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实体产业:重新定义数字经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1 10:21:38

点击下载

作者:朱晓武 王征 孙航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重新定义数字经济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重新定义数字经济试读:

前言

国家各政策推动了信息技术(IT)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创新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引发了深远的产业变革。以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推动了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并逐步形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互动,带来了产业边界、竞争态势的改变。

在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的过程中,IT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三个趋势。第一,IT成为环境不确定性的触发器,IT战略与企业战略融合,形成新的数字业务战略,重新划定行业的边界、定义行业标准、重构组织结构、强化内部管控、构建企业生态系统。第二,组织中IT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嵌入产品和服务之中,IT从过去的后台支持角色逐步转变为与流程融合、面向客户。因此,IT决定了企业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接口平台以及业务自由度。第三,企业实施数字业务战略和新的商业模式,正逐步转变为面向社会媒体、网民群体、企业群的企业生态系统,从而具备了数字生态动力学的特性。

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趋势来看,区块链技术是企业数字生态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技术。区块链技术被高度关注,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它是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出现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计算范式, 为交易双方提供不需要交换中介的价值存储和交换平台,为企业的IT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方面的探讨,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如何结合?我们认为区块链与实体产业的连接点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并提出了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图1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融合的企业商业模式理论框架

企业战略会从五个方面影响商业模式设计的驱动因素:提高供应链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创新产品(服务)、开发市场和客户关系、产生互补。商业模式设计的六个驱动因素分别是交易内容、监管、交易结构、行业类型、地域环境和科技水平。区块链技术和现有的IT能力共同驱动商业模式的实现。传统的IT能力是网络IT标准化,确保一些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区块链技术则是双边IT定制,这是一种对偶机制,通过建立企业之间的智能合约,确保双方能共享信息,深度参与合作。

商业模式的机制可以分为价值创造机制和价值获取两大类:新颖、效率和互补是价值创造机制,捆绑、锁定和模仿壁垒是价值获取机制。双边IT定制和网络IT标准化两类能力共同影响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和获取。市场绩效是市场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效果评价,具有反馈作用。通过反馈,企业在两个层面做出调整:(1)通过IT驱动商业模式的调整;(2)通过调整战略意图,进行再匹配。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融合的企业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是理解区块链与三大产业融合的基础。基于相关案例数据的可获取性,本书仅从“交易内容”和“行业类别”两个驱动因素展开分析(注:标灰色的因素不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关于监管、交易结构、地域环境和科技水平等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予以考虑。其中,行业类别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针对每个行业展开区块链应用的具体分析。本书着重分析行业现状和痛点,结合产品和服务,提供区块链支持的IT解决方案。本书首次给出了一个区块链技术与三大产业结合的“地图”,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审视区块链技术是否可以实现价值创造机制和价值获取机制。

我们建议读者在阅读区块链技术与三大产业结合的相关章节时,可以反复对照图1的商业模式理论框架,结合行业(中观)和企业(微观)两个层面,理解相关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限于时间和篇幅,本书未能展开论述相关理论模型的全部因素。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从监管、交易结构、科技水平等方面,探索实体产业中如何运用区块链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18ZFG630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7YJA630148)、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项目(ZQ2017-100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暨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KDAL043)、北京市法学会课题(BLS(2019)B002)的支持。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了金融科技产学联合培养基地,与区块链实务从业者密切合作,于2018年秋季开设了“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课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由商学院开设的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课程),培养“讲政治、懂法律、通金融、擅管理、晓技术”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在新兴的数字经济领域,实践超前于学术,迫切需要产学合作。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产学协同的成果。为了增加本书的易读性,本书由实践经验丰富的王征和孙航主笔,承担主要撰写工作。朱晓武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持,并组织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科技产学联合培养基地的张文英、季煦、张江帆、卞麓晨、韦芷曦、刘雅茜、康雨馨参与了本书的相关工作。另外,张雪祺参与了本书第2章和第5章主要内容的写作,以及全书的校订工作。

本书是一次有意义的产学合作尝试,由企业实务工作者和高校师生共同完成。这既是学习研究新知识的总结,也是数字经济时代“干中学”的新育人模式。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观点仅仅反映研究数字经济的阶段性成果,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最后,本书的写作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出,我们在此向所有文献资料涉及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第1章 数字经济概述1.1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特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火热的概念,和这个时代的很多前沿概念一样,它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按照互联网上普遍流传的说法,它所指的是“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从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定义仍比较模糊,因为他们并不清楚数字技术给经济系统乃至他们本身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根本变化”。

然而,尽管人们尚未从理论上对“数字经济”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的定义,但这不妨碍他们能够列举出很多“数字经济”的典型案例,如电商网购、移动支付、分时租赁、C2C共享经济等。而选择这些案例的原因通常也不难理解,因为这些面向C端的、使用数字技术的应用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电商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开店的权利,而且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将客户网络延伸到全国甚至全球;共享充电宝则使旅行者无需再随时随地携带笨重的锂电池,大大提升了行动的便捷性和旅游的方便程度。正是这些最普通的体验在无形中勾勒并定义了数字经济更清晰的轮廓与概念:

数字经济指的是一个经济系统,通过广泛使用数字技术,它可以降低用户的行动成本,赋予用户更多的权益,最终提升人们的生产效率与生活体验。

事实上,当我们纵观目前市场上可以接触到的各种数字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时便不难发现,它们给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带来的根本变化,绝大部分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如图1-1所示。图1-1 数字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第一,所谓“降低用户的行动成本”,一般是指通过将可能妨碍用户行动的事物进行中心化管理,从而减轻用户的负担,让其行动更便捷。

所谓“成本中心化”,是指去中心化的个体将可能增加自己行动成本的事物托管给相对可靠的中心化机构,只在需要时进行调取,从而在享受同水平权益的同时大大减少行动成本以及由其带来的生产与生活体验损失。其典型案例包括共享经济、云平台、移动支付等。(1)共享经济

部分B2C和C2C的共享经济模型,如共享交通、共享充电宝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户工作与生活中的成本。对于享受这些服务的用户来说,他们自己无需再购置交通工具或携带充电宝,而是可以选择租赁由中心化供应者提供的服务与产品,这样便可以节省出行工具和储能设施的携带、停放、保管等成本(包括时间和精力成本)。(2)云平台

相对于共享经济中的交通工具和储能设施等产品,信息存储设施的去中心化运输和保管所需要的成本更高。在运输方面,用户一般只能携带移动数据存储设备,如U盘和笔记本电脑等。在保管方面,用户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以及对存储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密,而且为预防存储设备丢失后造成重大损失,还需要对文件进行备份。通过将数据存储至云端,用户一方面可以从任何电子设备上调用信息,减少其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云平台的专业安保能力,减少信息的保管成本。

第二,赋予用户更多的权益,即通过数字技术将过去聚集在中心化机构或团体的技能分配给去中心化的个体,从而让用户可以进行更多样化的行动。在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包括移动互联网,以及由大数据引领的新零售等。(1)移动互联网

纵观通用类电子设备的发展史,也就是“大型机→PC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手表”这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本质就是各类权益逐渐去中心化地分配且权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输入权和发布权,心率、血压、步数等健康指标的检测权,甚至所处位置、行动轨迹等其他信息的知情权,都是从传统的中心化传媒、医疗、交管等机构逐渐下沉到了去中心化的用户手中。(2)新零售

与电子设备的发展类似,零售业的发展也是处在一个不断去中心化的过程。根据专业化程度的差异,迄今为止零售业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中,零售1.0阶段是“所有消费者一个店”,相对较粗放,不利于消费者进行筛选;零售2.0阶段是通过对商品进行分门别类,形成了“每类消费者一个店”的模式,但其所针对的仍然是相对中心化的长尾群体;而零售3.0阶段则是通过大数据收集和筛选以及人工智能的推理形成了“千人千店”的格局,使每位去中心化的网购消费者都能得到拥有专有购物界面的权益。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所带来的“行动成本的中心化”与“权益的去中心化”,使单独个体的行动能力变得空前强大,而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却并未同步增长,甚至比以前更低。前几年热议的“两会报道黑科技”就是典型案例。过去很多媒体在进行两会报道,尤其是进行视频专访时,可能需要配置摄影器材、存储卡带、专用车辆、协助人员等,但现在仅仅一名记者在无需任何设备与人员协助的情况下可能就足以完成以上所有任务——智能手机自带摄像功能、存储空间来自云盘、车辆仅需网络拼车,这些技术手段使报道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1.2 数字经济的发展瓶颈

正如上一节所言,数字经济中各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不断出现,其总体发展方向是“成本由中心化管理、权利赋予去中心化用户”,最终提高个体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比。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这个发展方向不会出现大的改变。不过,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似乎遇到了一个瓶颈。虽然每年科技领域都会出现很多引人注目的新概念,例如, 2014年的大数据和云计算、2015年的物联网和AR/VR、2016年的3D打印和机器人、2017年的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以及2018年的自动驾驶和5G网络等,但是不少概念在后续相关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都并不顺利。

为何数字技术会在落地的过程中遭遇阻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对其本身特性进行研究。鉴于目前业内的数字技术概念十分杂乱,而且各种术语的并列很多时候不够准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梳理和纠正。

首先,人们经常会把一些前端产品和后端技术进行并列,如无人驾驶与人工智能、3D打印与物联网、云计算与量子计算等,但实际上无人驾驶、3D打印、云计算只不过是使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计算技术(或未来可能使用)的数字产品而已。

其次,人们有时候会把一类技术和它的子类别相提并论。例如,有些媒体会把NB-Io T、RFID、5G网络与互联网相提并论,但实际上前三者都可以被视为互联网(准确地说是通信网络)的子类别。

如此一来,当我们按照图1-2对数字经济背后的相关概念进行分类后便会发现,除了一些像共享经济、智能家居、车联网这样众多的前端产品之外,目前绝大部分后端数字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五类:智能终端(物联网)、大数据、通信网、云平台及人工智能,也就是业内[1]通常所说的“物、大、移、云、智”。图1-2 部分数字技术概念的分类体系

那么,“物、大、移、云、智”这几种技术又是如何组合并实现“权益下沉、成本上收”的呢?此处以人体为模板来进行类比。众所周知,人对外界的反应可以表现为两种。

一是末端神经的本能应激反应。例如,人在触碰到尖锐物体的一瞬间会迅速抽离相关的身体部位。

二是大脑的深度思考。例如,人在触碰到尖端物体之后,脑海中开始判断尖端物体的形态,思考其究竟是什么。

机器系统(此处的机器指的并非机械,更多是计算机)也是一样,其与用户之间的人机交互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一些智能终端可以如同本能应激反应一样,对用户的动作与要求给予一些简单的回应。例如,前两年比较火爆的某些家庭恒温器,只要设置好基本程序,就可以应对简单的外界变化。

其次,人工智能有时候可以利用自己的运算能力进行一些深度的决策。例如,使用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投资顾问平台,即使每次输入的变量比较复杂,系统也会给出相应的答案,进而在这种人机交互的过程中给予用户更多的便利。

机器系统与人体系统对外界反应的相似性,实际上来源于两者之间的架构相似性,如表1-1所示。在机器系统中,智能终端设备就相当于拥有各种神经末梢的器官,在感受到外界刺激后,一方面给予外界即时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根据这些变化产生类似于神经信号的大数据,并沿着如神经网络一般的通信网络进行传导,在传输至存储信息的中心化云平台后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最终让AI发挥大脑的效能,给出信息指示或通过智能设备终端进行直接反应。也就是说,理想中的机器系统和人体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是可以对外界的各方面刺激做出应激反应与深度思考的。表1-1 机器系统与人体系统的相似性

然而,目前机器系统的人机交互体验距离人体系统的“人人交互”还有较大的差距,很多时候不能较好地实现“权益下沉、成本上收”的功能。例如,一些医院购买了人工智能医疗解决方案后,发现其诊疗的准确率不如人工诊疗的准确率高。从整体来看,当下人机之间的交互方式还比较简单,多停留在“本能应激反应”的水平,也就是业内常说的“弱人工智能”(虽然严格来讲,由于没有经过深度算法的分析,其不能被归类到人工智能当中),而能够进行深度思考的实用案例相对较少。可以说,在智能化服务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目前的机器系统会在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呢?实际上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与已经进化得较完善、大多数情况下都在顺畅运行的人体不同,机器系统由于刚刚起步,各种数字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因此所有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多垂直赛道上无法达到人们的预期。虽然此前人们已经接触了不少基于数字技术的优秀产品,但从整个行业的庞大体量上看,这种成功的案例仍是凤毛麟角。除了一些商业方面的因素(如盈利模式不清晰、目标市场判断失误)之外,机器系统与数字技术本身的性能也存在一些短板,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表1-2所示。(1)智能终端(物联网)

与偏向C端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更偏向于B端的个性化应用,每一个项目都有不同的需求,需要较高的开发成本和较长的开发周期,同时也要求开发者对甲方客户所处的行业比较了解,无论软硬件都是如此。这是其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表1-2 机器系统存在的可提升之处(2)大数据

由于目前的物联网系统都是基于不同厂商的标准,所以它们所形成的数据信息往往是不兼容的,形成了诸多碎片化的“信息孤岛”,难以进行互联互通,对于沉淀的海量数据也缺乏挖掘与变现。(3)通信网络

在覆盖范围、能耗程度、传输速度上仍有提升空间。(4)云平台

云计算可能无法满足未来越来越高的算力需求。同时,掌握在中心化巨头手中的云平台面临着隐私泄露和数据丢失等风险。(5)人工智能

与人体中神经末梢和大脑都同属于一个人不同,现实中的物联网设备经常与人工算法拥有者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导致算法拥有者很难获取用来打磨模型精度的大数据(事实上,不同的物联网设备之间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从这点来看,目前人们所接触到的由智能硬件以及相关软件打造成的机器系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正是上述问题导致数字技术遭遇了本节开头所提到的瓶颈,很多相关的产品无法落地。那么,作为一项并未出现于“物、大、移、云、智”组合中的技术,区块链要如何提升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机器系统呢?它在整个数字经济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1.3 区块链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原理。正如很多资料所提到的,区块链是一个由多个利益主体(通常被称为“记账节点”,简称“节点”)共同记录并治理的链式数据库。信息被记录在名为“区块”的数据包中,按照系统的设置,记账节点之间会遵循一定的规则(业内称为“共识机制”)来获得每个区块的打包权,也就是将区块链网络中相关信息记录到区块的权利。而在记录的瞬间,其他未获得该区块打包权的节点也将在自己的设备中同步记录区块链的数据。与属于同一利益主体的中心化传统数据库相比,这种新型的分布式数据库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写在其上面的数据由于分布在不同利益主体的手中,因此极难篡改,除非篡改者能够说服一定比例的记账节点许可其修改数据。因为区块链使用了多种加密技术,所以经常出现在各种信息与隐私保护的场景设想中。而这也是其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把目光转回到数字经济上。前面曾经提到数字经济的目标是赋予用户更多的权利。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是要让以计算机为主的机器系统能够如同贴身秘书般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具体的技术原理则是类似于人体系统的“物、大、移、云、智”组合。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机器系统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良好的反馈。如果说人不能对外界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往往是由于神经断裂、反应迟钝、分析能力较弱等原因,那么机器系统不能对用户需求进行有效应对也经常是因为难以感受到外界的变化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人体系统与机械系统可以说是存在相通之处的。

但是,为什么与人体系统相比,机器系统出现数据信号流通不顺[2]畅的情况更多?具体原因可以大致概括为两个方面:信道和信任。

首先,在信道方面,人类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像终端末梢、神经网络、大脑这样的器官已经相对进化成熟,不存在信号阻塞的问题;而数字经济刚刚起步,相关的基础设施还不十分完备,很多时候数据的信道传输并不畅通。例如,产生的数据收集不上来,收集好的数据又分析不了。如此一来,自然难以给出解决方案。

其次,在信任方面,人体系统中各种器官都同属于一个个体,听从同一个大脑指挥,不存在彼此之间是否信任的问题;而机器系统中数据的生产者、收集者、分析者很多时候都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信任成本,很容易互相猜忌。例如,怀疑对方是否可靠,会不会拿着自己的数据资产去作恶等。这样一来,相关的协作也就很难顺畅进行。

综上所述,如果人们想对现有的机器系统进行改善,使数字经济能够发挥自身效能,赋予用户更多的权利,那么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提高信道的可靠程度,使用户的行为信息可以更全面、准确、迅速地被收集、传导、解析,最终转化为可靠的解决方案。而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完善相关标准,提升信道的性能指标(见表1-3)。例如,

在信息生产环节,铺设更多度量精准的智能终端硬件设备;

在信息收集环节,统一各种数据的标准,打破“信息孤岛”,从理论上实现信息兼容;

在信息传输环节,提高通信网络的能效、覆盖半径、传输速度等;

在信息存储环节,加强云平台的计算能力和可靠程度,提高其信息存储与处理能力;

在信息分析环节,提升人工智能算法的可靠性。表1-3 机器系统各环节的问题解决方案

我们从表1-3给出的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搭建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的问题上,目前限制这些数字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技术本身。例如,智能硬件的敏锐性、大数据行业的标准化、各种通信网络的容量以及计算机的算力等。因此,要想让信息顺畅流动,从而创造价值,实现权利下放,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完善这些基础设施。

第二,解决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问题。对于C端的信息提供者来说,这些信息是他们的隐私。而对于B端的信息收集者来说,信息则是他们的核心资产。如果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信息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出现了流失,那么无疑将会给当事者带来经济损失、生活困扰,甚至人身威胁。如果信任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那么即使基础设施再完善,信息也不可能顺畅地流动,更不要说给出解决方案、实现权益下沉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通过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经济网络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构建信任的桥梁。根据潜在隐患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具体的构建方式。

第一,如果担心信息在流动的过程中因为外界攻击和入侵等客观因素而遭到泄露甚至篡改,导致用户蒙受损失,那么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1)不使用区块链技术,通过网络安全技术加强信道,尤其是中心化云平台的安防水平,以抵御外界的攻击。(2)使用区块链技术,把中心化云平台打造成去中心化雾平台,让攻击者无从下手,即将文件以分片加密的方式拆分后存储在隶属于多个不同利益主体的计算机中,而文件保存的位置与流转的过程则保存在区块链上,等到需要时按照链上的索引提取并组合即可。

第二,如果担心信息在流动过程中会因为相关机构的作恶等人为因素而出现泄露的情况,那么解决方案也有两种。(1)在针对C端数据提供者的保护上,可以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确权,并在未来边缘计算技术成熟之后将用户的数据保留在边缘平台而非中心化云平台上,让用户拥有对自己数据的所有权;相关密钥由自己保管,如果产品开发与运营机构想使用这些数据,需向产品用户提出申请,且每一次流转都需要获得用户的授权,只有对方用密钥进行签名之后才可获得数据的使用权。(2)在针对B端数据收集者的保护上,则可以通过让数据分析者仅获得用户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来对数据资产情况进行保护。由于数据分析者对大数据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打磨自身的AI算法,因此在进行数据使用权的交易时,其实际上不需要获得完整的数据,而只要提供自己原始的算法模型即可。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将算法模型和大数据上传到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中,除了数据提供者之外,任何人都无法看到数据内容;在训练完毕后,数据文件包可以退回给数据收集者或就地销毁;而数据分析者得到打磨完毕的模型,大数据就这样在没有泄露风险的情况下、在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保护下完成有效流转。

总之,数字经济系统面临的主要发展阻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图1-3所示。

严格地说,上述促进机器系统信息流动的区块链数字解决方案,目前还只是数字经济从业者提出的一个设想。尽管它不能完全避免隐私的泄露(例如,C端用户信息的分享仍未解决数据两权合一的问题),未来必然会有可提升的空间存在,但其理论上相对较高的可行性以及对数字经济系统信任程度的明显提升已经使不少从业者感到耳目一新。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过去几年的数字经济浪潮中,区块链受业界关注的程度是比较高的。图1-3 数字经济系统面临的主要发展阻碍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与现有数字技术的结合是一个总体发展方向,接下来的章节会陆续介绍“区块链+数字技术”将如何改造现有的经济社会。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更多的权力将会被下放到个体和小团体手中,由此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去中心化经济。[1].目前,很多人对“物联网”一词的理解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触到的终端硬件设施。另外,在目前的通信网络中,移动互联网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人们在谈及这个领域时也经常会把各种通信网络跟移动互联网画等号。所以,笔者也遵循主流话语体系,将智能终端归为“物联网”中的“物”,同时将通信网络归为“移动互联网”中的“移”,最终将数字技术体系简化为“物、大、移、云、智”。[2].所谓信道指的是通信通道,泛指信号传输的媒介,本节指的是数字系统中一切与数据流通相关的环节,例如,收集数据的智能终端、传输数据的通信网络、存储并计算数据的云平台等。第2章 区块链技术对实体产业的作用2.1 去中心化经济的定义

至此,我们提到了一个概念——去中心化经济。对于其中的“去中心化”一词,相信了解过数字技术,尤其是区块链技术的很多读者都有所耳闻。不过,由于“去中心化”一词出现在主流群体视线中的时间较短,因此不少人还未能够对这个概念形成冷静、客观的认识。例如,在一些科技创业公司,尤其是区块链公司中,虽然人们经常会提及“去中心化”一词,但又很难解释清楚它的含义。

那么,“去中心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质又是什么呢?

所谓“去中心化”,它并非一个由外界主观推动的趋势,而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客观必然,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事实上,早在“去中心化”一词传播开来之前,社会中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去中心化”的经济现象。例如,

自媒体让每一位作者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使过去集中在专业媒体人手中的话语权分散到作者手中,进而实现了话语权的去中心化;

智能手机让每一位用户都有机会用镜头实时记录周围的世界,使过去集中在专业人士手中的摄影与录像权分散到用户手中,进而实现了摄影录像权的去中心化;

电商平台让每一位有能力和意向创业的普通人有机会经营自己的事业,使过去集中在有一定经济和社会资源的人士手中的创业权分散到普通人手里,进而实现了创业权的去中心化……

我们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去中心化”过程实质上是各种各样的权力从顶层的专业中心化机构向基层个体下沉。为什么人们在过去几年见证了如此多的“去中心化”?答案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存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包括“物、大、移、云、智”在内的数字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降低用户的行动成本,二是赋予用户更多的权益。鉴于很多时候降低行动成本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权益,例如,使用大容量的中心化云存储,而非小容量的分布式存储卡,可以让手机用户拍摄更多的照片和视频,由此获得更多的摄影录像权。因此,各种数字技术突飞猛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批社会权力快速且大幅度下沉,进而衍生出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C2C的去中心化经济体系,如共享交通、共享民宿、自媒体、小视频等。而这些服务的提供者,有相当一部分是普通人士,而非专业机构。

需要指出的是,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科技因素并非促成各种权力下沉、经济格局去中心化的唯一推动力,经济的发展同样对去中心化具有推动作用。例如,经济改革使集中在农村供销社的经商权下沉到每一名菜农手中,“普惠金融”的推进使集中于大财团的融资权与投资权下沉到颗粒度更小的机构手中,小轿车的普及使集中于公交出租公司的客运权下沉到每一名车主手中……这就说明,不管是科技更迭也好,还是经济发展也罢,只要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惠及每一个小颗粒度的团体或个人,使他们手中的权益逐渐增加,那么各种权力的下沉趋势以及经济格局的去中心化就不会停止。至于让信息记录权下沉的区块链,虽然它使“去中心化”一词名满天下,但它并不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产品,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去中心化的产品。2.2 去中心化的有限性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虽然从理论上讲“去中心化”的理想状态是将权力下沉到每一个个体的手中,但在现实中很多权力并不能无限下沉,而是会存在一个底线。在横向视角上,则表现为去中心化程度的有限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中心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看来主要包括三点,如表2-1所示。表2-1 限制权力下沉的三重因素(1)硬件条件的束缚

众所周知,很多权力的行使往往离不开相应硬件的辅助。以上一节中提到的农业为例,由于农产品的种植与供应需要包括土地和肥料在内的诸多设施,因此其产品的供应权只可能下沉到有耕地的农村居民手中,而不是城镇居民那里。后者最多只能在自家花盆里种蒜苗、用豆芽机做豆芽而已。再如能源行业,“太阳能光伏板+民房屋顶”的组合使电力的供应权可以下沉到每一位住平房的农村居民手中,而很多城镇居民由于住的都是密集的蜂巢式公寓,没有自己的专属屋顶,因此也就与这种权力无缘。也就是说,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由于在他们的活动半径之内有很多农产品与电力供应商,因此对其而言,这些产品的供应往往是去中心化的,理论上他们可以选择任意一家供应商进行对接;而对于城镇居民来说,由于在他们的活动半径之内并没有很多供应商,因此这些产品的供应就是比较中心化的,其只能从负责撮合的中间商(如生鲜超市和售电公司)购买产品。(2)软件技能的束缚

硬件的配置固然是服务权下沉的重要基础,但懂得如何使用这些硬件的软件技能也很重要。例如,在上面的农业案例中,即使让很多城市居民迁到农村居住,并且拥有自己的耕地资源,但可以预见的是当地农产品的供应格局不会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更加去中心化。因为绝大部分城镇居民没有掌握相关的农业技能,更不要提对外输出了。再如在计算机行业中,尽管现在个人电脑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标准配置,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编程来研发软件,进而打破互联网巨头对科技产品的垄断,因为目前写代码仍是一项较为小众的技能。也就是说,软件技能的提供权仍然没有实现较大幅度的下沉,目前这个领域的格局也是相对中心化的。(3)道德方面的束缚

除了硬件条件和软件技能之外,在有些涉及交涉对象切身利益(例如,人身与资产安全)的细分领域,服务提供者的道德水准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共享交通领域中,尽管目前小汽车、驾驶技能和路况App的普及使很多驾驶员都具备了出租车司机的基本技能,但并不代表客运服务的提供权就可以下沉到每一个满足这些条件的人的手中。如果从事客运的驾驶员品行不端,那么很可能就会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再如投融资领域,如果申请融资的机构没有良好的信誉,最终很可能就会以“早期项目风险大”的名义肆意挥霍投资者的资金,甚至干脆直接卷款跑路。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不同行业的硬件条件与软件技能的普及情况千差万别,同时对权力使用者的道德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权力的下沉幅度往往是存在差异的,其可以容忍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不同的行业,其去中心化程度不同。例如,教育行业的去中心化程度就要比医疗行业强。(2)同一行业但不同环节的去中心化程度不同。例如,在电力行业中,发电环节的去中心化程度就要比输电环节强。(3)同一环节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去中心化程度不同。例如,文娱行业现在的去中心化程度就要比二三十年前强。

应该说,能够认识到影响去中心化程度的诸多因素,以及客观看待各行各业去中心化的现状与未来,对于正确理解“去中心化经济”有很大的帮助。从最初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曾经陷入过误区。例如,当“去中心化”一词在区块链概念的助力下走向火热时,很多人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一切行业的一切环节都进行去中心化,中心化巨头被颠覆已是指日可待;而在区块链概念遇冷之后,很多人又认为所谓去中心化是纯粹的炒作,各行各业都回归到中心化的格局才是正道。出现这种“走极端”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对“去中心化”一词缺乏准确的认识。

不过,尽管目前舆论对“去中心化”的看法有时会有失偏颇,但从历史来看,社会对很多新概念都经历过这样一个“似懂非懂”的适应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去中心化经济”的认知将会随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更趋成熟。在这种觉醒的主观意识和不断发展的客观环境中,社会经济整体重心的下沉、各行各业去中心化程度的提升都将是一个难以逆转的趋势。2.3 信息中介存在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去中心化经济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问题。具体地说,是在很多行业去中心化、行业中的个体失去中心化机构品牌站台的情况下,要如何在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信任的桥梁,让双方顺利地进行对接与交易。由于消费者本身的精力有限,无法逐个对众多服务提供者进行高成本的详细调查,因此对其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个可信的利益主体作为信息中介,让信息中介对这些去中心化的服务提供者进行审查,最终通过信任链条将自己对信息中介的信任传递到分散的服务提供者之上,如图2-1所示。图2-1 去中心化商业体系中,供需双方的对接高度依赖信息中介

从这点来看,在去中心化的经济体系中,进行信息审查与筛选的信息中介堪称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纵观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近年来很多声名鹊起的科技巨头所从事的正是这种“站台兼撮合”的工作。例如,优选电商就是在为去中心化的优质产品提供者站台,搜索引擎就是在为去中心化信息提供者站台,小视频平台就是在为去中心化视频提供者站台,共享经济App则是在为C端的交通、住宿服务提供者站台……可以说,任何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细分领域都有可能诞生独角兽体量的信息中介,进而支撑这个行业去中心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最终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信息中介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地说,一旦某个行业的信息中介出现一家或几家独大的情况,这些信息中介要么会在主观方面出现态度上的消极懈怠,要么会在客观方面因为工作集中积压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在辜负用户信任的同时,也给其切身利益造成损害。例如,某些搜索引擎在为用户显示服务的供应商时,并不是根据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而是根据其给自己支付的赞助费来进行排序,也就是人们熟悉的“竞价排名”。这样一来,用户对信息中介的不信任必然会传导到去中心化经济体本身,进而对后者造成直接的冲击。例如,在前两年的网约车安全事故发生后,因为对中介平台表示不满,很多消费者选择卸载去中心化的交通网络软件,进而重新转向中心化的公交车和出租车。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为了打造一个更理想的去中心化经济体系,便提出了“去中介化”的方案,也就是试图在交易网络中剔除信息中介环节,让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进行直接对接。类似于“没有中间商”的口号就是这种设想的直接体现。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要想在不影响正常的产品和服务流通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虽然中介机构不直接从事生产工作,但它们却通过信息的筛选与撮合,使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尽早地实现了对接,并产生了商品流与现金流。如果消费者想要享受这样的附加服务,就必须通过中介。以房产中介为例,如果没有其存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就不得不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自己去搜寻相关信息。

如此一来,人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保留信息中介的同时,又要避免其权力过于集中,以提高服务质量,也就是所谓的“弱中介化”。而打造可信信息中介的技术就是本书将要重点介绍的区块链,其原理大致如下。

通过利用区块链上信息极难篡改的特点,将相关的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进而增强信息中介所记录历史数据的可信性。尽管这听上去比较简单,但因为不同行业、不同环节构筑信任所需要的信息各异,因此如果能够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区块链技术,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例如,利用难以篡改的区块链发票来验证评论的真实性。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区块链技术可以起到“弱中介化”的作用,同时区块链技术也有去中心化(或者说弱中心化)的特点,但“中心化”一词其实和“中介化”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尽管这两个词的中文表达比较类似,而且在经济系统中某些时候会存在重合的情况(例如,人们熟悉的电网公司和商业银行),但它们表达的其实是不同的含义,如图2-2所示。中心化的“中心”在英文中一般被翻译成“center”,例如,人们所熟悉的“去中心化”常被称为“decentralized”,多用来指代某一范围内的中心,具体到经济中则表示行业权力的集中度;而“中介”往往被译为“middleman”,多用来指代链条中的某一环节,在经济中则多指产业链中的信息筛选与撮合机构。显而易见,“中心”与“中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些高度中心化的机构并非中介,例如,负责上游资源开采的石油寡头;有些中介环节所呈现的行业趋势也并不中心化,例如,小商品批发零售领域的众多中间商。这是在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时需要特别注意、切莫混淆的。图2-2 “去中心化”与“去中介化”的区别2.4 区块链对不同类型信息中介的提升作用

在了解了去中心化经济的定义以及信息中介与区块链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之后,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区块链对去中心化经济中信息中介的影响。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区块链技术对于去中心化经济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成本,进而促成双方的顺利对接与交易。而实现的方式则是将相关的服务信息记录在极难篡改的区块链上,以解答人们关于交涉或交易对象是否值得信任的疑问。然而,正如世界上有些题目是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有些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答题一样,对于交易者的疑问,区块链有时可以给出准确的答案,例如,回答“某人有没有做过某件事”,但对某些问题却不能给出标准的答案,例如,回答“某人做某件事做得怎么样”。一般来说,有标准答案的往往是那些有着明确行业标准的产品与服务,简称“标准型服务”;而没有标准答案的则恰好相反,属于没有行业标准的产品与服务,简称“非标准服务”。

从这点来看,区块链要想在去中心化经济体系中创造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其过程与原理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去中心化经济中,难以用行业标准简单地衡量的非标准化产品和服务为数并不少,而且其规模还在持续扩张。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已经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底层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上升到了更高阶的尊严和自我实现需求。满足底层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是由于它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比较成熟,很容易用清晰的行业标准来评判;而满足高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往往缺乏相关的标准,因此描述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图2-3所示。

以民宿行业为例。在现在的互联网短租平台中,房屋的提供者可以通过相关的标准框架来明确地告诉消费者,自己的房屋有什么样的、能够满足基础需求的设施,如洗发水、吹风机、空调等。这些信息通过标准化和结构化的图表展示,可以说一目了然。但是在满足客户更高阶的需求方面,如房屋的配色氛围、窗外所对应的景色,甚至所处位置是否满足某些摄影爱好者的拍摄需求等条件上,服务提供者是无法用简单的标准来概括这些特征的。例如,房主宣称自己的房屋是地中海风格,虽然勉强算是进行了标准化,但绝大多数人搞不清什么叫地中海风格;而且,地中海风格也有很多细分类别,该房主的装饰未必适合其他用户的口味。由此可以看到,对这种高阶需求进行标准化的描述真是不太容易。图2-3 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与其满足的需求有一定的关系

严格地讲,“满足基础需求”与“满足高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不一定与“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绝对对应。很多用于满足安全与生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实现标准化。例如,在牙医领域,电动牙刷的震动幅度在何种范围内才不会对人的牙齿造成伤害,目前学术上仍然存在争议。而很多用于满足享受与审美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也不一定完全无法进行标准化。例如,国外的某些电影分级制度经常会根据影片中暴力程度的不同对受众的年龄段进行划分。这间接说明了如果相关部门有意愿的话,完全可以对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标准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案例中所提到的影片分级,它的评判目标虽然是用于满足精神需求的影视作品,但针对的主要还是一些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基本安全与生理需求的因素。例如,不良影片对年轻观众成长的影响等。至于针对更高级需求的因素,如影片的审美价值如何、演员的功底是否深厚、是否值得深度思考等,相关部门很少会进行干涉,去搞诸如“电影精彩程度分级”这样的框架。而且,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也不会制定相应的标准。因为对于相关部门而言,这是一项成本浩大但收效却比较低的工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需求的逐渐升级与相关产品和服务标准的缺位,使非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地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尽管民间时常会衍生出一些被称为“标配”的非官方标准,但需求的逐渐升级决定了消费者注定不会只满足于那些已形成“标配”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会将需求持续向那些更个性化、官方与非官方的标准尚未覆盖到的领域延伸。例如,幼教行业最初的作用只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集体玩乐的场所,以及进行一些基础课的教授。而随着所有的幼儿园都配备了这些服务,家长们对校方开始产生了更高级的需求,像是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室外活动,让孩子们经常接触一下大自然,等等。但当这类活动也成为幼教领域的所谓“标配”之后,新的需求又再度衍生出来。例如,要求校方通过一些艺术课和思维课来培养孩子的逻辑和审美能力。也就是说,产品和服务的相关标准很有可能永远都追不上它们的非标准化程度。

在了解了产品和服务的发展趋势之后,我们来具体关注一下区块链在这些领域的结合方式。在2.3节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区块链如何在标准型服务领域构建信任,因此不再赘述,这里主要关注非标准型服务领域的情况。正如上文所言,在这些细分赛道上,区块链并不能直接告诉相关的利益主体,与其进行交易的对象是否值得信任。那么,谁才能够解答消费者或用户的这个疑问,进而成为其可信任的中介呢?从目前来看,可参考的选项包括中介平台上的评论,甚至进行排名的中介平台本身等。而这样的平台往往是那些通过较长时间积累,沉淀了一定数量用户的中心化大企业,具有品牌效应与行业权威。

在进行非标准产品的评估方面,中心化平台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完美的可信任中介。毕竟非标准产品本身有较多的评价维度,而评论者往往也会有自己的主观局限。至于中介平台本身就更不用说了,其在利益的驱动下就可能会扭曲事实。例如,某些采取竞价排名的旅游中介平台经常会对一些“知名景点”进行置顶或靠前处理,下面的评论也普遍持正向态度,结果有些旅客到了之后却感觉不过如此;反倒是部分榜上无名的景点带给旅客的体验相当不错,令人额外惊喜。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区块链技术不能直接对非标准产品和服务是否值得信任给出答案,但人们仍然有必要利用它来提高相关答案的精准率。例如,在评论方面,用户可以通过消费后产生的区块链发票实现“一票一评”,平台则可以确保对产品和服务做出评论的都是真正花过钱的消费者,而不是机器人组成的刷票者;在平台排名方面,通过将点击率和热度实时记录在链上,让那些真正优质的产品能够排在前面,避免平台方面对服务商排名进行故意操纵。这就是区块链技术在“非标准服务”连接不同利益主体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如表2-2所示。表2-2 区块链在不同细分行业中所起到的作用2.5 区块链与不同类型企业的结合方式

通过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区块链在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的去中心化主体之间创造信任的方式。对于标准型产品,区块链只要简单地告诉人们,对方是否符合相关条件即可;而对于非标准型产品,区块链则需要通过提升评价的真实性来尽可能呈现相关利益主体的本来面目。其中,我们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对于非标准型产品来说,区块链技术发挥效果是要建立在原中介平台拥有流量、汇聚了较多评论与点击率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谈论评论的真假才有意义。而这样的中介平台往往都隶属于大企业。如此一来,就涉及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区块链技术更适合应用于大企业还是小企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上一节中“标准”和“非标准”两类行业进行延伸分析。

在标准服务型行业,信息中介所提供的服务相对来说比较同质化,就像判断题和选择题一样,原有信息中介所提供服务的可替代性强。如此一来,中心化中介如果出现纰漏,其服务质量就很容易被其他竞争者赶超。但与中心化中介相比,竞争者很多时候不是差在服务质量,而是差在可信性之上。通俗地讲,用户不是担心你做得怎么样,而是担心你有没有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利用区块链技术难以篡改的特性,将原本集中于中心化中介的可信性下沉到那些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的中小型信用中介处,如此才能让这些利益主体获得用户的信任。也就是说,在这个细分领域,区块链技术所起到的作用实际上是弥补了中小型信用中介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就是由时间所积累的行业声望。而大型信用中介的短板不在声望这一块,因此区块链不能对其产生直接的提升作用。

以区块链的早期应用“比特币网络”为例,区块链作为转账各方信任的中介,其作用就是记录各个账户的变化情况。这种工作的同质化程度非常高,假设A通过知名银行、普通银行或区块链网络三种途径向B转账100元,在记账方可靠的前提下,最后B基本都能收到这笔钱。除了手续费与转账速度之外,各机构的服务质量一般相差不多。因此,当一些人通过原有的跨国转账网络SWIFT无法及时地完成汇款时(SWIFT素以效率慢出名),便会转用速度更快的区块链网络。事实上,很多区块链网络不具有很高的行业品牌知名度,但它们为什么能够获得很多转账者的青睐与信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区块链网络上的账户变动信息是极难篡改、高度可信的。

在非标准服务型行业,信息中介提供的服务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同质化,就像问答题一样。一般来讲,流量越大的平台由于看待问题的视角更多,因此其所呈现的回答更立体细致。也就是说,这些信息中介提供的服务是有由流量所支撑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其可替代性较弱。所以,这些细分赛道上的区块链技术更有可能是以大企业作为自我提升、提高可信度的工具而存在,如杜绝刷评论等行为。至于小企业,几乎不太可能仅仅通过区块链新产品就对原有的利益格局造成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