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20:56:37

点击下载

作者:任勇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大夏书系)

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大夏书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 (大夏书系)作者:任勇排版:KingStar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4-01ISBN:9787567519039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想说的几句话

1.写这样一本书,是受《成功人士不说,却默默在做的30件事》一书的启发,该书说:“成功的人,只比你多做了一点点。”其实,优秀教师也一样,他们的成功或许也只是缘于比别人“多做了一点点”。

2.的确,优秀教师在成长、成才、成功的过程中有许多做法,诸如师德师爱等,已为大家所熟知,但还有一些他们不说却也在悄悄做的事。这些不说的事,往往是促使其成为优秀的真谛。

3.应该说,这些事在表彰会上不好说,在公开场合没有说,所以我试图把这些事写出来。你看,“适度‘小恩小惠’”“争取单位支持”,还有“幽他一默”“适度张扬个性”等,在台面上真不好说。

4.虽说是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事”,其实有些事也未必都是悄悄在做,不少老师也在“公开地做”,只是优秀教师做得更精致些。我把这些事写出来,是想引起老师们的加倍重视。

5.有些事相对大些,如“激活课堂”“超越自我”等;有些事相对小些,如“教学生整理书包”“提前几分钟进教室”等;有些事,一写下去感到有内容;有些事,一看标题就能明了。所以书中的文章篇幅长短不一。

6.本书把我自己所做的一些事写进去了,我算优秀吗?不好意思,请读者看看我的简介,容我“优秀”一回吧。既然写了我所做的事,多少会与我所教的数学学科沾边,读者不妨类比到其他学科。

7.本书虽然是按照一定的体系来写的,但读者完全可以“跳”着读,也完全可以“挑”着读。这不是一本逻辑性极其严密的书,所说的事是略有交叉的,其中的内容可能会有小部分重复。

8.读者在读完此书后,完全可以“头脑风暴”一番,探寻一下还有哪些事是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比如“用新眼光看学生”“给学生机会”“不计学生之过”“多做少说”,等等。多探一事,多获一得。

9.“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看完此书,立即行动,选优秀教师所做的一两件事去做,你就能“优于过去的自己”,最终会和他们一样优秀。任勇2015年3月1每天备课多一点

备课不能仅仅备自己认为上课需要讲的内容,而应该根据所授知识,既备知识的由来,又备知识的延伸,既备不同类型的问题,又备同一类问题的不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难度,使教学左右逢源,提高教学效果。

备课要博采众长。教新课,教师的知识一定要比这一课多几倍,只有这样,才能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教师的知识与这一课一样多,或者少于这课书,就不能左右逢源、畅所欲言了。因此,教师备课应当像蜜蜂那样,广采百花,然后酿蜜;应当像大海那样,汇纳众流,成其渊博。

讲课要酌取精要。准备了这么多内容,不能一下子都塞给学生,应当披沙拣金,备多用寡,力求把握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克服弱点,攻其一点,最后让学生获得真知。

为了“备多”,就要书多、杂志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向书本、杂志学习。当然,现在人们常说,一桶水不够了,教师要有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河。不管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充实知识,更新知识。一个教师,没有一定数量的教育、科学、文化书籍和杂志储备是不可思议的。就我来说,二十几年来,东买西购,已有一万余册数学、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并订阅了所有能订到的中学数学杂志和许多教育杂志。我在书海中获取知识与启智,在书海中探索与创新。

为了备好课,我的办公桌特别大。桌前是一排书架,椅子后面又是一排书架,另外还有一房间的书架。以备“数学归纳法”为例,谈谈我的“备多”。我先是将与数学归纳法有关的参考书放在桌上,有理论类的、拓展类的、应用类的、趣味类的,还有教参类的、教案类的,等等。然后从平时记录的杂志分类目录中,找出从1980年至今在数学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数学归纳法教学的文章,放在我亲自设计的两个小推车上,这样我就可以泡上一杯绿茶,在“数学归纳法”的包围之下美美地开始备课了。

我从趣味类的书中找到了开讲的趣题,从理论类的书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归纳法原理,从拓展类的书中把握了数学归纳法研究性学习的方向,从应用类的书中体悟到所教知识的应用。我不出家门,就能从选出的杂志中读到北大附中张思明老师的教案,读到陕西师大罗增儒老师的教学设计,读到许多教坛前辈的经验之谈,读到许多教坛新秀的创新、构思。我的课,就是站在这些“高人”的肩上备出来的。

备着备着,我发现老师们虽“同备一节课”,但大家都在预设,都在如何创新、怎样激活上动足脑筋,“各显神通”。“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所见不尽相同”。于是,我研究了不同教师教《数学归纳法》的风格,“数学归纳法教学风格研究”的课题就由此形成了。

有时,我想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我就会抽空整理成一篇《数学归纳法教学的一次新探索》的文章。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往往可以在备课中形成选题,在备课中研究,在备课中出成果。2终身备好每节课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中,谈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堂课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

历史教师成功的秘诀是:“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就需要终身备课。

终身备课,是最高层次的备课。今天看到一个题目,也许就是明年某节课的精彩例子;今天读到一个生动的故事,也许就是后年某节课巧妙的导言;今天对某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也许就是未来某节授课内容的延伸……所有这些,我们都应当及时地记录在相应的备课本里或电脑文件夹里,以备来日之需。

不是今天在备明天的课,而是终身在备“明天”的课。

请看分形几何的教学片段:

什么是分形几何?通俗一点说就是研究无限复杂但具有一定意义的自相似图形和结构的几何学。什么是自相似呢?例如,一棵参天大树与它自身的树枝及树枝上的枝杈,在形状上没什么大的区别,大树与树枝的这种关系在几何形状上称为自相似关系。我们再拿来一片树叶,仔细观察一下叶脉,它们同样具备这种性质。动物也不例外,一头牛身体中的每个细胞中的基因都记录着这头牛的全部生长信息。还有高山的表面,您无论怎样放大其局部,它都如此粗糙不平,等等。这些例子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分形几何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

下面是几个分形几何的图案(如图1—6所示):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作为数学教师,你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展望分形的发展?

你若书读得不多,建议你用一则通俗的“童谣”来“展望”:“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

你若博览群书,且善于联系,建议你引用公元前九世纪《荷马史诗》中的一段来展望分形的发展:“她出生时十分弱小,但每个时辰都在长大。她在大地上蔓延,震撼着周围的世界。”

你看,你平时读书,也是在备课啊,在备未来的课。3活用教材

教学中,要有教材,要信教材,但不唯教材,而是活用教材。首先,要重视教材对教学的指引功能,毕竟教材是由专家学者编写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稳定性和通用性的教材必须与时效性和个性化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整体效应;再次,要树立大教材观,整合一切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供教师和学生阅读的重要材料。要备好课,必须与教材进行对话,备好教材。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以及相关的教辅材料,如教参、教学挂图、教学仪器设备、学生练习册、练习簿之类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无论这些教材是由怎样的权威机构提供,教师对待教材较为科学的态度都应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要依据自身的实践和研究,探究学科课程与教材的功能,以创造性使用为前提,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实现教材功能的最优化。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凭借,在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它仍旧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料。

教师研习教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握教材。把握了教材的特色,教师才能与教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准确理解编写者的意图,进入教材的内在天地。在把握教材特色的同时,教师还应了解整套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把握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确切了解整套教材在各个年级教学内容上的分布情况,统观全局,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在单元(或章节)与单元(或章节)之间瞻前顾后,从单元序列中看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把握教材编排的纵向联系;在单元(或章节)内部左顾右盼,把握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有哪些差别。因此,教师在备教材时,应把握课程框架结构,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制订好单元教学计划。一方面,对教材要有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更要从微观着手,脚踏实地,力求实效。

二是吃透教材。首先,要把教材看作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把教材看成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要与作者形成对话,感悟文本的内在意韵。教材的背后是作者,是编者,是“人”,我们要尝试着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编者对话,努力把握他们的思路与编写意图。

三是激活教材。教师在备课时应在对教材合理挖掘的过程中寻找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创造性地将死教材变成活的知识。可以同时引用其他同样题材的教材,触类旁通,使学科与学科之间形成一个“互联网”。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当教材进入教学过程前,它只是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可操作化、活动化,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改组教材。教材不仅是学习的资源,同时也是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工具。如果长期从第一篇、第一段开始,依次教学,按部就班,那么在失去时效性的同时更失去了针对性。“不变”容易导致“僵化”,教师必须保持自己处理教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才会迸发生机。

五是拓展教材。在当今社会中,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可以获得的唯一学习资源。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达到“不教”的效果呢?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研究教材中可拓展的地方,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范畴由教材向外延伸。“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教材是成套化的系列,绝不仅仅限于教科书。”我们要发挥“教科书作为教材群之母港”的作用,以教科书为依据进一步开发教材资源。在新课程指引下的备教材,可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从教材所呈现的知识、能力、情意等系统引发出去,向其他学科、其他空间开放和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突破传统教学的有限空间。

六是备好重点。备课时,一定要弄清教材重点和教学重点。

备好教材重点,就能突出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就能使教学系统、科学;备好教学重点,就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渗透学法,就能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地、自然地融入常态的教学之中。

重点内容重点备。对重点内容,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重点去研究,要剖析重点内容的来龙去脉,将重点问题熟记于心。

重点内容反复备。重点内容往往不是一次备课就能完全搞清的,要立足于反复备,在反复备的过程中加深体验,进一步吃透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联系备。重点内容往往与其他相关知识有联系,备重点内容就是要挖掘这种联系,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审视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渗透备。重点内容最初出现在某个章节里,但在其他章节往往也会有进一步的应用,备课时就要注意渗透这种应用。

重点内容集体备。集体备课出智慧,把重点内容交给集体来备,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就能对重点内容的教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重点内容创新备。重点内容往往研究的人比较多,也就容易形成教学的思维定势,备课时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提升。

七是备好难点。探讨疑难问题,寻找突破难点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时,要善于从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来分析教材,确定难点,并根据难点的类型,设计行之有效的突破难点的方法。只要对所教学的内容多分析,就可以把握好难点。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难点是突破难点的前提。教学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突破难点,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难点之所在,有针对性地去加以解决。

难点如何突破?

第一,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如果教师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联结新旧知识的纽带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来实现难点的突破。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由某一个旧知识发展而来,教学中则要突出“演变点”,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教学中则可通过突出“连接点”突破难点;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教学时则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难点。

第二,依据教材内容的难点选择板书内容,并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难点的辐射源,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能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

第三,强化感知,突破难点。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抽象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形象、鲜明、直观的教学手段,强化感知,突破难点。教师可通过教具、学具的应用,以实际事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从感知经表象上升到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以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突破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为学生是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难点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不一定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难点的教学上。

最后,让我们看一个“活用教材”的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列表”解法。

初为人师的我,在教初一数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完用代入和加减两种消元法解题,并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之后,突发奇想:能否将行列式思想引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但我总觉得将“行列式”三字讲给初一学生听,他们不一定听得懂,就对“行列式进行了改进”。

我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写成下列形式(注意与一般形式略有不同):1221

无论用代入消元法还是加减消元法,当ab-ab≠0时,都可得到:

为了利用求解公式(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我告诉学生不必死记硬背求解公式,只要将二元一次方程组(1)的未知数系数及常数项列出,并按箭头所示方向进行乘法运算,且斜向上相乘时取积的相反数,再将交叉项合并,依次为公分母、x分子、y分子,就能很快获得答案。

例:解方程组

解:原方程组可化为

我用几分钟时间将此法教给学生,学生也学得很快,一下就掌握了,此后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他们就能很快地获得答案了。4重视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中学教研组的一项常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一个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备课组,其备课活动不流于形式,不敷衍了事,不搞“花架子”,全体组员积极配合,在充分进行自主研修的基础上,再充分进行集体“合作、探究、创新”,让各自的预设在经验分享中达成新的预设,各自的“生成”在信息传播中启迪智慧。这种“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同研一节课”的方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可行。

优秀教师是十分重视集体备课的。因为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集思广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学前的集体备课,一般由备课组长先要求大家充分考虑这一学年,特别是这一学期,该学科教学的全程安排及各阶段的要求,集体备课时先由组长发言,然后大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或修改或补充;另一种是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一般由一名教师经精心准备后作中心发言,内容必须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他老师再给予完善,最后由组长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确定下一周的教学工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备课组长也好,中心发言者也好,虽然苦思冥想、精心准备了,但也会有考虑不周、局部不细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出现知识性偏差。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知识的交融、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既可完善专业知识,又可优化教育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并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使每个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在同一年级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直抒己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每位参与者都可以直抒己见,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练习的要求等问题的看法,让大家评议。一个人的观点如果能够得到多数参与者的认同,就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备课组的“集体行动”。如果得不到大多数参与者的认同,这里的原因则比较多,可能是你的观点太理想化了,你班可以这样做,其他班未必能做好;也可能是过于传统了,创新不足。对他人提出的意见,要认真进行分析,确实有道理的就应该接受;如果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可行的,也可以在大的方向上按备课组的要求进行的同时,将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班上进行试验。

事实上,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能够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后反思之“教”,是可以有差异的。好的集体备课,是鼓励“和而不同”的。和而不同,让教育变得有个性有诗意;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中达成和谐。

·思辨明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审问之”也好,“慎思之”也好,“明辨之”也好,都要求我们“思辨”。

对于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观念、技能,教师都必须认真地、刻苦地学习,并尽快掌握。同时,更要注重活学活用,对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技能既大胆地吸收、借鉴,又灵活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有选择、有批判、有针对性地加以应用,决不能照搬照抄,生搬硬套。

集体备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思辨”的过程。课程改革轰轰烈烈,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技能不断出现,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各类培训,使大家在宏观上有了一定的理解;教研组的进一步学习,使大家在中观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课改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把课改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中,集体备课就与之“零距离”地对接了。比如,对于如何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新观念,经过学习、思辨,大家统一了认识,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合作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往教师的学习,多为自主的。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的学习以“合作、自主、探究”方式进行,其实教师的学习也应有合作。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学习,共同构建教师合作文化。集体备课为合作学习创设了平台。

教师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在学校中构建起学习型组织,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分享式讨论和反思对话。“同备一节课”,看谁备得有新意,看谁备得有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头脑风暴”;“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同研一节课”,大家分享经验,反思不足。老教师的科学预设、合理生成,值得年轻师学习;年轻老师的激发情感、活用媒体也值得老教师借鉴。教师如果都有了积极合作的态度、彼此信任的诚意和开放的学习心态,那么大家就能在学习中共同成长。

我们说为师要向同行学习,只有尊重同行教师,才能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向同行学习实际上就是团队合作学习,这种充分发掘和利用团队中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资源的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师长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个备课组,学校在安排工作时,往往会考虑年龄、资历、经验、性别等因素。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特级教师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中年教师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善用媒体,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前面已经论述,但我以为集体备课对年轻教师更为有利。

只要年轻教师虚心请教,师长们还会就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年轻教师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要求,诸如“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备课的基本策略有:开放性备课策略,预设性备课策略,结构性备课策略,反思性备课策略”;等等。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听师一席话,胜教几年书。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体备课是年轻教师成长的“摇篮”。

团队和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TCL集团的企业精神是“敬业、团队、创新”,这些可以说是一个企业成功的“三要素”。学校发展同样需要这“三要素”。有了这“三要素”,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在紧张、高效、和谐、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就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备课组就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团队,而集体备课就为这个团队实现共同愿景创设了沟通、合作、交流、研讨的平台,集体备课的氛围和效果,就是这个团队和谐的“晴雨表”。

当今时代,竞争已不限于商界,只要有群体协作的地方,都存在着个体间的竞争,教育也不例外。今后,教师面对的可能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回避竞争不是明智之举,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教师要以拼搏、进取、贡献为荣,以落后、平庸、无能为耻。作为备课组,首先要在竞争中提升整体水平,其次才是教师个人之间的竞争。但竞争应该公平的、规范的、高尚的,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教师要讲合作,集体备课就是合作。实践证明,有效的集体备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确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并能推动教师团队和谐发展,整体进步。高尚竞争、追求卓越使备课组充满活力,团结合作、协同行教使备课组充满和谐温馨。优秀备课组的老师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走向“多赢”。5提前几分钟进教室

经常出差的人,一般都会有提前一定的时间去候车、候船、候机的习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担心因耽误几分钟而误了行程。同样,优秀的教师,也多具有这种“等候”的意识和行为。

多数教师随着铃声进教室已成习惯,殊不知,这种“习惯”对课堂教学多少是有些影响的。若此时,教师心情不好,没有时间调适,既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若此时,教师心情是紧张的,或是要上的课还没理顺,或是课间杂事尚未理清,或是从校外急匆匆赶回,教师进入课堂之后就会产生心慌意乱之感,教学程序就可能发生错乱,容易造成课堂失控或教学失误。就算心态平稳地进教室,学生的表现也有可能打破教师平稳的心态。比如,课间由于某个事件弄得班级沸沸扬扬,学生就会带着情绪上课,影响教学效果。又如,学生课间多数伏在桌上休息,昏昏欲睡,到了上课时兴奋不起来,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建议老师们提前几分钟进教室,若课间休息是十分钟的话,教师可以提前三四分钟进教室。为什么呢?我的研究是学生休息到十分钟的黄金分割点(约6分11秒)时,教师进入班级最为合适。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教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做什么?

一是进行教学设备检查。教学设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常有教师因教学设备准备不足或设备故障没发现而带来不必要的尴尬。教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就可以检查一下设备情况,这样可以减少上课时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是调整教师的教学心态。教师的心情,并不是每天都充满激情、充满阳光的,教师的不良心态,既会影响教师自身水平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可以利用这几分钟自我调控情绪,力争以饱满的精神、阳光的心态投入教学。

三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问一问、聊一聊,了解一下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对新授课的预习情况,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准备、资料准备、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等情况,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定教,适度调整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四是稳定学生情绪。课间十分钟,班级里会有各种情况发生,有时是某项游戏活动的活跃场面,有时可能是上节课某个话题争论的延续,有时可能是学生从实验室、音乐教室、运动场归来。教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可以友善地提醒学生调整状态,做好迎接新课的课前准备工作。

五是沟通师生感情。教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和学生进行“非正式沟通”,这种沟通可以让学生亲近老师。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会更加信赖老师。老师和学生这种平等对话能够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一来,“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产生。

六是处理偶发事件。在课间时可能会有偶发事件,如学生打架、吵架、进行出格的游戏、突然身体不适,或教室门窗损坏、电器故障、极端天气等。教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学生活动、教室情况就处在教师的视野之中,教师就可以及时妥善处置。实践表明,教师提前进教室,课间偶发事件基本为零。

七是个别指导学生。个别学生的一些特殊情况,如作业问题、知识缺陷、学习习惯、家庭变故、身体康复、心理障碍等,如果不涉及隐私,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前一点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这种指导往往能使许多在课堂上不易处理的问题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

八是私下激励学生。我们常说,“公开表扬,私下批评”,但有些特殊情况不宜公开表扬,如某学生带病坚持学习(学生的病不想让其他同学知道);某学生克服父母离异对学习产生的困难,调整好学习心态;某学生作业中的“偶一闪光”(对其他同学而言不算什么),等等,教师就可以利用提前进教室之机,私下激励学生。

玛兰德在《教室里的雕塑家》中曾这样描述教师的“候课”:“在上课铃响之前,教师便出现在教室门口,亲切地看着学生鱼贯而入,就像将军在他的阵地上检阅士兵。”

老师们,从下节课开始,提前几分钟微笑着走进教室,相信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此“对偶”的,迟几分钟离开教室,也许同样会有“异曲同工”之效。没准学生还有什么问题要和你探讨呢!6不带着情绪去教室

人有七情六欲,教师也不例外。《中国教育报》曾登一文,认为教师有七种表情:疲惫,快乐,气愤,委屈,高兴,疑惑,魔幻。

前六条都好理解,这里需对“魔幻”做一说明。通常在一天的工作中,教师的表情很魔幻——上课时和蔼,批评学生时痛心疾首,见了领导笑容可掬。听说上面来检查,马上告诫学生注意事项,检查完了,又大陈“诚信”二字的重要性。一边大数应试痼疾,又一边告诉学生“天道酬勤”,就要加班加点。

就“魔幻”而言,我觉得既有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问题,也有教师面对教育世情的无奈之举。

老师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面对学生时最多的表情是什么,也许这能代表工作时的基本心态。

从道理上说,教师要以愉悦的心情、微笑的面容、饱满的热情走进教室,面对学生,爱满教室。

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教师要教书育人,要业务进修,要研究课题,非常之忙。在教育的某些方面被异化的今天,由于学校之间的竞争、班级之间的竞争,教师身上担负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任,教师身心上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如今,家长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还有,夫妻不睦、子女生病、经济拮据、家庭琐事、亲人重病、同事不和、邻里纠纷、身体不适、事业不顺等都会引起教师心境的变化。在这些情况下,有些教师就会不由自主地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如对学生的提问不予理睬,神情严肃,甚至莫名其妙地发火等;又如整节课无精打采,错漏频出,拖沓无序,“草草收兵”;再如有的教师一上课就对学生“直言”:“我今天情绪不好,告诉你们,都给我好好听课,别给我找事,谁给我找事,我就和谁急!”

学生不是教师的出气筒!教师如果将情绪带进教室,就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甚至败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教师理想的做法,应是“喜怒哀乐,深藏不露”。不是说一点都不能“露”,但绝不能多“露”。因为这是课堂,这是神圣的教书育人的场所。

教师如何做到“不带着情绪去教室”呢?

第一,适当分解。可以将一些可能会影响情绪的事,适当分给家人、亲人、朋友去处理,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助,不要全部“一人扛着”。

第二,团队帮助。有些事可以争取得到学校、年级、教研组的帮助,有些可以说出来的事就说出来,让大家帮着想办法。

第三,适度宣泄。心情不好怎么办?专家说:“心情不好洗个澡,心情不好大声叫,心情不好草地滚,心情不好找人唠。”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

第四,心理训练。就是训练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遇事先忍三分钟,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的思维去思考和看待问题,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自然就不会把喜怒挂在脸上了。

第五,请假一天。如果有一天,你觉得心情太坏,几乎没法上课,那就干脆请假一天,调整心情。如今的教育环境,对这种情况总体上是理解和包容的。一天不够,可以再续。7记住学生的姓名

记不住学生的名字,我们可以说出许多理由。但一接班就迅速记住学生的名字,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路上相遇时,教师能微笑着叫出学生的名字,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如果教师在记住学生名字的同时,还记住了学生的一些爱好和特长,择机赞许一下,那么教师的亲和力就会倍增,学生将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这种情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必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课堂上,教师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同时投以信任的目光,学生会感到惊喜、兴奋,感到教师了解自己、重视自己、关心自己,这样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来说,这是“课堂上的一道美丽风景”。

路上遇到学生,尤其是学生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教师也能亲切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并适度夸奖学生的特长或某个闪光点。这样,学生及其家人都会对教师产生好感。不要小看家庭对教师的这种好感,这对学生的学习绝对能产生积极影响。路遇叫出学生的名字,也许胜过一次家访。

在活动中记住学生的名字,就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我很爱打篮球,到龙岩一中,初为人师的我,经常提前帮学生占篮球场,心里盘算着下课后如何分组比赛,如何利用打球的机会,很自然地教育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看,永忠球打得这么好,学习也能这么认真就好了!”“据我研究,会打篮球的,都是聪明的,都是能学得好的,打篮球是打智慧啊!”这一招还真灵,我班的篮球爱好者,个个数学学得好。一些学生这样说:“学不好数学,对不起任老师!”

反之,一些教师老记不住学生的名字,上课请学生回答问题,总是喊学号:“这个问题请第16号同学回答”,把具有灵性的生命变成了数字符号。还有些教师,要么总把学生名字“张冠李戴”数次后才能叫对,要么总把学生的名字念错N次后才纠正过来。念错学生名字,学生会觉得这位教师没文化。记得有位叫“张芃”的学生,好几位老师第一次对着座位表叫他时都叫“张凡”,失落的张芃课后自我解嘲道:“我爸怎么给我起了个这名,没有文化真可怕!”“没有文化真可怕”在这里是句“双关语”,你以为学生是说他爸“没文化”?不!学生是说叫错他名字的教师“没文化”!一个没文化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怎样的形象?

有些教师,虽然工作认真负责,但总记不住学生的姓名。记不住学生的姓名,学生会认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没有位置,自尊心自然受到挫伤,于是内心便存留一份消极、一份懈怠、一份对立。一旦师生间有了这种隔阂,学生在课堂上就有可能不配合,就有可能被动,有可能应付学习,甚至有可能因偶发事件引起师生之间的误解和成见。

可以想象,在“恨屋及乌”的状态下,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科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在诸多方面做出努力,如学识魅力、人格魅力、教学魅力、形象魅力、语言魅力、沟通魅力等。《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准则》中的第1条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记住学生的姓名。

人们常说,被人记住是一种幸福。

也有人这样说:“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口中说出来。”

让我们的学生感到幸福,多好!让我们的学生听到美妙的声音,多好!

记住学生的名字,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用心,就能记住。

一个能记住学生名字的老师,学生也一定会永远记住他。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教师不妨在大脑里想一想,数一数,看看自己到底能够记住多少位学生的姓名、相貌、特长、爱好……8尊重每一个学生

日本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中,有这样两条:

一是优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优秀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会尊重和赏识学生,只有教师看到学生身上不同于他人的闪亮个性时,才会真正懂得教学。

二是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人,生而平等,学生也应得到公平的教育。公平是教育的起点,一个教师若做不到教育的公平,就不能称作优秀教师。

前一条说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后一条说的是“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能否真正关注学生,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我们说教师要目中有“人”,这个“人”是不同的人,是所有的人。换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目中有不同的人”“目中有每一个人”。

教师既要关注差异,又要面向全体。要同时做到这两条,也许“分层教学”是个好办法。实施分层教学,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在教学中,既要关注会的学生,又要关注不会的,还要关注特殊的,以求最大限度地达到关注“每一个”,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具体地说,可以分层次备课,分层次设计课堂提问,分层次布置作业练习等。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态度;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使用不同的教法;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针对学生不同的进步,给予不同的表扬。划一模式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

差异教学的本质就是“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在最大程度上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去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采取更好的教育措施,让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走向成功。

作为教师,教“好学生”,相对容易些,而要教好学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教“好学生”是对“优材”施教,教好学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差异教学了。

教好优秀学生容易,教好特殊学生难。惟其难,才显得更加珍贵。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教师要走进每个学生不同的“世界”,对他们加以指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肯定,予以激励和引领。

教师眼中要有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其基础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加拿大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里,就明确点出教师给予学生尊重的重要性:教师给予学生尊重,方能赢得学生尊重。优秀教师懂得如何尊重学生,并将这种尊重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

师者,要修炼一双慧眼,目中有人,有不同的人,有所有人;师者,更要修炼教学艺术,让所有的人快乐成长,让不同的人“各造其极”。9教学生整理书包

要上好一节课,学生应该做哪些准备呢?一般说应有两个方面的准备:精神的和物质的。书包整理讲的是物质准备,包括教科书、练习本、笔记本、优盘及其他有关的学习用具。

优秀教师,往往会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告诉学生:学习,从整理书包开始。

按照习惯,上课前要把相关学习用具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备用。为了保证不缺一样,应该在头天晚上或当天早上把自己的书包整理一下,对照课程表逐一检查,并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要求,落实上课时所需要的每一样东西,若无则补,若缺则添。万万不能到上课时乱翻乱找东西,或者因缺带了某样物件而直接影响上课的成效。

不少学生到了学校后,能按课程表的顺序,在课桌里把准备的东西依次排列好,一丝不乱,很有条理。要做到这一点,需在家里书桌前贴上课程表或在铅笔盒里放上课程表。整理书包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自己整理,不要让父母或旁人代替。特别是住校生,不要认为东西都在学校而忽视整理书包,或认为我没有书包,东西都在课桌里就可以不整理,仍然应该像走读生一样,对照课程表,亲自整理一下上课时的一切用具。二是要清理书包,不要让无关的东西把书包塞得满满的,更不要在书包里放玩具或吃的东西;若带有液体的东西要单放,以免弄翻后污染书包。三要多备一两本课外书,以备万一有某些课临时改为自习时有可读之书。

学会整理书包,这是一种好习惯、好方法,应当提倡推广。说到习惯,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记者采访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在幼儿园。”记者十分惊讶:“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呢?”学者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学者的话告诉我们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必须从小培养,培养好习惯“一本万利”。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他还说:“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习惯是人在长期训练和事件中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习惯,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在人类机体活动中,没有任何东西比节奏性更有力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80%左右的时间是按自己的习惯行事的,而一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书育人,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可从整理书包开始。10每堂一赞

不知从何时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备课快结束前,还要“备一事”,就是“明天表扬谁?”

可以表扬最近进步的学生,可以表扬作业工整的学生,可以表扬给出新颖解题方法的学生,可以表扬自觉预习课文的学生,可以表扬研究型学习做得扎实的学生。表扬学生,就是赞美学生。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因为你的赞美,也许正是某个学生成才的起点。

家庭教育的理念中,就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条。“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恰恰反映了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规律。父母言行要多一些正强化,少一些负强化。“行”这个字为什么这么灵?因为它满足了孩子生命中无形的最大需求——赏识。对于孩子,其实无好无坏,全在心态,就看怎么去引导。所以,赏识孩子要找出孩子可以发展的一面,鼓励孩子说:“你行!”

家庭教育的理念,用在教学上,道理是一样的。

曾读一书,书名就叫《一切从赞美开始》。书中说“赞美”有四种定义:其一,赞美是通过语言使别人的某种态度、思想及行为表现得更为强烈而采取的定向的激励方式;其二,赞美是一种精神嘉奖;其三,赞美是一种润滑剂或万能胶;其四,赞美是相互的抬高,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赞美激励是鼓舞学生士气的有效手段,教师岂可不用?

教师赞美学生,可以赋予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教师要学会用好话迎合学生,不要放过赞美的机会;要寻找学生的优点来赞美,不要“鸡蛋里面挑骨头”;要对提问题的学生多加赞扬,不要认为这些学生怎么“这么多事”。

赞美之策,一是赞美学生要持平等的态度,即要放下架子来赞美;二是赞美要公正,即要一碗水端平;三是赞美要及时、真诚,此时不赞,更待何时?

四是赞美要公开、得体,管理学中有“公开表扬,私下批评”一说。当然,赞美亦需有度,随意拔高不可取。

·赞美最近进步的学生

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偶尔闪光,教师更要及时捕捉。

小玲同学数学学得不好,作业几乎没有全对过。在初学“三角函数”时的一次作业中,竟然全做对了。全班同学全做对的不少,但我特地张贴了小玲的作业。

那天发回作业,小玲没有找到自己的,我笑眯眯地对小玲说:“别找了,你找不到的。”小玲一脸茫然。我指着优秀作业张贴栏说:“你看,在那里!”

上课一开始,我就对全班同学说:“学习之道,贵在认真。近来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学习非常认真,小玲就是其中的一个,张贴栏里的全对的作业是小玲的。我不敢绝对地说,小玲今后数学会学得如何如何的好,但我相信,只要她能坚持下去,她的数学学习肯定会一直进步的。”

果然,从高一到高三,小玲的数学成绩“稳中有进”。

·赞美学习认真仔细的学生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找到其闪光点和进步点,但他们学习认真仔细,一步一个脚印,基础知识打得很牢。这类学生多半是思维深度要差些,开拓力和创造力差一些,以女生居多。这类学生成绩居中,单科成绩不突出。

赞美这类学生,既要抓住“认真仔细”赞之,更要抓住“活而有序”导之。

引导这类学生,一要大力进行应变能力的训练,注意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可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训练入手,逐步深化。二要多进行防思维定势的训练,从整体上全面考虑问题,从局部发掘隐蔽条件。三要在进行“通解”训练的基础上,适当选择一些“巧解”问题进行训练。“通解巧解,不可偏废”。四要在培养其应变能力时,保护和发展“仔细严谨”的习惯,切不可优缺点一起克服掉。五要适当看些智力训练、能力测试方面的书籍,参加一些智力游艺活动(如扑克牌算24点,下象棋等),“练应变于课外”。

赞美与引导相结合,可以起到“赞美”的“涟漪效应”。

·赞美给出新颖解题方法的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曾讲过这样一道题:

问题:设a>2,b>2,求证:ab>a+b。

这是一道并不难的证明题,但有些同学面对此题却无从下手。我引导学生从对称入手,有:

a>2,b>2,∴ab>2b。

同理:ab>2a。

相加即可得证。

我又引导学生从“不妨设”入手,有:

不妨设a≥b,则ab>2a=a+a≥a+b。

接着,我又从“构造正项”入手,有:令a=2+α,b=2+β,α、β>0,则

好一个“增量法”!我激动地说:“我们以前学过增量法,也举过一些例子,没想到王兴同学在本题中运用得如此之妙!可喜可贺,来,我们赞美一下,给王兴同学来点掌声。”我们班的“来点掌声”,绝对是全班同学(包括王兴在内的)的“热烈掌声”。

掌声刚落,刘鸿站起来说:“其实不必那么复杂。”

咦,你刘鸿难道还有更好的解法?

刘鸿边说着“可以从‘倒数’入手”,边走上讲台,写下:

同理有:

相加,得

我和同学们的眼睛放光了,证法简洁,很有创意!

我大声地更加激动地说:“刘鸿啊,真有你的!数学家的头脑也不过如此!

有你这样的头脑,学什么东西还有学不会的?”全班学生会心一笑。这是没有预设的赞美,这也是无法预约的赞美。

·赞美自觉预习课文的学生

数学知识一环紧扣一环,坚持预习就能跟上正常的学习。但从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预习习惯,这既有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坚持问题,也有教师的“预习管理”问题。我们应努力让学生认识到,预习可以培养自学数学的能力,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前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提高听数学课的效率,可以提高笔记水平,可以改变被动学习数学的局面,防止在学习数学时因跟不上队而失去信心。

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并坚持预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中应注意经常检查,树立典型,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怎么鼓励学生预习?请看我设计的一个教学片段:

我问学生读过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吗。学生说读过,随即背了起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说:“好!咱们就用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来猜一数学名词。”

学生纷纷猜错,终于有一位学生说谜底是不是“公垂线”。我请这位学生解释谜底,学生说:“‘孤舟蓑笠翁’扣‘公’,即‘老公公’;‘独钓寒江雪’就是‘垂线’,垂下钓鱼的线。”我激动地说:“完全正确,解释谜底也很精妙!”

就在学生报以热烈掌声的同时,我顺势说:“我还想再表扬一下这位同学,同学们知道我还想再表扬他什么吗?”同学们说了很多“表扬”的可能,都没说对。我大声说:“‘公垂线’这个数学概念,我们还没学呢,他怎么就知道了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预习!”我笑着说:“是啊,预习,不仅能促进学习,还有益于猜谜!‘公垂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三垂线定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下面我们正式上课。”

我是在建设我们班的“预习文化”。

·赞美研究性学习做得扎实的学生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强调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它的课程内容不再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待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过程。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它不局限于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也不局限于一门课或几本书。为了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自然和社会,用眼睛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用头脑去分析、去鉴别。

数学研究性学习不是以学生经过调查得出一两个结论为终结,而是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得出的结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如何去管理学生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我所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赞美。可以是对学生选题的赞美,可以是对学生选择研究方法的赞美,可以是对组织研究、分工落实的赞美,可以是对资料收集的赞美,也可以是对撰写论文或设计方案的赞美。

我还让出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让研究型学习做得比较扎实的学生在讲台上讲解或展示他们的阶段研究成果或最终研究成果。

班级里的一个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被老师一次次赞美后,数学研究性活动热情高涨。11每课一趣

每节课都要有一道以上的趣味数学题,或是数学游戏,或是数学智力趣题,或是趣味数学故事。有时在开讲时讲,有时在课末时讲,有时渗透在课中讲。趣题可以和所学内容有关,也可以与数学内容无关。趣题一般不超纲,但也可以适度超一点。趣题宜自然融入,力求起到引发兴趣、激活思维、活跃课堂之效。

趣味数学,贵在“趣味”。帕斯卡说过:“数学研究的对象是这样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能使它变得稍微有趣些的机会。”趣味数学正是把数学问题“变”得十分有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打开科学家传记,可以发现其中不少人的创造、成就往往和他们具有某方面的兴趣分不开。爱因斯坦小时候曾被认为是呆头呆脑的,进入初中后成绩也不好。正在这时,他的一位当工程师的叔叔却用充满趣味的魔术师式的语言,引起爱因斯坦对知识的好奇。他对爱因斯坦说:“代数嘛,就向打猎一样有趣,那头藏在树林里的野兽,把它叫做X,然后一步一步逼近它,直到把它逮住!”他还从几何学入手,打开爱因斯坦思维的大门。他在纸上画了个直角三角形,222标上A、B、C,并写上AC+BC=AB,然后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两千年前的人就会证明了。孩子,你也来证证看!”12岁的爱因斯坦被这个定理迷住了,他一连三个星期苦苦思索,最后终于证明了这个定理。

看看这位20世纪的物理大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这说明: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正在形成的某种智力的契机。而趣味数学正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方法之一。

兴趣和爱好就像催化剂,能不断地促使学生去实践,去探索,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为将来钻研科学技术打下牢固的智力基础。

数学趣题的非智力作用,充分体现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上。

趣味数学还是数学科普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但过去并不被人们所重视,认为这是小玩意儿,不登大雅之堂。现在这种局面有所扭转,国内有许多刊物都登载过趣味数学题和数学游戏,近年来还编写和翻译了不少这方面的读物。对中小学生来说,这些都是促进智力发展的很好的课外读物。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注意:第一,趣味数学题或智力测验题,并不是心理学上所指的智力测验。这些趣味数学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决不能单纯依靠它们来测定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第二,课堂教学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扩大到教材以外的内容。如果能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将数学问题引趣,常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那么学生学起来也就兴趣盎然了。应当指出,趣味数学题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涉及题外因素多,容易偏离中小学双基训练,对智力发展不易收到系统的收获。所以,应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智力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不断在课内课外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

下面讲一个我的“某课一趣”。

几乎所有的人都玩过“石头、剪子、布”,都曾用过“石头、剪子、布”来决胜负。不知有没有人想过“石头、剪子、布”的胜算策略问题?其实,你简单地研究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

情形1:如果规定起始拳,并且不可以连续出同一种拳,那么我教你一招,你一定不会输。

比如规定起始拳出石头,接下来你和你的对手都只能出剪子和布,这时你不能出布,因为对手有可能出剪子,你必须出剪子,这样不论对手怎么出,你都不会输。也就是说,如果对手出剪子,你们打平手;如果对手出布,你就赢了。

如果起始拳规定为出剪子,接下来你怎么出呢?相信你能找到对策。

如果要总结规律,那就是这次出的拳应该是上次输给对手的拳。

情形2:如果没有规定起始拳,但从第二拳开始不可以连续出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