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11:01:59

点击下载

作者:主编洪修平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

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试读:

出版说明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为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总结、珍贵的价值理念、有益的学术参考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资源。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人类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冲撞与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扬弃,是不同文明的竞争和共存。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吸取异质文化的养分,从而与时俱进,发展壮大。文库将积极采撷当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建设,面向全国,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后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培育,是先进文化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华民族必将展示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经验,形成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文库将展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实践和新总结,成为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和理论界创新平台。

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凤凰文库努力实现知识学术传播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融合,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并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中国化、政治学、哲学、宗教、人文与社会、海外中国研究、当代思想前沿、教育理论、艺术理论等领域设计规划主题系列,并不断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同时,文库还将围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分批设计规划出新的主题系列,增强文库思想的活力和学术的丰富性。

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出发,从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中国已经并将更加鲜明地表现自己特有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这是我们出版凤凰文库的信心之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在全国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的支持和参与下,在广大读者的帮助和关心下,凤凰文库一定会成为深为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型丛书,在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实现凤凰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绪论

“东方”这个概念,尽管大家经常在用,但其内涵其实并不很确定。人们往往从地域、文化或政治等不同的角度来使用它。例如日本学者中村元在谈到“东方”这个概念时就曾说过:“所谓‘东方’,所指范围并不确定。在中国,‘东方’是指日本,在现代日本,‘东方’是与西方Occident,Abendl and相对的概念,可以译成East,Orient或是Morgenl and.但在西方,一说到Orient或Morgenl and,其原义并非是日本、中国或印度所说的‘东方’,而是指包括了巴比伦和埃及在内的‘东方’。日本人说到东方,好像主要是指日本、中国和印度,及其周围的一些国家。就思维方法而言,伊斯兰文化圈的思维方法远比其他东方人更为接近于西方。”

而美国学者爱德华·W.萨义德也指出:“无论是‘东方’这一用语,还是‘西方’这一概念都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稳定性,二者都由人为努力所构成,部分地在确认对方,部分地在认同对方”。他还具体地从历史和文化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东方”这一概念的出现和被使用。在他看来,对于欧洲人来说,“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东方不仅与欧洲相毗邻;它也是欧洲最强大、最富裕、最古老的殖民地,是欧洲文明和语言之源,是欧洲文化的竞争者,是欧洲最深奥、最常出现的他者(the Other)形象之一。此外,东方也有助于欧洲(或西方)将自己界定为与东方相对照的形象、观念、人性和经验。然而,这些东方形象并非都出自想象。东方是欧洲物质文明与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不过,美国人却不会像欧洲人这样感受东方,“对他们而言,所谓‘东方’更可能是与远东(主要是中国和日本)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说,虽然“东方”出自欧美人,但对于“东方”,欧洲人与美国人,其实也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了。因为“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它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正如西方也并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一样。……作为一个地理的和文化的——更不用说历史的——实体,‘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方和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因此,像‘西方’一样,‘东方’这一观念有着自身的历史以及思维、意象和词汇传统,正是这一历史与传统使其能够与‘西方’相对峙而存在,并且为‘西方’而存在。因此,这两个地理实体实际上是相互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反映对方的”。当然,这里说的人为建构,并不是说“东方”只是一种观念或一种没有相对应的现实的人为创造物,而是说“如果不同时研究其力量关系,或更准确地说,其权力结构、观念、文化和历史这类东西就不可能得到认真的研究或理解”,强调的是对西方建构“东方”的“东方主义”的批判。在萨义德看来,所谓“东方”,其实是被西方人“东方化”了的,是以西方人的眼光来界定“东方”的,“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这实际上说出了“东方”这一概念最初所具有的殖民主义色彩的本质。直至今日,“东方”有时还被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这显然都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所以有人称这是“欧洲中心论”的一种反映。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对此的看法不能简单化。一般来说,由于“晚近的研究和大量考古发现表明,这样的一种世界地理空间划分是西方人建构出来的……较新版的知识表达,已经全面批判并放弃这一套西方霸权话语”。

总体而言,东方主要是以亚洲为主,同时也与非洲有关。“‘东方’之所以与亚非结成不解之缘,由来已久。据说,古代两河流域的亚述人,他们将太阳升起的东方称为‘亚细’。后来的古希腊人沿用了这一称呼,只是将‘亚细’改呼为‘亚细亚’。近代史上出现的近东、中东、远东等地理名词,也是沿袭这个意思针对亚洲而言的。至于非洲,则主要是由于古代北非的埃及与同时期的西亚巴比伦、南亚印度、东亚中国等皆为后代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之故,所以习惯上也把非洲并入‘东方’的地理概念之中,这就是东方与亚非的渊源关系。”

尽管对“东方”有不同的看法,但“东方”这一概念在今天也已经具有了某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使用。一般而言,现在所说的东方,狭义的主要是指中国、日本、印度以及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广义的则大致是指欧洲以东,包括从阿拉伯半岛一直到西太平洋的广袤地区。在讨论、研究古老的东方历史文明传统时,国内学术界多从广义上立论,本书“东方”的论述范围,亦取其广义。

自古以来,在东方这块土地上,有着众多的民族生于斯,长于斯。各族人民为生存而探索大自然,总结经验,发明创造,东方也就成为人类文明最早和最重要的发祥地,曾诞生和培育了人类历史上那些最古老、最悠久的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包括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这样,无论是人们过去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古印度),还是后来说的五大文明发祥地(北非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印度的印度河流域、东亚中国的黄河流域、古希腊爱琴海区域),古老的东方文明都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后来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乃至基督教文化等世界各种文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东方文明的熏陶和影响。

东方的文明传统源远流长,所以,虽然萨义德认为“东方”其实是与“西方”相对立而存在的,但他同时也认为,“做出东方本质上乃是一种观念或一种没有相对应的现实的人为创造物这一结论将是错误的”,他更特别地强调,“东方曾经有——现在仍然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他们的生活、历史和习俗比西方任何可说的东西都更为悠久”。

在不断的文明创造中,东方孕育了许多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宗教,如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古埃及宗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犹太教等。东方也创立了自己发达的哲学,如印度哲学、犹太哲学,特别是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哲学。事实上,上述各种东方宗教,也都有各自丰富的哲学思想。

就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文明是在多种文明的交互影响中发展起来的,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欧亚大陆之间就文化交流显著,即使被认为是典型西方文化的古希腊文明,随着近代以来考古发掘的新发现,以及因记载并反映古代东方文明特别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楔形文字的被破译而出现的欧美学术界的西方文明探源研究的最新成果也表明,它的诞生和早期发展深受古埃及文明和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事实上,我们有时甚至很难简单地把某种宗教或哲学划归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例如在西方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基督教,阿拉伯世界所信仰的伊斯兰教,追根溯源,也都是在东方这块文明土壤上产生的。尤其是伊斯兰教,由于其与犹太教的关系,从古到今都是东方世界令人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所以我们在本书中将它们都列专门的篇章予以论述。

东方哲学与宗教作为东方古老文化的精神主体,由于曾得到政治上的机遇和赢得了众多的信徒,千百年来为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仍在为人类的思想与文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和智慧启迪,因此,了解东方宗教与哲学,是了解东方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随着近代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与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有关东方的研究更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东方学也就应运而出现。

西方学术界所言的东方学(Orientalism),即关于东方语言文字、社会历史、艺术、宗教以及其他物质、精神文化诸学科的总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如上所说,这一概念中的“东方”主要是指亚洲和东北非洲,这实际上是欧洲中心论的地理概念。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法国和英国曾是西方的东方学研究中心。二战以后,随着美国的迅速崛起和对东方事务介入的日深,美国逐渐确立起在东方学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并使东方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都受到其现实利益和政策走向的影响。客观地看,西方的东方学并非只是一个由文化学术机构或研究单位加以客观、中性描述的学术对象或领域,而是带有为西方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甚至国家安全战略服务的功能。1970年代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内部,出现了以爱德华·W.萨义德等为代表的对传统东方学主导立场的反思和批判,即对反映东方学本质的西方和东方之间的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的揭露和批判。

1990年代,随着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文明冲突”理论的提出以及与之相对的“文明对话”观念的大力倡导,使得对东方文明的研究和东西方文明关系的反思被纳入世界文明未来前途的广阔论域加以讨论,也使得关于东方文化的研究有可能突破传统“东方学”的偏见和逻辑而获得新的意义和内涵。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和包括中国学术界在内的东方学术界来说,重视和开展对东方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就其现实意义而言,事实上,“东方学”的被关注,一直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联。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的2003年版序言中说到他的《东方学》出版后引发众多的讨论,并在全世界被译为36种文字时就提到,“尽管本书指涉许多迫切的现实问题,它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一本关于文化、观念、历史和权力的著作……但是,《东方学》这本书与当代历史的动荡和喧腾是完全分不开的”,他特别提到了“中东、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继续酝酿着大规模的变化、斗争、争论以及——就在我写作这篇序言的时候——战争”。所以他感叹地说:“《东方学》是环境的产物。”

从纯粹的学术层面看,对构成东方文明主体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犹太文化的研究,欧美学术界有着自觉的研究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在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犹太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研究是欧美学术界的传统领域。佛教文化研究特别是印度原始佛教和上座部南传佛教的研究中心也在欧洲和美国。如根据巴利文佛典进行研究的英德学派和重视梵文经典的列宁格勒学派,以及由法国和比利时学者组成的以上座部佛教为研究中心的现代学派。在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威斯康辛等二十余所著名高校设立了佛学研究机构,使美国成为当今佛教研究规模最广的国家。法国等欧洲国家是研究中国传统道教的中心,法兰西学院的马伯乐开创的法国道教研究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于东亚历史和以儒学为中心的思想史的研究,二战以后在美国出现了以费正清、列文森为代表的“哈佛学派”,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50年代开始,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每四年举行一次“东西方哲学会议”,邀请东西方著名哲学家参加,开展东西文化和哲学的比较研究。在亚洲,日本的佛教和道教研究也有优良的传统和较高的水平,与中国现当代的佛、道教研究有着广泛的互动。中国港台地区的儒学研究、佛学和道教研究也呈方兴未艾之势,目前成为两岸三地的文化纽带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在东方文化特别是东方哲学与宗教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北京大学成立了东方学系(现并入外国语学院),致力于南亚、中亚语言、文化和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成为北大文科独树一帜的代表。中国社科院在哲学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并多次举办东方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东方文化的综合研究成为国内一流高校和高水平科研院所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综合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南京大学在东方文化研究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哲学系、宗教学系在中印佛教哲学研究、犹太教研究、东亚道教和民间宗教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儒学研究也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与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历史系和民族与边疆研究所在中亚文化研究、西域文化研究和伊斯兰文化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和韩国研究所在日韩哲学与文化研究方面具有一流的水平。依靠上述研究力量,优势结合,设立东方哲学与宗教的综合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提高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同时也能够在当今“文明对话”的世界论坛上更多地发出来自中国的声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大学2004年初在“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了一个新的学科专业“东方哲学与宗教”(Oriental Philosophies and Religions),分别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这个新学科专业的设立,意在哲学系、宗教学系原有的哲学研究与宗教学研究两个基本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开辟跨学科和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开拓新的学科生长点,从而推动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整合已有的佛学研究、儒学研究、东亚道教和民间宗教研究、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研究,形成综合研究的新优势,更好地展开儒佛道之间、中印之间和犹太伊斯兰文化之间宗教与哲学的比较研究,也期望能够进一步实现南京大学东亚文化研究力量的联合,对南京大学悠久的“东方学”研究传统继承和发展,包括对南大图书馆藏的金大、中大丰富的“东方学”文献资源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形成南京大学在东方文化研究领域的整体优势,成为“文明对话”背景下世界学术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和宗教冲突日益加剧的情势下,中国面临着民族与宗教等诸多复杂的问题,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多元学科背景、熟悉各种宗教文化、精通文明冲突和对话机制的复合型人才,“东方哲学与宗教”学科专业的设立,希望能培养出可以满足国家战略决策、社会公共服务和专业科研需要的人才。

新的学科专业设立以来,我们每年都为研究生开设“东方哲学与宗教概论”的专业必修课,分别由多位各有专长的教授合作讲授,本书即是在各位教授多年来的讲稿基础上形成的。编写本书,一方面是借教育部985项目来系统梳理和研究东方哲学与宗教,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配合南京大学哲学系和宗教学系的学科建设,为“东方哲学与宗教”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部比较适用的教学和研究的参考书,同时也为一般的文史哲爱好者和大学生了解东方哲学与宗教提供一部较为系统而又简明扼要的阅读参考书。

本书的具体分工如下:全书的策划统筹和绪论部分:洪修平教授;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编、波斯宗教与哲学编以及神道教编:孙亦平教授;古埃及宗教编:许颖博士;印度哲学与宗教编以及佛教编:杨维中教授;东亚儒学编:李承贵教授;道家道教编:白欲晓教授;犹太教编:徐新教授;伊斯兰教编:宋立宏教授。最后由洪修平教授确定全书的体例,并对各位教授的初稿统一通读、增删和修改定稿。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同篇章内容上的详略,有的是有意为之,例如对儒学等其他同类著作比较多的内容,我们采取了简写,而对于犹太教等同类著作不是很多的内容,我们则写得比较详细;也有的是基于撰稿人研究的范围,例如对于阿拉伯哲学就没有专门展开来写。对于后者,希望以后有机会再予以充实。另外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本书主要是作为教材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有些未能一一注明之处,我们以参考书的形式列在了全书之后,在此对学术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在本书付印之前,南京大学又成立了“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东方哲学与宗教”博士点学科,期望与之形成教学和科研的两翼,展开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东方思想和文化研究的高地。真诚地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

本书原名《东方哲学与宗教》,为使一般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本书的准确内容,现更名为《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另外,本书此次纳入凤凰文库出版,也要感谢凤凰传媒与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第一编美索不达米亚宗教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位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在今天的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境内。《圣经旧约》称之为“示拿”(Land of Shinar)。自古以来,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呈弧形状的肥沃土壤,故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这一片富饶美丽而宜于人居的土地就成为世界最早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大致以今天伊拉克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城建于公元前三千年,在阿卡德语中,巴比伦(Babylon)意为“神之门”。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北部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生活在平原上的古老居民苏美尔人所创造,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70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期,也是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流行期。第一章 在王朝更替中发展的宗教

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以多神信仰为特点,属于最古老的具有文献记录的古代宗教。从历史上看,汇聚在富饶的两河流域的众多氏族部落主要有两种生活方式——农耕和游牧。游牧族经常以英勇善战来“征服”定居的农耕族。当征服者变成定居民之后,很快又被外来的游牧族所“征服”。因此,美索不达米亚的政治史就表现为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一个王朝替代另一个王朝,例如创造了两河流域文明的苏美尔人为阿卡德人所征服。阿卡德人建立的苏美尔阿卡德王朝又很快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王朝所征服。赫梯人又征服阿摩利人,建立巴比伦第二王朝。加喜特人又建立巴比伦第三王朝。在一代代巴比伦王朝的更替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被称为“巴比伦文明”。后来,亚述人在征服巴比伦第三王朝后,又建立起亚述王国。闪米特的迦勒底人再推翻亚述王国,以尼尼微为都城再建立新巴比伦王朝。公元前七世纪,波斯与希腊两国之间开始了长期的争战。公元前606年,波斯消灭了新巴比伦王朝,将尼尼微变成了一片废墟。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皇帝率领军队又征服了波斯帝国,推行希腊化统治,巴比伦文明衰退。公元七世纪,两河流域又被阿拉伯人征服,成为伊斯兰教的主要传播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消亡,巴比伦成为失落的辉煌。

在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中,美索不达米亚王朝政治虽然在不断地变换着族姓,但在这种政治形态中却保持着“政教合一”的传统,这就是国王、祭司、贵族占有着民族国家的财产,用至高无上的神权来表现和巩固王权政治,用专制极权的方式来掌管社会公共事务和宗教事务,并统治全体社会成员。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各民族之间语言、习俗的差异逐渐淡化,而作为维护政治统治的宗教,却得到了不断地强化。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也因此而发展成为比较典型的民族国家宗教,并随着王朝的更替表现出阶段性特点,主要可分为苏美尔宗教、巴比伦宗教和亚述宗教。下面简要分别叙述之。第一节 苏美尔宗教

苏美尔宗教是居住在两河流域下游波斯湾以北沼泽地带(今天的巴士拉周围)的苏美尔人(Shinar)所信奉的宗教。从出土文物看,苏美尔人大都是圆脸、窄肩。男人常剃发,身着羊毛衣,以鸟羽作裙,好似东方民族,故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们不是原始居民,而是从外地迁来的。早在公元前6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开始了农耕生活。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庄稼获得丰收,他们最早崇拜的神灵大多是与农牧经济相关的自然神。

苏美尔人早期的宗教信仰,属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宗教的范畴,具有浓厚的自然崇拜的特点。他们将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大地上的山水石木加以神化,相信万物皆有与人一样的生命、思想和感情,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意识。同时,他们也将某些植物或动物奉为神圣物,如特别崇拜鹰、牛、狮子等动物,这大概又是图腾崇拜和氏族祖先崇拜之遗风。苏美尔人崇拜的自然神多达数百位。这些自然神具有不同的职能,互不相属,虽有人格化的神性,但大多表现为半人半兽的形象,由此反映了苏美尔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大自然进行人格化处理时所形成的奇思妙想。

这种奇思妙想往往通过简单的象形文字符号表现出来。苏美尔人几乎与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把削尖的芦苇秆当笔,把表意和指意的文字符号刻在泥坯上,从左至右横写,起笔重而印痕较深,然后再把这种泥坯烘干,制成泥板。这种文字早期是象形文字,后来发展为线状加尖形,如钉子或楔子形状,故称楔形文字。这种文字大多刻在泥板、砖头或黑色的玄武岩上。“从出土的泥板看,有三种情况:一为记录苏美尔、阿卡德语的;一为记录赫梯语的;一为记录乌拉尔图语的。”用苏美尔阿卡德语记载的一些内容,零星地反映了早期苏美尔人的宗教信仰情况。

苏美尔人为了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神庙,并以神庙为中心建立起了城邦,在氏族部落的管理体制中建立起了国家。据《圣经旧约》记载,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先后出现了大约3000多个小城邦,这些以氏族部落为特点的小城邦又以一个大城邦为中心,形成了十二个早期的城邦国家,其中主要有埃里都(Elidu)、乌尔(Ur)、乌鲁克(Uruk)、拉尔萨(Larsh)、乌玛(V m ma)、尼普尔(Nippur)等。位于南部的乌鲁克成为当时美索不达米亚最大的城市,故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900年,史称“乌鲁克文化期”。此时,有一些城邦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在宗教上相互认同,信仰本地的保护神。还有一些城邦之间为了某些经济利益,则试图控制对方,又产生了冲突。例如,当时拉格什(Lagash)与邻国乌玛(V m ma)为争夺河水的灌溉权,进行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争。在战争中获胜的城邦,不仅可以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而且也成为诸多小城邦的首领,他们所信仰的保护神也随之而受到大家的信奉。

随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从乡村发展到城市,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也出现了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宗教向国家民族转型。随着苏美尔人城市化进程的展开,他们所崇拜的自然神逐渐具有了人的形象,并演化为城市的保护神。每个城市的中心是该城市的保护神或保护女神的神庙,如埃里都(Elidu)的保护神是水神伊亚(Ea),其神庙就位于两河的入海口处;乌尔(Ur)的保护神欣(Sin)原是游牧民族所崇拜的月亮神;乌鲁克(Uruk)的保护神是天神安努(Anu);尼普尔(Nippur)的保护神是主管暴风雨和大地之神英利尔(Inlil)等。众神居住在神庙中保护着他们的城市。在神庙中主持宗教仪式的祭司,既是神在人间的代理者,也是这个城市的统治者,掌握着国家的政教大权。

随着神庙的建造和城市化建设的展开,尤其是各部落氏族文化的交融和统一国家的建立,苏美尔宗教在多神崇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等级有序的神灵谱系,并出现了至上神观念,如他们将宇宙分为天上、地上和地下三个层次,让天神安努、风神恩利勒和水神恩基等三大神来分别加以执掌。

天神,苏美尔语称为安(An),阿卡德语称为安努(Anu或Anum),又译为阿努,在三大神中居于主神地位,负责处理宇宙事物和管理众神,被认为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万神之父”、“众神之王”,其头上戴着有角之冠,是力量的象征。在楔形文字中,用星的符号来标记安努,以示它具有“明亮、光明、神圣”等特性。配偶为女神安图姆(Antum)。苏美尔人“所有神明的名字一般都由一个相同的符号来读出,它可以从音节上读作‘an’(这可能与天神安的主神地位相关——引者注),而另一个符号的读音则是‘ki’,在表意上等同于大地、地方或地点,总是添加在地名和国家的名称上。”苏美人的算数是六十进制法,天神安被认为具有最高的六十价值。安努在诸神中的首要地位被书入《汉穆拉比法典》,始终为各朝各代所认同。

风神,苏美尔语称恩利勒(Enlil),意为“呼吸之主”,为“风之主宰”,又译为恩利尔、恩里尔等,阿卡德语称为英利尔(Inlil)。他是安努的儿子,主管暴风雨和大地之神,在苏美尔宗教中是第二大神,有时也被认为是“天地的主宰”、“命运的主宰”等。配偶为女神宁利尔(Nintur),是掌管生育的女神。恩利勒有许多儿子,如月神、日神、战神、水神、暴风雨神等,被称为“众神之父”。据说他曾下降洪水淹没大地,又被描绘为一个令人可畏的神,同时他又与恩基一起发明了锄头,创造了谷物、树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位于巴比伦东南的尼普尔是他的守护城邦。

水神,苏美尔语称恩基(Enki),又译为恩奇,意为“大地的主宰”,阿卡德语称为伊亚(Ea),又译为埃亚、埃阿、伊阿等。它可使清洁之水充满了河流,使滋润万物生长,使生畜肉肥乳美。他的祖父为安,父亲为恩利勒。恩基曾与宁玛赫(Ninmah)一起用泥土创造了人,让人类来侍奉神,以减轻众神劳役之苦。为了让人更好地生产,他发明了犁、牛轭、砖和耙子等劳动工具。因此他虽是创造之神,却不是宇宙的创造者,而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他又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可运用法术,使人们逢凶化吉,他的足迹踏遍世界,所到之处,就给人们带来幸福安康,故又是智慧和法术之神。

三大神的神庙,受到苏美尔人的普遍崇拜。另外,苏美尔宗教还崇拜太阳、月亮和星辰。太阳神,苏美尔语称乌图(Utu),闪语称之为夏马修(Shamasch),亦译为夏马西、舍马什、沙马什。其配偶是阿娅(Aia)。太阳神是消灭黑暗与阴影之神,也是人的心灵休憩之所在,因此被视为正义之神。他的象征符号是放光的圆盘。

月神,苏美尔语称南纳(Nanna),意为“苍天之人”,亦译为南纳尔,阿卡德语称为欣(Sin),亦译为辛,意为知识。苏美尔人认为,有关天文的知识是来自月亮。月亮可以驱走黑暗,帮助人分辨月历、知晓命运,因此被视为司月份之神、知识之神。他的象征符号就是新月。

金星神,苏美尔语称英南娜(Innina),译为英妮娜、伊悉达、伊南娜、依楠娜、因宁等,阿卡德语称为伊西塔(Ishtar),亦译为伊丝塔尔、伊什妲尔等,意为“天之主宰”。在苏美尔神谱中,她是天神的女儿,也有认为是月神的女儿,被奉为“圣处女”,或“圣母”,有着婀娜动人的体态,相当于罗马宗教中的维纳斯,具有多重神性,是美神、爱神、繁殖之神、富饶之神、生产之神、丰收之神,既具有残忍性格,也富有同情之心;既有勇敢精神,也具有温柔之情。

金星神的情人是农作物和春天之神,苏美尔语称杜木兹(Dumuzi),又译为杜姆兹、杜木茨、达摩兹等,阿卡德人称“杜乌祖”,北闪米特语则称坦木兹(Tam muz),也译为坦穆兹、坦姆兹等。

另外,还有雷电雨天气之神,苏美尔语称伊什库尔(Ishkur),又译为伊希库尔,阿卡德语称阿达德(Adad),又名拉曼、阿杜等,它既能以洪水之力冲毁田地,是死亡之力的象征,也能以雨露来滋润庄稼,是丰饶之力的象征;创造女神阿鲁鲁(Aruru),经常与宁玛赫(Ninmah,又译为宁图)、宁胡尔萨格等混同使用,她用泥土创造了人;战神尼努尔塔(Ninurta);以及其他上百个职能神或小神。

这些神灵都有自己配享的神庙,其重要性则随着国家城邦政治上的兴衰而变化着。人们依据这些神灵构想出丰富而生动的神话故事,如《人的创造》、《农牧的起源》、《伊南娜下冥府》、《杜姆兹与恩奇木都》等。这些首尾连贯、情节曲折、内容生动的神话,通过楔形文字的泥版保留了下来,展现了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丰富多彩及其神谱。

苏美尔的众神是形象化的自然力。神除了创造天地、创造人之外,还有与人相同的七情六欲,有婚丧嫁娶、生死别离、你争我夺等,因此神性也有善恶之分。善神与恶神的划分标准,经常是以神对人的态度而定的。爱护人的是善神,加害于人的是恶神。神界中的善恶斗争不断,善神与恶神也是经常转化的,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

在苏美尔人看来,人是神用粘土做成的,作为神的创造物,人生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神,因此,神与人之间有着截然分明的、难以逾越的界限。如果人不听从神的旨意,神就会发怒,用地震、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来惩罚人,用疾病来折磨人。人即使死后,其灵魂会成为离开肉体的影子,在埋葬仪式结束之前,一直在不安地游荡着,最后经过七道门,来到荒凉的冥府地狱之中。苏美尔宗教虽然有灵魂不灭的观念,但又认为人死是不能复活的,故既没有死后复活的观念,也没有上天堂获得永恒幸福的观念。人死之后,灵魂将被永远囚禁在黑暗肮脏的冥府中,毫无欢乐可言。这种对生命结局的悲观看法,使苏美尔宗教强调神对人的引领作用。人若畏惧灵魂在冥府中接受审判的痛苦,期待尽可能好一些的待遇,就必须在生前敬畏神,在神的保佑、指导下,过有道德、有规律的生活,其教义由此而具有了为善去恶的道德教化之意义。苏美尔人创立的宗教奠定了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基本范型。第二节 巴比伦宗教

当时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各部落氏族之间,尤其是农耕族与游牧族之间,经常为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如河水权、道路权和地界权等问题发生激烈的战斗。公元前2350年左右,北方塞姆人(Agade)建立的阿卡德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公元前2112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先后摧毁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建立的乌尔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姆(Sumu-abum,公元前1894年——前1881年在位)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史称“巴比伦第一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Babylonia),那里的居民被称为巴比伦人,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也被称为巴比伦宗教。

巴比伦人在征服两河流域的其他城市,在政治上崛起以后,巴比伦城的守护神马尔都克(Marduk,亦译为马尔杜克)也被奉为“伟大的统治者”、“天地之君王”,取代了苏美尔人所崇拜的三大主神而成为至上神。《巴比伦史诗》记载了许多有关马尔都克神创世的神话。如马尔都克为水神伊亚之子,他在主管创造的女神阿鲁鲁的协助下,用他所杀死的原始怪物提阿马特(Tiamat)的身躯创造了世界和人类。巴比伦人推崇马尔都克为众神之首,认为他不仅带领着众神安静而有序地生活于宇宙中,而且还保护着巴比伦城邦的安危。

古巴比伦王朝是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公元前18世纪,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穆拉比(Ham murabi,公元前1792——前1750在位)。汉穆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集宗教、军事、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地统治自己的国家,他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化传统,以马尔都克神的名义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1901年在埃兰古城苏萨发现一个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圆柱,上端刻画着汉穆拉比从马尔都克神手中接过法典的浮雕像,十分形象地表达了法典的神圣性,下面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全书,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282条,亦称《石柱法》。这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成文法典,其内容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等民事法,旨在以神灵的权威来维护私有制和奴隶制,促进了巴比伦宗教的发展。

巴比伦宗教继承了苏美尔宗教观念和多神信仰,又进一步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世界。其中最著名的神话是《吉尔伽美什》。1872年乔治·司密斯(George Smith,1840-1876)从尼尼微宫殿的遗址中挖掘出十二块楔形文泥版,共有三千多行,通过解读,确认为是世界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据研究者考证,《吉尔伽美什》约公元前两千年定型成文,是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总集,又称《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原为民间流传的歌词,主要描写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从残暴的统治者转变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以及为寻求长生不死的种种传奇经历,其中既探索了生命与死亡的奥秘,也歌颂了英雄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虽然吉尔伽美什最终没有摆脱命运的安排,不得不面对死亡,但由于他找到了大洪水劫后余生的乌特,得知了大洪水发生之前的事,还得知了获得永生的秘密,故懂得了人当下应当如何活着。这则悲剧性的神话生动地诠释了巴比伦宗教对神灵信仰以及人与神的关系,其中包含着朦胧的宗教哲学思想。

古巴比伦人笃信“王权神授”,如《汉穆拉比法典》开头就明确陈述了“王权神授”的理论。历代国王们也总是宣称他们的统治权是神授予的,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神不仅给人们带来物质利益,而且还通过托梦、创造神迹和显示预兆来传达旨意,主宰人间事务,如战争、干旱、瘟疫、风暴、收成,以及人的祸福凶吉之命运。人虽然将神供养在神庙中,但却不可能确知神的旨意,更不能把握自己吉凶祸福的命运。于是,巴比伦人发明种种巫术,通过占卜来寻求神的旨意,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避邪驱祸。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了极盛,但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后来赫梯人、伊新人又征服了巴比伦建立了“第二巴比伦王朝”,加喜特人又建立了“第三巴比伦王朝”。亚述人以尼尼微为都城,建立了亚述王朝。闪米特的迦勒底人又征服亚述王朝,建立了迦勒底王国,又称“新巴比伦王朝”。随着各部落氏族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进程,两河流域上的政治王朝也在不断地变换着族姓,但作为巩固国王统治权的宗教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日益国家化,成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得以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第三节 亚述宗教

公元前3000年,闪族中的一支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中游建立亚述城。公元前2000年,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北部,东北靠扎格罗斯山,东南以小扎布河为界,西临叙利亚草原的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后逐渐发展成为两河流域北部的强国。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的亚述城是古代西亚交通贸易中心,那里最早的居民是加喜特人。加喜特人使用阿卡德语,遵循巴比伦人的生活方式,编著了大量的巴比伦古典文献。公元前1000年之内的巴比伦文学作品大都是在加喜特时期编撰的。后来有阿卡德人移入,与加喜特人逐渐融合,成为亚述人。亚述的男人一般是长脸钩鼻、多胡须、黑头发、皮肤黝黑,体形比较高大彪悍。亚述宗教就是指公元前12世纪至前7世纪,流行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亚述人所信奉的宗教。

由于亚述国地处被异族包围的环境中,经常受到其他民族的进攻掠夺,再加上国土上的生活资源比较有限,保卫家园的使命使亚述人养成了好战的习性。亚述人比其他游牧民族更崇尚武力,更喜好穷兵黩武。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地对外征服,扩大版图,才能保住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公元前1000年时,亚述人开始向南部地区扩张,尤其是在亚述尔·那西尔帕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在位)及其后继者萨尔玛·那塞尔三世(公元前858——前824年在位)时期。据说,萨尔玛·那塞尔三世在位35年,发动了32次的远征,铁马啸啸,刀光剑影,两河流域北部和叙利亚地区的许多小国都被其武力征服。公元前729年,崇尚勇武的亚述人提革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4年——前727年在位)带领军队打败了亚述的劲敌乌拉尔图,攻占了巴比伦,征服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庞大的军事帝国——亚述王朝(Assyria),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总之,公元前8世纪中到前7世纪70年代,亚述帝国的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到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作为西亚的古代军事强国雄踞亚洲一个多世纪。

亚述王朝全盛时期,把战神亚述尔(Ashur)奉为主神,视为宇宙世界和人类的创造者,取代了巴比伦人的主神马尔都克,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亚述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都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亚述宗教所崇奉的主神亚述尔原为亚述的部族神和亚述城的保护神。公元前18世纪后,亚述尔神又逐渐演化为主宰世界的神,犹如苏美尔宗教中风神恩利勒神,成为亚述帝国的象征性的统治者和亚述军队的保护者。

宗教是对现实社会的曲折反映。对战神亚述尔的崇拜表明了亚述国王扩张领土的政治军事理想。例如,以善于治国著称的杰出君主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2——前705年在位)在攻占了叙利亚之后,亚述尔神就融合了帕勒米拉(位于今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北)宗教的主神贝尔(Bel,阿卡德语意为“主”)的神性。当他将领土扩张到卡尔赫米什附近,兵临腓尼基海岸之后,亚述尔神又具有了苏美尔人的“天崖之神”安莎尔(Anshar)的神性。为了争取巴比伦人的归顺,亚述国王又把巴比伦主神马尔都克的创世神话和宗教节日都归于亚述尔名下。亚述尔既是创世之神,又是亚述帝国统治者的保护神。在亚述宗教中,甚至出现了亚述国王向亚述尔神呈交书面战报的仪式,以强调国王是神意的执行者。

亚述宗教还崇奉苏美尔重要女神英南娜。在巴比伦宗教中,英南娜是天神安努的女儿,又是太阳神夏马西的妹妹及农业和春天之神杜木兹的情侣,被奉为“圣处女”,或“圣母”,但具有双重性格,既是具有破坏力的战神、又是爱情和丰收之神。在亚述宗教中,则称之为伊西塔(Ishtar),又译伊西塔尔,或伊什妲尔,并突出了她与邪恶冥府女神争战的事迹。伊西塔的情侣杜木兹每年仲夏被杀,大地上一切生机都停息了。于是,伊西塔就降入冥府中去救他。第二年春天,伊西塔才把杜木兹从冥府救出,大地又恢复生机。这则神话有两个版本,一是尼尼微版;二是亚述版,其中都表现了伊西塔以战斗的姿态来拯救大地的生命,并以此来解释自然界一年四季转换的原因。由于杜木兹死而复生,是病人的象征;伊西塔拯救生命,是医生的象征,因此,他们在具有医疗特色的宗教仪式中受到崇拜。

虽然亚述宗教与苏美尔宗教和巴比伦宗教信仰不同的主神,但在对人神关系的看法上,还是沿袭了苏美尔和巴比伦的宗教传统,认为神既是超越于人的存在,又内在于人,因此,他们通过神话来显扬神的超自然的能力,表达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命、人神关系等的看法。另外,亚述宗教在神庙建制、祈祷与献祭等宗教仪礼上,也保持了古老的宗教传统。第二章 具有哲理的神话

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在公元前4400年的欧贝德时期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轮廓,主要是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也蕴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在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眼中,天上的日月星辰有诸神,风雨雷电也都是神的力量所造成的,地上山川田园皆有神,万事万物也皆有神,如棍子有神、打火石有神、砖瓦有神、每座城市也有自己的守护神。当人们把神的力量泛化为变幻莫测的自然力量时,借助于想像力构造出了各种关于自然现象的神话。如果说,任何神话都是希望借助想象力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那么,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一再提到天神安努、风神恩利勒、水神恩基等神灵,其实也都是人们借助于想象力对自然力神化的结果。美索不达米亚的神话与哲学都依据着这样的人神关系而展开,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神的畏惧,也表现了人们对神圣秩序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活跃着众多的栩栩如生,又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每个神各具个性,又有其专司的领域,由此而演化出来的神话故事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但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倡导神对人的生活的主宰与引导;二是宣扬人应当敬仰与崇拜神;三是对人的生存与繁衍过程作出说明,其中包含着一些力图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解释的哲学思想。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这些在神话语境中表达出的朦胧的哲学思想,通过楔形文字泥版一直保留到今天。

19世纪,随着楔形文字的成功解读,苏美尔学家和亚述学家们大都认为,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有关宇宙的起源、人的创造、世界的构成、众神的喜怒哀乐、人神之间的爱情、洪水等自然灾害等,大都具有原创性,是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并深深地影响了犹太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第一节 创世神话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有关创世的神话特别多,所描述的创世过程不尽相同,但流传较广的是《埃奴玛·埃里希》。这则被誉为《巴比伦尼亚的创世纪》的神话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在阿卡德人中口头流传,后用阿卡德文记录在泥版上。现存有七块泥版,1060行,其内容大致分成六部分,讲述了诸神出现与世界创生。

世界原初被认为是一片混沌,没有天地,只有一对男女存在。男的为原初之父阿卜苏(Apsu,或译阿普苏),为“淡水之神”;女的叫提阿马特(Tiamat),为“盐水之神”,又为“大海之神”。阿卜苏和提阿马特的淡水与盐水混合为一体,诸神就从这两种原始之水的混合物中被创造出来。最早诞生的一对神是男神拉赫姆(Lahmu)和女神拉哈姆(Lahamu),他们既是孪生兄妹,也是夫妻。他们相结合,生出第二对是“天崖之神”安莎尔(Anshar)和“地极之神”吉莎尔(Kishar)。天与地相结合,又生出天神安努。安努又生出了水神伊亚。伊亚富有智慧,善解事理,力大过人,不仅远胜于他的前辈,而且在他的兄弟中也无较量的对手。伊亚的儿子是巴比伦主神马尔都克神,因此,伊亚也被奉为创造之神、智慧之神。

宇宙从混沌中起源与演化,分成天地,化生阴阳,产生男女,这是东方许多神话中的共同内容,也是后来多数古希腊哲学的宇宙起源论的主要观点。在美索不达米亚这一则创世神话中,以追溯神谱的方式来寻求宇宙最初始、最根本的起源,不仅将无限的多样性统一于具体物质——“水”,而且还将“水”作为万物与生命之“本源”,就连诸神也是从“水”中诞生的。这种以“水”为本源的哲学思想,既反映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们对生活世界的一种经验性的看法,也表达出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思维倾向,即力图用一种具体的自然物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本源。这种包含在神话中的哲学思想,既影响到古希腊神话,也影响到古希腊哲学,例如,米都利学派的哲学家泰勒斯之所以提出的著名的“水是万物之原”的哲学命题,据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就是受到了古希腊神话的影响。

诸神创生了万物,并使万物富有生气与活力,这与代表惰性与休息的阿卜苏和提阿马特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把世界搞得一片混乱。为了制止这种混乱状况,伊亚杀死了阿卜苏,又在阿卜苏身体之上建立起自己的住所,与妻子住在那里,并生了儿子马尔都克神。

马尔都克神生来就具有非凡才能,他能吹出四种不同的风。当马尔都克神将旋风吹向提阿马特时,提阿马特大怒,于是制造出11种不同的怪物向诸神发起进攻。诸神也不甘示弱,推举马尔都克神为领袖进行反抗。威武勇敢、力大无穷的马尔都克神将一颗能变成风暴的药丸投入提阿马特的口中,使她的肚子立即膨胀起来,他再一枪投去,将提阿马特杀死,并将她庞大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然后,马尔都克神在天上设置了象征时间的太阳、月亮和星星,让它们按规定的路线运行;将提阿马特口中的泡沫造成云雾,并形成吹风、降雨、冷热和起雾等自然现象;再将提阿马特的两肋成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源头。最后,在提阿马特的乳房上建起特别壮丽的山脉。

马尔都克神才是巴比伦神话中真正的创世者和征服众神的英雄。当巴比伦战胜了其他城邦,建立帝国之后,马尔都克神以创世之神的身份被奉为“众神之主”,巴比伦人专门为他建造了“埃·萨吉拉”神庙,并用五十个美名称颂他,以表明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

创世神话不仅以诸神的创生来说明世界的创生,而且还通过神与神之间的相生关系建立起神的谱系。有意思的是,巴比伦的创世神话记载在七块泥板上,每一块泥板代表一天。故有人认为,基督教以七天为一星期可能就源于此神话。

巴比伦人还把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周有七天,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曜日;月亮神欣主管星期一,称月曜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曜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曜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曜日;金星神伊西塔主管星期五,称金曜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曜日。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来祭祀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神。每天祭一个神,七天为一个周期,就形成了星期制。星期制作为一个时间单位,由古巴比伦人创造,后在《圣经·创世纪》中以上帝创造的名义宣布,成为人们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神圣依据。第二节 人类起源神话

人类起源神话是各民族神话的共有母题,在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也出现了几种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反映出了远古时代人类对自身的关注。

据苏美尔神话,这个世界生出了天和地之后,接着又生出了天神安努,然后再生出有血缘关系的阿努纳启诸神。阿努纳启(Anunnaki)是天地各界神灵的总称,也可能是诸神议会的代称,它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美索不达米亚的城邦所施行的议会制度:世界创始之初,大神逼迫小神没日没夜地劳动,开沟挖渠,清除淤泥,种植粮食。全部创造工程的完成需要40年,小神们难以忍受每日的辛劳,最终奋起反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阿努纳启诸神召开会议进行商议,决定创造人类,让他们来承担繁重的劳役之苦。

要让(从来)诸神承担的(如今)成为他们(人)的工作。

要让疆界的水渠成为永久的土地分割。

要让锄头和筐,拿在他们手中。

要让诸神的家,修得与圣殿相称。

要让旱田与旱田隔开。

要让疆界的水渠,保持永久不坏。

要让井然的沟洫,保持不坏。

要让四方的广大神殿丰裕(得以充实)。

……

在苏美尔神话中,有几种不同的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一是诸神斩杀了两名工艺之神拉姆伽(Lamga),用他们的血创造人类,让人类来做过去由诸神承担的工作,最初的男人叫安乌雷伽尔拉,最早的女人是安乃伽尔拉。二是创造女神阿鲁鲁用粘土模仿阿努的神态来制造人,第一个神造之人就是恩奇都。阿鲁鲁创造人类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贤人,每一个愚人,像大麦般从大地自然萌生,要像不变的(天上)星(一般)永远地不分昼夜将对诸神的祭祀,虔诚地办理”。三是恩基用阿卜苏的泥做成了人,然后由其母亲兰姆(Nam mu)将人抚养长大。四是恩利勒神用“锄头创造了人”:恩利勒神将一直用“纽”捆在一起的天与地分开之后,大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口,他就将“人籽”撒在裂口中。为便于地里的“人籽”发芽,恩利勒发明了锄头,用锄头打开尼普尔地面上的硬壳,让人类破土而出。恩利勒神就成为尼普尔城的守护神。这则“锄头创造了人”的神话把人类的诞生看作犹如农作物的生长一样,显然是农业社会思想的产物。这些人类起源的神话虽然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人是神创造出来的,人的形态仅是对神的模仿,故人是不完美的,神造人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侍奉神。

那么,男人与女人又是如何出现的呢?“恩基与宁玛赫”神话中说:恩基神有一根肋骨生病了,就请来女神宁玛赫来为他治病。在苏美尔语言中,“宁玛赫”这个词既表示“来自肋骨的女人”,也表示“赋予生命的女人”,这种说法与希伯来《圣经》中的上帝用男人亚当的肋骨造了女人夏娃的故事十分相似,说明希伯来人借取了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很多东西。1956年,美国学者S.N.克雷默通过对苏美尔神话与《圣经》故事的比较而提出:上帝用亚当的肋骨造就了夏娃,实际上源于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神话中,水神和智慧之神恩基最薄弱的部位就是肋骨,而在苏美尔语,肋骨读音为“提”,有“创造生命”、“给予生命”的意思。《圣经》中的创世记是美索不达米亚创世神话的翻版。两个故事在事件顺序上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圣经》中引诱亚当、夏娃犯罪的是蛇,而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引诱人犯罪的是恩基神。克雷默对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不仅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赏,而且指出它对希伯来《圣经》的重要影响,这一观点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但按阿卡德人的说法,生育女神宁玛赫按恩基的旨意,杀死原始人的原型乌耶·伊拉,将她的血肉与泥土掺和起来,然后让十四个降生女神将粘土踩结实,再分成十四份,交给十四位降生女神用来怀孕。后来,十四位女神生下了七个男人和七个女人。这七对男女后结成夫妻,他们繁衍了整个人类。人类是由神的血肉和泥土融合而成的,由此而形成了初步的有关人的肉体与灵魂的关系问题,而这恰恰是哲学的物质与精神的基本问题在人生观中的表现。“这种同一母题中的异文现象,不仅反映了民间口头文学的变异性,而且证明了苏美尔神话的原始性”。人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问题,也是各民族宗教神话中的母题。在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这类神话一方面是在探寻人类的起源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已掌握了挖运河、修堤坝、养家畜、种粮食等生产技术,并学会了盖房子、造农具、做面包、酿造酒等生活技能。苏美尔人用劳动创造促进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繁荣发展,同时又将这一切归之于神的创造与引导。第三节 冥府神话

在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已出现了关于“冥府”、“来世”等故事,反映了人们对死后生活的思考,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美尔的神话中讲述的女神英南娜下冥府的故事。这则故事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有口头流传,后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先后有尼普尔、乌尔两套泥版出土,内容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苏美尔人对自然界季节转换的看法,以及对“冥府”的情景和“来世”观念的初步想像与描述。

女神英南娜(Innina),其意为“天之主宰”,她具有多重神性——繁殖女神、丰收女神、性爱女神、战斗女神、纠纷女神,在苏美尔宗教中地位十分重要。到巴比伦宗教时,她又成为尼普尔、乌鲁尔、札巴兰、库拉勃等城邦的保护神,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崇拜,因此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许多故事都以她为主角而展开。

阴间冥府,为原始的深渊,苏美尔语称为库尔努吉阿(Kur-nu-gi-a),阿卡德语称为基迦勒(Ki-gai),或基迦鲁(Kigalu),意为死者的世界,“黑暗的房屋”,“有进无出的房屋”,“永不返回之地”,那里充满着暴力和血腥,但英南娜却决心要到冥府去。为了到冥府去,她抛弃崇高的地位,抛弃高贵的身份,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漂亮的首饰。冥府由其胞姐、恶魔一般的阴间女神埃雷什奇伽尔(Ereshkigal)把守,阿卡德语称之为阿拉图姆(Allatum),意为“大地夫人”。冥府之门有七重。英南娜每过一重门就要被脱去一件衣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