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08:33:29

点击下载

作者:冯国超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弟子规

弟子规试读:

总 序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春秋战国时期堪称智慧渊薮的诸子和鸣,经历过汉唐盛世万邦来朝的光荣和辉煌,也曾经历过晚清民国时期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到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综合国力的强劲增长,终于迎来了重新崛起的巨大历史机遇。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高瞻远瞩,及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然而,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质和内涵,却鲜见学理上深入系统的说明。在我看来,正如西方文艺复兴的特点是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口号,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所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发展当今中国,使之像中华古代文明盛世那样成为世界人民向往的礼义文物之邦;而中华古代文明盛世的精神核心,即在于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而伟大的古代中华文化,则积淀在《周易》《论语》《老子》等古代经典中。因此,认真研读古代经典,充分发掘其丰富内涵和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高屋建瓴,充满睿智,无疑是我们今后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普及工作的根本指针。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它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生命力。中华民族无疑拥有让世人羡慕的灿烂文化,这不仅体现在它的历史悠久、传承不绝,还体现在它的博大精深、精彩绝伦。仅以哲学思想为例,像《周易》《老子》《庄子》那样的古代经典,其思想的深邃和超越性在世界其他文化的古代经典中就极其罕见。因为它们反映的不只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还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与西方古代哲学重知识而轻境界、重推理而轻受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哲学家往往有较高的人格和道德修养,这也为某些古代西方哲学家所不及。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像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只要有英明正确的领导,找准道路,选对国策,要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赶超别的国家并非难事。因此,在当今中国,只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切实从古代经典中汲取智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然而,古代经典毕竟是古代社会特殊的经济、政治条件下的产物,其中肯定有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甚至是错误落后的思想,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古代经典中的思想,一直是困扰学界的一个难题。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真知灼见,然而,由于过去一些学者所谓精华和糟粕往往混在一起、难以区分的惑人之言,使该问题实际上变成了一笔糊涂账,导致人们在对待古代经典的问题上态度暧昧,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发挥。而事实上,只要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照,要区分古代经典中的精华和糟粕并非难事。

因此,怎样做好古代经典的整理解读工作,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我看来,一部真正能满足现代读者需要的古代经典解读作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有注有译,使读者能真正看懂古代经典的文字;(2)有分析导读,使读者能真正读懂古代经典的思想;(3)区别精华和糟粕,使读者能正确把握古代经典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4)赋予古代经典以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力。而从目前已经出版的有代表性的古代经典注译作品来看,它们大多只是完成了其中一部分任务。因此,严格说来,古代经典的现代解读工作,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可谓任重而道远。

20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冯国超注译的《国学经典规范读本》中的《周易》《山海经》《孙子兵法》三种,这些书出版后,受到读者们较好的评价。今年,又准备推出该书系的“国学启蒙类”六种,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和《幼学琼林》。对于这套《国学经典规范读本》,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以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古籍为底本,再参阅其他较具代表性的著作进行点校,对其中有争议的、不清楚的文字随文作注或予以说明,使经典原文较为准确可靠。

二是注释简明扼要,而且在目前学界仍有争议的地方,能把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列举出来,而不是只讲作者的一家之言,这就好比读者在读一本书时,同时阅读了相关的好几种书,这无疑有助于读者对国学经典的客观了解。

三是导读的内容比较丰富。这些导读或概括一章一节的主要思想,或介绍有争议的问题的来龙去脉,或讲述古代智慧的具体运用,或反映作者自己的独特理解,对读者充分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和实质有较好的帮助。

四是在不少地方都配上了古代绘画。给内容深奥的古代经典配上形象生动的插图,这无疑会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在配图时,较好地做到了图与文字之间的一一对应,画面也较为精美。

当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国学经典的研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学经典规范读本》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希望这套《国学经典规范读本》能对人们把握国学的精髓、认识国学的价值、扬弃国学的糟粕、光大国学的精华产生积极的作用,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2014年10月28日

前 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yù)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jiàng)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李毓秀出生于清朝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一说60岁)。李毓秀在康熙时中秀才,之后便致力于治学和教育。他精研《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并创办敦复斋讲学,前来听课的人很多。正是在讲学的过程中,李毓秀编写了《训蒙文》一书,作为学生的启蒙教材。《训蒙文》面世后,一位名叫贾存仁的先生对它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弟子规》。不过,关于贾存仁其人其事,我们所知甚少,在各种《弟子规》的相关书籍中,也找不到关于贾存仁生平情况的介绍。然而据《浮山县志》等资料称,贾存仁字木斋,山西浮山县人,出生于雍正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61岁。贾存仁工书法,精韵学,著有《等韵精要》《弟子规正字略》等书。只是这种说法目前尚未被学界普遍接受。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贾存仁对《训蒙文》作出修订并更名为《弟子规》后,《弟子规》就渐渐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影响甚至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著名的蒙学经典相媲(pì)美。“弟子规”意即弟子必须遵守的规矩,这里的“弟子”,可以指学生,也可以泛指少年人。《弟子规》共1080个字,紧紧围绕《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展开论述。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少年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出门在外时尊敬兄长,言语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弟子规》把孔子的这段话在文字上稍微作了改动后作为“总叙”,然后分“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四个方面对少年人的言行举止、道德修养、读书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规范。

在“入则孝,出则弟”部分,《弟子规》要求少年人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尊敬长辈。其中包括怎样与父母对话交流、怎样照顾父母的生活、在父母有过错时如何妥善处理、父母去世后怎样守丧等,以及尊长优先、礼让尊长、主动为尊长效劳等处理长幼关系的原则。明确指出:“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

在“谨而信”部分,《弟子规》要求少年人谨慎小心,诚实不欺,并对少年人在个人修养和怎样处世行事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如要注意个人卫生:“晨必盥(guàn),兼漱(shù)口,便溺(niào)回,辄(zhé)净手”;不要饮酒:“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说话要诚实:“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xī)可焉!”不要信谣传谣:“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等等。

在“泛爱众而亲仁”部分,《弟子规》要求少年人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表现在具体行为上,首先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其次是在对待财物上,要遵循少取多予的原则:“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第三是在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要以理服人,而不要仗势欺人:“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第四是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因为仁德之人能帮你提高道德修养:“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等等。

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部分,《弟子规》介绍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指出要把从事道德修养和学习文化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其次是要求读书时做到“三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第三是要保持书房整洁,笔砚端正:“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认为良好的读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第四是要求读圣贤书,要把成为圣贤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非圣书,屏勿视……圣与贤,可驯致。”

为了使《弟子规》中的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掌握,作者在写作形式上仿效《三字经》,全文采用三个字一句的格式,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中的“华”和“家”属于同一韵部,两字押韵,因而读起来韵律优美,且方便记忆。

那么,《弟子规》中所定的这些规矩是否正确呢?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弟子规》是否仍有指导或借鉴的意义呢?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一、中国古代的蒙学经典,大多以介绍知识或典故为主要内容,如《三字经》完整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朝代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经典、思想家等,《百家姓》集中介绍了中国人中的数百个姓氏,《幼学琼林》从动物、植物、人文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典故,因此,它们的功用主要是让学生来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不是告诉学生如何来行动的。《弟子规》则不同,它的重点就是告诉学生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弟子规》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行动的手册。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就在于它为人们的言行设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标准,使中国古人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循规蹈矩,彬(bīn)彬有礼。那么,这些礼仪都包括哪些内容?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遵循哪些礼仪?《三字经》中没有讲,《百家姓》中没有讲,《千字文》中没有讲,《幼学琼林》中也没有系统讲,只有《弟子规》讲了,而且讲得如此具体、完整、系统,因此,光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弟子规》就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弟子规》中所定的规矩绝大部分是合理的。这首先是因为《弟子规》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贯穿的是中国古代极其正面的价值观。如从《弟子规》的“总叙”来看,它标举的核心概念是“孝”“弟”“谨”“信”“爱众”“亲仁” “学文”,这些概念每一个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其次是从《弟子规》的具体行文中看,也时时不忘倡导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诸如“凡出言,信为先”“见人善,即思齐”“凡是人,皆须爱”“勿谄富,勿骄贫”“能亲仁,无限好”等等,都是穿越时空的正面观念,而且极具现实意义。再从《弟子规》所定的具体规矩来看,有许多仍值得现代人借鉴遵循。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看上去很简单,但现在的孩子能切实遵行的却并不是很多;如“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仍是目前对孩子的教育中必须遵行的;如“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对于那些喜欢在网上传播谣言的人仍有警示作用;如“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对于人们自信自立,自强不息,无疑会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等等。

三、作为一部产生于二三百年前的作品,《弟子规》也偶有一些错误的或值得商榷(què)的观念;另外,从今天的眼光去看,《弟子规》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所谓《弟子规》中偶有一些错误的或值得商榷的观念,首先表现在对父母与子女及长幼关系的处理上,《弟子规》遵循的是“父为子纲”、长尊幼卑的传统观念。每个人都应该孝顺父母、尊敬长者,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凡事都要有一个适当的度,无条件地服从父母和长辈则无疑是存在偏颇的。如当父母犯有过错且不听劝告时,《弟子规》要求子女“号泣随,挞(tà)无怨”,这对父母无疑是过于宽容了;如当年少者遇到年长者时,《弟子规》要求年少者“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即骑在马上的要下马,坐在车上的要下车,一直要等年长者从年少者身边过去,走出一百多步后年少者才能继续上车或上马前行,这种规定无疑也过于严格,会给实际的操作带来困难。其次是《弟子规》中有一些明哲保身的世故观念,如“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如果说前一句只是要求人们不要多管闲事,虽有自私的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还能接受,后一句要求人们不去宣扬他人的恶行,则无疑是不对的。因为所谓“恶”,指的是极坏的行为或犯罪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行为或事情,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主动站出来揭发和制止,怎么能因为怕恶人报复而予以容忍,甚至说“扬人恶,即是恶”呢!

至于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弟子规》中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规矩,则是因为时代的变迁造成的。如《弟子规》要求“亲有疾,药先尝”,那是因为中国古代治病以汤药为主,所以药煎好后,子女要先尝一尝,看看是否适合给病中的父母喝;现在治病以吃药片、打针为主,当然就用不着“药先尝”了。如《弟子规》要求“丧三年,常悲咽(yè),居处变,酒肉绝”,即在为父母守丧的三年中,要常常悲哀哭泣,居住的地方要改变,不能喝酒吃肉。这样的规矩是否合理,在古代就有争论,现代人则早已不作这种要求。如《弟子规》要求“揖(yī)深圆,拜恭敬”,即作揖的动作要到位,行拜礼时态度要恭敬,而现代人在生活中已很少作揖和行拜礼。还有如“待婢仆,身贵端”,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早已没有了婢女和男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弟子规》是一部导向正确、内容健康且极具实用价值的启蒙读物,只要对其中的内容稍加改造,即可成为当今少年儿童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在当今规范少年儿童行为的各种读物中,还没有哪种读物在规范的具体、系统及有效性方面能超过《弟子规》。《弟子规》问世后,在清代后期即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但是,由于缺乏权威部门的统一规范,《弟子规》的版本极多,虽然其中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此“小异”仍然为人们选择合适的《弟子规》读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揭示《弟子规》的内涵和现代价值,我们撰作了这本《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弟子规》。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本书的原文以民国时期出版的《绘图弟子规》(见附录二)为底本,同时参阅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出版的其他数种《弟子规》及当今一些较具代表性的《弟子规》出版物。

二、注释简洁、准确、客观、全面。目前出版的许多古代经典注译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通病,就是注译者作注较为随意,这种随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哪些字词须注,哪些字词不用注,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一些必须加注的疑难字词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必然会给读者阅读古代经典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注释文字较为随意,注译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注,而不是依据相关工具书上的解释,这就使注释文字缺乏权威性。本书则做到逢疑难必注,不回避难题,对于迄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的地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明确表示存疑,或同时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提示读者此处内容并无确解。同时,注释文字一律采用《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的解释,以避免误导读者。

三、在白话翻译部分,尽量采用直译的做法,不作引申和发挥,并力求使译文精致、流畅。

四、采用了“导读+图说”的经典解读方式。在“导读”部分,除了对原文的内容作深入的说明,揭示其实质和价值意义,还尽量列举相关的历史故事来进行剖析,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图说”则主要根据“导读”中所举的例子,选择历史上的相关绘画进行配图。本书在配图时,严格采取一一对应的原则:图是对“导读”文字的形象化描绘,“导读”文字则仿佛是对图的说明。从而避免了以往诸多国学经典图文本配图随意的弊病。

总之,严谨、细致、力求完美,这是我们撰作《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弟子规》的指导思想;规范、权威、美观大方,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轻松把握《弟子规》的内容和精髓。

 

 冯国超2014年8月于北京 一 总叙

本节是整部《弟子规》的总纲、核心思想,《弟子规》中的以下各节,均是依据此“总叙”而展开的。

在“总叙”中,《弟子规》提纲挈(qiè)领地指出,作为一个少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孝顺父母,二要敬爱兄长,三要谨慎诚信,四要博爱众人,五要亲近贤人,六要学习文化。一个人,只有做到了上述这些,才是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否则,你就是有缺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社会和家庭的累赘(zhuì)。由此可见,《弟子规》对少年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弟子①规②,圣人③训④。

首孝⑤弟(tì)⑥,次谨⑦信⑧。

泛爱众,而亲仁⑨。

有余力,则学文⑩。【注释】

①弟子:少年;学生。

②规:准则;规矩。

③圣人:有极高品德和智慧的人。这里指孔子。

④训:教导或告诫的话。

⑤孝:孝顺,尽心奉养父母并顺从父母。

⑥弟:同“悌(tì)”,指弟弟敬爱哥哥。

⑦谨:小心;慎重。

⑧信:诚实;不欺骗。

⑨仁:对人友爱,有同情心。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⑩文:泛指文化知识。【译文】

这本《弟子规》,出自圣人孔子的教导。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言行谨慎,诚实守信。要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导读+图说】

在本段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对《弟子规》中所述规矩(包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谨慎诚信、博爱众人、亲近贤人、学习文化)的排列顺序,前面五条都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只有最后一条才涉及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学习文化知识还有个前提条件:“有余力”,即有多余的精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多余的精力,或许可以考虑不学习文化知识,但道德修养却是万万不能少的。这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形成了显明的对照,因为现代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道德修养则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那么是古人的做法对呢,还是现代人的做法对?这个问题太大,三言两语不可能说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现代教育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需要改进的。

那么,要做到《弟子规》中所说的上述这些规矩是否容易呢?我们说,这些规矩,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然而,也正因为它有一定的难度,才需要我们好好学习,随时以上述规矩要求和约束自己。

本段的第一句“弟子规,圣人训”,指《弟子规》是圣人孔子的教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论语·学而》中有这样的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子”,就是孔子。如果对比一下,我们就能发现,除了个别文字,《弟子规》这一段中的绝大部分文字都与《论语》相同,都是引自《论语》的,所以称它是“圣人训”,是十分恰当的。▲摹天籁(lài)阁宋人画册(之一),描绘了古代私塾(shú)中教育孩子的情形。明代仇英绘▲孔子像,传为唐代吴道子绘 二 入则孝 出则弟“入则孝,出则弟(tì)”,指在家里时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时要尊敬兄长。

在“入则孝”部分,主要讲述了子女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准则,包括怎样与父母对话交流,怎样照顾父母的生活,在父母有过错时如何妥善处理,在父母去世后怎样守丧尽孝,等等。

在“出则弟”部分,首先强调了兄弟和睦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孝顺父母的重要体现;接着主要讲述了在尊长面前必须遵循的规矩,包括尊长优先、礼让尊长、主动为尊长效劳,等等。

本节的规定十分具体、详细,有许多内容仍适用于现代社会。不过,文中要求子女无条件服从父母,也是存在偏颇的。

父母呼①,应②勿③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④,须敬听。

父母责⑤,须顺承⑥。【注释】

①呼:叫;唤。

②应:回答;答应。

③勿:不要。

④教:教导;教诲。

⑤责:批评;责备。

⑥顺承:顺从承受。【译文】

听到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叫你做事情,要积极去做。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一定要恭敬聆(líng)听。父母对你的批评责备,一定要顺从接受。【导读+图说】《弟子规》最重视的就是一个“孝”字,孝有很丰富的内容,而且就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父母呼唤你的时候,你要赶快答应,而不能心不在焉、无动于衷,更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这一点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对父母的呼唤不积极作出回应是经常发生的事,尤其是当孩子正沉迷于游戏的时候,他们对父母的呼唤往往充耳不闻。因此,我们必须告诉孩子,这样做是要不得的,说得严重些,这就是不孝。

当父母命令你去做事的时候,要积极去做,而不应该拖拉、推托。通常情况下,出于对孩子的爱,父母都不会命令孩子去做很难的事情,大多是让孩子去叫个人、买点东西、拿个物品之类,因此,作为孩子,对于这类很容易做的事情,就不应该犯懒,而应积极去完成。

当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一定要恭敬聆听。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在社会上少吃亏,因此,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经验教训,把为人处事的道理不断地告诉你。有的孩子会因此嫌父母啰唆(luōsuo),觉得这些简单的道理用不着翻来覆去天天讲,全然不顾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弟子规》告诉我们,作为孩子,不管你爱不爱听,耐不耐烦,当父母跟你讲述道理的时候,你必须洗耳恭听,而不应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当父母批评责备你的时候,一定要顺从接受。“孝”字往往与“顺”字连用,称为“孝顺”,因此,顺是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对于父母的批评责备(有时甚至包括责罚),你首先要接受。如果父母批评得不对,或者误解了你,你可以平心静气地解释,但是绝对不能顶撞,惹父母生气。

这样,《弟子规》就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了孩子在与父母相处时行孝的规矩。应该说,这些规矩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它对于培养孩子的孝心,保证家庭的和睦,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规矩也仍有重要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矩基本上都是对孩子而言的,那么,孩子长大成人以后,这些规矩是否仍然适用呢?应该说,它们绝大部分仍是适用的,但是,必须补充一些合理的内容,如子女对父母除了顺从,还有规劝的义务和平等交流的权利。因为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特殊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于这些,父母不一定熟悉,因此,他们若在这方面对子女提出建议或要求,不见得就都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就不能盲目听从、“顺承”,而要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父母的观点确实不对时,就尽可能和婉地去说服他们。

在此,需要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不少学者在论述“孝”的重要性时,往往会以“教”字为例,认为“教”是个会意字,由“孝”和“文”两部分组成,说明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孝。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因为孝是个会意字,金文的“孝”字由“老”和“子”两部分组成,表示孩子搀扶老人的意思。“教”也是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和篆书的“教”字,由(jiào,指仿效)和攴(pū,指手中持物击打)两部分组成,表示通过督责的手段使仿效的意思。因此,“教”字的左侧并不是孝的意思,而是仿效的意思。▲允禧(xǐ)训经像轴,描绘了古代父母教育子女的情形。清代顾铭绘▲孝是会意字。金文的孝字,由老和子两部分组成,表示孩子搀扶老人的意思。孝的本义是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教”是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和篆书的“教”字,由(jiào,指仿效)和攴(pū,指手中持物击打)两部分组成,表示通过督责的手段使仿效的意思。“教”的本义是教导、教育。

冬则温①,夏则凊(qìng)②。

晨则省(xǐng)③,昏④则定⑤。

出必告,反⑥必面⑦。

居⑧有常⑨,业⑩无变。【注释】

①冬则温:指冬天要设法使父母温暖。

②夏则凊:指夏天要使父母感到凉爽。凊:凉。

③省:探望;问候(父母、尊长)。

④昏:黄昏,天将黑的时候。

⑤定:古代指子女夜晚为父母整理床铺,服侍其安寝。

⑥反:同“返”,指回家。

⑦面:见面,指与父母相见,以使安心。

⑧居:平素家居。

⑨常:规律。

⑩业:职业,个人从事的主要工作。【译文】

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要使父母感到凉爽。早晨起来要问候父母,晚上要服侍父母安寝。外出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后要向父母当面禀告。饮食起居要有规律,所从事的工作不要轻易改变。【导读+图说】

本段继续讲述“入则孝”的道理,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关心父母的冷暖,照顾父母的起居,外出或回家都要向父母说一声,等等。这些事情虽然细小,却无不体现出对父母的尊敬和浓浓的亲情,让人感觉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本段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几句源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所谓“凡为人子之礼”,即作为子女应有的礼节、规矩。

在中国历史上,东汉时的黄香因为很好地遵行了“冬则温,夏则凊”的规矩而闻名天下。据《后汉书·文苑列传》载,黄香是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以孝顺父母闻名,以至于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说法。在元代的《二十四孝》中,称黄香“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diàn);冬天寒冷,以身温其被席”,即当夏天天气酷热时,黄香就在父亲睡觉前,先用扇子把枕席扇凉(当时黄香的母亲已经去世);当冬天天气寒冷时,黄香就先为父亲暖被窝。

关于“晨则省,昏则定”,历史上也有一个著名的例子,这就是周文王一天三次问候他的父亲王季是否平安。据《礼记·文王世子》载:“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意思是:文王是王季的长子,每天都要三次去问候王季。鸡刚叫的时候,他就会穿好衣服来到王季卧室的外面,问服侍王季的人员:“今日我父亲是否平安,情况怎么样?”如果服侍人员说平安,文王就很高兴。到了中午,文王又会像早晨一样去问候;到了晚上,也一样去问候。如果王季的身体情况不太好,服侍人员告诉文王后,文王就会很担忧。

对于现代人来说,当然没有必要像黄香那样替父亲暖被窝、扇枕席,但是关心父母的冷暖还是必须做到的。如在夏天,有条件的话可以给父母的房间装上空调;在冬天,则可以给父母买保暖性好的衣服,等等。

至于“出必告,反必面”,则是必须做到的。子女与父母住在一起,当有事外出时告诉父母一声,就可以免得父母为你担忧;从外面回来后告诉父母一声,就可以使父母安心。要做到这些其实是很容易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子女往往不这么做,而是悄没声息地出去,回来后往自己的房间一钻,门一关,父母根本不知道你在不在家,这样的做法实在太不合适了。

本段的最后一句“居有常,业无变”,其中的“居”,既可以理解为饮食起居,也可以理解为居处。之所以要求“居有常,业无变”,是因为这样就可以让父母知道你每天在做什么,从而感到安心。不过,在现代社会,要做到“业无变”并非容易,尤其是有的年轻人很喜欢跳槽,这当然会使父母为你的工作和前途感到担心。因此,在你换工作的时候,最好是多与父母沟通,让他们明白你的所思所想,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扇枕温衾(qīn)图,描绘了黄香扇枕的情形。近人陈云彰绘▲寝门视膳(shàn)图,描绘了周文王在卧室外问候父亲王季的情形。选自明代焦竑(hóng)的《养正图解》

事虽①小,勿②擅③为④,

苟⑤擅为,子道⑥亏⑦。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⑧心伤。【注释】

①虽:即使。

②勿:不要。

③擅:自作主张。

④为:做。

⑤苟:假如。

⑥子道:做子女的规矩。 

⑦亏:欠缺;缺少。

⑧亲:父母。【译文】

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不要自作主张,假如你自作主张,就违背了做子女的规矩。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也不要偷偷藏起来,假如你把它偷偷藏了起来,父母知道后就会感到伤心。【导读】

本段继续讲述子女如何在家中向父母尽孝,所说的内容十分具体:凡是家里的事情,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也要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办理,如果你自作主张,就是违背了做子女的规矩;家里的东西,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物品,你也不要偷偷把它藏起来,如果你这样做了,一旦让父母知道,父母就会感到很伤心。

为什么要立这样的规矩呢?因为在中国古代,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是很常见的事,在这样的家庭中,包括爷爷奶奶(甚至爷爷奶奶的父母及兄弟、嫂子、弟妹)、父母(以及父母的兄弟、嫂子、弟妹)等等,常常是十几人或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人都自作主张,整个家庭岂不乱了套?如果人人都把家中的东西偷偷藏起来,这个家庭还怎么维持?所以《弟子规》中才要求子女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听父母的;不管东西是贵是贱,是大是小,均不许偷偷藏匿(nì)。

亲①所好②,力为③具④;

亲所恶(wù)⑤,谨⑥为去⑦。

身有伤,贻(yí)⑧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注释】

①亲:父母。

②好:喜欢。

③为:替。

④具:准备;办。

⑤恶:讨厌;憎恨。

⑥谨:小心;慎重。

⑦去:除掉。

⑧贻:遗留。【译文】

父母喜欢的东西,努力替他们办到;父母讨厌的东西,小心地替他们去除。身体有损伤,会使父母担忧;品德上有污点,会使父母蒙羞。【导读+图说】

本段讲述了两层意思:一是如何正确对待父母的好恶,二是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道德修养也是孝的重要内容。

关于如何对待父母的好恶,《弟子规》的观点是:子女应该以父母的好恶为好恶,父母喜欢的,就想方设法去办来;父母讨厌的,就尽力去除掉。关于这一方面,历史上有不少例子。如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刘邦称帝后,就把自己的父亲接到宫中居住。然而,他的父亲虽然天天锦衣玉食,却一直闷闷不乐。刘邦经过询问后才得知,原来他的父亲在乡下居住时,酷好斗鸡、蹴鞠(cùjū,即踢足球),现在住在皇宫里,既不能斗鸡,又不能蹴鞠,所以心情郁闷。刘邦于是请父亲搬出宫苑,专门在新丰为他建造了豪华的居室,这样,老人家又能自由自在地与同伴蹴鞠了。另据元代的《二十四孝》载,郯(tán)子是春秋时郯国的国君,他的父母年老,都得了眼病,想喝鹿奶。郯子知道后,便身披鹿皮,来到深山,进入鹿群之中,取来鹿奶给父母喝。一次,有猎人以为郯子是一头鹿,差点把他射杀。这就是所谓的“亲所好,力为具”。

作为子女,除了要想方设法满足父母的要求,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受损伤,自己的德行没有欠缺。关于子女的身体健康与孝顺父母的关系,在古代著名经典《孝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子女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来自父母,不要让它们受到毁损,这是孝的开端。也正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古代的男子和女子都是不剃发的,他们都是把长发盘在头上,然后用簪(zān)子别住。据《晋书·范宣传》载,晋代有个名叫范宣的人,十岁就能背诵《诗经》和《尚书》。有一次,他不小心把手割破了,于是捧着伤口,脸上现出十分痛苦的神色。有人问他是不是很痛,他回答说:伤口的痛是小事,只是来自父母的身体受到了毁伤,觉得难以承受。人们因此对他刮目相看。这是“身有伤,贻亲忧”的非常典型的例子。

除了不让身体受到损伤,作为一个孝子,更为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的品行有污点。因为一个年少的人做了什么坏事,人们很自然的反应就是这个孩子没有家教;而所谓没有家教,便是父母没有尽到职责,父母的品行也有问题。这就是“德有伤,贻亲羞”。

以上观念基本上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仍有其实用价值。只是对“身有伤”的后果不要作夸大的理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样的理解无疑过于绝对,现代人也并不认可,否则我们现在的美容美发店都要关门大吉了。▲周剡子鹿乳奉亲图,描绘了剡子身披鹿皮遭遇猎人的情形。清代王素绘▲伤指自悲图,描绘了范宣因伤指而悲痛的情形。选自明代焦竑(hóng)的《养正图解》

亲①爱我,孝②何难?

亲憎我,孝方③贤④。【注释】

①亲:父母。

②孝:孝顺,尽心奉养父母并顺从父母。

③方:才。

④贤:有品德或才能的。【译文】

父母很爱我,我对他们孝顺,这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我仍然对他们孝顺,这才显得品德出众。【导读+图说】

本段指出,作为子女,不管父母是爱你还是讨厌你,你都要无条件地孝顺父母。

爱往往是互相的,当对方很爱你时,你也很容易去爱对方,尤其是子女与父母之间。在通常情况下,父母总是爱自己的子女的,因此,子女也很自然会爱自己的父母。然而,也会碰上一些特殊情况,就是父母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子女。在元代的《二十四孝》中,记载了二十四个子女孝顺父母尊长的故事,其中有三个就与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有关。而且,这三个故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母亲都是继母,继母不喜欢继子,继子却仍然毫无怨言地孝顺继母。在此,我们来讲一讲虞舜在父母想置他于死地的情况下,仍然孝心不改的故事。

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名叫重华,他的父亲名叫瞽(gǔ)叟,是个瞎子。舜的母亲死后,瞽叟又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为人很傲慢。瞽叟为了讨好后妻与象,总想把舜杀了。舜只好小心谨慎地侍候父亲、后母和弟弟,以免触怒他们。

一次,瞽叟让舜到仓房顶上去抹泥,等到舜上了房顶,他便拿走了梯子,并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擎着两顶草帽从房顶上跳下来,躲过了一劫。又有一次,瞽叟让舜去挖井,舜感觉到有危险,便先在井中挖了个逃生通道。果然,等井挖得很深时,瞽叟和象便一起往井里填土,想把舜活埋,舜靠事先挖好的逃生通道才保住了性命。虽然如此,舜却一点也不怨恨他们,仍像以前一样对待他们。

舜因为孝顺父母,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子。帝尧经过考察,发现舜是个德才兼备的人,于是把帝位传给了舜。

舜在父母非常讨厌自己的情况下,仍然恭恭敬敬地孝顺他们,很好地体现了“亲憎我,孝方贤”的道理。▲大孝克谐图,描绘了舜孝顺父母的情形。选自清代的《钦定书经图说》

亲①有过②,谏(jiàn)③使更④,

怡(yí)⑤吾⑥色⑦,柔⑧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⑨随,挞(tà)⑩无怨。【注释】

①亲:父母。

②过:错误;失误。

③谏:对君主、尊长等的错误进行规劝。

④更:改变。

⑤怡:和悦。

⑥吾:我;我的。

⑦色:脸上的表情、神气。

⑧柔:温和。

⑨号泣:号啕(táo)大哭。

⑩挞:用鞭、棍等打人。【译文】

父母有过错时,要劝告他们改正,劝告时脸色要和悦,语气要柔和。父母如果不听劝告,就等他们高兴时再劝,若还是不听,就要大声哭着相劝,即使父母因此动手打你也不要有怨言。【导读+图说】

本段讲述了当父母有过错时子女应该怎么办。

父母是家中的主人,作为子女,必须听父母的话。但是,父母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那么当他们犯了错误时,子女应该怎么对待呢?《弟子规》中提出的办法是:先要和颜悦色地劝告;当父母不听劝告时,不要不知趣地劝个不停,而要等他们高兴的时候,再出言相劝;当父母仍然不听劝告时,你就要哭着相劝,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当你这么做时,有时会惹父母生气,他们甚至还可能因此而动手责罚你,在这种情况下,你仍然应该逆来顺受,口无怨言。

关于父母不听子女劝告时,子女要“号泣随”,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据《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记载,隋朝末年,李渊与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当队伍到达霍邑(yì)时,受到隋朝守将宋老生的阻挡,义军进退两难,加上天下大雨,粮食将尽,李渊准备率军退回太原。李世民表示反对,李渊不听。李世民无奈,便在李渊的住所外大声哭泣。李渊问他为什么哭,李世民说:义军只有一往无前,进入咸阳,才能救民于水火;现在稍一遇到困难,便下令撤退,会使军心瓦解,必将一事无成。李渊终于听从了李世民的劝告,下令军队前进,并取得了胜利。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弟子规》中提出的这一子女劝父母改正错误的方法仍有其合理性。因为父母毕竟是长辈,对待他们的错误,你不能像对待同辈人或小辈一样,有时可以不留情面,而要讲究方式方法,在维护他们尊严的前提下,和颜悦色地指出来。即使他们固执不改,你也仍然要保持耐心,而不能急躁,更不能冲撞冒犯。至于是不是要“号泣随,挞无怨”,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在现代社会,父母子女间也要讲求某种程度的平等,而不能一味地要求子女在父母面前必须低声下气。▲李世民像,绘于清代

亲①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②,不离床。【注释】

①亲:父母。

②侍:陪伴侍候。【译文】

父母如果生了病,给他们煎的药要先尝一尝,要不分白天黑夜地在旁边侍候,不离开他们所躺卧的床。【导读+图说】

本段讲述了当父母生病时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

在中国古代,当父母生病时,子女通常会去请郎中,也就是中医大夫。郎中在一番望闻问切后,写下一个药方,子女便会根据这个药方去药店抓药,然后熬成汤药,端给病人喝。病人喝的汤药不能凉,但也不能太烫,因此,作为一个孝子,便须先尝一尝汤药,以判断是否适合给病人喝,这就是“亲有疾,药先尝”。

用中药调理病人,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因此,父母生病后,有时会很长时间起不了床。作为孝子,除了为病人尝药,还必须不分昼夜地守候在病人的床前,以观察病人的反应,帮助病人大小便,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等等。据《史记·袁盎(àng)晁错列传》载,西汉的汉文帝在当皇帝前,曾经当过代王。有一次,他的母亲薄氏得了重病,而且一病三年,为此,汉文帝在三年的时间里,除了为母亲亲尝汤药,而且衣不解带,一直守候在母亲的旁边。因此,当时的大臣袁盎感叹说:春秋时孔子的弟子曾参(shēn)以孝顺父母闻名,现在看来,汉文帝的孝远远超过了曾参。汉文帝为病中的母亲尝汤药的故事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在元代的《二十四孝》中,有“亲尝汤药”一节,说的就是汉文帝的故事。

需要说明的是,《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一句,出自《礼记·曲礼下》的“亲有疾,饮药,子先尝”,只是在文字上稍微作了改动。由此可见,子女为病中的父母尝药,这是中国古代长期遵行的一个规矩。

在现代社会,当父母生病时,子女要做的通常是把病人送到医院,联系住院床位,支付医药费,陪护病人,等等。因此,当父母病重时,要求子女“昼夜侍,不离床”,可谓古今差异不大;至于“亲有疾,药先尝”则已无必要,因为现代医院治病时多用西药、针剂之类,子女想“尝”也没法“尝”了。▲汉文帝亲侍母病图,描绘了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情形。清代王素绘

丧三年①,常悲咽(yè)②,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③,祭(jì)④尽诚,

事⑤死者,如事生。【注释】

①丧三年:指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孝三年。丧:哀葬死者的礼仪。

②悲咽:悲哀哽(gěng)咽。 

③礼:我国古代制定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

④祭:在死者的灵前或墓前举行仪式,表示悼念。

⑤事:侍奉;供奉。【译文】

在为父母守孝的三年中,要常常悲哀哭泣,居住的地方要改变,不能喝酒吃肉。举办丧事要符合礼仪,祭祀(sì)死者要诚心诚意,供奉去世的父母,要像他们活着时一样。【导读+图说】

本段讲述了子女为父母守丧的规矩。

古人对父母的丧礼看得极重,因此,对父母去世后子女的行为规范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在这三年中,子女要常常想念父母,并常常为此悲痛哭泣;夫妻要分开居住,不能有享乐之事;节制饮食,不能喝酒吃肉。此外,对丧葬期间子女的服饰、言行等均有规定。比较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父母的墓旁筑一间简易的居室,整整三年,孝子都要住在这间简陋的屋中为父母守墓。作为朝廷官员,父母去世后要回家守丧,三年内不得出任官职;若因贪图俸禄(fènglù)而隐瞒父母去世之事,一旦被发现,便会受到责罚,从而使自己名誉扫地。

除了上述规定,古人还特别强调,为父母守丧,不能做表面文章,而应发自内心地感到悲痛伤心;父母虽然已经去世,仍应像活着时一样孝敬他们,这便是《弟子规》中所说的“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有一个成语叫作“哀毁骨立”,便是专门用来形容孝子守丧的情形的。据《后汉书·韦彪传》记载,韦彪是一个孝子,父母去世后,他在墓旁的陋室中住了三年,以致整个人只剩下了一副骨头架子,医治了好几年才恢复过来:“服竟,羸(léi)瘠(jí)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不过,关于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孝三年,古代也存在着不少争议,有人认为三年的时间太久了,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子女的健康。如在《论语·阳货》中就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宰我认为守丧三年太久,一年也就够了。对此,孔子认为宰我这个人没有仁德。因为在孔子看来,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做法。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古人之所以要主张守丧三年,是因为子女小时候有三年时间是离不开父母的怀抱的。

关于“事死者,如事生”,历史上有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据《晋书·王裒(póu)传》记载,魏晋时期,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以孝著称。他的父亲王仪为人正直,因触怒了晋文帝而被杀。王裒认为父亲死得冤屈,便拒不任官,在父亲的墓旁筑室隐居。王裒的母亲活着时最怕雷声,因此,每当电闪雷鸣时,王裒便会赶到母亲的墓前,哭着跪拜说:王裒在这里陪着母亲,母亲不要害怕。这个故事后来也被收入了《二十四孝》,标题就是“闻雷泣墓”。

与古代相比,现代社会的丧礼已大大简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减少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照相、摄像等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使我们拥有了古人不具备的思念亲人的手段,因为已逝亲人的音容笑貌可以保存在小小的光盘或磁盘中,方便我们不时地播放出来。因此,还是那句话,对已逝的亲人的怀念,关键在于要发自肺腑,而不是外在的仪式。▲王裒闻雷泣墓图,描绘了王裒听到雷声后在母亲墓前哭泣的情形。清代王素绘

兄道①友②,弟道恭③,

兄弟睦④,孝⑤在中。

财物轻⑥,怨何⑦生?

言语忍,忿(fèn)⑧自泯⑨。【注释】

①道:道理;正当的事理。

②友:关系好;互相亲近。

③恭:对人谦逊有礼貌。

④睦:关系和好;亲近。

⑤孝:孝顺,尽心奉养父母并顺从父母。

⑥轻:轻视;认为不重要。

⑦何:哪里。

⑧忿:因不满而情绪激动;发怒。 

⑨泯:灭。【译文】

兄长要对弟弟友爱,弟弟要对兄长恭敬,兄弟之间关系和睦,孝也就体现在其中。把财物看轻,又怎么会产生怨恨?说话时注意忍让,愤怒的情绪自然就会消除。【导读+图说】

前面讲孝,处理的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从这一段开始讲如何处理与父母之外的其他人的关系。

悌(tì)的本义是弟弟敬爱哥哥,但是,古人认为,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的,正如父子之间的关系是“父慈子孝”,即做子女的要孝顺父亲,作为父亲也要爱自己的子女;兄弟之间讲的则是“兄友弟恭”,即兄长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兄长恭敬。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中来确定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古人的高明之处,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保证。因为如果只要求一方应该如何如何,另一方则可以随心所欲,这样的要求是很难落到实处的。“兄弟睦,孝在中”,反映了悌道与孝道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孝顺父母的核心是让父母活得舒心、高兴,如果兄弟之间关系很僵,天天吵闹,父母又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所以,兄弟关系和睦,让父母放心、踏实,也是孝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长期宣传、实行孝悌之道,所以,兄友弟恭的例子不胜枚举。东汉时,会稽阳羡(今江苏宜兴南)有个名叫许武的人,有两个弟弟许晏和许普。许武的父母早亡,两个弟弟年幼,全靠许武一人把他们养大。因许武对弟弟非常友爱,他在光武帝时被举为孝廉。孝廉即孝顺廉洁的人,是汉代普通人当官的重要途径。许武被举为孝廉后,想让两个弟弟也被举为孝廉,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求分家,并在分家时把好的田产和住宅、健壮的仆人等留给自己,把差的分给了弟弟。此举让邻居乡人很不满,认为许武是个伪君子。然而,许晏和许普却对许武恭敬依旧,没有半句怨言。于是,人们认为许晏和许普人品出众,便把他俩推举为孝廉。之后,许武把邻里亲戚召集起来,当着大家的面把好的家产分给两个弟弟,并向大家说明他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宁可委屈自己,也要使两个弟弟成名。这个故事虽然有某种阴谋的成分,但是许武与许晏、许普“兄友弟恭”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古代多为大家庭,一家几十口甚至几百口人住在一起,同吃同喝同劳动,财产共有,那么,怎样保证一个大家庭上上下下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呢?《弟子规》中提出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财物轻”即不看重财物,一个是“言语忍”即说话时要注意忍让。这样的总结是很高明的,充满了智慧。因为一个人如果“轻财物”,便必然会重视感情、义气等;一个人如果“言语忍”,便能大大减少与别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而做到了这两条,一个家庭岂不是很容易就变得和睦了吗?

据《旧唐书·张公艺传》记载,唐朝时,郓(yùn)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有个名叫张公艺的人,他们家九代同居,且家人之间亲密和睦,在地方上名声很大。唐太宗时,曾专门予以褒奖。一次,唐高宗去泰山,路过张公艺的家,便亲自来到张公艺的家中,问他一家人为什么能和睦相处。张公艺听后一言不发,让人取来纸和笔,在上面写了不少字,呈递给高宗。高宗一看,上面写了一百多个字,但都是一个“忍”字。高宗看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由此可见,“忍”在家庭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弟子规》说:“言语忍,忿自泯。”

现在的家庭形式与古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现在已很少见到几十个人住在一起的家庭,而大多是三五个人住在一起的小家庭,尤其是近几十年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青少年中有兄长或弟弟的人很少,因此不少人并未有过“兄友弟恭”的体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便否定“兄友弟恭”的重要性。因为这里的“兄”和“弟”,并不一定非得是骨肉之亲,它也适用于朋友之间、邻里之间、亲戚之间等。至于“财物轻”“言语忍”,在现代社会也仍然是十分适用的,因为在人与人之间,哪怕是夫妻之间、父子之间,也会出现利益或观念上的争执,在这种情况下,轻物质利益而重骨肉亲情,忍一时之气以维护家庭和睦,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教弟成名图,描绘了许武辛勤抚养弟弟许晏和许普的情形。清代吴友如绘▲张公艺像,选自清代的《历代名臣像解》

或①饮食,或坐走,

长者②先,幼者后。

长③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先④到。【注释】

①或:连词,表示列举。

②长者:年纪大、辈分高的人。

③长:指长辈。

④先:有的本子作“即”。【译文】

无论是喝东西和吃东西的时候,还是就座和行走的时候,都要让长辈在先,年幼的人则在后面。当长辈呼唤人的时候,要代替长辈去叫,如果要叫的人不在,则自己要先来到长辈面前。【导读】

从本段开始,讲述孩子与长辈相处时应遵循的一些规矩。

首先,当与长辈一起吃东西、喝东西的时候,与长辈一起落座或行走的时候,一定要让长辈在先。比如与长辈一起吃饭,必须在长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子;与长辈在某个场合落座,不仅要让长辈坐在前面,而且要等长辈坐下后,晚辈才能坐下;与长辈一起走路时,要让长辈走在前面,晚辈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其次,当长辈在呼唤某人时,晚辈知道了,就要代替长辈呼唤;如果要叫的人不在,晚辈就要自己先来到长辈面前,向长辈说清情况,以免长辈着急。

以上都是生活中十分琐(suǒ)细的事情,然而,琐细并不等于不重要,因为若不把这些细节问题处理好,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别扭,甚至还会产生矛盾。即使在现代社会,以上这些规矩中的大部分仍为人们所遵守。比如在举行宴会时,端上一条鱼,人们通常会请席中的尊长先动筷子;安排座位时,也会让尊长坐在核心的位置;当长辈叫人时,晚辈也通常会为其代叫;等等。至于与长辈一起行走时,是否非得请长辈走在前面,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是在正规的场合,如出席会议、迎接客人的时候,当然要请长辈走在前面;若是在一些较为随意的场合,如参加庙会、去商场购物等,则不必如此拘泥。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xiàn)能①。【注释】

①见能:逞能;炫耀自己的本事。见:同“现”,指显露、露出。【译文】

称呼尊长时,不要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不要炫耀自己的本事。【导读】

本段的内容很好理解:不能直呼尊长的名字,不要在尊长面前炫耀本事。体现了对尊长恭敬和尊重的态度。

不能直呼尊长的名字,这个规矩,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人人都懂的。那些直呼尊长名字的人,肯定会被别人指责为没有教养或家教。

至于不要在尊长面前炫耀本事,则并不只是要求晚辈保持谦虚,也是因为在尊长面前炫耀本事是不礼貌的行为。事实上,在任何人面前炫耀本事都是不应该的,在此之所以要强调不在尊长面前炫耀本事,是因为中国社会长期有尊重长者的传统,这种尊重,不光表现在言语态度上,也表现在维护长者的自尊上。因为当你在尊长面前炫耀本事的时候,会使尊长产生自愧不如或某种失落的感觉,而这就是对尊长的不敬,所以不能这么做。

当然,这里说的是不要在尊长面前炫耀本事,并不一概反对在尊长面前显示本事。因为炫耀是一个贬义词,给对方以挑衅的感觉;显示则不同,你在尊长面前显示你唱歌的天赋,你把学到的本领表演给尊长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不属于“见能”。

路遇长①,疾趋②揖(yī)③;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