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食养宝典·老年篇(家庭食养宝典系列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02:49:41

点击下载

作者:柴中元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庭食养宝典·老年篇(家庭食养宝典系列丛书)

家庭食养宝典·老年篇(家庭食养宝典系列丛书)试读:

前言

自古民以食为天,我们如今的医学科普工作,都离不开这个看起来很简单、很琐碎的小事。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吃这件事却越来越成为老百姓心头的痛。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周围的很多人对吃什么、怎么吃,有着不少的困惑。面对现实,抛开环境污染、农药滥用等普通人无法扭转的局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不少可以改进和调整的空间。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正在打开这本书的你,一定是认真地看待“吃”这件事。只有这样,你才愿意去思考,怎样让自己、自己挚爱的父母、儿女和亲爱的他(她)吃得更健康,更合理。

的确,如今吃东西,不只是吃饱,也是在品味一份情感,一份来自亲人的关爱。生活中的小毛病,不仅需要医生的治疗,还需要居家的食疗。

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家庭食养宝典》,分为老年篇、女性篇、男性篇、中学生篇和少儿篇,就是希望为您全家的健康饮食和自我调养提供一点方便。

父母年事已高,吃点什么能够益寿延年?儿女活泼可爱,怎么吃才能健壮成长?你的他(她)每日操劳,吃点什么能够对抗衰老?自己辛苦工作,怎么吃才能减压防病?健康人怎么吃更合理?小毛病怎么吃好得快?在这套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让我们尝试着放慢自己的节奏,照书里的食谱,每周为家人做几顿健康、可口的饭菜,看着他们慢慢品尝……出版者2013年5月前言

中医养生学博大精深,在饮食损益的认识方面,也早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若较之于现代西医,如大巫之与小巫,这仍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多种原因,许多经验大多散见诸书,往往人各一说,合之则全,分之则偏,有待汇收;而且黄河九曲,泥沙俱下,沙里淘金,须有弃取,应加筛选;甚至有被曲说扰乱,使人产生误解,必须加以分辨者;也有原非常识,知者不多,须作解释,有待宣传者。正因有鉴事理不明,为补乱吃,浸成时弊,积习难改之现状,今乃着眼科普,先就部分内容,述中夹议,作一简介。柴中元2013年6月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健康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日趋延长。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生寿老”,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引起了政府重视的大问题。但从“八十岁学吃饭”这类文题和吃出来的毛病(如“三高症”、肥胖病、脂肪肝等)不断增加的现状来看,围绕一个“吃”字,前人许多宝贵的经验显然尚待总结和提高。华夏传统优秀文化中,有关养生的精粹极多,今只就食养食治言,可加以发掘整理、去瑕辉瑜,使之宏扬光大、普及推广,这不仅是我国老龄工作中值得注重的一个课题,也是在世界保健医学领域中彰显华人独树一帜、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口号同步,乃至在养生、治疗、康复方面为全人类作出贡献和为国增光的举措。正因有这想法,复值垂青邀约,故继“解密”、“献曝”完成后,又有此书之撰作。

饮食对养生治病的作用,国人历来十分重视,《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养性延命录》曾引《道机》说:“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故不终其寿。”又说:“百病横夭,皆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寿世传真》等养生著作中,也常有:“嗜味纵口,疾病众蓄”,“嗜味纵口,必致伤生”之类的文字。足证《翁山文外》中说:“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明史》中说:“膳饮不调,肴蓛无择,诚非养生之道也。”这类几乎把饮食调理摆在了养生首要位置的说法,确是其来有自。唐·医家孟诜,晚年志力如壮,《冷庐杂识》说:“太祖召见,问其平时颐养之法。对曰:要在慎饮食。”此则说明,此本源自长寿老人的经验。所以说,“人赖饮食以生存,故养生首重乎饮食”这一观点,虽是一家一派之见,可谓一隙之明,实亦不可厚非。

就食养食治的发展史来看,张仲景有慨于“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乃总结汉代以前的饮食养生经验,撰《五味损益食治篇》及《禽兽虫鱼果实菜谷禁忌》,“筚路蓝缕”,开了个好头。之后有孙思邈、孟诜的《千金方·食治》、《食疗本草》等踵继,嗣后有关之著,纷纷问世,渐而蔚为大观,成了养生学中举足轻重、最切实用的内容。特别是张景岳在《中兴论》中提出“中年修补”说,在《治形论》中强调“养生重身”说之后,“药补不如食补”、“冬令进补”等这些理念,接受者进一步扩大,影响所及,渐而演变成了国人的民风和习俗。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袁枚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有鉴是言,我不独曾有“老人长寿新理念,晚年积极纠智残”等文之撰作,并认为“老人食养食治”是一个很好的选题。有见如上,乃书之以为引。饮食养生经验先饥而食,先渴而饮《摄养枕中方》有“饥乃食,渴乃饮”之说,如作“饿了就要吃饭,渴了便须喝水”解,这本也不错。但如果认为饭应等感觉到饿了以后再吃,并推崇“晚食为美”,以之作为养生经验,去向别人介绍,这就错了。

尝观《东坡志林》:“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晚食为美”之文,颇觉不以为然。并谓其《养生颂》“已饥方食”四字,与古人“先饥而食”说相背。

确实,肚皮一饿,吃任何东西都会有好味道。苏东坡说:“白菘类羔豚”,范成大说:“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类此感觉,都从“已饥后食”而来。我们知道,菘即白菜,又称青菜,满足于“青菜淡饭”式的平和、平静、平淡生活,足显心无名利权势之恋者的高雅,但要说白菜味道比肩羔豚,有过于八珍;甘美肥浓,更胜于蜜藕,这种话出于肥甘厚味吃腻了的人之口,就像乾隆吃到“红嘴绿鹦哥”(菠菜烧豆腐),赞不绝口一样,虽不足以为怪,但毕竟不好当真,更不足为吃不上肉的贫苦百姓道。

须知“先饥而食,先渴而饮”,是一条很重要的健康饮食经验,养生之士,不可不知,更不可误解,为恐因苏东坡推崇“晚食为美”而致曲解,乃予申说,冀畅明其义。“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八字,是倒装句,其意是:饭要还没肚饥时就先吃,水要还没口渴时就先喝。如问为什么要先于饥而食?先于渴而饮?原因很简单:饭不可吃太饱,水不可喝太多。可是,在饥肠辘辘之后,往往会狼吞虎咽,吃得太饱;在口干舌燥之际,往往会如牛饮水,喝得太多,古人早就有见于此,所以提出告诫:“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因为这一点对养生来说,比较重要,所以孙思邈在《千金方·养性第一》中说了这话之后,在“养性第二”中又重言:“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这话渊源有自《养性延命录》,其中就已有说:“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恐觉饥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饮饮必过。”且传承不绝,后之养生书《寿世青编》、《老老恒言》等中,亦经常可见此类文字。

近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由于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耽误了吃饭时间,致腹中空空、饥肠辘辘时的事常有,要记住,饥饿往往成为过饱之因,所以这时进食,一定要注意,勿吃太快、太多,宁可先少吃些,等会儿再吃,切忌吃得快、“顿而多”。平时碰上有人“已饥而食”,大口吞咽,有家人、友人等关爱者在旁时,总是会说:“慢慢吃,慢慢吃!”(也包含毋吃太多和防噎着之意)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说,不能片面理解“饭到肚饥吃方香,菜到饿时才有味”,而竟故意去待饥后方食,待渴后再饮。否则与前人“先饥而食,先渴而饮”的饮食养生经验,就背道而驰了。

总之,吃饭定时定量(时间到,不饥也吃,食不过饱),喝水有常有节,对养生来说,是很值得强调的。胃喜为补,适口者珍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品非常之多,想食补,自必须先明了食品的性能,所以有关食性的本草书,成了拟食补者的必备之物。购置有关书籍,时而翻翻,增长点这方面的知识,对养生寿老来说,的确十分重要。但若认真地当作一回事,“留匕箸之旁,日备考核,宜食之物则食之,否则相戒勿用,吾恐所好非所食,所食非所好。”此则诚如李渔所说:“饮食之事亦太苦矣。”怎么办?莫急,听我讲一条前人饮食养生的经验,这就是:胃喜为补,适口者珍。“胃喜为补”四字,是叶天士明文所提出,意思是:只要喜欢吃,吃了又乐胃,就对人有补。人的吃性不一、喜好不同,拟食补要顺其自然,爱吃的,不妨多吃些;不爱吃的,就少吃些,不吃更好。《闲情偶记》里有一段话,颇得我心之同然,现录于下,公诸同好:“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如文王之嗜菖蒲菹,曾晳之嗜羊枣,刘伶之嗜酒,卢仝之嗜茶,权长孺之嗜瓜,皆癖嗜也。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剧病得此,皆称良药。医士不明此理,必按本草而稽查药性,稍与症左,即鸩毒视之。此异疾之不能遽瘳也。予尝以身试之。庚午之岁,疫疠盛行,一门之内,无不呻吟,而惟余独甚。时当五月,应荐杨梅,而予之嗜此,较前人之癖菖蒲、羊枣诸物,殆有甚焉,每食必过一斗。因讯妻孥曰:‘此果曾入巿否?’妻孥知其既有而未敢遽进,使人密讯于医。医者曰:‘其性极热,适于症反。无论多食,即一二枚亦可丧命。’家人识其不可,而恐予固索,遂诡词以应,谓此时未得,越数日或可致之。讵料予宅邻街,卖花售果之声时时达于户内,忽有大声疾呼而过予门者,知其为杨梅果也。予始穷诘家人,彼以医士之言对。予曰:‘碌碌巫咸,彼乌知此?急为购之!’及其既得,才一沁齿而满胸之郁结俱开,咽入腹中,则五脏皆和,四体尽适,不知前病为何物。”这段话使人很受启发。但我吃杨梅,只要略带点酸,吃一两颗就会感到牙疼,因此而觉得“每食必过一斗”,恐是夸大,否则似嫌太过。据《暖姝由笔》,一老人享年九十有九,询其养生之道,“答曰:无。只是好吃的不要多吃,不好吃的全不吃。”好吃的不多吃,这叫“节”,凡事都有“度”,节之使合于度,便叫“和”,和调五味以补虚,这是饮食养生之关键。

在《山家清供》中,也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亦录之于下:“太宗问苏易简曰:‘食品称珍,何者为最?’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太宗笑问其故。曰:‘臣一夕酷寒拥炉烧酒,痛饮大醉,拥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见残雪中覆一齑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满引数缶。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炙,殆恐不及。屡欲作冰壶先生传记其事,未暇也,太宗笑而然之。后又问其方,答曰:‘用清汤浸以绿豆,解一味耳。’”由此可知,饮食不可划一,总以胃喜为补。但这也不是说饮食禁忌,可以一概不讲,如肾炎病人于盐,糖尿病人于糖,胆囊炎者于油,纵有喜好,还是强调要禁的。适时则酒,饮不过量

酒与养生关系密切,早在《诗经》中,就已有“为此春酒,以解眉寿”之句。乡先贤王充,在《论衡·自纪》中,也把“适时则酒”作为他养生的经验而提及。但就像“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个道理一样,酒能养生,也能戕生。而有益还是有害,关键就看你是否善饮。怎样才算善饮?《汉书·食货志》早已简明扼要地作出了回答:“饮必适量?”怎样才算适量?曾有科普文章说:“一个健康人每天能够承受的酒量为白酒二市两,超过这个量则会带来损害。”对此,我很是不以为然。记得《三元延寿参赞书》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异人访周顗,顗以两石美酒待客,顗吃了一石二斗,因他酒量本大,吃了自然没事,略无所苦;客人吃了八斗,结果酒精中毒,第二天天亮就死了(只记大意)。我酒量很小,平时喝酒,因不胜酒力,只是装装样子,如喝白酒二两,要这么多,坚信必然戕生。所以,纵然有时遇人用“舍命陪君子”劝饮,总以“小人拂意于君子”结束,不肯勉强干杯多喝。但也常见有人嫌“杯太小,不过瘾,换大杯”。“李白斗酒诗百篇”,我曾续一句:未见饮者吟一诗。但这没什么可怪,酒与诗虽似有不解之缘,其实一点都不搭界;酒量不同,差异很大,豪饮不醉的常见,滴酒不沾的也有,这些其实古人早已明白,所以才有“唯酒无量”之说。“无量”是说唯独酒没有统一的量,量大量小,自己知道,自己掌握,“饮不过量”,就是适度。适度饮酒,怡情独酌,可以对影成三、宣畅情志;亲朋聚会,可以营造和谐、添增欢乐。病人服之,可以散寒通痹,调和气血;无病服之,可以疏通百脉,润泽肌肤;如作为溶媒,制成药酒,饮用得当,治病养生,尤擅胜长;所以,古人不但以之“为百药之长”,而且还制成屠苏酒用于防疫,据说有“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生无疫”之伟效。《小品方》甚至说:“药渣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这简直就是仙酒。但值得注意,话不能尽择好的说,更不可夸大,酗酒之后,丑态百出;痛饮之后,酒精中毒;酒后开车,事故不断,诸此之类,屡有所见,养生之士,当知自重。忽忆葛洪,性不好酒,曾作《酒诫》,力陈嗜酒恣饮,祸患甚众之弊,但葛洪同时也说:“然节而宣之,则以养生立功;用之失适,则焚溺而死。”凡事能这样辩证地从两面看,避免了偏颇,使立言中肯,此所以《酒诫》能成为酒文化中之名篇。

酒,《食货志》称为“天之美禄”。《养生四要》说:“酒者,诚养生之不可阙。”《混俗颐生录》说:“智者饮之则智,愚人饮之则愚。消忧畅志,发怒宣言,皆由斯物。是以先王饮之以礼乐,贤人饮之以陶情性,常人饮之以逞荒欲,唯酒无量之谓也。豢豕为酒,非为祸也,是以饮酒不欲过多兼频。”《养生要集》说:“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饮膳正要》说:“少饮为佳,多饮伤人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伤生之源。”《寿世传真》则谓:“改酒之名,谓之祸水。”从类此论述来看,国人对酒的养生与戕生,早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欲养生寿老者,不可轻忽。补酒选择,因人而异

就实论之,补酒大体上可分糊涂酒、明白酒两个大类。糊涂酒吃的人多,方法简单,“适应”广泛;明白酒吃的人少,制法各异,针对性强。

时逢盛世,人情喜补,补酒补膏,日见走俏,有见于此,故作一简介,以供选择者参考。糊涂酒

只要价贵、名气大、别人说好、即可买来吃,选择随己所欲,如果没人打横炮,吃了心里悠然自得,这是此酒最大的优点。宴会要上档次,钱多欲摆阔气,办事须开后门,可选虫草酒、茅台酒,至少也得大补酒、山参酒,有时虎骨酒、熊胆酒之类也可以。如不想花钱太多,退而言之,也不妨各按己愿,分别选择,如女人要漂亮,就选美容酒;老人欲延年,就挑长生酒;读书盼聪明,就择益智酒;男子想壮阳,就购回春酒;体弱拟补虚,就买大补酒。吃这类酒,远期效果,莫问莫管;近期效果,越信越快、越明显(曾遇药未咽下,即觉见效者),有新闻媒体参与广告和亲朋好友介绍说好的情况下买了喝,更易见效。喝此酒最范忌的是“半路杀出程咬金”,说出“是假酒”、“是托儿”、“是营销手段”、“是心理效应”以及“药不对证”、“读书靠努力”等一些话来。所以,对看了电视,确信“身为藏毒之器”,自己体内之毒,非得吃药排除,才能养生美容,而正在吃排毒养颜酒或其他美容健身酒的人,说些“杨贵妃之美,半靠天生半靠酒”之类的话,就最中听;说出“东施日日泡在酒缸里,也泡不出个西施来”之类的话,就最范恶。人情如此,不必多说,喝其他大补酒之类,情况实亦类同。所以我曾打油诗自嘲:“人家感觉蛮蛮好,为啥你要打横炮。

明知糊涂即混沌,何必出来煞风景。”

我这是自问、也是自责。明白酒

一百种补药,通过不同配方,可制成一千种补酒,何况补药数目,多达好几百,故补酒之记载,仅看《本草纲目》一书,就已足使人眩目,选择此酒,要想弄个明明白白,谈何容易。但想不吃糊涂酒,至少得明白以下几点:

1.自己酒量如何

喜好不同,“唯酒无量”,有人平时滴酒不沾,有人天天开怀畅饮。若今为养生,购、制补酒,本系偶饮者,成了屡饮者,或原本不饮者,成了饮酒者(古人说:“酒为百药之长”,又说:“无病服药,无事生事”),我恐药未见效,酒已发力,难免为补反招损。即同是饮酒成习者,情况亦不同,如日饮仅二三两者有之,日饮达二三斤者有之。但卖补酒者,本是为适应人群越广越好而制。若明白商场补酒,竟无一种是为我所特制,而拟自制,以地黄酒为例,如每日拟定服地黄之量为10克,同样酒中,日饮仅二三两者,投入地黄之量,就应多十倍于日饮二三斤者,反之,就应少十倍于二三两者。既然拟饮补酒,药量定多定少?多少会有效?这总得弄个明白。若不想弄个明白,又嫌:“计算麻烦不自制,为求方便购买之。

买来便是糊涂酒,未饮先醉混不知。”

这是现状,竟不略思,购买补酒,谁不如此?

2.必须对证选药

人的体质,各有不同,偏阴虚者,应该补阴;偏阳虚者,应该补阳,这叫定性。偏肾虚者,应该补肾;偏脾虚者,应该补脾,这叫定位。针对不同的个体,至少先得从大体上作出定性、定位之辨,如置此不论,随便就饮,阴虚喝鹿茸酒,阳虚吃龟胶酒,阴阳平衡,必更失调;如肾虚饮白术酒,脾虚服枸杞酒,盲人瞎马,矢不对的。诚所谓:闭眼乱穿针,不损已幸运。明是乱吃药,想补成笑资。何况定性、定位之后,尚有定量之辨;若是复方补酒,还须考虑组方法则;且证处变动之中,用药本难固定;而因证选药前,本须注意:辨证最忌以主观代替客观,得有判据,可反映证机之“象”,又很少明白如画、可供按图索骥,有时竟出现假象,扑朔迷离,显得证机不一,要细察明断、洞若观火,全赖学识和经验,此非易事,王好古久经临床,有感于此,故命其著为《此事难知》,这些专业知识业外人士自难明白;而且,因学有浅深,人有愚智,即业内人士亦多有弄不清者(业外人士,对以上所说,恐已听不明白,再深入说,必越听越糊涂),所以说,业外人士不明白,本来无所谓,可又不想吃糊涂酒,怎么办?那么,你至少应在内行人指导下浸制和服用。因此,我说:“进补若容易,个个老妖精。

自己不明白,找找明白人。”

3.不可轻信书本

人生短暂,知识从书本而得者十常八九,从经验而得者十常一二。故想做明白人、饮明白酒,虽说重经验,必须多读书,可“尽信书(又)不如无书”,补酒记载,何独不然。如《太平圣惠方》所载酒方,以名草制香醪,说:“莫不采自仙方,备乎药品,疴恙必滌,效验可凭。”然商陆酒方,明明有毒。又如端午节,民间有吃雄黄烧酒的习俗,据说能避邪强身,恐亦无异于拨草寻蛇。诸此之类,俱勿轻试。回头再看《太平圣惠方》,神仙服饵门,其曰:“所纂集诸方,邈考前经,旁征故典,品药必稽于和扁,论医如访于乔松,迴衰历而去微疴。未为奇效。驻童颜而坚上寿。靡不神功。”话虽诱人,但按我的学识、经验,服雄黄不必再说,即服桃花、服乳香、服桂心等法,亦慎勿轻试,免适得其反。又如《小品方》中说,制屠苏酒用过的药渣,投入井中,岁饮此水,可保一世无病。简直成了仙方仙药!

当然,用平和之品,如枸杞子、地黄、黄精类药所浸之酒(与胡麻、山药等大同),可不在上述之列。但药食同源,药也好,食也好,毕竟各有性能,若选择浸酒,不论何品,欲饮之“青山正补墙头缺”补得恰到好处,总以“知己(体质情况)知彼(药食性能)”为可靠。以上所述,虽未涉深,但已显欲饮明白酒之难。而乐易恶繁、喜简畏难,自古以来,人情如此,又奈之何?

遊笔至此,手濈将尽,感慨之际,虚室生白,忽悟《红楼梦》之旨,顿觉世上之事,若不如此?乃作偈曰:“糊涂无烦恼,明白便较真。

何必太清醒,不如共混沌。”

偈后语:“满纸荒唐言,谁识箇中味。”又曰:“养生时弊几人识,补酒奇谈有苦衷。

俏皮话里是无奈,中医科普谁人重。”饭后散步,动身消食

人身如磨,脾胃如磨盘,四肢如磨柄(推动磨盘旋转之手柄)。磨柄不动不推,磨盘停着不转,放进磨眼中的东西就不碎、不消、不化,这个道理,无人不知。

人赖饮食以为生,饮食入胃,欲其消化,四肢就得动动,这对养生来说,至关重要。故有关著作,对此常加强调,如《养性延命录》中说:“人食毕,当行步踌躇。”《至言总》亦引录此说,说明范翛然以此为深切中肯之言。又引华佗说:“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老老恒言》说:“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胃磨而易腐化。”又引《琅嬛记》说:“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欲摇动其身以消食也。故后人以散步为逍遥。”孙思邈也认为:“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摄养枕中方》)因为“老年更以调理脾胃为切要”,所以除了饭后散步走动以推助脾胃之运化,前人还主张用摩腹来作为配合,如《寿世传真》把徐行、摩腹二者结合作为养生十要之一,说:“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混俗颐生录》也说:“食了,先以手摩肚数十下,兼仰面呵气二十下,甚消毒食。”“行三五十步,使食消化。”饭后行步,当缓行、徐行、慢步、安步,如庐纶诗所说:“白云流水如闲步”,不能劲走、急行,更不可快跑、跃进。故曹庭栋告诫说:“饱食后不得急行,急行则气逆,不但食物难化,且致壅塞。”如果快跑、跳跃,不但有碍消化、适得其反,连导致阑尾炎等病的发生都有可能,此须注意。

食本不应过饱,但有时吃得太饱了,也难免,怎么办?前人经验:一是“不欲速步、走马、登高、涉险。”二是不可即卧。“饱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积聚也”,“饱食讫即卧,成病背疼”,类此之言,养生著作中也时而可见。吃下去的东西,挖是挖不出来了,应对办法仍是:“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不尔,使人得结聚不消之疾,及手足痹蹶,面目黧皯,必损年寿也。”正因为吃得太饱、吃了就睡,对养生很不好,所以一般主张: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也正因为既吃太饱又食后即睡对养生最不好,故前人对夜食、早睡每多告诫,陶弘景说:“人不要夜食。”刘词说:“食了,不欲便睡卧。”又说:“食了,必须冲融少时,行三五十步,使食消化,心腑空悬,乃可寝卧。”故前人以“暮无饱食”作为一日之禁忌。但下午有工作而又有午睡习惯的人,食后不抓紧时间午休、睡一会,迟睡了,恐睡过头,上班来不及,怎么办?我的经验,仍是两条:一是中午可吃好些(指禽肉水产类富含营养、比较耐饥的食品),但勿太饱。二是稍要活动一下,不能放筷后马上倒头就睡。如下午不上班工作的老人,午睡前以少吃些为上,宁可下午再吃点心。晚餐则以吃易于消化的食品(如麺条、厚粥之类的食品)为宜。如有偶尔要落夜,则另论,夜食不必概在禁列,当酌情而定。但早、中、晚三餐后适当散步动动也是必要的。熟胜于生,软优于硬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生食时期,到发明用火后改作熟食为主,这是保健养生发展史上一场了不起的大革命,它对人类生命平均寿限的延长,产生了前所未有、后无可比的大飞跃。

但有些食品,因生吃具有特殊口味,故仍受人宠爱,如醉虾、吐铁(泥螺)、梭子蟹、白玉蟹、蟹糊、生鱼片等,迄今仍时见于餐桌,有些还是宴会上的珍品。也有些半生食的食品,如淡菜、蛏子等,亦然。至于瓜果,自然仍是生吃,蔬菜生吃的也不在少数,此俱为人所熟知,不必举例。

有些食品,虽生、熟都可以吃,但对老人来说,往往熟胜于生、生不如熟,如蜂蜜,按中医传统经验,养生补虚要熟吃,清润通便才生吃,可后来不少科普文,说蜜糖中含有对健康有益的什么酶,炼成熟蜜后就被破坏,因此提倡生吃,结果呢?蜂蜜中毒,时见报道。鲁迅说:“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是没有的,只可权大小。”生蜜炼成熟蜜后,补虚之力增,有毒成分减,诚如俗话说:“不怕毒,只要熟。”倘权其利弊大小,补虚吃熟蜜,熟胜于生,经验所出,原无可疑。陶弘景说:“凡食,皆熟胜于生。”古人的这个饮食经验,握要之说,原本不错。又如萝卜,虽说本可生吃,但如烧得欠熟,发硬,口味就不好,老人尤不宜。须知宜软忌硬,本是老人饮食之原则,因为老人牙齿或松动、或脱落,往往咀嚼不便,所以锅巴、肉骨头、炒罗汉豆及太燥的硬饭之类,不可因“治齿如治军”之说,就多吃、常吃,因为食品太硬、过干,如得不到很好咀嚼,没把食物嚼碎、嚼烂就咽下,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不利于消化和吸收。《食论》说:“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藉火化。”(转引自《老老恒言》)这就是说,对老人来说,任何食物都以煮得熟为胜、烧得烂为优,此则原非仅指萝卜这一例。煮熟烧烂之后,如韩愈所说:“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此与俗话“生鲜熟有味”之说相吻合,这样做既避免了“欠烧熟,吃坏肚”、“物太硬,损了齿”等弊端,也仍可细嚼慢咽、吃出味道来,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老年人记住苏东坡“治目如治民”这话,多留几分读书眼,是好的,但“治齿如治军”,这就不必了,还是多吃些粥、麺、豆腐之类的软、烂之食好。倘想通过多吃硬食炼就一副好牙齿,佛说有下世,下世再来过。

现在宴会上流行吃生鱼片,但古人经验:“鱼脍、生肉诸腥冷之物,此多损人,速宜断之,弥大喜也”(《摄养枕中方》),这话还是值得参考的。食毋太饱,多不如少

1962年我中医学徒满师,从此在公社保健所开始了长达50余年的行医生涯,当时响应毛主席“不坐等病人,上门服务”的号召,除了到田头巡回医疗,有时刚回到家,一个电话来,马上又得背上药箱,少则步行三五里,多则十多里,“下村”上门去看病,晚上也同样。误了吃饭时间,病家留餐,因定量少、付的粮票少,当时年纪虽小,但记着父亲“做人要自己识相”的话,虽饿了,知道不好放开肚皮吃,放筷时,主人总会说:“饭吃饱,饭吃饱。”在端上桌的有时竟是一叠咸菜、一盘木刻的鱼的年代,“饭吃饱”是一句很客气的话,习惯成自然,这后来就成了我请客吃饭时,表示客气的口头禅。荏苒岁月,白驹过隙,世事变幻,不可测识,情随事迁,知识渐增。后来知道,“饭吃饱”就养生来说,并不好。但直到现在,积习难改,还是这样说,这不仅是我,别人也同样,成为了习俗,也已是风常,映见了时代留下的烙印。

现在变了,又弹起食毋太饱的老调子来了。先讲个故事,在《归田琐记》里,梁章钜说:我老师戴可亭的怯证,是请峨眉山道士治好的,当时道士年已八十余,风采步履,如六十许人,道士吃得很少,每日只是早起吃精粥一碗,晡喝人乳一茶杯,已二十余年,我偶问曰:“即此已饱乎?”道士反问说:“人须吃饱乎?”这并不奇怪,因为吃饭不可吃饱,吃多不如吃少,这几乎是古代养生家共同的观点:《养性延命录》引青牛道士说:“食不欲过饱。”《博物志》引陶弘景所说:“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养生四要》说:“五味虽所以养人,多食则反伤人也。”“饮食自倍,肠胃受伤。”《养生肤语》说:“日常所养,惟赖五味,若过多偏胜,则五脏偏重,不惟不得养,且以戕生矣。”《推篷寤语》说:“饮食不可过多,饮食最能抑塞阳气,不能上升,将以养生,实以残生也。”所以李豫亨说:“淡餐少食,常使肠胃清虚,则神气周流,阴阳得位,此养生之大要。”在陆游诗中,也有“多寿只缘餐饭少”之句。像诸此之类的论说,养生著中,时而可见,难以毕举,也没必要,我们只要记住“食毋太饱,多不如少”就可以了。慈母虽仙逝,但“饭勿吃太饱”、“饭吃七分饱”、“夜饭毋多吃,究(只之意)压压眠床脚哉咯”等语,尚清澈在耳。

以我的经验和理解,饭少吃些,只吃七分饱,尤其晚餐勿多吃,就养生来说,这是对的。但即使有时多吃了些,总也比经常挨饿好。说话不可过头,做事不可过分,过头、过分了,说吃愈少,年愈益;发展到为使腹中常清,主张辟谷,搞“怀”,倡“禁食以存命”(《太清中黄真经》);说“不食则寿”(《东坡志林》),说“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再进一步说张良不受吕后所逼,原是可以成仙的,甚至更进一步,如孙思邈引乡先贤:“嵇康云:穰岁多病,饥年少疾,信哉不虚。是以关中土地,俗好儉啬,厨膳肴馐,不过葅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岺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游官至彼,遇其丰赡,以为福佑所臻,是以尊卑长幼,咨口食噉,夜长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食宿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不知医疗,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惟云不习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静言思之,可谓太息者也。”便觉不以为然。总上引诸家之文看,彼显是深受了仙道养生观之影响,仙道、人道两家,养生观相反,是是非非,姑且搁置,这里对比,不作深论。今观大握要,就实论之,认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济发展,民富国强,能处身这样的太平盛世,是全民族健康水平得以普遍提高和人均寿命日渐有所延长的保障,也是执政者在复杂开放的社会巨系统中,唯方针正确,处大事得宜,才能作出奉献,这是老百姓的福分,是养生之士的幸运,所以说,太平肯定比战乱好,和谐肯定比纷争好,丰年肯定比饥荒好,吃饱肯定比饥饿好。但明暗齐观,是非共论,在到处用公款营造“朱门酒肉臭”的气氛中,举杯欢饮时,电视屏幕上竟出现了非洲儿童骨瘦如柴的画面,这勾引起了我对20世纪60年代初时的回忆,并觉得弹弹嵇康的调子,似也不是无益的,因此而有所思、有所感,遂书此以为忘却的纪念。养老调补,食粥为上

粥花样镜最透,养老调补最宜,品种很多,适应很广,光是以“粥谱”命名的书就有好几种,这些载体说明,吃粥是前人饮食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议。

粥一般以米为基质,粳米用得最多,糯米、粟米所煮,口味亦佳,籼米欠黏,质次,故少用;山药、薏苡仁等有时亦有用者。《养老奉亲书》称:“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这深得我心之同然。从《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等方书和《本草纲目》等本草书来看,粥品动辄上百,至黄云鹄撰《粥谱》,已收汇247种之多,或觉过繁,反使人不知如何选择。我说得法便不繁,不得法即二三十种,亦会觉繁。曹氏撰《慈山粥谱》时,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取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稍逊者为中品;重浊者为下品,准以成数,共录百种,削其入口违宜之已甚者而已”。这样分类似是受了《本经》之影响,唯标准不同而已。粥本是食,任何饮食烹调出来,口味不好,便是伊尹门中之劣手。究口味不好,入口违宜的原因,往往是加药后引起,而粥之与药,虽说可合,本就可分,如以药入粥,不考虑口味,粥品在黄氏收汇基础上再翻它几倍都可以,但根本没这个必要。所以我认为:粥是食,凡食都以口味好为优。曹氏以口味分三品也有一定道理的。但在此前提下,我觉得分三品似不如分食粥、药粥两类为更宜。前者不加药,后者也应以基质为主,不颠倒主次,否则,如甚至仅是以米入药,便不能叫药粥。

人以水谷为主,秉“先天不足后天补”之信念,论老人调养时,前人常说:“脾胃为养生之本。”而淡粥养胃,几为常识,故曹氏说:“《本草》煮粥之方甚多,大抵以米和莲肉为第一,其次芡实、薏苡仁俱佳。”又引《显道经》说:“精涌面光,气涌面泽。光泽必根乎精气,所谓晬然见于面也。按精气二字俱从米,是精气又必资乎米,调停粥饮,饥饱适时,生精益气之功孰大焉。”此说虽有所秉,毕竟失之溢美。如脾胃虚引起肾之精气虚,按陈修园“以后天生先天”之说,用粳米莲子粥来补肾之精气,自也说得通。但肾虚而脾胃不虚,我宁可吃羊肉粥、肉骨头粥、栗子粥这一类的补肾粥,这是直接补;通过健脾胃来益精气,这是间接补,好不走弯路时,何必去转一转,此理明甚。所以,“莲子粥为第一”说,要灵活看待,老人如睡眠欠好时,恐当推桂圆粥为第一。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说明,就是性味平和的食粥,也不能光按口味好坏来排座次;药的性味更偏于食,故药粥更不能按口味来排个上、中、下三品。但从总的来说,无病时的养老调补,以食粥为上;如果有病,当另用药,小病可以考虑选用药粥,否则就不必用“煎药去渣、取汁熬粥”的办法,非得搞成药粥让病人吃。服桂枝汤汗不出,再啜热粥的古法,说明仲景就不这样做。后人把防风、前胡、蝉衣、苍耳子乃至川乌、附子、苦栋根皮、芫花根皮之类的药都用来熬制药粥,照这样搞,任何一味中药,都可用来煮粥,有无必要?我则深表怀疑。

对曹氏在《老老恒言》中的慎药之论,我则深表赞同。曹氏说:“以方药治未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就饮食而言,食粥调补,老人尤宜,如“老年偶患微疾,加意调停饮食,就食物中之当病者食之”。此即“微病自可勿药有喜”之意,但如“病有必欲服药者,和平之品甚多,尽可施治”。所以说,一步步来,养老调补,先吃食粥为上,食粥不效,再考虑吃药粥,可用来熬药粥的“和平之品甚多”,性味平和的中药熬煮的药粥吃了仍不效,再进一步考虑用性味峻烈的药,还是不效,要更进一步考虑用毒药了,也宁择毒性小的先来,等到要用毒性较大的药时,利弊权衡,必须慎重,当三思而后行,但这时与“粥”恐早已不相干了(当然,前人粥品中用毒药熬粥的也有)。俗话说:“行医越老胆越小。”以上即老医的胆小之论,但“养老调补,食粥为上”八字,非仅出之于学识,确也是我的经验。“养老调补,食粥为上”中的“食”:指食品,作定语,非动词。饮食禁忌,不可不知

民以食为天,而食之于人,“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金匮要略》),张仲景有鉴于此,故首撰“禽兽鱼虫果实菜谷禁忌”篇。内容之丰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似是对汉前有关内容的收汇和总结,从此在中医界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故在后世的本草及养生著中,均不乏有关的记载。《遵生八笺》甚至说:“饮食知忌者,延年之效有十之八。”由此可见,养生之士对其之重视。而若综饮食禁忌之大要,以老医管见,认为约有三端:

1.某些时候不宜食某些物品

如“春不食肝,夏不食心……正月勿食生葱,令人面生游风;二月勿食蓼,伤人肾”,类此之说,医者多不当作回事,民众中亦很少受影响,《卫生录》认为“春不食肝”之说,“其说太泥”,本文对此不予深究。但冬天不吃冷饮,夏天少吃火锅,早起忌饮烈酒、晚上禁喝浓茶之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2.某些人不宜食某些物品

如体丰肥胖者,忌多肥腻,形瘦色苍者忌辛热,肾炎水肿者忌食盐,糖尿病患者最忌多食糖等,对此很少异议。至于孕妇忌蟹及兔肉,因为蟹是横爬的,吃了恐怕横生,导致难产;吃了兔肉,恐怕形似,导致兔唇,以及“燕不可食,入水为蛟龙所吞”等这类出于物类感应的食忌,本已成为笑谈。但不究原委,先于肯定,后来也果然找出了些“科学”的解释来,对近日这样的科普,我深感惶惑。本文对此亦均搁置。

3.某些食品不能与另一物品同食

这方面内容几乎占了食忌说的大头,争议亦最多,如“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一说,说的慌兮兮,可有人不信,偏食之,并没什么事。又如“鱼不可合鸡肉食之”,这显然不必置辩。类此问题,古人早就明白指出,本草诸书,有关饮食禁忌之说,或自相矛盾,或侈陈仅忌,或根本不合事实,“故举其一二言之:如食品诸物,载鸡肉同虾、鲤鱼食,成痈;芥菜同鲤鱼食,成心瘕”。凡肴馔中多以此合食,曾未见有为害者。且又谓鸭肉与鳖同食杀人,尤属妄诞,骇人耳目。至于一物也,言主治则云能化痰、能益气,言反忌又云食之生痰动气,将信为化痰益气而食之乎?抑信为生痰动气而禁之乎?令人无所适从,何须费词饶舌。所以说,“食忌不可尽信”,这与“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都是对的。但“柿子忌与蟹同食”、“食肥肉及热羹,不得饮冷水”、“菠菜烧豆腐不科学”之类,几乎已为人们普遍所接受,“吃四叶对忌糖”之说,也不见有那个不信者敢大胆去试一试,这说明有些食忌说,还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对饮食禁忌,不要太拘泥,不要全不信,不要乱夸大,以前有些中医把伤寒(广义)说的几乎什么东西都不能吃,现在有些农妇把南瓜、茄子、青菜、萝卜,乃至鱼、肉、虾、蟹、各种水产都称之为“发物”(会引起病发之物),不知何据,俱难究诘,但也不能因此就踏倒一切,全盘否定。

药品配合,有宜与不宜的“七情合和”说,药食同源,食品配合,论其忌宜,自然同理,惜这方面迄今很少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我们只能肯定其可肯定的(如“失眠睡前禁浓茶”、“柿子忌与蟹同食”之类),否定其可否定的(如“鱼不可合鸡肉食之”、“生葱不可共蜜食之”之类),其他极大部分为慎重计,不妨存疑、留待研究为好。如不这样,而只针对其中某一点,吃一吃、试一试以验证其是非,这是很容易的,但因此而得出禁忌说不足信,甚至说中医不科学,还令人能说什么呢?

至于有些说法,如“凡心皆为神识所舍,勿食,使人来生复其报对矣”,这是信神与否的问题,我不信神,但主张信仰自由,没什么好说。有些说法,如“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这是饮食卫生的基本知识,但也有“吃得邋遢变菩萨”一说,我也没什么好说。有些说法,如《山家清供》说:“王医师承宣常捣萝菔汁,溲面作饼,谓能去毒。《本草》云地黄与萝菔同食,能白人发。水心先生酷嗜萝菔,甚于服玉。谓诚斋曰:萝菔便是辣底王。仆与靖逸叶贤良绍翁过从二十年,每饮必索萝菔,与皮生啖,乃快所欲。靖逸平生读书不减水心,而所嗜略同。或曰能通心气,故文人嗜之。然靖逸未老而发已皤,岂地黄之过与?”我亦未老发先皤,若真地黄之过,我以前没把这当回事,现在就也没什么好说了,顺及之。进食十忌,养生当知

我治病,借鉴佛学中“加持力”的说法,主张综合调理,重视食疗配合,尤其是胃肠性疾病,常对病人说:“吃吃好勿容易,吃吃坏一餐就够。”以此来强调食忌的重要性,病人也很听得进,因为事实如此,明白易晓。其实,治病养生,其理相同,高濂“饮食知忌者,延年之效有十之八”之说,确是有一定道理的。吃饭不可太饱、饮酒必须适量等一些前文已谈过的,这里不再重复,现将前人其他有关进食的经验,概括为以下十忌,作一简介:

1.忌生冷硬韧

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源,养生所系最重,老人尤不可勿,故《寿世青编》曰:“修养之士,不可不美其饮食以调之。所谓美者,非水陆毕具,异品珍馐之谓也。要在于生冷勿食,粗硬勿食。”陶弘景说:“生冷黏腻筋韧物,自死牲牢皆勿食。”“老人朝暮更食之,是借寇兵无以异。”孙思邈论丧明之由,“生食五辛”,列为诸因之首。刘词在谈到饮食调理时也说过:“若吃肉菜,间有筋韧,勿咽之,此难消之物,经时多,为症癖,亦令脾劳。”(《混俗颐生录》)小时家母常对我们说:“半生勿熟、僵硬骨粒的东西勿可吃!”言简意赅,记忆犹新。

2.忌气恼不悦

生气、悲哀、烦闷等不好情绪,往往影响食欲,此时不可马上进食,前人对此多有告诫,如《养性延命录》说:“凡新哭泣讫便食,即成气病。”《摄身月令》说:“夫人食,慎勿愠怒,勿临食上说不详之事。”《三元延寿参赞书》说:“当食暴嗔,令人神惊。”又说:“当食而忧,神为之惊。”《修龄要旨》说:“怒后勿食,食后勿怒。”《闲情偶记》说:“怒时哀时勿食”,“倦时闷时勿食”。因为怒时进食,食易下而难消;哀时进食,食难下亦难消;烦闷时食,恐恶心难下,甚至呕逆。民俗“吃饭头上不作幸打骂小人”,即是此理。前人有诗说:“怒气剧炎火,焚和徒自份。”这一点对老人来说尤要注意。所以说,情绪不好时,进食宁稍缓。

3.忌太冷或太热

葛洪曾说:“热毋灼唇,冷毋冰齿。”(《抱朴子》)此说对后人很有影响。但一般通论:“夏月宜食寒,冬月宜食热。”万全认为:“殊不知太热则伤胃,太寒则伤脾。夏月伏阴在内,如瓜、桃、冰之类,不可多食,恐秋生疟痢之疾。冬月伏阳在内,如辛燥炙煿之物,不可多食,恐春目痛,秋生热厥。所以古人四时节其饮食,适其寒温,热无灼灼,寒无沧沧也。”(《养生四要》)关于食寒、食热,古人还总结出了这样一条经验:“饮食,先吃暖物,后吃冷物为妙。”(《混俗颐生录》)《寿世青编》也说:“食必先食热,后食冷。”有的养生家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如高濂说:“凡食,先欲得热饮食,次食温暖食,次冷食。食热暖食讫,如无冷食者,即吃冷水一两咽,甚妙。若能恒记,即是养生之要法也。”(《尊生八笺》)食太热,恐灼伤口腔黏膜和食道,这好理解;夏日大热天,伏阴在内,大人常叮嘱儿孙辈“冷饮勿可多吃”,亦遵此。

4.忌吃得太咸

食性不一,有人喜欢吃得咸些,有人喜欢吃得淡些,但就养生来说,宁可偏淡也不宜偏咸,《三元延寿参赞书》甚至说:“晋桃源避世之人,盐味不通,故多寿。后五味通而寿啬矣。”又说:“西北人食不耐咸,多寿;东南人食绝欲咸,少寿。”这虽未必,但诚如《老老恒言》所说:“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性俱得。”我们知道:习惯吃咸的人比习惯吃淡的人易得高血压,如已经有了高血压,对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就必须有所控制。但与其病后知控,到不如未病知节。

5.忌吃时谈话

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一致,就是吃饭也同样,如果心里有事,吃饭时不能放下,连吃饭都会吃不出味道来。可也确有一些事务较冗的人,把吃饭当成任务,“边吃边谈”成了处事的习惯和常用口语。就养生来说,这也是一忌。孔子虽非养生家,也说过要“食不语”(《论语》)。孙思邈为养生大家,他说:“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千金方》)我不是养生学家,对是否会“常胸背痛”,没有经验。但这话在《太清道林摄生论》、《养生类纂》等养生著作上均有转载。至于《摄生论》说:“勿临食上说不详之事”,“必须调理安详而后食”,我信而不疑。所以主张:纵然有事,与其“边吃边谈”,不如“吃好再说”。

6.忌多进肥浓《内经》说:“高粱之变,足生大疔。”《韩非子》说:“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说之影响,嵇康说:“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勿顾。”(《养生论》)枚乘把“甘脆肥浓”称为“腐肠之药”(《七发》),这都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知道:肉食类动物,肠子都短;草食类动物,肠子都长。人的肠子就很长,从这一点来说,人虽杂食,但原归属于草(素)食类。前人经验:肥甘浓厚之味,恣食纵口,有“清化为浊,脉道阻涩,不能自行”之弊,久而久之,“必致伤生”(《寿世传真》)。基此认识,故“爽口作疾,厚味厝毒”、“茹淡者安,啖厚者危”、“调停脾胃,勿进肥浓”等说法,在养生著作中时时可见。现在的老年人,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心血管病比较常见,能遵此忌,有益养生,无可怀疑。

7.忌偏嗜太过《内经》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抱朴子》说:“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味伤五脏,乃五行自然之理。凡言伤者,当时特产未遽觉耳。”多食即偏嗜太过,这对养生不利,不可因当时没有马上感觉到而予以忽视。古人认为“五味偏嗜,多不益人”,只有“谨和五味”,才能“长有天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8.忌贪好异味

明·高濂曾说过:“饮食所以养生”,但“生我亦能害我”,若“欲贪异味,以悦吾口者,往往隐祸不小”。可为之写照者,如“石子羹:溪流清处取小石子,或带藓者,一二十枚,汲泉煮之,味甘于螺,隐然有泉石之气。此法得之吴季高,且曰固非通宵煮食之石,然其意则甚清矣。”(《山家清供》)“蓝田玉:《汉·地理志》蓝田出美玉。魏·李预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住蓝田,果得美玉七十枚。为屑服饵,而不戒酒色。偶疾笃,谓妻曰:服玉必屏居山林,排弃嗜欲,当大有神效,而我酒色不绝,自致于死,非玉过也。”(《山家清供》)前人吃石子羹之类的异味,近人在不久前闹腾过的“黄金餐”一样,虽不至于中毒、致死。但吃蓝田玉、进贤菜(苍耳“嫩叶洗灼,以姜、盐、苦酒拌为茹”)之类,就简直是找死了,惜李预至死不悟,彭祖说:“口不尝毒粝之味。”似亦指此没人吃过的东西不要随便尝,很少有人吃的东西不要随便吃,喜好异味者,当引以为戒。

9.忌食甚杂

调料很多,但烧菜肴时,不是样样都放,要讲究搭配。如什么都放,以为品种越多越好,烧出来的东西口味肯定不好。饮食入胃,其理相同。但胃不像舌头那样敏感,会挑剔,你吃下去了,它只好算了,除非实在“不落胃”了,它才以痛、胀等形式表示反应,而对养生来说,这时已晚了,这种情况,偶然难免,但不可经常,所以前人告诫说:“水陆之味,虽珍美毕备,每食忌杂。杂则五味相扰,定为胃患……不若次第分顿食之,乃能各得其味,适于口,亦适于胃。”(《老老恒言》)孙思邈说:“滋味百品,或气势相伐,触其禁忌,更成鸩毒,缓者积年而成疾,急者灾患而卒至。”(《摄阳枕中方》)这也是有所见而云然。所以,赴宴时不忘“五味餍饫为五内(脏)害”,在家时则以“一菜一鱼,一肉一饭”自以为丰具,未始不是好事。

10.忌狼吞虎咽

牙齿是消化食物的第一道关口,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古人强调要“先饥而食”,除了主要是怕过饱,再就是怕已饥后食会狼吞虎咽。狼吞虎咽就是把应该由牙齿完成的工作交给了脾胃去承担,这就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如再吃过饱,胃承受不了,本以养生的饮食就变成为伤生之物了,这个道理谁都懂,不必多说。我们提倡饭后漱口及每日刷牙的习惯,也就因为咀嚼须有一幅好牙齿。如进食太快成习,几近囫囵吞咽还要牙齿来做什么?《昨非庵日纂》谈到一九十岁老人的服饵之法:“吃食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饥;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这话很有道理,老人尤不可忽。

结语:饮食本为养生,进食必须得法。得法为益则多,失法为患亦且。古人养老,服食当药。我们于饮食十忌,自亦理当知之。

悄悄话

饮食养生经验多,开卷有益保健康。了解身边的食物

清·徐文弼说:“日用蔬菜之属,各有性寒性热之不同,或益或损之宜辨,苟非留心审择,亦阴受其患而不知。”所以他撰《寿世传真》时列“修养宜饮食调理”一章。有鉴“荒唐无稽之说,不可殚述”,乃“删其繁芜,正其悖谬,就常食习见之物,分类而剖之,确而可信,简而易稽,俾饮之食之者,洞悉其物性,审择其损益,庶有助于养生者之趋避也”。这用意,确是很好,惜罗致虽多,所述太简,且有述无议,未见正谬。笔者有慨于此,并认为了解常用食品性能是掌握食养、食治知识的根本,十分重要,不可或忽,故撷录百种,予以介绍,酌加述评,以抉谬误。谷豆类粳米

做饭充饥,南人主食;煮粥养胃,老人尤宜。

书云甘苦,苦则未必;性味平和,确是事实。

粳米即大米。大米品种甚多,一般分早(籼)米、晚(粳)米两种,做饭煮粥,口味以晚米为胜,是南方人疗饥养生之主食,亦入药用。《名医别录》说:“味甘、苦,性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泻。”这似是从总结张仲景用粳米的经验而来。《伤寒论》用粳米入药共七方,白虎汤证有“烦渴”,“止烦”说由是出,可以理解,但张仲景原意恐是防石膏、知母寒凉之性会伤胃。又因治“下利便脓血”的桃花汤中亦用之,于是说“止泻”,虽说《普济方》也有用来治赤痢热躁的记载,但个案不可拘(逐队奏功的其他例子则是另一回事)。总之,除了说“苦”不合事实,“止烦”、“止泻”说也可商,故遇痢疾、腹泻,倘过泥于书,单用粳米,延误治疗,恐怕难免,应及时另用药。《本草蒙筌》说:“少阴证,桃花汤每加,取甘以补正也。”补正指养胃说,这话倒有一定的道理。吃桂枝汤恐仍不能微微汗出,再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并盖上被睡一觉,这是好办法,因热稀粥能培补汗源,且有利于散寒。至于吃五苓散后再以“白饮(粳米汤趁热)和服”,目的似在冀通过使之益于汗出以起“提壶揭盖”的作用。又竹叶石膏汤,取其和胃养胃以益“伤寒解后,虚羸少气”者之不足,亦具巧思。这些经验,启迪来者,流泽后世,值得参考。

就粳米的性能、作用而言,《本草经疏》有“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盈,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之说,较为切实。至于“益精强志,聪耳明目”、“最补益人”以及“壮筋骨”、“起阳道”诸说,虽见载于本草,总觉溢美太过。此外,古书中“粳米饭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不可和苍耳食之,令人卒心痛”等类此之说,有待研究,取资参考则可,若轻信转抄,恐承讹传误。糯米

味甘性温,软糯可口;黏滞难化,但较耐饥。

暖脾温中,和胃益气;酿酒最良,用处颇多。

稻米以不黏、较黏、最黏分为籼米、粳米、糯米三种。籼米、粳米产量较大,糯米产量较少。但糯米用处最多,如煮八宝饭、蒸粢饭、裹粽子、做老酒、包汤团、熬饴糖,乃至做甜酒酿、制糕点等,均以糯米为良。有的地方卖粢饭、豆浆已成为一种职业。

糯米因为黏滞,多吃久食,碍胃难化,故一般吃饭都喜选粳米作主食。偶尔吃吃糯米食,换换口味,柔黏软糯,感觉也不错。准此事实,虽本草都说籼米、粳米、糯米均能健脾胃、补中气。但性黏不利运化,易致滞气中满,这确实是糯米的缺点。

在《三因方》中,有一张治三消渴病的梅花汤:“用糯谷炒出白花,桑根白皮等分,每用一两,水二碗,煎汁饮之。”《本草纲目》收录后,影响扩大,几经沿袭,略又生变,近之科普书介绍用来治糖尿病口渴、尿崩症。我则表示怀疑(尿崩症姑且不论),因为糯米含有大量的糖分(做甜酒酿则甚甜)。如是严重些的糖尿病病人,就是连粳米都要限制,要少吃,最好不吃(玉米糊、南瓜等可代以充饥),糯米食我常嘱病人忌之,是否一炒,或一配桑皮,糖分就消失了?我惶惑。以我经验,含糖量多的食品,糖尿病病人都不能吃,不能因为书上有梨子、糯米等治消渴的记载,就不忌,如有意试验,请慎重。

从文献来看,治霍乱烦渴、下痢噤口、久泄食减,都有用糯米的治方。《名医别录》谓其“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千金·食治》说:“脾病宜食,益气止泻。”《本草纲目》说:“暖脾胃,止虚寒泻痢。”近人加以总结,说糯米除了补中益气,并能和胃止泻,“由于脾胃虚寒而发生食后即吐逆、霍乱、泻痢等症,食用有和胃平逆止泻之功”。此说学有所秉,其来有自。但我只是叫脾虚便溏和泻痢将愈的人吃些糯米粥将养(一般加莲子、山药、红枣、白扁豆之类同煮),若在吐泻明显、症较重时,认为力弱效小、缓不济急。

至于治虚劳不足,用糯米入猪肚内蒸干作丸,日日服;或蒸鸡后连鸡一道吃,用以治消耗性疾病之类,应注意不要拿放大镜去看糯米补虚的作用。“老人小便数者,作粢糕或丸子,夜食,亦止”、“利小便”等不一之说以及外治方则不展开讨论、转介,略。粟米

甘咸微寒,利于虚热;益气养肾,也补脾胃。

营养丰富,滋阴长力;煮粥养人,功胜熟地。

粟米又称小米,粒细香美,尤宜煮粥,煮时若酌加莲子、红枣之类,于老人养生,很为合适。

论其性能特色,约之有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