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19:42:54

点击下载

作者:许颖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读:

绪论

——理解新闻

2008年的“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网络的记者、编辑格外抢眼。

只见一名网络摄影记者坐在第一排,负责抢拍记者会的主角和提问者的照片,全程记录新闻人物的现场表情,然后将数码相机的储存卡递给坐在后排的一位网络编辑;这位编辑随即换给他一张新卡,同时马上把储存卡导入置于膝上的手提电脑,在电脑上挑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并加注标题说明,与此同时,通过无线网络,这些照片立刻传送回网站,挂到网上的两会直播窗上。

而网站通过无线网络与记者会现场的编辑同步联系、发出指令,如需要某位回答问题者侧面的照片,或要会场的全景,现场记者、编辑可以立刻执行,几分钟后,新的照片就出现在网上。

两个储存卡、一部手提电脑、十只上下翻飞的手指,这就是网络现场直播的核心设备;每次提问、抢拍、交换、挑照片、挂上网,都在几分钟之内完成,网民几乎可以同步在线观看。这种速度让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其他媒体的记者们望尘莫及。

关于媒介,最近几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注意力被聚焦到这样一些事件:中国网民人数突破亿人,网络广告强劲增长;“超级女声”节目的短信收益与广告收益等量齐观;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手机报纸、电子报纸等新的媒体概念层出不穷……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泾渭分明的界限正在被消解,媒介之间日益出现融合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的特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有什么是不变的呢?作为新闻传播中最基本环节的采访与写作又将如何胜任这些新的变化?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第一节变化中的新闻特性“随时随地,信息由我选择”,这在过去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想象。而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受众这样的需求并非纸上谈兵。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这些媒体都作为信息的终端出现,受众只要想获得信息,便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一个最适合自己所处的位置与需求的媒体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日本电通公司2003年在一份媒体接触行为的调查中勾勒了一幅日本上班族接触媒体的典型画面:清晨起床后,电视和报纸是受众获得信息的首要来源;上班途中,报纸、杂志和广播三分天下,同时,用手机看新闻在青少年中势头正劲;上班时,网络是工作之余获取新闻的最佳接触点;午餐休息时,手机和网络平分秋色;下班途中,再次重演上班途中的一幕,人们在报纸、杂志、广播的陪伴中回到家中;晚上,电视与网络占据了很多人的休闲时间直到一天结束。

今天,这样的画面对于中国的受众而言也并不陌生。在多种媒体并存、多种媒体竞争的时代,媒体会调整自己对新闻所下的定义,从而调整内容配置,以满足目标受众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新闻的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新闻的特性有哪些变与不变呢?一、新闻消费方式的变化1.从独立式消费到参与式消费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地位已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受众已不满足于传统媒介单向的“独立式”消费模式,更追求双向互动的平等传播。

获取新闻和信息一度只是强势机构的特权,只有他们才有权利和财力去主宰信息的发布。而如今新的信息访问和传播方式给人们上网发布消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话、短信、图像电话等传播科技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受众提供和发布新闻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使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跟专业记者有同样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个人电脑发布新闻,使受众从信息的消费者变为信息的提供者成为可能。关于这一点,《草根媒体》的作者丹恩·吉尔莫尔总结得十分直接,他说:“我的基本看法是,如果人们拥有创建新闻内容的工具,他们就会这么去做,从而逐渐出现一种全球性交谈。”

目前,在互联网上,用户自创内容与专业内容的融合趋势已经开始显现。MySpace的前任董事长理查德·罗森布拉特(Richard Rosenblatt)表示:“专业内容与用户自创内容相结合,将成为2007年的重大主题。”他认为,人们将希望在网络上建立个人“频道”,在此,他们能够将业余材料与专业材料结合起来。而他的新公司迪蒙德传媒(Demand Media)正投资2亿美元进行相关尝试。2.从信息“超市”型消费到信息“专卖店”式消费

目前的受众越来越不满足信息同质的大众化传播,更喜欢提供适合小众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而受众细分使媒体纷纷推出个性鲜明、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使受众更容易识别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

以网络媒体为例,网民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新闻,选择就成了费时费力的苦役,因此,提供个人定制服务,即根据受众个人需要对新闻进行筛选、过滤、整理、加工和定向提供,那么新闻就会变得更有价值。于是网络可以提供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加速了传播小众化和分众化的进程。

这样的转变对于媒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媒体必须考虑,决定新闻信息产品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已经由产品质量向信息服务质量转移。因为,信息销售规律是:信息的价值不决定于信息本身的价值,而是决定于信息提供者以往所提供的信息给接受者所带来的快感和收益。具体对一条新闻信息产品的价值进行判断是很困难的,市场价值的确定与价格定位的真正完成在其传播以后,而不是传播以前。传播以后,人们因此信息获得了收益或经济学意义上的福利,人们感到物有所值,愿意向上次的信息提供者购买其新闻信息产品。这时,信息销售规律在真正发生作用。

更仔细地分析其内在规律,就会发现,人们这时向上次的信息提供者购买的已不是新闻信息产品,而是提供新闻信息产品的服务。人们这时并不确知将要提供的新闻信息产品有什么样的价值,但知道其具有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产品的能力,因此,愿意购买这样的服务。这样的运作多了,特别是信息的搜集加工销售工业化、电子化、信息流化以后,人们更加难以确定具体新闻信息产品的价值,只能是购买、依赖其提供的服务。从客户的眼光看来,更是这样。即使具体的新闻信息产品的价值与客户的需求不够吻合,但信息仍能以他们感觉方便、快捷、可靠、以信息流的方式提供,客户仍会感到一定程度的满意。3.信息消费的碎片化与散点化“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或零块,在20世纪80年代末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后现代”是与现代的断裂和折裂,更多强调的是对现代的否定,是一种认知的扬弃,它肢解或消解了“现代”的一些确凿无疑的特征。

在传媒领域,随着电视频道日益增多、广播媒体开始复兴、报纸版面极大扩张、专业杂志层出不穷、网络与手机媒体异军突起,这一切,将消费者原有的媒介接触时间、接触习惯完全打破,传统的办公室阅报行为已经逐渐被互联网新闻浏览所取代,对多数人来说,接触媒体成为一种在比较放松的半休息状态下寻找精神归属感和情感沟通的方式。这种新的媒体环境下和新的阅读方式的变化,就是媒介消费的“碎片化”。以北京消费者的媒介接触情况为例,1998年至2003年,其电视收视时间和报纸阅读时间逐年增长,而广播收听率和杂志阅读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以后,消费者的媒介接触发生了显著变化,收看电视、阅读报纸的时间开始缩短,而接触广播、杂志的比例明显上升。

对于受众的信息消费而言,他们并不关注从什么媒体获得的信息,而更关注获得信息的方便度、低廉度及丰富度,在接触媒体时选择最有利于自己接收信息的一个。如在人们移动时,就容易选择广播、手机媒体来获得信息,在家里、办公室里,报纸、网络、电视会被优先考虑。因此,消费者的信息消费场所日益散点化,随时随地只要信息能方便获得,受众就有可能进行信息消费。

新媒体则是能与消费者生活方式融合的一种媒体形式,它跟随人的生活轨迹发生,成长在人们的生活接触点上,进而形成有效的媒体网络。它能够适应受众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创造出特定的媒体接触方式。如一个人在白天的十多个小时中会出现在家庭以外的许多地点,在这些地点会有什么样的媒体接触行为发生?新媒体应该从人们的生活形态中去发现潜在的传播机会。

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负责人约翰·拉文(John Lavine)认为,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在分众化与碎片化时代,媒体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势,传统的经营与运作模式开始受到挑战。媒体机构将再也无法单单用一种旗舰节目或出版物来获得大批受众。相反,要获得大批受众,则需要通过一个遍布一系列平台的媒介系统。二、新闻特性的不变与变化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什么样的事实是新闻?需要由新闻价值来作出判断。在新闻消费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价值的很多传统构成要素仍然是起作用的,与此同时,新闻价值的构成要求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1.传统新闻价值标准

一般而言,传统的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鲜性

新鲜性是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新鲜性包括两层意思,即时间新、内容新。一条新闻,时间上离事实发生(变动)的时间越近,内容上包含人们的未知因素越多,就越有新闻价值。在可能的范围内,记者总是想方设法尽快把新闻传递给受众。报道当天或前一天发生的事件,或者即将发生的事件,往往被认为是有时效的。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恰巧是在它发生的纪念日,如一周年、三周年、十周年的时候报道,也会被看作是有时效的。时间新这一要素是要回答受众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现在告诉我这件事?

与此同时,内容新也是新鲜性的重要组成。有的记者每天都忙于参加各种会议,按照会议统一的文字材料进行报道,所采访的内容和所写的新闻在相当程度上是程式化的,而这样的新闻作品很难吸引受众的眼球,更别提能引起很大的反响了。于是有人讽刺现在的很多报道,说“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会谈没有不亲切的”。而一家媒体真正出彩的地方,并不是它一件不少地报道了别人同样报道的新闻,而是它报道了别人没有报道过的新闻,或者是在报道同一题材的新闻时,它的报道比别人更有新意。

请看下面的报道:

·本报记者某某报道,今天下午,北京市政府在国际俱乐部举行情况介绍会,向驻华使馆官员、外国记者介绍了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为中外人士所关注,按照新修订的北京城市规划,在未来的20年里,北京将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北京还将继续严格控制老城区的建筑高度以维护古都风貌。

各国驻华使馆新闻、经济官员和驻华记者等90多人出席了情况介绍会。

同样的会议,另一篇报道是这样的:

·本报讯 外资和外商今后有望参与到北京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这是今天北京市政府在向驻华使馆官员、外国记者介绍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透露的信息。

据了解,在今后七年里,北京市以平均每年100亿人民币的资金投入,重点建议包括南水北调、陕北天然气进京在内的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大型骨干工程,这些工程将采用建设、经营、转让的方式,鼓励外商外资参与。

此外,北京市还将在二环路沿线建设相当规模的金融、商务、信息等公共建筑,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两条新闻的主要内容都是北京市政府举行介绍会,介绍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但在采访中,第一位记者关注的信息不够新,显得不具体,老生常谈多,没有将新的规划新在哪重点突出介绍;而第二条新闻则突出了新规划中“让外商参与建设”、“二环沿线建公共建筑”等新信息,这些信息是在报道前人们所不知道的,也是受众想知道的,因此就更有新意。(2)重要性

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是指某个事实既为广大受众所关注,又能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起其他的新闻价值要素来,对重要性的判断能体现记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新闻事件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大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关系,势必会引起人们关心,影响许多人,如政局的变动、政策的变化、战争以及重大经济信息等。

如何发掘新闻的重要性?这需要记者在采访中去了解新闻事实对人们的影响。一般来说,影响的人越多、影响范围越大、影响程度越深这一新闻就越重要。记者应该通过自己的采访把事实中蕴含的影响表现出来。

有一年的“六·一”前夕,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儿童用品做了一次抽查,结果发现儿童车的合格率不高。按照常规,对这类新闻就是泛泛地公布一下不合格童车的数字,并将其厂家名称等予以曝光。而前去采访的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不满足于此,他们在对不合格的童车做了一番调查后,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不合格童车存在的问题和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危险。为了起到强调作用,记者用一组特写定格画面,对童车存在的问题逐一展示,给家长们在选购童车时提供了指导。解说中写道:

这些童车普遍存在着突出物,小孩子在使用时很容易被挂住衣服什么的;这些外露的闸线头、尖端物容易划伤孩子娇嫩的皮肤……

如果记者按照常规做法处理这条新闻,对于问题童车到底会带来什么危险等内容只字不提的话,观众从新闻中获得的只是单一的信息,新闻的重要性可能不会被观众认识到,受到震动的也许只是部分厂家。而通过更深入的采访,能让观众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从而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3)显著性

显著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不同一般、超出一般的性质。显著性通常是指人物、地点、事件的著名,再就是指事物程度、数量的显赫。

新闻中的人物、地点或事件越是著名、越是突出,新闻价值就越大,人们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他们的身上。有成就的名人,比如演艺明星、运动员,或无论因为好事还是坏事出名的人,往往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如总统的一次感冒,证券市场也可能跟着颤抖;又如一位名人或要人的膳食、体温、睡眠、爱好乃至私生活等,都可以成为新闻内容。新闻价值的“显著性”要素可形象地浓缩成一组“一目了然”的数学公式,颇有借鉴价值:平凡人+平凡事≠新闻,平凡人十不平凡事=新闻,不平凡人十平凡事=新闻,不平凡人十不平凡事=大新闻。

此外,显著性也表现在事物程度、数量在变动上的某种显著特征,如带有“第一”与“最”的事实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1997年4月20日,当时中央电视台驻香港记者孟凡鲁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40名先遣人员21日将进驻香港。凭着多年的新闻经验,他意识到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新闻线索,这意味着驻港部队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于是记者克服了种种困难联系采访,最终成为香港众多媒体中唯一一家随首批驻港部队先遣人员采访的记者,记录下驻港部队首次进驻香港的全过程。

但新闻价值的显著性要素也不宜滥用,过分追求显著性会使媒体热衷于报道名人隐私等猎奇性内容,降低媒体的品格。(4)接近性

接近性是指某个事实和受众有某种关联而产生“亲近”感。接近性首先体现在地理的接近上,受者一般最关心的总是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本地发生的事情对他的影响更加直接。如:

今夏想吃上地道的大兴西瓜,您可以先查一下它是否上了“户口”。今天上午,大兴区庞各庄等六个镇四个品种的西瓜被正式授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西瓜上的标号,找到销售者、生产者和生产地块,从而保证吃到优质放心的大兴西瓜。(北京晚报,2007年5月16日,第4版,西瓜须专卖还得带户口)

这样一条新闻如果放在上海的《新民晚报》,或广州的《广州日报》上,估计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然而在北京,由于市民大多购买本地西瓜,对这样的新闻就会比较感兴趣。

接近性还体现在一种心理上的接近。人们往往对关系着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实有接近感。比如住房问题、社会保障体制问题、医疗改革问题、教育问题、弱势群体权益维护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报道这样的内容,容易引起受众心理上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心理体验。一些看似离受众较远的内容,可以尝试从让受众产生心理关联的角度入手报道,有时也能出人意表,出奇制胜。请看以下报道:

当CCTV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之时,纽约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感动美国”人物,他的名字叫韦斯利·奥特利。美国一家报纸说,虽然新年才刚刚开始,评选新闻人物的NO.1还有点早,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2007年,没有人可以和奥特利竞争了,他的事迹太感人了。(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月21日,第14页,“地铁超人”奥特利感动美国)

这条新闻如果直接表述为“美国一建筑工人跳下地铁救人”就会让中国的读者感觉比较遥远,而从“感动中国”联系到“感动美国”的角度来报道,则会让读者的心理产生亲近感,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5)趣味性

新闻的趣味性是指事实所特有的情趣和意味,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能够引起受众注意或足以动人情感的素质。新闻事实中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奇异现象和人情味。

非普通事件,鲜有或离奇事件,或者从事非正常活动的人,就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西方新闻界流行这样的说法“狗咬人不是新闻,而人咬狗则是新闻”,表现的就是新闻的奇异性元素。请看下面的例子: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新京报,2007年5月25日,A32版,美国农民建“粪电站”)

而人情味元素,往往与道德伦理、婚姻家庭、人间真情、人生成长等有关。这类新闻的故事性比较强,容易激起读者或欣喜、或愤慨、或悲哀、或惊讶、或深思等多种丰富的情感。如:

直到今天,Brecken Chinn Swartz(中文名字:陈博瑞)也无法理性地解释,她那天为什么会在残疾小姑娘周琳的面前停下来。她只觉得是一种直觉引导她这样做。而这一邂逅,竟然戏剧般地改变了她的人生。(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2月5日,第56页,当陈博瑞遇见周琳)

这篇报道讲述的是一位美国女性帮助中国一位严重烧伤的女孩到美国进行康复治疗的故事。这类报道让人们关注主人公的困境,通过报道那些有特殊问题或经历的人,使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2.变化了的新闻价值元素(1)有用性

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受众看新闻除了获得信息之外,同样希望信息能对他的生活有所帮助。这样,新闻的概念就扩大为包括个人化的、被需要的、有用的所有信息。

新闻的有用性既不像重要性突出的硬新闻那样关系到国家大事、人类命运,也不像趣味性强的软新闻只带来当下的情感满足,而是一种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现实利益的信息。比如,股市行情可以给人带来投资收益,IT动态可以帮助人采用最新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这样的信息对特定的受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其提供决策参考。(2)娱乐性

在目前多种媒介相互竞争、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价值的侧重点也发生了一些转移,娱乐性强的新闻成为媒介竞争的一个重要品种。娱乐报道通常具备名人效应,其娱乐价值在于可以使受众感到轻松愉快。

美国新闻学者庞德在《新闻学概论》中曾指出,“伊利诺州立大学广播研究院院长威尔伯·施拉姆根据经验所得,曾作一个假设,其理论为‘我想一个人之所以选择新闻,目的在于有所收获,这种收获,不外下列两种范围:一为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所谓的寻乐原则,另一种是他所谓的现实原则。也可以称为立即收获和延缓的收获。' ”如果说,延缓收获更多地来自时政新闻、经济事件、社会问题、科学、教育和卫生等新闻的话,立即收获则更多地来自于娱乐性强、趣味性强的新闻。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娱乐性元素的过分强调则容易造成媒体的低俗化、煽情化,这对于新闻文化环境的建构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危害。如2006年王菲生孩子的事情,被很多媒体用狂轰滥炸的形式来报道,不但影响了公众人物正常的生活,也让受众感觉到过分,进而对媒体的责任感产生了强烈的质疑。(3)可视性

可视性指新闻事实中蕴含着能用视觉符号充分表现的元素,对于目前图片与视频在新闻媒体中广泛使用的情况而言,可视性是一个重要指标。

在一项名为“新闻报道与眼球”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报纸读者首先被彩色照片所吸引。因此,记者在报道时要考虑到用图片或图表以辅助文字报道,树立对自己的报道进行视觉化处理的意识。

此外,对于一些可视性强的新闻,有时会因为其强烈的可视性而在受众中引起很大的关注。如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一条新闻,说的是北京有一位行人横穿高速路遭遇车祸身亡,而记者当时正好抢拍下了这次车祸的全过程。这条新闻光看内容是一则交通事故的报道,其新闻价值并不大,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交通事故发生,作为中央电视台不可能一一关注。但这条新闻恰恰在于记者拍摄下了事故的全过程,画面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比任何文字的描述都更直观地表现了车祸是如何发生,同时不失时机地宣传交通法规,这样的引导会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观众是在血的教训中感悟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说,这条新闻产生的社会效果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这些信息的加工方式并没有根本的变化,都必须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收集后,从中找出最重要的元素将它整合成一篇报道,并在媒体能达到的传播范围内有效地传播。无论哪个媒体的记者,都应该好好研究在这个时代中新闻的变与不变,研究如何选择并报道新闻,让新闻既满足读者的知情权,又使读者对报道感兴趣,同时在传播中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第二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和媒介产品生产的龙头一、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

新闻传播的过程可以用这样一个图表来表示:1.选择事实:通过采访完成新闻传播的信息收集

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并不是所有的事态都能成为报道对象进入传播过程,因此,需要靠传播者进行选择,发现并获取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过程,正是采访的过程。记者深入社会生活对多种事态进行探访、比较和筛选,从中捕捉新闻价值较大的事实,确定为新闻报道的题材。

2006年2月16日,《南方周末》刊出了对著名演员濮存昕的专访《濮存昕:跳进“人艺”这锅粥》。报道没有关注濮存昕作为明星的一面,而是关注了他的另一个身份——北京“人艺”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院长,深入报道了其作为国家级艺术殿堂一把手的尴尬。报道刊出后,新浪、网易、搜狐在第一时间转载了《南方周末》的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外滩画报》、《新闻晨报》、《新京报》、《北京晚报》、《西安晚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希望就此问题进一步采访濮存昕时,却遭到了拒绝。濮存昕说,“我说的话已经在《南方周末》上说完了。你们可以看看《南方周末》去。”这些媒体只好大篇转载、摘编《南方周末》的内容。这篇成功的独家人物专访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个内容当成重点。据记者在其采访手记中回忆,“人艺”话题只是其采访提纲中的一部分,还准备了关于公益事业、电影、电视剧、话剧、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但当记者在采访“人艺”话题的时候,记者没有想到形象素实的濮存昕会如此激动,他对记者坦言其任“人艺”副院长三年来“一事无成”。濮存昕的愤怒让记者吃惊,记者立刻调整了采访的思路,把问题聚焦在“人艺”话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原来1个小时的采访被延长到了4个小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独家信息。记者采访结束后已经是晚上12点,兴奋的他打了个电话给《南方周末》的编辑部,说自己抓到了大鱼了。

在选择事实这一过程中,记者始终对其采访到的信息不断地分析判断,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选择建立在全面准备和采访的基础上,即应该对报道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实地观察和面对面的访问,尽可能详尽的获得第一手材料和相关的背景信息。

上文谈到的《南方周末》专访濮存昕的报道之所以采访的成功,正是因为记者在2003年濮存昕上任时在现场,听到了濮当时对“人艺”的期望,掌握了相当多的背景材料。因此,当濮存昕说到“人艺”有问题时,记者能迅速反应过来并联系起原来的背景知识进行提问,引起了濮的共鸣。深入而全面的采访为真实、准确的报道打下坚实的基础。2.加工制作:通过写作完成新闻传播的编码

在加工制作环节,记者把经过选择的事实转换成新闻作品,这一转换通常是经过新闻写作来实现的。记者首先需要对在选择事实环节获取的原始素材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第二轮选择和筛选,形成报道可以使用的各种材料;然后对这些早已经了然于胸的材料进行合理的结构与整合,包括提炼报道的主旨、归纳与概括报道的核心内容、展开报道,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叙事框架下组织材料的过程;最后再根据不同媒体的物理性质,最终形成符合自己媒体特性的报道,或形成文字报道,或制作成音频报道、视频报道,甚至是融多种符号为一体的多媒体报道。

笔者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做实习记者,一次去采访当时林业部组织的一场集体婚礼,100对新人以种植纪念树的形式在京郊怀柔度过自己大喜的日子,当时的林业部副部长出席了这一活动。笔者采访了新人种植纪念树的活动之后,在现场还发现了其他自发来种植各种各样的纪念树的人,有为孩子周岁种树的,有为朋友生日种树的,于是笔者对他们又进行了一一采访。之后,再询问了管理这片纪念林的工作人员,他们说自发前来植树的人每年成倍递增。在对时任林业部副部长的领导进行采访时,除了采访关于集体婚礼的问题外,又补充了关于种植纪念树的问题。在写作阶段,笔者仔细分析了自己获得的素材,觉得如果单纯报道这次集体婚礼并没有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当时正好是4月,植树的最佳季节,很多单位都在组织植树,然而普通老百姓自发的种植纪念树还不多见。于是笔者就调整了报道思路,转向以“从组织到自发的植树成为植树新风尚”作为新闻落点。这样,原来素材中关于集体婚礼的内容进入写作环节时就大大压缩,而放大了后面记者新发现的内容。接着笔者按采访一对新人、几个朋友、一家三口的顺序组织这些素材,从种纪念树表达爱情、友情、亲情三方面展开报道,再加上林地管理员和林业部副部长提供了关于自发种植纪念树的数据和相关评价,形成了一个文字稿。最后笔者在文字稿的基础上,按照电视新闻的特点,编辑、制作了一条新闻《种植纪念树 为国添绿色》,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和《新闻联播》播出了,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由此可见,写作环节主要是对采访后的原始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制作,通过分析大量的新闻素材后,明确并深化报道主题,根据主题筛选新闻素材,将一般素材剔除掉,而将能说明主题、围绕主题的素材挑选出来,将其组织化、条理化,最终完成对信息的编码工作。

通过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两个环节,传播者将信息转化为可以传播的文字符号、图像或声音符号,没有采访写作,也就没有新闻传播活动,它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新闻采访、写作的准确度、清晰度、时效度、可信度等,将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播效果。

作为新闻传播的第一道工序,采访写作的核心任务是将信源发生的信息(即事实)转换为对应的符号,因此,一定要保证采访到的事实准确可靠、全面具体,同时写作过程中注意符号的表述与事实相符,否则就容易出现新闻失实的现象。二、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产品生产的龙头

如果将新闻媒介作为一种产品来考察,新闻报道是媒介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报纸中的新闻版、广播电视中的新闻频道及新闻栏目、网络媒介中的新闻频道和新闻中心……新闻报道都占据了媒介中的最重要地位。

正是这样的地位,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必须以新闻报道为核心,即以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展示为核心来组织整个媒介的生产。这其中,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环节来完成的,新闻采访将新闻事实的内容进行采集与还原,新闻写作则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加工与组装,形成初步的新闻报道。而新闻信息的展示,则是在采访写作形成初步报道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编辑手段,使报道以某种方式呈现。

由此可见,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报道产生的最重要步骤,是媒介生产的龙头。没有采访写作对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就谈不上对新闻信息进行展示。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第二天,各家报纸都将这一新闻作了重点报道。《新京报》5月13日以10个版面报道此次地震,其中除了4个版面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新华社与《成都商报》、《西安晚报》等其他合作媒体之外,6个版面的报道均是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据笔者统计,当天《新京报》共投入了三十余名文字及摄影记者对此次地震进行报道,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报道强势。试想,如果没有本报记者进行采写,仅靠通讯社和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无法支撑起其新闻内容的生产。即使是来源于其他媒体的报道,同样也是由记者采写完成的。只有当记者采写出大量报道时,新闻生产的流水线才能有效地启动。

因此,媒介产品生产的龙头是新闻采访写作,在这个龙头的带动下,大量的新闻事实被加工成新闻报道,进而通过编辑、配置和展示形成媒介产品。新闻采访写作为媒介产品生产提供大量的“预制构件”,是媒介产品生产的基础。第三节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新闻从何而来?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与再现。发现和捕捉新闻事实,并赋予一定的再现形式传播于社会,这就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对实现新闻传播的特殊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从总体程序和各自的作用考察,新闻采访与写作有着明显的区别。新闻采访,旨在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主要是了解情况、弄清真相、收集素材,为新闻的传播打下坚实的事实基础;而新闻写作则是旨在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主要是根据采访得来的事实材料,经过分析、取舍和组织,采用恰当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方法,使客观存在的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作品。

新闻采访与写作,彼此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制约、相辅相成的,但两者的地位又不是对等的。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记者想要写一篇报道,首先要受到新闻事实是否发生的制约,好的新闻报道的前提是必须先有一个好的新闻事实。采访作为认识事实的手段,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与新闻事实直接接触的唯一接点,只有清楚认识事实,才可能准确地反映事实,采访中对事实是怎样认识的,往往决定写作时对事实怎样反映。如果没有采访到足够的事实材料,笔下工夫再好也无能为力,毕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硬要写,往往是“米不够,水来凑”,甚至于胡编乱造,许多假新闻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同时,采访的深度和广度也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要想通过新闻写作深刻而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必须先作深入而广泛的采访。所谓的“深入成就深度”正是对采访与写作关系的最好注脚。

如《南方周末》的记者戴敦峰采访房地产界的知名人物任志强的经过就可见一二。记者从2005年11月就开始准备采访任志强,但一开始就颇费周折,直到2006年2月都没有见到任志强本人,只是做了大量的外围采访,如一些房地产媒体的记者,听他们从侧面谈论和评价了任志强。经过不懈的努力,记者终于和任志强见了面,然而他给记者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到一小时,并且一开始,任志强的状态是不配合采访。“他双眉紧锁,既不站起相迎,也不握手致意,而是一边在纸上写字,一边歪着头去看电脑”,记者建议他写完东西后再采访,但他坚持说“我一边写你一边问”。面对采访对象的这种封闭状态,记者开始找任志强最感兴趣的话题问。果然,一说到房地产理论,任志强话就多了,但说话时目光仍然不与记者交流。于是记者尝试和他谈过去的事,是记者事先了解到的他早年在延安插队的经历。结果,一谈起这段生活,“他的表情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像是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完全陷入了对往事的沉思中”。这以后,记者与他的谈话才进行了全面开放阶段,所有想问的问题,都得到了他的正面回答。而这一天的采访,从最初约定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延伸到实际的三个小时,采访效果比想象的要好。记者采访后写作非常顺利,很快就完成了。记者总结这次采访,认为“与写作相比,采访的过程更加重要”。

采访对写作的决定作用还体现在内容决定形式上,用什么体裁写作、如何表达为好等,都要看采访所获得的事实内容来定。如果采访缺乏必要的情节与细节,就很难写成通讯或深度报道;相反如果采访非常充分,内容也比较重要,写成消息则浪费了新闻资源。

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符合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和反映规律,也是成功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的经验之谈。新闻界的经验是“七分采,三分写”,建议记者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采访上,采访成功了,可以说新闻事实已经到手了,写作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二、新闻写作对采访的能动作用

强调采访并不是说写作就无足轻重,事实上写作对采访有能动作用。写什么、怎么写、用什么样的体裁,往往不是动笔时才开始考虑,而是在采访过程中就要酝酿,根据写作的要求来进行采访。写作时,如果发现事实不够充分,还会有补充采访的必要。

这一点,在广播电视采访中体现得尤其突出。广播电视新闻当中,不仅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的有声语言可以直接地展示在报道当中,而且新闻事件过程及细节的展示也都可以通过音像的形式由素材直接来完成。因此,采访捕捉到的音像素材将以其不可改变的形式直接构成报道作品的一部分,后期的再创作只能决定对素材的选择与作用,而很难对素材本身进行改变(通过物质手段有可能对画面和声音的部分内容进行突出、强调或遮盖,但不能改变画面和声音的根本性质)。换句话说,作为新闻素材搜集过程的采访已经构成了新闻作品制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报道的形式与新闻素材的获取方式即采访方式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前期采访与后期写作、制作的环节必须紧密衔接。

因此,记者在进行广播电视采访前,就应预见到即将采访的新闻会采用什么样的报道形式,是音响报道还是无音响报道?是现场报道还是无现场报道?不能等到采访结束时甚至到写作时才做决定。这种根据报道形式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采访方式的做法,将给信息的传播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能提高采访与写作的效率。

新闻写作对于采访的能动作用还体现在有了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写作形式与技巧来表现。同样的材料,写作水平的高下决定了报道质量的高下。就像有了活鱼鲜肉,还需要精心烹调,才能做出可口的佳肴一样,写作不当,则会让采访的内容得不到展现。

总之,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两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看,是采访决定写作。练习

1.读一期报纸,分析这期报纸中所报道的新闻分别具有哪些新闻价值元素?并思考报纸对于比较重要的新闻是如何处理的?

2.调查一下你周围的朋友以及长辈的媒体接触行为,看他们都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接触什么样的媒体?他们的媒体接触有什么异同点?

3.找出一篇你喜欢的报道,分析你之所以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于采访还是写作?记者在写这篇报道时大概怀有什么样的目的?这篇报道的普遍意义何在?第1章理解新闻采访何调查一次矿难有没有被瞒报?《焦点访谈》的记者曲长缨在采访山西省临汾市阳泉沟煤矿特大矿难瞒报死亡人数的事件时费尽了脑子。由如于矿主勾结有关部门事前做了大量的消灭证据、统一口径、隐瞒真相的工作,甚至曲长缨到殡仪馆的停尸房去核实遇难矿工的人数都没有取得突破。正当采访陷入僵局时,记者决定和摄像记者再去矿难现场碰碰运气。那天正赶上下雪,他们在山里就迷路了,在问路时,恰好遇到了一名知情的矿工,了解到一些情况。同时,曲长缨听说有人在矿难现场捡到身份证,“我心想,既然有人捡到身份证,我们也许能捡到一些纸片之类的东西,结果就捡到了个笔记本。”而这个笔记本正好是一位被瞒报的死者的遗物,于是采访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采访,并不只是坐在办公室里与采访对象聊一聊这么简单,有的时候,像曲长缨一样翻捡垃圾也是获得信息的手段。采访,作为一个记者的基本功,也是记者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来理解新闻采访呢?第一节新闻采访性质及特点一、新闻采访的性质

所谓采访,采,就是搜集、采录;访就是访察、查证。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

采访是一个观察、发现、记录的过程,通过在采访中的调查研究,记者应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加深,由感性到理性,由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就其性质而言,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1.以新闻事实为对象的调查研究

新闻采访有着明确的对象,调查采访主要是为了解事实、传递信息、反映舆论。(1)如实反映事实的调查研究

采访是一种如实地反映事实的调查研究,在采访中所收集的新闻事实应与客观事实相符,是对事实的忠实记录。通过采访,力图还原人与事的原模原样,让受众尝到新闻事实的原汁原味。

美国记者马莎·米勒负责采访一起枪击事件。当她来到现场时,她注意到了地上的血斑。一开始,她用10美分的银币去比量血斑,发现血斑比10美分的硬币要大一些,于是她用大一点儿的5美分的镍币再试,结果大小刚合适。接着,她又数了数血斑的数量。她把这段采访结合她所了解到的其他内容写成了这样一段:

布朗被数次射中后,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公寓,经过两个房子后到了维吉尼亚街区上的“路站”便利店。在他经过的人行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41个五分镍币大小的血斑。

这位记者在谈及采访的“如实”问题时这样说:“要展示给他们,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调动你所有的感官把读者带到现场。把气味和声音也写进报道。”

记者在采访时,应调动自己的一切能力对新闻事实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力争如实地表现新闻事实。像前面说到的记者曲长缨翻捡垃圾获得宝贵的新闻线索,美国记者马莎·米勒靠数血斑来获得对现场的还原等,都表现出采访是一种如实反映事实的调查研究这一特点。(2)公开反映事实的调查研究

新闻是一种运用大众传播手段而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应该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兴趣,能够调整公众认识即社会舆论。如果新闻不公开传播,只向一部分人或个人传播,那就变成了情报。

记者在进行采访这一调查研究活动时,应把重点放在“公开”上,考虑其广泛的社会性,同时也要考虑一旦公开所带来的影响。一些记者热衷于挖名人的隐私,甚至对名人采取“盯梢”采访的方法,而事实上这样的选题并不具备广泛的社会性,名人的很多隐私并不适宜公开;另一方面,一些记者在采访一些重要内容时,没有意识到采访内容最终将公开,而导致泄密。如一位记者在采访景德镇后,写了一篇详细介绍景德镇陶瓷的报道,结果将一些并不适宜公开的工艺报道出来了,令日本迅速掌握了这一工艺,在第二年就导致了中国陶瓷销售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新闻传播出现“小众化”与传播内容个性化的趋势,但“小众化”的圈子不能太小,个性化也不能丧失共同的兴趣。新闻总要有公开传播的社会价值,总要能满足相当多的人的某种需要。2.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调查研究(1)快速的调查研究

新闻记者就像一个全天候开机的手机,随时随地接收并传送信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个变动的世界,作为记者,应该快速地把这种变化“调查研究”出来。只有采访快,才能写作快,最终实现新闻的快速传播。

1998年4月14日11点多,当时笔者正在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做实习记者,正在编辑间等待发稿时,突然感觉脚下传来一阵轻晃,笔者立刻意识到地震了。于是赶快奔向电话拨通了地震台的热线,采访了有关专家,证实了地震消息。之后立刻写了一条口播稿。当制片人审稿时,他还说:“地震了吗?我怎么不知道?”又亲自打电话核实。中午12点,中央电视台首发了《今天上午唐山地区发生4.3级地震》的消息,比新华社稿快了十几分钟。

虽然这不算一条重大的消息,但笔者第一次体会到“时效”两字对于采访的影响。这条消息的采访仅用了不到五分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新闻事实的基本内容了解清楚,才有可能实现新闻的最大时效。

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最快应该快到什么程度?最快的应该是“立马可待”。新闻事件刚刚结束,甚至于新闻事件还没有完全结束,记者的采访就可以完成。采访上快的要求在事件性新闻中显得更重要,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采访应该是越快越好。在非事件性的报道中,快的要求虽然有所降低,但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只要从事新闻工作,采访要快的意识就要时刻存在着,时刻准备着,这样的新闻才会是一条条“活鱼”。(2)针对目标受众的需求调查研究

新闻采访是一种针对受众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采访前要研究什么是受众欲知、应知又未知的信息,这就是采访时需要调查研究的重点。

如记者去采访“信息产业部公布手机充电器行业标准”这一新闻,就必须抓出“手机充电器新行业标准对受众意味着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为什么要出台这样一个标准?”“如何推广这一标准?”等问题展开调查,了解清楚之后再写成相应的报道。请对比以下两篇关于手机充电器行业标准公布的报道,看哪一条更符合受众的需求。

报道一:

信息产业部公布手机充电器行业标准

主持人:信息产业部出台充电器行业标准,今后所有的手机都将通用一个充电器了。

解说:您现在看到的就是基于新标准的手机充电器。

同期声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这一端220伏接电没变,而且支持110伏充电,这一端我们做了一个标准化,是一个新加的通用的USB接口,然后在这条线的另外一端,也就是与手机连接的端口,没有做标准化,由企业自行设计。

解说:以后,手机厂商出售手机时,将连带出售一条和手机接口匹配的数据线,这样既可以和统一的充电器连接充电,又可以和电脑连接充电和进行数据交换。

解说: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充电器种类超过100种,用户每年更换的手机超过1亿部,由于不同技术指标和接口各异,大量手机充电器闲置。新标准的实施,将有效降低消费成本,减少电子废弃物污染。

解说:目前,信息产业部正在制定其他手机配件的标准,例如手机电池等一类的产品也将有望实现统一。专家表示,相关标准如果要实现大规模商用,还需政府部门将此标准纳入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制度,实施强制性推广。

报道二:

手机充电器接口将实现统一 信产部公布行业标准

中新网12月18日电针对不同手机常有不同的充电器技术指标和接口的现状,中国信息产业部今天公布“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行业标准。

该标准从提高实用效率、利于手机个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在接口方面参照了通用串行总线(USB)类型接口规范,并将统一的连接接口设在充电器一侧。

据悉,2005年初,信息产业部委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通信运营企业、手机制造企业、手机充电器生产厂家、科研机构等业内相关单位,开展手机充电器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规范和统一手机充电器的技术指标和接口。

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一标准的实施,将为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手机使用环境,降低消费成本,减少电子废弃物污染。

据信息产业部粗略统计,目前中国每年更换的手机超过1亿部,因不同手机需要不同充电器,无法互换使用的手机充电器被大量闲置。

从上面两篇同题报道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报道由于更加通俗易懂,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做得更好些。而这源于记者在采访时,就围绕受众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

采访活动应该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尽可能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与社会服务信息的需求。在采访时要想着受众需要什么,传播的内容要尽量适合受众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树立一种“受众本位”的思想。

另一方面,满足受众的需求也不是媚俗,而在采访中将关心、服务受众与教育、引导受众结合起来。采访时那些格调低下、庸俗不堪的内容应该坚决地舍弃。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调查研究活动,无论代表哪个媒体进行的新闻采访往往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求新性

记者所要采访的事实是新近发生、发展、变化的新鲜事实,这意味着记者采访时更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尤其要注意采集那些刚刚发生的、有新意的、独特的事实。

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鲍冬青在1997年12月12日对当时正在召开的中国侨联五届四次会议进行报道。在这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涉及很多内容:国内国际形势、对侨务工作的指示等。如何作报道呢?是所有内容都报道还是择“新”而报之?记者鲍冬青发现,在钱其琛的讲话中有一个很有新意的事实,那就是他谈到“在最近东南亚地区出现严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金融稳定,经济形势很好,人民币不会贬值”。这是当时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谈及“人民币不会贬值”的问题。针对当时的形势,记者鲍冬青立刻对这一内容进行采访,并以最快速度制作了消息《钱其琛说:中国金融稳定,经济形势很好》,当天就在国际广播电台播出了,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记者鲍冬青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

正是记者在采访时集中于最新的事实,舍弃那些老生常谈的内容,才使得这条新闻在众多报道这次会议的新闻中脱颖而出。2.突击性

记者的采访往往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的,从准备到执行、完成报道的周期一般都不长。这是记者采访的特点,也是难点。一般的调查研究往往有较充裕的调研时间,但采访这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很大程度上需要以快取胜,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更要求快采、快写,迅速传播。因此,记者采访时要有冲锋陷阵的突击意识,在较短的时间内面对大信息量快速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就像鹰一样,翱翔时就在寻觅,随时准备扑向目标。

由于广播电视媒体的时效性更强,对记者的突击采访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如在9·11事件发生当天,凤凰卫视的记者庞哲原本准备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报道纽约股市开市的情况,但听说有一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后,她在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了凤凰卫视香港总部,并着手对此事件进行采访。几分钟后,凤凰卫视播出了美国飞机撞上世贸中心的最新消息和现场画面,被临时召回公司的主持人陈晓楠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化妆就穿着牛仔裤坐到了主播台前,开始了长达36小时的直播报道。

因此,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突击采访的能力,把握时机和主动权,以最新信息赢得受众。这是加快信息传播的需要,也是新闻竞争的需要。3.灵活性

记者采访比较灵活,通常只集中于一点,致力于挖掘精彩的新闻素材,不必拘泥事情的全过程,也不必一味追求材料的系统化。同时可以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采访对象和内容。

记者采访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根据采访深入和情况变化,新闻线索发展了,可以增加采访内容,扩展调查范围,挖掘新的有意义的事实材料;也可以变换采访对象,更换新的线索等。4.广泛性

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大,接触范围广,各行各业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成就和新经验、新问题,都在记者广阔的采访视线之内;记者可以跨行业、跨地区进行采访活动,而且不受采访对象和调查内容的局限。

而对于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受众的广泛性更需要记者进行范围广泛的采访,满足不同受众多方面的需要,使传播的内容尽可能适应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受众的口味。

即使是目前出现的所谓小众化、专业化传播,如广播电视中的专业性频道(率),记者的采访面相对于一般的调查研究来说也是相当广的。如广播交通台的记者虽然主要报道交通方面的内容,但却能涉及交通新闻的方方面面,其采访对象及其报道范围仍然十分广泛。

因此,记者要善于与各种人物沟通交流,知识面要广,这样才能适应采访这一调查研究活动在广泛性方面的要求。第二节新闻采访的任务

先来看一则报道: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英文倒译稿)

新华社格尔木/拉萨7月1日电中国周六创造了历史:第一对满载乘客的列车沿着连接西藏和中国内地的高原铁路首次跨越了“世界屋脊”。

当两列庆典列车“青1”和“藏2”分别驶出格尔木和拉萨车站时,世界为之瞩目。

数千名身穿各色民族盛装、讲各地方言的群众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高呼“扎西德勒”。

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首趟进藏旅客列车开通剪彩。“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他对会聚格尔木火车站参加庆典的2600多名各界代表说。

周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纪念日。当晚还有三列进藏客车分别从北京、成都和西宁首发。

梦想成真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也攻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814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

这一工程被喻为“奇迹”,因为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沿线的多年冻土层根本无从支撑铁轨和火车。“没想到,这辈子我还能坐上火车!”乘坐首列出藏列车700名旅客之一、藏族牧民土登当曲说。他的“英雄结(辫子)”是用新的红头绳编的,“因为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他说。

土登当曲有5个孩子,最大的27岁,他希望能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做生意。

拉萨大昭寺僧人次仁为沿线的风光陶醉,迟迟不肯坐下。“到了青海我要去塔尔寺朝佛。”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

重写历史

下午5:38,驶离拉萨的首次列车“藏2”经过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历史被重写。

青藏铁路从此取代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铁路成为世界最高的铁路。

行车海拔超过4000米时,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旅客还可以随时用吸氧管吸氧,以免出现高原反应。

胡锦涛称造价330亿元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并再次证实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一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说。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

不仅是经济繁荣

铁道部预测,2010年,铁路将承运75%的进出藏货物,降低运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