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佛经易解——药师本愿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19:03:20

点击下载

作者:憨氏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语佛经易解——药师本愿经

汉语佛经易解——药师本愿经试读:

地藏本院经上卷

{2}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忉利天宫神通品

【经文】{4}{5}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6}{7}{8},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9}{10}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使者,问讯世尊”。【译文】

这是我听佛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空为母亲讲说佛法,这时,各方许许多多的所有佛及大菩萨们,都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够在五浊泛滥的恶世之中,用极为巨大的神通智慧力量,调伏世间那些倔强难驯的众生,使他们知道前世恶业而遭受的痛苦,从而乐于归依佛法。大家都派遣使者,向释迦佛问安。【注释】

{1}地藏:梵文Ksitigarbha的意译,音译为乞叉底蘖婆,佛教菩萨名,《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中国佛教把地藏作为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安徽省九华山。据宋《高僧传》等载:地藏菩萨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华人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月(肉)身殿即为其成道处。本愿,即所发的愿力。本经是释迦牟尼佛向众生介绍地藏菩萨所发愿,也被称作《孝经》。

{2}于阗:唐代于阗国,在今新疆和田县一带。沙门:佛教徒。实叉难陀(652—710):

唐代于阗僧人,亦称“学喜”、“施乞叉难陀”。武则天时,应邀人长安,后至洛阳,于证圣元年(695)与其他僧人翻译本经及《华严经》、《大乘人楞伽经》、《文殊师利授记经》等二十部187卷。

{3}忉利天:为佛教所谓“天众”所居的“六欲天”之一,又称“三十三天”,指弥须山顶的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二天,中央居帝释天,余皆为守护神所居。

神通:指通过修禅而得到的神力,又称“神力”、“神通力”、“通力”、“通”。

{4}如是我闻:佛经开卷语。传说释迦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佛说,阿难为佛侍者,听到的最多,所以推他首唱。他用这句话开头。如是,指经中的内容;我闻,阿难谓闻之于佛。

{5}一时佛:指释迦牟尼佛。

{6}十方无量世界:在各处,全世界。

{7}不可说:指很多。佛经中常连用“不可说”,即很多很多,多得无法说。

{8}菩萨:“菩提萨埵”简称,指用各种佛道去成就众生,而富有无上觉悟的慈悲者,成就仅次于佛,亦称“圣士”、“大士”等。摩诃萨:非常之大。

{9}五浊恶世:指出现五种灾异祸恶的末世:一为“劫浊”,出现天灾劫难;二为“见浊”,邪恶的看法、思想开始泛滥;三为“烦恼浊”,各种恶德泛滥,令人烦恼;四为“众生浊”,众生素质下降,身心、言行日趋沦落;五为“命浊”,人的寿命缩短。

{10}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佛典中亦写“不可思”,或重复连用,均指超过人的想象。

{11}世尊: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谓其具足众多智慧,能利益众生,为世所尊,故名世尊。【经文】{1}

尔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2}{3}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4}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5}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6}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7}{8}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须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恶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译文】

这时,如来佛满脸含笑,放出无数道各种鲜艳的光明云彩,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出这许许多多光明云后,又发出各种微妙的音乐,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发出这许许多多种音乐后,世间及其他国中有无数的天龙鬼神,也齐集到忉利天宫,这些天神有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须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都来集会。还有其他国中及世间的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这些神都来集会。还有其他国中及世间各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等,这些鬼王也都前来集会。【注释】

{1}如来:此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广义的“如来”则指一切佛。

{2}般若:智慧之意。

{3}三昧:指专注、专一的心境,又译为“定”。

{4}归依:指归投依伏,信仰佛教。

{5}波罗蜜:到达彼岸,指从生死俗界到达解脱世俗烦恼的彼岸。此处罗列彼岸世界的各种美妙音乐。

{6}无漏:无烦恼。

{7}娑婆世界:众生所居的世界,即俗世,亦称“忍界”、“忍土”。

{8}无量:无数,多得无法计量。天龙鬼神:即天龙八部,为佛教护法的杂牌部众。下面所述各“天”,即天龙鬼神之名号。【经文】{1}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否?”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2}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3}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4}当成就、未成就。”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5}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可思议事?”【译文】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你看这一切诸佛、菩萨,以及一切天龙八部鬼神,这个世界,和其他世界,这个国土和其他国土,现在都来这里集会。到忉利天来的,你能知道有多少吗?”文殊师利回答说:“世尊,假使用我的神通力量来算,是永远测算不出数字来的。”佛告诉文殊师利:“不但你不知道,就是我用佛眼来观察,也不知道这数目有多少。这都是地藏菩萨久远劫以来,或已经度的众生,或者应该度的众生,或者还没有度的众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文殊师利对佛说:“世尊,我在过去很久劫中修了很多善根,已证得无所障碍的智慧,我听了佛所说的事,立即就能明白、相信接受。而那些只具有小果位的声闻罗汉们、天龙八部众,以及以后的世间众生,虽然听到佛这么真诚恳切的话,心里仍生疑惑,即使暂时顶戴奉持信受,但过后又生毁谤。惟一希望世尊你能广泛地说说地藏大菩萨因他修的什么善事,发的什么大愿,而能成就这种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事情。”【注释】

{1}文殊师利:简称文殊,亦称“曼殊室利”,以智慧辩才,为大菩萨中第一,故尊号为“大智文殊”。“观音三尊”中,文殊居于中央观音主尊之左,成为左胁侍,属四大菩萨(大悲观世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愿地藏)之一。法王子:即菩萨。

{2}千劫:很长很长时间。佛教把宇宙从构成到毁灭的整个时期,称为一劫,劫分大劫和小劫,世界经过一小劫毁灭一次,然后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为一劫。一劫年代之久,假说有一座长宽各四十里的城,里面堆满芥子,每三年取出一粒,取尽之时,即为一劫。

{3}度:引导世俗之人脱离苦海、超脱轮回,到达无生死烦恼的佛的境界。

{4}成就:实现了化度世人的成果,或指时间而言。

{5}小果声闻:即通过听佛说法而得道的罗汉。【经文】{1}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2}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3}{4}位已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文殊师利,{5}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6}{7}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译文】

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譬如在三千大千世界中,地上的花草、树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等,每一件东西作为一个数目,每一个数目作为一条恒河,在每一条恒河中的每一粒沙,譬喻为一个世界。在每个世界中,每一粒微尘作一个劫,所有积聚的微尘数,再把它作为一个大劫,你看这数目是多少?地藏菩萨获得十地果位到现在的时间,已经超过以上所譬喻的这个数目了,更何况地藏菩萨是从阿罗汉缘觉道开始修行的呢?文殊师利,这位地藏菩萨的威力和他所发誓愿的力量,都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假使未来世时,有善信的男子,以及善信的女人,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字,或者称赞,或者瞻仰礼拜,或者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的名字,或者请到王宫或家里去礼拜供养,甚至用颜色来彩画地藏菩萨的形像,或者用木头来雕塑地藏菩萨的形像,或者用金铸或者用泥塑,或用油漆来粉饰其形像。这个人死后必当能往生在三十三天上,达到百次以上,享受天乐,而永远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里。”【注释】

{1}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谓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围,同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泛指全宇宙,极言世界之广阔。

{2}恒河沙:恒河在今印度国。佛教中常以恒河沙譬极多、永无穷尽、不可胜数之意。

{3}证:获得。十地果位:达到十种境地的果位的程度。佛教中的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行地、菩萨地、法云地。获得这十地果位,能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

{4}声闻辟支佛:指未经佛指导就独自觉悟却又不对人说法或教化的圣者,又称“缘觉”、“阿罗汉”。

{5}善男子,善女人:指归依信奉佛法的男女。

{6}三十三天:又称忉利天,见前注。

{7}恶道:又称恶趣,即生前作恶之人死后的去所,人地狱,转为饿鬼、畜生。【经文】“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1}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为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文殊师利,{2}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3}{4}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5}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译文】“文殊师利,这位地藏大菩萨,在过去很久很久,久得无法说的劫数以前,他是一位很富有而有势力的大长者的儿子。在当时有一位佛,名号叫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那时长者的儿子见到这位佛的身体面相十分好看,是千种福业所致的庄重严整形象,便问佛道:‘你前做过什么功德,发过什么大愿,而能获得这么庄严美好的身体面相?’这时狮子奋迅具足如来告诉这位长者的儿子:‘你想获得这样的身体,就应当在久远的大劫中,求救脱一切受苦众生,令他们离苦得乐。’文殊师利,这时长者的儿子就发誓愿说:‘我从现在直至未来无法计量之多的大劫中,为在六道中轮回受苦的众生,广设种种方便法门,让他们全部解脱出来,然后我自己本身才成佛道。’于是,他就在这个佛面前立下了这个大愿。因此,到现在已过了百千亿许许多多,多得无法计量的劫数,他还是菩萨,没有成佛。【注释】

{1}长者:佛教称具备十德(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高、行净、礼备、上叹、下归)的人。后一般指富有而有势力的人,这里说地藏菩萨在许多许多劫前,是一个大长者的儿子。

{2}六道众生:指在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佛教护法神之一)六道中生死轮回的人与动物。

{3}方便:巧妙的手段、方法。

{4}解脱:摆脱困境或烦恼,或指不受世俗烦恼所羁绊,超脱世俗,达到涅槃。

{5}那由他:梵语音译,指无量数。【经文】{1}“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2}{3}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

{4}{5}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6}{7}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8}

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译文】“又,在过去无数劫以前,当时有一位佛,名号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那佛的寿命有四百千万亿无数劫长。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时,有一位婆罗门女,经过长期修行,种植了极深厚的善根,令人们钦慕恭敬,她无论行住坐卧,都有诸位天神来保护。她的母亲深信邪魔外道,而对佛法僧三宝非议轻慢。这时,那位婆罗门圣女,多方施行种种方便法门,劝令诱导她的母亲,让她生起正确的知见。而婆罗门女的母亲并不完全相信佛法。不久,其母亲便死了,而她的鬼魂堕入到无间地狱里了。【注释】

{1}阿僧祇:梵语音译,意为无数的,非常非常久远的时间。

{2}像法:佛教认为,佛法在释迦牟尼之后,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日益衰微,直至消亡。正法时,佛法还常传播,人多开悟;像法时,广修庙宇,建造塔像,佛的形象流布于世,但佛法传播已不甚正确,参禅证果者减少,已不甚景气;末法时,佛法传播最不景气,只有“教”,而无“行”、“证”,濒临消亡。

{3}婆罗门:梵文Brahmana的音译,意译为“清净”。古印度四大种姓的第一种姓,是最尊贵的祭司,一切知识的垄断者,是“人间之神”,从事修行的婆罗门称为“梵志”。

{4}宿福:因做善事而积累的福业。

{5}诸天:各位天神。

{6}三宝:指佛宝、僧宝、法宝,是佛教的代称。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本身,僧宝是佛教僧徒及其僧团,法宝是佛教的教理教法。

{7}正见:佛教“八正道”之一,指符合佛教理论、行为的正确的见解、信仰。

{8}无间地狱:佛教“八大地狱”之一,又称阿鼻地狱,罪鬼在此不停地受到酷刑,无所间隙,故名。【经文】{1}{2}{3}“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4}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象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倘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日:‘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日:‘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念,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日:‘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译文】“这时,这位婆罗门女知道她的母亲在世时,不相信因果报应的道理,做了恶事,预计母亲必然随她的恶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于是,为救拔其母,就变卖家产房屋,到处筹买香花及各种供佛的物品,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佛塔寺中,大举供养。她看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佛的状貌形象在一所寺院中,塑画得容貌威仪,极为端正庄严。这时,婆罗门女瞻仰礼拜了该佛的尊容后,倍生敬仰之心,私下心里说道:既然这位佛名号叫做大觉(大觉悟),一定具备一切圆满的智慧。如果这位佛还在世间,我母亲死后,我倘来问佛,佛必定知道我母亲往生到哪里去了。此时,婆罗门女很长时间泪流不止,瞻仰恋慕如来。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这位哭泣的圣女,不要太悲哀了,我现在告诉你母亲的去处。’婆罗门女双手合掌,向空中遥拜,并对空中说:‘是什么大恩德神灵来安慰我的忧愁呢?我自从失去母亲以来,昼夜思念,没有地方可以问到我母亲往生之处。’这时空中有声再次回答婆罗门女说:‘我就是你所瞻仰礼拜的过去佛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我看到你怀念母亲之情倍于一般众生的分上,所以来告诉你母亲的去处。’”【注释】

{1}因果:缘因与结果,即佛教因果报应理论,佛家认为,凡有善恶之作,必得善恶的果报,此称因果报应,为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

{2}随业:佛教把众生的一切身心活动(行动、言语、意识)称为业。随业,即指以其身心活动的善恶而得到应有的报应。

{3}恶趣:又称恶道,指生前作恶者死后将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

{4}先佛:指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佛。【经文】“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持,良久方稣,而白空日:‘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日:‘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维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译文】“婆罗门女听完这话后,举身向前猛扑,仆地礼佛,竟将自己的肢节都跌损了,在她左右的人把她扶起来,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便对着空中说:‘请佛大发慈悲愍念同情我,赶快告诉我母亲往生的去处,我现在这个身体不久将要死了。’这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诉婆罗门圣女说:‘你供养完毕之后,早点回家,专心打坐,一心思念我的名号,就会知道你母亲所往生的地方。’”【经文】“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译文】“当时婆罗门女赶快拜完了佛,立即回家,因为她怀念母亲的缘故,便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经过一日一夜,忽然间见自己来到一个大海岸边,那里海水汹涌滚烫,有许多种野兽,很是威猛,好像铁身一样,在海上飞来飞去,由东到西,由西到东,奔跑追逐。看见这么多的男子女人,成百成千成万,出入海中,被那些凶恶鬼兽争相吞食。又看见夜叉鬼,其形状各不相同,有的长着许多手,许多眼,很多脚,许多头,牙齿长到了嘴的外面,像刀剑一样锋利,追赶着那些罪人,使他们靠近那凶恶的猛兽;又见这些夜叉鬼自相残杀,彼此摧残,头脚相搏,他们的形状千奇万怪,令人不敢久看。这时婆罗门女因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的缘故,自然没有恐惧。【经文】“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故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1}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2}‘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3}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4}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5}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译文】“有一位鬼王,名号叫做无毒鬼王,走过来向婆罗门女叩头相迎,并对她说:‘你好啊!你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呢?’这时婆罗门女问鬼王说:‘这是什么地方?’无毒鬼王回答说:‘这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婆罗门女又问道:‘我听说在围山内,地狱在其中,这是事实吧?’无毒鬼王答道:‘确实是有地。’婆罗门女又问:‘我现在怎么才能到得地狱中去呢?’无毒鬼王答道:‘如果不是大的威神的力量,就得有业障的力量,才能到达这个地方来,如果没有这两种因缘,是永远不能到这地方来的。’婆罗门女又问:‘这里的海水是什么缘故,竟不断地滚沸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罪人和凶恶的猛兽呢?’无毒回答道:‘这些都是人世间作恶的众生,刚死之时,经四十九天后,无人为他继承香火,建造功德,救拔他们出离苦难;他们活着的时候,又没有修一点善行的因缘,就要根据他们本身生时所作的恶业受到报应,若招感堕地狱者,就必然先到地狱中去,途中自然先要渡过这个大苦海。这个业海的东面十万由旬的地方,又有一海,它的苦处更为加倍;那个海的东面,还有一海,它的苦处,更比前两海加倍。以上这些都是由生前所作三恶之因缘所自招的感报,而堕入这些苦海中受苦,这三个海就叫业海,就是这个地方。【注释】

{1}铁围山:佛家又称“铁轮山”,即围绕须弥山之咸海四周之山,四围之中有须弥山、四大部洲、八中洲等,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传说此山由铁组成。

{2}阎浮提:亦称“阎浮”、“南阎浮提”,为须弥山四方的四洲之一,即位于南方的南赡部洲,上面生长许多赡部树,“阎浮”即“赡部”,树名;“提”即“洲”,后泛指人间世界。

{3}功德:指做善事和得善报,如念佛、布施、诵经、建佛塔、印佛典等。

{4}由旬:古印度的计里单位,长度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相当于今二十公里左右。此处之数形容很远很远。

{5}三业:指身业(人的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意识活动)的代称。【经文】“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1}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成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2}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3}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4}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译文】“圣女又问无毒鬼王说:‘地狱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无毒鬼王回答道:‘在这三重业海之内,就是大地狱;其内有成百千个小地狱,每个地狱各不相同。所说的大地狱,共有十八个;其次有五百个地狱,每个地狱所受的苦都是无法计量的;再其次有千百个小地狱,受的苦也是无法计量的。’婆罗门女又问无毒大鬼王说:‘我的母亲刚死不久,不知道她的魂神投到什么地方去了?’鬼王反问婆罗门女:‘你的母亲在世时她曾做过什么事呢?’婆罗门女回答说:‘我母亲在世时存有不正确的邪见,讥笑毁谤佛法僧三宝;即使暂时相信,不久又不相信不恭敬佛法僧。她死亡时间虽然不长,还不知道她往生到哪个去处?’无毒问道:‘你母亲姓什么?’婆罗门女答道:‘我父亲母亲都是婆罗门种姓,父亲名叫尸罗善现,母亲名叫悦帝利。’无毒鬼王合掌告诉婆罗门女说:‘希望你立即回家去吧,不要忧愁悲哀。你母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已经三天了。听说是因为她那孝顺的女儿把家产变卖了,为母亲设斋修福做功德,并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因此,不但你的母亲得到解脱地狱之苦,而且本来堕入无间地狱的所有罪人,这一天都得到你的恩泽,同你母亲一起生天享乐了。’鬼王说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不久便如像梦中醒来一样,她明白这件事后,便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下宏大的誓愿:‘愿我穷尽未来世界的所有劫数,使所有造罪受苦的众生,我都要广设种种方便,使他们得到解脱,永离苦海。’”

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当时那个无毒鬼王,就是现在的财首菩萨;那位婆罗门女,就是这位地藏菩萨。”【注释】

{1}无量:无法计量,极言极多之意。

{2}无间罪人:堕入无间地狱的罪人(指鬼部众)。

{3}未来劫:今后的若干劫的时间里。

{4}财首菩萨:无量世过去有佛名释迦牟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金幢,有邪见,不信正法。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教其入塔拜佛像,且称南无佛。依是因缘得值九百万亿那由他佛,得甚深念佛三昧,以来无数劫不堕恶道,今得甚深首楞严三昧,即财首菩萨。又佛法有七财:信、戒、多闻、舍、慧、惭、愧,佛法以信为能入,“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以信为财之首。财首菩萨为十信位菩萨。【解说】

从前因文殊师利请问地藏菩萨的因地,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这一段地藏菩萨未成道以前,行孝的事实来,使一切众生,知道广行孝道的功德,及种种行孝道的方法。地是万物所依据的,孝是无论贵贱万民所依此受用的,能行孝道,譬如能藏财宝一样,他的福德取用无尽的。可知道地藏二字,也是依孝顺立名的。财首名义,财是人所宝贵的;首是万行以布施为首。有了财方才可以布施,比喻广行孝道,如积财宝;广度众生,如大布施。

分身集会品第二

【经文】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便,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花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2}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3}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译文】

这时,有百千万亿许许多多从无数世界、所有地狱里来的分身地藏菩萨,都聚集到忉利天宫里,佛用他威神力的缘故,各方都来齐了。他们带着一些从地狱业道刚得到解脱的众生,也是千万亿数不清的数目,大家都拿着香花来供养佛。那些一同前来的众生,都是受地藏菩萨的教化,永远不会从无上正觉的佛法中退转回地狱中去。这些众生,从久远劫以前到现在,都在生死苦海里颠沛流浪,受六道轮回之苦,没有一点时间休息。由于地藏菩萨以广大慈悲之心,发下宏深的誓愿极力拯救的缘故,他们一个个都获得了所证的果位。既然现在来到忉利天宫,心里高兴,激动跳跃,瞻仰如来佛,眼睛一刻也不离开佛的尊容。【注释】

{1}分身:佛教认为,佛徒修得证果有成就,就得分身,这种分身即分灵度化,到每一个世界里,去教化应教化的有缘众生。

{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音译,指对佛教真理的无比完全的觉悟,以及无所不知的智慧,亦称“无上正觉”、“无上正等觉”。这种智慧是超人的,惟佛独有,故也作为佛的代称。

{3}果证:通过修行所达到的果位(成佛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等级)。【经文】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1}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2}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3}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4}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5}{6}{7}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8}{9}或现国王身,或现串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10}{11}婆塞、优婆夷身,以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12}{13}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14}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译文】

这时,佛伸出他那金色的手臂,遍摩所集来的无数分身地藏菩萨的头顶,并且这样说:“我在这五浊恶世中,教化这么多刚强顽固的众生,使他们的心都能调伏柔顺,舍弃邪道,走上正道,但在十个之中,有一两个还是恶习不改。我也分作千百亿个化身,用种种方法来度脱他们,其中有很聪明的,听我一讲,就能相信接受;有些做过善事的人,要经常耐心教化他们,然后才能成就;有些愚笨鲁钝的人,长期教化他们,才能使他们归依佛法;还有些罪业太重的,对佛法不敬仰。像这种种众生,各有不同的根性,我都要分身去救度他们,令他们脱离苦海。我或者现男子身,或者现女人身,或者现天龙护法神身,或者现神鬼身,或变成山、林、原、河、池、泉、井,为众人造利,从而使他们全部脱离苦海。我或者现天帝身,或现梵天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相大臣身,或现大官的眷属身,或现和尚身,或现尼姑身,或现男居士身,或现女居士身,甚至现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用种种形象、方式随时随地随缘度化众生,而并不只以佛身出现在众生面前。你看我无数劫以来,这样辛勤劳苦,度脱像这样难度难化的刚强顽固的罪恶苦难和众生,对于那些到现在还没有调伏度脱的,如果随其恶业而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极大苦难时,你应当记得我在忉利天宫再三嘱咐你,令你使这人间世界,直至弥勒菩萨出世以来的众生,全部使他们得到解脱,永远脱离各种苦难,见佛闻法,遇到佛为他们授记。”【注释】

{1}摩顶:佛向弟子表示的最高慈爱之意,为用手抚摩弟子的头顶,为佛教的礼仪之一。

{2}刚强众生:指刚烈凶暴强悍的众生。

{3}利根:指有情众生中能较快接受佛道者的敏锐之力。若具有利根,能圆满地达到解脱。

{4}暗钝:指有情众生中对佛道接受较迟钝者的根性。

{5}天帝:佛教忉利天的帝王,亦称“天帝释”、“帝释天”,姓释迦。

{6}梵王:佛教大梵天之王,名尸弃。古印度神话中创世大神,号称大梵天王,为俗世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载:“娑婆世界主尸弃大梵”。常在佛陀的右边,手持白拂,与帝释相对。

{7}转轮王:佛教护法神名,传为护地狱之神,共四位,各持金、银、铜、铁转轮,分别称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金轮王最大,领地狱四洲,银轮王领地狱东、西、南三洲,铜轮王领地狱东、南二洲,铁轮王领地狱南洲。

{8}比丘:男性僧徒,俗称和尚。

{9}比丘尼:女性僧徒,俗称尼姑。

{10}优婆塞:男性信佛在家者,俗称男居士。

{11}优婆夷:女性信佛在家者,俗称女居士。

{12}娑婆世界:亦称“忍界”、“忍土”,即俗世,众生所居的世界。

{13}弥勒:菩萨名,亦称“慈氏菩萨”。传说先于佛人灭,归于兜率天宫内院,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弘扬佛法,被视为改天换地之佛,现尚未出现,所以又称为后生佛、未来佛,被视作释迦牟尼佛的继位者。

{14}授记:佛对弟子传授需传之后世的佛理。【经文】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1}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滞,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2}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译文】

这时,各世界的分身地藏菩萨便合成一身,聆听佛的嘱咐,不禁涕泪交流,悲哀恋念,对佛说:“我从很久劫数以来,承蒙佛的慈悲来接引我、教导我,使我得到不可思议的巨大神力,具有大智大慧。我现在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在每一个世界里,又化作百千万亿个分身,每一个分身,又去度化百千万亿个人,使他们都归依恭敬佛、法、僧三宝,永远离开生死苦恼,得到摆脱六道轮回的涅槃之乐。但所有的众生在佛法所做的善事,即使只有一根毛、一滴水、一粒沙、一点灰尘,甚至只有像毫发那么小的善事,我都要逐渐地救度他们,使他们脱离苦海,得到很大的利益。我只愿世尊你不要为后世的恶业众生而忧虑。”这时,佛就称赞地藏菩萨说:“非常好,非常好,我来帮助你实现这件喜事,你能够成就许许多多劫以来所发的宏大誓愿,广泛地普度众生完毕时,你也就证得菩提的果位而成佛了。”【注释】

{1}涅槃:指释迦牟尼之死。亦指解脱烦恼达到不生不死,超脱六道轮回的境地,为佛教全部修习最终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后僧人之死亦称涅槃。

{2}菩提:指断绝世俗而获得解脱的智慧。【解说】

本品结尾两句善哉,一句善哉,是赞他分身遍处,都使众生敬信三宝,获大利益;一句善哉,是赞他能够负担后世的重任,使这造恶众生,不受大苦。“吾助汝喜”,是返照前品,菩萨为婆罗门女时,对塔像前所立弘愿,助他成就圆满,使他喜欢。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经文】{1}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地藏答言:“圣母,唯愿所受,我粗说之。”佛母白言:“愿圣者说。”【译文】

这时,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身心恭敬地合起掌来向地藏菩萨说:“圣者,在俗世间的众生,他们所造的罪业各不相同,因而他们所受的报应又是怎么样的呢?”地藏菩萨回答说:“在千万世界乃至无数的国土中,有的有地狱,有的没有地狱,有的地方有女人,有的地方没有女人,有的地方有佛法,有的地方没有佛法,甚至声闻、辟支佛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所以说,地狱的罪报也并不是统统一律相同的。”摩耶夫人再次对地藏菩萨说:“我愿听一听世间犯罪众生所招致的恶报是怎么样的。”地藏菩萨回答说:“圣母,我十分愿你听信我所说的话,我大概地给你讲一讲。”释迦牟尼佛的母亲说:“但愿圣者你给我说一说。”【注释】

{1}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之母,古印度净饭王妃,或译作摩诃摩耶夫人。传说佛生前居兜率天,从空中乘六牙白象降神于睡眠中的摩耶夫人右胁而人胎。临降生前,按当时习俗,应回娘家分娩,途中经过论民国(多译作蓝毗尼)见一棵大树,名为无忧花树,花色香鲜,摩耶夫人便右手欲攀牵树枝摘花,释迦牟尼便由右胁生出。【经文】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1}{2}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3}{4}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译文】

这时地藏菩萨对释迦牟尼佛的母亲说:“在南阎浮提世界受罪报的名号是这样的:假如有众生,不孝顺父母,甚至杀害他们,当会堕入到无间地狱中去。经过千万亿劫的时间,想要出离这无间地狱,是永远没有希望的;假如有众生伤害佛身,使佛身受伤出血,或者诋毁讥谤佛、法、僧三宝,不尊敬佛经,也当会堕入无间地狱,经过千万亿劫的时间,想要出离这无间地狱,是永远办不到的;假如有众生侵占损害寺院,污辱佛家和尚、尼姑,或者在寺院内任意淫欲,或者杀生害命,像这样的人,也应当堕入无间地狱,在千万亿劫的时间里,想要出离无间地狱,是遥遥无期的;假如有众生假冒佛家僧徒,而内心并不真正是佛僧,破坏糟踏寺院的东西,欺骗世人,违背佛教戒律,做出许多恶事,像这样的人,应当堕入无间地狱,千万亿劫的时间内,想要出离无间地狱,也是没有希望的;假如有众生偷窃寺院的财物、粮食、饮食、衣服,甚至一件物品不给而自取者,当堕入无间地狱,在千万亿劫的时间里,想要出离无间地狱,是不可能的。”地藏菩萨说:“圣母,如果有众生犯了这些罪恶,就会堕入五种无间地狱,要求暂停一念极短时间的苦痛,也是办不到的。”【注释】

{1}常住:经常存在,无生灭变迁,永恒常在。此处是指寺院。

{2}伽蓝:寺院。

{3}沙门:亦称“桑门”、“沙门那”,意为息心修道,指佛教僧侣。

{4}白衣:因佛僧徒多服缁衣,色似黑,故以白衣代指俗人。【经文】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地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为,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译文】

佛母摩耶夫人再次对地藏菩萨说:“什么叫无间地狱?”地藏菩萨说:“圣母,所有的地狱,都在大铁围山之内,其中大的地狱有一十八所,其次有五百所,名称各不相同;再其次有成百上千个小地狱,名号也各不相同。所谓无间地狱,这所地狱城周围有八万多里,它的城墙是纯铁铸成的,高有一万里,城的上面是烈火聚烧,没有一点空隙。那所狱城里面,每所地狱互相连通一起,名号各不相同,只有一座地狱,名叫无间地狱。这座无间地狱周长一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全部是铁铸成的,狱墙上面的火直燃到狱墙下,墙下的火又燃到墙上来,把整座地狱都烧透了。还有铁蛇铁狗,它们口吐大火在狱墙上到处奔跑追逐,东西到处乱跑。地狱中有一张大床,有一万里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受罪,就会看到自己的身体变成万里之大,睡满在床;如果千万个人受罪,也各自见到自己的身体睡满在床上,在床上受罪苦,这就是众生所造的罪业招致的报应。【经文】{1}“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缴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判斩,洋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问罪报,其事如是。【译文】“还有许多罪人,也要受各种苦毒。有千百个夜叉以及恶鬼,它们口里的牙齿像剑那么锋利,眼睛像闪电那么明亮,手像铜爪一般锐利,不停地拖拽罪人。又有一种夜叉手持大铁戟,刺中罪人的身体,或刺入罪人口鼻,或刺入罪人的腹背,把人抛到空中,又用戟接住再刺;或者把罪人放在铁床上,还有铁鹰把罪人的眼珠啄瞎,又有铁蛇把罪人的头缠住;在罪人身体四肢的成百千关节内,全都钉入铁钉,把舌头拔出来,用铁铧在上面耕犁;把罪人的肠子抽出来用锉刀锉断,把熔化的铜汁从罪人的口里灌下,把铁烧红缠裹罪人的身体。万死千生,苦痛不已,这都是他们所作的恶业所感招的这样的果报,动辄要经受上亿劫的无数量时间,想要出离地狱是没有希望的。这个世界坏了时,又要转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继续受苦。另一个世界又坏了时,又转寄别的地方受苦,像寄信一样,互相转寄。这个世界形成后,又复返回来受苦。无间地狱罪人的报应,就是这个样子的。【注释】

{1}夜叉:为天龙八部之一,亦称“药叉”、“阅叉”、“夜乞叉”、“释夜叉”等。传说他们行动轻疾、勇健,能腾空、土遁,以供诸神驱使,充当走卒。夜叉有十六位大将,每位大将统率七千小夜叉。【经文】“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判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1}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译文】“又因为作恶业招致五重苦罪,所以称无间。是哪五种呢?第一,白天夜晚都在受苦罪,以至于在许多劫中,没有一时的间断,所以称无间地狱;第二,一个人受罪报,许多人都跟着受罪,所以称作无间地狱;第三,惩罚罪人的器具多种多样,有刺人的叉,打人的棒,吃人的鹰、蛇、狼、犬,还有碓、臼、磨子、锯子、凿子、锉刀、斧子、铁锅、沸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用坚硬生牛皮捆绑罪人的头,用熔化的铁水浇灌罪人的身体,罪人饥饿迫令吞吃铁丸,口中干渴令其饮下铁水,从始至终,历经无数的劫期,苦楚一个接着一个,从没有一刻间断,所以称作无间地狱;第四,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是羌人还是胡人,是夷人还是狄人,不分老幼贵贱的人,也不管是龙是神,是天神或是鬼怪,只要招致罪恶业报,都一样受地狱之苦,所以称作无间地狱;第五,如果堕入这个地狱中,从开始堕入时,直到百千劫中,每一日一夜中,都要经受上万次死生的苦痛,要想求得很短的一念之间的停止苦痛,是根本得不到的,除非他的业报结束了,才能得到投生,再次做人,如此连绵不断,所以称作无间地狱。”地藏菩萨对圣母摩耶夫人说:“无间地狱,大略地说来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详细说地狱中用来惩罚的器具名目,以及各种受苦的情况,即使用一劫那么长的时间,要说也是说不完的。”摩耶夫人听完之后,十分忧愁地合掌、叩头顶礼而退。【注释】

{1}羌胡夷狄:古时中国西部的种族叫羌,北方的种族叫胡,东方少数民族称夷,北部少数民族称狄。此处代指东南西北各处的人。【解说】

佛母观照众生造业因缘受苦的事,这是本经的第三品。前品圣母问地狱的时候,正是地藏菩萨受了佛的咐嘱以后,还没有对佛说完别的话,被圣母插嘴一问,地藏菩萨所以先回答她,粗说无间狱一段的情形。现在圣母问罢了,菩萨自然仍旧要对佛去说从前未说完的话了。

因为地藏菩萨,既然担任了这救苦的大任,自然要实行他的工作。但是要做这工作,应当先要观察明白,众生因何造业,以致给彼业缘牵缠,去受苦难;既然明白了这种种造业的根本来源,在后再来根本解决的救济度脱。

阎浮提众生业感品

【经文】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1}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2}转轮五道,而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译文】

这时,地藏大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承蒙佛如来巨大神威力量的缘故,走遍百千万亿个世界,分化我这个身形,救拔世间一切受罪报众生的苦难。如果不是因为如来的大慈大悲的巨大力量的缘故,我就不能具有这样变化的神力。我现在又承蒙佛的嘱咐,一直等到阿逸多(弥勒)成了佛以来,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六道中生死轮回的众生,令我都予以度脱,使他们脱离苦难。我唯命是听,照佛的嘱托去办。但愿世尊你不要挂虑此事。”这时,佛告诉地藏菩萨:“一切还没有得到解脱的众生,他们的性情和思想是不稳定的,无论从恶习结成的业障,还是从善习结成的善果,无论为善为恶,都是随境遇而造成的。他们在五道之中轮回,永不停歇,即使经过微尘那么多的劫数,还要受迷惑苦难的业障。这就如同鱼游入网内,误认为这是长流的水道,刚刚摆脱了鱼网,或者暂时逃了出来,又再次被网束缚住了。像这样的众生,很难教化,我本来是非常忧虑挂念的,但你既然决心最终实现你往日的愿望,你累劫所发的重誓,要广度受罪的众生,我还有什么忧愁的呢?”【注释】

{1}阿逸多:即弥勒,见前注。

{2}五道:即天、人、地狱、饿鬼、畜生,小乘佛教认为众生轮回的五种趋向。【经文】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1}{2}{3}{4}{5}{6}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7}{8}{9}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道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译文】

佛在说这番话的时候,集会中有一位大菩萨,名号叫定自在王,他对佛说:“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都发出过什么大愿,现在受到世尊在法会上多次赞扬称叹呢?愿请世尊给我们大概地说一说。”这时佛告诉定自在王如来:“你们认真听着,认真听着,而且要好好地想一想,我现在就为你们分别讲说。在以往过去许许多多,多得不可说的劫数以前,那时有一位佛,佛号叫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个佛的寿命有六万劫。他在未出家时,是一个小国王,曾与邻国的国王是好朋友,他们共同奉行十种善事,对芸芸众生做了许许多多有利益的事。那邻国之内所有的人民中有许多人造作各种恶事。于是,两个国王商议,怎样才能用各种办法使他们改邪归正呢?一个国王发愿说:我愿早日成佛之后,便一定来度脱这些恶人,使他们一个也不剩下。另一个国王发愿说:如果我不先度完了这些造作罪业受苦的众生,使他们得到安乐,直到他们成佛得道,我就终生不愿成佛。”佛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说:“那个发愿早成佛道的国王,就是一切智成就如来,那个发愿永远普度受罪苦众生,不愿早成佛的国王,就是地藏菩萨。【注释】

{1}一切智成就如来: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简称如来。即他已具备了世间的一切智慧;如来:音译为多陀阿伽佗、怛佗蘖多、怛萨阿竭,意译为如来,也可译为如去。所谓如来,是“如实而来的人”或“由真如而来的人”的意思。从真理世界而来,悟到真理,所过的是如实教化生活,是如实去修行的人,也就是完全依循真理而来,依循真理而去,与真理完全冥合的人。

{2}应供: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意指功德无量,应该受到众生的供养,也有资格来接受众生的供养。

{3}正遍知:音译为三藐三佛陀,意译又作“正等觉者”,即完全正确的觉悟者。也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

{4}明行足: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意指具备足够的一切的明(智慧)与行(体验)的人。佛的理论智慧及其体验非常卓越而圆满,故称明行足。

{5}善逝: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音译为修伽陀,意译为好去,即如实圆满地去到超脱生死的彼岸,不再沉沦于生死苦海的人。

{6}世间解: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意为能彻底理解、了解世间一切事情的人。

{7}无上士: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意为至高无上的人。佛是一切有情众生中境界最高的人,在各个方面没有人能够与佛相比,故称之为无上士。

{8}调御丈夫: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意为能够调教驾驭引导一切众生,使他们信仰佛法,修成正果。

{9}天人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意为佛是诸天神和众生的导师。

{10}佛世尊: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有的亦将此作为“佛”、“世尊”两个名号),世尊是具有一切美好的德性,受到世间的尊敬,而释迦牟尼佛则是佛中最受尊敬者,故称佛世尊。

{11}十善:亦称“十善业”,指与“十恶”相反的十种佛家善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杂秽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经文】“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1}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日光目,设食供养。罗汉问之,欲愿何等?光目答道:我以母亡之{2}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罗汉悯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光目答道:‘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悯,如何哀救?’罗汉悯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