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教程(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04:02:59

点击下载

作者:郑瑜魏毅主编

出版社:教育出版合作部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信息检索教程(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信息检索教程(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试读:

前言

自1984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文件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内容也不断发展与丰富,我国高校已普遍开设该课程。尽管各校开设该课程的部门可能不同,名称也有差异,但是毫无疑问,文献信息检索教育已成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独立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Internet 的广泛运用及电子文献海量涌现,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习惯有了很大变化,我们的教材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又能反映学科的新知识,把继承和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我们组织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文献检索教学和科研的多位教师编写了本教材,在吸取众多同类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力求能够反映现代科技信息发展及信息检索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做到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

本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共4章:第1章为概论,内容包括文献与信息的产生及作用,文献信息源的类型特点,网络与图书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第2章为信息检索基本理论,内容包括信息检索概述,检索语言,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系统,信息需求与表达,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检索的组织与实施;第3章为学术评价及信息组织,内容包括学术评价,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信息的交流与使用,信息研究;第4章为信息检索服务,内容包括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简介,图书馆信息查询系统,网络搜索引擎,其他服务。实践部分共3章:第5章为常用中文数据库,第6章为常用外文数据库,第7章为其他数据检索。本书可作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程教材,也可供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由郑瑜、魏毅担任主编,由李晓霞、吴青林、王小雄和胡强担任副主编,理论部分第1章由谭雯和郭韫丽提供,第2章由肖花和李冬梅提供,第3章由吴青林和高国金提供,第4章由王小雄和吴先福提供,实践部分由郑瑜和刘瑞华提供,全书的通稿、校对、审稿由郑瑜、魏毅、李晓霞、吴青林、王小雄、胡强负责完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著作、论文和网站资料,由于篇幅所限,未能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举,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歉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使用了许多国内外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在此向这些出版部门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诚望同行、专家批评指正,不吝赐教。编者2012年4月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部分

第1章 概论

第2章 信息检索基本理论

第3章 学术评价及信息组织

第4章 信息检索服务第1章概论

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文献信息源的短缺,而是如何具备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高效地找准、找全并获取我们需要的文献信息以及评鉴和有效管理这些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掌握信息、知识和文献的相关概念,了解文献的内容及知识组织体系,迈出掌握文献检索知识的第一步。1.1 文献与信息的产生及作用

1.1.1 信息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最早出现在通信领域,指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量剧增,信息概念逐步运用到各个领域。信息的来源与目的不同,提出的信息的定义也多种多样。据统计,国内外对信息的定义不下百余种。

广义的信息指在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它们的运动状态的反映。用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运动所能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

狭义的信息指能反映事物存在和运动差异的、能为某种目的带来有用的、可以被理解或被接受的消息、情况等。

因此,“信息”一词作出如下定义: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的表现,是事物及其现象的内外特征、相互联系及作用的反映。

1.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特征是指信息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信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普遍性。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领域中。只要有事物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2)客观性。信息客观地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是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运动与状态的反映;它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可以随意想象和创造的事物,其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可以被人所感知、存储、传递和使用。(3)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征,是指信息从发出、接收到进入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信息的时效性与信息的价值性密不可分。因此只有及时地将信息加工、收集,才能充分利用信息。(4)依附性。信息本身不是实体,没有体积和重量,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如声波、电磁波、纸张、化学材料、磁性材料等)而存在,否则无法独立交流。信息离开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记录手段就不能表达,但信息的内容却不会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5)可传递性。信息既可以跨越时空进行传递,也可以文字、图像、电磁波、磁盘等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传递(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形态),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人际交流、文献交流和大众传媒等手段进行传递。任何信息只有从信息源出发,经过信息载体的传递才能被信息获取者接收并进行处理和运用。(6)共享性。同一内容的信息可以同时分别装载到几个相同或不同的载体上,使同一内容的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内被多个信息用户使用,其信息量不会因载体的不同和传播的过程而减少,也不会因分享者的多少而受到影响。

2.信息的类型

信息的分类很多,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划分有不同的形式。(1)按加工深度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2)按生成领域可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和思维信息。(3)按发布范围可分为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和非正式出版信息。(4)按内容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型信息、数据型信息、声像型信息及多媒体型信息。

1.1.2 知识

知识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是人类通过信息对大自然以及人类本身进行挖掘、发现、分析、综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信息,是通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总结出的新的认识。

由此可看出,知识就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精简化的信息集合。

1.知识的特征(1)实践性。社会实践是知识产生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科学知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2)规律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们获得的知识在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规律性。(3)渗透性。随着知识门类增多,各种知识可以相互渗透,形成许多新的知识门类,形成科学知识的网状结构体系。(4)继承性。每一次新知识的产生,既是原有知识的深化与发展,又是更新的知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知识被记录或被物化为劳动产品后,可以世代相传和被利用。

2.知识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知识可分为如下不同的类型。(1)按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2)按门类结构可分为基础知识、技术知识和应用知识。(3)按描述内容可分为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1.1.3 情报“情报”一词最早产生于军事领域,我国情报学家严怡民教授认为:“情报是作为交流对象的有用的知识。”情报是传递中的知识,而传递的知识对传递的对象必须具有有用性,人们不需要或不能理解的知识不能成为情报,因为它不能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归结起来,可以认为情报是指传递着的、有特定效用的知识。将知识中的特定部分传递到需要这种知识的使用者那里,被传递的这部分知识就成了情报。

1.情报的特征(1)知识性。情报的本质就是知识。没有知识内容的情报,就不能成为情报。人们之所以要收集各种情报,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和增加新的知识内容。情报的知识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2)传递性。情报必须进行传递交流,不能传递的情报,便不成为情报。情报的传递性质,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进行传递;另一方面是获得情报必须经过传递。情报工作之所以能进行,就是利用了情报可以传递的性质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递情报的手段和渠道也在不断改进,例如从口传、手传、邮传、电话和电报传递,到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传递。(3)实用性。情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用的知识才需要传递。特定的知识,目的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

2.情报的类型

情报可按如下两种方式分类。(1)按应用范围分为科学情报、经济情报、技术情报、军事情报和政治情报等。(2)按情报的内容及其作用分为战略情报和战术情报。

1.1.4 文献

1.文献的概念“文献”一词,在古代是指典籍及熟悉掌故的人(贤者),始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文献”一词的解释为:“文,典籍也;献,贤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文章的增多,文献的含义仅侧重于“文”,一般泛指具有史料价值的图书和档案,“贤”的意义逐渐取消了。

现在的文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献指具有历史保存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的书刊文物资料,包括各学科主要的书刊资料,以及历史文物档案资料。广义的文献指记录、传递有知识和消息的一切载体。目前,关于“文献”较权威性的定义有两个:一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中对文献的定义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储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二是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下的定义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供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材料,称之为载体材料)”。

因此,所谓文献,是指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作为记录手段,将信息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这种载体,除了常见的纸张外,还包括甲骨、金石、竹帛、石刻、木刻、竹简、木简以及胶片、磁带、光盘和硬盘等。

2.文献的要素

根据文献的定义可看出,文献是由知识内容、物质载体、记录符号、记录手段4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知识内容是文献的核心与灵魂;记录符号是表达知识信息的标识符号,知识信息要借助于文字、图形、音频、视频记录下来才能被人感知;物质载体是记录知识信息的物质材料,如龟甲、兽骨、纸张、胶片、光盘、磁盘等,它是文献的外在形式,知识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以保存和传播。所以,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符号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离开4个基本要素中的任何—个要素,均不能构成文献。

3.文献的特征(1)知识性。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信息内容是文献的核心与灵魂,所以,知识性是文献的本质特征。(2)传递性。文献是作为知识信息的传递工具出现并存在的,人类的知识财富正是依靠文献才得以传播的。文献既可以使人类知识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也可以使人类知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之间进行交流和传递。所以,传递知识信息是文献的基本功能。(3)物质载体性。以符号形式记录在物质载体上才能保存和传递。(4)人工记载性。文献所蕴涵的知识信息是通过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在载体上的。(5)再生性与积累性。人们在利用文献信息的过程中,又同时产生着新的文献信息,因而文献信息量不断增加。虽然某些文献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老化,但由于人们对文献信息的不断需求而再生现象大量存在,所以文献信息总是处于积累和增值之中。

1.1.5 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的关系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4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知识是人类通过加工吸收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信息的集合。因此,人类既要通过信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把所获得的信息组织成知识。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个部分。例如,动物异常现象,是一种自然信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动物异常现象有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这一结论,这时的信息便转化为知识。知识是人们对自然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加工而形成的,如果信息不经过人类的加工,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信息还是信息。新知识首先发生并存在于人脑中,这就是主观知识;如果将头脑中认识的结果通过某种物质载体记录下来,就变成了可以传递的客观知识;而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这种知识就逐步积累而成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情报属于人工信息的范畴,信息和知识都是它的来源:激活的知识变成情报,失去时效的情报还原为知识。物质运动发出信息,信息经人脑加工变成知识;知识被记录形成文献,被传递成为情报;情报应用于实践产生新的信息,失去时效又还原为知识。由上述可见,信息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文献是信息的一种载体。文献不仅是信息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也是吸收利用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们的转换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  信息、知识与情报转换框图

信息概念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消息的交换,而且还包括人机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交换,以及动、植物界信号的交换。知识、情报和文献的本质都是信息,它们都属于信息的一部分,但它们之间的范围大小又有不同。知识属于信息这一大范畴之内,是信息的一部分,信息中的一部分经过人的大脑思维重新组织和整合,变成的对人类有用的、精简化的信息集合就成为了知识;情报是知识的一部分,知识中的一部分被传递着用于特定的目的就变成了情报,信息则是构成知识的原料。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知识中的一部分被人类用特定的载体记载了下来形成了文献,知识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文献记载的是客观知识。这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1.2 文献信息源的类型特点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文献有多种分类的形式,主要的文献类型与特点介绍如下。

1.2.1 按文献的加工深度来划分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划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及三次文献。

1.零次文献

零次文献属于灰色文献,是最原始或者是不正式的记录,大多数未经公开传播,是未经正式发表或尚未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

零次文献流通渠道特殊,制作份数少,容易绝版。虽然有的零次文献的信息资料并不成熟,但所涉及的信息广泛,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零次文献主要特点如下。(1)客观性。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或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未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2)分散性。获取的文献类型多种多样。(3)不成熟性。如人们的“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

零次文献的类型包括: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听取经验交流演讲、实验的原始记录、工程草图等。

2.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一次文献在整个文献系统中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

一次文献的主要特点如下。(1)原始性。一次文献通常是由作者本人直接记载其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的产物,属于原始的初次创作。其中的观点、材料、数据、事实一般是未经加工整理的。因此,它既有可靠性的一面,又有待定性和不成熟的一面。(2)创造性。作者以工作和科研中的成果为依据撰写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的结晶。其中所表述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类知识的总量,具有直接参考、借鉴和使用的价值。(3)分散性。由于研究课题或研究角度的不同,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文献内容也会有所区别;同时,各种科研成果发表的方式、刊登的文献类型多种多样,这使得一次文献杂乱分散。

一般而言,各种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研究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产品样本等都属于一次文献的范畴。判断一篇文献是不是一次文献,主要依据文献的内容和性质,而不管在文献撰写过程中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资料,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载体形式出现。

3.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二次文献具有明显的汇集性、系统性和可检索性,它汇集的不是一次文献本身,而是某个特定范围的一次文献线索。它的重要性在于使查找一次文献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

二次文献的主要特点如下。(1)汇集性。二次文献是在大量分散的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它汇集了一个特定范围内的许多文献,并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比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学科或专题等的文献情况。(2)检索性和通报性。二次文献所汇集的不是一次文献本身,而是特定范围的文献线索,并对这些线索加以编排,因此,它是累积、报导和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它的重要性在于给人们提供了一次文献的线索,因此,它是人们打开一次文献信息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大大减少了人们查找一次文献所花费的时间。文献检索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研究、利用各种二次文献检索工具。(3)系统性。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系统化的产物,是对特定范围的一次文献线索的系统记载;与此同时,二次文献本身也都具有自己的系统结构。

二次文献的基本类型包括题录、目录、索引、文摘、搜索引擎等。

4.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度的加工、编写而形成的文献,是知识高度浓缩、重组的结果,这些文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三次文献的主要特点如下。(1)综合性。是在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形成的,也就是把大量分散的有关特定课题的文献、事实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筛选后,以简练的文字扼要地叙述出来,其内容十分概括。这种内容加工既有纵向的,如对某一学科研究状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描述;又有横向的,如对各产业部门同类产品的比较评价。(2)针对性。三次文献的编写都有一定的目的和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三次文献是文献信息机构接受用户委托后,经过信息研究而产生的结果。这种三次文献必须是从特定的用户需要出发,针对其生产和科研工作中的问题而编写的。(3)价值性。三次文献是对大量的有关特定课题的文献中所包含的知识、素材、事实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编写出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可靠,知识含量大,可以直接提供参考、借鉴和使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三次文献包括综述研究类,如专题述评、研究报告、综述报告。技术预测和参考工具类,如数据手册、一次文献书目的书目、二次文献的书目和索引、年鉴、手册、指南、百科全书等。

5.三个级次文献的关系

文献经过作者的创作,文献工作者的整理、加工和压缩,文献研究者的综合、分析和创造,使文献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再演化为三次文献,使文献的形式和内容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地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这就是文献的链式结构。其中一次文献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的重新组织和有序化,它是文献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借助二次文献的帮助,把分散在一次文献中的各类信息,按照专题或知识的门类进行文献重组,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它既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又可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其文献系统结构如图1-3所示。图1-3  文献系统结构

相应地,用户的检索利用模式则通常是按文献链形成的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如图1-4所示。图1-4  信息检索与文献级次

1.2.2 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文献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和电子型4 种类型。

1.印刷型

以纸张为载体,用手写、石印、油印、胶印、影印等手段来记录信息,这是传统文献的基本形式,也是目前文献的主要形式。其优点是读取方便,流传广泛,价格便宜,不受时空的限制,个人可以支付、占有、存档和保存等;其不足是存储信息密度低,占据空间大,笨重,不易长久保存,并且难以实现自动输入和自动检索。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其缺点显得尤为突出。

2.缩微型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用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的文献,实际是纸质印刷型的变体,包括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缩微卡片等。其优点是信息存储密度高,文献体积小,便于收藏、保存和传递,价格低,能安全存储珍贵资料,方便管理。缺点是缩微型文献的阅读必须借助缩微阅读机或其他辅助设备,不便携带,保存条件严格,难以普及。目前在整个文献中,所占数量较少,在一般的图书馆入藏亦较少。

3.视听型

又称声像型。以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借助特殊的机械设备,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并通过视听设备存储与播发信息知识的文献形式。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幻灯片等。其优点是直观、生动、形象逼真,易于接受;缺点是必须借助一定的设备才能使用,成本高,不易检索和更新,使用不方便。

4.机读型

又称电子型。这是一种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字、资料转化成数字语言和机器语言,以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采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为记录手段,将信息存储在磁盘、磁带或光盘等载体中,形成多种类型的电子出版物。可采用下载或套录的方法把检索命中的记录复制到用户的软盘或硬盘上。其优点是存储密度高、存取速度快、查找方便、寿命长等,缺点是必须配置计算机等高档设备才能使用,相应设备的投入较大,短期内难以更新。

以上几种文献形式,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相互补充、渗透,发挥各自的综合优势,共同促进信息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1.2.3 按编写及出版的形式划分

文献按出版类型一般可分为10 类。它们的定义、作用及特征等介绍如下。

1.图书

图书是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的出版物。包括专著、教科书、工具书、论文集等。它是目前各种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种类。图书是最早的文献类型之一,直至当今,仍然占有整个文献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图书的内容特征是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系统、论述全面深入、知识成熟稳定、可信度高;但因出版周期长,知识的新颖性不如期刊,不能迅速反映最新、最近的信息。一般用于需对大范围的问题获得一般性的知识或对陌生的问题需要初步了解的场合,不适合对信息内容新颖性要求较高的用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这样的概念:篇幅不少于49页的印刷品为“书”,5~49 页的印刷品为“小册子”。

图书按学科划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按文种划分为: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按用途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

特点:① 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② 传统印刷的图书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电子图书将弥补这一缺陷。

2.连续出版物

连续出版物是期刊、报纸、年刊、丛刊等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一类文献的统称。(1)期刊(也称杂志)。期刊一般是指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刊物,主要报道某一方面或学科的最新成果、研究状况和其他信息。一般有同样的名称,按一定时间编定卷号,每一卷又分为若干期,如《读者》。专家认为:全部的学术情报中,有70%是由期刊提供的。期刊是最重要的一类文献来源。大多数文摘索引类的检索工具都是以期刊论文作为摘录和检索对象。但不同类型的期刊其学术地位和信息价值往往差别很大。对科技工作者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是学术性期刊,而在学术性期刊中最具使用价值的是核心期刊。

期刊按内容性质划分为:社会科学期刊、科技期刊;按文种划分为: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按出版周期划分为:不定期期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

特点: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材料原始,内容新颖,信息含量大;学科面广、内容丰富。(2)报纸。报纸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出版物,它与期刊有相同的特点,但是比期刊时间性更强,出版周期更短,报道信息更快。报纸具有报道及时、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等优点。报纸的学术内容较少,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很密切,所以拥有大量的读者。如《人民日报》、《CHINA DAILY》等。

报纸按内容划分为:综合性报纸、专门性报纸、知识性报纸和参考性报纸;按出版周期划分为:日报、周报、旬报等。

3.特种文献

特种文献是指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科学技术文献,是图书、连续出版物以外的其他文献类型的统称。它介于图书与期刊之间,似书非书,似刊非刊。这类文献的特点是数量较大、增长快、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涉及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保密性强,有的公开发表,有的内部发行,实用价值大。(1)会议文献。会议文献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书面交流的论文、报告以及讨论记录等资料。学术会议是围绕着某一学科或者专业领域的新成就和新课题来进行交流、探讨,因此,会议文献的学术性很强,代表了一门学科或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国际性会议或全国性会议的论文可不同程度地反映某一学科在相应范围内的学术水平、发展趋势和研究的进展情况,它是科研工作重要的信息源。其内容与期刊相比可能不太成熟,但比期刊传递信息更为迅速。

会议文献一般分为会前、会中和会后3 种形式。会前资料包括会议通知、会议程序单、论文摘要等;会中资料包括开幕词、闭幕词、会议决议书等;会后资料包括会议结束后经整理出版的专门会议丛刊、会议论文集等。(2)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指有关专利申请说明书、批准公报及分类、文摘索引等记录载体材料的总称,主要是指专利说明书。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具体、可靠、详尽,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能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水平,是一种启迪思维的重要信息源。通过了解专利文献,一方面可以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科研重复,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利用专利文献可以分析研究其技术动向、产品动向和市场动向。

专利文献包括发明专利文献、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外观设计专利文献。其特点为:内容新颖、出版迅速;涉及技术领域广泛、实用性强;具有法律效力;技术上具有单一性和保守性;重复量大。(3)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报道或记录研究工作和开发调查工作的成果或进展情况的一种文献类型。科技报告内容新颖、专深、可靠、叙述详尽、保密性强。

科技报告按研究的进展情况划分为:初步报告、进展报告、最终报告;按科研水平的高低划分为:绝密、秘密、保密、非密限制发行、公开、解密。

其特点为:理论性强,是了解某一领域科研进展、发展动态的重要情报源;保密性强,难以获取。例如美国政府四大报告:PB(商务部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处编辑出版)、AD(国防科技情报文献中心编辑出版)、NASA(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编辑出版)、DOE(能源部编辑出版)。(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指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获取某种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是经过审查的原始研究成果,带有一定的独创性,且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因而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学位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所探讨的内容都比较专、深,多数有一定的独创性,对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学位论文是非卖品,除少数在期刊中刊载以外,多数不公开出版,因而获得原件比较难。但每篇学位论文有一副本保存在学位授予单位,读者可到学位论文的收藏单位去查阅、复制。

学位论文包括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常是含有独创性的学术性文献资料。(5)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是指政府机关颁布的文件,如政府公报、会议文件和记录、法令汇编、条约集、公告、专题报告、调查报告等,所包括的内容范围广泛,几乎涉及整个知识领域,但其重点则在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制度等方面。政府出版物按其性质可分为行政性文献和科技性文献。行政性文献包括:会议记录、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决议和指示、调查报告和统计资料等,它们占政府出版物的60%~70%。政府出版物具有正式性、权威性特点,这对于了解各国政治、经济和研究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部分政府出版物是保密的,一般很难得到。有的文献定期解密,也有的公开出售,但一般数量较少。目前,不少政府出版物在政府网站上发布,以数据库形式上网供查询与利用。(6)技术标准和规范。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建议、准则、术语、专门名词等在内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一种具有法定性质的文件。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文献适应范围明确专一,对有关各方有约束性,有鲜明的时效性,且一个标准只解决一个问题。还有一些不是以“标准”作题名,但却具有标准性质的文献如章程等,在实际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技术标准包括尺寸标准、材料标准、性能标准、方法标准、操作规程、术语和图形符号标准、文献标准等。其特点有:权威性、规范性、法律性、协调性、时效性等。(7)产品样本说明书。产品样本说明书是指制造商和销售商为了推销其产品而出版发行的一种商业性宣传资料,主要包括厂家介绍、产品目录、产品样本和说明书等。产品资料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出版发行迅速,对产品的性能、构造、用途、使用方法及产品规格都有具体说明。由于它介绍的是已经投产和行销的产品,所以通过产品样本说明书可以了解厂家的工艺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它既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动态,又促进了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它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特点为直观性强,其中附有大量图表、产品特性曲线、方程等;易于获取,厂家为了推销产品,往往免费赠送。(8)技术档案。技术档案是指在生产建设中和科技部门的技术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以工程技术图纸、任务书、协议、合同、设计方案以及与此有关的调查统计数据等材料组成的文件。一般为内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有些有密级限制,因此在参考文献和检索工具中极少引用。

其特点为:技术性、适用性(信息价值很高)、保密性。

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文献类型外,还有统计资料、地图、乐谱、广告资料等类型文献,它们也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文献信息来源。1.3 网络与图书馆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为了有效地保障和促进知识交流,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机构,从事交流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图书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社会机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迅速崛起,当今世界正在迅速地步入信息社会。图书馆也在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出现了“自动化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新的概念。通常,人们喜欢用“数字图书馆”作为其统称。

1.3.1 网络

网络也就是人们所称的计算机网络。它是指将分散在各处,却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运用功能完善的通信软件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Internet 的出现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优越性的最充分的体现。Internet 中文译名为“因特网”,又称“互联网”或“国际互联网”。它是一个全球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采用TCP/IP 互连而成、彼此通信的集合体。所以,Internet 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网络,而是成千上万个计算机网络组成的网络群体,即“计算机网络的网络”。Internet 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人类正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全世界各个角落延伸和扩散,并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巨大的生命力不断吸引着新的网络成员,使自己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用户最多、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我们通常所讲的互联网络就是因特网(Internet)。

1.TCP/IP

Internet 的快速发展和运行,得益于TCP/IP 的应用,TCP/IP 是数以亿计的网页信息在网上传送的保障。TCP/IP 实际上是一个协议集合,在这个协议集里最重要的两个协议就是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nternet Protocol)。

TCP 保证了数据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用户发送数据时,TCP 负责将用户数据分解成数据包,在数据包头部加入发送和接收节点的名称及其他信息。用户接收数据时,TCP 负责将收到的数据包还原成一个文件,从而保证了发送者和接收者所看到的内容是一样的。

IP 即“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提供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送,二是为数据的传送提供路径选择。根据IP,计算机在接入Internet 时都有一个IP 地址,是一台计算机在Internet 上的唯一身份标识。

2.IPv4 和IPv6

IP 分为IPv4 和IPv6 两种,目前主流应用是IPv4,但是随着IPv4 资源的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向IPv6 过渡已经是大势所趋。(1)IPv4。目前,我国大部分网络用户使用的都是IPv4 地址,32IPv4 使用32 位地址,因此最多有4 294 967 296(=2)个地址。一般的书写法为4 个用小数点分开的十进制数。IPv4地址的长度为32 位,分为4 段,每段8 位,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0~255,段与段之间用句点隔开,例如159.226.1.1。截至2011 年12 月底,我国IPv4 地址数量为3.30亿,较2010 年底增长19.4%。2011 年2 月,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将最后5 个大组分配给五大区域地址分配机构(RIR),标志着全球IPv4 地址总库完全耗尽。2011 年4 月,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宣布亚太地区IPv4 地址也已经分配完毕,最后1 个大组只用于向IPv6 过渡。五大区域地址分配机构(RIR)的分库,将在2011~2015 年相继耗尽,全球IPv4 地址将真正地枯竭。(2)IPv6。IPv6 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IPv4 的下一代Intemet 协议。IPv6 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IPv6 不仅可以使每一台电脑都连入Internet,也可以使家用电器、传感器、远程照相机、汽车等加入Internet 中。

单从数字上来说,IPv6 所拥有的地址容量约是IPv4 的8×1 028 12838倍,IPv6 支持2(约3.4×10)个网络地址,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Intemet 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如果说IPv4 实现的只是人机对话,那么IPv6 则扩展到任意事物之间的对话,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服务,还将服务于众多硬件设备,将构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的真正的宽带网。IPv6 地址的表达形式一般采用32 个十六进制数,IPv6 地址由两个逻辑部分组成:一个64 位的网络前缀和一个64 位的主机地址,主机地址通常根据物理地址自动生成。

目前,IPv6 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应用,第2 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Internet 示范工程(CNGI)最大的核心网和唯一的全国性学术网,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 网络。截至2011 年12 月底,拥有IPv6 地址9398 块/32。由于我国IPv6 发展起步较晚,IPv6 地址资源拥有数量落后于巴西、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全球排名第15 位。

3.域名

由于IP 地址不容易记忆,Internet 采用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作为标识Internet 上特定主机的助记名称。根据DNS 和IP 相对应的规定,只要写出标准域名,就可以被域名系统软件转换成相应的IP 地址。每台计算机的域名结构为: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最高域名。例如北京电报局与Internet 联网的一台计算机的域名为:public.bat.net.cn。其含义是:公共服务器.北京电报局.邮电部网络.中国,对应的IP 地址为202.96.0.97。由此可见,域名是分层次管理和命名的,首先DNS 把整个Internet 划分成多个域,我们称之为顶级域,并为每个顶级域规定了国际通用的域名,采用地理模式和组织模式两种形式。(1)地理模式。地理模式的顶级域是按国家进行划分的,每个申请加入Internet 的国家(地区)都可以作为一个顶级域,向NIC 注册一个顶级域名,如CN 代表中国,UK 代表英国,JP 代表日本。而NIC 又将顶级域的管理权分配给指定的管理机构,各管理机构对其管理的域进行继续划分,即划分成二级域,并将二级域的管理权授予其下属管理机构,依此类推,便形成了层次型域名结构。中国的顶级域名为CN,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规定了自己的二级域,CN 下的二级域名分行政区和类别域名,行政区域名34 个,代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BJ(北京)、HB(河北)等。类别域名有6 个,分别是:AC 科研机构;COM 工、商、金融等企业;EDU 教育机构;GOV 政府部门;NET 互联网络、接入网络的信息和运行中心;ORG 非营利性组织。(2)组织模式。组织模式的顶级域称为国际通用顶级域名,目前常用的有14 个。

com 商业机构;firm 公司企业;edu 教育机构;store 销售部门;mil 军事部门;web 服务机构;gov 政府部门;arts 文化娱乐部门;org 非营利组织;rec 娱乐机构;net 网络服务机构;info 信息机构;int 国际组织;nom 个人。

1.3.2 网络信息资源

1.网络信息资源定义

网络信息资源(Networked Information Resources)也称虚拟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电子资源,主要指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种媒体形式表达的、分布式存储在因特网不同主机上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形式进行传递的信息资源集合,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互相融合而成的。简言之,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Internet 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在Internet 上呈现,但是可以通过Internet 传输的信息资源,如电子邮件等。

2.网络信息资源特征(1)数量巨大,来源广泛。Internet 是个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汇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可以在网上供所有人共享使用;任何人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传播观点。因此网络信息数量巨大,呈爆炸性增长。据CNNIC 于2012 年1 月16 日发布的《第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报道,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国网页数量为866亿个,比2010 年同期增长44.3%。(2)内容丰富,质量参差不齐。网络信息资源包罗万象、覆盖各个学科领域。网络信息的发布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尤其是Web 2.0 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很多的网络出版平台,但是由于缺乏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信息交流交织在—起。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又有许多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3)类型齐全,形式多样。网络信息资源包括各种不同层次的信息,既有原始论文、电子报刊等一次文献,又有题录、索引、综述、评论等二、三次文献,还有网上会议、聊天等零次文献。此外信息类型也十分齐全,有文本、表格、声音、图像、程序软件、超文本、多媒体等多种形式。(4)分散无序,缺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服务器上,服务器有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字符集、处理方式,信息资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许多信息只是时间序列的堆积,缺乏组织加工,处于无序状态。而信息资源的更迭、消亡无法预测,因而影响着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5)更新加快,信息污染严重。由于网上信息量的迅速增长,导致信息新陈代谢加快,信息过剩、贬值,使得大量网上信息成为信息垃圾。此外网络信息提供者成分复杂,他们在网上的活动没有任何约束,可以自由链接、发布信息、增加新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使得信息传播难以控制,伪劣信息、无用信息比重加大。

1.3.3 数字图书馆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资源正在持续性爆炸性增长,图书馆一方面已将传统的图书馆检索目录同网络结合起来,建设一个基于网络的书目检索系统;另一方面必须要参与对网络资源的收集、处理、存储和提供利用。图书馆正面临着从传统图书馆向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形态的转移。

1.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通常认为数字图书馆是指:“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与技术,通过高速网络,以最方便的手段,最快的传递速度向用户提供准确的、最全面和最有用的信息。这些数据资源并不一定集中存储在某一个特定的图书馆,它可以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多个馆、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1)从技术角度定义。数字图书馆能将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文献信息内容,以数字化存储与管理,通过控制系统标识数字对象,通过网络浏览、查询、检索和传输各种信息,采用权限管理技术保护知识产权,通过Web 发布数字化信息的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和文献处理技术为原则的大型数字化文献资源信息系统。(2)从图书馆角度定义。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它既有传统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功能,又能使图书馆用户联机存取本地和远程数字化资源的现代化图书馆。

2.数字图书馆特征

通过以上对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描述,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较,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其他特征都是建立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的,这也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最大区别。数字图书馆的本质特征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2)信息传递网络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升温,信息传递网络化已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各个领域。数字图书馆是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因特网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联为一体的。(3)信息利用共享化。数字图书馆在实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之后,必然会提出一个信息利用的共享化问题。虽然传统图书馆在理论与实践上也提倡资源的共建共享,但信息利用共享化作为数字图书馆一大特征,其共享化的广度与深度是传统图书馆所无法相比的。(4)信息提供知识化。与传统图书馆不同,数字图书馆已经逐步实现由文献的提供向知识的提供的转变。数字图书馆将图书、期刊、数据库、多媒体资料等各类信息载体与信息来源在知识单元的基础上有机地组织并链接起来,以动态分布式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随着信息加工的知识化、智能化和建立起完备的检索系统,数字图书馆将能够为读者、用户一次性提供某一主题的目录、论文和著作的全文、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5)信息实体虚拟化。数字图书馆使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结合了起来,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趋向虚拟化。在数字图书馆中,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是相辅相成的,实体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赖以服务的基础,而虚拟图书馆是实体图书馆发展的方向。1.4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从20 世纪中叶起,人类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信息化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因素。信息化社会要求社会群体和个体都必须具有高度的信息觉悟、强烈的信息需求和正确的信息价值观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作为对人的信息行为能力的整体描述,是信息社会中个人及整个民族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

1.4.1 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1nformation Literacy,IL)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 佐尔科茨(Paul Zurkowshi)1974 年在美国全国图书馆与情报科学委员会上首次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素养的含义不断深化,涉及领域更加广泛。1989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IL 主席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有关IL 的权威报告对IL 的定义是至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在需要时能够识别、查找、评价和有效地使用信息。1997 年9 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对信息素养的定义表述为:“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

2003 年9 月20 日至23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NCLIS)在捷克首都联合召开的信息素养专家会议(Information Literacy Meeting of Experts,Prague,The Czech Republic)发布了布拉格宣言:走向具有信息素养的社会。这次会议共有来自世界23 个国家的40 位代表讨论了信息素养问题。会议认为如何使人们从Internet 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布拉格宣言宣称信息素养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的内涵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拓展。信息素养是指从各种信息资源中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养的内涵具体包括能意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了解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定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能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使用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去。

1.4.2 信息素养的评价

2000 年1 月,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通过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共5 项22 条,规定了学生应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它是目前被接受并使用最为广泛的标准。许多院校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舍,形成符合自己需要的评估方案。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确定信息需求的性质和范围

这包括:① 学生应能明确表达信息需求;② 区分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信息源;③ 能考虑到获取所需信息的成本与效益;④ 能不断地评价信息需求的性质与范围。

2.能有效和充分地获取所需信息

这包括:① 能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检索系统获取所需信息;② 能制定和实行有效的检索策略;③ 能通过联机或采用多种方法亲自检索信息;④ 必要时能调整检索策略;⑤ 能提取、记录和管理信息及其来源。

3.能利用其知识基础和价值系统选择适当的信息

这包括:① 能从所收集的信息中归纳其大意;② 能知道和采用有关标准评价信息及其来源;③ 能综合信息的要点形成新的认识;④ 能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比较,确定信息是否增值或具有其他的特点;⑤ 明确新知识是否影响个人的价值系统;⑥ 能通过与其他人讨论,确认自己对信息的理解与阐释;⑦ 能决定是否修改原来的查询方式。

4.能有效地利用所获得的信息

这包括:① 能运用信息开发新产品或项目;② 能调整产品开发或项目的进程;③ 能与别人就产品或项目情况进行有效地沟通。

5.信息获取和利用时遵守相关法律道德规范

这包括:① 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涉及的道德、经济、社会问题;② 存取与利用信息资源能遵守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礼仪;③ 在产品或项目开发中确认信息资源的使用;④ 对引用的成果表示致谢。

1.4.3 信息素养教育

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因特网的迅速延伸,信息量急剧膨胀,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在信息社会生存、学习、发展的重要能力与基本素养,是衡量个人综合素养高低的必需的重要指标。因此,信息素养教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与重视。

1.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1)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化、信息化社会。信息已成为这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成为促使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变革的主导要素。信息正以几何级数速度骤增,引发了“知识爆炸”,使人们在进行学习、工作、生活和科学研究时,都面临着信息选择的现实问题。通过网络、媒体、图书馆、社会、学校等提供、传播和交流的信息,其形式各式各样,有文本、图像、视听、数字等,它们都是未经过滤和筛选的,这就给人们评价、理解和利用信息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在质上具有不确定性,在量上具有无限扩展性,激增的信息并没有让人增加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准确而迅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有效地分析、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生存立足的必备技能。因此,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终身学习的需要。大学生现在所储备的专业技能、学习技能都是为将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打基础,但是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是学生通过现在的学习能够将来独自解决的,但更多的问题却需要借助自身所处的知识环境,通过正确表达信息需求并获得结果。有学者研究大学生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的信息行为对论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已经成为毕业生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但由于互联网的信息浩瀚而庞杂,学生很难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信息,也不容易辨别有价值的信息。因而,毕业生在互联网上查找信息时显得事倍功半,每周上网查资料的天数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很小。相反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频度越高,对提高论文成绩的作用越大。在求职应试的时候,如果事先能对用人单位有更多了解,回答问题时就会更加结合该单位的特殊需要。如果平时具备基本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应试时就会表现出较宽的专业适应范围和新业务拓展能力。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已把是否具备应有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作为考核毕业生的重要依据。检索技能作为信息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犹如学习能力一样,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求他们善于解决问题、富有创新的勇气和技能,要求他们有效地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宝藏,把自己的研究探索工作放置于一个较高的起点之上;要求他们能快、准、全地查获所需的科技文献和信息,进而独立地从事学习和科研。21 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知识量激增的社会,一方面人人都渴望及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学科的高度分化和分工越来越细,学科间互相渗透、交叉,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日益增多。一方面,人类的智力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拼接着、繁衍着,使得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着;另一方面,知识的更新在加快,信息知识的有效期在缩短,人们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更新、充实。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仅指望在大学阶段就获得从事各种工作所需的全面知识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能否具备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正是现在高等教育中急需加强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