奥斯曼的苏丹苏莱曼一世(1299~1326年在位)对圣寺进行了彻底翻修,并聘请土耳其著名设计大师锡南精心设计,著名画家阿卜杜拉·鲁图菲精雕细刻,使之成为建筑精品。1821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又对禁寺大部分建筑进行整修,添置了端庄华丽的大理石柱,使之更加气势轩昂。

尤其是在沙特王国建立后,禁寺的面貌更是发生了巨变。1958年,国王阿卜杜拉·阿齐兹下令对禁寺进行大规模扩建,保留了原有的克尔白天房、中心院落、环绕天房的道路、易卜拉欣立足处、渗渗泉、宣讲台等各建筑,建造了连接赛法和麦尔卧两座名山间长达405米的大理石奔走长廊。长廊分上下两层,上有六条架空走廊。扩建后,整个禁寺由1300余根大理石柱组成一个规模宏大、气势雄浑的建筑整体,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可供5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1988年,法赫德国王下令,对禁寺再次进行扩建,至此全寺总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米,另外又在禁寺二楼屋顶、禁寺周围的广场加铺了大理石,可使150万人同时礼拜,规模可见一斑。

全世界穆斯林终生神往的克尔白天房,就坐落在禁寺的正中央。据传,这座立方体形的房屋,是人祖阿丹(亚当)依据真主住所原形而建。在此房毁于洪水后,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司玛仪又重建了天房。时至今日人们还可以看到天房附近还有一处圣迹——易卜拉欣立足处。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建造天房时时常站在此石上,踏出了两个巨大的脚印。而今,在这块大石上修建了一个精致的阁子,四周围着方形的铜栅栏,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穆斯林的瞻仰。

传说中天使哲卜拉伊勒留下的一块玄石,后来被人镶嵌在克尔白天房高出地面1,5米的东南角墙上。630年,穆圣带领众人来天房朝觐,游转了天房,并亲吻了玄石。如今,这块直径30厘米的圣石周围已用银边包裹,被穆斯林视为“神圣之石”,巡礼天房和亲吻天石也成为朝觐者必须履行的礼仪。

经过几次重建,现在的天房南北长12米,东面宽10,1米,高15米。天房四角依所朝方向分别称为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黑石角。天房内铺着大理石地面,屋顶上挂着一盏盏金银吊灯,墙壁四周悬挂着一幅用手工精心绣成的《古兰经》,经文和清真言的绿色围幛。天房内东面的两扇门由纯金铸成,耗金286公斤。门高3,2米,宽2米,距地面2米。门上还有6,5米长、3,5米高的门幔,上面有金银丝绣成的《古兰经》经文。总体上来说,天房给人以一种金碧辉煌、庄严神圣的感觉。

整个天房从上到下被一块黑色纯丝幔罩所遮盖,并用钢环固定于底部。丝罩高14米,距上方三分之一处有一宽90公分的丝带。丝幔和丝带上绣着《古兰经》经文、清真言、颂词以及各种纹饰。丝带上的文字是用三一体书写绣成,端庄典雅,周围用阿拉伯风格的装饰花纹作点缀,工艺复杂,绣技高超。绣文采用堆绣工艺,比丝罩高出约两厘米,文字表面用纯金、银丝覆盖,显得刚劲挺拔,雄浑有力,真可称得上是一件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在穆斯林心目中,它是再神圣不过的圣物。

天房丝罩、门幔全部采用进口高级丝绸,共用丝450公斤,金银线120公斤。丝罩、门幔在每年举行朝觐时就更换一次,这个传统自伊斯兰创教以来,1300多年从未间断。

天房每年要洗刷两次,分别在伊历7月和12月,为此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洗刷天房的水会被精心收集起来,和洗刷工具一起分给贵宾们珍藏。因为,对于穆斯林来说,这些也都是圣洁的,难得一求。

禁寺内,距天房不远处还标着渗渗泉的位置,新修的渗渗泉就在禁寺内渗渗泉标记下方的地下室里。地下室呈扇面形,男右女左两个入口,扇形轴心处是水泵房,可以为朝觐者们提供冷却后的泉水。由于水量充足,教法权威们允许朝觐者用圣泉水沐浴。很多虔诚的穆斯林还把渗渗泉水带回故乡,与家人共享吉祥喜庆。

此外,距麦加东南25公里的阿拉法特山,据《古兰经》记载是人类始祖阿丹(亚当)和哈娃(夏娃)重逢的地方。麦加以东7公里的米纳城是朝觐者射石打鬼、宰牲献祭、纪念易卜拉欣的地方。朝觐者就在这两个地方完成他们朝觐的最后仪式。

先知之城——麦地那

在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希贾兹地区赛拉特山下,有一片开阔的平地,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在茫茫沙漠中,实在是非常少见的“绿洲”。然而,在公元622年前,这里还不过是一个绿洲小城——叶斯里布,被沃野、草场,还有遍地果实累累的椰枣林。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率领信徒来到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城,使这里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座小城也被重新命名为“麦地那·奈比”(意即“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开始了它新的历史征程。

麦地那是穆罕默德的传教中心,他一生中所经历的许多重大事件、重要决策、重要战事都发生在这里。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重病中与世长辞,他的陵寝被安置在先知寺中。因为与先知穆罕默德的关系密切,麦地那因而成为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成为全世界亿万穆斯林向往的地方,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来到麦地那拜谒、瞻仰圣寺、圣陵。

在先知穆罕默德时代和四大哈里发时期,麦地那一直是伊斯兰国家的首都。所以该城内外,存在许多伊斯兰文化遗址、圣迹,每处古迹都与伊斯兰的历史息息相关。瞻仰这些圣迹,就如同在读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诗。

库巴寺是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位于麦地那西南郊库巴村。当年穆罕默德在迁往麦地那的途中骑着白驼经过450公里的艰难跋涉,来到这块水草肥美、风景秀丽的地方。看着眼前繁茂的椰枣林、开遍鲜花的草丛、长势喜人的庄稼,穆罕默德顿时觉得心情舒畅,旅途中的疲劳也减轻了不少。大家就地休息了一会儿,穆罕默德建议在这儿建一座清真寺。于是,人们一起动手,用了四天时间,建起了这座有六个圆柱门廊的简朴的广场式清真寺。随后,先知率领众人在清真寺内虔诚地做了礼拜。由于这座清真寺是迁徙后穆圣所建的第一座清真寺,因而被全世界穆斯林视为伊斯兰文化的发祥之地,当地历代统治者也都对它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扩建。特别是沙特立国后,沙特的缔造者阿卜杜拉·阿齐兹下令对该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扩建工程。今天的库巴清真寺,融传统伊斯兰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风格于一体,华丽中带有威严,典雅里透着亲切。全寺有56个穹顶,4座高耸入云的宣礼塔,大理石寺壁上刻着《古兰经》全文。大寺占地13,5万平方米,可以容数万人同时礼拜。寺内的凹壁上镌刻着《圣训》中的语录“谁若在此礼拜,其功有如副朝”。由远望去,非常壮观。

在距离库巴古寺仅500米处,是另一座著名的清真寺——主麻清真寺,传说穆圣在一个星期五中午路过此处,刚好赶上做聚礼的时间,于是率众进行了第一次“主麻”聚礼,所以该寺享有“第一个主麻寺”的美誉。

在麦地那,最宏伟、最辉煌的建筑应该是先知清真寺,它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就长眠于此,其地位仅次于克尔白天房所在地——麦加禁寺。

据载,公元622年,穆圣亲自买下地皮,修建了这座清真寺。据传说,当时的清真寺只是一个十分简陋的露天空旷的大院,长52,5米,宽45米,地面用石头铺砌,土坯墙一人多高,一侧以椰枣树干为柱,上面用椰枣枝和泥土覆盖,另一侧敞露在外,无任何装饰物。

这里还是穆圣的住所,是他和信徒们一起进行礼拜的地方,也是他归真以后的安息地。他的两位弟子,后来成为穆斯林领袖的艾布·伯克尔哈里发和欧麦尔哈里发也埋葬于此。先知的爱女法蒂玛去世后,其陵墓也被迁回在圣陵的旁边。

公元8世纪,伍麦叶王朝哈里发对圣寺进行翻建,此后该寺几经火灾,又几度重建。到奥斯曼时期,这里已被建为雄伟辉煌、富丽堂皇的大寺,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五座尖塔,其中两座高达70米,地基就有17米深。沙特阿拉伯建国后,几任国王都非常乐衷于对先知寺进行扩建的事业,20世纪80年代,法赫德国王又对它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建,使其面积增加到9万多平米,如加上地下室和平台的面积,达16万平米,可容纳25,5万人同时礼拜。现在的圣寺有10个宣礼塔,新塔高达90米。放眼望去,尖塔林立,巍峨壮观,成为镶嵌在麦地那中央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走进寺内,四壁的装饰、殿顶的水晶灯饰更加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令人肃然起敬。圣寺的东北角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灵寝,其北为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以及圣女法蒂玛之墓,他们生前追随穆圣,去世后仍葬在穆圣的周围。现在,圣寺和圣陵已连成一个整体,瞻仰圣陵,凭吊先知,已成为朝觐礼仪的又一部分。人们在这里虔心礼拜、祈祷,缅怀他们心目中先知的丰功伟绩。

在圣寺的西南部有一座古朴的清真寺——加马马清真寺。传说,先知曾在此举行过第一次会礼,晚年经常率众在此举行会礼。自此,这里也成为许多穆斯林凭吊先知的重要场所。

伍侯德山也是麦地那的著名古迹,它位于城市的北部。625年,穆圣曾率军队与三百余人组成的麦加军队展开激战并取得了胜利。穆圣对伍侯德山充满深情,他说:“伍侯德山是一座它爱我们、我们也爱它的山。”从此它变成了穆斯林的“吉祥山”。1960年,沙特政府在此创办了著名的麦地那伊斯兰大学。

在麦地那市内,还有一座著名的清真寺——法塔赫清真寺。它最初是为了纪念627年先知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取得的“壕沟战役”大捷而建的。经过重建,法塔赫清真寺保留了小巧玲珑、形态独异的原始风貌,成为珍贵的久负盛名的伊斯兰古迹。对穆斯林来说,拜谒法塔赫寺同样具有特殊意义。

在麦地那西北部一座叫瓦伯拉的小山上,还有一座清真寺闻名遐迩,它就是“双向清真寺”,它是世界上惟一有两个凹壁的清真寺。内设独特的两个指示朝拜方向的凹壁,一个指向麦加,另一个指向耶路撒冷。622年,穆圣从麦加迁到麦地那后,就着手修建了这座清真寺。当时穆斯林朝向耶路撒冷礼拜,后来穆圣在这里向众教徒宣布,将礼拜朝向改向麦加克尔白天房,于是此寺就变成了双向清真寺。在以后的日子里,历代统治者也对其进行了大小规模的修缮。

随着沙特王国的建立,石油财富的广泛开采和应用,沙特经济飞速发展,迎来了这个古老民族的黄金时代,圣城麦地那的面貌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的古城麦地那,中心是雄伟辉煌的先知圣寺,周围是高楼林立、造型美观的城市、社区,使这个城市古典与现代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划时代的经典——《古兰经》

“安拉至大”是伊斯兰教的最高文化价值观,而《古兰经》是整个穆斯林生活环绕转动的枢轴。《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也是穆斯林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和一切言行的准则,至今全世界穆斯林仍以它为指导宗教生活及社会道德的准则。它对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和穆斯林的宗教生活起着决定作用。它的本义是“诵读”、“朗读”、“讲道”,是先知穆罕默德在610年至632年的传教过程中,根据临时发生的事件和社会需要,陆续接受的启示,穆斯林把《古兰经》看成是真主的语言和真主通过天使迦伯利口授给穆罕默德的启示。《古兰经》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也与伊斯兰教的发展密切相关。先知穆罕默德本人不会写字,他每奉到启示,总会立刻口授给面前的圣门弟子,不会写字的就铭记在心,会写字的就将其记录在石板、骨片、兽皮或棕榈叶上,众弟子以学习《古兰经》为最重要功课,有些人甚至能够背诵全部《古兰经》。先知在世时,《古兰经》并未成册。先知去世后,由于部落发生暴乱,有好几位能背诵《古兰经》经文的人在战场阵亡。欧麦尔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向当时任哈里发的艾布·伯克尔提出整理《古兰经》的建议,曾任先知文书的宰德·伊本·萨比特接受了收集、编整和重抄经文的任务,艾布·伯克尔聘请武百耶、阿里、奥斯曼协助宰德完成《古兰经》的整理。

他们以背记的资料和记录的资料互相校对,整理成书,交由艾布·伯克尔保管。但因没有统一的标点符号,又发生了读法的不同和解释的不一致的难题。为了使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不至于使分歧扩大,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命令宰德在麦加古莱什人的帮助下,以古莱什方言为准统一定稿,抄写7部《古兰经》,分存麦地那、麦加、巴林、也门、库法、巴士拉和大马士革,其他抄本一概焚毁。这种抄本被称为“奥斯曼定本”,是后来通《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圣典行全世界的《古兰经》的惟一定本,得到全世界穆斯林的普遍承认。这是奥斯曼对伊斯兰教做出的最大贡献。《古兰经》经文的统一工作是在穆罕默德逝世后的第19年完成的。到公元10世纪,又经7位伊斯兰学者的共同努力,给每个字母都标明了读音符号,最后确定了正式的经文读法。《古兰经》共分为30卷,共计114章,6236节。其中,在麦加期间的启示为84章,迁移到麦地那后的启示为29章。而共计7节的第107章,前3节是麦加的,后4节是麦地那的。各章的次序不是按颁降时间的先后和内容的情况定的,而是依据篇幅的长短,大体以递减的原则编排的,将比较长的放在前面,比较短的放在后面。《古兰教》第1页到第2页《古兰经》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其中特别强调安拉独一、顺从、忍耐、行善、施舍和宿命;为阿拉伯半岛社会制定的政治理念和伦理规范;为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确定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与多神教徒和犹太教徒进行论辩的记述;为宣传伊斯兰教而引述的一些古代先知的故事传说等。不难发现,《古兰经》的内容,有不少地方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相接近,甚至相同。但《古兰经》比起其他宗教经典,世俗性强,神秘性少,而且它的语言生动,词汇丰富,文学色彩浓郁。《古兰经》有时被称作“克塔布”,意思是“书”。它的确是一部书,是最早的一部阿拉伯文书,因为在它之前,阿拉伯人尚没有书。有了它,阿拉伯语才成为一种有力量的语言,它是阿拉伯语的典范,是一切阿拉伯文书籍中被人们读得最多最广泛的。它既是穆斯林们每日5次礼拜必读的书,也是一部教科书,还是最早的最规范的阿拉伯语读本。它使阿拉伯民族的语言达成统一,它使阿拉伯文字成为大众化的文字。同时,《古兰经》在阿拉伯文学史上,也有极更要的地位,对《古兰经》的研究还产生了语法学和修辞学。

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穆斯林遍布世界各地,所以,《古兰经》也在后来被先后翻译成包括汉语在内的40多种语言。但是,世界上除土耳其语正式译本外,没有其他外国语的审定本,而且至今全世界穆斯林在做礼拜时必须诵读阿拉伯语的《古兰经》,不得用翻译语言。因为在穆斯林看来,阿拉伯语的《古兰经》在表现手法上已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它的庄严性,它的伟大气势和它那动听的韵脚、节奏和修辞,是任何语言的翻译本都无法比拟。

穆斯林的行为准则——《圣训》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和阿拉伯社会的发展,《古兰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及统治阶级的需要。于是,《圣训》就孕育而生了。《圣训》是有关先知穆罕默德言行的记录,文辞简练,含义深刻,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是《古兰经》的必要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