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13:54:28

点击下载

作者:周汝昌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作者:周汝昌排版:skip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8-01ISBN:9787301207833本书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引领风尚 传承精粹张仁健

1980年金秋十月,改革开放,大地重光。一份厚重的大型文学杂志,在其封面的居中,以遒劲的老宋方笔“名作欣赏”四字组成方正阳文大印赫然标示刊名,引人注目地拂浴着新时代的曙光,在娘子关内的三晋黄土高原上破土而出。

我,作为《名作欣赏》的创意动议者,后来,又由社办丛刊的责编转为正规期刊的主编、社长,对于承办的这个期刊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而且一枝独秀,引领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鉴赏、艺术审美热潮的勃兴,确实有点始料未及。

如今回顾,实话实说:《名作欣赏》的呱呱坠地,似乎并未感受到十月怀胎的艰辛与一朝分娩的阵痛。

2010年,我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同窗、终身挚友彭庆生教授为拙著《舞文杂辑》挥毫作序,开笔伊始即纵情回顾30年前《名作欣赏》创刊时的旧事。他说:“我翻开了《名作欣赏》最初的三期,那作者队伍中,有一批闻名遐迩的作家、学者和艺术家。如萧军、施蛰存、李健吾、程千帆、王瑶、沈祖棻(遗作)、陈瘦竹、蒋和森、黄秋耘、吴奔星、吴小如、钱谷融、马茂元、刘逸生、周煦良、谢冕、陈逸飞、蔡若虹、柳鸣九、张英伦、吴熊和、丁景唐等。还有一些当时刚刚出道,后来成为名家的新秀,如袁良骏、张永鑫、吴功正、周溶泉、徐应佩、李如鸾、胡德培、金志仁、刘文忠、毛时安等。余亦何幸,得附骥尾。一份刚刚问世而又远在娘子关内的期刊,竟能聚集起如此众多的文化精英,用一句时髦话说,可谓是豪华的‘黄金组合’。”正因为当时的老、中、青几代文化精英情有独钟的深切眷顾,《名作欣赏》有如天赋不凡的宁馨儿,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名作欣赏》创办三十余年,始终能结集一大批名家提供精湛之作,个中缘由何在?

1981年11月5日,《名作欣赏》诞生一周年后,刊物的三位编辑人员在山西省人民出版社两位领导的率领下来到北京新侨饭店,约请首都文艺界的六十多位领导同志(包括三位部级领导)、学界名流和中青年专家举行座谈,请与会者慧眼辨良莠,妙手洒雨露,促使这株新苗能以更茁壮的姿容、更旺盛的生命力成长于文苑刊林之中。与会者以满腔的真情挚意、高屋建瓴的审视卓见酬答了《名作欣赏》办刊人员的热切期望。从领导与专家的思辨性的睿智发言中,我们办刊人清晰地认识到这本刊物一经问世便以高格调的名作、高质量的析文、高雅的风貌引起轰动,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点:

其一,抓准先机,应时势所需,率先以文学名作这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来面目示于国人,率先恢复了文艺名作不可玷污、不可抹杀的瑰宝价值与历史地位。

其二,认准文艺的内在客观规律,顺应品评文艺作品的审美法则,率先摈弃“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文艺批评的极左教条,旗帜鲜明地高标全人类早已认同的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美学原理。

这就使在“文革”风暴中手捧“红宝书”、目染“样板戏”的一代知识青年耳目一新,惊喜不已地领略到人类数千年来凝聚美学理想,在并不完美的现实土壤上精心构筑起的真、善、美和谐交融的精神家园,从而如饥似渴地从这本刊物中吮吸着精神的乳液。

这就使一大批学养丰赡、早就长于此道而长期无用武之地的老专家与新秀们倍感振奋。他们不约而同地倾心支持这本刊物,将他们压在箱底或蕴于心田的精粹之作倾囊相授。于是,造就了《名作欣赏》面世以来,连续而不断档的名家新秀荟萃的“豪华黄金组合”的作者阵容。

天(时势提供的良机)、人(给力的作者、买账的读者)合一的巨大客观力量创造了《名作欣赏》一枝独秀,独领艺术审美鉴赏一代风骚的奇迹。《名作欣赏》亦属全国较早的社办期刊之一。创刊时隶属于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后隶属于北岳文艺出版社。书刊相兼的体制理应体现出书刊互补的优势。也就是说,在《名作欣赏》最为鼎盛的前十五年间其精华读本就应问世,把刊物多年积累下的精粹作品资源分类组合,结集出书。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办刊人员较少,仅可应付刊物的编校,无暇无力他顾,仅在1985年出版刊物的分类选本后,便畏难却步,鸣金收兵,未克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迄至2001年初,我在山西省宣传工作会议上作创新案例的重点发言时,作了如下一段表态:“办刊二十多年来,《名作欣赏》已在海内树立了品牌形象,已经积累了一笔相当丰厚的文学鉴赏方面的弥足珍贵的资源。参照精品图书多次重版覆盖的出版发行模式,利用社办期刊书刊相兼相辅的有利条件,发挥刊物的品牌优势,我们现已初步规划,打算从今年开始,陆续推出一批分类结集的‘《名作欣赏》精粹丛书’。”之后不久,我这个已延聘三四年的主编,便完全退居林下了。于是《名作欣赏》变刊为书、书刊互补的美梦又延搁十余年之久。

谁曾想到2010年创刊30周年的庆典之后,才由当今山西出版集团领导鼎力支持,期刊社领导精心谋划,十多位办刊人员齐心打造,历时两年多精细繁冗的工作,此套精华读本方能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夏出版面世。北京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接纳了我这个不才学子,成为我的母校,并于上世纪80年代,以包容兼爱的胸怀深情眷顾《名作欣赏》,助刊物健劲成长。而今,又机缘巧合地成为“《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最佳出版方。北京大学与《名作欣赏》数十年的深厚情缘,既在往昔助我办刊,又在今朝遂我出书宿愿,怎不令我感奋良深!

从三十余年刊物资源的厚重而不免芜杂的积淀中,取精提纯、适度镕裁、合理加工,转化为一套分类结集、有序合成、规模甚大的系列丛书,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而是一件相当繁复的系统工程。别的不说,单就编选体例而言,此套“《名作欣赏》精华读本”,首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划分。然后,又将中国古代文学部分,按中国文学史惯用的朝代分期法,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并大体按名作的系年排序,最后,还得按大致21万字篇幅增删入选之作结为一册书稿发排。如此这般,以历史时期为经、以文学名作为纬,以大体均衡的篇幅为容纳之限。从实际出发,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则不循此体例而另起炉灶,不按文学史分期,只按文学的主要体裁分类,各自结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三册,两大部分共六册。如此,需将三十余年三百余期、近两万篇文章单篇提出,按出书体例重新分类编排,然后,按质、量等诸多均衡因素综合审察,经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而最后的编校工作,也是不容轻忽的细活,只有缜密的编辑加工与精审的校对,方能不将错讹由刊入书。

现在看来,这套“《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选编体例是立足于刊物三十余年的实际,经过反复论证,从多种预案中审慎选定的一种较为切实可行,不拘泥于一格,完善大于缺失的方案。尽管编选方与出版方通力合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身心劳作,但是,办刊三十多年、出刊三百余期的名家名篇荟萃的名刊,编选为300万字容量的十二分册的精华本,纵使编选者慧眼如炬,也难免眼睁睁地面对“挂少漏多”的遗珠之憾。特别是,岁月无情,时不待人,原先钟情此刊、为刊物源源赐作的不少文坛耆宿、艺苑名流,有的业已作古,有的也已届挂笔的耄耋之年,他们在满载岁月沧桑的《名作欣赏》上留存的大作,当是足资传世或收藏的珍贵笔墨,首选入集,理所当然。深切寄望此套读本日后倘有修订重版之可能,不妨适度扩容,将更多候选的佳作,尽快送上时代列车,迅速传承于世。

也许,这并非是我得陇望蜀、一厢情愿的妄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先进文化全面深入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已经到来。时代的曙光再次昭示当今《名作欣赏》的办刊同仁们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继续在办好刊物、提升品牌、引领风尚的同时,将刊物源源产出的精品佳作持续转化为图书产品,让刊、书互促互补,互利双赢,难道不是既可望又可即的吗?(张仁健,《名作欣赏》创刊人之一,退休前长期担任《名作欣赏》杂志社社长、主编)《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出版说明

一、《名作欣赏》自1980年创刊以来,至2012年已逾三十余年。1980年至2002年为双月刊,2003年至2004年为月刊,2005年改为半月刊,2006年至今为旬刊。创刊以来,承蒙各位作者厚爱,源源不断地赐稿,既满足了广大读者阅读期望,《名作欣赏》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在此,杂志全体工作人员向全体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向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二、至2012年,《名作欣赏》已创刊三百余期。三十多年来,《名作欣赏》曾经发表过许多著名学者、文化界名人的优秀的欣赏文章。这些文章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丰富了广大读者的阅读范围,构建了广大读者的欣赏体系,扩大了广大读者的阅读视野,甚至推动了欣赏学的建立。三十多年过去,许多当年的老作者已经远去,许多当年的壮年作者正在老去,许多当年的年轻作者已经学有所成,知名于学术界、文化界,还有许多当年更年轻的莘莘学子则成为当代学术界、文化界的新秀。创刊30周年之际,《名作欣赏》编辑部从所发表过的文章中编选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优秀欣赏文章,结集出版,取名为“《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奉献给广大读者,也以此怀念逝去的老朋友,并祝福仍在辛勤耕耘于文化田野上的朋友。

三、考虑到现代社会的阅读需求,也依据《名作欣赏》发表文章的内容类型,“《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分为十二种,分别为:《先秦文学名作欣赏》、《两汉文学名作欣赏》、《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宋元文学名作欣赏》、《明清文学名作欣赏》、《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名作欣赏》、《外国小说名作欣赏》、《外国散文戏剧名作欣赏》、《外国诗歌名作欣赏》。参考了中国文学史的脉络体系,也参考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教学中以文学体裁划分文学作品的方法,这样既可方便读者阅读,也使图书脉络线索明晰。

四、“《名作欣赏》精华读本”所选收文章,主要标准是:被欣赏文章为公认的名篇;欣赏文章的作者为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欣赏文章为言之成理的新观点、在某一学术领域上的新贡献或在文学欣赏理论上的新创建;文章发表之后得到广泛好评的。所谓:名篇,名人,名文。这样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参考和吸收。当然,这些标准并不需要绝对符合,只是选文时的重要参考。

五、考虑到读者的阅读需求,选收文章时还更多地选入了欣赏与被欣赏结合紧密的文章,对于纯理论性的研究文章,则忍痛割爱,选得较少。也尽量多选篇幅较短的好文章。希望在字数有限的容量中,能够涉及更多的名作,涵括更多的作者,展示更多的文章风貌,以便提供给读者更多的信息。

六、每种图书目录的编排,中国古代文学部分,基本上按照文学现象发生发展历史时期的先后排序;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则大致按文章发表先后排序,如有同一作家或同一作品的欣赏文章,则将这些欣赏文章排在一起,以便阅读。如《先秦文学名作欣赏》的排序,依次为有关《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历史著作的欣赏文章。

七、本册为《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选收欣赏文章34篇,涉及杜甫、李白、贺知章、柳宗元、李贺、杜牧等人的作品。“《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编委会品读名作 余香在口赵学文

2010年秋天,《名作欣赏》度过了它的30周年生日。

在座谈会上,前几任主编都说,30年来,《名作欣赏》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构建起了文学欣赏的理论框架,许多文章都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如果能编辑出版《名作欣赏》名人名篇的精选本,从杂志到书,既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要求,又能对《名作欣赏》有个回顾总结。作为现任主编,我很赞成他们的看法,于是,从当年年底开始着手组织力量进行“《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我出生在60年代,曾是《名作欣赏》多年的忠实读者。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品读,再到众多学界名家的赏析品位,《名作欣赏》如一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照亮了我们的读书行程,所受教益自然是融汇于血液里,渗透在学养中。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师范学校任教语文,《名作欣赏》又成为我语文讲坛上撷英咀芳的丰富源泉。许多年后,我担任了《名作欣赏》的主编,面对这样一份曾经滋养过自己的刊物,我的这种惶恐几近僧人见到佛祖吧。

办刊几年来,作为刊物主编,我常常被读者对《名作欣赏》的厚爱所感动。2010年《名作欣赏》举办30周年社庆,当我们寻找拥有30年全套《名作欣赏》杂志的读者的启事刊出后,一时间电话、来函充盈编辑部。30年,对于个人来说可谓岁月漫漫,然而数百读者孜孜订阅,精心呵护,细心收藏,这份执着令我们办刊人心生温暖,倍感骄傲。社庆时,我们邀请了西安的杨德盛先生参加,杨先生至今仍一字不落地阅读每期《名作欣赏》,对历年来的好文章、好作者,如数家珍,令人感佩。在《名作欣赏》编刊,与学界同仁交流,许多人都说自己是读着《名作欣赏》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中老年学者,几乎无人不知《名作欣赏》。2012年,杂志社组织了一次“‘80后’作家小说派对”活动,黑龙江儿童文学作家黑鹤推却了很多事,千里迢迢赶往太原,只为了却一桩心愿,见见《名作欣赏》的编辑。她的母亲是《名作欣赏》的一位忠实读者,她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名作欣赏》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结实的黑鹤举起原浆汾酒一饮而尽,那种在《名作欣赏》工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编辑“《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过程,对于我们,也是重新认识过去,从过去印迹的追寻中重识《名作欣赏》独特价值的过程。虽然今天已然是出版过剩、阅读过剩的时代,书店里各种读物应有尽有,轻击键盘便可任意找到各种经典作品,但唯有作品品读的独有见解是随时的、个别的。30年的《名作欣赏》留给我们许多名字熠熠生辉的学界大家以名作推介和普及为己任的学人精神,更留下了他们舍弃八股学术文风的隽永的品读文字和言常人所未言的精辟见解。这些独特的品质,对《名作欣赏》的老读者来说,仍余香在口;对《名作欣赏》的新读者来说,无疑是欣赏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入门之径。“《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即将与读者见面了,令我们不能不遗憾的是,这个选本远远不能容纳《名作欣赏》曾经刊出的众多好文章。那些伟大的古今中外作家和闻名遐迩的当代作家、学者,因其思想艺术的贡献而会被我们铭记。我们也感谢把半生精力倾注在《名作欣赏》杂志的首任主编张仁健先生。第二任主编解正德先生、第三任主编原琳先生继往开来,成绩为人称道。胡晓青先生老骥伏枥,在丛书编辑过程中超负荷工作,个中滋味是不亲历其事者难以想象的。我的挚友北京大学出版社周雁翎博士对该选题的热情和他身上的北大人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令我敬佩。出版精品图书需要的是慢功夫,在历时两年之后,编辑人、出版人付出了很多努力,该丛书终于付梓,辛苦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后的释然,对所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宽慰。

谨为序。(赵学文,《名作欣赏》杂志社现任社长、总编)纵横排奡 转掉自如杜诗《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赏析◎马茂元作者介绍

马茂元(1918—1989),字懋园,安徽桐城人。193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49年以后,历任上海第一师范学院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专于唐诗、楚辞研究。有著作《古诗十九首初探》、《晚照楼论文集》等出版。推荐词

杜甫的七律是丰富多样的,然而作为他七律风格的基本特征,则是他能在尺幅之中,运之以磅礴飞动的气势,这磅礴飞动的气势,又和精密严整的诗律乳水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工而能化”,“中律而不为律缚”。杜甫七律高出于盛唐其他名家之上,而成为这一诗体百代不祧之宗,乃在于此。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杜甫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唐代宗宝应二年(763)。李剑州,生平无考。从诗看,知他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前一年,杜甫到过那里,和他有了交谊。这年,杜甫曾经准备离蜀东行,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在唐代诗人中,杜甫是位“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今人之所独

(1)专”的各体皆长的全能作家,尤其是律诗的圣手,这是历来诗论家所一致承认的。杜甫自己说,“觅句新知律”(《又示宗武》),“遣辞必中律”(《桥陵诗三十韵》),“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在律诗艺术的锻炼上,他曾经下过呕心沥血的工夫。

律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它是有自身的特点(2)的。“律诗取吕律之义,为其和也;取律令之义,为其严也。”它和古体不同,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在声韵和对仗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从这个意义来说,律诗难于古体,而七言律又难于五言律。因为七言比五言句子长,受到声律和对仗的束缚,就更容易流于板滞平衍,萎(3)弱拖沓,“声谐语俪,往往易工而难化”。可是读了这诗之后,它给我们总的感觉是:纵横排奡,转掉自如,句句提得起,处处打得通,而在挐掷飞腾之中,又能见出精细的脉络。这秘密在哪里呢?

杜甫的七律是丰富多样的,然而作为他七律风格的基本特征,则是他能在尺幅之中,运之以磅礴飞动的气势,而这磅礴飞动的气势,又是和精密严整的诗律乳水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工而能化”,(4)“中律而不为律缚”。杜甫七律高出盛唐其他名家之上,而成为这一诗体百代不祧之宗,乃在于此。从本文所论之诗,便可窥见其一斑。

诗的前半篇写李,热情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然而这不平乃是诗人有感而发的。就李本人来说,他勤勤恳恳替朝廷办事,哪里计较个人宦途的升沉得失呢?诗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这两层意思,从而见出李思想境界之高,使人对他那沉沦州郡的坎坷遭遇,更加为之惋惜。“文翁”和“李广”,用的是两个典故。诗歌中的用典,是借古喻今的一种类比手法。既然是类比,自然要比得贴切,富有启发性和暗示作用,这是用典的基本要求。可是诗人的能事,并不仅仅停留在这基本要求上。文翁的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之官剑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同姓。“文翁能化俗,李广未封侯”,典故是用得非常贴切的,然而也仅仅贴切而已。在“文翁能化俗”的上面加上个“但见”,在“李广未封侯”的上面加上个“焉知”,“但见”和“焉知”,一呼一应,一开一阖,运之以动荡之笔,精神顿出,有如画龙点睛,立即破壁飞去。不仅如此,在历史上,李广对自己屡立战功,而未能封侯,是时刻耿耿于怀,终身引为恨事的。这里却推开来,说“焉知李广未封侯”,这就在用典的同时,注入了新的意义,改造了典故,从而提高了诗的思想性。就语言艺术来说,从这种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是怎样把七言歌行中纵横挥斥的笔意,创造性地运用、融化于律体之中。杜甫歌行里,像“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之类的句子,和这不正是波澜莫二吗?

下半篇叙身世之感,离别之情,境界更大,感慨更深。诗人完全从空际着笔,写的是意想中的自己“将赴荆南”的情景。(5)“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在这里,诗人并未诉说其迟暮飘零之感,而是以“一钓舟”和“沧浪”、“双蓬鬓”和“滟滪”相对照,构成鲜明的形象,展示出一幅扁舟出峡图。倘若说,这是诗中之画,那么借用杜甫自己的另外两句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来说明这幅画的画意,是颇为确切的了。

到了荆南以后又将怎样呢?尾联用“仲宣楼”轻轻点出。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不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找不到归宿之地。而在此时,回望蜀中,怀念故人,想到兵戈阻隔,相见无期,那就会更加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了。

全诗由李写到自己,再由自己的离别之情,一笔兜回到李,脉络贯通,而起结转折,关合无痕。杜甫这类的诗,往往劈空而来,一起既挺拔而又沉重,有笼罩全篇的气势。写到第四句,似乎诗人要说的话都已说完,可是到了五、六两句,忽然又转换一个新的意思,开出一个新的境界,喷薄出更为汹涌、更为壮阔的波澜。然而它又不是一泻无余,收束处,总是荡漾萦回,和篇首遥相照映,显得气固神完,而情韵不匮,耐人寻味。

杜甫七律中,如《野人送朱樱》、《野望》、《白帝》、《阁夜》、《登高》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都体现了这种特色。只要我们细心体会,是不难举一反三的。【注释】

(1) 元稹语。见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六《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2) 刘熙载语。见《艺概·诗概》。

(3) 见同上。

(4) 姚鼎语。见《五七言今体诗钞序目》。

(5) 滟滪,即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上险滩,经常有沉舟之祸。古时当地民谣云:“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见《太平寰宇记》。(发表于《名作欣赏》1980年第1期:杜诗《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析赏)笔底波澜,变幻神奇杜甫《北征》赏析◎金启华作者介绍

金启华,安徽来安人,1919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文学硕士。历任中央大学、山东师大、南京师大教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著作有《国风今译》、《诗经全译》、《杜甫论丛》、《诗词论丛》、《中国词史论纲》、《匡庐诗》、《新编中国文学简史》等。推荐词《北征》从命题到手法,都是学“赋”的。我们知道纪行的赋,班昭有《束征赋》,潘岳有《西征赋》,班彪有《北征赋》。《北征》和《北征赋》实同名而异体。而写作手法上,初记岁时,后叙行程,则又是效法《束征赋》、《西征赋》。起句即以皇帝年号开始,其声正大,实是以正史纪传体变化为诗的纪传格,可见其严肃性。《北征》是杜甫的五古名篇,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下简称《咏怀》)可称姊妹篇。两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叙事、抒情、写景、议论方面,均交织进行,但各有侧重。《咏怀》写于未乱前夕,预见性多,希望防祸于未然,而实际上祸乱是无法避免的了。《北征》则写于乱中,寄望于未来战争的胜利,并果然奏效于不久。两诗都从个人身世遭遇写到国家大事,历史性强,着眼点高,手法多变化,而又万变不离其宗。《北征》从命题到手法,都是学“赋”的。我们知道纪行的赋,班昭有《束征赋》,潘岳有《西征赋》,班彪有《北征赋》。《北征》和《北征赋》实同名而异体。而写作手法上,初记岁时,后叙行程,则又是效法《束征赋》、《西征赋》。起句即以皇帝年号开始,其声正大,实是以正史纪传体变化为诗的纪传格,可见其严肃性。《北征》以赋之手法写诗,铺叙层次井然,段落分明。首段点明岁时,辞阙心理活动;二段写旅途所经,沿路所见,发抒感慨;三段写抵家团聚,妻儿惊喜交集,小儿女憨态可掬;四段写居家不忘国事,对军国大计仍有所谋划。大的段落清楚,而每段的描写又顿挫生姿,时起时伏,曲折多变。杜甫此次离凤翔北行鄜州,是因触怒肃宗被疏放的。他满怀热忱,愿居朝廷为君国分忧,却偏偏落个“诏许归蓬荜”的事与愿违的结果。动乱之秋,得以“苍茫问家室”,应当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但诗人担心的仍是“恐君有遗失”、“东胡反未已”,他内顾思家,辞阙恋主,公忠私情,一时迸发,所以才有这曲折回环之笔。诗人追本穷源,认为自己进退维谷的矛盾处境是由于安史叛乱所造成的,便在诗中进一步倾泻“臣甫愤所切”之情,不仅点出了矛盾的症结,还展现出了其高远的思想境界。杜甫那“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的迷惘仿徨,绝不仅仅在于忠君和念家,而且还因为“干坤含疮痍”。这正是他“忧虞何时毕”的主要原因。诗人的这段自我剖白,是这段诗的精华所在,也是这篇诗的光辉所在。诗人的这种情怀,与屈原的“长太息以流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遥相呼应,其气魄之恢宏,境界之高远,忧思之深广,正与《离骚》异曲而同工。《北征》在铺叙中的第二个特色,集中表现在第二大段中对景物的出色描写。当时正值战乱,诗人急于归家,是没什么闲情去观赏山水的。但一个大诗人即使是不着意写景,写景的妙绝也时在笔端呈现。“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确实凄凉荒寂,而道中之险,更是“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但是触目所见也有“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使诗人不禁感到:“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于是索性忙里偷闲地对道旁的山果作了一番夹叙夹议的细致描写:“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这样的用笔实属奇特。偌大战祸只以“人烟眇萧瑟”五字带过,小小的山果却细腻描摹。这是诗人觉得战乱中死固可悯,而生尤可乐。写苦难,固是当时现实;写乐生,更是大众愿望。“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两句,又道出了造化育万物、万物皆乐生的深刻哲理。在诗人笔下,自然的欣荣和人世的萧瑟,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在这一段中,诗人对景物的描写,更是活灵活现而又音响动人。如“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两句,活现出杜甫望到鄜时的欣喜心情。他觉得家舍已近,不由行步如奔,把仆人抛在了身后,到水边回头再望仆人时,因地势的高低,仆人像是挂在了树梢之上。诗人正是捕捉了这一感觉上的奇妙而又真实的印象,以之入诗,造成警句,新颖独特而又精彩生动。再如“鸱枭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前句五字全为平声,后句五字都是仄声,读起来字字要顿,借音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诗句显得很不平常。

以赋的手法写诗,在《北征》的第三大段中,则表现在写人写事的逼真如绘和动态可掬。这段写诗人到家后的情况,若和《羌村》三首之一对照读,便可体会得更深一些。这里写杜甫初到家时,触目所见是“妻子衣百结”,接着是“恸哭松声回”。而《羌村》则是“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写“衣百结”是穷态,“恸哭”是喜极而悲,痛定思痛,感情是迸发的。《羌村》两句则是陡顿而曲折,感情是渐发的。和前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写小儿女,“垢腻脚不袜”、“补绽才过膝”两句,描尽困窘之穷状,幸喜杜甫返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于是,“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借画眉阔”。妻儿乍得温饱,都打扮了起来,充满了生的欢愉。天真活泼的小儿女,逐渐和父亲亲热起来,问这问那,说个不停,“问事竞挽须”,高兴得竟动手挽起父亲的胡须来了。比起《羌村》中所写“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感情的融洽更进了一层。在这段诗里,写妻儿情态的手法是很高超的。如“瘦妻面复光”的“复”字,便化用《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非无膏沐,谁适为容”之意,却毫不露痕迹。接下来,又以痴女“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的狼借与之对照,妻子整容之美便可想而知。这些,都写得十分含蓄蕴借,耐人寻味。杜甫写儿女,显系从孔融的《杂诗》、左思的《娇女》学习得来的。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写孩子的诗是比较少的,杜甫之后的诗作,又有卢仝的《添丁》、李商隐的《娇儿》等,对这类题材的开拓,杜甫可算是继先启后者。杜甫写儿女情态,常常结合着对时事的描绘,构成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一个生活小插曲,并非是儿女闲情和天伦之乐的单纯抒发。杜甫的这种别开生面的艺术处理,是应当予以足够重视的。《北征》的最后一段,集中写诗人对当时政治、军事的看法和主张。诗人调查时事,议论横生,成为以议论入诗的光辉典范。在《诗经·大雅》诸诗中,以议论入诗已屡有出现,杜甫继承这一手法,时有运用,尤以《北征》为一范例。首先在这段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借兵回纥平叛的主张,是和历史上回纥助战、促成唐军收复两京的史实,若合符节的。这是一。其次,杜甫主张北取范阳,直捣贼巢,又是和当时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名相李泌的战略计划相同。所谓“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皆是指回纥兵之可借用。而“此举开青徐,旋瞩略恒碣”,则概括了北捣贼巢的妙算。此外,诗人追究祸源,盛赞诛杨的陈玄礼的功绩,这也体现了诗人的高见卓识。这些政治性的议论,在这段诗里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与整个诗意诗境融为一体。所以,尽管议论较多,仍不乏写事、写人、抒情、写景的佳句,如“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的写事,“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的写人,“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的写景兼抒情,“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的想象中的情景描写等等,都巧妙地与政治性的议论糅合在一起,使诗篇丰满而顺畅,密茂而空灵。

综上所述,《北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军政大计谋划,在诗里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其在战乱中的旅途所经历过的景色以及回家时的家庭情况,也真实鲜明地并具有特色地反映出来。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他对国事与家事的描写,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诗中谈家事必带国事,谈国事则无一字道及家事。国而忘家,念家不忘忧国,这正是杜甫之所以伟大的地方。诗人写旅途所见,尽管是“多被伤”、“更流血”、“寒月照白骨”的凄然惨状,但他绝不悲观失望,仍写出“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的美景,使人觉出山河之可爱,景物之可欣,从而进一步对造成战祸的叛乱者产生无比的憎恨。

在艺术上,《北征》成功地运用了赋的铺陈手法,做到铺得开,扣得紧,收得拢。全诗结构严谨,段与段之间,层次井然。有时是一字冒下,转入另一段,如“况我堕胡尘”的“况”字,“至尊尚蒙尘”的“尚”字,均起这种作用,炼字可谓精工。至于一段之中,有回荡,有对照,有陡顿,而又变化莫测。如第一段写辞阙,充分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心情,真是欲留不得,欲去难舍,进退维谷,忧心如焚,读来使人回肠荡气。写了辞阙本可以接写时事,但诗人并未直承,而是将其放在抵家后的一段中去写,这就造成了跌宕起伏的效果,避免了开篇的呆板枯燥。北征的目的是省亲,写了亲人会面的情景,本应结笔,但诗人笔锋一转,陡接至尊蒙尘一事,然后一笔直下,更无回顾,真是其来无端,其去无迹,大有变化莫测之妙。至于写北征旅途所见,则用移步换形法,随着诗人感情的变化,笔下的景色呈现出惨淡与明丽相映衬的色调。先由人烟萧索、猛虎苍崖的凄惨险绝景象,一变而为山果红黑、幽事可悦的佳境胜景,再变为鸱枭鸣树、野鼠拱穴的一片恶景。险夷美恶,对照鲜明,笔底波澜,变幻神奇。写抵家一段,对儿女衣着及老妻施朱画眉的描写,顺叙中插补叙,补叙中又用倒接法,笔法参差错落,摇曳多姿。家事写毕,感慨踵至,转写时事,与第一段的辞阙遥遥承接,草蛇灰线,有迹可寻。对时事的抒写,又突出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将叙事、议论、抒情、写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后以开国君王暗勉当今君主作结,既是回应首句,又是寄望无穷,既顾及到章法的严谨,又在终篇之际留有余韵。原文北  征杜 甫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干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憟。

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借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伺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发表于《名作欣赏》1983年第5期:杜甫《北征》赏析)“当以是为首”杜甫《望岳》赏析◎萧涤非作者介绍

萧涤非(1906—1991),江西临川人。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后任教于山东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任职西南联大。1947年回山东大学后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推荐词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与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两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杜甫在这两句诗中所表现的力争上游的精神,和他在政治上“窃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发表于《名作欣赏》1983年第6期:杜甫《望岳》简析)穷年忧黎元 浩歌惊千古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赏析◎葛晓音作者介绍

葛晓音,1946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有著作《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唐宋散文》、《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古诗艺术探微》等出版。推荐词

十年奔走豪门的生涯,使诗人熟知上层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政治的腐败黑暗,贫病交迫,又使他对社会弊端和民生疾苦体察尤深。久已积压在心头的政治危机感和大乱将临的预感,被眼前与皇帝咫尺天涯的情景所触动,发为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浩叹,便更觉恳切沉痛。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唯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在杜甫的诗歌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可说是最集中地披露诗人一生心事的长篇。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载。当时杜甫已在长安旅食十年,虽多方干求,而功业一无所成。到这一年的十月,才得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任命。十一月离京赴奉先县探家。安禄山恰在此时反叛,但长安尚未证实反讯,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避寒享乐。而杜甫从长安到奉先,正经过骊山。十年奔走豪门的生涯,使诗人熟知上层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政治的腐败黑暗,贫病交迫,又使他对社会弊端和民生疾苦体察尤深。久已积压在心头的政治危机感和大乱将临的预感,被眼前与皇帝咫尺天涯的情景所触动,发为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浩叹,便更觉恳切沉痛。

全诗以还家探亲的过程作为主线,虽然从结构上可分为明志述怀、途经骊山和行路到家三部分,而以咏怀为一篇正意。所以发端开门见山,直陈平生抱负。诗人自称杜陵布衣,亮出私下以稷与契这两个辅佐虞舜的贤臣自比的大志,虽然极其自负自信,却以自嘲越老越拙的口气出之,是饱含着半世穷愁潦倒的满腔辛酸的。但明知许身太愚,仍然矢志不移,又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执著信念。第一大段正是围绕着这一主旨反复转折,从各种角度层层推复,表白自己坚持既定人生道路的决心。首先从自己已经弄得一事无成的处境来说,反过来表示只要有朝一日志愿能够实现,就甘心为此受苦到老,直待盖棺才算罢休。其次,又强调尽管被同学老先生所取笑,仍不能改变为百姓忧虑的热肠,只能更加激发起拯世济民的慷慨意气。古今之士向来都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立身的准则,杜甫却唱出了“穷年忧黎元”的浩歌。这是他的伟大精神之所在,却也正是他不能为众人所理解的原因。由此又自然引出下一层转折:原来诗人并非没有遁迹江海、潇洒山林以独善其身的出世之想,只是生逢尧舜般的明君,不忍与之诀别罢了。这里称唐玄宗为尧舜之君,固然已不合事实,但玄宗确曾有过励精图治的前半生,盛唐诗人称之为明君,并以生逢盛世为自豪,并不是颂美的虚套。“理齐小狎隐”(王维《留别山中温古人上兄并示舍弟缙》),“逢时解薛萝”(张九龄《商洛山行怀古》),正是穷达出处的原则在盛唐时代条件下的变通。杜甫的青壮年时代在开元年间度过,生逢明君而不甘退隐的思想与盛唐精神的影响有关。所以就是在玄宗已经变得骄奢荒淫的晚年,诗人也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的幻想。这就又转出一层反问:既逢治世明君,朝廷济济多士,廊庙里有的是栋梁之材,哪里还缺自己这块料呢?诗人又随即自答:即使如此,其恋阙之心也依然不变,只是因为天性如葵藿之向日,难以改变罢了。“葵”指胡葵,又名卫足葵、吴葵等,是锦葵科的宿根草本,藿是豆叶,二者有倾叶向阳的特性,故以为喻。曹植《求通亲亲表》说:“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这里一方面表白忠君的诚意,另一方面也含有企望皇帝“垂三光之明”的意思。如此汲汲于进取,恐怕难免被人误解为过于热衷名利,因此下面又补充说明其本心可不是像蝼蚁那样为自己营穴,而是要像巨鲸般志在万里,在大海中游息。正因如此执著于人生的大道,又羞于干谒权贵,才会耽误生计,至今埋没风尘。但就是到了这般地步,亦始终不肯归隐,只能愧对巢父、许由,以饮酒赋诗解愁破闷了。这一大段一气五六层转折,跌宕起伏,连绵不断,像剥茧抽丝一样,后一层意思从前一层意思中引出,先反后正,自嘲自解,在回顾往事的万般感慨中倾吐出不遇之悲和身世之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出仕和归隐的矛盾也在痛苦的反省中得到解决。最后又轻巧地将散开的思绪再度兜转来,回到了眼前廓落无成的处境。这样抒发感慨,以议论推驳的层次形成意思的回环往复,保持了古诗一唱三叹的情韵,正体现了杜甫以议论入诗而又不失诗味的艺术独创性。

第二大段夹叙夹议,记述途经骊山的见闻和感想。从结构上看似与第一段关联不大。然而从思想感情的内在联系来看,其实是上文所述用世之志的进一步深化。开头先写半夜出发,凌晨经过骊山,用十句的篇幅铺叙一路风高霜严、雾重路滑的情景,并不仅仅是说明时近岁暮、路途很难的闲笔。这一段写景先从大处渲染出百草凋零、天色阴沉、疾风劲厉的阴寒气氛,又缀以手指冻直竟致为束衣御寒而拉断了衣带都不能结上的这一细节,令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行旅风霜之苦,都是从烘托骊宫之外的寒气着眼,对衬出骊山华清宫内的暖意,使宫内宫外的苦乐之别形成更为鲜明的反差。同样,在抵达骊山时,才描写充塞寒空的大雾,不仅真切地绘出了冬晓之景,也恰好与骊山温泉蒸气郁勃的景象形成寒暖的对照。这就为下文的“路有冻死骨”,预先留下了伏笔。

骊宫已近在咫尺,连羽林军校军器相碰的声响都能听到。但一墙之隔,何啻天壤。处在这种特殊的境地,诗人自不免感慨万端:君臣在此只顾寻欢作乐,音乐声甚至响彻云霄,想必是皇帝正在给从臣赐浴赐宴。参加的当然都是冠缨之臣,绝不会有身着“短褐”的平民百姓。此处用“短褐”,与首句“杜陵有布衣”照应,含意相当微妙:诗人虽然志在“致君尧舜上”,然而连当从臣的份儿都没有,此情此景,不能不勾起他半世不遇的牢骚和愤激。《老子》有“被褐怀王”之句,因而以“短褐”自称,又暗含“怀玉”之士的傲气和不平。参照下文对“臣如忽至理”的批评,更可见出与宴的“长缨”们其实只是些贪婪庸鄙的禄蠢,真正关怀国事的志士却被排除在廊庙之外。玄宗的作为是否合乎尧舜之君的标准,也就无须明言了。

下面在皇帝的众多赏赐中单挑出分帛一事来议论,暗用《诗经·小雅·鹿鸣》中“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的典故,按照饮宴之后赐帛的礼制,承接上文,顺理成章。从字面上看,是以绫罗与粗褐相对,照顾意思的自然连属;从章法立意着,则是从渲染宫巾的暖意着笔,与织帛的寒女相对;而从所选事例的典型性者,又揭示了唐代统治阶级最基本的剥削方法——租庸调的实质。诗人强调这些绢帛是民间寒女辛辛苦苦织成,由官吏们用鞭挞其夫家的手段从她们家中横征暴敛得来的,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上层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正建筑在剥削掠夺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财富之上。皇帝将这些搜刮来的绫罗绸缎分赏群臣,是要他们安邦治国,然而大臣们并不理会此意,皇帝也就等于白扔了这些东西。朝廷虽称多士,却还要一个布衣来向他们呼吁:仁者之心当为国事警惕恐惧!这岂不是极大的讽刺?如果说此处出于不得已,尚须对“君”稍加回护,那么下文明言直指宫中珍宝都进了贵戚之门,便对皇帝更逼近了一步。“卫霍”指汉武帝的外戚卫青和霍去病。卫青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同母弟。霍去病是卫青之姐卫少儿的私生子,其父霍仲孺后来生霍光,是西汉后期极有权势的著名外戚。这里借喻杨贵妃的兄弟杨国忠和姐妹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等。据乐史《杨太真外传》说:“(玄宗)又赐虢国(夫人)照夜玑,秦国(夫人)七叶冠,(杨)国忠子帐,盖希代之珍,其恩宠如此。”下面铺叙“中堂”酒宴之豪奢侈靡这一段,也不是凭空想象,泛泛而论。据《资治通鉴》卷二一六载:“时诸贵戚竞以进食相尚,上命宦官姚思艺为检校进食使,水陆珍馐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可见诗中所写贵戚生活均是史实,在当时有明确的针对性。女主人身笼烟雾般的轻纱薄罗,盘中堆压着甘凉的霜橙香橘,更以貂裘暖客,以驼蹄羹劝食,珍馐美味视若平常,酒肉凡品自然只能任其臭腐了。宫内宫外的寒暖对照,何其分明!这一对照正合时令实景,又从本质上概括了下层寒士贫民与上层统治阶级苦乐迥异的生活感受。至此,诗人不知不觉大声呼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联千古名句,便成为诗情发展的必然。这是从诗人“穷年忧黎元”的一片热肠中自然迸发的浩叹。高度概括的语言使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象通过眼前情景的对照更加触目惊心,同时又在达到高潮时暗中结上启下,不露痕迹地转回到路上的情景。

最后一段写诗人继续北上、辛苦跋涉的情状以及到家后的凄惨境况。如果说从长安到骊山,着重写山路的艰险,那么从骊山到奉先则主要写水路的难行。这样突出两段路程的不同特点,一则可避免平铺直叙,二则在章法上又正取得一山一水的对应,在以还家过程为主线的顺序记叙中又顾及了结构的对称美。“群冰”句一作“群水”,向来存疑。今知黄河每年封冻前有凌汛,大量冰凌随河水流下。杜甫探家正是入冬季节,这句写的就是这种景象,因此应以“冰”为是。此处用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典故,形容泾渭水势浩荡,夹着冰凌从西而下,竟致令人产生恐触天柱折的惊悸之感,句句是实景,又流露出时势将乱的隐忧。景物描写中这类似有若无的暗示,没有象征和比兴那样明确的寓意,因而最适宜于表现朦胧的预感,杜甫常用此法,这也是他对传统比兴手法的创变。

途中的艰难,足见与家人团聚的不易。但倘能与寄居异县、为风雪阻隔的十口之家共受饥渴,纵然历尽千辛万苦,也得到了补偿,谁知一进门就听到幼子饿死的噩耗!这里将途中渴望与家人相见的急迫心情与入门先闻号咷之声的情景衔接得如此紧密,诗人到家先遭迎头一击的情景便在这戏剧化的场面中得到了充分表现。下文写自己宁愿割舍一哀以强自宽慰,是因为唐代有遵《礼经》不哭丧婴的习俗。这里感情表达虽然较为克制,但上文已将诗人在精神上所遭受的沉重打击表现得极其突然和意外,又有邻里都为之呜咽的悲惨气氛从侧面烘托,反觉比失声恸哭更令人伤心。一个下层官吏,家里还享有蠲免赋役的待遇,其幼子尚且在秋禾登场时无食而卒,何况一般平民百姓?诗人的可贵正在于能够看到这件事本身的典型意义,由自己徒为人父、不能育子的境遇联想到更加困苦的广大人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针对自己“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而言,不仅表现了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而且从贫困失业之徒和远征边戍之卒的“骚屑”中看到了一触即发的政治危机,这正是令仁者“战栗”的原因呵!这就难怪诗人的忧愤高如终南,像大海般浩茫无际了。如大潮般汹涌而来的诗情在此陡然闸住,使全诗产生了“篇终接混茫”的艺术力量。

魏晋以来,咏怀类诗大多用花喻寄兴的手法,采取五言古诗的体裁,集中反映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想。杜甫的这首长篇咏怀诗则吸取建安诗人王集《七哀诗》和蔡琰《悲愤诗》根据自身经历抒发所见所感的写法,以还家探亲的过程为全篇主线,穿插沿途见闻,把直抒胸臆、慷慨述怀、长篇议论,和具体的叙事、细节的描绘、用典的技巧,以及对巨大社会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艺术结构中,从而为咏怀诗开创出全篇议论与叙事相交融的新形式。其开合排荡,穷极笔力,深厚雄浑,体大思精,只有《北征》可与之媲美。但此诗章法构思较北征更为精密,可谓无一字落空,无一处闲笔,而又自然浑成,只见精神,不见语言文字之工,堪称最见杜甫平生大本领的代表作。(发表于《名作欣赏》1990年第4期:穷年忧黎元 浩歌惊千古——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