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太无口授三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04:55:41

点击下载

作者:元·罗知悌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罗太无口授三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罗太无口授三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试读:

校注说明

一、《罗太无口授三法》及其著者简介《罗太无口授三法》共一卷,约成书于元泰定四年(1327),为元代医家罗知悌口授、其弟子朱震亨(号丹溪)述录而成。罗太无(1238—1327),宋末元初医家,名知悌,字子敬(一说字敬夫),号太无,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杭州府志》载其“善词章,工书法,精通天文、地理……乐于济世,凡求治者皆为诊疗,无倦色。遇贫病无援者,赠以药资。”罗知悌为朱丹溪授业恩师,其上承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之学,下开丹溪学派之先河,在医学传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罗氏存世医著较少,目前仅知有《心印绀珠》和《罗太无口授三法》两种,而前者亦不复见。《罗太无口授三法》一书未曾刊刻,以抄本辗转于世。

二、版本源流介绍《罗太无口授三法》一书是一部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医学价值的古医书抄本,《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载此书现仅存四部抄本:一部为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卓颖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部为王闻喜先生于1924年手录(后统称“王氏抄本”),藏于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一部为“元人香溪叶少安手录”本(后统称“叶氏抄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部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惜未能寻得。卓颖抄本、王氏抄本及叶氏抄本在内容、排序、分类等方面基本一致,属同一系统。

除《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此书版本情况外,史常永先生所著《本味集》中亦记述了此书的两部抄本:一部为清嘉道间精抄本,首有朱丹溪高足戴原礼序。另一部为清光绪十四年抄本,无戴原礼序,有《至正直记》罗太无轶事和彤伯小志。《本味集》对这两种版本的异同做了阐述:“两种抄本字句大同小异,而各证叙述顺序差异颇大。这证明两个抄本所据底本各成系统,进而说明《三法》在人们中间辗转传抄已久。”据《本味集》的介绍可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记载的“清代光绪十四年卓颖抄本”与《本味集》介绍的“清光绪十四年抄本”应为同一系统。而另一抄本“清嘉道间精抄本”,《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未载,笔者亦未寻得此本,幸《本味集》中存此本序言书影一页,尚可管中窥豹。此本的最大价值是载有戴原礼序,序中介绍了此书的流传脉络。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藏有“元和陈锡熊”抄本,无序跋,无抄写年代,有缺页,内容与卓颖抄本、王氏抄本及叶氏抄本相较字句大同小异,而各证叙述顺序差异较大。

本书未曾刊刻,故版本情况较为简单。元和陈锡雄抄本、叶氏抄本内容残缺较多,品相较差,不宜作为底本。卓颖抄本、王氏抄本内容较完整、品相较好。又卓颖抄本早于王氏抄本,故根据年代、品相、内容等综合因素考虑,定以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卓颖抄本为底本,1924年王氏抄本、元和陈锡雄抄本、叶氏抄本同为校本。

三、校注整理原则与方法

1.本次整理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重新句读。

2.凡原书中的繁体字为简化字。

3.凡底本中因笔误的明显错别字,予以径改,不出校。

4.凡原文中的异体字、避讳字、古体字、俗写字,径改为规范字,如“蚘”改为“蛔”,“沈”改为“沉”等,不出校注。

5.通假字予以保留,出注释,并视情况出书证。

6.原文中的方位词“左”“右”统一改为“下”“上”,一般不出校记。

7.凡原书中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文字,以虚阙号“□”按字数补入,并出校记。

8.生僻字词,加以简要注音释义。注音采用汉语拼音加直音法,用括号标注于所注字词后。疑难字词或典故,加以书证。

9.原文中医术语、病名、中药名中的不规范用字,径改为规范字,如“瓜娄”改为“瓜蒌”、“石羔”改为“石膏”、“梹榔”改为“槟榔”等,不出校注。

10.底本目录与正文不符。若正文正确而目录有误,据正文订正目录,目录出注。若目录正确而正文错漏,据目录订正正文,正文出注。序(1)

罗太无,钱唐人。故宋宦官也,侍三宫。入京后,以疾得赐外居,闭户绝人事。处一室,甚洁。夏则设广帷,起卧饮食皆在焉。旁(2)(3)(4)有小烓灶一,几一,设酒注大小三,盏斝六。遇故人至,则启(5)关纳之,必问膳否?否,则留过午,度路程远近,使从卒辈引去。至酒毕,复候为期。以客之多寡,用注之大小,酒不过三行,果脯惟见在易办者。客虽多,不过五六人也。好读书史,善识天文、地理、术艺。武夷杜本伯原尝私问之,多所指教,因得其秘略云。时乃侄官至司徒,亦宦者也,权势正炎炎,凡贵近公卿莫不候谒谀附。适遇岁(6)朝,司徒者自内请谒太无,太无掩门不纳。司徒称名大呼,以首触(7)扉,从官偕至者动以百骑,惊惶失色。俄,太无于户内呼司徒名款应之曰:你阿叔病,要静坐,你何故只要来恼我?使受得你几拜,却要何用?人道你是泰山,我道你是冰山。我常对你说,莫要如此,只不依我。阿叔莫顾我你,你若敬我时,对太后宫里明白奏,我老且病颓,乞骸骨归乡。若放我归杭州,便是救我。司徒于是特奏,可其请。太无以所积金帛、玩好皆散与邻坊故人无遗,惟存书籍数千部,束于车后褥上。嘱其侄司徒曰:我不可靠你,你亦不可靠势。至于再三,乃登车出齐化门,仰视而笑曰:齐化门,从此别矣。我再不复相见你矣。遂到杭,逾年病卒。司徒者不遵乃叔父之训,弄权不已,后以赃受湖州人旧土坐罪,流远方卒,而太无乃得终于乡里云。泰定间事也。(8)(9)偶因亲友林叔大言及此,可谓有先识者,遂记其略如此。至正丁酉冬十一月也。杭州七宝山,乃罗司徒所建者。见孔行素《至正直记》。(10)(11)《口授三法》乃徐子晋世丈康所赐。余爱其简而且明,藏□(12)插架。仅知罗太无为朱丹溪之师,别无著述可见。今读《至正直(13)记》,知先生虽宦者,亦奇人也。倩友将记录诸卷首,以识当时之梗概。时光绪戊子彤伯志。卓颖抄【注释】

(1)钱唐:同“钱塘”,杭州。

(2)烓(wēi微)灶:风炉。烓,古代可移动的火炉。

(3)酒注:酒壶。

(4)盏斝(jiǎ假):泛指酒杯。斝,古代青铜酒器,圆口,三足。

(5)卒(zú足):差役旧称。

(6)岁朝:阴历正月初一。

(7)扉:《至正直记》作“扄”。

(8)林叔大:林镛,字叔大,元代嘉兴人,元末陶宗仪《书史会要》载其传。

(9)先识:先见远识。《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

(10)徐子晋:即徐康,字子晋,号窳叟,生于1814年,卒年不详,长洲(今江苏苏州)诸生。工诗、画、篆、隶、刻印,兼通岐黄。著有《前尘梦影录》《神明镜诗》等。

(11)□:此字漫漶难辨,疑为“诸”,待考。

(12)插架:用斑竹制成悬于壁间可以放置物品的架子,此处引申为藏书。

(13)识(zhì志):记住。

中风

(1)

中风者,卒倒不知人事,口眼㖞斜,痰涎壅盛,舌强不语,摇头直视,喉如鼾睡,遗尿或半身不遂也。

病因 此症昔人皆以为因风而起。近代刘河间、李东垣皆云:此(2)病非因肝木之风,亦非外来风邪,良由将息失宜,心火盛而肾水虚,故热郁生痰而盛,而又发热,痰热相因而生风,故心神昏暗,筋骨不(3)(4)用,而奄忽不知人也。如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吐沫直视,发疏面青,汗出如珠者,此不治之症。东垣又言:有中脏、中腑之分。中脏者,志乱神昏,不语流沫,不能动摇,为死症。中腑者,一体偏枯,易治。

脉 必微而数。若六七至而缓者,可治。数至八九十至更加微,中带有力者,死。初起时有无脉者,以皂角末吹入鼻孔中,候其喷涕(5),脉即复。无喷涕者死。风为木邪,木能克土,故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缓者,胃气也。

药 初起时牙关紧急,以苏合丸擦牙通窍,就提头顶中发,或用半夏、皂角末吹入鼻取嚏,或用牛黄丸调入姜汁、竹沥中灌之,不得移动,亦不得以大寒大热之剂妄投。冬月以麻黄续命汤,夏月则以葛根汤,醒后随症调治。大率当归、川芎、红花以和其血,半夏、胆星、花粉以去其痰,枳实、贝母以开其结,羌活、防风、细辛、秦艽以祛其风,桃仁泥、麻子仁以润其便,黄连、黄芩、山栀以清其热,知母、地黄以滋其阴。

中风虽缘外风之中,实因内气之虚也。虚之所在,气多不贯,一为风所入,肢体于是乎废也。中脏多滞九窍,故有唇缓失音,鼻塞耳(6)聋,眼瞀便闭之症。中腑多着四肢,故有半身不遂,左瘫右痪之形。又有中血脉者,则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塞,惟口眼㖞,或左或右而已,而起居食息,手足动静,固无恙也。其或肢不能举,口不能言,无他症者,此中经也。大法:中脏者宜下,中腑者宜汗,中(7)经者宜补血以养筋,中血脉者宜养血以通气。若中脏而兼中腑,与

伤寒

两感之症无异矣,故为危候。

大抵中风诸症悉属风痰。初中之时,不论在表在里,必先以攻痰祛风为主。待其苏醒,然后分其经络、审其气血治之。不可因其内气(8)之虚,骤用补剂。盖道路为风痰所壅,虽欲补之,孰从而受之?若其病大虚,的确并无表里诸症,但汗出不休,眩晕不定,四肢软弱,气息短促者,方可用独参汤,而必佐以橘红,加和竹沥、姜汁,始可服。【注释】

(1)卒:同“猝”,忽然。

(2)将息(jiāngxī):生活起居,作息。

(3)奄(yǎn眼)忽:忽然。

(4)疏:陈氏抄本作“竖”,义胜。

(5)喷涕:即“喷嚏”。

(6)瞀(mào冒):目眩。

(7)与:原作“然”,据王氏抄本、叶氏抄本改。

(8)孰:原作“熟”,据叶氏抄本改。伤寒

伤寒者,头痛、身热、骨节疼、鼻塞、身重,五六日后变为口渴、烦满、昏冒者是也。更有温疫、时行之分,又有直中阴经之症,当细(1)(2)(3)考仲景《论》及河间《保命集》、东垣《济生宝诀》《伤寒玉

(4)屑》,非可草草也。

病因 大率正伤寒者,霜降以后,春分以前,感寒即病之名。温病者,冬月伏寒在内,而至春分始发。热病者,寒气伏藏极深,至夏而始发。时气者,感四时不正之气也。依古法用之,约当十可全九。其直中阴经者,十全其五。又有兼感于寒者,阴阳一时同受,十无一生,东垣虽立法,未闻其效也。

脉 伤寒之脉,初起时大率浮洪,然浮洪中又分紧、缓。其候变症多端,脉随以异,亦不能悉举。东垣《玉屑》论之极详。大率决死生之要,初起贵有神,到底亦贵有神。神者,元气也。肾脏脉虚,谓之无神,则不能托散寒邪,缘正气不能胜邪气也。又论伤寒初起而脉弱无力,及汗后脉反洪大有力者,皆主死。瘟疫同法。(5)

药 伤寒之用药不可执一,亦不可擅改古方。今以九味冲和汤代桂枝、麻黄二汤,其余随症。遵仲景方法,然变态百端,不能悉举,仔细详之。又有兼劳倦虚烦者甚众,则不宜迅用攻击,汗、下之法俱不可行,在补中益气汤、竹叶石膏汤加减用之可也。【注释】

(1)仲景《论》:即张仲景《伤寒论》。

(2)《保命集》:即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东垣《济生宝诀》:诸家目录书均未见此书,待考。

(4)《伤寒玉屑》:诸家目录书均未见此书,待考。

(5)九味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张洁古所创。

伤风

伤风者,新咳嗽,鼻塞声重,清涕出,多汗恶风,或时头痛、眼眶痛是也。

病因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伤风之症,虽因食已汗出,酒后当风,远行劳倦,沐浴取凉而得之,必其元气衰薄而多伤。气厚之人,腠理闭密,不易伤也。

脉 伤风之脉浮而微缓,因卫气受伤故也。不宜弦数,如见弦数,恐涉久嗽。

药 参苏饮治伤风,兼施攻补,正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句。不宜迅用发散之剂,大率用羌活、荆芥、黄芩、杏仁、青皮、薄荷、花粉、紫苏、桑皮、贝母等药。不可轻用桂枝,以其味辛性热,(1)寒月用之无伤,春夏秋三时只宜辛凉发散。河间多于防风通圣散消(2)息用之。忌用茯苓,恐邪入阴经而无由出。【注释】

(1)通:原脱,据王氏抄本补。

(2)消息:斟酌,此处意为“加减”。

暑病

暑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夏月腹痛恶心,水泻头晕者,谓之冒暑。身热头疼,或身如针刺,躁扰不宁者,谓之伤暑。发寒热,盗汗出不止,或卒倒不知人者,谓之中暑,亦谓之暑风。又有头痛足软,体倦食少者,曰疰夏。

病因 暑病乃夏月盛暑之气中人,皆由阴虚之人挟痰挟火而致斯疾也。

脉 暑病者脉多虚细芤迟,暑伤于气也。或有浮大而散者,亦属气虚。东垣分动、静。动而得之曰中热,劳役而卒中,阳症也;静而得之曰中暑,避暑高堂大厦而卒中,阴症也。脉浮大者,阳症也;脉虚细者,阴症者也。(1)

药 冒暑用黄连香薷饮,伤暑用黄连解毒汤,中暑用清暑益气汤。用竹叶石膏汤以治阳症,补中益气汤加葛根、紫苏、羌活解散之剂以治阴症。【注释】

(1)薷:原作“茹”,据王氏抄本、叶氏抄本改。

瘟疫

(1)

瘟疫者,天行时疫,众人病一般者也。少而一家,多而一方一(2)邑。或寒热头痛,或头大项肿,或烦闷干呕,或盗汗自汗,或咽痛咳嗽。老幼男妇,轻重不同,症候相似也。

病因 大凡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气也。若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则病瘟疫,所以人病一般也。

脉 疫病初宜大而软,三四日宜微而弱,反此者死。壮年人汗出(3)浮大,间有生理。

药 大法宜补、宜降、宜散,以补中益气汤加葛根、黄连、石膏、杏仁、羌活、竹叶、元参、山栀、人中黄,不可轻用桂枝、大黄、麻黄、芒硝等汗下之剂。降者用苦寒之剂以降火。【注释】

(1)一般:一样,指病症相同。

(2)邑:城市,旧指县。

(3)生理:生还的道理。

伤食

伤食者,胃膈满闷,嗳气如卵臭,见食辄欲吐,腹中作疼。亦有不恶寒头痛发热者。(1)

病因 所起不同,须问曾食何饮食,更察挟痰挟气挟寒否,然其人必脾胃素弱者。(2)

脉 伤食之脉,右手气口关脉必紧盛,或浮滑有痰。若填食于中宫而不化者,脉多不起。

药 伤五谷者,以麦芽、神曲、山楂、枳壳、陈皮、槟榔消之。伤麦食者,以莱菔子为君,而佐以香附、厚朴、苍术。伤肉食者,以黄连、山楂、三棱、蓬术、草果之类化之。挟痰加姜半夏、生姜,挟气加木香、砂仁、枳壳,挟寒加柴胡、葛根、苏梗,食冷物者加厚朴、肉桂、草豆蔻,脾胃素弱者加白芍药、茯苓、焦白术。不言火邪者,以其火能消食故也。【注释】

(1)挟痰:原脱,据陈氏抄本补。

(2)气口:脉学有左人迎、右气口的诊法,大略人迎、气口均在关上,其左关为人迎,右关为气口。

痛风

(1)

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流注是也。俗谓白虎历节风,以其痛剧如虎咬之状耳。(2)

病因 大率有风,有热,有湿,有血虚。痰塞其隧道,故痛。风善行数变,故走。有湿则流注,热则生风。风属肝木,木克脾土,(3)故有痰。肝藏血,故血虚盛而瘛疭也。四肢属脾,风行末疾也。

脉 痛风之脉,大抵多弦洪,痰者兼滑,风热兼紧数,湿者兼濡,血虚者兼涩。

药 痛风以四物汤主治。因于痰者,加半夏、胆星、白附子。因于风者,加羌活、防风。因于热者,加黄柏、枸杞、牛膝。用红花、桃仁佐之。在上者,用薄荷为引。其在下者,加木瓜、防己、苡仁亦可。【注释】

(1)历:原脱,据王氏抄本补。

(2)隧道:人体血气津液运行的通道。

(3)瘛疭(chìzòng赤纵):指手足痉挛。

咳嗽

咳嗽,古方谓之咳逆,有肺病,声出于肺也。

病因 有风寒者,鼻塞声重,恶风寒。有火者,痰少而嗽,多兼气急。有劳嗽者,羸瘦盗汗是也。有痰嗽者,痰随嗽出,喉间有痰声(1)是也。皆秋冬易治,春夏难已。

脉 大率风伤浮缓,寒伤浮紧,火者洪,痰者滑,血虚劳嗽者必濡。决死生法:浮大而软者,生。若形盛,脉细、沉、小、伏匿,皆主死。

药 嗽者以贝母、花粉、知母、杏仁、桔梗主治,而随症增减。伤风寒者,羌活、防风、苏梗、薄荷之类佐之。火者,黄芩、山栀之(2)类佐之。虚劳者,阿胶、天冬、沙参、元参、五味、青皮、款冬花之类佐之。声哑者,宜以细辛、桑皮、青黛佐之。【注释】

(1)已:愈。

(2)青皮:叶氏本作“麦冬”。

肺痿

肺痿者,咳嗽喘逆,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唾中有红丝,或吐出如腐肉而腥秽者是也。

病因 此心火刑克肺金所致也。热在上焦,宜先保定肺气,养肾水制心火。

脉 《脉经》云:寸口数而虚涩,肺痿之形。若浮而大者,死。(1)

药 脉涩者宜养阴血,当归、地黄、知母、黄柏养其血,天门冬保其肺,沙参、阿胶、黄芪、枸杞、贝母、五味子之类佐之。不可服人参、白术,犯之者死,所谓肺热还伤肺。【注释】

(1)寸口数而虚涩……死:语本崔嘉彦《脉诀》。

霍乱

霍乱者,卒于挥霍扰乱也。吐泻交作,心腹绞痛,转筋欲死,或昏迷不省,手足逆冷者是也。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谓之干霍乱矣。

病因 此非鬼神,皆属饮食得之。饮食太饱而受风寒,所谓阴不(1)升,阳不降,乖隔而成。

脉 初起脉多伏或结代。人或见脉伏或结代,便断为死,不知一日半日即复为常脉矣。大抵微滑者生,洪大而涩数者死。干霍乱则脉多伏绝。罗先生治干霍乱而愈者,五十年间才十数人耳。故曰干霍乱九死一生,湿霍乱九生一死。

药 霍乱不可执方。初起用厚朴、半夏、枳实、紫苏、橘红、生姜、藿香、木香、柴胡、葛根等药消食宽中散邪,汗出痛定为愈。汗(2)后虚烦,可用香薷、麦门冬、远志、天花粉、黄连、茯苓、木通、扁豆、竹叶之类。转筋者,木瓜为要药。不可食粥,虽米饮下咽,立毙矣。

霍乱者,皆因内伤饮食生冷、外感风寒暑湿而成。湿霍乱者,上吐下泻,或四肢厥冷。因风则怕风有汗,因寒则怕寒无汗,因暑则烦热躁闷,因湿则身体倦怠,因食则胸膈饱胀。治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夏月因伤暑热而霍乱者多,手足微冷,脉虽虚小,切忌用热剂,以香薷饮、六一散加减治之。干霍乱者,阴阳升降不通,急用盐水探吐,吐后再用理中汤加减。【注释】

(1)乖隔:原作“乖膈”,据王氏抄本、叶氏抄本改。乖,不顺,逆乱。隔,分离,阻隔。总言阴阳不相调和。

(2)麦:原脱,据叶氏抄本补。

疟疾

乃外有风寒暑湿,内有气血痰食。有属表者,有属里者,有表里俱受者,须细察其三阴三阳之症。

疟有先寒后热者,有但热不寒者,有一日一发者,有间日一发者,有三日一发者。

病因 大率多是风暑之邪。风暑当发汗,夏月多在风寒处歇,遂闭其汗而不泄故也。则郁而成痰,痰结而不散,故发而为寒热,故曰无痰不成疟。一日一发者,受病一月;间日一发者,受病半年;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

脉 大率多弦。弦数为热,宜汗。弦迟为寒,宜温。疟久而不愈,脉若紧数者,死。弦短者,多食。弦滑者,多痰。脉迟缓者,自愈。无汗先散邪,有汗宜扶正。

药 治疟以散邪为主,柴胡一味始终必用,诸疟不可少者。初发时用羌活、防风、荆芥以散邪,黄芩、知母以清热,青皮、槟榔以化(1)滞痰滞气。稍久则用白术。白术之药,有汗则止,无汗则行,勿泥(2)也。若专主于痰者,附子、半夏之类。伤食者,山楂、麦芽、枳实(3)之类。感气者,枳壳、木香、砂仁之类。慎不可用七宝散之属。又有乌药、香附、生砒者,杀人如剑,戒之,戒之!【注释】

(1)泥:陈氏抄本作“疑”。

(2)痰:原作“汗”,据陈氏抄本改。

(3)七宝散:又名截疟七宝饮、七宝饮。由常山、姜厚朴、青皮、陈皮、甘草、槟榔、草果组成,方载《杨氏家藏方》卷三。

痢疾

小便短少,腹痛腹胀,后重窘迫,大便下赤白脓血,身热少食者是也。

病因 须分赤、白。赤者属血,自小肠来;白者属气,自大肠来。总之,暑湿伤于外,饮食伤于内,故有是疾也。古方有白属寒,赤属热者,谬言也。噤口痢者,胃中热甚故也。

脉 痢脉,沉小留连或微者易治,洪大而数者难治。亦不宜弦急。河间谓先水泻而后便脓血者,为脾传肾,贼邪难治;先便脓血而后水泻者,微邪易治。凡痢下纯血如屋漏水者,唇似朱红者,身热炙,大(1)孔如竹筒者,皆属不治。

药 痢疾用药须分新、久。初起二三日,间以利为度,可用承气汤下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也。三四五日,便不可下。日久便宜参术大法,黄连白芍汤为主,而随症增损。腹胀,加厚朴、枳壳。有热,加黄芩、山栀。后重,加木香、槟榔、滑石。凉血和血,用当归、红花、生地、桃仁。噤口不食,用石莲。身热,加前胡、柴胡。切不可初起便用止涩之药及辛热之剂。凡粟壳、石脂、桂心、干姜之类,皆在禁例,犯之其害不小。【注释】

(1)大孔:肛门。

泄泻

(1)

泄泻有六种:有肠鸣腹痛而泻者;有泻水而腹不痛者;有完谷不化者;或有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有痛甚而泻、泻后痛止者;有泻不甚,腹微痛,热手按之即止者。

病因 凡腹鸣,属火。腹不痛者,属湿。完谷不化者,属气虚。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属痰。痛甚而泻、泻后痛止者,属食积。(2)泻不甚,腹微痛,热手按之即止者,属寒。六者殊,皆脾虚所致。

脉 泄泻之脉必虚而濡弱,或微细而数。若弦紧而洪盛,难治。

药 泄泻六种,总之以燥脾渗湿为主,而随症加药。用白术、苍术、木通、神曲、茯苓、厚朴、泽泻、芍药为主。属火者,加黄连。(3)属湿者,倍二术,加茵陈、半夏。属气虚者,加倍白术,加人参、扁豆。属痰者,加半夏。属食者,加山楂、枳实。属寒者,加砂仁、木香。【注释】

(1)六种:原作“五种”,据下文改。

(2)不泻或多……泻不甚腹:二十五字原脱,据王氏抄本补。

(3)加:王氏抄本无此字,应为衍文。

吞酸、吐酸

吞酸者,酸水伏于肠胃之间,吼不得出,咽不得下,俗谓之醋心。吐酸者,酸水随嗳气而吐出也。

病因 吐酸者,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积之日久,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味,病属热。吞酸者,积热于内而成酸水,外为寒邪所束,不能自通而出,在心胃间作酸,故谓之醋心。

脉 吐酸者,脉弦滑。吞酸者,脉弦涩也。(1)

药 吐酸者,用半夏、黄连、附米、神曲、川芎之类。吞酸,用木香、山栀、神曲、砂仁、半夏、附米之类。【注释】

(1)附米:即香附米,又简称“香附”。

黄疸

黄疸者,周身皮肤及眼黄如金色,小便短少黄赤,或日久变为周身黑色是也。有五种,谓之五疸。

病因 五疸者,酒、食、女劳、湿、黄汗是也。虽分五种,同是(1)湿热,如盦曲相似。

脉 黄疸之脉,洪数者,皆属实热。其或微涩者,属虚弱,女劳疸也。又黄疸久变为黑疸,脉细而数,腹胀不思饮食,远不出半月矣。

药 大法以五苓散。初起时加茵陈、山栀、葛根、秦艽,数日后加苍术、川芎、柴胡、白术、青蒿,去桂。【注释】

(1)盦(ān安)曲:造曲时湿热熏蒸。盦,覆盖。曲,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物质。

水肿

(1)

水肿者,周身浮肿是也。甚者皮肤光肿,按之成坎,顷之又平。或因久病而起,或卒然气结而起。(2)

病因 水肿之症,皆由脾虚湿热,凝闭渗道,不得流通,故邪水随气流入经络中,故一身浮肿,皮肤光,手按成窟,举手即满。

脉 水肿有阴有阳。脉沉迟而口不渴,大便溏而小便清,谓之阴(3)水。脉濡而数,口渴而大便黄燥,谓之阳水。阳水易治而阴水难治。若缺盆平、唇肿、脐翻出者,皆死症也。

药 世俗多用逐水宽中之剂,如葶苈、槟榔、牵牛、猪苓之类,甚至有下之者,杀人多矣。此病虽湿胜而实由脾虚,当先大补中气,以白术、茯苓为主,人参、山药佐之,然后以泽泻、木通利其水,木香、陈皮、苏子理其气,黄连、山栀清其热,厚朴、枳壳宽其中。若骤起者,以苍术为君,白术为佐。又云阳水用芩、连,阴水用香、砂。(4)罗先生述:一游僧用苦梗、苦匏治一贵人,此偶中耳,不可为常法也。【注释】

(1)坎(kǎn砍):坑穴。此指肌肤凹陷。

(2)渗道:水气渗泄的通道。

(3)阳水:原脱,据王氏抄本、叶氏抄本补。

(4)苦匏(páo刨):即《本草纲目》所载“苦壶卢”,具有利水消肿之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