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解(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03:26:51

点击下载

作者:钟永圣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试读:

体悟天心

——《论语通解》自序

圣人,是从人类种种劣行中“剩下来”的人,是在人类种种懿行中“道盛德至善”的人,是在熄灭人类自身种种恶念的战斗中“取得胜利”的人。

孔子远祖是商代的贵族,原姓“子”,所以“子曰”带有“老祖宗说”的味道;“孔”字在春秋时期如果不做姓,是“大”的意思,例如《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开头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所以“孔圣人”在春秋时期意味着“大圣人”。孔子不是死后被人捧出来的,他在中年时期就已经有圣人之名;孔子学说不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它是天地自然之理化为人伦的通则,并非是个人在学术、概念、知识意义上的臆造。

当今许多学人,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些自诩是中国传统文化学者的人,甚至包括一些出版过几本有关孔子思想言行书籍的人,都或多或少以个人偏见误会、误解、误读了孔子及《论语》。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孔子及其弟子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所说即所行,而今天的一些学者常常所说非所行,甚至学术的表达和真实的行为毫不相干,这就不能理解孔子“天人本一”的觉悟境界。于是孔子及其学说常常在2500年后“躺着中枪”。它提醒我们,不能轻易地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能自己没有悟到就贬低圣贤的真诚与涵养。恰如电影《孔子》中南子的一句台词所说:人们很容易经历孔子所经历的挫折和痛苦,但是却未必能够领略孔子在经历这些挫折和痛苦时所达到的境界。

孔子到底什么境界呢?

我们先看弟子们眼中的孔子。在《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记载,堪称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家和风水大师的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说明孔子通达心性和天道的境界是连子贡这样的孔门高足也难以企及的。在《论语·子罕第九》中记载,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回在孔门弟子中以勤奋好学第一著称,天资超迈,一闻全解,箪食瓢饮,安贫乐道,是《庄子·大宗师》篇记载的“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得道人士,是到了唐朝被李世民奉为“先师”、享受国家供奉的人物,他眼中的孔子弥高弥深,令人衷心赞叹,难道不够令人信服孔子吗?难道当今那些动不动就批评孔子及其学说的人其修养、风骨、品位都在颜回之上?甚至在孔子之上?

我们再看孔子自己话语中透露出的信息和境界。在迫不得已按照礼法见了卫灵公夫人“寡小君”南子之后,面对给自己脸色看的子路,孔子说了一句泄露自己修为境界的话:“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我所否定的,上天也不会喜欢——不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谁敢说这样的话?在《论语·述而第七》中记载,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又在《论语·子罕第九》记载,匡人认错了人,想要杀孔子复仇,孔子说:“天不丧斯文,匡人其如予何?”对自己的德行、天命了了分明,在生死危急的关头,毫不怀疑,毫不胆怯,毫不慌张,镇定自若,从容应对,世间有几人能够做到?孔子在活着的时候,即以德行、学问、能力名闻天下,以至于本国权臣嫉妒害怕,列国君臣期许与忌惮交织;以贫贱之身份地位感得弟子三千,莫不衷心服膺,这些当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黄帝内经》有言,“天之在我者,德也”,圣人心就是天心。天心无字,圣人有言,读圣人之言可知天心,天心圆满就是修行成就。孔子七十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已是华枝春满,无可怀疑。

我上大学的时候,正流行美国人萨缪尔森的第十四版《经济学》。在序言中,这位获得了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的老先生写道:如果自己可以给一个国家写经济学教材,他就不会在乎谁制定法律。我当时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和涵义,二十年后,我才领悟到:如果能够为一个国家的人民讲解《论语》,确实就不必在乎谁当了官、谁发了财、谁一夜成名,不但不必在乎谁制定法律,也不必在乎谁得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

在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曲阜视察之后,大连市委宣传部就迅速响应,在我自己还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要求系统讲解《论语》的公益道德讲坛就已经在当年12月15日正式开始了!在宣传部所属文明办和学习办的先后主持下,完全面对市民开放的《论语通解》讲座已经历时将近两年。本书就是此轮《论语通解》讲座的文字整理稿。

二千多年来,解释《论语》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我恳切地希望炎黄子孙们能够注意到一个历史事实:汉代考据、训诂的兴起,是因为在焚书坑儒和秦末战乱之后,许多经典文本都丧失了,进入和平安定的年代,许多经文都是靠着老先生和幸存下来的儒生依靠童子功背诵出来的。由于地域、方言和记忆误差等因素,难免出现个别字词章句不尽相同的情况。为了校正文本,汉儒根据实际需要兴起了考据和训诂等学术工作,但是这些“技术性的”研究并非儒学或者孔门思想的本身。到了清代,无论叫复兴汉学,还是兴起朴学,都是残酷的文字狱逼迫的产物。因为个人发挥解释经文难免被曲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考古”式校正字词的学问与意识形态立场无关,所以成为清代学术现象的一大主流。可是,所有这些被胡适批评为“故纸堆学术”的研究,顶多是帮助我们无限接近古本的原貌,而绝非孔子活生生思想的再现。

因此,把考据、训诂的学术当做“儒学”,是儒学真正复兴的大障碍!因为它和教育人无关,和改变人们错误的思想言行无关,特别是和作者本人的德行操守无关,就造成了“知行分离”的恶果,贻害无穷。针对这一现实,我们提出“体会”的学习方法:用学者自己的真实人生去明白文字背后的精神,而不是用脑子去臆想字句的含义。也就是说,《论语》上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做到了才算数。最关键的是把自己的心定住在“圣人境界”,此谓立志,然后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在吃穿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条做到,则圣业可期而道业可成。有人说“圣人境界只有圣人知道”,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不敢承当,要坚信自己纯净的本性和圣人是完全一样的,当我们能够做到经文上的要求,就叫“人经合一”,则《论语》二十章都是我们自己的;如果人做不好,纵使二十章倒背如流,也没有一章是我们的。

当我们按照《论语》的标准去做人行事,我们就在事实上把孔子请回到了人间。孔子就以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的方式,回到我们中间。有圣人行世,才有伟大的文化精神,才有伟大的盛世。钟永圣于农历乙未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二千五百六十六年诞辰

(一)

许多人很想读经典,但苦于读不懂,又缺乏好的方法。作者在第一篇中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提倡快乐学习,书画怡情。《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云:一句《论语》治天下;其实不用一句,一“孝”字做真,即可遍行天下,亦可大治天下。尊敬的各位同仁、各位同胞: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高考。可以说,从国家到个人,所有的家庭都会受到波及。即使没有高考年龄段孩子的家庭也会为亲人、为朋友的孩子操心着。首先,我们祝学子们能够取得好成绩,祝他们能有一个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未来,祝福他们!第二点,在这样一个雨天,各位同胞、各位同仁还能够冒雨前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有一个很强劲的力量,很强劲的势头。

传统文化 重在落实

学习传统文化,以我个人浅薄的经验来讲,重要的是落实,就是千经万论如果不能够落实到自己的身上,那白学了,没有用。清朝末年传统文化变成了胡适所批评的“故纸堆文化”,国民把它当作已经过时的、腐朽的、落寞的、老古董式的文化,以为它不能够拯救我们国家的颓势。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我经常拿现代智能手机来作比方,不是手机的功能不强大,而是用户不会用;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好用,而是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把传统文化经典的精义、真意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因为我自己体会到,当我们真的入门之后,那种感动、那种谦卑难以言表。

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以来,整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复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学习、宣传,还是培育、践行,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本次讲坛,非常感谢大连市委学习办,作为主办方能够开始在大连市创造这样好的环境,让我们共同去温习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大家真是非常有福气!大连市这几年老百姓对时事有一些议论,我跟大家说:没有没有问题的国家,没有没有问题的城市,也没有没有问题的家庭。老夫子的学习方法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时候取人家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不要盯着问题,盯着缺点去批评,而要看到长处去发扬、去落实,这样对我们自己才会有一个良性的帮助。

我很孤陋寡闻,在接触大连市学习办之前,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政府序列里有“学习办”这个职能部门。知道了以后我就不断地品味,天下还能有这样美妙的职能部门吗?叫“学习办”哪!要知道走出校园的人,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怀念校园生活,后悔自己在念书的时候没有尽心尽力地学习!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能有人,有福德、有机会进入“学习办”工作的话,那太美妙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我们天天说学习,成为父母、祖父母之后可能天天叮嘱自己的儿孙要学习、要成才,中国父母拳拳之心可能天下第一。

可是知不知道“学习”这两个字从哪里来?就是从今天要开始讲的《论语》当中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话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边学、一边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叫“学习”。所以我觉得“学习办”的设置,本身就含着现代对传统的继承。

这次讲《论语》,我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得到的一个结论、一个体会,就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华民族是这个星球上唯一还有连续的远古文明传承的民族,全世界没有第二家。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追到根上就是因为祖宗留下来的文化。读过《论语》的人都熟知这样一句话,老夫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什么意思?没有创作,只是传承,他是古代文化集大成者。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圣人分四种,有四个代表:“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章句下》)。而孔子是集大成者,为“圣之时者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精华的代表。

我自己体会是,春秋战国时期号称有“诸子百家”,可是当我读《论语》、《大学》和《孟子》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翻开其他家的经典,发现触类旁通。我就知道为什么大家在过去将近两千五百年间承认“孔子是圣人”。明白这一点以后,在我这里就没有“家”的区分,儒家、道家、释家、医家、武家、墨家、法家所有这些家的精华都在儒家当中有所体现。我讲《道德经》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感觉,把《道德经》读通了,再读儒家的经典一样可以理解。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可能以前有先辈老师也说过,这些经典当中您读通一本,其他的经典都可以明白。如果您说我把《论语》读通了,我不理解《大学》,那我告诉您,您一定读错了、理解错了,还没有通。之所以我们现在这个讲座叫“《论语》通解”,不是说我通达,而是说这个经典本身通达,是强调所有这些家全部都是“人”家。人做不好,学任何家的经典,都白学,没有用。

掌握方法 事半功倍

讲到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因为《论语》头一篇就是《学而第一》,讲“学”,所以我们首先要学这个学习方法。

第一个方法叫“体会”,也叫“人经合一”。“人经合一”这个概念我以前没见过,是我在写《中国经典经济学》过程中,自己脑子里冒出来,体会出来的。意思就是我们学习和做人过程中,要把经典的含义跟自己完全结合起来。如果不能落实,经典是经典,我还是我,那么学习没有进步,将来随着时间推移,就会把自己生硬地记下来的词句还给老师、还给书本,就忘了;而自己通过践行出来、悟通出来的,再看经典就会有一种“会心一笑”的感觉。

体会还有一个解释就是“用身体去明白”,如果自己身心没有变化,这个经典也没有学对。这也是我为什么很惭愧、很不好意思上讲台的一个原因之一,因为懂的人会看相,没有修学圆满的时候,那个相呈现的是另外一种情况,所以我就作为一个“知道错了,想要改好的人”的身份跟大家报告自己的心得。这是学习方法的第一点,体会或者人经合一。

第二种方法叫“以经解经”。我们距离当初的经典,包括《论语》,两千多年了,生活观念、周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很容易错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会以今天的直觉、今天的观念去理解古代的文字,这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望文生义,自以为是。我们继承传统,是有一项成本的,就是要多读一点历史,知道了当时的状况,才能知道这本经典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出现,所以“经史和参、以经解经”是一个必需的路径,否则读不通。

我一开始就碰到这样的情况,感觉《论语》这么薄,一万多字,以现代大学的要求来看,这个规模勉勉强强能拿一个学士学位,要申请硕士学位,不够三万字的话,门儿都没有,老师看都不会看,审核的人会说,规模不够,拿回去。所以现在的硕士论文,没有低于三万字的,就是废话也要往上添。至少我了解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文法类专业的字数要求可能都是这样。

这本《论语》,读着读着我就发现,要想读通它,必须去读《史记》、《春秋》等其他的经典。为什么每次讲座我都要带着一些经典,就是要给大家看。我认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两本经书代表的,一个是《易经》、一个是《黄帝内经》,这两本经典缺失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别说学不通,连最起码最核心的灵魂都没有了。为什么是这样?也是孔老夫子做了一个证明。很多人读古代经典,读到孔子就感觉很古老了,公元前551年出生的嘛。可是他老人家说“信而好古,述而不作”。那就得往前推呀,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周代的文化,距离孔子将近五百年,距离我们今天三千多年,就是文王、武王、周公的那个时代。

现在大家看到的《易经》经常被称作《周易》,也叫后天之《易》。《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夫子学《易经》是在晚年,很遗憾地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如果五十岁能够学《易经》,此生无大过。就证明了老人家早年没有学,是五十岁以后才开始学的,学上了以后“韦编三绝”。以前不是现在这样的书,是牛皮绳穿的竹简,竹简上的牛皮绳被翻断了三次,多么勤劳、勤奋!我在学习的时候,每当想到老人家这样勤奋,总是不敢放松,这也是榜样的力量。现在这个《周易》再往前推,谁发明出来的?谁解读出来的?谁悟出来的?时间考证很不一样。我现在看到的有三个时间,时间最短的一个说法,是六千四百年前伏羲画卦;中华书局出版的两种文字的《易经》版本,说伏羲画卦是在七千年前左右;最新的十大考古发现把中华文明确切的一个考古学时间,定义在八千一百年,太久远了。我们不往前说,就说比较靠谱的这个六千四百年前伏羲画卦,起源于“河图洛书”,这是口耳相传的传统,因为当时连文字都没有。也许未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当时已经有文字,只是今天我们在讲的时候,学术界还是认为大约是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时期仓颉造字。

最初伏羲画的卦叫先天之卦,把宇宙人生包括人身体变化的规律,通过阴爻、阳爻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大家都知道,现代科学领域中,电脑、互联网代表着时代最高科技的东西,但它最原始的编码是二进制的,计算机的语言是二进制的,这些规则很多人就推回到《易经》。有的人就批评说:中国人总是把现代科学在老祖宗那里找到源头,却不能好好地发展现代科技。据我目前观察,电脑推演未来趋势还没有《易经》准确,因为给电脑输入软件的人还没有悟,还达不到伏羲悟通天地规律的那样一个智慧的程度。

最早传下来的《易》叫《连山易》,第一卦是艮卦开始,表示山。是什么时代的呢?有人说是神农时代的《易经》,叫《连山易》。接下来神农之后,传了八代,这是司马迁信史里面写的,神农氏传了八代,至少是八百多年,那时候的人很长寿。到了黄帝时期的《易经》,叫《归藏易》,藏是收藏、储藏的意思,它的首卦,是坤卦。然后才是《周易》,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易经》都会有这样的变化,更何况文字呢。但是南怀瑾先生说:只有中国的文字,才能让几千年的后代读懂几千年前老祖宗说的话,这就是文言文的贡献。

多久能掌握文言文呢?如果根基好一点的人,稍微用点功,一周可以了;根基弱一点的人,一个月就可以了。打通文言文这个障碍,就可以实现直接阅读古文献。不要说文言文很难,我感觉,当你进入文言系统的时候会发觉,没有文言文就没有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承。它非常地优美,非常地精道,也非常地简洁。跟英文对比,有些人说,英文的词汇量非常大,每出现一个现象、一件事物,它就给你造出一个词来,也是与时俱进。比如说最近因为中国的强大,很多词汇自动地进入了英语词汇,听说过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现在进入了正式的英文,叫“no zuo no die”。这就是当你国家强大的时候,国家的文化、文字随之强大。

中华文化的源头至少从六千四百年前就开始传,传到今天,还依然传。一开始只有卦象,口耳相传,一说就懂;后来有了文字,文王这个大圣人非常慈悲,他怕后世子孙读不懂,就在卦象下“系辞”,什么叫系辞?就是注解,解释一下,比如说《乾卦》,“元亨利贞”,这就解释了;他的儿子周公,发现爸爸的解释太过简略,又做了“爻辞”,就是把每一个变化阶段,为什么要这么变化,做了进一步解释;到了孔子他老人家,又给《易经》做“传”,也是解释。我们现在看到的完整的《易经》,是先代的圣人至少在四千五百年间的贡献,留给子孙这样一个宝贵财富。现在看到的《易经》和孔子那时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要说有变化是在北宋,有个叫邵康节的大师,他的这个易学叫《梅花易数》,断事、料事如神,以布衣出身在北宋名扬天下,料事无不奇中。他有变化,怎么变化?他用的五行跟以前的五行不一样。但是批评他的人都没有他算得准。我们近代有一个很著名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底谁对我们就清楚了。

第三种方法叫“至诚诵读”。不需要解释,不需要像我这样,很吃力、很费劲地总想给人家说明白,还总觉得说不那么圆满。如果您有时间静下来,哪怕一天五分钟都行,老老实实地读一句,心里面放空,真正地对祖先升起恭敬之心,您才能够入门。“至诚者感通,感通者必至诚”,我是真心地、切身地体会到这句话。意念不诚的时候,学不到,学不真;真诚真诚,当态度“真”的时候,就可以“成”;当心非常非常至诚的时候,就可以心想事成。意念发出去,例如“一定要考一个好学校”,那你努力吧,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考的时候,仅仅是完成一个形式而已,三年前或四年前的努力,已经注定要给你一个结果,这是由“心想”达到“事成”。

我以前学习不至诚,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有些时候看不起老师,认为老师没有我讲得好,很狂妄的。结果,第一年高考陪太子读书,没考上,大学跟我啥事没有;第二年高考,陪公主读书,大学还没我啥事;第三年高考,勉勉强强考到了东北财经大学。我对不起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这样说?我小学第一个老师在三年级的时候——现在我还能回想起那个场面——当着全班同学说:这个学生将来可以考上北京大学。我现在有很多北京大学的朋友,接触之后,我心里才知道,老师当年没有说假话。中学、小学的老师,一代一代的小孩子看过去,老师知道这个孩子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一定会考上北京大学。所以,我很惭愧,对不起老师;我很惭愧,还对不起我的父母。《论语·学而第一》的第二句话就是讲孝,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因为我亏了孝,所以,我也远离了北京大学,这是我今天反省以前的人生得出来的结论。这个以后可以慢慢地跟大家分享,是真的,人不至诚、不谦卑,没有好果子吃。

这个《易经》,孔老夫子那么推荐,他作为圣人都说:假如早让我几年前读到它,此生无大过。那我们呢?我就反省自己,如果我早几年知道,我不会如此啊!我二十岁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的话,我今天何至于此呢?当然抓住机会,永远都来得及。

这是三个学习方法。重复一遍,因为这是我从出生到现在四十一年间,读传统文化最宝贵的三个体会:第一,人经合一;第二,以经解经;第三,至诚诵读。“至诚诵读”里面还有一个注解,就是《易经》六十四卦里面只有谦虚的谦卦“六爻皆吉”。什么意思?所有的变化环节当中都是吉祥的。人都想健康活到老,没有谁想中间发生曲折,挫折、病痛,甚至灾难。怎样能够趋吉避凶呢?《易经》告诉我们“易为君子谋”,这才是帮助我们谋划人生的吉祥和安康的。学而篇第一

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翻开《论语》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什么就知道了,一定要学最值得学的,否则的话;会营养不良,会浪费时间。这是开篇用这样长的时间讲学习方法、讲学习内容,内容里面要优中选优。我曾经这样比方过,为人一定要平等、谦逊、谦虚,甚至要谦卑;但是读书,一定要长出一个“势利眼”,不是大师的代表作,千万不要读!今天出版业发达,出版品种很多,但真正好书也不多。老祖宗已经给我们筛选出了经典,像《论语》这样的经典,也就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不需要自己再去挑选,不需要再让老师开个书单。围绕着经典,自己喜欢哪本就读下去,一本经读通了,就可以登堂入室。

对于历史,可以去看《汉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好多书被烧掉了,被破坏掉了。但是也有人拼死保存,比如说把书埋在墙壁里面,战乱过后挖出来,重新传承、重新教学。汉代国家政府提倡把以前的文化发掘出来,有点类似今天所说的,国家提倡,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搭建起平台,掌握哪一本经,就可以出来讲。慢慢地有这样一个传承,学《论语》的、学《尚书》的、学《诗经》的、学《易经》的传承顺序,清晰可见。有些人为了保存一部经,不惜丢掉身家性命。所以,每当读到这里,我都非常感动。

这些年来,传统文化逐渐升温。终于觉得孔子好了,学习祭孔。可是祭孔大典的礼仪,要到韩国去学习;读古诗吟诵的方法,要去日本学习,我们自己国家丢得差不多了。在现在认为人的教养都很好的唐代,吕洞宾他老人家都被惹得说出“宁可教畜生也不教人”这样一句话,结果,他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大陆就没有了,还是我国的一个教授,通过日本大使传回来。那么,在中华大地上一直流传的经典当中的经典,为什么不被重视?这是没有理由的!包括对《大学》的评价,我也说过“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既然能够留下来,一定是好东西,你认为不好,是因为没学到。

快乐学习 反对刻苦

学习一定要学习到孔夫子说的感觉:“不亦说乎”。我非常反对刻苦学习,不是说不用功。我现在这个样子,很多人说为什么那么瘦?我说用功时间长了,因为笨嘛,只好用功。一天有可能是写或者是读十个小时以上,那是很消耗精力的,我自己也知道,气血亏虚,才会是这个样子。就总是急迫地想把书稿赶出来,当然这也是不对的,在《道德经》讲堂上我分析过不对的原因。可是,当“不亦说乎”的时候,放不下。

有一年,我在东北财经大学的烛光园里租房子住,后半夜一点,我在路灯下看书,旁边房间里传出“哗啦哗啦”的麻将声,窗里窗外的人都乐此不疲,都“不亦说乎”。我不是说打麻将都不好,是说各有各的“悦”。可是,能够让国家真正传承下去,让人民在世界上立足的,应该是《论语》这样的经典,而不是打麻将。体会出快乐之后,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坚持。不需要坚持是什么意思?就是感受到学习的由衷快乐,自己会乐此不疲,根本就不是刻苦的感觉。让孩子刻着苦去学习,让自己刻着苦去学习,读不出幸福感、读不出乐趣、读不出“一拍大腿,对呀,他老人家说得对呀!”的那种感觉,就是拍案惊奇、拍案欣喜的感觉,刻着苦坚持能坚持多久呢?没有这种感觉,不会坚持多长时间,早晚会断掉。如果自己上瘾,那么百川不管绕过多少弯,终归汇入大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句话,读多少时间都读不够,可以体会终生。接下来这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时期搞不清楚“喜悦”跟“快乐”有啥区别,但是,老师的注解考试要考,就硬生生记下来。等自己用身体去感悟、去体会的时候,就明白了。原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触动了、感通了、明白了、觉悟了,由内而外升发出来的喜悦,大家听说过“法喜充满”吧,这就是“喜悦”。这话本身也是儒家的,后来翻译佛经时借用过去,结果都以为是佛家的专有名词了。体会不到这种感觉,坚持不了太多时间。为什么老夫子在陈断粮七日,弦歌不断?他不是骗大家,他是自己真的做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本身就是这样给我们做示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学人,天南海北的,有扬州的、有陕西的、有广州的,还有海外的都会来找。例如他们会说“钟博士,听说你写了本书,感谢你,有时间去拜访你。”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嘛,自己会心里快乐!“哎,总算功夫没白费”,“天涯何处无知音”哪,真有哇!正是《易传》里面老夫子说的“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坐在自己“井外天”小小的书屋里,每天想的是善念,到一定的时间,千里之外应之,现在不仅仅是千里、万里之外应之啊!新加坡的华人有相应,美国的华人也有相应啊!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会上,连英国人都想了解中国的经典呀,想知道中国的祖先到底说了什么关于经济的理念。这我才知道,可以通过继承祖先的文化,获得成就。

在《中国经典经济学》后记里面,我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没有什么是自己的,只是一个传承,传承到当下就是创新,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海外三十多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休教授林毓生先生有一本书《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本,是他论文的结集,大家可以看一下。张五常教授到东北财经大学来访的时候也告诉过我,只要是自己想出来的,想不创新都难。为什么要去创新?不需要。认真做,认真继承,之后一定有创新,不需要操心,是自然而来的。到了那个程度能不乐吗?我们不是傻子,不是虚伪的人,人说“钟老师你干得好”,我说“不行不行”,心里面却美滋滋的,我不是那样的。我是很自然的一种快乐,我知道有认同,有感通。这总比劈头盖脸地骂一句强吧?比如“你糟蹋了老祖宗东西”,比这还好一点,还有说“中国人本身就没有那个东西”。说中国根本就没有这个经济学理念,那我就只好听着了,我不会生气,但是我快乐得起来吗?这是自然的情绪。所以,“有朋自远方来”是说,当你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有感通,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聊一聊,请你喝杯茶,探讨一下,不很快乐吗?这个人生不是很美好吗?是这样的。老夫子说这样的话,说明他在人性上非常通达,是非常可爱的一个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到人性了。一个人小有所成,认真学了,还有点心得,有快乐了,然后,有朋自远方来了,人家说你的好处,自己开始感觉到快乐。可是如果最后来了这么一个人,他不认识你,或者不了解你,你提的学问内容他完全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你心里有没有“愠”呢?有没有说:“看这家伙,孤陋寡闻!”“人不知而不愠”,知道了快乐,不知道也不生气。

我从2008年跟刘有生老师学习以后,真是半点翘尾巴的心思都不敢了。这五六年来,观察周围的人,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不超过一掌之数,太难了!为什么强调学传统文化要入心、要体会、要落实?不是说读到博士学位了,混到教授了,得到什么奖了,就是文化人了,那没用!心性不化,还不是一个文化人。“文人”跟“文化人”有天壤之别。为什么文人被批?被批评有被批评的道理,因为你酸,没心胸,只喜欢听好听的,不喜欢听负面的意见,没有真正落实老夫子的教导“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没做到,只希望被人家捧着。

现在传统文化论坛风起云涌,我最近就参加了大连市举办的论坛,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去听的,现场非常热烈。我观察一下一些老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有一些老师快被“活埋”了。什么叫活埋?南怀瑾先生的弟子曾说,如果这次去看老师,老师指出他的缺点、批评他,甚至骂他,他很高兴:哎呀,我知道不足,知道缺点,又可以进步了;如果这一次去,老师对他客客气气,出来之后,心里就不是滋味了。因为他知道南先生有一个习惯,老师对你客客气气,称你不错不错送你走,那就是说,不当你是自己人了,尤其是不当你是学生了。因为一看你那个表情,自满嘛,既然自己觉得已经满了,何苦跟你结恶缘。那好,你高、你好,请你走。所以,南先生在厦门讲过,用好话去赞美人,等于活埋人。

这些老师教我的,我都认真去做呀。现在每一次有人说我好,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我感恩、感激你鼓励我一下,但是我心里不上当。我说过任何一个叫我老师的,是我真正的老师,他以老师的身份来考验我,我绝不会把自己摆在老师的位置上,一辈子不做老师。但是因为我在大学里工作,被叫作老师,很惭愧,无论是德行和学识都做不到,这真不是谦虚,越学越觉得自己不行。所以,为什么写着写着书,会写哭了?就是学到感动处,体会到祖先那种慈悲之心,不但哭,还会趴在地板上给书磕头,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没有这些经典,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不下来。

慈悲太子 由生王姓

我姓钟,是钟家的子孙,这件事情我经常讲,我妈妈跟臧克家是一个姓,我的姥姥和奶奶全都姓王,不用问,这里这么多人,我知道一定有人姓王,王是大姓,“张王李赵遍地刘”嘛。钟和臧这两个姓,算是人不多的。往上查,查到我的姥姥和奶奶姓王,我的父辈跟母辈直接都有王家的血统,我就说不用往下查了。为什么不查了?大家知不知道王姓从哪来?是文王姬昌的后代啊,整个天下,我们全都是一家人哪!这就是在每次开场的时候,我称呼大家“在座的各位同仁、各位同胞”的道理,不用问,我们都是一家人,因为一查家谱,大家全都能够连接起来。既然都是家人,为什么不升起感恩心、亲切心、平等心呢?

王姓是从“王子乔”那里来的,这是一位慈悲的太子,周灵王的太子,叫姬晋,字子乔。当时(公元前550年)都城洛阳发大水,他的爸爸周灵王要用土围住王宫,把水放走,放走就意味着把周围的百姓和田地淹了。姬晋他作为太子不同意,就劝他的爸爸,认为应该疏通河道,周灵王不采纳,他就据理力争,结果把周天子劝火了,一怒之下把要继承天子位的太子贬为庶民。后来,姬晋的儿子宗敬就迁到了山西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太原。现在山西太原晋祠内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为啥姓王呢?因为老百姓感恩他,百姓知道他劝父亲,不管成不成,他的心念是善良的,所以人们感恩他,不直接称呼他姓,而是尊敬他的后人说:这家是王家,就是周王的后代,结果他的儿子就以“王”为姓了,天下就有了王姓。

整个中华民族应该有一个万姓祠堂,我们的祖先有这样深厚的德行才能够保证后世子孙不断绝。这次讲座,我在微信上发了消息,第一张照片就是《论语》的照片,题字的是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女,跟孔德成一辈的。孔德成这个例子我经常说,他在民国时结婚,当时民国总统蒋介石代表国家送国礼,就是因为他有一位伟大的祖先嘛。当然孔德成先生的学问道德没得说,可是,学问道德高成亲时就会让总统去送国礼吗?不就是因为祖先积了深厚的大德嘛。包括印光大师经常提的范仲淹,做到了参知政事,在陕西守边关,算是边关元帅了。这样的人,富贵之后不忘初心,把自己的薪水发给周围三百多户百姓,自己仍然过着穷日子。积德深厚,流传久远,所以,直到今天苏州范家仍然人才辈出。

千古《论语》 安治天下

学《论语》学什么?这第一篇讲学习,仔细看看《学而第一》的内容,不是学文本,而是学为人尽孝,学不要“巧言令色”,学自己反省,学如何对父母,学君子如何自重,然后举例子,这就是第一篇。整个《论语》就是一篇大文章,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安定天下。二十篇,篇篇独立;二十篇,篇篇连接;二十篇,篇篇贯通。所以,在宋代,有人告宰相赵普,说这个宰相除了看《论语》不读其他的书,怎么治理天下?皇帝一听,这是个大问题,就找他“对质”。赵普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也就是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足够了,不需要读全,就可以将天下大安。经典就是这样,你说千经万论像大海一样从哪里学?没有关系,任何一句进去,至诚则感通,全都明白了。学到这个时候,你会明白什么叫触类旁通,这就是学习的快乐。

说实话,讲《论语》之前,《论语》我都没通读过,甚至有些字都读不准,在“老先生”那里,我可以说连古代的“句读关”都没过。那为什么感觉可以讲?因为一体会,“哦,是这样的”,从做人的角度讲都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想明白道理,明白人心就可以了。所以,孔子是心性学的大师。在孔子之前,春秋时期还有一位对人性掌握得非常高妙的大师——管子,治理国家很有方法,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个强大霸主。我们今天想让自己国家强大,可以学习管子。现在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各国都在争,抢资源。有人说经典没用,我只能说:真对不起,不是老祖宗的经典没用,是我们自己没用!不会用,所以才没有用!

学经之余 书画怡情

今天我特意带来几件学习的样品,带这个样品来是受在座一位小朋友的启示,这是她自己临摹抄的经。这么年轻,就可以如此认真地抄经,了不得。早上我突然想起来,因为无论是《论语》课堂,还是《道德经》的课堂,我都看到一些老先生、老大爷、老奶奶、老妈妈在。既然是谈学习,我就想即使不为年轻人,也要为这些长辈提供一个学习的路径。今天带来一位退休老人画的两幅画,这位老人是我们东北财经大学张抗私教授的妈妈,六十岁退休以后开始学习画国画,不断进步,攻花鸟,画牡丹画出了名。二十多年后,老人把所有的画捐出来,全部心血,作为给希望工程筹款的媒介。在座的各位长辈都可以学,年轻人更不用说了,年轻怕什么?孔夫子五十多岁还学《易经》嘛。

为什么拿书画?因为读经文需要调节,读一段需要体会,那么就可以通过书画、音乐来调节。我今天还特意带来琴谱,中华文化的琴谱,注意呀!不是古筝,是古琴。古琴的发明创造,现在考证据说是来自伏羲,天地清音哪。弹过古琴,甚至听过古琴的就会知道,古琴真是可以贯通天地,可以入道的,而且,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是音乐、音律的大师。什么叫“弦歌不断”?七天没饭吃了,按照现在医学来讲,快饿死了,七天是要到极限了。而孔子弦歌不断,哪有力气,还弹琴?您看看他老人家是不是真正地做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了老年,一边品味经典,哪怕一天只有一个小时,可以弹琴,可以书画,怡情养性,慢慢地就体会到。

我们看这第一幅是老人家画的牡丹,好不好哇?六十岁开始学的。几年前我也想学中国画,专攻荷花,这是自己的一个想法。

第二幅是《浣纱图》,画的是西施,这可能是老人家人物画里面最精细、最精心的一幅。因为张抗私老师告诉我,这幅画她妈妈画的时间很长,用了非常大的功力。画能画到这样,说明人的心境非常静啊!请看,这是老人从年轻到老年的照片,越老越福相,非常有福。所以怎么学?一定要给自己在学习中找到怡情的方式和快乐,这是真正向孔子学习。

这件作品是朋友从台湾故宫博物院拿回来的复制品,被称作“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作者苏轼。他被贬官到黄州,皇帝知道他有才,问最近有没有新作,他就抄了这两首诗。抄的时候,心里郁闷、愤懑,越抄越动感情。大家注意,有些人永远是一个书画匠,不是一个书画家,因为他的作品有技法,没感情。所有动人的艺术品,无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全都有感情,就是要真心,要至诚,越写越动真情,所以才感人。后来,北宋的一个大才子黄庭坚,在后面题跋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就是说,此诗有点像李白,可能比李白的某些诗还要好,然后谈论笔法,最后说,这幅书法,苏东坡自己再看一遍,“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佛不在的时候,他可以称老大,就这个意思。写得非常好,现在连起来,成为北宋的双璧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有一幅不太大的书法真迹,拍卖过了一亿元人民币。这幅《黄州寒食帖》是国宝,不可能卖,没有价。再也找不到了,而且,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非常大。天下第一行书,大家都知道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找不着真迹了,现在是摹本;天下第二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勾勾抹抹,动感情了,祭他的侄子,因为他侄子“安史之乱”被害死了,一动感情,技法就自如了。

再看后面这个我自己抄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没有裱,刚刚完成的作品,献丑了。

跟老人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不要经常动感情,书法越写心里越静。我从四十岁开始学这种静,慢慢地可以把自己的心性安定下来。人如果心性安定,心里就干净,没有怨恨怒恼烦。没有怨恨怒恼烦,五脏六腑就不受伤。南怀瑾先生讲过,一个人要想健康,必须五脏六腑健康。这不倒推回来了吗?五脏六腑怎么健康?人心必须干净,心必须要好。在这个社会当中,很多事让我们操心,让我们产生不快乐,甚至怨恨。从此放下,学老夫子,鲁国待不下,那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颠沛流离十四年,出去漂泊教化天下。晚年仍然教化弟子,没有饭吃的时候仍然弦歌不断,不改变自己的内心就学对了。否则在技法上学,学一辈子都是一个匠器,打不开眉间的愁眉紧锁。范仲淹说过“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短命之徒。所以,祝愿在座所有各位,无论老少,健康长寿,和乐安康!中华文化给我们留下一个宝贵认识:所有真正的书法大师、书画大师都非常长寿,而且生命有质量。

假如说我活到孔老夫子那个年纪,七十三岁,我可以讲,我活了普通人要活的三百岁,因为我的时间是他的三倍。怎么长寿?这是可以实现的。昨天大连市政府举办的活动,星云大师在现场说:你每天做的事情是普通人做的事情三倍的话,就等于把百年的人生活成了三百年。怎么长寿,怎么充实,怎么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节奏,舒舒服服的,“不亦说乎”而来的。这就是我们讲《论语》第一句话,拿道具跟大家做的一个说明。不管你喜欢什么,跳舞也好,画画也好,音乐也好,什么都可以,只要是能够让你对传统经典有帮助理解的,让自己身心打开,让自己身心宁静的都可以,形式不拘,这只是举一个例子。

学习的方法、内容,包括学习的心境跟大家说过了。学得有没有名,没关系,因为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没事儿偷着乐”,自己没事儿在家里偷着乐,那是最好的,叫“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跟大家说呢?其实是不需要的。可是志同道合的人,慢慢地、自然地就感应到一块儿了,您知道吗?一定是这样。刚才提到的这位老妈妈,她的画被收藏,参加画展,还得奖,她做广告了吗?她运作了吗?她花钱了吗?都没有,一颗真诚心、自然的心,就是不停地画。画呀画呀画,所谓“君子居其室而画画,千里之外应之”,就有人知道啊。我现在希望要能挂起来的话,我也挂她一幅画,但是我家那个墙的质量是真好,我自己钉钉子就是没钉进去。画画这些事情会让自己很开心,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开心。因为您是给家里面兜底的,在五行方位当中,无论男性老人,还是女性老人,都是五行方位上位居中央,给全家托底的。您的心一安定下来,整个子孙事业一定会好。

做人尽孝 生意兴隆

第二段,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大家注意,“其为人也孝悌”和最后一句“其为仁之本与!”。第一个是一撇一捺这个“人”,第二个是仁义的仁,发音相同,都是为人(仁),这里面有一个贯通的秘诀,做人做通了,仁义的精神一定做到了;仁义做到了,不必去谈、去学所谓做人条条框框的道理,二者相合。这句话我读十年,常读常新,为什么?孝悌是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

大连有一个做农产品的刘总,经济危机来临的那个夏天,他快顶不住了。三个生意伙伴都不愿意承担原料的损失,极力往出推。经济危机爆发,他个人的公司眼睁睁地承受将近千万的损失。他说我就咬着牙,一方面他有师父教,另一方面他看了我的经济学样书,他到我办公室与我谈了一下午。他说终于知道原来老祖宗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什么问题?生意场上的人,受西方经济学影响,做生意的时候竞争,自利最大化,拼命地去争,争市场机会、争利润率、争合同的签订。可是,他们都是有娘教的,有父亲教的,也有老师教的,晚上回到家里,良心不安,睡不着觉,高血压。为什么心不安?就觉得自己白天那么残酷地在市场上竞争,会伤及一些人,尤其在金融市场上,刚开始编故事,让这些傻乎乎的“被割羊毛的人”进去,然后他们收割,最后走人。应该说,在市场上没有什么温情,回到家里觉得对不起良心。怎么办?他说老祖宗告诉我们怎么办:不能赚的钱打死都不赚!刚明白这个道理,经济危机爆发了,他说考验来了,顶住吧。一夏天快顶不住了,那么多钱哪,也不敢告诉家里人,就想既然是经典告诉我们这样做就一定是对的。一个夏天他读着经,挺过来了。因为危机嘛,暴风雨早晚有过去的一天,转过年来,让他承受了近千万元损失的三个老板,主动告诉他:不需要定金,原料给你,你卖完了,钱收回来再把成本的钱给我们。会亏本吗?考验一旦过关,就大赚哪!先前为了保护自己的利润,有很多人撕破了脸皮,朋友都没得做了。现在再谈拿货,有的谈吗?没得谈。可是刘总过了这一关,生意率先风生水起,这是一个例子。有些考验可能没他那么极端。

本立道生 全面贯通

“本立而道生”,在伦理上不亏本,在物理上也不亏本,这就是贯通。谈管理,自己没做到,想要通过权威去硬生生地管理别人,跟您讲,也做不到。一定是自己做到了,才会天下归心,叫感通。所以中国的经济学,是心性的经济学、是自觉的经济学。中国的管理学也是心性的管理学,先管理好自己,周围的人自动服气你,绝不会假。有子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家里尽孝、尽悌,长辈和晚辈都说清楚了,保证人生不亏本,学任何东西,“本立而道生”,都有方法。

问大家一下,我们讲的是《论语》,谈的是儒家,为什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呢?是学道家的吗?不是啊。在《论语》里面经常出现这个“道”字。大家看《里仁第四》里,孔老夫子把孔门心法传递给曾子也是一句话,叫“曾参呀,吾道一以贯之”,这个弟子说:“唯”。一句话告诉你“一以贯之”。其实这句话孔子还问过子贡:你以为我是博闻强记,看得多才记下来的吗?徒弟就说:老师很聪明,看过就能记下来。但是,他觉得老师这么问肯定有内容啊,就说难道不是这样吗?孔老夫子说:“一以贯之”。老夫子不是博闻强记来的,他是“自诚明”之后的贯通。看《论语》里,无论学生问,国王问,还是大夫问,谁都问不倒孔子,为什么?因为他是悟出来的。这就引出一个话题:什么样的人可以为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大连“365大厦”讲《道德经》第一讲的时候,当时在等摄像机有一段时间,我就举着《礼记》跟大家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今天没带《礼记》,我拿了另一本《仪礼》,《礼记》、《仪礼》和《周礼》号称“三礼”。“礼之用,和为贵”,这也是经典,也是样本,是制度,大家也可以学。

学法律的要注意,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跟着欧美学,学海洋法系、大陆法系,仍然说中国没有自己的法学。大家知道,当年萧何进入咸阳城,第一个抢的就是政府的资料,包括法律文件。历史上有《秦律》、《汉律》、《唐律》、《宋律》、《明律》、《大清律例》,怎么就说中国没有自己的法学?我们古代的经典里面就包含着哲学精神、法律精神,只是我们的宪法当时不叫宪法,当时的法律说法和今天不同而已。古代判案已然有今天被现代人吹嘘到天上的那种美式“判例”,中国古代明确有根据经典就可以做出判决的案例。我们历史上曾经做得非常好过,只是当国家日子过得不那么好的时候,一切都被看轻了。所以只要我们自己在生活当中笃行落实,不用去扯着脖子喊振兴中华传统文化,你往那里一坐或一站,文化就已经在那里了!文化不是纸上的文字,是生活中的笃行。

正是因为体悟到这一点,所以,继《中国经典经济学》之后,我还写《中国经典管理学》。6月14号准备到上海去分享“中国经典管理学理念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促进作用”。写完管理学,还要写《中国经典教育学》。我们的教育方法很实用,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方法,学生不用痛苦,很自然地会成就,成就了以后会很潇洒。可是,别人看你学习的时候,觉得你在刻苦,一天做十个小时,别人认为你是不是很苦,其实不是呀!心里面偷着乐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呀!不用外面给,从自己心里油然而生的快乐呀!那种快乐是外面给的吗?是里面油然生发出来的。《中国经典教育学》之后,要写《中国经典法理学》。我们的法律,是带着道德观念,带着温情的法律,不像现在这样空洞地把它推向公正,推向所谓的纯理性,不是那样的。欧美的陪审团制度,不就是对生硬的法律的一种纠正吗?没学法律的人,最后听完审讯的全过程,大家合议,做出判决。所有这些中华文化以前都已经做得很好,只是我们现在需要新的外衣,重新把它呈现出来。

第三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开始我们读《论语》,觉得《论语》是一句一句的,现在突然来一个人说《论语》是贯通的——这不是从我开始说的,南怀瑾先生就说《论语》是连贯的——可是有读者会说我怎么就读不出连贯呢?前一句谈孝,怎么突然就来了一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哪跟哪啊?看看我们的手掌,拇指跟中指哪跟哪啊?有一天我发现,深入下来到手掌就知道,都是连在一起的。

论语段落 安排有序

我们回味一下《学而篇》的前两句:首先要学习,学习要掌握方法,这是第一段的内容;然后要知道学什么,学了还不能忘本,所以第二段就把有子的话拿过来。有没有人知道我这么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是从农村考到大连来读大学,我现在深知《论语》这么安排的精妙,也可能我体会错了,请各位同仁和同胞指正。怎么讲呢?我们家前面有一个村,我的一个师兄考入了一个大专,这大专当时在农村仍然当作是大学呀!终于出大学生了,家里面要摆宴庆祝请父老乡亲,大连话说那很“展扬”了。吃完饭这哥们就掏出了手绢擦擦嘴,结果迅速传遍全村:你看他家那小子还没上大学呢,就弄这一套!

什么意思呢?有些人上了大学之后开始瞧不起自己本村的人,开始瞧不起生养自己的父母,大家见没见过这样的孩子?这是农村的例子。城市的例子就拿大连来讲,我身边有好多人不在大连读书,去哪读?我们东财就有“2+2”或“3+1”(国内高校有些专业与国外联合办学,两年在国内读,两年去国外读,或三年在国内读,一年去国外读),去英国萨里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美国、德国都有,出国啦!哎呀,国外的月亮好大!无论你学到什么程度,无论你有多么快乐,无论你有多大名气,都要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否则就违反了有子的第二条“忘本”,这个人在中华文化里盖棺定论的时候,几乎可以说“一文不值”!就有这么严重,不孝哇!亏本啊!而且难有善终,子孙难以发达啊!

当我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说《论语》绝不是说乱七八糟、杂乱无章地把几句话塞到这里面来,读也读不出个顺序,读不出一个逻辑来,逻辑其实是有的。这第二句为什么是谈孝悌,谈不忘本,谈君子要务本,然后“其为仁之本与!”“仁”是《论语》精神最高的代表。很多人研究《论语》研究不明白,说孔老夫子认为仁是最高的精神,那么多人问什么是仁?孔老夫子的回答里很少见到说,这就是仁。可孝是为仁之本,抓到根本,本立而道生。

我们学习,刚开始说学谦虚;谦虚不够,学谦逊;还不够,学谦卑,谦是真诚的,卑是见人就低。因为常人都喜欢别人把自己捧一捧,那好,满足你,恒顺众生嘛,满足你,你高,你肯定高。这我也亲身经历过,写完《中国经典经济学》有叫好的,也有叫骂的,也有当面说请教,实际上是来挑战的,五花八门。怎么办?你发泄了心里的想法,我恭恭敬敬地送你走,你认为你高,你就高呗,与我何干?我说错了我负责,我向祖宗负责,我向天地良心负责。你就认为你对,那你对去!我还感谢你又让我体会一下,正面教材是教材,反面教材也是教材,一样的,这老夫子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什么讲完了本质后,突然来这么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大家知道了吧?我刚才说的就是。“钟博士,您有时间吗?我请教一下”,非常客气。见了面就非常不客气,我不是说他不客气对我不好,就批评他,是说他缺乏真诚。我完全可以接受一接电话臭骂我一顿:你是不是糟蹋老祖宗东西,需要这么做吗?老祖宗的东西好好地放在经典里面,学就好了嘛,没关系,甚至有些人骂娘,没关系,嫉妒,没关系。可是表面上跟你说挺好挺好,不错不错,背后就说三道四。“巧言”,说得天花乱坠,“令色”,表面上看,他是你天下最好的朋友。这样的人,仁的精神没有了,等于他自己亏本了。如果说学《论语》、学经典学到了这样一个表象就完蛋了。仔细观察我们周围,许多这样的人。大家可以慢慢地自己去观察,就是没有真诚,怎么办?不是说不要礼节,直通通的那样子,您可以体会出一个人交往既不失礼,又有真诚。这里面有孔夫子形容的文质彬彬,就是自己的质地跟表象要相合,现象跟本质要相合,脱离就麻烦了。

每天反省 时时反省

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是一个虚词,尽管这里面可以一一相对地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三个,其实每天时时刻刻都需要反省。不要中计呀,一看到三,说我今天已经想过三件事,第四件不想了。如果您睡眠快的话,想三件事就睡着了,那可以,没有的话,整个从早到晚这一天都要反省。一开始学习掌握住根本,真诚地想这一天的学习有没有问题。“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个忠,不是忠君那个忠,是尽职尽责的意思。前面我跟大家提到过的,那位抄经的年轻人,现在就开始修养自己的心性,开始抄经,写得很漂亮啊!我说能不能把你抄的经拿到现场来做样品给大家看看?她说能。刚才我问是不是拿来了,她说拿来了。这就是“为人谋而忠”,答应你我就做到。

有些时候我们答应了别人做不到啊,谁能够保证自己随口说出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