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高考:高三应该这样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2 15:42:53

点击下载

作者:娄雷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被误解的高考:高三应该这样学

被误解的高考:高三应该这样学试读:

第1章 没有目标也能顺利度过高三吗

关键词:高三流程高考目标复习计划高考成功

在我接触过的许多高三考生中,谈及高考目标和整体高三规划时,不乏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一部分同学对高三各阶段任务和目标不甚清晰,他们认为只要跟着老师就能顺利走过高三,却在复习过程中发现,由于对整个高三进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即便紧跟老师步伐,却还是会因复习强度不够、对相关问题认知有偏差等原因屡屡碰壁,等到想要弥补时,时间上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另一部分同学则有着明确的高考目标,也能对高三各阶段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可这些计划实施起来,却总不那么得心应手。比如计划制订得过高、时间安排得过紧等都会让不少同学在制订计划时倍感纠结,也会在设定、调整计划时花费不少心思和大量时间,同样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

那么,我们在制订高三复习计划和备考目标时最容易出现哪些误区?高三将会经历哪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复习任务和目标是什么?同学们该如何制订各阶段的复习计划,又该如何正确看待最终的高考结果呢?

误解1.1 高三各轮复习就是将相同内容不断重复

高三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一年。升入高三,每位同学都会前所未有地重视学习这件事情。不管是学习成绩优异者还是普通者,都会在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投入程度上有很大改观。然而,毕竟尚未亲身经历过来人眼中“严峻”、“黑色”的高三生活,不少同学还是会对“未知”的高三生活感到恐慌,这种发自内心的畏惧心理让他们想要逃避,不敢直面,同时也会对高三一年有着过多猜测。以下就是一位经历过高三的同学的心路历程,其中有着他对高三的设想、实践以及反思。【高三生口述】先悠着学,该出手时再出手

刚上高三的时候我会想,高三要奋斗一年时间,如果前期就十分投入,劲儿都用完了,最后冲刺冲不上去怎么办?自从听老师说高三分为一轮、二轮、三轮复习,我就以为高三这一年所有的内容会重复上三遍,所以高三上学期的时候也不着急学,心里想着,即便一轮复习跟不上,还有二轮、三轮复习可以弥补,不如前面悠着点,等到后阶段复习再对自己狠一点,都说最后冲刺讲究爆发力,我想等到那时再玩儿命地学,提分也该一样有可能。

真到实践起来却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由于想要保存学习的体力,高三之初,成绩原本不差的我,学习渐渐感到有些吃力,越往后学越觉得跟不上,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竟然后退了十多名,这样的成绩实在说不过去,老师找我单独谈话,而我也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逃避不是办法,勇敢面对才是上策。可就在我准备全力以赴备战高考的时候,已经到了高三的第二轮复习。我本以为老师会像一轮复习时那样细致地将每个知识点都过一遍,我也好把之前错过的内容都补回来。不料,二轮复习和一轮复习大不相同。就好像突然之间班上每个人都踩上了风火轮,在老师的带领下全速前进。复习时,老师将彼此有关联的章节捏在一起,于是,那些在一轮复习中需要几周才能复习完的课本内容,此刻三五天就解决掉了。直到这时,我才惊觉刚上高三时的判断和推测是多么无知和可笑,但事已至此,我也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了。太多的忏悔于事无补,我只能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存在。明确自己所处的现状之后,我努力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再利用一切可能的课余时间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了彻底的地毯式复习。现在说这些可能会让你感到也不过如此。可那时我所面对的各方面压力、没有时间完成复习任务的惶恐、来自内心的无助和迷茫,所有这一切像要把我吞噬一般。好在无论多么辛苦,我都坚持了下来,加上自己基础不是很差,成绩终于撵了上来。

回首高三,我很感谢这段插曲,它让我成长,让我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是,在未知中作决策,这太容易让人误入歧途。

这个事例中的同学虽然最初作了不当的高三规划,可是他能够及时反思,重新振作,并能坚持到最后,这种寻找自我、突破自我的做法依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也有不少同学,想在高三之初悠着点学,等到最后再冲刺。可等他们想要改变自己时,却往往已经跟不上复习进度了,于是他们认为高考无望,就开始沉沦、自暴自弃,亲手毁掉了原本努力就可赢得的美好未来。

以上的情景是我们不愿见到的,更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高三究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我们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又是什么?如果早一点了解这些问题,或许就能避免发生上面的悲剧。

核心问题:高三各阶段的复习任务是什么?

进入高三之后,就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这个阶段往往可以分为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最后冲刺和最后调整期4个阶段。由于学校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设置的复习阶段也会略有不同。【状元有话说】2009年辽宁理科状元于静文:合理安排高三复习步骤“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跟着学校的复习节奏进行学习的。”谈到学习方法,于静文说,她每次模拟考试结束后,都会认真总结,找到答错题的原因,再制订一套复习计划,并询问班主任是否可行。于静文总结自己高三时复习的3个步骤:刚进入高三,主要攻克难题。之后开始完善知识体系,克服平时易马虎的试题类型。最后到了4、5月份,会选择做成套的试题,调整和适应考试的状态。

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是核心

全国很多高中在高二暑假的时候就开始了第一轮的复习。在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各科老师都会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开始逐一进行推进式复习。在这个阶段中,即使你在高一、高二时学习吃力,甚至是班里的差生,但只要你认真听讲、努力复习,不仅完全能够赶上进度,而且非常有可能名列前茅。原因是在这个阶段,老师会对每个知识点再做非常详细的讲解,相当于快节奏的将高一高二重新来过。这是成绩能上一个大台阶的最有利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再想这样较为轻松地超越别人就不容易了。

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是最漫长,也是最细致的。在这个阶段,考生应该把“攻克每个知识点”作为自己的目标,然后想办法去实现这个目标。提醒大家的是,老师在课堂讲授时,往往以班上中等学生的复习程度为依据来安排自己的教学进度。倘若在这个阶段你觉得“吃不饱”,那么你就可以在把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完成好的基础上,加大难度进行训练;倘若在这个阶段你觉得“吃得过饱”,那么你就应该尽可能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跟上老师的进度。在这个时候,只要能够保证自己跟得上大部队,那就达到了目标。【课外自习室】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三张“必胜绿卡”

绿卡一:认真回顾课本知识

一轮复习主要是高中三年全部课程的回顾。同学们要在回顾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之前的遗漏知识。这个阶段相当冗长,最主要的是学会回归课本。弄懂课本不是光记住结论,而是要读通。即语文课文内标注的字词句摘抄、英语课文至少要达到念得通顺、理科全部原理要弄清、文史类知识主线及同类型知识要素会整理等。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大家切记不可埋头做题,一定要先看课本,再“精”做题目。同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做题时不要一不会就看课本,而是要找到究竟是哪个知识点存在漏洞,等做完所有题目后回归课本,彻底将该知识点扎实掌握。

绿卡二: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不少同学在复习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学的没弄懂,后面的内容又积攒得越来越多。学校里老师授课要照顾全班的整体进度,不能单独为某一位同学服务。此时就需要大家提高自学能力。倘若实在跟不上整体节奏,就一定要先关注最基础、最简单的题目,将课本上遗漏的知识点做好标记,以利于及时回顾和再学习。此外,学习过程中要大胆发问,有了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要积攒成堆。

绿卡三:利用好每一次考试

进入高三,考试频率增加,不少同学的心情都会受考试分数扰动,事实上,这些考试不是高考,分数高低并无太大意义,无需对分数本身太过在意,而要关注分数背后能带给我们的思考。具体关注以下3点:(1)根据得分,明确当前会的知识点、会做的题型;(2)根据失分,回归课本,读懂课本后将错题再做一遍;(3)对试卷上的每道试题进行反思,题目为什么会做对,做题时是怎么想的,题目为什么会做错,做错的原因是什么。

在第一轮复习中,因为一些知识点在高一、高二时就已经学过,所以考生稍微接触一下就会觉得很熟悉,这反而容易导致考生一看书本就明白,教师一引导就会,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否则第一轮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差。

在高考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考生还可能出现3种问题。(1)畏难恐惧症

在高一或高二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自己没能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个学科掌握牢固,从而出现弱科的情况,考生进而会对习题或学科产生恐惧和畏难心理。表现为情绪波动异常,心理平衡失调,不能以平静的心态进行正常学习。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这类考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进而更加退缩。不管困难大小,一遇到困难第一想法就是放弃,慢慢地就对高考逐渐丧失信心。倘若考生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有了上面的症状,就要抓紧时间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沟通,请他们帮助自己调整好心态,跟上整体的节奏。另外,考生也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毕竟这是第一轮复习,只要努力,补上弱科绝不是一件难事。(2)阅读缺乏症

这是在复习备考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确实依照老师的要求对课本进行了反复阅读,虽然数量上去了,可是质量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在考试时,才发现有太多的知识点自己依然没有注意到,或者有一些知识点虽然看过,但是没有仔细记忆导致似是而非,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究其原因则在于没有做到科学的阅读。阅读缺乏症主要表现为考生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欠缺。近几年的高考显现出一个趋势,考题的文字量越来越大,而答案的字数却越来越少。这就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想看,无论自己的知识多么牢固,无论自己的解题能力多么强大,如果没有把题目的要求搞清楚,那么答的任何内容都没有意义,这道题目也就不可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通过眼、口、脑、手等器官的协调,在阅读的同时提高思维、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3)信息困惑症

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提炼、整合、运用有关信息,不能将命题情境中的文字、数字、图示等信息通过大脑进行转化,并与书本知识点连接,区分不出有用与无用的信息。

解题的关键是信息的处理,这包括通过审题获取有效信息,明确考查意图;通过思考整合信息,即把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最后还要准确输出信息,把答案落实在试卷上。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二轮复习:综合能力突破是关键

经过了一轮复习,大家对自己高中所学知识已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也能够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脉络。通过这些知识脉络,实际上已经可以解答高考中的中档题了。二轮复习就是为了让大家的解题能力有比较明显的进步。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拉开差距。

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大家应该树立什么目标呢?(1)别让“盲区知识点”成高分诅咒

高考第二轮复习绝对不能像第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复习前后实际上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师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需要大家首先回忆第一轮复习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习的主动权。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后,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控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很薄弱。另外,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会被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更该回归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被大量遗忘,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2)搭建知识结构桥梁冲破“围城”

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强化,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你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帮助不大,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3)让学科思想和方法帮助题感回归

不得不承认,有些题目确实有简便方法。大家运用这些简便方法可以更快、更好地把题目做出来。如果在高考考场上能够运用简便方法的确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质量。但是在复习阶段,同学们千万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寻找简便方法上来。因为在这个阶段,要以形成自己的学科思想和方法为目标,构建准确的解题思路,使自己的题感充分建立或回归。经过系统的训练,虽然你常用的解题方法不是最简单的,但一定是最稳妥的。(4)跟紧老师的复习防止“被掉队”

这是一个看起来不像目标的目标。然而,跟上老师的进度在这个阶段尤为关键。按照老师的部署,在消化完当堂课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各科课后习题,并把课本上的典型例题做熟、做透。倘若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要尽可能进行独立思考,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老师或同学求证,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状元有话说】2011年北京文科状元伊思昭: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效率最高

2011年北京文科状元伊思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认真听课特别重要,这是她高中三年最大的感受。“上课的时间特别宝贵,是你做任何努力都不能代替的。在上课的时候认真思考,跟着老师走,我觉得这特别重要,这样效率可能比课后自己去学习高很多倍。”(5)多做中档题提高正确率以备作战

高考复习最忌讳的就是钻牛角尖,专挑偏、怪、难题去做。在高考第二轮复习过程中,大可不必去做这些高难度的题目,因为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自信心,也大大阻碍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个阶段,要以成绩提高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尽可能地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解题质量,并及时总结、记忆、消化。

同学们如果能够实现以上五大目标,应该说就已经很好地达到了第二轮高考复习的目的。【课外自习室】高考状元:二轮复习四两拨千斤的窍门

在我对历年高考状元的采访中,状元们为同学们总结了二轮复习中各科应该注意的几点:

语文:加强文化、文学积累

语文的学习,靠突击无法快速提高成绩,因为这个学科特别强调文化积累和文学知识积累。所以,大家不能一味重复固有模式和题型的训练。语文知识点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要靠平时大量的积累与思考来逐步提高。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重中之重,大家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复习。

数学:重点知识,重点复习

数学成绩差,原因往往比较一致,那就是基础掌握不牢、计算能力不过关。在高考二轮复习中,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切实提高计算准确率。另外,要注意七大主干内容的复习,即函数与导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空间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直线与圆锥曲线、概率与统计。考生不但要熟悉这些板块的知识点,更要研究其常考点。

英语:突破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

高考英语的试卷中,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所占的分值非常大,提高这四类题的成绩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所在,其中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做这两部分内容,搞清楚文章讲的主旨大意尤为重要,同时,要对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方法等加以研究,尽可能做到熟能生巧。英语的复习一天都不能耽搁。

理综:注重实验与规范化表达

理科综合失分较多的原因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理、化、生三科的实验大多只停留在“光看不练”层面,对于实验的原理、装置、步骤不清,实验设计的能力比较薄弱;二是表达能力欠缺,表述不规范,方程式书写频频出错或是表达缺乏逻辑,对于各种现象、变化的解释条理不清。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在第二轮复习时就一一解决。

文综:注重专题与时政热点

对主干知识理解和掌握不深入是文科综合失分的主要原因。文科的特点决定了文科综合试卷上的文字描述远远多于理科试卷,这就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灵活运用学科术语进行答题。文科综合往往是以采分点的形式来判卷,所以大家在第二轮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对课本归纳总结,反复揣摩标准化试题答案的采分点,有效进行复习备考。

最后冲刺:提高应用能力是目标

进入高三第三轮复习,就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坚阶段。在这个时候,考生应该开足马力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进行各种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是高考前的仿真大练兵。一般来说,学校都会依照高考的时间、学科顺序等来安排模拟考试。同学们要严格按照高考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考试,以尽早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

最后冲刺阶段虽然不能使你的成绩大幅度提高,但其复习效果的好坏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高考的成败。毕竟这个阶段离高考最近,是最不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阶段,也是高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轮。

这个阶段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在这个阶段,虽然依然不提倡做难题,但把历年考试的最后一道题或者当年最难的一道题拿出来尝试着解答一下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通过难题的训练,可以使自己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能力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进入高考备考状态。但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务必要选择历年的高考真题来做,切不可随便找一些习题做,否则很可能既浪费精力,又达不到练习的效果。

冲刺阶段,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大踏步地向前迈进,不管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进入这个阶段,你就要勇敢地面对高考,把自己的目标一一实现。

最后调整:调整迎战状态是关键

这个阶段可能只有短短的几天。一般来说,学校在距离高考还有一周时间的时候就已经允许学生在家自由复习了。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考生进行最后的状态调整阶段。因为离开了学校的氛围,加上没有了教师的监督,这个阶段的考生往往会变得毫无目标、不知所措。有的考生觉得到这时候再复习也没用了,一放假便彻底放松,整天睡懒觉、看电视,其结果必然是意志松懈、思维迟钝,无法在考场上自如发挥。有些考生恰恰相反,不断给自己施压,不停地背书做题,甚至还熬夜复习。这些做法容易导致考生身体和精力不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或在考试时过度紧张,不能很好地完成整个考试。其实,这个阶段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整装待发迎高考!【课外自习室】高考前学习:张弛有度状态下的决胜之战

这几天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各科的均衡,每门课都要复习到,如果对自己的优势科目掉以轻心,那么结果往往会让人大失所望。

在复习的时候,每50分钟或40分钟休息10分钟,比如说45分钟做数学、化学或其他科目的作业,中间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用来背诵、默写、抄写英语单词或朗读英语课文。

应该密切围绕各学科的考纲,即《考试说明》一书进行复习。对照考纲上书写的每一段,明确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这一知识点。认真阅读《考试说明》中所列出的题型和样题。结合考纲,考生还要把自己做过的试卷进行整理。

在时间分配上,高考最后一周,考生首先要把自己的薄弱学科整理一下。对需要背默的东西,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此外,要梳理公式、补漏和发现疑问,并及时记录疑问,于返校日向老师、同学请教。

高考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复习任务,这些任务也就相当于考生面对的最直接目标,而整个高三学习实际上就是把每个阶段的目标一一攻克。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个高三考生的大目标,但想把这个大目标实现,就需要耐心地先把这一个个的小目标完成。

误解1.2 复习计划就要将每分每秒塞得满满当当

到了高三,时间变得越发紧张,让人不由得想要分秒必争,可高三时间有限,即便从高三前的暑假就开始复习,也只有大概10个月左右的备考时间,而一天又仅有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上课听讲、上学放学等时间,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于是,不少同学就试图通过制订复习计划来约束自己,有些同学的复习计划甚至精确到了分钟。【高三生口述】复习计划详细到分秒让我丧失安全感

上了高三才知道什么叫“没时间”。需要做的事太多了,单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已经花掉了大半自由时间。我还要上辅导班,还要补弱科,还要做习题集,还要背课文,还要整理错题,还要练习写作甚至书法……这么多的事情,简直没办法一一完成。于是有的能省就省,而必须要完成的,就只有用时间计划表来提高学习效率了。

一般来说我会给自己设定好复习的框架,比如高三每个月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将实现目标的途径塞到每天的计划中。学习上我很有闯劲,当然也可能不失莽撞。为了让成绩尽快有起色,我将所有能想到的内容都安排进每天的复习计划。比如,英语每天背50个单词,语文每天看一个题型,物理3天时间解决一章问题等。然后再将这些具体计划肢解分配到各时间段,甚至精确到分秒。

然而,在具体操作中,我发现这些计划虽然看起来很美,可完成起来难度太大。我只在老师布置作业较少的情况下完成过一两次,而绝大多数日子,这些计划都难以完成。倘若哪天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或是自习课变成考试,突然要补课等突发状况,已经安排好的计划就更要推翻重来了。重新制订计划是一件很让人沮丧的事情,不仅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看到那些完不成而越堆越多的任务,我就会倍受打击,学习积极性也下降不少。可痛苦的是,就像着了魔似的,我不断地为自己安排每天无法完成的计划,生怕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成绩就会下滑。

上面的这个问题,不少同学在制订计划时都会遇到。高三的压力和紧迫感让同学们在制订计划时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中间没有任何可以喘息的机会。这样的安排虽然表面上看很充实,可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那么,作为高考这样一场荷枪实弹的战役,需要同学们如何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部署各阶段的作战计划,并达成目标呢?

核心问题:制订合理复习计划并付诸实践就那么难吗?

不管是刚刚进入高三还是已经进入最后一轮的冲刺阶段,如何保证持续高效的复习状态成为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对自己的复习进度能够有一定的规划和总结,并随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某种角度来说,复习进度就是实现一个个阶段目标的过程,只不过我们把这个过程细化了而已。

1.如何在制订各阶段复习计划时增加合理性

在刚刚成为“高三生”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感觉到压力到底有多大。那个时候,有很多同学会觉得:“反正还有一年的时间呢!”可事实上,等到你真正意识到时间紧迫的时候,再想追赶其他同学就已经非常困难了。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高三复习进度有一个充分的规划,按部就班地依照规划学习。(1)零散的规划时代已经彻底终结了吗

在上一节的内容中,我们曾经说过,高三复习可分为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最后冲刺和最后调整4个阶段。这点大家应该都已经很明确了,但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高三复习是要进行一年的。一年是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如何保持一种持续的学习状态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考生能对自己的整个高三生活进行一个整体规划,那么这将非常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也会使复习目标更加明确。另外,对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校往往在距离高考还有100天的时候才挂出倒计时牌,而实际上,从刚进入高三的时候,我们就要清楚高考正在一天天逼近,需要抓紧时间复习。这样就能够在“懵懂期”给自己适当的压力,促进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课外自习室】高三有3个神奇的“黄金时间”

在高三一年的生活当中,有3个“黄金时间”需要大家关注,这3个“黄金时间”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成绩,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

第一个“黄金时间”是在高三上学期的9~11月。这个时期因为刚刚进入高三生活,并且会考也在这个期间进行,所以老师一般不会给学生留太多作业。这样,同学们就有比较充裕的个人时间进行协调和安排,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时间对自己的弱科进行补习,将会极大地带动总成绩的提高。

第二个“黄金时间”是在高三的寒假,甚至有高考状元认为这个时间段是关系到高考成败最重要的时段之一。因为这又是一块完整且独立的复习时间,对单科突进相当有帮助。

第三个“黄金时间”是5~6月,这个时候知识已经基本掌握,适当的心理压力能有效地增强记忆力,使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记住较难的公式与定义。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宏观调控”,高三生活也同样需要考生的“宏观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考进度稳步推进。高三也是一项持续的竞赛,就像是长跑比赛。在长跑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叫作“极限”,如果能够咬紧牙关冲过这道坎儿,那么离胜利就越来越近了。突破极限除了毅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状元有话说】2008年江西理科状元周廷弢:差点吃亏在时间安排上

2008年江西理科状元周廷弢坦承自己是一个不太会安排时间的人,在高三的时候完全按照自己的感觉和兴趣学习。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现在觉得很后怕,在高三复习的时候倘若没有时间观念,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我也要告诉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复习进度、复习时间合理地安排好,千万不要因此而吃亏。”(2)计划制订后就唯有坚守到底一条路吗

复习计划制订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复习的推进,需要考生审时度势地进行调整。尤其在高三的一模考试之后,要对复习计划进行整体评估。

一般来说,在整个高三复习阶段会有3次较大规模的模拟考试。这3次模拟考试给大家的信息非常有参考价值。而在这3次模拟考试中,“一模”的地位比较特殊,因为这将是高三同学第一次对自己作整体水平的判断。这次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进度安排。依据本次考试成绩,应对自己的复习进度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

一般来说,进行完第一次模拟考试之后需要做以下4项工作。

①回顾考试过程,感受正规化考试的氛围。

②分析考试成绩,同时对各科作出准确的判断。依照老师给予的标准答案,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③确定“二模”、“三模”及高考的分数目标。

④对下一阶段的复习进行科学规划。

2.如何小代价地制订好每日复习计划

高考备考时间真的很有限,最合理的计量单位是“天”!即使加上高二暑假,整个高考备考时间也仅仅只有360天左右。每一天都是如此珍贵,让人不忍心随意放弃。那么,在每天的复习当中,我们究竟该怎样用最小的代价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把每天的复习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校与老师同学一起复习,一部分是在家自由复习。

在校复习可能更多地需要配合老师,而在家,则需要自己对可支配的时间进行规划。在自己的时间安排上,可能有一些是属于最佳复习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注意力最集中,对知识感知程度最强,记忆效果最佳,是复习最见成效的时间段。那么,这些最佳时间该如何利用呢?而在这些最佳时间里我们又该如何安排复习内容呢?(1)最佳学习时间先学哪一门

在这个问题上,各有各的看法。有的高考状元认为应该把最难的、自己最弱的科目放在最佳时间复习,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解决自己的难题。又因为是弱科,所以需要更加充足的时间去补习,而相比较优势学科而言,补足自己的学习“短板”更加重要。

也有一些高考状元认为应该从最拿手的科目开始做起,这样可以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更加有利于自己对弱科的学习。听起来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那么哪一种更加合理一点呢?我认为应该依据科目的不同区别对待。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来说,最佳时间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倘若你的弱科是需要大量记忆的,那么就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留给这些科目,因为你能够迅速记忆并掌握这些内容。稍微下一点工夫,或许你的总成绩会突飞猛进。而倘若你的弱科是需要大量计算的,那么你在安排自己时间的时候就要循序渐进,逐渐进入状态,这样才有利于你攻克弱科。【状元有话说】2008年新疆文科状元杨柯:复习计划要比例得当

杨柯透露,她很讲究计划,高三备考过程中,她制订了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计划表,严格地按照计划表执行。计划表依据什么制订呢?杨柯表示,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订。比如,她文综中的历史一直是弱项,如果有3个小时复习文综,那么,她会拿1.5小时来复习历史,1.5小时复习地理和政治。(2)最佳学习时间只学习一科吗

在这个问题上,恐怕还有很多同学仍然存在误区。有些同学为了保证最佳时间不流失,于是就在这个时间段内多复习几个科目,既然这是最佳学习时间,那就不能浪费了,一定要多学几科才行。在这里,一些高分考生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有些同学是这样做的:因为现在的高考一般来说分为4大科: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或文综。这些科目在校复习的时候不见得都会涉及,如果在校时主要复习的是语文、英语和文综,那么你在家复习的时候就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全力以赴地去复习数学学科的内容。这样既保证了每科都有比较充足的训练并且时间上也不会过于零散。

也有同学是这样做的:除了在校时间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之外,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学科主题。倘若今天定的是数学,那么今天所有的零碎时间都用来做数学题,保证持续的记忆冲击。这样的做法对部分同学来说十分有用,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长时间复习一科会非常容易疲劳并感到枯燥。【状元有话说】2009年海南文科状元陈芝伊:每天把所有科目都过一遍

当谈及最佳学习时间是否只复习一科时,2009年海南文科状元陈芝伊介绍,她安排每科的学习时间都差不多一样,而且每天都要把所有科目过一遍。“虽说语数外比较重要,但政史地要花的时间更长,我会平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换科,这样就不会把时间过多浪费在一科上,也不会觉得烦。”(3)尽量延长最佳学习时间好吗

如果说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就尽量延长时间好了,这样不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复习了吗?其实,会学习更要会休息,无限度地延长学习时间必将导致体质下降,并不利于打“持久战”。另外,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精力不集中,注意力下降,使得最佳学习时间也不再明显。当然,话说回来,复习的时间也不能太短,否则就显示不出最佳学习时间的优越性。

其实,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果,并不是看你坐在书桌前有多长时间,而是看你究竟学到了多少内容。学习效果是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结合的产物,只看学习时间,不管学习效率,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个相对的学习时间,而不能把时间完全绝对化。因此,在复习过程当中,要注意劳逸结合,用一张一弛的原则来安排我们的学习生活,把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这样往往能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状元有话说】2011年北京理科状元梁思齐:高三学习一定要高效

谈及学习经验,梁思齐坦言:“我平常自己干一些别的事儿,看其他书,进行放松的时间也比较多,但有一点,你的学习效率一定要高,学习的时候自己要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这样你在一定时间段内就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最后也没有效果。”

3.如何巧妙规避制订学习计划的两大盲区

除了在复习进度上应该有明确的规划且一定要劳逸结合之外,同学们在备考阶段还要特别关注两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盲区。(1)与时间赛跑,每天赢出一堂自习课

其实我们拥有许多非常零碎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让自己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下一个复习环节当中。于是就有很多同学认为这些零碎时间的意义仅是如此。他们更愿意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整块的时间上。我们来认真算一笔账:7个课间+3个饭前饭后+上学、放学路上+……或许这些零散的时间加起来几乎等于一个晚自习的时间。如此算来,你还会觉得这些零碎时间不重要吗?

有不少同学很看重这些零碎的时间:在上学等车的时候背一些单词、在中午打饭的时候回忆一下公式、在晚间洗漱的时候练一下英语听力……把这些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会对自己的成绩提高有很大帮助。

当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利用好这些零碎时间的同时,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特点和习惯进行分析,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拿出一小段时间来放松身心以换取整体的高效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2)制订计划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状元们在介绍自己的复习经验时大都会提起时间安排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不少同学依照状元们的心得体会自己列出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表格,就像本节最开始,独白中的那位考生一样,会列出:几点到几点干什么,一天分割为多少块儿……几乎把每个时间点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计划。尝试了几天之后却发现执行起来特别困难,于是就不停地埋怨自己,导致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实际上,学习中的偶然因素实在太多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事情发生需要你马上去面对和解决。因此,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不能过于具体,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防止意外的发生,这样做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同时,也不要奢望能把全部的计划都按质按量完成,因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往往比较高,倘若能够完成自己计划的70%~80%,那就已经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了。【状元有话说】2009年海南理科状元陈宁:每天都有新计划

陈宁说,高三时自己一般每天会复习三四科,但不能太多,不然平均时间就会减少。同时还要兼顾老师的进度和自己的计划,他笑言:“学习计划每天都是不同的,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4.各阶段目标为何摆脱不了“实现至上”原则

高考一轮、二轮、最后冲刺和最后调整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目标,确立目标固然容易,但是如何将这些目标一一落到实处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了。其实,那些学习优异的同学们的过人之处归根到底还是他们把自己的一个个目标都高质量地完成了。因此“实现至上”是各阶段目标不可摆脱的重要原则。(1)制订计划切实可行

要想将计划切实完成,首先在制订计划时就要把好关。制订计划前,不仅要对每天可支配的时间心中有数,还要对自己所处的学习水平、学习热情、执行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制订计划要量力而行,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①制订计划不能过高

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不够乐观、迫切想提高学习成绩、对成绩提升盲目乐观的同学很容易把复习计划定得过高。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过高的计划,即便自己很努力也难以完成,在无形中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当完不成的计划越来越多,越来越跟不上自己制订的学习进度时,他们就会感到高考难以应对,最终产生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

②制订计划不能过低

那些学习成绩较为理想、对学习能力缺乏自信、性格不紧不慢的同学很容易把复习计划定得偏低。偏低的复习计划虽然利于考生稳扎稳打地进行复习,可是一旦制订的目标没有挑战性,每次都能轻松完成,就会造成“缺少竞争对手”、“毫无学习潜力”、“高三也可舒适轻松”等假象,久而久之就会使考生感到高三缺乏挑战性,进而产生消极倦怠心理。

因此,在制订高三计划时,最好以“跳一跳够得着”为标准,这样的目标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而每次完成都会给人带来成功的喜悦,在这种“胜利感”的驱使下,考生就能自信满满地向着一个又一个新目标进发。(2)完成计划不打折扣

制订目标容易,实施起来却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倘若你在高三之初给自己制订一个目标是每天背诵30个单词,这看起来好像并不困难。但是你计算一下,如果能坚持下来的话,100天后你就将记住3000个单词。一般来说,能够熟练并准确使用3000个单词就可以与外国人比较轻松地交流了。但是你觉得你有可能在100天后达到这样的水平吗?我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因为英语学习除了单词的记忆之外还有语法的学习、口语与听力的训练等,再加上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会影响你的复习进度,更加可怕的是,遗忘会使你忘记曾经背过的单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最终结果并非想象中那样令人满意。

我们希望大家在制订可行性复习方案的同时尽量确保执行过程不打折扣。

①完成时间不打折扣

这点其实很重要,你往往会因为各种事情的发生耽误了自己的复习进度。可是,你是否能够尽可能地每天节省出一些时间,把当天没有完成的计划完成?这或许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你将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但是你也将睡得很安稳,毕竟你丝毫不用担心某些没有完成的任务在第二天给自己带来的困扰。

或许有些同学认为执行计划可以灵活,不必这么死板。这说得一点也没错,但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毅力非常强的人。如果你前一天的事情没有做完,而你又可以在完成第二天需要做的所有事情之后,把第一天未完成的事情补做完,那将毫无疑问,你完全可以这样安排复习进度。倘若你不具备如此毅力,那么建议你还是不要贸然尝试,否则遗留的问题将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让你不堪重负。因此,灵活安排复习计划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并不适用,按部就班复习才是常理。【状元有话说】2011年重庆理科状元孙涛:每天睡前总结雷打不动“每天的计划和总结很重要。”说起学习方法,孙涛认为,每个人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自己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在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后都要把每一项写在纸条上,在睡前作总结。

②完成质量不打折扣

速度和质量往往是一对冤家。一味地追求速度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质量的低下;而一味地追求质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速度的缓慢。高考考的就是考生的细心,这就要求我们在知识的掌握上不能出现盲区。如果我们每个大的知识点都掌握,但对一些细微的知识点总是一知半解,这样必然会使自己在答题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能力强的同学可能会运用所学知识及时解决,但能力稍差一点儿的同学可能就会因此失分。所以,不管在哪一轮的复习阶段,保证复习效果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究竟该怎样面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如果在速度和质量上必须作一个抉择,究竟要把哪一个放在首位呢?我个人认为质量更加重要。时间总是会有的,至少可以通过协调解决,但是效果却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这也要根据每位同学遇到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不过,倘若你能速度与质量兼得,那岂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吗?【状元有话说】2011年福建文科状元杨帆:理解解题过程不打折扣

杨帆坦言自己学习上的秘诀是自主学习,以老师讲解为基础,但从不盲从老师的观点。也就是对自己优势和弱势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然后有计划、有目标地自主分配学习方法。“因为我知道虽然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但解题的思路却有很多种,如果你不能去理解解题过程就只会陷入思维困境,所以我写作业也不会去搞题海战术,找对题、找对点才重要。然后,还要善于归纳总结,我都会把一些重要的题记到本子上,定期复习。”(3)巩固复习成果是关键

我们绝不能把目光仅仅聚焦在一个又一个的新目标上。要知道,过去完成的目标是新目标的基础。倘若基础不牢固,那么完成后面的目标将会越来越艰难。任何一个所谓“下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要建立在稳固前一个目标的基础之上。所以,无论我们设置多少个目标,无论这些计划多么具有可行性,都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巩固以前所取得的成果。

这一点实际上很多高分考生都深有体会:不管是错题本还是随身携带的记忆小本,其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温习曾经掌握的知识。换个角度想想看,高考答案一公布,会有很多同学恍然大悟,其实之前都接触过类似题型,只是在考试的时候没有记起或者没有灵活运用罢了。这实际上还是因为基础不牢固。

因此,在这里提醒考生,一定要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寻求发展,切记不可粗心大意地进行复习,否则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误解1.3 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意味着高考成功

每年高考过后,尤其是能查到分数和录取结果时,高考心理辅导专家都会通过媒体呼吁家长们要重视对考生情绪的疏导,避免他们因为高考分数不理想而产生不当或过激行为。

的确,每年高考后都会有某些考生因分数不理想消沉堕落,离家出走,或是结束生命的报道见诸报端。在我们为之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也要反思,是什么让考生高考失利就陷入无法自拔的心理怪圈。这些可爱而又年轻的生命,他们的高三并非不努力,可显然,最终的高考结果对他们来说超乎寻常的重要。成绩不理想,他们的天也就塌了。【高三生口述】“重点大学”只是梦一场

我的成绩很一般,高三以前我一直以为能考上专科就是天上掉馅饼了,当然,或许你会对这样的我很不屑,可在我们这里,每年能考上本科的考生屈指可数,不少人都走了专科、高职,甚至高考后直接参加工作。

我的父母都是大学生,这在他们那个年龄不多见。也正是这样,他们对我有很多的期待。时常,我会因自己的成绩感到愧疚,觉得欠了他们。

上了高三,我前所未有的努力,虽然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老师也对我的长进很满意,还曾经当着母亲的面夸我:“这样的成绩考三本应该不成问题。”我本以为努力付出的结果会让母亲感到欣慰,不料,她眉头一紧,追问老师我需要怎样努力才能考上二本或是重点大学。头轰的一下炸开,仓皇中我想要逃避。这样的期待,远非我能力所及。

无数道亮白闪电在黑暗中炸开:考二本?上重点?那是每天不睡觉才能实现的目标吗?如果能够实现,我宁愿为了母亲的心愿,不顾一切的付出,可是那样我会累的死去吗?而更可怕的是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亲爱的妈妈,你为何对我苦苦相逼?

泪,无声地滑下。

上面的故事很有文采,却很容易让读者心情沉重。我们总在倡导“快乐高三、轻松备考”,可是考生自身的目标设定,以及来自家人的期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看一看下面这部分内容,更多的了解该如何看待高考成功。只有摆正心态,不急功近利地追求超乎能力之外的高考目标,学习也才能在较为平和的状态下进行,而也只有这样,当旋转的陀螺稳定地步入正轨时,转速才会越来越快,或许还能达到先前不可奢望的目标。

核心问题:究竟何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成功?

倘若一位考生已经把自己设定的高考目标一一实现,但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没能考取理想的大学,那如何给他的高中生活作一个评判呢?这样的高考到底算不算是一次成功的高考?

很多考生家长和教师都把最终的结果作为判断考生高考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于是给了考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时间,过程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一切都没有结果来得实在。可是,我们也都很清楚,高三生活要持续一年,但最终的结果只是一瞬间。我们究竟应该更加珍视中间的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呢?

1.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每一个进入高考考场的人都是胜利者,都是好样的!经过了一年高三生活的洗礼,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毅力不断地克服一道又一道的难关,他们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无论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他们都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了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你会不会是高考之战的逃兵?你有没有想尽一切办法逃离这残酷的战场?如果你想过,那么就说明你曾经退缩过。或许你最后通过艺术生、体育特长生甚至是出国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升华,然而这一切都是你坚持到底的结果。要知道,艺术生也需要奔波于各个城市之间参加数不清的专业考试;体育特长生也需要在烈日暴晒的操场上进行无休止的锻炼;纵然你选择了出国留学,也需要你一一面对语言关、签证关等一系列困难。

所以,是否坚持到底是判断你的高考是否成功最应该考虑的因素。【状元有话说】

2011年河南文科状元王盼:我最爱打破沙锅问到底

2011年河南文科状元王盼的学习态度十分端正,能做到刻苦自律,学习扎实。她平时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且勤学好问,对感兴趣的问题总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她兴趣广泛,喜欢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做到课内提高、课外拓宽。

2008年宁夏文科状元陈溢辉: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以总分632分获得2008年宁夏文科状元的陈溢辉说:“我从高一的时候就一直坚信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胜利。我的高中生活作息非常有规律,从来不‘开夜车’。到了最后复习的时候,我也有过疲倦,但是我会时刻告诉自己,一定要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下来,我就这样一直以一个最佳的状态参加考试,后来就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2.实现每个目标就是胜利

在每个复习阶段,同学们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我们在前文中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建议。倘若你真的把这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实现了,这就说明你已经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了。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去制订自己的目标:倘若你的成绩名列前茅,那你定目标时就要使自己精益求精,成绩更上一层楼,并且应该更多地去考虑名校的名专业,由此给自己设定各个阶段的目标;倘若你的成绩属中游水平,那你定目标时就要使自己大踏步前进,成绩大幅度提升,并且应该想办法朝重点高校进发;如果你的成绩不尽如人意,那你定目标时就要使自己紧追猛赶,尽快摆脱困境,同时应该现实地考虑自己的上学问题。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点,或许你会进入到一个周而复始的困惑之中:你明明成绩不佳,但一心想读重点大学,期望值过高,而短期内成绩提高不明显,距离达到目标似乎遥遥无期,往往会使自己一蹶不振,心灰意懒;你明明成绩中游,但脑海中一直想着名牌高校,就是没有非名校的概念,这往往会使自己陷入无限的惆怅之中。

实际上,无论你的高考有怎样的结果,都不要责怪他人,也不要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毕竟过程是结果的直接影响因素,而这样的结果也都是你平时的努力付出换来的。如果结果并不理想,那或许是因为自身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又或许是因为自己努力得还不够,总之一定要找到问题所在。

从实际出发制订的目标是最现实、最有效的。倘若自己已经把这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实现了,那可以说自己已经尽到了全力。在高考这件人生大事上,任何人都不会随意处之,而将每一个目标变为现实就意味着在高考中取得了成功!【状元有话说】

2011年黑龙江理科状元马强:不论几点一定要把当天任务完成

对于马强,2011年黑龙江省理科第二名付英娇表示,“他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学习特棒,我可不是他的对手。”从全省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其实马强在学习上并没有特别的制胜法宝。马强说,在学习上他特别执著,不论几点一定要把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从不在学习上吝惜一分一秒。

2009年吉林文科状元裴红瑜: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裴红瑜的同学们对她的评价是特别能吃苦,而除了勤奋刻苦之外,她在学习上也不断给自己设定着目标,从来不会无目的地低头苦学。在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她一直都暗暗鼓励自己。正是这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她上高中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年级前5名的好成绩。

3.高考正常发挥就是胜利

不管在复习阶段是否真正有成果,等到走进高考考场的时候,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每年的高考都会出现“黑马”,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十分优秀的同学因为在高考考场上超常发挥,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虽然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大家却不能把希望仅仅寄托在“超常发挥”上,也不能把“超常发挥”定义为高考成功。

实际上,在进入高考考场之后,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再有什么提高,唯一存在变数的因素就是自己的心态。把心态调节好,积极面对高考,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达到了我们的最大目标,这也就是高考成功。在这个时候,奢求幸运之神降临到自己身上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因此,不管成绩好与坏,只有在平日里多下工夫,在考场上才能做到我心无憾,而这,就是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状元有话说】2008年广东理科状元赵蔼珊:高考正常发挥就是胜利

在高考各科中,赵蔼珊的数学成绩将近满分。她认为,数学上的复习还是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老师的第一轮复习都是比较注意基础的,第二轮和第三轮就是比较重视能力了。其实我的数学水平并不是很高,我没有参加过数学竞赛,做难题的实力不是很强。不过这次数学题出得不是很难,即使出难题,最后一题就算做不出来,也应该保证前面容易的题或者中档题的准确率。”赵蔼珊说,“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讲,能拿到的分都拿到就是胜利。”

面对高考,同学们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当然也不能怀有侥幸心理。扎扎实实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心中的梦想拼搏。如果你在若干年后回想起高三这段难忘的经历,依旧感到高三无悔,无愧青春,那么便可以说,你的高三生活是踏实而富有成效的。

第2章 优等生的方法对每位同学都适用吗

关键词:学习方法复习资料记忆方法思维方式补弱科

不少同学和家长都认为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一定是最好的。可你是否遇到过班上几个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的同学,学习方法却各有不同,其中一位很可能是在题海中泡出来的;另外一位不见怎么学,就能轻轻松松应对考试;而第三位同学则很有可能是大家眼中“死学习”的“死脑筋”;第四位同学或许有着独创的一套学习方法,别人看不懂也学不来,他却总能自得其乐地考得高分。这些同学都可以考高分,哪个方法更适合自己?

我们只知道羡慕他们的成绩,想效仿他们的学习方法。可面对千差万别的优等生学习法,究竟该怎么选择?有的同学择其一二牛刀小试之后大呼上当,看来不是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哪怕在别人用来得心应手屡试不爽。

你一定要知道,每个人的学习起点不一样。不同的复习阶段学习方法有所不同,比如学习知识的最初阶段是识记和理解,然后是通过练习,运用知识提升能力。作为优等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自然要好过普通学生,也就是说,他们多做题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而对于一个连基础知识都未理解透彻、掌握牢固的同学来说,也想效仿优等生做大量的题目,结果很有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却做了无用功。

你一定要知道,你看到的或许都是表面现象。即便我们掌握了优等生的作息时间、做题数量等信息。想比他们多付出几倍努力,却会发现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原因就在于作息时间和做题数量只是表面现象。我们无法看透的是优等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因此,即便耗上了时间,做够了相当数量的题目,但只要没根本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不能完全理解每一道题目,我们与优等生的差距就依然存在,想提高成绩依然困难重重。

虽然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对每位同学都适用,但一些规律性的学习方法却如同“真理”一般有着广泛的普适性。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优秀的学习方法中得到启示,制订最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

误解2.1 参考书、习题集比课本、高考真题更重要

到了高三,同学们对参考书、习题集的热衷程度绝对超过了大众的想象。很多时候,虽然同学们表面上不便明说,可暗地里较劲的是又做了多少道课外题,又看了几本参考书,更有同学会因订阅了某种难得一见的学习报纸或杂志,购买到本地少见的优质辅导资料而引以为傲。努力学习,想要通过多看书,多做题来提高成绩,本无可厚非,可也有同学在这其中遇到了让人疑惑的问题。【高三生口述】高三做多少题最合适呢

可以说,高三是我这么多年学习生涯中,做题最多的一年。当然,如果不是这样,它也枉被称作高三了。每天的题目铺天盖地地压过来,让人没有一丝可以喘息的机会。这其中不仅有各科的家庭作业、学校里的大小考试,也不乏自己买来的参考书和练习册。对于做自己买的参考书上的习题,我是丝毫不敢懈怠的。班上几乎每个同学每个学科都会有两三本习题集,而那些购书狂人,关键学科的习题集更是有厚厚的几大本。如果我这方面落下了,学习就更不占优势了。这么多的练习题,最开始我还能勉强应对,可现在却越来越厌倦了,甚至一看到试卷上的题目就想吐。

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算个头,为什么我已经做了那么多题目成绩却还是没有起色?高三这一年,究竟买多少本参考书才合适?做多少道题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呢?

这位同学在自己的《高三生口述》中提出了3个问题,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

对于第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已经做了很多习题,成绩还没有起色?从这个问句中我们找到了两个关键词:“很多”、“成绩”。

首先,做题数量不等于做题质量。虽然辛辛苦苦做了很多题目,然而做题的数量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还要知道题目为何要这样做,为什么要以此为切入点,在解决这道题目时自己是否有基础知识上的漏洞,是否存在概念原理上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做一道题会一道题”,倘若能够举一反三,变换角度为自己设问,还能起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的效果。或许你会说,这样做完一道题,岂不要花费很长时间?的确如此,可这样打下的“地基”才会坚固,足以应对同类型的任何题目。当然,你也可以回想,以往做题的过程中,是否有上一道题还不求甚解的情况下,就匆匆开始做下一道题目了。与其走马观花地磨洋工还没任何效果,倒不如扎扎实实地把每道题研究透彻来得实在。

其次,考试成绩受多方因素影响。考试成绩本身受到了考生对考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生的心理状态、应试策略和答题技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成绩不理想还涉及考试难度偏高、考查的知识点正是考生的薄弱环节、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综合运用能力还未发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要想尽快扭转成绩不理想的局面,不仅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与应试策略。

此外,这位同学还提到了高三该买多少本参考书、做多少习题合适的问题。而这也是绝大多数高三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关心参考书和做题的数量,或许是因为参考书是同学们给自己“开小灶”、补弱科的途径之一,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独门绝技”,此外,同学们也很想适可而止,如果知道做多少题看多少书就能够应对高考的话,何苦在题海中寻觅又不得其所呢。可是,参考书就是最具价值的复习资料吗?是否有比参考书更实用的复习资料呢?我们在使用各类复习资料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接下来将为同学们一一解答。

核心问题:何为高三最实用的复习资料?

面对众多的复习资料,你可能会突然间变得很迷茫,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甚至有不少同学高考过后才发现自己居然还有那么多的习题集没有做过。面对数都数不清的课本、参考书、笔记、试卷……究竟怎样才能分清主次、安排先后?它们之中谁才是高三最实用的复习资料?如何才能把这些资料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呢?

1.课本:解答一切问题的依托

高三的时候老师们经常会提起一句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说的是不管试题怎样变化,出题的大范围不会改变,考查的知识点同学们也都学过,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答题的依据。这里所指的书,就是教科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本。课本上的内容是我们解答一切问题的依托,不管考试的试题如何灵活多变,也无论试题难度究竟多大,其考查的内容都来自课本。(1)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不管是我采访过的高三名师还是高考状元,他们都在不断地提醒大家注意课本的重要性。甚至有高考状元说在自己的书桌上习题集往往是放在最下面的,而摆在最上面、最容易拿取翻看的就是高中三年的各科教材。很多同学不愿意看课本的原因是觉得课本上的知识太“浅”,对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实际上,课本上的内容并不简单,很多试题中考查的难点都是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所以,建议大家在平日练习或者总结试卷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回归课本去寻找所对应的知识点,形成“做题→反观课本→做题”的自然过程,这样就能够更快地把知识融会贯通,进入备考状态。【课外自习室】吃透课本的4大步骤

既然说课本是一切考题的根本,那么也就是说所有的考题都是以课本上的某个知识点为核心衍生而来的,吃透课本就能够更加容易发现解题的脉络,从而快速解题。那么,究竟该怎样吃透课本呢?

①研究目录。通过目录,你可以把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步回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②具体章节一字不落。在看各部分章节的时候务必要保证一字不落。只有这样,你才能理解每一个知识要素。同时,你要把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以区分不同的理解难度。

③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这也是需要你经常做的事情。

④最后冲刺阶段要再次回归目录,形成整体感,做题的时候更加有全局性,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盲区,抓紧补习。

其实,不断回归课本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简单。这还需要考生不断地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课本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把课本完全吃透。(2)研读课本最易陷入的误区有哪些

研读课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缺乏新鲜感和跳跃式阅读。这两大问题是研读课本的“杀手”,需要大家特别关注。

首先,不管是多么熟悉的课本,不管已经阅读了多少遍,都要不断地给自己暗示,以“这是一本新书”来阅读,从而保持对课本的新鲜感。你可以在课本上不断地做一些简单的批注,把一些考题简单地标记在课本上,这样你每次看课本的时候都会感到有新的收获。

另外,看书的时候一定不能跳跃式阅读,即遇到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就一字不看,这样非常容易造成知识盲区。要知道,单单依靠几次考试是不能判断你对某部分的内容是否全部掌握了的。一旦你忽略了其中的某个细节,如果下一次的考试题目将该部分内容的考查细节稍作变化,你就可能会变得不知所措。所以,在高考之前,一定要认真地研读课本,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

2.《考试说明》:高考命题的依据

每位参加高考的同学其实都想走捷径,谁不想早点知道高考将会考什么呢?倘若能够早早知道高考的出题范围,那准备起来就有目标了。但实际上,高考考什么还真是告诉大家了,每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大家高考究竟考什么。(1)《考试说明》究竟有多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编这本册子的人都是谁?《考试说明》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也就是说,这是高考出题人编写的册子。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依据这本册子来制订。那么,换句话说,倘若你复习的内容不在这本册子要求的范围之内,那么即使你的基本功再扎实,也不可能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而倘若你把这本册子上的内容全部吃透,那么你在高考时就会得心应手。因此,《考试说明》实际上起到了提前告知的作用,它将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提前告诉考生和教师,让所有的考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同时对题目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可见,这本小册子实在是太重要了,那么,究竟该怎样阅读《考试说明》呢?在《考试说明》里哪一部分最重要呢?(2)你真的会阅读《考试说明》吗

阅读《考试说明》和阅读教科书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一般来说,倘若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阅读,效果会比较好一些。

①大致浏览目录。通过对目录的浏览,你可以了解到今年高考要考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结构体系。而且你还可以弄清楚3大核心问题: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弄清楚这3个问题,对大家的备考很有帮助。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在《考试说明》中也有所体现,一般会遵循难题:中档题:简单题为2:6:2到2:5:3之间。初步浏览《考试说明》也有利于同学们合理安排学习进度与时间,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后面的复习。

②阅读。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一个“细”字。要从头到尾、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这样,你就能彻底搞清楚高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也对哪些地方自己仍然存在漏洞、哪些地方是自己的优势所在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建议大家在读《考试说明》的时候要边读边画,边读边找。把重点和难点都明确地标记出来,一目了然,便于日后复习。同时,因为《考试说明》是高度浓缩的信息,这就需要你拿出教科书,把其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上一一找到,落实到位。

③与历年《考试说明》对比。诙谐点说,将《考试说明》宝贝似的珍存起来的人并不多,所以想借到上一年的《考试说明》并非难事。在拿到《考试说明》之后,就需要我们把去年和今年的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一般来说,变化不会太大,只在细微之处可能有简单的调整。但也正是这些调整向我们暗示了今年出题的方向和考核的内容。想想看,倘若今年的试题没有什么变化,命题组的老师为什么还要修订《考试说明》呢?

④认真对待题型示例。《考试说明》上的题目值得大家反复进行练习,并且这些题目大都标注了难易程度,可以使同学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其实,这些示例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避免考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偏题、怪题和超出难度的题目上。因此,认真思考和总结《考试说明》中的例题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课外自习室】如何从参考样题中认识高考试题

第一,要认真研读参考样题的参考答案,特别是非选择试题的答案。高考要考查学生的描述与阐释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考生这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不会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回答问题,在描述与阐释的过程中,语言的层次性、逻辑性也不到位。参考样题的答案、参考答案既准确又简练,可以让我们了解如何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有层次地进行描述、阐释。

第二,要认真研读参考样题的说明。说明中不但表述了该题考查了哪些内容、需要考生具备哪方面的能力,而且将解题方法也表述得十分清楚。

第三,要认真研读参考样题中的难度系数。难度系数也可以理解成容易度系数。一道10分的试题如果难度系数为0.5,就说明这道10分的试题平均得分为5分。参考样题中,将每一道样题的难度系数都予以公布,样题是过去几年的高考试题,难度系数是高考后测量的结果,十分准确,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3.高考笔记:最值得珍藏的资料

高考之后,你或许会把课本、练习册统统扔掉,但是有一样东西你一定舍不得扔,那就是你读高三时的笔记。这几本笔记不仅仅是你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心得汇总,更重要的是这些笔记凝聚着自己的心血,见证着自己的高三生活。可以说,每本笔记都是一本励志书。

在采访高考状元的时候,他们也讲了不少从笔记中受益的案例,其中有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是值得大家去反思和借鉴的。【状元有话说】2008年浙江理科状元陈琨:做笔记是制胜的法宝

2008年浙江理科状元陈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高考当中确实有点超常发挥,这要归功于他的学习方法:“我的取胜法宝就是自己的笔记。对于笔记,第一要勤做笔记,第二要善于做笔记,第三是不时地整理笔记。”陈琨说,正是因为自己如此重视笔记,才保证了成绩的稳定。(1)学科资料本:为何总会让人欲罢不能

一科一个笔记本,用它来记录老师的板书和章节的重点。倘若你在高一时就已经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那么你上高三的时候就轻松了许多。你可以把某一科目所有的笔记汇总订成一个大本子,之后去掉一些非重点内容。

这类笔记的最大作用在于将典型例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汇总。这样就可以在做一道题目的时候进行更多角度、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科资料本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说,语文有易错字词本、文言实词虚词本、作文素材本;数学有公式定理本、典型例题本;英语有单词本、语法本、作文本,等等。

学科资料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各科中各部分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内容梳理清楚,尽量使这些学科资料本发挥最大的效果,从而为高考备考作充分准备。【状元有话说】

2009年重庆文科状元陈富春:从笔记中提炼重点

陈富春说,今年高考能获得高分,平时认真做笔记是他成功的要诀之一。“笔记最重要的还是要对内容进行归纳和提炼,分出重、难点,以备复习。”陈富春说,除了复习,与老师同学多交流也很重要,特别是在遇到一些比较有难度的考题时,交流后总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2008年湖北文科状元邓莹兰:把资料本整理到位

2008年湖北文科状元邓莹兰的数学成绩是149分,差一分就是满分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的数学成绩这么好呢?她说:“成功的方法就是把资料本整理到位。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把平日里自己学习的难点、疑点都整理成笔记,在最后冲刺的时候使用,会有非常好的效果。”(2)好题、错题本:能让成绩“大跃进”

在一些学校和班级,好题、错题本是人手一本的,在考试之前,大家都会把这个本上的内容再看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可以吸收其中精华,有效防止相同类型的错误在考试中再次出现。好题、错题本不能仅仅把题目和答案记录在上面就算完事,还应该加上详尽的注释,包括自己的思维误区、相关知识点、解题心得等。经常温习上面的内容,可以使自己的错误率大幅度下降。【状元有话说】

2011年江苏理科状元刘诗雨:不能光抄错题,还要明白为什么错

在刘诗雨的眼中,绝对没有什么“高分秘籍”,但“所谓的高分也不是什么空穴来风的东西”。和所有的理科学生一样,刘诗雨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整理错题集,却比一般学生额外多了个心眼,“不能光抄错题,弄懂为什么错比抄错题更重要。”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对“为什么错”刨根问底的精神,刘诗雨在高中3年的考试中基本都名列年级前3名。

2011年重庆理科状元石啸天:错题集上的错题再也没错过

从全市考生中脱颖而出,石啸天有自己的制胜法宝。“我分科目归纳了高一到高三的错题。”他透露,读初中时,老师曾建议大家把错题分类收集起来,但是很少有同学付诸行动。高一开学,他下决心收集错题,到高考前,仅是数学科目的错题就多达3本。花这么多心血收集错题没有白费工夫,只要是归纳到本子里的题,石啸天再也没做错过。

好题、错题本的形式很多:有的同学是将遇到的好的题目和错的题目都抄在同一个本子上,过一段时间再把这个本子上的内容重新做一遍,倘若又出现了错误,就把错误的内容抄写在另外一个本子上,形成递进式学习法;也有的同学是将自己做过的卷子订在一起,然后在每份卷子上都标注上自己做错的题的题号,这样翻开卷子就会一目了然;还有的同学将题目进行分类,使其条理清晰,从而能够更有目的地进行复习。不同类型的好题、错题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同学们依照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哪种类型更适合自己。

不管使用哪种类型的好题、错题本,平时经常翻阅这些题目才是最关键的。倘若仅仅是在考前搞突击,效果也不会很明显。不断积累、反复巩固在高考备考过程当中尤为重要。【课外自习室】过来人支招:高三生如何用好错题本

我在高三建错题本时主要采取活页纸、N次贴手段,把平时练习或模拟考试中做错的题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分清是答题失误、思维方法错误,还是知识错误或是运算错误。这是建立错题本最关键的环节。我把做错的题在错题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或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把原来的错误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错题本上,并在下面留出一块空白。我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分专题做错题本,此方法是将所有的错题根据专题进行分门别类,优点是操作轻松,既考查了自己对知识的熟悉程度,更为以后翻阅错题温故知新提供了便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种方法是分内容改错法。此法适用于对试卷的改正。即将某套试卷的错题统一改正于一处,并将改错内容与试卷装订成一体,便于翻阅。

那么,如何用好错题本呢?当老师讲解出正确答案时,高三生要用红色笔在原题下面空白处记下自己没有做出来或做错的原因分析,最后按老师讲的正确思路,一步一步规范地把原题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并逐步形成能力。如果此题有多种解题思路,可在旁边把几种解法的简要思路写上,并定期归类、整理,把它们分成知识型错误、思维方法型错误、运算错误等几部分。这个过程是高三生再学习、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特别提醒理科考生,由于理综科目考查面广,难度大,最能区分学生的应试水平。我认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改错方法,水平相对低一些的高三生,以分专题改错方法为优,此法正好针对错题多且涉及面广的问题。(3)计划总结本:每日学习轨迹全接触

每年我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各个机构的年度计划本,上面往往列得很清楚,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在每个格子里写上一件或几件计划要做的事情,这不仅起到了提醒的作用,还帮你汇总已经完成了计划中的哪几步。这样的本子很有用处。

或许你会说你没有这样的本子,但实际上,很多同学都有一个专门记老师布置作业的本子,而这个本子的作用和我刚才说的计划本的作用很相似。在一个本子上记录老师的复习进度和布置的任务,确保不遗漏内容是很关键的一点。同时,这个小本子不仅将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录下来,它还承担着总结的作用。打开你的计划总结本,你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些计划已经完成,哪些还没有完成。【状元有话说】2010年广东超高分考生易向谦:将学习得失记录在小本子上

谈及学习心得,易向谦说自己得益于总结学习得失的小本子。他坦言自己是一个能自省的人:“我每天都会想想自己今天有什么得失,然后把这些记录在小本子上,时时反省自己,现在已经积累了20多个小本子了。”

4.高考试卷:最重要的备考资源

应该没有哪位同学喜欢做试卷吧!似乎没有人认为做试卷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每位同学也都清楚,试卷能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帮助,所以,虽然厌恶但不能丢弃。

同学们经常抱怨试卷多得做不完,却绝不敢小瞧这些试卷,因为它们都是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是老师辛勤汗水的结晶,试卷中的每道试题都很有代表性,对于强化同学们在每一轮复习中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很有帮助。

其实,相比之下,在学校里做卷子最多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要知道,老师在上课之前都要把试卷认真地做完并找到各种解题的方法,否则被同学问住,那岂不是一件相当糗的事情?并且在高三这样一个亟须出成绩、出效果的阶段,老师们是不会故意拿一些不痛不痒的试卷“为难”大家的。(1)试卷太多没时间整理怎么办

很多同学对试卷的整理根本就不重视,一方面是因为一直就没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实在过于忙碌,没有时间去细心地整理。在这里需提醒大家,试卷的整理工作要及早进行,因为随着高考的临近,试卷的数量会越来越“惊人”,到那个时候你再想整理,可就费时费力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做完一张试卷仅仅算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而对试卷上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平时就把试卷整理好,及时归纳总结试卷内容,以巩固、提高自己的成绩,这绝对是高考备战中的上策!(2)如何有条理地整理高考试卷

高一、高二的时候因为试卷不多,同学们一般先用彩色笔在试卷上做标记,然后将试卷叠放整齐保存在一个文件袋中,对学科没有分类,更没有归纳总结。用这种方法来保存试卷你很快就会发现,试卷混在一起不好区分,随着厚度越来越高,最后翻阅起来也越发不容易。

那么究竟该怎样整理试卷呢?这里有3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①不同科目务必分开。很多同学会把理综或文综三科的试卷放在一起,其实这是很不明智的。经过高三一年的积累,每个学科的试卷数量都会比较庞大。即使是综合形式的考试,在日常复习的过程当中,老师也会发一些单科的试卷,那么就应该把这些单科的试卷分别存放。尽量分类和精简数量,这样将非常有利于在最后冲刺时的查找。

②及时对题目进行标注。有很多同学的试卷非常整洁,除了答题的内容之外,很少能见到其他的文字。整洁的习惯固然很好,整洁的卷面能给批卷老师留下清新的印象,从而大大提升印象分。可是,倘若在平日也这样战战兢兢地准备就有点儿小题大做了。这些试卷都是给自己看的,所以原则上怎么方便就怎么做。在上面用彩色笔勾勾画画能够更好地帮助考生分清主次,大大节省了再次复习的时间。

③不是所有的试卷都适合剪开。我们提倡将内容合理分类,但不提倡将试卷拆分得七零八散。有些同学为了图方便,就把试卷全部剪开,以专题的形式重新拼接,可到最后,自己也不知道某道题是在什么时候做的,什么时候讲过,一份试卷的梯度设计也无法显现。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试卷都适合拆分,这点需要特别注意。【状元有话说】2010年湖北文科状元严浩:研究高考真题,摸清命题规律

不少高三的同学都表示,复习备考中常常不得要领,“一点头绪都没有”。对此严浩建议,要多研究高考真题,摸清命题规律。“比如地理考试中的水文题,一般就会考查含沙量、汛期等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记牢了,这样的问题怎么变都能做出来。”他又列举历史考题,“比如在历史考试中,问某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那可以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原因,也要从主观和客观上考虑,同时还要加上国内因素、国外因素来共同分析。”严浩说,任何题目都有它的考查理由,通过研究题目,弄懂命题人究竟想考查什么,考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5.参考书:绝对不是多多益善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以及家长都购买了许多参考书,认为多做题肯定有很大帮助。而事实上,这些良莠不齐的参考书不仅不能帮同学们提高成绩,反而会画蛇添足,成了备考的一大累赘。(1)如此众多的高考参考书,挑选方法何在

究竟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参考书呢?在选择参考书的过程当中应该依据什么样的原则呢?

①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参考书。每位考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每个学科、每个章节的难度也完全不同,这在选择参考书的时候就应该特别注意,不能随大流。自己哪一个科目比较弱,就应该多在哪个科目上下工夫,理应更多地关注这个科目的参考书。而自己的强势学科,只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完全没有必要再选择参考书进行复习。

②根据复习进度选择参考书。高考是分阶段复习的,在选择参考书的时候也应该关注到这一点。第一轮复习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基础知识的汇总与梳理,选择的参考书要尽可能多地对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考生能够清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这一阶段选择的参考书重在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第二轮复习时应该更多地关注知识的强化和综合应用,使用的参考书也应体系完整、略有深度;最后冲刺阶段应该更多地关注怎样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一些历年真题及解析的参考书是同学们的主要选择对象。

③根据复习强度选择参考书。每个学校的复习计划不同,复习的强度也会不同。有的学校每天发大量的练习题及复习手册供同学们练习,同学们单是应付这些内容就已经焦头烂额,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再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购买其他参考书;而有的学校发给同学们的资料很少,完全不能够满足高三备考的需要,这就需要同学们作好准备,去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参考书。(2)解开选购高考参考书步骤的秘密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购买参考书来帮自己巩固知识、提高能力,那么以下3个步骤值得你关注一下:

①依据自己的实力确定采购数量。这里并不是说只要你有钱,就可以无限制地购买。要清楚的一点是,务必要少而精。高三的时间非常紧张,同学们还要把有限的时间分配到几科上,因此,大家花费在每一科上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所以,选择一两种质量上乘的资料认真使用已经足够。过多的练习反而导致顾此失彼,难免会事倍功半。

②积极征询任课老师的意见。老师推荐的参考资料通常是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学生们的需要精心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很强的参考价值。另外,老师对学生也比较了解,能够给出更加权威的参考意见,可以针对同学们不同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为其选择适合的复习资料。

③自己购买要有主见。在征求了各方面意见确定购买哪些参考书之后,就要雷厉风行。进入图书大厦,你突然间发现有那么多自己没有听说过的参考书,可能就会犹豫起来,觉得需要斟酌一下再作决定。实际上,新的参考书因为没有经过“临床实验”,效果不见得好。这就需要在选购的过程中不盲目追求新、奇、特,而是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

在选择参考书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大家关注。不少同学盲目地推崇某个地区、某几所名校、某个特定类别的参考书,实际上,这些参考书并不见得对每个人都有用处。一些名校出的参考书,往往是依托自己学校的题库,不仅有太多的地域特色,而且也往往不是该校老师的最新研究成果,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购买这些书籍。【状元有话说】2008年广东数学单科状元林立锴:高三复习要学会选参考书

2008年广东数学状元林立锴说:“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学会选题,对于数学类参考书,一定要买那些对知识点有详细讲解的,有适量练习题的,最重要的是后面有详细解答的书。”他认为,这样才不会在做题的时候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当存在疑问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没有确切的参考答案而盲目地怀疑书或是质疑自己。

6.沉迷题海战术是糊涂还是明智

既然已经说到了复习资料,就不得不再说说题海战术。许多考生及家长认为,多做题,能够增长考生的见识,快速提高考生的成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题海战术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又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不断质疑。(1)沉迷题海是明智之举吗

同学们复习时需明确,高三复习不仅仅是做题。试题本身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毕竟在高考时遇到的题目都是未曾做过的,所以,复习应该是对整个知识网络进行构架,把每个知识点都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培养自己的解题意识。

题目做得多了,解题的思路必然也会增多,再加上熟能生巧,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就会驾轻就熟。所以,做适量的试题是学好高中各科的必要条件。但我们也要清楚一点,即使把所有高中学到的知识点都汇集起来,也仅仅是一本小册子,抓住其中精髓才是重中之重。做题的目的是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解题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考生要做的是典型题,切不可陷入题海,不能自拔。【状元有话说】

2010年广东理科状元许顺:勿下“题海”

对于高三的“题海”,许顺是这样理解的:高三最为重要的并非演算那些浩如烟海的习题,而是应该努力培养心理上的自我承受意识及学习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升学考试约80%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且做出那20%难题的“功夫”,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练就的。花大量时间做难题,如果做不出,则会影响情绪,自寻烦恼。

2010年陕西理科状元夜毅:做题不能依靠题海战术

提起学习方法,夜毅“毫不吝啬”地谈了3点:首先,上课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下课后要反复地看,将基础打牢固,这点最基础也最难;其次,要通过做题锻炼自己的思维,做题不能依靠题海战术,要做经典题,比如每年的高考题,多做几遍,反复做,还要自己体会里面的考点,这样才有用;第三,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就是做题要认真,避免做错题、算错题。“审题要认真,做题时不能开小差。”(2)高三生究竟做多少题算最合适

是做足老师发下的练习、试卷?还是做够几本练习册?高三的做题数量总会让人诚惶诚恐,担心做得少了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相当多的同学身不由己地在题海中艰难挣扎。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高三做题的目的是什么?

高考需要考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完一定量的试题。一般来说,试卷是以学习能力中等水平的同学刚刚做完试题为依据来确定数量和难度系数的。倘若你想做完题目之后再给自己留出检查的时间,那就需要你的作答时间略有节余才行。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时间节省下来呢?答案很简单: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加快做题速度。

于是,我们的做题目的也就有了答案:一要保证解题的正确率;二要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培养题感,进而在遇到问题时很自然地联想到恰当的解题方法,找到正确的解题突破口,起到做题提速的效果。由此看来,做题并非要一味地追求数量,一切还要以做对题目和培养题感为目标。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该如何培养题感呢?【状元有话说】2011年甘肃理科状元陈言:做题要举一反三,不主张题海战术

在谈及学习方面时,陈言说:“学习主要靠兴趣,上课专心听讲,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平时的学习中紧跟老师思路,做题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是要把题做得巧、做得活,从一道题中去挖掘隐含的知识点,开拓思路,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3)培养题感扯不断的是是非非

题感是一个虚无的东西。虽然不能让你完全确定答案是否正确,但是至少给了你一个思考的方向,这点就足够重要了。毕竟谁都希望在看完一遍试题之后就有了大体的思路。那么,培养题感究竟该怎么做呢?

①认真听讲是培养题感的前提。你或许觉得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过于简单,而如果利用上课的时间自己复习,会更有针对性。而事实上,老师讲授的内容都是经过教研组的众多老师总结出来的知识精华,课程的内容安排是有一定依据的。倘若你真的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对自己无用,我倒建议你和老师进行交流,听听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建议,或许会给予你更加自由的复习空间。但倘若你的自我安排能力不强,也没有很好的自制力,还是建议大家跟随老师的复习安排认真听其讲授解题思路和方法。

②构架体系是培养题感的基础。其实,高中所学的内容并不复杂,而且颇具连贯性。倘若你能够建立好自己的知识框架,那就比较容易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当你遇到题目的时候,就可以积极调动各项感官配合你解答问题。而你的大脑也将迅速从整个知识体系当中去寻找相关联的内容。触类旁通是需要大家在平日就积极训练的,这样你在解题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思路。到那个时候,你一看到题目就能够对考核的知识点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③规范格式是培养题感的保障。每年高考结束作总结的时候,很多阅卷老师都会因为同学们答题不规范,白白失去了大量分数而惋惜。这些“哑巴亏”完全是由于同学们平时不注意解题规范而造成的恶果。所以,大家在平日练兵时就要对解答题目的流程、规范、格式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地进行训练,使之成为一个习惯,这样在真正高考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规范的问题白白失分。

④多做练习是培养题感的方法。熟能生巧,在培养题感方面,多做练习是最有效的方法。多做题,可以使自己有更多解答问题的思路,并且可以找到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大大加快做题的速度。当然,也不要沉迷于题海战术,题海中的偏题、难题、怪题以及训练过多遍的大量同类习题仿佛汪洋大海中的层层暗礁,很容易让我们在题海中“触礁身亡”。【课外自习室】像培养球感一样培养题感

解题如同脑力体操,需要有一定的训练量,一如出色的球员练就的球感,解题当然也有题感。就训练而言,主要从以下3方面入手:一是解题的正确性;二是解题的速度;三是心理状态。为什么有些考生平时表现不错而在临场考试时却频频失误?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心理调适不当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训练逐步把平常的每次考试当做高考,而真正到高考的时候就可以用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了。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训练必须与深入思考相结合。如果某个问题解题有误,要仔细分析原因,切忌就题论题,要尽量找到根源所在,并对症下药。

误解2.2 努力程度与坐在书桌前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每次高三家长会上,都会有家长焦急地向老师询问:“我家孩子学习也挺努力的,一回家就坐在书桌前学习,晚上熬夜到很晚,让人看着真心疼,可这么努力学习还是不出分,老师您说我们该怎么办?”此刻,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会从学科角度提出建议,这些建议有可能是各科学习时间搭配上的,有可能是补弱科还是抓强科的,也有可能是提醒考生注意劳逸结合的,或多或少都会对考生提高成绩有所帮助。可是如果家长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解决之道除了老师提供的这些建议外还要从考生身上找突破口。下面的这篇考生日记就很有代表性。【高三生口述】熊猫眼背后的事实真相

曾几何时,我一直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如今,这个想法被我彻底颠覆了。我的学习成绩不够优秀,却有着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由于对高三心存恐惧,很多时候我都会想尽办法投机取巧。比如学习累了,或者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想要放弃时,我就会拿出压在作业本下面的八卦杂志或者小说、漫画看上一会;又或者在整理笔记和错题时,我会边整理边听上一会MP3,美其名曰放松身心,天知道我边听音乐边做事情时效率有多差;晚上我理所当然地学到很晚,有时是因为三心二意地学习,作业很长时间也做不完,也有的时候是仅仅为了赚取“高三生”这样一个称号。身在高三不熬夜,还叫高三生吗?

每当看到妈妈因为我的黑眼圈挖空心思地为我准备营养品,我就会隐隐感到不安。可是,我也佩服起自己的厚脸皮,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高三这一年父母为我安排的一切。

有时,看到惨淡的成绩,我也会痛下决心想要改变,却总经不住身边的诱惑,一本漫画,一个MP3就把我俘虏了。不!我讨厌这样的自己,也不想要这样的人生!在高三,我付出了时间、付出了健康、付出了青春年华,到头来却落得一无所有。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亲手造成的,因为我吝惜付出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在高三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就是在既定的学习时间里,单纯付出了体力劳动而不肯付出脑力劳动,或者说他们在学习时只是人坐在那里,动脑时又仅仅是机械地生搬硬套。结果却发现,腰酸背痛、脖子僵硬、视觉疲劳等高三症状一个都少不了,成绩却依然在原地踏步。“高三生”是每一位高三同学的责任,而不能将其当作炫耀“学习辛苦”的资本,我们不能把单纯的体力付出当作借口,也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给家长看,因为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

核心问题:高三生还需端正学习态度吗?“态度决定高度”,有怎样的学习态度意味着学习将有怎样的提升,高考会取得怎样的成绩,未来将拥有怎样的人生。在高三,正确的学习态度,不仅意味着用行动拼时间,还需要我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长远里说这需要我们树立美好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就眼前而言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习题,不逃避、不蒙混过关,对每一道习题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

进入高三复习之后,所有的同学也都会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好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作出取舍,拿出最大的克制力。暂时放下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为了高考的成功,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1.学习态度影响复习成果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了不同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因此,可以说学习态度制约着学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成绩。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这话很有道理。(1)自觉学习是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径

每个高三的同学都想追求高考的成功,正因为这样一种追求才使得自己能够坚持到底。因为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才使自己不觉得学习是那么枯燥。就让我们把高考看成是一场战役好了,挺过去就是美好的生活,挺不过去就要面对残酷的现实。这绝对不是家长要你学、老师要你学,而是你自己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如果你有了这样的内在动力,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2)不付出怎能收获丰厚回报

有些人爱读书,有些人爱玩乐,这样的习惯本无优劣之分,只是个人爱好不同而已。但是,之所以人们常常鼓励读书学习,反对过度的玩乐,并不是因为读书的人真的比玩乐的人强多少,而是出于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你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你的行为决定着你是否会成功,你的心态决定着你的命运。

谁不想过睡到自然醒的生活?不想的人恐怕是“火星人”。上大学后可以、工作后可以,但现在,你不可以。你身上承载着太多人对你的希望,你不能让这些爱你的人受伤。所以,即使你知道前方充满艰难险阻,但你已经没有了退却的道路。“就地卧倒”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等到你再仰头观望时,你的同龄人早已把你远远地抛在身后。(3)分数是知识、能力的外在表现

在此,我们并不是要大家为了考试而做书呆子,只是希望同学们能摆正对考试的态度。高三一年是最关键的一年,决定着你能否进入大学深造。如今的高考形势依然严峻,社会竞争更加残酷,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应对考试也只是检测我们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局部的表现方式,如果你各科仅是刚及格,那你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到底是已经达到了极限还是懒惰造成的结果。【状元有话说】2008年贵州文科状元查方梅:态度决定好成绩

查方梅说,自己的高考成绩非常平均,老师也经常和她说:“感觉你每科都很喜欢。”快乐的学习过程也为她取得高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说:“高三每天我都觉得非常开心,我对每科都非常有兴趣,所以学习起来会觉得很幸福。因此得到了这么好的成绩,我感到很满足。其实我只考过一次第一,但是这次却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我觉得这与我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我时常告诉自己,只要自己端正学习态度,就一定能够考出好成绩。”

2.面对诱惑究竟该如何拒绝

看到上面这些教导大家必须端正态度、全力以赴学习的文字,你心里可能会感到很不痛快。这也难怪,有谁愿意主动放弃高考呢?这话在理。即便是学习一塌糊涂的同学,也盼望在高考当中取得一个不太难堪的成绩,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股“向上”的力量。之所以没有让自己及亲人满意,或许是因为身边充满太多的诱惑而使自己分神。(1)为何说高三学生也需要接触社会“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高三生活的真实写照。有的同学除了上学放学路上不得已看看这个车水马龙的世界外,再没有任何的时间和精力去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么,上了高三到底还应不应该接触社会呢?答案其实非常明确:当然应该!

①沉浸书本不利于成长。高考再重要也不可能比身体更重要。倘若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坐在那里“学、学、学”,没有神经病也会有颈椎病的。时常到操场上走走,与同学聊聊天、说说话,多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抽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对保证高效率的复习是大有好处的。

②社会经验非常重要。现在的考试越来越与现实接轨了。因为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本身接触社会的时间就很少,造成了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根本不了解。可是,像语文、政治之类的科目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高考中一些分值较高的题目往往都会跟现实生活挂钩。即使对于强调理论的理科来说,也有越来越多的题目是从身边的生活角度出发。倘若把自己封闭长达一年的时间,即使你能够忍受这样的孤独和寂寞,对社会的认知面狭窄,对社会民生最新动态信息的匮乏也都对你最终的高考结果有不利的影响。(2)何为高三学生难忍的三大诱惑“不是我跟不上时代,而是世界变化太快,现在出现了太多的新玩意儿让你无法抵挡住它的诱惑。”我在和一位老教授谈起年轻人浮躁的心态时,他乐呵呵地告诉我,自己当年在考大学的时候是绝对的集中精力,因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多好玩的、好看的东西。

①上网、看电视。网络和电视能够让同学们最快地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了哪些新奇的事情。可是,这两种方法也是最具危险性的,因为很多同学容易上瘾。网上的连载、电视上的连续剧都会使大家一看再看,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况且现在的电视剧都越来越长,一件本来一集就能说清的事情非要拖成两集。与其这样一集一集地傻等,还不如高考之后租一套光盘一次看个够。【状元有话说】2009年河南理科状元庞博:玩网游要适度

平时学习之余,庞博喜欢上网看新闻,读报纸,他也坦承会在寒暑假的时候玩一下网游,但仅仅把这当作一种娱乐放松的手段,学得很烦的时候用来调节一下情绪,不会令其成为生活的全部。“毕竟是人玩游戏,不能被游戏玩了。我每次打游戏都不会超过3个小时,不然也会觉得很烦。”庞博表示,平时经常跟几个关系好的同学聊天、讲笑话,也极大地调节了自己高考前的紧张情绪。

②个人偏好。音乐是没有国界和年龄限制的。很多同学酷爱音乐,连做作业的时候都离不开音乐。倘若高考允许听音乐答题的话,恐怕这些同学也能把MP3带进去接着听。实际上,这样特别容易分神,最后搞得音乐也没听好,功课也没做好。倒不如认真做完作业,躺在床上舒服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还有同学酷爱体育运动,玩的就是极限,每次都是大汗淋漓,回到家累得连饭都不想吃,哪还有精力复习?【状元有话说】2009年北京文科状元刘庭梅:暂时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追求

2009年北京文科状元刘庭梅表示也会在高三放弃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她说:“毕竟人在不同阶段就要有不同的目标,要做不同的事情。高三这一年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高考考好,好好学习。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存在什么让道、放弃。只有在高三这一年,经过了最艰苦、最难过、最难忘的生活之后,你才有可能在高考之后追寻你所热爱的东西。”

③高三时的情愫。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高三繁重的课业压力不仅没有使同学们放下“情感”,反而愈加强烈,这连很多专家都不能作出解释。我想大概就是因为压力太大,寻找命运同路人吧!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解决不好就会闹得“人仰马翻”。不过,高三恋情也不全都是悲剧,也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而这只是少数现象。说句实在话,同学们还是要现实点,毕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如果因为“早恋”而导致高考的失败,自己的未来都无从谈起,两个人的未来则变得更加渺茫,所以大家还是做点现在该做的事情为好。

电视不能看,网不能上,了解社会的最佳方式就是报纸和杂志了。当然,这里说的报纸和杂志指的是新闻类的,绝对不是那些刊登明星小道消息的娱乐期刊。在阅读这些报刊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获得信息,还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对同学们的写作帮助很大。一些政治评论性的文章,其写作手法和层层剖析的思路可以在写议论文时使用,会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状元有话说】2011年上海理科状元贺秋瑞:排除杂念才能全身心投入复习

贺秋瑞介绍自己的一大学习心得就是认准一个方法和计划,排除一切杂念完成它。“在高三复习阶段,不少同学总会担心我们老师不是最好,我做的课外题还不够多,我的自主招生预录取成绩不理想等等,有太多的杂念,反而不容易全身心投入复习中。”

误解2.3 记不住繁多的知识点是自己的记忆力太差

好的记忆力是高三学习强大的助推力。不少同学都会羡慕身边有着超强记忆力的同学,他们不仅思维敏捷,在课堂的限时背诵环节中表现出色,对老师的提问总能对答如流,每次做题也总是得心应手。而对于那些记忆力不佳的同学来说,学习就会吃力很多,每次背诵总要背上很多遍才能勉强记住,即便记住也会担心过不了多久又会忘记,考试的时候总会担心提笔忘字,或答题时一些概念变得似是而非。尤其到了高三的中后期,抱怨自己记忆力低下的同学越来越多了。【高三生口述】依我看,我的记忆力没救了

除了做题之外,高三最让我头疼的就是背诵了。作为文科生,除了数学之外,几乎每一科都有无数的内容等待着我去背诵。我的记忆力很差,每次想要使背诵达到流利的程度,都要花上很长时间,这在时间有限的高三本就十分吃亏,然而背诵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过不了多长时间,背诵过的内容不知不觉就生疏了,于是还要拿出时间来重新复习和巩固。随着复习的进行,能够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以至于我学习时注意力越发不集中,记忆力就更加低下,每次背诵的时候,大脑都要失灵了。这让我十分恼火,花了大量时间在背诵上不说,记忆效果却并不显著。很多时候看到某同学能够流畅地背诵,我都羡慕不已,可谁让我天生记忆力就不好呢?如今,记忆已成了我的一大心病。

上面的这位同学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他认为记忆力是天生的,而事实并非如此,记忆力是完全可以后天培养的。而这种训练记忆力的方法便是记忆术。或许你会说高三时间有限,再学习记忆术从而提高成绩,有些不太现实。的确如此,可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了解记忆的规律,掌握记忆的方法,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核心问题:记忆是否有技巧,如何提高记忆力?

记忆的最大敌人是遗忘。明明复习过的知识,没过多长时间就记不清楚,等到再次考核同样内容的时候却依然不知所措。应该说在高考前发现自己的学科漏洞是件好事,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遗忘就会使自己丧失信心,很多同学都会惶恐不安地问自己:我究竟还有多少漏洞?

1.最重要的是利用神奇的记忆曲线

早在1885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发表了自己的实验报告,他发现了人类的遗忘规律,从此记忆研究成为心理学范畴之中被研究次数最多的领域之一。【课外自习室】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示意图

数据分析:当瞬间记忆达到100%的情况下,20分钟之后记忆量仅为信息量的58.2%,也就是说40%以上的知识会在你记忆的20分钟内遗忘,而过半的知识都会在你记忆的一个小时内被遗忘,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

短时间内遗忘如此多内容确实让我们吃惊,但通过观察记忆曲线示意图,我们也会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遗忘的进程并不均衡,在最初阶段的速度最快,然后逐渐放慢,到了一定长的时间之后,就几乎不再遗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快后慢的原则。

那么,如何将记忆规律应用在备考中呢?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们可推知,在复习的当天,如果不再进行强化训练,就会遗忘大量所掌握的内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所记忆的内容的数量也越来越少。由此看来,想克服“遗忘”这个高考最大的敌人,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对已复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

当然,一切事情都不能同一而论。有一些识记材料是有语义环境的,这样就非常有利于记忆,而一些缺乏意义的文字就使记忆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了。我接触过很多的记忆大师,他们讲述的方法能够帮助你很快记住一些内容,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一些孤立的内容有条理地联系起来,人为地形成语境,这样就会有利于你的记忆。

在平日里,有很多同学拿着英文单词书背单词。一个一个的单词很孤立,你只能记住它的发音和拼写方式。这样其实很容易忘记。倘若你能够把单词和短语、短文一起背,那么记忆的速度会明显提高。

不管你以前的记忆力如何,记忆总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而得到有效提高的。【课外自习室】意大利《晚邮报》的一个实验

意大利一所大学的3名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挑选了一组记忆力水平位于平均档次的青年学生,让他们每星期接受3~5天、每天一小时的记忆力训练,每次的内容是背诵数字。在训练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复述前次的训练内容,就可以增加背诵一组数字。经过230多个小时的训练,这些青年学生从最初平均能熟记7个数,一直增加到能记住80个互不相关的数,而且在每一次参加新的练习时几乎都能记住约80%的新数字,这样的训练成果几乎达到了一些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专家的水平。

上面的事例可以证明记忆力是可以经过科学训练而提高的。但是高三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我们肯定没有机会去接受正规的记忆力训练,即使想接受,也只能在未来读大学之后进行了。不过,我们可以在日常的记忆过程中适当地将一些科学的方法融入其中,这样可以非常有效地增加同学们的自信心。在记忆的过程中,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想树立起这种信心,就要积极进行自我暗示,要经常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记住!”

2.如何牢固记住繁多的基础知识

前面的章节一直在向大家介绍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快速提高解题能力,形成知识体系,稳步且持续地提升学习成绩。

在解题的时候,大家最困惑的不是遇到一些自己从未涉及过的知识,而是一些曾经接触过的知识在解题过程中变得模糊和不确定,并且有一些知识点甚至是复习了无数遍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没有记牢。

概念知识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大家需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够理解记忆。为了准确、深入地记忆基础知识,建议大家努力抓住定义、原理的关键部分,通过分解将每一个具体知识、具体概念都进行透彻的理解。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记忆期延长呢?怎样才能够更好地记住自己已经复习过的内容呢?以下4点建议值得大家关注。(1)经过不断重复,使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

一个单词你可能看几遍就能够记住。但如果你想将其长时间记住,就需要进行反复的记忆,使单词的印象深深地留在脑海之中,这样才能够长时间不忘。同时,分组和分段在记忆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大家一方面要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要对记忆板块作一个合理的划分。要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内容非常困难,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组,分组记忆效果就会好一些。(2)记忆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有的同学背单词就是用眼睛看,心里默念,这样效果并不太好。像疯狂英语等学习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在记忆的过程当中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官同时记忆。倘若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边听、边读、边记,效果肯定要比默默地背诵好得多。这点其实对将来上大学学英语也很有好处。不管你多么努力,都不如找一个外国人经常交流效果好。那是因为你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既要认真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又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对语言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毕竟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只有常用才能更加体现出其价值。(3)记忆过程中要尽量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枯燥地背单词谁都会烦,需要你想办法让其不断变新鲜。你应该时不时地调整自己的记忆形式,让自己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在高三阶段,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不断变化所要记忆内容的语言环境,这样你在记忆的时候就会有新鲜感啦!(4)练习是巩固复习效果的最有效方式。

不管你多么努力地去记忆,倘若没有实战练习的话,意义都不大。因为毕竟高考是以题目的形式来考核大家,再牢固的知识也需要以答案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一定要多加练习,使自己熟能生巧。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记忆力怎样,都需要你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摒弃杂念和外界干扰,这样才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同时,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乐观的情绪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记住繁杂的知识。【状元有话说】2011年四川文科状元郭修武:只有巩固才能把知识记牢

在介绍学习经验时,郭修武淡淡地说:“我可没有学习秘诀,我的学习体会是课堂效率最为重要。当天课堂听好讲,晚上认真温习,把没有搞懂的一定搞懂,不要把问题留到明天。第二天,自己一定要抽出时间,对头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这样就把知识记牢靠了!”【状元有话说】2008年广东语文单科状元苏庆林: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2008年,广东语文状元苏庆林在介绍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时说,语文的基础知识所占分值非常大,为了有扎实的基本功,上课必须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做到眼看、手写、口说、耳听、心想,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这样记忆才能牢固。另外,还要认真复习,将需要背诵的内容熟记于心。

3.哪些食物可以改善你的记忆力

除了了解记忆规律、掌握记忆方法来帮助提高记忆力之外,我们身边一些常见食物也能够起到改善记忆力的作用。当然,食物只是提高记忆的辅助性物质,单纯依靠食物是无法提高记忆力的,因此,食用它们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记忆训练。那么,都有哪些食物可以改善记忆力呢?(1)牛奶

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它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易被人吸收,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此外,它还含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1等元素。如果用脑过度而失眠时,睡前一杯热牛奶有助入睡。(2)鸡蛋

大脑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密切相关。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之一,它富含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而蛋黄除富含卵磷脂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D、B等,适于脑力工作者食用。国外研究证实,每天吃一两只鸡蛋就可以向机体供给足够的胆碱,对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3)鱼类

鱼肉脂肪中含有对神经具备保护作用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健脑。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顿鱼(无论是三文鱼、沙丁鱼还是青鱼)的人,与很少吃鱼的人相比较,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要低很多。吃鱼还有助于加强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4)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酸是参加人体脑代谢的唯一氨基酸,能促进智力发育,维持和改进大脑机能。常摄入些味精,对改善智力不足及记忆力障碍有帮助。由于味精会使脑内乙酰胆碱增加,因而对神经衰弱症也有一定疗效。(5)花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