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的演变、转化及其句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05:07:35

点击下载

作者:张谊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介词的演变、转化及其句式

介词的演变、转化及其句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介词的演变、转化及其句式作者:张谊生排版:汪淼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6-06-01ISBN:9787100122009本书由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广义的“介词”,可以理解为“语言中出现于体词性成分前后表示各种格关系的附着性标记成分”。除了体词性成分外,有些介词也可以附在表指称的谓词性成分前后。一般而言,介词大多是前置的(preposition),但也有些是后置的(postposition),还有一些是前后框式的(circumposition)。在绝大多数语言中,介词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语法范畴。汉语的介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绝对数量相当有限,大约在150个左右,但是,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介词本身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可是由其构成的介词短语,不但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用法多样,个性突出。介词的句法功能,通常都是通过附着于介宾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定语、补语及句首修饰语等体现的。介词的表达功用,主要就是可以用来引介与特定的动作、事件相关的,表示空间与时间、凭借与依据、工具与材料、方式与比较、原因与目的、处置与被动等语义及句法关系的成分。总之,在汉语各类虚词中,介词无疑是关系多样、功用复杂、涉及因素颇广的一类。

作为一个语法学术语,汉语的“介词(字)”最早是由《马氏文通》提出来的,马氏认为:“凡虚字用以连实字相关之意者,曰‘介字’。介字云者,犹为实字之介绍耳。”此后,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在《马氏文通》以及陈承泽《国文法草创》等研究的基础上,为现代汉语介词语法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不过,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研究者对于汉语介词以及介词短语的性质曾经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对于究竟是否应该为汉语介词建类,也有过不同的意见。比如,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国现代语法》、赵元任 Mandarin Primer(《国语入门》,李荣译为《北京口语语法》),都曾依据不同的理由,分别提出应该将介词归入或称为“关系词”“联结词”“前置外动词”,而且,这一系列观点,在其各自的语法体系中,都还是具有一定的理据的。其实,即使赞同为汉语介词建类的学者,对于介词的名称、性质和范围,也存在过一系列不同的看法。譬如对于介词的称谓,曾有学者提出过类似“副动词”“前置词”“引介词”等名称,很显然,不同的名称,实际上反映了研究者对于汉语介词及其介词短语的不同认识。就汉语介词的研究状况而言,这一百多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草创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从《马氏文通》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二)改进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初期。(三)创新与繁荣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到现在,目前还在进一步发展中。

当前这一阶段的介词研究,其创新与繁荣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研究成果系统丰富渐趋多元化。除了发表在各种语言学杂志、集刊、学报上的有关汉语介词各个方面、各种层次的论文以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已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汉语介词研究专著。比如,金昌吉《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1996南开大学出版社)、傅雨贤《现代汉语介词研究》(1997中山大学出版社)、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2002安徽教育出版社)、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2002中华书局)、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2002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2003商务印书馆),等等。发展到近些年来,出版的介词研究专著,更是趋向多元化与实用化。譬如,王鸿滨《〈春秋左传〉介词研究》(2005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赵大明《〈左传〉介词研究》(2007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史冬青《先秦至魏晋时期方所介词研究》(2009齐鲁书社)、周文华《现代汉语介词习得研究》(2011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钱玉莲《汉语介词与相应英语形式比较研究》(2011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李德鹏《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成词研究》(2011光明日报出版社)、田春来《〈祖堂集〉介词研究》(2012中华书局)、万莹《相似介词“X”与“X着/了”比较研究》(2013武汉大学出版社),等等,已涉及介词研究的多个领域,包括共时与历时、专书与专论、演化与比较、习得与应用等各个方面。

其次,研究理论借鉴创新呈现多样化。与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相一致,早年的介词研究,主要还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重在分布与功能的描写、归纳,用法与义项的分析、刻画。然而,近20年来各种语言理论和语法理论,尤其是认知语言学、功能语法方面的理论被系统、完整地介绍进来后,包括语法化、主观化、词汇化、构式化、标记化、附缀化,以及类型学、元语言乃至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配价语法等各种理论和方法,都被有效地应用到与汉语介词相关的各种研究中。再加上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遍使用,参考和借鉴前人的成果已经变得十分快捷、方便,大规模查找相关的例句也已变得非常容易、精确。对某一个或某一类介词的分布和搭配、用法和用频的统计,甚至可以精确到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语体。总之,这些年来汉语介词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相比,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最后,研究队伍成熟扩大趋向年轻化。近20年来,汉语介词研究的中坚力量,当然还是奋战在各个高校语言学科的专家、学者。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是,这些年来,在各位导师的精心指导下,一届又一届的研究生陆续完成了一批又一批研究汉语介词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相当可观。仅就CNKI收录的1999年以来研究介词的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来看:根据“题名”来统计,博士学位论文有27篇,硕士学位论文有507篇;按照“主题”来搜索,博士学位论文就有218篇,硕士学位论文达到2230篇。举个具体例子,这15年来,仅就研究历史专书介词的这一类博、硕士学位论文来看,就有《诗经》《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列子》《盐铁论》《潜夫论》《论衡》《三国志》《南齐书》《抱朴子》《型世言》《洛阳伽蓝记》《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朱子语类》《新编五代史平话》《清平三堂话本》《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牡丹亭》《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徐霞客游记》《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演义》《老残游记》等几十种,而且,同一部专书,有时还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介词加以研究的。

在看到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对介词的各种特殊功能关注不够。毫无疑问,既然词类都是词的语法分类,既然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那么,就应该而且必须根据词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分布、搭配来确定词类的性质与特征、功能与用法。然而落实到各介词,还有一个对各种功能怎样对待与取舍的问题,因为现代汉语介词,基本上都是由古代汉语的动词逐渐虚化而来的;但是,各词的介词化时间、动因、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汉语介词没有任何形式标记,所以,汉语介词及其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必然参差不齐。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分清介词的两种功能:基本功能与特殊功能。所谓基本功能,就是指只要是介词,就必须具有的句法功能。据考察,汉语介词的基本功能有:a.附着定位。就是指介词附在体词性词语前构成介词短语;除非在特定的情况下,介词宾语一般不能外移或省略。b.不能单用。就是指介词是黏着的,必须首先组成介词短语以后才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单独一个介词是不能独立使用的;即使在会话语境中,通常也不能单用。c.不做谓语。就是指任何介词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谓语中心,介词短语一般只能充当状语、定语、补语等;如果某个词还可以充当谓语中心,那么,它一定是个动介兼类词。d.不能并存连用。就是指正常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两个同类的同功能介词并列使用的情况;如果介词两个连续使用,那么,肯定不能用在同一个层面上。所谓特殊功能,就是指并非每个介词都必备的,只是某些介词除了具备介词的基本功能之外,各自还专门具有的某些功能。根据已有的研究,介词的特殊功能包括:a.可以附在谓词性词语或小句之前;b.可以在对话的答句中单独回答问题;c.可以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d.可以用正反并列方式提问;e.可以悬空而不带介词宾语;f.可以出现同类介词叠加现象;g.可以省略、隐含甚至脱落;h.可以后加时体语素构成复合词。这些特殊的功能,要么是那些尚未完全虚化的介词所保留的功能,要么是那些正在再虚化的介词所衍生的功能。这表明,介词的特殊功能,是指一部分介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的实词性功能,而另一部分介词已经而且正在向更加虚化的词类或成分转化。从语法化的角度看,这种特殊功能都是很正常的,完全符合语言发展和进化的规律。所以,本书的一些章节,就是专门探讨介词特殊功能的,比如介词悬空、介词叠加、介素构词等。

其次,对当代介词的新兴用法缺乏研究。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绝不是一种静态的定式,作为表达汉语的各种句法-语义手段之一的介词,自然也不例外,必然会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只是不同历史时期变化的方式、速度和作用、结果有所不同而已。30多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汉语在词汇、语法、语用乃至语音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言传播的方式已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网络交际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使得大量特殊的甚至临时的语法手法能够迅速在语言交际中被模仿类推而广为接受,从而导致了汉语表达方式更加趋向多样性与灵活性。同样,当代汉语的虚词,包括不少介词的用法,这些年来也已有所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有些细微的变化就会从量变转向质变。如果仔细比较一下30年前后的介词用法,就可以清楚看到,当代汉语的一部分介词在功能与特征、作用与功效、成员与类别、用频与范围等各个方面,都已发生了十分微妙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最近10多年来,当代汉语介词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而且,近年来网络中又出现并流行了一系列新兴的介词。这些年来,语法学者在研究介词用法和探索介词演化时,尽管也曾不同程度地涉及当代介词的发展与变化,其中有些个案分析还十分深入,但是,有意识地对当代介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化规律进行多角度的、成系统的考察与研究,迄今还相当少见。因此,本书各章力求从多个角度切入,根据当代介词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切入,分析当代介词变化的性质与特征、规律与作用、动因与机制,着重对那些变化比较显著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介词变异现象,做出微观的阐述,尽可能通过对当代介词各种新功能的探讨,揭示汉语介词的发展趋势。

最后,对介词继续发展与演化很少探究。迄今为止,研究汉语介词发展、演化的各种论文可以说汗牛充栋,而较有代表性的专著主要有: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2002中华书局)、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2002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马贝加《汉语动词的语法化》(2014中华书局)以及一些专书介词研究论著。然而,综观这些成果,绝大多数的研究重心几乎都集中于从实词,主要是动词向介词演化的过程,包括介词化的过程与时代、介词化的机制与动因等,但是对于介词形成以后进一步的发展演化,除了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2003商务印书馆)外,目前还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论证。其实,正如汉语的一部分动词由于句法的位置分布与表达的语用需要,会逐渐虚化为介词一样,汉语的介词一旦形成后,在具体的使用中由于受到各种句法、语义、语用因素的影响,其中一部分介词必然还会进一步虚化。由此可见,介词的连词化、副词化、标记化、附缀化等介词继续语法化现象,与介词的形成、功能、用法一样,同样非常值得关注与探究。有鉴于此,本书有意识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精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a.辨析介词的性质与属性,探讨介词与动词、连词的动态关系。本书第一编前两章通过对交互类短语的语义功能刻画及其配价分析,从多个角度辨析了“跟、和、与、同”的介、连属性之区别。b.研究介词进入词内的各种词汇化特征。本书第二编通过介词悬空这一演化机制,多角度地研究了“用来”和“拿来”、“无以”和“难以”、“以至”与“以致”内部的介词性语素,是怎样参与重组词汇化进而副词化和连词化的。c.研究介词的进一步发展与演化。本书第三编对介词“及”和“由”的连词化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通过“于”对介词的附缀化、零形化做了分析与解释。d.分析介词构成句式的特殊功能。比如由介词“把”构成的各种“把”字句,经过这一千多年的演化,早已成了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基本句式,但是,本书第四编所关注的是三种特殊的“把”字句:近、现代汉语中的“把个”句,“把+N+Vv”祈使句,述结式“把”字句。

具体而言,全书总共16个研究专题,分为16章,每个专题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以期通过四组互相关联的文章,多方面地揭示汉语介词的性质、特征、功能、变化;尤其是对汉语介词再发展的过程趋势、形成动因、句法后果,本书做了多角度的探索和多层面的分析。细究这16章,其中有2章是属于中观研究的,第二编第一章研究介词悬空的方式与后果、动因与作用,第三编第一章分析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作用和后果,都是对介词进行整体研究的;其他14章都是微观研究的,绝大多数都是与汉语介词的发展、演化有关的课题。本书虽然是研究汉语介词的,但由于介词一直处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所以,实际上本书涉及的语法现象,既包括动词、连词、助词,也包括附缀、词缀、零形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由介词构成的句式是关注最多的,除了详细讨论了三种特殊的“把”字句之外,辨析了表被动的“由”字句和“被”字句,以及表方式与原因的“以至”句与“以致”句,还分析了“及其”的多样性指代式连接功能,探讨了“X之于Y”的比况句式及其连用构式。本书之所以把这一系列性质与功能各异的、正在发展中的与介词相关的句式,统统归入介词研究,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句式的形成与用法,都是介词再虚化的结果。

本书各章,除了古、近代例句统一标注出处外,大致分为两种情况:早期完成的一部分文章,限于篇幅,现代汉语例句大多不标出处;后来撰写的一部分文章讨论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介词的悬空、叠加与脱落以及介词短语“X之于Y”连用构式等特殊的现象,所有例句全部标明出处。标注出处的例句,书籍、杂志、报纸外加书名号,标注具体篇目的网站,则不加书名号;报纸、博客上的当代语料,能够标出年、月、日的,尽量详细标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本书的一部分研究对象,有相当一些是正在发展、变化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比如介词的悬空用法与叠加用法等,从规范性的角度看,有些例句可能还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同;尤其是那些从网络上搜集来的例句,其可接受度也许还不是太高。不过,我们认为,随着这类介词的进一步演化与发展,尤其是这类特殊用法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一些本来只是变异的、临时的、特定的表现手法,大多数都会被一再模仿、类推而逐渐接受,从而加快汉语介词变化的步伐,改变人们对这些介词功能的认识。第一编    介连兼类以及介词构式第一章  交互类短语与介连兼类词的分化0. 前言

0.1 在现代汉语中,“跟、和、与、同”这四个虚词都可以既当介词又当连词。如何区别和分化这组介连兼类词及其组合的结构形式,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不能回避而又颇费周章的问题。迄今为止,前人所提出的一些分化方法,虽然都有其合理、有效的一面,但总是难以贯彻到底,似乎都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0.2 本章首先简略回顾以往所提出的一系列分化方法。凡是可以利用这些通行的方法解决的语言现象,这里不拟进一步讨论。我们试图在汲取前人研究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一些使用一般方法难以分化的语言现象,以期通过分析与之有关的短语的语义特征和表述重点,对一些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合理解释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进而归纳并提出区分的依据和分化的方法。12

0.3 为了便于说明,这里以“跟”代表诸连词,“跟”代表诸介①词;举例时则保留原字。1. 方法与问题

1.1 六种分化方法。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内外各种语法书、12教科书以及有关的论述在分化“跟”与“跟”时,曾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六种:替代法、互换法、分解法、插入法、题化法、转换法。下面分别说明:(一) 替代法。所谓替代,就是用“他/她们俩”来替代“N跟11N”。凡是替代以后语义不发生变化的,其中的“跟”是“跟”;语22义发生变化的,其中的“跟”是“跟”。比如:S1  N跟N爱看戏→他们俩爱看戏。12      N跟N耍滑头→*他们俩耍滑头。12(二) 互换法。所谓互换,就是将“N”和“N”的位置前后互121相调换。凡是互换后其基本语义不变的,其中的“跟”是“跟”;语2义发生变化的,其中的“跟”是“跟”。比如:S2  N跟N爱看戏→N跟N爱看戏。1221      N跟N耍滑头→*N跟N耍滑头。1221(三) 分解法。所谓分解,就是将“N”和“N”分解开来,再12分别同后面的述谓成分组合。凡是重新组合而基本语义不变的,其中12的“跟”是“跟”,否则其中的“跟”是“跟”。比如:S3  N跟N爱看戏→N爱看戏+N爱看戏。1221      N跟N耍滑头→*N耍滑头+N耍滑头。1221(四) 插入法。所谓插入,就是指在“N”与“跟”之间插入状12语及其他成分。凡是可以插入的,其中的“跟”是“跟”;不能插入1的,其中的“跟”是“跟”。比如:S4  N跟N爱看戏→*N常常跟N爱看戏。1212      N跟N耍滑头→N常常跟N耍滑头。1212(五) 题化法。所谓题化,就是在“N”之后略作停顿,并附上12语气词使其成为话题。凡是可以题化的,其中的“跟”是“跟”;不1能题化的,其中的“跟”是“跟”(参看汤廷池1979)。比如:S5  N跟N爱看戏→*N啊,跟N爱看戏。1212      N跟N耍滑头→N啊,跟N耍滑头。1212(六) 转换法。所谓转换,就是将“N”转移到“N”及其述谓12成分之后,重新与其他词语组合。凡是可以转换的,其中的“跟”是21“跟”;不能转换的,其中的“跟”是“跟”。比如:S6  N跟N爱看戏→*跟N爱看戏,N(认为没有必要)。1221      N跟N耍滑头→跟N耍滑头,N(认为没有必要)。1221

上述六种方法正好是互补的,可以归纳如表一:表一

1.2 三种不同情况。这六种分化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应该讲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

问题之一是“N跟N分手了”这类结构形式。通行的观点认为122其中的“跟”是“跟”(参看宋玉柱1988,储诚志1992),但这类结构形式在其基本语义不变的前提下,不但适用于插入法、题化法和转换法,而且还适用于替代法和互换法。

问题之二是“N跟N很融洽”这类结构形式。通行的观点也认122为其中的“跟”是“跟”(参看储诚志1992,沈锡伦1987),但这类结构形式在其基本语义不变的前提下,同样不但适用于插入法、题化法和转换法,而且还适用于替代法和互换法。

问题之三是“N跟N是对头”这类结构形式。通行的观点认为121其中的“跟”是“跟”(参看宋玉柱1988,沈锡伦1987),但这类结构形式却不适用于分解法,反而适用于插入法、题化法和转换法。

为什么这三种结构形式都不能用前面所归纳的方法来加以分化呢?为什么这些结构形式对其他五种方法都适用而偏偏都不适用于分解法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内在一致性呢?究竟怎样才12能有效地分化这些结构形式中的“跟”与“跟”呢?这一切正是迄今为止一直被忽视而没能解释清楚的,也是我们这里所关心、并试图解决的问题。2. 交互类短语

2.1 零涉、单涉与双涉。出现于“N跟N”之后充当述谓短语的12语言成分,数量众多,情况复杂,可以从多种角度分类。如果从该短语同“N跟N”搭配后,“N”和“N”是如何充当该短语的关涉对1212象和陈述对象这一角度着眼,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A.零涉短语;B.②单涉短语;C.双涉短语。

这三类短语的区别在于:当“N跟N”同零涉短语搭配后,12“N”和“N”都不充当该短语的关涉对象,但都是该短语的陈述对12象。比如“N跟N爱看戏”“N跟N很幸福”等。当“N跟N”同单121212涉短语搭配后,其中的“N”充当该短语的关涉对象,而“N”则21充当该短语的陈述对象。比如“N跟N耍滑头”“N跟N打招呼”等。1212当“N跟N”同双涉短语搭配后,既可以是“N”充当关涉对象,122“N”充当陈述对象,也可以是“N”和“N”一起充当陈述对象,1l2同时又互为对方的关涉对象。比如“N跟N分手了”“N跟N相遇了”1212等。

三类短语的语义关系类型可以归纳如表二:表二1

一般说来,凡是与零涉短语同现的,必定是“跟”,凡是与单涉2短语同现的,必定是“跟”。这两类短语较易识别,而且都适用于前面归纳的分化方法,无须专门讨论。这里所要讨论的是双涉短语。双涉短语在语义上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该类短语的实现取决于“N”和“N”的相互作用,只有通过“N”与“N”的彼此依1212存、相互衬托、互为参照,该类短语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可以称之为交互类短语。

交互类短语是一个封闭的类,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三种不能用一般的方法进行分化的结构形式中的述谓短语,正好代表了交互类短语的三个小类:对待类;相对类;关系类。

2.2 对待类短语。对待类短语都具有[争、谐、离、合]的语义特征。其核心都是对待动词。主要有:

相见、相视、相交、相会、相逢、相遇、相约、相知、相识、相好、相爱、相依、相通、相比、相持、相连、相邻、相扰;同居、同行、同好、同姓、同龄、同门、同宗、同族、同年、同庚、同班、同校、同业;合作、合用、合计、合并、合谋、合股、合影、合演、合写、合著、合译;对话、对视、对看、对弈、对垒、对阵、对立、对抗、对峙、对质、对骂;通话、通婚、通奸、通信、通气、通商、通航、通邮;交流、交谈、交往、交心、交手、交接、交锋、交换、交火、交战、交界;结拜、结亲、结合、结伴、结怨、结仇、结交、结盟;分手、分别、分家、分居、分享、分担、分摊;会商、会面、会合、会谈、会晤、会盟;商量、商讨、商议、商谈、商榷、商定;接头、接洽、接触、接吻、接壤;互助、互访、互通、互派、互换;并行、并存、并举、并列;斗法、斗智、斗勇、斗嘴;比较、比试、比武;约定、约好、约会;闲谈、闲聊、闲扯;竞争、竞赛;团聚、团圆;和解、和好;齐年、齐名;斗争、斗嘴;决战、决斗;争斗、争雄;再见、再会;叙谈、畅谈、攀谈、深谈、长谈、密谈;永别、惜别、离别、诀别、话别、告别;面商、协商、磋商;建交、断交、复交;讲和、言和、议和、失和;有缘、无缘;碰杯、干杯;讨论、辩论;聊天、谈心、探讨、切磋;拌嘴、扯皮、翻脸、闹翻、摊牌、散伙、决裂;顶牛、抬杠、抗衡、扭打、干仗;来往、往来;热恋、调情、偷情、厮混、鬼混、亲嘴、幽会、姘居;重逢、握手、赛跑;聊、谈……例如:(1)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从送殓始,以送殓终。(2) 吴荪甫睁大了眼睛,还是这一句话。孙吉人和王和甫对看了一眼。

需要注意的是,对待类短语还有两个特殊而自由的小类:自由隐含类和自由后置类。

所谓自由隐含,就是指该短语同“N跟N”搭配时,“N”既可122以出现于表层,也可以隐含于深层,其隐现是自由的。例如:(3) 开罢斗争会,风言风语都说小二黑跟小芹要自由结婚了。(3′) 开罢斗争会,风言风语都说小二黑(  )要自由结婚了。

隐与现的区别在于:当“N”出现时,“N”既可以充当“N”221的关涉对象,也可以同“N”一起既当陈述对象,又当关涉对象;1当“N”隐含时,“N”只能是“N”的关涉对象。此外,显性的221“N”一般是具体的、明确的、定指的;而隐性的“N”则往往是抽22象的、模糊的、泛指的。可以组成自由隐含类短语的动词主要有:

结婚、离婚、订婚、复婚、成家、圆房;打牌、打球、打拳、下棋、跳舞、练功、比赛;打赌、赌博;交涉、吵架、骂架、打架;吵、闹……

所谓自由后置,就是指该短语同“N跟N”搭配时,“N”既可122以位于动词之前,也可以位于动词之后,其位置是自由的。例如:(4) 其实,郑江东跟杨宏基并不认识。(4′) 其实,郑江东并不认识杨宏基。

同样,前与后的区别也在于:当“N”位于动词前时,“N”既22可以充当“N”的关涉对象,也可以同“N”一起既当陈述对象,11又当关涉对象;当“N”位于动词后时,“N”只能是“N”的关涉221对象。此外,前置的“N”大都属于表述的话题,后置的“N”则22往往是表述的焦点。可以组成自由后置类短语的动词主要有:

拥抱、亲吻、亲近、接近;配合、联合、联系;串通、勾通、勾结、勾搭、团结;认识、结识、结交、熟悉;遇到、碰到;脱离、疏远、顶撞;混杂、混合、掺杂、掺和;打、顶……

2.3 相对类短语。相对类短语都具有[亲、疏、异、同]的语义特征。其核心都是相对形容词。主要有:

相同、相似、相当、相像、相符、相近、相称、相配、相异、相反、相契、相投;类似、近似、恰似、酷似;对等、对立、对劲;亲热、亲密;和谐、和睦;要好、友好;一样、一致;合拍、投机、谐调、般配、融洽、热乎、恩爱;陌生、生疏、隔膜;不错、不同、不和、不睦、不像、不似;像、熟、好……例如:(5) 艾艾也和她妈妈年轻时候一样,自从有了罗汉钱,每天晚上把钱捏在手里。(6)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2.4 关系类短语。关系类短语都具有[敌、友、亲、疏]的语义特征。关系类短语都是由判断动词“是”加上关系名词(短语)组成的。从逻辑的角度看,所构成的都是关系判断。关系名词有两种:一种是对称性关系名词(短语)。主要有:

同乡、同学、同窗、同党、同伙、同胞、同僚、同伴、同行、同道;朋友、战友、好友、良友、密友、诤友、挚友、校友、难友;亲家、冤家、本家、仇家、怨家;仇人、情人、敌人、爱人;知己、知音、知交;相知、相识;近亲、远亲、至亲、表亲、姻亲;亲戚、亲属、亲眷;情敌、仇敌、政敌、论敌、死敌;伙伴、舞伴、游伴;世交、至交、贫贱交、布衣交、忘年交、生死交;对方、对手、对头、对象;伴侣、情侣、配偶、老伴;搭档、乡亲、邻居、街坊;连襟、妯娌;哥儿们、老相识、一路货、合伙人、关系户……

另一种是互逆性关系名词(短语)。主要有:

夫妻、夫妇、伉俪、小两口、两口子、兄弟、手足、兄妹、姐妹、姐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娘儿;叔侄、舅甥、姑嫂、祖孙;师生、师徒、师兄弟、上下级……例如:(7) 算起来,我和建华十五年前还是同窗呢,只是这几年很少见面了。(8) 其实,郑副部长和夏筠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夫妻,两人分吃分住已有好几年了。

关系名词中,有相当一些还是语法词甚至短语词,比如“关系户、亲兄弟、老战友”等。3. 表述重点

3.1 表述重点与话题的选择。从表述的角度看,由于表述重点的不同和话题的选择的不同,交互类短语在同“N跟N”组合后,都12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语义关系:主从义和对等义。所谓主从义,就是指在表述中,“N”处于能动的、积极的、主导的状态,而“N”处12于被动的、消极的、从属的状态。所谓对等义,就是指在表述中,“N”和“N”同时处于能动的、积极的、主导的、相互对等的状态。12试比较下列三组句子:(9) 我和她分手了,其实,我早就想和她分手了。(9′) 我和她分手了,我们俩终于心平气和地分手了。(10) 中国跟日本社会制度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10′) 中国跟日本社会制度不一样,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应该取长补短。(11) 他和柱子是朋友,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是朋友就放弃了原则。(11′) 他和柱子是朋友,他俩从小就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在上面三组句子中,每组前句表示的是主从义,后句表示的是对等义。前句的表述重点是“N”,后句的表述重点是“N跟N”。前112句的“N”处于积极主导的地位,而“N”则处于消极从属的地12位;后句的“N”和“N”处于等同的、并列的地位,已经组成了12一个紧密无间的整体。前句的“N”一般要重读,“N”后面可以略11有停顿;后句的“N跟N”一般要重读,“N”后面可以略有停顿。122由此可见,尽管前后两句的先行分句的表层形式是一致的,但其深层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却是不同的。所以,每组前句中的“跟”是“跟21”,后句中的“跟”是“跟”。而且,由于表述重点和话题的选择的不同,前后两句的先行分句的语用功能也有着相当的差异。

3.2 行为、状态和关系。回过头来看,正因为“N跟N”同交互12类短语的三个小类组合后,都可以既表示主从行为、状态和关系,又可以表示对等行为、状态和关系,所以这三类短语组成的结构形式都既适用于插入法、题化法和转换法,又适用于替代法和互换法。换句话说,其适用于插入法、题化法和转换法时,所表示的是主从义,其2中的“跟”是“跟”;其适用于替代法和互换法时,所表示的是对等1义,其中的“跟”是“跟”。

而这三个小类之所以都不适用于分解法,并不是因为其中的1“跟”不是“跟”,而是因为交互类短语在语义上都具有对应性和互逆性的特点,总是要求两个关系元与之同现,一般不能与单数名词搭配。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交互类短语都不适用于分解法。前面提到的自由隐含类,由于另一个关系元可以隐而不现,所以就适用于包括分解法在内的全部六种方法。

3.3 并行、协同与联合。除了表示主从义和对等义之外,一部分对待类——自由隐含类短语还可以表示第三种语义关系:联合义。所谓联合义,就是指在表述中“N”和“N”始终处于并行、协12同、一致对外的状态和关系之中。试比较下列三句:(12) 二狗和柱子吵了起来,他怪柱子不应该什么都瞒着他。(12′) 二狗和柱子吵了起来,两人谁也不肯示弱,争得面红耳赤。(12″) 二狗和柱子吵了起来,说他们俩也要去,不会给大家添麻烦的。

上面三句,前句表示主从义,是“二狗”主动“和柱子吵”;次句表示对等义,是“二狗和柱子”互相“吵”;末句表示联合义,是“二狗和柱子”一起同“大家”“吵”。尽管次句和末句中的“跟”都1是“跟”,但表述重点不同:次句的“N”和“N”之间存在着对等12性的交互行为,而末句的“N”和“N”之间则具有内在的一致12性,其联合性行为是针对隐含着的他人(下文中出现了)的。

总的说来,可以在不借助于其他方式的情况下直接表示联合义的,毕竟只有为数不多的自由隐含类短语。而其余的对待类以及所有相对类和关系类短语都必须借助于其他词语的相应语境的提示才能表③示联合义。例如:(13) 小雪娘和小雪(跟他)又商量了好半天,还是想不出个好办法来。(14) 旅馆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小姐(全都)很友好,大家关系一直很融洽。(15) 白桦和叶楠是(他的)老战友,所以,他们一向是无话不谈的。

在这三句中,(  )中的语言成分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些词语的制约及相关语境的提示,三个句子所表示的就不再是联合义了。4. 区分标记

4.1 从我们所收集到的实际用例看,交互类短语同“N跟N”搭12配时,总会有些相关的语言成分或语言现象与之同现。如果我们有意12识地利用这些成分或现象作为我们区分“跟”与“跟”的标记,应该讲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下面我们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和考察的结果,提出六种适合于分化交互类短语的区分标记。

4.2 分离标记和空位标记。分离标记是指“N”与“跟”之间所1插入的状语及其他成分。凡是出现分离标记的,该句所表示的必定是2主从义,其中的“跟”必然是“跟”。例如:(16) 小芹(已经)和小二黑商量得差不多了,如何肯听她娘的话。(17) 梦莲(以前)跟一山确实亲热过一阵子,可现在甚至连话也不愿跟他讲。(18) 他(大学时代)和老郑是同桌好友,现在又是老郑的同行兼同事。

空位标记是指“N”承前或蒙后省略的现象。凡是出现空位标1记的,该句所表示的必定也是主从义,其中的“跟”必然也是“跟2”。例如:(19) 区长说:“(      )跟你闺女商量一下再讲吧。”(20) (  )跟她姐姐一样,月芳肚里也藏不住话,有什么就说什么。(21) 你怕什么?(    )跟他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他还会为难你吗?

4.3 统括标记和协同标记。统括标记是指范围副词“都、全、全都”等。凡是在“N”与述谓短语之间出现统括标记的,该句必定21表示联合义,其中的“跟”必然是“跟”。例如:(22) 那天晚上,老李和老金(都)下棋去了,值班室的电话响了很长时间没人接。(23) 对于所谓的荒诞派艺术,王黎明和谢惠珍(都)很陌生。(24) 其实,春梅和春花(都)是她儿时的伙伴。

协同标记是指协同副词“一起、一齐、一同、一道、一处、一块儿”等。协同标记一般只能同对待类短语同现。有两种情况,凡是自由隐含类短语与“N”之间出现协同标记的,该句所表示的是联合21义,其中的“跟”是“跟”。例如:(25) 丁一山和何世雄(一起)交涉了好几次,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26) 其实,丽萍和国民(一道)结婚,只是一种巧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凡是非隐含对待类短语与“N”之间出现协同标记的,该句一21般表示对等义,其中的“跟”应该也是“跟”。例如:(27) 半个多世纪以来,杨宪益和戴乃迭(一齐)合译了多种中外古典文学名著。(28) 兔子和乌龟(一道)赛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小动物们纷纷前来观战。

4.4 相互标记与复指标记。相互标记是指“互相、相互、彼此、互为、之间”等表示交互对等关系的词语。凡句中出现相互标记的,1该句所表示的一般都是对等义,其中的“跟”应该是“跟”。例如:(29) 铁锁和二妞见了面,因为这地方还没有夫妻们对着外人握手的习惯,只好(彼此)笑了笑,(互相)道:“你也回来了?”(30) 老黎跟孩子们还不太熟,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长期分离形成的生疏和隔膜。(31) 大家都觉得,国昌跟他妻子天然的是一对(相互)补充、天造地设的好伴侣。

复指标记有两种,即单复标记和双复标记。凡是用“他、她、那人、那位”以及用复述“N”的方式回指“N”的,都是单复标11记。凡是句中出现单复标记的,该句所表示的一般都是主从义,其中2的“跟”应该是“跟”。例如:(32) 这天铁锁和同乡商议回家之事,(他)听说路上不好走,准备第二天一早动身。(33) 梦莲和玉芬本来就挺要好的,这次(她)听说有困难,自然会来帮忙的。(34) 铁锁跟小常是老朋友了,(他)觉得跟小常在一起能增长不少见识。

凡是用“他/她们、他/她俩、两人、两个、双方”等词语以及用复述“N跟N”的方式回指“N跟N”的,都是双复标记。凡是句1212中没有分离、空位标记而又出现双复标记的,该句可能表示联合义,1也可能表示对等义,但其中的“跟”总归是“跟”。交互类短语表示联合义肯定伴有统括、协同标记,较易识别。下面所举的例句都是表示对等义的。例如:(35) 海峡两岸的董万华和邵玉华(两位老人)在相隔了四十五年后重逢,(他俩)能否复婚团圆?人们议论纷纷、争执不一。(36) 大太太与二太太一向不和睦,可是在家政上,(二位)的政见倒是一致的。(37) 福贵和银花从小就是邻居,(两人)还挺合得来,福贵娘也觉得满高兴。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六种区分标记的区分功能是有强弱之分的。比较而言,分离标记、空位标记和统括标记的区分功能较强,一般不受其他标记的干扰和语言环境的影响,可称之为强标记;协同标记、相互标记和复指标记的区分功能较弱,只能在没有强标记的情况下起到参照性的区分作用,可称之为弱标记。5. 复标与无标

5.1 上面我们所分析的都是各种区分标记在句中单独出现的情况。然而,在实际语言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两种标记交叉共现的复标形式,有时又会出现一些不带任何标记的无标形式。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两种标记共现时所呈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同时还将提出分化无标形式所应采用的方法。常见的复标形式主要有三种:强标主导型、谐同互补型和似是而非型。

5.2 强标主导型。强标主导就是指当具有对立区分功能的强、弱标记共现时,强标记的区分功能起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典型的强弱共现都同分离标记有关,主要有三种:分离与相互、分离与双复、分离与协同。各举一例:(38) 最终,黑旋风(还是)跟刘麻子他们谈妥了,今后大家都不许(互相)拆台。(39) 英国(虽然)跟俄国结了盟,但(两国)在外交上、军事上,尤其是在近东和中亚地区仍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40) 萧队长(常常)跟大伙儿(一起)谈心、聊天,拉家常。

这三个句子尽管后面分别出现了相互、双复和协同标记,但前面同时又出现了分离标记,所以表示的还是主从义。也就是说,当对立的强弱标记共现时,弱标记的区分功能就弱化而消失了。

5.3 谐同互补型。谐同互补就是指当具有相似区分功能的区分标记共现时,两种标记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常见的谐同共现也有三种:分离与空位、分离与单复、空位与单复。例如:(41) 大家都说,不忙,(  )(还是回去)跟你爱人合计一下再作决定吧。(42) 他(居然)跟一山打了一架,(他)原以为这样一打开事情就了结了。(43) 他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喜欢她了,(  )跟她约会、跳舞,也觉得乏味而无趣,(他)甚至想到应该设法离开她了。

其他如统括与双复、协同与双复、相互与双复也都属于谐同互补型的。

5.4 似是而非型。似是而非就是指看上去好像是两种标记共现,实际上并不是。大致有两种:分离与统括、协同与统括。分离和统括是一对互相对立的强标记,按理讲是互相排斥的,但有时似乎也可以看到两者共存的现象。例如:(44) 那天下午,老黎(竟然)跟老郑(都)吵了起来。(45) 张老师(那天晚上)跟宋校长(都)已谈过了,可至今不见一点动静。

其实,前句的“都”并不是一个统括标记,因为它并不是一个范围副词,而是一个语气副词,表示强调与出乎意料。后句的“都”虽然是个范围副词,但也不是我们所说的统括标记,因为它所总括的对象不是前面的“N跟N”,而是隐含了的“谈”的内容。12

统括标记和协同标记同自由隐含类短语同现后,两者的区分功能是一致的,按理应该可以谐同互补,但实际上语言交际的适量原则似乎限制了这种共存的出现。有时,我们好像也发现了两者共现的实例,可是仔细分析一下,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现。例如:(46) 昨天晚上,那些姑娘跟你们(都)(一起)跳舞了吗?

从上下文可以看出,这句的“都”所总括的是“N”,而不是1“N跟N”,所以也不是真正的统括标记。当然,脱离语境这是一句12歧义句。④

5.5 无标形式。前面已经指出,所有由交互类短语同“N跟N”12组成的无标形式都是歧义结构。换句话说,所有这些结构形式都是两种或三种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合用了同一个语言形式。如果不借助于一定的语境就不能确定其中的“跟”的词性。对于这种无标形式,使用前面归纳的六种分化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为其添上各种区分标记,把它们分化为两种或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进而确定其中“跟”的词性。比如:S1  N跟N打架了N(刚才)跟N打架了1212S2  N跟N很相似N(这点)跟N很相似1212S3  N跟N是邻居N(从前)跟N是邻居1212S1′  N跟N打架了N跟N(互相)打架了1212S2′  N跟N很相似N跟N(彼此)很相似1212S3′  N跟N是邻居N跟N(两人)是邻居1212S1″  N跟N打架了N跟N(都)打架了1212S2″  N跟N很相似N跟N(都)很相似1212S3″  N跟N是邻居N跟N(都)是邻居1212

经过分化可以看出:上面前三句表示主从义,次三句表示对等义,2后三句表示联合义。所以,前三句中的“跟”是“跟”,次三句和后1三句中的“跟”是“跟”。6. 结语

6.1 对于由交互类短语同“N跟N”组成的结构形式,目前似乎12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其一是不承认歧义的存在,认为这类结2构形式一旦进入句子,歧义将自行消失,其中的“跟”都是“跟”(参看储诚志1992);其二是不承认歧义可以分化,认为语境可以突出某一方面的特征,但不会消除其两面性,其中的“跟”实际上是一个介连复合体(参看张健、陶寰1993)。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一方面,既然交互类短语在语义上都具有相互性的特点,它所表示的行为、状态和关系必然会有两个关系元;这两个关系元既可以是具有对等地位的格角色,也可以是具有主次地位的格角色,而这种语义平面的两重性反映到句法平面必然会形成双重的对应关系;所以,歧义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静态的语言单位,一旦进入动态的言语之中,使用者必然会根据自己的表述重点和话题的选择的需要,对客观存在的双重可能性进行抉择——尽管这种抉择常常是不自觉的,并据以创造出一个与之互相依存和谐调的语言环境;而语言研究者的任务就在于揭示形式和意义之间种种对应和不对应的规律,设法找出(或补上)相应语境中的区分标记;所以,歧义又是可以分化的。

6.2 通过前面的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下列五点是清楚的:(一)由于交互类短语在语义上都会有[+相互]的特征,因此当它们同“N跟N”组合后,在结构关系和表义功能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12同于一般述谓短语的特殊之处;(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表述重点和话题的选择的不同,这类短语组成的结构形式可以分别表示两种或三种语义关系,而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则都是歧义结构;(三)由于交互类短语同“N跟N”搭配后其语义和结构之间存在着双重1212对应关系,因此,以往所提出的分化“跟”与“跟”的六种方法对其都是不适用的;(四)分化含有交互类短语的结构形式,必须借助于经常与之共现的六种区分标记——如果是无标形式,则需要添上区分标记,进而确定“跟”的词性;(五)利用这六种区分标记进行分化时,必须充分注意有标与无标、单标与复标、强标与弱标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附注

① 本章绝大多数例句均有出处,为了节省篇幅,不一一标注。

② 本章所说的“关涉对象”并不局限于动词与介词的宾语,凡是述谓短语语义作用的承受对象,包括句子的主语,均可以称之为“关涉对象”。

③ 下面例句(  )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原例句中本来就有的,但可以省去;也有一小部分是原例句中本来是没有的,但可以添加的。

④ 所谓“无标形式”,其实就是指那些没有分辨语境的由交互类短语同“N跟N”组成的表达形式。12参考文献

储诚志 1991 连词与介词的区分,《汉语学习》5期。

储诚志 1992 与介词“跟”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载陈肇雄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沈锡伦 1987 从“和”字看介词和连词的区别,《语文学习》2期。

宋玉柱 1988 关于连词和介词的区分问题,《汉语学习》6期。

汤廷池 1979  《国语变形语法研究:移位变形》,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陶红印 1987 相互动词及相互动词句,《句型和动词》,北京:语文出版社。

张健、陶寰 1993 论组合性并列连词,《汉语学习》5期。

周国光 1991 关系集合名词及其判断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期。第二章  介连兼类词与交互动词的配价性质0. 前言

0.1 20世纪末,配价语法曾经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不但深入探讨了这一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而且还广泛运用这一理论①和方法分析并解决了一系列现代汉语中的实际问题。

然而,语言学界在确定配价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一直没能取得共识,迄今为止,在不少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分歧。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确定动词的配价指数方面,引起各家分歧最大而且也是最多的,几②乎都是一些交互动词。因此,本章准备在吴为章(1982)、刘丹青(1986),尤其是袁毓林(1993)的基础上,对交互动词配价结构中的若干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梳理。

0.2 对于配价的性质,究竟是属于语义范畴,还是语法范畴,抑或是句法-语义范畴,我国语言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作为一种结构关系语法,配价语法主要是研究以价载体为中心的深层语义关系及其在表层结构的表现形式——包括配价指数、句法选择、同现限制、语义配置等各个方面。总之,“确定配价应该以语③义分析为基础,同时得有形式上的可操作性。”

0.3 讨论交互动词,必然要涉及“跟、和、与、同”这四个介连兼类词。为便于行文,下面我们以“跟”代表这四个兼类词,以“跟12”代表诸连词,“跟”代表诸介词(举例时则保留原字)。此外,我们还以“N”和“N”分别代表交互动词所关涉的两个方面;又12以“SN”代表“N”和“N”的各种联合形式,以“O”代表交互s12动词所带的体宾或谓宾。

0.4 迄今为止,人们所提出来的用以分化“跟、和、与、同”这④组兼类词的方法很多,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已有专文论述。至12于在本章中,我们分化“跟”和“跟”的原则是:凡是“N”与12“N”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的,其中的“跟”是“跟”;反之,则21是“跟”;凡是可以用各种形式的“SN”来替换“N跟N”的,其s121中的“跟”是“跟”。1. 交互动词的鉴别与范围

1.0 我们鉴别交互动词的依据是动词的语义基础,但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功能特征和形式标准。

1.1 鉴别框架。凡是在语义上要由两个方面的人或物同时参与才能实现或实施的动词,称之为交互动词。交互动词所构成的事件(event)一般需要两个论元角色同时参与,即主体成分“N”和从体1成分“N”。例如:2(1)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以送敛始,以送敛终。

上面“我”是主体成分,“魏连殳”是从体成分,句中的“和”2是“跟”。当然这两个论元角色也可以以联合、并联、替代、复制等方式合成一个合体成分“SN”,再同交互动词共现。例如:s(2) 我跟她终于分手了,我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上面“我跟她”和“我们”都是合体成分,句中的“跟”是“跟1”。例(1)和例(2)的区别还表现在:从结构关系看,例(1)的“我”是主语,“和魏连殳”是状语,而例(2)的“我跟她”“我们”都是主语。从表达角度看,例(1)的“我”,而例(2)的“我跟她”“我们”都是表达重点,是话题。

有时,交互动词所构成的事件需要三个论元角色同时参与:主体成分“N”,从体成分“N”,客体成分“O”。例如:12(3) 我已经跟老李商量过这件事了。

上面“这件事”就是客体成分。同样,前两个论元角色也可以合成一个合体成分“SN”。例如:s(4) 英国和伊朗重新建交,两国互换了大使。

根据交互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我们确定了辨析交互动词的两个鉴别框架。2

框架一:N跟N-(O);12

框架二:SN-(O)。s

凡是既可以进入框架一,又可以进入框架二的动词都是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交互动词(见附录一和附录二)。

对于上述框架,还需要补充说明如下:(一) 客体成分“O”的有无、隐现,不影响对交互动词的确定。例如:(5) 我和惠芬同居一室,共事多年。(6) 他和老伴和睦相处,互助互让,共享天年。

上面“共事、相处、互助、互让”没有带“O”,“同居、共享”则带了“O”,但它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都是含有交互义的交互动词。1(二) “SN”作为一个合体成分,主要包括“N跟N”s12“NN”“N们”及“N俩”等多种组合形式。例如:12(7) 这样算来,我跟她已经有三年没有共事了。(8) 敌人只顾逃命,骑兵步兵搅在一起,狼狈逃窜。(9) 经过多年分离之后,他们终于团圆了。(10) 姐妹俩唇枪舌战,相持不下。(三)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些动词具有两个以上的义项,当它表示A义时,可以进入上述两个框架,是交互动词;表示B义时,则不能分别进入上述两个框架,又不是交互动词。例如:(11) 明天晚上我有事,我跟你换一下好吗?(12) 这双鞋太小,请您再换一双大一点的好吗?

前句的“换”是“对调、交换”的意思,含有交互义,后句的“换”是“替换、变更”的意思,不含有交互义。严格的研究方法自然应该首先将这些动词加以分化,然后再按照义项分别处理。不过,由于本章只讨论交互动词,不涉及其他义项,所以为了行文和称说的方便,我们姑且就直接把含有交互义项的动词称之为交互动词。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设计两个鉴别框架呢?这是因为我们可以据此剔除一些似是而非的伪交互动词和准交互动词。

1.2 伪交互动词。交互动词在表示交互义时,常常可以接受副词“相互、互相、交互、相、互”,代词“彼此、各自”等的修饰。例如:(13) 一听这话,我和二姐互相对视一眼,会意地笑了。(14) 主裁判匆匆走到场边,同巡边员彼此交换了一下各自的看法。

在这些句子中,“互相、彼此”等都是一些羡余(redundancy)成分,去掉以后完全不影响表达。

问题是上述副词和代词也可以修饰一般的非交互动词,从而使得这些动词带上了临时的交互义,并可以进入框架二。例如:(15) 你和他都相互谦让点,不就没事了吗?(16) 因此可以说,在句子里,动词和名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

很显然,上面的“谦让、依赖、制约”虽然都可以表示交互义,但却不是真正的交互动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这类伪交互动词从交互动词中剔除呢?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直接将修饰成分副词或代词提取,凡是副词、代词提取后,动词的交互义随即消失的都不是交互动词。提取法的局限是,有些句子提取副词、代词后,句子就不自足,难于成立,因而也就不存在有没有交互义的问题。所以,有时必须使用鉴别法。我们发现,凡是由于接受了副词、代词修饰后才表示交互义的伪交互动词都只能进入框架二,不能进入框架一。例如:(17) 我和弟弟先是互相批改,再一起核对答案。→?我先是和弟弟互相批改,再一起核对答案。(18) 新干部和老干部应该彼此尊重,互相学习。→?新干部应该和老干部彼此尊重,互相学习。

伪交互动词之所以不能进入框架一,是因为这些受副词、代词修饰的动词所表示的交互义一般都是对等的,而不像本身含有交互义的动词,通常都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或表示对等交互义,或表示主从交互义。总之,框架一可以帮助我们剔除那些虽然也能表示对等交互义,但一般不能表示主从交互义的伪交互动词。

1.3 准交互动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动词在实行或实施时,尽管“N”和“N”所处的地位并不相等,但也需涉及两个方面的12人或物,所以这些动词也含有一定程度的交互义,也可以进入框架一。例如:(19) 玉芬就是不肯跟她母亲道歉。(20) 她居然跟多年的老朋友翻了脸。

那么,“道歉、翻脸”类动词究竟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交互动词呢?我们认为不是的,它们只是一些准交互动词。因为这类动词在实行或实施时,只有“N”将“N”作为行为的对象,而“N”并没122有将“N”作为行为的对象。换句话说,“N”只充当行为的发出者,11而不充当行为的承受者;而“N”只充当行为的承受者,而不充当2行为的发出者。也就是说,“母亲”根本就不存在跟女儿“道歉”的事,而“老朋友”也压根就不存在跟“她”“翻脸”的事。正因为这类动词的语义作用方向都是单向的,所以它们都不能进入框架二。譬如“顶嘴”和“吵嘴”,“斗智”和“斗法”看似意思很接近,但“顶嘴”和“斗智”是准交互动词,而“吵嘴”和“斗法”则是真交互动词。它们的区别通过下列变换式可以清楚地看出:22S1 N跟N顶嘴≠N跟N顶嘴。∵→*他们顶嘴了。122122S2 N跟N吵嘴≈N跟N吵嘴。∵→他们吵嘴了。122122S3 N跟N斗智≠N跟N斗智。∵→*他们斗智了。122122S4 N跟N斗法≈N跟N斗法。∵→他们斗法了。1221

总之,凡是只能进入框架二而不能进入框架一的动词,或只能进入框架一而不能进入框架二的动词,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交互动词,因此也都不在我们讨论之列。2. 交互动词的句法选择

2.0 从价载体对所带补足语的强制程度看,补足语可以分为两类:必有补足语和可有补足语。必有补足语必须在表层结构中同价载体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