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战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14:15:56

点击下载

作者:鬼谷子(战国)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鬼谷子(战国)

鬼谷子(战国)试读:

原序

《隋书·经籍志》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梁有陶弘景注三卷,又有乐壹注三卷。纵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汉世以为本行人之官,受命出疆临事而制。故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周官掌交,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万姓之聚导,王之德意志虑使辟行之,而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谕以九税之利,九仪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是也。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于贼害忠信,覆乱邦家。监修国史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上。

序言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一路下来,薪火相传,因时损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再现。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的文明并峙鼎立,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凡此,我们称之曰“国学”,其目的在于与非中华文化相区分。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一点是,源于由国学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主要原因之一乃是因为其有异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

概而言之,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它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之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观其构成,足见国学之广博与深厚。可以这么说,国学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

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国甚至富国,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强国;也许它会昙花一现,但绝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一个国家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则必然有其凝聚民众的国民精神,且这种国民精神也必然是在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本国人民创造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巨龙的跃起腾飞,离不开国学的滋养。从小处而言,继承与发扬国学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同样举足轻重,迫在眉睫。国学之用,在于“无用”之“大用”。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成熟亦决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学作为涵盖经、史、子、集的庞大知识思想体系,恰好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平台。潜心于国学的学习,人们就会发现其蕴含的无法穷尽的智慧,并从中领略到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之智,也可以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在现今社会,崇尚国学,学习国学,更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建构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学热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令人欣慰。更可喜的是,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希望孩子奠定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欣喜之余,我们同时也对中国现今的文化断层现象充满了担忧。从“国学热”这个词汇本身也能看出,正是因为一定时期国学教育的缺失,才会有国学热潮的再现。我们注意到,现今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时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新世纪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这些现象一再折射出一个信号:我们社会人群的国学知识十分匮乏。在西方大搞强势文化和学术壁垒的同时,国人偏离自己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远。弘扬经典国学教育,重拾中华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

本套“国学经典”丛书的问世,也正是为弘扬国学传统文化而添砖加瓦并略尽绵薄之力。本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事中国文化史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年,对国学文化及国学教育亦可谓体晤深刻。为了完成此丛书,我们从搜集整理到评点注译,历时数载,花费了一定的心血。这套丛书集传统文化于一体,涵盖了读者应知必知的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丛书尽量把艰难晦涩的传统文化予以通俗化、现实化的演绎,并以大量精彩案例解析深刻的文化内核,力图使国学的现实意义更易彰显,使读者阅读起来能轻松愉悦和饶有趣味。虽然整套书尚存瑕疵,但仍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是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和治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来完成该丛书的。希望读者能感受到我们的良苦用心。

鬼谷子与《鬼谷子》

鬼谷子其人鬼谷子何许人也?相传鬼谷子其人受命于天,得书于仙,是为《无字天书》,极富神秘色彩。鬼谷子,确有其人。曾隐居于名叫“鬼儿峪”的山谷之地(大约在今山东泰山脚下,说法不一),著书讲学授徒,是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张仪的老师,据说还是军事家孙膑、庞涓、尉缭子的老师。鬼谷子是一位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而又极具魅力的传奇人物。或许我们可以从《东周列国志》的作者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的结论中作一了解:“其人通天彻地,有几家学问: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莫测;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引导,却病延年,冲突可俟。”但史书上真正关于他本人的记载只有《太平广记》和《史记》上区区50多字的介绍。而关于他的传说,在野史和民间却语之甚多。近年来研究鬼谷子的学者越来越多,专著也非常多。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成为大家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世传鬼谷先生所居之地有青漠,也叫做清溪;又有鬼谷,也叫鬼谷墟。传说鬼谷子名为王诩、王蝉、王利、王栩,因不愿入仕,过着隐居生活而自号鬼谷子。这一地名究竟在何处,说法很多,除了在今山东泰山脚下的“鬼儿峪”外,有的说是在古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鄂岭),有的说是古扶风池阳(今陕西三原县西北),有的说是荆州临沮(今湖北当阳),还有的说是山西运城、浙江宁波、湖北安远、湖南大庸、陕西韩城等等诸多地方,甚至在新疆哈密也有地名为鬼谷。从一些史料记载分析来看,鬼谷子确有其人。但其生活年代则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神仙,跨越时空距离的;有的认为是黄帝时代的;有的认为鬼谷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多隐者的通称;而生活在战国时代是相对比较可信的说法。其最主要的根据就是《史记》,此书是公认的比较可靠的史料,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是有文献依据的。从《鬼谷子》一书的内容也可以大致推断出其生活年代是战国时期,当时说客之多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密集的时代,《鬼谷子》主要内容也是论述游说的方法的。司马迁《史记》说:苏秦“东师事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张仪“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那么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苏秦死于前317年,张仪死于前309年,鬼谷子应该是和他们同时代且稍早于他们,传说中鬼谷子还是庞涓和孙膑的老师,庞涓卒于公元前341年,孙膑卒于公元前310年,这与《史记》中所说相距不远,这种说法认为鬼谷子生活在战国时代。按照民间传说来看,《鬼谷子》的作者鬼谷先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祖籍朝歌(今河南淇县)城南,一生中曾游历全国各地,也许上述的所有号称为“鬼谷”的地方是其所经历之地,后在云梦山(朝歌城西15公里)水帘洞隐居讲学,创建中国古代第一座军事学校——“战国军庠”。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传说鬼谷子精通数学星纬、兵学韬略、游学势理、养性舍身及纵横术,因此除了被列为纵横家外,还被归入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类。而史书记载多说鬼谷子是纵横家,因《鬼谷子》一书十四篇以“捭阖”开篇,以纵横之术为总起,多角度、多层次地详尽阐述了言谈技巧及游说者自身的修养,体现了纵横家的总体风貌,书中对游说进行了全面的经验总结,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史记》中记载他是著名纵横家苏秦、张仪的老师,纵横家的谋略、游说技巧皆出于他所撰写的《鬼谷子》:《隋书》是最早将《鬼谷子》录入正式典籍的史书,该书中将《鬼谷子》著录三卷,并列于纵横家之下。在后人对他思想的研究中,纵横家对鬼谷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贡献也是最多,从这些角度来看,将鬼谷子列为纵横家是理所当然的。《鬼谷子》其书及主要内容《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其书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代表了战国游说之士的理论、策略和手段,是纵横捭阖术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来享有“智慧禁果、旷世奇书”之称。关于其作者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说战国时期鬼谷子所撰;一是说苏秦所撰;还有一种说法是六朝时某好事者伪作。一般来讲人们都认为鬼谷先生是作者,书以其名命名,主要根据是《隋书》著录。《鬼谷子》一书在《汉书·艺文志》并没有被收录,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二是上文提到的苏秦是作者。《史记·正义》是说到“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但新的考古发现断定在苏秦成名以前已经有了初步的《鬼谷子》一类的著作。三是六朝时某好事者所著。认为此书是后出之书,清代姚际恒在《古今伪书考》中认为此书第一次录入是在《隋书》并由此断定:《鬼谷子》是出于六朝时某好事者之手,是一部托古伪作。这种观点也经不住推敲,《鬼谷子》虽然没有编入《汉书》,但在西汉刘向所编的《说苑》中曾经提到过“鬼谷子曰”。《史记》也提到了苏秦、张仪曾就学于鬼谷子,此外汉代的杨雄、王充也提到过鬼谷子与苏秦张仪的师生关系,因此此书所著的时代肯定不是六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创始人的学说多由其弟子记述整理而成。由此可以推断,《鬼谷子》其书应该是奠基于战国时期的隐士鬼谷先生,经其弟子苏秦、张仪一类纵横家的丰富充实,并由苏秦整理成书,因其密传,所以不见于世,直至南北朝陶弘景时才为大众所阅读。《鬼谷子》共包括十四篇。第一篇《捭阖》,是全书的总纲,是纵横学说的主要理论依据。《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是让谋臣策士对组织进行分析,着重从外部环境着手进行。《揣》、《摩》、《权》、《谋》、《决》则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思路,讲述说服对方各个过程中所需要运用的策略。最后一篇《符言》是作为国君或者利于上位的统治者言行修养的标准,也是对前面十一章的总结,即无论是游说也好、谋略也好、权术也好,目的就是让对方达到这样一个标准。“捭阖术”讲了通过开放和闭藏两种状态的适当变化和控制,来探测对方的心理和说服对方,还可以通过适当排斥对方的谈话,当对方完全敞开之后再加以反驳,以便探测出对方的实际情况。捭阖为应对万物的根本,化阴阳之道为行事之方,万事万物在特定的时刻都有定论,或阴或阳。智者因时因物,或顺应强化(阳),或反对弱化(阴),或阴阳兼用。“反应术”主要说了有意识地刺探对方情况的谋略:想要听对方的话,反而沉默;想要敞开,反而收敛;想要升高,反而下降:想要获取,反而给予;想要知道对方的心里话,就要用模仿、比较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讲话的实质,投石问路是洞察事物最好的方法。“听其言,观其行”是反应的基本技巧,要听话外之话,看不言之言。“内揵术”讲了“进说辞”和“献计谋”:如果能采用对方的意见,就可以独来独往(“用其意……出无间,入无朕,独来独往,莫能止”);如果能获知对方的情况,就可以控制对方施展权术,可以坚持,也可以放开;如果想离去,就将危险留给他人,就像圆环旋转反复,使人不知要干什么。这是鬼谷子为人处世的秘诀,能够由疏到近,由近到亲,然后再进策,无事不成。“抵巇术”讲了对付“裂痕”的谋略:本篇阐述了万事万物都有“巇”,智者要善于发现漏洞,甚至要促成漏洞的出现,才会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对于不同的漏洞,要善于分析,或采用弥补的方法,维持现有秩序,或者推倒重来,开创新的天地。“飞箝术”讲了说服人的谋略:使用语言诱使对手说话,然后以褒奖的手段箝住对方,使其无法收回:“钩箝”是一种说服辞令,以忽同忽异和手法引诱对方说出与自己内心想法一致的话,如果再达不到目的就对对方进行威胁,然后再反复试探,或者先对对方反复试探,然后再摧毁其“防御”。“忤合术”讲了灵活应变的谋略:认为世间的事物没有永远高贵的,也没有永远居于权威地位的,圣人应该“无所不作”、“无所不听”。主张“因事为制”,善于“向背”,精于“忤合”。“揣情术”讲了善于“揣度”的谋略:要在敌人高兴时去刺激他们的欲望,利用其欲望来刺探实情,还要利用对手最害怕的时机,去加剧其恐惧,从而探到实情。只有在充分权衡天下大势的情况下才能设谋定计,只有在全面理解对方之后才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此术是权衡天下大势和揣度对方的技巧,也是审时度势的具体方法。“摩意术”讲了摩意的谋略:摩意是揣情的主要方法,用言语试探,然后知晓对方的内情。要像钓鱼一样“摩意”,一次次地去引诱其作出反应,耐心地等待其上钩,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功。“量权术”讲了游说的谋略:说奸佞话的人,由于会谄媚就变成忠;说奉承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就变成智:说平庸话的人由于能果决就变成能;说忧愁话的人,由于善衡量就变成信;说平静话的人由于惯于逆反就变成胜。论述取舍之道,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取舍之前必须静心衡量。“谋虑术”阐述鬼谷谋的专篇,如将这一专篇与其他篇中的谋略内容加以归纳,“鬼谷谋”可分为谋政、谋兵、谋交、谋人四个方面。给人设谋要先分析事情的因由,看对方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然后再试之。“决物术”决物是万事之先机,智者之所以能够决断正确,处事成功,源于深知事理,善于变通,因人而断,因事而断。《鬼谷子》认为,一个成功的谋臣策士在游说之前必须“定计”,“定计”前必须“知情”。“知情”的要旨在于掌握对方的隐情,包括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诸侯间的关系、民心的向背和政治家本人的心性、能力、品质、憎恶、喜怒等。根据这些情况制定谋略计策,并依内外因素的变化修正自己的决策,然后加以实施。应该说,这是为谋臣策士们实施游说而提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鬼谷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在世事变化无常、人际关系微妙的战国时代,鬼谷子提出了游士们应该遵循的处世原则、交友技巧以及勾心斗角的方法和手段,并特别强调了君主应该如何制臣、如何治民,臣子应该如何取宠、如何制君。从这个意义上说,《鬼谷子》是讲述如何处理好组织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世俗之书。”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先秦时代,《鬼谷子》无疑吸收和发展了老子和阴阳家的思想。《鬼谷子》主张阴阳化生构成万物,并从这一理论出发,认为纵横策士可以凭借个人智识、权术去“变动阴阳”、“以化万物纵横”,促使事物朝有利的一方转化。这一重视个人才智和权术的思想与老子和阴阳家相比,则更具有人文色彩。可以说,《鬼谷子》是一部教导纵横策士们从事社会政治斗争的教科书。要从事社会政治斗争,就要与人打交道。所以,鬼谷子特别注重制人钳心诡智的讲述。要控制敌手、钳住人心,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灵活使用各种手段:如果自己的手段不够,还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包括中间力量,甚至敌手的力量。要善于分析、发现和利用矛盾,拨动这些矛盾的机关,一步一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人类思想史上,诡辩逻辑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鬼谷子以其独特的诡辩术为战国时期的策士们提供了一整套致胜诡辩术,培养了在列国纷争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苏秦、张仪、庞涓等。在战国中后期“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关键时刻,苏秦、张仪这一对师出同源的同窗,运用《鬼谷子》的权变之术和雄辩才略,攻讦对方,扬己之长,揭人之短。以赵为主、主张合纵的苏秦与以秦为主、主张连横的张仪展开了游说六国的唇枪舌剑,他们针对不同的对象,顺其心意,指存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游说诸侯,纵横捭阖,以“一人之辩,重以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体现了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在纷争的战国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历史正剧,成为当时轰动一时、举足轻重的风云际会的人物。《鬼谷子》一书,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受世人推崇,享誉海内外。美国人早在1955年便把台湾学者陈英略所撰《鬼谷子的心理作战方法与理论》翻译过去,纵横学说受到军、政、经营界广泛关注,被称作“国际谋略原典”。德国史学家和社会政治家施宾格勒高度评价《鬼谷子》的智谋,并强调它在当今国际斗争中的借鉴意义。有人称,德国的斯宾格勒是现代的“鬼谷子”,而美国基辛格则是现代的苏秦、张仪。斯宾格勒是20世纪初的著名历史哲学家,他的学说尤其是《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的思想,深受《鬼谷子》的影响。基辛格生于德国,曾深研过《西方的没落》一书,斯宾格勒对基辛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他作为美国著名穿梭外交家,纵横国际政治舞台。当年他的中美关系“破冰之旅”至今仍为人称道。他们两人都对中国古纵横家的智谋赞叹不已,曾高度评价过鬼谷子:“因有察人之明和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而成为最有影响的人物。”日本不仅早有了“纵横研究院”,且自称“鬼谷信徒”者众,著名学者大桥武夫曾把一本《捭阖术》复印本称为“秘书”逐字翻读,并用现代日语将之写成“大桥派鬼谷子”,另外,他在《鬼谷子与经营谋略》一书中还挖掘了《鬼谷子》在经济活动、商业谈判中的经营谋略,此书在德国、美国及东南亚均有广泛影响。而在东南亚诸国,近年也纷纷设立机构,兴起了“鬼谷学”,菲律宾还办有相关月刊,设有“鬼谷子学术奖金”。《鬼谷子》的评价及价值自从《鬼谷子》传播开后,关于这本书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这是一本经世之作:“其智谋,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闭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有人则认为是此书过于功利:“捭阖、钩钳、揣摩等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败,天下用之则失天下”。《鬼谷子》一书基本上讲述的是政治谋略及技巧,诸如“捭阖术”、“应变术”、“揣摩术”、“抵巇术”、“飞箝术”等等。各种游说技巧都是建立在实现说客目的的基础之上。其观点表明只要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去说服别人。这种功利主义明显的思想与传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相冲突,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攻击,这也正是历史上对此书评价差异很大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经过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和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其他学派则日渐衰微。因此鬼谷子谋略也受到了很大挑战,《鬼谷子》一书的研究也遇到很大的阻力。然而,在人类的文化行为中,谋略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范畴。“谋者,所以远害就利也”。在《鬼谷子》中,专章研讨了运用谋略手段在充满偶然性与矛盾纷纭的复杂人际关系中如何“远害就利”。这些智谋在更广阔的意蕴上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智慧以及立身处世的谋略?纵横策士们,游说君主、取得宠信、建功立业、以博得更大的权力和利益,靠的都是立身处世的计谋和权术。《鬼谷子》强调“处世贵智”,要求策士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凭借自己的智慧在社会上立足,倡导在社会上立身处世要运用“诡智”,以对付别人,保护自己。鬼谷子的“诡智”谋略教导人们,对于强大的对手,如果一时不能将他制服,就要设法利用智谋使之由强转弱,使他的斗志逐渐懈怠,体力逐渐消耗,并失去依靠。而我方则要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变被动为主动。一旦时机成熟了,就可轻而易举地将蒙在鼓里的对手整倒,就像熟透了的果子一样,轻轻一碰就掉了下来。当今社会也是一样,要想在所处的工作、生活圈子里站住脚,立稳身,进而有所成就,有所作为,你就必须熟悉并使用鬼谷子的各类谋略,用以防范小人的陷害打击,以使你成为所处“圈子”中的佼佼者。正如再锐利的武器它本身也没有善恶之分一样,鬼谷子的谋略并不是“小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想以智谋打开人生局面者的“秘密武器”。鬼谷学说近些年越来越受到世界重视,这绝非偶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与合作的同时,相互间在军事、政治、经济各领域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彼此分分合合,都在寻求竞争的致胜之道。被称作“统驭人的兵法”的《鬼谷子》,其高妙的权术谋略与处世智慧,及蕴含其中的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和探究,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鬼谷子全集》。本书采用了《鬼谷子》的权威原著,力求为读者提供精准的原典,并在此基础上甄别、博采众家之长,为原文作了简易通俗的翻译注释,在附录中还全文收入了陶弘景的《鬼谷子》注解,以便于研究者参照。我们还邀请了专门从事该书研究的资深学者为每篇作了深刻的评析,同时,针对每一篇中若干意蕴深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句子,精心选择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其中丰富的谋略思想加以透析、阐释,并分别归入史海钩沉、现代活用两类中,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有所获益。本书版式新颖,设计精美,配以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彻底打破了古典著作的沉闷风格,加之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庄重的智谋案例,读来有举重若轻、酣畅淋漓的感觉。严密的逻辑结构,精辟的谋略案例及评析,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使本书对您感悟《鬼谷子》的博大精深,增长智谋和才干,大有裨益。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一些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鬼谷子》的编著资料和实用案例,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笔者水平,书中难免有许多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第一篇 捭阖术本篇提要据辞海解释:捭为分开的意思;阖为闭合的意思。本篇所着重论述的就是如何选择说辞,如何掌握谈话的节奏和技巧。要根据谈话的时机、场合、对象等环境的不同,而适时地采取相对的捭阖之术。推而广之,从应用的范围来看:阳、动、刚、张、方等都可归为捭术;阴、静、柔、弛、圆则可归为阖术。变阳为阴或变阴为阳,以静制动或以动制静,以柔克刚或刚柔并济,都可以说是捭阖之术的延伸与推广。本篇也隐含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阳为阴或变阴为阳的“捭阖阴阳术”,还有软硬兼施、刚柔相济的“刚柔张弛术”等等,只要我们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便可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至于究竟采取何种策略,首先要根据内外的环境与形势来判断。当遇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时,就要采取“捭”的战略,及时主动出击,以便获取更大的胜利;当环境与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就应取“阖”的战略,身居暗处,以积蓄力量,等到有利时机再发动反击。捭阖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应用极为广泛,由于各国实力的不均,许多弱小的诸侯国便通过相互游说联合起来,以抵抗强国,保全自身,其中最为著名者当属苏秦的“合纵”与张仪的“连横”。在战争中捭阖术的应用也比较普遍,利用张弛、静动、刚柔、方圆之道的相互转化,从而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捭阖是事物发展普遍存在的规律,所以也成了游说者必须掌握的法则,所以文中说到:“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可见,只有处理好“捭”与“阖”的关系,才能够说服别人。【原文】(1)(2)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3)(4)(5)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始终,达人心之(6)(7)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8)古及今,其道一也。【译文】

纵观上古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出,圣人之所以生存在世界上,就是要以先知先觉的导师的姿态指导芸芸众生。通过观察阴阳、分合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进行辨别,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推算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及时通晓人们内心变化的规律;以便及时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和利用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以求因势利导。所以圣人生存在天地之间,从古至今,其立身处世之道是统一在阴阳变化之中,遵循的规律都是一样的。【注释】(1)粤若稽古:粤,句首语气词。若,沿着;顺。稽,考察。意为按照一定的规律考察历史。(2)众生:泛指有生命者,这里指平民百姓。先:先知先决。为众生之先:即为民众的导师。(3)阴阳:原为《易经》上的用语,指创造世上万事万物相反相成的二气。阳意味着春、光明、君、男性,是积极的行动,阴意味着秋、夜、暗、臣、女性,是消极的行动。阖:关闭、闭合。(4)门户:原指房屋出入之处,这里指关键之处。(5)筹策:原为古代计算用具,这里指计算谋划。万类:万物。(6)朕:征兆,形迹。(7)守司:掌握,把握。(8)一:同一。其道一也:指圣人的法则只有一个。【原文】(1)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2)(3)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4)(5)(6)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7)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8)(9)牧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10)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12)(11)。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13)(14)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15)(16)(17)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译文】

由此而论,虽然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无穷无尽,纷纭多端,然而最终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和本质特征:有归于阴,有的归于阳;有的以柔为特征,有的以刚为特征;有的归于开放,有的归于封闭;有的松弛不固,有的紧张难入。因此,圣人处理事务时,总是善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审慎地考察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先后顺序。任用人才要估量其权谋和能力的优劣,然后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材而用。世间之人,有贤良与不肖,有聪明与愚蠢,有勇敢者与怯懦者,有仁人君子,也有苟且小人,总之是有差别的,因而针对不同的人品的态度和方法也就彼此不同,(对于贤德之人)可以迎为上宾,(对不肖之人)可以拒之门外;(对聪明的人)可以引进重用,(对愚蠢的人)可以废黜斥退;(对怯懦的人)可以使其卑贱,(对勇敢的人)可以使其尊贵;总之一句话,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加以控驭和掌握,可使人尽其才。要审定和选择贤才,必须考察此人才能的有无大小,性格品行的虚实优劣;可以先放任他的个人嗜好和欲望肆意行事,从而观察其意趣和志向。在和对方辩论时,可以适当地贬抑或质疑对方的言论,以便诱导他展开话题,顺畅议论;待话匣打开后再进行反驳和诘难,从而探求出事情的原委,进而把握其真实意图。得知对方的实际情况之后,自己应该缄默不语以挑动对方畅所欲言,以便了解对方所说是否于己有利。全面把握了真实情况后,或者向对方敞开心扉,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封闭心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不露心迹。敞开心扉,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前提是双方的意愿和志趣相同;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不露心迹,是要考虑双方的意愿是否相悖,诚意如何。要确定计谋是否可行,应该审慎地对计谋的不同方案进行仔细研究,这样才能弄清彼此的异同优劣之处。彼此的计谋中,有与自己的意愿相悖的,也有与自己的意愿相契合的,如果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应该在尊重对方意愿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计谋主张。【注释】(1)归:归属,属于。各有所归:指世间一切事物各有归宿。(2)或弛或张:弛张,《韩非子·解老》曰:“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3)一:专一。所先后:应该先的东西居先,应该后的东西居后。(4)度权量能:指揣度权衡,比较才能。(5)校:考核、比较。伎巧:技巧、技艺。(6)夫:句首语气词。差:差别。(7)捭:分开。这里指启动对方敞开心扉,推动一切具有积极的方面。阖:关闭。这里指闭合掩藏,阻止对方,终止一切消极性的方面。(8)无为: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变化的意思。以牧:用来掌握。无为以牧之:用无为之术来掌握它。(9)实虚:真实和虚假。志意:意志与思想。(10)微:稍微。排:排斥贬抑。(11)贵:珍贵、宝贵。指:同“旨”,即宗旨。(12)开而示之:开启使其显现。阖而闭之:封闭使之隐藏。(13)诚:真诚,真心。(14)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如果对方说的有可与不可的东西时,应首先确立自己的思虑计谋,进而判断其是否得当。(15)原:追根寻源。原其同异:考察双方意见相同或不同的根源。(16)离:离开,不一致。合:一致。离合有守:指双方的意见一致或不一致,但要信守自己的主见或者思想。(17)志:意愿。【原文】(1)(2)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3)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4)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5)(6)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7)(8)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9)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译文】

假如想要畅所欲言(和对方辩论),坦白自己的内心,抒发自己的见解,最重要的是严密周详;假如想要不露心迹,隐藏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深藏不露、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周详、保密的重要之处在于运用微妙而且可以谨慎地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与“道”有相通之处。之所以要畅所欲言的和对方激烈辩论,是为了全面了解和考察对方的真实情况;之所以缄默不语,隐藏自己的观点,是为了考验对方的诚心,找出与对方的共通之处。所有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权衡得失利害、轻重缓急,从而对对方的实力和计谋作出测度和分析,圣人会根据测度和分析的结果,谋划下一步的行动方略。假如这些分析有失轻重之理、不合度量之数,那么圣人也只好舍弃不用,另谋良策了。因此,同样是“开”,可以是把自己的观点袒露进而实施,也可以是把别人的建议纳入脑中而深藏起来;同样是“闭”,可以是采纳别人的建议并付诸实施,也可以是拒绝采纳而弃置不用。“开放”和“封闭”是事件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二者会导致阴阳处于对立统一的运动之中,构成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从而使得万物生死轮回、万事兴亡交替。万事万物的自然变化,或纵横,或返回,或翻覆,或忤逆,都离不开开放和封闭这种基本的运动形式的相互作用。【注释】(1)周:周详。密:隐密。(2)微:微妙。周密之贵微:周详缜密的思虑以运用微妙为贵。(3)料其情:检验事情的真伪、善恶、良否、利害。结其诚:争取对方真诚的合作。(4)权衡轻重:衡量比较事物的轻重。度数:原指重量与长度的数值,这里指为君的规则。为之虑:对所得情况进行思考谋划。(5)不中:不符合。圣人因而自为之虑:如果意见不能得到认同,圣人就要放弃合作,而按照自己的主意去行事。(6)出之:取出使用。纳之:收纳闭藏。(7)此句意谓:合适的闭藏之后获取,不合适的闭藏之后放弃。陶弘景注曰:“诚者阖而取之,不诚者阖而去之。”(8)天地之道:符合天地阴阳之道。即符合自然规律的谋略。(9)纵横:自由自在的变化。反复:覆同复,或离异或复归。忤:抵触,违反。由此:从这里发生,此,指捭阖。【原文】(1)(2)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口者,(3)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4)也,阳也;阉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始终其义(5)。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6)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7)(8)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译文】

开放和封闭的矛盾运动,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而就游说者纵横辩论而言,也存在这样的方法,所以必须事先审慎地考察对方的不同变化。口是一个人袒露心灵的门户,而心灵则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主宰。每个人的志趣、喜好、思想、智谋都要通过口这个门户出入,向别人表达。因此,要通过开放和封闭来把守自己的“口”,用出和入来控制自己的言谈。所谓“捭”,就是开放、言谈、阳气(袒露);所谓“阖”,就是封闭、缄默、阴气(隐藏)。阴阳二气必须中和、协调,那么开放和封闭才会节制有度,阴阳才能各得其宜。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都属于“阳气”,叫做“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弃损、亡利、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都属于“阴气”,叫做“终”。凡是那些遵循“阳气”进行游说的谋士,其谈论的均属于“始”的内容,也就是通过论证“阳”的方面使自己的建议得到采纳,进而付诸实践;凡是那些遵循“阴气”进行游说的谋士,其谈论的则属于“终”的内容,也就是通过论证“阴”的方面来作为某种计谋方略的结尾。【注释】(1)大化:运行变化。(2)说之变:游说原则和主张灵活运用。豫审:预先考察。(3)心:古人认为心是主宰思维的器官。所以说口是心的门户,“言为心声”。而心则是精神的主宰。(4)此句意谓:捭是属于公开、可言及的、阳的方面;阖是关闭的、缄默的、阴的方面。(5)阴阳其和:指阴阳两方面要协调,相反相成。始终其义:指结束和开始要适宜,即开闭有节。义:宜。(6)始:长生、安乐、富贵等等,均属于阳的方面,意味着成长,所以称做“始”。(7)终:死亡、忧患、贫贱等等,均属于阴的方面,意味着灭亡,所以称做“终”。(8)诸言:即进行游说。法阳之类者:效法“阳”道的一类言辞。【原文】(1)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2)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3)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4)。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5)(6)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7)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8)。【译文】

若要合理运用开放和封闭的规律行事,必须从阴阳两方面来进行论证和实施。因此,与处于“阳气”中的人谈论,可以用崇高的语言来说服他;与富有“阴气”的人交流,则要用低微的语言引导他。这样以低下求取卑小的认同,以崇高求取博大的宽容。照此而论,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当说则说,当停则停,出入自如,天下便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没有人不能说服了。谋士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说服普通民众,可以说服一个家族,甚至可以掌控一个将相国侯,可以游说天下国君。若要成就小事,可以小到极限,没有更小的事;若要成就大事,可以大到极限,没有更大的事。所有的损害和裨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复归,这些复杂的情形,都可以运用“阴阳”的规律加以驾驭和控制。面对阳势(有利的形势),就要积极运动前进;面对阴势(不利的形势),就要停止行动而隐藏。面对阳势,就要主动出击;面对阴势,就要退避隐藏。阴阳两者总是互动循环,阳势运动发展的终点是阴势,阴势运动发展的极致则是阳势。乘阳势积极主动的谋士,道德意志也会随之相生相长;乘阴势冷静处理局面的谋士,形势也会随之相辅相成。以阳势而求助于阴势,需要用道德加以包容;以阴势求助于阳势,则需要用外在的力量约束,以诚感人。阴势和阳势相互转化循环,遵循的正是开放与封闭的基本法则。这是世间万物阴阳变化的规律,同时也是游说之士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捭”与“阖”、“阴”与“阳”的相辅相成,是万事万物生长变化的先决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天地“方圆”之门户。【注释】(1)试:试行,试探。“捭阖之道”句,或开启,或闭合,都从阴、阳两方面来试探。(2)与阳言者依崇高:与情之阳者交涉时,要以谈论崇高来试探。与阴言者依卑小:与情之阴者谈论时,要以谈论卑小的方法来试探。(3)倍反:倍是背叛,反是复归。御:治理,处理。(4)阳还终阴,阴极反阳:指阴阳相辅相生,互相转化。(5)苞:通“包”,即包裹,包孕。苞以德:用德行去笼络。施以力:尽力办事。(6)相求:互相追求,互相结合。(7)说:游说。说人之法:游说他人的方法,计谋。(8)万事之先:办好万事的先决条件。圆方之门户:方圆变化的途径。圆方:即天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以“圆方”代称“天地”。智慧运用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始终,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史海钩沉美人计挤走孔丘春秋前期,齐国出了位大政治家管仲,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鲁国也得听令于齐。可是,自管仲死后,齐国却一蹶不振。直到春秋后期齐景公时,齐国又出了一位贤相晏婴,国势才又出现上升势头,才又呈现出压倒鲁国之势。但在这时,鲁国却也出现了一位思想家孔丘,并逐渐得到鲁定公的任用。在齐鲁夹谷之会上,鲁国因有孔丘辅佐,齐国就没讨到便宜。为此,齐景公很是忧愁,便对大夫黎弥说:“鲁国日见强盛,有压倒我国之势,如何是好?”黎弥说:“这个容易。擒贼擒王,把关键人物制住,就不怕鲁国压倒我国了。只要把孔丘挤走,鲁国就强盛不起来,”齐景公说:“这道理我也知道。可孔丘如今正得宠,怎能把他挤走呢?”黎弥说:“这好办。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贫穷起盗心。鲁君本是好色之徒,其手下臣僚中亦不乏好色之辈。孔丘却是讲‘政者正也’,强调国君要做表率的。我们送一队女乐给鲁君,让他沉迷其间。孔丘见国君如此,必定生气,觉得前途黯淡,就会自动离开。”景公说:“好!”便依计而行,令黎弥去挑选了八十名美女,教以歌舞,授以媚术。训练成熟之后,又选出120匹好马,特别修饰,配以雕鞍,连同美女,一起送到鲁国,暂时被安排到鲁都城南门外驿馆中。鲁国重臣季斯本是好色之辈,抢先得到这一消息,心中乐不可支,便偷换便服,乘车去南门外偷看,以探虚实。只见齐国美女正在轻歌曼舞,妖声遏云,舞态弄风,直把季斯看得目瞪口呆,意乱神迷。自此之后,他天天微服去南门外欣赏,连朝见君主的事也忘了。直到定公三番五次宣召,才把他召进殿里。定公把齐国赠送美女、名马的信交与他看,商量定夺之策。他一口答应,并添油加醋地描述起齐女之美态,直把定公说得按捺不住,立时换上便服,与季斯前去偷看。其实,齐使是认识这位定公的,见他偷偷来看,便知事情成了一半,于是暗中传令,让舞女使足媚劲,加力表演。舞女得令,摆臀摇胸,扬手亮腿,巧笑媚视,手引眼勾,直把定公看得神荡魂飘,齿酸涎流,立即回宫,传见齐使,接受美女名马。自此,“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鲁定公一心只在美女身上,早把国家大事抛在九霄云外。孔丘闻说,连连叹气,子路便劝他离鲁周游,以求明君。孔丘并不甘心,说:“不几天便是郊祭大典了,看国君的表现再说吧!”哪知郊祭那天,定公心不在焉,草草祭完,连祭肉都没顾上分割发送,便急急忙忙回宫享乐去了。孔丘长叹一声,终于下定了决心,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那长达14年的周游。自此之后,鲁国一蹶不振,成了齐国的附属国。【评析】“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就是通过观察阴阳、分合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进行辨别,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在处理事件中最关键者莫过于去掉对方的关键人物,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齐国设美人计麻痹鲁国君臣,气走使鲁国走向强盛的关键人物孔丘,鲁国从此一蹶不振,并沦为齐国的附属国,从而达到了制服鲁国的目的。利用水、火助攻秦末项刘争霸之时,刘邦派韩信率兵攻下齐国,齐王田广狼狈逃窜,退至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固守,并飞骑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大将龙且支援。龙且急于交战邀功,不听别人劝阻。于是,与齐楚联军在潍河两岸摆开了阵势。头天晚上,韩信派人先到上游,用一万只泥袋将潍河主流堵住,汹涌的河水顿时减缓了许多。第二天,韩信率领一半人马涉过潍河攻击龙且。龙且亲率兵马迎战。交手不久,韩信佯装不敌,撤回河西岸。龙且一见大喜,立即挥兵涉河,追杀韩信。韩信命人扒开堵住河的泥袋,积蓄了半夜的河水卷着波涛,汹涌而下,一下子把涉河的龙且兵马截成两半。河中的兵士被冲走。过了河的兵马一看后无援军,也无心恋战,被韩信返回头来杀得抱头鼠窜,龙且也被杀死。没过河的兵士失去了指挥,也像无头苍蝇般乱撞。河中水流过后,又恢复了平日的流量。韩信带兵渡过潍河,乘胜追杀,大获全胜。火也是战争中的关键凭借物。火烧赤壁,大挫曹操大军的故事已为大家熟知。几十年后,东吴陆逊又用此计大破刘备。刘备大将关羽目中无人,被东吴杀掉。刘备为替义弟报仇,不顾联吴大局,率20余万大军杀奔东吴。东吴求和不成,派镇西将军陆逊率5万人马迎战。两军相持了半年,未分胜负。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刘备便命大军沿江扎营,40余座大营相连,绵延700余里。陆逊见状,命人带上火种,顺风放火,隔一营烧一营,霎时,40余营皆被引燃,成了一条700余里长的大火龙。蜀军损兵折将,刘备也险些被俘,自此大伤元气。【评析】“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就是及时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和利用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以求因势利导。水也好,火也罢,作为战争中的关键之物,在于人去运用。两军相争,智者取胜。你能根据天、地、时等具体情况,巧妙地运用它,你就可能取胜制敌;否则,被敌人运用,你便会惨败。关键在于你能否会利用,会不会“守司”。现代活用白花油守司品牌白花油企业的创业者颜玉莹原是做糖果、面包等小生意的。结婚后妻子刘氏从娘家带来一则祖传秘方白花油,这种药油由薄荷脑、冬季绿油、桉叶油、熏衣草和樟脑等天然草药配制而成。主治肚痛、感冒鼻塞、防治蚊虫叮咬等小毛病。原本这自制药只是家用,因药效特好,亲朋好友纷纷来讨用。有鉴于此,颜玉莹突发灵感,决定试销白花油。为了打开白花油销路,使白花油家喻户晓,颜玉莹用出奇制胜的手法大肆进行宣传。他亲自和伙伴们一起,到港九新界每个角落张贴街头广告,或钉上铸有白花油字样的铁皮商标以广招顾客。后来他又想法子把铁皮商标钉在流动船只上,以吸引市民注意,而每月付给船主的广告费仅一元或几角就够了。这种广告费用少,收效大。他最成功的一次宣传,也许要算1953年在香港的义卖救灾运动中,因捐钱最多而摘取慈善桂冠,因此,白花油销路直线上升。为了长期吸引人们使用白花油,他还在香港开设了白花油慈善会有限公司。凡报名成为会员的,只要每月购买一瓶白花油,此人去世后,其遗产继承人便可以领取一笔可观的抚恤金。这种做法很吸引人,该慈善会吸收会员最多时达一万人。白花油的声誉也随之兴起,变得家喻户晓。白花油所以能够长销不衰,除效果好、宣传有力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该企业从开创至今,60年来它的配方成分始终没变,就连它的玻璃瓶子的设计和外壳包装也一成不变。颜玉莹认为,一种为消费者欢迎的商品形象,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经营才建立起来的,它的包装形象已深入用户脑中,不应轻易改动。一种药能够风行几十年,是经过了用户的考验,认为确实有效才能生存下来。既然它已被用户所接受,贸然更改成分肯定是不明智的。【评析】

在商战中,树立商品的品牌形象,“守司其门户”以不变应万变取得成功的不乏其例。白花油企业深谙变与不变的道理,60年来不仅药油的配方成分始终没变,就连它的玻璃瓶子的设计和外壳包装也一成不变,成功地维护了商品的质量品质和固有形象,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史海钩沉火牛阵田单复齐战国时期,燕国曾一度被齐国灭掉。后来,燕昭王即位,设“黄金之台”,广招人才,准备报仇。而齐泯王却蒙在鼓里,听从燕王间谍苏秦之谋,攻占宋国,引起了诸侯恐慌。燕昭王趁机联合秦、赵、韩、魏,发大兵攻齐。半年时间,齐国除莒城(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两城外,其余70余城尽被燕将乐毅率领的联军攻占。固守即墨的守将是田单,他是个很懂得计谋权术的人,指挥军民共同固守,使乐毅打了三年,也没攻下来。等到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后,田单派人去燕都施“反间计”,让燕惠王用武夫骑劫代替了老谋深算的乐毅。田单又施“刚柔弛张计”,派城中老者到城外骑劫大营献上黄金,说城中粮草将尽,兵员大减,守城者多为老弱妇孺,田单已准备投降。用“软”的一手麻痹燕军。田单又派人准备了一千头牛,给牛画上怪异花纹,犄角绑上尖刀,尾巴拴上浸了油膏的苇草。又挑选了五千名壮士,让他们吃饱待命。夜深了,燕军听说齐人准备投降,便放松了警惕。田单令人凿开城墙,放开城门,点起牛尾巴上的油草。牛被烧疼了,瞪圆眼睛,冲出城外,见人就挑。燕军从睡梦中惊醒,只见一群怪物头顶尖刀冲来,吓得扭头就跑。五千壮士跟在牛后面掩杀过去。燕兵抱头鼠窜,溃不成军。田单一气收复了齐国丢失的70余城,恢复了齐国。【评析】

这是刚柔兼施、软硬并用的“火牛阵田单复齐”的历史故事。古人在使用刚柔弛张术时,不但“软”、“硬”交替使用,也常常“软”、“硬”同时使用,以“软”蔽“硬”,以“硬”辅“软”,两法兼用,相得益彰。现代活用哈默柔招创品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节约粮食,美国政府禁止酿酒。极具经营头脑的哈默已算计到:威士忌必定成为缺门货。行情看准后,他急忙买下了美国酿酒厂的股票6000股,此时每股的价格几十美元。他向酒厂提出,用酒作股息付给他。酒厂老板自然应允,这等于给酒厂扩大了业务,哪有不答应之理?两个月后,股票的价格已经跳到每股150元,威士忌酒价格猛涨。按股息,哈默得到了6000桶酒。他把这些酒统统装进特制的酒瓶里,贴上商标,抛向市场。市场上威士忌已很难买到,所以哈默把这种酒一送上柜台,立即就销售光了。店铺门前还能常常看到人们为买酒而排了长队。很快,作股息付给他的酒销出去了一半。酒厂的老板们看到哈默用他们酒厂生产的酒发财,心中很不情愿,联合起来对付哈默。他们想通过倾销低价的混合威士忌酒把哈默挤出酒市场。他们先把每瓶酒降到8美元,哈默跟着把每瓶酒降到7.49美元,这个价格虽然赚不了钱,但也不会亏本,哈默利用薄利多销的办法,还是有利可图的。可是酒厂老板们见这个价压不倒哈默时,他们就在酒里掺了35%的谷物酒精,以此来降低成本,每瓶酒标价只有4.49美元。哈默得知信息后,立即将所有的威士忌降价成每瓶4.45美元出手。有人不解地说:“酒厂卖的是混合酒,成本本来就不高,现在你将真的威士忌卖得这么便宜,是在做无利的买卖,值得吗?哈默很有把握地说:“诀窍就在这里。顾客自然会对两种酒作比较用4.49美元买的是假酒,用4.45美元买的是真正的威士忌酒,那人们当然都愿意买我们的酒,这样我们的酒牌子就打响了。今天我虽然少赚点钱,但花钱创品牌也是值得的。从长远看,我们的酒能争得市场。”果然如哈默预料的一样,他的企业出售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不久便成为名酒,价格虽重新以名酒标价,但销量一直不衰,每年销售达100万箱。哈默又一次获得成功。【评析】“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哈默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威士忌酒股票的行情做出了准确的判断,然后悄无声息地以低价买进大量股票,是柔招;而用酒作股息付给他,是柔招;他采用薄利多销的办法,是柔招;最后,少赚钱甚至不赚钱只为创品牌,用的也是柔招。

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史海钩沉诸葛亮精心择官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以其鞠躬尽瘁尽忠蜀汉,显示其大德。其人如此,其择官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刘禅上疏,即《前出师表》,疏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帝、灵帝是东汉末年的皇帝,二人都信任宦官,大兴党锢之祸,杀戮贤臣,以致社会动荡不安。诸葛亮上《前出师表》时,刘备已去世,由他执政辅佐刘禅,故在出征前总结了先汉与后汉兴亡的经验教训,谆谆告诫刘禅,不要学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要学先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国兴隆,以复兴汉室。诸葛亮在《十六策》里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因此,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士。他推荐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重兵,负责宫中之事。刘禅欲增加后宫嫔妃,董允认为古时天子后妃之数不超过12人,今已足数,不应增加。刘禅宠爱宦官黄皓,黄皓为人奸佞,想干预政事,董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黄皓,他在时,黄皓不敢胡作非为。蒋琬、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的接班人。蒋琬入蜀,开始时任于都县令。刘备前去巡视,正看见蒋琬饮酒醉倒,不理政事,非常生气,要杀掉他。诸葛亮深知其人,为之说情:“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敬重诸葛亮,听到他所言,没有惩罚他。后来诸葛亮提拔蒋琬为丞相府长史,每次出征,他都足食足兵以相供给。诸葛亮经常赞蒋琬为人“忠雅”,可与他一起辅佐蜀汉大业。诸葛亮死前,秘密上表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同时他能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姜维继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侵入。等到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的主意,终于使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刘禅献城投降,并命令姜维也投降。姜维想假借投降的机会,杀掉钟会,复兴蜀汉,最后没有实现。其夙愿虽未实现,足见其忠烈。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姜维等辅佐,刘禅昏庸之主,才能坐帝位达40年之久。而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魏立国虽有45年,但早在17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已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28年。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