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舌诊(全新升级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6 18:11:24

点击下载

作者:罗大伦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舌诊(全新升级版)

图解舌诊(全新升级版)试读:

7种体质人群常见病调理方法速查速用

Type①

人活一口气气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脸色没光泽,体力差,容易神疲乏力怕冷,怕被风吹,很容易感冒吃东西容易腹胀大便不成形

气虚体质的人舌头上有齿痕——牙齿印,因为气虚的人体内有很多没有排出体外的湿气,久之,就会引起内脏器官和皮肤的肿胀。如果舌苔把整个舌头给铺满了,一点都没把舌质露出来,说明体内水湿很重。舌苔越来越厚,说明体内湿气越来越重。如果舌头是圆圆的,稍微有点胖大、有点齿痕,往往一伸出来就有两条唾液线,说明体内的湿气很重。

如果舌头上两边的齿痕不明显,但是舌中间的裂纹非常明显(每个人的舌中间上都有裂纹,但是正常人的裂纹不明显),甚至会分出好多叉,变成各种各样的裂纹,这说明你的脾胃功能差,脾胃气不足,无力生发舌苔把舌中沟弥补上,所以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裂纹。如果舌头上没有舌苔,或者舌苔极薄,整个舌头看上去白白的,说明你的体质差、正气虚,尤其脾胃之气不足。有这种舌象的人分两种,一种人是患了一场大病之后,脾胃受到影响了,舌苔退去了。这种人首先需要的就是调脾胃,脾胃足了身体才有救;另外一种人是因为平时饮食不当而把脾胃伤了。

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补脾方

配方:怀山药90克、薏苡仁150克、芡实30克。

用法:以上药物研成粉末(可以请药店代研),每天1调羹(家庭使用的正常大小调羹),与小米熬粥。

叮嘱:坚持吃半个月到1个月,对补脾有显著的效果。

Type②

贫血的人老得快血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短时间蹲下再站起来会头晕记忆力不好失眠,有的人会多梦心力交瘁,总是不愿意思考事情容易疲劳身体凉热与外界环境一致

现在,血虚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女性里血虚体质的人极多。

中医认为,血液是脾胃吸收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后所化生的。现代人恰恰在脾胃上出的问题特别多,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吃饱了撑的”!当脾胃被吃坏了,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就出问题了,怎么能保证血液供应的正常呢?特别是现在不少孩子的贫血都跟吃得太好、太多有关。过度劳累、忧虑会耗伤心血。各种失血的情况也可能引起血虚,所以一个人一生中失血的概率比较大。

如果舌边上颜色很浅,说明有轻微的血虚。如果舌苔并没有把整个舌头铺满,可以看到舌质的颜色非常浅,甚至有一点透明的感觉,就是典型的血虚。

当归养血鸡汤

配方:当归6克、川芎3克、枸杞子6克、鸡1只。

用法:先将鸡肉用热水汆一下,撇去血沫,然后将药物与鸡肉放进锅里,加入清水再煲汤。

此汤养血效果很好,特别是对于女性,如果经常服用,血虚的情况可以很快得到改善。

Type③

不焦虑,不上火阴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脾气大,脉搏跳动比较快手心脚心发热睡不好、盗汗大便干燥、尿黄、腰膝酸软

阴虚孩子的身体表现嘴唇很红,有眼袋易感冒,且嗓子易肿好动,耐性差

阴虚的人,体内的热会越来越多。熬夜、吃过多辛辣的东西、情绪不好、都会导致阴虚。

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外感,但是舌头上苔薄或没有苔,颜色是红的,有这种舌象的人基本可以断定是阴虚体质。如果舌苔很薄或没有舌苔(萎缩),也是阴虚的表现。还有很多人是地图舌,就是舌头上莫名其妙的掉了几块苔,露出红色的舌质,这种舌象绝大多数是阴虚导致的。

什么样的人阴虚的情况比较多?老人比较多,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津液消耗比较多,到老年时已经不多了,就形成了阴虚体质。从舌象上看,老年人的舌头很红,上面有很多裂纹,都很深,而且一吃辣的东西,舌头就有不适感,这都是阴虚的表现。

大多数人都是由阴虚体质向血虚体质转化的,阴虚和血虚是互相累及、互相牵扯,互相发展的,阴虚严重就会血虚。当然,也有不少血虚体质的人,原本舌头淡白,不知道什么原因,舌头渐渐变得有点红了,这说明他的血虚体质向阴虚体质转化了。

调理成人阴虚的妙方

配方:生地9克、沙参9克、麦冬9克、枸杞子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猪脊椎骨)1节。

用法:煲汤服用,每天喝2次,喝1周即可。

Type④

血瘀生百病瘀血体质的人如何保养记忆力差身体很多部位会出现瘀斑经常感觉喉咙干皮肤干燥、不光洁皮肤上有血丝身体某些地方常常疼痛

除了外伤、手术、生气、气虚、受寒等会导致瘀血,“热”也会导致瘀血,因为“热”会把血液中的液体蒸发,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液黏稠以后,体内就会出现瘀血。

如果舌尖有很明显的瘀点,表明这个人体内的瘀血即将要形成,但还没有形成。如果舌尖和舌头两侧出现很多黑色或青色的瘀斑或瘀点,说明瘀血很严重。如果舌下两条静脉又黑又粗,说明体内的瘀血很严重。舌质颜色发青或者偏紫,都提示体内可能有瘀血存在。

除了舌尖天生就是偏的,属于生理性情况外,如果你舌尖以前是正常的,最近偏了,那就需要注意瘀血情况。一般来说,舌尖往哪侧偏,就说明哪侧头部的血液有堵塞。注意,老人脑血管堵塞的情况很普遍,所以,一旦发现舌头方向改变了,就要带老人去医院做个检查,因为老人的身体很敏感,脑血管说堵就堵了。

舌尖偏和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怒张几种情况一般不会一起出现。但只要有一种情况出现,就证明这个人体内有瘀血,如果几种情况合在一起出现,就说明这个人病情很严重了。

如果女性的舌头上有瘀血的指征,嘴唇上汗毛很浓,说明她的内分泌可能会有些问题,要好好检查一下,可能会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问题。

治疗心脏瘀血小方

心脏有瘀血是很危险的,中国每天约有1500人因为心脏问题猝死。如果瘀血在身体其他部分,不至于很快产生危害,最怕的是心脏有瘀血。如果人从舌象上看只有瘀血的症状,只要用三七配西洋参服用,情况很快就会好转。化瘀血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三七粉配西洋参粉治疗心脏瘀血,是一个非常好的小方子。

配方:三七粉、西洋参粉各0.5克。

用法:每天口服,用白水送下。

骨折后的化瘀食方

配方:三七10克(或三七粉1~3克)、鸡腿骨五六根。

用法:把鸡腿上的肉剔掉,光剩骨头,当然,也可以稍微带一点点肉,用刀背将鸡腿骨捣裂,然后与三七(粉)一起煲汤,可以放入一点儿盐和佐料。用纱布过滤出汤,每天吃饭时饮用,坚持到骨折恢复为止。

叮嘱:此方孕妇忌用。

治疗痔疮小方

配方:地龙50克(中药店购买)。

用法:用食物粉碎机将地龙打成粉末(或者让药店打成粉末),然后放入锅内翻炒,待微微发黄后闭火。每天温水冲服5克,如能装入胶囊服用更好。连用3天,如改善,用到5天即可。

叮嘱:此方孕妇忌用。

调理气血虚弱、体内有瘀血,导致闭经的中成药方

气血虚弱,体内又有瘀血的女性,很容易闭经。现在很多四十来岁的女性,就已经没有月经了。如果您可以确定此时的闭经不是因为生气导致的(需要请专业的医生确认),而是气血虚弱引起的,就可以用这样调理的方法。

用法:平时可以服用同仁堂的中成药八珍益母丸,月经前3天停止服用,开始服用益母丸,持续整个月经期,一直到月经结束,月经过后,平时再服用八珍益母丸养血。按照这个周期往复。

Type⑤

做人就要阳气十足阳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怕风、怕冷,尤其以腹部、下肢为主面色苍白、没有血色小便很频,尿清长,尿液很多,性欲减退腹部、胃部遇冷则痛

现在阳虚体质的人很多,就是人身体里主温煦的功能不足。在人的身体里,肾实际上有阴阳的属性,它可以生出肾阴、肾阳。肾阳就是能够温煦身体的功能,主生发、主生殖,使我们的生命力旺盛。为什么会肾阳不足呢?肾精损耗过多,如熬夜、房劳过度、得了大病(在患病的过程中,身体要与疾病斗争,会损耗肾阳)、用了太多寒凉之药等。

阳虚的舌象同血虚很像,不同之处在于:阳虚的人舌苔是白的,舌质很淡,舌头都不是红的,看上去比较“苍老”;而血虚的舌象淡白,看上去比较淡嫩。

阳虚的人,当阳虚程度轻微的时候,体内湿气较重,所以舌体唾液比较多,中医叫舌苔水滑;当阳虚程度比较重了,津液不能蒸腾而上,反而会口中干燥。

调理阳虚体质的中成药(1)肾阳不足的人,可吃金匮肾气丸。(2)老人起夜次数多,可吃金匮肾气丸。(3)一沾凉东西就胃疼,可吃附子理中丸。

Type⑥

终生远离“三高”痰湿体质的人如何保养吃得过多,吃得过好经常要“应酬”的人常吃夜宵的人液体摄入过多

脾虚会导致人体内的湿气加重,再发展就会出现痰湿的体质。因为,湿气留在人体内以后会凝结成痰——人体内液体逐渐蒸发、凝炼,最后形成的黏稠状物质。痰湿堵在身体里边,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生活习惯的问题,如饮食不均衡、贪食寒凉、不应时等。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的情绪不好引起的。

如果舌头上面有水液,很看上去黏腻,让人感觉不干爽,舌头中间的沟也很明显,这样的人去医院检查基本都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如果舌苔微微有点黄,但不算那么腻,只是刚开始出现黄腻,说明这个人已经开始有痰湿的状况了,如果还伴有两腮发红,这是体内有热的表现,需要化热。如果舌苔有裂纹,并且是厚腻的,这个腻集中在舌头的后半部,这也是体内有痰湿的表现。如果舌苔很腻、很厚,舌质红,说明体内营养过剩,无法化热,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失调。有这种舌象的痰湿体质之人,千万不能再补身体了。

千年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

配方: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 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述药物放入水中,熬开锅30分钟,将药汁分成2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 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Type⑦

安神才能强大气郁体质的人如何保养口苦口干、咽喉干眩晕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恶心、反酸水、向上返气胸闷、心悸、心脏跳动异常肋骨里面有胀疼的地方失眠多梦

气郁就是我们常说的肝气不舒,这是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缓解情绪,长期发展可能引起糖尿病、肿瘤等。

肝气郁结的最明显特点:舌头伸出来是尖尖的,发红,尤其是舌尖和舌边的部分比较红,这就是气郁的表现。如果舌头上边白苔很厚,把整个舌头铺满了,但是舌形依然是尖的,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肝气郁结。如果舌头尖尖的,边上红,舌尖也红,上边还有白苔,那表明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这个人曾经肝气不舒,直到现在对身体的坏影响依然存在,身体的状态没调整过来;二是这个人现在正是肝气不舒的状况。

如果孩子刚生下来时舌头是尖的,家长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有气郁的倾向。

专治肝气不舒所引起失眠的泡脚方

配方: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生地6克、白芍6克。

用法:上述药物放入水中,熬开锅40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2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叮嘱:1.孕妇忌用。2.一般泡1周为一个疗程,泡3周应该就不必再泡了。再版序愿大家受益更多

有一天,我去当当网看我所出版图书的读者反馈。相当一部分读者好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大多数读者都反映,他们用了书中介绍的方法以后,改善了体质,并表达了深深的感谢之情。这实在太让我感动了。

这上万条的读者留言,说明我写的这些书,确实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帮助,让大家在自己和亲人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帮助,我觉得特别开心。

如果有人问我,这辈子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把实实在在的健康知识分享给大家就是特别有意义的。这样的事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现在,这几本书出版也有三四年了。这几年,我又积累了新的经验,收获了新的知识,还收集到了来自各方读者提出来的反馈和需求。因此,我在原版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之前书里没有的新内容来满足大家的需求,希望大家受益更多。

改版后的这几本书,其实就是原作的升级版。我既希望它们能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又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学习中医知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成为全家人健康的守护神。2018年1月24日作者序掌握舌诊,保障自己的健康

我做中医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很多年,每次给大家做讲座,讲的都是舌诊,我希望大家用舌诊知识来自查,来分析自己的体质,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身体有个初步的了解,才能不至于在调理的大方向上犯错,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调理。

我讲课时,课堂上总是很热闹,大家都说收获很多。但是,每次课后他们都会问我,是否有我写的舌诊书?对此我是比较惭愧的。之前我虽然写过十多本中医书了,每天也在使用舌诊,却一直没有把舌诊的神奇变成文字与大家分享。

所以这本书的出版,是对大家的一个交代,网络上那些咨询多年、期望见到此书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鼓励!正是你们的推动,令我有激情笔耕至今,终于付梓。在写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回忆。当年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做的课题就是舌诊研究,记得当时经常天还没亮,我就出发去医院收集患者资料、拍摄患者舌图,然后对照资料分析舌图特征。是当年这些严谨的训练,让我对舌诊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为日后的工作做了铺垫。现在想起北中医的点滴,仍然觉得那么温暖。所以,在此我也要感谢当年我的博士导师梁嵘教授的悉心指点,本书中有几张舌图,也是当年拍摄的,在此一并致谢!

舌诊的研究,尚有更大的空间,各位同仁如果有自己的心得,望不吝赐教,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舌诊有更大的发展!

舌诊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诊断手段,老百姓可以多做了解,这样可以对自己进行健康筛查;专业工作者多多研究,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效率。本书是百姓普及版,以后我会整理出一个专业版,给医学同仁来借鉴,希望舌诊在未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为百姓的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寥寥数笔,唯愿大家身心安康,是为序!2015年6月10日编者序遇见罗老师是我们家的一大幸事

小编以前对舌诊不甚了解,总觉得很玄、很高深莫测。可是自从开始编辑《图解舌诊》这本书以后,我发现通过观察舌头就能知道自己的体质,还能发现一些重大疾病的征兆,而用简单的方法就能调理自己的身体,减轻了我们去医院过度体检、过度医疗的困扰。这让我对舌诊越来越感兴趣了。

我一有机会就给身边的人看舌象,特别是给自己和家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舌象确实变化非常快,而且能够及时传达身体发出的警报。有一次,外婆在电话里和我提起她这段时间总是浑身没劲儿、头晕,她以为是年纪大了的关系,但我发觉这有点儿像血虚的症状,就趁着过节回家的时候给她看了一下舌象,发现她舌头的颜色非常浅,甚至有种透明的感觉,这和书上说的血虚的舌象很像,就将外婆的舌象图发给罗老师,并取得了确认。于是,我们带外婆去医院检查,果然验出来她有些贫血。后来,我把书上的养血方“玉灵膏”的做法告诉妈妈,让她坚持做给外婆吃。两周之后,外婆在电话里告诉我,她感觉身体有力气多了,头也不晕了,而且连之前一直不大好的睡眠都得到了改善,这就是养足了心血的效果。外婆的身体好了,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现在,家人每次打电话都在问我如何看舌象、如何调理身体、这本书什么时候能问世……遇到罗老师、遇到这本书,真的是小编一家的福气。

罗老师通过这本书把他多年的舌诊经验心得分享给大家,让大家通过看舌象就能初步判断自己的体质和病情,并能通过简单的方法,比如泡脚、食疗或者吃中成药来调理自己的体质,让养生这件事更加接地气。对广大读者,尤其是工作忙、压力大的“职场金刚”和每天窝在家里的“宅男宅女”,以及所有关注养生健康的中老年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编者2015年6月12日第一章最好的体检专家是自己

◎ 掌握了中医诊断学里的望诊,就能看病如神

◎ 舌诊是望诊中最直观的

◎ 日观舌象,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看舌苔、舌质,随时保证身体不出问题

什么是“闻、问、切”

◎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成为半个舌诊专家1.掌握了中医诊断学里的望诊,就能看病如神

在医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总结出了很多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光诊法就有望、闻、问、切四种。其中,望包括望面(望人脸上不同的部位,是否长了什么异常的东西,颜色如何、明暗如何等)、望舌、望形态、望人的神气……望出来的不同问题,就对应人体不同脏腑的疾病。

在中医历史上,很多名医都擅长望诊。

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看病时,一定会在医案上写上病人的形态如何、面色如何,还有他的性情如何,这是古代大医特别重视的一部分内容。

望诊在四诊里是排最前边的,是中医诊断学里最重要的内容。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古人把望、闻、问、切的境界分别对应成神、圣、工、巧,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话里面的含义是:中医一旦掌握了这个望诊以后,就能诊病如神。为什么好的老中医看病非常快,短短两三分钟就把你的问题都说出来了,有的人就会想:这个老中医号脉真的就那么准吗?其实,你刚进门的时候,老中医一看你的面色、你的形态,就已经把你身体的状态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接着让你坐下来,看你的舌头,切脉验证一下,然后再问几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跟他心里想的对应上了,他就有数了,诊断就出来了,这就是经验。

所以,我们如果想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解一下望诊的部分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但遗憾的是,现在望诊的技巧丢失了很多。过去的中医世家,望诊是传男不传女的,慢慢地传承的人少了,有的甚至失传了,而且望诊又很难记录,因为写不清楚。现在能完全掌握《黄帝内经》里边望诊内容的人已经不多了。

我曾经向色诊大师王鸿谟先生请教过,他就说完全掌握这部分内容的人不多了,虽然他现在在努力传播色诊的知识,但是要传授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即使真正写下来也描述不清楚。而色泽、形状之类的辨别,还需要大家看完后自己去领会,而且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行。2.舌诊是望诊中最直观的

那么望诊中什么最直观呢?就是舌诊。

望诊是随着中医一起出现的,在《黄帝内经》里讲述望诊的内容很多,包括望面色、望神态等。而舌诊出现的年代比较晚,且内容很少。《黄帝内经》里面对舌诊只有一些简单的描述。舌诊是在金元时期才真正出现的,但之后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而是后来到了清代的时候,才跟温病学说一起发展起来。

那么,舌诊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原来,在金元时期出现过一本书—《敖氏伤寒金镜录》,是中医舌诊的第一部专著。内容是专门论述舌诊的,但讲得相对简单,把舌诊和患外感的伤寒病对应了,提出什么颜色的舌头代表疾病的什么阶①段,外邪到达“六经”的哪一经了,同时配图说明—当时画的图很有意思,都是彩色图,而且怕彩色失真,又标上对于颜色的文字说明。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姓敖的医生,但是具体叫什么名字人们已无从知晓(很多人以为敖姓是少数民族,其实不是,敖是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这位了不起的医生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非常遗憾。而书出来以后,大家也没有重视,因此几近失传。

明代有个太医院的院长叫薛立斋,他在北京的时候发现有位大夫看病如神,效果比别人都好,就很惊讶,遂问大夫:“你有什么本事看病这么准?”大夫不告诉他为什么。薛立斋就观察,发现这大夫看病的时候都会看病人的舌头,薛立斋就觉得奇怪了,这个方法以前没有见过啊—因为以前中医只是号脉。他又问大夫从哪儿学的这个功夫,但那人始终不说。

后来薛立斋到了南京太医院,有一天他在书库翻书时,找到一本旧书—《敖氏伤寒金镜录》。翻开一看,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关于望舌头的内容,他立刻就明白了,原来那位大夫看的是这本书。薛立斋的境界比较高,他没有把这本书藏起来,而是把书给翻印出版了,也是按照原书的颜色,怕颜色失真,还在图边标上文字说明。从此以后,舌诊才大行其道。

舌诊出现以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时候,恰恰又赶上了温病学说正在萌芽。那么,这温病学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从金元以后到明代,温病学说开始出现了,这是与瘟疫相关的,因为明代社会比较动荡,人民很贫穷,瘟疫不断;一旦瘟疫流行,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患病。此时,患者多呈现热证,按以前治疗伤寒病的散寒方法治行不通,而医生对此又普遍经验不足。所以,急需一种新的治病思路和理论出现。《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正是把舌诊跟热证联系起来了。因为人体越热,舌象(包括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越明显。

当时,有位叫吴又可的医生写了一本书叫《温疫论》,当时人们还用温热的“温”,而不是病字旁的“瘟”。书中论述了瘟疫的来龙去脉,认为这些瘟疫以热邪居多,需要鉴别,就把舌诊和瘟疫联系了起来。

研究瘟疫的医家怎么来标示热呢?之前,人们认为所有的外邪外感病都是受寒导致的,而吴又可说不一定,他认为还有因受热邪而患病的。那么怎么能证明病人是受热邪了呢?吴又可发现,舌象是最有力的证据。因为人受热邪,舌象变化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通过诊脉却未必能诊断得那么清楚。

就这样,明代后期到清代的时候,从瘟病里边又分出一个学术分支,叫温病。医生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瘟疫,热邪也会引起普通的外感,于是起名叫温病。结果温病学派发展越来越大,后来甚至把瘟疫的诊治内容收到了自己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伤寒、温病两大学派。

之后,人们又慢慢发现:通过舌诊诊断,能把内伤病也看得很清楚,于是舌诊与内伤疾病也建立起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舌诊就基本成形了。

到清代晚期的时候,舌诊基本完成了学说的建立,体系非常完整。

到现代,人们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技手段来分析舌诊,分析它为什么会准确反映人体的变化。比如说,舌苔是什么构成的,舌苔里边到底有什么等。经过分析,人们发现舌苔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比②如丝状乳头,还有食物残渣、各种微生物等。人们还研究了当丝状乳头充盈的时候,舌苔有什么变化等内容,分析得越来越细。这样,我们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舌诊是非常准确的,舌象能更直观地反映我们身体的情况。

① 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

② 数量最多、体积最小,遍布于舌背,外观白色丝绒状,具有一般感觉功能。3.日观舌象,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中医的诊断手段中,舌诊是比较好学的。举个例子,大家看自己的手,能看到里面肌肉的颜色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肌肉外边包裹的是分很多层的皮肤,把肌肉的颜色都挡住了。所以你看到的是黄白色的皮肤,看不到肌肉的颜色。但是舌头很特殊,舌头肌肉外边包裹的是黏膜,黏膜是半透明的,里面又有很多毛细血管。肌肉里边气血充盈的时候,尤其是在血液充盈的情况下,透过半透明的黏膜是可以观察到的。所以血液丰富时,舌头就呈淡红色,血液不充足的话,颜色就开始减退了。(1)看舌苔、舌质,随时保证身体不出问题

舌头就是这样的一个器官,可以通过其半透明的黏膜观察到体内①血液的状态。这在舌诊中,叫观察舌质。能够反映我们身体的正气是否充足。比如,人体血液足,舌质就变淡红了;血液不足,舌质就变淡白了。体内整个温度在下降,它变白了;温度上升,它又变红了……通过这些观察,我们会了解身体是否健康的很多信息。

舌苔反映的是人身体状态,如果身体功能正常,舌头正中间铺的是薄白的舌苔;身体功能低下,舌苔就向两个方向发展,要么变厚或变密,要么消失。比如湿气重,则舌苔满布、变厚;如果痰湿重,则舌苔变厚、变黏腻。

所以,如果我们能学会看舌象,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身体大概的好坏。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真正的健康并不在医生手里,而在我们自己手中。随时知道自己的状态如何,随时调整,随时改善,就能够达到真正健康的状态。而如果学会了舌诊,日常生活中就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健康筛查,既能未雨绸缪,发现疾病的苗头,避免发展成慢病、大病,更能避免过度体检、过度医疗之害。

我曾经看过一本法国的有关健康养生的书,让我很吃惊。作者是一位女士,电视台的主持人。她特别忙碌,身体一塌糊涂,几近崩溃,后来她就找了一位用自然方法进行健康调理的专家,专家看了她的舌头以后说你身体营养代谢出了问题,然后她就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之后身体的状态变得特别好。她觉得舌诊太了不起了,就跟专家学习,现在成了西方著名的保健医学专家。(2)什么是“闻、问、切”

在中医诊断的四诊中,诊脉属于“切”的内容。大家如果仔细观察中医诊脉,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很不直观,因为你不能打开血管看它是怎么跳动的,你要通过手指头去感受。

大家知道,每个人手指的感应灵敏度是不同的。如果是经常干活的人,这里的皮就厚,摸别的东西就可能不灵敏;天天打篮球的人,手指的感应也不灵敏。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学起来就更费劲了。所以,中医形容脉诊,有句话叫“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古代,人们还是比较重视诊脉的,古代很多医生是切脉如神,一切脉就知道病人怎么回事。但现代中医里这样的高手很少,原因是师承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诊脉的技术流失很严重。望、闻、问、切四诊中的“闻”是听,古代指的是听声音,不是现在说的闻气味,古代把闻气味叫嗅。闻是听你说话的声音、听咳嗽的声音等,但这方面内容,至今我们也研究不够。

古代高明的医生一听人说话的音调,就可以判断这个人身体的状态如何,这个方法在《黄帝内经》里有所记载,但后世了解的人不多。

大家知道,张景岳是明代有名的中医,据说他在辽东的时候,听到老百姓在田间唱歌,一听那悲凉的音律,就知道将要亡国。张景岳写《类经》的时候,就很重视《黄帝内经》的这部分内容,但是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可见其内容之难。

另外,古人还可以通过“闻”一个人说话的尾音,来判断他的中气是否充足,比如中气不足的人尾音会低。这样的内容有很多,但是历代都研究得较少。后来闻诊还增加了新内容,就是闻气味,通过闻患者身体的各种气味来判断其病情。

四诊中,“问”就是问病史,张景岳就在《景岳全书》中写过《十问歌》,这是问诊学里一个比较详细的内容,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比如孩子咳嗽,那么我们家长就需要清楚孩子咳嗽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一天咳嗽几次?每次咳嗽多少声?痰成块不成块?是黄的还是白的?浓的还是清的?清到什么程度等信息。这样,才能为医生诊断提供最准确的信息。这也是大家学习中医知识的意义之一。

我们普通老百姓学习舌诊也很方便,学会后可以随时观察自己的舌象。为什么要随时观察舌象呢?因为舌象是动态变化的,比如你身体不舒服去看医生,医生往往看到的是一个特定时间的舌象。比如你一大早没吃饭去看,舌象就跟你饭后是不一样的。你刚喝完了1杯牛奶,舌苔全是白的,这时医生看到的就是生活的一个片段。你喝了2杯水,吃完东西以后,舌苔变了,医生不知道,他只能观察到你这个时间片刻的状态。

所以,我们老百姓自己学会舌诊以后,可以随时观察,观察多了,就知道什么舌象能反映身体的什么情况。这样,不但自己心里对身体的好坏大概有数,一旦生病去看医生,也能为其诊断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医学知识并不高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一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延伸阅读: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应不同的脏腑

舌左侧对应肝,右侧对应胆;舌尖到其中部之间对应心、小肠、肺;舌中间的部分对应脾胃;舌中间到根部的位置对应的是肾、膀胱。

① 舌质就是一个椭圆形舌体边露出来的、舌苔没有覆盖上的淡红色部分。4.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成为半个舌诊专家

我是怎么开始舌诊研究的呢?我之前学中医学了很久,主要研究的是历代医家的经验,硕士论文写的就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当时我把叶天士的书《临证指南医案》都快翻烂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理论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如果要我去开个方子,效果还是不太好。

硕士毕业以后,我也跟老中医学习看病、抄方子。当时,亲戚邻居总来找我咨询,大家觉得我都学到中医硕士了,就让我开个方子。可是我开完方子以后,再见面时,别人都躲着我绕道走,我也不好意思去问为什么。我心想:按我所学的理论推断,我开的药方应该不会错啊,五行辩证、相生相克,很正确啊,到底怎么回事呢?之后,见面我就会问他们:“上次方子怎么样?”人家就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直接说没效,那就是说我学了这么多年等于白学了;说有效果,那是说谎。所以人家就说:“还行,吃了没什么坏处,但是病没好。”这令我很难过。

我想:我的理论知识已经学得够好了,还看了那么多古书,为什么看病效果那么差呢?我很困惑。慢慢地我就发现,自己的欠缺在于诊断。

诊断好比是火车道的道岔,铺好了道岔,火车才能行驶。诊断是分析疾病、保证健康的第一步,这一步一旦错了,后边技巧再高也没用。好比你要从上海去北京,你一上来就奔南边走了,大方向错了,你要是坐飞机,一下子就到广州了,中间改都没法改。所以如果诊断不对,你技巧越好,到了后面越容易出问题。你开的药效果越猛、量越大,反而使患者受害越多。

最后,我发现诊断是第一位的,就决定要在诊断上提高水平。于是我就报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诊断学博士,经过努力,终于如愿考上。

选导师的时候,我就在想,该选诊断的哪一部分学习好呢?其实诊断里边两大部分都非常好,一部分是研究“问诊”的部分,专业名叫证候学。研究证候学需要到医院填量表,填症状问卷,要求填得特别详细。证候学学得好的人问诊特别高明,基本上在问了几个问题以后,就可以把病人归类了。

另外一部分,我就觉得舌诊非常好,老中医看病,基本上看舌头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舌诊很直观,于是我就报了梁嵘教授的舌诊专业。

读了3年博士,对我影响非常大。在做舌诊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的时候,我们拍舌诊照片的同时,把患者的诊断资料全都拿来,一一对照。病人有什么病,检查、诊断、问诊内容等,这些都要和他的舌头对照。

当时我一边收集数据一边练,我先看舌头,在心中分析患者的体质,然后猜他的问卷上症状描述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后再拿着临床资料对照,看是不是这样的,这样反复地练习。学习了3年以后,我对舌象就特别熟悉了。

我电脑里边有3000多张舌头的照片,读博士的时候没事就闲着在宿舍里看。偶然看电视的时候,看歌唱家张嘴唱歌,别人听到的是美妙的歌声,我本能地看人舌头,就开始分析这个歌唱家的体质如何。

对舌象的研究有了一定基础以后,谁来向我咨询健康问题我都会看他的舌头,发现比较典型的我就会记录下来,慢慢整理,就这样越来越有经验。有好多外地的朋友,比如在美国的朋友身体有问题,他不可能飞回来一趟。那怎么办?我让他把舌头拍下来发我邮箱里,分析完舌象后我再问他一些问题,发现跟我的分析都比较吻合。后来我给人调理身体基本上都是先看他的舌头,号脉反倒成了一个辅助的诊断方法。

有的中医是先号脉,号脉以后再看别的,以此来验证号脉的结果。我是先看舌头,然后再号脉验证舌象的结果,包括问诊也是如此。如果什么条件也没有,我单凭舌象也会做出一些判断。我开始慢慢建立起来自己舌诊的优势。

对舌诊了解以后,专业上确实令我受益颇多。现在我在诊断方面基本上很少犯错误了。所以我认为:舌诊学好了,一个中医大夫的临床水平马上就会提高。而作为一名保健工作者,比如从事按摩、推拿,或者其他与健康养生有关工作的人,学会舌诊以后,作用会更大。为什么呢?因为不是专业的医生,诊断的手段并不那么多,也不一定能像医生分析得那样详细,但舌诊就能帮助你更准确地分析客人的身体状态。除了疾病之外,通过舌诊来调整人们的亚健康状态也会更有效。

其实,舌诊的知识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学习,掌握以后运用到生活中,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健康筛查,这对大家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我希望借助这本书,帮助大家成为半个舌诊专家。第二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学会舌诊

◎ 在什么条件下观察舌象才准确

◎ 哪几种情况下看舌象没用

吃了有颜色的食物时不要看舌象

晨起不要看舌象

尽量不要在饭后半小时内看舌象

尽量不要在有色灯光下看舌象

吃了某些抗生素、某些化学添加剂后不要看舌象

月经期看舌象要说明情况

◎ 看舌象能看出身体有什么问题

身体虚的时候,舌象、舌头会有变化

通过看舌象,我们可以判断病情是否严重

看舌象还能看出人得的是哪一种病

可以通过舌象判断所用的调理方法对不对1.在什么条件下观察舌象才准确

舌象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观察,否则会出现假象。那么,到底在什么条件下观察才好呢?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就是舌诊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是一个动态观察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很多人跟我说,罗博士,您先拿一个最标准的舌象图给我们看一下吧,要不学完舌诊我们会迷糊。可是标准的舌象我们很难找到,如果要描述出来,那就是:淡红舌,薄白苔。▲ 基本健康的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为什么会没有最标准的舌象呢?因为,每个人的舌象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胖,舌头就胖一点儿;有的人瘦,舌头就瘦一点儿。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我的舌象和你的不一样,但是你不能据此就认为我的舌象是病态的。

要记住,我们一定要在动态中观察舌象,掌握自己舌象的变化过程就可以了。这也是我讲舌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比如你的舌苔原来一直很薄,最近突然变厚了,这就是有变化了,这就有诊断意义。

随着对舌诊的学习,大家慢慢就知道正常的状态是什么样了。但是要知道,舌诊一定要根据舌象的变化来观察,这很重要。

现在,西医也在反思这个问题,我曾经跟西医的一些专家探讨过,比如何健博士,他是在美国搞检验的专家。西医在反思现在通行的检验指标是否存在问题,比如,一刀切式的检验标准适合所有的人吗?那只是一个参考值。现在何博士提出的观点就是要对一个人的身体指标进行动态的观察,比如查验血糖,普通的血糖检验指标只是参考值,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以往正常的指标相比。如果你的指标在上升,说明异常;如果你的指标在下降(没有低于正常指标),就没问题。

何博士举了个例子,美国以前的国防部部长鲍威尔将军有次在诊断后,医生发现他有两个癌症的指标在上升,但是还没有到诊断为肿瘤的级别—现在美国最权威的医学机构也是看病人的指标是不是在上升,如果是在上升,即使没到警报线,医生也会判断病人身体有问题。后来,医生在鲍威尔将军身上找到了一个小肿瘤,切除后,他就康复了。

所以每个病人的基础情况不一样,不能按照一刀切的指标来。何健博士说的这种思路是与中医理论相吻合的,中医一直就是进行动态的观察,讲究随证变化。

我为什么要把舌诊教给大家呢?因为你是最有时间观察自己和家人舌象变化情况的,这个变化趋势就能说明问题。舌诊是在动态中观察的,医生很难做到全面观察,毕竟我们也不可能天天都去看医生,反而是靠自己最好。因此,舌诊是特别适合百姓自己观察的健康筛查手段。2.哪几种情况下看舌象没用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看舌象没用呢?又有什么要注意呢?(1)吃了有颜色的食物时不要看舌象

我们正常的舌苔是什么颜色的呢?是薄白苔,颜色是淡白的。

颜色是舌诊非常关键的判断指标,一旦舌头的颜色发生变化,就说明身体内也发生了变化,这是有诊断意义的。所以,我们在观察舌象之前,不要喝橘子汁、浓茶、咖啡,吃有颜色的东西等,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改变其颜色,否则会误导观察者。

有一次我讲完课,一位朋友让我给他看一下舌象。我看了他的舌头说:“你的舌苔是黄色的,体内有热。”说完,我又给他把脉,发现他的脉搏也很快,这说明他体内真的有热。于是我想这应该是个热证吧?结果旁边的人说他刚喝完酒,我一听不由恍然,既然他喝了酒,就说明他舌苔的黄色是染上去的,喝完酒,血液循环加快,所以脉搏跳得快。我说:“您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啊,一旦分析错了会耽误您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在吃了有颜色的食物之后去看中医。(2)晨起不要看舌象

很多书上写,早上起来看舌象最标准。但根据我的经验,早上起来看舌象是看不准的。

我曾经给一位在美国的女士调理身体,一开始给她调了几次都不见效,我很纳闷,后来一问才知道,她每次都是一大早起来,给我拍个舌头的照片传过来。

其实,早上的舌象都是假象。为什么呢?因为你睡了一夜,早上一起来,血液循环很缓慢,血液还没有充盈。有人可能有这个体验,就是早上刚起来时的脸色跟白天不一样,比较白,因为这时血液不够充盈。再者,有的人晚上睡觉还打鼾,打鼾时张着嘴,空气直接与舌头接触,舌苔里面有很多微生物。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微环境就会改变。此外,晚上躺着睡觉,血液循环慢,湿气都会反映出来,所以早上起来观察舌象往往是舌质颜色浅,舌苔会变厚,舌头显得很干燥。而这些都是假象,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白天的身体状态。所以不要一早上起来就看舌象,要在白天的时候看。(3)尽量不要在饭后半小时内看舌象

因为吃饭时舌头充分地参与了食物的搅拌和咀嚼,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就会特别充盈,这时候舌质会变红。

舌头什么时候最忙呢?以我为例,除了讲课就是吃饭的时候了。讲课或吃饭时,舌头在口腔里面不断地搅拌,特别灵活。我想大概没人分析过吃饭的时候自己的舌头是怎么动的,但如果你仔细体会一次,就会发现舌头特别忙,它把食物在口腔内来回地运转翻腾,那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如果要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来描述这个过程,估计编程的人会吃不消的。

另外,饭后舌苔会有所改变。因为舌头在搅拌食物的过程中,舌苔会有磨损,所以吃完饭舌苔会变薄,甚至消失。比如吃了芹菜,因为它的植物纤维非常多,舌苔会有磨损;吃了一些富含淀粉的东西,又会让舌苔形态改变,变得厚腻;喝了1杯牛奶或者豆浆后,舌苔就会变得白腻。

在舌诊时,这些都是假象,因为食物会改变舌象,所以尽量不要在吃完饭半小时之内看中医。(4)尽量不要在有色灯光下看舌象

如果在屋里开着色灯或者打着冷光灯时看舌象,都会和实际情况有偏差。我不建议刚学舌诊的人在日光灯下看舌象。而有经验的中医师因为舌诊的时间长了经验丰富,看完了舌象后都会在脑袋里校正一下颜色。比如一个人脸色本来挺好的,但是冷光灯一打,脸色就会惨白铁青,这就是偏色了。

如果玻璃有颜色,也会偏色,因为光会在过滤以后进来。比如玻璃是绿色的,你在看舌象时就会发现舌头带点儿淡绿色,所以尽量不要在有色玻璃下看舌象,也尽量不要在朝阳或夕阳下看。如果到阳光底下看舌象,舌头一伸出来,又白又亮,那是假象。

看舌象最标准的环境是在白天背着阳光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环境里的光叫间接日光。间接日光里,最标准的是正午的日光,但是不可能非要等到正午再看舌象,这样太费劲了,白天就可以。不过,我们一般拍舌头照片,都选在这种光源下拍,这样会看到最真实的舌象。这种光源下的舌象是我们舌诊的重要依据。(5)吃了某些抗生素、某些化学添加剂后不要看舌象

在吃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舌苔会变黑,比如某些抗生素、某些化学添加剂,这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决定的,虽然出现的概率不高,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我就曾经在一次吃过酸菜后,发现舌苔变黑,这是商家在菜里面加入了某些化学添加剂的缘故。(6)月经期看舌象要说明情况

有一些特殊的生理阶段,比如女性在月经期时,舌尖会变红,这个我们要清楚,否则我们会得到假象,误以为她有心火,因为舌尖红代表有心火。所以请中医看舌象时一定要说明是不是月经期或月经前后一两天。如果不在这段特殊情况期间,舌尖发红,我们才能判断为有心火。所以,看舌象一定要排除这些特殊的因素。

在把这些特殊情况排除以后,我们就可以观察舌象了。3.看舌象能看出身体有什么问题

看舌象能看出身体有什么问题呢?①

首先,看舌象可以判断身体正气是否充足。那么,到底该通过哪些方法来判断呢?舌诊就是其中之一。(1)身体虚的时候,舌象、舌头会有变化

a.舌苔消失了

中医认为舌苔为胃气所生,舌苔消失了,有时会代表胃气虚弱。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比如阴虚有热,舌苔也会消失。

b.舌苔变厚了

说明身体的正气不足,以致痰湿在加重等情况。

c.舌质的颜色不是淡红色的

如果舌质的颜色不是淡红色的,比如颜色淡白,很可能是血虚的表现,也可能是阳气不足等。

d.舌头不灵活

如果我们观察到舌体在颤抖,往往是正气虚弱和阴津亏乏、肝风内动。正常人的舌头是很灵活的,有的人把舌头伸出来都很费劲,这说明他身体的正气已经缺少,病比较重了。

e.舌头特别瘦,特别干枯

有的人舌头特别瘦,特别干枯,也说明这个人正气已经非常虚弱了。

当一个人的舌头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说明正气不足、身体有不少问题了。(2)通过看舌象,我们可以判断病情是否严重

怎么判断呢?看舌苔。邪气是不是强盛,是不是来势凶猛,我们通过舌苔都能看得出来。

比如说一个人体内是否有湿邪,就可以通过舌苔看(一般来讲,湿邪体质是不太好判断的,通过闻、问、切等方法都不好判断,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舌头),我基本上一看别人的舌头,就能断定这个人湿气重不重。为什么?因为湿邪直接和舌苔挂钩。当一个人的舌苔又厚又腻,说明湿气重,甚至化成痰了;舌苔干净清爽,说明湿气没有那么重。这个非常明显。

如果一个人的舌体胖大,可能跟湿气相关,因为湿气重了,舌体就会胖大,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正气也是不足的。

再比如,体内有热邪、有瘀血等情况,我们通过观察舌质颜色、舌下静脉和舌苔都能看出来。(3)看舌象还能看出人得的是哪一种病

中医理论中,外感有风、寒、暑、湿、燥、热,这叫“外感六淫”,内伤有痰、湿、瘀血等,我们管它们叫“邪气”。那么,这些邪气怎么区分呢?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舌象来帮助分析判断。

邪气的性质一般不好判断,我在没学舌诊之前,就被这个邪气搞糊涂了。怎么才能判断对方是否感染湿邪了呢?有时候我完全没法判断。单凭问诊有时也解决不了问题,比如你问对方:“头晕吗?”他说:“有时候晕有时候不晕。”再问他:“吃完饭胃胀吗?”“吃多了就胀,吃少了就不胀。”问他:“平时尿黄吗?”他回答:“多喝水就不黄,少喝就有点儿黄。”……中医大夫一听完这话,就会感觉有些晕。

那么,怎样去判断病人的湿气重不重呢?如果是看舌象,你根本就不用问他吃得胀不胀,头晕不晕,直接看舌苔就行了。(4)可以通过舌象判断所用的调理方法对不对②

舌诊能看出病情的转归如何,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怎么判断呢?当我们采取调理措施,比如推拿、按摩、锻炼、中药调理等干预以后,如果舌象变了,说明身体状况真的开始改善了;如果没变,那么这些调理措施可能只是起了表面作用。

比如有的人吃了中药以后,症状都减轻了,觉得很好,但如果一看舌象还没有变化,那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个人过些天还会来找大夫。为什么?因为他身体里的问题还存在。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肝气不舒的人。肝气不舒的舌象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是人长期处于情绪不好的状态下形成的。如果这个人吃了几服中药,睡眠好了,情绪也改善了,但是一看舌象没变,就说明他还需要进行调理。而且,在调理的时候还需要养心,否则舌象是不会变的。

舌象是最直观的诊断之道。有的时候舌象变化很快,比如这个人体内有湿气,服用几服祛湿的药以后,舌象明显变化了,舌苔不再胖大了,那大夫心里就有数了,接下来怎么办,是该补脾还是该采取其他措施。所以通过看舌象来确定身体状态还是比较准确的。

学了舌诊以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知道如何去调理身体。舌诊的直观性和简便性让我们老百姓很容易掌握这门技术,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

① 中医平时分析人身体的情况,首先要看这个人的正气是否充足。

② 转归是指病情的转移和发展的意思。第三章看舌象主要看舌质和舌苔

◎ 如何看舌质

正常人的舌质和不正常人的舌质是什么样子

舌质颜色朝淡白的方向发展,代表人血虚或体内有寒、阳气不足

舌质颜色变红,说明感染了外来热邪或是体内的热在增加

◎ 如何看舌苔

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苔,很薄、很白,边上会露出舌质

刮舌苔对健康不利

舌苔厚了,说明身体湿气重;舌苔过薄,说明胃有问题

◎ 身体有啥问题,舌苔颜色就有相应的变化

得了外感,舌苔的颜色会加深

身体湿气重,舌苔会由薄苔变得黏腻,然后变黄……

身体血液循环好不好,看舌头颜色就知道1.如何看舌质

看舌象时,我们主要观察两部分,一个是舌质,一个是舌苔,其他部分是大夫观察的内容,我们一般用不到。

中医讲课的时候,一般首先讲要望舌神,也就是看看舌头的神态如何。有人会有疑惑:舌头又不是脸,还有神态啊?其实,舌头的神态就是它的状态,是不是有神指的是舌头是否灵活。当然,看舌神基本上是中医大夫的事,一般人接触不到。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舌头无神的人病情都很危重,普通人是不会这样的。

另外,舌头的伸缩出问题了,就是舌头往外伸都困难,这叫舌萎,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中风患者身上。中风患者病危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情形。像那种舌头失神了,移动迟缓,连动一动都费劲的情况,普通人一般遇不到。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舌象来了解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身体状况,再进行调理,所以我们只要学会看舌质和舌苔两部分就行了。(1)正常人的舌质和不正常人的舌质是什么样子

舌质,又称舌体,即舌的肌肉脉络组织。我们还可以通过舌苔没有覆盖的那部分舌体来观察。

a.正常人的舌质

我们看舌头边上这一圈,观察这个范围内舌头的颜色。如果身体没问题,我们舌头边的舌质颜色应该是淡红的,又叫淡红舌(舌苔是薄白苔)。

b.不正常的舌质有两种

第一,舌质朝淡白的方向发展。

舌质的颜色没有那么红润,是淡白的,叫淡白舌,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再严重的是枯白舌,但很少见,一般见到枯白舌的时候就表明这个人的身体已经很糟糕了。▲ 舌质淡白

第二,舌质是从淡红向红的方向发展。

舌质先是发红,然后会变成绛色(深红)。再往下发展,舌质会变成青紫色,紫色带点儿青色的样子。▲ 舌质发红(2)舌质颜色朝淡白的方向发展,代表人血虚或体内有寒、阳气不足

如果一个人的舌质颜色偏白,说明他血虚,或者体内有寒,而且舌质颜色越白,说明他的体寒越重。

对于寒,大家一定要学会辨证地观察。第一,寒气来自于体外,这叫有余(寒邪有余);第二,寒气来自于人体内部,表示体内阳气不足。

所以,在排除了血虚的情况后,一个人的舌质颜色偏白有两个判断指标,一个是外界寒邪有余,一个是体内阳气不足。

比如,北方冬天零下30℃,外边寒冷,人易受寒,这时舌头颜色会向白的方向变化—外界寒邪有余。

另一种是自身阳气不足,例如,夏天的时候你去三亚度假,天气很热,别人都短袖短裤,但你即便穿着衬衣,风一吹还觉得凉,这就说明你的肾阳不足,体内有寒。

但无论是外界的寒重还是体内的阳气不足,都说明你处于一种体温偏低的状态。这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

人的舌质颜色偏白还可能是外寒和内寒交织在一起导致的,外边寒气盛,身体里边阳气不足,以至于体温降低。举个例子,有的人天天喝冰啤酒、冰饮料,吃冰淇淋,把体内的阳气给遏制住了,这时他的体内湿气很重,阳气不足,如果再吹空调冷风,就会感染寒邪。

所以,一个人身体的寒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外因和内因都有。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外寒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而体内阳气不足,会使得人体更容易感受外寒。

现在很多人不注意保暖,例如,有的女生冬天穿衣服很不合理,上面穿羽绒服,下面穿皮靴,腿上就穿一双丝袜。我曾经在机场见过一个女孩子,当时广州冬天的气温是10℃左右,可她只穿着一条非常单薄的吊带裙,而且裙子很短,冷得直发抖。既然这么冷,她为何要这么穿呢?真是令人不解。

如果你也让自己这样受寒,就会慢慢导致阳气不足,最终身体失调。很多女性有宫寒等情况,都与此相关。

而常年消耗肾气,导致阳气不足的人,更容易感受外寒。比如有的男士熬夜过度,房事不节,导致肾阳不足、夜尿频频、腰膝酸软、手脚冰冷。此时,稍微一感受冷风,别人没有什么问题,他就开始鼻涕连连,身体发冷了。这就是因为他的体内阳气不足,从而引起了外寒入侵。

在这两种情况下,无论是外寒还是阳气不足,舌质的颜色都会向白的颜色发展。(3)舌质颜色变红,说明感染了外来热邪或是体内的热在增加

舌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颜色变红。如果你的舌质颜色慢慢变红,继而变成绛色,最后变成紫色,说明你体内的热在增加。这可能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可能是外界的环境热。比如冬天时,大家的舌质可能是微微发白的,但 6月份开始进入夏天,舌象就会有变化,人们舌质的颜色就会开始红润起来,说明你的体内气血充盈了。

所以我们观察舌象要对应天气,外边天气炎热,会导致舌象向红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变化是轻微的,我们知道即可,不要认为这是体内的热在增加。

我一直强调,舌诊是个动态的过程,要动态观察,不能说这一种舌象是标准的,一年四季全这样,早上起来、晚上睡觉都这样,不是这样的。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认识。

真正来自外界的、会令你内热增加的因素,就是外邪。

什么是外邪?就是温病。比如人得了一种传染病,导致大便干燥、咽喉肿痛、发烧,这就是来自外界的邪气导致的,是热性的。此时人的舌象会往红的方向发展。因为舌质在人体被温热之邪侵入的时候,会明显变红,所以温病学家就采用了舌诊来作为诊断的一个主要手段。

另一方面,体内热的增加,也会让舌象变红。体内的热是怎么来的呢?有两种。一种是自生的实热,比如体内有积食了,尤其是肉食,会化湿生痰,蕴积生热。这种热是实热,是多余出来的,中医管这种情况叫“有余”。此时患者的舌质容易变红,舌苔会变得黄腻,这种热容易和外邪引起的热结合,导致热证更加明显。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虚热,比如阴虚导致的虚热。什么是阴?就是体内濡润的、主静的物质,包括津液、血液都是阴,它们主要用来滋润我们身体里面静的这些东西。好比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当汽车发动机有了润滑油,运转时生的热就很少,很正常;如果润滑油少了,没有了,发动机就会干转,在此过程中生出大量的热。

人体也是这样,当负责滋润的这些津液、血液充足的时候,人体就不会产生那么多虚热,反之,虚热就产生了。所以中医说“阴虚生内热”。而这种内热也会让人的舌质变红,而且内热越盛,舌质越红。

所以,舌质的颜色从淡白到淡红,再到红,再到绛,再到紫,这个过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体内热在增加。

所以我们看自己舌头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自己体内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否失衡?如果体边热盛,我们就要清热;如果体内的阴不足,我们就得滋阴。把润的物质滋补进去以后,虚热就降下来了,舌头颜色就会正常。(体内的阴不足产生的这种热,叫虚热;外界的外邪来侵入的,或者体内瘀血等实邪瘀滞所引起的热叫实热。)

对待虚热和实热,调理的方法会有不同。虚则补之,也就是说不足就要给它滋养,慢慢的身体就会恢复正常。外邪多了,我们把它清除掉就可以了。

但是到底是实热还是虚热,这个地方非常容易搞错,包括好多中医在给病人调理身体时,都要颇费一番思量。为什么?因为实热和虚热有时候会结合在一起,用药就要考虑比例问题了。所以,有的人舌头红,给他吃黄连、连翘、双花解毒清热不起作用,但给他吃生地、沙参、麦冬滋阴等药物,他舌头颜色就正常了,这说明他体内的热是虚热,虚则补之。

有的人是阴虚,舌头是红的,是虚热,但他不懂,觉得自己体内有热,就自作主张地吃诸如牛黄解毒丸来清热,结果没用。此时一用滋阴的药物,他的身体就好了。但有的时候恰恰相反,怎么滋阴都不行,结果一清热就好了,说明他感染的是外边来的热。

内热和虚热往往结合在一起,外边热盛了会消耗体内的津液,那么调治时你就要一边清热,一边加点儿滋阴的药物;热邪少了之后,就再多加点儿滋阴的药物。这个过程是个杠杆,是个双向调节的过程。2.如何看舌苔(1)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苔,很薄、很白,边上会露出舌质

看舌象时,除了看舌质,我们还要看舌苔。

舌头的构造是很有趣、很复杂的。

在一个舌体上,舌苔铺在舌体的中间,正常是薄白苔;边上的叫舌质,舌质上是半透明的黏膜;在最后的舌根上有几个大的突起,这叫轮廓乳头—因为它是突起的,医学上就命名为乳头,它是舌头的轮廓,前面是整个舌体。这个我们好多人可能都没观察过,所以有的人学舌诊的时候,一看到舌根上有东西就问我:“天哪,我舌头上长东西了,怎么办?”我说:“这东西每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舌头伸得够长,嘴张得够大,就能看到;有的人嘴张得小点儿,就看不到。”

在舌体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小红点,里面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它呈红色。每个人的舌头上都有一些小红点,我们叫蕈(蘑菇)状乳头,它实际上跟味觉相关。

舌苔是什么样的呢?正常的舌苔是白色的、薄薄的,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它是一丝一丝的,我们称之为丝状乳头。但是,舌苔不光是由丝状乳头构成的,它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知道,舌头跟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它上面有食物的残渣,有一些微生物,有坏死的细胞(舌体脱落的细胞),所以人的舌头是一个微环境。(2)刮舌苔对健康不利

有人看到这里会想:舌头上面很脏,把它弄干净多好?但这是不可以的。如果真的给它弄干净了,益生菌会遭到破坏,食物的消化就会出现问题。

大家知道,肠道里面有四百多种细菌跟我们一起生活着,把它们杀灭了是不行的,因为它们参与了食物的分解和消化。

为什么好多孩子抗生素打多了以后,都有脾虚的问题,要么脾阳虚,要么脾阴虚。西医的说法是肠道里边出问题了,也就是消化有问题了。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孩子脾虚了,面色苍白、没有血色,表明营养吸收不进来。

什么原因呢?抗生素打多了,肠道里面的菌被消灭了,虽然肠道变得所谓干净了,但是消化功能也下降了。而且益生菌被消灭以后,

①真菌开始生长。真菌是抗生素很难杀灭的,它们会感染肠壁,对肠壁造成破损。并且它们分泌的毒素会窜进血液,随血液循环到大脑,刺激大脑神经,诱发自闭症,所以国外最近发表的论文就说自闭症与过多使用抗生素有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