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葫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01:27:08

点击下载

作者:匡安华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葫芦

金葫芦试读:

寻觅金葫芦(自序)

20世纪40年代初,在江南农村偏僻小镇的一个飘着鹅毛大雪的隆冬的夜晚,我们全家围坐在火炉旁,听奶奶讲

金葫芦

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我,主人公勤劳、专注、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感动着我,给4岁的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金葫芦,它就走进了我的心中。

口头文学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我逐渐爱上了民间文学,从此开始记录、整理民歌、谜语和民间故事。我和梁耀宗收集的《桐子打花现白心》的民歌发表在《说说唱唱》月刊上,并被编入《关于婚姻问题上的民歌》一书中。1955年,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的《新谜语》一书,选用了我提供的10则谜语。湖南人民出版社采用了我提供的近百则谜语,编成了《猜猜看·儿童谜语选集》一书。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葫芦》就是由我收集整理的(书中的《乌龟的来历》为另一作者整理)。而后又出版了《斩县官》,书中的《梁康的故事》一文,是由我和梁耀宗整理的。从听金葫芦的故事到《金葫芦》面世,经历了漫长的20年。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通道侗乡,当了一名中学老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时间乌云笼罩神州。1968年9月28日子夜,我被当做“坏人”抓走,家产被抄,我心爱的《金葫芦》《猜猜看》《斩县官》和《新谜语》等书被没收。接着是无情的批斗、送进大牢、押送农村劳改。5年的迫害,我的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但是我更痛苦的是失掉了《金葫芦》,我决心要找到它。

复职后,我四处打听《金葫芦》的下落,有人说:“我在县里看见过那本书,书上还有你的名字呢!”我向领导、向同事、向公安部门询问,都毫无结果,最后,我只好向湖南省图书馆求援。过了一些日子,他们给我寄来了《金葫芦》和《梁康的故事》的复印件,我真是喜出望外。从丢失了《金葫芦》到我找到它,共经历了24个寒暑,虽然时间漫长,但是我无怨无悔。

香港回归以后,我恋恋不舍地走下杏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虽然退休了,但是不能放弃自己对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我应该为社会做些事情,奉献余热。

祖国正在向全面小康的目标阔步前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正在逐步改善,祖国的花朵竞相开放,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此时此刻,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被传承,我们祖辈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革命前辈勤劳勇敢、机智善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优秀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奶奶讲的金葫芦的故事,于是我重新整理并增订了《金葫芦》一书,把它奉献给小读者。

亲爱的少年朋友,我把此书献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并且从中受益,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让我们举起双手,迎接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匡安华2010年7月21日写于湖南怀化天星坪金葫芦

从前有个姓刘的员外,屋里有万贯家财,讨了两个老婆,生了两个儿子。大老婆生的儿子年长,取名叫刘大,小老婆生的儿子年龄小,取名叫刘二。刘员外把刘大看得和宝贝一样,怕他着凉挨冻,穿的是绸缎毛皮;怕他受饥挨饿,吃的是山珍海味;怕他跌伤累坏,还雇了仆人专门伺候。刘员外对刘二却不同,他看刘二比一堆狗屎还不如,不给刘二新衣穿,也不关心刘二的吃饭,完全不把他放在心上。刘大和刘二一年一年地长大了,刘员外特地请了个先生来教刘大读书,却叫刘儿去割草看牛,还说:“这种贱骨头,没读书的命!”刘二也只得依从刘员外,从小就在山上田里割草看牛。刘二爱吹笛子,看牛时总带根笛子在身上,一闲下来就吹。由于他有恒心,练得一管好笛子,有时吹得鸟儿都来听哩!

又过了几年,刘大成了大人,娶了老婆。有一天,刘大想到,刘二虽然不和我一样读书,干的是庄稼活,可到底是兄弟,将来一分家,不讲二一添作五,就是三一三十一,他总要分些去,这份家业我不是不能独占了吗?要想个办法才好。他一直琢磨了好几天,和老婆商量了再商量,终于想出了一个“妙计”。

中秋节那晚,刘大备了好酒好菜,请全家人到海边去饮酒赏月。刘员外喝了几杯酒就回家去了。刘大和妻子却殷勤地劝刘二饮酒吃菜,刘二和哥哥嫂嫂饮了一杯又一杯,吃了一碗又一碗,一直喝到半夜三更,刘二已经喝得烂醉,人事不省。刘大夫妇就把刘二抬到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水缸内,然后把水缸推到大海里。

这时海里翻滚起几丈高的浪头,水缸被卷了进去……刘大夫妇乐得心花怒放,看了一会就欢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刘二被推进大海里后,忽然一个浪头打来,缸里进了大半缸水,把刘二冻醒了。他一看,自己坐在一个快要下沉的水缸内,天空挂着银白色的月亮,海水放射出一道道耀眼的亮光,除了偶尔听到波浪冲击暗礁的声音外,四周非常寂静。刘二心想,我怎么到这里来了?刚才不是和哥哥、嫂嫂在喝酒吗?啊,明白了。他牙齿咬得嘣嘣响,暗地说:“老大啊老大,你也太没有良心了!谋财就不该再害命啊!”他恨不得一下子把老大吃掉!正在这悲愤交集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腰带里塞着什么,顺手一摸,是自己心爱的笛子,于是他就拿起了笛子吹起来,倾诉心中的愤怒和不平,曲调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婉转忧伤。他吹着吹着,连海里的鱼儿都感动得流泪啦,海水也停止了咆哮。

这时海龙王正在海底饮酒,突然听到海面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就打发一个虾兵到外面去看看。不一会儿虾兵回来说:“启禀龙王,是一个青年坐在快要下沉的水缸里吹笛子。”龙王想了一下,随即扯下一根头发,对着吹了口气,海水一下子就分开了,从中间闪出一条大道。龙王吩咐虾兵,去把那个青年请来!

刘二坐在缸内吹得正入神,忽然从海面上跌落下来,只见前面是一条亮晶晶的大道,迎面走来了一个虾兵对他作揖说道:“汉子,不要害怕,我们龙王有事情找你前去商量。”刘二不解,只得跟虾兵去见龙王。

刘二来到龙宫,拜见龙王后,龙王问道:“汉子,你为什么坐在缸内到海里来吹笛子呢?”刘二这才将刘大夫妇谋害他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龙王。龙王很同情刘二的遭遇,他和善地对刘二说:“汉子,你就留在这里好了,你的笛子吹得实在好,你就教我吹笛子吧!”刘二点头答应了。

三个月后,龙王学会了吹笛子,他为了感谢刘二,特地办了一桌十分丰盛的酒席请刘二吃。龙王亲自给他敬酒,并且要他在龙宫里住一辈子。但是刘二想念自己亲手种过的土地,想念慈祥的母亲,他请求龙王让他回去。龙王见他回家心切,知道再三挽留也无效,只得答应。还说:“我这里的宝贝,你可以任选一件带回去。”

刘二归心似箭,哪有心思来选,顺手拿了点银子做路费,转身就走。龙王见他很老实,追着把一只金葫芦塞给他,说:“带去吧!这是个宝贝,要什么有什么,可不要学坏!”

再说刘大夫妇自把刘二推进海里后,回来说是刘二喝醉了酒跌进海里淹死啦!刘员外本来不喜欢刘二,死了也不多过问,刘二妈身体多病,一听这事就急死了!万贯家财全都归了刘大夫妇。刘大花钱买了个知县官职,当起了县官老爷了。

这天正是刘员外七十寿辰,刘大为了显示自己,光耀门庭,就大办筵席,招待亲友。大家正在举杯庆贺刘员外大寿时,忽见刘二回来了。顿时大家都停止了饮酒、欢笑,目瞪口呆地望着刘二,以为是见了鬼。

这时,刘二不慌不忙地走进席前,将见到龙王的事仔细说了一遍,大家才相信了。但是见他穿的一身破破烂烂,还是看不起他,刘员外也不喜欢他,刘大更是又气又恼,后悔那天没淹死刘二。刘二说:“各位亲友,明天请到我家去喝杯淡酒,吃餐粗饭!”大家都奇怪,刘二屋也没有一间,有什么东西好给别人吃?都以为他在撒谎,不敢相信。

晚上,刘二问刘员外:“爹,家里还有空地吗?”“田螺坪那块地荒着啊!”刘员外很不耐烦地说。刘二不声不响,掉头就走。到了田螺坪,选个好地方,他把金葫芦拿出来,在地上顿了五下,嘴里念着:“房屋出现,房屋出现!”果然空地上出现了一栋崭新的大瓦房。第二天,他把亲戚朋友、刘员外和刘大都请来,饱饱地吃了一顿。

喝酒时,刘大看见刘二的金葫芦,一顿什么都能有,他就眼红了。晚上他到刘二家来,假意赔罪,说自己以前如何如何错,现在还很难过,刘二见他这样说:“只要你晓得以前不对,改变过来,我们还是好兄弟!”刘大说:“好兄弟就不要分彼此了。弟弟,你将金葫芦给我,我把家业全部给你,你看如何?”刘二哪里舍得这个宝物,只是一个“不”字回答了刘大,刘大没趣地走了。

刘大回到家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不把金葫芦弄到手,他死也不甘心。他想了又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第二天,他命令衙役把金葫芦借来,并说:“金葫芦借不来,就要你们的狗命!”衙役被迫去了,他们走到刘二家,先说要买去,刘二不肯,他们口里讲得冒烟,刘二还是不答应。他们实在没有办法,就动手抢金葫芦,刘二也不让步,死抱着金葫芦不放手,可是那些衙役人多势大,刘二抵挡不住,眼睁睁地看着金葫芦被抢去了。

刘大得了金葫芦,欢喜得发狂了。他想,我要好多好多钱财,就会有好多钱财,将来谁也比不过我……他想得天花乱坠,把金葫芦看得比命还要紧,生怕失掉了,可是又无处安放,顶在头上怕跌碎,含在口里怕溶掉,他只好整天抱着金葫芦,夜里睡觉也把它带在身边。刘大最怕冷,有一天夜里,他把被子盖得严严密密,一点风也不透。想不到他身边的金葫芦受了热,突然炸开了,里面浸出无边的大水,把刘大活活淹死啦!

“还说猪无糟”

很久以前,在一个县城的集镇里,住着一户人家,一个老头儿和他的老伴,老两口无儿无女,靠卖酒维生,虽然不很宽裕,但也还过得下去。这个小小的酒店,生意还不错,来喝酒的人倒也不少。一天,店里来了一个白胡子公公也来喝酒,老公公喝完酒准备付钱,他一摸口袋说道:“糟糕,忘了带钱来了!老板,给我记个账吧!”老板心想:“我不认识你,怎么好记账?”但一看这老公公,他仪表不凡,想他总不会撒谎,于是就答应了下来,老公公也就走了。

第二天,老公公又来店里喝酒,当他喝完酒交钱时,一摸口袋又说忘了带钱来,老公公笑着对老板说:“老板,一回生二回熟,反正我们已是老主顾,请你帮个忙,给我再记个账吧!”老板又照办了。

第三天,老公公仍然来店里喝酒,还是忘了带钱来,要老板记账,老板又记了账。以后,老公公天天来喝酒,都没有交现钱,还是请老板记账,老板都满足了他的要求。

这样约摸过了一个月,一天老公公又来到店里,老板热情地招呼说:“老人家,喝几盅吧?”“我没有带钱来,你不怕我还不起吗?”老公公笑着问。“老人家,说哪里话!莫说我们是老主顾,就是素不相识,只要我店里有酒,请您老人家喝两盅酒也是应该的。敬老尊贤,理所当然嘛!”老板态度很诚恳。“敬老尊贤,理所当然!”老公公回味着老板的话,不住地点头称赞:“说得好,说得好!你的盛情难却,我就喝两盅吧。”于是老公公又坐下来喝酒了。这一回喝得特别多,竟喝得酩酊大醉才罢休。

老公公临走时还是说:“老主顾,麻烦你给我记个账!明儿我一总还你!”老板微笑着答应了。但店里的老板娘却很不高兴,她看老公公远去的背影,嘴里嘟哝着:“记账,天天记账,我哪有这么大的本钱?看你又怎么还得清!”

过了一宿,老公公又来了,老板还像以前一样招呼他喝酒,老公公说:“谢谢你,老朋友,我今天特地来还你的酒钱,请你算算总共欠多少酒钱?”老板一笔笔地算着,最后告诉他:“共欠酒银三两八钱七分三厘。”还说:“老人家,你再想想看对不对?如果我算错了就改过来!”老公公连声赞扬说:“妙哉,妙哉!大老实人!你算得完全正确,我今日一总还清!”

老公公口里这么说,却拿不出钱来,老板也觉得奇怪,不过没有作声,可那老板娘却絮絮叨叨地说:“一总还清!连个钱影也没看见!”

老公公装着没听见,对老板说:“老主顾,你随我来!”

老公公把老板带到离店铺不远的一个田角,指着地下说:“你就在这里挖个井,用这口井里的水去蒸酒,我欠的账就可以全部还清了。”老公公又拍拍老板的肩膀说:“老主顾,你是个老实人,现在快要分别了,我还有句不该讲的话,不知你愿不愿意听?”“你老人家有什么话只管讲,我洗耳恭听!”“老朋友,以后店里生意好了,心仍然要正,要知足啊!你要记住我的话!”说完老公公就走了。

老板按老公公的话,在这个田角挖了一口井,用这口井里的水去蒸酒,那酒香气扑鼻,味道纯正,酒店顾客大增,生意日渐兴隆。不久,老公公欠的那笔账就全部还清了。

春节将近,元宵节来临,老公公又来看望老板来了。老公公关切地问道:“老朋友,生意怎么样?我那口井水酿的酒味道如何?”“谢谢你,老人家,承蒙您的关照,生活过得不错;你那井水蒸的酒味道好极了,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老板诚恳地说。“我欠的账清了吗?”“清了,清了,全还清还有余!”老板连声回答。“老朋友,你生活还有困难吗?”

老板正要回答没有困难,老太婆抢着说:“我们困难大着呢!我们老两口无儿无女,年纪越来越老,现在还能挑水酿酒,以后一有病痛,谁来养活啊?”“老朋友,这确是实际困难,我帮你们一把吧,你们从明天起就挑井里的水去卖,积点钱好度过晚年。愿你们多多保重,千万记住,心要正要知足啊!”说完后老公公又走了。

第二天老板把井水挑回来,一尝真的是味道纯正的美酒,从此,他就靠卖这口井里的水维持生活,还积攒了不少的钱呢!

老板娘想起一件事,说:“老头子,我们没有喂猪,过年买肉吃要花一笔大钱,还是我们自己勤快点,喂个猪过年吧!”

老头儿同意了,于是他们就养起猪来。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老公公踏着明媚的春光又来了。老公公很关心老朋友,问他生活好不好,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老板连连回答:“我们的生活过得比蜜糖还要甜,没有什么困难了。我们太感谢你老人家的帮助了!”

老公公笑着说:“不要客气,我们是真正的老朋友了,你如果确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你就照说,只要我能办到,对老朋友我是愿意帮忙的!”

老板还是摇头说:“没有。”但老板娘又开口说:“我们的幸福生活确实要感谢你老人家,不过,我们还有个困难,想请老人家再帮个忙;我们喂了个猪,以前蒸酒卖,有糟可心喂猪;现在用井水当酒卖,好是好,就是可惜没有糟来喂猪了!”

老公公听了这话,脸上顿时变了色,叹了一口气,从柜台上拿起水笔,在壁上挥笔题了四句话: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说猪无糟。

然后愤愤不平地离开了酒店。

打这以后,老板和老板娘再去挑那井里的水,那井水已不再是酒,而是一般的水了。

后来这个老公公再也没有来,但这首歌谣却传遍了全国各地。

补地球智胜庙王菩萨

在偏僻的山乡有个村庄,村前是一湾水塘,村后是一片竹林,山青水绿,风景如画。村庄的右边有一座庙,庙里有一尊七尺高的菩萨,高坐在神龛上,前面还有两个当差的小鬼菩萨。人们弄不清这是什么庙,庙里高坐的是什么菩萨。但这菩萨是一庙之长是毫无疑问的,大家就都称他为庙王菩萨。

这尊庙王菩萨,年年都享受着农民的供奉和跪拜,按理说他应该赐福百姓,但是他却和百姓争起名利来,因此闹出了许多笑话。

这座庙修建在靠山的一丘田边。一个名叫补地球的农民种着这丘田,这一年犁好田,又挑了几担大粪泼在田里,希望换来好收成。却引起了庙王菩萨的嫉恨,因为大粪臭气熏天,庙王菩萨被熏得头昏脑涨,他要对补地球进行报复,就叫两个小鬼把许许多多的岩石丢在田里。

第二天,补地球来看田水,看见田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心里很是气愤。但他马上意识到有人在捣鬼,就故意哈哈大笑地说:“谁给我送来了这么好的千年肥,我真重重地感谢他呢!”

两个小鬼偷偷地躲在田边,观察补地球的一举一动,等他走后马上向庙王菩萨汇报。“大王,补地球不但不生气,还说谁给他带来这么多的千年肥,他该重重感谢呢!”“什么?千年肥,你们真是混蛋!快给我把石头搬走,把牛屎狗粪找来倒在田里。”庙王菩萨大发雷霆地嘱咐,两个小鬼马上按命令行事。

第三天,补地球来到田边,看见昨天的石头变成了肥料,高兴得几乎要叫起来。但他仍然装着非常生气的样子说:“哎哟,这是谁干的坏事,把千年肥搬走,却换成了臭气熏天的牛屎狗粪,真是气死我了!”

两个小鬼回去把情况禀报给了庙王菩萨,庙王菩萨大声说道:“这回总算出了我一口气了!”然而,这一年补地球田里的稻谷获得了特别大的丰收。

庙王菩萨得知后,又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叫小鬼把补地球找来说道:“你种的田是我的,从现在起我俩合伙耕种,我负责施肥供水,你负责插秧打谷子,收成双方对半分成。明年我要尾巴,蔸老就归你!”

补地球二话没说,直爽地答应了。不过补地球把田水放干,在旱田里插上了红薯秧,由于肥料充足,秋天红薯长得胀鼓鼓的。补地球挖了二十多担红薯挑回家,把薯藤割下堆在庙里,毕恭毕敬地说:“菩萨啊,今年我们的合作成功了,按您的旨意我要了蔸老,现在把尾巴送来了,全部归您,我真心感谢您!”

庙王菩萨听了,肺都要气炸了,但补地球说的句句得理,找不出毛病,他只得不做声。后来才提出下一年的作物分配办法要改一改:“明年我要蔸老,尾巴归你。”补地球又直爽地答应了。

第二年,补地球在田里种上了水稻,秋天收获时挑回了稻子,把禾蔸铲起送进庙里。他对菩萨说:“您老人家今年要蔸老,现在我全部送来了,对不起,尾巴我全都挑回去了,我真心感谢您和我的合作!”

庙王菩萨又气炸了肺,提出明年的收成要改变分配办法,说:“明年的庄稼我要尾巴和蔸老,中间的归你!”补地球又一次答应了。

第三年,补地球又把田里的水放干,在旱田里种上了包谷,秋天来了,补地球把一丘包谷摘下来挑回家里,把杆杆和蔸老都搬进庙里,并且禀告说:“庙王菩萨啊,今年你要的尾巴和蔸老我都送来了,我只要中间的包谷棒子,真是太感谢您老人家了!”

庙王菩萨气得几乎要发疯了,不再和补地球合作了,决心报复。他命令两个小鬼把石头搬进田里。小鬼说:“那是千年肥呀!”庙王菩萨说:“我可不会再上当了!”

补地球到田边一看,见田里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又不见庙王菩萨要与自己合作,心里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决心这样做:

这天一大早,他来到庙里,跪在庙王菩萨面前说:“菩萨啊!您老人家保佑我种庄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明年秋天我将用千担粑粑万捆纸,再加上一头大肥猪来还愿,让您受用,弟子绝不会食言!”说完,虔诚地对庙王菩萨拜了三拜。

庙王菩萨听说“千担粑粑万捆纸,再加上一头活肥猪”觉得这礼物还不轻,心里很高兴,就叫两个小鬼把田里的石头捡走。

由于补地球辛勤劳动,加上风调雨顺,稻谷又获得了好收成。秋后,庙王菩萨等着补地球来还愿送礼。

这一天,阳光灿烂,补地球带着礼物来还愿了,他用一根细细的竹子,两头削得尖尖的,制成了尖担,两头各插另一个酒杯口大的粑粑,这就是一千担粑粑,将一叠纸用粽叶捆了一道又一道,总有几百层,这就是万捆纸,然后把粑粑和纸钱放在两个小鬼的身上。

小读者们,补地球在这里利用了语言的歧义来愚弄庙王菩萨,说的“千担粑粑万捆纸”是指“(一)千担粑粑”和“(一)捆纸”,庙王菩萨却理解为“一千担粑粑”和“一万捆纸”。

补地球又牵来一头活肥猪,拖到菩萨面前说道:“我许愿时说的是一头活肥猪,所以我没杀,就请您老人家自己处理吧!”说完就把系猪的绳子另一头套在庙王菩萨的脖子上,转身走了。

这头大肥猪看见主人回去了,拼命挣扎着往回跑,把庙王菩萨从神台上硬拉下来。大肥猪回到猪圈里,庙王菩萨也被拖进猪圈。

第二天,补地球从猪圈边经过,看见大肥猪回来了,诧异地说:“你怎么又回来了?庙王菩萨让你回来了吗?”这时听到猪圈里有呻吟声,补地球仔细一看,才发现庙王菩萨躺在猪粪里,他赶紧过去抱起庙王菩萨说:“您老人家也太客气了,您不肯受礼,叫小鬼们送来就行了,何必亲自送来呢!我送您老人家回去吧!”

补地球解下庙王菩萨脖子上的绳子,把菩萨送回庙里,仍然安放在神台上,庙王菩萨气得老半天说不出话来。

独岩的传说

从前,百里侗乡本是珍宝之地,幸福之乡,东有白金洞,南有黄铜滩,西有水晶坳,北有碧玉山,山上凤凰栖息,潭里蛟龙深藏,木有樟、楠、梓、杉,水产龟、鳖、鱼虾。老人们传说远古时代女娲炼彩石补苍天之时,掉了一粒小石子在此,得天独厚的侗家就世世代代在这里耕作生活,他们热爱自己的乡土,一山一水注意保护,他们建设自己的家园,一木一石也极珍惜。有一次,南海的余仙人(蟒蛇精)乘云遨游,路过五岭上空,遥见人间这块宝地上亮光闪闪,感到奇怪,按下云头细看,不禁失声惊叫起来:“啊!人间竟有这样的宝地,遍地都是宝呀!”他到了侗乡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壮年汉子,拿出赶山鞭,把侗乡宝山赶到一块,再用妖法把宝山化变化成猪崽,妄想把这群“猪崽”赶回南海它的老巢去。

壮年汉子赶着“猪崽”来到了三岔路口,没想到猪崽走散了,壮汉四处追赶,还是没有找齐。他正在焦急,迎面来了一位侗族老人,老阿公手拄拐杖,须眉皓然,精神矍铄,目光炯炯。壮汉问道:“老人家,你看到我家的猪崽没有?”

老阿公细看这汉子虽与凡人模样无异,但他头顶上有一圈黑气,正觉奇怪,再看他手里拿着的不是侗家赶猪的竹竿,而是一根特殊的马鞭,猜到他是妖精,就反问道:“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我的十二只猪崽刚才在这里走散了,你看见了吗?”

老阿公一听到“十二”这个数目,心里完全明白了,这不是我们侗乡十二样宝贝吗?他想偷走啊,于是马上厉声答道:“我没有看见什么猪崽。只看到十二座岩山从这里滚回去了。”

壮汉的妖法被老阿公揭穿,“猪崽”都不动了。壮汉恼羞成怒就下了毒手。他现出原形,咬了老阿公一口,幸好老阿公早有戒备,毫不畏惧,紧握拐杖在蛇精的七寸上狠狠地猛击一棍,蛇精受伤,痛的在地上乱滚,带着重伤逃走了。老阿公也因为中毒而死去。不久以后,这里就出现了一群山峰,人们说:老阿公变成了矗立侗乡的独岩,那群猪崽变成了拱卫他的群峰,蛇精滚动的地方就成了现在的双江河。

猪和牛

很久以前,猪娃和牛儿本来是两兄弟,妈妈把它们带在身边,照看得很周到,生活很幸福,兄弟俩慢慢长大了。

一天,妈妈对他们说:“猪娃、牛儿啊,妈妈老啦,不能再养活你们,好在你们也已经长大,应该学会一种本领,将来好去独立生活。”两兄弟高兴地跳起来,说道:“好,妈妈,我们听你的话,一定学会一项本领。不过,学什么本领好,到哪里去学呢?”

妈妈告诉它们:“世界上的本领很多,随便学哪一项都行。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虚心学会一项有用的本领,将来就能获得幸福。但是要靠自己到外面去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增知识、长才干!”

两兄弟愉快地答应了,于是妈妈为它们准备好行装,吃饱睡足以后,第二天就送它们动身了。临走时妈妈嘱咐说:“你们兄弟要记住三句话:团结互助,战胜困难;不怕劳累,助人为乐;吃饱睡足,和平幸福。孩子们,去吧,勇敢地走向生活,幸福在等待着你们!”

两兄弟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别了亲爱的妈妈,向着幸福山进发。它们走呀走呀,从太阳出山走到日头当顶,口渴了,肚子也饿了,于是它们拿出妈妈给带的干粮来充饥,到路旁的山溪里去喝水,歇了一会儿,又继续向前走。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来到了一座陡峭的大山边。它们记得妈妈说过,只要翻过山势陡峭的老虎岭,离幸福山就不远了。它们鼓起勇气来爬山。

这老虎岭高大而陡峭,岭上荆棘丛生,道路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夜幕慢慢拉开来,天上没有星星和月亮,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它们手拉手一步一步摸索着向前走。到了山里,又刮起风来,牛儿说:“哥哥,我好冷啊!”猪娃的肚子也咕咕地叫起来,但它仍然忍耐着安慰弟弟说:“坚强些,牛弟!我们坚持下去,爬过这座岭就可以找到幸福山了!”

又走了一程,兄弟俩都饿得走不动了,它们互相搀扶着,艰难地行进。

突然,扑通一声响,它们掉进了山洞里,顿时失去了知觉。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它们才醒过来。睁开眼睛看时,奇怪!这不是一间漂亮的房子吗?桌上还点着一盏桐油灯呢!它们正睡在舒适的床上,一只老虎正站在它们身旁,定定地注视着。猪娃记起妈妈说过:老虎岭上猛虎很多,它们的额头有个“王”字,就小声地说:“老虎大伯,你好!我们怎么会在这里呀?”

老虎吼了一声说道:“你们不要喊我什么老虎大伯,我是山大王!你们竟敢闯进我的家里来,胆子不小嘛!你们在这里可得听我的指挥。知道吗?”

他们小声地应了一声。“你们一定很饿了吧!这里有饭有菜,你们可以吃得饱饱的,睡上一觉,到下半夜我再带你们出去找食物。”老虎说着,端出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肉和一大盆饭来。它们也确实是太饿太累了,就饱饱地吃了一顿,然后就睡起觉来。

猪娃吃得肚子胀胀的,还想再吃,但实在是再也吃不下去了,才勉强作罢,睡觉时它想起妈妈的话:“吃饱睡足,平安幸福。”真是一点也不假啊!

可是牛儿却睡不着觉,他吃完后心里牵挂着去幸福山的事,不知还要走多久才能到啊!这山大王样子好凶,在这里能有幸福吗?……它听着哥哥大声地打着鼾,自己却还在那里翻来覆去,硬是无法入睡。

到了下半夜,山大王来了,把它们喊醒,说道:“现在你们该起来啦,跟我去找吃的去!”它们起身后,老虎就领着它们向山下走去。

老虎带着它们来到三岔路口,命令道:“你们在这里等我,不许乱走!”老虎一连几纵,冲到山下一个村子边,村里的狗汪汪地叫个不停,老虎只一口就把一只大黄狗叼了起来,然后又是几纵回到了岔路口,把死狗丢在路上说道:“快把这家伙抬回洞去,这是我们明天的早餐!送回去后再到这里抬一次,然后我再带你们去捕人!”

这时月亮出来了,兄弟俩看着这被咬死的大黄狗,脖子上血糊糊的,又听说还要带它们去捕人,心里都反感起来,默不作声,老虎大声吼道:“你们听见了吗?为什么不做声?”

它们吓得直打战,忙应道:“听见了!”“老实告诉你们,到了我这里,就得服从命令,逃跑就要处死。这岭是我的领地,我是山大王,莫说你们只四条腿,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赢我,只要一纵我就能追上你们,懂吗?”

它们“嗯”了一声,小声说:“懂了。”

它们俩等老虎远去了,就抬着死狗往回走,边走边商量起来。牛儿说:“哥哥,跟着它能有幸福吗?”猪娃说:“当然不能,它是欺骗我们,不过,不服从也不行,那它会给我们厉害的。”“哥哥,我们想办法逃跑吧!妈妈不是告诉我们‘团结互助,战胜困难’吗?”“逃跑我也赞成,但要想个法子把它哄住,否则,如果被它抓住,我们都会活不成的!”“哥哥,办法我倒有一个,不知行不行?”牛儿就如此这般地告诉猪娃,猪娃连连拍手赞成。

于是依计而行,它们抬着死狗向前走,来到了岔路口,就把死狗丢在左边的路上,却一同往右边的路上逃跑了。

老虎把食物叼回来以后,一看猪娃和牛儿还未来,有些不放心,就沿路寻找,在岔路口往左边的路上看见那只死狗,才知道它们逃跑了,于是马上朝左边的路上追去,追到山边也不见影子,又回过头来往右边的路上去追,它想:“老子抓着你们,定要活吞你们,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但是奇怪得很,在右边的路上也没找到它们,而天已经大亮了,老虎追得精疲力竭,再加上白天人们活动频繁,老虎也有些怕人围攻,就回洞里休息去了。

猪娃和牛儿在右边的路上走了一段,忽然牛儿又想起一件事,就对猪娃说:“哥哥,我们这样走还是很危险,山大王跑得快,在左边的路上找不到我们,一定又会往右边的路上来找,你说是不是?”

猪娃说:“对,对!你想得周到,要躲开它的追捕,我们最好先在一个地方躲起来,等到天亮再走。”牛儿又建议,仍然回到左边的路上去,以迷惑敌人,两兄弟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就在左边路旁的一个石洞里隐蔽起来,终于避开了老虎的追捕。天亮以后,它们翻过了老虎岭,脱离了危险。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和煦的春风吹得百花盛开,欢乐的春天来到了。

经过一夜紧张的奔波,它俩非常疲倦,但沐浴着这明媚的春光,心里高兴极了。

田垄里农民伯伯在辛勤地耕种,这位农民伯伯弓着身子,肩拉木犁,额头青筋绽出,身上热汗淋漓!牛儿想起了妈妈教给它们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是一点也不假啊!它对农民伯伯既敬佩,又同情,就对哥哥说:“哥哥,看见了吧,只因今日勤耕作,方有秋来稻谷香。农民伯伯不辞劳累,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太辛苦了,我们也去帮他拉犁吧!”

猪娃却不以为然地说:“农民本来就是种田的,拉犁嘛是理所当然!我肚子饿疼了,一点力气都没有,哪里还拉得动犁?我不去!”

牛儿劝道:“哥哥,妈妈不是说过要‘不怕劳累,助人为乐’吗?”“可是你忘了下面还有一句:‘吃饱睡足,平安幸福’啊!反正我不去,你要去自个儿去拉吧!”猪娃态度很坚决。

牛儿见说服不了哥哥,但坚信照妈妈讲的去做就没有错,就独自帮农民伯伯拉犁去了。

农民伯伯对牛儿的援助出自内心地感激,就用自己的食物招待牛儿,牛儿虚心学习拉犁技术,坚持锻炼,力气越来越大,身体日益结实,技术越来越精,后来成了拉犁专家。由于它勤勤恳恳地拉犁,踏踏实实地劳动,替农民伯伯减轻了负担,农民伯伯就用最好的食物来喂养它,冬天寒冷,还在栏里铺上了厚厚的茅草地毯,保护牛儿的健康,让它舒舒服服地过冬。从此,牛儿就在农民伯伯家里安下了家,并且成了农家的宝贝。

猪娃与弟弟分手后,独自向前走,走呀走呀,肚子越来越饿,太阳偏西时,它已饿得头昏眼花。这时它来到一户农家门口,看见家门口摆着一盆饭和菜,顿时心花怒放:好啊!这一定是老天爷为我准备的!于是它冲向前去,狼吞虎咽地一下子吃得精光,然后又咂咂嘴巴,摸摸肚子,吃饱再加上睡足,那确实是幸福!它正想躺下睡觉时,一只大黑狗跑来,看罢食盆汪汪汪地一阵狂吠,就朝猪娃乱咬起来。猪娃莫名其妙,就抗议道:“你怎么这样蛮不讲理?为什么咬我?”“你这贼子,偷吃了我的晚饭还说我不讲理,真是岂有此理!你这个懒猪!”黑狗骂道。

猪娃不服气,就与狗争吵起来:“凭什么说这盆食物是你的晚饭?”“我为农民伯伯看守门户,他才喂养我。你什么事情都不做,偷吃了食物还有理?”黑狗说完,又朝它乱咬。

猪娃痛不可遏,大喊救命,惊动了刚回来的农民伯伯,就走来询问,猪娃和黑狗各自说明了情况,农民伯伯听后就就问猪娃:“你说自己喜欢什么?有什么长处?”

猪娃答道:“我有美好的理想,追求平安幸福的生活,我能吃善睡,最会长肉。”

农民伯伯想了一下,说道:“猪娃,我们订个合同,你看行不行,我养活你,保证你吃饱睡足,平安幸福,但你也得替我做点事情,拉犁、看门、报晓、追老鼠……任你选一项!”

猪娃听了,连忙满口答应:“行,行!”“那么你选哪项工作呢?”农民伯伯问道。

猪娃想呀想呀,可想破了脑壳:拉犁,太辛苦;守门嘛,晚上也不能休息;报晓嘛,自己又最喜欢睡懒觉;追老鼠嘛,自己身体太肥胖,莫说去追老鼠,老鼠还常常爬到自己身上来呢!它犹豫了好久,才嘟哝着说:“这些我都不行,我只会长肉,论长得快,比身体重谁也比不过我!”

农民伯伯就说:“猪娃,那这么吧,我保证你生活幸福,也不要你劳动,但有一条,你年老时你的身体要由我来处理,行吗?”

猪娃思考着,农民伯伯又补充道:“要认真想一想,到时候要实行的啊!”

这时,猪娃又想起了昨天晚上在老虎岭上的遭遇,如果落在山大王手里,不是早已一命呜呼了吗?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生命都没有保障,那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思呢?既然他能保证我吃饱睡足,平安幸福,“今朝有酒今朝醉”,何必管它将来老死,谁也不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何必想得那么多!于是它就答应了农民伯伯的要求。说:“我想好了,合同就这样订下吧!但狗要咬我怎么办?”

农民伯伯答应道:“这个不用你担心,我把你们分开喂养,另外给你造个圈,让你吃得饱,睡得好,保证你绝对安全!”

于是猪娃也就在农民伯伯家里定居下来,但从此猪娃和黑狗就结下了冤仇,直到现在,狗一看见猪就要追着去咬,据说是这么来的。

春归夏至,秋去冬来,北风呼呼,雪花飘飘,严冬季节,天气好冷啊!

快要过年了,牛儿在栏里舒舒服服的休息,农民伯伯感谢它辛勤的劳动,对它照料得很周到。

人们打扫卫生,张灯结彩,欢庆春节。农民伯伯准备杀猪过年啦!

这天清早,农民伯伯从圈里把猪娃放出来,说道:“猪娃啊!现在要履行合同了,你已经长大而且老了,你看你走路都不方便了!”

猪娃一听,明白了农民伯伯的用意,感到后悔,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它移动着庞大的身躯,慢慢向前走着,经过牛栏时,发现弟弟还在温暖的牛栏里睡觉呢!不禁热泪盈眶,声音嘶哑地喊了一声:“牛儿弟弟!”

牛儿从美梦中醒来,看见哥哥正满脸愁容地站在栏边,大吃一惊,就问它怎么也到这里来了?现在到哪里去?为什么这样愁眉不展?……猪娃长叹一声,讲了自己的遭遇,痛心地说:“只怪我没有全面、正确地理解妈妈的话,又不虚心接受你的意见,养成了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坏习惯,才得到这样的下场!现在我才理解到:只有不怕劳累,助人为乐,才能得到吃饱睡足、平安幸福的生活!弟弟,你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牛拉犁,猪长肉,就是从这里来的。

海净的故事

很久以前,通道侗寨出了个能人,名叫海净。由于海净家境贫寒,读书不多,但他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所以才学满腹很有点名气。

他家对面有一片竹林,是财主家的。一天,海净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那财主见了对联很生气:“哼,我家的竹林倒变成了他海净的财产!老子要让你自己乖乖把对联扯下来。”财主马上叫长工把竹林全砍了,海净见此情景,早知财主的用意,但他偏不扯对联,他在对联的末尾各添上一字,对联就成了:“门对千竿竹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见了更加生气,就叫长工把竹根也挖了,“现在看你又怎么改法!”财主暗暗地想。

海净见后若无其事,随即提笔在对联的末尾再各添一个字,对联曰:“门对千竿竹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财主见了气得目瞪口呆,就把海净喊到自己家来,打算训斥他一顿。

财主身穿大红袍,系着缀满珠宝的腰带,显得很是神气。海净个子矮小,穿的是一件暗绿色的粗布衣,财主很看不起他,就挖苦道:“呵,山水蛤蟆穿绿衣!”海净听了,毫不示弱,马上回敬说:“咳,落汤螃蟹着红袍。”财主一听,无话可答,自知才学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另有一个劣绅,新盖了一幢青砖大瓦房,听说海净才学好,就请来海净写对联。海净来到新房前,一看新房的朝向、气派,立即出口成章,说道:“大门朝南方,宽敞好抬丧。”

劣绅听了勃然大怒,眼睛鼓得大大的,好像要吃人。海净却不动声色,毫不介意地接着说:“千年抬一个,万年抬一双。”

说得劣绅转怒为喜,笑逐颜开,夸奖海净的对联好。

海净性情耿直,但他不会阿谀奉承,所以每次应试,都只考了个秀才。

这一年他又打点行李,带了干粮到省城去参加会试。由于家境贫寒,他住的是最低等床位,吃的是自带的糯米饭和干笋子。那些富家子弟吃穿都挺阔气,但他一点也不羡慕。倒是他吃饭时,富家子弟赞赏他餐餐能吃玉兰片。一次,一个湘北的考生和他攀谈了起来。“年兄真有福气,山珍海味餐餐不断,不知贵府何处?”“承蒙过奖,敝邑通道,乃偏僻山乡,如此土产不足挂齿!不瞒长兄,这种玉兰片我们确实吃厌了,也并不觉得好吃。”“这玉兰片我们一年难得吃上一两回。如此说来年兄府上是极富贵的了。”“也还将就能过。就讲吃盐吧,我家是两只麻阳船下河运送,一时未到也只好吃淡菜。”这句话一传开,其他考生都议论纷纷:“真看他不出,吃盐都用两只船送运,实在是家大业大啊!”

其实他家是靠两只麻鸭婆下蛋换盐吃。

这一年海净会试成绩优秀,但有势人家专制考场,他又名落孙山,而他出类拔萃的才华却传进了皇帝的耳朵里,于是皇帝下旨召见他。经过皇帝的面试,皇帝把他留在身边作侍郎,叫他看守金銮殿。海净在朝中看到那些大臣无恶不作,欺压百姓,很是气愤,决心整治那些官员。

六月伏天,海净回乡一趟,回京时从家里带来了用竹筒盛着蒸熟的栗米饭。半夜时他把这黄黄的桶状粟米饭倒在皇帝的宝座上。第二天一大早,文武百官都来朝见皇帝。皇帝走到宝座边,一见粟米饭,以为是大便,不禁大发雷霆:“这是谁干的?”

海净在旁边虔敬地说:“陛下息怒。这坏人要刑部去缉拿归案吧。为了表示我对你的忠心,我情愿把它吃掉。”皇帝一听暗暗吃惊:“这是大便啊!你真的敢吃吗?”海净接着说:“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臣下都应该对你尽忠,我只吃这一回,以后若有类似情况就应由文武百官处理了。”皇帝点头说:“今天你吃了,以后就不要你管了。”海净听罢,走过去拿宝座上的栗米饭,做出很难吃的样子吃完了。

过了很久的一个晚上,海净真的在宝座上拉了一堆屎。清早皇帝前来接受朝拜,闻到臭味,又动了肝火:“这……这……是谁干的?”

这时海净沉着地说:“陛下,这个罪犯一定要找出来,但现在且慢声张,免得打草惊蛇。你还是快下令让文武百官吃了再说吧。”“行,快!”皇帝怒不可遏地说。海净接着说:“请文武百官依次上殿,每人吃一口,请!”满朝的官员虽然不愿,但见皇帝已下圣旨,谁敢违抗?只好按住心头的怒火,上去吃了一口屎。

文武百官见皇帝这样无理对待他们,很是气愤。他们一起商量好,要治治皇帝出口气。有的说:“打他一顿才消心头之恨!别说打一顿就是打一巴掌也好嘛,可是谁敢呢?”一个官员说。“打他一巴掌不算难,我们找海净,他准有办法。”大家找到海净一商量,海净满口答应了。

这天上朝时,皇帝刚刚坐好,海净猛地朝皇帝脸上啪地就是一巴掌,文武百官见了都吓出一身冷汗。皇帝回过头来,勃然大怒,要抓海净问罪。海净却从容自如,脸不变色,说道:“皇上息怒,小人见有个蚊子咬你,于心不忍,哪晓得动作过急,使皇上受惊了。该死!该死!”皇帝令其展开手掌,只见海净手里真有一只拍死的大蚊子,才息了怒了。其实,这只蚊子是海净预先掐在手指缝间的。皇帝白白地挨了一巴掌。

这年由于黄河泛滥,山东遭受特大水灾。老百姓家破人亡,无处安身,要求朝廷减免钱粮。但京城的那些达官贵人不同意,海净虽然极力赞成,却无权过问,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使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海净跑到皇帝面前请求说:“陛下,我想练习书法,可山字总写不好,望陛下写给我练习吧!”皇帝就给他写了个“山”字。过了几天,他又请皇帝给写个“东”字,以后几次分别写了“免”“钱”“粮”等汉字。皇帝丝毫不在意,海净却精心收藏起来。有一次皇帝离京出巡,海净把皇帝手书的“山东免钱粮”连在一起,交给钱粮大臣说:“这是皇帝的旨意,请你照办。”钱粮大臣见是皇帝的手书,就把山东一带老百姓的钱粮都免了,老百姓无不感激皇帝。

皇帝出巡回来得知此事,大发雷霆,就立即追查。钱粮大臣说是海净交来的圣谕,并拿出了“山东免钱粮”的手书。皇帝一看,哑口无言。从此皇帝对海净有了戒备之心,有一次皇帝问海净:“海净,你家里有多少房子?”海净回答说:“千柱落脚万担瓜,加上二龙两边爬。”皇帝又问他家里有多少人,海净说:“八十人砍柴,七十人煮饭,每天要吃半边江水。”皇帝听了很是惊讶,想:看不出他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才子,得去看看才行。于是皇帝带上宰相、元帅赶来通道,找到了海净的家。一看,海净的家是用细竹子编的篱笆作墙(千柱落脚)上盖茅草的烂棚子,东倒西歪快要塌了,两边用木头支撑着(二龙两边爬);家里并无兄弟姐妹,只有年迈的双亲,父亲八十岁了还得上山砍柴,母亲七十岁了还得自己做饭,连水缸也没有,只用半边破缸装水(吃半边江水),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海净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非常穷困,官府征收的捐税却很重,他决心为了乡亲们减轻点负担。

这一天,海净装作很神秘的样子,躲在房里写字,皇帝想看看他究竟在写什么,就轻步走到海净背后,不禁边看边念出声来:“通道免钱粮。”听到皇帝的声音,海净马上丢下毛笔,跪在地上叩头不止:“启奏陛下,我们通道全境臣民祝愿陛下万岁万万岁!谢主隆恩!”

接着海净起来对钱粮大臣说:“皇帝的圣谕你们听到了吧!快快照办!”等皇帝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时,也只好默认了。

但皇帝的心里总不舒服,觉得自己上了当,受了骗,要治海净的罪。皇帝回到京城,立即召见海净:“大胆妄为的海净,你犯了欺君之罪,死期来到你有何话说?”海净平静地回答:“启奏陛下,臣知罪。虽死无怨,只可惜我起死回生的祖传仙方也要失传了!”皇帝听到有起死回生的仙方,暗暗高兴,问道:“你真的有起死回生的仙方吗?”“小臣死在眼前,岂能再犯欺君之罪?陛下不信有事实为证啊!”皇帝又问:“这仙方能传给我吗?”“可以,不过要心诚,还要按我说的去办!”“只要能传给寡人,一切都可以照办!”“要在紫金山上为我准备一座斋宫,让我在里面斋戒七天,在此期间陛下也要诚心诚意,戒荤吃素;一期之末,我即可将仙方传给陛下。”海净的要求皇帝全都答应了。于是皇帝叫人在紫金山筑起了一座斋宫,让海净住在里面,自己也诚心吃素,但他对海净还是有点不放心,派了人严密监视,防他逃走。监视的人每天向皇帝报告四次,从第一天到第七天,都说海净在斋戒祈神,并无异样行动,皇帝才放心,准备接受“起死回生”的仙方。

海净说:“传授仙方要在午夜之时,而且只许师徒二人传授,其他人都需要回避。”皇帝当然只好答应。

第八天,皇帝好不容易等到亥时,他由太监护送到紫金山,然后又独自来到斋宫找海净,找遍斋宫也不见,只在海净住宿的床上发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普天皆王民,四海系为尊,富贵不知足,梦想永长生。小臣西天去也。”皇帝看了脸色煞白,恼羞成怒,连忙下令捉拿海净,但全不见踪影,以后就再也无人见到海净了。

然而海净的故事至今还在侗乡广泛地流传着。

国邀斗财主

有一个侗族长工,外号叫国邀。为什么人们叫他这个名字呢?说来有一段故事。

当时寨子里有一个财主,对长工非常狠毒,不是打就是骂,还经常给长工出难题,无故克扣长工的工钱。很多长工给他做工种田,劳累一年常常落得空手而回,后来人们都不敢去这个财主家做工了。国邀听说后心里很是不平,他决定来个针尖对麦芒,要把财主治一治,也好为穷哥们出口气。

这年开春,国邀到财主家去做工。第一天,财主就跟他说,全年的工钱十二吊(一千二百文铜钱);劳动不许偷懒,主人叫做事就得去,做不到每次扣工钱三吊;事情做得好每次加工钱三吊。国邀全答应了。财主当着众人的面说:“君子不食言。如果谁要失约,须受公众惩罚。”

上春了,财主对国邀说:“春天工夫紧,你快把牛儿喂肥,我家的牛要吃竹子尾巴上的嫩竹叶,但不得砍坏竹子,你快把牛牵上竹尖去吧。”国邀一听,满口答应了。他把母牛赶到山后的竹林里,把一蔸蔸浓绿的竹子弯下来,然后用绳子把竹尾巴固定在一个树蔸上,让母牛吃,吃了一蔸又一蔸,吃完了把绳子一松,光光的竹子又弹上了高空。国邀把牛管好后,喊财主来验收。财主来到竹林,见到好几根竹子都被牛吃得光光的。又到牛圈边来看,母牛在安静地反刍着竹叶,称赞说:“好能干,这件事算你做到了。”国邀却故意说:“主人家,小牛还没赶上去,我怕它摔跤。”财主再细看小牛,果然饿得哞哞直叫唤,财主马上翻了脸,说:“啊,今天小牛吃不上竹叶,我就扣你一餐夜饭。”说着不高兴地走了。

财主的指责正中国邀的下怀,第二天国邀把竹子弯下来,把小牛捆在竹子尾部,突然把绳子一松,小牛被高高地弹到半空中,国邀再喊财主来看小牛吃竹叶。财主见小牛被悬挂在半空中,心疼得直跺脚,“你快给我放下来。”国邀不紧不慢地说:“主人家,它还没有吃饱,怎么肯下来?吃饱了它自然会下来的。”过了一会儿,小牛重重地摔了下来,死了。财主很生气但又不好责怪国邀,只好给国邀加了工钱。

三伏天来了,太阳火辣辣的。牛在圈里渴得哞哞直叫。财主听见了马上来找国邀,财主说:“国邀,快去给我把水井搬到牛圈里来,让牛自己喝水。”国邀连声答应:“行,行。”他转身就往灶屋里走,掮来了一把大板斧,汗流浃背地砍倒了牛圈门。财主闻声而来,一见大惊:“你发疯了,要你去搬井,你砍牛圈门干什么?”国邀回答道:“主人家,我正是为了搬井呀,我量了一下,圈门太小了,水井搬不进去,得把门砍宽一点才行。”说着又抡起大板斧砍起来。财主知道输了理,忙说:“别砍了,就算你赢,加你三吊工钱,莫把我的牛圈砍坏了。”

冬天到了,财主叫国邀把大大小小的缸洗干净准备腌酸菜,还吩咐国邀,在腌菜之前把大缸装到小缸里去,以免占地方。国邀满口答应了。财主想,这下子你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办不到,看你又能想出什么法子来。一会砰地一声巨响,国邀把大缸摔烂了,然后把碎片装进小缸里,“装不满,可以再装一个大缸呢。”国邀笑着说。财主在旁边气得脸色煞白,说不出话来。

财主难不倒国邀,只好当众结了他两年的工钱,显示自己说话算数,穷哥们为他斗赢了财主打心眼里高兴,都夸国邀聪明机智。

智斗铁公鸡

吉祥寨有个财主,本来叫粟恭喜,虽有万贯家财,却是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因此,大家都喊他“铁公鸡”。

正是小阳春的时候,摘完禾谷,“铁公鸡”请了十来个长工挖茶山。长工们做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猪狗食,鸡叫就出工,披星戴月才得归,大家很是气愤,就在山上睡大觉,天黑时才回来。“铁公鸡”家有个放牛娃,是个十来岁的孤儿,给“铁公鸡”放牧着十多头黄牛,人虽小却挺聪明,大家都叫他阿胞。阿胞白天和长工们一起上山,长工们挖山他就看牛,夜晚同在一起睡觉。

这一天,长工们上山后又准备睡觉,阿胞就自告奋勇地给大家放哨,因此,长工们睡得十分香甜。由于“铁公鸡”只图自己发财,对长工们压榨得很厉害,饭也吃不饱,长工们都瘦得皮包骨头,醒来后一个长工叹气说:“这么下去,再干一个月我们就都要去见阎王了。”“我们想办法打个‘牙祭’吧。”“饭都吃不饱,还想打‘牙祭’,快莫白日做梦了!”

这时阿胞也凑上来了,稚声稚气地说:“叔叔伯伯们,打‘牙祭’不吃猪肉吃牛肉行吗?”

大家听了哄地笑了起来,有的说:“你这伢子真是异想天开,你想打牛‘牙祭’,连一根牛毛你也休想动!”

阿胞显出很神秘的样子,小声说:“只要大家齐心,我保证能打个牛肉‘牙祭’。”于是他如此这般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长工们都讲好,大家商量明天就动手。

第二天,阿胞和长工们很早就上了山,他们带好了斧头和鼎罐,在深山里杀了头大黄牛,大家痛痛快快地打了个牛肉“牙祭”。

为了在“铁公鸡”面前交差,长工们也作好了安排,太阳偏西的时候,阿胞赶着牛群回来,把牛关好,就哭着脸跑到“铁公鸡”面前说:“东家,东家,不好了,出事啦!”“出了什么事?”“铁公鸡”问。“有头大黄牯钻进深洞出不来了。”“铁公鸡”不相信地问:“会有这种怪事?”“哎呀,东家,这样大的事我还敢欺骗你吗!”阿胞委屈地解释说:“你不相信就去看!”“铁公鸡”看看天色已晚,本来不想去,但他又舍不得丢掉一头牛,就说:“快,快带我去!”

阿胞就带着“铁公鸡”往山里跑,在一个陡峭的峡谷里,真的看见了那条大黄牯钻在一个天然的山洞里,扭头从另一头的洞口里出来,尾巴还露在外面。大黄牯见了阿胞和“铁公鸡”还哞哞地叫,阿胞继续向“铁公鸡”哭诉说:“下午,这头黄牯和另一头黑牯相斗,都斗红了眼,黑牯死追黄牯,黄牯跑进峡谷无路可逃,看见这个山洞就没命地往里钻,没想到洞太小,头和尾巴虽然挤了进去,却卡在里面,它挣着从另一个出口冒出了头,身子却再也出不来了,你看尾巴还在这里呢!”

其实这头牛的身子已被长工们吃掉,他们只把牛头放在山洞的一个出口上,让尾巴露在山洞的入口处。“铁公鸡”听了阿胞的哭诉,看着露在外面的牛头和尾巴,还是不太相信,他一想,眼看天色已晚,得赶紧把牛救出来,否则,让牛在山里过夜是要被老虎吃掉的。怎么救呢?他下决心,拖!他要阿胞飞跑去把长工们全喊来。

长工喊来以后,“铁公鸡”说:“你们都看见了吧?牛钻进山洞出不来了。不过,牛既然进得去就能出得来,它自己出不来我们就辛苦点拖它出来,你们快点站好,一个接一个,依次向后拖,听我的命令,我喊‘一二三’,你们就一齐用力,听清了吗?”“听清了。”长工们齐声回答。

于是,在这陡峭险要的峡谷边,长工们摆开了一字长蛇阵,第一个长工拉着牛尾巴,后面一个接着一个,“铁公鸡”站在最后,也拖着最后一个长工的裤腰带,阿胞在前面牵着牛缰绳,“铁公鸡”用尽力气喊到:“一二三!”

喊声刚落,大家一齐用力,只听得咕咚一声,牛尾巴断了,大家跌了个仰面朝天,“铁公鸡”滚下悬崖,落了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见死不救

清道光二十九年,湖南大旱,粮食歉收,老百姓生活极为困难。灾难深重的侗家更加悲惨,有的吃蕨根,啃树皮,还有的去挖“观音土”(一种白色的泥巴),用来填饱肚子,不少人因大便闭结而胀死。

岁月如流,一年一度的年关日益迫近,富户人家杀猪宰羊打粑粑,张灯结彩准备过年,四里马龙的穷朋友们可犯了愁。别说吃肉吃鱼,就连过年米都还不晓得在哪里。俗话说:“二十八,要学法;二十九,样样有。”如今已是腊月二十八了,还没有一点眉目,穷兄弟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就去找龙宾相。“龙大哥,今天腊月二十八了,大户人家热热闹闹地过年,可我连过年米都还没有着落,我全家八口,上有老母,下有嫩崽,求您给想个办法吧!”

龙宾相家里挤了一屋子的人,都是些无法过年的穷光蛋。

宾相请大家坐下来,听他们一一诉完苦情,眼睛眨了几眨,眉头一皱,就来了主意。宾相小声地对大家说:“各位有困难相求,我龙某理应相援。可惜我也身无半文,只好向富绅索取。我有个妙计,还得你们玉成。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大哥快说,我们愿听吩咐!”大家不约而同地说。

宾相这才胸有成竹地告诉大家:今晚吃晚饭的时候(当地农村习惯,吃晚餐在晚上九点钟左右),我在前面佯装逃跑,你们邀集二三十个后生,手拿武器,远远地跟在后头,装成追捕的样子,并大喊:‘抓住他!打死他!’‘抓住龙宾相!打死龙宾相!’你们尽管百般辱骂,但不要伤害我。我走到哪里,你们就追到哪里。明天夜晚,各位再到我这里来一趟!穷哥儿们答应着回去了。

天黑之后,马龙街上的人家正在张罗着准备吃晚饭,突然一个人影自南向北,在街上跑过去,连声尖叫:“救命啊!救命!”接着后面追来了一群人,有的拿柴刀、斧头,有的举着棍棒梭镖,像发疯似的吼着、骂着:“逮住他!打死他!”“抓住龙宾相!”“打死这个坏蛋!”“谁包庇他就找谁算账!”“看你龙宾相往哪里逃!”

马龙街上的大户人家,生怕惹火烧身,连忙紧闭院门;更有的听说是抓龙宾相,幸灾乐祸地暗中称快,谁也不出来理睬。龙宾相跑遍了马龙街,这些穷人也“追”过了马龙街,自然无人过问。这样折腾了个把时辰。

第二天一大早,龙宾相穿着一身净是泥浆、被撕成碎条的衣服,歪戴着沾满阳沟污泥的帽子,鼻青眼肿,满脸血污地去找卢老财。卢老财还刚起来,一见宾相这等模样,又惊又怕,预感到事情不妙,忙问:“你这是怎么搞的呀?”

宾相装作非常气愤地说:“卢财主,你也太昧良心了!昨天夜晚,一伙歹徒追赶我要打死我,我被追的走投无路,跑遍马龙街呼救,无人救援,实在无法,我就跑到贵府敲门,恳求收留,想不到家丁竟将我赶出大院,紧闭铁门……”

卢老财半信半疑地问:“昨晚呼救的是个女人的声音呀!”

龙宾相暴跳如雷地说:“别人在吊颈,你还以为是在荡秋千呢!你哪里晓得,那时他们卡着我的脖子,连气都喘不过来了,我拼死挣扎大喊‘救命’,声音当然变得嘶哑了。再退一万步说,就是女人呼救,也不能见死不救吧!”

当时乡规曾有明文规定:“见死不救者与行凶同罪。”卢老财知道这种事干系重大,可不是闹着玩的,弄得不好还要吃官司,他忙赔着笑脸说:“是我的不对,有话我们慢慢讲,你不要动气。”“卢财主,就因为你们见死不救,致使我被歹徒殴成重残,且内伤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现在你应该帮我疗治,须给我白银五十两,作养伤费用,并立即交付,否则,你莫怪我龙某不讲情义!”

卢老财自知理亏,虽然心疼这笔银子,但是没有办法,如果闹到官府,恐怕还要蹲黑屋子呢!他笑着对宾相说:“请你息怒!这事我卢某实有若干责任,情愿听从吩咐,照你所言办理。”就叫佣人搬出十封纹银(每封五两),还有猪肉、粑粑、豆腐、面条等过年物资,用箩筐挑了一担,跟着龙宾相送进龙家。

接着宾相又到了黄家,找到黄四爹,以同样理由索取了五十两白银和一些年货。

二十九夜晚,八九户穷人来找龙宾相,宾相就把这笔银子和年货,公平合理地分给了他们,穷兄弟们感激不尽。

三句半诗人

很久以前,湖南省耒阳县梁家庄有个梁康,家里贫穷,靠教书为生。梁康为人爽直,最恨捧场。因为他才学好,他做的三句半打油诗,最受农民欢迎,只要他一吟出,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这一年,老天爷一连两个月不下雨,田里开的坼有寸多宽,快抽穗的禾苗都像给火烧了一样,草地也都被晒得焦黄。因为地里颗粒无收,农民都饿得骨瘦如柴,还有很多人饿死了。这时县官老爷装着下乡来访穷问苦,实际上是亲自前来催缴粮款,趁机大捞一笔。农民一眼便看穿了他的鬼主意,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着:“听说县官老爷下乡来访问我们啦!”“莫往甜处想,黄鼠狼给鸡拜年——哪安好心!”“那你说他来干什么?”“你真傻!这是秃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要粮呀!”

梁康想了一下说:“我念首三句半给大家听听。”父母官下乡,来把百姓访,禾苗全干死,无粮!

大家拍手叫好,都说这硬把县官的五脏六腑给掏出来了,很快这首诗就传遍了全村。

县官老爷坐着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地来到乡下。他听到了放牛的牧童念这首三句半,吃了一惊,暗想:这是谁道出了我的心事!他叫衙役把牧童找来问个明白。牧童一见衙役前来,早就骑上牛背走了。县官好不生气,沿途遇见很多农民,他们上山砍柴,下地干活,都念这首三句半。县官更是生气,决心要把这个做诗的人查出来重重治罪,便命令张龙、赵虎两个衙役在五日内把人提来。

张龙和赵虎两个家伙很狡猾,他们知道明目张胆是打听不出来的,得想想办法才行。他们先到地主赵百万家里去了解:附近有哪些人读书?哪些人中了举?哪些人会做诗?谁爱做“三句半”?赵百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并说这首“三句半”一定是梁康做的。张龙和赵虎晚上去捉梁康。等他们赶到时,梁康的被窝还是热的,人却不在了。原来赵百万家的长工先把消息告诉了梁康,梁康逃脱了。

张龙、赵虎继续找了几天,连梁康的影子也找不着,心里很烦恼,便走进一家小酒店去喝酒。两双贼眼不住地东张西望,看见屋角里一张桌子旁边有个老秀才凝视着墙上画的一只狗出神,不一会儿,竟自吟起诗来了:墙上这只狗,画得这么巧。装上活眼睛,会走!

张龙和赵虎高兴得几乎跳起来,立刻把老秀才抓走了。

县官听说做“反诗”的人捉来了,立即开堂审问。

县官喝道:“你就是梁康吗?”

梁康道:“我是梁康,请问我犯了什么罪呢?”“犯了什么罪?你自己心里明白。”县官说:“你还是好好地招认吧!本官可以宽大处理。”“我没有罪。”梁康理直气壮地回答。

县官气极了,他叫:“用刑,用刑!”衙役把梁康按倒打了五十大板。可怜把梁康打得皮开肉裂,鲜血淋淋,但是他仍然不屈服,喊道:打了四十七,再打四十八,就是打死我,不怕!

农民一听说梁康被捉了去,都赶到县府来看望。这时衙门口的农民越来越多了。他们齐声质问县官,梁康犯了什么法?为什么要害一个好人?要求把梁康赶快放出来。

县官怕众怒难犯,就叫退堂,下次再审。

尽管县官狠毒,但聚集在县府门外的群众仍然不散,有的还要冲进来。迫于老百姓的压力,县官只好答应明天释放梁康。

这一天,堂下挤满了农民,县官叫把梁康提上堂来。他对梁康说:“本官看在众父老面上,把你从宽处理。不过本官素来爱才,你能就本官对你宽大处理作出一首诗来,就放你回去,要不,就要再关两天。”

梁康看了一下衙门,想了一下唱道:衙门八字开,无钱莫进来,有钱就有理,爱财!

原来县官爱的是这种财,群众听了这首诗,越发笑了起来,等梁康刚唱完,农民就把他抬走了。

县官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只好眼睁睁地望着梁康去了。这时只听得外面的群众异口同声唱道:衙门八字开,无钱莫进来,有钱就有理,爱财!(本文系与梁耀宗合作)

连闯三关

从前,通道城里有个姓黄的,年过三十还是单身汉,家里一贫如洗,他靠帮别人做豆腐得点钱来维持生活,再加上他模样生得丑,大家都叫他黄蛤蟆。

他每天做豆腐胸前都围着一条围裙,他从来不曾洗过,日子一久,围裙上积下一层油垢。

一次,本来是大晴天,黄蛤蟆发现自己围裙上油垢结成的硬壳回润膨胀起来,中午天下了大雨;又有一次已经下了好大的雨,围裙上湿润的硬壳忽然干了,那天天气也就转晴。黄蛤蟆想:咳,我这围裙上还大有文章呢!一天妇女们正在洗被子,黄蛤蟆见自己的围裙又湿润了,就说:“你们莫洗了,今天要下雨了。”没有一个妇女相信,有的还说他乱扯淡,但到中午,真的下雨了。又有一次,正在下雨,他对妇女们说:“今天你们怎么不洗衣服?”大家说他发癫,他说:“等一下就要出太阳。”过不多久,真的雨停出太阳了。从这两回以后,人们都相信他的话,有的还说他会神机妙算,称他是“黄神仙”。

黄蛤蟆天晴落雨确实报得准,名声也越传越远,方圆百里都知道黄神仙神通广大。且说老寨有个李员外,家里喂了一只珍贵的鹦哥鸟,用银链子套着,这一天不小心丢失了,李员外派人到处找也不见踪影,有人告诉李员外,说黄蛤蟆会神机妙算准能找到。李员外就派人去请黄蛤蟆。李员外的家人到城里的豆腐店找到了黄蛤蟆,说李员外有请。黄蛤蟆问是什么事,家人说我家员外丢了一只鹦哥鸟,要请他去寻找。黄蛤蟆想推辞,但家人说:“员外说无论如何要请你大驾光临,否则小人不好回话,请仙人莫让小人为难。”黄蛤蟆推辞不掉,只好勉强与家人到李员外家去,从一座竹山经过时,黄蛤蟆要解大便,就对家人说:“我要解手,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来。”黄蛤蟆在竹山里正解大手,突然听到刺蓬里有嗦嗦嗦的响声,他解完大便拨开刺蓬一看,原来是一只脚带银链的鹦哥鸟。他心里非常高兴,四下一看并无他人,就轻轻松松地把链子系在小竹枝上,外面用草盖好,赶上家人,一同来到李员外家。李员外告诉他说:“我的那只鹦哥鸟丢了,听说你仙术高明,务请帮我找到,我一定重重酬谢。”黄蛤蟆故意装模作样地说:“让我来试试,请示太白仙人,求他指点。”他在香案上设了太白金星神位,然后焚香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最后说:“大仙指示,说鹦哥鸟在偏北方的竹林里,大仙说员外洪福,宝鸟不该丢失,你快派人去找回吧!”李员外立即派人到竹林里去搜寻,真的找到了鹦哥鸟,李员外酬谢了黄蛤蟆,黄神仙的声名传得更远了。

皇帝的传国玉印(即玉玺)被人偷走了,怎么也找不到,有人告诉皇帝,通道的黄神仙神通广大,天晴落雨算得准,谁丢了东西也能找得到。皇帝动心了,就派人去把黄蛤蟆请了来,要黄蛤蟆把玉玺找回来。黄蛤蟆想:“这回糟了,虚名惹出了大祸,讲实话皇帝不会相信,事已至此,怕也无用,只有硬着头皮顶下去,死里求生吧!”主意已定,黄蛤蟆就对皇帝说:“要我找玉印可以,但要遵照我的条件去办。”“什么条件?”“全城的人都要斋戒七七四十九天,每隔七天要让我坐轿游一次京城,并且放炮,还要为我准备一座斋仓。”皇帝都答应了。这样一来,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皇帝请了一个黄神仙来找玉印。第一个七天过去了,玉印没有消息,第二个七天又过去了,玉印还是无音讯,第三个七天过去了,第四个七天又过去了,玉印仍然无踪影。黄神仙有些着急了,这天坐轿游过京城以后,黄蛤蟆独自站在城墙上远望,这时天色将晚,他看见御花园的池塘中一只大白鹅正在啄东西。他仔细一看,原来是条黄鳝,哚地一下,白鹅啄起一条黄鳝吃掉了,哚地一下,又啄起了一条黄鳝。黄蛤蟆看得入了迷,自言自语地说:“白鹅黄鳝该死!白鹅黄鳝该死!”这时,突然有个人跪在他面前,说:“神仙救我一命。”黄蛤蟆吃了一惊,问道:“你是什么人?”那人说:“我是传国人的军机太医,名叫王善,玉印是我偷了,请你不要讲出去,我一定不忘你的救命大恩。”原来王善是皇帝的伯父,被封为坤伯侯,人们都称他伯侯王善。“你把玉印放在哪里?”“我把它放在兰城院庙殿里关圣帝君的肚子里。”黄蛤蟆答应了,第七个七天过去了,黄蛤蟆在请过太白金星以后,对皇帝说:“大仙告诉我,玉印在城院庙里关圣帝君的腹腔里。”皇帝派人去看,玉印真的找到了,这下黄蛤蟆真的成了人人皆知的黄神仙了。

皇后见黄蛤蟆这样能干,想道:“我把女儿嫁给他,将来一定是有依靠。”但是她还要考察一下黄蛤蟆是否真能神机妙算,于是皇后把黄蛤蟆叫到了皇宫里面,皇后叫宫娥拿来一根针,上面穿着一根线,捏成一团,放在手中,对黄蛤蟆说:“你会算,找到了玉印,确实不错,我还要试你一下,你算算我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黄蛤蟆看着皇后攥紧的拳头,想想自己的处境,真是进退两难,说吧确实不知道,不说吧,又骑虎难下,自己就如针被线套住一样无法脱身,于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针套线,在你手中!”“哈哈哈!”宫娥们都哄笑起来,“他真的算对了!”皇后张开手掌,掌心里真的是一颗针穿着一根线,这时黄蛤蟆才放了心。

但是皇后对黄蛤蟆还是不放心,决心再试一下,她要宫娥们捉来一只癞蛤蟆,放在白玉盒里,上面用木板盖住。然后把黄蛤蟆叫来,又要他算,这下真难住了黄蛤蟆。他想:这回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回想起自己的身世,从报天晴落雨到找鹦哥鸟,再到找御印,混过一关又一关,现在真的没有办法了,于是,他叹道:天晴落雨围裙起,鹦哥套在竹林里。皇帝老子失御印,黄蛤蟆死在你白玉盒。

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回又说对了,皇后这时真的相信黄蛤蟆是神仙,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于是,这个相貌丑陋的黄蛤蟆一步登天,被皇后招为驸马,成为乘龙快婿。

“谈国笑”趣闻

一、名字的由来“谈国笑”本来姓谭名国骄,小时父母双亡,就跟着叔父与婶娘过日子。叔父与婶娘相处得蛮和睦,对他也很好。

国骄七八岁时,有一次和小伙伴们上山砍柴,在叔父地里扯了花生吃,叔父晓得后,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他痛得眼泪扑嗽嗽地流,却硬是不哭出声来,只说了一句:“以后我总要让你和婶娘哭在一堆的。”叔父根本不以为然。

盛夏时节,这天村里干塘捞鱼,人们都去了。快到晌午,国骄提着叔父的鞋子,慌慌张张地跑回了家,对婶娘说:“婶娘,婶娘,不好了,叔父捞鱼钻进一个横洞里,没想到突然涌进一股大水,他快要被淹死了。快快,快拿床棉絮给我去堵漏眼!”她婶娘一听,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拿了床棉絮给他。他接过棉絮又往鱼塘方向跑。到了塘边,找着叔父说:“叔叔,叔叔,不好了,家里起了火,婶娘急得只是哭,我冒火冲进屋里也只抢了床棉絮出来,婶娘要你快点回去救火!”他叔父一听,鱼也顾不得捞了,马上往家里跑。隔壁邻居听说,也都一起准备回去救火。

婶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着向鱼塘走来,叔父忧心如焚,气急败坏地往家里跑去,不一会儿两个正好相碰。婶娘奇怪地问:“你没有危险吗?跑什么?”叔父也急急忙忙地问道:“家里的火打灭了没有?你哭什么?”“谁说家里起了火?”“国骄说的。他说我出了什么事吧?”“他说你快要淹死在横洞里了,要我拿棉絮去堵漏眼。”“这个家伙真该打死,开这种玩笑!”叔父非常气愤,想找国骄教训一顿,早已不见国骄的踪影,但却把周围的人笑坏了:“哈哈,老两口真的哭在一堆啦!”“这孩子真有肚才,确是个‘谈国笑’啊!”

从此,大家就都叫他“谈国笑”。二、“今天做什么事?”

叔父与婶娘把他赶了出来,他就去给财主张扒皮家看牛、砍柴。

一过十八岁,他成了个年轻力壮的好后生。由于力气大,他就靠砍柴卖和打短工来维持生活。

财主张扒皮见他力大勤快,决心雇他做长工。张扒皮说:“你在我家做长工,工钱是别人的两倍。但有个条件,要做满一年才开工钱!”

谈国笑说:“这个容易,我做得到。不过我也要讲清楚,如果是你不要我做了,那你也要给我一年的工钱!”

张扒皮同意了。

开始谈国笑做事还崭劲①,但慢慢地有点懒了;再到后来,他干脆每天都睡到日头老高才起床。张扒皮可气坏了,教训他说:“如果你不崭劲,我就不开饭了!”

谈国笑赶忙接应:“东家,我崭劲,我崭劲!明天做什么事呢?”淤崭劲:侗语,做事肯卖力,勤快的意思。“推谷!”

这一天,谈国笑鸡叫头遍就起床,点起蛮大的桐油灯,轱辘轱辘地推起谷来。张扒皮一觉醒来,看见点起的大桐油灯心里辣辣疼,推谷的轱辘声吵得他无法合眼,他只好对国笑说:“算了,算了,你去睡觉,天亮了再起来做事吧。”于是谈国笑高高兴兴地休息去了。

天亮以后,他爬起身就去问张扒皮,“东家,现在做什么事?”

张扒皮回答道:“浇粪,挑水,摘菜,捡粪,看事做事嘛!”

谈国笑二话没说,转过身从张扒皮卧室里挑起尿桶就往地里走。先把尿浇在蔬菜上,接着就用尿桶挑了一担水回来,倒在水缸里。他再挑起一担捡狗屎的簸箕到地里去摘菜,捡到的狗屎放在簸箕底下,摘的菜就放在狗屎上面,一起挑回家来。

张扒皮看了,火冒三丈,质问他说:“谈国笑,你是怎样搞的?”“东家,我是按照你讲的去做呀!”谈国笑不动声色地回答。“你走,你走,老子不要你做事了!”张扒皮气得发抖起来。“不要我做事容易,但你老人家讲的话要算数,你快给我一年的工钱!”“好,算我背时,请了你这个倒灶鬼!就给你一年工钱,莫把我气死了!”张扒皮只好自己认输。

谈国笑制伏了张扒皮,为穷哥儿们出了口气,大家更称赞他了。三、“提笼鸡走了!”

谈国笑与穷哥儿们到广东去挑盐,那时还不通火车,食盐要靠人力到广东韶关去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