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善良,但要有底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7 23:19:22

点击下载

作者:(日)午堂登纪雄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可以善良,但要有底线

你可以善良,但要有底线试读:

疲惫当好人,快乐做自己,你怎么选?

我想,拿起这本书的你,一定是个“好人”。这里所谓的“好人”,是指为了不惹人厌,而去讨好所有人的乡愿。

其实,“成为好人”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自然需求与举动,毕竟不被讨厌,对想要平静安稳过生活的人来说,实在很重要。然而,若这份渴望过度强烈,反过来影响到自己的人生,那就很吃亏了!

因为你会变得老是在意他人的目光——在乎别人怎么看,怕被周围的人厌恶,担心评价下滑,结果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然后,你会开始依循别人的目光行动,只想着该怎么做才不会被讨厌、不会被认为是怪咖、不会被拒绝、不会被抛弃,却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你可能因此压抑自己去讨好别人,戴上面具赔笑,与合不来的人相处。

这种过度渴望成为好人的欲望,会形成“我不能惹人厌”的强迫观念,反过来让你窒息。

不肯说出自己的意见与心声,一味迎合周遭,别人就会搞不懂你在想什么,导致人家也不会与你分享心事。结果,即使和伙伴待在一起,你也会觉得既疏离又孤独。大家会把你当作好说话的人,动不动就叫你做事,或认为你是“都无所谓的人”,随意摆布你。不要就说不要,让心解放

那么,不当“好人”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你不必再伪装自己,于是因他人目光而产生的疲惫便减轻了。你可以好好展现自我,不再被“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必为了众人羡慕的眼光而说谎或打肿脸充胖子,更不必再为了保护自己想一堆借口。

你可以坚持己见,不要就说不要,不行就说不行,做不到就说做不到。一旦你说得出口,便不会再被占便宜和利用。

你敢吐露心声(前提是,你的出发点是体贴的),别人也会跟你说真心话,不论与同性或异性,交流都会更加深入。只要长期以真诚的心和人交往,之后即便偶有争执,也能立刻和好。

于是,你便能确立自我,坚信“我就是我”。就算在人际关系上触礁,在职场或团体被排挤、孤立,也能活得昂首挺胸。

在公司里,只要能拿出工作成绩就足够了;朋友很少也没关系,好好珍惜能跟你以真实样貌交往的朋友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正面的切割,它能让你产生自信,并且清楚明白“这就是我所选择的生存之道”。

最后,你因他人而情绪波动的频率降低了,从此每天都能心平气和地度日——这就代表你已解放了自己的心,朝“幸福人生”迈近一大步,不因他人言行而不安,拥抱真正的自由。

我总是在不断摸索自由的生活方式,或许很多人也跟我一样渴望自由。可是自由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的想法中,自由是由“物理的自由”与“精神的自由”组成的。

所谓物理的自由,是指“能从多重选项中挑选”的自由。举例来说,有能力挑选住处,你就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与便利程度,居住在亲近自然的地方、通勤方便的都市甚至国外;若有能力挑选想购买的物品,就不必因价格昂贵而放弃,犹豫不决的话还可以选择都买。

有能力挑选职业,就可以实现让自己最快乐、最能发挥实力的工作模式;有资格决定客户或朋友等来往的人,就能只和合得来、相处舒服的人待在一起;能选择行程,就可以按照喜好安排属于自己的一整天。

实现这些的方法之一,就是赚很多的钱。有了充足的钱,你就付得起昂贵的房租,买得起想买的东西;即便换工作、收入下滑或暂时没收入,也能撑一段时间;更不必勉强自己和合不来的人来往,连人生行程都能自由安排。

换言之,获得自由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赚钱能力。也因为如此,过去我写了不少有关赚钱的书。

另一个获得自由的重要元素,就是“精神的自由”,意思是“让自己的情绪不受他人影响及制约”。

只要情绪不为他人的存在或言行而上下起伏,就能常保神清气爽。简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不论发生什么事,都能保持心情愉快。

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得拥有“面对所有状况及事务都能正面诠释”的精神,或者让自己演变成那样的精神结构。若别人不论做什么、说什么,你都能用“没关系”“我就是我”的观点看待,就不会气个半死或老是不耐烦了。

将多数人都认为痛苦的事情,诠释成“没什么”,能让你免于过度惶恐和心力交瘁——本书的目标,就是帮助你获得这样的精神结构。

在这本书中,我特别针对“好人”容易陷入的状况与情境,撷取较极端的例子,提出我个人的解决之道。

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见解与方法,一定有人认同,有人反对。若你读了本书,感到“气急败坏”,那代表你的精神结构还太脆弱,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如果你能摆脱这种状态,让本书成为使你觉得“人生真美好”“天天乐逍遥”的契机,那么作为笔者,我将感到无比光荣。午堂登纪雄2016年12月

第一章:人际关系

01勉强自己和人好, 不如找人真心对你好

总是赔笑脸、附和而不愿表达自我意见的人,

在周遭人眼中, 就像戴了面具一样。

想当“好人”,是身而为人再自然不过的情感。

每个人都希望人见人爱,都不愿被他人讨厌。然而想要如此维持圆滑的人际关系,势必得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己、迎合周遭。如果做得太过火,就会被人际关系压得喘不过气,束手束脚。

好人的初衷虽然是 “与所有人维持良好关系”,然而事实上有时候却必须扼杀自己来讨好周遭,隐藏真实心声与他人相处,结果反而和谁都无法建立良好关系,只能与人维持表面上的和平,没有深交。

这是因为总是赔笑脸、老是附和而不愿表达自我意见的“老好人”,在周遭人眼中,就像戴上了面具一样。

即便努力想与所有人为善,也可能因为你的一味迎合,使得对方感受不到真心。大多数人面对“情感不外露”的人时,都会因为距离感而不愿深入了解。很少有人会去亲近面无表情、摆着一张扑克脸的人,因为那种人总让人觉得摸不着头绪,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除了讨好他人,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害怕被他人讨厌,话说得战战兢兢,结果反倒给人严肃、拘谨的印象。

然而,不以真实心声去碰撞,情感便难以交融,人际关系将流于表面。若老是使他人产生“总是摸不清他在想什么”“他人虽好,但……”等等想法,更会导致自己无法打入任何社交圈。即使在形式上融入了社交圈,实际上还是关在自己的壳里,没有走进任何人心中。那些“让人没印象,存在感不高”的人,往往就是这一类。

此外,好人也不善于自我肯定,面对他人的赞美,很难打从心底接受——因为他们往往不认为自己优秀到能受到他人褒奖,有时就连听到有人称赞“你穿的衣服真好看”,也会认为回答“谢谢”太得意忘形而坐立难安。

好人会担心他人是否觉得:才夸你一下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于是忍不住回答:“没有啦!”其实这么做反而会让对方觉得被泼了冷水,给人与你不好相处的印象,甚至认为“难得称赞你却被否定”“这个人真不值得称赞”。

由上述例子就能发现,当好人一心想着:我这么做会不会惹人厌?怎样才能讨人喜欢?所做的行为实际上就只会产生反效果,反而可能将自己逼入死胡同。

磨炼适应当下社会能力的方式,便是通过真正的自己,以真实的心声来接触外界,观察对方或周遭的反应,借此调整自己下一次的应对。

当对方听见我们依照真实心情说出:“我这么认为。”他可能会生气,会大笑,会开心或悲伤。唯有观察他人反应,我们才有机会学习往后该如何表达心情,如何修复与对方的关系,并深入了解彼此。

倘若我们不愿表达自我,便无从得知他人或社会如何看待真实的自己,也就不晓得该怎么调整,甚至会因此陷入害怕表现自我、将自己越藏越深的恶性循环。

人们所谓的“好人”,往往都是一些个性温柔体贴的人,因此即使稍微放松一些、展现自我,只要不胡乱攻击他人,不但不会被讨厌,反而能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看过24色的彩色铅笔吧?小时候的我们看到多彩的颜色,往往都会觉得好兴奋、好漂亮。当你看着这样的彩色铅笔组时,应该不会觉得“这个蓝色太深了,好奇怪”或是“这个红色太浅了,一点用也没有”吧?不论哪个颜色,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将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也是一样的,正因为你拥有和那个人、这个人都不同的“你”这个颜色,你才有专属于自己的价值。

若你只想着“我要当好人”“不可以被讨厌”,逼迫自己迎合周遭,那么属于你的颜色就会渐渐消退,使魅力丧失殆尽——至少在周遭人眼中,你就是那个样子。“虽然他人很好,但……”这个典型说法,就是一味忍耐、讨好,最后扼杀自我的人带给大部分人的印象。

换言之,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思维、价值观的你,正是地球上70亿彩铅中珍贵的一色。只有一色的铅笔组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一色的世界,当然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尽管不同的色彩会造就“喜欢”和“讨厌”的分别心,但正是这种情感组成了属于我们各自的世界,并且一点一滴累积、构筑出专属的幸福。

当然我们也不必勉强自己“一定要展现自我”“一定要很有个性”。只要活出自然不造作的自己,就是在为展现个性打基础了。

在我独立创业、当上老板之后,果不其然地,遇到了与我同样身为创业者的伙伴;而当我一心想主动、积极地开创事业时,与我拥有同样特质的创业者便聚到我的身旁;在投资方面也是,久而久之和我抱有相同立场的投资家都靠了过来。

由此可见,尽管人际关系总会有所变化,然而在离开不少人后,剩下的人都是更加契合,更能相谈甚欢的。由于朝着相同的方向,即使说出真心话,也能彼此接纳。

我是一个喜欢谈逻辑、就事论事的人。赞同的人会觉得我很不错,不赞同的人则对我敬而远之,他们认为我“不留情面”又“傲慢”。

结果当然是有人喜欢我,有人讨厌我,而我得以只和接受我真实样貌的人相处——这是何等幸福啊!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会让世界变得越来越狭隘、无趣”,然而决定世界广度的,应该是自我视野的高度以及接纳与自己不同事物的气度。只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并不会让世界变宽广或变狭隘,而会让我们感觉幸福或不幸福。

继续当好人——忙着讨好的人生,令人窒息。

有小恶精神——能活得自在,展现真实的自我。

02被讨厌, 不等于“做人失败”

被讨厌不但不会造成困扰,

还能堂堂正正地活出自我,

过着压力较小的生活。

想当好人的人由于害怕被讨厌,总是说不出心里话。

比如说会习惯忍耐、压抑自己来讨好他人,遇人拜托往往推辞不掉,说不出“我先失陪了”之类的话,甚至在会议中也不敢表达意见。好人有求于人时总是难以启齿,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因此压力便容易累积,时常喘不过气来。

然而也有一群人并不在意这些,即便被他人讨厌依旧活得很幸福。

将这一点纳入思考,就能知道“被人讨厌”并非问题所在,重点在于当事人如何去看待“被讨厌”这件事——有的人认为被讨厌没什么大不了,但有人却视它为“洪水猛兽”。讨好同事,远不如卖力工作有成果

害怕被讨厌的人,总是想着被讨厌会带来哪些麻烦,被讨厌会造成什么损失,并且拿努力讨人喜欢所能获得的好处或坏处来比较。

究竟被讨厌所带来的困扰是什么呢?

或许人际关系会变差,与他人之间的气氛变尴尬……但是,若公司想看的是工作成果,雇用你也是因为期待你能做出一番成绩,那么不管在职场被人讨厌还是喜欢,只要拿出结果不就行了吗?要记得,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只有在能拿出工作成果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维持良好。

当你对团队、组织、公司的业绩有所贡献,即便有人“看你不顺眼”,也不会真的构成问题。有人反倒会因此觉得你很可靠,所以你不会被所有人排挤。

我在某上市企业工作时,就曾被同事批评爱加班,但因为我做出了一番成绩,得到公司赏识,所以在职场上仍旧拥有一席之地。

只要努力工作,拿出成果,自然就不会在意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了。相反的,过度在意人际关系,反而会使你无法集中精神在眼前的工作上。与其将力气耗费在与同事周旋,不如将这份精力用在工作上,产值更高。活出自我,你会拥有更多1

像家长会、妈妈友,这些以孩子为主的社交团体,又该怎么办呢?

即使没有受人邀约,即便被刻意忽视,只要孩子能平安长大就好了——其实不论是家长会还是亲师会,都是为了孩子存在的,只要自己的孩子适应得来,不执着于妈妈友间的人际关系也无所谓。

当你不必再与妈妈友交际,就不用花费多余的心力到家庭餐厅聚餐,还能拥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反而是一桩好事,不是吗?甚至也不必跟爱慕虚荣的主妇团喝高级饭店的下午茶,能够省钱,根本是一举数得。如果你——

担心消息会闭塞。现在只要靠网络就能获得许多资讯,而且参与政府主办的针对妈妈的活动,也能遇见很多同样想找人咨询的妈妈们。

害怕孩子被霸凌。孩子与父母的金字塔等级并不同。孩子们是以在一起玩时是否快乐的本能来判断,所以不必太过操心。倘若有父母怂恿孩子“不能跟那个小朋友一起玩”,导致其他孩子受人欺负,就要进一步请校方协调了。

如果问题暂时无法解决,可以让孩子试试学习其他才艺、参加社团,让他们在不同于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喘口气。

你可能会怀疑:“是否需要做到这种地步?”你要知道,父母的精神状态是会影响孩子的,想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首先得有心灵健康的父母。因此,若妈妈友、主妇团让你感到精疲力竭,从中彻底抽身,才是真正为孩子做的好的决定。“敦亲睦邻”这件事也一样,被邻居讨厌,对我们的生活其实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毕竟我们和邻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鲜有利害关系。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在乡下就行不通了”“在社区委员会会碰头”,然而邻居通常也只会认为“他就是那样的人”,顶多不打招呼而已。换言之,即便被身边的人讨厌,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实际上的损失。

害怕被讨厌的人,常会陷入“被人讨厌就是做人失败”的迷思——这恐怕是源于小时候的教育,但也有些是接触了社会上泛滥的“人际关系至上主义”后,被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若被讨厌就是做人失败,那么太多的政治家与艺人都不配为人了,然而他们还是活得好好的——被讨厌不但不会造成困扰,还能更堂堂正正地活出自我,过着压力较小的生活。

1 妈妈友,日本幼儿园、小学生的妈妈们因孩子而结成的友谊团体。害怕寂寞想当好人,只怕会失去更多

的确,不被讨厌就不会树敌,没有敌人就不会遭受攻击,可以安稳度日。这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更是不被讨厌的优点之一。

不过你也要知道,会说人闲话的大多是无聊分子,成熟的大人不会死缠烂打地攻击别人,那样十分幼稚。一个正直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去诋毁他人。

所以,说你坏话的那些人其实才是做人失败的人,你的人生根本不需要他们。你大可以不去接近他,或者干脆直接无视。

我的发言常在网络上引发论战,甚至我还会从推特直接收到诽谤中伤的信息,可见有一群人看我很不顺眼。然而在我看来,他们大多只是日文解读能力有问题,所以我并不会放在心上。只要忽略,他们自然会自讨没趣地闭上嘴巴。

我想这本书,也有可能得罪许多人。不过转念一想,那些只会对他人著作指手画脚的人,往往对现实社会贡献甚微,那也就别怪我忽视他们了。

一般认为好人的优点之一,是“不会感到寂寞”,但实际上,好人却隐藏着更孤单的风险。

与你觉得是伙伴的人待在一起,的确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孤单,可以粉饰寂寞。但其实这都是你自己处心积虑营造出来的,不但让你无法放松,还会累积精神上的疲劳。一旦你在这种时候离开伙伴,孤寂就会席卷而来,然后如此周而复始,你的寂寞始终无法排解。因为,你从没有说出自己的心声。

寂寞,是由不被理解、无人能分享心情所导致的空虚感引起。只要你持续扮演好人,就很难交到能说真心话的伙伴。即便有,你也无法呈现真实的自我,只能逼自己讨好众人,最后心力交瘁。可见“因为怕寂寞而当好人”的行径,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坏处重重。

继续当好人——为人际关系小心翼翼,搞得自己精疲力竭。

有小恶精神——放心交朋友,从无谓的压力中解放。

03别以为忍辱负重,你就能苦尽甘来

并非所有人都是你幸福和成功的助力,

对你好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只会嫉妒、扯后腿。

我们都希望朋友圈是由志同道合的伙伴自然而然聚集组成的,这种价值观契合的团体,总是让人感到舒服自在。

然而现实却往往是——大家只是偶然地碰在一起,以个性或价值观自然形成的团体并不常见。

即便是学校里的同班同学,也是因为刚好出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所以集中到同一个班上。职场同事也不是由我们挑选,而是由上司或人事部为追求企业利益聚集过来的。

以上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选择的关系,而是他人架构给我们的人际网络。当然,我们还是有可能从中遇到很棒的伙伴,只是也同样有概率碰到看不对眼的人。

在这种偶然相聚的团体里,常会产生互相监督、彼此束缚的气氛,也就是所谓的“不成文规定”。有时候只要有人稍有“违规”,众人就可能会一起攻击他,逼他就范,或者将他排除在外。

不管在任何年代、任何集团、任何组织中,都有可能发生这个问题。就连企业里爆发的丑闻,大多也是由组织内不容拒绝的氛围以及大家以为的理所当然酿成的。

像在前述的日本妈妈友团中,同侪压力就很严重。根据我所调查的妈妈友阶级相关资料来看,从婴儿车或婴儿服的品牌,黄金周、盂1兰盆节、过年返乡期间的旅游地点,到茶会的出缺席状况等等,这些全都会受到监视。甚至有些主妇团会依据老公的职业、地位来排定阶级,更严重的还有人因为受到这些团体的束缚想要自杀……

1 盂兰盆节,佛教传统节日,在日本其规模仅次于元旦。有些人,你得当断则断

选择来往的人,相当于选择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我们的人生很有可能被来往的人糟蹋。

一样米养百样人,不可能人人都是善类。也并非所有人都会为你的幸福与成功助一臂之力,尤其在“成功”这件事情上,对你好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会因嫉妒而扯你后腿。

除此之外,还有“说谎”“欺骗”“违背承诺”“强迫他人”的人,要是连这些人都要讨好、勉强维持关系,那只会让自己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浪费只有一次的宝贵人生而已。

所以,我们必须界定出哪些人不能给你带来幸福,哪些人是不想来往的;一旦遇到这样的人,最好立刻脚底抹油,逃之夭夭。大人和孩子不同,孩子们只能被迫待在家庭或学校里;但身为大人,我们可以从很多团体中挑选自己喜欢的。

正如我前面所说,即使稍微被人讨厌,大家也一样能照常生活。就算是那些被女性观众厌恶、老是遭受攻击的女艺人,也一样拥有自己的粉丝团,而且看起来过得颇开心。改善人际关系的勇气

孩提时代的你是否想过要搬家呢?

可惜小时候的我们并没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然而成为大人以后,不但变得能自由挑选住处,也可以通过换工作来改变所处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大人的特权。

既然如此,何不善用这项特权呢?不论是相处的对象或居住的环境,只要你不满意,都可以换掉它。

若你老是想着“换工作薪水会降低,搬家要花钱,脱离妈妈友团会害孩子被排挤”,认为自己办不到,那就表示你只是在逃避抉择;虽然对眼前现况不满,但又觉得维持现状还是比较轻松。

然而,若现在纠缠你的人际网已经几乎要让你窒息了呢?倘若你已经无法再肯定继续扮演着好人的自己了呢?

这时,你就应该狠下心来舍弃现在的环境,投入新的世界。

即便是沉默寡言的学生,在进入完全没有人认识的高中之后,也有可能变得健谈,不再受人欺负。过去的障碍将会被重置,你可以挑战在全新的人际关系中活出真实的自我。

如果“换了环境还是行不通,那就再搬家、再换工作”,你必须像这样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

担心做不到吗?如果你是这样想的人,那就代表比起其他选项,你更喜欢在现在的环境下忍耐。

假如“在这里忍辱负重,就会苦尽甘来”,那的确有忍耐的价值。但若事情不会好转,也不会为你带来光明的前程,这样的忍耐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只有一次,为了他人而自我压抑,根本只是在虚度人生,而且这也相当于辜负了父母“希望你幸福快乐”的期盼。

如果变动了,担心年收入会下降?与每天过得幸福快乐相比,年收入下降根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钱努力再赚就有了,为此,你更应该先将自己置身于能提起干劲努力赚钱的环境下。

人生可以长达八十年、九十年,甚至更长,眼前这几年的年收入,充其量不过是误差范围而已。你大可不必为了这些蝇头小利忙得心力交瘁,真正应该选择的,是让剩下的人生过得更快乐、自在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会选择即便眼前收入降低,也能让我在星期一早晨从床上跳起来的工作——这样才算活得有价值。

这些道理,我常说给孩子听。对孩子来说,往往只有学校与家庭两个世界,他们没有能力靠自己去改变或逃离那里。因此当霸凌发生时,他们很容易钻牛角尖。

这时如果父母能告诉孩子:“学校不是一切。”“如果真的不行,我们转学就好。”让他们知道人生还有其他退路,自己也有改变环境的力量,势必能让孩子更有勇气活出真实的自我。

继续当好人——无法逃离同侪压力,被监视与束缚。

有小恶精神——从痛苦人际关系中脱离,重建生活。

04担心旁人怎么想, 往往是自己吓自己

不安、烦恼、恐惧,

全都是自我意识过剩的胡思乱想,

其实根本没人那样看待你。1

过去日本媒体曾经大幅报道“孤独饭”“厕所饭”,在现代,许多“好人”都极度恐惧落单。

不过实际上,好人怕的不尽然是独处,很多时候是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一个人”。

由于好人实在太在意他人的目光,一旦被人看见落单,常常就以为别人会认为“他都孤零零的,好可怜”“他老是一个人,会不会是个怪咖”“他是不是没朋友,总是很寂寞”。好人总会在意这些“自己内心创造出的他人之闲言闲语”,然后把自己吓个半死。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许多好人都会逼自己和没那么喜欢的人黏在一起,或者强迫自己继续待在价值观不契合的团体中。

硬逼自己与他人相处,只会让你失去自由、精疲力竭,难道这比一个人独处还好吗?再说,“落单”或者“被看见一个人”,真的有这么可耻吗?需要刻意去避免吗?

一个人不代表就可怜,也不代表就是怪人。真要说怪,起码也得像我这样才算吧。

就算被人指指点点说“他是不是没有朋友,总是很寂寞”又如何呢?事实上,根本不会在生活上造成任何困扰。

假设你今天一个人去居酒屋吃烤肉,由于周围都是没见过的陌生人,你理所当然地不会与他们交流。一出店门,别说长相了,连他们的存在都忘得一干二净。就算这些陌生人对你有任何想法,也不会为你带来好处或损失。你没有遭受他人攻击,不会被人从钱包里夺走钱财,他们也不会妨碍你工作。这一切,都只是你在庸人自扰而已。

老是一个人独处很难受、很寂寞,这或许是个事实。但让自己陷入如此窘境的,其实只是你担心“别人会做何感想”的念头,是源自你心中的强迫性思维。

这样的现象并不止于在“害怕被别人看见自己一个人”的状况下发生。人的烦恼,有大半都是因“自己的想象”而产生的,而非根据“事实、现象或真实状况”。

例如烦恼头发乱翘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己害怕被别人笑。事实上,搞不好还有人会觉得“卷卷乱乱的很可爱”呢。

我读中学的时候,曾经为青春痘苦恼。因为很担心同学嫌我丑,又怕被女孩子疏远,所以在意得不得了。

或许真的有人看了当时的我会产生上述想法,但长满青春痘事实上并没有影响到我的人际关系,而且我还交到了女朋友(虽然只是比朋友感情好一点而已),甚至当上了学生会的干部,在社团内担任主将——尽管我很担心,结果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换言之,在你心中的那些不安、烦恼、畏惧,全都是自己的胡思乱想,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般而言,这称为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过剩;说得直白一点,这种状况就是——根本没有人会那样看待你好吗?别自作多情了!

当然,在多愁善感的青春期,由于青少年尚未确立自我,还没清楚认识自己的价值观,难免会以外表、运动能力、学业成绩这些显而易见的要素来比较大家的价值和看法,变得非常在意他人的目光。

相对的,对于自我确立的人而言,与他人相处的时间就是与他人相处的时间,独处的时间就是独处的时间,两者是平等的。因此这些人在独处时并不会感到寂寞,就算一个人也安心自在。因此自我意识越成熟的人,越会远离人群,避免与不必要的人纠缠。“没有伴就是失败的人”这种想法纯粹是刻板印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独来独往,但成就斐然。所以,你应该告诉自己——我要用自己的脚站起来,靠自己的力气行走,以自己的判断活下去——这样的自信必须生根在你心中,而非他人眼里。

要做到这点,你必须先察觉“被看见落单很丢脸”这种想法其实只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毫无根据的不安情绪。而我将在下一节中告诉你,“独处的时间”是培养自我非常重要的关键。

继续当好人——害怕别人的评价,自己吓自己。

有小恶精神——由自己做所有判断,远离多余纠缠。

1 厕所饭,怕被他人看见自己一个人吃饭,宁可到厕所偷偷用餐。

05不“落单”, 你如何聆听内在的声音?

与人说话交流时,

我们很容易受他人影响,

导致无法深入思考自己真正喜欢与讨厌、想做与不想做的。

害怕落单与孤独的“好人”,总喜欢和朋友待在一起。然而越是这样的人,越会给人不重要、想法肤浅的印象。反之,越是独来独往的人,不论小孩或大人,说话大多让人感到沉稳可靠。我想这样的落差,可能关键在于花多少时间独处以及思考事情的差异。

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源泉,基本上在于人的个体。例如从事漫画家、作家、作曲家、画家、书法家、陶艺家等等这些创作型职业的人,大多是独立作业。他们会窝在家里或工作室内工作,有时也会边散步边思考。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独处的时间,才能创造出撼动人心的作品。

每当我要写书的时候,也都是一个人作业。调查投资生意、研讨商业模式、撰写企划书等等工作,原则上也都在独处时进行。和别人在一起时,我则会确认自己的假设、实际推动计划——这时就是行动力优先于思考了(当然,我也会边做边想)。

除此以外,人要确立自己,是需要独处的。唯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有办法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未来规划,并且好好整理思绪。诸如“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所以我必须做哪些事”等等,都可以在这时去反省、调查,并排列出优先顺位。

埋首于工作或兴趣,其实也是隔绝与外界的接触,独自处理、面对的表现。换言之,独处就是思考。

可以回顾一天做的事,在自己心里消化情绪,想想“今天我有这样的感受”“但我必须怎么做”“明天开始那样做做看吧”来管理自身的动力。比起他人带来的刺激,自行体会后从心底涌起的那股热情,不论在干劲或行动力上,都会更加强大。

烦恼、不安也都是让我们成长的燃料。如果不是认真喜欢一个人,就不会为恋爱烦恼;读书没兴趣,就不会担心成绩不好。在烦恼与不安中认识自己,进而选择承担或克服,都是独处时该做的内省功课。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认为替自己创造独处的时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相反的,若始终和他人待在一起,便很难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

与人说话、交换信息时,我们很容易受他人影响,导致无法深入思考自己真正喜欢的与讨厌的、想做的与不想做的是什么。

与他人讨论,确实比较容易想出好点子或更棒的解决方法,还有可能获得勇气、受到提点。然而,比起那些,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们都应该整理自己对事情的感受,然后提升自我。

只要脱离与他人的纠葛,独立面对自己的心,你便会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处世之道,并能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调整好自己的前进方向。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摆脱外界眼光的束缚。借由独处,避开他人的影响,自由地探索内心世界。只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和内心对话,相信你一定会慢慢察觉这样的时光既充实又有意义。

这个说法其实有点偏向观念引导,然而当你能体会这种快感,或者了解到独处的时光有多么充实之后,就不再会觉得落单寂寞了。

和他人在一起固然开心,但自己独处也很快乐。培养出不怕孤独、不畏孤立、坚强的自己,你就不会再恐惧落单了,反而还会觉得怡然自得呢。

继续当好人——周遭的人觉得你“不重要”“想法肤浅”。

有小恶精神——能利用独处的时间充实自己,不再怕落单。

06渴望有人陪伴, 是缺少自信而非孤单

不再顾虑会不会讨人厌,

并非代表你从此开始孤独,

反而会有人更喜欢你。

多数人听到“人无法一个人活下去”都会点头赞同。因此,歌颂友谊的价值观充斥了整个世界;“不重视人际关系,就是做人失败”的论点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压力。

一个人待在无人岛上,或许真是一件令人崩溃、绝望的事情。又如古代农业社会,不跟村民往来,灌溉农田的水流就可能会被截断,只能等死。农作物歉收、饥荒等频繁发生时,村民间也必须互通有无、分享粮食、守望相助。

但在现代,其实很多人都是孤独地活着的。肚子饿,去便利商店就能买到食物;有了网络,即便形单影只,也不会感到寂寞,甚至有不少人还觉得这样比较舒服自在。

在我乡下的家附近,有许多高龄独居老人,他们平日不怎么与人接触,有时还会出现“那个人最近好像不见了”之类的传闻,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罕见。

我还有一位证券商朋友,他完全就是足不出户的代表。尽管他已婚,有太太,并不是真正的独居,但他几乎不去任何地方,与人接触也不多,一整天好几个小时都在做股票交易,剩下的时间便优哉游哉地度日。

在某些国家、某些时代,上述的生活模式或许不可行,但在当下,现代人是可以单独生活下去的。人无法一个人活着只不过是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主张人是社会动物,不能单独生活的人,是因为他本身缺乏自信。

先不论生活是否舒适,其实就算不去上学,没有手机,不用1LINE也可以活得好好的。你不必把自己想成得孤独终老,只要知道“就算是最差的情况,一个人也活得了”,你对于失去人际关系的恐惧感就会缓解,于是也就能以真实的自我与他人相处了。

1 LINE,流行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交软件。一个人生活,更自由自在

我自身的经验能够为此做证,由于我在大学毕业前没有先找好工作,因此在毕业后成了打工族,成为大楼清洁员,工作时不必与任何人说话。因此,不论个性再差,只要认真工作,就能拿到薪水。仓库内的轻作业、物流分类也一样。

遇到职场的同仁、前辈,只要说声“早安”“辛苦了”就行,剩余时间不会碰到任何人,每天都不必与人说话。回家时去便利商店买便当,然后一个人看电视吃饭,一天就过去了。

现在的我,虽然有工作上的应酬,但和左邻右舍也几乎没有交流。在建这栋自住兼出租的公寓时,我曾遭受附近居民反对,因为我惹他们不高兴(搬过去后,我向左邻右舍打招呼,还有人当面抱怨我呢)。

我其实完全不在意这些琐事,但有位朋友曾对我说:“发生地震等天灾时,只能靠彼此守望相助,所以和左邻右舍维持良好关系非常重要。”

对于这点我并不赞同,因为我发觉这种观念源自于“平日搞好关系,别人才会帮你,否则不帮”的农村社会。

这与“电车爱心座我会让座,但一般座位就不让”是类似的观念。当你在电车上遇到孕妇、老人,你会因为自己坐的是一般座位而不让座吗?在我眼中,所有的座位都应该是爱心座。

同样的,不论平日人际关系好或不好,遇到灾难等紧急时刻,不管是谁,我都会予以协助。

我家平日就备有许多矿泉水与干粮,也装有太阳能发电机,紧急时刻可以当作电源使用。除此之外,还有简易厕所与睡袋等,设备十分完善。尤其在一般家庭的储水量上,可说是当地第一。当然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我自己,并不全然是为了帮助别人。

若你也能像这样照顾好自己,备有充足物资,能够在紧急时刻不分平日交情一律给予同等协助,那么不管自己平常与邻居的关系如何就无所谓了。

我的例子确实比较极端,或许不能当作参考,但只要你能打从心底明白,其实一个人也没什么问题,就能从害怕被讨厌、一定要讨人喜欢的痛苦念头中解脱。这并不代表你就会从此变得孤零零的,因为一定会有很多人更喜欢现在的你。面对家人,你更能表达情感与需求

尽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我认为强烈渴望归属感与认同感,没有朋友就会空虚寂寞觉得冷,却又不擅长经营人际关系的人,不妨试试相亲。不管通过什么途径,早点结婚生子,拥有自己的家庭,是一个不错的解决之道。

家人是阻挡孤独的防波堤,只要自己不要太夸张,家人通常是很好的倾听者和支持者,是令人感到安心的伙伴。即便没有朋友,和同事处不来,只要回家就有家人,他们便会支持我们。

朋友或其他萍水相逢的人终究是他人,会为了个人利益、想法改变与你的关系。然而家人基本上是不会背叛你的,即便你个性有些阴沉、不善交际,另一半多半也是对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会带着命运共同体的觉悟和你结婚,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要找话题或想办法讨好对方。

只要你拥有一颗体贴的心,直接表达你的情感或需求,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若你单身,假设发生了什么不公不义的事,让你义愤填膺;或者想向别人倾诉烦恼,你就得去找人,而且还要顾虑对方有没有空。但只要有家人,你就随时有人说话,他们会体谅你的心情。期待交流的需求也能通过一家人团圆来满足。

如果有了孩子,你便会为小孩忙得团团转,变得没有时间与他人瞎搅和,也就不会过度在意人际关系了——而且在这种状况下,身边的人通常也不太会怪你。

当然,我不能保证家庭主妇不会陷入和孩子被关在狭小的世界,既没有人能商量,也没有人能共同承担各种带小孩的辛酸,眼看就要罹患忧郁症的困境。但也有人觉得开始带小孩之后,不必再迎合外界,在精神上会轻松许多。生活方式的选择,无关对错

我已结婚生子,因此虽然白天几乎都是一个人过,但并不会特别感到寂寞或想找人说话。

我还是上班族时,每天能与同事、上司边讨论边做案子,确实很开心;经营公司时,做出指示,接受别人的求助咨询,大家一起让公司壮大,一起分享能量,也很快乐。

不过现在,我发觉一个人能过得更加充实。一个人可以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推进新企划,通过外包持续将服务扩大;独处还能面对自己的内心,像这样书写文章。

我得以关照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快乐。但这全都是因为有家人当后盾,我才能拥有如此充足的幸福感。若我现在“四十五岁,单身”,恐怕不会像现在生活得那么怡然自得。我会参加各种活动,向女性搭讪、交换信箱地址、邀请见面,想尽办法交个女朋友。然后我可能会整天只顾着发短信、打电话,寻找时髦的餐厅、安排浪漫的约会,还要努力打扮自己,去百货公司的男士服饰专柜购买帅气的衣服。而且这些事情都必须与平日的工作并行,多麻烦啊……

然而只要有家人在,我就可以不必在意服装,不必苦思约会行程,加上大都是在家吃饭,因此也不必寻找时髦餐厅。因为我不需要把心思花在多余的事物上,所以能真正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你可能会反驳我:“既然这么爱孤单、想要自由,那不结婚不是比较好吗?”但我真的害怕自己到了七八十岁之后,双亲过世,无妻无子,孑然一身。我认为一辈子单身的人就像无根的草一样,轻飘飘的,连自己是否存在于世界上都无法感知,那会让我不知所措。

当然,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是个人自由,无关对错。但我个人认为,越是为人际关系所苦、不想孤独终老,或是容易被社会孤立的人,就越应该建立家庭,这样心才会安定踏实。

继续当好人——害怕一个人生活,孤单惶恐。

有小恶精神——找到内心安定,能全力往前冲。

第二章:回话

07连自己都能牺牲, 你还谈什么未来?

害怕摩擦和冲突,

宁愿扮演好人,

只会让自己陷入不利处境。

为什么有人想当老好人?为何当老好人就得自我牺牲?

选择扼杀自己来讨好别人,其实只是精神无法独立的表现。

一个人只要确立自我,就有足够能力判断:这对我而言是否必要。当然,有时这个判断会与他人产生对立。“既然双方立场不同,那就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吧!”老好人常常缺乏以上思维,而在与别人意见相左时,习惯以负面角度诠释冲突。因此老好人总会为了避免摩擦,把迎合对方当作解决办法。

除此之外,由于冲突还会耗费精力,害怕矛盾的好人总是在生活中逃避冲突,也因此容易缺乏靠一己之力解决对立的经验。

当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好人便会极度恐惧于与他人冲突、摩擦、对立,宁可继续扮演“好人”,让自己的神经绷紧、疲惫,只是为了避免被人讨厌。老是陷自己于不利的,往往都是这一类型的人。

确立自我的人,能肯定自身的价值,知道自己就是自己。尽管也会努力避免与他人冲突,但并不会扼杀自我。当他们陷入极端不利的状况时,往往会通过自我主张或谈判来表达意见。要是无论如何都水火不容,也有可能选择离开。他们明白这并不是不可为的事,既然一样米养百样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只是迫不得已罢了。

能像这样保持不过度害怕与他人对立的态度,便能从正面角度诠释“不该勉强自己,而应拿出更多真实的自我与人相处”,交际压力也会因此小很多,活得相对轻松自在。

话虽如此,也不是要你从明天开始就突然疯狂地展现自我。毕竟表达自己、与他人产生冲突、被嫌恶,然后解决冲突,整个过程都是需要经验的。唯有借由这些经验不断学习,才能在精神上渐趋独立。

独立之后,你就能活出自我、发挥个性,延伸自己的价值,然后摆脱老好人阵营,如此不但能让人生幸福,也会更加使你快乐。

继续当好人——不敢面对冲突,陷入不利窘境。

有小恶精神——能与人商量,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08无论再怎么完美, 总会有人看你不顺眼

在现实中,

不论多么棒、多完美的人,

都不可能讨所有人喜欢。

好人心中总有一些迷思,不外乎“被人讨厌就像要去死一样可怕”或“不讨人喜欢,自己就没有价值”。

的确,我们在人生旅程中或多或少都得避免被对自己有好处的人讨厌,但这并不适用于身边所有的人。在现实中,不论多么棒、多完美的人,都不可能讨所有人喜欢,甚至还有人会讨厌太完美的人。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就是因为他们展现了自己的个性,他们敢说敢做才得到粉丝支持。不过相对的,也有人讨厌他们的发言、反对他们。

即便是同样的一句话,感受也会因人而异。例如,当有人说:“啊,今天好热啊!”有人可能会回以“真的”来表示赞同,但也有人会因为“你可以不必提醒我,那只会让我更热”而感到不悦。又或者,当北方出生的人说出:“快热死了!”南方出生的人可能只会回答:“咦?我不觉得啊。”

有些交往中的女性,遇到对方询问:“有想去的地方吗?想吃什么?”会觉得“好温柔,他很在乎我的心情”;反之,也有人认为“优柔寡断,应该更有主见一点”。甚至这些反应也有随时间、场合而改变的可能。

由此可见,想要不被任何人讨厌(或讨所有人喜欢)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比登天还难。

就像前面例举过的彩色铅笔,人终究会以喜欢这个颜色、讨厌那个颜色的形式来评判他人。只要有颜色,就会有人喜爱,有人看不顺眼。而讨好周遭人、隐藏自我想法,就相当于把自己变得无色透明,虽然不至于讨人厌,但也不会招人喜欢。有时候,甚至连存在都会被否定、被忽略。因此,被人讨厌正好证明你活出了自我。

若你还是害怕被讨厌,不妨试着为自己画一张人际关系地图(不是族谱哟)。首先在纸的中央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现在和自己有关的人名都写上去。接着在你觉得相处不融洽的人名旁写下和他来往的优点,并间隔一些距离后,再写下缺点。

完成之后,请找找看与相处不融洽之人来往的优点能否由其他人取代。然后,看看有没有人能抵消与相处不融洽之人来往所带来的缺点。当然不可能靠一个人就拯救一切,所以你可以从这个人身上挖一点、从那个人身上找一些,通过好几个人来取长补短。

这么一来,或许你就会发现:即使放弃与合不来的人交往,一样能从其他人际关系中获得充足的支援。即使补充得不够充分,把关系切断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对此你可能会觉得:“以利益得失来评判人际关系,难免会有舍弃,太寂寞了。”那么,不妨把寂寞以及今后将不断累积的精神上的折磨放到天平上,问问自己,究竟该重视哪一边才能为你带来幸福。

当你将时间花在维持现有的人际关系上,便没有时间创造新的际遇,去接触让你更想深交的人。

在日本,光是成人(二十至五十九岁)就有约六千万人。六千万是什么概念呢?假设你每天都遇到一个新人,那足足得花上十六万四千年才能认识所有的人,所以即便和眼前讨厌的人绝交,你还是可以不断遇到其他的人。

当你这么一想,自然就会知道应该把时间用在一边承受精神折磨,一边维持人际关系,还是用在和新人相遇、让自己有机会发光发热,明确怎样才能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了。

继续当好人——讨好别人、没个性,与人相处备感压力。

有小恶精神——放下人际关系精神折磨,遇见更多可能。

09善良要有底线, 不喜欢又何必赔笑脸

人越好,

越容易顾念周遭、赔尽笑脸,

等到回过头来,

才发觉自己早已精疲力竭。

违背内在情绪,对外表现出相反的行为,是一种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这也是我们比想象中背负了更多精神压力的主因。

明明不快乐,却要迎合周遭装作很开心;明明累得不想说话,却得热情款待他人;明明失恋、离婚、父母过世,心力交瘁,却还赔笑脸接待客人……

既然是工作,那就没办法放任不管,总不能自顾自地闷闷不乐吧?更何况轻易地把感情表露出来可能会引发很多问题。

然而凡事都该有限度。尤其人越好,越容易顾念周遭、赔尽笑脸,等回到家才发觉自己早已精疲力竭。不少艺人私底下都会板着一张脸,或许正因为他们已在电视上热情演出,所以必须安静下来累积能量。

有些人碰到人就会累,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和人相处时非常紧张,老是绷紧神经,因此,千万别太过勉强自己。这种类型的人,或许可以试试看在日程表上将与人见面的日子和完全不见人的日子明确区分开来。

与新认识的人见面,通常精神会比较高亢,不妨就以这种紧张的状态和各式各样的人见面、会谈,隔天再关进办公室里处理文件。让自己沉淀下来吧——我所指的,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当然,我想有些人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没办法随心所欲地安排,但这的确不失为一种避免疲劳累积的好方法。

另一个赔笑但不会累的方法,就是刻意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必装笑也能笑脸迎人的人。若你觉得太困难,下面提供两个简单的方法让你尝试——

一、对他人抱持感恩的心。用感谢的心情待人接物,自然会绽放笑容。例如在蔬果店买菜时,老板说:“小姐,看你这么漂亮,多送你一个!”相信人人都会忍不住笑着说“谢谢”吧。多拿一份蔬果固然高兴,但之所以笑容满面,其实是因为在心里对老板重视自己的心意产生感激。

二、感受与对方分享时光的幸福。我们常能看到有些情侣,即便坐在咖啡馆里都没说话,脸上还是会不自觉挂着微笑。同样的,如果你能在心里想着“我很快乐、很幸福,所以我要将这份心情也传达给你”,那你就渐渐可以不必勉强自己,也能笑容满面地与对方相处了。只要像这样从自己做起,流露自然的笑容,他人也多会报以笑容。有了如此互动,你就不会那么累了。

如果你无论如何都无法转换成那样的心情,就表示或许对方根本不是你该来往的对象;也可能你并不适合现在的职业;或者在你心中,你就是觉得自己很不幸、很倒霉,老是被卷入不满的旋涡。

若是前者,你可以改变人际关系或职场等环境;若是后者,那你就要改掉妄自菲薄的思考习惯了。

继续当好人——赔笑得好累,因精神压力疲惫不堪。

有小恶精神——自然地笑脸迎人,魅力大增。

10学会拒绝, 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而非配角

无法拒绝,

就得将宝贵时间浪费在无聊事务上,

等于将一部分人生奉送他人。

上司邀去居酒屋,妈妈友约午餐聚会,同事约逛街购物……其实你根本不想去,但又怕被嫌难相处,或觉得对方盛情邀约自己不该扫兴,担心下次他们就不邀请你了——每当这些恐惧席卷而来,你常常就无法拒绝,这是典型好人的思考模式。

然而,就因为你无法拒绝,结果得将自己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无聊事务上,把重要的一部分人生奉送给他人。如此一来,你不但得不到回馈,甚至还会产生金钱上的损失。

换言之,无法拒绝只是白白将自己的时间与金钱送给他人使用,甚至还隐藏了感觉不到自己生存意义的风险。

因此,勇敢拒绝你觉得无聊的邀约是非常重要的,这么做才是珍惜自己人生的表现。只要眼前邀约对你的未来没有发展性的影响,就应该鼓起勇气拒绝。

可是就是无法拒绝,所以才会感到苦恼啊——这样的话该怎么办呢?这里有个好方法,那就是平日先准备好一套“推辞的借口”。

最好别用“父母病倒了”这种一下就会被拆穿的借口,免得不小心激怒对方。当你使用这类明显在说谎的理由拒绝,会引发反感和愤怒,对方可能会觉得“这种程度的谎话你竟然会觉得对我有用”,认为你把他当笨蛋耍。所以,我们必须想出一套能让对方听了觉得“那就没办法了”的说辞。拒绝说辞有准备,让人知难而退

好用的说辞如“我要参加英文会话课”等进修学习;有家庭的人可以拿家里的事情当挡箭牌,例如“我要负责煮饭”之类,这样通常就能拒绝掉餐叙等无聊邀约。

如果家里有孩子就更方便了,要接孩子、照顾孩子、陪孩子读书、去参加孩子的活动……你可以准备很多对方无法确认而且也不能强迫你出席的借口。

喝完酒要进行下一项活动时,你可以用明天还要早起、老婆会生气、钱带得不够等理由来拒绝,或假装家人打电话来,又或者装作有点不舒服。

以上这些都是些常见的方法,应该能帮你推托掉临时冒出的无聊邀约。比较难推掉的是很早就想跟你约定的行程,例如在八月就问你:“十月有没有空,要不要去喝一杯?”

遇到这种状况,你可以用“医生说我血糖太高,要避免晚上外食”等健康因素当挡箭牌,或者也可以用“对不起,因为工作的关系,必须到时候才能确定时间……”来推辞。

除了以上状况,我们有时候也会遇到不太熟稔、许久未联络却突然邀你参加婚礼的人。

喜宴的邀请常常让人很难拒绝,因为如果告诉对方你安排了比婚礼更要紧的事,很可能会让对方不高兴地质疑:“原来我的婚礼那么不重要?”因此一般常用的借口不外乎那天要为父母过生日、刚好要去旅行等等,不过这些理由若用太多次,很有可能会穿帮。

建议你先别急着回答,上网搜寻各种资格考试日程,看看有没有哪些国家资格考试刚好与婚礼是在同一天,若有,就可以用“那天我要参加××考试”当借口来躲过喜宴了。

如果是司法考试、会计资格考试等,你可能会被怀疑“要换工作吗”;若不是,可以回答:“以备不时之需。”这个说法算是通用的。

当然,我只是举出范例,你也可以事先准备好其他符合自身情境、让对方听了觉得“那也没办法”的拒绝说辞。要是没事先想好,临时可是找不到借口的。适时拒绝,才不会惹怨言

在工作上,我们也常常会碰到一些令人难以拒绝的请求,例如“希望你可以帮我介绍某某人”。

倘若这样的介绍对被介绍者而言并无好处,你很可能会惹来怨言,因此要特别注意。因为拜托你介绍的人,很有可能只想着自己,其他借口都只是随口说说。遇到这种状况,被介绍者可能就会觉得“搞什么鬼,介绍了一个怪咖给我”,导致你失去他的信任,丧失一条重要人脉。

这时,你可以说“对方很忙,可能有困难,但我会帮你问问看”蒙混过去;也可以用“可是我跟他并没有那么深的交情……不好意思”来推辞。

万一真的躲不掉,不妨用“你大概想和他谈什么呢?我可以先帮你跟他说说看。如果不错,我想他应该会有兴趣……”来事先牵制。

除此之外,我们也有可能遇到“你能不能过来帮忙”之类的请求。面对这种要求,好人总会轻易答应,但可能因为品质不符合对方要求或延误而被人抱怨,令自己苦不堪言。

所以,不妨事先想好拒绝的说辞,比如“抱歉,我已经忙不过来了”“不好意思,那份工作我不擅长,只怕会越帮越忙”,等等。

话虽如此,推辞工作也有可能扼杀了自己的可能性,甚至失去周围人的信任,尤其当你还是个新人时,最好还是以“不拒绝”为前提来思考适当的应对方式。为自己考虑,别同情推销员

好人常常连面对推销员都会因“想当好人”而无法拒绝。不想被1视为奥客,不愿让人失望,拒绝好像会被讨厌……最后只能掏出荷包。好人会如此,只因为比起拒签高额商品合约,“对方都好说歹说了,真不好意思拒绝”的情绪占了上风。一旦这种情绪在他们心中沸腾,即便是一些无用产品,不少人还是会买下。

若你总是无法拒绝,不妨提醒自己不要看人,改看商品价格。会陷入那种迷思,只是因为你看到对方的表情,接触了他之后产生了移情作用。建议你多将注意力摆在“这个商品我真的需要吗?价格合理吗?是否有其他代替品”上,而不要去注意那个人。

另一个方法,是秉持“我只是数百、数千名客人中的其中一人”这样的信念,千万别为了对方,而是要替自己去思考要或不要。

推销的原则本来就是要与顾客建立信赖关系,所以他当然会好说歹说地想亲近你。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推销员的基本做法而已,他并不是单独针对你,而是对所有的人都这样。所以,你若因相信对方而掏出钱包,其实就只是单纯地落入了推销员的销售陷阱。

就算你不买,也会有别人买。即使少了你,那位推销员的生活也完全不会受到影响。所以,你不必在意对方表现得多么真诚、多么热心,他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工作罢了。

继续当好人——忙于推不掉的应酬,损失时间与金钱。

有小恶精神——为自己做决定,不用平白损失时间与金钱。

1 奥客,闽南话,指挑东拣西、乱讲价的客人。

11你若委曲求全, 别人更加得寸进尺

为了息事宁人,

不愿刺激刻意刁难你的人,

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这就是大人间常见的霸凌。“你还单身?差不多该定下来了吧?”面对这种没礼貌的关切,你是如何回答的呢?

很多人会说:“关你什么事?”但事后仍觉得心里不舒坦,若这时能反击:“你才太安定了吧!我还没老呢……”肯定很痛快。

然而好人正因为身为好人,因此字典中没有“反击他人”这些字眼。于是他们总是委屈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压抑愤怒情绪,而后辗转反侧、夜不成眠。

现今的社会环境讲究和谐,随意谩骂的情况并不多见。不过私底下的人际关系,例如亲师会、儿童会、社区委员会等场合,人与人之间的喜爱、憎恶、愤怒等情绪便很容易激起冲突,导致一些无谓的责难或批评。你是不是也曾受过以下委屈呢——

啊?怎么事到如今才这样说……

那件事情不是和我无关吗……

话不必说得那么难听吧……

我也有为难的地方啊……

竟然叫我看着办……

不可理喻的人非但不会察觉自己说的话不可理喻,还会认定自己是对的。由于自以为是对的,他们常会将想法强加于人,企图控制对方,而且在心里认为不听话的人都是错的。倘若你反驳他们,还可能遭受另一波攻击。

遇到这种情形,好人往往会吓一跳,然后噤若寒蝉。即便对方说话再难听,也无法立刻反驳。就算被刁难、辱骂,或被大声呵斥、说三道四,也只能傻愣在那里。

好人会茫然以对、任人宰割、无法反击,等到对方拍拍屁股走人了,回到家才开始暴怒,不断责怪自己“为什么我就是说不出口”“真不甘心”,结果郁郁寡欢——任人宰割实在是一件令人恼怒的事情。人家无理取闹,你也无须认真

简单又不会过度刺激对方,而且能收拾场面的推辞,就是“所以呢?”这个问句。若你遇到不可理喻的状况,只要回以此句即可。

例如,对方说:“都是你的错!”你就回:“所以呢?”对方说:“给我负责!”你也回:“所以呢?”只要这样一直重复就好。就算对方呛:“你在说什么‘所以呢’?”你也只要回:“所以呢?”即使遇到“你就只会说‘所以呢’”,还是只回“所以呢”就好。

这个“所以呢”连发策略,带有那又怎样、所以你要怎么办、所以你到底想说什么的意味,能够将对方话中无理取闹的部分突显出来。几次之后,对方就会自讨没趣地走人。

但想要把这招做到那么彻底,对“好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好人容易在途中认真反驳对方的言论,结果自掘坟墓。为了避免这个状况,你必须毫不犹豫地想:“你可以把我当白痴,反正只要你别再烦我就好。”一旦认真回应,就正中对方下怀。为自己反击,你会站得更稳

假设有人充满攻击性,刻意刁难你,但身为好人的你,实在不愿刺激对方,所以提醒自己息事宁人,结果对方竟得寸进尺,不断地攻击你——这就是大人之间常见的霸凌或职权骚扰。

说得难听一点,刻意找你麻烦的人本身就有病了,你根本不必顾虑这种心理扭曲的人。若彼此关系恶化,还不如直接赶走他,这么一来你才会有平稳幸福的日常生活可过。

除了可能被不断攻击这个缺点以外,任人宰割的人,即便自以为处事圆融、冷静,也只会给旁人不可靠的感觉,因为好人毫不抵抗。唯有反驳不可理喻的攻击,才会让自己显得可靠。

我在面对网络上指名道姓的批评、谩骂时,总会全副武装地应战。当然,那些酸言酸语绝大多数都是盲目的诽谤、中伤,没有回应的价值。如果火上浇油那就太笨了,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置之不理。

然而,如果骂我的人公布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或者他是个著名博主,影响力甚大,我就会用自己的公开媒体全力反击。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沉默有时候会被误以为是默认,这样一来,会对不起相信我的读者以及对我有所期盼的家人和伙伴(当然,我绝不主动指名道姓攻击人)。更何况,霸凌你的加害者一旦知道你逆来顺受,往往会变得更加猖狂。这种人只要开始担心被欺负的人动怒后不晓得会做出什么事情,他自然就不再去招惹了。

因此,我总会先准备好一套说法,来击退这种心理变态的人,以下是我准备好的反击说辞,仅供参考——

你说的话真令人失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