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5 05:11:4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卫东《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刘卫东《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1.1 复习笔记

一、土地的基本概念

1.土地定义(1)土地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是陆地表层由岩石、土壤、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成果。(2)土地定义的几层含义

①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②土地是自然综合体;

③土地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是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④土地具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烙印。

2.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1)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含义

①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是指经过人们投入,能够得到收益的土地。也就是说,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土地。

②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土地资产,简称为地产,是不动产的一种类型。(2)土地的资源与资产并重的双重内涵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它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前提;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其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它具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土地资产不仅可以为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经营者使用并带来经济收益,而且还可以进行土地交易,具有商品的一般特性。而土地资源,如果没有明确界定产权,虽然它具有使用价值,但却不能进行交易,不能够成为商品。

3.土地的功能(1)负载功能;(2)养育功能;(3)仓储功能;(4)景观功能;(5)生态保护功能;(6)历史记录功能;(7)商品功能;(8)储蓄和增值功能。

4.土地的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位置固定性;②面积有限性;③空间差异性;④功能永久性。(2)土地的经济特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②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③土地利用方向的多宜性;④土地利用后果的外溢性。

5.土地、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1)土地、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①人类的出现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②土地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

③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

④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开发、改造和保护土地,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选择和建立保证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运作模式

①要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

②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

③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效应内部化。

④积极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⑤消除贫困。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1.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性(1)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土地资源管理的这一定义,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①土地资源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委派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统一管理工作。

②土地资源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

③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由土地权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经济管理、土地行政管理等四大部分组成。

④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

⑤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⑥土地资源管理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

⑦土地资源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⑧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2)土地资源管理的特性

土地资源管理的特性主要包括:①统一性;②全面性;③科学性;④法制性;⑤服务性。

2.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正确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坚决制止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1)维护土地所有制;(2)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3)贯彻执行土地法规;(4)保证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5)健全地籍管理制度。

4.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1)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体系(见图1-1)图1-1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体系

①土地权籍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地籍信息与档案管理、土地统计等内容。

②土地利用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评价,土地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土地计划管理,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管理,以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和保护等监督和调控。

③土地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资产经营、土地价格管理、土地税费管理、土地市场管理等工作内容。

④土地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土地法制建设、土地纠纷调处、土地管理执法监察、土地利用的计划和审批、土地交易合同管理等工作内容。(2)土地管理四项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①土地管理的各项内容反映了土地管理的各个侧面,其着眼点不同,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但是,它们在整个土地管理实践中是密切联系的,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②土地权籍管理,确定了土地的权属关系,提供土地管理信息服务和法律凭据,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和工作前提。

③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它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为中心开展工作,达到合理组织利用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切实保护耕地,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比率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使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用地保证,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土地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土地价格和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合理确定土地价格标准,促进土地公平和公开交易,通过土地税收合理调节土地资产和收益分配,通过土地资产经营,实现土地资产保值和增值,为土地管理提供了动力来源。

⑤土地行政管理,通过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可以形成良好的土地开发和投资环境,提高土地开发和利用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土地执法监察,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杜绝各种违法用地、非法占有土地、滥垦滥用土地、进行土地非法交易和破坏耕地等不良行为和土地犯罪现象的发生,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土地行政管理是实现土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三、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

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取决于土地制度和土地管理的总目标。我国土地管理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为主要目标,其基本原则包括:(1)依法管理原则;(2)统一管理原则;(3)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原则;(4)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原则。

2.土地资源管理的方法(1)行政方法

土地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以政府文件、政令、规划、计划、考核等形式,对土地利用和经营行为直接进行组织、干预、控制和处理,按照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方法。

行政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①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领导水平不高,就容易产生瞎指挥。②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迟缓,有时严重失真。③行政层次多,手续繁杂,影响工作效率。④行政行为具有较大的被动性,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主观能动性。(2)经济方法

土地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指管理者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和引导土地利用活动,以实现管理职能的方法。

经济方法的局限性在于:①它是通过调节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来指导土地利用,实现管理目标的,具有间接性,对于某些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外部不经济行为缺乏限制,对于有些违法利用土地行为也很难及时制止;②人们除了物质利益外还有精神和文化需要,单纯依靠该种方法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土地利用中有时并不一定都能奏效。(3)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管理者通过贯彻、执行有关土地的法规,调整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土地关系,规定人们行动必须遵守的准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法律方法比行政方法具有更大的强制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但法律只能在合法与非法之间调整与控制人们的活动,这个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对于很多超越法律范围的土地不合理利用行为,就显得无能为力。(4)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是管理者按照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应用来执行管理职能,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方法。

运用技术方法管理土地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做到:①管理信息的客观、真实和具有现势性;②分析方法科学、适用,具有针对性;③科技成果对问题分析透彻,并具有对未来的预见性;④技术设备先进,功效显著,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技术方法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重在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土地?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1)土地的含义

土地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是陆地表层由岩石、土壤、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成果。(2)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联系和区别

①土地资源是将土地作为自然要素看待的,它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利用,能够产生财富;

②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稀缺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人类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土地资源出现了稀缺现象,因而,被一部分人当作财产而占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地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

2.土地具有哪些自然和经济特性?它们对于土地合理利用具有什么意义?

答:(1)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其对合理利用土地的意义

①位置固定性。土地的空间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虽然从技术上说部分土地表层的移动也是可能的,但这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代价高昂,一般不具有经济可行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要求人们就地利用各种土地。

②面积有限性。人类可以改良土地,提高土地质量,改变土地形态(由丘陵变成平原,由贫瘠变为肥沃),但不容易扩大(或缩小)土地面积。土地面积有限性,迫使人们必须节约土地,集约地利用土地资源。

③空间差异性。土地的空间差异性,要求人们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确定土地利用的合理结构与方式,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

④功能永久性。在合理使用和积极保护的条件下,农用土地的肥力可以不断提高,非农用土地可以反复利用,永无尽期。土地的这一自然特性,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了客观的要求与可能。(2)土地的经济特性及其对合理利用土地的意义

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由于土地稀缺性日益增强,土地供求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导致一系列土地经济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减少经济纠纷,促进土地市场的高效协调运转。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分散这一特性,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时要进行区位选择,并注意搞好地区问的交通运输联系,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区位效益。

③土地利用方向的多宜性。利用方向的多宜性使得对一块土地的利用,常常同时产生两个以上用途的竞争,并可能从一种用途转换到另一种用途,这种竞争常使土地趋于最佳使用和能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并使地价达到最高。这一特性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时,必须坚持土地利用的最有效利用原则,防止土地资源浪费。

④土地利用后果的外溢性。土地利用后果的外溢性,要求无论采用何种土地所有制,政府部门都要以社会代表的身份行使征用权和管理权,对全部土地的利用进行宏观的管理、监督和调控。

3.土地具有哪些功能?土地、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怎样?

答:(1)土地的功能

土地的功能包括:①负载功能;②养育功能;③仓储功能;④景观功能;⑤生态保护功能;⑥历史记录功能;⑦商品功能;⑧储蓄和增值功能。(2)土地、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①人类的出现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②土地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

③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

④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开发、改造和保护土地,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什么是土地资源管理?它具有哪些特性?

答:(1)土地资源管理的含义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2)土地资源的特性

①统一性。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城乡土地实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和合理利用,切实控制土地的非农开发,有效地保护耕地。

②全面性。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土地调查、土地权属的确认、土地登记、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经营、土地整理、土地保护、土地税收、土地执法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土地资源管理只有实现全面管理,才能最终达到土地管理的目的。

③科学性。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实现土地管理的目标,提高土地管理效率的保证。科学的土地管理,首先是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组织土地利用。其次,是运用先进的管理科学思想和理论指导,遵循土地管理自身规律,不断自觉地改革和调整土地管理体制。再次,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土地管理活动。

④法制性。土地资源管理是一种公共管理,其行为主体是国家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制性主要表现为:其一,土地管理本舅是法律规定的;其二,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土地管理职权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三,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事务的管理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即依法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四,土地管理人员(行政人)的职责、职权和义务具有法律的规定性。

⑤服务性。土地资源管理的对象、范围相当广泛。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土地管理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5.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答:(1)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正确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坚决制止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

包括:①维护土地所有制;②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③贯彻执行土地法规;④保证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⑤健全地籍管理制度。(3)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

①土地权籍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地籍信息与档案管理、土地统计等内容。

②土地利用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评价,土地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土地计划管理,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管理,以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和保护等监督和调控。

③土地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资产经营、土地价格管理、土地税费管理、土地市场管理等工作内容。

④土地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土地法制建设、土地纠纷调处、土地管理执法监察、土地利用的计划和审批、土地交易合同管理等工作内容。

6.土地资源管理应当遵循哪些原则?不同的土地管理方法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答:(1)土地资源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

①依法管理原则;

②统一管理原则;

③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原则;

④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原则。(2)土地资源管理的方法及特征

①行政方法

土地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以政府文件、政令、规划、计划、考核等形式,对土地利用和经营行为直接进行组织、干预、控制和处理,按照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方法。

行政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领导水平不高,就容易产生瞎指挥;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迟缓,有时严重失真;行政层次多,手续繁杂,影响工作效率;行政行为具有较大的被动性,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主观能动性。

②经济方法

土地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指管理者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和引导土地利用活动,以实现管理职能的方法。

经济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是通过调节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来指导土地利用,实现管理目标的,具有间接性,对于某些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外部不经济行为缺乏限制,对于有些违法利用土地行为也很难及时制止;人们除了物质利益外还有精神和文化需要,单纯依靠该种方法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土地利用中有时并不一定都能奏效。

③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管理者通过贯彻、执行有关土地的法规,调整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土地关系,规定人们行动必须遵守的准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法律方法比行政方法具有更大的强制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但法律只能在合法与非法之间调整与控制人们的活动,这个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对于很多超越法律范围的土地不合理利用行为,就显得无能为力。

④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是管理者按照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应用来执行管理职能,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方法。

运用技术方法管理土地需要较高的要求:管理信息的客观、真实和具有现势性;分析方法科学、适用,具有针对性;科技成果对问题分析透彻,并具有对未来的预见性;技术设备先进,功效显著,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技术方法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重在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案例与思考案例一 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之痛

1.试通过本案例分析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答: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1)开发区总量失控,而且开发区的整体布局不合理。就如案例中所描述的一样,目前已有的3837家各类开发区当中,省级以下的有2586家,占总数的67.4%。在这些园区中,乡、镇、村一级的占多数。在建园过程中缺乏规划,盲目建设,布局不合理。“筑巢引凤,引凤筑巢”、“滚动开发”等口号已成为园区领导们的流行用语。但其自身条件有限,引进项目得不到保证,陷入只开花不结果的境地,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2)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产流失严重。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恶性循环,政策的倾斜和利益的驱动,使得各地掀起了开发区“圈地热”,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许多地方开发园区用地未批先用、非法占用、违法交易的现象十分严重,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状况十分让人担忧。而且土地被占用之后处于撂荒状态,土地闲置严重,对土地造成极大的资产损失。(3)土地管理体制失衡,相关的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对开发区的整体管理缺失标准。一些开发区会更多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其他,追求短期效应而忽视长远的影响。政策的倾斜以及管理的不完善使得土地流失现象严重。

2.你对合理解决目前开发区所存在的问题有何建议?

答:(1)加强对开发区设立的科学论证,进一步清理、撤销不符合规定的开发区,完善需要保留的开发区,并使之布局合理、规模适中,促进当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切实保护土地。(2)强化规划管理,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处罚,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和布局,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合理配置,保证开发区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3)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总体水平,实现开发区的土地集约、高效利用。(4)加强开发区土地组织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简捷、规范、高效的土地管理运作机制。案例二 关于土地整理

结合本案例内容,分别分析该市政府在上述三个项目中取得城市存量土地的主要特点,并论述当前我国进行建设用地整理的意义、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进行创新的设想。

答:(1)取得城市存量土地的特点

该市对于土地存量的利用特点是盘活了城市的存量土地,并没有以划拨或者其他的方式对土地进行利用,而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使用城市的存量土地,完成对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促进城市的规划发展,以建设用地整理市场化为导向,推动建设用地整理,以土地储备制度筹措资金,实现建设用地整理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同时在利用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土地的相关利用管理的政策对土地进行利用,有序进行土地的市场交易,促进土地管理的良性循环。(2)建设用地整理的意义

①建设用地整理是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没有规划的城市建设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完成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工作的,由于城市功能的复杂性,规划的实现必须要有一整套工程和技术措施作保证,建设用地整理就是这些措施的综合表现形式。

②建设用地整理的核心是维护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

我国的建设用地整理过程所涉及的对象是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但整理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其一是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的使用时间段内资产量是变化的,并有最终回归主体的可能;其二是土地产权与房屋产权在管理上通常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实施;其三是由于城市规划的滞后性,增加了实施城市建设用地整理的难度。因此,必须很好的完成城市建设用地整理这项系统工程,才能保证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良好运转。

③建设用地整理促进土地资产的综合运用,推动城市的发展

在我国虽未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建设用地整理,但已经在下意识地运用或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土地资产经营措施进行城市建设。

在中国,由于耕地保护的压力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实现建设用地供应的有效控制,引入并推行建设用地整理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3)建设用地整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建设用地整理相关政策法规较少。由于目前我国现行的城市建设由多个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逐步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但同时缺乏与之相应的较系统和明确的建设用地整理政策法规文件,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机动性较大,协调难度大问题。

②将建设用地整理融入城市建设体系还不够。建设用地整理是一项大型的、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建设用地整理如何融入城市建设体系,成为当前有关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③建设用地整理资金遗留存在太多。由于历史原因,政府对建设用地整理投入的资金有限,而银行等金融部门又不愿承担过多风险,直接影响了建设用地整理的投入,现在国家对于城市进行建设用地的整理使用还需要加大对于资金的管理。(4)进行创新的设想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的城市土地整理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土地整理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以完善土地整理的工作。

①建设用地整理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切实把握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建设用地整理能否及时紧跟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建设用地整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政府工作目标和城市重点建设计划指导下,建设用地整理计划要与土地储备供应计划密切配合,并同步纳入城市年度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计划。

②出台政策法规,为建设用地整理提供保障

在土地出让方式从行政审批到市场化配置后,要进行“熟地”出让就必须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因此,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已经成为政府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政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③合理进行利益分配,调动各方建设用地整理积极性

确立土地储备机构作为建设用地整理主体,企业投资参与建设用地整理的工作机制,本着“多方受益、共担风险”的原则,探讨企业参与建设用地整理的新路子。理顺财政投资和社会投资渠道,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广开资金渠道,利用土地开发权、投资回报等多种手段,调动各方面建设用地整理的积极性,吸引更多资金参与建设用地整理,充分利用建设用地整理来创造土地级差收益,实现土地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章 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复习笔记

一、土地资源的发生学理论

1.土地构成要素的作用分析

从土地的构成因素分析,它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构成,是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物质体系,也包括人类活动过去和现在的作用与影响。(1)地质因素,即地球的岩石圈及其构造,它决定着地表物质的组成,是地貌和土壤形成的基础,是土地空间形态和土壤肥力形成的决定因素。(2)地貌,是土地形态的空间表现形式,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坡度和地表切割程度,是地球内外力矛盾斗争的统一,也决定着地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对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进行了再分配。(3)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天气的平均状况。太阳辐射是地表的能量来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它决定着土地的生物生产潜力。(4)水,是地球分布最广泛的溶剂,通过正常的三相转换循环,是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媒介,它影响着地表热量的利用效率,作为自然环境重要的外营力,也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形成与发展。(5)土壤,是地球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表层。土地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核心。(6)植物,是土地生产力的缔造者。各种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同自然环境或土地的其他构成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土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和植被是土地重要的构成因素,既是土地资源质量的代表,也是其综合特征的反映,并可指示土地演替的方向。

人类对土地或土地资源的作用,其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类型。人类活动作为土地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动力,加快或延缓了土地的自然演替过程。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合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相反,则破坏土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土地退化。

2.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1)农村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

①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是土地与人双向选择的结果。

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是自然景观复杂多样性与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的统一。

③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是生态经济系统平衡保持与更新过程的统一。

④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更是上述多种矛盾运动对立统一的结果。(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

①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源于城市的建立。

②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是土地利用对其区位条件的优化选择。

③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城市不同的土地用途空间竞争的结果。

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自发形成的,更多地受到城市规划控制的作用。

⑤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人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遵循经济规律、适应自然景观的结果。

3.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概念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陆地自然地带性。

陆地自然地带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发生分异,呈带状延伸分布的表现形式。陆地自然地带性,就是指这种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它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其中,经度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的结合称为水平地带性。

①水平地带性的形成取决于纬度地带性因素(太阳辐射分布的纬度差异)和经度地带性因素(海陆对比引起的干湿差异)在不同地域中的表现强度和组合方式。

②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其自然综合体随地势高度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垂直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带的更替方式称为垂直带谱。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是随地势高度增加而引起的水热组合分异。(2)陆地水平自然地带更替规律

陆地水平自然地带概括为27种景观类型,其更替规律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

①南北半球的地带谱基本对称。

②环球分布的自然地带只限于极地、高纬度和赤道带,其他纬度则出现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变化,即从沿岸森林经草原到内陆荒漠的经度变化。

③除寒流经过的沿岸外,大陆两岸基本上分布着各种森林地带,并向极地过渡到草甸冻原地带。这种更替方式属于海洋性地带谱。

④大陆内部则分布大陆性地带谱,即自荒漠地带开始,经草原、泰加林和冻原地带过渡到极地冰雪长寒地带。泰加林是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森林,因此在西岸发生尖灭,东岸则变窄。

⑤在寒暖洋流发生分歧的沿岸,出现特殊的地中海地带。这是一种特殊的海洋性地带,具有冬湿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以及与之相应的常绿灌木丛和夏季落叶的灌木混交林与典型褐土。(3)山地垂直带的更替规律

①不同的自然地带(水平地带)具有不同的垂直带谱。

②不同的纬度位置,具有不同的垂直带谱。

③山地垂直带谱具有大陆垂直带谱和海洋性垂直带谱两种图式,主要是受山地距海洋的距离造成的水热对比状况不同的制约。(4)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的联系与差异

①垂直地带性是从水平地带上派生出来的,其成因归根结底也是水热组合变化,它与水平地带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垂直地带分异的基本前提是温度由低处向高处迅速降低,它比水平地带由赤道向两极降低的速度要快得多。水平地带的宽度以千米为单位度量,而垂直带各带幅高差一般只有几百米。

③水平地带的湿度变化主要决定于大气环流和海陆的对比关系,而垂直带的湿度变化一般是由于降水量由下而上的一定限度内增多,并有背风坡与迎风坡的差别,因而两者的水热对比关系并非完全一致。

④光照强度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水平地带,太阳高度角是随纬度变化的,各地有昼夜长短的差别;而山地垂直带山地上下情况基本相同。

⑤垂直带内的地貌情况复杂多变,使山地气候亦趋复杂化,垂直带中的土壤、植被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皆可出现相应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质。

⑥水平地带谱的完备程度取决于大陆的面积与纬度位置。而山地带谱的完备程度除其所处纬度外,还取决于山体的高度。

二、土地经济理论

1.土地的供给与需求理论(1)土地的供给

土地供给就是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即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的用地数量,包括现在正在利用的数量和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供人类利用的数量总和。土地的供给通常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①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特性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即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就叫土地的自然供给。为此,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它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一段时间里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即后备土地资源。

土地的自然供给是相对稳定的,不论在某一地区或全国以至全世界,土地的自然供给数量是相对固定的,不受任何人为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是无弹性的。

②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土地的供给。土地经济供给量是随着土地某种用途或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而增加。土地的经济供给是随着土地需求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变化的。

③土地的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其一,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化;

其二,土地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其三,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

其四,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

④影响土地经济供给最基本的因素

包括:第一,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第二,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社会需求;第四,价格;第五,土地利用计划。

⑤根据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增加土地经济供给可以采取的措施

具体包括:第一,扩大土地利用面积;第二,提高集约经营水平;第三,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第四,调节消费结构;第五,利用新技术;第六,保护土地资源。(2)土地的需求

土地的需求,是指人类日常生活和进行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对土地的需求或需要的数量。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分布状况,人类对土地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

①土地的需求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一,人口数量;第二,社会生产力;第三,土地的数量、质量的分布状况;第四,人类生活水平的因素。

②土地需求的本质与研究内容

土地需求的本质,是人口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因此,研究土地供求关系最基本的,就要研究人口与土地的关系。(3)土地供需的特点

①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土地的供求平衡,既受一般商品供求规律的制约,又有其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殊供求形式。

②一般商品供求平衡呈现为线性关系。由于土地自然供给缺乏弹性,土地的经济供给只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土地价格高,在有地可供的情况下,土地的供应可以增加;但是,当土地用到一定程度时,即使价格再上涨,也不可能有土地供应,会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

③土地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从实践看,土地供不应求是绝对的、普遍的,而供过于求是暂时的、个别的。

2.报酬递减规律(1)报酬的含义与分类

在分析报酬递减规律时所称的报酬,是指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要素(或资源)的生产率,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因素后所获得的产品数量。

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总报酬、平均报酬和边际报酬。

①总报酬是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产品总量。

②平均报酬是指某项生产要素在一定投人水平下,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产品数量,它等于总产量与相应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比值。

③边际报酬是指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要素的投入水平所增加的产品数量。它等于新增加生产要素获得的产品增加量与生产要素增加量的比值。(2)报酬递减规律

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资源)配合生产某种产品时,若其中某些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如土地面积一定),而其他要素不断增加单位投入,起初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所增加的报酬(即边际报酬)是大于它前一单位所增得的报酬的;及至某一点后,再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得的报酬,总是小于它前一单位要素所得的报酬。值得注意的是,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边际报酬(而不是总报酬或平均报酬)递减;这种“递减”发生的时间是,当变动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某一数量以后,才出现“递减”。在此数量(点)之前,是“递增”的。

报酬递减还是递增,取决于生产因素的配合比例。生产因素可分为变动因素和固定因素。

必须指出的是,变动因素增加或减少每一单位,其质量应是相同的,即每一单位变动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应完全一样。否则,就要考虑因素的质量变化对产量(报酬)的影响。

变动因素与固定因素数量的配合,是指绝对数量而言,若就其相对数量(比例数量)来说,则两种数量都在变化之中。因为当变动因素的数量不断增加时,也就是固定因素在比例上不断减少,配合比例一经变化,就有报酬增减变化。配合比例的变化是报酬递减规律的基本原因,故又有人称该规律为变比定律。(3)报酬递减规律有效的条件

报酬递减规律必须假设在历史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变化外,其他条件不变。具体有以下条件:

①生产技术在某生产阶段相对稳定或者固定不变。

②自然条件不变。

③生产规模的大小对生产量递增与递减不发生影响。(4)报酬递减规律中各种报酬的关系

①总报酬与边际报酬之间的关系

边际报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要素的投入后,所增加的产品数量。所以,总报酬增加与否取决于边际报酬是正值还是负值:当边际报酬为正时,表示新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可以增加产品产量,总报酬必然增加;当边际报酬为0时,表示新增加一单位变动因素,获得的产品量为0,此时总报酬保持不变(相当于浪费了一单位变动因素);当边际报酬为负时,表示新增加一单位变动因素,不但不能增加产品量,而且由于总投入的生产因素过多,使生产受阻,总报酬反而减少。

②平均报酬与边际报酬之间的关系

平均报酬等于变动因素的投入量除相应总报酬。如果新增加一个单位因素的新增加的产品量(边际报酬)大于原平均报酬,则新计算的平均报酬必然大于原平均报酬;反之,边际报酬若小于平均报酬,则新计算的平均报酬必然小于原平均报酬;若边际报酬等于平均报酬,则平均报酬不变。

三种报酬之间的关系,边际报酬是最主要的,是原动力,其他两种报酬都随它的变化而变化,即总报酬和平均报酬的递增或递减都取决于边际报酬的变化(图2-1)。图2-1 三种报酬之间的关系

③报酬变化的阶段

根据三种报酬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报酬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大于平均报酬,因此,平均报酬一直处于递增状态,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内,随着变动因素每单位的增加,其平均报酬不断在增大。显然,在第一阶段内不应终止生产因素的投入,任何生产过程都不应停留在第一阶段,否则,就是不合理或不科学的生产因素利用。

第二阶段,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和平均报酬都是处于递减状态,边际报酬小于平均报酬,但是边际报酬大于0。在这一阶段存在着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当边际报酬等于平均报酬时,平均报酬达最大。当边际报酬等于0时,总报酬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为负值,即增加变动因素的投入,反而使总报酬减少。显然,变动因素的投入不应推进到第三阶段。

④各种报酬的价值形态

将报酬的形态由实物形态变成价值形态,则边际报酬就变成了边际收益,生产要素的投入就变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后,所增加的产值。在产品价格不变时,等于边际产量×产品单价。边际成本产量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如1千克化肥)投入使生产增加的费用。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时,它就是所投人生产要素的单价。

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也会出现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纯收益呈现增加趋势,应当进行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以不断增加纯收益;

第二,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所产生的收益已经不能够补偿这一生产要素的成本,很不合算,应当终止投入;

第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所产生的收益正好补偿这一生产要素的成本,此时不盈不亏。因此,这时,生产要素投入量达到的纯收益是最大的,这时的生产要素投人量必然是最佳的投入量。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要素投入量必然是使纯收益最大的最佳投入量。这一规律,也称为边际均等原理。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x为生产要素增加量,△y为生产的产品增加量,P为生x产要素单价,P为生产的产品单价。y

上列各式也表明,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可以使纯收益达最大;当边际产量与其价格成反比时,可使纯收益达最大;当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等于产品的增加收益时,可使纯收益达最大。

3.地租理论(1)地租理论的发展

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以劳动价值论研究资本主义地租问题的人,他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和土地共同决定的。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尔哥认为土地所有者之所以能不劳而获地占有地租,是凭借他们拥有法律保护的土地所有权。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较系统地研究了地租问题,给出了近乎正确的地租定义。詹姆斯·安德森对级差地租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认为不是地租决定土地产品的价格,而是土地产品价格决定地租,虽然土地产品的价格在地租最低的国家往往最高。

②大卫·李嘉图对地租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运用劳动价值论的原理研究地租理论,认为地租同利润一样,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为地租理论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李嘉图对级差地租作了详细分析,指出地租产生的前提是土地的有限性、土地肥沃程度和土地位置的不同。

③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地租理论,以全新的态度研究了级差地租,创造性地提出绝对地租,创立了科学的地租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地租理论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并指明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并分别给以科学论证。

a.级差地租是指优、中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与劣等地生产价格所决定的一般生产价格之差。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其一,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其二,土地位置的差别;其三,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差别。由前两种条件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Ⅰ;由后一种条件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Ⅱ。

b.绝对地租是指因为土地所有权作用,不管租用何种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c.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此外,像农用土地一样,非农用地也有地租。(2)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地租理论的研究,一般不涉及地租存在的社会经济根源,而是侧重于地租量的形成、地租的作用和地租、地价量的确定。主要的理论观点有:

①地租是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对产品生产做出的报酬。

②地租是工资、利息等生产费用之间的一种“经济盈余”。

4.地价理论

地价,即土地的价格。土地价格随同土地交易的出现而存在,是土地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1)马克思关于土地价格的理论

①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

②已利用的土地由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构成。

③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价格=地租÷土地收益还原率。(2)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土地价格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对土地价格的理论分析,也大多是以市场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其具有代表性的土地价格理论是土地收益理论、土地供求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

①土地收益理论

该理论认为土地是经久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取之不尽的收益来源,土地收益减去生产成本和税收等于土地纯收益,这就是“经济地租”,而“土地的收益是确定它的价值的基础”。

②土地供求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

该理论认为,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关系发生,故有土地价格。而决定土地价格的基本条件是供给与需求和供求规律的作用。

三、土地利用和区域开发的理论

1.地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工又称地理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受一定利益机制支配而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分异。

地域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1)任何地区经济的发展或者产品生产,应当认真研究自由贸易条件下,自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势。(2)不管是在一个区域内,还是在一个国家内,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3)区域分工不仅存在于生产成本、资源禀赋条件不同的异质区域,同质区域也能够产生区域分工。

2.生产布局理论

生产布局理论是研究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再分布的理论,是关于生产力分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总结。(1)生产布局理论的两种流派

①区位论,强调节约、效率和效益

②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强调计划、协调和平衡。(2)区位论对生产布局的指导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与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②产业布局选址应当按照最优化的原理进行。

③影响生产布局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还有投资者知识、偏好和冒险精神等行为因素。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克服某些因素对生产力布局的障碍作用,甚至使原来的制约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3)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特征

①地域生产综合体并不是自发产生的,也不是由于分离部门所产生的单元在地域集中基础上形成的,它需要实施国民经济综合部门计划,这些计划能保证综合体的组成部分的发展在规模、结构、时序和空间等方面总是严格成比例。

②地域生产综合体是由专业化生产部门及与之配套的辅助性生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部门所组成的。

③地域生产综合体以开发特定区域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满足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地域系统,其建立目标不仅由其实体而且受综合体的外部联系及其开放经济特性的调控,这种外部联系决定每个地域生产综合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在区际劳动分工中的专业化。

3.区域经济理论

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理论转向了以收益递增、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及区域收敛与发散理论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方面对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理论主要包括:(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或者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由于生产能力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主要决定于一国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经济增长也就意味着这些因素的扩大和改进。

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由哈罗德和多马开创而在50年代深入发展的各种增长模型的建立;②60年代初兴起了以E·F·丹尼森为代表的增长来源研究或称增长核算;③70年代初围绕着“增长极限”论展开了拥护增长与反对增长的辩论。(2)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除了劳动、资本和生产技术要素的影响之外,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一个重要方面。结构主义观点强调国民经济中部门之间的区别。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侧重研究产业结构演变、产业联系效应以及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和专业化部门,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并有效地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3)区域产业与空间发展模式理论

区域产业与空间发展模式理论,主要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是采用均衡发展模式,还是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开展讨论。

均衡发展论既包括区域各产业、各部门的同步发展,又包括区域内各地区的同步发展。产业均衡发展论是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即同时对许多项目大量投资)理论等为代表。

区域产业与空间不同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主要有:A·O·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J·弗里德曼等人提出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以及由G·缪尔达尔倡导的、后经N·卡尔多予以发展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区域通过利用这些部门或区域的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此外,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4)区域发展阶段论

①20世纪40年代末,胡佛和费雪在区位论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论,强调先进技术的采用对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通常要经历自给自足经济、乡村工业化经济、农业生产结构转换、工业化和服务业输出等5个阶段,这实质上是区位理论的扩展。

②罗斯托研究了西欧、北美的发展过程,将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史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经济发展的进化序列模型。认为一个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大体上要经历6个成长阶段,即传统社会、起飞准备、起飞、成熟、群众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最关键的是起飞阶段。

③威廉逊根据实例调查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的关系,发现起初随着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首先扩大,然后随着经济成熟,区域差异开始缩小,即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之间呈“U”字形相关。

④弗里德曼根据罗斯托的阶段论,用实例论证了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⑤艾萨德在论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包括乡村农业和食品加工业阶段、城镇的出现阶段、城市的出现阶段。

4.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1)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2)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而不是以环境保护的名义取消经济增长。(3)可持续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4)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提高地球的资源生产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

四、土地生态系统理论

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理论(1)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由四要素组成,包括

①生产者,主要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也包括能合成细胞、单细胞的藻类以及一些能利用化学能把无机物变为有机物的化能自养菌等。

②消费者,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作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其他生物,主要指动物。

③分解者,指各种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一些微型动物,如鞭毛虫和土壤线虫等。

④无生命物质,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有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包括水体、大气和矿物质等。

生态系统具有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2-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信息联系的功能。图2-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地球上无数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汇合成生物圈的总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整个生态系统就是在这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2)生态平衡理论

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其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人、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平衡系统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并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不停地流动和转化。在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会增加,反之会减少。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内部,可以经过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系列变化而具有一定限度的自动调节的能力。

当然,如果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力超过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则既有的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由此将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灾难。

2.景观生态学原理(1)土地资源生态划分

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是指土地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土地、水文、植被、动物等)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土地生态系统具有多层结构,大系统中包含高级子系统及次一级子系统。

土地资源的分类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土地资源的划分,其内涵是把各种不同的土地资源视为具有一定结构、执行特定功能的土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主要是指地球表层一定地段以生物和人类为主的自然和人文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有机组合体,不同于一般的生态系统。

①20世纪70年代,荷兰学者V·魁特夫和E·迈罗,根据人文因素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状况,以及由1500年来出现在新植物物种比例量度的耕垦程度,提出了“自然度”与主要景观类型(见表2-1)。表2-1 依自然度划分的主要景观类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